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领导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强化领导责任和督查考核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行绩效考核  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上重要议程,认真谋划,深入研究,精心部署。一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切实做到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三要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教育培训、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大宣传教育资源,形成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强大合力;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做到落实工作到位、指导工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落实责任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三要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范围,年底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并作为评选先进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提高认识,深入开展作风教育  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有扎实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因此,深入开展作风教育,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一是要把握作风教育的内涵。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因此,“为民、务实、清廉”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二是要明确作风教育的内容。要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把科学发展观教育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结合起来,同党纪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党的光荣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等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有效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要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要把唯物史观教育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教育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要加强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要把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与社会责任和岗位责任教育、党的思想路线教育、正确政绩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要加强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教育。要把正确权力观教育、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健康生活情趣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坚决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治官治权”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一是要规范权力运行制度。要紧紧围绕权力行使做文章,在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权力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上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特别要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当作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对重要领导岗位和直接掌管人财物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以制度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切实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完善党纪执行制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组织对党员的纪律考核指标,全面推行执纪责任制;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建立和完善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出现重大违法、严重滥用职权、严重失职渎职等情况的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要建立健全普通党员违法失职、滥用职权、贪污腐化等应受政纪或刑事处罚的法律责任制度;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而向社会、公民、法人等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同时,制定的制度要政策分明、界线清楚、强化刚性、减少柔性,尽量不出现“不准”、“应该”等模糊词汇,使制定的制度鲜明准确、要求具体、便于落实,以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弹性和随意性。三是要严格用人管人制度。要完善用人机制,端正用人导向,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干事创业、心系群众、开拓创新、不事张扬、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的人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制定相应的具有预见性、针对性、配套性和实操性的管人制度,做到防范在先、未雨绸缪。如在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上,要建立健全诸如家庭收入申报制、金融实名制等相应的辅助制度,尽快改变愿报就报、不愿报就不报的无序状态。  (四)规范从政行为,畅通监督渠道  一是要规范从政行为。要严格规范执纪行为,做到明确执纪权限、严格执纪标准、强化执纪考核、落实执纪责任,督促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据党纪政纪规定的权限管理党内事务,既不允许越权乱作为,又不允许失职不作为,坚决纠正党纪执行中执纪不严、纪法不分的现象。二是要畅通监督渠道。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力保障条例》,完善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当前,尤其要尊重和保障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力,确保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权力的有效行使,对漠视民主、压制民主、打击报复,造成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领导干部,要运用组织和纪律手段给予严肃处理;要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五)预防惩处齐下,加大反腐力度  预防和惩治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必须坚持方针、构建体系、拓展领域、主动预防,不断加强防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种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一是有案必查。目前,一些腐败案件可谓是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如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就会丧失良机。因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绝不允许图形式、走过场。要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切实做到奖惩兑现。省地县党委在纪委、组织部设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投诉电话,按照有诉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的要求,凡是群众有投诉的,一律要追查到底;凡是查证属实违反规定的,一律根据有关规定,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处理;凡是对本地本部门作风建设抓得不力、问题严重的,一律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有腐必反。当前,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此,对于那些以权代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以权谋私者,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任其行事、姑息迁就。三是依纪依法。坚持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腐败分子不能迁就照顾,必须在提高腐败成本、加大反腐败威力、增强反腐败实效上下工夫,使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付出沉重代价、失去立足之地。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只有切实认清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教育这个基础、制度这个保证、监督这个保障、惩处这个关键,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逐级负责、狠抓落实,才能取得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

浅谈如何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1、帮助领导干部树立责任意识。领导干部的职责关系重大,既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和生命因素,更关系到所管辖区广大群众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工作做不好出了问题,不仅广大群众的利益受损,自己还可能身败名裂。关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2、培养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培养的重点不在说教,而在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清晰责任关系,明确赏罚规则,并在实际工作的管理中一以贯之,才能使之到位。3、深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用制度规定领导干部的职责,往往只能局限于必须做到的下限要求。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往往更应当表现在主观能动方面。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承担责任。这些都可能要超出岗位职责范围的,应当通过评先评奖,调岗升迁来加以管理和约束。

浅谈如何强化领导职数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作用

市编办副主任 张新颖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毛主席这句经典名言,一语道破干部在政治路线组织实施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做好干部配备特别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党和国家宏伟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生命线。正由于此,党历来非常重视组织工作,严肃认真地进行干部选拔任用。继2002年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最近,中央又集中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作为《条例》的细化,《制度》在内容上更丰富,力度上更深刻,而且相互配套、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这一体系的健全完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从源头上、从制度上解决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决心。也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央集中下发四项监督制度,固然有深化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优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考虑,但着眼点更多的还在于革除用人上存在的不正之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客观地说,组织工作整体健康,干部队伍主流良好,选贤任能也始终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主基调。但毋庸讳言,也常常耳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任人唯亲、选人就近的事实与案例,目睹官多兵少、超规格任命、超职数提拔、带病上岗的违规现象。诸如此类选人用人的不公平问题不止于此,花样翻新,形形色色的歪风,虽然位居暗箱操作层面,亦非主流,可这股斜风时时刮来,不仅重伤党和政府的威信及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更重重挫伤埋头苦干干部的事业心、进取心、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妨碍政令畅通和社会事业发展,危害不可忽视。 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条例》、《制度》是规范和预防的根本之力,是“红线”!但相关外部配套措施的施行和遵守也不可或缺。别的姑且不论,作为其中之一的机构设置、编制结构、领导职数等,毫不夸张地说就对《条例》、《制度》的到位执行和良性运作,有着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针对前述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弊端,联系机构编制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这种辅助支撑的积极效能,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改进和加强。 一要严肃机构设置、领导职数与结构的审批,强化选拔任用工作的源头管理。机构设置与否,必须结合合理分工、科学配置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要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坚持“可设可不设的坚决不设、能依托现有机构合并设置的不单设、规格能不升格的不拔高、确需设置的从严按权限程序审批”的原则决定。以切实解决滥建“庙”、建“大庙”的问题。领导职数与结构,应按照规定标准,本着精干、适用、高效、有利民主发挥的目标严格核定,并科学划分职数组成结构,防止人为扩大突破职数标准,造成胎里带来的先天官多兵少的结构失衡,和不利于单位履职运转的痼疾,以及接踵而来的增编扩员压力。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认真执行,既贯彻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法规性,也从源头上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依据。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选什么人、选多少人、选那类人的问题。不失为编制、组织工作的双赢配合! 二要树立依法治编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已核定机构规格和领导职数。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编制就是法律”,一经核定,个人无权随意更改。国家、省上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条例》、《办法》,都确立了机构编制的法规地位和工作结果的法定性、权威性与科学性。因此,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组织部门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应带头不变通、不走样地执行已经核定的机构规格和领导职数。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务必率先垂范,无论是配备市、县(区)直部门领导,还是部门内设机构或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除中央、省上明确要求高配的领导职位,都应坚决杜绝超机构规格任用,同时要切实防止超职数提拔,超编制派任。力戒采用“先任后消化”,而实际难消化或不消化的变通超职数应急措施。各级组织部门在酝酿拟任干部人选和考察之前,及部门中层干部报备审查中,都应认真核查有无相应职数空缺,如无空缺,则应暂停酝酿、考察和备案。对于各部门党组(党委)超职数任命的本机关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除了同级组织部门不予备案,人事部门也应不予套升工资。从而建立领导职数刚性执行的氛围,提升领导职数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重要性和约束力,以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数量公开化、职位透明化、选配规范化、监督日常化机制形成。 三要以核定的领导职数为依据,规范非领导职务职数设定和干部配备。非领导职务职数设定,中央、省上都明确规定要以本部门的领导职数为基础,要求机关的“调研员和副调研员职数,不得超过县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得超过调研员和副调研员职数的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乡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这一规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在运行上还不是落实的很到位。表现为:一是各部门的非领导职数尚无明文核定;二是谁来核定,省市都不明确;三是现有非领导职务配备上随意性较大,有的部门一个没配,有的部门超过规定限额。为此,作为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改善加强。途径就是靠实履职责任机关,通过核定并严格遵守非领导职务职数限额来克服,逐步实现正规化管理。 四要将领导职数遵守情况纳入干部选拔任用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追究的监督体系。四项监督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监督,可谓缜密有力,建立了一道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坚固“防火墙”。如果再能给这个体系添加领导职数遵守情况的监督“补丁”,将会锦上添花更加完善。基于此,笔者建议,在本市实施四项监督制度过程中,能够进行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打造本市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特色。即便不尽人意,相信也会带来思路和视野启迪。

如何强化领导,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课心得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组织的建设一直是党建工作的重点。首先,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群众的利益是党和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的根基所在,重视群众、基层社会的利益也是党和政府的最基本的责任。其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上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再次,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将为基层党组织增添新的活力。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他们身边、党员就在他们当中,基层党的建设在服务群众中深深扎根,在服务群众中体现了价值。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与时俱进,强化服务职能,这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只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题及关键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是主题,能力是关键。作为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必须突出“服务”两字,以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载体为关键点,坚持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服务,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通过不断丰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拓宽服务渠道和领域,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当服务先锋。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是关键。基层党组织能力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党员干部要与基层零距离,增强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和思想工作的能力,提高其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满意”为标准。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成长、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工作的评判标准,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抓好几个环节 (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几年来,王集的村干部思想意识发生了较大转变,许多的村干部树立了干事、创业的意识。但还有一小部分村干部,停留在无过便是功,没功劳有苦劳,的意识形态上,甘心当太平官,是维持会长。甚至个别的村干部,人云亦云,当面一套,北后一套,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今后,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从强调领导向主动服务转变。强化党员干部以人为本、真心为民的服务意识,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二是从服务上级向服务基层转变。始终坚持基层至上、群众第一,以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真正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三是从抓大放小向以小见大转变。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抓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注重为民服务实效。(二)要夯实服务基础。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基层。一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最直接地影响着党的形象。要强化党员干部投身基层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坚持从反对和克服“四风”做起,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决做到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当好服务群众的表率。二是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合作,创新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服务载体,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三是创新开展基层组织活动。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形式与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形式,充实内容,进一步巩固阵地、夯实基础,增强基层党建活力。进一步扩大党建覆盖面。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强基固本,真正使基层“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不断改善基层工作环境。(三)要增强服务能力。一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党员干部理论知识、前沿科技知识和先进经验、基层经验的学习,研究新政策、吃透新情况,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新的水平。二是增强干部业务技能。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提高,有计划、有重点、有创新地推进群众工作。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开办周末大讲堂、干部素质讲坛,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四)要提升服务境界。一是主动担当。党员干部必须珍惜机会、珍惜舞台,干一行爱一行,集中精力想正事、干正事、干成事、不出事。把该落实的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好,把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坚决完成到位,最基本做到不耍滑、不偷懒。二是学会吃亏。讲奉献是一种境界,能吃亏是一种睿智。要学会推功揽过,敢于吃亏、学会吃亏,有困难领导干部冲在前面,有问题领导干部率先解决,有荣誉领导干部主动谦让。以人格魅力和政治修养,带领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全心全意落实好各项工作。三是务实为民。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多做实事,不做虚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抓落实和为群众服务上,切实营造人人想正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十八大告明确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这既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我们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真正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赢得群众的信任,为王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层和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