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预警分析时,可考虑将(  )作为区域风险预警信号。

【答案】:A、B、C、D、E区域风险通常表现为区域政策法规的重大变化、区域经营环境的恶化以及区域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下降、区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等,其风险预警主要包括:①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②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③区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出现问题。BC两项属于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ADE三项属于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的情况。

商业银行在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还要制定本、外币流动性管理应急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

【答案】:A商业银行应当在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制定本、外币流动性管理应急计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危机处理方案。规定各部门沟通或传递信息的程序,明确在危机情况下各自的分工和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制定在危机情况下对资产和负债处置的措施。二是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备用资产的来源包括未使用的信贷额度,以及央行的紧急支援等。

【财务知识科普】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一、借款企业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 作用:衡量公司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公式: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说明:流动资产,是指公司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等。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等。 应用:一般说来,流动比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维持在2:1左右,因而也称之为2与1比率。比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流动比率>1.30,公司的财务风险处在安全区,流动比率在1~1.3之间,公司的财务风险处在预警区,流动比率≤1.00,公司的财务风险处在危机区。公司保持一定的流动比率,是保持公司正常经营的保证,避免出现货款、银行贷款逾期、违约等经营风险。公司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但同时比率太大也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而且流动比率高的公司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等情。所以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才是正确的,也不是越高越好。局限性:1. 无法评估未来资金流量;2. 未反映企业资金融通状况;3. 应收账款的偏差性;4. 存货价值确定的不稳定性;5. 粉饰效应。 改进措施:1. 检验应收账款质量;2. 选择多种计价属性;3. 分析表外因素。 2、速动比率 作用: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公司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公司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公司投资的机会成本。速动比率>=1,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安全区;速动比率0.8~1之间,公司财务风险处在预警区;速动比率≤0.8,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危机区。3、资产负债率 作用: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负债总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要判断资产负债率是否合理,首先要看站在谁的立场。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负债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此,他们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则贷款给企业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从股东的角度看,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股东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时,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如果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股东不利,因为借入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因此,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反之。 企业股东常常采用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财务杠杆。 从经营者的立场看,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确决策。 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资产负债率≤70.00%,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安全区;资产负债率在70.00%~80.00%之间,公司财务风险处在预警区;资产负债率>80.00%,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危机区。4、已获利息倍数 作用: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收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说明:其中,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所谓资本化利息是指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中的利息。 应用: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已获利息倍数>=3.00,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安全区;已获利息倍数在1.00~3.00之间,公司财务风险处在预警区;已获利息倍数<1.00,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危机区。二、借款企业营动能力 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 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1、总资产周转率 作用: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应用:一般来说,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强。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从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便查明总资产周转率升降的原因。 缺陷:分子分母口径不同,造成不同企业之间因资产结构的不同失去可比性。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含义: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又叫收账比率,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作用: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指标。联系着三大会计报表的财务黄金指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2)应用: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 3、存货周转率 作用: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公式: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应用: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存货周转天数越短),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分析企业存货周转率的高低应结合同行业的存货平均水平和企业过去的存货周转情况进行判断。 三、借款企业盈利能力 1、销售利润率 作用: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 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其中,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应用:销售利润率越高,说明销售获利水平越高。在产品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多少要受产品成本和产品结构等的影响。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重上升,销售利润率就提高;反之,产品成本上升,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重下降,销售利润率就下降。分析、考核销售利润率,对改善产品结构,促进成本降低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知识: 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产值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2、总资产报酬率含义:总资产报酬率又称资产所得率,是指公司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作用:反映企业利用全部经济资源的总体获利能力, 用来衡量企业管理当局运用全部资产取得的经济效益,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公式: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X100% 说明:利润总额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净额等项内容,如为亏损,则用“-”号表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权利息等。 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为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数据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据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平均资产=(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应用: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资产利用的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收节支和节约资金使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之亦然。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评价,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关注,促使企业管理当局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企业的总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投人和举债两个方面。利润的高低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密切的联系。 总资产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指标,既反映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又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它既与营业利润率有关,又受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影响。因而要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必须从提高资产利用率和增加营业收人、提高利润水平方面入手。财务总监可以通过该指标,从若干因素去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这种分析被西方国家称为杜邦分析。 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指标与企业前期、与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的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差异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该指标与市场利率进行比较,若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充分利用了财务杠杆,取得了负债经营的良好效果;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总资产报酬率>4%,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安全区,总资产报酬率在1%~4%之间,公司财务风险处在预警区,总资产报酬率≤1%,公司财务风险处在危机区。 3、权益净利率含义:又称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 作用: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性,概括了企业的全部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公式:权益净利率=可供普通股东分配的净利润/平均普通股东权益×100% 说明:驱动因素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次数,基本动力是总资产净利率,表示每1元股东权益赚取的净利润。权益净利率的分母是股东的投入,分子是股东的所得。 4、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作用: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的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再一次修正。 公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净利润(对利息费用和投资收益进行调整后的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对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及其应用的改进方法:①为减少投资收益、利息费用和折旧等因素对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客观性的影响。 ②对考核办法的改进: 按调整后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计算办法,从长远来看,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应该相当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利润能全部实现,企业资产的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此时,经营现金流状况是健康的。 ③将调整后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作为警示性指标,即当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低于0.8时,或三至五年期间内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低于0.95时,应由该企业对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偏低的原因进行说明,或对该企业利润指标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四、信贷项目获利指标 1、项目内部收益率 含义: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作用:一项投资渴望达到的报酬率。 补充:其中净现值是将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以行业投资的平均报酬率为贴现率折算所得出的价值之和。如果净现值大于0,则说明从当前时点看,新增投资项目不仅能收回投资,而且还能带来利润;如果净现值小于0,则说明从当前时点来看新增投资项目是无利可图的。 应用:该指标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该项目是可行的。投资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为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就是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在项目经济评价中,根据分析层次的不同,内部收益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和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之分。 2、项目还贷能力指数 作用:衡量项目贷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公式:没找到具体计算指数公式。 补充:个人贷款的还贷能力系数,是贷款本金与贷款者当月收入的比例。制定还贷能力系数,可以限制部分借款人因每月还款额占家庭收入比例过高而无力偿还产生逾期贷款的风险发生 。公积金还贷能力系数是按不同借款期限来确定的,十年以内(含十年)为35%,十至二十年(含二十年)为40%,二十年至三十年为45%。 按照还贷能力计算的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计算公式为: {(借款人月工资总额+借款人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借款人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 3、项目赢利指数 含义:指初始投资以后所有预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与初始投资的比值。作用:评价资本预算项目。 公式:盈利指数(PI)=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初始投资=1+ 净现值/初始投资 应用:盈利指数>1,则项目可行;盈利指数<1,则项目不可行。 4、项目投资回收期 含义: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补充:投资回收期还可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前者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后者是把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后推算所得。 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由于无法准确衡量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效果,故只能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在做项目评估时往往需要运用一些更为专业的资金预算法结合应用。投资回收期小于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企业财务分析和风险预警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分析和风险预警财务分析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那么,企业财务分析与风险预警财务分析有哪些互辅相成之处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定和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生存发展也愈加困难。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也给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若是科学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化解问题。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预警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财务预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了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财务预警;问题;策略;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很多的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内控机制的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更好的化解存在的财务水平,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现在,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都是财务风险的存在,若是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便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来降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组织机构都不够健全,管理时也不够科学,企业运营水平较低,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跟上企业规模的扩大,二者不协调。企业在进行发展战略制定时也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外部环境,这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调整时,企业比较被动。并且很多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务风险比较高,财务状况瞬息万变,实施财务预警系统存在较大的难度[1]。我国有些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但是仅仅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对于预警系统的变化不够关注,更没有针对其变化分析原因,这也导致其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二)企业财务预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都对生产和营销比较重视,对于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或者是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变化,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从财务分析方面出发帮助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这样给财务分析正常进行和作用发挥造成了很大影响。   2.指标构建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选取财务指标科学性和全面性不够,行业不同,财务指标预警标准存在一定差别,就财务比例而言,工业企业中流动比例为2:1会比较合理,而在商业企业中,其流动比率标准要比这个数值低。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系统建立时,选取指标比较盲目,导致了企业选择的指标无法将企业财务状况反映出来,财务预警系统的功效更是不可能发挥。其次,非财务指标选择存在问题,现在很多制定的预警指标针对的主要是财务,很少考虑到那些和财务无关的指标。企业财务危机是否出现不但由财务指标决定,还和非财务指标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些非财务指标也会给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影响[2]。   3.技术分析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真实性较差,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便是真实和全面的财务信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报表资料往往景观了包装,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也给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其次,分析过程存在片面性,比如过度重视客观分析,轻视主观分析等。最后,对象分析存在狭隘性,随着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直观的反映在资金变动中,通过资金变动情况的分析,便能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3]。但是在分析时,往往只重视资金方面的变化,没有分析业务活动的进行给资金变化造成的影响。   4.预警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很多企业没有做好时候信息分析,并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直接导致了财务预警系统构架缺失,预警机制没有得到完善。其次,财务预警后续管理欠缺,后续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经验和教训无法吸取,出现类似问题时,企业反映不够及时,不能给后期经营管理提供经验。   二、完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全面科学的认识财务预警机制   想要做好财务预警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领导必须将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制度的建立,并通过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以及预警分析对企业管理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分析质量,提高企业的效益[4]。   (二)确保构建的财务预警体系真正的科学合理   首先应该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原则包含了下面几点,分别是敏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重要性以及全面性原则。其次,应该重视预警模型变量选择范围的拓宽,确保其合理性;再次,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引进必须慎重,只有全面了解企业出现困境的"原因,才能够提高预测能力。最后,还应该进行长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和短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三)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预警分析技术的提高   首先应该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加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其次,需要完善财务分析制度,保证期科学性,做好人员选拔工作,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目标和责任。最后,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分析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直接了当,提高其针对性[5]。   (四)重视内部预警机制的完善   首先应该完善内部预警机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机制,将预警系统功能全面的发挥出来。其次,需要进行对策库的建立,及时的收集相关的数据,确保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   三、结语   但是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预警分析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也不够规范,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牛怡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108-109.   [2]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会计之友,2011?(26):55-56.   [3]郑鹏,李雅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改进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502-507.   [4]解秀玉,管西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基于制造业数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4):58-68.   [5]高蓉.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67-70. ;

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有哪些功能呢?

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随着WTO的加入,国有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而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使国有银行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迎接入世后来自国外同业的挑战,在“十五”计划纲要中基于“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竞争能力”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严格约束与有效激励相统一的经营机制,完善稳健的会计制度,提高金融资产质量”的战略部署。可见,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有银行改革的重中之重。受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资产质量低下长期困扰着国有银行,成为国有银行所面临的主要的金融风险,直接威胁到国有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为改善资产质量,我国政府于1999年和2000年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1.3万亿元,使其不良贷款比率平均下降10个百分点。但是,进行资产剥离只能缓解已有不良贷款带来的冲击,剥离后的不良贷款比率(25%)仍然高于人民银行的监管水平(15%),而且新的不良资产尚在不断产生,靠外界力量来提高资产质量终究是暂时也是有限的。作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商业性银行,国有银行要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还应靠自身的努力。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风险管理体系中,一般需要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响应和风险监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所以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会给银行带来威胁,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机会,因此加强风险管理还可以帮助银行发现新的机会。风险管理贯穿银行各项业务的整个业务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但越早发现风险、越早采取措施,则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按照1:10:100的理论,在如果在第一个阶段控制风险的成本是1,那么如果到了第二个阶段才采取措施,它的成本就会是10,到了第三个阶段时的成本就将是100。因此,在风险管理领域中普遍强调风险管理的计划性和预测性。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监控等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风险预测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落后的人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只有依靠高科技手段,结合人工管理,提高分析的自动化水平和处理能力,才能逐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风险预警系统,与银行其他系统密切配合,将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基金运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管理组织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内容及实施过程,风险预警警情、警素的确定,系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系统风险预警模型的选择及模型运行结果,系统风险预警报告,系统风险控制策略以及风险预警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等

发票风险预警机制红色预警会坐牢吗

不会。发票风险预警机制属于税务管理范畴,是针对企业涉税行为的一种监管措施。在纳税过程中,企业出现违法行为,如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就会被税务部门采取红色预警措施,通知其相关交易标的物的购销方和金融机构等,以降低涉税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构建快速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预警预控

  1.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通过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有关市场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资料和实况,利用一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设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客户信用等级等,从中综合统计得到不同等级的信用分数,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分数,分析客户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和风险系数,决定是否予以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和利率。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的指标系统   (1)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 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③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   (2)对信贷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信贷风险权重和等级。及时有效识别预警信号,对信贷各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预警信号是构建信贷风险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信贷风险分类并对其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后进行计分,可通过计算目标层综合风险指数来反映客户信贷风险总体情况及预警状态, 计算公式为根据预警模型风险指数可将客户信贷风险等级及预警状态设置为5级。客户信贷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和预警状态对照如表2 所示。   表中不但可以得出客户信贷风险总体风险及预警状态, 还可以根据准则风险指标风险指数确定其各自风险及预警状态。   因此,商业银行要集中全行对预警指标体系、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丰富的经验,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信贷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例如:2007年金龙股份公司向工商银行提出巨额贷款以购买原料的申请,在2008年初,工商银行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利用率不科学,于是及时停止贷款项目的实行,后来金龙集团因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倒闭,工商银行及时采取措施由此避免了巨大损失。可见,银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和分析早期预警信号,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能针对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信贷控制管理措施,防范或减低风险。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例如《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等。定量化分析的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如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收益的分析模式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利用定量分析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对信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了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该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证券公司理财专家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对贷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抑制,防患于未然。   4.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并健全预警决策系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置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候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已相当严重的问题久拖难决。近年来,中银信托公司、广东国投公司,南方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就雄辩地证明这一点。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应根据信贷充足率的高低,把信贷划分为几种情况,监管部门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例如:根据信贷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划分为:良好信贷,一般信贷,微危险信贷,中等危险信贷,严重威胁信贷五个等级。对处于不同信贷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信贷综合评级处于微危险信贷时,必须在60天确定对其处理方案,输入预警警报系统。   总之,通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就可以对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分析发现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与商誉减值风险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有哪些

以下几点:1、定期财务报表分析和审计,及时发现商誉减值迹象。2、设立商誉减值预警指标,通过监控企业经营状况,预警商誉减值风险。3、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评估商誉是否存在减值可能,以及减值程度和金额。4、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5、加强与关联方的风险管控,减少商誉损失的风险。6、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商誉减值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全电发票发票风险预警机制是什么

全电发票发票风险预警机制如下。全电发票既是落实中办国办发《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具体步骤,又是建立健全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很好抓手。

发票风险预警机制是什么

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管理和科技的手段,运用现有数据资源自动比对,辅助税务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及快速发现虚开行为的风险防控系统。根据开票软件从税务端系统获取的企业风险等级级别,企业在登录开票软件或开具发票时,系统将对企业进行风险提示,风险等级提示分为红色预警、黄色预警和蓝色预警三种情况。

陈湛匀:企业如何理解夹层式资管计划与风险预警机制的关系?

资产管理是一项针对证券及资产的金融服务,以投资者利益出发并达致投资目标。投资者可以是机构譬如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及公司或者是私人投资者。投资管理包含了几个元素,例如金融分析、资产筛选、股票筛选、计划实现及长远投资监控。资产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资产。 陈湛匀从案例中指出:华澳信托在自信托计划满两年后,每隔六个月都可以有退出的权利,正是体现夹层融资股债转换的灵活性,因此北京丰科建的收益既可以看作是华澳信托的股东收益,也可以看作是贷款利息。以下是陈湛匀的部分观点实录: 华澳信托在自信托计划满两年后,每隔六个月都可以有退出的权利,正是体现夹层融资股债转换的灵活性,因此北京丰科建的收益既可以看作是华澳信托的股东收益,也可以看作是贷款利息。九通投资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力,但也根据北京丰科建的收益自由选择是否继续持股。 还有一种似夹层融资的模式—夹层式资管计划,华夏幸福曾多次与资产管理公司签署此类资产管理计划来进行融资。如图,华夏幸福旗下的京御地产和华夏新城与大成创新和湘财证券签署的资管计划,大成创新资本向华夏幸福旗下子公司华夏新城增资4亿元,持有华夏新城66.67%的股权。这4亿元投资额来自于由华夏资本设定的华夏新城股权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专项资管计划由湘财证券资管产品或其客户认购。该专项计划的投资人通过华夏新城的股东现金分红或是股权溢价转让的方式实现收益。大成创新资本可以选择在一年之后自由退出,京御地产可在一年后回购华夏新城的股权。 皮肤感应风险预警:人头部的七大器官中,第六个器官是感觉器官皮肤,皮肤要感应风险机制,要学会一个技巧:风险机制。 皮肤与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皮肤与企业风险预警机制有什么关系呢? 天气变冷时,皮肤感觉到寒冷会提醒人们要增加衣服;而对企业来说,就好比外部经济环境衰退,这时企业应当通过自己的风险预警机制来提醒自己减少投资。天气变热时,皮肤会感到温热,进而提醒人们要减少衣服;类似地对企业来说,就好比外部经济环境复苏,这时企业就应增加投资。人们生活在一个天气不断变化的空间,企业也是如此,在一个多变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经营。 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CEO陈湛匀教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统计学博士点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首创拟人化资本运营专家,上海电视台”夜话地产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已获近20项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奖。任上市公司一百、巴士、百联等企业及跨国公司董事。陈湛匀教授擅长可操作性的方案并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特别是运用金融专业技术知识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和赢利能力,放大企业价值,不断创造价值,推动企业成功上市。

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什么风险预警

这个工作力度大的预警是如下:1、健康问题:长时间过度劳累和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如疲劳、睡眠不足、消化问题、心理压力等。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患病的风险。2、心理健康问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可能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可能会使人们无法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3、工作质量下降: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可能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造成工作质量下降。4、工作与生活平衡失衡:过度专注于工作可能导致个人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

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2018修正)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以各种方式出入境(包括过境)的货物、物品的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  本规定所称“预警”是指为使国家和消费者免受出入境货物、物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性安全保障措施。第三条 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工作。海关总署设立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预警办公室),负责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的信息管理工作。第二章 信息收集与风险评估第四条 海关总署根据出入境货物、物品的特点建立固定的信息收集网络,组织收集整理与出入境货物、物品检验检疫风险有关的信息。第五条 风险信息的收集渠道主要包括:通过检验检疫、监测、市场调查获取的信息,国际组织和国外机构发布的信息,国内外团体、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等。第六条 预警办公室负责组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确认和反馈。第七条 根据有关规定,并参照国际通行作法,海关总署组织对筛选和确认后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类型和程度。第三章 风险预警措施第八条 根据确定的风险类型和程度,海关总署可对出入境的货物、物品采取风险预警措施。第九条 风险预警措施包括:  (一)向各地海关发布风险警示通报,海关对特定出入境货物、物品有针对性地加强检验检疫和监测;  (二)向国内外生产厂商或相关部门发布风险警示通告,提醒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主动消除或降低出入境货物、物品的风险;  (三)向消费者发布风险警示通告,提醒消费者注意某种出入境货物、物品的风险。第四章 快速反应措施第十条 对风险已经明确,或经风险评估后确认有风险的出入境货物、物品,海关总署可采取快速反应措施。快速反应措施包括:检验检疫措施、紧急控制措施和警示解除。第十一条 检验检疫措施包括:  (一)加强对有风险的出入境货物、物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二)依法有条件地限制有风险的货物、物品入境、出境或使用;  (三)加强对有风险货物、物品的国内外生产、加工或存放单位的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取消其检验检疫注册登记资格。第十二条 紧急控制措施包括:  (一)根据出现的险情,在科学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参照国际通行作法,对出入境货物、物品可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并积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二)对已经明确存在重大风险的出入境货物、物品,可依法采取紧急措施,禁止其出入境;必要时,封锁有关口岸。第十三条 对出入境货物、物品风险已不存在或者已降低到适当程度时,海关总署发布警示解除公告。第五章 监督管理第十四条 海关总署对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第十五条 海关应当及时向预警办公室反馈执行有关措施的情况和问题。第六章 附 则第十六条 不同种类货物、物品的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实施细则另行制定。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1年11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