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加强农发行基层队伍建设

律达网:农发行县级支行建设是做好农发行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农发行系统县级支行建设,关键在领导。农发行系统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转变作风,面向基层。县支行“一把手”是县支行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其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基层建设成效的优劣。因此,县支行“一把手”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发行工作,必须努力做好“五种人”。要做县支行建设的“明白人”。所谓“明白人”就是要懂基层行建设的标准和依据。按照县支行建设的内容和标准建设基层,是县支行“一把手”应具备的基本功。因此,作为县支行“一把手”,抓县支行要搞好“五个建设”。一是要加强县支行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县支行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使之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二是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县支行业务,完善县支行的运行机制。三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热情带队,提高农发行干部的综合素质、岗位技能,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四是要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五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严厉惩处违法违纪行为。要做关爱群众的“贴心人”。能不能端正对干部职工的根本态度,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爱护他们,是检验一名县支行“一把手”是否称职的一条政治标准。县支行“一把手”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干部职工要有深厚的感情,要像一团火,温暖干部职工像一块磁铁吸引、凝聚人心。只有对干部职工爱得深,对下情了解得透,工作才有针对性。具体讲就是要对下属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交友婚恋、思想状况、家庭人员、经济状况等情况,做到“一口清”。还要随时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变化,形成活档案。凡是涉及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作为大事来对待。要关心干部职工的成长,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要做以身作则的“带头人”。县支行“一把手”是县支行的“领头雁”,必须率先垂范,模范带头。要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来”,自觉与大家工作学习在一起。单位内部是否团结和谐,奋进争先,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与县支行“一把手”为人的态度、处事的原则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对干部职工入党、评先选优业务岗位晋升干部选拨任用等热点和敏感问题,一定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只有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处事,大家才能服气。坦诚相见,直言相告,大家就亲近你,否则就疏远你。县支行“一把手”切忌说两面话、做两面人,要求别人积极进取而自己却懒散消极,要求别人处事公道而自己却不讲原则,要求别人豁达大度而自己却心胸狭隘;这种“台上讲得明白,台下做得糊涂,人前装得挺像,背后做得走样”的领导干部是不会有威信的,是不可能把大家凝聚到自己周围的。要做培养骨干的“有心人”。县支行“一把手”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工作,县支行“一把手”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事事通、样样行。要善于集中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建设县支行。抓县支行建设,必须培养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干部职工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从工作优势上看,他们与大家朝夕相处,起点相同,身份一致,放得开、谈得来,彼此能敞开心扉,掏心窝、说实话。领导了解不到的情况,他们了解得到;领导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想得到;领导做不到位的工作,他们做得到。县支行“一把手”有一支过硬的骨干队伍,工作上就会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要做工作落实的“责任人”。说一千,道一万,县支行工作关键在于抓落实。搞好县支行建设,打牢县支行基础,主要靠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这是管好队伍的看家本领,也是每个带队伍的人要学会的基本功。县支行“一把手”一定要充分认识管理工作是单位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管理工作贵在经常,难在经常。要在反复抓,抓反复中求实效,要坚持工作的高标准,老老实实地打基础,努力达到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办事公道、服务规范的标准。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抓工作要定岗、定位、定责任,把任务落实到人头上。要坚持好分析、检查、讲评、奖惩等工作制度,实现县支行整体提高、全面过硬的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营业室 王洪卫供稿)

农发行对涉农企业发放贷款起什么做用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然很深很广,相应地,农发行的地位和作用就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完善,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逐步减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会明显减少,相应地,农发行的地位和作用将呈现下降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阶段,农发行在完成其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调节经济结构的使命后,其政策性色彩逐渐淡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区别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转变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二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梯级推进战略,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特别突出。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农发行在职能定位时应将区域发展原则贯穿始终,逐步探索选择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支持重点,在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农发行所追求的目标应是在成本(补贴)既定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或说亏损最小化),并努力实现效益(或亏损)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农发行对支持对象的支持要坚持资金最小量原则,要用最少的资金融通覆盖最大的业务领域,将资金这种稀缺资源配置到效益最高的企业中去。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一是要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信贷支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把农业国内信贷支持的重点转到生产环节。二是要具有全球视角。农发行职能定位的调整要考虑国际农业保护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的变化,要以其他国家和世界市场作为参照系,要以能够“中和”其他国家不合理的农业保护措施,提高本国农业的竞争力为基本目标之一。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相符合。一是要立足于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以矫正市场的不完善,更好地发挥农发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是替代农村金融市场,取代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合作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二是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紧密互补。农发行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商业性金融“一身二任”问题,为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农发行兼营商业性业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替代商业性金融,而是为了形成农村市场的适度竞争;农发行在降低农业在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逐步培育市场并使其相对成熟后,其“市场出口”更需要商业性金融的参与。三是与其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分工要明确。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弱质性以及支农资金需求的巨大性,仅靠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无法满足农业发展和繁荣的需要的。因此,需要增设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投资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并使其分工明确,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层次的发展需要。  农发行职能定位要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协调,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受到货币政策的限制。农发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同时受到货币政策的限制。当国家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农发行可从中央银行借入较多的借款,也可在金融市场上筹集更多的资金,其业务范围必然相应扩张。反之,其业务范围就会相对收缩。否则,必然受到政府的干预,成为中央银行下一步调控的对象。二是要与财政政策相协调。当政府财力比较雄厚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直接投入,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就会相应收缩。当政府囿于财力的限制对农业等特定领域的直接投入不足时,政府通过利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农业政策性金融增加资金融通,其业务范围必然相应扩张。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政府组织增信原理时要以地方政府的信用承受能力为前提,防止地方政府信用过度透支,将风险向农发行体系转嫁。三是要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协调。农发行作为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也如前述两种改革一样,走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在此背景下,用行政手段对农发行业务范围进行界定和调整是一种明智的现实选择。随着人们对农发行特殊性认识的逐步加深,用立法来界定其业务范围及责、权、利关系以及与其它相关主体的经济关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水到渠成的。

农发行保险业务发展

(一)农发行职能定位和作用对(1、农发行的职能如何定位?)建言:农发行应利用商业银行向城市收编的机会,补充商业银行走时留下的发展空间,从城市包围农村,占据“三农”市场。定位上“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政策作为发展的基础,坚持‘政策性、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积极拓展政策性业务,坚持政策性业务为主,商业性业务为辅的原则,把农发行办成有特色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对(2、农发行应办成一个什么样的银行)建言:应把农发行办成“政策保障,保本盈利,人本管理,内控健全,管理规范,持续发展,资产质量上乘,科技含量高,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开发式农业政策性银行”。(三)金融创新1、降低农发行筹资成本,拓展筹资渠道。(1)第一直接融资形式,通过政府担保发行指令性和市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增加资金来源。第二发行政府贴息担保债券或试行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行金融债券,增加筹资来源,也促进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多元化改革,确保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利益共享,有利于提高支农比例,增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第三利用政府担保从国外借款作为政策性长期贷款的资金来源。(2)将邮政储蓄、住房公积金和社保资金余额纳入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当前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养老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公积金等资金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所以国家可确定一个安全比例按人民银行上存利率划入农业发展银行使用,充分吸收它的“含金量”;或者农发行直接办理这些带有政策性的存款业务,以减少农发行向人行的再贷款,降低经营成本。(3)把农发行内部存款(如工会经存款费、福利费存款等)、代理保险存款等转入农发行系统存款,及开设农发行内部职工个人结算户(带有一定储蓄性质)纳入农发行存款,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达到融资、筹资效果。2、争取政策性业务,如与住房公积金中心建立业务往来,建议把商业银行代办的个人住房贷款争取为农发行办理,因为此项业务实际上是政策性业务,利率比市场利率低3、4个百分点,而且资产质量较好,也可降低农发行信贷风险,农发行可参与办量住房公积金贷款。(四)组织机构对农发行组织机构改革建言:农发行必须争取改制资金,整合机构和资源。方法是把农发行三级经营管理模式变为二级经营管理模式,挤掉部分管理行“水份”。对业务量小、可发展空间小的基层行采取“撤、并、降、转、代”等形式进行区域整合(如贷款规模可控制在1亿元以下、年贷款收发业务掌握在500万元以上)。加大农发行人员大换血力度,在争取改制资金后,把年纪大的、身体弱的、素质差的以内退、退养、退休分流出去,把以前农行分过来的素质特差的次品及不能干一点事、干不来事的、调皮捣蛋的废品硬是要淘汰出去。同时在进人方面要尽量从大专院校引进专业对口德能勤突出的大专以上学生或因行而宜,立足本地挖掘或借调外单位高素质人才(此举效果会更好),还要防止进人上的性别问题,不能把农发行变成“娘子军”银行。人事改革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可适当采取公推公选、直选、公开竞聘等“不拘一格”的方式把年轻的、能力强的、干事情的年轻同志推上领导岗位,阶梯层次发展。在培训教育方面要挖掘内部潜力,采取内部培训和与高等院校联办教学及短期的、集中的脱产培训相结合,将年青骨干送往深造,再以点带面地实施人才回归再培训。(八)企业文化建设农发行树立企业核心理念建言:“人本管理,开拓创新;勤业务实,团结奋进;开发经营,封闭管理”(于无深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农发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发言材料摘编] 农发行福建省分行行长

  一、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明确支农主攻方向。我行从广西实际出发,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城镇建设确定为信贷主攻方向,重点支持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整治、西江流域防涝、桂中治旱等重大涉农项目,全年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86.2亿元,支持农村路网建设项目32个、土地整理项目30个、水环境治理项目3个。   密切与政府合作。一是与自治区公路局、建投集团、旅投集团、水电集团等省级优质融资平台合作,依托平台投放涉农中长期贷款。二是动员各级政府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及其它涉农资金转存我行,2010年新增低成本财政存款12亿元。三是在与地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时,将整顿地方信用环境、消化我行历史包袱纳入合作要件,2010年各地政府代偿国有粮食企业不良贷款55笔、1840/2万元。  优化信贷结构。一是减“短”增“长”,增加贷款收益稳定性。2010年,我行中长期贷款净增75亿元,增幅78.9%,占全年贷款增量的90%,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达49.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减“信”增“押”,力争实现风险全覆盖。对以前年度发放的信用贷款,想尽一切办法追加抵押物或落实有效担保。三是减“劣”增“优”,对商业性贷款进行全面清理、规划,对“散、小、劣”型客户,稳妥有序地实施信贷退出。   完善服务功能。一是推动存款稳定快速增长,年末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74.5亿元,增幅57.5%,存款对利润的贡献率达48%。二是以咨询顾问类业务为突破口,推动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收入2709万元,同比增加1699万元,增幅168.2%。三是保持国际业务快速增长势头。充分挖掘外向型农产品加工贷款客户潜力,全年实现国际业务结算量2.6亿美元。      二、多措并举,克难攻坚,倾力清收风险和不良贷款      一是把现金清收任务分解到相关行,一把手负总责,按月通报进度;对未能达到阶段性目标的,通报批评并给予处罚。二是省、市、县行逐级成立清收小组,三级联动、上下协同。对清收任务重、难度大的分行,区分行班子成员多次到行指导,通过高端沟通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三是实行“三挂钩”,即清收效果与当事人的使用与组织处理挂钩、与绩效工资及奖金挂钩、与业务管理费分配挂钩。四是在已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中,选择有实力的企业牵线搭桥,协助收购不良贷款企业的库存或重组其资产,全区通过重组方式共清收5家企业6619万元不良贷款。五是对最难啃的硬骨头,果断实施依法起诉,通过拍卖抵押物收回贷款本息9笔、4879万元。   经过不懈努力,实现现金清收不良贷款97笔、1.7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降至3.7亿元、不良率降至1.07%。      三、创新机制,优化管理,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学习培养人。坚持集中学习制度,保证每周至少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时间。开展“信贷制度学习和考试”活动,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参加全系统信贷业务知识竞赛获得团体第一,参加广西银行业协会信贷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广西参加西南赛区竞赛。   二是正向激励调动人。通过“公推公考公选”为优秀人才提供舞台,选拔15名副处级干部、36名科级干部;坚持进人逢进必考、上下交流。从基层行选调年轻员工到分行机关跟班学习,从分行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地、县行任职;开展“十佳团队、十佳管理者、十佳员工”评选并给予专项奖励。   三是严格制度约束人。针对风险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身边典型案例,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警示教育;结合贯彻廉洁办贷“十不准”,对全辖从事第二职业的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并下发“四项禁令”;创立与客户廉政共建机制,同全辖789个贷款企业签订廉政协议。     四、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准确把握政策。对政策性银行来说,“政策”是资源,是优势,准确把握并用好用足政策才能乘势而上,反之就会错失良机。  二是必须紧紧依靠政府。农发行时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行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我们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让我们占据业务发展先机,进而实现银政双赢。   三是必须勇于解决困难。广西分行历史包袱重,案件和风险的压力大。解决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既要有信心、有决心、有办法,更要有耐心、有韧劲,求真务实,克难攻坚。      一、明确粮食收购信贷指导思想      从2008粮食年度开始,我们确定了“用政策性收购来解决黑龙江的粮食收购”和“用政策性收购引导市场性收购”的指导思想;尽可能启动国家临储和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性粮食收购,减轻市场性粮食收购压力和风险;用托市收购价格来指导支持市场性收购贷款风险的防控。  2010粮食年度的秋粮收购截至年末,共发放粮食收购贷款140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106亿斤,分别比同期多放贷65.8亿元、多收购38.1亿斤。   实践证明,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开展粮食收购信贷工作,使我行较好地解决了保收购与防风险的矛盾,粮食收购信贷工作的主动权和可控性明显增强。      二、落实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      区别收购性质,优先支持政策性收购。区别收购性质就是区分政策性收购和市场性收购。其目的一方面要通过控制贷款节奏,启动政策性收购;另一方面要优先支持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收购粮食、掌握粮源,包括增储、临储、轮换和最低价收购,接受储备企业委托参与收购的地方粮食企业也纳入优先支持范围。   区别客户类型,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对参与市场性粮食收购的客户,按农业(粮油)产业化龙头及加工企业、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民营贸易企业进行区分;每类企业又按照一定标准区分为重点支持、积极支持、一般支持三类。通过优先支持保证重点企业的资金需要,不仅客户相对集中,贷款和粮食收购量还大幅度增加。   区别信誉状况,优先支持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凡经我行评定信用等级AA(含)以上,且大豆加工和玉米加工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含)以上,水稻、小麦加工企业以及购销贸易类龙头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的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区别购销方式,优先支持委托收购。把县(市)国有粮库的粮食购销区别为自营收购和委托收购。对历年经营良好、诚实守信且系统评定信用等级A-级(含)以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可开展自营收购和委托收购;对近三年来贷款无不良、利息无拖欠、库存无积压和经营无亏损的“四无”企业且系统评定信用等级BBB一级(含)以上的企业和政府指定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企业,可以支持其开展委托收购业务。      三、强化内控措施,把案防制度 执行落到实处      建立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责任制。一是以“制度执行年”活动为契机,落实、推进全行合规建设总体工作规划目标。二是构建与省纪委共建惩防体系协调机制。三是每年与全辖二级分行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合规、抓规范、抓内控、抓案防。   抓合规突出规范操作。一是结合培训抓制度执行。印发《员工从业行为规范――管理办法汇编》,人手一册;开展“履职尽责”学习活动。二是结合实际抓制度执行。细化民营企业法人和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办法,完善了《粮食企业异地储存粮食信贷监管办法》,试行了贷款调查审查平行作业;制定了全行办公、议事、办贷、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办法;梳理汇编各项信贷政策、制度办法,统一印制了客户经理操作手册。三是结合操作抓制度执行。完善了客户经理贷款尽职记录文本,实现了数据资料多部门多专业的共享。  抓内控强化“两个控制”功能。充分发挥综合业务系统、CM2006信贷管理系统的信贷管理功能,实现各种统计报表自动填报和完善数据查询功能,严格贷款操作流程。      四、强化惩处问责,提升风险案件防控水平      实行岗位轮换。在坚持县支行行长任职满三年轮岗的基础上,对到9月30日上一粮食年度收购贷款本息未结清的支行,待贷款本息收回后对支行行长进行交流任职;对支行副行长实行定期岗位轮换。   严格责任追究。采取经济处罚、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措施,严厉惩处违规违纪人员,绝不姑息迁就,保持问责高压态势。三年来,对内外部检查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按照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同时,对当年粮食收购贷款出现不良的支行和上级管理行当年暂缓月绩效增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任人,追究到底、追踪问责。   建立风险案件防控长效机制。通过与571户企业签订银企廉政共建协议、粮食销售责任书等方式,采取违规积分和对违规责任进行问责、网络反腐建设等各种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健全风险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一、坚持求真务实,精心打造引领发展的坚强班子     2005年,我行确立了“以人为本,管理立行,质量建行,科技强行,创新兴行”的治行思路,提出要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坚持以稳健经营,促有效发展。2007年,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发展要与队伍素质相匹配,与管理能力相匹配,与信用环境相匹配”的理念,并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管理年”活动。通过持之以恒抓管理,使管理理念日益深化,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管理效果日益显现。2005年至今,我行贷款余额增加602亿元,形成不良贷款4874万元,占比不到千分之一,其中准政策性贷款没有发生一笔风险,棉花贷款连续9年实现“双结零”,不良贷款率从26.2%降到2.2%。自2006年首次实现盈利以来,“十一五”期间累计盈利58亿元,实现了从亏损大户到盈利大户的历史性转变。   真抓实干,充分发挥班子模范带头作用。一是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搞调研分析,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剖析问题、解决困难。省分行建立工作分析例会制度,每月定期集体研究全行经营发展情况。建立大客户报告制度,要求有关市分行将贷款1亿元以上准政策性和商业性客户的分析报告,每月报送省分行党委成员。二是带头履行“大客户经理”的职责,坚持高端营销。三是带头抓班子自身建设,自觉做团结的表率。每周召开行长碰头会,认真召开党委会、民主生活会。   严格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分支行班子战斗力。把选人用人、特别是选好配强一把手作为分支行班子建设的重点来抓。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大胆启用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同志担任一把手。对表现平庸、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群众意见大的,省分行党委动真格,不讲情面,先后对4名二级分行行长和3名副行长进行免、降职处理。先后建立健全了分支行班子成员以考促学制度、信贷管理包片责任制度、支行部分正职和全部副职竞聘上岗制度、在职处级干部调研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2007年起推行二级分行领导班子及成员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及个人的绩效奖金直接挂钩,2010年又下发《关于加强分支行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      二、落实以人为本,着力锻造推动发展的精干队伍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管理立行,突出抓制度落实,抓执行力提高。一是加强专业条线管理。制定业务流程和操作标准50多个,全部纳入专业条线管理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行业分析指导制度,仅2010年就编发《业务信息参考》70余期。二是加强中层干部管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中层干部既亲历亲为抓业务工作,又身体力行抓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每名处级干部详细做好履职记录,省分行党委年底全部调阅。三是落实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信贷责任管理实施细则》和《贷款调查中心考评暂行办法》。对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四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行掀起“单位创先进,个人争优秀”的热潮。积极开展“送温暖”等活动。   突出培训重点,丰富培训方式,促进了队伍素质提高。一是抓重点内容培训,提升操作技能。二是加强对重点人员培训,培养业务骨干。三是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三、不断完善机制,积极构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      建立创新机制,激发工作创造性。制定了创新成果评选和奖励办法,积极支持鼓励创新工作开展。2007年至今全行共推出创新成果210余项,多数被应用于经营管理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强化激励机制,引导干事创业积极性。以经营绩效考评为抓手,每季对全辖分支行经营指标考核情况通报督导,每年对盈利前10名和减亏增盈前10名的支行表彰奖励。全面推行支行岗位绩效考核分配制度,适当拉开绩效奖金分配档次。对国际业务等重点工作,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大专项考核力度。   健全监督机制,增强队伍廉洁自律性。一是根据权力大小、与贷款企业的密切程度以及产生腐败可能性,探索实行对监督对象A、B、C三级廉政风险等级管理。二是制定实施《支行行长监督办法》和《客户经理监督办法》,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监督管理。三是开发应用纪检监察综合管理网络系统,覆盖省市县三级,涵盖纪检监察和安全保卫工作各岗位环节。      一、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大局所需、责任所在、商机使然      安徽是中部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因财力所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资金已成为困绕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   2009年以来,我行紧紧抓住安徽作为全国土地整治示范省份的重要机遇,探索 运用新农村建设贷款这个产品,把土地整治与治水治污、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公共产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我行有效发展的主战场。两年累计投放治水治污、土地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234亿元。      二、坚持投向引导,把“三治”项目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把握好投向。从投向上看:一是用于治水兴水、防洪抗旱减灾贷款179亿元,占50%。主要用于长江、淮河等主要干支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和县域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二是用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贷款71亿元,占20%。主要用于农民集中住房建设和农村科教文卫设施建设。三是用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贷款106亿元,占30%。      三、合规经营、规范管理,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     坚持规范管理,做到“三个管住”。一是管住项目资本金。一方面实行资本金审计制度,贷款投放前,由有权机构对项目资本金进行真实性审计;另一方面实行高端核查机制,项目签批前,由省分行分管后台的副行长、资深业务经理、区域风险经理或信贷管理处负责人到项目现场实地核查贷款条件落实情况。二是管住贷款用途。在流程签批中,明确主要责任人、重要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出了问题,对号入座。同时,实行贷前约谈机制,由省分行对项目所在行的市、县分管行长及客户经理约谈。三是管住资金账户。借款人原则上在我行开立了基本账户,并按有关规定开立了信贷资金和项目收入专户以及偿债资金专户;项目建设单位在我行开立了一般存款账户。  坚持风险至上,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与督促落实工作。根据国务院19号文件精神和四部委具体要求,及时向省政府写出专题报告;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意见,督促抓紧清理规范。二是加强对第二还款来源的管理,覆盖风险敞口。6月30日以后贷款,全部采用以土地抵押为主的担保方式;6月30日前审批的贷款,全部补办了合法担保手续。三是加强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分析。对6月30日前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严格按“三率”确定最高融资额度,并且要求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责任;6月30日以后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通过监测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结合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现金流情况,综合判断贷款是否存在风险。      四、注重高端营销、高效办贷、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大营销活动。一是实施高端营销。向总行申报的项目和省政府“861”重点项目,由省分行直接营销或牵头联合营销。二是以会促销。召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项目营销汇报会,各行之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三是运用行业平台推荐项目,农发行独立审贷。与省国土资源厅建立了常态化的联席会议机制。由省政府牵头,成立了由省水利厅、农发行和省财政厅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农田水利协作银政联席会议。   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水平。一是组建省分行营销中心,内设项目培育、评估、督导三个小组,制定岗位职责,从项目培育、评估到贷后检查、后评价等全流程规范操作;二是对新营销的项目,省分行、二级分行和县级支行三级客户部门各指定专人,成立条线项目信贷服务小组。三是对重大民生项目或节能减排项目,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审议审批,并探索平行评审方式。   有效提升发展质量。一是带动负债业务的发展。2010年,通过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带动组织财政性存款日均余额28亿元。二是带动现金清收。从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中收回不良贷款2.55亿元。三是带动中间业务的提升。通过给项目单位提供评估咨询等财务顾问服务,2010年实现财务顾问费收入3492万元。四是带动资产收益水平的提高。2010年,我行中长期贷款百元综合收益率为7.2%。      一、强化品牌意识,坚持主体地位      我们认识到,传统业务是农发行多年精心打造和呵护的金字招牌和标志性业务“收购工作无小事”,对此我们有很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做好传统业务不仅是项政治任务,也是主产区农发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受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等因素影响,我行去年中长期贷款少投放59.9亿元。由于我们一如既往地紧抓传统业务不放手,传统业务继续得到稳健发展,并及时回填了中长期信贷业务发展不足形成的空缺。全年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1.2亿元,不良贷款占比0.45%,比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11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亿元。      二、优化客户结构,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坚持动态管理,坚决淘汰劣质客户。对使用准政策性贷款的企业,坚持一年一审核,一年一调整,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特别是对改革改制不到位、产权不清晰的企业;信用等级在BBB级以下的粮油企业,信用等级在A级以下的棉花企业,都坚决退出收购贷款的支持序列,近三年累计对46家粮油企业、44家棉花企业实行了信贷退出。二是坚持创新思维,大胆引进新兴客户。对风险承受能力强、有品牌、经营管理和信誉良好的各类所有制企业,优先认定贷款资格、优先安排信贷规模。同时,灵活运用营销手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坚持至诚服务,积极培育龙头客户。按照“培养忠诚度,提升贡献度”的思路,一企一策,采取贷款利率下浮、实行公开授信管理、创新担保方式、合理使用信贷产品、争取国家贴息政策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优质客户做大做强。近三年,先后培育省级以上粮棉油产业龙头企业客户112家。      三、把握市场规律,提高经营能力      一是加强市场分析,合理把握贷款节奏。去年,基于对棉价高开高走的判断,在新棉开秤后的1个星期内我们集中投放了21亿元资金支持企业收购。进入10月上旬,针对棉价疯涨态势,严格控制贷款投放,严禁企业跟风抢购,当月仅发放贷款7.5亿元。11月下旬,棉价下跌趋稳后,又及时追加贷款29亿元,支持企业边销边购。通过调控,去年全省籽棉收购均价最终控制在5.5元/斤左右,基本实现风险可控。二是运用信贷杠杆,引导企业理性经营。为防止企业盲目抬价抢购,我们在落实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坚持分批发放贷款,并且原则上第一次发放贷款不得超过审批额度的40%。同时,为防止企业盲目赌市场,采取“年度清场、销贷挂钩”的办法,督促企业均衡销售,赚取合理利润。近三年,企业自主收购的粮棉油基本上都能按期完成清场任务。三是用好市场工具,支持企业规避风险。在切实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支持企业运用电子撮合等新兴市场工具合理避险、稳健经营。到去年末,全辖已有40%的新棉和57%的油脂通过远期交易提前落实了销售渠道,锁定了经营利润。四是发挥整体优势,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在粮棉油生产、流通、深加工等上下游领域的客户资源,积极牵线搭桥,支持贷款客户之间开展产销和供需衔接,推动收购资金大流通、大封闭。同时,利用产品优势,积极拉伸产业链条。      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方式      一是实行倍数管理,把好风险敞口。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企业,按照在农发行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价值,分类别确定贷款放大倍数。对纯购销类企业,信用等级A-(含)以上的,按放大3―4倍确定贷款额度;对加工和龙头类企业,按放大1-4倍确定贷款额度。二是实行精细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在贷款发放环节,实行“一次认定资格、分次核定贷款、有效资产抵押启动、监管库存抵押跟进”的贷款方式;在库存管理环节,监督企业单收单存、动库还贷,大力压缩收购贷款在企业加工、销售、结算等环节的占用;在企业货款回笼环节,将其销售回笼款归行率与贷款利率、信用评级、贷款额度、贷款风险准备金挂钩。三是实行绩效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了贷款“四包一挂”管理试行办法。客户经理对准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做到“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包效益”,同时按其创造效益的一定比例直接对客户经理个人挂钩奖励。四是实行尽职管理,强化责任追究。通过推行《客户经理贷款管理尽职手册》,把信贷管理各环节责任明确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和考核,对非市场因素形成的新增不良贷款严格实行行长问责制、责任追溯制和一票否决制。

农发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自查报告

近年来,县支行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全行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加快推进我行业务发展,加强合规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证。根据省、市分行要求,现将思想政治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我行现有员工19人,男13,女6人,3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6岁。全行员工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3人,31至40岁6人,41至50岁6人,51岁以上4人,Xx年前,我行将有3人退休,从目前进人情况来看,新员不可能补充到位,加剧人员矛盾。从学历结构来看(原始学历),本科2人,大专7人,中专、高中以下10人。从工作年限来看,3年以下1人,3至5年2人,5至xx年1人,10至15年2人,15至20年3人,20年至25年5人,30年以上5人。 从来源看,农行划转11人,从他行调入2人,军转干部2人,新进大学生4人。 总的来看,目前我行员工队伍思想主流是好的,工作是积极向上的,主要表现在: 1、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心经济体制改革。我行员工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增无减; 绝大部分员工对中央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表示关注并愿意积极投身其中; 对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十分关注。员工普遍关心、支持和了解金融体制改革,认识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多数员工面对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银行的要求。 2、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员工普遍认为本行的发展和稳定与自己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关心本行的内部管理和业务发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积极为本行的职责履行和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3、珍惜农发行工作岗位,态度积极向上。大部分员工对农发行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表示满意,对拥有农发行的工作比较珍惜,工作态度认真。多数同志在人少事多、绩效考评要求高的情况下,工作主动性较强,工作质量较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分工明确。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农发行管理工作任务显得更加艰巨而繁重。行党支部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发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多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分析单位职工思想动态,研究部署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了思想政治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人抓,形成了以领导干部为主导,广大党员为主体,党政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由于始终坚持“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使干部职工思想进一步统一,精神面貌明显发生变化,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整个单位充满生机和活力,确保了我行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完善制度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在推进思想建设过程中,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与岗位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监督约束制度紧密结合的机制,既抓业务管理,又做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思想引导,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是党支部围绕全行中心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全行管理工作之中,依据年度工作意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做到“两个规划一起订,两个任务一起下,三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每年年初,及时按照市分行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结合本行实际,积极制定本单位思想政治 工作计划 和安排意见,认真对照目标责任书内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年终进行全面总结检查,使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二是明确责任,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每年年初,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和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行党支部结合实际,对责任书进一步进行分解细化,列入各部室所及个人目标管理责任书之中,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考核、定奖惩,增强了干部职工完成目标任务的紧迫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在认真落实原有的政治学习日、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调查研究、请示报告、信息反馈、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汇报分析制度,要求干部职工每月向所在的部室负责人汇报一次思想,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干部思想情况分析会。同时,建立了领导与干部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与干部进行交心谈话,及时了解和分析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发现苗头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纠正,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纳入行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之中,教育和管理并重,形成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整体,协调发展。五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实行每个干部职工签订廉政承诺书,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能力和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自觉性,保持了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