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海拔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寒冷,降水比较少,光照强;地表面有大面积积雪冰川;植被种类少,以高寒草甸为主;东南部有森林分布;

儿童自然科普故事:青藏高原上的秃鹫

  青藏高原独特的天际舞者   众所周知,鸟类中体型的是驼鸟,但它的翅膀已经退化,完全失去飞翔的能力了,而体形次之、又可飞翔的便是鹫类鸟。   中国地域上有5 种鹫,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则是鹫的天国,数量上占了大多数,如喜马拉雅鹫、胡兀鹫和秃鹫。   兀鹫体形大,翅膀宽阔,这是适应长时间、远距离飞翔的需要而进化形成的。兀鹫会用它特有的感觉捕捉自然能量,借助上升暖气流毫不费劲地长时间、远距离地盘旋于高空。当早晨阳光升起,山石表面被晒热后,地面上升的热气流与空中的冷气流开始循环对流,兀鹫就会拍翅一跃而起,乘着热气流开始一天的旅行生活。   兀鹫,以动物尸体为食,久而久之,一副用来捕捉活物的利爪大大地退化了,而那张常常用来撕扯动物的嘴却发育得强壮有力。它们头部和颈部的羽毛变成了短短的绒羽,或者干脆*露无羽,便于吃食。   秃鹫,全世界分大布最多的地方是西藏。秃鹫的外貌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光秃秃的小头,细细的脖子,庞大的身体。秃鹫喜欢群栖,食物是动物死尸,一旦发现有动物的尸体,首先是机敏的黑渡鸦飞了过去,随之而去的就是喜马拉雅兀鹫、胡兀鹫,它们确信没有危险了才会加入。   喜马拉雅鹫,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猛禽,被藏族人民尊为“神鹰”。它体长超过1米,双翼展开有3米之阔。喜马拉雅鹫跟秃鹫一样,其头部跟它那庞大的身体极为不相称,也是以倒毙的家畜为食。喜玛拉雅鹫是中国飞得的鸟儿,攀登珠峰的登山队员在高山海拔8000米处也看见过头顶上飞翔着喜马拉雅鹫。   胡兀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翅膀展开会达到3米左右。它是飞行能手,一天可以翱翔9-10个小时,飞行高度可达7千米以上。它也是以家畜和大型动物的尸体为主食,且有很强的消化能力,常将尸体的骨头和肉一起吞下。   既然兀鹫以死尸为食,免不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病菌,但让人诧异的是兀鹫从不因此染病。经动物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它们的消化系统分泌一种特效的消化酶,可以有效地杀死吃进去的病菌。另外,在吃完人或动物的尸体后,它们总喜欢在阳光下晒太阳,太阳的紫外线会帮助它们杀死吃食时沾染到身体上的病菌。动物死了,兀鹫及时吃掉它们的尸体,这样也起到了清洁地表、保护自然和减少动物间疾病传播的作用,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大自然的“清洁工”。   性情温和倍受藏民敬畏   兀鹫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生性善良温和,从不攻击活畜和人。抛开外界给它的神秘外衣,无论生活习性还是性格,它实际都与猛禽恶鸟沾不上边。有时候它甚至喜欢跟人亲近,你只要不伤害它,其实跟它在一起,无异于跟一只鹅在一起。   有一次,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跋涉在藏北草原,饥饿困乏之极躺下休息,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当他酣睡之时,一群兀鹫以为发现了死尸,盘旋而下,一步步朝他逼近。祁云在一阵嘈杂的鹫鸣声中突然惊醒,发现已被几十只兀鹫团团围住,便一跃而起。兀鹫们发现死尸活了,便停下脚步,从容转身而去,其本性善良可见一斑。   在笔者调查走访过的藏族百姓中,不少人有与兀鹫近距离相处的经历。他们说,多年放牧,见过很多次兀鹫,有小群有大群,但从没遇到过兀鹫袭击伤害活牛活羊的事,它们只吃因病死去的牛羊。这样,帮助人们清除了死牛羊疾病传播的机会,承担了一个草原“清道夫”、“防疫员”的角色。所以,草原上的藏族牧民特别敬重兀鹫,他们从不伤害兀鹫,兀鹫也不躲避人,表现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兀鹫基本都是黑色的,据说也有白色的,但极为少见。据老辈人传下来的话,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白色兀鹫常见,但后来就越来越少了。所以现在,如果亲人死后去天葬时,能遇到一只白色兀鹫,善良的藏族百姓就认为是“天神”下凡,是佛祖的使者,那无疑是“佛祖”对死者的特殊恩赐,子孙后代都会受到福荫。西藏的止贡堤天葬台,吸引大量秃鹫聚集到这里,据说是因为领导这些鹫群的是一只从印度斯白天葬台飞来的白色秃鹫。   一个叫次旺的老天葬师,就曾收养护理过一只腿受伤的白色小秃鹫,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次仁”。据说日后次旺在天葬场工作时,还多次看到长大的次仁在鹫群里,叫它的名字,它就会过来。送亲人来天葬的人们非常喜欢和敬畏这只叫做次仁的白兀鹫。   藏民族对秃鹫的敬重之情,在生活中有各种形式的表达。哪儿有人,哪儿就有兀鹫的身影,在荒野堆积的玛尼石上,在寺庙周围,在村落、帐蓬所在的地方,在随处可见的风马旗下,人们甚至还把兀鹫的形象绘制在神圣宫殿的雕梁、回廊和壁画上。   飞于天地间承担使命   在藏民心目中,鹫就是神鸟,是天国鸟,是死者灵魂的超度者。在西藏,光临天葬台的鹫还被当作“格龙”——比丘的化身,有通神的非凡神力。世间的人若能将自己的尸体供养于它,就等于赎回了一生的罪孽,获得了进入三善区的通行证。随着死者尸骨被很快吃光,死者的灵魂也伴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永久安息,也使生者“天人合一”的生死理想得到寄托和飞扬。   天葬的独特性,体现在它奇特而神圣的宗教精神上,因而被广大藏区群众久久信奉。天性慈悲的兀鹫,在天葬中扮演着主角。藏族人认为,兀鹫是“空行母”的化身,是死者灵魂上天的护送者,也是极乐世界的接引人。传说中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一群兀鹫来到他身边。佛祖慈悲地问它们:“你们是不是想皈依佛门?”鹫鸟们立即点头作应。释迦牟尼就摸了摸鹫鸟的头顶说:“那就收下你们吧!”他这一摸,鹫鸟头顶的毛立刻脱落变成了秃顶,从此被安排执行“天葬”引领灵魂升天的重任。   施行天葬时,先点桑烟,这时大群的兀鹫就会很快飞临天葬场。如果尸体被兀鹫吃得一干二净,就视为吉祥,表明死者灵魂已经顺利升天;反之就是恶兆,说明死者生前有恶迹,有罪孽,灵魂难以升天转世,家人就特别痛苦和不安,接着还要念经做法,为死者超度赎罪。日久天长,这些兀鹫跟天葬师的关系渐渐亲密起来,天葬师还会给它们起名字,教它们一些规矩,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它们似乎也能听懂天葬师的“指令”。这些与天葬师能够“沟通” 的兀鹫,久而久之便成了人们传说中的“鹫王”,格外受人们敬重。据当地藏人说,送亲人天葬时,若能遇到鹫王,就是的幸运和福气。   兀鹫,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巨型珍禽,它的温良和与天葬相联的特殊使命,使它倍受藏族人民的爱戴和敬畏,因之衍传千百年的风俗至今不衰,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只有青藏高原才有的兀鹫文化。这种文化,成全了藏族信众的精神寄托,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承下来。

青藏高原铁路介绍

1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编辑本段一、植物种类和地理成分 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高等种子植物可达10,000 种左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除外也有约 8,000 种之多。但 是高原内部的生态条件差异悬殊,植物种类数量的区域变化也十分显著。如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顶部具有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风化带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高等植 物种类在 5,000 种以上。而在高原腹地,具有大陆性寒旱化的高原气候,植物种类急剧减少,如羌塘高原具有的高等种子植物不及 400 种,再伸进到高 原西北的昆仑山区,生态条件更加严酷,所采到的植物种类也只有百余种。 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虽然海拔高度低至 3,000 米上下,但气候极端干旱, 盆地内种子植物约 300 种,加上周围山地,种类可在 400 种以上,至于新疆 和西藏交界的阿克赛钦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则出现大面积裸露的无植被 地段,所能找到的植物种类就更少了。可见,整个高原地区植物种类的数量 是东南多、西北少,呈现出明显递减的变化趋势。 显著的区域差异 按照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显著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南缘,东喜马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属古热带植物区,热带地理成分占优 势,种属数虽较多,每属内所含的种数却较少,说明这里处在古热带植物区的北部边缘,属热带亚洲成分,起源大都比较古老。如三尖杉科的印度三尖 杉,买麻藤科的买麻藤金缕梅科的阿丁枫、龙脑香科的羯布罗香等。高原东 南部属森林植物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含有数量众多的木本植物,组成各种类型的森林,如壳斗科、茶科和樟科的一些常绿树种,高山栎类植物以及针叶林中的代表树种,如高山松、乔松,多种冷杉和云杉等,杜鹃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就在这里。 独特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 在高原内部则以青藏高原成分占支配地位,它有着年轻的、独立发展的历史,有许多种、属是在高原强烈隆升过程中逐渐适应于寒冷干旱的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植物如小蒿草、紫花针茅、固沙草、西藏蒿、垫 状驼绒藜等。高原的西北部和柴达木盆地等干旱区域则以亚洲中部荒漠成分 为主,如驼绒藜、膜果麻黄、合头草、蒿叶猪毛菜、沙生针茅等。典型的温 带和高山成分如金露梅、羊茅、珠芽蓼等在高原上分布比较广泛,常为高山灌丛和草甸的组成成分。 因此,在植物区系上整个青藏高原区除其南缘可划归古热带植物区外, 绝大部分都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其东南部属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北 部的柴达木盆地属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的范围,而高原内部腹地则是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 编辑本段二、郁郁苍苍的森林 简述 通常在人们的想象中,青藏高原是与森林无缘的。其实不然,在高原的 南缘和东南部,即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横断山脉地区,深受南来夏季风的惠泽,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广泛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是我 国的重要森林区之一,有些还保存着较完好的原始天然森林。而在高原的北 部边缘,如祁连山东段和昆仑山西段北翼山地也有少量森林零星分布,具有 干旱荒漠区边缘“湿岛”的特征。 阔叶林 由阔叶树种构成的森林在青藏高原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有广泛的分布,它们的类型较多,且与生态地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热带常绿雨林和半常绿雨林分布在东喜马拉雅南翼海拔 1,000—1,100 米以下,乔木高大,森林茂密,通常高达 30—40 米。主要树种都是热带成分, 由龙脑香科、桑科、四数木科等多种树木组成常绿雨林;由千里榄仁、阿丁 枫等组成半常绿雨林。这些热带森林组成种类复杂,林内层次不明显。许多 树木树皮光滑,呈灰白色或灰棕色,格外显目。有些树木具有凸出地面的板 根,有的树木如马胆果,巨大的果实直接生长在树干和粗枝上,就是“老茎 生花”现象。林内大型藤本和附生植物很多,主要由天南星科、棕榈科、兰 科和胡椒科植物以及喜阴湿的热带蕨类和苔藓所组成,其中有叶 大若扇的麒麟叶,花冠红艳的芒毛苦苣苔和香郁喜人的兰花等。 常绿阔叶林在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段南翼山地和察隅地区分布较广。它由壳斗科的栲、青冈、石栎等属及茶科、樟科、木兰科等常绿乔木组成,具有浑圆的波浪形林冠,森林郁闭度大,高 20—30 米,层次较多,附生及攀缘 植物也不少。有的林地非常潮湿,林内地面石块或树干上长满苔藓,具有“雾 林”或“苔藓林”的特征。硬叶常绿阔叶林系由壳斗科的硬叶栎类树种组成的森林,如高山栎、川滇高山栎、黄背栎等。和上述常绿阔叶林树种不同,硬叶栎类具有旱生生态 适应特征,如叶子常绿、革质坚硬,中型叶偏小,叶缘多具尖刺或锐齿,叶 面光滑,叶背大多密布黄色或灰色短绒毛。树干多弯曲、木材坚硬,树皮厚 具粗纹,分枝多且密集等。通常树高 15—25 米,层次结构较简单。这类森林 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季相,树冠枝条上常飘挂着浅黄色的树松萝。落叶阔叶林适于气候寒冷的生态条件,多为冬季落叶的阳性树种所组成,如桦木、桤木和杨树等。糙皮桦林多见于森林上部;桤木中的旱冬瓜是 适应幅度广的速生树种,常在海拔较低处组成次生林;山杨、白桦混交林则 系针叶林破坏后自然更新起来的次生林类型,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南部森林 区。此外,在青海东部山地阴坡也有小片辽东栎林分布。 上述这些阔叶林类型对温度、水分条件的要求有一定规律,随着由暖热 湿润向寒冷湿润或寒旱的变化,大体上出现自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的更迭。森林组成种类由多至寡,森林结构自繁及 简,层次减少,高度变矮。 针叶林 针叶林是青藏高原上分布最广的森林类型,其中常绿针叶林有松林、铁 杉林、云杉林、冷杉林、圆柏林、柏木林等;落叶针叶林有落叶松林。针叶 林的乔木通常高大、挺直,单位面积蓄积量高,能提供经济用材和大量林副 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高原上的针叶林多分布于江河上游山区,在 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方面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和效益。 松林主要由云南松、高山松、乔松和长叶松组成,前两种分布在察隅和 横断山区,后两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南翼。它们是适应性较强的耐旱抗瘠的 阳性树种,通常生长迅速、更新良好,抗火性强,多在阳坡和半阳坡构成层 次少、透光好、林相整齐的森林。以察隅地区生长的云南松林为例,130 龄 的林分,平均高接近 50 米,每公顷蓄积量达 1,000 平方米,超过东北小兴 安岭地区优越条件下生长的红松林。 喜阴湿的铁杉林主要分布在高原南缘潮湿地区的山坡上。铁杉苍劲挺 拔,高可达 30—40 米,那平展低垂的枝桠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铁杉林内比较阴湿,下层乔灌木和草本较多,树干上多长满苔 藓,好象裹上一层厚软的绿毡。 由云杉和冷杉组成的森林通称为暗针叶林,在高原东南部山地分布很 广。冷杉性喜湿冷,乔木层高 20—30 米,林内乔灌木较多,地表苔藓层较发 达,树枝上常悬挂着黄绿色的长松萝,点缀着墨绿色的林冠。 云杉林通常分布的海拔高度低于冷杉林,在湿润区域则可生长在阳坡上。由于它较耐寒旱,在横断山区内部分水岭两侧地段常占优势并组成森林 上限和森林区西北缘的林地,常见的有林芝云杉林和川西云杉林。在青藏高 原北缘东祁连山生长有青海云杉林;至叶城以西的西昆仑山,在较湿润的峡谷阴坡上则有零星的雪岭云杉林 成斑状分布。 柏木林分布局限,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境内以巨柏为建群种,适沙耐旱,别具一格;在大渡河上游金川、马尔康一带则由岷江柏木为主,多生长 在窄谷的陡坡上。圆柏林多见于横断山区森林带上部阳坡,以大果圆柏为主, 是比较典型的耐旱、耐瘠又耐寒的林型,多为高 10 米左右的疏林、结构比较 简单。高原东部及东北部则以祁连圆柏林为主。 落叶针叶林以大果红杉和西藏落叶松为主,前者分布在横断山区,后者以西藏东南缘山地为主,比较耐寒,耐瘠薄,对土壤条件不苛求,分布海拔 较高,有的还构成森林上限或顽强生长在冰碛物上。 编辑本段三、千差万别的各类灌丛 灌丛的生态适应幅度较森林广 青藏高原各地都有灌丛出现,它们所占 面积不大,但类型众多。既有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常绿革叶灌丛和常绿针叶 灌丛,也有散布高原各地的不同类型的落叶阔叶灌丛,干旱谷地中的浆质刺 灌丛和荒漠地区的盐生灌丛。 每年 4—6 月间在高原东南部的高山上可以见到盛开着红、紫、白和黄等 各色花朵的杜鹃灌丛,组成山花烂漫的世界。它们的种类和生态特性因地而 异。紧接着森林带上部的山地阴坡有以钟花杜鹃为代表的高大的无鳞杜鹃类灌丛,它们的枝叶较大,绽放着粉色、白色的杜鹃花。在冬春积雪的生态作 用下,它们先顺坡下延生长,然后向上直立达 2—4 米,组成郁闭而难通行的 灌丛,其下多覆盖着 3—5 厘米厚的苔藓,显得十分潮湿。在开阔的高山上,杜鹃灌丛多 由植株矮化、枝叶细小的有鳞杜鹃类组成,高度为 0.8—0.2 米不等。在横 断山区杜鹃种类甚多,通常认为这里是杜鹃属的故乡,向西与东喜马拉雅相 联,这一地区含有杜鹃属的大部分种类,其最原始的类群也分布在这里。由 这里向高原内部,杜鹃灌丛的种类减少,景色也较单调,北边可达东祁连山, 西边可至冈底斯山东段。 爬松 和杜鹃灌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圆柏灌丛,它们耐干瘠,分布在这一地区 阳坡,常形成直径 1—1.5 米左右的暗绿色圆盘状匍匐在坡面上,当地有的 称为“爬松”。这类常绿针叶灌丛较耐寒旱,分布范围比杜鹃灌丛更伸入高 山腹地,而具有高原特色。落叶阔叶灌丛中以金露梅灌丛分布范围最广,不仅见于从东祁连山至喜马拉 雅山的湿润、半湿润的高山上,而且在半干旱的高原腹地也有分布。它们开 放着黄色的花朵给那里单调的景观带来暖春的色彩。这类灌丛可分布到海拔5,500—5,600 米,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灌丛了。然而,它们却是灌丛中的侏儒,高仅 3—5 厘米。 在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山坡、洪积扇或沿江沙地上普遍生长着西藏狼牙刺灌丛。它一般高 50—100 厘米,生态幅度广、适应性强,是山地灌丛草原的建群种,每年 5 月间开放着蓝紫色的蝶形花,给春末较干旱的季相增添 了色彩。由于这里燃料缺乏,这类灌丛已成为樵采薪柴的主要对象,使水土 流失日趋严重。 锦鸡儿为主组成的灌丛 由各种锦鸡儿组成的高山落叶阔叶灌丛在灌丛植被的家族中也占有较显 著的地位。在藏南高原及阿里地区的山麓洪冲积扇及山坡上可以见到由变色 锦鸡儿为主组成的灌丛,它们生长低矮,形成直径 1—2 米的圆盘状展伏在平 缓的高原面或山坡上构成独特的景观。而在湿润半湿润的高山上,鬼箭锦鸡 儿灌丛分布较普遍,在春末夏初它展放着粉红色花朵格外惹人注目,往往使 人们忘记了它那满布密刺令人生畏的株体。 耐旱灌丛组成 在森林区内,与湿润高山上杜鹃灌丛显著不同的是深切谷底两侧山坡上生长的干旱河谷灌丛,它们大多由具刺的耐旱灌丛组成,如海拔较低处有霸 王鞭和仙人掌等浆质刺灌丛;海拔稍高谷地中则有羊蹄甲、鼠李、白刺花等 灌丛。深切河谷春末夏初季节性干旱明显,灌丛萌发嫩叶较迟,灌丛间的还 魄草(卷柏类)在雨季来临时迅速展放转绿,显得生机勃勃。 红柳包 柴达木盆地的河漫滩、低阶地和扇缘地下水溢出带生长着柽柳类盐生灌 丛,在盆地西南部边缘由于植株阻聚风沙而形成固定、半固定的沙包,高可达 5—7 米,俗称“红柳包”。此外在湖盆边缘的盐渍化沙地上,地下水位较 浅,生长着丛状白刺灌丛。白刺分枝密集,其基部常因积沙而形成灌丛沙包, 构成独特的景色。 编辑本段四、绿色地毯——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由适低温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高寒草甸,它宛如绿色的地毯连片展布在中东部的缓切割高原上。 蒿草草甸分布最广,以蒿草属植物占优势,它植株低矮,密集丛生,具有地面芽、赖短根茎行营养繁殖等特点,能适应生长期短、融冻作用频繁及低 温寒冷等不利条件,是适应大陆性高原寒旱化生态环境的独特类型。最典型 的代表是小蒿草草甸,覆盖度大达 80—90%以上,草层低矮,仅 3—5 厘米, 结构简单,层次分化不明显,景色单调,呈黄绿-绿色季相。这类草甸生物生 产量低,但小蒿草草质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同时耐放牧践踏,是很 好的天然牧场,适宜放牧牦牛和藏绵羊。除高原中东部半湿润地区外,在半干旱、干旱条件下,蒿草草甸发育较差,常见于高山阴坡或仅呈斑块状 分布;在羌塘高原东南过渡地段上蒿草草甸中含有紫花针茅等草原植物,具有草原化草甸的特征。 在湿润的东南部高山上有圆穗蓼、蒿草草甸以及由圆穗蓼、香青、委陵菜、黄总花草和蒿草等组成的杂类草草甸,草层高达 15—20 厘米,在夏季盛 开粉红、黄、蓝紫等各色花朵,五彩缤纷,外貌比较华丽,给高山带增添了 迷人的景色。在横断山区中北部的高山上,这类草场多是藏族同胞夏季放牧 的场所,在浅绿而华丽的地毯上,点缀散布着一座座黑色的帐篷,别有一番 情趣。高寒草甸特别是蒿草草甸根系密集、交错盘结形成土壤上部致密紧实的毡状草皮层,厚达 10 余厘米,当地群众有的开挖用作建筑材料,或堆砌成塔状晒干以作为燃料。 蒿草沼泽化草甸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各地的湖滨、山间盆地、河流两岸的低阶地、山麓潜水溢出带等地段。这些地段,海拔高,气候寒冷,地势平缓,地下有多年冻土成为不透水层,因而地表积水形成沮洳地带。土壤过湿, 长期的融冻作用形成了“塔头”状的冻胀丘和积水的热融洼地,生长着以藏 蒿草、大蒿草等为代表的沼泽化草甸,还有黑褐苔草,驴蹄草、垂头菊等。 群落外貌为深绿色,植物生长茂密、叶层厚,产草量较高,适口性好。进入 冬季以后,由于藏蒿草植株高,不易被雪覆盖,便于牲畜觅食;因水塘中多 寄生虫和病原菌,过分潮湿,羊群易发生腐蹄病等疾病,不宜放牧绵羊,最适于牦牛放牧。 川西北若尔盖地区地势平缓,地表水分过剩,分布着大面积人畜难以通行的 沼泽草甸和沼泽,这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十分艰难通过的“草地”。木里苔草 沼泽是这里典型的类型,常与藏蒿草草甸组成复合体分布。由于有机质分解 缓慢,泥炭积累加速,若尔盖沼泽泥炭层厚达 2—4 米。但在海拔 4,000—4,500 米以上地区,泥炭层较薄,仅半米左右。即使在雪线上,只要有土壤就有高山苔藓草甸,如同粘在上的绿屑,仅有毫米厘米级的厚度。 编辑本段五、茫茫草原 高寒草原是高海拔地区适应寒冷半干旱气候的植被类型,它在青藏高原 腹地占据优势,从西南向东北展布在藏南、羌塘、青南高原、青海湖盆地及祁连山一带。它以耐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根茎苔草和小半灌木为建群 种,具有草丛低矮、层次简单、草群稀疏,覆盖度小,伴生着适应高寒生境 的垫状植物层片,以及生长季节短、生物产量较低等特点。 分布最广泛并且富有代表性的是紫花针茅草原,它具有较强的耐寒旱特性,在高原上生长良好。这类草原种类组成简单,外貌单调,暖季呈黄绿色,8 月以后花穗飘扬,在阳光照射和微风吹拂下,泛映出缕缕银光,季相别致 独特。其他禾草有各种针茅、紫羊茅、高山早熟禾等,这类植被草质比较柔 软,适口性好,是良好的放牧场。 青藏苔草(也称硬叶苔草)是青藏高原的特有成分,具有粗壮发达的根 茎,生活力强,生态适应幅度很广。青藏苔草草原在羌塘高原北部大面积分 布,具有地带性植被特点。由于气候寒冷凛冽,生境严酷,生长季节短促, 在最暖的 7、8 月间也有 0℃以下的低温出现,因此,其茎叶上部多呈干枯状, 具枯黄色外貌。这类草原产草量低,且草质较硬,适口性差。 各种蒿属草原在西藏境内分布较广,其中西藏蒿草草原多分布于砾质性 较强的部位上,生长季节呈淡黄绿色外貌。藏白蒿多见于藏南宽谷盆地和山 麓地带的碎砾质及薄沙地上,藏白蒿全身被灰白色茸毛,较均匀地散布着, 常与固沙草共同组成群落。 在海拔较低的山坡谷地则分布着各类山地草原,常见的有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三刺草草原,其中生长着西藏狼牙刺等旱中生灌木。在北部的 祁连山及阿尔金山的山地草原由克氏针茅,冷蒿等种类组成,还有芨芨草成丛分布。 此外,气候更干旱地区分布着荒漠草原,其种类也随地区而不同,如阿里地区的沙生针茅草原,祁连山地的短花针茅草原等,都作为放牧场来利用。 编辑本段六、耐旱抗盐的荒漠 和高原东南部湿润的森林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高原西北部则是气候十分干旱的荒漠。它从西南部的阿里北部经昆仑山、阿尔金山与柴达木盆地相连。 这里既有卤地如雪的盐漠,也有寸草不生的阿克赛钦——“白漠”。尽管气 候极其干旱,土壤粗瘠且常含盐分,时有风沙袭击或严寒低温的伤害,生境 恶劣严酷,却仍然有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植物顽强生长,显示出生命的威力。 在超旱生的灌木和小半灌木中以藜科的一些属如猪毛菜、驼绒藜、盐爪 爪,合头草以及柽柳科的红砂等植物种类为主。它们的叶子大都退化或特化(肉质、具茸毛等),极为耐旱,具较强的抗盐性又适应粗劣基质,统称为 盐柴类半灌木。这些荒漠植被在柴达木盆地及其周围山地分布最为广泛,那 里的低山和砾石戈壁的土壤中多含有一定量的石膏、碳酸钙和盐分。这些荒 漠植物都有独特的生态适应特性,如红砂,具深根,枝条被沙埋后遇有水分 可以生出不定根,在不良气候条件下,茎杆自根际劈裂,进行独特的无性繁殖。 在灌木荒漠中膜果麻黄分布比较广泛,多生长在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 原及卵石质的干河床或暂时地表迳流形成的小冲沟或浅凹地旁。在砂质地段 或砂砾质戈壁上有沙拐枣荒漠分布,沙拐枣是喜沙超旱生灌木,高达 1—1.5 米,多分枝,叶退化,以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其水平根系很发达,有数米至十余米长,因而能从沙层中广泛地吸收凝结水分。它的果实具刺毛状附属物, 球形,富于弹跳力,能随风滚动传播远方,又能耐沙地高温、不怕风蚀沙埋, 是典型的喜沙植物。 由琐琐构成的小乔木荒漠在柴达木高盆地中有小面积分布。 一般高 2—4 米,其叶完全退化,仅在小枝节上有瘤状凸起,而由当年生绿色 嫩枝行光合作用功能。对这里的琐琐群落应当注意保护,严格禁止采伐。 驼绒藜荒漠分布在昆仑山北坡、柴达木高盆地及阿里西部山地。它是基 部强烈分枝的半灌木,小枝和叶均密被灰色绒毛。在班公湖北岸的喀喇昆仑 石质山地上可分布至海拔 4,600 米,而含有沙生针茅的草原化驼绒藜荒漠则 可上达至 5,200 米,堪称为世界最高的山地荒漠上限。 这里的高寒荒漠是亚洲大陆最干旱的高山和高原的代表植被,它占据着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海拔 4,600—5,500 米的高原湖盆、宽谷和山地下 部的石质坡上,也出现在羌塘高原北部的湖盆周围和阿尔金山、祁连山西段 的高山带。建群的代表植物是垫形的小半灌木垫状驼绒藜,它形成一个个小 圆帽状的座垫,虽然高度仅 10 厘米左右,但却有百年以上的寿命。它既能在 含盐的、有多年冻土层的古湖盆底部形成广袤的植被,又能生长在干旱的高 山碎石坡上。这是高原隆起后形成的年轻植被类型,在科学研究上有一定意 义。 编辑本段七、奇异的高山植物 通常提到的高山植物是指分布在山地森林上限至雪线之间宽阔高山带内 的各类植物,其中也包含前面叙述过的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 寒荒漠在内。除了这些分布面积较大的植被类型外,青藏高原上还有高寒座 垫植被和流石滩植被,它们有的是前述几类植被中的组成者,有的则单独组 成群落。它们所处的生境条件更加严酷,如低温、生长期短,太阳辐射强、风力大,营养物质缺乏,生境基质不稳定等,只有那些世世代代与冰雪、严 寒、劲风、流石作顽强斗争中获得了特殊的生态-生物学适应特征的植物,才 能定居和发展。这些特征概括起来就是植株矮小,呈莲座状和座垫状,植物 体密被绒毛,根系发达,行营养繁殖和胎生繁殖等。 从外貌来看,首先是植株矮小,这里既没有参天大树,又无高大的灌木草本,甚至连 20 厘米以上的植株都比较少见。如柳属植物,不是低海拔地区绿影婆娑的大树,而只是高 3—5 厘米蔓地而生的植丛;又如垫状匍匐水柏枝 高出地表也不过 1—3 厘米,它们真可谓是植物界中的“矮子国”,但却是分 布海拔最高的植被类型之一。 其次是莲座状、座垫状的生活型。高原上普遍可以见到一些分枝低矮的植株,像圆形座垫状,如囊种草、蚤缀、点地梅等。有的座 垫体如紫云英,还围成一个同心圆的圈垫,是由于中心部分逐年枯死而形成 的。这类草本或灌木的小枝生长受抑制,呈辐射状密集分枝,形成半球形或 凸起的垫状体。它们的叶密集细小覆于表面,小枝间又有枯叶、细土充填, 具有保护生长点和越冬芽与增加热容量的作用。白昼它们吸收太阳辐射热较 地面多而散热较慢,体内水分蒸腾也较少,形成了有利的“微环境”。座垫植物的主根多粗大而深入地下,保证了地上部分的水分供应。 高山植物的另一个特点是茎叶上毛绒特别发达,最典型的是菊科的凤毛菊属植物。如雪莲花全身长满密集的白色毛绒,远处望去不见枝叶花果,宛 如一只白色的玉兔,也叫雪兔子。它的根系可达 1 米以上,是地上株高的 5—10 倍,既耐寒又抗风,在四周冰雪覆盖下也傲然挺立并且开花结果。 胎生繁殖是高山植物对短促生长期的又一适应方式。当种子成熟后,不经过休眠期,立即在花序内萌生成幼苗,然后落地生根,在雪被保护下安全 越冬,常见的有胎生早熟禾、珠芽蓼、点头虎耳草等。 在高原腹地靠近雪线的高山上,高等植物也很稀少,具有景观意义的是 由各种地衣组成的群落。地衣类植物不仅能抵抗极其恶劣的生态条件,而且 能分泌出特有的地衣酸来溶解和腐蚀岩石表面,以取得必要的养料。所以, 它们能大量地生长在岩块上,以红、黄、绿、灰等各种颜色构成不同的图案。 地衣在岩石上生长,加速了岩石表面的风化,促使它形成最原始的土壤,为 其他植物提供生长的条件,被称为“先锋植物”。 上面所述的各种植被类型随着海拔的高低变化依次更迭分布、组成不同 的植被垂直带。在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它们的区域分异也是很明显的。各 类森林植被,如阔叶林、针叶林集中分布在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山地和东南部 横断山地;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组成的荒漠植被只见于从阿里到柴达木 的高原西北部;各种类型的草原植被占据着面积辽阔的高原中部;而高寒灌 丛草甸则主要分布于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带内。至于高山流石滩植被那些侏儒 型的矮子植物则仍然顽强地生长在高原之上的高山顶巅。 编辑本段八、植物资源宝库 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 在青藏高原区内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中蕴藏着包括药材、纤维、淀粉、 糖类、油料、香料、鞣料等各种类型的许多资源植物,长期以来已被各族人 民广泛应用,从湿热低山的油瓜到屹立高寒山顶的雪莲,自湿润高山的贝母 到半干旱、干旱条件下的枸杞、罗布麻、它们广布在高原上组成丰富的资源 宝库,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 药用植物在高原上分布广,既有常用的中草药,也有特殊风格和用途的 藏药、比较著名的中药材 有大黄、党参、龙胆、贝母、丹参、虫草、黄芪、 羌活、柴胡等。这些药材产量较大,除满足高原地区需要外,还可运往外省 区甚至畅销国外。过去从印度进口的胡黄连是高原南缘喜马拉雅高山地区特 有的药用植物,在藏南聂拉木、亚东、错那、察隅等地高山上均有较多分布, 现已组织采收,供国家生产黄连素等药物和代替黄连。一些名贵药材如天麻, 在波密、林芝和察隅等地都有不少分布。广布在藏南的西藏狼牙刺,资源量 很大,其种子是治疗黄胆性肝炎的良药,全植株含有生物碱,应进一步研究 其用途。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尚未引起注意,如高原东南部高山 上分布的小叶杜鹃类的许多植物所含芳香油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其它疾病 的优良药物,可用简易方法蒸馏提取,应组织开发利用。藏药中就有 900 余 种是植物药,其中大部分生长于高山地区,这类药物对于治疗高原地区的常 见病诸如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肝炎、消化道溃疡、肺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 病具有特殊或显著的疗效。如小叶棘豆用于消炎,绿绒蒿用于镇痛,岩白菜 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的新药也已开始生产了。雪莲花是高山特产,它性味苦,微寒,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胆囊炎和一些妇科疾病 的良效藏药。 含糖和淀粉的植物

青藏高原上都有什么植物

青稞

青藏高原 主要动植物分别是

草吧 那么多牧场 还有那个叫红柳的

青藏高原一株柳使我想到了白居易的诗句是

1、【板书:柳】同学们,看到这个字,想到写柳的古诗了吗?【可带学生回忆贺知章的《咏柳》】  2、补充:白居易还有一首《杨柳枝》也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出示,师念: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3、师: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很多文豪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柳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常使得有情调的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4、【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再读读这个题目,你有了怎样的疑问或想法呢?  5、过渡啊: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自己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读不懂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读一读下列各组词语,想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铁铸  锻铸  虐杀  摧毁  抱怨  畏怯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不可思议  望而生畏  (读正确各组词语,在此基础上,浅谈读完各组词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也就是词语的意思及感情色彩.)  4、读了两遍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谈一谈,并选择能反应你这感受的相关语句读一读.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 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柳树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引读课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非常苍茫和恶劣,课文中用了这些词.【出示】  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读一读,读出它们的画面来.【生自由读】——谁能读出青海高原的这些特点?【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我们一起读,并想象着这悲壮苍凉的画面.【齐读】  3、就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上,却有着一株柳,【指课题】一株作者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柳,一株让作者发出这样感叹的柳:【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一起读.【齐读】——你们突出了什么关键词?(“神奇“)【红色标出】——重读它,再读这段话.  4、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轻轻打开课本.  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  1、快速找到直接描写这株柳形象的段落.(第五自然段)【出示】  2、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来.【生自读】  3、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来读,并且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准备一下.  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1)“两合抱粗”有多粗啊?咱们两个来演示一下.【演示】  2)这么粗壮的柳树在江南可以看到吗?(难)而且树阴有百十余平方米,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你说这课柳高大吗?真是太高大粗壮了.这是一“奇”.  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是写它的引答 树干和树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生铁铁锭的色泽”)你们看到过铁锭吗?这个铁锭现在不太容易看得到了,很硬,颜色很暗淡,我这有幅图片,【出示】大门上的把手,它跟铁锭是“同胞兄弟”,看看它的颜色怎样?(暗淡,发黑),感觉它的质地怎样?(坚硬).说树干和树枝像它一样的色泽,像它一样粗实而坚硬,奇怪吗?[小精灵儿童网站]3)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  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绿得这么……这么……是暗绿色的,我们平原上的柳树是这个颜色吗?(嫩绿、草绿、鲜绿)这又是一“奇”.  3)谁来读读它的这一“奇”?【指名读】  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这句给你什么感觉?(很高大  生命力强……)  2)“巍巍然”和“撑立”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4、我们分别读了这段的四小句,感受到了这株柳形象上的“神奇”,请你连起来读这段,整体感受一下.【自由读】——谁来通过朗读带我们走近这株“神奇”的柳呢?【指名读,评议】——你们能读好吗?我和你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三、引发想,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  1、过渡:那么,这株柳的“神奇”是不是就指它外形方面这三点呢?(不是)去默读六七两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找到答案.【自由读】  2、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写什么?(作者想象这株柳的生长过程)它的生长过程体现了“神奇”吗?(体现了)拿出笔来,把其中反应它“神奇”的语句画下来并读好它.【再自由读】  3、交流.  A、“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1)读了这句,这株柳的“神奇”之处在哪?(1、种子随意散落却有幸萌发2、其他柳树苗子全毁了而唯独它存活了下来)2)怎么能说不神奇呢?3)来,我就还请你,还读这段话,不过要把体现这株柳“神奇”的关键词读好,来,试试!  B、“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示】  1)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一岁就是指柳树没有能活满一年的.)  2)但是这株柳树呢?(造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不光柳树,别的生物也活不到一年,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连续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而且长得高大粗壮,神奇吗?把他找到的这段一起读一读.C、“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出示】  1)你们对这一段也特别有感受吧?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这段,哪个词语或句子让你特别有感触?  2)交流.(“一次又一次摧毁,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说明它经受了许多许多困难.“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感受到这株柳树为了生存经受过的无数次的雷轰电击.  3)由此可见,这株柳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没有体验过,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们听.【播放录音】师激情描述: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它又怎样面对的?(一阵狂风吹过来,把柳树吹歪了,然后它又靠自己的精神站立了起来;险些连根拔起;一阵狂风吹来,树干都断了;每一次经受风雪的时候,都是差一点点被冻死,但是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柳叶都被吹得四分五裂……)  4)这株柳树就在经受这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没有)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5)让我们再合作来读这一段: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4、同学们,让我们不妨像作者那样,也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抗击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现在在沐浴着阳光;在肥沃的土地里汲取着营养;可能在吮吸着甜美的雨水;听着游人的赞美;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婀娜多姿的身姿;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不同,作者的家乡灞河也以柳树而闻名,闭上眼听老师读灞河的柳树,待会儿说说它给你什么印象.【师配乐朗读第八自然段】问:灞河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极易生长)同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如此不同.可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抱怨了吗?(没有)让我们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齐读】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不知道引起了你们的注意吗?一个是九十九,一个是一.从这两个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九十九让告诉我们它经历的困难那么多,“一”让我们知道生存的希望十分渺茫,)可是,它放弃了吗?(没有)捧起书,一起读最后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来,读出对这一株柳的敬畏和赞美,读出它的生命伟力.【齐读】  四、拓展.  1、读着这样的柳树,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司马迁,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读着这株柳树,我还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了吗?【交流】  3、我有三句话要送给大家【出示】  1)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3)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我愿,它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青藏高原"的五个特别精神是什么?

青藏高原的五个特别精神是:吃苦精神、战斗精神、忍耐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一、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增强艰苦奋斗的意识。二、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增强锐意进取的意识。三、弘扬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增强坚韧不拔的意识。四、弘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增强顾全大局的意识。五、弘扬特别能团结的精神,增强和谐发展的意识。

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 *** 、青海、川西三部分的?历史差别如此之大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中国地理割据和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恒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怒江的发源地,可以说是亚洲的水塔。在历史上,青藏高原曾经形成了过统一的吐蕃王朝,强盛一时。可是吐蕃王朝瓦解后,青藏高原就基本没有统一过。蒙元时期,青藏首次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随后元明清三代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 *** 、青海和川西(或者西康)三部分。我就简述一下这个过程。 一,青海:以河湟为中心的西羌之地 虽然青海、 *** 和西康在地理上都属于青藏高原,在文化上都属于藏文化区或者羌族文化区,但是三个地区在地理和历史上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广义上来说,藏族属于羌族的一支。大约1万年前,古羌族从云南进入了青藏高原的边缘一带,开始出现了分化:一支进入了 *** 一带,和这里的D系民族(更早到达亚欧的矮黑人种)融合,形成了藏族;另外一支向东进入了渭河流域,发展农业,形成了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而停留着甘青一带游牧的,就是羌族。 羌族 中原王朝最接触到的就是甘青地区的羌族。早在春秋时期,羌人无弋爰剑被秦国俘虏后,在秦国学会了农耕。后来爰剑逃亡,带领羌族在河湟流域发展农业,从此羌族进入到了半农半牧的阶段。羌族往往会威胁关中和河西走廊的安全,因此,汉朝开始后的朝代都十分重视对河湟地区的经营。如此,青海特殊的政治地缘就形成了:青海是羌族的活动地区,而河湟地区是羌族的经济中心。同时,河湟地区能够农耕的地理状况也决定了这里成为了中原王朝控制青海地区的一个依托。西汉时期,就在河湟地区设置了护羌校尉、金城郡等。 河湟地区 因此,以河湟为中心的青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和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时期,东北而来的鲜卑族迁徙到了青海、凉州一带,和这里的羌族发生了融合。313年,鲜卑族慕容氏在河湟地区建立了吐谷浑国,统治者这一带的鲜卑族和羌族。吐谷浑王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模仿中原王朝,甚至实行了均田制。在文化上推行了汉化,使用汉字,信仰佛教等。这说明,青海地区已经成为了汉文化和当地羌族文化的融合地区了。 吐谷浑 西康地区也属于羌族地区,在吐蕃统一之前,这里存在着东女和苏毗等王国。《南蛮西南蛮传》 记载:「 ”东女国,西羌之别称”。由于西康地区和巴蜀地区接近,因此在历史上受到蜀文化的影响较大。自汉朝以来,川西一带的羌族部落就会臣服于中央王朝,中央对他们实行羁縻统治。 二,吐蕃兴起时代青藏 而藏族早期主要活动在唐古拉山以南。汉朝史料记载这里有唐旄、发羌等。《汉藏史集》中说藏族最初有塞、穆、东、董四大族系,后来又在四大族系基础上分化除了其他的支系。由于 *** 距离中原地区较远,因而迟迟没有发生政治、经济联系,反而 *** 在文化上受到印度的影响比较大。到7世纪时期, *** 山南的吐蕃王朝强大起来。32代赞普朗日论赞吞并唐旄,基本统一了 *** 高原,和青海吐谷浑接壤。这时候, *** 和中原的联系开始紧密起来。 松赞干布上台后,吐蕃走向强大,逐渐统一了青藏高原。吐蕃的统一,使得许多羌族都成为了藏族的一部分,但同时,吐蕃也必须吸收羌族的文化。于是在吐蕃中期,佛教从青海一带传入了 *** ,逐渐形成十分具有特色喇嘛教,也称为「 ”黄教”。一个较为落后的民族征服了先进的民族,其文化必然会被先进的民族征服。从这里吐蕃征服青海就可以看出了。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吐蕃王朝维持了到了唐朝中期后,便土崩瓦解。随后的青藏高原虽然还被中原的文献叫做「 ”吐蕃”,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为了几大势力。其中青海境内的出现了东吐蕃政权,这是一个羌、藏、回纥、党项等族共同组成的联盟政权,史书称为「 ”角厮罗”。该政权一直和宋王朝保持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双方结成联盟共同对付西夏。 瓦解后的吐蕃 而 *** 地区则出现了藏族四大王系,分别是 *** 王系、阿里王系、亚泽王系、雅隆觉阿王系。在这些王系内部又分为各大小国,如阿里王系后来分化出了拉达克王系、布让、古格王朝等。 *** 的各大王系相互内斗,严重削弱了实力。 三,元明清三代对青藏的管辖 蒙古建立后,吐蕃各部纷纷归附。元朝又继承了蒙古对吐蕃地区的控制,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整个青藏高原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元朝在 *** 实行土司制度,也就是不干预其内部小国的事物,只是在宗教上和军事上进行了控制。元朝将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册封了三个土司: *** 一带为乌思藏宣慰司、青海一带为脱思麻宣慰司、西康一带为朵甘思宣慰司。元朝这种划分奠定了后代青藏高原的行政区划基础。 凉州会盟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试图继承了元朝对青藏高原的管理,但是明朝始终没有派遣官员到达青藏,也没有驻军、清查户口等,因此明朝实际上并没有管辖青藏高原。不过在名义上,明朝同样册封大量的土司机构。因为明朝没有深入青藏高原,因而册封土司、卫所、僧官都十分混乱。 在明末清初,青藏高原又形成了两大势力,一是卫拉特蒙古中的和硕特进入了青海,在此建立了和硕特汗国。而 *** 地区依然是几大宗派内斗不止。1642年,和硕特汗国征服了 *** 地区,统一了青藏高原。1717年,准噶尔汗国进入青藏高原灭和硕特汗国。但康熙认为,和硕特在是向清朝朝贡的,因此命令清军进入青藏,将准噶尔的势力赶出。此后康熙做了一件是,将西康一带划入了四川省,也就成为了今天的「 ”川西”。在雍正时期,又平定了青海和硕特残余势力,于是在青海设立了西宁办事大臣,不久又在 *** 设置了驻藏大臣。从此,青藏高原的行政割据就基本上奠定。 青海省 在清朝末期,由于英国不断入侵 *** ,并且试图让西 *** 立。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应该将川西和西昌一带单独设置一个省,名为「 ”西康”,并且大规模推行「 ”改土归流”,如此则「 ”川、康、藏为一体”。但是西康建省的计划还未实行,清朝就灭亡了。民国建立后,在青海西宁办事处改名为青海办事处,并在1929年改为青海省。 *** 地图 西康方面,北洋 *** 设立了川边特别行政区,南京国民 *** 成立后又建立西康省,该省一直延续到1955年。此后,新中国又将青藏恢复到了清朝时代的区划版图。设置了 *** 自治区、青海省,并且将甘孜等地划给了四川,成为了「 ”川西”地区。 推荐阅读: *** 是什么时候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看了才知道清朝对中国多重要 青海面积位居中国省区第四,如此大的地区是何时纳入中国版图的 内蒙古和外蒙古是怎么来的?早在秦汉时期,大漠就被分为南北两部 东北是清朝入关带来的嫁妆吗?如果没有清朝,黑龙江将被沙俄吞并 甘肃在中国历史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没有甘肃,就没有大西北

为什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

青藏高原是高山高原气候,日较差大但是年较差小. 年较差小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所以气温和东北等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所以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 日较差大的原因是: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温度高;夜晚,逆辐射很少,空气散温快,降温快,温度低.

为什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如题

日较差大的原因是: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温度高;夜晚,逆辐射很少,空气散温快,降温快,温度低.年较差小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所以气温和东北等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所以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

为什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

青藏高原是高山高原气候,日较差大但是年较差小。年较差小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所以气温和东北等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所以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日较差大的原因是: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温度高;夜晚,逆辐射很少,空气散温快,降温快,温度低。

青藏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

青藏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能力差,气温低;加上高原地形散热快,所以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冬季由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同时又因为其地势高,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影响小,所以冬季气温不是很低。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空气散温快,降温快,温度低。

为什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 如题

青藏高原是高山高原气候,日较差大但是年较差小. 年较差小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所以气温和东北等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所以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 日较差大的原因是: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温度高;夜晚,逆辐射很少,空气散温快,降温快,温度低.

青藏高原森林面积变化?

青藏高原森林面积变化:西藏森林面积十余年增加了195万公顷。与2002年的第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西藏森林面积增加了195万公顷,增长13.9%,森林蓄积增加1.932亿立方米,增长10.21%。十多年来,西藏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以下是青藏高原森林的相关介绍:青藏高原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地理成分交错,植被类型复杂、植物资源丰富,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幅员广袤、生态环境复杂的青藏高原为众多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高等种子植物可达10,000种左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除外也有约8,000种之多。高原内部的生态条件差异悬殊,植物种类数量的区域变化也十分显著。如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顶部具有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风化带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高等植物种类在5,000种以上。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青藏高原植物

接收函数与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

吴庆举 曾融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 利用根据中美合作“青藏高原深部构造及其动力学研究”布设的11个PASSCAL地震仪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资料,得到了全部11个PASSCAL台站接收函数,对台站接收函数进行反演,获得了每个台站下方的一维S波速度结构。台站接收函数的测定采用了较频域稳定、分辨高的时域最大熵谱反褶积,并对同一方向、震中距基本相当的一组远震作同相叠加,提高了接收函数的信噪比。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应用了Kennett合成地震图方法及Randall微分地震图快速算法。反演过程中采用了“Jumping”算法,并引入光滑度准则对模型参数施加约束。反演结果揭示出在班公错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存在明显的错断,一种可能的地质推论是班公错缝合带是印度地壳插入欧亚下地壳的前沿。关键词 接收函数 青藏高原 波形反演 S波速度结构1 引言青藏高原以其无以伦比的独特构造,一直是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巨厚地壳的形成普遍认为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入引起的,但高原隆升的机制迄今众说纷纭,已提出的具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两类:①地壳俯冲模式[1~6],②地壳缩短和增厚模式[7]。S波速度分布是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演化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震学参数,但难以用其它手段很好地加以约束。远震P波波形提供了研究S波速度的极佳途径,原因在于远震P波波形含有台站下方速度界面的转换波及多次波的丰富信息。到达观测台站附近的远震P波可近似为陡角度入射平面波,在台站下方较小的范围内传播,在一定的频带范围内,接收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对远震体波的散射效应可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近似用水平分层结构模型对远震P波波形作较为合理的模拟。远震P波波形含有关于震源时间函数、源区介质结构、地幔传播路径、接收区介质结构的综合信息,必须从中消除震源及传播路径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利用波形数据来反演台站下方的速度。依据等效震源因子假设,可以从成因复杂的远震P波波形中提取接收介质响应。接收函数是用三分量远震P波波形的垂直分量对水平分量作反褶积后得到的时间序列[8,9]。一般认为,接收函数仅与台站下方的介质结构有关,特别对S波速度的垂向变化最为敏感,而基本上与震源和传播路径无关。2 方法三分量远震P波波形数据可表示成如下的褶积形式[8]: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其中S(t)代表入射平面波的有效震源时间函数,I(t)代表仪器的脉冲响应,EV(t)、ER(t)、ET(t)分别代表介质结构脉冲响应的垂直分量、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表明,远震P波波形的垂直分量主要由直达波构成,其中的续至波能量较弱,可忽略不计,换言之,EV(t)可近似为Dirac函数,即: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于是远震记录的垂直分量可以近似为仪器响应和有效震源时间函数的褶积: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显然,在(1)的假设条件下,DV(t)可近似为远震P波波形中与接收介质无关的影响效应。将(1)变换到频率域,作如下的反褶积运算: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将ER(ω)和ET(ω)分别反变换回时间域,就可得到介质结构响应的径向分量ER(t)和切向分量ET(t),也就是所谓的接收函数。由于实际地震资料是有限带宽的,且包含随机噪声,垂直分量的频谱常含有近零点成分,从而导致频率域除法运算的不稳定,在实际的频率域反褶积过程中,常引入“水准量”来压制近零值频谱,确保频率域除法运算的稳定[10],但反过来又降低了接收函数的分辨率。为克服频率域反褶积的固有缺陷,我们发展了两种时间域的反褶积算法Wiener滤波反褶积和最大熵谱反褶积,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检验表明,这两种时间域的反褶积方法是行之有效的[11]。对同一方向震中距大体相当的一组远震接收函数,作同相叠加,进一步增强接收函数信噪比,得到接收函数的均值及标准偏差,对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偏差,还可得到接收函数的上下限,用于评估接收函数的反演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接收函数是消除P波多次反射后的水平分量,含有大量台站下方速度界面产生的PS转换波及多次波[12],对S波速度结构的垂向变化非常敏感[9]。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反演利用接收函数来获取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模型。接收函数合成地震图可表示成: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其中dj,代表接收函数的第j个数据点,Rj代表作用在模型m上用以产生数据dj的泛函,m代表参数化后的S波层速度。式(5)是非线性的,可用Kennett算法合成[13]。由于接收函数对S波速度的垂向变化最敏感,因此一般把台站下方介质结构简化成关于S波层速度的水平分层模型,层厚度保持不变,根据S波层速度β,依据经验公式α=1.73β和ρ=0.32α+0.77分别对P波层速度α和层密度p作相应调整。广义线性反演从与真实模型比较接近的初始猜测出发,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模型解。对泛函R在初始模型m0处作Taylor级数展开,得: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其中δm是关于初始模型m0的微扰向量,D是泛函Rj,在m0处的偏导数矩阵,矩阵D的元素Dij代表第j层S波速度的微小变化引起的第i个采样值的相对变化,它们构成反演的数据核,其列向量构成所谓的微分地震图,可用Randall快速算法来合成[14]。一般对公式(6)作相应修改以直接迭代求解模型向量m本身,称之为跳动算法[15],其显著特点是可以对模型施加光滑度约束,压制速度模型的急剧变换,以期获得较为合理的解[16]。3 数据及其反演结果1991.7~1992.7月,中美合作在青藏高原布设了11个宽频带数字化台站[2.17],图1给出了台站分布位置。在为期一年的地震观测中,共观测到来300多个方位角在0°~360°,震中距在35°~95°之间的远震事件,为利用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圈构造,特别是台站下方S波速度,提供了良机。格尔木台、温泉台以及日喀则台的接收函数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速度与其中北部有着显著差异[18]。本文给出全部11个PASSCAL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反演结果。我们筛选出大约70多个东北方向上、震中距约40°的远震事件用来反演S波速度。以P波初动前20s为起点,在长为120s的时窗内截取P波波形,这一时窗宽度足以包括来自最深界面(Moho面)的多次反射波震相,并对三分量的原始记录去均值,再将南北与东西的水平分量旋转到径向和切向。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测定所有事件的台站接收函数,并选取高质量的波形进行叠加,得到各台站接收函数的均值及标准偏差,每个台站一般有10~20个远震事件参与叠加。对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作水平分层,由于Gaussian滤波参数为2.5、1Hz以上的高频成分已从接收函数中滤除,故层厚度取为2km。结合人工地震测深、近震以及面波频散资料,我们分别选取了11个台站下方的初始速度模型,采用跳动反演算法,并引入光滑度约束,分别得到了11个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图1 青藏高原PASSCAL地震仪位置图Xiga—日喀则;Lhsa—拉萨;Sang—桑雄;Amdo—安多;Wndo—温泉;Erdo—二道沟;Budo—不冻泉;Tunl—格尔木;Ganz—灵芝;Ushu—玉树;Maqi—玛沁图2为温泉台的接收函数及其反演结果。温泉台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非常之好,反演结果较为可靠。接收函数切向分量能量较弱,表明其地壳构造横向变化不大。Moho界面的PS转换波在直达P波后8.2s处出现。反演结果表明Moho界面深约64km,S波速度由50km深度处的3.7km/s,逐渐增至Moho界面处的4.4km/s。另一显著特征是上地壳有一厚约10km的低速层。本文不准备对各台的接收函数及反演结果作一一说明,而是对它们进行比较,以阐述青藏高原地壳构造的主要特征。图2a.温泉台接收函数均值及其上下限,实线—均值,虚线—上下限,R—径向;T—切向;b.温泉台接收函数反演结果,其中A—S波速度模型,虚线—初始模型,实线—反演结果;B反演效果评价,虚线—合成地震图,实线—实际地震图上下限;C—波形拟合对比,虚线—合成地震图,实线—实际地震图全部11个PASSCAL台站的接收函数的波形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不难发现所有台站接收函数的Moho界面的PS转换波清晰可见,波形拟合效果较好。予以强调的是不同台站的接收函数有着明显差异,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岩石圈构造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把日喀则、拉萨、桑雄、安多、温泉、二道沟、不冻泉和格尔木的反演结果由南到北排列成一条速度剖面,并将灵芝、玉树和玛沁的反演结果构成另一条速度剖面(图4),可以从中揭示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的基本特征。在我们的反演模型中,作为一个主要的速度界面,Moho界面深度定在S波速度达到4.4~4.6km/s处,不难发现青藏高原的Moho界面以一阶速度不连续面或速度梯度带为特征。由接收函数得到的Moho界面速度与近震Sn走时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5]。青藏高原地壳巨厚,Moho界面深达60~80km,且存在明显的起伏变化。在班公错缝合带以南,Moho界面有渐渐的北倾趋势,安多附近Moho界面达到最深,约84km;跨过班公错缝合带后,Moho界面突然变浅,温泉附近Moho界面仅64km深;然后向北逐渐变深,不冻泉附近Moho界面深达78km。格尔木附近Moho界面约64km深。根据接收函数的反演结果,壳内低速层看来并不是青藏高原地壳的普遍特征,仅在个别台站的上地壳或下地壳有低速层。在桑雄、安多、二道沟、不冻泉等台的上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层,其底界面构成一条明显向北倾斜的速度界面;在日喀则和桑雄台的下地壳约5060km的深度范围内有一厚约10km的低速层;在不冻泉台40~60km的深度范围内,亦可观测到厚约20km的低速层。青藏高原地壳内部有若干个较为明显的速度界面。界面h1作为桑雄、安多、二道沟、不冻泉等处上地壳低速层的底界面,由日喀则处的18km深增加至不冻泉处的30km深,具显著的速度跳跃,且明显向北倾斜。界面h2作为日喀则、桑雄、不冻泉等地下地壳低速层的上界面,以及安多、二道沟等地速度梯度带的边界,由日喀则处的50km深,减小到不冻泉处的40km深。界面h3作为日喀则、桑雄等处下地壳低速层的下界面,在班公错缝合带以南深约60km,在缝合带以北突然消失。关于青藏高原地壳内部界面,广角反射亦已发现[19~25]。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反演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所得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果是,在班公错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有大约15km的错断,缝合带以南深,以北浅,安多附近S波速度由23km深处的3.5km/s逐渐增大到84km深处的5.0km/s。深地震测深[24,25]、面波频散[26]、近震走时[5,6]等均有明显证据表明,在班公错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存在错断,特别是用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计算近震震相的理论到时,并与实测到时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惊人地吻合[27]。不同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结果的一致性,增强了班公错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错断的可靠性。图3 青藏高原台站接收函数的模拟结果实线—实测接收函数;虚线—理论接收函数。代号含义同图1图4 青藏高原S波速度剖面代号含义同图14 讨论我们共选取了70余个震中位置相对集中、信噪比高的远震事件用于青藏高原岩石圈速度结构研究。采用高分辨率的最大熵谱反褶积,测定台站接收函数,对相关性好的10~20个远震事件叠加,提高了接收函数的信噪比,接收函数反演与其它地球物理手段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青藏高原的地壳厚达60~80km,Moho界面有明显的起伏;地壳内部有若干条明显的速度界面;在一些地区,上地壳或下地壳存在低速层;跨越班公错缝合带,Moho界面南深北浅,出现约15km左右的错断;根据班公错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的错断现象,我们认为印度地壳向欧亚下地壳挤入的前沿可能在班公错缝合带附近,安多地壳速度梯度带可能是印度地壳插入欧亚下地壳过程中,两种地壳物质相互混杂的结果。当然,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尚待更加详细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的验证。致谢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的资助项目。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王椿镛研究员、丁志峰副研究员和吴建平副研究员的大力协助,冯锐研究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作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W.L.Zhao and W.J.Morgan.Injection of Indian crust into Tibetan lower crust: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study.Tectonics,1987,6.489~504.[2]曾融生,吴大铭,T.J.Owens.中美合作课题“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介绍.地震学报,1992,14(增刊),521~522.[3]曾融生,朱介寿,周兵,丁志峰,何正勤,朱露培,骆循,孙为国.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大陆碰撞模型.地震学报,1992,14(增刊),523~533.[4]曾融生,孙为国.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地震学报,1992,14(增刊),534~564.[5]曾融生,丁志峰,明跃红.近震震相与青藏高原的岩石圈构造.地震学报,1996.[6]R.S.Zeng,Z.F.Ding,and Q.J.Wu.A review on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constraints for dynamics.PAGEOPH,1995.145,425~443.[7]J.F.Dewey and J.M.Bird.Mountain belts and the new global tectonics.J.Geophys.Res.,1970,75,2625~2647.[8]C.A.Langston.Structure under Mount Rainier,Washington,inferred from teleseismic body waves.J.Geophys.Res.,1979,84,4749~4762.[9]T.J.Owens,G.Zandt,and S.R.Taylor.Seismic evidence for an ancient rift beneath the Cumberland Plateau,Tennessee:A detailed analysis of broadband teleseismic P waveforms.J.Geophys.Res.,1984,89,7783~7795.[10]R.A.Wiggins and D.V.Helmberger.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J.Geophys.Res.,1973,78,1870~1880.[11]吴庆举.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反演与青藏高原岩石圈速度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1996.[12]G.J.Ammon.The isolation of receiver effects from teleseismic P waveforms.Bull.Seismol.Soc.Am.1991,81,2504~2510.[13]B.L.N.Kennett.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Stratified Med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3.[14]G.E.Randall.Efficient calculation of differential seismograms for lithospheric receiver functions.Geophys.J.Int.,1989,99,469~481.[15]S.C.Constable,R.L.Parker,and C.G.Constable.Occam"s inversion:a praetical algorithm forgenerating smooth models from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data.Geophysics,1987,52,289~300.[16]C.J.Ammon,G.E.Randall and G.Zandt.On the nonuniqueness of receiver function inversions.J.Geophys.Res.,1990,15,303~318.[17]T.J.Ownes,G.E.Randall,F.T.Wu,and R.S.Zeng.PASSCAL Instrument performance during the Tibetan plateau passive seismic experiment.Bull Seismol.Soc.Am.,1993,83(6),1959~1970.[18]朱露培,曾融生,吴大铭.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地震学报,1992,14(增刊),580~591.[19]J.W.Teng,K.Z.Sun,S.B.Xiong,Z.X.Yin,H.Yao,and L.F.Chen.Deep seismic reflection waves and structure of the crust from Dangxung to Yadong on the Xizang plateau(Tibet).Phys.Earth Plant.Int.,1983,31,293~306.[20]滕吉文,尹周勋,熊绍柏.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地球物理学报,1983,26,525~540.[21]J.W.Teng,S.B.Xiong,X.Z.Yin.,X.J.Wang,and D.Y.Lu.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pattern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n Mountain region.J.Phys.Earth,1985,33,157~171.[22]滕吉文,尹周勋,熊绍柏.西藏高原北部地区色林—蓬错—那曲—奈县地带地壳结构与速度分布.地球物理学报,1985,28(增刊),28~42.[23]J.W.Teng.Explosion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seismic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Xizang(Tibet)plateau.Geophys.J.R.Astron.Soc.,1987,89,405~414.[24]熊绍柏,滕吉文,尹周勋.西藏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和莫霍界面的起伏.地球物理学报,1985,28(增刊),16~27.[25]卢德源,王香泾.青藏高原北部沱沱河—格尔木地区的地壳结构和深部作用过程.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0,21,227~237.[26]C.Brandon and B.Romanowicz.A“no-lid”zone in the central Chang Thang platform of Tibet:evidence from pure path phase velocity measurements of long period Rayleigh waves.J.Geophys.Res.,1986,91,6547~6564.[27]R.S.Zeng,Z.F.Ding,and Q.J.Wu.Lateral variation of crustal structure from Himalaya to Qilian and its implication on continental collision process,in“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and Deep Process”.Proc.30th IGC,1996.

什么的奇妙之旅_我们的青藏高原奇妙之旅

和所有人游客一样,我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这场奇妙之旅。6:30分的火车,我们5点就起床了,勿忙地赶到火车站,格尔木的清晨有点冷,三件衣服披在身上,还得加一条围巾。清晨的火车站除了乘客,基本没什么人,显得很冷清。原来这趟列车晚点。 我们等了大概半小时,有一趟列车缓缓地驶入站台,我一看,是广州—拉萨的T265次火车,正是我们要乘坐的列车,我兴奋地叫道,赶紧挤了个有利的位置检票上车。进藏的火车一般在格尔木站等20分钟,所有的列车都要更换车头,由两个车头来带动列车,还要加氧气,因为在格尔木站开始供氧,进藏的列车都采用最先进、最环保的设备,尽量减少对高原的影响。以前的火车只到格尔木站就没有了,自从前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才使我们得以一睹圣域,使神秘的西藏面向全世界。 登上火车,感觉这与我坐过所有的列车都不同,在卧铺是相当温馨和豪华的,走廊铺上红上的地毯,卧铺的被子也是淡黄色的丝棉被,每个床头有两个氧气口,走廊也氧气口,当放出氧气时,使乘客在不知不觉中渡过高海拔。在每个车箱门口还有一个电子指示牌,告诉你现在海拔的高度和外面的温度。在格尔木开始,才是最精彩的风景,我们将会看到地球的原始的一面,列车将经过雪山处处巍娥俊秀的昆仑神山、广袤荒流中孕育着无限美景和无数珍贵野生动物的可可西里、翻过高耸如云的唐古拉山、穿越牛羊满山坡的藏北草原,最终到达拉萨。整个区间的运行基本在白天进行,所以,对于我们在城市里呆惯的人,真是一个欣赏绝色美景的丰盛大餐。 格尔木:列车内的广播开通了,播音员用轻声细语向我介绍沿途的风光,我们列车在驶入格尔木的深处,这个曾经被封存着从没被开发的地方,以前的火车只到格尔木站就没有了,自从前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才使我们得以一睹圣域,使神秘的西藏走向世界。这片土地是圣洁的、脆弱的、是个片没有任何污染的大自然,任何人都没理由去破坏它,所以在开发青藏铁路的时候是动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专家、最科学的技术,最环保的方法才把铁路修成,望着长长铁路盘山而绕,而经过最高5100米的海拔,创下了世界的奇迹。我不得不佩服长年在高原上工作的工人们,常人在高海拔运动下都觉得高原反应,他们又是如何克服困难?付出来多少的汗水和生命才能完成,令到这辈的人能够很舒服地进入期待而久的圣域高原,我有内心深处向这些铁路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昆仑山:在列车开出格尔木不久,就看到远方出现一条绵延高耸的山脉,气势雄伟,如同一个巨人。此时日出东方,清晨的阳光洒在那片山脉上,给它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增添几分壮丽,而迎光而背光处的对比,层次分明,显得极有雕塑感。原来这座大山便是那横亘亚洲中部,号称“龙脉之祖”“万山之宗”的昆仑山了。从格尔木出发时海拔是2700米,现在海拔已升到4300米了,我的头开始发胀,我赶紧拿出上车前准备的抗高原药“红景天”,吃上两粒。我建议进藏的人都必须带些药,进入高原后多少会有些高原反映,吃上抗高原药就会好很多,所谓“一物治一物”,有备无患嘛。 可可西里:列车继续前行,过了昆仑山隧道五道梁,看见昆仑山口没?那表示我们已经进行可可西里啦,好兴奋哦!第一次听到可可西里的名字是从电视上,可可西里在蒙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山梁”,“美丽的少女”之意,它身处青藏高原的腹地,整个海拔46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那第一、第二极在哪里?嘻嘻,我也不知道啦!此时外面已是一片平原,刚才巍峨的山峰已经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平原上生长着一些骆驼剌和杂草,更显荒凉和广阔。这里生长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原精灵藏羚羊。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毛比金子还贵,羚角更是名贵的中药材,因为人类的捕杀,现在的藏羚羊数量很少了,加再上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藏羚羊的繁殖率大不如以前,所以是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藏羚羊”!!突然车内有人大喊,每个人都贴近窗口看,有人还准备了“大炮”,是那种近距离摄像机,我给他起个名字叫“大炮”。我也伸头去看,什么也没看着。又有人喊看到了,我还没看到,奇怪!为什么就我一个看不到呢?原来,我没戴眼镜,近视眼真不好受,老是错过一些东西。戴上眼睛后,清淅多了,我看见远处有几个点,跟电视上看的一样,呈黄色,跟草地的颜色是一样的,难怪我什么也看不到,可能藏羚羊身上的颜色跟草地的颜色一样,可以最低限度也保护自己吧,我想。 沱沱河:火车通过可可西里,眼前的茫茫戈壁开始变成了长满绿草的草原,并开始出现一个接一个的小山包。偶尔还能看到人群活动的痕迹。草地上出现一个个小湖泊,互相交汇成几条较大的溪流,它是如此平静而纤弱,很难让人想像这条平静的溪流是汇成那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长江。正是它养育了无数的炎黄子孙,养育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沱沱河的上游是三江源,由各拉丹东雪山融化的积雪形成的点滴水珠汇入,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不由让我想起“滴水成川”的成语。从这里一路东去,它经过375千米,在这里形成宽30多米 的大河,就改名叫通天河。《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过渡晒经的章节就发生在这里。原来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经之渡,过去来入往频繁的汉藏使者、僧侣、信民都经常受困这个通天渡。 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山口是此次行程最高点,这里海拔和地势都很高,空气不流畅,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造成空气中含氧量很低,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很容易发生高原发应。其实过了沱沱河已经是吃午餐时候了,车箱内的广播停了,许多乘客已经吃完午餐开始休息了。(在这里提一提,火车上没有供应饭餐,一来原上气压低,很难煮东西,二是为了环保,所以我们都吃自己带的东西,还有火车上供应自热米饭,列车员也不例外)。我也很困,但我一直盯着海拔高度表,生怕错过重要的一刻,现在是4800多米了,我想很快就能到达最高点,4800、4900、4989,此时眼困的我完全精神了,拿着相机站在海拔高度表前,时间一秒一秒过得很慢,高度也在慢慢地升,可能列车正在爬山,这条山中的巨龙要翻过唐古拉山,是可等的容易?望望周围一片茫茫的草地,云层很低很低,天地一线,前方的铁路就像一条通往天的路,火车就像一条巨龙在飞向云天,这时我想起韩红唱的“天路”,在这里完全能得到诠释。大概半小时过去,突然海拔突破5000米,接着5078米,我赶紧按下快门,我想这应该是最高点了,接着我看到火车旁边出现一个站牌写着“唐古拉山口”一闪而过,果然,突破这个点后,海拔开始向下降,这个过程可能用了1个多小钟。3点钟广播恢复了,部分乘客起床,我告诉它们,唐古拉山口在你们睡眠中已经过了,他们都在抱怨早知道不睡,我在庆荣我记下了这重要的一刻。 错那湖:再过一会,列车经过了安多县境内一个美丽的神湖——错那湖。列车开始慢下来,离错纳湖最近的距离仅有十几米元,这是绝对没有污染的湖,跟以往所看过的湖不太一样。错那湖的外形狭长,湖水澄净如一块美玉,波光粼粼,白云低得几乎与湖湖相接,湖中云影变幻,像天上的一位仙女在人间静静的躺着,让人陶醉了。大多数游客和我一样,都被那湖泊惊心的美震憾了,纷纷拿起相机拍下来。 那曲镇:这是青藏铁路上经过唯一的大镇,“那曲”藏语意为“这里是黑河”,海拔4507米,距拉萨仅338公里。现在成为西藏的另一个大城市,盛产冬草夏草。此时我们终于领教了藏北的气候多变,火车的东边是晴空万里,北方却乌云密布,行不多远,雨点却啪啪落下来,山坡上的牛羊像没有发生事一样,低着头照吃草,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看来,它们早已习惯与大自然共处的方式。在那曲镇停车6分钟,上来了一批人,我们赶紧趁机溜下火车,拍两张相,刚下车还没站稳,只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就给列车员赶上车,说时间到了,好在,在车上也能拍到美丽的风景。 拉萨:夜幕中,随着河谷越来越宽阔,河谷就变成拉萨河谷,我们都在期盼着终点站快快到来。大概8点多,已经隐约见到灯光了,游客的心情都开始兴奋,不断地探着头看,纷纷地议论。大概到9点,火车穿过拉萨河,我们从远可以看到河对面的布达拉宫,列车的所有人都开始欢呼起来。此时人群中冒出一句:不打拉丹,全车人都笑了。说真的,坐过那么次列车,从没像现在一样,感到如此的期盼,如此的兴奋。当然,所有的游客都是经过万水千山,长途跛涉来就为了感受这高原之旅,一睹圣域的风采。沿途的景色的确很美丽,许多是不能用文字所来描绘,它给我太多的震憾,太多惊喜,这是用心的人才能体会到。 火车终于进站了,刚出火车就有旅行社的人来接我们,为我们戴上哈达表示欢迎。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15分了。走在拉萨的土地上,我觉得特别神圣,很想很想快些去揭开它这个神秘的面纱。还好没有高原反应。走出了拉萨站,也结束了高原穿梭之旅,其实,奇妙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呢!

青藏高原此名怎样得来的?

该高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合起来就是青藏高原了。

青藏高原的名称演变

西藏高原(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据已有资料分析,匈牙利地质学家Lóczy(1899)首次科学地阐述了西藏高原(Tibetan Plateau),范围指昆仑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西部为喀喇昆仑山脉、东部为横断山脉之间的区域。 李四光(1939,1953)在讨论中国自然区划时也称“西藏高原”,系指由昆仑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所围绕的梨形大高原。 徐逸超(1943)研究中国地形区域时亦称西藏高原,但范围不含康滇纵谷山地和青海高原盆地。 青康藏高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中叶,徐尔灏(1945)、任乃强、陈史坚(1949)提出了“青康藏高原”名称,即青海-西康-西藏高原,其范围包括北部的昆仑山—祁连山,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喀喇昆仑山以及东部的横断山。 青藏高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西康的撤并,任美锷(1950,1952,1954,1982)、周廷儒和施雅风及陈述彭(1956)、黄秉维(1959)、以及徐近之(1960)陆续提出了“青藏高原”概念与区域范围,对高原范围的认识基本相近:包括北部的昆仑山—祁连山,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帕米尔山结以及东部的横断山。但柴达木盆地和高原边缘山地的归属存在争议。在《中国地貌区划》(初稿)(1959)中,把青藏高原称青藏山原,也称西藏山原,包括藏北台原以及围绕它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和东部边缘的横断山(其范围直到云南西南部国界)。而喜马拉雅山、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分别为三个独立的区,与西藏山原区并列。孙鸿烈(1980)在“青藏高原的土地类型及其农业利用评价原则”一文中,将青藏高原范围简练描述为:青藏高原北起昆仑,南抵喜马拉雅,东自横断山脉,西至喀喇昆仑。1987年,李炳元根据青藏高原巨构造地貌特征,提出以高原面及其海拔高度作为确定青藏高原范围的依据,较详细地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具体范围。 随着20世纪中叶以后“青藏高原”一词在国内的广泛使用,西藏高原这一概念在国内仅指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最高海拔超过8800米,主要在西藏自治区境内,是“世界屋脊”的主体。青藏高原与西藏高原是范围不同的地理学概念。 但是,在国外仍多沿用20世纪初开始使用的概念表述,即采用“Tibetan Plateau”(西藏高原)一词称整个青藏高原。中国科研界对外也常沿用“Tibetan Plateau”(西藏高原)来翻译“青藏高原”,例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英文即为“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志愿者在青藏高原捡40多万件垃圾,这些垃圾的来源是哪?

这些垃圾有的是当地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更多的是游客们来到这里旅游的时候产生的垃圾

青藏高原北缘及其邻区中新世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

新疆以“三山夹两盆”为典型的地貌构造格局(图2-6-1),阿尔泰、天山与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阿尔金山组成了中国西部宏伟的山系,呈现明显的正地形;其间以准噶尔、塔里木两盆地为代表,呈明显下陷的负地貌。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这种地貌构造格局是新疆新生代构造运动的结果。图2-6-1 中亚地区地貌及其主要断裂分布简图①伊犁盆地;②费尔干纳盆地;③锡尔达林;④楚萨雷苏;⑤卡兹库姆从总体上分析,新疆的三大山系,除山间的盆地外,新生代构造活动都很强烈,两大盆地,即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相对不强(图2-6-2),根据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属于砂岩型铀矿有利的成矿区域,天山的一些山间盆地,如伊犁盆地、吐哈盆地、库米什盆地等,由于新生代构造活动相对也比较弱,也是有利的成矿区域,并在这些盆地已经发现多处矿床或矿化点。图2-6-2 新疆SN向地貌构造剖面图本书主要是探讨分析新生代构造运动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强调了中新世期间发生于青藏高原北缘及其邻区的构造变形及其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关系;着重叙述了伊犁盆地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和塔里木盆地的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开始于大约65Ma左右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其随后的陆陆汇聚作用是新生代亚洲大陆最为重要的构造事件,控制了中国西部乃至亚洲大陆新生代的构造变形。Stock和Molnar等(1988)根据印度洋海底的磁异常条带,计算分析了印度大陆新生代不同时期的古纬度,推算了印度大陆向北运动的速度;根据古地磁测量结果,Chen等(1993)和肖序常等(2000)推算了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等古纬度的位置,进而估算了地壳的缩短量。其结果揭示出印度与亚洲大陆之间在新生代期间的汇聚速率的变化,指示了青藏高原的变形存在阶段性特征。本书主要根据青藏高原北缘及其邻区的一些地质资料(图2-6-1),简单回顾了发生于中新世的构造变形事件,并初步探讨了该期构造事件对中国西部成矿作用的影响。一、青藏高原南部及其北缘山脉南中国海(莺歌海)、中国东海和孟加拉海湾冲积扇等海洋钻探结果显示,中新世早期新生代沉积速率突然加快,根据稳定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在中新世早期(25~20Ma)出现了快速的隆升-剥露。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显示出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在渐新世开始抬升-剥露,中新世早期山脉隆升速率加快;柴达木盆地红三旱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揭示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28~26Ma)期间,沉积速率加快,推测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新世早期发生了一期次重要的构造事件;盆地沉积-构造变形分析,结合古构造地貌复原,揭示出阿尔金断裂带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期间发生了断裂位置的迁移事件;根据沉积学野外实地测量以及室内统计分析,揭示了阿尔金山北西前江尕勒萨依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质的粒度在中新世早期(25Ma)发生急剧变粗,地层中砾岩层比例明显增加,砂岩碎屑物质成分发生突变,沉积相、沉积环境发生突变,反映了源区地貌和构造性质的改变,指示了源区的快速隆升和剥露事件的发生;江尕勒萨依盆地内新生代沉积物质中碳酸盐胶结物的δ14C和δ18O值测试结果,推断高原北缘气候在中新世早期(25~23Ma)发生了变化,指示了高原经历了一期快速的隆升。二、塔里木盆地现今的塔里木盆地的地势为西高东低,然而岩相古地理复原分析表明(图2-6-3、图2-6-4),塔西南一带在渐新世期间仍然存在海相地层,而东部当时主要为陆相地层,显示出当时地势为东高西低(图2-6-3);随着印亚大陆的汇聚闭合,帕米尔构造结形成,海水自渐新世晚期开始往西退出盆地,盆地内部不再发育海相地层,在塔西南一带,出现山麓磨拉石沉积,在盆地的东部的满加尔凹陷、库车凹陷等地,中新世则为湖相地层(图2-6-4);上述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地势从东高西低转变为西高东低,开始发生于中新世早期,可能直到在中新世末才完成。图2-6-3 塔里木盆地渐新世古地理略图(据新疆古地理图集修编)1—半闭塞—闭塞台地相带;2—沿岸滩坝相带;3—潮坪-湖相带;4—山麓堆积相;5—河流相;6—咸湖相;7—河湖相;8—粗碎屑沉积;9—碎屑沉积;10—膏泥沉积;11—泥质沉积三、天山山脉Hendrix等(1994)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揭示出天山山脉(中段)在中新世早期(25Ma)发生了快速的隆升剥露作用;西天山地区、博格达地区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试及其模拟分析,同样也揭示出西、东天山山脉在中新世早期(25~24Ma)经历了快速的剥露作用;伊犁盆地为发育于天山造山带内部的山间盆地。钻孔和野外实地踏勘证实,在伊犁盆地内部中-新生代地层间存在多个不整合面,代表了多期次构造变形事件的存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期构造是发生在中新世早期的一期构造活动,在伊犁盆地的南部和北部都有发育,以达拉地剖面最为典型,表现为由侏罗系-白垩系组成达拉地向斜构造被上新统不整合覆盖;在伊犁盆地的东麻扎一带,中新统直接不整合覆盖在褶皱变形的二叠纪火山岩之上。图2-6-4 塔里木盆地中新统沉积相图(据新疆古地理图集修编)Ⅰ—冲积扇相;Ⅱ1—辫状河亚相;Ⅱ2—河流冲积平原亚相;Ⅲ—间隙性湖泊相四、准噶尔盆地在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始新世—渐新世乌伦古河组表现为一套半潮湿-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冲积扇沉积体系,而中新世索索泉组则为极端干旱、炎热条件下的内陆沼泽、湖泊条件下的沉积物质;我们利用岩层中钙结核的δ14C和δ18O值测试结果,估算C3-C4生态系统,发现该区在中新世早期C4植物类型突然增加,也反映出古气候、古环境的突变(图2-6-5);西准噶尔成吉思汗山脉、萨吾尔山和东准噶尔的克拉麦里山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推测山脉的剥露发生于白垩纪-古近纪,但是磷灰石温度-时间反演模拟分析,揭示出山脉的中新世早期构造剥露事件的存在。五、中新世火山活动第四纪火山活动在青藏高原及其北缘十分发育,天山造山带内仅在西天山的托云盆地内受费尔干纳断裂带控制,发育有火山活动;在北疆其他地区,仅在阿尔泰青河乔夏哈拉有第四纪玄武岩喷发,Ar-Ar法测年结果为(17.59±0.05)Ma。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揭示了该玄武岩具有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特点。该火山活动可能体现了青藏高原北缘、塔里木盆地及天山等地中新世早期构造变形事件的远程效应。图2-6-5 准噶尔盆地北部新生代地层中C4植物类型比例图六、中新世成矿作用在青藏高原南部、东南部第四纪成矿作用十分重要,已经发现了多条重要的成矿带,如三江成矿带、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在高原北缘,由于自然条件所限,第四纪成矿作用研究程度严重不足。在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在哈萨克斯坦的楚萨雷苏、锡尔达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央卡兹库姆等地区,都发育有新生代期间形成的巨型铀矿集中区;在我国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也已经发现了多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在伊犁盆地南缘的库捷尔太已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浸砂岩型铀矿采矿基地。现有测年数据表明,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成矿年龄主要发生于中新世以后。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中新世早期的构造变形对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十分重要:中新世早期的褶皱变形导致了成矿目的层(侏罗系含煤地层)在盆地南部发生倾斜,使盆地南部构成稳定的斜坡带,形成了完善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为长期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构造环境。此外,矿石U-Pb法测年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哈密凹陷西南缘在中新世早期(28Ma)也发生了一期重要的铀成矿作用。七、小结总之,发生于中新世早期的构造变形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其邻区十分普遍,其动力来源应该来自于南侧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和汇聚作用,与两大陆之间汇聚速率的变化有关;但是由于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往北变形发生的时间变年轻;该期的构造变形导致了青藏高原北缘山脉出现了第一次的快速隆升和剥露,使天山山脉经历了一期快速的剥露作用,也导致了塔里木盆地地貌地势的改变,及其相伴随的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促使了新疆“三山夹两盆地”地貌构造格局雏形的形成;与此同时,该期构造变形对我国西部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十分显著,中新世也成为我国新疆中新生代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起始时间。参考文献陈正乐,刘健,孙知明等.2005.阿尔金山脉新生代剥露历史-前陆盆地沉积记录.地质通报,24(4):8~14陈正乐,张岳桥,王小凤等.2001.阿尔金山脉新生代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地球学报,22(5):413~418韩效忠,李胜祥,蔡煜琦等.2004.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新疆地质,22(4):378~381刘汉彬,夏毓亮,林锦荣等.2004.吐哈盆地砂岩型铀矿U-Pb同位素地质特征.地球学报,25(2):196~198刘健,陈正乐,张红喜等.2003.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中新生代地层成铀能力探讨.地质力学学报,9(3):241~245彭希龄.1998.新疆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和特点.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5(2):169~181王登红,李天德.2001.阿尔泰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构造环境.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5(3):282~289王军.1998.西昆仑卡日巴生岩体和苦子干岩体的隆升-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地质论评,44(4):435~442孙知明.杨振宇.葛肖虹等.2004.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磁性年代学研究进展.地质通报,23(9~10):899~902夏毓亮,林锦荣,侯艳先等.2002.伊犁盆地砂岩型铀成矿同位素地质特征.铀矿地质,18(3):150~154肖序常,李廷栋主编.2000.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机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07~265尹安.2001.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地球学报,22(3):193~230张前锋,胡霭琴,张国新等.1994.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地质化学,23(3):269~280Chen Y.,Cogne J.P.,Courtillot V.,Tapponnier P.and Zhu X.Y.1993.Cretaceous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western Tibet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98(B10):17981~17999Chen Zhengle Xiaofeng Wang,Yin An,Chen Xuanhua,and Chen Bailin.2004.Cenozoic Left-slip Motion along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 as Inferred from the Sedimentary Record.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46:839~856Chen Zhengle,Wang Xiaofeng,Feng Xiaohong,et al..2002.New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for the uplift of mountains in north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Sciences in China(B),32(Suppl.):1~10Clift P.,Lin J.,and Barckhausen U.2002.Evidence of low flexural rigidity and low viscosity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during continental break-up in the South China Se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9:951~970Hendrix M.S.,Dumitru T.A.,and Graham S.A.1994.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unroofing in the Chinese Tian Shan:An early effect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Geology,22,pp.487~490Stock J.and Molnar P.1988.Uncertainties and implications of lat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position of North Amercia relative to the Farallon,Kula and Pacific Plates.Tectonics,7:1339~1384(陈正乐,宫红良,李丽)

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是多少?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u223c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吐鲁番盆地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还低。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却低于海面1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盆底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大陆的最低处。希望你能满意。来自冰原的狼 | 2010-09-07

青藏高原用英文怎么说

青藏高原 Qinghai-Tibetan Plateau,又称为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用英语怎么说

Qinghai-tibet plateau

青藏高原用英语怎么说

青藏高原用英文说法为:Qinghai-Tibet Plateau;又称为Tibetan Plateau、the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汉语拼音为:Qīnɡ zànɡ ɡāo yuán。中文释义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甘肃省西南部和云南省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峰终年积雪,低得多湖泊。东亚、南亚的大河多发源于此。扩展资料: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

青藏高原用英语怎么说?

青藏高原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也可以翻译成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青藏高原隆升幅度及时间

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幅度及时间,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1.14Ma前或更早高原达到最高这种观点主要以Colemna和Hodeges为代表,认为高原上南北向张性正断层的出现标志着高原应力场从南北向的挤压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代表了高原垮塌的开始(Coleman et al.,1995)。他们认为青藏高原自印度板块和欧亚碰撞以后便开始隆升,至14Ma前达到最大平均高度,而后高原高度因东西向拉张塌陷或重力垮塌而下降(图6-1)。最近Rwoley等通过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湖盆沉积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分析,认为从40Ma前起这一区域海拔一直维持在4000多米(Rowley et al.,1996)。图6-1 关于青藏高原隆起过程的不同观点2.21Ma高原达到最高这种观点以Harrison等为代表,同样认为高原上南北向正断层的出现代表了高原垮塌的开始。通过对冈底斯山曲水岩体的40Ar/39Ar测年,认为青藏高原于21Ma前开始快速抬升,并于8Ma前可能已到或接近当前高度(Li et al.,2001)。3.多阶段、不等速、晚上新世以来快速隆升达到现今高度这一观点以中国学者李吉均、施雅风等为代表(Harrison et al.,1992;Lin et al.,2001)。他们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天然剖面、湖泊岩心、高山冰帽上冰心、地貌特征以及动植物等综合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多旋回复杂整体隆升的过程,在始新世到中新世亚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使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呈现显著隆升,而广大高原北部仅做被动的、相应的应力调整和变形,并经过长期剥蚀曾两度达到夷平状态(施雅风等,1999),但青藏高原强烈的隆升是从上新世末开始的(3.6Ma),在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后达到目前高度,并产生巨大环境效应(李均吉等,1999,2001)。

求关于青藏高原的英文介绍

The Qing-Tibet Plateau has long been known as the natural geological museum. the golden key to the global orogenic mechanism, the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he continental dynamics theory, and the pulser of the global changes, which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region and the competition field deriving new theories, knowledge and discoveries.Numerous orogenic bel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the most distinctive, with rich and varied geological phenomena.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lies in the significant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tectonic units,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mantle depression in the southern region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of west part of China and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middle part, and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Helansan—Longmenshan steep-change belt which passes obliquely through the marg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this zon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thick Crust as well as the thick Mantle, and the southeastern, by the thin Crust as well as the thin Mantle of the Sichuan basin. Distinguished nonuniformities occur both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ithosphere. A number of deep faul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zone, of which the Longmenshan lithospheric fault and the Xianshuihe fault bel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regional geology, the complete tectonic pattern is composed of five units, from the northwest towards the southeast:(1) The Songpan-Ganzi orogenic belt.(2) The Xianshuihe fault belt.(3)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4) The foreland basin.(5) The foreland upwarp. The Xianshuihe fault belt, the Songpan-Ganzi orogenic belt,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 and the foreland basin are the regional units unique to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are the treasure of geoscience.It is not only the typical region to study the geodynamic processes between the Plateau and the periphery basins (the basin motivity), but the key position to verify if the Plateau is derived from the crustal thickening or from the extrusion by the sinistral rotation to absorb the northward diapirism of the Indian continent aft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it is also the critical region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hange in climate, hydrographic ne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margin span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Longmenshan mid-high mountain, and the piedmont alluvial plain, which covers the relatively developed economic region (including Pengzhou City, Dujiangyan City, and Yaan Prefecture) of the Chengdu Plain, and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 of the Aba and the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s. There are gap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in economics, natural form, traffic, and human geography.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overseas geoscientists from USA (MIT, CIT etc), UK, France, Swithzerland, Australia, Japan, and Germany took field trips to the region and were involved in some research projects to varying extent .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多少(请注明哪个文献说的)

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