道德哲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每天5分钟了解哲学与生活”之道德哲学的效益论

一、道德哲学 对于西方社会来说,道德来自宗教。如果一个人不信宗教,或者是无神论者,那么如何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如果没有上帝,为什么我不能为所欲为?2、如果人死后没有灵魂,我为什么要有道德?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做道德判断:他是一个好人吗?他是一个坏人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道德判断和法律、宗教一样,是一个社会极为重要的力量。它通常以普遍化的命题形式指导人们的行为,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群体和谐。例如:人应该孝顺父母,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等等。 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又称为伦理学(Ethics),西方伦理学有三个派别:效益论、德行论、义务论。今天简要介绍效益论。 二、效益论 效益论(Utilitarianism),旧译为功利主义。由于功利主义含有贬义,所以改为效益论。其代表人物为:大卫·休谟(David Hume)、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 效益论的主张是: (1)行为的价值,以行为的效果来衡量。 (2)行为的对错,不在行为本身,而在行为所生之总体的善和恶。 (3)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它对所有相关的人的普遍福利,所生之后果如何。 效益论的原则是最大幸福原则——兼顾数量与性质、物质与内在价值的幸福。 三、有轨电车难题 有轨电车难题。这个想必大家都熟知了:假设你看到一辆刹车坏了的有轨电车,即将撞上前方轨道上的五个人,而旁边的备用轨道上只有一个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五个人会被撞死。你手边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车会驶入备用轨道,只撞死一个人。你是否应该牺牲这一个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个人?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是”。 只是这个难题大家都忽略了它的前提:你完全不认识这即将面对死亡的6人,不知道性别、年龄、职业、财富亦不了解其可能对社会地位和贡献。 如果修改这个前提:备用轨道上的那个人是爱因斯坦,而另外五个人是普通的工人呢?或者备用轨道上的那个人是你的亲友,而另外五个人是陌生人呢? 此问题的另一个改版是: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有一台刹车损坏的电车。在轨道前方,有五个正在工作的人,他们不晓得电车向他们冲来。一个体重很重的路人,正站在你身边,你发现他的巨大体形与重量,正好可以挡住电车,让电车出轨,不致于撞上那五个工人。你是否应该动手,把这个很胖的路人从天桥上推落阻挡电车,以拯救那五个工人,还是应该坐视电车撞上那五个工人? 我们会发现效益论会陷入困境。心理学家经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发现,当人做出符合效益论的答案时,其脑部使用一般的区域来运作,而不符合效益论时,则会动用到情感判断的部分。 四、思考 1、公司中进行绩效考核,看的是行为结果,还是行为本身? 2、自我提升,看的是提升的效用,还是提升本身?

什么是苏格拉底的理论之间的联系,人的灵魂和他的道德哲学吗?

苏格拉底的灵魂观有很浓厚的俄尔普斯教秘仪的成分,认为人的肉身是有死的,灵魂是不死的。人的知识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对前世已有只是的回忆。认为灵魂是好的事物,肉体是相对不好的事物,要求人追求灵魂上的生活,也就是过沉思生活或者哲学生活。而与灵魂相关而不是与尘世相关的事物是所谓的“绝对理念”,世上的事物都只是绝对理念的不完美的映象而已,他认为,只有通过哲学或曰沉思,才能去接近这个“绝对理念”。参《斐多》其实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很多方面的,他的政治哲学似乎比他的灵魂学说更值得一说。

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成立,康德哲学是理念与感性吗

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 。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康德写了三本重要的书: 《纯粹理性批判》 讲人如何认识世界—真。《实践理性批判》讲人的伦理规则是如何—善。前者的对象是现象界,后者的对象是本体界。在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鸿沟,在鸿沟上架起一坐桥,使现象过渡到本体。这座桥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著人主观的美感,过渡到其目的,即客观的本体。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的主要内容。

"缘"是具有深刻内涵的道德哲学范畴是哪些?

选ABCD

孩子是天生的“道德哲学家”?

——读《道德教育的哲学》有感这可能是真的,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自然也可以是道德哲学家。 举个我已经举了很多次的例子。这段时间,由于工作太紧,紧得都差点没空读书了,但习惯以及一些自我生发的力量,让我一天不读书,就感到像是犯了罪似的。怎么办?于是,我便利用迎接孩子进校园的那段时间,手里同时捧着一本书。感觉上是有些怪,但只要做的是正义之事,也就无所谓了。 但依然带来了一些尴尬:以前总会有一些孩子见到我的时候,向我鞠躬问“校长好”,我也会同样鞠躬还礼,自从捧上了书本之后,这方面就有些疏忽了。那天,一个孩子向我鞠躬问好,我居然只回了一声,并没有鞠躬,于是这个孩子又向我鞠了一躬,又问了一声“好”。好吧,我赶紧鞠躬还礼。 对,这就是“道德”的公正性原则。孩子已经超越了遵守道德获得奖励,遵守道德是为了利益交换,遵守道德是因为法律秩序,遵守道德是某种社会契约,而直接到达了遵守道德是为了“良心”和“原则”的层面。 就在刚才,我问一个孩子:老虎、老狼是不是很不道德,它们十分凶残,甚至吃小羊时的吃相都很难看 。 那个才上一年级的孩子说:它们不是不道德啊,难道你希望它们饿死吗?我们人类也吃很多东西呢,是不是也不道德呢? 这个孩子的回答,是不是已经直接到达了生存原则的层面了呢?合乎天性的生存是自由的生存,孩子没有说出这样的道理,但我们难道不能体会到吗? 我们学校放学时,要求每个班都整队,这样护校人员就可以把已经离开校园的班级记下来,以便于强化孩子们的秩序感。这几天,总有一个附近的孩子甘当志愿者“帮忙”在北门记录,昨天他告诉我:他发现中年级某个班总是出来太迟。我当时也有了一些怨言。但这个孩子说:“他们肯定有某些原因,校长没搞清楚真相前就埋怨,对他们可能不公平。”好吧,不管怎么说,他已经触及到了公平性原则。 虽然皮亚杰说儿童的道德是有一些阶段性的,比如“自我中心”“他律”“自律”“公正”,但是儿童对公正一直就有认识,这倒是肯定的。 无独有偶,科尔伯格也提出了道德的发展阶段,他把孩子的道德发展第一阶段定为:惩罚与服从阶段;第二阶段定义为“利益交换”阶段……无论如何,我总感到这是有些问题的,我觉得这样的定义有些功利。 从我目前的教育实践看来,儿童是天生的道德哲学家,我还是很认可的。当孩子没有接触社会,没有陷入社会“闲言”之前,他们可能有一种对公平、公正、恻隐之心的天然认识。而作为教育者,需要的则是对这种“天然认识”的保护。 这倒不是说人性本善,而是说,真正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可能无善无不善,它是一种天然的法则。

牟宗三先生讲演录《康德道德哲学》第二讲:

康德又分开说假然律令与定然律令: 依此,假然律令只说某一行动之为善是对某种目的,可能的或现实的,而为善。在第一种情形中(即对可能的目的而为善一情形),那律令是或然性的实践原则,在第二种情形中,它是一实然性的实践原则。至于那定然的律令,即宣布一个行动其自身即是客观地必然的,而并没有涉及任何意图或旨趣,即并无任何其他目的,这样的定然律令,其妥当有效是当作一必然性的实践原则而有效。(《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第45页。)这一段非常重要,基本概念都在这里。首先,从律令对于意志发出命令讲,这个律令对我们人类的意志是一个命令。人类意志常常有问题的。律令对人类的意志讲,不对圣意、神意讲。律令又分开假然律令与定然律令两种。顺着这两种律令再往前进,分成三种。假然律令分两种:一种属于技巧,技术性的;一种是精审的。我们的行动时常经过许多考虑,考虑怎么做才合算,这当然也要理性,但这种理性不一定是道德的。那么,这是属于精审的,技术的就是你要达到一个目的,你一定要采用什么办法来达到,理性也可以按照技术来给你的意志立一个原则,但那也不是道德的。第三种是道德的。譬如说,医生治病的原则:把病人治好,或者把病人弄死。你的目的是把病人弄死,那么,你采取什么手段弄死他,要是武大郎的话,就叫他吃砒霜。这就是技术问题。康德就举了医生治病的例子,按照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个人死,或者按照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人的病治好,两种情况中那个原则的价值是一样的。这个就属于技巧的。还有一种是属于精审的,我们平常在社会上的行动大体都属于经过考虑的、深思熟虑的。这种深虑都是有条件的,不是道德的。凡是从这种考虑而来的原则决定的行动都属于康德所谓精审。精审就是深虑,深虑表示你考虑得很深,但还是不成,还是有问题出现。第三种是道德的,道德的就是定然律令。康德讲三种律令。开始讲三种都是律令,因为三种都是原则,我们人才有原则。因为我们有一个意志,我们能按照一个原则决定行动。依据三种不同的原则分成三种律令:技巧的、精审的、道德的。一步一步给你简别,先区分假然的、定然的。技巧的、精审的,都是假然的。下面第五段进一步说明技巧的、精审的、道德的三类律令如何可能的问题之意义。技巧的、精审的律令如何可能,那很容易解答,那不成一个问题。“如何可能”这个发问对着道德律令才有意志。一层一层往里进,这就见出思考问题要有训练。道理我们平常大家都知道,但我们不一定想得这么仔细、这么专门。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康德这个地方讲道德行动。我们天天在行动中,行动多得很,康德把其他排除出去,直接说道德行动、道德的善,而且道德的必然,那么,决定这种行动的律令就是定然律令。从定然律令出来的法则就是moral law。说明这样的律令、这样的法则从哪里说起?从good will、pure will。行动多得很呀,其他的那些行动一步一步排除出去,道德行动就挺出来。讲知识的时候从感性开始,我们限于感性世界、经验世界,这样的good will、pure will是没有的。假如从good will、pure will讲到道德法则、定然律令,这就一下子进到智思界。“Boundary of noumena”我译做“智思界”。智思界就是纯智所思的,没有经验作基础的。依康德的规定,noumena就是intelligible entities,所以,平常译作“本体”是不对的。Noumena我们译作智思,就是纯智所思的,它重视“所”。它不是intellectual,intellectual跟intelligible不一样。Intelligible world,它总有一个对象。Noumena是纯智所思的东西,感性达不到的,经验达不到的。在康德哲学里,noumena是什么东西呢?譬如说上帝存在、灵魂不灭、自由意志所代表的那个自由,还有物自身(thing in itself)。譬如,我们眼前的粉笔是appearance,属于phenomena,但是也有粉笔之在其自己,粉笔的在其自己也叫做noumena。上帝、灵魂不灭、意志自由,加上物自身,这些都叫做“noumena”。(“物自身”我们又译做“物之在其自己”。)这些总起来都叫做“intelligible entities”,那么,这些entities成一个领域,就叫做“智思界”。Phenomena则是感触性的东西。感触性所成的东西就属于world of phenomena,world of phenomena就是感触世界(sensible world)。康德区分智思界与感触界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从柏拉图开始就分开了,到康德还是这样分……

中国哲学知识论贫乏和道德哲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涅 ”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2、重践履。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而获得一种乐趣。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不只是把思想与观念表达出来就达到目的,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必相符合。当然这里的践履并非人类的生产实践,而是偏重于个人的修德重行。由此,便引出第三点。3、重道德。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哲学。无论是儒家的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通过道德实践,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社会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种重视道德践履的传统,是中国哲学中知识论不发达的原因,也是中国古代宗教不发达的原因。4、重和谐。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一贯传统。《易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谓“太和”,就是至高无上的和谐,最好的和谐状态,而张载提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即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是包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矛盾和差别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是整体和动态的和谐,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和谐。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一致,中国传统哲学也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的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包括君臣、父子、夫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从而达到“人和”的境界。儒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要实现“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并通过对持中原则的体认和践履,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5、重直觉。中国古代哲学不重视形式上的精密论证,也没有形式上的条理系统。而只注重生活的实证,或主体的直觉体验,体验久久,有所感悟,以前的种种疑惑豁然开朗,日常的经验得到贯通,这样也就有所得,所得所悟的记录就是现在还可以看到的哲学著作。由于是所得所悟的记录,因此中国哲学著作就少有西方哲学著作那样的严密论证和逻辑结构,而多是一些文章断片。这些哲学思想是哲学家们所得所悟的思维以及直觉体验的结晶,无论是影响深远“天人合一”、“道”,还是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养“浩然之气”,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魏晋玄学家讲“言不尽意”,“得意忘象”,都是一种并不能由语言概念来确指、来表现,而只能靠主体依其价值取向在经验范围内体悟的思想。至于中国禅宗更是把中国哲学重直觉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所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全靠直觉与顿悟。中国古代哲学重直觉而忽视了逻辑的推理和概念分析的特点,是中国哲学知识论贫乏和道德哲学发达的根本原因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英]乔纳森·沃尔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com/s/1aKT6ATlIBUo6Db1JlTuSmw 提取码: m16b书名: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作者:[英]乔纳森·沃尔夫译者:李鹏程豆瓣评分:8.9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份:2019-7页数:416内容简介:怎么做才对?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好?这些我们日日面对的问题,追问下去,就会触达道德的本质。因此,道德哲学不仅仅是一项学术事业,而是对于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过的省察。追寻良好生活,意味着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思索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不是想都不想就接受别人给出的答案。为了这样的道德启蒙,牛津大学哲学家乔纳森·沃尔夫结合几十年的哲学思考与道德实践,为每个愿意探索人生幸福根基的人,写下了这部明晰晓畅的通识著作。他从头梳理2500年的道德探究,使功利主义、道义论、德性伦理三大流派在交锋中相互阐明,让众多大思想家的洞见成为我们时代的道德资源。从古典时代到21世纪,道德哲学追问至为根本的问题,也不断回应每个时代中至为切近的问题。理性的思考加上共情的理解,在质疑、挑战中完善思考与实践,这是形塑道德人生观的途径,也是道德进步的动力。作者简介:[英] 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牛津大学政府学院公共政策教授,曾任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教授、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身为哲学家,他一向关注平等、弱势群体和社会正义等问题,近年来则更多关注公共安全、身心障碍人士、博彩业、消遣性药物管控等实际议题。他的著作包括《罗伯特u2022诺齐克》《21世纪,重读马克思》《伦理与公共政策:哲学探讨》《健康人权》等。在学术研究之外,沃尔夫还是纳菲尔德生命伦理学委员会、医学学会药物未来工作组等组织的成员,在《卫报》上也有关于高等教育的每月专栏。他绝非书斋里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考受现实关怀的驱动,也试图理解并改变现实。

《道德哲学体系》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道德哲学体系》((英) 哈奇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S059wUEiWZATvcZqjn_5Q 提取码: fv9y书名:道德哲学体系作者:(英) 哈奇森译者:江畅豆瓣评分:8.0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0-4-1页数:336内容简介:本书是哈奇生的道德哲学理论专著,哈奇生的道德理论对亚当`斯密影响很大。哈奇生将道德哲学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的做法奠定的斯密的写作计划。根据哈奇生的观点,人除了五种外部感官之外,还有多种内部感官,包括了美感、道德感、尊重感和羞耻感。这些感觉对人的行为和意识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46)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第一个主要思想家,他在1729年到1746年间任格拉斯哥大学哲学教授,对后来的苏格兰大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研究的主题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和伦理学。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他持有与霍布斯不同的意见,反对霍布斯的信徒休谟,为苏格兰思想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哈奇森对世界作出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功利主义思想,他的结果主义准则是将最高的快乐带给最多的人。除了其著作所带来的影响之外,哈奇森还是一个知名的教师,他在格拉斯哥的学生,亚当斯密,对几代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英]乔纳森·沃尔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5XebtmsQshSil_ZKR-jag提取码:1234书名: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作者:[英]乔纳森·沃尔夫译者:李鹏程豆瓣评分:8.9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份:2019-7页数:416内容简介:怎么做才对?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好?这些我们日日面对的问题,追问下去,就会触达道德的本质。因此,道德哲学不仅仅是一项学术事业,而是对于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过的省察。追寻良好生活,意味着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思索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不是想都不想就接受别人给出的答案。作者简介:[英] 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牛津大学政府学院公共政策教授,曾任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教授、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身为哲学家,他一向关注平等、弱势群体和社会正义等问题,近年来则更多关注公共安全、身心障碍人士、博彩业、消遣性药物管控等实际议题。他的著作包括《罗伯特u2022诺齐克》《21世纪,重读马克思》《伦理与公共政策:哲学探讨》《健康人权》等。

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区别

道德哲学 亦称伦理学,是研究善与恶、对与错、职权与义务等概念的哲学分支。道德哲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中世纪自然法学体系发展的产物。随自然法学体系内部非法学材料的不断增加突破了法学的框架,形成了一个新的综合体系,称为“道德哲学”,其中”哲学“的含义是该词的古义,即知识的总和。道德一词和自然一词相对。”道德哲学“和”自然哲学“(即自然科学的总和)相对,表示社会科学的总和。政治哲学 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它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你好,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请点右下角“采纳答案”。

牟宗三先生讲演录《康德道德哲学》第一讲:

……最后一段讲道德不依于范例。范例:example。这个也是照体独立,思想解放出来,从现实的拘束中解放,从经验中解放出来,我们不为经验的情况所限。范例也是经验,在经验范围之内。这两段文章很真切,这些话是能算数的。这些文章一定要翻译出来。平常你们自己看英文,你们不一定能看得懂,就是你明白了意思,你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所以,我费很大劲把康德这本小册子翻译出来。我一句一句从头到尾看一遍,平常人哪里花这些功夫?总是这里读一句,那里读一句,望文生义,靠自己的聪明联想了解一点,不能说你的了解都是错的,大体还是能了解一点。所以,要有可靠的中译本。又,再没有任何事能比我们想从范例里引申出道德,更是道德之致命伤。因为摆在我面前的每一道德范例其自身必须首先为道德底原理所测验,看看它是否值得充作一原始的范例,即是说,充作一范型,但它决不能有权供给那道德底概念。(《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第36页。)“我们想从范例里引申出道德,这是道德之致命伤。”这当然说得很正确。就是说,你不能依靠于范例。那么,什么是范例呢?譬如说圣子耶稣作为一个范例。在我们中国圣人,孔子作一个范例。释迦牟尼佛作一个范例。这个还是限于圣子、限于孔子、限于佛。那么,我们还可以问,他为什么能做圣子呢?圣子以什么作标准呢?为什么拿他作楷模呢?圣子之所以为圣子的标准在哪里?就是他能够把无条件的命令实现到他的生命中,还是要靠理性上所建立的道德法则。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我们为什么立孔子为一个范例,以孔子为师呢?也是因为他能够实现那个仁,佛也是如此。所以,结果你只要了解那个体。立一个范例、立一个师,那是教化上的作用。所以,所谓师,就是于人类现实上、文化发展上、教化上不能没有一个标准。这个地方表示你讲的哲学道理不能空讲。有人能体现呀。假定你讲的这些都是永远没有的,你讲那么一大套道德摆在那里干什么?它可以体现出来,不是妄想。但是,当我们在理解上,这个时候不能为这些范例所拘限。我们以他作为标准,是他能够体现后面的那个体,我们要了解这个体。了解这个体的时候,就要把这个〔范例〕拉掉。这个精神就是禅宗所说的呵祖骂佛,诋毁经典。你要成佛就要把你脑袋里的佛拉掉,否则它成了你的障碍,你就不能成佛。这个地方,佛就是一个example。这种道理很透辟。禅宗的呵祖骂佛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不要为这个范例所限,而且道德也不是依靠范例建立,道徳之建立最终还是靠道德法则。所以,康德说:“再没有任何事能比我们想从范例里引申出道德,更是道德之致命伤。因为摆在我面前的每一道德范例其自身必须首先为道德底原理所测验。”就是圣子耶稣也要拿道德原则来测验。道德原则是体,道德首先要从体建立,你不能从耶稣那里建立、不能从孔子那里建立。因为耶稣、孔子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有现实生活的限制。这种道理很容易了解,但表达不容易表达。所以,文字要严格,要训练。康德说道德范例“决不能有权供给那道德底概念”,那么,谁有权呢?good Will才有权。康德接着说:“即使四福音书中的独一圣子,在我们能承认他是圣子以前,也必须先与我们的道德圆满之理想作一比较。”耶稣作那么大的牺牲,上十字架,对于现实毫无所顾及,当然接近道德的圆满,所以我们才承认他是个圣子。康德这话很厉害,这就是说在圣子之上有一个道德圆满之理想,这个从理性上发,来笼罩你,并不是把圣子摆在上面。这个讲法宗教家听起来会不高兴。不单单是圣子,上帝也如此。上帝之所以为上帝,我们说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还是依于我们的道德理想的圆满,从理性上考虑。宗教家听了当然不高兴,照基督教的说法,耶稣不是人,是神,受上帝的差遣。康德还有一本书:《理性范围内的宗教》,这本书你们可以看看,把它翻译出来。那本书我没有仔细看。〔案:牟先生翻译此书第一章收入《圆善论》〕康德接着说:所以他自己说:“为什么你们称〔你们所看见的〕我为善?除了〔你们所看不见的〕上帝而外,无有配称为善〔善底模型〕者!”但是我们又从那里得有上帝底概念以为最高善呢?这简单地说来,只有从道德圆满之理念而得之,这道德圆满之理念乃是理性所先验地构成者,并且不可分地与一自由意志底概念相连系。(《道德底形上学之基本原则》,第36页。)“无有配称为善”之“善”就是善底模型,这个观念从柏拉图来,就是善的idea。照康德的说法,这个善的idea从哪里讲呢?从我们的自由意志讲。康德的讲法跟柏拉图不一样。你说上帝是最高善,我们又从哪里决定上帝是最高善呢!简单地说,只有从道德圆满之理念而得有之。把道德圆满之理念纯粹化,它就是上帝。上帝就是这样来的,这很可以理解,事实上就是这样。宗教家不是这样讲,对宗教家来说,不能讲理的,这是信仰,是情感的问题。他要这样,你没有办法,唯有方便。所以佛教很聪明,它说方便众生。这就是权。依佛教判教,这是权教,小乘。“权”就是方便,以利众生,众生这样方便,你就这样讲,这是好事,也不是坏事。但不能狂热,宗教狂热杀人,那就是坏事,那违反上帝道德圆满的理念。“道德圆满之理念乃是理性所先验地构成者”这句话很重要,可圈可点。依康德,这是我们理性的先验的构成,它从自由意志发。“道德圆满之理念乃是理性所先验地构成者,并且不可分地与一自由意志底概念相连系。”这两句话就是从柏拉图转过来,彻底扭转……模仿要根据法则,就是要归到意志的自律,这是彻底的解放。“范例只可供奖励之用”,这就表示说我讲这个道德不是挂空的。人家能,我怎么不能呢?这就是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能,我为什么不能呢?尧舜作为一个范例就是对我的一个奖励。尧舜能,我也能,这不就是奖励吗?就是鼓励啦。这句话讲得很好,真是大哲学家,讲话有经典性。孟子靠他的智慧,几千年前就这样说出来。康德是哲学家,是思考。孟子不是哲学家,是圣人。

休谟的道德哲学与其怀疑论思想有何联系

在哲学里,怀疑主义指以下的一些见解,它提出:1. 知识的有限程度。2. 一种以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以达到求知的方法。3. 武断、相对或主观的道德价值观。4. 知识反冒进及暂缓的判断5.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Keeton, 1962)在经典哲学中,怀疑主义指Skeptikoi 的教导及行径,他们称他们没有提出(见解), 只有(对见解)作出意见。"asserted nothing but only opined" (Liddell and Scott). 在这种理论下,哲学性怀疑主义或绝对怀疑主义,就是避免宣称有最终真理的一种哲学角度。在宗教里,怀疑主义指"对宗教的基本原则(如永生,天命和启示等)作出质疑"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著有《人性论》(1739—1940)、《人类理智研究》(1748)和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 休谟从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走向不可知论,认为人们只能知道其感知的,至于是否有客观事物存在则是无法知道的。“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由于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于我们,所以它们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一切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由一个事物的存在能推断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那个惟一的结论,乃是凭借着因果关系,这个关系指出两者中间有一种联系,以及一个事物的存在是依靠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的。这个关系的观念是由过去的经验得来的,借着过去的经验我们发现,两种存在物恒常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同时呈现于心中。但是除了知觉以外,既然从来没有其他存在物呈现于心中,所以结果就是,我们可以在一些差异的知觉之间观察到一种结合或因果关系,但是永远不能在知觉和对象之间观察到这种关系。”因此,“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休谟认为,因果性联系只是人心的一种习惯性倾向,他用习惯代替了我们过去确定的知识概念,认为我们的知识只是一些或然性的结论。 休谟对观念和感觉印象作了区分,——“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Perceptions)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这两种我将称之为印象和观念。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我们可以称之为印象(impressions)……至于观念((idea)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他把观念加以分类,“简单的知觉,亦即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不容再行区分或分析。复合知觉则与此相反,可以区分为许多部分。”复杂观念是通过简单观念的联想而成。他提出的两条联想律是相似律以及时空上的接近律。两个观念越相似和越接近,它们越容易形成联想。另外,休谟把因果律看作是人类经验的习惯。“在我看来,观念的联系只有三条原则,就是‘相似性"、时空上的‘连续性"以及‘原因"或‘结果"。” 罗素认为他是哲学家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由于把这种哲学作得自相一致,使它成了难以相信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代表着一条死胡同:沿他的方向,不可能再往前进。” 关于休谟问题——休谟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休谟在概述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指出,全部哲学可以区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而科学的哲学研究法是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自从F.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这种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但是,在精神哲学方面,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

通过道德哲学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把至善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四大品德(见四主德)之一的“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品性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的道德品性之科学。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强调伦理学是研究幸福的科学。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的斯多阿学派,从强调义务出发,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义务和道德规律的科学。公元前 1世纪的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把他的伦理学著作称为《义务论》,并将古希腊的伦理学称为道德哲学,赋予伦理学以新的意义。在近代,人们对伦理学的对象更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分别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人生目的的学问;是研究善和恶的学科;是研究人的行为、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研究道德价值的科学;是研究理性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情感意志的科学;是研究道德语言的科学等等。所有这些关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都是围绕着道德问题提出的。除了把伦理学看作是纯理论抽象的道德哲学的观点外,大多数伦理学家都承认研究的目的是为寻找和建立一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理论。

道德哲学家更有道德吗?

只能说在某些情况下,道德家和哲学家比其他的普通人在更大几率上更有道德。而道德家和哲学家,他们平时的研究只能证明他们在道德方面更具理论性,他们比平常的人掌握的道德判断更加体系、对道德有更深的思考。但这只是他们的专业或者说是工作,而在具体的生活中他们要进行社交,其行为是受到周围人以及在接触道德和哲学之前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思维影响的。他们可能在思想观念上更有道德,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在行动上却不一定会完全按照理论实施。因为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但更多的道德判断是基于周遭的社会环境进行到无意识的判断。我们来换一个思路理解道德观和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道德和哲学的理论,但是他在日常的行为中却非常的有道德感,严格自律、乐于助人、道德高尚所以,有没有道德和是不是学习了道德理论、研究道德和哲学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从某一个角度上说,有更多的道德和哲学体系的知识,在日常的行为中就会更多地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在一些比较重大的、两难的道德选择上,可能会做比平常人做出更正确的道德选择。所以变得“更有道德”这种影响应该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学习了道德伦理前后产生的对比,而不是单纯地看是不是道德家和哲学家。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实践问题当作道德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他的伦理道德学说。他认为,实践理性所规定的先验的道德法则,是人类总体的意志,它为经验的善恶概念和道德行为立法。先验的道德法则为什么能立法,成为善恶概念和道德行为的根据和规范?康德说,因为它是普遍的,无条件的,不爱任何经验制约的,不爱任何利益、感情、欲望等的限制,从而具有客观有效性。这样的道德法则才能成为崇高的无比尊严的力量,成为无价可讲“应当”服从和执行的“绝对命令”。康德对他先验的道德法则作了三条规定。第一,它是“普遍的立法原理”。他说:“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就是说,道德法则是规范道德行为的普遍原理,强调意志的动机本身应当不计较实际和效果,才能使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有效性.第二,应当把人当成目的.人本身是目的,这是一条最高原则和"绝对命令".第三,"意志自律".人认为人的意志如果不按道德法则,而服从利益、欲望、幸福等外在因素,就是“意志他律”;相反,“摆脱感性世界而依理性世界法则决定自己意志”,并使它变成自学的行动,这就是“意志自律”即“意志自由”。

古代中国道德哲学发展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道德教化不但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社会性,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教化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它的有效实施必须充分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而不能只依靠政府和官吏凭借政治力量来推行,也不是象现在所理解的学校德育一样,只被看作是教师的职责。在我国古代,每一个人都是道德教化的接受者,同时又是道德教化的参与者。在家庭或者家族中,不仅长者要对家族中的其他人作出表率,规划、执行和监督整个家族的教化活动,而且每一个人在做任何行动时都要考虑到对整个家族的道德影响和可能会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带来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宗法痕迹明显的农业社会中,这一规则和要求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另外,道德教化的社会性还表现在,它的目的是社会性的。道德教化的直接目的,就是使人接受和遵守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促进人的社会化,这是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社会存续的基础。扩展资料:道德教化的逐渐社会化、民间化就具有了现实的基础,名门望族的家训、由地方士绅所编定并推动印行的各种劝善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得社会中无论是读过书的人还是没有读过书的人,都能够有所领悟,从而将其中所宣扬的同当时的社会秩序的要求相一致的各种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于观念、见诸于行动。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道德教化史视野下的《了凡四训》及其现代意义

道德哲学三大公共假设是什么?

三大假设如下:第一,轨道定则:假设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而且在这样的轨道上运动时电子不向外辐射能量,因而解决了原子的稳定问题(按照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原子核做变速运动,会向外辐射电磁波,致使电子向原子核靠近,最后导致原子结构的破坏)第二,跃迁定则:在上述轨道运动时,如果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就要相应吸收或放出相应的能量。这个定则很好的解释了原子光谱问题。第三,角动量定则:电子绕核运动的角动量,必须是普朗克常量的整数倍。这个定则用于判定哪些轨道是允许的。 综上所述,波尔理论的三大假设,已经初步显示出量子的威力,不过还带有明显的经典物理色彩,比如轨道的概念,无论如何,这三个假设已经向我们展示出了微观世界不连续的特征。

道德哲学是怎样诞生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泰勒斯被称为自然哲学之父,苏格拉底则被认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苏格拉底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如果说对人的身体的认识导致了神学目的论,那么对人的心灵的认识则导致了道德哲学。

孟子对于儒家道德哲学有着怎样的贡献?

孟子对于儒家道德哲学有着创造性贡献,他将“仁”推进到“义”,在孔子提出的“爱人”普遍原则的基础上具体解决了如何爱人的问题。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义合一,居仁由义,是现实的伦理与合理的道德。

“每天5分钟了解哲学与生活”之道德哲学的德行论

一、德行论 1)德行论(Virtue Theory),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只要一个人具备德行,拿他就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亚里士多德】。 道德哲学的三个学派:效益论、义务论、德行论。效益论的关注行为的结果。义务论关注行为的动机。效益论和义务论都关注行为——我们应该做什么?而德行论的焦点不在于行为,而在于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为人生的目的必须是至善的——亚里士多德。】 2)德行的定义 德行(arete,杰出的品行):经由培养训练,使德行的活动成为习惯。既不是天生固有,也不是违反本性,而是经过训练,使得那些符合我们本性的德行活动成为习惯,完善我们的德行。 3)善的德行:仁慈而无恶意、公平而不欺瞒 二、思考 1、有轨电车难题的改版 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有一台刹车损坏的电车。在轨道前方,有五个正在工作的人,他们不晓得电车向他们冲来。一个体重很重的路人,正站在你身边,你发现他的巨大体形与重量,正好可以挡住电车,让电车出轨,不致于撞上那五个工人。你是否应该动手,把这个很胖的路人从天桥上推落阻挡电车,以拯救那五个工人,还是应该坐视电车撞上那五个工人? 2、公司培养员工,其关注于员工的绩效产出?关注于应该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康德的道德哲学(2)

  康德的道德哲学篇二   康德道德哲学浅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被称为道德金律的“绝对命令”、道德的三大命题、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实践理性的判断力模型论和实践理性辩证论的三大悬设概念的简要阐述与分析,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了细化与整理,为进一步研究康德的道德哲学提供了理论平台。   关键词 道德哲学 绝对命令 实践理性 康德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从功利主义角度而言的道德哲学,是有利于集体和国家民主的道哲学,所谓“思想离开利益就会出丑”,他的核心思想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道德与法律是不同的,道德从内在要求自我,法律从外在规范自我。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不会存在共同的道德标准,因而道德会成为相对论。康德的道德学从功利主义思考人的价值,从伦理视域来考虑涉及人的善,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现实又具体。他通过现实案例以及道德情景模拟阐述了先验的、形而上学的、非经验层面上的道德分析,通过德性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与政治有相通之处,康德的道德学对现实状况、道德建设进行思考,解决怎样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外在的强制灌输只能让人成为权力的奴隶,成为只会听话、服从的人,而道德要实现的是自由的人,至善的人。康德的道德哲学以主体性为基础,以理性为思维方式,以自由与平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启蒙现代性道德理论体系,康德是现代哲学的代表,他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新思路。   1《道德形而上学》基本理念   康德道德哲学是义务论的伦理学,注重的是道德法的普遍存在性,从德性的角度,努力促使道德法更加完善。人类肩负有怎样获取更多知识、掌握真理的道德使命,善恶价值观具有人的主观性,它根据人设定标准,达到的就称之为善,违背的则称之为恶。康德在看过卢梭的论著《爱弥儿》之后对道德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追求自由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提到,知识非但没有促进人类的发展,反倒破坏人类,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它促进了邪恶,违反了人的本性。知识不是德性的培养,只有自由才是按照道德法则来实践选择,才是追求幸福的动力。“自由是道德存在的理由”,“道德是自由的认识依据”。他指出:“道德律使人认识到人在实践中事实上是自由的,并反过来确定人的自由是道德律的u2018存在理由u2019,这样一来,自由就由于存在着道德律这一事实而不再仅仅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设想的那种可能的u2018先验自由u2019,而成为了具有客观实在性的u2018实践的自由u2019即u2018自由意志u2019了。”   康德通过《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简要地把道德哲学这一概念从一般大众通俗道德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最后进入纯粹实践理性,他由先天的理性出发,一直到道德最后必然走向自律作为最终目的。康德所说的“道德律”称为“绝对命令”,指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一切支配个体行为的意志所遵守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规律,但它不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康德认为,在自然界中,每一事物都按规律起作用,唯独有理性的东西是按照客观规律的概念,按原则行动,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经验、感性欲望、利害关系条件制约的。绝对命令,即道德考虑的普遍性,是每个人的人性,每个人独立的、自我决定的人格,是本体人、非经验的人、理性的人。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律,只有一条,即: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后来这一原则被称为伦理学上的“金规则”或“金律”。它成为一切特殊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一切日常道德判断的最终根据。其它的道德规范、道德主张乃至道德行为都由此派生,并能够由其进行检验,这即是我们对道德所能言说的最低限度。   在《原理》中康德谈到了道德的三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第二个命题是: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第三个命题,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第一个命题限定了道德是人的主观准则,第二个强调了准则是人主观准则中的客观法则,第三个用了“尊重”一词使主客观相统一。“尊重”是通过理性概念产生出来的情感,是规律对意志的直接规定以及对这种规定的意识,尊重的对象只能是规律,尊重对实践规律的“纯粹尊重”――准则,才能使自在之物与现象相连。准则对特殊人具有效用,法则则是任何人对任何情况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的;准则的应用是有条件的,法则任何时候都必须如一。康德为道德以义务论的视角出现,从形而上学开始为动机,在德国思想上具有法国大革命式的伟大变革。康德谈论的人,是进入社会状态中的社会人,强调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每个人都参与立法。意志是道德问题的起点,从义务论出发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2《实践理性批判》基本理念   人的活动无处不存在哲学,不涉及善恶,只要是按本能来做的都隐含着道德评判,只是我们未意识到。实践理性指出,道德不立足经验,而立足超验。从自由产生的绝对命令才是道德法则,而不是由个人产生,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都是先有目的,再创造出合乎理想的理论认识。这是先有道德法则,再有善恶动机,最后产生道德情感的过程,是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道德法则是理论,如果没有行动将只是空谈,道德情感是文明的产物,道德是后天培养的,道德王国来自人的创造。   在《实践理性批判》要素论中康德指出:“我所说的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是指作为自由所导致的可能结果的一个客体的表象。”实践理性的对象是以自由的原因性,也就是善恶概念为前提,“所以,实践理性的唯一客体就是那些善和恶的客体。”康德认为一般实践理性是不纯粹的理性,它的对象能够称得上真正的善的标准,却依赖于纯粹实践理性。康德把这一现象称为“方法的悖论”,即“善和恶的概念必须不先于道德的法则(哪怕这法则表面看来似乎必须由善恶概念提供基础),而只(正如这里也发生的那样)在这法则之后并通过它来得到规定。”如果没有相应的德性,任何能够达到幸福的功利考虑都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善。因此,实践理性的对象是通过自由而可能的结果。“对象”是借助行动而生成的诸事态,是行动自身,“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而不必然是指先验的自由,因为对象不必是纯粹的和自律的意志的对象,后者是先验地自由的。对于善、恶有着三种不同的含义:某些东西出于任意的目的而是善的,也可能出于实际的意图而是善的,或是出于义务性的和必要的意图而为理性存在者自身所主张。因此康德就区分了三种善的类型:即或然的善、实用的善和道德的善。由此可见,对象是一种具有特定禀赋的意志,是能够根据法则和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行为的禀赋。道德行动的唯一目的就是守护法则的统治,任何道德行为都部分地实现这一目的。   判断力是一种将概念或规则运用于具体情形中的技艺或能力,康德认为这种才能是属于天赋智慧的,无法通过对其他规则的学习而改善,就像一个在医学上博学的人可能掌握了相当可观的理论知识,并通晓诸多规则,但唯有那些使原生的天赋获得完善的实践才能使他成为技艺精湛的医师。康德认为,考察一个人如何能说出“这张盘子是圆的”是很容易的,因为盘子的经验性概念就包含了圆这个几何概念,并且我们既能思维一个圆形又能直观一个圆形,但如果要考察一个人如何能说出“太阳晒热了石头”却很困难,因为没有任何可以从中抽象出的,并且能够外在地运用于其上的直观或材料,康德用图型法解决了此问题。对于纯粹实践判断力来讲,此法则是理性的法则,而非知性的法则,并且仅仅直观对它来说却并不充分。根据法则而发生的事件的图型对于该事件的知识来说是必要的,然而,在实践中,法则自身的图型,对于感官经验中的可能事件与并非是自然关联的法则之下的某一原因的联接仍然是必要的。模型也必须能在一切自然概念和应然概念之间充当作为中介的“第三者”。康德充分扩展了作为自然模型的含义,它被视为是通过我们在其中的行动而实现的目的王国。自然自身,而不只是其法则,被认为是一种模型或符号,然而并非是作为道德的目的王国。   在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中康德主要论述了三大悬设,即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这是达到实践理性的最高对象――至善的必要条件。作为实践理性,是从实践有条件的存在寻求实践无条件的存在,再寻求实践理性无条件的对象全体,这是一个有自然追寻自由,有自由追寻人类最终希望至善的过程。达到“至善”的途径是把道德和幸福相结合,但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和幸福往往是分离的,二者是二律背反的关系,正如“有德者未必有福,有福者不乏恶徒”。“那至上的善(作为至善的第一个条件)构成德性,反之幸福则虽然构成至善的第二个要素,但却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只是前者的那个以道德为条件的,但毕竟是必然的后果。”由此可见,只有德性才是至上的善,是至善的第一条件,而幸福只构成至善的第二要素,并且只有当它被道德制约并作为道德的必要结果时才是这一要素。德性是最终实现意向与道德律的完全适合,实现的圆满条件是灵魂不朽,即有理性者的存在及其人格的无限延续。“所以至善在实践上只有以灵魂不朽为前提才有可能,因而灵魂不朽当其与道德律不可分割地结合着时,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一个悬设。”幸福是实现自然与意志的全部目标之间的和谐一致,它的圆满完成要依靠上帝存在来作为至善实现的必要条件,唯有上帝才能够赏罚分明,能够掌握德性和幸福之间最恰当的比例。康德把神的存在当作人的道德自由所需要的手段,而不是要把人当作上帝的奴仆,唯有人才是自然万物的主人。人只是因为自身生活的需要才在主观上假定有一位上帝。至善存在必有三大悬设,但意志自由式至善的充分条件,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是至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意志自由条件下至善才是可能的实践对象,只有依附于自由之上的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才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3总结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中指出:“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宇宙,广阔无垠,浩瀚无边,在沧海茫茫之中,人只不过是一叶扁舟,无足轻重。把绝对命令作为道德法则,把至善作为必然要求善,把德性作为先验的自由,必然要求与人世间的幸福相匹配。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人达到了绝对的自由,但那只是一种希望,它却依赖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两个设定。自由只是一种希望,这区别于唯理论所认为的自由必然实现,也不同于经验论所说的完全否定绝对自由,而是让自由承载了新的意义,使其具有了形而上学的特点。康德拥有认识能力,能够领悟宇宙的自然法则,甚至能为自然立法,但他永远也改变不了自然存在的有限性。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理性的存在,是理性目的王国中的一员。理性为自己立法,道德法则是意志自律。人能够顽强地抵挡自然法则的束缚与限制,遵从理性自身颁布的命令而行动。当人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就摆脱了感性的束缚,具有了超越感性、超越一切自然存在之上的独特尊严。可以说,在现当代,康德道德哲学不仅没有凋谢,反而继续影响着道德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道德哲学的三个公式

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1=真理教育,所谓“1”就是佛家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思想教育=形势教育+政策教育,统一思想是为了统一行动,凝聚力量而与时俱进,因而具有实践性,但具体行动的目的性又决定了其局限;道德教育=幸福学教育+心灵教育,道德用《道德经》的解释实际就是得道,道者:用一个学道并有师传的朋友的话说,就是“道”从“首”从“走之”故其意为“用脑袋走路”---用智慧走路,因“首”字上两点就是“一阴一阳”,“首”就是“一阴一阳”统“一”于“自”己,从而是智慧的象征。道德教育又可以叫品德教育,品德即得品,品者,交口称赞之人格特质也,能调众口之智能也。 上述三个公式说明的意思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追求真理,而真理是道德与实践的统一,如果道德离开实践太远,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就会接近于0,如果实践功利性太强势而远离道德,那么,人们就会因心灵糟践不堪而不幸福,只有道德与具体目的的恰当融合才会有接近真理的思想道德教育。

什么是道德哲学

1、道德哲学就是研究关于道德的根本问题的哲学;2、常见的观点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

道德哲学的解释

道德哲学的解释 即“ * 学”(136页)。 词语分解 道德的解释 ∶ 社会 意识形态 之一 ,是人们共同 生活 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 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 先生 集》作为 校长 ,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 标准 和 礼貌 规矩 ∶合乎道德的详细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哲学的解释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 自然 知识 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之 思想 。;;蔡元培《图画》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详细解释源出希腊语,意即爱 智慧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

道德哲学(研究善与恶、对与错等概念的哲学分支)详细资料大全

亦称伦理学,是研究善与恶、对与错、职权与义务等概念的哲学分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道德哲学 外文名 :Moral Philosophy 别名 :伦理学 分类 :哲学体系 亦称伦理学,是研究善与恶、对与错、职权与义务等概念的哲学分支。道德哲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 中世纪自然法学体系发展的产物。随自然法学体系内部非法学材料的不断增加突破了法学的框架,形成了一个新的综合体系,称为“道德哲学”,其中”哲学“的含义是该词的古义,即知识的总和。道德一词和自然一词相对。”道德哲学“和”自然哲学“(即自然科学的总和)相对,表示社会科学的总和。

我们时代的道德困境:道德哲学有什么用

1、道德是道德,哲学是哲学,这得分开说。2、道德作用在于潜移默化,以及对比其他时代,仓禀足而知廉耻,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尤其中国,道德感普遍还是比较高了。3、哲学,又称为形而上学,它本身就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所谓“大而不当”,如同我们身在宇宙虚空之中,却又好似对此没有任何察觉一样的度日。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压根连真理的边都摸不到,谈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