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请高手写一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调研与思考的报告。重庆的

一、调查背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号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已逐步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近几年来农村的发展和变革,“留守儿童”的大量涌现,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二、调查目的我们对道河乡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困扰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农村学校和家庭有效地开展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方法。三、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从澧县道河乡大岩中心小学和新桥小学四、五年级四个自然班中随机抽考17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80人,女生85人,年龄为10岁至13岁,基本上来自农村家庭。2、调查方法(1)选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检测材料,调查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方面的特点。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2)本调查共测验170人,有效测验165人。3、统计标准《MHT》量表用八项因素反映学生的焦虑心状,每项因素以标准分8分为临界点,即<8为正常焦虑,>8为异常焦虑,八项因素标准分之和为学生的焦虑总分,故焦虑总分的临界点等于64分。四、调查结果1、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表1 165名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的分布总焦虑倾向标准分 65分以上(含65分) 0~64分人数 29 136所占比例(%) 17.58 82.42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为17.58%,此即为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2、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2 29名总焦虑倾向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上异常焦虑的人数分布内容量表 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 自责倾向 过敏倾向 身体症状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人数 4 8 2 2 5 3 20 10所占比例(%) 13.79 27.59 6.90 6.90 17.24 10.34 68.97 34.45名次 5 3 7 7 4 6 1 2由表2可知,29名总焦虑倾向学生在八个内容量表中按标准分超过8分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还有许多学生,虽然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下,而个别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却在8分以上(见表3)。说明他们虽然在总体上没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这些学生同样必须进行心理指导。表3 全体学生在各内容量表异常焦虑人数分布内容量表 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 自责倾向 过敏倾向 身体症状 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人数 6 8 2 2 7 5 30 13所占比例(%) 3.64 4.85 1.21 1.21 4.24 3.03 18.18 7.88名次 5 3 7 7 4 6 1 2从表3可以看出,全体学生在八个内容量表中异常焦虑人数所占比例较大的分别是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与表2的排序相比,存在显著高相关。这表明不管是全体学生还是高焦虑学生,二者在更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方面是一致的。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量表内容依次为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五、结果分析1、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7.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一次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6.32%~16%[1])。这说明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普遍存在。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其总焦虑分≥65的那部分学生,也包括虽然总焦虑分<65,但在个别内容量表上却显示出异常焦虑的学生。我们既要对17.58%的小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2、恐怖倾向是影响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造成恐怖倾向的原因主要是孩子从小受到娇养和过分照料而形成了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据我校的调查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有接近六成的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和教育。当今的老人,由于自己在孩提时代曾饱尝生活的艰辛,总想为孙辈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他们视孙辈为掌上明珠,百般娇宠,事事处处护着孙辈,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求。“对孩子溺爱,有求必应”的比例高达78.9%。在这种娇生惯养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一点波浪和挫折,极易形成恐怖心理。3、冲动倾向的发生率在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中排在第二位。冲动倾向是指被强烈的焦虑所驱使坐立不安,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喊等。它与恐怖倾向一样都是情绪方面的问题,首先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密切关系。如果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过分满足,就易养成孩子任性、固执及情绪易变的特点。其次,与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培养有关。小学生压力过大,又没能在家庭和学校里学习到对付挫折和困难的办法,容易情绪失控。4、对人焦虑在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排列第三。主要表现在众人面前感到坐立不安,在人际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人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独生子女综合症”,当今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较任性、固执、依赖性重。其次和学校教育忽略对小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有关。5、学习焦虑在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仅排列第五。这说明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了基础。而近几年来的不少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并不在学习上,而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和情绪控制上。我们的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发现。六、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影响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最主要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块问题地区。受传统意识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等错误的家教观念,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家长或主要监护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等个性,导致农村小学生在情绪控制、人际交往上存在比较多的困扰。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比较严重,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更新家教观念,优化家教方式,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3、各农村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起对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对部分焦虑现象异常严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4、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组织学生接受社会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磨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本文就胜利村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其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探讨。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胜利村是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一个传统的农业村,现有人口1927人,外嫁未迁户口56人,常住人口1437人,未满14岁的留守儿童74人,占全村人口的3.84%,有52人和奶奶、爷爷在一起生活,22人在家独立生活。在调查中发现,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情况比较突出。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性格比较内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他们表示一般他们放学回家后一般就在家里,很少出去,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主要的活动就是在家看电视,这主要是10岁左右的孩子,更大点喜欢到网吧去打发时间。和爷爷奶奶这些大人,他们认为没有多少话讲,或者根本就不想和他们讲。这些孩子在群体活动中通常比较静,调查显示,他们很羡慕那些能唱能跳能讲笑话的小孩,而他们只是人群中的一个观众。长期的这种生活形成了他们性格上的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二)精神抑郁,很难找到快乐   这些孩子大多都是14岁以下,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比较快的一个时期,而稳定的心理特征还未形成,特别是进入到青春期后,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就更加的突出,在学习上困难、交友的迷茫、青春期的困惑,这些问题使得他们无法找到心理排解的窗口。这让这些人群无法获得快乐,内心的痛苦、郁闷纠结使得这些孩子没有自信,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缺乏生气。   (三)情绪暴躁,容易失控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几名留守的孩子,“对你在学校和家里和老师及大人吵过架吗”的回答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吵过,有些甚至经常和大人及老师吵架、甚至有两个孩子因为经常在学校和同学打架换了三个学校。有2个孩子表示很厌倦现在的生活,不想读书,也想早点出去打工。   (四)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内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在调查中发现,现在13-16的儿童有16名,其中没有读书6人。这些孩子的心理感觉有一种被抛弃的伤害。父母沟通的不足。   (五)家庭问题导致精神的奔溃   许多在外打工的家庭父母双方由于没有在一个地方打工,夫妻关系逐渐冷淡,最后导致离婚,一些留守儿童哦,主要是女生,心理很脆弱,容易产生厌世的心理。我所在的学校班级就有一个同学,父母离婚,在那段时间里几乎天天哭泣,后来还出现了离家出走,很多天没有回学校和家庭的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回答你认为你爸爸妈妈关系好吗的问题时,70%的孩子表示不知道,20%的孩子表示不好。    二、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亲情的缺失   由于常年不在父母的身边,隔代教育的缺点让这些人感受到了亲情的冷漠,大人希望用物质的东西来弥补,而这些物质的东西无法代替亲情。12岁的杨鹏一位在家"留守"了7年的儿童。在小杨鹏还刚刚懂事起,父母便离异,分别到广东和北京打工。小钟已7年没有看到妈妈,爸爸去年再婚后也没有回来过年。爸爸给他一个存折让他自己取钱应付学习和生活的开支。和爷爷、大伯、大娘住在一起的他,每当想起爸妈,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感受着孤独、空虚。因此,杨鹏不愿意上学,下了课也不肯写作业,性格十分孤僻内向。他在日记里这么倾诉:“爸爸妈妈各奔东西,他们再也不管我了,我和孤儿差不多了。   (二)学习的压力   现在我们天天高喊着素质教育,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学校的教学教育依然和学业成绩挂钩。这一点在初中升高中显得有为凸显。老师的期盼,父母的期待让孩子在学业的道路上倍感艰辛和疲惫。一些学校虽然实行了等级成绩制度,但分数依然让这些孩子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对留守儿童的打击更大,他们得不到老师、父母正常的心理疏导,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学习的不用心、对前途更加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三)青春期的困惑   在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成为有色新闻,令当事人非常尴尬,就这样,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为数不少。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留守儿童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心理波动,出现心理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反映。而心理问题却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援助,日积月累,问题就显得比较的突出了。   (四)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五)社会环境复杂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三、对策探讨   (一)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1、完善家庭教育   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外出打工,务须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术,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家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对于孩子的父母,如果不能在家照顾孩子,应当选择合格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关注。父母也应当及时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对于父母,根本是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不是给孩子一个温饱富足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2、加强学校的教育   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使之解开心灵的疙瘩。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一点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首先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清楚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日、父母的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喜好和他的`朋友、监护人情况等。同时在平时多加强与这些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住校的留守儿童,更希望班主任老师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这些“特殊的学生”。   3、社会教育不可缺失   作为政府,应该把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作为基层政府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倡导关爱生命,关爱留守儿童。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如由学校和政府的共青团机关、少工委联合开展的心理救助、春游、亲子活动等有意义的专项活动。二是加强对教育的扶持,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待遇,加大对班主任就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培训工作。三是政府还可以就现实的教育环境加大治理的力度。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黑网吧加强查处的力度,对危害学校学生安全的事件要加强管理。对学校周边不良少年要加强监管,以免给这些心理脆弱的留守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恐慌。   (二)、关爱孩子,创新关爱教育机制   对于留守儿童,可以创办“留守儿童学校”或者“留守儿童班”,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配备高素质的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我们想是大有裨益的。开展“父母就在身边”活动,开放专列,在一个特定的节假日,安排这些留守儿童和父母见面和生活一天或者几天的时间,为他们的出行、沟通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完善社区、农村关爱服务网络,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的主要干部牵头,热心关注、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份关爱。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同时这些留守儿童就是将来社会的劳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如何教育培养好这些留守儿童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给他们一缕心灵的阳光,让这些孩子也能茁壮的成长。 ;

留守儿童心理性格成因与环境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性格成因与环境调查报告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留下老少守护家园,于是衍生出了一个全社会都在普遍关注的新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管理存留了一个空档。由于时间、距离和经济等因素的困扰,一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在社会的表现无法做到"常回家看看",更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孩子心理上的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正是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一生。   "留守儿童",一个曾经在很多人心里应该充满孤独、敏感的词语,在这次社会实践的真正接触中,才越来越觉得他们只是我们所有孩子中的一个比较特殊部分。或许他们比同龄人少了爸爸妈妈日夜的陪伴,也许他们在遇到挫折时无法扑进父母的怀里撒娇,但他们并不比我们缺少关心和爱,同样,他们的心中也一样充满着对社会的感恩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但毕竟他们还是小孩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思想都还不太成熟,在他们心智发育的重要阶段,父母不在身边,极有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思想偏激或者对社会漠视。甚至有个别小孩子,由于长期与外界缺少交流,本能的会产生一些对陌生人的抵触情绪。再者,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心理年龄远比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同龄小孩要大的多,他们显得更成熟,更懂事,但其实也更脆弱。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从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研究报告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和人的性格科学》季刊发表。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由此可见,童年时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也可以说,童年的质量影响孩子日后的成就。   社会环境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家庭,正是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从教育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而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母亲的存在,家庭生活方式是无法估量的重要。缺乏母爱的儿童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父亲对儿童在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性成人交往的机会。幼年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儿童,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作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或父母在他们性格成型的重要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承担起这个重要的责任。他们往往在单亲的抚养或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于是会比同龄人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小孩子以后的性格的发展方向。   此次调查,我们主要针对南通如皋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做一个全方位的调查工作。我们将问卷分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两部分,将重点问题相互比较,通过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中总结出共性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留守儿童目前的性格特征。    一、缺乏交流,孤独感情绪普遍存在   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小孩子跟监护人偶尔有心理情况的交流,有近10%的学生甚至没有心理交流,只有近20%的孩子经常交流,然而,此类现象在非留守儿童群体中却并不明显。没有性别、年龄、年级的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跟监护人之间的距离,很容易使小孩子产生孤独感。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情绪特点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情绪,是主要发生在家里的情感体验。   虽然我们常说"享受孤独",但假若一个人彻底陷入孤独,那么他几乎一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孤独是孤独者的堡垒。就是说,过于孤独的人,孤独是他们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要么,他们很容易在关系中受伤。要么,他们没有学会用好的途径去建立关系,于是很容易在关系中伤害别人。通常,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孤独者因为没学会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容易伤害别人,于是也很容易被人疏远,而被疏远则是对他的伤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链条。最终,他们干脆沉溺于孤独中,那样才可以不受伤。然而,孤独的另一面是对关系的渴望。一个人越孤独,对关系实际上就越渴望。   作为留守儿童,他们过早的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对于一个童年中孩子来说,父母就是自己在社会中接触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同样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却因为外出务工,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留存了一个空挡,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孩子缺少对外界事物的直接认识,于是开始对陌生事物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是自卑。于是孤独感便成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情绪。   而学生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很频繁,不会产生太多的孤独,这就提醒我们交流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缓解内心压抑的手段。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级体系共同来帮助这群特殊群体走出阴影,在学校,老师要对这些孩子一视同仁,不同程度给予不同关心,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室、创建与家长沟通联系的平台,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问题;而父母,则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孩子的成长尤为关键,经常打电话回家,跟他们聊聊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倾听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而非批评    二、精神空缺,物质补救   在调查中我们惊讶的发现,79个学生中有3个学生每个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上,大约10%的学生花费在80到100元之间,约11%的学生花费在50到80元之间,更多的学生每个月零花钱低于50元。当然这种物质填补,也只是发生在少数学生中。他们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精神极度匮乏,另一个是物质异常充足。这主要产生于两方面的原因,一、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小孩子身边,对小孩子感到非常地愧疚,于是,他们就开始从物质上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如给孩子买很多的衣服、食物,给他们很多的零花钱,这称为补偿式的爱。二、在有充足经济来源并且没有太多约束力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这种补偿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不能正确处理金钱关系,很难理解父母赚钱的来之不易等。有专家称,这种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归结于社会过度强调"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并且将其负面性进行夸张式的宣扬,从而导致父母对其子女异常愧疚。而孩子也似乎从中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用这种花钱的方式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平。   这告诫我们,作为社会积极的一方,在帮助留守儿童解除一些心理生理问题的同时,也要把握这种宣扬的力度,过犹不及之道,适用于每个环节,包括关注留守儿童这样积极的事件。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醒各位家长,物质不过是身外物,要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渴望什么,这绝不仅仅是每月高额的零花钱可以替代的,而回归根本,防止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方法还是父母多关心,多了解。   总而言之,孩子们的性格形成和箭头教育及成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不管事留守还是非留守,他们的是我们的未来。孩子始终是需要父母在身边,不管他们表现的多懂事,多成熟,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始终代替不了父母的爱。每个孩子都想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可以有一个肩膀来依靠,在受到委屈时可以有人把自己拥在怀中让自己放肆地大哭。很多父母外出打工都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但物质生活的改变对孩子们而言,远不及和父母一起生活。孩子正在需要的是父母在身边给自己的真切的关怀,而不是用每周一个例行公事一样的电话来维系这份亲情。相信在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