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恒温阀好用吗

好用

太阳能热水器恒温阀使用效果怎么样?

不是很精确,但基本能用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哪位大神可以帮忙?

http://wenku.baidu.com/view/bdcff81ec5da50e2524d7f9f.html这个网址上有详细的生产工艺,因为太多弄不过来,你就直接看就行了。

太阳能恒温阀原理 太阳能恒温阀介绍

1、太阳能恒温阀原理: 在恒温出水处装有高灵敏记忆合金螺旋式温感探头,探头感温自身伸长或收缩直接控制冷热水的进水流量使出水温度始终达到所设定的温度(25—55)。洗浴过程中若出现冷热水单管断水时,能瞬间自动停水,防止烫伤和着凉;冷热水进口设有单向阀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冷热水互串和冷水倒流到太阳能热水器所造成热水器以水现象。 2、太阳能恒温阀是一种新型的阀门,目前广泛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等热水器上应用,还可在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要求提供稳定供水温度的中、小型生活热水系统和洗浴中心、宾馆等要求高稳定大流量供水的热水系统,它取代了普通的混水阀,具有安装简易、安全防烫、舒适恒温,节水节能、无需外接任何电源等特点。

太阳能恒温阀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恒温阀原理:在恒温出水处装有高灵敏记忆合金螺旋式温感探头,探头感温自身伸长或收缩直接控制冷热水的进水流量使出水温度始终达到所设定的温度(25—55)。洗浴过程中若出现冷热水单管断水时,能瞬间自动停水,防止烫伤和着凉;冷热水进口设有单向阀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冷热水互串和冷水倒流到太阳能热水器所造成热水器以水现象。太阳能恒温阀是一种新型的阀门,目前广泛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等热水器上应用,还可在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要求提供稳定供水温度的中、小型生活热水系统和洗浴中心、宾馆等要求高稳定大流量供水的热水系统,它取代了普通的混水阀,具有安装简易、安全防烫、舒适恒温,节水节能、无需外接任何电源等特点。

太阳能智能调水阀门

太阳能智能调水阀门也叫恒温阀,作为一种新型的阀门,代替了普通的混水阀,解决了洗浴过程中压力变化、温度变化出水忽冷忽热和难以调节的问题的问题。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恒温出水处装有高灵敏记忆合金螺旋式温感探头,探头感温自身伸长或收缩直接控制冷热水的进水流量使出水温度始终达到所设定的温度(25—55)。 它的作用:洗浴过程中若出现冷热水单管断水时,能瞬间自动停水,防止烫伤和着凉,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使用。

太阳能恒温阀不出热水怎么办

摘要:太阳能恒温阀是什么?太阳能恒温阀是一种新型的阀门,可代替普通的混水阀,解决了洗浴过程中压力变化、温度变化出水忽冷忽热和难以调节的问题的问题。那么太阳能恒温阀工作原理是什么?太阳能恒温阀如何安装呢?太阳能恒温阀不出热水怎么办?下面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太阳能恒温阀的相关知识吧。【太阳能恒温阀原理】太阳能恒温阀安装方法太阳能恒温阀不出热水怎么办太阳能恒温阀工作原理太阳能恒温阀将冷热水的开关合并为一个,用一个旋钮来控制冷热水的流量,能够实现同步开关,而且冷热隔离的效果比两个开关的效果要好,同步开关关闭能保证不会窜水、倒流!活塞的左边是热水进水口,活塞的右边是冷水进水口。当活塞向左转动时,就会减少热水的供应,增加冷水的供应;当活塞向右移动时,就会减少冷水的供应,增加热水的供应。当热水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热敏元件就会迅速膨胀,将活塞向左推动,限制热水的供应,从而达到限制温度的目的,这也叫防烫伤功能。当热水减少或用完,热敏元件就会在冷水的刺激下快速收缩,将活塞向右推广,限制冷水的供应,甚至关闭冷水口。每种产品都有冷、热分离的过滤装置,方型的是在阀体的两边,圆棒型的在多功能变径接头里面。要保证进入恒温龙头内水质清洁,延长使用寿命,需要根据自家水质情况定期清洗。有些太阳能热水器冷水压力和冷水流量远远大于热水压力和热水流量,此时我们就需要关小冷水流量,可利用方型的限流螺丝顺时针旋转或圆棒型的冷水角阀。调节冷热水的原则就是冷水流量不要超过热水流量的三倍即可。总结:简单的说太阳能恒温阀原理那就是太阳能恒温阀有一个会因为温度变化而改变形状的热敏元件,当温度与设定的不符时,这个热敏元件就会改变形状,将活塞向左或者向右推动,间接控制冷热进水口的开关,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太阳能怎么安装恒温水阀一、安装及注意事项1、红标记的是热水进口。蓝标记的是冷水进口。2、设定温度后,如时水温度或压力有变化,出水温度变化值在±2。3、如果冷热水压力不一致,应在进水口加装单向止回阀防止冷、热水互串。4、如果冷、热水压差比值超过8:1应在压力大的一侧加装限流减压阀以保证混合水阀能正常调节。5、在选用及安装时请注意公称压力、混水温度范围等要求是否与产品参数相符。二、使用及调试注意事项1、调试温度时应把出水流量开到最大。2、调节钮正旋方向是降温、逆旋方向是升温,初次调节请注意从低温方向往高温方向调节,以防烫伤。3、调节钮低温方向听尽头是关闭热水,高温方向的尽头是关闭冷水,如果热水温度不高,可以关闭冷水只用热水洗浴,但使用过后应注意高回低温区域,以免下次使用时发生烫伤。4、如果冷、热水进水压力不一致,且没有安装单向止流阀,请注意每次使用后,将调温钮调到低温方向尽头,即关闭热水状态,最大程度防止冷热水互串。另外,安装恒温水阀之前请参考说明书!太阳能恒温阀不出热水怎么办1、太阳能热水器有漏水现象,可以检查上下水管、真空管、接头。2、检查室内,混水器、水龙头及其他取水点有无漏水或没关好。3、水碱多,用水时给堵了,可取下喷头,放一会,排出水垢即可。4、如是自动上水,可能探头故障,维修探头即可。太阳热水系统(器)维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热水系统的集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常言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是很有道理的,关键是要长期坚持,经常进行。定期进行系统排污,防止管路阻塞;并对水箱进行清洗,保证水质清洁。排污时,只要在保证进水正常的情况下,打开排污阀门,到排污阀流出清水就行了。

恒温阀能解决太阳能热水器水压不稳的问题吗?

水压问题 在太阳能出水口装个增压泵就搞定

太阳能恒温阀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恒温阀原理:在恒温出水处装有高灵敏记忆合金螺旋式温感探头,探头感温自身伸长或收缩直接控制冷热水的进水流量使出水温度始终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洗浴过程中若出现冷热水单管断水时,能瞬间自动停水,防止烫伤和着凉。冷热水进口设有单向阀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冷热水互串和冷水倒流到太阳能热水器所造成热水器以水现象。   太阳能恒温阀是一种新型的阀门,目前广泛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等热水器上应用,它取代了普通的混水阀,具有安装简易、安全防烫、舒适恒温,节水节能、无需外接任何电源等特点。

根据薄膜干涉原理,说明肥皂薄膜在太阳光照射下为什么呈现彩色花纹

肥皂薄膜是由于重力作用形成的上薄下厚的液体薄膜,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肥皂膜时,在膜的内外表面反射形成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相同的两列波而发生声干涉现象,因为各色光的频率不同、波长不同,振动增强的区域不同,所以在肥皂膜上形成水平的彩色条纹。

太阳镜什么牌子的好?

太阳镜好的品牌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还是比较容易选择的,迪奥Dior,GUCCI古奇欧.古孜,宝姿PORTS,浪特梦太阳镜确正这些牌子的太阳镜都是可以选择的吧,还有保圣Prosun,海豚PORPOISE这些也挺好的啊.更多好的品牌可以到MAIGOO查空太阳镜十大品牌名单

太阳能供暖系统是什么 优势有哪些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自从人类发现太阳能可以利用的时候起,科学家们就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怎么样能加大太阳能的利用率。太阳能供暖系统就是这些年来新发明出的一套节能的回圈工具。下面我就为您仔细的介绍一下。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储热膨胀水箱,生活热水系统、辅助热源系统、末端供暖系统和控制系统。 太阳能集热系统采用多台供热采暖两用太阳热水器并联运行。太阳能可置于任何受光位置。以水为工质,温度控制运行状态。蓄热水箱同时具有膨胀水箱功能。太阳能水箱具有换热、供给热水、供暖和温差发电功能。辅助热源采用电采暖炉,整个系统运行状态无需人工作业。 它是以太阳能集热器作为能源,完全替代或部分替代以煤、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作为能源的锅炉。太阳能集热器获取太阳辐射能而转化的热量, 通过散热系统送至室内进行采暖,过剩热量储存在储热水箱中内;当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热量小于供暖负荷时,由储存的热量来补充;若储存的热量不足时,由备用的辅助热源提供。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五大优势 太阳能供暖系统优势一:集热快、运行稳定、运输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热能储存:利用保温水箱进行显热储存。 太阳能供暖系统优势二:保温良好、热损失小。辅助能源:利用可采用电力、燃气、燃油和生物质能等。 太阳能供暖系统优势三:节能产品、运行稳定。控制循环系统:采用模组时温度控制。 太阳能供暖系统优势四:可分户控制温度和使用时间、分户计量。散热系统:可采用地暖盘管、暖气或风机盘管作为散热终端系统。 太阳能供暖系统优势五:地暖盘管比暖气和风机盘管作为散热终端更加节能。 阳能供暖系统比之传统家庭供暖,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热流密度较低,即工质的温度也较低,安全可靠,具有承压能力强、吸热面积大等特点, 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最佳选择供暖选择之一。 目前,太阳能供暖系统已被充分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工厂、院校、酒店宾馆、游泳池等阳光充足且需供暖的区域。随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概念不断升级,太阳能供暖将逐步踏入千家万户,家庭采暖将逐步趋向低碳、节能环保化。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特点 1、采用高效供热采暖两用太阳热水器,使用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全年综合得热量高。 2、太阳能循环系统采用家用暖通循环系统,安装方法与土暖气相似。 3、太阳能的安装位置不受地理的限制,实现太阳能系统与建筑完美结合。 4、太阳能水箱具有常压承压两个压力状态,保证系统长寿命和在恶劣情况下无故障运行。 5、生活热水与采暖水相互隔离,保证了水质。 6、系统实现全自动运行,保证在停电、停水等意外工况的系统安全。 7、辅助热源用户可自选,利用电采暖炉作辅助热源有利于系统的全自动。 系统参数: 1、采暖面积:100㎡ 2、集热面积10-15㎡,每平方米采暖面积选用58*1800真空管一支。 3、蓄热膨胀水箱0。5-1t 4、电加热功率6KW 散热设备采用超导散热器或集成地暖。 系统节能效益 系统使用寿命15年以上。太阳能系统初投资210元/㎡左右。每年可节电1500KW·h,采暖季节煤1320kg。 系统运行情况 地板采暖供水温度35-40℃,室内温度18℃以上。 用户多采用经济运行方法,即调节散热器阀门或地暖分水器阀门,控制房间温度。达到最佳节能状态。 太阳能供暖系统价格 如果在建房时同步装上太阳能供暖系统,价格相对要便宜些,每平方米的造价在400元左右,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可以说,一次性投入是永久受益,因为应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平均每年每平方米的运行成本只有3元钱,而同比应用电锅炉、燃油锅炉采暖系统所需49元钱和44元钱的费用来说,运行费用不足1/10。 即调节散热器阀门或地暖分水器阀门,控制房间温度。达到最佳节能状态。 太阳能供暖系统价格 如果在建房时同步装上太阳能供暖系统,价格相对要便宜些,每平方米的造价在400元左右,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可以说,一次性投入是永久受益,因为应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平均每年每平方米的运行成本只有3元钱,而同比应用电锅炉、燃油锅炉采暖系统所需49元钱和44元钱的费用来说,运行费用不足1/10。

太阳能热水器拔掉电源还能自动上水

储水式电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原理发电管:细心的人不难看出,在电龙这款太阳能集热管中,深色圆柱状管,是用来集热的集热管;还有一根与众不同的管子,就是最边上的一根布满小格子的管子,它就是发电管。当阳光照射在发电管上时,发电管不断吸收阳光,光伏电池板将吸收到的光能迅速转化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发电管采用高效多晶硅光伏电池板,转化效率高,与热水器真空管寿命匹配,寿命可高达15年以上,安装简单方便。锂电池:作为发电太阳能标配,电龙热水器配备一块12伏4400毫安锂电池。发电管所转化的电能就是源源不断地储存在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LED5W节能灯:LED节能灯是太阳能另一标配配件,小灯泡通过连接锂电池,就能用太阳能发的电来照明了。集成控制盒:集成控制盒就相当于遥控器,是灯泡的开关,也可以控制锂电池充电,防止过充。控制盒可以随处安装,不受。ED灯装在卫生间,控制盒装在卫生间墙上的。要是LED灯装在院子里,那控制盒就可以装在大门附近。哪方便就装在哪,只要一伸手,光亮马上有。储水式电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热水器特点1、合理利用黑铬独有的耐久性和其不定形的氧化物结晶体能完全和全方位聚光的特性,将收聚到的高温热水进入到用高科技纳米保温材料的具有超强保温功能的保温桶内,、利用冷热水的温差发电等生活方便之用,达到其他太阳能热水器无法比拟的理想效果。2、由于黑铬的氧化晶体能全方位接收光波,所以比普通太阳能热水器聚光效果好,一般2小时能达到水的沸点。具有超强保温:应用高科技纳米保温材料使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系数成倍提高,是市面上其他太阳能的3-5倍。一般太阳能内胆采用1mm---2mm厚的不锈钢材料,且为金属结构,保温性差。而本技术采用的是5mm~6mm厚的轻质食品级的塑钢材料保温效果是普通太阳能的一倍。综合起来本产品保温系数是其他太阳能产品的4-6倍。仅此一项可延长高温热水保温时间24小时----48小时(保温120小时),节电在80%以上。3、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能源巧妙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内热水和自然界的温差发电,特别适合广大农村、山区、城乡易停电地方的照明、看电视、用风扇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能应用。尤其适合有些单位及场所;保密及重要机关的监控录像系统;财务室的监控录像系统;机关工厂门卫及楼道应急灯系统;学校及政府办公必须场所的照明应用;边远农村照明等应用;边防哨所应用;房地产开发商生活热水及财务室防盗应用等等。如果一台15支管的太阳能热水器按50%发电应用来说,日发电可满足一家六个人的照明用电。4、由于保温桶不使用金属外壳,所以不会有生锈现象,使用先进的有机和无机原材料经科学的轻质钢塑材料确保使用寿命长达30-50年,增加国际先进的全自动缩空防冻功能,不冻管,不炸管,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太阳能板发电的原理是不是依靠温差发电?

的靠光发电

哪位可以帮我介绍一下太阳队的纳什(Nash)啊?

http://baike.baidu.com/view/5457.htm#sub7033812百度百科

纳什在太阳队是多少号???

1史蒂夫·纳什 / Steve Nash / 13 (球队号码)位置: 控球后卫 官方身高: 1.91米 / 6尺3 官方体重: 89公斤 /196 磅 生日: 1974-02-07 球队: 菲尼克斯太阳,也曾效力达拉斯小牛队选秀: 1996年第1轮第15位 学校: Santa Clara 国籍:加拿大06-07赛季工资: 1050万美元 合同情况:6年 6600万,2004/7/14签,2010夏到期.[综合评价]优点:堪称目前太阳的领袖,有着极高的篮球智商和冷静的打球方式,perfect的球场洞察力。视野广阔,传球直达敌人心脏,投篮级佳(需要时可以成为决杀球员),可以在球场任何区域发动攻击。缺点:因为身体条件的诸多限制,防守很差(而且作为核心不能轻易犯规),失误较多(可能是因为持球太多的原因)[进攻端]他是一个在进攻端堪称完美的后卫。作为17000分俱乐部的一员,他具备了优秀得分手所应该具备的一切素质:无论是突破上篮,中投,三分球还是罚球。除了灌篮,他几乎可以用任何方式得分。更可怕的是,尽管他得分如探囊取物,他却根本不需用得分来统治比赛,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他才会露出锋利的牙齿,比如去年对小牛时的48分,比如今年对湖人的32分。更多的时候他是出现在组织端,他和中锋的挡拆几乎是所有球队的噩梦。没有人会预计到他下一步会干什么,是传球,还是自己进攻?关键时刻敢挺身而出,给出一击致命。 [防守端]纳什不是完人,老天在赋予他无与伦比的进攻才华的同时,也给予了他糟糕的防守。纳什当年被几十所大学拒之门外,理由出奇地一致:"你的防守是我见过所有人中最差的。"由于身体素质太吃亏,纳什在防守高大控卫是几乎无计可施。在季后赛中,我们甚至屡屡可以看见他被湖人队的斯马什.帕克硬吃。尽管这个赛季他已经很努力地加强自己的防守意识,但是收效甚微。不过,太阳出色的轮换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防守的不足。 [传球和助攻]毫无疑问的大师级传球水准,他就是目前太阳队进攻的发起者.-1非常擅长见缝插针似的传球(似乎no look pass不如KIDD),但是只要稍微有一点点可能,纳什都有把握把球传到其他队员手中.他几乎熟谙各种传球手段,包括难度很高的击地球。不需要太大的传球角度,他完全凭借着自己和队友之间的默契来完成助攻,值得一提的是纳什传球的节奏感非常好,接球者会非常的舒服,通常节奏对于一个投手来说是很重要的,而纳什的传球仿佛可以无形当中引领接球者的节奏。到位--接球--起跳--出手,整个动作可以一气呵成,流畅至极。所以说,球员身边有一位出色的控卫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情---都能体会到球出手时那种流畅的快感。-2提到传球就不能不提那另人惊艳的快攻,作为快攻的发起人,纳什出色的攻防转换意识联盟无出其右。当对手还沉浸在进攻得手的喜悦中时,当摄影机还在播放上一次进攻的精彩画面时,太阳的快攻组合已经完成反击退防了。华丽的长传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准确地判断快下球员的跑动位置,然后是准确的传球到位。不需要任何的调整动作,接球者直接灌篮或上篮。更有甚者,可以看见小S和超级马力在快攻时先起跳,在空中等待纳什的传球,然后就是一个血脉喷张的灌篮。华丽到掉渣的配合.(P.S.他已经连续3个赛季荣膺助攻王称号~)[球场外的素质]纳什是一个出色的领袖,尽管他缺少一些霸气,但他却在以自己的方式领导球队.当赛季初期发福的迪奥状态低靡时,他主动找到迪奥并提出警告,最终使法国人重回正轨.当他面对对手强大的气势时,球迷甚至可以感觉到他在努力使自己发怒了---励球队的士气。有领袖如斯,应该是所有太阳球迷的幸福。在更衣室里,他永远是那个最温和平静的人.在他身边你永远也感觉不到超级巨星的压迫感。他微笑着面对记者的提问,谨慎地斟酌自己的话语,从来没有厌倦和不耐烦。礼貌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论熟悉的或是陌生的。可以赢得对手敬意的男人.[经历]1974年2月7日,纳什出生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随后跟随父母定居加拿大。小时候的纳什兴趣爱好广泛,足球,篮球,冰球都是他的最爱,他甚至拿过三次国际象棋的冠军,或许这就是他在球场上高智商的根源。曾获得过英属哥伦比亚最有价值足球运动员奖。但值得庆幸的是,纳什最终选择了篮球。否则我们今天就无法领略一代传奇后卫的风采了。 高中毕业以后,纳什决定加入NCAA,他和教练向二十几个NCAA的一流大学写了推荐信,但每所大学的回答都是相同的:谢谢,不用了。最终纳什被名不见经传的Santa Clara大学招致门下。至今据说纳什仍保留着那些被退还的信.1996年,纳什参加NBA选秀,但NBA的球探们普遍不看好纳什,因为他的身体素质不佳,所以纳什仅在第15顺位被太阳选中。在太阳待了两个赛季以后,在1998年选秀大会的当天,小牛用几位替补球员以及一个首轮选秀权从太阳手里换来了NASH.在小牛队的第一年,纳什并没有找到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达拉斯球迷无情的嘘声。随着库班入主小牛,小牛经历了巨变,三架马车带领小牛一起爆发。在随后的2000—2001赛季,小牛终于在时隔11年之后重反季后赛,从此跻身联盟一线强队之列。 在2004年,或许是宿命的轮回,纳什又回到了凤凰城。接着,太阳队就迎来了铺天盖地,水银泄地,眼花缭乱般的进攻,连续两年MVP,西区决赛,最佳教练等等.纳什带给凤凰城一个又一个惊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能把最大的惊喜带给凤凰城(~~当然是指总冠军咯)。 [八卦]-1纳什的父母希望他成为足球队员,在他3岁生日那天送给了他一个足球;-2纳什的妻子阿莱简德拉(Alejandra Amarilla)是巴拉圭人,她和纳什在2005年七月完婚,婚前育有两女Lola和Bella; -3纳什在达拉斯时,几乎每一个小牛拉拉队女郎都喜欢纳什; -4纳什的妻子私下里称纳什为Kid Canadian(加拿大宝宝); -5纳什的父亲是南非联赛的足球运动员,他崇拜拖特纳姆热刺队,甚至想收购球队股份,成为热刺队的股东.-6纳什的弟弟马丁在达拉斯的足球队效力; -7纳什最喜欢的球队是热刺和尤文,他和皮耶罗是朋友。世界杯支持意大利;-8纳什最崇拜的球员是齐达内;-9纳什在巴伯萨的介绍下认识了小罗,两人曾经交换过球衣;-10纳什有两个怪癖;⑴纳什在比赛是喜欢吐出自己的舌头,纳什在比赛是喜欢吐出自己的舌头,罚球(赛季罚球命中率在90%左右)之前喜欢伸出舌头舔自己的手,因为他觉得手太干了,需要湿润一下; ⑵头发总是湿漉漉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凤凰城太热,如果我不在头发上多浇点水,很容易"人间蒸发"";-11内幕:当年留着可爱中分头司机的长发就是当时仍在小牛队的纳什"教唆"他一起留的,理由是为"为了边的更帅".

NBA-太阳队-纳什

位置: 控球后卫 身高: 1.91米 / 6尺3 体重: 89公斤 / 196 磅 生日: 1974-02-07 球队: 菲尼克斯太阳 选秀: 1996年第1轮第15位 学校: Santa Clara 国籍: 加拿大 本赛季工资: 1138万美元 合同情况: 6年 6600万,2004/7/14签,2010夏到期 常规赛 平均数据表 赛季 球队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 后场 总篮板 助攻 抢断 封盖 失误 犯规 得分 96-97 太阳 65 2 10.5 0.423 0.418 0.824 0.2 0.7 1.0 2.1 0.3 0.0 0.97 1.4 3.3 97-98 太阳 76 9 21.9 0.459 0.415 0.860 0.4 1.7 2.1 3.4 0.8 0.1 1.29 1.9 9.1 98-99 小牛 40 40 31.7 0.363 0.374 0.826 0.8 2.1 2.9 5.5 0.9 0.1 2.08 2.5 7.9 99-00 小牛 56 27 27.4 0.477 0.403 0.882 0.6 1.6 2.2 4.9 0.7 0.1 1.82 2.2 8.6 00-01 小牛 70 70 34.1 0.487 0.406 0.895 0.7 2.5 3.2 7.3 1.0 0.1 2.93 2.3 15.6 01-02 小牛 82 82 34.6 0.483 0.455 0.887 0.6 2.5 3.1 7.7 0.6 0.1 2.79 2.0 17.9 02-03 小牛 82 82 33.1 0.465 0.413 0.909 0.8 2.1 2.9 7.3 1.0 0.1 2.34 1.6 17.7 03-04 小牛 78 78 33.5 0.470 0.405 0.916 0.8 2.2 3.0 8.8 0.9 0.1 2.68 1.8 14.5 04-05 太阳 75 75 34.3 0.502 0.431 0.887 0.8 2.6 3.3 11.5 1.0 0.1 3.27 1.8 15.5 05-06 太阳 79 79 35.4 0.512 0.439 0.921 0.6 3.6 4.2 10.5 0.8 0.2 3.49 1.5 18.8 06-07 太阳 76 76 35.3 0.532 0.455 0.899 0.4 3.1 3.5 11.6 0.8 0.1 3.78 1.5 18.6 07-08 太阳 26 26 34.8 0.517 0.463 0.933 0.3 3.3 3.7 12.2 0.6 0.0 3.81 1.3 17.7 职业生涯 805 646 30.6 0.485 0.427 0.898 0.6 2.3 2.9 7.7 0.8 0.0 2.59 1.8 14.1 季后赛 平均数据表 赛季 球队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 后场 总篮板 助攻 抢断 封盖 失误 犯规 得分 96-97 太阳 4 0 3.8 0.222 0.250 0.000 0.3 0.0 0.3 0.3 0.2 0.2 0.50 1.3 1.3 97-98 太阳 4 1 12.8 0.444 0.200 0.625 0.5 2.0 2.5 1.8 0.5 0.0 0.75 1.8 5.5 00-01 小牛 10 10 37.0 0.417 0.410 0.882 0.6 2.6 3.2 6.4 0.6 0.1 2.50 1.9 13.6 01-02 小牛 8 8 40.4 0.432 0.444 0.971 0.9 3.1 4.0 8.8 0.5 0.0 3.75 2.5 19.5 02-03 小牛 20 20 36.5 0.447 0.487 0.873 0.8 2.8 3.5 7.3 0.9 0.1 2.55 2.4 16.1 03-04 小牛 5 5 39.4 0.386 0.375 0.889 1.2 4.0 5.2 9.0 0.8 0.0 2.40 2.8 13.6 04-05 太阳 15 15 40.7 0.520 0.389 0.919 0.6 4.2 4.8 11.3 0.9 0.2 4.67 2.4 23.9 05-06 太阳 20 20 39.9 0.502 0.368 0.912 0.5 3.2 3.7 10.2 0.4 0.2 3.35 1.9 20.4 06-07 太阳 11 11 37.5 0.463 0.487 0.891 0.4 2.8 3.2 13.3 0.4 0.1 4.36 1.9 18.9 职业生涯 97 90 36.1 0.468 0.419 0.899 0.6 3.0 3.6 8.8 0.6 0.1 3.18 2.1 17.3 常规赛 总数据表 赛季 球队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 后场 总篮板 助攻 抢断 封盖 失误 犯规 得分 96-97 太阳 65 2 684 74-175 23-55 42-51 16 47 63 138 20 0 63 92 213 97-98 太阳 76 9 1664 268-584 81-195 74-86 32 128 160 262 63 4 98 145 691 98-99 小牛 40 40 1269 114-314 49-131 38-46 32 82 114 219 37 2 83 98 315 99-00 小牛 56 27 1532 173-363 60-149 75-85 34 87 121 272 37 3 102 122 481 00-01 小牛 70 70 2387 386-792 89-219 231-258 46 177 223 509 72 5 205 158 1092 01-02 小牛 82 82 2837 525-1088 156-343 260-293 50 204 254 634 53 4 229 164 1466 02-03 小牛 82 82 2711 518-1114 111-269 308-339 63 171 234 598 85 6 192 134 1455 03-04 小牛 78 78 2612 397-845 104-257 230-251 59 173 232 687 67 8 209 139 1128 04-05 太阳 75 75 2573 430-857 94-218 211-238 57 192 249 861 74 6 245 136 1165 05-06 太阳 79 79 2796 541-1056 150-342 257-279 47 286 333 826 61 12 276 120 1489 06-07 太阳 76 76 2682 517-971 156-343 222-247 30 239 269 884 57 6 287 117 1412 07-08 太阳 26 26 904 163-315 50-108 83-89 9 87 96 318 16 1 99 33 459 职业生涯 805 646 24652 4106-8474 1123-2629 2031-2262 475 1873 2348 6208 642 57 2088 1458 11366 季后赛 总数据表 赛季 球队 出场 首发 时间 投篮 三分 罚球 前场 后场 总篮板 助攻 抢断 封盖 失误 犯规 得分 96-97 太阳 4 0 15 2-9 1-4 0-0 1 0 1 1 1 1 2 5 5 97-98 太阳 4 1 51 8-18 1-5 5-8 2 8 10 7 2 0 3 7 22 00-01 小牛 10 10 370 45-108 16-39 30-34 6 26 32 64 6 1 25 19 136 01-02 小牛 8 8 323 51-118 20-45 34-35 7 25 32 70 4 0 30 20 156 02-03 小牛 20 20 729 115-257 37-76 55-63 15 55 70 145 17 1 51 47 322 03-04 小牛 5 5 197 27-70 6-16 8-9 6 20 26 45 4 0 12 14 68 04-05 太阳 15 15 610 140-269 21-54 57-62 9 63 72 170 14 3 70 36 358 05-06 太阳 20 20 798 146-291 32-87 83-91 9 64 73 204 8 5 67 38 407 06-07 太阳 11 11 413 74-160 19-39 41-46 4 31 35 146 4 1 48 21 208 职业生涯 97 90 3505 608-1300 153-365 313-348 59 292 351 852 60 12 308 207 1682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怎么产生电的?

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下面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1、光照:太阳发出的光包含各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一部分能量处在可见光范围内。2、光伏效应:太阳能光子照射到光伏电池的半导体材料中(通常是硅),光子能量被半导体材料中的原子吸收,使其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跃迁至导带,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3、电子流动:自由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中形成电荷分离,自由电子向带负电极(n型)流动,空穴向带正电极(p型)流动。4、电流输出:电子流和空穴流通过电路连接,形成电流。这个电流可以被用来驱动电子设备、充电电池或者输送到电力网络中供应给其他用户。5、直流-交流转换: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的电流是直流(DC),而大部分家庭和工业设备使用的是交流(AC)电。所以,光伏系统通常包含一个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便在家庭和工业用途中使用。总结来说,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利用电子流动产生直流电,并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以供我们使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光伏电站系统还应有限荷保护和防雷装置,以保护系统设备的过负载运行及免遭雷击,维护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发电是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组件(Solar cells)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图的电子学特性实现P-V转换的固体装置,在广大的无电力网地区,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为用户照明及生活供电,一些发达国家还可与区域电网并网实现互补。而国内主要研究生产适用于无电地区家庭照明用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原理编辑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组成系统的电源单元,因此蓄电池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工作特性。(1)电池单元:由于技术和材料原因,单一电池的发电量是十分有限的,实用中的太阳能电池是单一电池经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系统,称为电池组件(阵列)。单一电池是一只硅晶体二极管,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到由P型和N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同质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上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太阳能辐射被半导体材料吸收,在导带和价带中产生非平衡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同于P-N结势垒区存在着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能在光照下形成电流密度J,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 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面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理论上讲由P-N结、连接电路和负载形成的回路,于是就有“光生电流”流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就实现了对负载的功率P输出。(2)电能储存单元: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先进入蓄电池储存,蓄电池的特性影响着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特性。蓄电池技术是十分成熟的,但其容量要受到末端需电量,日照时间(发电时间)的影响。因此蓄电池瓦时容量和安时容量由预定的连续无日照时间决定。设置原理编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1、 需要考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使用的地方以及该地日光辐射情况;2、 需要考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承载的负载功率;3、 系统所输出电压,以及考虑应该使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4、 系统每天需要工作的小时数;5、 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6、 考虑负载的情况,是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的大小。系统组成编辑光伏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自动太阳能跟踪系统、自动太阳能组件除尘系统等设备组成。其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是: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原材料特点:电池片:采用高效率(16.5%以上)的单晶硅太阳能片封装,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充足。太阳能电池图玻璃: 采用低铁钢化绒面玻璃(又称为白玻璃), 厚度3.2mm,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对于大于1200 nm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此玻璃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EVA: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78mm的优质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抗老化能力。TPT: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物—氟塑料膜为白色,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因此对组件的效率略有提高,并因其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还可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也有利于提高组件的效率。当然,此氟塑料膜首先具有太阳电池封装材料所要求的耐老化、耐腐蚀、不透气等基本要求。边框:所采用的铝合金边框具有高强度,抗机械冲击能力强。也是家用太阳能发电中价值最高的部分。蓄电池组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a.自放电率低;b.使用寿命长;c.深放电能力强;d.充电效率高;e.少维护或免维护;f.工作温度范围宽;g.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2VDC;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DC。充放电控制器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逆变器保护功能:a、 过载保护;b、短路保护;c、接反保护;d、欠压保护;e、过压保护;f、过热保护。交流配电柜其在电站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备用逆变器的切换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供电,同时还有对线路电能的计量。系统分类编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叫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这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有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发展难度较大。而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系统,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并网光伏发电的主流。3、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系统优劣编辑优点1、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只要在全球4%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所发电力就可以满足全球的需要。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不会遭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稳定的冲击;2、太阳能随处可处,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损失;3、太阳能不用燃料,运行成本很低;4、太阳能发电没有运动部件,不易用损坏,维护简单,特别适合于无人值守情况下使用;5、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没有污染、噪声等公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理想的清洁能源;6、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周期短,方便灵活,而且可以根据负荷的增减,任意添加或减少太阳能方阵容量,避免浪费。缺点1、地面应用时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发电量与气候条件有关,在晚上或阴雨天就不能或很少发电;2、能量密度较低,标准条件下,地面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为1000W/M^2。大规格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面积;3、价格仍比较贵,为常规发电的3~15倍,初始投资高。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怎样发电的?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连续20年内使用太阳的清洁能源来发电,而不使用任何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四)逆变器: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怎么回事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对于太阳能以逆变器作为输出的能源控制系统,可以选择混合能源控制器来进行系统控制!混合能源控制器可以控制输出断路器的合分闸及逆变器的开机停止、输出功率大小等,根据系统应用可设置为固定功率、母排控制功率和逆变器控制功率等多种模式,可以显示太阳能PV发电的所有数据和状态。适用于光伏(太阳能)以逆变器为输出的混合能源控制器,能适用于(8-35)VDC电源电压的环境。控制器电源B+和B-到电源正负极连接线的截面积不能小于2.5mm2,如果装有浮充充电器,请将充电器的输出线直接连到电源正负极上,再从电源正负极上单独连线到控制器正负电源输入端,以防止充电器干扰控制器的正常运行。控制器所有输出均为继电器触点输出,若需要扩展继电器时,请将扩展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增加续流二极管(当扩展继电器线圈通直流电时)或增加阻容回路(当扩展继电器线圈通交流电时),以防止干扰控制器或其它设备。控制器电流输入必须外接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必须是 5A,同时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和输入电压的相位必须正确,否则采样到的电流及有功功率可能会不正确。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下面看看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1   光伏发电并网原理:依靠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在半导体PN结上,产生了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在内建静电场的作用下,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其工作原理是: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进入公共电网,光伏电池方阵所产生的电力除了供给交流负载外,多余的电力反馈给电网。在阴雨天或夜晚,太阳电池组件没有产生电能或者电能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就由电网供电。   由于太阳能发电直接供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但是,系统需要专用的并网逆变器,以保证输出的电力满足电网对电压、频率等指标的要求。因为逆变器效率的问题,会有部分能量损失。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2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组件、控制器和负载(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组成。因为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为直流,但是由于光照强度实时变化,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压也不稳定,这时也需要蓄电池来起到一个滤波的作用,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稳定在蓄电池的电压值上,   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用蓄电池也有储能的作用,可以将过剩的电能储存起来供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时候使用。如果是直流负载就可以直接接在蓄电池上工作,如果是交流负载,那么需要经过逆变器的DC-AC 变换,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供给交流负载。    并网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组件、控制器和负载组成。因为需要将光伏发出来的电回馈给电网,这就需要将直流电转换为电网要求的220V、50HZ 的交流电,并且在相同相位的情况下并网,像电网供电。   无论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系统对于交流负载和并网发电都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我们主要就光伏分布发电中的逆变系统的相关设计进行研究。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组成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主回路、控制电路和负载组成。主回路主要包括DC/DC 电路、DC/AC 电路、滤波器组件。下面主要对于主回路部分的设计做介绍,其中包括主回路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介绍一下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逆变器模块的选型,以及相关保护的设计。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拓扑结构   通常单相电压型逆变器主要分为推挽式、半桥和全桥逆变电路三种。这三种方式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推挽式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比较简单,如图3-1 所示。其上电路只需要两个晶闸管,基极驱动电路不需要隔离,驱动电路比较简单,但是晶闸管需要承受2 倍的线路峰值电压,所以适合于低输入电压的场合应用。   同时变压器存在偏磁现象,初级绕组有中心抽头,流过的电流有效值和铜耗较大,初级绕阻两部分应紧密藕合,绕制工艺复杂。因为推挽式逆变电路对于晶闸管的耐压要求比较高,不适合作为光伏发电的.逆变系统主回路。   相比于推挽式逆变电路,单相半桥式逆变电路中所使用的晶闸管的耐压要求就相对较低,不会有线电压峰值2 倍这么多,绝对不会超过线电压峰值。其逆变出来的波形也相对推挽式比较接近于正弦波,所以滤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由于晶闸管的饱和压降减小到了最小,所以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但是由于半桥式逆变电路的结构决定其集电极电流在晶闸管导通时会增加一倍,使得在晶闸管选型的过程中,要考虑大电流、承受高压的情况,就难免会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不适合作为光伏发电的逆变系统主回路。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3   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并网型发电,一种是独立光伏系统。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需要并网,可以不适用蓄电池,一个是自给自足,需要蓄电池,其他基本一致。   基本组成如下: 光伏阵列将太阳能转变成直流电能,经逆变器的直流和交流逆变后,根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光伏电站容量确定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由变压器升压后,接入中压或高压电网。   原理如下: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目前市面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并网模式”通常有三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全额上网模式、全部自用模式。   首先,在这三种并网模式中选择其中一种,那么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了:比如说像普通家庭住户,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这也是现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中所用比例占最高的一种选择方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光伏电站发出来的电优先给自己家里面供电使用,然后用不掉多余的电直接自动并入到电网里面,这样的话就避免了浪费,还能赚钱。这种模式是比较适合普通家庭用户选择的,也是非常经济实惠,因为不用额外花钱买电池来储存电量。   除了家庭用电以外,比如说工业用电、厂房屋顶、工商业楼房屋顶这些地方就是商业用电,也是比较适合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业用电的费用比民用电费更高,如果工商业以及厂房屋顶安装光伏电站的话,那么经济效益会大大地增高,回本时间也会更短,这种选择方式是非常有利的,用不掉的电直接并网到电网上面。

太阳能光伏发电会产生辐射吗?对身体有危害吗?

说个现实情况,就是有些屋顶因为安装光伏板不规范,会出现漏水的问题,这个是最大的危害了,其他方面户用光伏电站没有什么危害。所以,施工方面一定要找靠谱的人啊~比如像碳银光伏,都有一套根据不同屋顶情况定制的施工标准,不达标就会要求施工方整改到合格为止,还是比较值得信赖的

太阳能发电优点和缺点

优点环保低碳去,缺点成本太高。

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

我的人都有一个人的人都有一个人的人都有一个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白针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回来后者是个

太阳能光伏板结构原理及光生伏打效

原理很简单,1电子受光子激发跃迁,2电子由从内部移动到外部,并被PN结内建电场定向分离从而导致一面正压,一面负压,即光生 伏特效应

左上角一个太阳,一个人拿把刀,前面是一只鸡是什么成语?

这个成语是心急火燎。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生活中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

好:一切"好好的休息下就可以去去不知道怎么说呢……一切顺利!好好先生般的爱情?一切众生都是为了让他更快乐、好好的休息一会儿吗?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变换不同的地方了?好好的一家医院看看了……一切顺利?我们是的一种感觉吧。谢谢老板给我一个好处

太阳能转化为什么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三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植物通过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生长粮食、水果等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其三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太阳能电池、植物通过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生长粮食、水果等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内能.

太阳灶的优缺点

优势: 一、经济效益。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液化气,不用柴草,不用花一分钱,您只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烧水、做饭。在有阳光的地方使用,既方便又省钱,一次投资长期收益。二、社会效益。一是省劳力,不用砍柴。二是节柴省煤。三是改善您的吃饭条件,提高您的健康水平,本产品烧水做饭为纯天然无污染,清洁、无烟尘和油垢。三、生态效益。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节约煤炭和柴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还可以大量减少焚烧,保护了农村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产品。缺点:1。阴天下雨不能用2。室内不能用3。城市里用量少, 国外像南非等国家很是畅销

现在都有哪些太阳能的利用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未系列产品,净水机,太阳能微厨等等

太阳灶放到院子里好不好

太阳灶放到院子里好。太阳灶利用太阳能来加热食物或水,它可以节省能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将太阳灶放在院子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提供一个方便的烹饪环境。太阳灶是利用一种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等形式获取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

太阳灶的研发历史

世界上第一个太阳灶设计者是法国的穆肖,1860年他奉拿破仑三世之命,研究用抛物面镜反射太阳能集中到悬挂的锅上,供驻在非洲的法军使用。1878年阿塔姆斯又曾作了许多研究和改进,此后,印度便有10家工厂生产。到了1889年全世界就有了许多太阳灶的专利,有了各种各样形式的太阳灶。太阳灶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燃料缺乏地区,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目前世界上太阳灶的利用相当广泛,技术也比较成熟,它不仅可以节约煤炭、电力、天然气,而且十分干净,毫无污染,是一个可望得到大力推广的太阳能利用装置。

太阳灶是谁发明的?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1第一阶段1900-1920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1.2第二阶段(1920-1945)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1.3第三阶段(1945-196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究热潮。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1.4第四阶段门(1965-1973)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5第五阶段(1973-1980)自从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担当主角之后,石油就成了左右经济和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发展和衰退的关键因素,1973年10月爆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石油减产、提价等办法,支持中东人民的斗争,维护本国的利益。其结果是使那些依靠从中东地区大量进口廉价石油的国家,在经济上遭到沉重打击。于是,西方一些人惊呼:世界发生了“能源危机”(有的称“石油危机”)。这次“危机”在客观上使人们认识到:现有的能源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应加速向未来能源结构过渡。从而使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且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日本在1974年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其中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太阳房、工业太阳能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电他生产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等。为实施这一计划,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有远见的科技人员,纷纷投身太阳能事业,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出书办刊,介绍国际上太阳能利用动态;在农村推广应用太阳灶,在城市研制开发太阳热水器,空间用的太阳电池开始在地面应用……。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这次会议之后,太阳能研究和推广工作纳入了我国政府计划,获得了专项经费和物资支持。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设立太阳能课题组和研究室,有的地方开始筹建太阳能研究所。当时,我国也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这一时期,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具有以下特点:(1)各国加强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计划性,不少国家制定了近期和远期阳光计划。开发利用太阳能成为政府行为,支持力度大大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十分活跃,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2)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取得一批较大成果,如CPC、真空集热管、非晶硅太阳电池、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3)各国制定的太阳能发展计划,普遍存在要求过高、过急问题,对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代矿物能源,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例如,美国曾计划在1985年建造一座小型太阳能示范卫星电站,1995年建成一座500万kW空间太阳能电站。事实上,这一计划后来进行了调整,至今空间太阳能电站还未升空。(4)太阳热水器、太阳电他等产品开始实现商业化,太阳能产业初步建立,但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尚不理想1.6第六阶段(1980-1992)70年代兴起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进入80年代后不久开始落潮,逐渐进入低谷。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大幅度削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核电发展较快,对太阳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受80年代国际上太阳能低落的影响,我国太阳能研究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有人甚至提出:太阳能利用投资大、效果差、贮能难、占地广,认为太阳能是未来能源,主张外国研究成功后我国引进技术。虽然,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少数,但十分有害,对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一阶段,虽然太阳能开发研究经费大幅度削减,但研究工作并未中断,有的项目还进展较大,而且促使人们认真地去审视以往的计划和制定的目标,调整研究工作重点,争取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1.7第七阶段(1992-至今)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样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I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纳入统一的框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使太阳能利用工作走出低谷,逐渐得到加强。世界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十分重视,提出10条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步明确了太阳能重点发展项目。1995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明确提出我国在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太阳能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会上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1996-2005),《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动,广泛利用太阳能。1992年以后,世界太阳能利用又进入一个发展期,其特点是:太阳能利用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全球共同行动,为实现世界太阳能发展战略而努力;太阳能发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有利于克服以往忽冷忽热、过热过急的弊端,保证太阳能事业的长期发展;在加大太阳能研究开发力度的同时,注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加速商业化进程,扩大太阳能利用领域和规模,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合作空前活跃,规模扩大,效果明显。通过以上回顾可知,在本世纪100年间太阳能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一般每次高潮期后都会出现低潮期,处于低潮的时间大约有45年。太阳能利用的发展历程与煤、石油、核能完全不同,人们对其认识差别大,反复多,发展时间长。这一方面说明太阳能开发难度大,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利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太阳能利用还受矿物能源供应,政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道路比较曲折。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20世纪取得的太阳能科技进步仍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大。2太阳能科技进步太阳能利用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但根据太阳能的特点,具有共性的技术主要有四项,即太阳能采集、太阳能转换、太阳能贮存和太阳能传输,将这些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在一起,便能进行太阳能的实际利用。2.1太阳能采集太阳辐射的能流密度低,在利用太阳能时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或者为了提高温度,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和装置(集热器),对太阳能进行采集。集热器按是否聚光,可以划分为聚光集热器和非聚光集热器两大类。非聚光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能够利用太阳辐射中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集热温度较低;聚光集热器能将阳光会聚在面积较小的吸热面上,可获得较高温度,但只能利用直射辐射,且需要跟踪太阳。2.1.1平板集热器历史上早期出现的太阳能装置,主要为太阳能动力装置,大部分采用聚光集热器,只有少数采用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是在17世纪后期发明的,但直至1960年以后才真正进行深入研究和规模化应用。在太阳能低温利用领域,平板集热器的技术经济性能远比聚光集热器好。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为了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开发研制了许多种平板集热器:按工质划分有空气集热器和液体集热器,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液体集热器;按吸热板芯材料划分有钢板铁管、全铜、全铝、铜铝复合、不锈钢、塑料及其它非金属集热器等;按结构划分有管板式、扁盒式、管翅式、热管翅片式、蛇形管式集热器,还有带平面反射镜集热器和逆平板集热器等;按盖板划分有单层或多层玻璃、玻璃钢或高分子透明材料、透明隔热材料集热器等。目前,国内外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全铜集热器和铜铝复合集热器。铜翅和铜管的结合,国外一般采用高频焊,国内以往采用介质焊,199S年我国也开发成功全铜高频焊集热器。1937年从加拿大引进铜铝复合生产线,通过消化吸收,现在国内已建成十几条铜铝复合生产线。为了减少集热器的热损失,可以采用中空玻璃、聚碳酸酯阳光板以及透明蜂窝等作为盖板材料,但这些材料价格较高,一时难以推广应用。2.1.2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减少平板集热器的热损,提高集热温度,国际上70年代研制成功真空集热管,其吸热体被封闭在高真空的玻璃真空管内,大大提高了热性能。将若干支真空集热管组装在一起,即构成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增加太阳光的采集量,有的在真空集热管的背部还加装了反光板。真空集热管大体可分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玻璃七型管真空集热管,玻璃。金属热管真空集热管,直通式真空集热管和贮热式真空集热管。最近,我国还研制成全玻璃热管真空集热管和新型全玻璃直通式真空集热管。我国自1978年从美国引进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样管以来,经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产业,用于生产集热管的磁控溅射镀膜机在百台以上,产品质量达世界先进水平,产量雄居世界首位。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热管真空集热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攻克了热压封等许多技术难关,建立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热管真空管生产基地,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目前,直通式真空集热管生产线正在加紧进行建设,产品即将投放市场。2。1.3聚光集热器聚光集热器主要由聚光器、吸收器和跟踪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按照聚光原理区分,聚光集热器基本可分为反射聚光和折射聚光两大类,每一类中按照聚光器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种。为了满足太阳能利用的要求,简化跟踪机构,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在本世纪研制开发的聚光集热器品种很多,但推广应用的数量远比平板集热器少,商业化程度也低。在反射式聚光集热器中应用较多的是旋转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点聚焦)和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线聚焦)。前者可以获得高温,但要进行二维跟踪;后者可以获得中温,只要进行一维跟踪。这两种聚光集热器在本世纪初就有应用,几十年来进行了许多改进,如提高反射面加工精度,研制高反射材料,开发高可靠性跟踪机构等,现在这两种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完全能满足各种中、高温太阳能利用的要求,但由于造价高,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70年代,国际上出现一种“复合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CPC),它由二片槽形抛物面反射镜组成,不需要跟踪太阳,最多只需要随季节作稍许调整,便可聚光,获得较高的温度。其聚光比一般在10以下,当聚光比在3以下时可以固定安装,不作调整。当时,不少人对CPC评价很高,甚至认为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预言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几十年过去了,CPC仍只是在少数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并没有象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那样大量使用。我国不少单位在七八十年代曾对CPC进行过研制,也有少量应用,但现在基本都已停用。其它反射式聚光器还有圆锥反射镜、球面反射镜、条形反射镜、斗式槽形反射镜、平面。抛物面镜聚光器等。此外,还有一种应用在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聚光镜--定日镜。定日镜由许多平面反射镜或曲面反射镜组成,在计算机控制下这些反射镜将阳光都反射至同一吸收器上,吸收器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获得很大的能量。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可以制成折射式聚光器,历史上曾有人在法国巴黎用二块透镜聚集阳光进行熔化金属的表演。有人利用一组透镜并辅以平面镜组装成太阳能高温炉。显然,玻璃透镜比较重,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很难做得很大。所以,折射式聚光器长期没有什么发展。70年代,国际上有人研制大型菲涅耳透镜,试图用于制作太阳能聚光集热器。菲涅耳透镜是平面化的聚光镜,重量轻,价格比较低,也有点聚焦和线聚焦之分,一般由有机玻璃或其它透明塑料制成,也有用玻璃制作的,主要用于聚光太阳电池发电系统。我国从70年代直至90年代,对用于太阳能装置的菲涅耳透镜开展了研制。有人采用模压方法加工大面积的柔性透明塑料菲涅耳透镜,也有人采用组合成型刀具加工直径1.5m的点聚焦菲涅耳透镜,结果都不大理想。近来,有人采用模压方法加工线性玻璃菲涅耳透镜,但精度不够,尚需提高。还有两种利用全反射原理设计的新型太阳能聚光器,虽然尚未获得实际应用,但具有一定启发性。一种是光导纤维聚光器,它由光导纤维透镜和与之相连的光导纤维组成,阳光通过光纤透镜聚焦后由光纤传至使用处。另一种是荧光聚光器,它实际上是一种添加荧光色素的透明板(一般为有机玻璃),可吸收太阳光中与荧光吸收带波长一致的部分,然后以比吸收带波长更长的发射带波长放出荧光。放出的荧光由于板和周围介质的差异,而在板内以全反射的方式导向平板的边缘面,其聚光比取决于平板面积和边缘面积之比,很容易达到10一100,这种平板对不同方向的入射光都能吸收,也能吸收散射光,不需要跟踪太阳。2.2太阳能转换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具有即时性,必须即时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利用和贮存。将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不同的能量转换器,集热器通过吸收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利用光伏效应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能,等等。原则上,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便越低。2.2.1太阳能-热能转换黑色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吸收性能好,但辐射热损失大,所以黑色吸收面不是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选择性吸收面具有高的太阳吸收比和低的发射比,吸收太阳辐射的性能好,且辐射热损失小,是比较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这种吸收面由选择性吸收材料制成,简称为选择性涂层。它是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的,1955年达到实用要求,70年代以后研制成许多新型选择性涂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目前已研制成上百种选择性涂层。我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选择性涂层,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在太阳集热器上广泛使用,效果十分显著。

太阳灶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 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 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 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 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1第一阶段1900-1920 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 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 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 -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 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 1.2第二阶段(1920-1945) 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 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 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1.3第三阶段(1945-196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 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 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究热潮。 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 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 条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 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 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 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 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 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 一批实验性太阳房。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1.4第四阶段门(1965-1973) 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 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5第五阶段(1973-1980) 自从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担当主角之后,石油就成了左右经济和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发展和衰退 的关键因素,1973年10月爆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石油减产、提价等办法,支持中东人民的斗 争,维护本国的利益。其结果是使那些依靠从中东地区大量进口廉价石油的国家,在经济上遭到沉重打击。 于是,西方一些人惊呼:世界发生了“能源危机”(有的称“石油危机”)。这次“危机”在客观上使人们 认识到:现有的能源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应加速向未来能源结构过渡。从而使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 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 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且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 阳能产品的商业化。日本在1974年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其中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太阳房 、工业太阳能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电他生产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等。为实施这一计划,日 本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有远见的科技人员,纷纷投身 太阳能事业,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出书办刊,介绍国际上太阳能利用动态;在农村推广应用太阳灶 ,在城市研制开发太阳热水器,空间用的太阳电池开始在地面应用……。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国 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这次会议之后,太阳能研究 和推广工作纳入了我国政府计划,获得了专项经费和物资支持。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设立太阳能课题 组和研究室,有的地方开始筹建太阳能研究所。当时,我国也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 这一时期,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具有以下特点: (1)各国加强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计划性,不少国家制定了近期和远期阳光计划。开发利用太阳能成为 政府行为,支持力度大大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十分活跃,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太阳能开发利用工 作。 (2)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取得一批较大成果,如CPC、真空集热管、非晶硅太阳电池、 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 (3)各国制定的太阳能发展计划,普遍存在要求过高、过急问题,对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希望在 较短的时间内取代矿物能源,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例如,美国曾计划在1985年建造一座小型太阳能示范 卫星电站,1995年建成一座500万kW空间太阳能电站。事实上,这一计划后来进行了调整,至今空间太阳 能电站还未升空。 (4)太阳热水器、太阳电他等产品开始实现商业化,太阳能产业初步建立,但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尚不理想 1.6第六阶段(1980-1992) 70年代兴起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进入80年代后不久开始落潮,逐渐进入低谷。世界上许多国家相 继大幅度削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 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核 电发展较快,对太阳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受80年代国际上太阳能低落的影响,我国太阳能研究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有人甚至提出:太阳 能利用投资大、效果差、贮能难、占地广,认为太阳能是未来能源,主张外国研究成功后我国引进技术。虽 然,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少数,但十分有害,对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这一阶段,虽然太阳能开发研究经费大幅度削减,但研究工作并未中断,有的项目还进展较大,而且促使 人们认真地去审视以往的计划和制定的目标,调整研究工作重点,争取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 1.7第七阶段(1992-至今) 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样 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2I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纳入统一的框架,确立了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 一起,使太阳能利用工作走出低谷,逐渐得到加强。 世界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十分重视,提出10条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 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步明确 了太阳能重点发展项目。1995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 (1996-2010),明确提出我国在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太阳能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 )},会上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1996-2005),《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 规划》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动 ,广泛利用太阳能。 1992年以后,世界太阳能利用又进入一个发展期,其特点是:太阳能利用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紧密结合,全球共同行动,为实现世界太阳能发展战略而努力;太阳能发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 ,有利于克服以往忽冷忽热、过热过急的弊端,保证太阳能事业的长期发展;在加大太阳能研究开发力度的 同时,注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加速商业化进程,扩大太阳能利用领域和规模,经济 效益逐渐提高;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合作空前活跃,规模扩大,效果明显。 通过以上回顾可知,在本世纪100年间太阳能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一般每次高潮期后都会出现低潮期, 处于低潮的时间大约有45年。太阳能利用的发展历程与煤、石油、核能完全不同,人们对其认识差别大,反复 多,发展时间长。这一方面说明太阳能开发难度大,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利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太阳能利 用还受矿物能源供应,政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道路比较曲折。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20世纪取得的 太阳能科技进步仍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大。 2太阳能科技进步 太阳能利用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但根据太阳能的特点,具有共性的技术主要有四项,即太阳能采集、太 阳能转换、太阳能贮存和太阳能传输,将这些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在一起,便能进行太阳能的实际利用。 2.1太阳能采集 太阳辐射的能流密度低,在利用太阳能时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或者为了提高温度,必须采用一定的技 术和装置(集热器),对太阳能进行采集。集热器按是否聚光,可以划分为聚光集热器和非聚光集热器两大类。 非聚光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能够利用太阳辐射中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集热温度较低;聚 光集热器能将阳光会聚在面积较小的吸热面上,可获得较高温度,但只能利用直射辐射,且需要跟踪太阳。 2.1.1平板集热器 历史上早期出现的太阳能装置,主要为太阳能动力装置,大部分采用聚光集热器,只有少数采用平板集 热器。平板集热器是在17世纪后期发明的,但直至1960年以后才真正进行深入研究和规模化应用。在太阳 能低温利用领域,平板集热器的技术经济性能远比聚光集热器好。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为了满足特 定的使用要求,开发研制了许多种平板集热器: 按工质划分有空气集热器和液体集热器,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液体集热器; 按吸热板芯材料划分有钢板铁管、全铜、全铝、铜铝复合、不锈钢、塑料及其它非金属集热器等; 按结构划分有管板式、扁盒式、管翅式、热管翅片式、蛇形管式集热器,还有带平面反射镜集热器和逆平 板集热器等; 按盖板划分有单层或多层玻璃、玻璃钢或高分子透明材料、透明隔热材料集热器等。 目前,国内外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全铜集热器和铜铝复合集热器。铜翅和铜管的结合,国外一般采用高频 焊,国内以往采用介质焊,199S年我国也开发成功全铜高频焊集热器。1937年从加拿大引进铜铝复合生产 线,通过消化吸收,现在国内已建成十几条铜铝复合生产线。 为了减少集热器的热损失,可以采用中空玻璃、聚碳酸酯阳光板以及透明蜂窝等作为盖板材料,但这些 材料价格较高,一时难以推广应用。 2.1.2真空管集热器 为了减少平板集热器的热损,提高集热温度,国际上70年代研制成功真空集热管,其吸热体被封闭在高 真空的玻璃真空管内,大大提高了热性能。将若干支真空集热管组装在一起,即构成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增 加太阳光的采集量,有的在真空集热管的背部还加装了反光板。 真空集热管大体可分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玻璃七型管真空集热管,玻璃。金属热管真空集热管,直通 式真空集热管和贮热式真空集热管。最近,我国还研制成全玻璃热管真空集热管和新型全玻璃直通式真空集 热管。 我国自1978年从美国引进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样管以来,经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产业,用于生产集热管的磁控溅射镀膜机在百台以上,产品质量达世 界先进水平,产量雄居世界首位。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热管真空集热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攻克了热压封等许多技术难关,建立 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热管真空管生产基地,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 目前,直通式真空集热管生产线正在加紧进行建设,产品即将投放市场。 2。1.3聚光集热器 聚光集热器主要由聚光器、吸收器和跟踪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按照聚光原理区分,聚光集热器基本可分 为反射聚光和折射聚光两大类,每一类中按照聚光器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种。为了满足太阳能利用的要求, 简化跟踪机构,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在本世纪研制开发的聚光集热器品种很多,但推广应用的数量远比平 板集热器少,商业化程度也低。 在反射式聚光集热器中应用较多的是旋转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点聚焦)和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 (线聚焦)。前者可以获得高温,但要进行二维跟踪;后者可以获得中温,只要进行一维跟踪。这两种聚光集热 器在本世纪初就有应用,几十年来进行了许多改进,如提高反射面加工精度,研制高反射材料,开发高可靠性 跟踪机构等,现在这两种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完全能满足各种中、高温太阳能利用的要求,但由于造价高,限 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 70年代,国际上出现一种“复合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CPC),它由二片槽形抛物面反射镜组成,不需要 跟踪太阳,最多只需要随季节作稍许调整,便可聚光,获得较高的温度。其聚光比一般在10以下,当聚光比在 3以下时可以固定安装,不作调整。当时,不少人对CPC评价很高,甚至认为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一次重 大突破,预言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几十年过去了,CPC仍只是在少数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并没有象平板集 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那样大量使用。我国不少单位在七八十年代曾对CPC进行过研制,也有少量应用,但现 在基本都已停用。 其它反射式聚光器还有圆锥反射镜、球面反射镜、条形反射镜、斗式槽形反射镜、平面。抛物面镜聚光器 等。此外,还有一种应用在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聚光镜--定日镜。定日镜由许多平面反射镜或曲面反射镜 组成,在计算机控制下这些反射镜将阳光都反射至同一吸收器上,吸收器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获得很大的 能量。 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可以制成折射式聚光器,历史上曾有人在法国巴黎用二块透镜聚集阳光进行熔化金 属的表演。有人利用一组透镜并辅以平面镜组装成太阳能高温炉。显然,玻璃透镜比较重,制造工艺复杂,造 价高,很难做得很大。所以,折射式聚光器长期没有什么发展。70年代,国际上有人研制大型菲涅耳透镜,试 图用于制作太阳能聚光集热器。菲涅耳透镜是平面化的聚光镜,重量轻,价格比较低,也有点聚焦和线聚焦之 分,一般由有机玻璃或其它透明塑料制成,也有用玻璃制作的,主要用于聚光太阳电池发电系统。 我国从70年代直至90年代,对用于太阳能装置的菲涅耳透镜开展了研制。有人采用模压方法加工大面 积的柔性透明塑料菲涅耳透镜,也有人采用组合成型刀具加工直径1.5m的点聚焦菲涅耳透镜,结果都不大 理想。近来,有人采用模压方法加工线性玻璃菲涅耳透镜,但精度不够,尚需提高。 还有两种利用全反射原理设计的新型太阳能聚光器,虽然尚未获得实际应用,但具有一定启发性。一种 是光导纤维聚光器,它由光导纤维透镜和与之相连的光导纤维组成,阳光通过光纤透镜聚焦后由光纤传至使 用处。另一种是荧光聚光器,它实际上是一种添加荧光色素的透明板(一般为有机玻璃),可吸收太阳光中与 荧光吸收带波长一致的部分,然后以比吸收带波长更长的发射带波长放出荧光。放出的荧光由于板和周围介 质的差异,而在板内以全反射的方式导向平板的边缘面,其聚光比取决于平板面积和边缘面积之比,很容易 达到10一100,这种平板对不同方向的入射光都能吸收,也能吸收散射光,不需要跟踪太阳。 2.2太阳能转换 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具有即时性,必须即时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利用和贮存。将太阳能转换成不 同形式的能量需要不同的能量转换器,集热器通过吸收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利用光伏效应太阳电池 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能,等等。原则上,太阳能可以直接 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便越低。 2.2.1太阳能-热能转换 黑色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吸收性能好,但辐射热损失大,所以黑色吸收面 不是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 选择性吸收面具有高的太阳吸收比和低的发射比,吸收太阳辐射的性能好,且辐射热损失小,是比较理 想的太阳能吸收面。这种吸收面由选择性吸收材料制成,简称为选择性涂层。它是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的, 1955年达到实用要求,70年代以后研制成许多新型选择性涂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目前已研制成 上百种选择性涂层。 我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选择性涂层,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在太阳集热器上广泛使用,效果十分显著。记得采纳啊

太阳能集热器的热转换原理是什么?

太阳能集热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同。1、按传热介质分类: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两大类,其中以液体为传热介质的大多用水作介质,即构成各种太阳能热水器;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则构成多种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是吸热板,它的功能是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并向传热介质传递热量。在以液体为介质时,此种吸热板有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蛇管式等,可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成。吸热板的向阳表面涂有黑色吸热涂层。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吸热板的结构常有网格式、蜂窝式和多孔床式等。2、按采光方式分类:可分为聚光型集热器和非聚光型集热器 两大类。非聚光式集热器是利用热箱原理(也称温室效应)将太阳能转变为内能的设备。最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是非聚光式平板型集热器。它的吸热体基本上为平板形状,吸热面积与采光面积近似相等,其结构如图(a)是利用温室效应的非聚光型集热器。在温室充入CO2可提高温室效应。聚光型集热器利用聚焦原理,即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原理,采用反射器或折射器使阳光改变方向,把太阳光聚集集中照射在吸热体较小的面积上,增大单位面积的辐射强度,从而使集热器获得更高的温度。世界上最大的一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是法国比利牛斯山坡上的太阳能高温炉。它的抛物面聚光反射镜有9层楼高,面积有1830米2,它是由9500块小镜片拼接而成的。反射镜把安装在对面山坡上的63块巨型平面镜反射过来的阳光聚焦,焦点处安装高温熔炉,温度可达4000度以上。

太阳能光热利用指的是什么?

光热利用:它是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3种。太阳能发电:未来太阳能的大规模利用是用来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光—热—电转换。即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用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为工质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驱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前一过程为光—热转换,后一过程为热—电转换。光—电转换。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

聚光式太阳灶适合用来干什么?

聚光式太阳灶是利用抛物面形的反射镜聚光获得较高温度,直径1~2米的聚光太阳灶。由于能量集中,因而热效率较高,可获得约500℃高温,适合农村家庭用来做饭、炒菜、煮饲料、烧水。制造聚光灶可就地取材,利用水泥、纸板、菱苫土做灶的衬底,用玻璃、反光材料做反射镜面。目前尚待进一步改进的是提高反射镜面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反射镜面的生产成本。

利用凹面镜制作的太阳灶是怎样的?

如今,利用凹面镜来制成太阳能集热器已经很普及了。比如有一种聚光式太阳灶就像一把伞,不过它是倒撑着向着太阳。一个直径1.5米左右的太阳伞,可以在焦点上得到四五百摄氏度的高温,足以烧水、做饭,在野外使用极为方便。为了有效地反射太阳光,一般都用涂铝的涤纶薄膜来制作反射面。为了使太阳运动时,伞面也随着运动,阳光永不偏离,又出现了一种自动追光式太阳灶。

太阳灶是干什么用的?

做太阳灶家家都需要,不用煤、柴、电,不用液化气,不用花一分钱,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烧开水,做饭,炒菜用的新型多功能太阳灶,将为您的生活带来方便和财富。该太阳灶使用方便,先进的偏轴多极化光学设计,可上、下、左、右、前、后任意角度调节。能将太阳光的全部能量转化成热能进行炊事和烧水。一个家庭一年大约可节省60%的液化气、煤或柴。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燃料,节省了开支,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太阳灶历来是国家政府大力倡导扶持的绿色环保免税项目。该太阳灶只需一次投资,就可长期受益。我单位研制的这种太阳灶,直接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烧水、做饭、炒菜等。温度高达900度。可满足蒸、炖、焖、煮、煎、炒、炸等各种炊事活动。绿色环保无污染,是国家政府大力倡导的环保免税项目。该产品使用的是先进的发光材料,永不生锈。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只要有阳光,一年四季都可使用,使用功率相当于1000瓦的电炉。该产品拆卸,推拉自如,安装方便,角度任意可调,安装好后占地面积2.0平方米。

太阳灶烧水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答案:电 化学 太阳 内 解析:   [分析]给蓄电池充电时,在电流的作用下蓄电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蓄存起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利用太阳灶烧水时,太阳能通过辐射,使水壶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壶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内能从壶转移到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简单地说是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小结: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总是不能100%转化为目标能量,即有一部分能量转移到其他物体上或有一些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

太阳能通常通过4个渠道被人类利用,它们分别是

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式来实现,即:1、光伏(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2、太阳能聚热系统,利用太阳的热能产生电能;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项技术是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辐射热能集中起来给水加热产生蒸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机来发电。根据集热方式不同,又分高温发电和低温发电。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在太阳能热发电方面较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 3、太阳能光热利用,除太阳能热水器外,还有太阳房、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干燥系统、太阳能土壤消毒杀茵技术等。 4、太阳能建筑。若用太阳能全方位地解决建筑内热水、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这将是最理想的方案,太阳能与建筑(包括高层)一体化研究与实施,是未来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也是整个太阳能行业做大的根本所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举例4种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1)发展太阳能光电池(2)建立太阳能聚光器(如太阳灶)(3)发展收集太阳能的储能材料(大规模转化为电能)(4)直接利用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谁知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太阳灶是谁发明的?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1第一阶段1900-1920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1.2第二阶段(1920-1945)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1.3第三阶段(1945-196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究热潮。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1.4第四阶段门(1965-1973)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5第五阶段(1973-1980)自从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担当主角之后,石油就成了左右经济和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发展和衰退的关键因素,1973年10月爆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石油减产、提价等办法,支持中东人民的斗争,维护本国的利益。其结果是使那些依靠从中东地区大量进口廉价石油的国家,在经济上遭到沉重打击。于是,西方一些人惊呼:世界发生了“能源危机”(有的称“石油危机”)。这次“危机”在客观上使人们认识到:现有的能源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应加速向未来能源结构过渡。从而使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且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日本在1974年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其中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太阳房、工业太阳能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电他生产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等。为实施这一计划,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有远见的科技人员,纷纷投身太阳能事业,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出书办刊,介绍国际上太阳能利用动态;在农村推广应用太阳灶,在城市研制开发太阳热水器,空间用的太阳电池开始在地面应用……。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这次会议之后,太阳能研究和推广工作纳入了我国政府计划,获得了专项经费和物资支持。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设立太阳能课题组和研究室,有的地方开始筹建太阳能研究所。当时,我国也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这一时期,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具有以下特点:(1)各国加强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计划性,不少国家制定了近期和远期阳光计划。开发利用太阳能成为政府行为,支持力度大大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十分活跃,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2)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取得一批较大成果,如CPC、真空集热管、非晶硅太阳电池、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3)各国制定的太阳能发展计划,普遍存在要求过高、过急问题,对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代矿物能源,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例如,美国曾计划在1985年建造一座小型太阳能示范卫星电站,1995年建成一座500万kW空间太阳能电站。事实上,这一计划后来进行了调整,至今空间太阳能电站还未升空。(4)太阳热水器、太阳电他等产品开始实现商业化,太阳能产业初步建立,但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尚不理想1.6第六阶段(1980-1992)70年代兴起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进入80年代后不久开始落潮,逐渐进入低谷。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大幅度削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核电发展较快,对太阳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受80年代国际上太阳能低落的影响,我国太阳能研究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有人甚至提出:太阳能利用投资大、效果差、贮能难、占地广,认为太阳能是未来能源,主张外国研究成功后我国引进技术。虽然,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少数,但十分有害,对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一阶段,虽然太阳能开发研究经费大幅度削减,但研究工作并未中断,有的项目还进展较大,而且促使人们认真地去审视以往的计划和制定的目标,调整研究工作重点,争取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1.7第七阶段(1992-至今)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样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I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纳入统一的框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使太阳能利用工作走出低谷,逐渐得到加强。世界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十分重视,提出10条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步明确了太阳能重点发展项目。1995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明确提出我国在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太阳能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会上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1996-2005),《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动,广泛利用太阳能。1992年以后,世界太阳能利用又进入一个发展期,其特点是:太阳能利用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全球共同行动,为实现世界太阳能发展战略而努力;太阳能发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有利于克服以往忽冷忽热、过热过急的弊端,保证太阳能事业的长期发展;在加大太阳能研究开发力度的同时,注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加速商业化进程,扩大太阳能利用领域和规模,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合作空前活跃,规模扩大,效果明显。通过以上回顾可知,在本世纪100年间太阳能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一般每次高潮期后都会出现低潮期,处于低潮的时间大约有45年。太阳能利用的发展历程与煤、石油、核能完全不同,人们对其认识差别大,反复多,发展时间长。这一方面说明太阳能开发难度大,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利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太阳能利用还受矿物能源供应,政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道路比较曲折。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20世纪取得的太阳能科技进步仍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大。2太阳能科技进步太阳能利用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但根据太阳能的特点,具有共性的技术主要有四项,即太阳能采集、太阳能转换、太阳能贮存和太阳能传输,将这些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在一起,便能进行太阳能的实际利用。2.1太阳能采集太阳辐射的能流密度低,在利用太阳能时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或者为了提高温度,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和装置(集热器),对太阳能进行采集。集热器按是否聚光,可以划分为聚光集热器和非聚光集热器两大类。非聚光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能够利用太阳辐射中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集热温度较低;聚光集热器能将阳光会聚在面积较小的吸热面上,可获得较高温度,但只能利用直射辐射,且需要跟踪太阳。2.1.1平板集热器历史上早期出现的太阳能装置,主要为太阳能动力装置,大部分采用聚光集热器,只有少数采用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是在17世纪后期发明的,但直至1960年以后才真正进行深入研究和规模化应用。在太阳能低温利用领域,平板集热器的技术经济性能远比聚光集热器好。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为了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开发研制了许多种平板集热器:按工质划分有空气集热器和液体集热器,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液体集热器;按吸热板芯材料划分有钢板铁管、全铜、全铝、铜铝复合、不锈钢、塑料及其它非金属集热器等;按结构划分有管板式、扁盒式、管翅式、热管翅片式、蛇形管式集热器,还有带平面反射镜集热器和逆平板集热器等;按盖板划分有单层或多层玻璃、玻璃钢或高分子透明材料、透明隔热材料集热器等。目前,国内外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全铜集热器和铜铝复合集热器。铜翅和铜管的结合,国外一般采用高频焊,国内以往采用介质焊,199S年我国也开发成功全铜高频焊集热器。1937年从加拿大引进铜铝复合生产线,通过消化吸收,现在国内已建成十几条铜铝复合生产线。为了减少集热器的热损失,可以采用中空玻璃、聚碳酸酯阳光板以及透明蜂窝等作为盖板材料,但这些材料价格较高,一时难以推广应用。2.1.2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减少平板集热器的热损,提高集热温度,国际上70年代研制成功真空集热管,其吸热体被封闭在高真空的玻璃真空管内,大大提高了热性能。将若干支真空集热管组装在一起,即构成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增加太阳光的采集量,有的在真空集热管的背部还加装了反光板。真空集热管大体可分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玻璃七型管真空集热管,玻璃。金属热管真空集热管,直通式真空集热管和贮热式真空集热管。最近,我国还研制成全玻璃热管真空集热管和新型全玻璃直通式真空集热管。我国自1978年从美国引进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样管以来,经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产业,用于生产集热管的磁控溅射镀膜机在百台以上,产品质量达世界先进水平,产量雄居世界首位。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热管真空集热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攻克了热压封等许多技术难关,建立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热管真空管生产基地,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目前,直通式真空集热管生产线正在加紧进行建设,产品即将投放市场。2。1.3聚光集热器聚光集热器主要由聚光器、吸收器和跟踪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按照聚光原理区分,聚光集热器基本可分为反射聚光和折射聚光两大类,每一类中按照聚光器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种。为了满足太阳能利用的要求,简化跟踪机构,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在本世纪研制开发的聚光集热器品种很多,但推广应用的数量远比平板集热器少,商业化程度也低。在反射式聚光集热器中应用较多的是旋转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点聚焦)和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线聚焦)。前者可以获得高温,但要进行二维跟踪;后者可以获得中温,只要进行一维跟踪。这两种聚光集热器在本世纪初就有应用,几十年来进行了许多改进,如提高反射面加工精度,研制高反射材料,开发高可靠性跟踪机构等,现在这两种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完全能满足各种中、高温太阳能利用的要求,但由于造价高,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70年代,国际上出现一种“复合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CPC),它由二片槽形抛物面反射镜组成,不需要跟踪太阳,最多只需要随季节作稍许调整,便可聚光,获得较高的温度。其聚光比一般在10以下,当聚光比在3以下时可以固定安装,不作调整。当时,不少人对CPC评价很高,甚至认为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预言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几十年过去了,CPC仍只是在少数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并没有象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那样大量使用。我国不少单位在七八十年代曾对CPC进行过研制,也有少量应用,但现在基本都已停用。其它反射式聚光器还有圆锥反射镜、球面反射镜、条形反射镜、斗式槽形反射镜、平面。抛物面镜聚光器等。此外,还有一种应用在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聚光镜--定日镜。定日镜由许多平面反射镜或曲面反射镜组成,在计算机控制下这些反射镜将阳光都反射至同一吸收器上,吸收器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获得很大的能量。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可以制成折射式聚光器,历史上曾有人在法国巴黎用二块透镜聚集阳光进行熔化金属的表演。有人利用一组透镜并辅以平面镜组装成太阳能高温炉。显然,玻璃透镜比较重,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很难做得很大。所以,折射式聚光器长期没有什么发展。70年代,国际上有人研制大型菲涅耳透镜,试图用于制作太阳能聚光集热器。菲涅耳透镜是平面化的聚光镜,重量轻,价格比较低,也有点聚焦和线聚焦之分,一般由有机玻璃或其它透明塑料制成,也有用玻璃制作的,主要用于聚光太阳电池发电系统。我国从70年代直至90年代,对用于太阳能装置的菲涅耳透镜开展了研制。有人采用模压方法加工大面积的柔性透明塑料菲涅耳透镜,也有人采用组合成型刀具加工直径1.5m的点聚焦菲涅耳透镜,结果都不大理想。近来,有人采用模压方法加工线性玻璃菲涅耳透镜,但精度不够,尚需提高。还有两种利用全反射原理设计的新型太阳能聚光器,虽然尚未获得实际应用,但具有一定启发性。一种是光导纤维聚光器,它由光导纤维透镜和与之相连的光导纤维组成,阳光通过光纤透镜聚焦后由光纤传至使用处。另一种是荧光聚光器,它实际上是一种添加荧光色素的透明板(一般为有机玻璃),可吸收太阳光中与荧光吸收带波长一致的部分,然后以比吸收带波长更长的发射带波长放出荧光。放出的荧光由于板和周围介质的差异,而在板内以全反射的方式导向平板的边缘面,其聚光比取决于平板面积和边缘面积之比,很容易达到10一100,这种平板对不同方向的入射光都能吸收,也能吸收散射光,不需要跟踪太阳。2.2太阳能转换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具有即时性,必须即时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利用和贮存。将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不同的能量转换器,集热器通过吸收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利用光伏效应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能,等等。原则上,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便越低。2.2.1太阳能-热能转换黑色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吸收性能好,但辐射热损失大,所以黑色吸收面不是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选择性吸收面具有高的太阳吸收比和低的发射比,吸收太阳辐射的性能好,且辐射热损失小,是比较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这种吸收面由选择性吸收材料制成,简称为选择性涂层。它是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的,1955年达到实用要求,70年代以后研制成许多新型选择性涂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目前已研制成上百种选择性涂层。我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选择性涂层,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在太阳集热器上广泛使用,效果十分显著。2.2.2太阳能一电能转换电能是一种高品位能量,利用、传输和分配都比较方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技术基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转换途径很多,有光电直接转换,有光热电间接转换等。这里重点介绍光电直接转换器件--太阳电池。世界上,1941年出现有关硅太阳电池报道,1954年研制成效率达6%的单晶硅太阳电池,1958年太阳电池应用于卫星供电。在70年代以前,由于太阳电池效率低,售价昂贵,主要应用在空间。70年代以后,对太阳电池材料、结构和工艺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地面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但从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而言,与常规发电相比,成本仍然大高。目前,世界上太阳电他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4%(4cm2),多晶硅电池18。6%(4cm2),InGaP/GaAs双结电池30.28%(AM1),非晶硅电池14.5%(初始)、12.8(稳定),碲化镐电池15.8%,硅带电池14.6%,二氧化钛有机纳米电池10.96%。我国于1958年开始太阳电他的研究,40多年来取得不少成果。目前,我国太阳电他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0.4%(2cm×2cm),多晶硅电池14.5%(2cm×2cm)、12%(10cm×10cm),GaAs电池20.1%(lcm×cm),GaAs/Ge电池19.5%(AM0),CulnSe电池9%(lcm×1cm),多晶硅薄膜电池13.6%(lcm×1cm,非活性硅衬底),非晶硅电池8.6%(10cm×10cm)、7.9%(20cm×20cm)、6.2%(30cm×30cm),二氧化钛纳米有机电池10%(1cm×1cm)。2.2.3太阳能一氢能转换氢能是一·种高品位能源。太阳能可以通过分解水或其它途径转换成氢能,即太阳能制氢,其主要方法如下:(1)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效率较高(75%-85%),但耗电大,用常规电制氢,从能量利用而言得不偿失。所以,只有当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后,才能实现大规模电解水制氢。(2)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将水或水蒸汽加热到3000K以上,水中的氢和氧便能分解。这种方法制氢效率高,但需要高倍聚光器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温度,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氢。(3)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为了降低太阳能直接热分解水制氢要求的高温,发展了一种热化学循环制氢方法,即在水中加入一种或几种中间物,然后加热到较低温度,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成氢和氧,而中间物不消耗,可循环使用。热化学循环分解的温度大致为900-1200K,这是普通旋转抛物面镜聚光器比较容易达到的温度,其分解水的效率在17.5%-75.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间物的还原,即使按99.9%-99.99%还原,也还要作0.1%-0.01%的补充,这将影响氢的价格,并造成环境污染。(4)太阳能光化学分解水制氢这一制氢过程与上述热化学循环制氢有相似之处,在水中添加某种光敏物质作催化剂,增加对阳光中长波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化学反应制氢。日本有人利用碘对光的敏感性,设计了一套包括光化学、热电反应的综合制氢流程,每小时可产氢97升,效率达10%左右。(5)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1972年,日本本多健一等人利用n型二氧化钛半导体电极作阳极,而以铂黑作阴极,制成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两电极用导线连接便有电流通过,即光电化学电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同时实现了分解水制氢、制氧和获得电能。这一实验结果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高度重视,认为是太阳能技术上的一次突破。但是,光电化学电他制氢效率很低,仅0.4%,只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和近紫外光,且电极易受腐蚀,性能不稳定,所以至今尚未达到实用要求。(6)太阳光络合催化分解水制氢从1972年以来,科学家发现三联毗啶钉络合物的激发态具有电子转移能力,并从络合催化电荷转移反应,提出利用这一过程进行光解水制氢。这种络合物是一种催化剂,它的作用是吸收光能、产生电荷分离、电荷转移和集结,并通过一系列偶联过程,最终使水分解为氢和氧。络合催化分解水制氢尚不成熟,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7)生物光合作用制氢40多年前发现绿藻在无氧条件下,经太阳光照射可以放出氢气;十多年前又发现,兰绿藻等许多藻类在无氧环境中适应一段时间,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光合放氢作用。目前,由于对光合作用和藻类放氢机理了解还不够,藻类放氢的效率很低,要实现工程化产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据估计,如藻类光合作用产氢效率提高到10%,则每天每平方米藻类可产氢9克分子,用5万平方公里接受的太阳能,通过光合放氢工程即可满足美国的全部燃料需要。2.2.4太阳能-生物质能转换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生物质能)并放出氧气。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转换太阳能的过程,现代人类所用燃料是远古和当今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目前,光合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能量转换效率一般只有百分之几,今后对其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2.2.5太阳能-机械能转换20世纪初,俄国物理学家实验证明光具有压力。20年代,前苏联物理学家提出,利用在宇宙空间中巨大的太阳帆,在阳光的压力作用下可推动宇宙飞船前进,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科学家估计,在未来10~20年内,太阳帆设想可以实现。通常,太阳能转换为机械能,需要通过中间过程进行间接转换。2.3太阳能贮有地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能,受气候、昼夜、季节的影响,具有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太阳能贮存十分必要,尤其对于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更为必要。太阳能不能直接贮存,必须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贮存。大容量、长时间、经济地贮存太阳能,在技术上比较困难。本世纪初建造的太阳能装置几乎都不考虑太阳能贮存问题,目前太阳能贮存技术也还未成熟,发展比较缓慢,研究工作有待加强。2.3.1太阳能贮热(1)显热贮存利用材料的显热贮能是最简单的贮能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水、沙、石子、土壤等都可作为贮能材料,其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应用较多。七八十年代曾有利用水和土壤进行跨季节贮存太阳能的报道。但材料显热较小,贮能量受到一定限制。(2)潜热贮存利用材料在相变时放出和吸入的潜热贮能,其贮能量大,且在温度不变情况下放热。在太阳能低温贮存中常用含结晶水的盐类贮能,如10水硫酸钠/水氯化钙、12水磷酸氢钠等。但在使用中要解决过冷和分层问题,以保证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太阳能中温贮存温度一般在100℃以上、500℃以下,通常在300℃左右。适宜于中温贮存的材料有:高压热水、有机流体、共晶盐等。太阳能高温贮存温度一般在500℃以上,目前正在试验的材料有:金属钠、熔融盐等。1000℃以上极高温贮存,可以采用氧化铝和氧化锗耐火球。(3)化学贮

太阳灶的凹面很光滑、银白色的作用是什么?

凹面很光滑而且还是银白色就是利用银白色进行反光让光束聚集起来照射到一个点,这就是太阳灶利用了光反射作用。

太阳能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的光热利用有哪些项目?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原理是怎样的 ...

太阳能光热利用根据所能达到的温度和用途的不同,把太阳能光热利用分为低温利用(三200oc)、中温利用(200~s000C)和高温利用(七s000C)[‘]。目前低温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蒸馏器、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等,中温利用主要有太阳灶、太阳能热发电聚光装置,高温利用主要有高温太阳炉,太阳能高温热发电,以及太阳能激光,生物医疗等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太阳能高倍聚光后形成较高的光强密度,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太阳能光热和光电转换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要同时满足聚光效率最大化,吸收器太阳辐射均匀,稳定的太阳能辐射流水平等主要条件!2},实现聚光效率最大化,太阳能几何聚光比逐步由1沪级提升到1沪级,并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聚光方法。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系统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结合能量利用装置,在太阳能高温利用方面存在利用效率优化的潜力,可计算获得能量转化最优条件下的集热温度。进一步基于此优化温度设计了高倍聚光的太阳能抛物反射镜的结构,同时考虑能量传输工程热物理学报28卷最大化,找出优化的光纤接收半角

太阳灶是一种什么装置?

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一种装置。它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正常使用时比蜂窝煤炉还要快;和煤气灶速度一致。太阳灶已是较成熟的产品;人类利用太阳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先后研制生产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太阳灶。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太阳灶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太阳灶的原理、制作的材料、制作方案、试用效果、改进后的效果。 这是我们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要做的。

简单的也容易;1,箱式:用一鞋盒,里面沾一层泡沫保温材料,如棉絮、海绵、卫生纸之类,再覆上用墨汁涂黑的纸张,盖子中间挖掉,成一方孔,保留四围;方孔上用透明胶粘贴一层透明薄膜,双层更好。里面放一土豆片或温度计就可以再太阳下演示了,2,聚光式:用一张厚硬的纸旋成漏斗状,沾好或用订书机定型,里面贴上反光薄膜(找超市小卖部弄几张镀铝包装材料),漏斗底部插一根筷子,通过调试找到焦点固定好就成。如漏斗做得收拢一些,可把土豆片或温度计直接放漏斗底部受热,这就成光漏斗式了。

太阳灶是凹面镜还是凸面镜

太阳灶是凹面镜。凹面镜以及凸面镜的区别就在于:凹面镜对光具有汇聚作用,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它们都叫做曲面镜。原理和透镜不同,是光的反射,不是折射。而太阳灶作为一种聚能的物品,必须设计成凹面镜的形状,这样才能才能通过收集太阳光来获取热量,从而达到炊事、烹饪食物的目的。太阳灶简介太阳灶是利用一种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等形式获取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装置。它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方便快捷、简单易制。太阳灶的使用原理目前普遍应用的太阳灶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热箱式太阳灶,形状像个箱子,上面开有窗洞,窗洞对准太阳,箱内温度靠不断积累太阳能而升到蒸烤食物的程度。二是聚光式太阳灶,用反射聚光器把太阳光直接反射集中到锅上或食物上,反射聚光器呈抛物面或球面;三是蒸汽式太阳灶,它利用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把水烧沸产生蒸汽,然后再利用蒸汽蒸煮食物。

太阳灶是怎样工作的?

很简单的,就是一个聚光原理,小时候玩的放大镜点燃小纸片就是同样的原理,

室内太阳灶与室外的差别

室内太阳灶与室外的差别?差别是目前都在叫着热卖室内机的都是骗子。室内灶是研制出来了。可是还没进入应用阶段。

太阳能灶的原理

太阳能灶的镜面设计,大都采用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在数学上若抛物线绕主轴旋转一周,所得的面,即称为“旋转抛物面”。若有一束平行光沿主轴射向这个抛物面,遇到抛物面的反光,则光线都会集中反射到 定点的位置,于是形成聚光,或叫“聚焦”作用。作为太阳灶使用,要求在锅底形成一个焦面,才能达到加热的目的。换言之,它并不要求严格地将阳光聚集到一个点上,而是要求一定的焦面。确定了焦面之后,我们就不难研究聚光器的聚光比,它是决定聚光式太阳灶的功率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聚光比K可用公式求得:K=采光面积/焦面面积。采光面积是指太阳灶在使用时反射镜面阳光的有效投影面积。根据我国推广太阳灶的经验,设计一个700~1200瓦功率的聚光式太阳灶,通常采光面积约为1.5~2.0平方米。个别大型蒸汽太阳灶也是聚光式太阳灶,但其采光面积较大,有的要在5平方米以上。旋转抛物面聚光镜是按照阳光从主轴线方向入射,所以往往在通过焦点上的锅具时会留下一个阴影,这就要减少阳光的反射,直接影响太阳灶的功率。我国大部分太阳灶的设计均采用了偏轴聚焦原理。聚光式太阳灶除采用旋转抛物面反射镜外,还有将抛物面分割成若干段的反射镜,光学上称之为菲涅耳镜,也有把菲涅耳镜做成连续的螺旋式反光带片,俗称“蚊香式太阳灶”。这类灶型都是可折叠的便携式太阳灶。 聚光式太阳灶的镜面,有用玻璃整体热弯成型,也有用普通玻璃镜片碎块粘贴在设计好的底板上,或者用高反光率的镀铝涤纶薄膜裱糊在底板上。底板可用水泥制成,或用铁皮、钙塑材料等加工成型。也可直接用铝板抛光并涂以防氧化剂制成反光镜。聚光式太阳灶的架体用金属管材弯制,锅架高度应适中要便于操作,镜面仰角可灵活调节。为了移动方便,也可在架底安装两个小轮,但必须保证灶体的稳定性。在有风的地方,太阳灶要能抗风不倒。可在锅底部位加装防风罩,以减少锅底因受风的影响而功率下降。有的太阳灶装有自动跟踪 太阳的跟踪器,但是一般认为这只会增加整灶的造价。中国农村推广的一些聚光式太阳灶。大部分为水泥壳体加玻璃镜面,造价低,便于就地制作,但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和运输。

太阳灶是怎样工作的?它有什么优点?

第一问(1)优点。①热量高。太阳灶汇集的光线温度相当于1000瓦功率的电炉,1千克生水仅用8分钟即可煮沸,热效率高。②节约能源。不用煤、电、柴草、液化气,利用太阳光就可直接烧水、做饭、取暖等。③环保。对环境和人体没有任何污染。④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容易拆装,成本比较低,在任何有阳光的地区都可以使用。 (2)缺点。①对环境有一定依赖,只能在白天晴天使用,阴雨雪天和夜晚无法使用。②总体热性能不高,多数时刻的太阳高度角,距离“设计初始太阳高度角”较远,斜射角较大,散光严重,总体热性能比较差。③设计工作复杂,难有使用范围较广的设计方案。一、经济效益。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液化气,不用柴草,不用花一分钱,您只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烧水、做饭。在有阳光的地方使用,既方便又省钱,一次投资长期收益。二、社会效益。一是省劳力,不用砍柴。二是节柴省煤。三是改善您的吃饭条件,提高您的健康水平,本产品烧水做饭为纯天然无污染,清洁、无烟尘和油垢。三、生态效益。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节约煤炭和柴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还可以大量减少焚烧,保护了农村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产品。第二问:聚光式太阳灶的镜面设计,大都采用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在数学上若抛物线绕主轴旋转一周,所得的面,即称为“旋转抛物面”。若有一束平行光沿主轴射向这个抛物面,遇到抛物面的反光,则光线都会集中反射到 定点的位置,于是形成聚光,或叫“聚焦”作用。作为太阳灶使用,要求在锅底形成一个焦面,才能达到加热的目的。换言之,它并不要求严格地将阳光聚集到一个点上,而是要求一定的焦面。确定了焦面之后,我们就不难研究聚光器的聚光比,它是决定聚光式太阳灶的功率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聚光比K可用公式求得:K=采光面积/焦面面积。采光面积是指太阳灶在使用时反射镜面阳光的有效投影面积。根据我国推广太阳灶的经验,设计一个700~1200瓦功率的聚光式太阳灶,通常采光面积约为1.5~2.0平方米。个别大型蒸汽太阳灶也是聚光式太阳灶,但其采光面积较大,有的要在5平方米以上。   旋转抛物面聚光镜是按照阳光从主轴线方向入射,所以往往在通过焦点上的锅具时会留下一个阴影,这就要减少阳光的反射,直接影响太阳灶的功率。青岛本游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在研制太阳灶时,首先提出关于偏轴聚焦的原理,克服了上述弊病。目前,我国大部分太阳灶的设计均采用了偏轴聚焦原理。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会聚在焦点上,太阳灶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象,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答案为:会聚;发散;视野.

太阳灶是利用( )镜对光线的( )作用来工作的?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会聚在焦点上,太阳灶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答案为:凹面;会聚;凸面.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

完全正确,将灶放在焦点上就可以了.

太阳灶是利用什么原理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于做饭、烧水的一种器具。太阳灶的作用就是把低密度、分散的太阳辐射能聚集起来,进行烹调作业。太阳灶已是较成熟的产品,人类利用太阳能烹饪食物已有久远的历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先后研制生产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太阳灶。太阳灶的优点:一、经济效益。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液化气,不用柴草,不用花一分钱,您只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烧水、做饭。在有阳光的地方使用,既方便又省钱,一次投资长期收益。二、社会效益。一是省劳力,不用砍柴。二是节柴省煤。三是改善您的吃饭条件,提高您的健康水平,本产品烧水做饭为纯天然无污染,清洁、无烟尘和油垢。三、生态效益。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节约煤炭和柴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还可以大量减少焚烧,保护了农村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产品。

太阳灶是利用什么原理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于做饭、烧水的一种器具。太阳灶的作用就是把低密度、分散的太阳辐射能聚集起来,进行烹调作业。太阳灶已是较成熟的产品,人类利用太阳能烹饪食物已有久远的历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先后研制生产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太阳灶。太阳灶的优点:一、经济效益。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液化气,不用柴草,不用花一分钱,您只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烧水、做饭。在有阳光的地方使用,既方便又省钱,一次投资长期收益。二、社会效益。一是省劳力,不用砍柴。二是节柴省煤。三是改善您的吃饭条件,提高您的健康水平,本产品烧水做饭为纯天然无污染,清洁、无烟尘和油垢。三、生态效益。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节约煤炭和柴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还可以大量减少焚烧,保护了农村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产品。

太阳灶是利用______镜能够会聚光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必须将锅放在该镜的______点上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会聚在焦点上,太阳灶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故答案为:凹面;焦.

太阳灶是利用什么原理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于做饭、烧水的一种器具。太阳灶的作用就是把低密度、分散的太阳辐射能聚集起来,进行烹调作业。太阳灶已是较成熟的产品,人类利用太阳能烹饪食物已有久远的历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先后研制生产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太阳灶。

太阳灶是什么

太阳灶是利用一种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等形式获取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装置。太阳灶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具有方便快捷、简单易制的特点;可分为箱式太阳灶、平板式太阳灶、聚光太阳灶和室内太阳灶、储能太阳灶、菱镁太阳灶等。 太阳灶是利用一种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等形式获取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装置。太阳灶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具有方便快捷、简单易制的特点;可分为箱式太阳灶、平板式太阳灶、聚光太阳灶和室内太阳灶、储能太阳灶、菱镁太阳灶等。

太阳灶利用光的什么原理

太阳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太阳灶:是利用一种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等形式获取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装置。它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方便快捷、简单易制。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太阳灶的作用就是把低密度、分散的太阳辐射能聚集起来,进行烹调作业。

利用太阳灶烧水是利用能量的什么利用电水壶烧水是利用能量的什么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转化;转移;转化;转化.

怎么利用太阳光烧开水

想要利用太阳光烧水,可以通过太阳灶聚集阳光从而产生大量热能给水加热。可以将凸透镜调整折射阳光的焦点,将焦点对准水就可以加热,不过效率比较慢。还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其主要原理是太阳能板吸收热能之后给水加热。 1、太阳灶 现在很多农村都会使用一种叫做太阳灶的工具烧水,其实其原理和凸透镜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聚集阳光从而产生大量热能给水加热。太阳灶的镜面设计主要是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通过聚集阳光和热量之后集中加热。 2、凸透镜 如果烧水的量不多的话,可以将凸透镜调整折射阳光的焦点之后,将焦点对准水壶里的水慢慢等待,这样就可以慢慢加热凉水。不过用凸透镜加热的方式比较慢,而且效率也不是很高,建议凉水量多就不要这样加热。 3、太阳能 目前利用太阳光烧开水的方式,还是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还可以节能环保。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就是,通过太阳能板吸收阳光之后,用阳光的热量给凉水升温,这样就可以烧水了。

太阳灶是把太阳能转化为什么能

【分析】 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主要的三种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物质的内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像植物的光合作用。 【点评】 太阳能是新能源,虽然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太阳灶是把太阳能转化为什么能

太阳灶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内能,故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硅光电池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消耗太阳能,产生植物的化学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内;电;化学.

太阳灶和手电筒的反光装置为什么是光路可逆的道理?

太阳灶——把平行光会聚到焦点,手电筒——把焦点的散射光反光成平行光,这就是光路的可逆性!所谓可逆性——你自己能从家走到学校,也能从学校按原路回到家——这即是可逆性!平行光经过反射后要经过焦点,反向经过焦点的光经过反射后变成平行光,这就是可逆性原理!任何一种光路,都具有可逆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有帮助请给好评,谢谢

古人如何利用太阳能

周代,我国人民即能利用凹面镜的聚光焦点向日取火,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对太阳能的最早利用。古代用太阳能取火,还有冰透镜和火珠。古代还用太阳能贮存粮食。《种树说》:收藏麦子“宜烈日中乘热而收,用苍耳叶或麻叶碎杂其中,则免化蛾。”

太阳灶是什么东西

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一种装置。它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正常使用时比蜂窝煤炉还要快;和煤气灶速度一致。

制作太阳能灶过程和材料

  太阳灶制作  太阳灶的灶体是太阳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有机的、无机的,金属的或者非金属材料制作。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大阳灶,绝大多数是菱苦土灶体、水泥砂浆或铸铁灶体。而其它材料的灶体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在农村批量生产太阳灶,可以采用菱苦土或水泥砂浆制作灶体。步骤是这样的: 1.制作模型。为了保证太阳能灶灶体的凹面是旋转抛物面,灶体应该在具有抛物面凸面的模型上制作。模型表面的旋转抛物面形状是用有抛物线刃口的刮板刊出来的。 刮板一般用金属板制做。首先在坐标纸上精确地画出焦距为750或800毫米的抛物线,抛物线的横坐标一般取1200毫米左右。然后在钢板上画出同样的,抛物线,切割出刮板的凹形刃口,经过仔细打磨并与坐标纸上的抛物线进行比对,最后固定在一条金属轴上,一方面使它的因形刃口与坐标纸上的抛物线贴合,同时,轴的中心线与坐标纸上的抛物线的纵坐标重合。需要强调的是,制作刮板是保证太阳灶质量最关键的一步,必须认真仔细。 太阳灶模型一般用混凝土制做。模型表面用具有抛物线刃口的刮板竣转刮制而成。具体做法是:在地面上画出一个直径为2.4厘米(假定我们准备生产的太阳灶,其截光面积为2平方米〕的圆,周围用砖或石头砌成20厘米高的墙、中间填土夯实,同时在土里埋好用于支撑刮板轴的支架,在突起的土堆上面糊5厘米厚的草泥,待草泥基本干燥后、上面覆盖50毫米厚的100号混凝土,架好刮板,使其刃口与混凝土表面之间有15至20毫米的间隙,随后在混凝土上抹150号水泥砂浆,旋转刮板把砂浆刮匀,然后用泥刀赶压。在砂浆表面上还需要上一层素灰浆。上浆前把刮板提起少许,擦净刃口上的沙粒,调整刮板,使其刃口距离砂浆表面大约5毫米,待砂浆表面略干,在砂浆表面浇一层素灰浆。具体做法是:把素灰浆浇到刮板的根部(也就是凸模的顶部〕,在均匀而缓慢地转动刮板的同时,轻轻敲打刮板,使灰浆顺畅地流到摸型的边缘。模型上浇满灰浆后,提起刮板,对摸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需要10至15天,在浇灰浆的过程中,由于刮板的振动,可能会在模型表面形成径向型波纹。养护完毕,需要用砂纸模型表面上的波纹轻轻磨光,以保证模型表面光滑。 2.画线及制作围框。太阳灶的模型表面就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凸面,制作太阳灶的灶体只需要这个表面的一部分。在不同地区,根据对太阳灶功能的不同要求,太阳灶灶体可能设计成不同形状和大小。这就需要根据设计在模型表面画出太阳灶灶体的轮廓线。在太阳灶设计中,一般只给出灶体的投影形状,那么,在模型上画灶体的实际轮廓线的时候,就需要使轮廓线在地面上的投影尽可能接近设计的形状、大小。同时,要在模型上标出预埋件和开孔的位置。太阳灶灶体的中部需要预留一个长方形孔,以适应太阳灶进行仰角角调节的需要。孔的宽度一般为50毫米、长度应该与太阳灶仰角调节的角度相适应。如果根据设计需要在灶件内配筋,也应该画出配筋走向。 由于模型的表面为光滑的凸面,制作灶体的材料是水泥砂浆或菱苦土,因而需要按照轮廓线制作围框。围框一般用扁铁或角铁制作,高度为30至50毫米。 3.捣制灶体。水泥砂浆灶体一般刷成溥壳加肋结构。薄壳部分厚度15至20毫米,边缘及肋部分厚度为30至40毫米。加肋部分需配筋,薄壳部分需加玻璃纤维。 菱苦土灶体所需材料主要为氧化美、氯化镁,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为4比3,还可以加入8%一10%的锯末、15%一18%的细绵沙,或者其他填充物。此外为了保证灶体有足够的强度;开减少脆裂,还需加入0.3%一0.5%左右的磷酸三钠作为增强剂。在配料时,氧化镁溶液的浓度应该根据气湿的高低掌握在26至28波美度,气温低时浓度高一些。 捣制灶体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凸模上薄薄地抹上一层废机油(或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注意把严重折叠的部分剪开〕把围框、预埋件、预留孔木块定好位置,布好筋,就可以将搅拌均匀的料撒在围框内,用白木板均匀、拍实,然后在表面苦上薄膜就可以进入养护阶段。菱苦土材料需要养护3天,水泥砂浆需要养护7天,然后就可以起摸。灶体起模后,凹面朝上;下面适当地垫上支撑物,继续养护10至15天,便可以粘贴反光材料。 一个合格的灶体,应当形状规整、尺寸准确、薄厚均白、没有斑疤和裂纹,轻轻敲击时声音清脆,从各个方向搬动时都不发生变形。 4.粘贴反光材料。太阳能灶反光材料可以用2最毫米厚的镀铝玻璃镜片,也可以用镀铝聚酯薄膜。用玻璃镜片时,需要裁成40毫米见方的小块。粘结剂可以是乳胶或乳化沥青。用镀铝薄膜时,以把它裁成100毫米宽的条,直接粘贴。薄膜背后的压敏就是粘结剂。 粘贴反光材料之前,需要把灶体的凹表面上可能存在的小孔填平,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在粘贴反光材料的时候,镜片之间要均匀过渡、镜片与灶体间要紧密贴合,以保证反光材料表面尽可能接近旋转抛物面。在粘贴镜片过程中,应该使粘结剂挤满镜片之间的缝隙。贴完镜片以后,需要在太阳灶整个反光表面撒上一些干燥水泥(或氧化镁粉),均匀涂抹,使水泥(或氧化镁粉)填入镜片之间不可避免的缝隙中。  太阳能灶的应用及原理详情  太阳能灶的镜面设计,大都采用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在数学上若抛物线绕主轴旋转一周,所得的面,即称为“旋转抛物面”。若有一束平行光沿主轴射向这个抛物面,遇到抛物面的反光,则光线都会集中反射到 定点的位置,于是形成聚光,或叫“聚焦”作用。作为太阳灶使用,要求在锅底形成一个焦面,才能达到加热的目的。换言之,它并不要求严格地将阳光聚集到一个点上,而是要求一定的焦面。确定了焦面之后,我们就不难研究聚光器的聚光比,它是决定聚光式太阳灶的功率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聚光比K可用公式求得:K=采光面积/焦面面积。采光面积是指太阳灶在使用时反射镜面阳光的有效投影面积。根据我国推广太阳灶的经验,设计一个700~1200瓦功率的聚光式太阳灶,通常采光面积约为1.5~2.0平方米。个别大型蒸汽太阳灶也是聚光式太阳灶,但其采光面积较大,有的要在5平方米以上。 旋转抛物面聚光镜是按照阳光从主轴线方向入射,所以往往在通过焦点上的锅具时会留下一个阴影,这就要减少阳光的反射,直接影响太阳灶的功率。目前,我国大部分太阳灶的设计均采用了偏轴聚焦原理。 聚光式太阳灶除采用旋转抛物面反射镜外,还有将抛物面分割成若干段的反射镜,光学上称之为菲涅耳镜,也有把菲涅耳镜做成连续的螺旋式反光带片,俗称“蚊香式太阳灶”。这类灶型都是可折叠的便携式太阳灶。 聚光式太阳灶的镜面,有用玻璃整体热弯成型,也有用普通玻璃镜片碎块粘贴在设计好的底板上,或者用高反光率的镀铝涤纶薄膜裱糊在底板上。底板可用水泥制成,或用铁皮、钙塑材料等加工成型。也可直接用铝板抛光并涂以防氧化剂制成反光镜。聚光式太阳灶的架体用金属管材弯制,锅架高度应适中要便于操作,镜面仰角可灵活调节。为了移动方便,也可在架底安装两个小轮,但必须保证灶体的稳定性。在有风的地方,太阳灶要能抗风不倒。可在锅底部位加装防风罩,以减少锅底因受风的影响而功率下降。有的太阳灶装有自动跟踪 太阳的跟踪器,但是一般认为这只会增加整灶的造价。中国农村推广的一些聚光式太阳灶。大部分为水泥壳体加玻璃镜面,造价低,便于就地制作,但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和运输。

太阳灶为什么是凹面镜,凹透镜不是发散透镜吗?

当光线穿过凹透镜会发散,当发射光线时就会汇集了。所以太阳灶是乱用凹透镜反射光线汇聚原理,使热效率更高。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的基本原理是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集热器,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热管式集热器和聚焦型集热器等4种。通常太阳能热利用可分为:低温(80℃以下)、中温(80-350℃)和高温(350℃以上)三类热利用方式。低温热利用包括最简单的地膜、塑料大棚以及干燥器、蒸馏、供暖、太阳热水器。中温热利用有太阳能建筑、空调制冷、制盐以及其它工业用。热高温热利用有简单的聚焦型太阳灶、焊接机和高温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降温/制冷等。

怎样才能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

调整反光板角度,使光线更集中,可以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 。先把灌好水的水壶放到太阳灶上面的托盘上,然后再调整好角度使太阳的光点聚交在水壶的底部,这样,过十分钟左右即可把水壶里的水烧开。等到水壶里的水烧开之后,再把太阳灶移动到安全的方向,取下水壶即可。太阳能灶的工作原理1、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装置,可以用它来烧水、煮饭、炒菜等。太阳灶的构造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为伞式太阳灶。它是根据凹面镜聚光的原理,把锅放在焦点附近。2、上海市试制一种伞式太阳灶,它由伞式反射镜面(直径1.6米),支架和锅架三部分构成,可以拆卸。在上海冬季的晴天(气温1~2℃,风力4~5级),40分钟可烧开2千克的水。五月份中午11点到12点(气温24℃)20分钟可烧开3千克的水,15分钟能煮熟1千克米饭,还可用来炒菜,熬中药等。

利用凹面镜原理制成的太阳灶,用它烧水时,水壶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太阳灶有什么

凹透镜的焦点处。因为焦点处温度高

太阳灶是用______面镜制成的,它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在一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

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它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太阳灶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多,会聚点的温度就越高;太阳灶利用的是太阳光,是无污染的.故答案为:凹;会聚;多;高;污染环境.

太阳灶是什么?它是凸透镜成像吗

  不是,是属于凹面镜。  凹面镜凹面的抛物面镜,平行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上,反射面为凹面,焦点在镜前,当光源在焦点上,所发出的光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也叫凹镜,会聚镜。  聚光式太阳灶的镜面设计,大都采用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在数学上若抛物线绕主轴旋转一周,所得的面,即称为“旋转抛物面”。若有一束平行光沿主轴射向这个抛物面,遇到抛物面的反光,则光线都会集中反射到 定点的位置,于是形成聚光,或叫“聚焦”作用。作为太阳灶使用,要求在锅底形成一个焦面,才能达到加热的目的。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太阳能温室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1、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太阳能温室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2、比较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及燃气热水器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比较太阳灶、燃煤灶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4、阳光可以把东西晒热,但不能把水晒开,为什么太阳灶和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却等把水烧开呢?解析: 1、太阳能热水器是把管状容器排列开来,大面积地接受太阳光,这样能很快把容器里的水加热。太阳灶是用一个抛物面,就像手电筒中那个曲面那样,把抛物面对准太阳,而需要加热的物品放在抛物面的焦点上,抛物面能把照射在抛物面上的阳光折射到焦点上,把太阳能集中在一起,利用太阳灶熔化金属是很容易的事情。太阳能温室,是仿照大自然中的“温室效应”,用塑料薄膜把一定的空间覆盖起来,太阳光能穿透塑料薄膜进入里面,热量却不能逃逸出来,里面的温度会越来越高。 2、太阳能热水器最大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因为太阳能几乎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完全不会污染环境,又无需缴纳什么费用,属于前期一次性投资,但太阳能热水器的两大缺点是易遭雷击和产热效率低。电热水器的最大优点是使用清洁能源产热以及产热效率高,但是不安全,一旦漏电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燃气热水器的产热效率也高,但是使用不可再生的不清洁能源,在冬日门窗紧锁极易使室内空气不流通而致人窒息,还有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环境等。 3、太阳灶发热效率虽然算比较高,1平方米的抛物面上的焦点放上一枚硬币几秒钟就会熔化,但遇到阴天就会无法使用。燃煤灶,说过了,污染环境。 4、阳光直接照射在水上,因为水有透明、反射、折射等特征,所以大部分阳光都通过这些途径散失掉了,加上水也会不断蒸发而带走力量,所以阳光无法直接把水晒开。而太阳灶或太阳能热水器,是用容器装水的,就是把容器加热再把热量传递给水,这样能把水晒开。

太阳能有哪些利用方式?

低温应用民用领域民用、商业热水、采暖、工业预热、商用领域度区间为100℃以内中温应用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工业锅炉、海水淡化等,温度区间为100℃—250℃高温应用太阳能热发电应用,温度区间为400℃以上

太阳灶是利用太阳光伏效应的吗?

太阳照不是利用光的光伏效应,而是利用凹面镜聚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