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山西大学排名

山西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08位。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学校现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4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2个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哲学、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265人,专任教师2083人,高级职称教师122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百余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以上内容参考:山西大学官网——学校简介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山西大学排名

山西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08位。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学校现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4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2个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哲学、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265人,专任教师2083人,高级职称教师122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百余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山西大学(Shanxi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高校”,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英才计划”实施高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成员。

日本靠近中国,大学排名高,高考后怎么申请日本留学?

可以直接进行申请,提前做好安排,需要学习日语,或者可以去一些日本留学预科项目进行学习。

江苏双非大学排名

江苏双非大学排名如下: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常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江苏一共16所双一流本科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新晋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的本科院校情况:根据教育部名单,江苏共有78所本科大学,其中公办性质普通本科大学49所,公办性质职业大学1所,民办性质和独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8所。江苏的高校数量和本科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共有国家双一流大学共16所,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居各省份第二。其中部委直属的双一流大学9所,江苏省属的双一流大学7所。江苏还评选了18所江苏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中A类共10所,包括苏州大学等7所国家双一流大学和3所省属大学,B类包括8所省属重点大学。

江苏省一本大学排名一览表

其他信息: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省内实力强的大学虽不如首都北京,但也是比较多的。江苏省在浙江普通专业招生院校共129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所;省重点建设高校15所;普通公办本科18所;独立学院21所;民办院校3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2所;公办专科44所;民办专科17所。下面就和一起来看一下江苏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吧。 一、江苏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所):苏州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15所):江苏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注:江苏省15所省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有6所高校存在重叠,其中属于省重点建设高校不属于双一流的高校是: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一共9所院校。这9所院校是江苏省高校第三档。 4、普通公办本科高校(18所):常州大学、淮阴工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盐城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审计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科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5、独立学院(21所):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6、民办院校(3所):三江学院、南通理工学、无锡太湖学院。 7、中外合作办学(2所):西交 利物浦大学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 8、公办专科(44所):苏州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9、民办专科(17所):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江苏最值得报考的院校介绍 1、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 太平洋大学 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2、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本部位于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员。 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理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4、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师”,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三、江苏2022高考志愿批次介绍 1、本科提前批次: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军事院校等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本科院校,艺术类本科院校。但是强基计划,综合评价(A类院校)等类型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进行,是最先进行志愿填报的批次。 2、本科批次: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本科批次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但是高校专项、综合评价(B类院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是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这些特殊类型志愿实行传统(顺序)志愿方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也就是说这些特殊类型的志愿只能填报一个,是不占用本科批的提前数量。 3、专科批次: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专科批同样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但是体育类、艺术类、定向培养士官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也就是说江苏省普通类专科考生是最后开始投档录取的。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二府之首字而得名。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楚汉”等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综合实力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居全国省域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首位,人均GDP自2009年起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好了,关于“江苏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就介绍到这里了,大家想来江苏读大学吗?

江苏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江苏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二本排名61290,分数线524分。无锡学院二本排名85493,分数线500分。金陵科技学院二本排名86427,分数线499。1、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二本排名61290,分数线524分。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创建于1952年。学校是中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是江苏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领域。2、无锡学院。无锡学院二本排名85493,分数线500分。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83年,原为江苏省政法干部学院,后于2000年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无锡学院。3、金陵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二本排名86427,分数线499。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前身为南京职业大学,于2016年更名为金陵科技学院。学院设有15个学院,包括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等,涵盖工、理、管、文、法、经、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何备考二本大学:1、明确目标和规划。要明确目标,确定自己想要申请的二本大学。了解该学校的专业设置、录取要求和招生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其次,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规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复习计划和模拟考试安排等。合理规划时间,分配重点,帮助自己更好地备考。2、系统学习和复习。备考二本大学需要系统学习和复习各科目的知识。根据目标院校的招生要求,重点复习相关科目的知识点。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点梳理、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同时,要做足够的习题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3、加强素质和综合能力。除了学科知识的备考,二本大学的录取也会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和组织活动,展现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习,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上数据来自于高三网官网。

江苏好的大学排名榜

2010年时期,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理工,苏州科技,江苏科技还是一个级别学校,现在怎么瞎排呢

江苏省师范大学排名一览表

江苏省师范大学排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师范(综合类)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是省属高水平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王成斌,校长华桂宏。截止2022年2月,学校共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17.9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93.21万平方米。设有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学科门类,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2、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江苏师大),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唯一一家“经典诵读教育”学科(领域)培训机构,获评“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106亩,校舍面积96.84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59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1781人。3、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是南京晓庄学院的特色品牌。教师教育学院是培养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开展各类师资培训,完全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二级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传承了学校优良的师范教育传统,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己任,统筹兼顾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探索新型的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输送“爱教、能教、乐教”的合格师资。教师教育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00余人,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英语(师范)专业、物理学(师范)专业、化学(师范)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师范)专业、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共12个教师教育专业。

江苏省师范类大学排名

江苏师范类大学排名如下:1、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江苏师范大学。位于徐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江苏省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3、江苏理工学院。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4、淮阴师范学院。1997年6月19日,学校由创办于1958年的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和创办于1959年的淮阴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0年3月3日,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并入淮阴师范学院。5、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特色的江苏省属公办本科院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真、笃行”的校训,打好“师范、沿海、老区”三张牌,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师范类选科:报考师范必选最相关科目,比如想当语文老师,就要选政治、历史科目。报考师范毕业想当物理老师,高中必须选考物理这科。现在,很多师范类高校改为综合类高校了。因此习惯上将师范类高校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外语、政治、体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科目相关的称为师范类教育。未来想从事教育行业,当一名教师的话,那么想当什么科目的教师,就首选那个科目。比如当物理教师那肯定要选择物理了、当历史教师就必选历史、当数学教师选择物理更好一点、当英语教师选历史更好一些等等。

华中农业大学排名

2023年,华中农业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42名(2023年综合排名数据)。排在华中农业大学前3位的分别是:暨南大学(综合排名:39)、河海大学(综合排名:4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排名:41);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排名:43)、中央财经大学(综合排名:44)、上海科技大学(综合排名:45)。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湖北武汉,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公立性质的农林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成功进入211、双一流、中央部属大学行列,入选卓越农林、双万计划,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动物科学、农学(拔尖创新型)、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复合应用型);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

深圳二本大学排名一览表

深圳二本大学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一、深圳大学:学校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00.77万平方米。学校开设11个学科门类,有27个学院,103个本科专业,2所直属附属医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学术学位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职工4027人。二、南方科技大学:学校占地总面积19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5万平方米。学校设置八大学院,建成33个院系及若干中心,开设37个本科专业,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签约引进教师1372人。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3.37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人员338人。设有9个本科专业、9个硕士学科11个专业方向、2个博士学科,其中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深圳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包括教授94人、副教授155人、助理教授及讲师222人。学院学科带头人均由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教师中有海外学习或研究工作经历的占比52%,专业教师中有企业技术研发经验的占比接近50%。以上数据出自深圳大学官网、南方科技大学官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官网、深圳技术大学官网。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排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排名如下:1、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学校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有后海、西丽2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72平方公里。2、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大”(CUHK),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4、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是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外合作大学联盟,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教育理事会成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华东理工大学排名第几

第36。1、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校友会排名第36。2、华东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

华东理工大学排名

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33名(2023年综合排名数据)。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我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最新美国的世界大学排名中PUB什么意思?

世界大学排名里面似乎没有这个项吧

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全国排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全国排名是:第116名。上外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SISU”,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筚路蓝缕,奋发有为,现已发展成一所培养高端国际型外语人才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特色大学,蜚声海内外。自建校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目前,学校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共设有19个教学院和3个直属教学部。学院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有38个本科专业,包括25个语言类专业(共22个语种课程)和13个非语言类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下设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香港十所大学排名

香港十所大学排名如下:1、香港大学香港大学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中西区薄扶林道,创办于1911年,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有亚洲“常春藤”之称;也是全球第一个界定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的科研单位。2、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以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现有八个学院,共有60个学系和32个主要研究所,提供过百项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涵盖面极为广泛。3、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位于香港九龙清水湾 ,是一所亚洲顶尖、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港科大以科技和商业管理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并重,尤以商科和工科见长。4、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位于香港九龙塘,创办于1984年,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5、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是一所坐落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八个学院及三十多个教学部门,学科范围广泛,深造及学士学位课程超过一百六十个。6、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简称“浸大”,位于香港九龙塘,创办于1956年,是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八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之一,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7、香港树仁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位于中国香港北角宝马山慧翠道,创办于1971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定财政自资的综合性私立大学。香港仁大以“树德立仁、敦仁博物”的办学理念推行仁者教育,旨在培育具智慧、内涵和修养的人才。8、岭南大学岭南大学(岭大)是香港的博雅大学,在本地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岭南大学现为香港八大公立大学之一,奉行西方经典的博雅教育理念,在香港高教界独树一帜。9、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唯一以师范教育为本的大学,亦是八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法定公立大学之一。10、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已更名为香港都会大学,创建于1989年,是一所国际化的公立教研型大学,为香港九所公立大学之一,拥有学术自我评审权,同时也是自资高等教育联盟、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粤港澳高校联盟创盟成员等组织成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排名116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姜椿芳、厉麟似、凌达扬、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季愚等杰出的名家大师都曾执教于上外。上外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天津大学 山西: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简称“信息科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学校拥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55人,其中52.5%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34人、副高级职称323人,各类硕士生。其中,双聘院士6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3人,获得市属高校学科首席专家岗位1个,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全国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2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创新团队24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职工14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职务391人。

卡迪夫大学排名

据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卡迪夫大学在全球排名第159位,是英国排名前40的大学之一。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研究、师生比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其中学术声誉指数排名在全球前100名之列。卡迪夫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威尔士的著名综合性公立大学,成立于1883年。卡迪夫大学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之一,也是全球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卡迪夫大学的专业设置丰富,涵盖了商学、法律、医学、理工科、社会科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其中,建筑与城市规划、传媒与传播学、人类学、地球与海洋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卡迪夫大学注重国际化发展,与全球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在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分校和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求最新2013年英国大学排名

1 剑桥大学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3.8 515 89 77 100 2 牛津大学 - University of Oxford 3.8 514 85 79 98 3 杜伦大学 - Durham University 2.9 491 88 75 95 4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3.6 472 77 88 94.2 5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3.1 468 84 77 93.1 6 华威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3.7 467 80 76 92.6 7 英国约克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York 3.1 474 84 70 91.5 8 伦敦大学学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3.8 447 78 76 91 9 圣安德鲁斯大学 -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3 468 85 67 90.4 10 埃克塞特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Exeter 3 428 87 68 90 11 谢菲尔德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3.6 446 80 67 89.4 12 南安普顿大学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3.6 405 83 62 88 13 利兹大学 - University of Leeds 2.9 436 83 67 87.7 14 利物浦大学 -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3.8 389 85 53 86.6 15 东英吉利大学 -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2.9 383 89 57 86.6 16 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Kent 3.8 332 83 62 86.3 17 格拉斯哥大学 - University of Glasgow 3.1 410 86 54 86.3 18 莱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7 356 86 62 84.8 19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2.9 380 79 68 84.4 20 阿伯丁大学 - University of Aberdeen 3.4 341 84 56 84.2 21 伯明翰大学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9 400 81 61 83.9 22 爱丁堡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3.1 455 73 66 83.5 23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3.3 359 78 66 83.5 24 赫尔大学 - University of Hull 2.8 303 87 60 83.4 25 埃塞克斯大学 - University of Essex 3.8 322 83 53 83.1 26 兰卡斯特大学 - Lancaster University 2.7 399 84 52 82.7 27 布里斯托大学 - University of Bristol 2.6 444 68 79 82 28 诺丁汉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6 420 77 63 81.9 29 邓迪大学 - University of Dundee 2.8 368 86 48 81.6 30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3.2 307 80 57 80.4 31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 -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2 289 87 62 80.3 32 朴次茅斯大学 -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2.3 273 93 48 80.3 33 卡迪夫大学 - Cardiff University 2.2 413 82 51 79.6 34 萨塞克斯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 3.2 375 74 55 79.1 35 基尔大学 - Keele University 2.8 308 78 61 78.7 36 纽卡斯尔大学 - Newcastle University 2.3 406 73 65 78.7 37 曼彻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3.2 418 70 55 78.3 38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 2.8 338 77 57 78.1 39 雷丁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2.3 335 82 53 78.1 40 格拉摩根大学 - University of Glamorgan 2.4 226 84 64 78 41 赫特福德大学 -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3.4 240 83 48 77.8 42 提赛德大学 - University of Teesside 2.2 264 90 45 77.4 43 巴斯斯巴大学 - Bath Spa University 1.9 280 84 58 76.8 44 斯特灵大学 - University of Stirling 2.5 273 83 52 76.5 45 威尔士班戈大学 - University of Bangor 2.5 277 81 54 76.1 46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 - Aberystwyth University 2.1 314 83 48 76.1 47 斯旺西大学 - Swansea University 2.5 303 82 46 75.5 48 中央兰开夏大学 -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1.9 251 82 59 75 49 德蒙福特大学 - De Montfort University 1.8 249 87 51 75 50 思克莱德大学 -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1.9 369 78 51 74.8 51 奇切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Chichester 1.4 256 91 46 74.7 52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1.6 259 82 61 74.5 53 桑德兰大学 -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2.2 231 84 50 74.3 54 温切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Winchester 2.6 263 84 39 74.1 55 切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Chester 2.3 270 78 54 73.7 56 英国林肯大学 - University of Lincoln 1.7 277 79 58 73.5 57 西英格兰大学 -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1.9 285 83 45 73.5 58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1.8 325 76 56 73.1 59 兰彼得大学 - University of Wales Lampeter 1.8 271 75 63 72.4 60 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 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2.9 242 78 43 71.9 61 阿尔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Ulster 2.6 247 78 45 71.5 62 普利茅斯大学 - University of Plymouth 1.4 269 78 55 70.4 63 金斯顿大学 - Kingston University 1.6 247 77 55 70.2 64 北安普顿大学 - University of Northampton 1.9 193 87 39 70.1 65 格林威治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1.9 215 80 49 70.1 66 伍尔弗汉普顿大学 -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1.6 219 80 46 68.2 67 诺森比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Northumbria 1.1 280 77 50 68 68 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 -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1.7 282 76 41 67.6 69 布莱顿大学 - University of Brighton 3.6 266 68 31 67.2 70 英国坎特伯雷大学 - 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 1.4 230 83 37 67.1 71 罗汉普顿大学 - Roehampton University 2 257 72 46 66.5 72 布拉德福德大学 - University of Bradford 1.5 249 77 41 66.3 73 哥比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Cumbria 1.3 304 69 53 66.2 74 布鲁内尔大学 - Brunel University - 288 74 58 65.2 75 格罗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 1.4 240 74 46 65 76 知山大学 - Edge Hill University 1.5 225 72 50 64.9 77 伍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Worcester 0.5 234 77 51 64.6 78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1.1 283 74 39 63.8 79 萨尔福大学 - University of Salford 1.5 231 71 45 63.2 80 德比大学 - University of Derby - 230 - 53 63 81 考文垂大学 - Coventry University - 294 - 42 62.4 82 威斯敏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1.2 261 - 36 62.2 83 斯塔福德郡大学 -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 208 78 43 60.7 84 约克圣约翰大学 - York St John University - 253 77 40 60.4 85 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 -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1.1 231 73 30 59.2 86 威尔士新港大学 - University of Wales Newport 1 - 69 40 57.7 87 利兹都会大学 - 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 240 74 32 56.8

英国传媒专业大学排名前十

以下为2023年英国传媒专业大学排名前十:1.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2.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3. Cardiff University4.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5. University of Leeds6.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7.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8. University of Sheffield9. University of Bristol10. University of Sussex需要注意的是,每年排名会有所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英国著名大学排名前十

其他信息:2018年QS英国大学排行榜前五十排名如下:1、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2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3、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伦敦政经学院4、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帝国理工5、 Durham University 杜伦大学6、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圣安德鲁斯大学7、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 学院8、 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大学9、 University of Bath 巴斯大学10 、University of Exeter 艾克赛特大型11 、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12 、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13 、University of York 约克大学14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15、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学16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拉夫堡大学17、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18、 University of Sussex 萨塞克斯大学19 、Southampton University 南安普顿大学20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诺丁汉大学21、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谢菲尔德大学22 、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23 、Newcastle University 纽卡斯尔大学24、 University of Reading 雷丁大学25、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伯明翰大学26 、University of Surrey 萨利大学27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28、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东英吉利亚大学29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利物浦大学30 、University of Leeds 利兹大学31、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32、 Cardiff University 卡迪夫大学33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34、 University of Kent 肯特大学35、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女王大学36、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斯克 莱德大学37、 Aston University 阿斯顿大学38、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39、 University of Aberdeen 阿伯丁大学40、 University of Essex 埃塞克斯大学41、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 白金汉大学42 、Heriot-Watt University 赫瑞瓦特大学43、 Brunel University 布鲁内尔大学44、 University of Dundee 邓迪大学45 、Keele University 基尔大学46、 City University London 城市大学47、 Aberystwyth University 艾伯斯维斯大学48、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金斯密斯学院49 、University of Hull 赫尔大学50、 University of Stirling 斯特灵大学英国大学中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有:1、兰卡斯特大学2、杜伦大学3、拉夫堡大学4、纽卡斯尔大学5、曼彻斯特大学6、利物浦大学扩展资料英国大学中电子商务专业入学要求如下:1、兰卡斯特大学MSc in E-Business & Innovation电子商务与创新:入学要求:重点大学毕业,平均分80(GPA满分4,需要3.2),有管理/运算/课程相关内容背景;英语要求:雅思6.5(单项不低于6.5)。2、杜伦大学MSc Internet Systems and e-Business互联网系统与电子商务:入学要求:重点大学毕业,平均分80;英语要求:雅思6.5(单项不低于6.0);托福89(写作不低于22)。3、拉夫堡大学BSc / Mcomp Computer Science and e-Business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商务:英语要求:雅思6.5(单项不低于6.0)。4、纽卡斯尔大学MSc E-Business电子商务&MSc E-Business(E-Marketing)电子商务(电子市场营销方向)&MSc E-Business(Information Systerm)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方向):英语要求:雅思6.5。5、曼彻斯特大学Information Systems:e-Business Technology MSc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技术方向):英语要求:雅思7.0(写作、口语不低于6.5;阅读、听力不低于6.0)。6、利物浦大学e-Business Strategy and Systems MSc电子商务战略与系统:英语要求:雅思6.5 (单项不低于6.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大学排名

中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几

在校友会版中,中南民族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34名。中南民族大学(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中南民大(SCUEC),学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697余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7000余人,现有教职工21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75人。教师里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50余人。学校拥有民族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校现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4个;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40门国家级、省级各类精品课程,13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基地、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

重庆师范大学排名全国排名

重庆师范大学排名全国排名第28名。庆师范大学(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重庆师大),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学校规模:学校有大学城、沙坪坝、北碚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有17个二级学院,7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8个市级十四五重点学科,2个“人工智能+”市级学科群,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重庆师范大学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3月,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及优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4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3500余篇,出版高水平专著230余部;领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0余项。在2015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学校项目获三等奖3项。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义凸性及在数学规划中的应用。

重庆师范大学排名

其他信息:重庆师范大学全国高校排行榜排名177,是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不错的学校。1、师资力量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800余位。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级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30余人次等。2、宿舍条件大学城校区宿舍是上床下桌四人间,北碚校区有4-6人间。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阳台,空调。基本上都有公共洗衣机,非常便捷。大学城校区都有独立卫生间,空间较大,设施较齐全。宿舍环境还是很不错的。3、教学成果学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次。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科研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23个。国际合作已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互访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孔子学院实现五大洲布局,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排名

重庆师范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重庆市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学院。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美丽,设施齐全,是一所具有高水平教育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大学。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在国内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在2019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第301-350位,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肯定。此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绿色校园、全国安全校园等荣誉称号,是重庆市唯一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的高校。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约占5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50%。学校设有20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0余个,涵盖了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学校还设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型,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排名

以下是整理的软科、校友会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南京邮电大学最新排名情况,由于各机构排名指标不一样,排名位次仅供选择学校时大致参考。历年南京邮电大学排名【软科版】历年南京邮电大学排名【校友会版】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位于南京市,简称南邮(NJUPT),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邮电大学目前拥有3个B+学科、1个B学科、1个B-学科、1个C+学科、2个C学科、1个C-学科。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根据《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可知,学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4.02%。这一部分的本科生中,34.10%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研,9.01%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57.63%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工作。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南京邮电大学学科建设不错,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读研率高,值得报考。

南京邮电大学排名

南京邮电大学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国内知名的信息技术领域高水平大学之一。以下是南京邮电大学排名的相关介绍。在2019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邮电大学位列第801-1000名。在中国大陆的大学排名中,南京邮电大学被评为“双一流”学校,排名第26位。在学科排名中,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2019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01-250名。在中国大陆的学科排名中,该学科排名第9位。南京邮电大学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排名均在国内前列。此外,南京邮电大学在科研方面也有很高的声誉。根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南京邮电大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引用率排名全球第二十一位,是国内计算机科学领域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

福州的大学排名

福州的大学排名如下:1、福州大学 ;2、福建师范大学;3、福建医科大学;4、福建农林大学;5、福建中医药大学;6、闽江学院;7、福建工程学院;8、福建警察学院;9、福建江夏学院;10、福建技术师范学院;11、福建商学院;福州大学,简称福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国家”111计划”、“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河北省医学类大学排名

河北省医学类大学排名如下:1、河北医科大学,办学层次为本科/高职(专科)。2、河北北方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高职(专科)。3、承德医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高职(专科)。4、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5、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6、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7、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8、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9、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10、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11、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办学层次为高职。12、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13、河北中医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高职(专科)。河北医科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良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骨干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河北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

河北医科大学全国排名第139位。河北医科大学(Hebe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河北医大),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是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截至2021年4月30日,下设19个二级学院,28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教职工17000余人。学校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1913年,更名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15年,学校迁至保定。1949年4月,更名为河北医学院。1958年学校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95年,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改称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截止2022年,河北医科大学位列2022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124名。该校目前的建设情况: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两个校区、五所直属附属医院,下设19个二级学院,28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共有教职工17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19787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6309人,留学生418人。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上海理工大学排名

根据最新数据,上海理工大学内地排名第95位。上海理工大学排名这么高的理由:1、专业级别高拥有19个国家级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学科建设好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3、师资力量雄厚在校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5人次,省部级人才189人次,高级职称教师859人,博士生导师260人。光电学院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教学建设全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上海理工大学排名

76名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沪港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20世纪50年代初,原沪江大学和原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在原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分别改建为上海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两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转入上海市管理。

上海理工大学排名

校友会排名第74名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上海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杨浦、复兴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17个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600余人。

江汉大学排名

江汉大学在湖北省内排名第26,在软科排名第271,在校友会排名第257。江汉大学(Jianghan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原江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创办于1952年的原武汉教育学院、创办于1958年的原武汉职工医学院。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96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77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1270人,其中正高200人,副高504人。

江汉大学排名

院校专业:江汉炳灵,世载其英;代生贤哲,汉黉独秀。,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2001 年 10 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 2002 年 6 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 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2019 年,学校引进中国工程院谢先启院士,成为第一家拥有全职院士的湖北省属高校; 2021 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省部共建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景物宜人。学校东濒长江,北临汉水,是“高山流水”千古佳话的知音故里。校园环境优美,碧波荡漾的三角湖环抱满园苍翠,清源河长虹卧波映带学府黉舍。这里四季分明,花果飘香。春有桃李芳华 , 草长莺飞;夏有莲叶田田 , 清香四溢;秋有红枫金菊 , 流光溢彩;冬有寒梅暗香 , 粉妆玉砌。学校总占地面积约 1960 亩,校舍建筑面积近 72 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均配有独立卫生间、冷暖空调、洗衣机等生活设施,六座学校食堂被誉为“网红食堂”。校园紧邻区域政务中心、商业中心和国家特大型企业总部,生活便利,闹中取静,是学习、研究、实践、生活的优良场所。,学科门类丰富,百家争鸣,兼容并包。学校拥有 1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9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开设 77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11 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7 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 5 个省重点学科 ( 含培育 ) 、 5 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2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1 个、省级品牌专业 2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5 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9 个、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8 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2 门。,师资力量雄厚,良师荟萃,师德高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先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推动工程爆破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270 人,其中正高 200 人,副高 504 人,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 47.5%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 2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另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 2 人、省级人才计划人选 35 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外教萨拉荣获 2020 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多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园丁奖”“荆楚好老师”等称号;多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与指导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奖。,产学研相结合,百花齐放,硕果满枝。学校建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 20 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省重点实验室 3 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 个。拥有湖北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群体 1 个,省科技创新团队 10 个。近五年,学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 1600 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 110 余项,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 1 项,以课题承担单位承接国家科技重点计划项目 1 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1 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 1 项,参与国家“ 863 ”计划、支撑计划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被 SCIEICPCI 等三大检索收录 2200 余篇次;出版教材、著作 330 余部;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授权 170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 310 余项。学校先后获得省部市各级科研成果奖励 130 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 项、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和一等奖 5 项。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4 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省研究生工作站 9 个。学校与百余家地方企业合作,共建 20 余个产学研基地和校企共建实验室。重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在校期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优秀本科学生进入北京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办学效益显著,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全国。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18 万余人,大批优秀校友成为岗位骨干、行业翘楚,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拼搏进取,诠释着“立德、致用、兼容、创新”的江大校训精神。近五年,学校有 70 余项成果实施了转化和推广应用,其中“柔性显示基板材料聚酰亚胺制备技术”“无卤阻燃胶膜”“豇豆新品种”等项目的产业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 20 亿元,尤其“柔性显示基板材料聚酰亚胺制备技术”成功转让至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柔性显示基板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品种鉴定新技术——多核苷酸多态性( MNP )标记方法破解了多项生物 DNA 鉴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学校生物基因检测鉴定中心获得国家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资质;组建 6 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学科性公司,其中一家已在“新三板”挂牌。武汉研究院作为高端智库,为地方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武汉车都江大女足俱乐部是全国唯一征战女超联赛的学生军,多名队员是现役国家队主力,勇夺 2020 年女超联赛冠军,创造武汉体育三大球历史。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学校附属医院先后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住院病人 1393 人,发热门诊累计接诊 1.8 万人次,刘建华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朱国超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校友夏思思在抗疫斗争中不幸牺牲,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坚持对外开放,全球视野,融入世界。学校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武汉首个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类重点引智项目的市属单位,对武汉市积极发挥外国专家作用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先后与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 63 个高校或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校龙舟队参加乌干达龙舟赛连续 3 年获总冠军。获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多项。学校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德、法、日等国高校建立十余个校际交流项目和交换生项目。积极推进学生赴国(境)外短期学习工作,每年派出学生超过 300 人。现有留学生 300 余人。建成纳米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等国际联合实验室 12 个。,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大力发展以社会培训为主体的继续教育,着力为武汉、为湖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努力建设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城市大学。其他信息: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9年,学校引进中国工程院谢先启院士,成为第一家拥有全职院士的湖北省属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17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建设点名单。

武汉江汉大学排名

武汉江汉大学在2022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257位。武汉江汉大学简介:江汉大学(Jianghan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原江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创办于1952年的原武汉教育学院、创办于1958年的原武汉职工医学院。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四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新的江汉大学。2009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整体并入江汉大学。2021年9月,科学技术部批复依托江汉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总占地面积2036亩,校舍建筑面积75.48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77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9人。其中正高191人,副高5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另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20人、省级人才计划人选43人。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8家附属医院,分别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江大口腔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挂牌该校临床医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排名多少

位居全球高校第275名。根据青岛科技大学发布的信息显示,青岛科技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275名,内地高校第72名,排名全省高校第三位。

青岛科技大学排名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青岛科技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是国内第一家设立橡胶专业的高等院校,亚洲唯一的橡胶专业领域高校。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排名

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94位,位列山东省内排名第16名。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青岛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194位。根据查询新高考网显示,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94位,位列山东省内排名第16名。青岛科技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曾隶属于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

浙江理工大学排名

院校专业: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 1999年由浙江工程学院(后升格为浙江理工大学)创办,并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政发[1999]255号)成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于2000年8月列入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开始招生。2004年11月,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和确认。2006年秋季开始在余杭仓前办学。2011年11月,经浙江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权专家评议组评审、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由浙江理工大学与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共建,与绍兴市上虞杭州湾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上虞新校区。2017年9月,学院整体从杭州市余杭区迁址至绍兴市上虞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阳大道58号办学。2019年4月,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上虞区是绍兴市辖区,位于杭州和宁波两大都市区中间,是省级区域交通枢纽中心,绍兴商贸中心以及浙东新商都。上虞区是绍兴中心城市东部具有滨江特色、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新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兴盛、人才辈出、山水唯美、经济发达。曾获 2013年福布斯中国最富有的十大县级市,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17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2018年当选中国百强区。201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等。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3.82亿元,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8”行动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双抓双优双突破”行动,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列入全省试点;全域推进新时代八大“美丽行动”,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检复评。,一、办学设施完善,学院坐落于绍兴市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 550亩,按照生态校园、智慧校园、人文校园的要求进行规划,以“省属高校先进水平”的标准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新校舍二期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预计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校区内的主要单体建筑包括图书馆、训练馆、田径场、学生活动中心楼、报告厅、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艺术楼、钟楼、校史馆、公寓楼等。图书馆舍总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共10层,设有图书、期刊、工具书、电子阅览室等各类阅览室10个,另设有信息共享空间、3D艺术空间、研讨室、休闲书吧等特色服务区,现有纸质藏书76万册,共享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所有数字资源,可访问中外文数据库45个,可在线阅读电子图书180余万种。教学区设有122个多媒体教室,1个录播教室,总座位数12521个;5个语音实验室,总座位数175个,15个通用机房、1个苹果机房,建有包括浙江省本科院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浙江省本科院校省级合格教学实验中心在内的9个实验中心(室),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完善。体育教学、训练、以及活动场馆齐全,有室内训练馆、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教室、武术教学房、体育舞蹈教室等运动场地及设施。后勤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健全。学生公寓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先进,明净舒适,建有独立洗衣房、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独立的直饮水系统、智能化门卫管理系统和用电管理系统。与校园西侧杭州湾新区派出所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切实保障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优美校园环境和完善的办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机构设置健全,学院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教育部26号令]的办学原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支持学院行政领导班子和院长开展工作,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办公室、审计办公室、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党建工作部(机关党总支)、人事部(教师工作部)、教务部(教育教学发展中心)、学工部(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团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科研与社会合作部、财务部、信息化办公室、综合保障部、工会等12个职能部门,设有纺织服装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军训部等8个二级学院(部),及图书馆1个直属单位。,三、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富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 446人,其中专任教师364人,高级职称122人,博士学位6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87.89%。近年来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5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2人。获得省“教坛名师”、“教坛新秀”、“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厅局级及以上奖励共20余人次,2名教师荣获德国红点奖和国际IF产品设计奖。,四、学科门类齐全,学院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母体良好的学科基础、师资条件和教学资源设置学科专业。现有 2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艺、经、管、法、文等七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学院依托地方,立足本省,面向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办学规模8000余人。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动画为省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产品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为省新兴特色专业,艺术与设计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学两个学科成功获批省一流学科B类,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教育部教指委课程项目1项,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31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4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精品课程2门,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4项,10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各类课题1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6项,厅局级项目53项;各类成果及获奖50项;出版著作或教材17部,获得授权专利340项,软件著作权6项。,五、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学院以培养 “基础实、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期限为3至6年。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达到毕业学分和学位授予条件要求,颁发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设置创新创业模块,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增加实践教学、选修课和分层分类课程以及第二课堂学分,开展导师制优秀生培养工作。学院作为“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成员院校,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与日本上智大学、京都大学、西澳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和交换生项目,拓展学生国际化培养途径。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修读辅修专业,学院培养了近2.5万名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六、各类竞赛硕果累累,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学院每年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数均过百, 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获奖成绩多次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艺术体育成绩斐然,院女子足球队、体育舞蹈队、乒乓球队、田径队、武术队等在省内外多项比赛中喜报频传。全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在全省本科院校中列中上水平。,七、校地合作成效显著,学院迁建上虞以来,以服务上虞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开展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工作,包括从机构建设、机制创新、 “六加一”行动计划(即以专业系为单位开展“与地方政府部门或乡镇街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上虞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专业转型合作工作”,“争取横向课题或有偿服务合作项目”,“争取地方科技局及社科联的专利申请或纵向科研课题”,“在上虞主办或协办有影响的公益性活动”,“引进在地方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授从事专业转型教学”等六项合作活动以及“毕业生留虞就业比例”排名活动)、学科及专业方向调整专项经费、服务政府部门决策等多形式全方位加强校地合作工作。充分发挥学院自身的优势,在多个方向与政府及企业开展合作,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陈溪乡人民政府、绍兴市上虞公证处、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白云浙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90余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努力让师生走进上虞、融入上虞、服务上虞、扎根上虞。,八、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学院新校区一期由上虞方投资约 13亿元建设完成,为“交钥匙工程”,新校舍二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为学院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支持学院发展,上虞区委区政府在专业学科转型建设、人才引进、研究院建设、购房补助、交通补贴、教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学院正秉承 “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遵循“规范办学、提升质量、培育特色、塑造品牌”的办学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特色办学,深化内涵发展,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学院。其他信息:浙江理工大学是名校。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动画、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教育部综合改革项目专业(1个): 纺织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介绍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占地面积2100余亩。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

浙江理工大学排名

浙江理工大学2023年排名第109位。主要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等。浙江理工大学简介:浙江理工大学,简称“浙理工”,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占地面积2100余亩,其中下沙校区占地1500亩。设有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8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专业学位类别17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浙江理工大学排名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在全国排名为163,浙江理工大学(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简称“浙理工”,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截至2023年3月,占地面积2100余亩,其中下沙校区占地1500亩。拓展:它设有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8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专业学位类别17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6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7860人;有教职工2560人。

浙江理工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浙江理工大学位于全球排名701-750名区间内。这是一个综合排名,考虑了学术声誉、雇主声誉、教学质量、师生比例、国际化程度等多个指标,对于评估大学的综合实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浙江理工大学成立于1953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工、理、管、文、法、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是浙江省属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注重科研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多个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平台。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虽然排名只是评估大学的一种指标,但浙江理工大学在多个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值得肯定和关注。

安徽好大学排名

安徽好大学排名如下: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3、合肥工业大学。4、安徽大学。5、安徽师范大学。6、安徽财经大学。7、皖南医学院。8、安徽建筑大学。9、安徽农业大学。10、蚌埠医学院。11、安徽医科大学。12、安徽工业大学。13、安徽理工大学。14、合肥学院。15、安徽工程大学。16、安庆师范大学。17、安徽中医药大学。18、合肥师范学院。19、淮北师范大学。20、阜阳师范大学。21、安徽科技学院。22、淮南师范学院。23、合肥师范学院。24、蚌埠医学院。25、铜陵学院。26、皖南医学院。27、滁州学院。28、皖西学院。30、淮南师范学院。31、巢湖学院。32、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33、池州学院。34、黄山学院。35、蚌埠学院。36、安徽科技学院。37、宿州学院。38、亳州学院。39、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1个学院(学部),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的大学排名一览表

安徽的大学排名一览表如下: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3、合肥工业大学。4、安徽大学。5、安徽师范大学。6、安徽财经大学。7、皖南医学院。8、安徽建筑大学。9、安徽农业大学。10、蚌埠医学院。11、安徽医科大学。12、安徽工业大学。13、安徽理工大学。14、合肥学院。15、安徽工程大学。16、安庆师范大学。17、安徽中医药大学。18、合肥师范学院。19、淮北师范大学。20、阜阳师范大学。21、安徽科技学院。22、淮南师范学院。23、合肥师范学院。24、蚌埠医学院。25、铜陵学院。26、皖南医学院。27、滁州学院。28、皖西学院。30、淮南师范学院。31、巢湖学院。32、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33、池州学院。34、黄山学院。35、蚌埠学院。36、安徽科技学院。37、宿州学院。38、亳州学院。39、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在2022年校友会发布的安徽省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名。

安徽最好的十所大学排名

安徽最好的十所大学排名如下:1、中国科技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3、安徽大学。4、安徽师范大学。5、安徽农业大学。6、安徽医科大学。7、安徽理工大学。8、安徽工业大学。9、安徽建筑大学。10、安徽财经大学。11、安徽中医药大学。12、合肥学院。13、安徽工程大学。14、淮北师范大学。15、安庆师范大学。16、安徽科技学院。17、阜阳师范大学。18、皖南医学院。19、合肥师范学院。20、蚌埠医学院安徽省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截止到2023年7月5日,255名。经中国教育局官网查询可知,2023年安徽工程大学在中国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为全国第255名。

安徽公办二本大学排名榜

1、皖南医学院皖南医学院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秋的皖南医事学校;1951年改名皖南卫生技术学校;1952年改为安徽省芜湖卫生学校;1958年10月改名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安庆医专、淮南医专先后并入芜湖医专。2、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简称“安工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多学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来我校招聘,服装专业的有红豆,雅戈尔等知名企业都会来学校进行招聘。3、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创业学院”立项单位。4、蚌埠医学院蚌埠医学院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省级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外科学(骨外)、骨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肺科;省级特色专科:风湿性免疫疾病科等。5、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简称安庆师大(AQN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安庆市,是直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有着“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的美誉。

安徽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几

校友会排名274名、软科243名。根据查询掌上高考官网得知,2023年,安徽工程大学排名全国校友会是274名、软科243名。安徽工程大学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

河南农业大学排名第几

195位。根据查询高考网信息显示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21日,2023年河南农业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95位,位列河南省内排名第10名。河南农业大学,简称河南农大,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共建,是河南省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

河南重点一本大学排名

河南重点一本大学排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中原工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一、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二、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三、河南农业大学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21年9月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四、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建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郑州大学简称“郑大”,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学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河南农业大学排名

河南农业大学排名如下:河南农业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211位,本省大学排名第6位。河南农业大学下设21个学院和许昌校区,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5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2462人。学校建有郑州文化路校区、龙子湖校区和许昌校区,占地面积281.35万_。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3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28人,博士学位125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各级各类人才1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

南京农业大学排名

南京农业大学排名为:全国排名第42名,在江苏省排名第6名。南京农业大学的基本介绍的扩展:南京农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的部分农学类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1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迁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学校拥有卫岗校区、江北新校区、浦口校区;设20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个;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

南京农业大学排名

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于1902年,前身是南京农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享有学科国际声誉的农业类院校。学校设立了农、理、工、经、管、文等6个门类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农业科研教育领域最具实力的学府之一。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各类专业技能人才1200余人,拥有两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8位“黄大年教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以及特聘教授、优秀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等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南京农业大学的各项学科在国内外排名中也表现优秀。在2019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其中农学排名高居全国第1位,位列全球第20位;食品科学技术排名全国第1,位列全球第26位;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排名全国第10,位列全球第234位。在全国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的承接数量和取得的成果也居于全国前列。总之,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类院校之一,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为培养国内外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江苏大学排名榜名单

院校专业: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招生代码 1845)是1999年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由江苏大学和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依托具有百年办学底蕴的母体江苏大学创新办学,秉承江苏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在学科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实验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方面,共享江苏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院现有 40个专业及方向,涵盖理、工、文、经、管、医、艺等7大学科门类,在校生11000余人,全部为四年制本科层次。,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位于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高校园区,占地85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新校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以人性化、现代化、生态化为指导思想,以传承文脉、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依山傍湖、山水相映,建筑错落有致,景观典雅协调,为一所环境、设施一流,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现代绿色低碳校园。学院建有3.5万平方米的图文信息中心和4.8万平方米的各类实验室,具有远程视讯、全自动录播、投屏互动等功能的先进多媒体教室124间、11658座。,学院牢固确立 “依托母体、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经济、高起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思想,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化组合“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要求培养造就了大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结构优化、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心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以来,学院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荣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每年均有 300左右人次获一、二、三等奖。我院学子在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三等奖,在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比赛中获得银奖和铜奖,在2020年“卓越质量人”江苏省大学生质量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学生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近几年,学院毕业生CET-4通过率稳定在80%以上。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升学人数每年均在200人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境外名校深造。学院与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建有长期合作关系,互相选派国际交流生。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将紧紧依托江苏大学雄厚的办学资源,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第二(辅修)专业,实行自主选择专业,完善学分制,构建科学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立足社会、走向未来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努力建设成为以工科为主,文、管、经、医多学科协调发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他信息:江苏有4所军事大学,2所中外合作大学,11所211学校,33所其他本科学校以及29所民办学校,具体如下:1、军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 。2、中外合作办学:西交 利物浦大学 、昆山 杜克大学 。3、211学校:南京大学、苏州大学 、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4、其他本科学校: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淮海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泰州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5、民办学校:三江学院、南通理工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无锡太湖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宿迁学院。

江苏的大学排名一览表

院校专业: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 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2020年,学校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前50;列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大学第102位,“中国大学评价”第116位,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 4个校区,占地2457亩,校舍面积93.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图书馆藏书318万册。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59个本科招生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专任教师1688人,其中正高346人、副高63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62.3%,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43%。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53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二十余万名毕业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活跃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学校 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建有国家级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5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6部,各类省级精品课程68门、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74部。承担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获“中央支持地方财政专项”47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唯一一家“经典诵读教育”学科(领域)培训机构,获评“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现有 6个省优势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入榜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6个学科入榜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拥有国家“2011”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科技创新平台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44个。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39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1项(重大项目13项、重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4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学校位列2021中国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排名第44位;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第72位。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内地高校Top100”。发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论文22篇。2020年首次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部级科研奖励14项。20个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拥有2个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智库,在“一带一路”研究及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智库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获首届“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学校注重政产学研合作,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攻关,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致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搭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平台,建立和完善了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体系。与徐州、连云港、泰州等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各类产学研合作基地 200余家。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荣誉称号。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设立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作为苏北地区唯一的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17年获批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作为全国首批 “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学校相继与英、美、澳、俄等国的104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5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牵头成立全国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并成为首届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江苏-俄罗斯高校合作联盟,加入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在马来西亚设立全球首个海外孟子学院。设有“一带一路”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伊比利亚美洲研究中心,其中3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设立“一带一路”研究院海外分院5所。与哈佛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知名高校联合建设科研平台。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建“中拉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学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江苏省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党委学工部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咖啡时光·教授有约”主题教育网站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思政网站。学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高级别奖项。学校受教育部委托组织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相关活动被《新闻联播》等栏目广泛报道。,学校获首批 “全国文明校园”并蝉联该荣誉称号,被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连续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校园”,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江苏师大人将继续发扬“守正出新,坚志勇为”的校园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其他信息: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省内实力强的大学虽不如首都北京,但也是比较多的。江苏省在浙江普通专业招生院校共129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所;省重点建设高校15所;普通公办本科18所;独立学院21所;民办院校3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2所;公办专科44所;民办专科17所。下面就和一起来看一下江苏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吧。 一、江苏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所):苏州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15所):江苏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注:江苏省15所省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有6所高校存在重叠,其中属于省重点建设高校不属于双一流的高校是: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一共9所院校。这9所院校是江苏省高校第三档。 4、普通公办本科高校(18所):常州大学、淮阴工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盐城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审计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科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5、独立学院(21所):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6、民办院校(3所):三江学院、南通理工学、无锡太湖学院。 7、中外合作办学(2所):西交 利物浦大学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 8、公办专科(44所):苏州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9、民办专科(17所):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江苏最值得报考的院校介绍 1、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 太平洋大学 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2、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本部位于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员。 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理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4、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师”,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三、江苏2022高考志愿批次介绍 1、本科提前批次: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军事院校等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本科院校,艺术类本科院校。但是强基计划,综合评价(A类院校)等类型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进行,是最先进行志愿填报的批次。 2、本科批次: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本科批次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但是高校专项、综合评价(B类院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是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这些特殊类型志愿实行传统(顺序)志愿方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也就是说这些特殊类型的志愿只能填报一个,是不占用本科批的提前数量。 3、专科批次: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专科批同样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但是体育类、艺术类、定向培养士官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也就是说江苏省普通类专科考生是最后开始投档录取的。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二府之首字而得名。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楚汉”等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综合实力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居全国省域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首位,人均GDP自2009年起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好了,关于“江苏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就介绍到这里了,大家想来江苏读大学吗?

苏州民办二本大学排名

苏州民办二本大学排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1)基本信息:属于综合类学校,这所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东南大学举办的成贤学院,主要位于南京市浦口区。(2)就业前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的2021年的毕业生就业率是97%,应届学生的平均工资为6200元。因此,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就业前景比较好,就业率非常高。(3)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以东南大学专家教授为核心的一流教师管理团队,师资力量也雄厚。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1)地理位置: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2)学校排名:按校友会版独立学院排行榜看,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20年全国排名第198位;2019年全国排名第202位;2018年全国排名第204 位。(3)重点专业: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王牌重点专业有审计学、资产评估等专业。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南京财经大学举办,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2)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的省级特色专业都是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最好的专业,具体名单如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3)校内建筑环境良好,师资力量雄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专业老师很好,很负责,学校也经常举行专业知识方面的比赛。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三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金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南京传媒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江苏名办大学排名

江苏名办大学排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资料拓展:1、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Taizhou Institute of Sci.&Tech.),简称南理工泰科院,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江苏省泰州市。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南京理工大学与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高校、中国教育智库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教育部“教育之弦”卓越创新联盟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校、“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截至2022年4月,学校占地1003亩,校舍30万平方米,纸型藏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260万余种;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2、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四年,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藏中文图书达87.6万多册,自有数据库12个,共享母体学校中外文数据库54个;设有28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0余人。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g Xian Colleg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东南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学院始建于1998年,时名东南大学中大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截至2022年4月,学院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7万余册;设有7个院(部),30多个本科专业,有师生员工1万余人。

全国航空类大学排名全国航空类大学排名一览表

1、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排名2、航空航天专业大学排名3、航空航天高校哪家强4、航空航天类专业大学排名5、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排名2022年全国航空航天类专业大学最新排名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一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二位,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三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四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五位,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六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大学排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学之一,位居榜首,其他如下这些是中国最好的十所航空航天大学,包括原985工程航空航天大学和正规航空航天大学,当然,从排名上看,一些航空航天大学的排名相对较低,但它们在航空航天相关的研究及其专业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许多公司、机构和研究机构仍会到它们那里进行招聘。,其他排名学校:排名前三的航空航天大学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其次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民用航空大学,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以及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学校。航空航天高校哪家强航空航天大学排名: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南昌航空大学4、中国民航大学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6、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7、北华航天工业学院8、西安航空学院9、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部分学校介绍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University简称“北航”,位于首都北京市,中央直管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大学排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学之一,位居榜首。排名前三的航空航天大学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其次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位于中国首都北京的一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接控制的原985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大学的航空航天相关专业衍生而来。1959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88年被命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了A+级评价,表明其在该领域的实力是中国顶尖大学之一。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有清华等八所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很冰成立的,84年正式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校一直专心研究最前沿的航空航天技术,科研能力强,知名度高。学校有30个学院,工理官文法经哲教育医学和艺术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28个国防重点学科。A+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学校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有17个A类学科,第一个航天学院,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小微型,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等多个国防方面第一足以看出实力强大。三、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西安,可以追溯到1938年,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成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体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组成成员,双一流建设高校,985、211大学,我国西部重点国防专业大学,科研能力强,三航是特色优势学科,创立了多个第一: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科研经费投入大,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11工程大学,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家微型飞行器,多项技术应用到嫦娥三号,为我国航空航天作出重大贡献。五、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2010年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发展的高等院校,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沈航致力于开发新能源通用飞机,现已成功研制出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建立了“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为国家培养航空航天的特色人才。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有哪些大学排名

航空航天有哪些大学排名?我觉得大学排名应该是很多的,但是准确的还需要问一下相关的

航空航天类专业排名航空航天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大学2、航空航天类专业大学排名3、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4、航天航空专业学校排名5、航天专业学校排名6、航空航天专业排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大学航空航天大学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海军航空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AviationUniversityAirForce,副军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是海军指挥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航空航天领域科研中心之一,是一所以培养海军航空兵和岸防兵初中级指挥军官、飞行军官、参谋军官、空中战勤军官和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军官为主的高等军事院校,是海军航空兵、岸防兵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源头。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五、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大学排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学之一,位居榜首。排名前三的航空航天大学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其次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位于中国首都北京的一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接控制的原985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大学的航空航天相关专业衍生而来。1959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88年被命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了A+级评价,表明其在该领域的实力是中国顶尖大学之一。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CivilAviationUniversityofChina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ShenyangAerospaceUniversity,SAU,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包含工、理、文、经、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专业学校排名在2023年发布的全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前十的航天航空专业学校分别是: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第15名。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第37名。3、南昌航空大学,全国排名第181名。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第223名。5、中国民航大学,全国排名第265名。6、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全国排名第386名。7、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全国排名第404名。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全国排名第413名。9、西安航空学院,全国排名第459名。10、广州航海学院,全国排名第482名。拓展:1、在航空航天专业中,航空航天工程是最受欢迎、最具就业前景的专业。2、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泛的职业选择。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与航空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测试、制造、使用、维护和教学。3、航空航天工程就业前景分析(根据航空航天工程相关岗位统计据统计,航空航天工程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上海。航天专业学校排名航天专业学校排名排名前三。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位于首都北京市,中央直管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3、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航天专业介绍在航空航天类专业中,比较热门而且好就业的专业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毕业生有广阔的职业选择范围,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航空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测试、制造、使用、维修和教学工作。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排名航空航天专业排名如下: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正在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刊,中航公字航科学与技术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3、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肌大与甚月夺中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航空航天专业简介:航空航天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及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能力,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端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并有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部件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航空航天大学排名

航空航天大学排名: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南昌航空大学4、中国民航大学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6、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7、北华航天工业学院8、西安航空学院9、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部分学校介绍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位于首都北京市,中央直管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生物科学系大学排名

国内排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解放军军需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排名 Biological Sciences Top Schools 1. Harvard University (MA) 1. Stanford University (CA) 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D) 7. Princeton University (NJ) 7. Ugogoco 7. Yale University (CT) 10.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Y) 10.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CA) 12. Cornell University (NY) 12. Duke University (NC) 12. University of Chicago 1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2. Washington University (MO) 17. Columbia University (NY) 1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17.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20. Univ.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2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1.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TX) 22. Ugogo 2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大学生物排名 1. Stanford University (CA) 4.9 2. Harvard University (MA) 4.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4.8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7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D) 4.7 Ugogoco 4.7 8.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Y) 4.6 9. Princeton University (NJ) 4.5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CA) 4.5 Yale University (CT) 4.5 12. Duke University (NC) 4.4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4.4 14. Columbia University (NY) 4.3 Cornell University (NY) 4.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4.3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4.3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Dallas 4.3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4.3 20. Ugogo 4.2 University of Chicago 4.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4.2 2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4.1 24.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TX) 4.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4.0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4.0 27.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3.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3.9 29. Cornell University (Weill) (NY) 3.7 Emory University (GA) 3.7 Mayo Medical School (MN) 3.7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3.7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3.7 Vanderbilt University (TN) 3.7 Yeshiva University (Albert Einstein) (NY) 3.7 36. Brandeis University (MA) 3.6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 3.6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IN) 3.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3.6 University of Virginia 3.6 41.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 3.5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3.5 University of Arizona 3.5 Ugogo Center 3.5 45. Brown University (RI) 3.4 Dartmouth College (NH) 3.4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3.4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3.4 Rice University (TX) 3.4 SUNY–Stony Brook 3.4 University of Alabama–Birmingham 3.4 University of Iowa 3.4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3.4 5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A) 3.3 Ohio State University 3.3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New Bruck (NJ) 3.3 University of Florida 3.3 University of Georgia 3.3 University of Oregon 3.3 60. 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 3.2 Tufts University (MA) 3.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3.2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3.2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3.2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NY) 3.2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Houston 3.2 University of Utah 3.2 68.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1 Iowa State University 3.1 New York University 3.1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3.1 University of Illinois–Chicago 3.1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Worcester 3.1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San Antonio 3.1 75.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3.0 Boston University 3.0 OGI School of Sci. & Engineering–Oregon Health & Sci. U. 3.0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3.0 UMDNJ–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3.0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3.0 University of Kansas 3.0 University of Miami (FL) 3.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3.0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Galveston 3.0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3.0 87. Baylor University (TX) 2.9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2.9 Georgetown University (DC) 2.9 Tulane University 2.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2.9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2.9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2.9 Virginia Tech 2.9 95.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8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2.8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2.8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NY) 2.8 Syracuse University (NY) 2.8 University of Kentucky 2.8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 2.8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Health Sciences Center 2.8 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ville 2.8 104. Boston College 2.7 Finch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Chicago Medical School 2.7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DC) 2.7 SUNY–Buffalo 2.7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PA) 2.7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2.7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2.7 University of Oklahoma 2.7 Wake Forest University (NC) 2.7 113. Auburn University (AL) 2.6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VA) 2.6 CUNY Graduate School and University Center 2.6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Newark (NJ) 2.6 SUNY–Albany 2.6 Temple University (PA) 2.6 University of Maryland–Baltimore 2.6 Wayne State University (MI) 2.6 121. Clemson University (SC) 2.5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 2.5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New Orleans 2.5 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2.5 Medical College of Pennsylvania 2.5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2.5 New York Medical College 2.5 St. Louis University 2.5 Uniformed Services University of the Health Sciences (MD) 2.5 University of Delaware 2.5 University of Hawaii 2.5 University of Maryland–Baltimore County 2.5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2.5 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 2.5 University of Vermont 2.5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2.5 Wesleyan University (CT) 2.5

全国一本大学排名

填报志愿时须注意的: 实际是中国没有权威和客观的大学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有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大学排行榜受质疑背后的喜与忧 2012-05-11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害人害己。 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选择顺序为:首选“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并按专业兴趣选择其中的大学)——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点高校——民办高校。 以下中国著名大学的发展简历也许有帮助: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办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 (15所)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 (初期,10所)1998年5月4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211+985”工程。 15所大学中再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10所大学。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确定的首先重点建设9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这9所首批进入“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称九校联盟(“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入选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十一、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2011~2012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大学榜上有名: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历来这个评比在国际上具权威性,得到公认。与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的9所大学基本一致。请看一个报导:中国大学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9所名校1999年,国务院及国家教育部决定与省市共同投资共建九所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九所名校知名大学,使其在下一个世纪能尽快进入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排名本没有实际意义,但一旦与某些人或机构的利益挂钩就不一样了。据说为了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前进几名,有些学校是要给排名机构交些赞助费的。  国内许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骂声。这种依靠人数和规模的排名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攒鸡毛,凑掸子”。武书连的理论是100所三流大学可以合并出10所哈佛大学。  国内高校在不断发展,优秀的大学赢得大家的尊敬是不会因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样,靠“攒鸡毛”凑起来的“掸子大学”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据前列,也只能是自娱自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体会,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还是以国家确定的“九校”(或称“九所”)之说最为经典,也最让人信服。所谓“九校”,是指首批进入我国“211+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即:(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名单上的9所大学代表着中国的最顶尖大学。这个名单一出来,其它各校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事总是前紧后松,什么好事都容易“滥”。后来,“211+985”工程放开了,其它各校你争我抢,先后分两批扩大到三十多所。后进的这几十所“211+985”工程大学应该说是中国的优秀大学。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单一确定,这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彼此之间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即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九校”每年轮流坐庄主办一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或称为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只有这9所大学的校领导参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高校排名闹得鸡犬不宁之际,在高校合并浪潮之后出现的排名榜上的“暴发户”、“新贵”沾沾自喜之时,“九校”俱乐部仍旧年年照开,不管新出现的“暴发户”觉得自己多牛,“九校”俱乐部就是不和你玩!因为: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并出的,排名榜是没有用的,“九校”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掸子确实是鸡毛凑起来的!  口碑是优秀大学的通行证,排行榜是“掸子大学”的墓志铭。一所优秀的大学是在长期的历史和发展中逐渐形成并被世人认可的,它不会因为在所谓的大学排行榜上前进或退后几名而或喜或忧,或被吹捧或被诟病,关键是你对国家、社会、历史的贡献!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王牌(优势)专业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艺术学、协和医科(合作办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类(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飞行器设计、空间技术、机械、机电、精密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筑、道路桥粱、交通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1985年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等。 工科重点学科,这个数量仅仅排在清华之后,如果从工科来讲清华排在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二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创建于建国初期,创始人为我国资深的女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洪晶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就在国内最早招收物理学研究生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开创了我国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工程技术辩证法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1979年在全国高校中首批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管理科学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方面的专业也相当强大,其中的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1981年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铸造三专业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点。现在我国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据悉,这4位院士在我国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国焊接界仅有的4位院士!!! 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材料及环境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1952年在国内首先创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专业,后组建为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于1956年)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同类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中,有十项哈工大尖端技术鼎力支持。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001年4月29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数量多少,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扶持下,率先开始了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从人才、学科和物质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向世界级的大学发起冲刺,创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学。  “985工程”:中国高校的“国家队”  “985工程”,指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先获得国家大力度的支持。随后,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重点共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在全国高校中,它们的数量仅占1%,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985工程”的实施,使9所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8”于 2008年10月在杭州召开,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则提议,这9所重点高校建立中国版的“常青藤联盟”。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后扩大的34所):1. 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2. 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3. 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业开设院校一、顶尖院校(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6所:而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前三强大学是:1.同济大学("985”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2.哈尔滨工业大学 (“C9”大学联盟高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3.清华大学 (“C9”大学联盟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浙江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 湖南大学("985”高校) 中南大学("985”高校)二、一流院校(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所:重庆大学("985”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河海大学(“211”高校)大连理工大学("985”高校)西南交通大学(“211”高校) 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有6个 分别是考研的专业方向: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国土建学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毕业后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被公认的"建筑老八校"的建筑强校依次为: 清华大学(“C9” 大学联盟高校)同济大学 ("985”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天津大学("985”高校)东南大学("985”高校)重庆大学("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985”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本高校)国防工业八大重点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C9大学联盟高校,如要读航天方面的专业,该校首选!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北京理工大学(导弹、坦克)——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导弹)——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C9大学联盟高校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船舶)——985高校中北大学(兵器)——省属重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985高校(现归教育部管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211高校。现工信部(原国防科工委)属的七所高校排名1.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在工信部党建创优工作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在工信部高校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2.北京理工大学(985高校)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高校)4.西北工业大学(985高校)5.哈尔滨工程大学(211高校)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高校)7.南京理工大学(211高校)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校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上搜集的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专科好大学排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介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现有留仙洞、华侨城、凤凰山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万平方米。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学校整体迁至南京,定名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根据国务院部署,学校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创办于1994年的民办金华理工学院基础上筹建,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2003年转为公办。学校占地2216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8亿元。4、无锡职业技术学院。1979年3月下放至江苏省管理,更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9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有中桥、太湖两个校区。专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1、专科教育的优势、专科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培养目标明确,注重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制较短,学费较低,经济负担较轻,三是就业率较高,就业渠道较多,就业前景较好。四是升学机会较多。2、专科教育的劣势、专科教育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一是知识面较窄,理论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二是社会认可度较低,职业发展空间较小,难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地位,三是竞争压力较大,同行众多,难以脱颖而出。3、专科教育在促进就业、服务地方、支撑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质量不高、结构不优、创新不足等。

浙江专科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在2023浙江专科大学排名中,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全国排名第3位,最低分位431分,位次16852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8位,最低分位420分,位次18090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11位,最低分为432分,位次167358。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成立于1976年,是一所以金融与经济贸易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的金融和经济管理人才。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突出金融学科和专业特色,开设了包括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学、审计学、会计学等在内的多个专业。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实习机会和就业服务。同时,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机会。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建于1976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专业齐全、层次丰富的学院。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设有包括工商管理、机电工程、电子信息等多个学院,涵盖了众多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专业选择。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践机会。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学院的发展始于1979年,现在已经成为以工为主、工、农、管、文多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的学院。学院开设了包括工商管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工程等在内的多个专业。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建立了一批与实际需求紧密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并积极与企业、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排名榜的主要作用1、为学生提供选校参考:大学排名可以直观反映不同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等信息,是学生选校的重要参考。2、为社会提供认可标准:排名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大学评价结果,可以为社会、雇主提供判断一个学校水平的标准。3、引导学校内涵式发展:为争取排名,学校会注重提升教学科研质量,而非仅追求量的扩张。4、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排名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可以评判其办学方向及成果。5、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学校可以根据排名结果找到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开展交流合作。6、增强大学竞争性:排名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促使高校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

江西全部大学排名

2022江西省大学排名如下:1、南昌大学:全国排名第70名。2、江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98名。3、江西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101名。4、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145名。5、江西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175名。6、南昌航空大学:全国排名第181名。7、华东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192名。8、景德镇陶瓷大学:全国排名第207名。9、东华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214名。10、江西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第216名。11、井冈山大学:全国排名第287名。1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323名。13、赣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334名。14、南昌工程学院:全国排名第357名。15、宜春学院:全国排名第366名。16、九江学院:全国排名第377名。17、上饶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389名。18、赣南医学院:全国排名第427名。19、南昌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437名。20、景德镇学院:全国排名第452名。21、新余学院:全国排名第464名。22、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482名。23、江西警察学院:全国排名第499名。24、赣南科技学院:全国排名第502名。25、豫章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512名。26、南昌医学院:全国排名第516名。27、赣东学院:全国排名第524名。

江西所有公办二本大学排名

江西二本学校排名:1、江西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是江西省教育厅和公安厅共同管理的高校,是省内公安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学校开设有10个公安类专业,包括侦查学、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等。报考公安类专业毕业可以参加统一的招警考试,很适合未来想成为一名警察的学生选择。2、南昌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是省属公办本科师范类院校,不但是省级教育干部培训中心,还是省级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培训过省内80%的骨干教师和90%的中小学校长。学院历史悠久,师资水平高,拥有教职工80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30.3%。3、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发端于上饶师专,自2000年起被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94亩,有在校生1.6万余人。教职工有125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有269人,师资队伍中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4、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省属本科师范院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列为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5、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西警察学院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昌师范学院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江西大学排名前十名

江西大学排名前十名有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1、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江西主节点单位。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2、江西财经大学学校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本科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有6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3、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属重点大学。学校2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4、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8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5、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学校拥有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学校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双聘),国际欧亚科学院、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7、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有20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专业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星级专业。8、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是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9、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学校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9个省级特色专业。10、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共建,以工学为主,文学、经济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利特色院校。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

江西所有大学排名列表及分数线

江西的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序号 省份 科目 批次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投档分数1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161 南昌大学 5662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101 南昌大学 5623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001 江西师范大学 5494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102 江西财经大学 5475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27 南昌航空大学 5326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2 华东交通大学 5257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5 南昌航空大学 5258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021 江西师范大学 5219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9 赣南医学院 52110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16 井冈山大学 51911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1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51812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031 江西师范大学 51713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10 赣南师范大学 51714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051 江西师范大学 51615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3 江西理工大学 51516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28 江西理工大学 51217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63 华东交通大学 51118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18 南昌工程学院 51019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011 江西师范大学 50920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8 江西中医药大学 50921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4 东华理工大学 50922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121 南昌大学 50923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23 江西农业大学 50924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1 江西农业大学 50925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12 江西农业大学 50926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53 江西理工大学 50927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43 江西理工大学 50928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8206 景德镇陶瓷大学 50929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4 江西财经大学 50730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5 华东交通大学 50531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102 江西财经大学 50232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3 江西农业大学 50133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002 江西警察学院 49834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02 华东交通大学 49835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1 南昌航空大学 49636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04 东华理工大学 49537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71 东华理工大学 49338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49139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0 赣南师范大学 49040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151 南昌大学 48841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6 井冈山大学 48642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8 南昌工程学院 48643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6 东华理工大学 48344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58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48245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5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48246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07 南昌师范学院 48147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68 南昌工程学院 47948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06 景德镇陶瓷大学 47849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08 江西中医药大学 47550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33 豫章师范学院 47251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5 上饶师范学院 47152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66 南昌医学院 47153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7 九江学院 47154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3 宜春学院 47055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7 赣南科技学院 46956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35 新余学院 46857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8 赣东学院 46858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9 新余学院 46659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31 景德镇学院 46460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32 萍乡学院 46461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48 江西中医药大学 46462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09 赣南医学院 46363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12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46264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3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5865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2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45266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1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5267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5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45168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20 南昌理工学院 45169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70 南昌理工学院 45170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9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45071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13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44972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4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44973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19 江西科技学院 44174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618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44075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40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44076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306 南昌交通学院 44077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80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44078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38 江西服装学院 44079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612 南昌职业大学 44080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8237 南昌工学院 44081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101 南昌大学 56682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102 江西财经大学 55683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001 江西师范大学 55584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2 华东交通大学 54885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5 南昌航空大学 54586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031 江西师范大学 54287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16 井冈山大学 54188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1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53989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10 赣南师范大学 53990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18 南昌工程学院 53891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1 江西农业大学 53692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011 江西师范大学 53593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8 江西中医药大学 53494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3 江西理工大学 53395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28 江西理工大学 53296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4 东华理工大学 53197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12 江西农业大学 53198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9 赣南医学院 52999 江西 文科 本科一批 8206 景德镇陶瓷大学 529100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10 赣南师范大学 528101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002 江西警察学院 528102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21 南昌航空大学 526103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02 华东交通大学 526104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1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525105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04 东华理工大学 525106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23 江西农业大学 525107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16 井冈山大学 523108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58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521109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07 南昌师范学院 517110 江西 文科 本科二批 8208 江西中医药大学 514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排名全国第几

430。根据查询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2023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全国综合排名第430名,在江西省内高校排名第12名,在全国综合师范类高校中排名第42名。

江西省大学排名一览表

其他信息:以2019年985和211排名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扩展资料QS全球教育集团2020年3月3日在伦敦发布了第10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本次排名横跨5大学科群和48个学科,评估了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1368所高校。中国大学持续进步——118所大学的1066个学科入选全球600强(中国大陆84所,中国香港9所,中国台湾23所,中国澳门2所),188个学科进入全球50强。其中,中国大陆100个,中国香港76个,中国台湾11个,中国澳门1个。中国大学世界50强大学的数量连续五年提高,这种情况在排名史上还是首次出现。中国在学科排名前十和前二十中的数量也在增加。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20年QS全球大学学科院校排行榜发布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985工程”学校名单2019年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已经出炉,哪些大学跻身2019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前bai10强?哪些师范类大学排名比较靠前?下面是最新师范院校排行榜,欢迎阅读。1校友会2019师范类大学排行榜在师范类院校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一,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二,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三。名次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 双一流建设类型1 北京师范大学 17 一流大学2 华东师范大学 28 一流大学3 华中师范大学 36 一流学科4 东北师范大学 52 一流学科5 南京师范大学 53 一流学科6 湖南师范大学 59 一流学科7 陕西师范大学 65 一流学科8 华南师范大学 66 一流学科9 福建师范大学 839 首都师范大学 83 一流学科11 浙江师范大学 8712 天津师范大学 9613 上海师范大学 11114 山东师范大学 12615 西北师范大学 12916 安徽师范大学 13216 广西师范大学 13218 江西师范大学 13519 河北师范大学 14720 河南师范大学 15521 云南师范大学 16322 哈尔滨师范大学 17023 杭州师范大学 17224 四川师范大学 18225 江苏师范大学 19326 曲阜师范大学 20127 辽宁师范大学 20628 重庆师范大学 21529 贵州师范大学 22030 新疆师范大学 23931 内蒙古师范大学 25932 沈阳师范大学 26733 海南师范大学 27334 山西师范大学 28335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9636 广西师范学院 31937 赣南师范大学 32338 吉林师范大学 33139 西华师范大学 33340 青海师范大学 34441 信阳师范学院 37441 湖州师范学院 37443 湖北师范大学 38844 长春师范大学 41644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41646 安庆师范大学 41946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41948 闽南师范大学 42449 宁夏师范学院 42749 淮北师范大学 42751 淮阴师范学院 43752 盐城师范学院 44053 安阳师范学院 45953 长江师范学院 45953 衡阳师范学院 45956 洛阳师范学院 46357 合肥师范学院 46558 牡丹江师范学院 48059 阜阳师范学院 48359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48359 南京晓庄学院 48359 曲靖师范学院 48363 南阳师范学院 49264 楚雄师范学院 49864 韩山师范学院 49864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49864 乐山师范学院 49864 泉州师范学院 49869 黄冈师范学院 50869 遵义师范学院 50871 天水师范学院 51971 玉溪师范学院 51973 贵州师范学院 52373 太原师范学院 52375 忻州师范学院 53376 商丘师范学院 54876 玉林师范学院 5487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55778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55778 内江师范学院 55778 伊犁师范学院 55782 鞍山师范学院 56782 白城师范学院 56784 周口师范学院 57785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58485 郑州师范学院 58487 保定学院 59387 集宁师范学院 59387 上饶师范学院 59387 通化师范学院 5939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60491 河池学院 60493 大庆师范学院 61393 淮南师范学院 61393 绵阳师范学院 61393 宁德师范学院 61393 唐山师范学院 61398 昌吉学院 62598 廊坊师范学院 62598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625101 长沙师范学院 63510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63510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635101 石家庄学院 635105 沧州师范学院 651105 成都师范学院 651105 咸阳师范学院 651108 渭南师范学院 65810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658110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665110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665112 南昌师范学院 675112 齐鲁师范学院 675114 岭南师范学院 686115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689116 保山学院 691116 六盘水师范学院 691118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707119 阿坝师范学院 713119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713121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716121 豫章师范学院 716123 汉江师范学院 720123 琼台师范学院 7202校友会2019师范类独立学院排行榜在师范类独立学院排名中,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排名第一,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排名第二,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排名第三。名次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1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222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73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464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695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856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1017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1178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1389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17110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17511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19612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22113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22714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25015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25516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25617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2582019年国内师范大学排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排名在全国第几学费多少

651-700名之间。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该校综合排名位于全国第651-700名之间,该校的学费标准因专业和学历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科生的学费在5000-10000元之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本科院校,其排名在全国大学中处于中下水平,该校还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减轻经济负担。

交通大学最新排名(中国所有交通大学排名)

在2021年的软科高校排行榜中,一共有9所交通大学进榜,分别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重庆交大、兰州交大、华东交大、大连交大和山东交院等,而排名位次则是前4所雄踞全国前50强之列,而后5所的位置则大大靠后了。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四位,西安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十位,北京交通大学第40位、西南交通大学第51位。而重庆交通大学第189位、兰州交通大学213位、华东交通大学217位、大连交通大学244位均排名在200位之列,仅有山东交通学院排名落到了383位,也是因为没有升格为大学之故吧。从历史起源看学校实力笔者说过,看学校的实力,一定要看其历史。当我们看看前4位的交通大学历史时,就会明白,为何它们4校均能如此强大?因为它们全都出自一家。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与山海关北洋铁路管学堂是交通大学的源头。1921年南洋公学、山海关北洋铁路管学堂、北京邮电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成为“交通大学”。1952年撤销北方交通大学成立北京铁道学院,最终归属于北京交通大学;1959年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正式设立,1964年唐山铁道学院迁往四川后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另外还有一支,交通大学迁往台湾的校友,在台湾新竹“复校”成立台湾交通大学,并于2021年更名为阳明交通大学。上述5所交通大学素有“中国交大五校”之称谓。从历史来看,能胜过它们的交通大学是肯定没有了。而排在第五位的重庆交通大学呢?大家看历史,前面的4所起源都是铁路交通,而重庆交通大学的起源则是公路交通,1951年为建设川藏公路而设立的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则为重庆交大的前身。兰州交通大学始建于1958年,当时为西南交通大学前身迁往兰州建校准备的校址上新建兰州铁道学院,为1961年的5所铁道部重点院校之一。另外大连交通大学则为大连铁道学院建设而成,华东交通大学也属于原铁道部建设高校,山东交通学院则为原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发展而来。从上面对9所交通大学的历史沿革梳理,我相信大家都能简单清楚了他们的学科实力所在。9所交通大学的实力学科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有哪些?北京交通大学:学校系统科学为A+级学科,另外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为A-级学科。学校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车辆工程、铁道工程、机械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交通大学:学校有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5个A+学科,另外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0个A级学科,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10个A-级学科。学校有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业设计等4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安交通大学:学校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等2个A+学科,有力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数学等4个A级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8个A-级学科。学校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南交通大学: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一个A+学科,土木工程A-学科。有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地质工程等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从这个信息来看,西南交通大学是完美地继承了当年的交通大学传统。重庆交通大学:学校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三个B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级学科。一共有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兰州交通大学:学校有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B级学科,机械工程为B-级学科。一共有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等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连交通大学:学校有机械工程一个B级学科。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华东交通大学:学校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为B-级学科,有车辆工程、土木工程、铁道工程、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交通学院:学校有车辆工程、物流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考录取分数排名在2020年重庆理科一本批次中,录取最低分排序,上海交通大学696分、西安交通大学653分、北京交通大学625分、西南交通大学594分、重庆交通大学519分、兰州交通大学524分、华东交通大学513分等,从高考录取分排序来看,学校层次也异常分明,重庆交通大学录取分数低于兰州交通大学,主因为重庆交大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人数,2416人的招生计划远高于兰州交大的27人之故。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几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3位。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设有33个学院/直属系,开设71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2个。有专任教师3512名,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4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67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1031人,国际留学生2219人,其中:研究生1331人。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全国几位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七位。资料扩展: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设有34个学院/直属系,开设75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2个。有专任教师3700名,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606人、全日制研究生26944人、学位留学生2096人。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

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如下: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设有33个学院/直属系,开设71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2个。有专任教师3512名,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4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67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1031人,国际留学生2219人,其中:研究生1331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