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不加dna,磷酸钙转染还会不会形成沉淀

对原代培养的细胞,可以采用一下方法:非病毒载体,选择比较好的转染试剂,QIAGEN的superfect转染试剂,对原代细胞还可以。采用电转。理论上任何细胞都可以通过电转,不足之处:需要电转仪器,缓冲液非常有讲究,不同细胞条件要自己摸索,细胞电转后,状态很不好。DEAE-葡聚糖:这是早在1965年出现的转染方法。带正电的DEAE-葡聚糖或polybrene多聚体可以结合带负电的DNA分子,使得DNA复合物结合在带负电的细胞表面。通过使用DMSO或甘油获得的渗透休克,也可能是细胞内吞作用使得DNA复合体进入细胞。DEAE-葡聚糖仅限于瞬时转染,可重复性好,转染时要除掉血清。磷酸钙共沉淀转染:最早在1973年开始采用。氯化钙+DNA+磷酸缓冲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和,形成极小的磷酸钙-DNA复合物沉淀黏附在细胞膜表面,借助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质。沉淀颗粒的大小和质量对于转染的成功至关重要,pH值、钙离子浓度、DNA浓度、沉淀反应时间、细胞孵育时间乃至各组分加入顺序和混合的方式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重复性不佳。此法较易得到稳定转染,但转染原代细胞比较困难。电穿孔法:通过短暂的高电场电脉冲处理细胞,沿细胞膜的电压差异会导致细胞膜的暂时穿孔。DNA被认为是穿过孔扩散到细胞内的。电脉冲和场强的优化对于成功的转染非常重要,因为过高的场强和过长的电脉冲时间会不可逆地伤害细胞膜而裂解细胞。理论上说电穿孔法可用于各种细胞,且不需要另外采购特殊试剂,但需要昂贵的电转仪。此法每次转染需要更多的细胞和DNA,因为细胞的死亡率高。每种细胞电转的条件都需要进行多次优化。脂质体法:中性脂质体是利用脂质膜包裹DNA,借助脂质膜将DNA导入细胞膜内。带正电的阳离子脂质体则不同,DNA并没有预先包埋在脂质体中,而是带负电的DNA自动结合到带正电的脂质体上,形成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从而吸附到带负电的细胞膜表面,经过内吞被导入细胞。脂质体法始于1987年,此法的出现使得转染效率、转染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大大提高。阳离子脂质体细胞毒性相对较高,对不同的细胞可能会干扰细胞的代谢。非脂质体的脂质:新一代的脂质体技术,其与DNA结合形成胶束结构而非简单的双层膜结构,使DNA的传递更有效且细胞毒性明显降低。活化的树状聚合物:该聚合物的高度树状分枝形成球形结构,借助每个球体无数活化的氨基末端凝聚在DNA上形成较为致密的结构,并吸附在细胞膜上,经内吞进入细胞。活化的氨基可以调节胞内溶酶体pH值,抑制降解活性,使DNA稳定存在。转染效率高,毒性低,可重复性好。血清的存在能显著提高转染效率。病毒介导的感染:感染需要将目的基因克隆到特定的病毒体系中,经过包装细胞的包装得到改造后的病毒,再进行感染。优点是转染效率特别高,尤其是难以转染的原代细胞、活体细胞。

α-磷酸甘油穿梭(α-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答案】:α-磷酸甘油穿梭:线粒体外的NADH在胞质中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磷酸甘油,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质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2。磷酸二羟丙酮可穿出线粒体外膜至胞质,继续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

TEMPO、HTEMPO、及其磷酸酯的沸点求助?

TEMPO沸点:约175 °C(分解) http://zh.wikipedia.or ... C%96%E7%89%A9 查看原帖>>

从物质通透性解释,线粒体内膜是怎样影响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

主要三个阶段:1,EMP(糖酵解)2,TCA(三羧酸循环) 3,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产生ATP)。 1,EMP途径 二,糖酵解过程的12步反应 ⑴ 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 ⑵ 6-磷酸葡萄糖 → 6-磷酸果糖 ⑶ 6-磷酸果糖 → 1,6-二磷酸果糖 ⑷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⑸ 磷酸二羟丙酮 → 3-磷酸甘油醛 ⑹ 3-磷酸甘油醛 → 1,3-二磷酸甘油酸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⑻ 3-磷酸甘油酸 → 2-磷酸甘油酸 ⑼ 2-磷酸甘油酸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式丙酮酸 ⑾ 烯醇式丙酮酸 → 丙酮酸 ⑿ 丙酮酸 → 乳酸 ⒀ 糖原 → 1-磷酸葡萄糖 ⒁ 1-磷酸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 A,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意义: a,葡萄糖磷酸化后容易参与反应 b,磷酸化后的葡萄糖带负电荷,不能透过细胞质膜,因此是细胞的一种保糖机制 B,PK-1的调解与其生物学意义 (1)磷酸果糖激酶-1是糖酵解三个调节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酶,因此是糖酵解作用限速酶。 (2)PK-1靠ATP调解 ATP升高,PK-1与底物结合力就越差。 而柠檬酸通过控制ATP对PK-1的抑制力,来实现对PK-1的调解 (3)因为,PK-1是EMP中最慢的酶所以对PK-1的调节作用对EMP整个过程都有影响 C,进行糖酵解的组织/器官 (1)视网膜、神经、白细胞、骨髓、肿瘤细胞等 (2)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无法通过氧化磷酸化获得能量,只能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 2,TCA 丙酮酸从细胞质进入线粒体中须经过琥珀酸脱氢酶系的 一系列反应(不爱打了,你可以翻阅大学书) 总之,TCA是三大物质代谢的纽带,反映步骤大概二十多步,如果你高中学生物竞赛会背的。(我是高中学生物竞赛的)哈,前面的是从我总结的笔记上截的,TCA因为太变态没有做笔记,都在书上了,哈 3,呼吸链 定义: 分布于线粒体内膜,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与细胞利用氧的呼吸过程有关,通常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 2.呼吸链的组成 NAD+或NADP+将底物上的氢激活并脱下。 NADH-Q还原酶是一个大的蛋白质复合体,FMN和铁-硫聚簇(Fe-S)是该酶的辅基,辅酶Q是该酶的辅酶,由辅基或辅酶负责传递电子和氢。 FMN通过氧化还原变化可接收NADH+H+的氢以及电子。NADH-Q 还原酶先与 NADH 结合并将NADH 上的两个氢转移到 FMN 辅基上,电子经铁硫蛋白的铁硫中心传递给辅酶Q。 铁硫聚簇通过Fe3+ Fe2+ 变化,将氢从FMNH2上脱下传给CoQ,同时起传递电子的作用,每次传递一个电子.(分步的) 辅酶Q(泛醌、亦简称Q。是许多酶的辅酶) 是脂溶性醌类化合物,而且分子较小,可在线粒体内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区自由扩散。功能基团是苯醌,对电子的传递亦是分步的。 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复合体Ⅲ)含有两种细胞色素(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和一铁硫蛋白(2Fe-2S)。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作用是将电子从QH2转移到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在复合体III和Ⅳ之间传递电子。(细胞色素c 交互地与细胞色素还原酶的C1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接触)是唯一能溶于水的细胞色素 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也是此复合体的一部分,其辅基包括FAD和Fe-S聚簇。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氧化为延胡索酸,同时其辅基FAD还原为FADH2,然后FADH2又将电子传递给Fe-S聚簇。最后电子由Fe-S聚簇传递给琥珀酸-Q还原酶的辅酶CoQ。 这样一来,细胞膜内外就通过上述的一系列传氢体,而产生了氢离子的浓度差,氢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ATP-H酶将这种浓度差产生的势能转化成ATP中的能量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产生ATP的机理与其相似。)其实大部分ATP都在此时产生

emp,tca,ppp途径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的哪些部分

糖酵解是指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反应步骤基本都由特异的酶催化.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则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磷酸丙糖脱下的氢,被还原为乳酸.而有氧条件下的糖的氧化分解,称为糖的有氧氧化,丙酮酸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和H2O.柠檬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Krebs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在三羧酸循环中,反应物葡萄糖或者脂肪酸会变成乙酰辅酶A(Acetyl-CoA).这种"活化醋酸"(一分子辅酶和一个乙酰基相连),会在循环中分解生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并脱氢,质子将传递给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黄素腺嘌呤(FAD),使之成为NADH+H+和FADH2.NADH+H+和FADH2会继续在呼吸链中被氧化成NAD+和FAD,并生成水.这种受调节的"燃烧"会生成ATP,提供能量.更正你一下,应该是“磷酸戊糖途径”,你可以查一下课本.磷酸戊糖途径,也称为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可以因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多种产物,显示了该途径的灵活性.葡萄糖会先生成强氧化性的5磷酸核糖,后者经转换后可以参与糖酵解后者是核酸的生物合成.部分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酶会参与这一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溶质(Cytosol).所有的中间产物均为磷酸酯.过程的调控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磷酸戊糖途径的任务:1产生NADPH(注意:不是NADH!NADPH不参与呼吸链);2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3分解戊糖

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1.在TCA循环中底物(含丙酮酸)脱下5对氢原子,其中4对氢在丙酮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和苹果酸氧化时用以还原NAD+,一对氢在琥珀酸氧化时用以还原FAD。生成的NADH和FADH2,经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给O2生成H2O,同时偶联氧化磷酸化生成ATP。此外,由琥珀酰CoA形成琥珀酸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因而,TCA循环是生物体利用糖或其它物质氧化获得能量的有效途径。2.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使两个碳原子进入循环。在两次脱羧反应中,两个碳原子以CO2的形式离开循环,加上丙酮酸脱羧反应中释放的CO2,这就是有氧呼吸释放CO2的来源,当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就减弱。TCA循环中释放的CO2中的氧,不是直接来自空气中的氧,而是来自被氧化的底物和水中的氧。3.在每次循环中消耗2分子H2O。一分子用于柠檬酸的合成,另一分子用于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水的加入相当于向中间产物注入了氧原子,促进了还原性碳原子的氧化。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已糖途径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的哪些部位

糖酵解是指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反应步骤基本都由特异的酶催化。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则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磷酸丙糖脱下的氢,被还原为乳酸。而有氧条件下的糖的氧化分解,称为糖的有氧氧化,丙酮酸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和H2O。 柠檬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Krebs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在三羧酸循环中,反应物葡萄糖或者脂肪酸会变成乙酰辅酶A(A cetyl-CoA)。这种"活化醋酸"(一分子辅酶和一个乙酰基相连),会在循环中分解生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并脱氢,质子将传递给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和黄素腺嘌呤(FAD),使之成为NADH + H+和FADH2。 NADH + H+ 和 FADH2 会继续在呼吸链中被氧化成NAD+ 和FAD,并生成水。这种受调节的"燃烧"会生成ATP,提供能量。 更正你一下,应该是“磷酸戊糖途径”,你可以查一下课本。 磷酸戊糖途径,也称为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可以因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多种产物,显示了该途径的灵活性。葡萄糖会先生成强氧化性的5磷酸核糖,后者经转换后可以参与糖酵解后者是核酸的生物合成。部分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酶会参与这一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溶质(Cytosol)。所有的中间产物均为磷酸酯。过程的调控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 磷酸戊糖途径的任务 :1 产生NADPH(注意:不是NADH!NADPH不参与呼吸链) ;2 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3 分解戊糖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发生在线粒体内,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随着ATP生成的作用。有代谢物连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链连接的磷酸化两种类型。即ATP生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代谢物脱氢后,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先形成一个高能中间代谢物,促使ADP变成ATP。这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如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再降解为3-磷酸甘油酸。另一种是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TP的生成。生物体内95%的ATP来自这种方式。 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可以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作用下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产物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产生的NADH(NADPH)通过与氧化磷酸化相偶联,产生大量的ATP,供有机体利用。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之间有何联系 希望能快点找出答案

糖的分解代谢途径有3种:糖酵解(EMP)、戊糖磷酸途径(PPP)和三羧酸循环(TCA). EMP和PPP的产物是TCA的基础,同时EMP和PPP之间形成互补关系

一分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和有氧磷酸化产生的ATP怎么算

一个TCA循环产生3个NADH与1个FADH2以及2个GTP 有两种算法: 旧方法是1个NADH产生3个ATP,一个 FADH2产生2个ATP 新方法是1个NADH产生2.5个ATP,一个 FADH2产生1.5个ATP 若按旧方法产生3X3+1X2+1=12个 若按新方法产生3X2.5+1X1.5+1=10个

在TCA循环中,哪些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

TCA循环中的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琥珀酸硫激酶(succinatethiokinase)的作用下,琥珀酰-CoA的硫酯键水解,释放的自由能用于合成gtp,在细菌和高等生物可直接生成ATP,在哺乳动物中,先生成GTP,再生成ATP,此时,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和辅酶A.

用化学解释下 ①三羧酸循环 ②糖的有氧化生理意义 ③磷酸戊糖途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最后发生溶血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柠檬酸经一系列反应, 一再氧化脱羧, 经α酮戊二酸、 琥珀酸, 再降解成草酰乙酸。而参与这一循环的丙酮酸的三个碳原子, 每循环一次, 仅用去一分子乙酰基中的二碳单位, 最后生成两分子的CO2 , 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Krebs循环。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一)三羧酸循环的过程  乙酰CoA进入由一连串反应构成的循环体系,被氧化生成H2O和CO2。由于这个循环反应开始于乙酰CoA与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缩合生成的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因此称之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citrate cycle)。在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关键步骤,草酰乙酸的供应有利于循环顺利进行。 其详细过程如下:   (1)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具有硫酯键,乙酰基有足够能量与草酰乙酸的羧基进行醛醇型缩合。首先柠檬酸合酶的组氨酸残基作为碱基与乙酰CoA作用,使乙酰CoA的甲基上失去一个h+,生成的碳阴离子对草酰乙酸的羰基碳进行亲核攻击,生成柠檬酰CoA中间体,然后高能硫酯键水解放出游离的柠檬酸,使反应不可逆地向右进行。该反应由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催化,是很强的放能反应。   由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合成柠檬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调节点,柠檬酸合成酶是一个变构酶,ATP是柠檬酸合成酶的变构抑制剂,此外,α-酮戊二酸、NADH能变构抑制其活性,长链脂酰CoA也可抑制它的活性,AMP可对抗ATP的抑制而起激活作用。  (2)异柠檬酸形成  柠檬酸的叔醇基不易氧化,转变成异柠檬酸而使叔醇变成仲醇,就易于氧化,此反应由顺乌头酸酶催化,为一可逆反应。  (3)第一次氧化脱羧  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下,异柠檬酸的仲醇氧化成羰基,生成草酰琥珀酸(oxalosuccinic acid)的中间产物,后者在同一酶表面,快速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NADH和co2,此反应为β-氧化脱羧,此酶需要Mg2+作为激活剂。  此反应是不可逆的,是三羧酸循环中的限速步骤,ADP是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激活剂,而ATP,NADH是此酶的抑制剂。  (4)第二次氧化脱羧  在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作用下,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NADH·H+和CO2,反应过程完全类似于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氧化脱羧,属于α氧化脱羧,氧化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储存于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中。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也由三个酶(α-酮戊二酸脱羧酶、硫辛酸琥珀酰基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五个辅酶(tpp、硫辛酸、hscoa、NAD+、FAD)组成。  此反应也是不可逆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受ATP、GTP、NADH和琥珀酰CoA抑制,但其不受磷酸化/去磷酸化的调控。  (5)底物磷酸化生成ATP  在琥珀酸硫激酶(succinate thiokinase)的作用下,琥珀酰CoA的硫酯键水解,释放的自由能用于合成GTP,在细菌和高等生物可直接生成ATP,在哺乳动物中,先生成GTP,再生成ATP,此时,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和辅酶A。  (6)琥珀酸脱氢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催化琥珀酸氧化成为延胡索酸。该酶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而其他三羧酸循环的酶则都是存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这酶含有铁硫中心和共价结合的FAD,来自琥珀酸的电子通过FAD和铁硫中心,然后进入电子传递链到O2,丙二酸是琥珀酸的类似物,是琥珀酸脱氢酶强有力的竞争性抑制物,所以可以阻断三羧酸循环。  (7)延胡索酸的水化  延胡索酸酶仅对延胡索酸的反式双键起作用,而对顺丁烯二酸(马来酸)则无催化作用,因而是高度立体特异性的。  (8)草酰乙酸再生  在苹果酸脱氢酶(malic dehydrogenase)作用下,苹果酸仲醇基脱氢氧化成羰基,生成草酰乙酸(oxalocetate),NAD+是脱氢酶的辅酶,接受氢成为NADH·H+(图4-5)。  三羰酸循环总结:  乙酰CoA+3NAD++FAD+GDP+Pi—→2CO2+3NADH+FADH2+GTP+2H+ +CoA-SH  ①CO2的生成,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基反应(反应3和反应4)两次都同时有脱氢作用,但作用的机理不同,由异柠檬酸脱氢酶所催化的β氧化脱羧,辅酶是NAD+,它们先使底物脱氢生成草酰琥珀酸,然后在Mn2+或Mg2+的协同下,脱去羧基,生成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α氧化脱羧反应和前述丙酮酸脱氢酶系所催经的反应基本相同。  应当指出,通过脱羧作用生成CO2,是机体内产生CO2的普遍规律,由此可见,机体CO2的生成与体外燃烧生成CO2的过程截然不同。  ②三羧酸循环的四次脱氢,其中三对氢原子以NAD+为受氢体,一对以FAD为受氢体,分别还原生成NADH+H+和FADH2。它们又经线粒体内递氢体系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使adp和pi结合生成ATP,凡NADH+H+参与的递氢体系,每2H氧化成一分子H2O,每分子NADH最终产生3分子ATP,而FADH2参与的递氢体系则生成2分子ATP,再加上三羧酸循环中有一次底物磷酸化产生一分子ATP,那么,一分子柠檬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直至循环终末共生成12分子ATP。  ③乙酰CoA中乙酰基的碳原子,乙酰CoA进入循环,与四碳受体分子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在三羧酸循环中有二次脱羧生成2分子CO2,与进入循环的二碳乙酰基的碳原子数相等,但是,以CO2方式失去的碳并非来自乙酰基的两个碳原子,而是来自草酰乙酸。  ④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从理论上讲,可以循环不消耗,但是由于循环中的某些组成成分还可参与合成其他物质,而其他物质也可不断通过多种途径而生成中间产物,所以说三羧酸循环组成成分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例如 草酰乙酸——→天门冬氨酸  α-酮戊二酸——→谷氨酸  草酰乙酸——→丙酮酸——→丙氨酸  其中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最为重要。  因为草酰乙酸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循环的速度,因此不断补充草酰乙酸是使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三羧酸循环中生成 的苹果酸和草酰乙酸也可以脱羧生成丙酮酸,再参与合成许多其他物质或进一步氧化。  三羧酸循环的化学历程:  (1)柠檬酸生成阶段 乙酰CoA不能直接被氧化分解,必须改变其分子结构才有可能。乙酰CoA和草酰乙酸在柠檬酸合成酶催化下,弄成柠檬酰CoA,加水生成柠檬酸并放出CoA-SH。  (2)氧化脱羧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4个反应,即异柠檬酸的形成、愤柠檬酸的氧化脱羧、α-酮戊二酸氧化和琥珀酸生成,此阶段释放CO2并合成ATP。  (3)草酰乙酸的再生阶段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反应,乙酰CoA的两个碳以CO2形式释放了,四碳的草酰乙酸转变成四碳琥珀酸。 保证后续的乙酰CoA级继续被氧化脱羧,琥珀酸经过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生成,最后生成草酰乙酸。  (二)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1个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仅净生成2个分子ATP,而有氧氧化可净生成32个ATP,其中三羧酸循环生成20个ATP,在一般生理条件下,许多组织细胞皆从糖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糖的有氧氧化不但释能效率高,而且逐步释能,并逐步储存于ATP分子中,因此能的利用率也很高。  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CoA,不但是糖氧化分解产物,它也可来自脂肪的甘油、脂肪酸和来自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代谢,因此三羧酸循环实际上是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氧化供能的共同通路,估计人体内2/3的有机物是通过三羧酸循环而被分解的。  3.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因糖和甘油在体内代谢可生成α-酮戊二酸及草酰乙酸等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为某些氨基酸;而有些氨基酸又可通过不同途径变成α-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的途径生成糖或转变成甘油,因此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三种主要的有机物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而且也是它们互变的联络机构。  (三)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如上所述糖有氧氧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的调节在糖酵解部分已探讨过,下面主要讨论第二阶段丙酸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一系列反应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这一过程的限速酶。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受别构调控也受化学修饰调控,该酶复合体受它的催化产物ATP、乙酰CoA和NADH有力的抑制,这种别构抑制可被长链脂肪酸所增强,当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CoA减少,而AMP、CoA和NAD+堆积,酶复合体就被别构激活,除上述别位调节,在脊椎动物还有第二层次的调节,即酶蛋白的化学修饰,PDH含有两个亚基,其中一个亚基上特定的一个丝氨酸残基经磷酸化后,酶活性就受抑制,脱磷酸化活性就恢复,磷酸化-脱磷酸化作用是由特异的磷酸激酶和磷酸蛋白磷酸酶分别催化的,它们实际上也是丙酮酸酶复合体的组成,即前已述及的调节蛋白,激酶受ATP别构激活,当ATP高时,PDH就磷酸化而被激活,当ATP浓度下降,激酶活性也降低,而磷酸酶除去PDH上磷酸,PDH又被激活了。  对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调节,主要通过产物的反馈抑制来实现的,而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产能的主要方式。因此ATP/ADP与NADH/NAD+两者的比值是其主要调节物。ATP/ADP比值升高,抑制柠檬酸合成酶和异柠檬酶脱氢酶活性,反之ATP/ADP比值下降可激活上述两个酶。NADH/NAD+比值升高抑制柠檬酸合成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除上述ATP/ADP与NADH/NAD+之外其它一些代谢产物对酶的活性也有影响,如柠檬酸抑制柠檬酸合成酶活性,而琥珀酰-CoA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总之,组织中代谢产物决定循环反应的速度,以便调节机体ATP和NADH浓度,保证机体能量供给。

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答案】:C考点:糖代谢基础知识。[解析]三羧酸循环中只有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就是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的反应。

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琥珀酰-CoA。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循环,TCA),Krebs循环。是用于将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当量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反应物乙酰辅酶A(Acetyl-CoA)(一分子辅酶A和一个乙酰相连)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的共同的中间产物,进入循环后会被分解最终生成产物二氧化碳并产生H,H将传递给辅酶I--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或者叫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使之成为NADH + H+和FADH2。 NADH + H+ 和 FADH2 携带H进入呼吸链,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O2产生水,同时偶联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提供能量。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质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它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步,之后高能电子在NAHD+H+和FADH2的辅助下通过电子传递链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能量。

碱性磷酸酶NAP检验中 阳性率56%有什么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NAP检验一般用积分值表述,健康成人中性粒细胞NAP积分值为13--130.阳性率,很模糊,因为每个阳性细胞根据偶氮染料成绩百分比有可将阳性程度分为+、++、+++、++++四种,美中积分不一样。NAP活性增高见于:细菌性感染、类白反应。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E考点:NAP积分的临床意义。解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其他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其临床意义主要有:①急性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升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低。因此,NA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积分值常为0。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重要指标。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故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鉴别方法之一。④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可作为两者的鉴别。⑤其他情况: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NAP升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NAP活性降低。

碱性磷酸酶NAP检验中 阳性率56%有什么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NAP检验一般用积分值表述,健康成人中性粒细胞NAP积分值为13--130.阳性率,很模糊,因为每个阳性细胞根据偶氮染料成绩百分比有可将阳性程度分为+、++、+++、++++四种,美中积分不一样。NAP活性增高见于:细菌性感染、类白反应。

请问磷酸盐是起什么作用怎么加到锅炉里面有没有什么比例。我一台2T的燃气锅炉。谢谢!

煮炉用,除去锅炉中含有的铁锈和水垢,5%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正磷酸盐的原理是什么??

显色反应 700nm特征波长

磷酸三甲苯酯的物质毒性

编号 毒性类型 测试方法 测试对象 使用剂量 毒性作用 1 急性 口服 Human - woman 70 mg/kg/14D 1.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rve and Sensation - flaccid paralysis without anesthesia (usually neuromuscular blockage)  2.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changes in motor activity (specific assay)  3.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muscle weakness 2 急性 口服 Human 1800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3 急性 口服 Rodent - rat 3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4 急性 口服 Rodent - mouse 3900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5 急性 Subcutaneous Rodent - mouse 12 mg/kg 1.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rve and Sensation - spastic paralysis with or without sensory change  2.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cyanosis 6 急性 口服 Mammal - dog 500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7 急性 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Mammal - cat 1500 mg/kg 1.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rve and Sensation - flaccid paralysis without anesthesia (usually neuromuscular blockage)  2.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ataxia 8 急性 口服 Rodent - rabbit 100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9 急性 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Rodent - rabbit 1 mg/kg 1.胃肠道毒性Gastrointestinal - changes in structure or function of salivary glands  2.胃肠道毒性Gastrointestinal - hypermotility, diarrhea  3.生化毒性Biochemical - Enzyme inhibition, induction, or change in blood or tissue levels - true cholinesterase 10 急性 Parenteral Rodent - rabbit 100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11 急性 口服 Bird - chicken >10 mg/kg 1.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12 MutipleDose 口服 Rodent - rat 20300 mg/kg/16D-I 1.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changes in motor activity (specific assay)  2.内分泌毒性Endocrine - changes in thymus weight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Nutritional and Gross Metabolic - weight loss or decreased weight gain 13 MutipleDose 口服 Rodent - rat 23400 mg/kg/13W-I 1.肝毒性Liver - changes in liver weight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Kidney, Ureter, Bladder - changes in bladder weight  3.血液毒性Blood - changes in serum composition (e.g. TP, bilirubin, cholesterol) 14 MutipleDose 口服 Rodent - rat 252 mg/kg/6W-C 1.免疫系统毒性Immunological Including Allergic - decrease in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2.免疫系统毒性Immunological Including Allergic - decrease in hum口服immune response 15 MutipleDose 口服 Rodent - rat 24 mg/kg/60D-I 1.内分泌毒性Endocrine - other changes 16 MutipleDose 口服 Rodent - mouse 52 mg/kg/13W-I 1.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2.血液毒性Blood - changes in serum composition (e.g. TP, bilirubin, cholesterol)  3.生化毒性Biochemical - Enzyme inhibition, induction, or change in blood or tissue levels - true cholinesterase 17 MutipleDose 口服 Rodent - mouse 10220 mg/kg/16D-I 1.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changes in motor activity (specific assay)  2.肝毒性Liver - changes in liver weight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Nutritional and Gross Metabolic - weight loss or decreased weight gain 18 MutipleDose 口服 Mammal - cat 2100 mg/kg/6W-I 1.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tremor  2.行为毒性Behavi口服- excitement  3.慢性病相关毒性Related to Chronic Data - death 19 SkinEyeIrrition 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Rodent - rabbit 500 mg 1.Mild 20 SkinEyeIrrition Administration into the eye Rodent - rabbit 500 mg/24H 1.Mild 21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rat 4550 mg/kg,male 13 week(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spermatogenesis (incl. genetic material, sperm morphology, motility, and count)  2.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testes, epididymis, sperm duct 22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rat 13200 mg/kg,male 66 day(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spermatogenesis (incl. genetic material, sperm morphology, motility, and count)  2.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testes, epididymis, sperm duct 23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rat 16 mg/kg,male 66 day(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Effects on Embryo or Fetus - fetal death 24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mouse 1750 mg/kg,male 7 day(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spermatogenesis (incl. genetic material, sperm morphology, motility, and count)  2.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testes, epididymis, sperm duct  3.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Effects on Newborn - live birth index (measured after birth) 25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mouse 4464 mg/kg,male 7 day(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Effects on Newborn - growth statistics (e.g.%, reduced weight gain) 26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mouse 7250 mg/kg,female 7 day(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Effects on Newborn - live birth index (measured after birth) 27 Reproductive 口服 Rodent - mouse 2250 mg/kg,male 7 day(s) pre-mating 1.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 Effects on Newborn - germ cell effects (in offspring)

聚合物和磷酸铁锂电池各有什么优点

锂离子电池负极是碳素材料,如石墨。正极是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Mn2O4。电解质是含锂盐的有机溶液。  通常锂离子电池并不含金属锂。充电时,在电场的驱动下锂离子从正极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到负极晶格中。放电时,过程正好相反,锂离子返回正极,电子则通过了用电器,由外电路到达正极与锂离子复合。由于锂离子电池不含任何贵重金属,原材料都很便宜,降价空间很大,应该是最便宜的电池。  缺点是安全性,由于金属外壳密封性好,使用中电池发热就可能出现爆炸的隐患。  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是在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以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液态有机电解质而产生的。这种高分子电解质即可以作为传导离子的媒介,又可以作为隔离膜使用,再加上与金属锂的反应性极低,因此有效避免了锂离子电池的容易燃烧和容易漏液的现象。并且由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将液态有机电解质吸附在一种聚合物基质上,被称作胶态电解质,这种电解质既不是游离电解质也不是固体电解质,从而使得锂锂子聚合物电池不仅具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的优良性能,还可以制成任意形状和尺寸,超薄型产品,使得其适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另外安全性比锂离子电池好,使用中如果发热,只会产生臌胀或者燃烧而不会爆炸。  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长寿命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次左右,最高也就500次 磷酸铁锂电池,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标准充电(5小时率)使用,可达到2000次。同质量的铅酸电池是“新半年、旧半年、维护维护又半年”,最多也就1~1.5年时间,而磷酸铁锂电池在同样条件下使用,将达到7~8年。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比将为铅酸电池的4倍以上。  可大电流快速放电  可大电流2C快速充放电,在专用充电器下,1.5C充电40分钟内即可使电池充满,起动电流可达2C,而铅酸电池现在无此性能。  耐高温性 有所 改善  磷酸铁锂电热峰值可达350℃—500℃而锰酸锂和钴酸锂只在200℃左右。工作温度范围宽广(-20C--+75C),有耐高温特性磷酸铁锂电热峰值可达350℃—500℃而锰酸锂和钴酸锂只在200℃左右。  大容量  具有比普通电池(铅酸等)更大的容量。5AH—50AN(单体)  无记忆效应  可充电池在经常处于充满不放完的条件下工作,容量会迅速低于额定容量值,这种现象叫做记忆效应。像镍氢、镍镉电池存在记忆性,而磷酸铁锂电池无此现象,电池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可随充随用,无须先放完再充电。  体积小、重量轻  同等规格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是铅酸电池体积的2/3重量是铅酸电池的1/3。  环保性 相对有所改善  该电池相对,铅酸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来说,环保性有所改善。但对环境,一样有污染性。铅酸电池对环境够成二次污染,而磷酸铁锂材料,相对污染降低。因此该电池又列入了“十五”期间的“863”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项目。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出口量将迅速增大,而现在进入欧美的电动自行车已要求配备无污染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也有其缺点:例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较小,等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要大于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因此在微型电池方面不具有优势。

碘化锂与磷酸铁反应方程式

LiI+FePO4→Li3PO4+FeI2。其中,LiI代表碘化锂,FePO4代表磷酸铁,Li3PO4代表磷酸锂,FeI2代表碘化铁。这是一种双置换反应,碘化锂和磷酸铁互相交换离子,生成磷酸锂和碘化铁。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冬季掉电快,用到多少电就开始充电?

锂电池在寒冷的冬天续航里程有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内部的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在低温环境下电解质移动得相当慢,从而影响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活性,导致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简单地说,在低温环境下,并不是锂电池真的没电了,而是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有分析数据称,普通的锂电池在零摄氏度时,其容量会减少20%,当达到零下10摄氏度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扩展资料:冬季使用注意事项:1、找个暖和地方充电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0℃时,给电动车充电,系统自动就会先给电池电芯加热,当电池电芯的温度达到5℃以上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给车辆充电。一些电动汽车车主会觉得,冬天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速度突然就变慢了,这实际上是给车辆充电前多了一个给电池电芯加热的时间。所以,车主平常给汽车充电时,应该尽量选择在地下停车场、封闭性车库等地方进行。这有利于提升电池的活性,不仅可以减少续航里程方面的损失,还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节省时间。2、出行前充一小会儿电前一天电动汽车还有60%或70%的电,但是次日早晨启动车,发现电量只剩下30%甚至更少了。有人管这种情况叫“跑电”。其实这种“跑电”不是出故障了,而是低温惹的祸。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池是处于连续放电的状态,温度会比较高,电池的电压也比较高,此时显示的电动汽车剩余电量就是一个正常数值。可是在低温状态下停放了一整晚之后,电池已经冷却,电压降低,这时汽车的系统就会自动调整所显示电量和续航里程,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跑电”的假象。遇此情况,一般只要提前出门,给电池充10分钟左右的电就可以了。3、行驶要稳不要急驾驶电动汽车的过程中,应该缓加速起步,也要避免猛减速、猛转弯、急刹车等激烈的驾驶方式。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电池耗电的速度。每次发动车的时间不应超过5秒,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不要少于15秒钟。如果电池续航公里数下降过多,要及时去4S店检查汽车的电瓶,及时补充电瓶的电解液,调节好电解液的比重。望采纳,谢谢!

茶多酚、三聚氰胺、柠檬酸、磷酸三钠哪个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级的磷酸三钠就是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铵在饼干制作过程中主要做什么剂,起到什么作用?

添加剂名称:磷酸氢二铵添加剂英文名称: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CNS号:06.008INS号:342ii功能: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抗结剂在饼干里起膨松剂的作用。让饼干多空,酥脆。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干粉(磷酸铵盐)的灭火原理

受热分解,吸收热量

磷酸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电池中采用的是100%磷酸电解质,其常温下是固体,相变温度是42℃。氢气燃料被加入到阳极,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成为质子,同时释放出两个自由电子。氢质子和磷酸结合成磷酸合质子,向正极移动。电子向正极运动,而水合质子通过磷酸电解质向阴极移动。因此,在正极上,电子、水合质子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分子。具体的电极反应表达如下。负极反应:H2 → 2+ 2e-正极反应:O2 + 4+ 4e- → 2H2O总反应:O2 + 2H2 → 2H2O磷酸燃料电池一般工作在200℃左右,采用铂作为催化剂,效率达到40%以上。由于不受二氧化碳限制,磷酸燃料电池可以使用空气作为阴极反应气体,也可以采用重整气作为燃料,这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作固定电站。

比较阿托品,典解磷定解救磷酸脂类中毒的原理及特点

问题分析: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剂, 解磷定是胆碱酯酶复活药, 有机磷中毒的原理是有机磷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浓度高 过度兴奋M 和N受体导致的一种病变意见建议:可以说阿托品的作用原理是直接对抗中毒发生的症状, 解磷定是促进失活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 是不同的,

应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先用阿托品然后使用解磷定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最主要的关键是快速阿托品化,阿托品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理是有阻断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支气管分泌,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发生肺水肿。所以阿托品要反复足量的使用,以免呼吸衰竭和腺体分泌堵塞。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使用后的副作用有短暂的眩晕、视为模糊的复视、血压升高等。用量过大,可引起癫痫样发作和抑制胆碱酯酶活力。解磷定在剂量较大时,尚有口苦、咽痛、恶心。注射速度过快可导致暂时性呼吸抑制。所以,一般比较严重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还是先用阿托品然后使用解磷定。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理及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中毒机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一般认为是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的积聚,其结果引起胆碱能受体活性紊乱,而使有胆碱能受体的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凡由脏器平滑肌、腺体、汗腺等兴奋而引起的症状,与毒蕈中毒所引起的症状相似,则称为毒蕈样症状;凡由交感神经节和横纹肌活动异常所引起的症状,与烟碱中毒所引起的症状相似,故称烟碱样症状。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喷洒过程的气雾可由呼吸道吸入;误服者由消化道吸收。其潜伏期也因中毒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经口服者约5~20分钟早期出现恶心、呕吐,以后进入昏迷状态;经呼吸道者,潜伏期约30分钟,吸入后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而后出现全身症状;经皮肤吸收者潜伏期最长约2~6小时,吸收后有头晕、烦躁、出汗、肌张力减低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帽等。  2、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或肥皂水(敌百虫中毒者禁用)清洗被污染的头发、皮肤、手、脚等处。  3、口服中毒者应尽早催吐及洗胃。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中毒者禁用)或者2%碳酸氢钠(敌百虫中毒时禁用)溶液洗胃。直至洗出液清晰无农药气味为止。如无洗胃设备,病人又处于清醒状态时可用一般温水让中毒患者进行大量饮服。轻轻刺激咽喉致使呕吐,如此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呕吐出的水达到要求为止。此法简便快速易行有效。  4、发生呼吸困难时,有条件者应立即吸氧。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理及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中毒机理x0dx0ax0dx0a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一般认为是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的积聚,其结果引起胆碱能受体活性紊乱,而使有胆碱能受体的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凡由脏器平滑肌、腺体、汗腺等兴奋而引起的症状,与毒蕈中毒所引起的症状相似,则称为毒蕈样症状;凡由交感神经节和横纹肌活动异常所引起的症状,与烟碱中毒所引起的症状相似,故称烟碱样症状。x0dx0a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喷洒过程的气雾可由呼吸道吸入;误服者由消化道吸收。其潜伏期也因中毒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经口服者约5~20分钟早期出现恶心、呕吐,以后进入昏迷状态;经呼吸道者,潜伏期约30分钟,吸入后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而后出现全身症状;经皮肤吸收者潜伏期最长约2~6小时,吸收后有头晕、烦躁、出汗、肌张力减低及共济失调等症状。x0dx0a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帽等。x0dx0a2、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或肥皂水(敌百虫中毒者禁用)清洗被污染的头发、皮肤、手、脚等处。x0dx0a3、口服中毒者应尽早催吐及洗胃。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中毒者禁用)或者2%碳酸氢钠(敌百虫中毒时禁用)溶液洗胃。直至洗出液清晰无农药气味为止。如无洗胃设备,病人又处于清醒状态时可用一般温水让中毒患者进行大量饮服。轻轻刺激咽喉致使呕吐,如此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呕吐出的水达到要求为止。此法简便快速易行有效。x0dx0a4、发生呼吸困难时,有条件者应立即吸氧。

pbo和磷酸二氢钾一起控旺吗

控旺。磷酸二氢钾的成分与pdo果树促控剂是相适配的,可用磷酸二氢钾复配丙环唑,或者叶绿素铁,矮壮素,pbo,调换酸钙控旺,是能控旺的。控旺的本质是损伤植株生长点,控制植株旺长。

磷酸戊糖途径全过程

一、概念: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又称戊糖支路(Pentose Shunt)、己糖单磷酸途径(Hexose Monophophate Pathway)、磷酸葡萄糖酸氧化途径(Phosphategluconate Oxidative Pathway)、以及戊糖磷酸循环( Pentose Phosphate Cycle)等,这些名称强调从磷酸化的六碳糖形成磷酸化五碳糖的过程。戊糖磷酸途径是糖代谢的第二条重要途径,是葡萄糖分解的另外一种机制,在细胞溶胶中进行,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二:概述过程:磷酸戊糖途径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该旁路途径的起始物是G-6-P,返回的代谢产物是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其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是5-磷酸核糖和NADPH。整个代谢途径在胞液中进行。关键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三、详述过程: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一)物质代谢1.代谢途径(1)反应和中间代谢物(2)酶和辅酶(3)能量和还原力的传递(4)碳架的变化 6C→5C+CO2;5C+5C→3C+7C;3C +7C→4C+6C;5C+4C→3C+6C(5)(5)抑制剂(6)总反应式3 G-6-P+6NADP+ →3 CO2+6 NADPH+2 F-6-P+3-P-甘油醛(二)能量代谢3分子的G-6-P产生6分子的NADPH+H+和1分子3-P-甘油醛,同时又返回2分子的G-6-P,也就是1分子的G-6-P产生6分子的NADPH+H+和1分子3-P-甘油醛。那么2分子的G-6-P产生12分子的NADPH+H+和2分子3-P-甘油醛,其中2分子3-P-甘油醛可以通过EMP的逆过程变成G-6-P,这样,1分子的G-6-P净产生12分子的NADPH+H+(它的穿梭总是免费的),合36分子的ATP。1分子的葡萄糖就可以产生35分子的ATP。(三)葡糖异生作用和糖酵解作用的互相协调当一条途径活跃时,另一条途径的活性就相应的降低,磷酸果糖激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酶是起调控作用的关键酶。当葡萄糖供应丰富时,果糖-2,6-二磷酸作为细胞内的分了信号也处于高水平。它活化糖酵解作用并抑制异生途径经。果糖-2,6-二磷酸受到破坏则引起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加强,从而加速葡糖异生作用。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升高,也促进葡糖异生作用的加快。丙酮酸羧化和丙酮羧化酶所受到的调节使它们同时都不是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别构调节和可逆磷酸化作用都是迅速的。这类调节为转录调节。

Promo网站可以预测磷酸化转录因子吗

不能。你可以在oPOSSUM预测磷酸化转录因子,这是一个网页工具,用来检测检测基因或序列中over-presented的保守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结合位点组合。

Promo网站可以预测磷酸化转录因子吗

不能。Promo网站是一个网页工具,用来检测基因或序列中over-presented的保守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结合位点组合,是不可以预测磷酸化转录因子的。

磷酸铁锂电池3.2V最高充电终止电压是多少?

3.65V。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其中钴酸锂是目前绝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工作原理:磷酸铁锂电池的全名是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简称为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它的性能特别适于作动力方面的应用,则在名称中加入"动力"两字,即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也有人把它称为"锂铁(LiFe)动力电池"。作为充电电池的要求是: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充放电、电化学稳定性能、使用中安全(不会因过充电、过放电及短路等操作不当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工作温度范围宽、无毒或少毒、对环境无污染。采用LiFePO4作正极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这些性能要求上都不错,特别在大放电率放电(5~10C放电)、放电电压平稳上、安全上(不燃烧、不爆炸)、寿命上(循环次数)、对环境无污染上,它是最好的,是目前最好的大电流输出动力电池。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冬季掉电快,用到多少电就开始充电?

锂电池在寒冷的冬天续航里程有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内部的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在低温环境下电解质移动得相当慢,从而影响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活性,导致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简单地说,在低温环境下,并不是锂电池真的没电了,而是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有分析数据称,普通的锂电池在零摄氏度时,其容量会减少20%,当达到零下10摄氏度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扩展资料:冬季使用注意事项:1、找个暖和地方充电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0℃时,给电动车充电,系统自动就会先给电池电芯加热,当电池电芯的温度达到5℃以上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给车辆充电。一些电动汽车车主会觉得,冬天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速度突然就变慢了,这实际上是给车辆充电前多了一个给电池电芯加热的时间。所以,车主平常给汽车充电时,应该尽量选择在地下停车场、封闭性车库等地方进行。这有利于提升电池的活性,不仅可以减少续航里程方面的损失,还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节省时间。2、出行前充一小会儿电前一天电动汽车还有60%或70%的电,但是次日早晨启动车,发现电量只剩下30%甚至更少了。有人管这种情况叫“跑电”。其实这种“跑电”不是出故障了,而是低温惹的祸。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池是处于连续放电的状态,温度会比较高,电池的电压也比较高,此时显示的电动汽车剩余电量就是一个正常数值。可是在低温状态下停放了一整晚之后,电池已经冷却,电压降低,这时汽车的系统就会自动调整所显示电量和续航里程,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跑电”的假象。遇此情况,一般只要提前出门,给电池充10分钟左右的电就可以了。3、行驶要稳不要急驾驶电动汽车的过程中,应该缓加速起步,也要避免猛减速、猛转弯、急刹车等激烈的驾驶方式。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电池耗电的速度。每次发动车的时间不应超过5秒,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不要少于15秒钟。如果电池续航公里数下降过多,要及时去4S店检查汽车的电瓶,及时补充电瓶的电解液,调节好电解液的比重。望采纳,谢谢!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冬季掉电快,用到多少电就开始充电?

锂电池在寒冷的冬天续航里程有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内部的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在低温环境下电解质移动得相当慢,从而影响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活性,导致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简单地说,在低温环境下,并不是锂电池真的没电了,而是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有分析数据称,普通的锂电池在零摄氏度时,其容量会减少20%,当达到零下10摄氏度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扩展资料:冬季使用注意事项:1、找个暖和地方充电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0℃时,给电动车充电,系统自动就会先给电池电芯加热,当电池电芯的温度达到5℃以上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给车辆充电。一些电动汽车车主会觉得,冬天给电动汽车充电的速度突然就变慢了,这实际上是给车辆充电前多了一个给电池电芯加热的时间。所以,车主平常给汽车充电时,应该尽量选择在地下停车场、封闭性车库等地方进行。这有利于提升电池的活性,不仅可以减少续航里程方面的损失,还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节省时间。2、出行前充一小会儿电前一天电动汽车还有60%或70%的电,但是次日早晨启动车,发现电量只剩下30%甚至更少了。有人管这种情况叫“跑电”。其实这种“跑电”不是出故障了,而是低温惹的祸。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电池是处于连续放电的状态,温度会比较高,电池的电压也比较高,此时显示的电动汽车剩余电量就是一个正常数值。可是在低温状态下停放了一整晚之后,电池已经冷却,电压降低,这时汽车的系统就会自动调整所显示电量和续航里程,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跑电”的假象。遇此情况,一般只要提前出门,给电池充10分钟左右的电就可以了。3、行驶要稳不要急驾驶电动汽车的过程中,应该缓加速起步,也要避免猛减速、猛转弯、急刹车等激烈的驾驶方式。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电池耗电的速度。每次发动车的时间不应超过5秒,再次启动的间隔时间不要少于15秒钟。如果电池续航公里数下降过多,要及时去4S店检查汽车的电瓶,及时补充电瓶的电解液,调节好电解液的比重。望采纳,谢谢!

nad几个磷酸

2个。NAD+又叫辅酶Ⅰ,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而NADP+又叫辅酶Ⅱ,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它们都是递氢体,能从底物里取得电子和氢。NAD+和NADP+都是以分子中的烟酰胺部分来接受电子的,所以烟酰胺是它们的作用中心。FMN不含高能磷酸键。 FMN中糖末端羟基和磷酸形成的键是普通的酯键。ADP中2个磷酸间有高能的焦磷酸键;辅酶I中连接烟酰胺核苷酸和腺嘌呤核苷酸的也是焦磷酸键,它是高能磷酸键;NADH为辅酶I(NAD+)的还原形式,连接两分子核苷酸的高能磷酸键没有被破坏。

磷酸三钠与铝反应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聚合硫酸铁和磷酸三钠生成什么

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铁沉淀。

磷酸三钠是什么?磷酸三钠用途有哪些

能作为清洗剂中的铝缓蚀剂和钢铁的缓蚀剂,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渗透和乳化作用,能增加水的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涤剂。朋友,请采纳正确答案,你们只提问,不采纳正确答案,回答都没有劲!!!朋友,请【采纳答案】,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如果没有明白,请追问。谢谢。

磷酸三钠在污水处理中的用途

  能作为清洗剂中的铝缓蚀剂和钢铁的缓蚀剂,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  此外,还具有渗透和乳化作用,能增加水的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涤剂。  拓展介绍:  磷酸三钠的CAS号之一是7601-54-9,英文是Trisodiumphosphate,磷酸三钠可以看作是以磷酸H3PO4为母体,用3个金属钠原子Na,全部置换了它分子式中所含的3个氢离子H+后,所得的产物。因磷酸H3PO4是三元酸,它的分子式里有3个可以被金属元素置换的氢离子。

十二水磷酸三钠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写的

磷酸三钠TRISODIUM PHOSPHATE (TSP) 化学式:Na3PO4. nH2O (n=0,12)分子量:380.14CAS,NO:10101-89-0 CAS,NO:7601-54-9 性状:外观为白色或无色粒状结晶,易风化,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水溶液呈碱反应,1%水溶液PH值为12.1,相对密度1.62,熔点73.4℃。用途:软水处理、日用化工、电镀磷化、印染固色、搪瓷助熔及制革脱脂等。

磷酸三钠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什么?

请教各位,硫酸亚铁和磷酸三钠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生成的物质可溶于水吗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三聚磷酸钠、磷酸三钠、氢氧化钠可以一起开水?

用来干什么?

磷酸三钠和纯碱碳酸钠会发生反应吗?

不会

磷酸三钠的用途都有什么?不同含量的都用做什么?最好详细的。

磷酸三钠在印染上的用途 (一)作硬水软化剂 磷酸三钠作锅炉用水炉内处理剂。 注:1.磷酸三钠能与水中容易结成锅垢的可溶性钙盐、镁盐等起作用,生成 不溶性的磷酸钙Ca3(PO4)2、磷酸镁Mg3(PO4)2等沉淀物悬浮於水中,所以使 锅炉不结锅垢。 2.同时多余的磷酸三钠,还能将已结的锅垢部分变成松软而脱落。因此节约 了锅炉的用煤,维护了锅炉的安全和延长了锅炉的使用期限。反应式如下: 3CaSO4+2Na3PO4→3Na2SO4+Ca3(PO4)2↓ 3MgSO4+2Na3PO4→3Na2SO4+Mg3(PO4)↓ (二)作棉布煮练助剂 棉布煮练用水,水中含有硬度,应加入适量磷酸三钠 作软水剂。它的优点能使织物毛细管效应提高。 注:1.磷酸三钠软化硬水后,使练液中的烧64不致被硬水所消耗,促进了烧 64对棉布的煮练作用。 2.磷酸三钠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 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 渗透和乳化作用。 3.在一般的用水硬度下,磷酸三钠的用量约0.5~1克/升。 (三)作去垢剂、金属洁净剂 磷酸三钠溶在水中有滑腻的感觉,能增加水的 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 涤剂。 注:1.化验室可用1%磷酸三钠溶液洗涤瓶子,去除污垢。 2.印花滚筒镀铬前,可用5%磷酸三钠溶液洗清铜花筒表面上的油腻,促使花 筒镀铬顺利进行。

4种白色粉末,硝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三钠的鉴别

分别加水溶解,在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的是Na2CO3与Na3PO4,没有沉淀的是NaNO3和NaHCO3.在不产生沉淀的两个试管中测PH,中性的是NaNO3,另一个是NaHCO3。在产生沉淀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且有气体生成的是Na2CO3,沉淀溶解没有气体生成的是Na3PO4。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3BaCl2+2Na3PO4==Ba3(PO4)2↓+6NaClBaCO3+2HCl==BaCl2+H2O+CO2↑Ba3(PO4)2+6HCl==3BaCl2+2H3PO4

锅炉补水池加磷酸三钠有什么作用

除钙镁离子,防止结垢

磷酸三钠在清洗瓶片起什么作用

磷酸三钠在清洗瓶片起什么作用?答:磷酸三钠在清洗瓶片起软化水作用,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渗透和乳化作用,能增加水的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涤剂。

用85%的磷酸和磷酸三钠可以反应吗?会放热吗?

可以吧,放热就肯定了

磷酸三钠防锈剂的配方

1、磷酸三钠:10%~15%。2、聚乙二醇:30%~40%。3、硝酸铜:5%~10%。4、活性剂:5%~10%。5、离子交换水:余量。聚乙二醇和活性剂主要用于改善防锈剂的润湿性和粘附性,从而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防腐能力;硝酸铜则可以作为催化剂,加速磷酸三钠的反应,增强其抑制金属氧

三偏磷酸钠交联淀粉被三价金属离子降解原理

三偏磷酸钠交联淀粉中的交联结构是通过STPP与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形成的,此时STPP与淀粉分子中的羟基之间的交联键是弱键,容易被三价金属离子破坏。当三价金属离子存在于STPP-CS中时,它们会与STPP中的磷酸根离子(PO43-)发生配位反应,从而形成一些金属离子-磷酸根离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可以与STPP-CS中的交联结构发生竞争反应,使得交联结构逐渐被破坏,从而导致STPP-CS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当金属离子浓度足够高时,它们可以完全破坏STPP-CS中的交联结构,使得STPP-CS失去了原有的物理性质。

我们糠醛长的蒸汽锅炉加入磷酸三钠水为什么发黄;急

煮炉、加减这两个操作,一般都是磷酸三钠和氢氧化钠同时使用。像你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目前主要就是磷酸三钠与金属反应生成氧化铁。如果还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加:锅炉技术交流群 241506596

盐酸,氢氧化纳能跟磷酸盐反应吗?为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HCl可以和所有的磷酸盐作用,生成盐酸盐和磷酸(或酸式磷酸盐).这是因为HCl酸性很强,比磷酸(中强酸)强,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以从相对弱的酸磷酸对应的盐中,把磷酸“置换”出来. 例如:6 HCl + Ca3(PO4)2====3 CaCl2+ 2 H3PO4 2 HCl+ Ca3(PO4)2 === Ca(H2PO4)2 + 2 CaCl2 HCl + Ca3(PO4)2 === CaHPO4 + CaCl2 而氢氧化钠只能和某些磷酸盐反应,如:所有磷酸一氢盐,所有磷酸二氢盐,可溶性的磷酸正盐(但是必须有难溶性碱或氨NH3生成,如:磷酸三铵等).而与难溶性磷酸正盐(磷酸三钙,磷酸三钡,磷酸三铜,磷酸铁等)或其他可溶性磷酸盐(如:磷酸三钾,磷酸三钠等)不反应 例如:NaH2PO4 + 2NaOH ===Na3PO4 + 2H2O (NH4)3PO4 + 3 NaOH ==加热== Na3PO4 + 3 NH3(气体) + 3 H2O

碳酸钙 和 磷酸三钠 反应 生成 什么

不一定,你要看离子积

磷酸三钠对锅炉水有什么作用

磷酸三钠是常用的锅炉软水剂。一般的生产企业都会用到蒸汽,蒸汽必须用到锅炉。锅炉在烧水产生蒸汽的过程中把蒸煮的自来水(或者地下水)蒸发掉了纯水,随着时间地日积月累,会有大量的金属杂质残留在锅炉中。这些金属离子大多以碳酸盐的固体形态附着于锅炉壁上(即锅垢)。长此以往,锅炉因为被大量的碳酸盐附着使导热不均。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就需要定期对这些金属盐进行清理。最为常用的就是磷酸三钠。加入适量的磷酸三钠可以使锅垢自然脱落,也可以减少锅垢的再形成;又因为磷酸三钠相较与其他的软水剂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磷酸三钠看称为性价比很高的锅炉软水剂。

锅炉炉水电导高是加多磷酸三钠还是加少了?

加多了,炉水中会添加磷酸三钠去硬度,量太高就会造成这种结果,碱度单独看看不出问题,要配合炉水PH,还有Na离子含量来判断,另外考虑炉水连排量是不是偏小,结合冷凝水回收时是否去除离子不够电导率偏高。磷酸三钠通过水解反应而呈现弱碱性,主要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三个中压蒸汽汽包,通过加药量的调节控制炉水的ph值。当ph值≤7时,锅炉金属表面腐蚀后产生的松软氧化层无法起到保护金属继续被腐蚀的作用,只有在ph值大于7时,才能形成稳定的保护膜,使腐蚀着缓。物理化学性质性状无色或白色结晶。熔点73.3~76.7℃(分解)相对密度1.62(20℃)溶解性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不溶于乙醇、二硫化碳。产品用途用作软水剂、锅炉清洁剂、金属防锈剂以及用于造纸、制革、照相等。

磷酸三钠对锅炉有什么好处,怎么使用

加药的目的是为了防垢阻垢,就磷酸三钠本身而言,它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在锅内加药由于温度的原因,这种腐蚀别只有在新炉初始煮炉时才发生,并且与金属发生反应,使受热表面形成钝化,因此,当再次加药时就不会再腐蚀。但是,在除氧器中加药,由于除氧器、除氧水箱等金属表面都没有加防腐,如果在这里加入磷酸三钠,势必会造成对设备的危害。不过,这种方法可用作应急使用,不要长时间使用。

硫酸锂与磷酸三钠反应

磷酸三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磷酸和硫酸钠。

请问磷酸钠和磷酸三钠有何不同?

一样的 的,

硫酸滴定磷酸三钠的反应?

H2SO4+2Na3PO4=2Na2HPO4+Na2SO4H2SO4+ 2Na2HPO4=2NaH2PO4+Na2SO4H2SO4+2NaH2PO4=2H3PO4+Na2SO4

十二水磷酸三钠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写的

磷酸三钠不和氧化铁固体反应,磷酸三钠和铁离子倒是可以反应,生成络合物:3(po4)3-+fe3+=====【fe(po4)3】3-络合物是无色的,所以你可以看粻龚纲夹蕺蝗告伟梗连到,溶液由铁离子的棕黄色变为无色。这个络合反应在分析化学上被用来掩蔽三价铁。满意请采纳,谢谢^_^

磷酸三钠与柠檬酸是怎么反应的?

Na3PO4+C6H8O7=Na2HPO4+C6H7O7Na

磷酸三钠与盐酸会不会反应?反应式是什么?

可以反应,盐酸比磷酸酸性强,生成氯化钠,五氧化二磷,水

锅炉煮炉时 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氢氧化钠调节PH值,使其控制在8.5~10.0之间 磷酸三钠防止结垢,由于锅炉水处在沸腾条件下,且PH值在9~10.5,炉水中的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将发生反应,生成物碱式磷酸钙是一种松软的水渣,易随锅炉排污除去,且不会粘附在锅内形成二次水垢.由于碱式磷酸钙是一种难溶化合物,其溶度积较小, 故只要炉水中保持适量的过剩磷酸根离子,就可使炉水中钙离子浓度非常小,从而达不到硫酸钙及硅酸钙的溶度积,也就不会生成水垢.

锅炉煮炉时 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能除锈吗?

氢氧化钠调节PH值,使其控制在8.5~10.0之间磷酸三钠防止结垢,由于锅炉水处在沸腾条件下,且PH值在9~10.5,炉水中的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将发生反应,生成物碱式磷酸钙是一种松软的水渣,易随锅炉排污除去,且不会粘附在锅内形成二次水垢。由于碱式磷酸钙是一种难溶化合物,其溶度积较小, 故只要炉水中保持适量的过剩磷酸根离子,就可使炉水中钙离子浓度非常小,从而达不到硫酸钙及硅酸钙的溶度积,也就不会生成水垢。

磷酸三钠的用途

能作为清洗剂中的铝缓蚀剂和钢铁的缓蚀剂,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渗透和乳化作用,能增加水的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涤剂。

磷酸三纳28.5YD代表什么?

这个数字吧我还真还不知道等我给你问问我再告诉你谢谢

硫酸跟磷酸三钠反应形成什么

最终形成磷酸和硫酸钠3H2SO4+2Na3PO4=2H3PO4+3Na2SO4

磷酸三钠和氯化铝会发生反应吗会产生什么?

不会发生反应分子式Na3PO4.12H2O,分子量380.20。注:1.磷酸三钠可以看作是以磷酸H3PO4为母体,用3个金属钠原子Na,全部置换了它分子式中所含的3个氢离子H+后,所得的产物。因磷酸H3PO4是三元酸,它的分子式里有3个可以被金属元素置换的氢离子。2.磷酸可以直接与钠起作用生成三种钠盐,当磷酸分子式中有一个氢离子,被一个金属钠原子置换时,就生成第一种钠盐,即磷酸二氢钠NaH2PO4。当磷酸分子式中有2个氢离子,被2个金属钠原子置换时,就生成第二种钠盐,即磷酸氢二钠Na2HPO4。以上两种钠盐,因分子式里还有氢离子的存在,所以称为酸式盐。3.当磷酸分子式中的3个氢离子,被3个钠原子全部置换时,就生成第三种钠盐,又叫做正盐(正磷酸钠),即磷酸三钠Na3PO4。二、磷酸三钠的制备  制备法如下:1.用纯中和磷酸后所得到的磷酸氢二钠溶液,浓缩到15°Be‘时,加入液体烧(29.5%),并继续浓缩到24~30°Be",等到反应进行中所发生的CO2全部逸出后,在压滤机上过滤。2.将滤液放入结晶器内结晶,然后用离心机脱水,即得磷酸三钠。3.化学反应式如下:H3PO4+Na2CO3→Na2HPO4+H2O+CO2↑磷酸纯磷酸氢二钠水二氧比碳4.磷酸氢二钠分子式中的第三个氢原子再用烧中和,即生成磷酸三钠。反应式如下:Na2HPO4+NaOH→Na3PO4+H2O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水三、磷酸三钠在印染上的用途  (一)作硬水软化剂磷酸三钠作锅炉用水炉内处理剂。注:1.磷酸三钠能与水中容易结成锅垢的可溶性钙盐、镁盐等起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Ca3(PO4)2、磷酸镁Mg3(PO4)2等沉淀物悬浮於水中,所以使锅炉不结锅垢。同时多余的磷酸三钠,还能将已结的锅垢部分变成松软而脱落。因此节约了锅炉的用煤,维护了锅炉的安全和延长了锅炉的使用期限。反应式如下:3CaSO4+2Na3PO4→3Na2SO4+Ca3(PO4)2↓3MgSO4+2Na3PO4→3Na2SO4+Mg3(PO4)↓(二)作棉布煮练助剂棉布煮练用水,水中含有硬度,应加入适量磷酸三钠作软水剂。它的优点能使织物毛细管效应提高。注:1.磷酸三钠软化硬水后,使练液中的烧不致被硬水所消耗,促进了烧对棉布的煮练作用。2.磷酸三钠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渗透和乳化作用。3.在一般的用水硬度下,磷酸三钠的用量约0.5~1克/升。(三)作去垢剂、金属洁净剂磷酸三钠溶在水中有滑腻的感觉,能增加水的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涤剂。注:1.化验室可用1%磷酸三钠溶液洗涤瓶子,去除污垢。2.印花滚筒镀铬前,可用5%磷酸三钠溶液洗清铜花筒表面上的油腻,促使花筒镀铬顺利进行。

十二水磷酸三钠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写的

磷酸三钠不和氧化铁固体反应,磷酸三钠和铁离子倒是可以反应,生成络合物:3(po4)3-+fe3+=====【fe(po4)3】3-络合物是无色的,所以你可以看粻龚纲夹蕺蝗告伟梗连到,溶液由铁离子的棕黄色变为无色。这个络合反应在分析化学上被用来掩蔽三价铁。满意请采纳,谢谢^_^

为什么在炉水磷酸三钠处理后生成碱式磷酸钙而不是磷酸钙

磷酸三钠在印染上的用途(一)作硬水软化剂 磷酸三钠作锅炉用水炉内处理剂。 注:1.磷酸三钠能与水中容易结成锅垢的可溶性钙盐、镁盐等起作用,生成 不溶性的磷酸钙Ca3(PO4)2、磷酸镁Mg3(PO4)2等沉淀物悬浮於水中,所以使 锅炉不结锅垢。2.同时多余的磷酸三钠,还能将已结的锅垢部分变成松软而脱落。因此节约 了锅炉的用煤,维护了锅炉的安全和延长了锅炉的使用期限。反应式如下: 3CaSO4+2Na3PO4→3Na2SO4+Ca3(PO4)2↓ 3MgSO4+2Na3PO4→3Na2SO4+Mg3(PO4)(二)作棉布煮练助剂 棉布煮练用水,水中含有硬度,应加入适量磷酸三钠 作软水剂。它的优点能使织物毛细管效应提高。 注:1.磷酸三钠软化硬水后,使练液中的烧??不致被硬水所消耗,促进了烧 ??对棉布的煮练作用。 2.磷酸三钠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 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 渗透和乳化作用。 3.在一般的用水硬度下,磷酸三钠的用量约0.5~1克/升。 (三)作去垢剂、金属洁净剂 磷酸三钠溶在水中有滑腻的感觉,能增加水的 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 涤剂。注:1.化验室可用1%磷酸三钠溶液洗涤瓶子,去除污垢。2.印花滚筒镀铬前,可用5%磷酸三钠溶液洗清铜花筒表面上的油腻,促使花 筒镀铬顺利进行

求磷酸三钠和铁,磷酸三钠和三氧化二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磷酸三钠不和氧化铁固体反应,磷酸三钠和铁离子倒是可以反应,生成络合物:3(PO4)3- + Fe3+ =====【Fe(PO4)3】3-络合物是无色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溶液由铁离子的棕黄色变为无色。这个络合反应在分析化学上被用来掩蔽三价铁。满意请采纳,谢谢^_^

磷酸三钠与碳酸锂反应

磷酸锂和碳酸钠。磷酸三钠和碳酸锂反应方程式为:Na3PO4 + Li2CO3 → 2Li3PO4 + Na2CO3。在水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磷酸锂和碳酸钠两种物质。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合成磷酸锂和碳酸钠。磷酸锂常用于电池等领域,碳酸钠则广泛应用于玻璃等产品的生产中。

请尽量说明三聚磷酸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又称磷酸三钠。重要的有十二水合物和无水物。无水物为白色结晶。密度2.536g/cm3。熔点1340℃。十二水物为无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密度1.62g/cm3。熔点73.3℃。76.7℃分解。加热到100℃失去12个结晶水而成无水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均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不溶于二硫化碳和乙醇。由磷酸与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控制ph值8~8.4,经过滤去滤饼残渣,滤液经浓缩后,加入液体烧碱使na/p比达到3.24~3.26,再经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干燥而制得。无水物系将十二水磷酸钠结晶溶于加热到85~90℃的水(10%~15%)后,经脱水干燥制得。均可用作软水剂和洗涤剂,锅炉防垢剂,印染时的固色剂,织物的丝光增强剂,金属腐蚀阻化剂和金属防锈剂,搪瓷生产中的助熔剂和脱色剂,制革中的生皮去脂剂和脱胶剂等。食品级十二水磷酸钠用作食品加工中的乳化剂,品质改良剂,营养增补剂,以及食品用瓶(罐)等的洗涤剂。

磷酸三钠有什么作用?

磷酸三钠在印染上的用途x0dx0a (一)作硬水软化剂 磷酸三钠作锅炉用水炉内处理剂。 x0dx0a注:1.磷酸三钠能与水中容易结成锅垢的可溶性钙盐、镁盐等起作用,生成 不溶性的磷酸钙Ca3(PO4)2、磷酸镁Mg3(PO4)2等沉淀物悬浮於水中,所以使 锅炉不结锅垢。x0dx0a 2.同时多余的磷酸三钠,还能将已结的锅垢部分变成松软而脱落。因此节约 了锅炉的用煤,维护了锅炉的安全和延长了锅炉的使用期限。反应式如下: 3CaSO4+2Na3PO4→3Na2SO4+Ca3(PO4)2↓ 3MgSO4+2Na3PO4→3Na2SO4+Mg3(PO4)x0dx0a (二)作棉布煮练助剂 棉布煮练用水,水中含有硬度,应加入适量磷酸三钠 作软水剂。它的优点能使织物毛细管效应提高。 x0dx0a注:1.磷酸三钠软化硬水后,使练液中的烧??不致被硬水所消耗,促进了烧 ??对棉布的煮练作用。 x0dx0a 2.磷酸三钠与硬水中的钙、镁盐反应,成为不溶性的磷酸钙和磷酸镁盐;这 些磷酸盐没有粘性,不会像肥皂的钙、镁盐那样粘在织物上。此外,还具有 渗透和乳化作用。 x0dx0a 3.在一般的用水硬度下,磷酸三钠的用量约0.5~1克/升。 x0dx0a(三)作去垢剂、金属洁净剂 磷酸三钠溶在水中有滑腻的感觉,能增加水的 润湿能力,有一定的乳化作用,是涂去硬的表面和金属表面上污垢的极好洗 涤剂。x0dx0a 注:1.化验室可用1%磷酸三钠溶液洗涤瓶子,去除污垢。x0dx0a2.印花滚筒镀铬前,可用5%磷酸三钠溶液洗清铜花筒表面上的油腻,促使花 筒镀铬顺利进行。

磷酸钠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什么

又称磷酸三钠。重要的有十二水合物和无水物。无水物为白色结晶。密度2.536g/cm3。熔点1340℃。十二水物为无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密度1.62g/cm3。熔点73.3℃。76.7℃分解。加热到100℃失去12个结晶水而成无水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均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不溶于二硫化碳和乙醇。由磷酸与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控制pH值8~8.4,经过滤去滤饼残渣,滤液经浓缩后,加入液体烧碱使Na/P比达到3.24~3.26,再经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干燥而制得。无水物系将十二水磷酸钠结晶溶于加热到85~90℃的水(10%~15%)后,经脱水干燥制得。均可用作软水剂和洗涤剂,锅炉防垢剂,印染时的固色剂,织物的丝光增强剂,金属腐蚀阻化剂和金属防锈剂,搪瓷生产中的助熔剂和脱色剂,制革中的生皮去脂剂和脱胶剂等。食品级十二水磷酸钠用作食品加工中的乳化剂,品质改良剂,营养增补剂,以及食品用瓶(罐)等的洗涤剂。

磷酸三钠的性质和检验方法以及它的相关用途

分子式:Na3PO4CAS号:性质:又称磷酸三钠。重要的有十二水合物和无水物。无水物为白色结晶。密度2.536g/cm3。熔点1340℃。十二水物为无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密度1.62g/cm3。熔点73.3℃。76.7℃分解。加热到100℃失去12个结晶水而成无水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均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不溶于二硫化碳和乙醇。由磷酸与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控制pH值8~8.4,经过滤去滤饼残渣,滤液经浓缩后,加入液体烧碱使Na/P比达到3.24~3.26,再经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干燥而制得。无水物系将十二水磷酸钠结晶溶于加热到85~90℃的水(10%~15%)后,经脱水干燥制得。均可用作软水剂和洗涤剂,锅炉防垢剂,印染时的固色剂,织物的丝光增强剂,金属腐蚀阻化剂和金属防锈剂,搪瓷生产中的助熔剂和脱色剂,制革中的生皮去脂剂和脱胶剂等。食品级十二水磷酸钠用作食品加工中的乳化剂,品质改良剂,营养增补剂,以及食品用瓶(罐)等的洗涤剂。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