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中共是人民利益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为了谁、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新时期,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哪里可以证明子期是帝乙的儿子,以及关于子期的史实 事迹

正史记载帝乙只有两个儿子:微子启,帝乙长子。 帝辛(纣王),帝乙次子。帝乙死后继承王位。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

唐婉在沈园题完《钗头凤》,后多久死去的,是怎么死的,对于史实,有何疑问!

唐婉是陆游害死的,此语一出,一定会引起喧然大波,反对之声滚滚而来。 唐婉在我心中是一个极其美好的才女形象,也曾为唐、陆的爱情感动不已、唏嘘不已。只是在某个周末的清晨想起这个宋代才女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唐婉是陆游害死的,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吧? 唐婉与陆游是表兄妹,婚后琴瑟和谐、恩爱非常,可是陆母却极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陆母的逼迫之下,陆只好将唐婉休回家。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一位王氏之女为妻。而唐婉也嫁给了当时的名士赵士程。本来是从此分道扬镳,不会再有人生交集。可命运安排了他们再次相遇,也正是这次相遇,留下了那凄美、哀艳的千古绝唱《钗头凤》。一个桃红柳绿的春日,唐婉与丈夫赵士程相偕游览沈园,巧遇陆游,那一瞬间,曾经的美好都涌到眼前,然而今非昔比,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唐婉在征得丈夫的同意下,提了一壶酒来到陆游面前,纤纤素手,点点柔情,为眼前昔日的爱人斟满一杯酒,便悄然离去。陆游百感交集,万般感慨之中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这名传千古的《钗头凤》: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第二年,唐婉再次游览沈园,瞥见了陆游这阕荡气回肠的词,感慨万千,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不久唐婉就抑郁而终。如果他们不再相遇,如果她没有看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她也会与丈夫平淡幸福地度过此生。可她看见了,那首词成了她心中永远的风景,在她的记忆之中定格,成了心中永远的痛。才让她走不出记忆,所以说,她死于那首《钗头凤》,死于陆游。又是一个为爱情而伤,为爱情而死的女子。

唐婉在沈园题完《钗头凤》,后多久死去的,是怎么死的,对于史实,有何疑问!

唐婉是陆游害死的,此语一出,一定会引起喧然大波,反对之声滚滚而来。 唐婉在我心中是一个极其美好的才女形象,也曾为唐、陆的爱情感动不已、唏嘘不已。只是在某个周末的清晨想起这个宋代才女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唐婉是陆游害死的,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吧? 唐婉与陆游是表兄妹,婚后琴瑟和谐、恩爱非常,可是陆母却极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陆母的逼迫之下,陆只好将唐婉休回家。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一位王氏之女为妻。而唐婉也嫁给了当时的名士赵士程。本来是从此分道扬镳,不会再有人生交集。可命运安排了他们再次相遇,也正是这次相遇,留下了那凄美、哀艳的千古绝唱《钗头凤》。一个桃红柳绿的春日,唐婉与丈夫赵士程相偕游览沈园,巧遇陆游,那一瞬间,曾经的美好都涌到眼前,然而今非昔比,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唐婉在征得丈夫的同意下,提了一壶酒来到陆游面前,纤纤素手,点点柔情,为眼前昔日的爱人斟满一杯酒,便悄然离去。陆游百感交集,万般感慨之中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这名传千古的《钗头凤》: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第二年,唐婉再次游览沈园,瞥见了陆游这阕荡气回肠的词,感慨万千,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不久唐婉就抑郁而终。如果他们不再相遇,如果她没有看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她也会与丈夫平淡幸福地度过此生。可她看见了,那首词成了她心中永远的风景,在她的记忆之中定格,成了心中永远的痛。才让她走不出记忆,所以说,她死于那首《钗头凤》,死于陆游。又是一个为爱情而伤,为爱情而死的女子。

以战争为史实,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演讲稿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鸦片战争打响的第一枪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时我们要记得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当历史回顾在眼前壮丽的圆明园化为废墟无数财宝被掠夺一空时>我们要记得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当历史回顾在眼前日本鬼子踏入中国领土30万百姓被肆意屠杀时我们要记得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当历史回顾在眼前门联上贴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海外留学生受人辱骂时我们要记得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何其多而它得存在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警示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纪念九一八事变,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把抗日战争给予我们的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实际行动。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九一八事变是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策划和制造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日关系,始终坚持中日友好方针,并为中日友好作出了不懈努力。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和领导人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中日友好、维护亚洲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道歉和反省落实到行动上,推进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75年过去了,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压迫、奴役的命运一去不复返。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们既面临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全体中华儿女始终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国抗战 的主要史实有哪些

平截关大捷。血战台儿庄。松泸会战

请专家推荐几本关于“明清历史”的书籍,最好包括“史实、文化,民族风情,封建礼教,趣闻......”等

明朝: 《明实录》. 中研院史语所,民国五十一年.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生活61读书61新知三联书店,ISBN 7-108-00982-X/K64211. 《细说明朝》,黎东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2512-6.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王天有,高寿仙. 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4862-6. 姜公韬. 《中国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ISBN 9787510800627. 《南明史》,顾诚. 中国青年出版社,ISBN 7500624085. 清朝:《中国通史 明清史》,姜公韬,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0062-7《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史景迁,时报文化出版社,ISBN 957-13-3370-0《中国历史》,李国祁,三民出版社,ISBN 978-957-140-6《中国近代史》,李云汉,三民出版社,ISBN 957-14-0669-4《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复旦大学着,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0332-73《中国通史》,傅乐成,大中国出版社,ISBN 957-521-142-1

高中物理学史实有些什么?

高中课本上都有,看看书就知道了,特别是近代物理,要花点时间记住.如: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等17世纪对光的认识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谁能总结一下完整的高中物理学史实。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

曹刿论战选自这是我国著名的什么体史书叙述的是什么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

纪传体,春秋战国时期

巴黎公社运动的主要史实

巴黎公社运动就是黑暗中世纪的最后一页

巴黎公社运动的主要史实

巴黎公社运动就是黑暗中世纪的最后一页

巴黎公社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在色当会战中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拿破仑的侄子)和儿子被普鲁士俘获,法国战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割地中有阿尔萨斯和洛林(看过都德<最后一课>的应该知道).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德国统一了)在法国凡尔赛宫称帝.  巴黎人民非常愤怒  1871年四月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发生起义.成立新政府、警察等。  同年5月起义失败  失败的原因  1:巴黎公社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背景下发动的革命,其失败具有必然性。  2:巴黎公社缺乏先进的政党领导  3:缺乏民众基础  经验:  (1)无产阶级必须紧紧掌握武装,把坚决镇压反革命武装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巴黎无产阶级用革命武装推翻了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但在取得政权以后,由于没有乘胜向反革命巢穴凡尔赛进军,未能摧毁反革命的武装,而是忙于进行公社选举,结果使反革命武装经过喘息后卷土重来,把公社淹没在血泊之中。  (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巴黎工人在这次革命中组成了公社,用自己的国家机器代替了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巴黎公社实行选举制,规定行政、司法、国民教育的一切职务都有普选产生的人员担任;规定废除高薪制,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领取和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这就找到了防止国家机关及其他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缺乏斗争经验,巴黎公社没有能够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对反革命分子的反抗进行坚决的镇压,特别是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从而丧失了同资产阶级进行较量的重要武器。  (3)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工农联盟。巴黎工人在夺取政权后,及时地采取了各种政治措施,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拥护和支持。但是,由于它对联合农民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又遭到反动势力的包围和封锁,因而没有及时地把这种改革推广到全国,以致失掉了巴黎以外的人民的广泛的支持。  (4)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巴黎工人在当时还没有认识到建立革命政党的重要性,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就使革命由于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而失去了政治上、组织上的保障。  巴黎公社起义是各国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伟大尝试,它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是极可贵的。

巴黎公社是一次什么性质的革命?请用史实说明。

无产阶级掌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了但奠定了基础。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指导思想。

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问题,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史实

一、现代化意识的曲折显现—— 从“中体西用”到“西化”、“中西互补” 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而是近代西方的冲击与东方国家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一个错综复杂过程。对于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东方国家来说,自强图存的第一个回应是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它的具体措施就是模仿西方的先进技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悠久的东亚文明传播中心来说,西方冲击在传统知识分子思想中激起的最大反响是文化回应,即东西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冲突,这就是关于东西文化观的论战的由来。 从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士大夫阶层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最早的现代化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哲学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可能是谬误的,但中体西用论的基本精神是以西学来补中学之不足,承认中学不是完美无缺而有可补之处,这毕竟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进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统治阶级包括它的知识精英从御夷图强到变法图强,都是一种“防御性现代化”,其中心思想都是突出一个“保”字——保种、保教、保国、保民。在“保”的前提下进行“变”,就是在中国的旧“体”的框架内引进西方的器用。这种现代化模式在世界上也是有而且获得成功的,那就是东邻日本在“尊王攘夷”、“和魂洋才”的口号下进行的明治维新。中国的维新运动就是学日本的维新而来。日本的成功并不是丢弃自己东方文化而全力推行“西化”,而是在发扬狂热的“神国主义”保持自己的国本的条件下,急速建设“军国主义的工业制度”,建立了一个可与西方匹敌的准现代国家,通过侵略战争赢得世界声誉。“日本精神加西方知识”的畸形现代化打败了“中体西用”的现代化,固然证明中国现代化的失败,但如果把失败完全归之于中体西用论的失误,那就把复杂的历史过于简单化了。 “西化”论的主流思潮并非“全盘西化” 维新运动失败之后,社会进化论的输入为革新志士提供了新的思想武装,于是激进的革命派提出种族革命的理论(孙中山、章炳麟等),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则从保国保种的思想转向根本改造国民素质的“新民”理伦。“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梁氏这种除旧布新的“新化”思想中,已包含中国处在过渡时代的意识、现代竞争意识等现代化思想的闪光。这显然已开始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框框。他为现代国家的国民设计的新德性,诸如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尚武、进取冒险、权利思想、国家思想、义务思想等等,与当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开列的现代人特征比较,有许多观点是吻合的。新民运动就是人的“新化”运动,是从“中体西用”观向“西化”观过渡的桥梁。 在辛亥革命以后,中体西用的思潮日趋衰落,但是主张中西调和的观点仍一直占居上风。到“五四”前后,陈独秀、胡适等人在报刊上以毫不妥协精神向封建旧文化挑战,在思想界才激起了轩然大波。陈独秀以毫不调和的立场来对待中西文明的冲突,旗帜鲜明地主张接受近代西洋文明来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论。他写道:“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答佩剑青年》)陈独秀所说“欧化”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西化”,即梁启超所说的“新化”,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其内涵就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对此胡适加以发挥,提出了东方落后民族应当以西化方式实现追赶型的现化化观点(《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后来他在《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中,又进一步提出要打破所谓东西方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对立这种流行成见,并充分肯定西洋文明是理想主义的。清末以来,对西方文明的估价从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现在又从制度层次上升到精神领域,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进步。在十余年内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猛进,由此可见一斑。总之,五四时期的西化论的主流思想是输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精神,通过激进的文化革命来彻底改造中国旧文化,以争取中国的文艺复兴。 从“西化”论到“中西互补”论 有关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在“五四”前后历时达十余年,在这场论战中彻底反传统的西化派到底取得多大成果,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从近百年中国启蒙思想运动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主要并不在于已经批倒了各种旧礼教和旧道德,而在于破除了对自由探索的各种桎梏,形成了一个各种新思潮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思想黄金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得以迅速传播。在“五四”前后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论战中,围绕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一书展开的论战,是后斯关于东西文化问题讨论的一个新的热点。 近代中国涌现的所有新思潮都是世界思潮的某种反映,世界思潮的变化也必然影响中国思潮的转变。“五四”以前,中国维新志士倡导的新学,留学生提倡的新文化,实际上都是十九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各种问题,才引起了西方信仰危机,使西方思潮发生了大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形势下,从俄国和西方输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持激进的观点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从西方、印度、日本输入中国的罗素、泰戈尔等人的思想,则持温和的观点重新估价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这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东西文化的论战,都面临全新的复杂形势。曾经讴歌过西方文明的梁启超到欧洲旅游归来,对西欧文明的幻想破灭了。曾经鼓吹过西方的民主自由的陈独秀转向了俄国社会主义新文明。梁启超号召青年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拯救西方文明的最新观点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欧游心影录》)。这一观点可以称之为“中西互补”论,但其骨子里却是“以中补西”,也就是以重新“孔化”来代替“欧化”。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开倒车的思潮。但这一思潮中包含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的审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有其合理的内核。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接受并全面发挥了梁启超的观点,并把它归结成为一个新的命题:东方化还是西方化,也就是孔化还是欧化的问题。该书的特色是不局限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比较,而是第一次从更广阔的视野把中国、印度与西洋三种文明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主要是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该书以独创的文化多元论来反对当时西化论的文化一元论,即认为中国、印度、西方三种文化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向”,各自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哲学,而否认东西文化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中国人无论走多久也走不到西方人可达到的地点。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西化论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作者又认为这三条路向是可以穿行的,并提出了西洋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三大文明循序演化的世界文化观,认为在最近未来将有“中国文化复兴”,将来继之以“印度文化复兴”。在当时,这本书确是从世界比较文化这个新角度来探讨中西化问题的一部论著,引起思想界的轰动并非虚妄。这是儒学现代化的一部开路之作,而且是在反儒学的高潮中诞生的。西化派高呼打倒的儒学转眼之间就披着振兴世界文化的道袍重新登场,这说明对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单靠猛烈的文字讨伐是无济于事的。 在“五四”后期关于中西文化观论战的新争论中,有必要提醒注意一部长期被人遗忘的书,那就是杨明斋写的《评中西文化观》。杨在十月革命前就到过俄国,加入过布尔什维克党,后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有数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之一。《评中西文化观》出版于1924年初,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卷评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二卷评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三卷评章士钊的《农国辨》,第四卷总解释,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来阐明一种新的文化观。如果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反映文化折衷论观点的集大成之作,那么,《评中西文化观》就是从广阔的视野对各种折衷论观点进行较系统地分析批判的独一无二的著作。此书通篇没有引用马克思的词句,而是用“大多数社会的事实及其历史”来研究文化问题,“从大多数平民生活方面观察中国文化”,然后对历史的复杂现象进行理论概括。作者把人类社会的演进分为渔猎、畜牧、农业、工业四个阶段,指出长期生活在农业生产组织下的社会的经济变迁是依靠于“自然转机的大流”,从而长期停止了进化。他用这个观点,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儒家的学说和人生观,孔老墨的思想发展背景、实行儒家文化的后果等,提出了新解释。指出“儒家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在中国之所以能生存不变至二千余年的原因,便是全凭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方法进到工业生产方法,才能引起生产力的大变动,这样,最重要的就是产生了资本、知识、教育、组织、秩序五种新生产之要求。“有了以上五种新生产之要求的设备,这便是由农渐化为工,于是‘新世界"生。”这里所通俗表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史观,实际上是关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化的现代化理论的最基本观点。这在当时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转向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来研究中国与世界的演进历程,《评中西文化观》大概是这方面最早的一部系统性论著。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启蒙运动、中国现代化启蒙思想运动留下的珍贵遗产。 必须指出,关于中国文化复兴的思想,并不始于梁漱溟,在梁启超、蔡元培的文章中早已提出,严复的后期言论也露此端倪,孙中山更是一贯有此思想。正如蔡元培所说:孙氏“是为国粹与欧化的折中”(《中华民族与中庸之道》)。孙中山没有参加东西文化观的论战,但他热情赞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他早就深知近代西方文明的弊端,所以一贯主张把中国固有文明与近代西方新文明相结合,认为这样才能使中国“驾乎欧美之上”。他一贯反对盲目抄袭西方,在他制定的第一个现代化纲领《建国方略》的“物质建设计划”中,讲完总的建设计划之后,特别指出中国建设不能追随“西方文明之旧路径”。他打了一个比喻,哥伦布航行美洲时,从欧洲绕道极远而到美洲,而现在则可采取“直捷方向”航行。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要取得“最直捷之途径”。他一再提倡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用日本学习欧美文化取得成功的经验来鼓励国人的现代化的斗志。在这方面,他显然高出于同时代的那些启蒙思想家。但孙中山以为中国对于外国的长处只要能够“迎头去学,十年过后,虽然不能超过外国,一定可以和他们并驾齐驱”(《三民主义》)。很显然,这一估计失误是与他对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缺乏认识,对于旧体制改造的艰巨性缺乏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 二、现代化概念的初步形成—— “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 过去审视30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起伏变化,局限在文化“围剿”与“反围剿”的框架之中,这里扩大视角,提出探索中国现代化概念的形成问题。 “现代化”一词,在“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观的争论中,已偶尔出现,如有所谓“近代化的孔家思想”的提法。1929年胡适为英文《基督教年鉴》写的《文化的冲突》一文,正式使用了“一心一意的现代化”的提法。但“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新的词汇在报刊上使用是在30年代。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为创刊周年纪念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征文特辑,大概是这个新概念运用的正式开端。这次征文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国民经济衰落和东四省丧失的背景下举行的,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二、中国现代化应当采取的方式以及实现这个方式的步骤。 这次讨论会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作者包括了当时学术界知名之士如陶孟和、吴泽霖、金仲华等人。征文提出的观点五花八门,论述深浅不一;但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总的趋向性意见,多数人都是一致的,即认为在当时中国的现状下,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大体作一统计: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认为应采某种社会主义形式或以社会主义作为终极目标的,约有5篇;认为应兼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之长,或主张采取非资本主义形式、统制经济、节制资本的,约有9篇;未正面回答采取何种方式而强调或专论工业化、产业革命、国民经济改造为先决条件的文章,约有5篇;没有明确回答问题或讨论其他问题的,有3篇。虽然论者对现代化缺乏统一认识,但认为应“着重于经济之改造与生产力提高”以及类似的论文,在讨论中明显占上风。这次征文讨论可以看作是知识界一次小型的民意测验,对民族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的思想回应,较之20年代东西文化之争时对西方文明进行抽象而空洞的辩护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中国思想界对世界潮流的趋向认识的讲步。 在这次讨论之后不久,1935年初,陶希圣等十位教授发表了一个《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这是当时国民党授意作的一篇洋洋大文,实际上尽是浮词和同语反复,空洞无物,“宣言”的未宣之言是要用三民主义文化统一中国。无论它的政治用意如何,“宣言”一经抛出,就立即引起全国文化界的热烈讨论。这是继“五四”前后那场大争论之后思想界的又一场大争论。涉及的不只是文化问题,而是由此引出中国的出路即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 所谓本位文化建设,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是本位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严重冲击而引起的“重整反应”。20年代有过一次,30年代是第二次。在这场论战之初,站在“宣言”即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对立面、观点最激烈的是主张全盘西化论的陈序经。他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1934年1月出版)中首先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指明是针对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观点而发,因此实际上是20年代论战的继续与发展,于是对十教授宣言的评论也引起对全盘西化论的观点的评论。 胡适的“文化惰性”理论 在这里,有一学术公案必须予以澄清。近年来,海内外学者都有人根据胡适在这场论战中偶尔使用“全盘西化”一词,把他划为“全盘西化派”。事情是这样的:在讨论开展之初,陈序经或别的论战者都没有把胡适归入全盘西化派,而是归入“折衷派中之一支流”。这是有案可查的。胡适由于被人说成是折衷论者,就在陈序经逼他明确表态之后,在《独立评论》142号的《编辑后记》中声明:“我很明白的指出文化折衷论的不可能。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这一声明为全盘西化论大为张目,一时群起而攻之。胡适察觉到“全盘”一词不妥,于是很快就承认了自己“用字的疏忽”,声明“全盘”的意思不过是“充分”而已,提出改用“充分世界化”一词来代替“全盘西化”(《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从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始终是近代西方文明最积极的鼓吹者和传播者,他对西方文明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推崇简直是五体投地,甚至否认有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存在,但是对祖国的文化遗产从未采取过否定一切的态度。早在“五四”时期,他就提出“研究学问,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就是用科学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去重新估定文化遗产的价值。因此,只能说胡适是一位“一心一意的西化”派或“充分的西化”派,决不能说他是全盘西化派。 胡适之所以一心一意鼓吹“西化”,是由于他持激进的文化革命观,其基础是他有一套独特的“文化惰性”理论。胡适认为,在多种文化冲突中进行自我调整,绝不能采取折衷态度。因为旧文化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根子可能在于某种固有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活习惯,构成为某一文化的“本位”,即使物质生活骤变,思想学术改观,政治制度翻造,那个本位都不会有毁灭危险。因此有远见的领袖们不应焦虑中国本位的动摇,而应焦虑那固有文化的惰性太大。要改造中国,“只有努力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他成为一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本位的新文化”(《编辑后记》)。胡适的这种独特的西化理论,当时就有人称之为“文化的自然折衷论”。我认为这就是胡适坚持必须尽量接受西方文明的重要根由。这种看来非常过火的西化观,同我们常说的“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其精神是一致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可说是一种颇有独到之见的文化的“涵化”理论。拚命走极端,再让文化的惰性拉向折衷调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倡导此说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看看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经历了多次大革命的震荡仍未能彻底冲掉旧文化的惰性,就知道此说确有某些可取之处。不管怎样,这一激进文化革命观决没有意思要根本否定祖国的历史文化。这一点,在胡适对中国本位文化观提出尖锐批评的同时,有明确的表白。他认为应该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的朝气锐气来打掉我国“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中国本位文化中“那一部分不可磨灭的文化将来自然会因这一番科学文化的淘洗而格外发辉光大的”(《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这些观点,胡适几年前就在《文化的冲突》一文中阐明过。如果认为胡适为了政治上倒向国民党而修改自己的观点以与十教授调和,那是完全错误的。 现代化概念:中国思想界自身认识深化的产物 1935年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实质上是关于如何重建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较之“五四”前后中西文化观的讨论和1933年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广度与深度都前进了一大步,学院习气也要少得多。在几个月中就留下大约150多篇论文,参加讨论者包括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各种观点都自由地畅抒己见,看法非常分歧,有主张资本主义化的,有主张非资本主义化的,有主张民族资本主义性的文化即三民主义的文化,也有主张介绍社会主义文化的,但这场大争论仍反映了当时思想界的一般动向。 一、在这场争论中,全盘西化论刚亮出旗帜,就遭到从西化派到中国文化本位派的批评与责难,可见其立论之脆弱。有人指出,既然全盘西化最终也仍要折衷和妥协,这实际上已从根本上否定了全盘西化论的观点(张佛泉:《西化问题之批判》)。胡适也在讨论中收回了自己支持全盘西化的提法。也有人在讨论中提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并解释为“全盘吸取西洋文化之根本精神”来“调整中国固有之优美文化”,这可视为是“全盘西化”论的修正观点(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但总的说来,在这次讨论之后,“全盘西化”这个昙花一现的口号,在中国思想界几乎完全无人再提起了。 二、“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之争,辩论的双方大多是持僵硬的文化观,采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好就绝对的好,坏就绝对的坏。胡适对近代西方文化的执迷态度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在这次讨论中,对如何认识西方文化的问题,持分析态度的意见显然占上风,不论对资本主义文化或社会主义文化,都提倡进行客观的科学研究。就是大力支持西化论的人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生活方式之缺陷,指出西方文化也有历史的惰性,特别是指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奢侈文明”、“拜金主义”,以及阶级斗争、国际斗争之残酷;指出中西文明之不同是农业经济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之不同,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 三、“中国本位文化”论与西化论的两极对立,在讨论中逐步接近,或者说是互相吸收。西化派放弃了“全盘”的提法,而本位派也不断充实对“本位”的阐释,提出建立“中国本位意识”的观点。一是要彻底检讨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点与缺点,这叫作“认识自己工作”;二是须尽量探索欧美各强的实情和欧美文化的本质,这叫作“认识他人工作”;三是多多研究各民族各文化过去的盛衰兴亡史实,发现其所以兴盛、所以衰亡的因果法则,以衡量我民族文化的生存能力,这叫作“比较认识工作”(刘jié@①敖:《中国本位意识与中国本位文化》)。这较之东西文化讨论时的泛泛空论,有明显的进步。 四、在讨论中,不论是主张西化论者还是主张中国本位论者,都逐步产生一种新认识,即用“现代化”这个新概念来取代“西化”或“中国化”等概念。“现代化可以包括西化,西化却不能包括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方向:第一,发展自然科学,这是现代化的根本基础。第二,促进工业发展,一个国家若无现代工业,平时无法生活,战时无法进攻。第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没有现代学术也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第四,思想方面的科学化,以使我们的思想、态度和做事的方法都现代化、效率化、合理化(张熙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 30年代的文化争论是20年代文化争论的继续和扩大。从“东方化”引出“中国本位”观点,从“西化”引出“现代化”的观点,表明中国思想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想认识在逐步深化中。把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确定为工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社会化,在这些年中也基本形成。中国知识界通过自身的思想论辩与探索得出的现代化概念,与战后西方学者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提出的现代化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到40年代初,现代化一词引起哲学家讨论的兴趣。冯友兰曾指出“西化”改为“现代化”是一种见解上的改变:“这表示,一般人已渐觉得以前所谓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底,而是因为它是近代底或现代底。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底,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底,这一觉悟是很大底”(《新事论》)。 近年来西方流行的一种现代化理论,是二次大战后美国学术界提出来的,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舶来品。实际上中国从自己的实践中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和观点,早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约20年。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理论界对于自己的丰富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于现代化理论的探索都远远地落后了!

先秦史实:贵族文化教育涵盖哪些方面

中国的贵族,到周兴起时已经很像样了,周之封建,又巩固和强化了贵族阶层。贵族封建,立基于宗法。国家即是家族的扩大,宗庙里祭祀辈分的亲疏,规定贵族间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碟,即是政治上的名分。所以我们看春秋、战国,多是同姓兄弟之国,或者这样那样的亲戚。  贵族的首要任务,就是习“礼”。“礼”涵盖的范围很广,最早的“三礼”指天、地、人之礼,后来才指儒家的三部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礼,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说,“人无礼不立。”大到祭祀天地、朝拜天子,邦国盟会,小到省亲会友,戴帽穿衣,无一不受“礼”的约束。譬如打仗,多么惨烈的事情啊?也要讲“礼”,其中就有“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等讲究,就是说对方没列好阵时不能进攻,不能对已经受伤的对手再行伤害,不能擒获有黑白两种发色的长者。今天看来,这简直迂腐透顶,可在周时,就是战争的礼仪规范,况且对立的双方多是这样那样的亲戚。但“礼”的主体人群却很小,只限于贵族以上,天子和公侯伯子男贵族阶层,这叫“礼不下庶人”。  敬天法祖,尊法守礼,是贵族的首要任务,是贵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贵族终身习学的重要课程。贵族必须接受教育,也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学什么呢?礼、乐、射、御、书、数,此为六艺。所以别轻视驾车的技术,驾车,参乘,都得有贵族地位才行。也别轻松射箭的技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贵族才有资格随从出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就是贵族从征写下的诗句。诵诗赋诗,是贵族传统,也是高雅艺术。盟会宴享,祭祀朝拜,重大场合都会有,私下感慨也会有。《春秋左氏传》,记载有众多诵诗、赋诗的案例。  贵族的核心价值观,即是尊王攘夷,忠君保民。周天子及诸侯,属华夏农耕,以文化先进而成统一民族,又始终处于夷狄游牧族群的威胁之中,所以孔子这样肯定管仲的功绩,“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在周代,敬天与法祖是统一的,敬天与保民也是一致的,正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贵族有忠君的责任,有从征的义务,贵族精神最终体现为“礼”的秩序,“仁”的内核。贵族要习礼,要接受教育,由此诞生出附带的特点,即是举止优雅,好学多艺,民间所谓“有样子”和“识书达礼”是也。  这就是先秦贵族文化教育主要提倡或者说是必须了解的东西!

求高中物理史实

3月31日,他在北京发来消息:“我明天去看你,来接我,好么?”她在南京,开心地回复:“恩啊”第二天,她在车站搜寻过往人群中他的身影,期待又焦急“你到底在哪儿?”“傻瓜,你不会真在车站吧,今天是愚人节哎,哈哈哈…”她顿住了,泪无声落下,失落、委屈…却被人从身后轻轻抱住,熟悉的声音:“傻瓜,就知道你会来,即使是愚人节,我又怎么舍得骗你…”女孩转过身,娇滴滴的说道:干爹你好坏哦~呜~呜~呜~ vv好吧邪恶一下,高中生活是需要多彩的调节的,目测楼上qq2622824930最佳答案。

谈谈你对钓鱼岛问题的认识(或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的认识

钓鱼岛是中国的!!!

结合史实,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第二次大的调整发生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时期;第三次大的调整发生在90年代初.这三次调整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 一、经济政策调整 1、第一次大的经济政策调整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大的社会经济政策调整,其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至1933年,美国工业生产了却46%,失业率高达25%.为了缓和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了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的“新政”.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凯思斯经济学说,主张政府应当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运用扩大预算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这一思想在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官方的经济指导思想.在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中,各国政府职能急剧扩张,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较广、力度较大.主要措施有:加大国有化程度;尽量扩大就业;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政府直接参与并支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等. 2、第二次大的经济政策调整.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大的社会经济政策调整,这次经济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包括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在内的新保守主义的经济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主要国家发生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奇怪结合的“滞胀”困境,各国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停滞,失业人数猛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各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还不到60年代的一半.“滞胀”暴露出凯思斯主义经济学说与政策的局限性,也暴露了政府角色膨胀后出现的“政府失灵”问题.1979年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1981年美国共和党里根总统就职,他们以新保守主义的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刀阔斧地对社会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有:紧缩货币,削减国家的直接社会福利支出,推行社会福利计划多无化、私人化和市场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推行以及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人民资本主义”;实行有利于富人和企业的税制改革,刺激投资等. 3、第三次经济政策调整. 这次调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这次调整的背景是西方国家经过70、80年代实行反通货膨胀政策以后的.普遍陷入“双高”状态,即政府公共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政府公共债务居高不下.比如,1990年,美国财政赤字2204亿美元,1991年上升至2687亿美元,仅1992年美国国债就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次的社会经济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经济学、供应学派理论的混合物.经过前两次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理论上不再走极端化,而是采取歉收并蓄的态度,将各种理论糅合起来.克林顿上台后,放弃“里根经济学”发动“新政府运动”,决心“重振美国经济”.克林顿在谈到他的纲领时说过,这一纲领“既不是保守派的纲领,也不是自由派的纲领,而是两者兼有的一种纲领”克林顿两手齐下调控美国经济:一手是削减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开支另一手是调整税收,降低利率,以此来刺激消费与投资.其实行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谁知道!

1、绚丽多彩的服饰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结合近代史实评”殖民化推动中国历史进程”这一观点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基础,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他们在近代中国也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和设施,但这不不能说“殖民化推动了历史的进程”.相反,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掠夺,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 (2) 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造成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近代文明”,但这种“近代文明”不是他们的本意,“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 。殖民地人民不可能享受他们“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帝国主义不可能帮助殖民地国家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 (3)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剥削、掠夺的历史;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掠夺,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1894年为80.3%,1920年为70.4%,1936年为78.4%,,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20年为4.6%;1936年为10.8%;1949年为17%。这个数字表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很缓慢的。 (4)历史事实表明,帝国主义的入侵,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不进行反帝斗争,不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不改变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迫和掠夺,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是不可能的。

求帮助,试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批驳“殖民化推动了历史的进程”的论调。

不是殖民化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而是战争,是战争,杀人的战争。因为对战争的反思,人类的智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文明也就因为人类的进步而发展。

联系史实阐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整个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是第一支完全否认封建制度,彻底反封建的力量。它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将“国运”与某个王朝的命运分割开来。爱中国,救中国,却不会死守满清帝国的统治。与之前各方探索国家出路时表现出的蒙昧无知形成鲜明对比。太平天国的思想中虽然包括博爱主义,人人平等,尊重女性,平均地权,发展社会福利等先进理念,但归根结底其本质还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民政权。“天王”即皇帝。可能他们会一时代表大众利益,却不能免于沦为专制政权的命运。对此孙中山曾有评价:“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句话一针见血。太平天国后期领导层矛盾的加剧和思想的堕落便说明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是狭隘而脆弱的,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很快就会被一己私欲所取代。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更是完完全全地为延续大清朝的统治而服务,错误地将效忠的对象由全中国的四万万同胞变为少数腐败不堪的统治者。这三者不是被自己的“主子”给消灭“,就是败于侵略者的铁蹄。这昭示了清政府不是人民的“真命天子",而是与列强同属一丘之貉。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孙中山在早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就下了决心与清政府决裂。在于改良派的论战中,革命派旗帜鲜明地指出清政府就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傀儡,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在君权至上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年代,光是提出这样的论点就需要很大的胆识和勇气。最终他们也用自己的流血牺牲来践行了这一点。足以见得拯救祖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已经成为根植于他们心中的一个信念。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也很能体现爱国主义境界的高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指导纲领便叫做《三民主义》。民权主义规定实行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政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归人民所有,政府则拥有治权(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权)。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民族主义则对外抗击侵略,对内推翻清朝统治。这种尊重民意,维护民权的思想在中国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国民第一次被当作是有智力,有情感,有尊严,能明辨是非的公民而被尊重着。虽然这个构想在当时并没有变为现实,但革命派的良苦用心依然值得礼赞。自辛亥革命后,民智被开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开始明白,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被进一步激发。在之后的几年内连续出现了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的事件,但都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这种全民性的思想解放,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辛亥革命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革除了许多旧时代的“风俗之害”,是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这些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爱国的终极目标即解放人民,造福人民,资产阶级重视这个方面并部分实现了这一点,可见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本真而健康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中还包括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内容。并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选择了以各种颜色代表各民族的五色旗作为国旗。这能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主义中并没有多少自我膨胀的大汉族主义成分在里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努力实现各民族团结互助,缓和民族矛盾,才能使整个国家受益。这种宽广的胸襟正是他们爱国主义先进性的明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精神并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持久坚定的。在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有的革命党人丧失了斗志,或追名逐利,或隐居山林,或流亡海外,但依然有很大一部革命党人在坚持战斗者。在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依然决然地联合南方各省起兵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后,孙中山流亡日本,建立起中华革命党,继续从事反袁活动。在袁世凯倒行逆施,宣布恢复帝制是,由蔡锷等人发起的“护国运动”迅速席卷中国,革命党人指挥得当,以弱胜强,重挫袁世凯的军队,迫使袁世凯放弃帝位,在在忧惧中死去。在段祺瑞接手北洋政府后,革命党人很快便看穿了他的反动面目,发动了护法运动,尽管最后也没有成功,但革命党人在这几年间从未畏惧过任何强大的敌人,一直不放弃胜利的希望,屡败屡战,誓死捍卫《临时约法》,共和体制和他们理想中的那个民主富强的中国。 其实,即便只是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也可以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的生命李闪闪发光。孙中山早在1895年10月26日就发动过小规模的起义,失败后就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流亡生涯,足迹遍布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期间一直忙于发展壮大革命组织,周旋于各派力量之间,其艰辛可想而知。他在1896年秋的伦敦根式遭遇到了生命危险,被清廷特务捕入中国使馆,险些被遣送回国,最后在英国首相梳士巴利的干预下才重获自由。孙中山自青年期就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救国的行动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与痛苦。在革命军被北洋军击败后,孙中山又面临另一道难关——是否让位于袁世凯。在综合国内形势,慎重考虑过后,孙中山决定让位,但要求袁世凯一定要保留共和体制,遵守《临时约法》。先暂且不论他的选择是否正确,他的初衷一定是从大局出发,想要努力保住革命现有成果,保住中华民国。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权力,地位甚至是名誉。直到死前,孙中山还是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留下了一份政治遗书,其中提到“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这便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除了孙中山,其他人的爱国事迹也让人为之动容。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革命党先锋队160余人在广州起义,与清兵激战一昼夜后,伤亡惨重,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黄兴双枪射击,击毙多人,自己也右手负伤,断两指。事后收殓殉难者遗体72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一役是辛亥革命中最壮烈,最激发人斗志的一役。资产阶级革命史上另一位著名的为国捐躯的志士就是宋教仁。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一直为革命奔走,大造舆论,促使列强保持中立,争取人民支持。《临时约法》也是以他的《鄂州约法》为蓝本编写。至袁世凯当政时,宋拒绝了他内阁总理的任命,最终在赴袁世凯”共商国是“之约的火车上遇刺,结束了他斗士般的一生。对于辛亥革命是否是成功的,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论,但只要是认真研读过这段历史的人,一定会对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之心无可置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科学理智与热情勇敢并存的土壤中对于辛亥革命是否是成功的,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论,但只要是认真研读过这段历史的人,一定会对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之心无可置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科学理智与热情勇敢并存的土壤中

为什么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被称为西方文化之根?请用史实解答

因为西方的政治模式,文学,艺术之类的,都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发源的

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论述题 1、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问题,结合无私新文化运动史实来谈。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根据中国近代史史实论述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小论文怎么写?

我觉得可以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一些历史,比如像鸦片战争,比如像英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这些事情都论证了落后就会挨打,这个是一个事实,就是说当时中国的科技文化,其他方面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这个就对中国近代的一个局面的形成是有很大的影响。

怎么样尊重史实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犟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徵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於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於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 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於普通的人物传。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 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 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犟大的艺术魅力。 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 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 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诔、传状、自传等。 秦汉时期即已出现这类作品,但它的发达兴盛,主要在唐代以后,至明清尤盛。 杂传作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宋濂、顾炎武、黄宗羲、戴名世、全祖望等。 杂传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作家的感情和倾向也更鲜明犟烈,有许多优秀篇章。 专门成集的有《列女传》、《圣贤高士传》、《高僧传》、《明儒学案》、《国寿录》等,更多的作品则编入各家的文集中。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 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 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象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著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 《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些传记文学作品 看待历史,首先有历史的眼光。 比如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就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评价,否则任何一位皇帝无论他的功绩多么显赫到现在也都成了封建渣滓。 岳飞抗击的是金,抗击的是另一个政权的武装。 所以他只能是宋的英雄,与中华民族无关,顶多算是汉族英雄。 人们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自己来时的路,并以此为借鉴向前发展。

中国崛起的史实

战国七雄争霸 大争之世 各国相继变法~~孔孟因循守旧之道无人问津! 秦国惕厉奋发 经孝公商鞅变法至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亚历山大帝国还不知郡县为何物~~~而当时的秦王朝我私下里认为已经接近到法治的国家制度!!!可惜历史又像个玩笑~~~项羽 项梁 刘邦 张良四个复辟党党魁最终推翻秦朝!!中国历史又回到因循守旧的老路上来~~几千年不进不退 至16.17.18世纪终究被西方人赶超 甚至落后甚远~~~ 二战时中国因为抗日战争的洗礼 开始走向强大~共产党推翻国名党我私下里认为又是一次质的飞跃!然而 几千年的儒家迂阔思想终究深值根底!中国要真正的崛起 我想~~还只是出现端倪~~~~

中非传统友谊历史史实有哪些

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一切都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是一个人的生活,我的人生哲理人生是因为一个人、,

中非传统友谊历史史实有哪些

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把 *** 撵出联合国提案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发起,投票结果: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这次会议投票的主要支持者是非洲国家。2、汉朝的陆上丝绸之路穿过非洲,中国的各色各样的瓷器传到非洲各国,非洲也运来了各种香料,烟草,汉朝与非洲各国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外交关系,共同拉动双方经济发展。3、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 *** 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周恩来总理参加的万隆会议,证明了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良好的政治关系,中非各国外交关系良好。 4、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援外八项原则,这次访问堪称中非交流的“开山之旅”,为中非长期友谊奠下坚实基础,后来中非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外交关系。 5、.2000年10月,中国同非洲各国基于南南合作共同创立中非合作论坛,其中包括了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家,中非合作论坛以“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为宗旨,推动中非的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万隆会议

金铜仙人辞汉歌咏怀的是什么史实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八 月 或:金铜仙人辞汉歌 八月是忧患的日子 夜晚如马把我埋没。流水的声音,钟鼓的声音。 又坐在空空的早晨,除了潮湿的苔藓 我一无所有 八月是痛苦的日子 画栏如树把我生长。流水的香气,宫殿的香气。 又坐在空空的早晨,除了八月的土地 我一无所有 陌生的官牵我走向千里以外 函谷吹来的凄风一直射向我青铜仙人的眸子 八月是忧患的日子 汉月与我一道 寂寞地离开古老地方 一路没有言语 思念旧君的清泪如铅水一样滴落 一路没有言语 咸阳道上为我送行的只有败兰一枝。 八月是痛苦的日子 我 金铜仙人 独自携带 自己和承露盘 在月儿照着的荒凉的野地上行走 渐渐 离渭城远了听到的渭水的波声也就渐渐的小了 (这首诗是李贺的。我把它抄下作为本诗的结尾。李贺还有一序,我把它抄在最后: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咏怀的是什么史实?

此诗写在唐宪宗时期,他在位期间,藩镇割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建功立业,重振国威,但不料进京之后,到处碰壁,报国无门,含愤而去。

十月围城观后感结合史实

你好!推荐两篇吧:1、《十月围城》是历史片。清朝末年,政府孱弱,外强入侵,民不聊生,国父孙中山率领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该片用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风貌,刻画了一群为走向个共和蹈死不顾、引颈就戮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唤醒了民众沉睡的意识——商人、学生、脚夫、苦力、赌徒甚至乞丐,这些人参与营救中山先生的目的多种多样——为了老板、为了哥们儿、为了爱情、为了救赎,但,当尘埃落定之后,那些安静的灵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人仰望和铭记。《十月围城》是情感片。陈德森透过新作演绎了夫妻情、父子情、兄弟情和儿女情,虽然人物众多,但没有一个干瘪,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个侠骨柔情的热血男儿,比另一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建国大业》丰满得多。王学圻的表演已臻极致,谢霆锋也凭借本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算反派,也不是用简单的手法“恶化”,那个暴躁但忠烈的清朝军官阎孝国被胡军演活了,那份报效朝廷的愚忠、顽固和病态都溶在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可谓入木三分。《十月围城》是动作片。电影里六十分钟的打戏让观众大呼过瘾,根据人物和剧情设计的动作非常合理,不花哨,不炫技,冲击力、画面感都特别强。甄子丹的搏击术再现江湖,较《导火线》、《杀破狼》更上层楼;巴特尔的少林武术看上去并不笨拙,拳打脚踢,招招致命。最值得称道的是电影的节奏,文武相间,张弛有度,松紧适宜,很有《生死时速》等经典大片的风范。《十月围城》是商业片。戏未上演,李宇春的加盟就已经为人所诟病,适逢陈可辛放出“电影本是一门生意”的新言,艺术圈顿时哗然。正如本片中所表现的一样,革命不是清贫的事业,需要巨大的资金做支撑,电影更不是,形不成良性的产业循环,没有好的票房保证,艺术怎么发展?文化如何成就?好的电影标准很多,但有一个被广泛认可,即“叫好又叫座”,饿着肚子的梅兰芳绝对唱不好《凤还巢》,连油彩都置办不起的徐悲鸿肯定画不出《八骏图》。就春春同学的表现来说,虽达不到她的狂热粉丝们的过度褒奖,但也说不上有多糟糕,中规中矩,让别人演,也不过如此,我认为此举并非导演向市场屈服,这叫顺应潮流,无伤大雅。要提醒列位的是,片中还有一位大龙套叫张学友,他也曾是当年香港某区歌唱比赛的选秀状元,如果我们能接受这个男人的存在,又何必去讨伐一个爱唱歌的川妹子?胡适先生说“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女孩”,我们已经深陷并迷离于各种版本的正史、野史以及戏说当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可辛和陈德森的这次尝试让我们体会到另一种宽慰——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不光是社会精英,普通的中国人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一个后来者都在享受着他们用鲜血浇灌出的希望和繁荣,这是全民族的精神寄托,是中国人的一次集体励志。我认为,陈可辛等力图通过《十月围城》强势宣告,香港电影已经告别自恋的城市情结,真正的回归历史,融入中华民族。《十月围城》不仅是香港电影,《十月围城》更是中国电影。 2、其实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小人物关于爱的情怀,从父子之爱,父女之爱,主仆之爱,男女之爱,到中华之大爱。有了十年磨一剑的诚意,即使是小人物悲悯命运,也能够达到主旋律的升华。《风声》之后,我就决定再也不剧透了。对于《十月围城》,只知道虽不及《建国大业》的群星酱油,但也是众星云集,剧情也就只知道与孙中山有关,与革命有关,甚至连预告片也没有看过。原来无知的跌宕在剧情中,可以如此的酣畅淋漓。王复明,方红,沈重阳,阿四,李重光……他们都是一百年前的70后和80后。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最普通的人,没有特殊的身份,没有响亮的名字,只因为忠,良,义,孝走到了一起。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革命,但是都有为爱出征的信念。他们各有各的的苦衷,各有各沧桑。我只想写两个人,商人李玉堂和他的儿子李重光。“我是看不见了,可你们一定能看到。”张学友饰演的杨衢云在说完了这句话后就被人暗杀了,他倒下的身躯,楼顶的枪手和躁动的人群,渲染了全片,这将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的腥风血雨……“我是个商人,我不是革命党。”就如陈少白所说的,“从你为革命捐的第一分钱开始,你就已经是一个革命党了。”李玉堂作为剧中商人的代表,一直贯穿着全片。虽然他不能明白陈少白口口坚信的革命是什么,但他知道革命党心中的明天是他想要的明天,是儿子想要的明天,是四万万中国人想要的明天。只不过,再有钱的商人也不过是一介草民,他只想让自己的儿子平安,自己的家人安全。所以,在游行的队伍中,他上前拉着自己的儿子回家,所以,在陈少白强调他已经和革命党划不清界限的时候,他厉声呵斥“我是不是革命党我不在乎,但我儿子绝对不能是。”他软弱,他逃避,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有自己的良知,有自己的底线。当英属警察局来查封报馆,他的大义凛然,“别忘了,你是个中国人。”这句话,有着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效果。报馆中,他战战翼翼的复述着陈少白的话,不够力度,但够坚毅,那个时候的他内心一定是复杂而纠结的,他曾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这样做,但是他却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我非常欣赏王学圻的表演,说他撑起了全片的精髓也不为过。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处情绪的刻画,都恰到好处。作为一个朋友,他有至情至义的延续,作为一个雇主,他有殊途同归的自责,作为一个父亲,他有爱子如命的无奈,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有正义凛然的无畏。李玉堂最令人揪心最令人难过的,应该是结尾处他看到了那个代替孙文的是自己的儿子,那般慌张,那般错愕,那般迷茫。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骗”来的人一个一个死在自己面前,最后一个却是自己一心想保护的儿子。影片的最后,李玉堂跌跌撞撞地跑向翻到的篷车,他抱着自己的儿子,“我让你这两天别出门,你不乖。”他绝望的念叨,他哭了,幽怨地望向陈少白,其实,他明白,他什么都明白。剧中,我最大的惊喜是王柏杰饰演的李重光,不是他的演技多么精湛,而是这个人物本身所带来的感动。他是富家公子,衣食无忧,前途似锦。他叛逆,他不畏父亲的阻拦上街游行,他勇敢,毅然的戴上了那顶白色的礼貌。但一个17岁的少年真正明白什么是革命吗?我觉得王柏杰的表演中最真实的应该是李重光内心情绪的刻画。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不贪恋富贵之家,他傻傻呆呆的拍合影,他目光炯炯的宣扬革命,他坚定着革命的理想,但也惧怕死亡的真实。还记得在滑向死亡的那条路上,他哭了,哭的那样难看,像个无助的孩子,因为失去了最后的希望,那把辗转了数次的手枪。他闭上了眼,他笑了,笑的那样灿烂,像个得到了糖果的孩子。这一刻,你不再是怯生畏惧死亡的孩子,而是最勇敢的义士。“我活了十七年,好像就是为了等待今天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六十分钟,那块沾染了血渍的怀表,永远地停留在了十点五十九分。他离开了这个城市,在父亲的怀里,安然的告别了他用生命换来希望的城市。他看见了,他说“我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两个小时的血泪洗礼,除去一张张定格在永逝的脸,烙在脑海中的,只剩下那句“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很多地方的介绍都说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片子,我也是在看了全片之后,才又看了片花,访谈。没错,很有诚意,历史情景的高价还原,人物设定的精心构造,实现了“一个好看的故事”和“一个深刻的故事”的融合,陈德森的武加上陈可辛的文,够商业也够主旋律。没有苟同红色系列的歌颂和剑走偏锋的衬托,用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悲悯命运勾勒出宏伟的历史主题。最后,赞一下配乐,每一段故事,其实只是简单的鼓乐,但是丝丝入扣

十月围城拍的是史实的吗?

事实是有的但是并不是全部,现在的电影再好的历史题材也会拿过来给你改一通,人们都疯了,其实最好的题材是那些事实。不多废话了下面是收集的资料。杨衢云:子弹穿透字典贯入前额  影片以首任兴中会会长杨衢云被暗杀开场。杨衢云1892年秋与孙中山相识。1895年,香港兴中会成立,杨衢云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悬赏三万大洋,发誓要“割羊(杨)头”。杨衢云表示宁愿继续在港教书,也不在逃亡路上耗费革命经费。 1901年元月10日傍晚,杨衢云正在寓所备课,清廷派出的杀手冲入室内,举枪直射。未加防备的杨衢云,急拿案上的厚英文字典挡阻,一发子弹穿透字典,贯入其前额后穿出撞射墙角。杨衢云拿枪欲反击时,又有两发子弹射入其胸膛。 因伤情过重,杨衢云牺牲,年仅40岁。陈少白:躲进铁锅中逃过一难  历史中的陈少白,因与孙中山、尤列、杨鹤龄主张反清逐满、倡言革命、鼓吹共和而时称“四大寇”。 陈少白是最早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的人之一。1900年1月25日他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被称作“中国民主革命报业第一人”。陈少白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当时重大军事行动的策划和指挥、兴中会内部的经费使用和筹集以及报社的经营管理,都由陈少白负责。他通晓音律并能编写剧本,经常以戏剧形式宣传革命。 在数十年革命生涯中,陈少白曾多次身陷险境。一次,陈少白在广州海幢寺附近被清政府侦缉人员发现,他急忙避入海幢寺,躲在厨房的大铁锅中,侦缉人员入寺遍搜不获。革命胜利后,陈少白坚持“只做事,不做官”,兴办实业救国。晚年辞官后回到故里,为建设家乡尽心尽力,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因为《十月围城》着重表现历史中的无名英雄,因此影片对于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远没有史实那样精彩。李煜堂:特命儿子加入同盟会  影片中李玉堂的主要原型是香港金利源药材行老板李煜堂。李煜堂(1851-1936年),广东台山人,1868年随父兄出洋经商,后返回香港,创办金利源、水利源药材行。1902年起,开始经营保险业,被称为“保险大王”。 李煜堂热心革命事业,1905年,与其子李自重、女婿冯自由一同加入同盟会,入会仪式是孙先生亲自主持的。1906年《中国日报》因受保皇党人控诉,几次险些停业,李煜堂斥资承购,并支持该报经费直到辛亥革命成功。 1911年9月,广州光复,李煜堂随胡汉民到广州,任广东财政司长。次年辞职,在港创设广东银行。后来的讨袁之役、护法之役及北伐之役,他均联络港商,筹集资金,助孙中山革命。1923年4月,孙中山任命李煜堂为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在职仅6个月,即洁身而退。此后专心致力于公益事业。 与影片中的李玉堂反对儿子参加革命不同,李煜堂先生曾特命他的儿子李自重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同盟会。那时李自重18岁

红色经典的史诗性?什么叫做史诗性?如果侧重在文学史实性,我应该怎么来写论文?

我来告诉你,来qq168986864

《科学的批判电视剧中歪曲史实的事例》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2000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颁布时,上海各高中理科方面已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实践。试验成功后,自2001年至今已出现了多层面的中心辅射趋势:第一种趋势是由理科向语文等其他学科辅射,体现广泛适应性;第二种趋势是由高中阶段向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辅射,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第三种趋势是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辅射,体现方式普遍性。短短两年时间,“研究性学习”的教科研和实践探索遍布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隆隆烈烈的“研究性学习”的热潮,但是发展过快、过急,难免会出现一些肓目性和好大喜功的现象。现对“研究性学习”中几种不健康发展的倾向进行理性分析:1、理想化。所谓理想化就是一些教育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绝对可行的、是万能的,其具体表现为:学科的普遍适用性、全员学生的可参与性、学习方式的万能替代性、地域特征的无限制性等。从听到“研究性学习概念”到“深入研究、广泛开展”,两年都不到,就遍地开花,令人怀疑的是:都能结果吗?结的全是郁香甜果还是苦果遍枝头?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就是“单一创新型”或是“机械创造型”学生吗? 2、管理化。所谓管理化就是用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全面落实,管理者捧着一颗赤诚的心,通过搞讲座、开会议、发文件等政治性活动统一口径、统一思想。接下来就是要全面开展工作,然后出台一系列奖惩制度强制性地要求各部分、各教师、各学生整体动员起来。大干“革命”、出好“成果”,求得最终全面漂亮地实现管理者所设置的预期目标的“大跃进”。3、形式化。所谓形式化,是指一些教科研工作者不本着严谨的科研态度,而是片面追求一种形式性的改革,而且将研究性学习局限于“专题性研究”。认为“问题提出——收集资料——讨论研究——结题报告”这样专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唯一形式,将其形式化。这种倾向反倒助长了假冒伪劣的教科研产品的不断生产,给教育界这片纯洁的圣土粘上污点,培养出一批未来的造假高手……二、宏观调控的“研究性学习”有百般无耐1、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制约。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源远流长。三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温故知新,因才施教,有教无类,循序渐进,尊师重教”等教育思想;战国初期的鬼谷子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他的学生苏秦、范睢、孙膑都是再他个性化指导下自学成家、各成一统的;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影响今日的高考选才办法;夸美纽斯之后的班级授课制,使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具稳定性……一所学校充分开展研究性学习,占用大量系统的学习时间,在目前我国的人才选拔途径单一的大前提下,如果这所学校升学率下降,家长、社会舆论会怎样看待和作出反应呢?2、师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限制。一些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不一定全部能胜任这种学习方式。教师的状况又如何?比如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各种课程教材的潜在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激发,教师的指导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素质。教师的价值、实践经验以及理论认识都会直接影响研究性课程的有效实施。3、忽视个别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广泛的个性差异的。有些学生爱好研究、善长研究,有些学生却喜欢系统性地学习知识;有些学生爱探索、好发明、善动手,而有些学生愿意步步为营、按部就班;有些学生需要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些学生却愿研究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有些学生需要合作才能更好完成研究,有些学生只有自己独自研究才有灵感和深度……宏观调控式的研究性学习只会一刀切,荼毒了多少“生灵”! 4、语文学科局限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感是其核心部分,语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仅仅通过研究所能达到的。语文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主要是不断地练习才成,阅读、写作教学主要也是通过学生的感悟形成的,研究只能起催化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故而,“研究性学习”不过只是重要的补充而不是生力军,更不是唯一的方式。5、忽视地域的局限性。“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最早在上海市,上海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市中有各类大学,有较大的科研机构,能够聘请到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同时又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及素质较高的家庭成员配合等。而作为一般的农村普通中学就缺少上述条件,因此不可东施效颦。三、提倡微观的研究性学习所谓微观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个性特征为学习基础,自觉地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实验分析、判断综合地获取直接经验,养成良好的自能解决问题的习惯的过程。1、变管理化为意识化。宏观研究性学习核心为管理化,即管理者以管理的高度,强制性、统一性地要求全体学生具备展开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而微观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意识化,即教育者通过示范和熏陶试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具有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2、少一些形式造假多一些熏陶诱导。实践中,我们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操作,要小心试探种种形式的研究,少吹捧自己,不给学生纯洁的心灵播下造假的种子。3、问题选择可微小些,研究形式可省略些。我在上《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鼓励学生多看课文,从两个主要人物上提问题,作出研究结果。学生提出了:“作者在写刘备和曹操两个人物时,为什么称刘备为‘玄德",而直呼曹操为‘操"呢?”课后很多学生去查找资料,得出了罗贯中偏心于刘备乃至古代中国文人“忠臣不侍二主”的“尊教、尊孔、忠君”的儒家思想。问题虽小却能见大,研究者虽然没有文字报告,却做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意义深刻的研究。四、“摩托虽好,还得骡拉”酒还是沉的香,姜还是老的辣。许多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于此,暂且借用摩托罗拉公司的广告来表达笔者的心情吧——春光灿烂,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骑着一辆摩托,身后还带着一位漂亮可人的姑娘,摩托车在飞速前进,当摩托经过非常坎坷的路段时,那位姑娘自豪地说:“摩托真好!”不久,要过山地,摩托车和那一对男女都在骡车上载着,赶车的老汉憨笑着说:“摩托虽好,还得骡拉!”

纸上谈兵的历史史实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批历史实用主义

中国是拥有当前世界上最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封建到现代,中国人对历史的研究从未停止。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史观来研究和分析历史,这样的研究和分析见仁见智,大多十分具有价值。但在现代,出现了一股风潮,那便是历史实用主义。我对此十分惊讶且厌恶,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幼稚但正确的观点。 对一件事物持反对态度是要讲究证据的,否则便是污人清白。就拿我们家喻户晓的一句话来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这句话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浅略的观察中国历史,确实是分合交替。但这句出自经典的语句,却被那些历史实用主义者拿来当了旗帜,来评判世界历史了。甚至某些所谓的史学家,评论家竟用这句话在中央电视台评论世界局势,简直是可笑至极。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的古代史,确实并不为过,可以说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史的真实写照。 但那些历史实用主义者忘了一件事,中国的古代史应以汉族统治,或以汉族为主体的政权来作为计算单位,毕竟当时人们的“天下”指的是当朝统治的疆域。那么,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话来形容中国古代史可以说是恰当的。 而现代的“天下”是多元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上百个政治实体,其影响力与行为方式不尽相同。自这些国家产生起,国家、民族之间的探索,、竞争、扩张就从未停止,这一点从一战、二战、冷战与现在的国际局势就能看出来。可以说,真正的“天下”是从未有过“合”的,那么又从哪里说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 与上述例子相似的,可以证明历史实用主义的愚蠢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节省篇幅我不再继续分析。但我们现在要说的,是社会上刮起的一股历史实用主义的风潮,这样一种错误观点的流行是实在不应该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从许多地方看到一种言论,用历史事件来影射现实,这实在是历史实用主义者的一种阴谋。不得不说,历史事件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矛盾的调和方式,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有些人生搬硬套地将表现相似,但矛盾本质不同的历史事件和现实联系在一起,还因利用了历史事件而自认为有理有据,这实在是可悲而可恨的。还有一些矛盾的本质是一样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时代背景、客观条件都有了改变,历史唯物主义者却还要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一种迷惑人们的眼睛,混乱人们的思想的一种方法,但同样是不具有价值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就是矛盾的产生与调和的纪实。研究历史,我们或主管或无意识的都得到了调和矛盾的智慧,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而历史实用主义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看似是使用历史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来混乱人们的思维方式,利用人们对经典的认可来取得人们的认可。但真正蕴含于历史中调和矛盾的智慧是应当由矛盾的本质,解决矛盾的方式,冲突的形式来得出的,而非通过观察矛盾的解决过程便能得到。可以说,历史实用主义者的言论,毫无价值。 那么,历史实用主义的风潮为何产生?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历史这一宏大的名词的认识太过于模糊。许多人在历史的研究仅限于表层,而没有去追究矛盾的本质,这就造成了许多“历史学家”能够蛊惑许多人,混乱人们的视听。人们还是应当追求有质量的历史,不管是从矛盾的角度,还是从其它的任何一个角度,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分析。人民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了头脑,历史实用主义自然要灭亡。 但人民提高对历史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下,我们还是要坚决的抵制历史实用主义,先要将表层矛盾解决,让错误思想与人民认识的矛盾不再进一步激化,然后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矛盾的本身即人民并不先进的思想与信息时代多种思想冲击的矛盾。

帮忙写一篇论文,关于结合史实论述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设计理论,八百字,谢谢。。。。。

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是由设计师自发发起的,但是,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产品外观设计的丑陋等事实,使这场运动发展迅速,从英国蔓延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美国。影响所及,涉及到建筑、家具、陶瓷、金属工艺、染织品和平面设计等领域、范畴。1、建筑与室内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可谓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早的领域。这不仅表现在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基本上是一些建筑设计师,而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的思想。除了我们前面所列的一些设计师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所作的工作以外,英国还有飞利浦u2022威柏(Philip Webb)、诺尔曼u2022萧(Norman Shan);美国有弗兰克u2022赖特、格林兄弟(Green and Green)。其中后者在洛杉矶的帕萨蒂纳市设计的根堡住宅(The Gamble House)具有强烈的工艺美术运动特征。整个建筑采用木构件,讲究柱结构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吸收东方建筑和家具设计中装饰性地使用功能构件的特征,强调日本建筑的模数体现和强调横向形式的特点。2、家具设计家具设计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除了莫里斯的“红屋”设计以外,一批著名的设计师都设计了颇具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家具——简洁、质朴,没有过多虚饰结构,并注意材料的选择与搭配。如英国查尔斯u2022沃塞(Charles Voysey,1857—1941)他习惯选用橡树木料,造型简单而结实大方,而比较少有中世纪风格的重复出现,偶尔采用黄铜或红铜作装饰,风格清新、轻巧。比较莫里斯的家具设计,沃塞的设计更加实在,也更加容易批量化生产,对于工艺美术运动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来说,沃塞显然比莫里斯在实践上更加接近精神的实质内容。又如斯各特在家具设计方面喜欢采用动物和植物的纹样来做装饰,以凸出的线条来勾勒出这些自然纹样来,因而风格颇典雅。再如美国古斯塔夫u2022斯提格利设计的家具(图2-10),由于他对于东方风格,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家具风格的优点了解得十分深刻,因此,他设计的家具,无论是其木结构方式,还是装饰细节,乃至金属构件,都有明显和强烈的东方特色,可以看到中国明代家具的影响,这是东西方设计比较早的直接影响成果之一。3、陶瓷设计从总体上说,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陶瓷设计虽仍以实用性小,主要供陈设与玩赏的艺术瓷为主,陶瓷设计家和制作者们忙于提高温釉及窑变等品种的实验,但在克里斯托夫u2022德累塞、马克u2022马歇尔(Markv Marshall)、威廉u2022德u2022摩根(Williamde Morgan)和科尔曼(Wu2022S.Coleman)等人设计已带有明显的植物有机形态的特点,特别是美国辛辛纳提市鲁克伍德,陶瓷厂(Rookwood Pottery)的产品(图2-11),具有工艺美术运动典型痕迹特征。4、金属工艺设计工艺美术运动的金属制品设计也很引人注目,它不仅是设计师们表达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其设计更少无用的虚饰,更富于现代感,具有浓厚的哥特风格特点,造型比较粗重。在陶瓷设计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的有前所述阿什比和德累塞同样在金属工艺设计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查尔斯u2022罗伯特u2022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1863—1942)原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受拉斯金影响,于1888年创办“手工艺协会”,从事银器和家具等的设计。他设计的银器造型高贵、典雅,带有修长弯曲的把手或支脚,是工艺美术运动中最精美且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制品(图2-12)。而出身于植物学教授的克里斯托夫u2022德累塞(Dr Christopher Dresser 1834—1904),其金属制品设计造型以简结的几何形为主,外表光滑,运用铆钉衔接,已有工业化生产的痕迹,具有从手工艺向工业化生产发展的特征,甚至后来的包豪斯设计都从中获得灵感。5、染识品设计由于莫里斯对染织业兴趣最大,所以其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染织品设计的影响也最直接。他反对在染织上使用任何化学染料,坚持使用天然染料。他亲自设计壁挂、地毯、壁纸等,常用的纹样是缠绕的植物枝蔓与花叶,自然气息浓厚(图2-13)。在莫里斯的影响下,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出现了一批染织品设计家。如莫顿u2022阿比(Merton Abbey)于1883年设立了自己的染织工场,生产各种地毯和挂毯,称为“汉姆史密斯式”(Hammersmith),这些染织品的设计与他早期的墙纸设计风格是一致的,都采用大量的自然主义动机,特别是植物的枝条蔓叶,采用缠枝花的四方连续布局,内中杂以各种小鸟,色彩比较优雅朴实,在当时弥漫市场的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中独树一帜,很受欢迎。此外,设计家戴依(Lewis F.Day)、A.H.马克穆多(A.H.Mackmurdo),以及莫里斯的女儿玛利u2022莫里斯等,设计生产刺绣、地毯、墙纸等,具有一定“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6、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可谓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比较有成就的一方面,莫里斯堪称是奠定这场运动平面设计基础的人物。1890年,莫里斯创办凯伦苏格特印刷厂,着手进行书籍装帧设计,1896年,曾出版过被认为书籍装帧史上最杰出的版本之一《桥沙集》,在莫里斯的影响下,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在英国、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迅速发展开来。出现了包括了马克穆多、奥布里u2022文特生u2022比亚兹莱(Aubrey Vincent Beardsley,1872—1898),比利时的亨利u2022凡德u2022威尔德(Henrivande Veldt)、法国的阿尔丰索u2022穆卡(A.Mucho)等设计师。马克穆多设计的《玩具马》(the Hobby Horse),是比较早的具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是一本季刊,其设计以流畅黑白线条装饰插图而见长由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包括莫里斯在内的设计家在平面设计方面具有强烈哥特复兴特征。这一点与当时流行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绘画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表现了英国社会上在平面设计方面的浪漫主义倾向。所以遭到了刘易斯u2022戴依(Lewis F.Day)等人的指责,他曾住在1899年的一本期刊《东方杂志》(the Easter Journal,1899)撰文批评莫里斯,认为他的书籍设计过于沉溺于复古主义,过分古旧和沉重,他认为这样的复古倾向,完全违背了莫里斯一向主张和倡导的设计社会化、民主化、大众化的立场和原则,使书籍无法成为大众的普及读物,而全落为少数收藏家的收藏品。为了扭转莫里斯等人的平面设计风气,戴依和插图画家杰西u2022金(Jessie M.King)、格里那维(Kate Greenaway)合作,创造出一种为广大儿童的读物设计风格来。他们的设计充满了儿童的天真、浪漫色彩,无论是字体、插图风格,还是布局排版,都轻松可爱,深受儿童的喜爱。他们的这种设计风格影响了当时和稍晚的许多平面设计家和插图画家,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比亚兹莱。他曾向莫里斯学习绘画,后来他巧妙地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线条艺术,也从波斯细密画中吸收其装饰手法,形成自己单纯、优美、秀媚的风格,尤其在描绘女性形象时,往往为主人公设计一套独出心裁的服装式样,因此有他插图的作品集一旦出版,马上会成为闰阁中的必备书,其插图中描绘的时装式样马上便会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给你点资料,自己整理。

高一历史实习老师兼班主任,怎样在第一次自我介绍的

你是女的吧!表情:凝重点,但是不能带有太过严肃,话语底气洪亮浑厚一点,不能太柔弱了,既然是班主任,在班级里面起领导作用,要建立威信!如果表现的太软,唯恐以后管不住学生,因为学生都不懂事,难免叛乱,所以强势的表现让学生更加服从。这是什么环境用什么方法!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叫XXX,是你们的历史老师,主要负责教你们历史课程,同时,也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这里不用介绍自己太多了,简单明了带霸气,比较实用!)历史,是一门很有意义的课程,它讲解记录了我们中国五千年从古至今的文化事迹。(我对历史不精通,这里你可以开始稍微介绍一下历史,你是史学教师)。。。。。。希望大家认真努力刻苦学习。介绍内容就是关于你自己的情况,人物自我介绍,对于学生来说你的位置介绍。学校氛围,作为班主任,尽量以严肃为主。强势是关键。这不是去公司面试,不是会见领导,无需什么顾及的,因为你此刻是领导,要有这个想法。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法国压迫者”下得到解放,使很多欧洲人都梦想着一个美好时代的到来,并为所有人带来更多的政治权利。但这正是王公贵族们要防止发生的事情。从1814年秋到1815年夏,他们召开了旨在重新规划欧洲的“维也纳会议”, — 希望尽可能多地保留旧的东西。会议在奥地利宰相梅特涅的主持下,试图重新建立1789年以前的状况。如果说,他们真的相信,这样一来时钟就可以倒转,那他们就大错而特错了。欧洲并不平静。用警察国家的方法,王公们虽然还能够制造“稳定和秩序”的假象,但人们的不满却仍然存在。1848年,终于爆发 了革命。从法国开始,蔓延到了整个欧洲。人民到处要求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前几个月里,还出现了王公们似乎打算让步的迹象。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想赢得时间,聚集新的力量,企图再次用武力维护他们的利益。在巴黎、维也纳、柏林,起义都遭到失败。 王公们在政治领域一再阻碍变革,或至少推迟变革的进行,但经济生活却发生了越来越快速的变化。十八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开始的变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称其为“工业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人类从务农和定居所开始的生活环境。 作为世界主导的海上和殖民大国的英国,变得越来越富有了。一个开明的市民阶级对这种财富和日益增长的自信,使这个国家也成了起领导作用的精神大国。而这对工业化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时的精神之父,当属伊萨克·牛顿(1643-1727),他借助严格的数学法则描绘自然现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加以印证。根据他由此所得到的知识,使人们对自然界的力量有了更多的理解,并在技术上加以运用。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詹姆斯·瓦特1789年设计的第一台可供实用的蒸汽机。这台机器不仅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在很多领域取代手工劳动。矿山和冶炼业,钢铁的生产,都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紧接着是纺织业从新技术得到了莫大的好处:蒸汽驱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发明了出来,对棉花的加工更加方便和快速。纺织品的生产飞速提高。新的,更大的工厂建立了起来,人们需要更多的机器,产品不再在手工工场生产,而是在工厂了。钢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使原料和产品尽快送到所需要的地方,改善运输条件已具有突出的地位。 蒸汽船只和蒸汽机车就是工程师们对交通问题的回答。1821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 尽管有了很多发明和更新,但工业化仍然需要劳动力。他们大批来自农村,因为农民只依靠农业已经不能维持生活。很多小农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和奴仆和使女一样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外流”又导致了城市的迅速发展。例如曼彻斯特,1760至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了180000人,变成了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 — 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来自农村的人迄今生活和劳动在“自然节奏”之中;现在自然节奏变成了工厂的“人为节奏”。很多人很难或根本就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就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工人及其家庭只能生活在简陋的集体宿舍,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疾病和瘟疫开始蔓延。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时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着烟尘。法国学者亚历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 新经济形式的理论基础,是由苏格兰国民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奠定的。他的主要著作《国富论》,成了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的圣经。斯密认为,劳动力是一个社会经济进步和财富的源泉。为了充分利用它,就有必要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尽可能小的单位,使人都成为专门人才。他说,在市场上,需与求最后决定产品的价格和生产的规模。国家不应干预这个过程,否则它就会破坏“经济力量的自由游戏”。只有当所有的“参与者”可以自由发展,并尽可能多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时,普遍的福祉也就会随之提高。斯密认定个人利益和整体福祉之间的和谐。但社会上的弱者却感觉不到这一点。他的“经济自由化”的理论,更符合工厂主和商人的利益。 尽管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很早就已经显现,其他国家仍视英国为榜样,并很快就按照英国的模式赶了上来

列举19世纪末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当面进行探索的史实 其结果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

仅供交流: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兴办军事、民用企业,发展民用企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需要的发展,而发展军事工业是为了抵御义和团和外敌的入侵,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不改变封建制度来发展现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必然会失败。思考:所有问题的解决要靠自己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必须要相适应维新变法:企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比如设议院,行君主立宪,这些东西是当时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资产阶级只是看着国外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就相当然的认为中国也可以凭此救国,这是不可能的。。。不求分,说着玩

“海峡两岸同一脉,合作交流共收益”。请你结合史实展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美好前景。

应根据不同阶段人类关于主权的认识来解释两岸关系:毛蒋时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直接导致两岸对立,邓小平时代关于主权跟治权的一国两制体系奠定了两岸今天的和平区别,但是一国两制无法解决台湾跟大陆的分治局面,倒是中国未来的统一估计要参照美国的联邦体制系统,吴伯雄最近提出的一国两区就是向这方向卖出的第一步。

以史实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是 东方西方交往的代名词

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