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文言文天工开物 丹青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墨是由烟(炭黑)和胶二者结合而成的

天工开物u30fb中篇u30fb冶铸原文及翻译,天工开物u30fb中篇u30fb冶铸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中篇·冶铸原文及翻译   中篇·冶铸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而八音起。愿者肖仙梵之身,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鼎   凡铸鼎,唐虞以前不可考。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贡赋壤则已成,入贡方物岁例已定,疏浚河道已通,禹贡业已成书。恐后世人君增赋重敛,后代侯国冒贡奇淫,后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铸之于鼎。不如书籍之易去,使有所遵守,不可移易,此九鼎所为铸也。年代久远,末学寡闻,如珠、暨鱼、狐狸、织皮之类皆其刻画于鼎上者,或漫灭改形未可知,陋者遂以为怪物。故《春秋传》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说也。此鼎入秦始亡。而春秋时郜大鼎、莒二方鼎,皆其列国自造,即有刻画必失禹贡初旨。此但存名为古物,后世图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复铸鼎,特并志之。   ○钟   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故君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而乡饮酒礼必用以和歌,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摄谒者之城,幽起鬼神之敬。   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今北极朝钟则纯用响铜,每口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于内。成器亦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双龙蒲牢高二尺七寸,口径八尺,则今朝钟之制也。   凡造万钧钟与铸鼎法同,掘坑深丈几尺,燥筑其中如房舍,埏泥作模骨,用石灰、三和土筑,不使有丝毫隙拆。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油蜡分两:油居什八,蜡居什二,其上高蔽抵晴雨。(夏月不可为,油不冻结。)油蜡墁定,然后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然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从口上孔隙熔流净尽,则其中空处即钟鼎托体之区也。   凡油蜡一斤虚位,填铜十斤。塑油时尽油十斤,则备铜百斤以俟之。中既空净,则议熔铜。凡火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驱使。四面筑炉,四面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口斜低以就钟鼎入铜孔,槽傍一齐红炭织围。洪炉熔化时,决开槽梗,(先泥土为梗塞住。)一齐如水横流,从槽道中枧注而下,钟鼎成矣。凡万钧铁钟与炉、釜,其法皆同,而塑法则由人省啬也。若千斤以内者则不须如此劳费,但多捏十数锅炉。炉形如箕,铁条作骨,附泥做就。其下先以铁片圈筒直透作两孔,以受杠穿。其炉垫于土墩之上,各炉一齐鼓鞲熔化。化后以两杠穿炉下,轻者两人,重者数人抬起,倾注模底孔中。甲炉既倾,乙炉疾继之,丙炉又疾继之,其中自然粘合。若相承迂缓,则先入之质欲冻,后者不粘,衅所由生也。   凡铁钟模不重费油蜡者,先埏土作外模,剖破两边形或为两截,以子口串合,翻刻书文于其上。内模缩小分寸,空其中体,精美而就。外模刻文后以牛油滑之,使他日器无粘,然后盖上,泥合其缝而受铸焉。巨磬、云板,法皆仿此。   ○釜   凡釜储水受火,日用司命系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俟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则无用。   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其炉背透管通风,炉面捏嘴出铁。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一杓约一釜之料,倾注模底孔内,不俟冷定即揭开盖模,看视罅绽未周之处。此时釜身尚通红未黑,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   凡生铁初铸釜,补绽者甚多,唯废破釜铁熔铸,则无复隙漏。(朝鲜国俗破釜必弃之山中,不以还炉。)凡釜既成后,试法以轻杖敲之,响声如木者佳,声有差响则铁质未熟之故,他日易为损坏。海内丛林大处,铸有千僧锅者,煮糜受米二石,此真痴物也。   ○像   凡铸仙佛铜像,塑法与朝钟同。但钟鼎不可接,而像则数接为之,故写时为力甚易,但接模之法分寸最精云。   ○炮   凡铸炮,西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信炮、短提铳等用生熟铜兼半造,襄阳、盏口、大将军、二将军等用铁造。   ○镜   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不用倭铅。)《考工记》亦云:“金锡相半,渭之鉴、燧之剂。”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许也。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每口值银数两者以此故。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古炉有入金于内者。)我朝宣炉亦缘某库偶灾,金银杂铜锡化作一团,命以铸炉。(真者错现金色。)唐镜、宣炉皆朝廷盛世物云。   ○钱   凡铸铜为钱以利民用,一面刊国号通宝四字,工部分司主之。凡钱通利者,以十文抵银一分值。其大钱当五、当十,其弊便于私铸,反以害民,故中外行而辄不行也。   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京中名水锡)居三四,此等分大略。倭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我朝行用钱高色者,唯北京宝源局黄钱与广东高州炉青钱,(高州钱行盛漳泉路。)其价一文敌南直江、浙等二文。黄钱又分二等,四火铜所铸曰金背钱,二火铜所铸曰火漆钱。   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打碎干土砖妙)和炭末为之。(京炉用牛蹄甲,未详何作用,)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沪扇合,倾入模内。   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一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丈,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钅差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钅差,后钅差平面则逐一为之。   凡钱高低以铅多寡分,其厚重与薄削,则昭然易见。铅贱铜贵,私铸者至对半为之,以之掷阶石上,声如木石者,此低钱也。若高钱铜九铅一,则掷地作金声矣。凡将成器废铜铸钱者,每火十耗其一。盖铅质先走,其铜色渐高,胜于新铜初化者。若琉球诸国银钱,其模即凿锲铁钳头上,银化之时入锅夹取,淬于冷水之中,即落一钱其内。图并具后。   ○附:铁钱   铁质贱甚,从古无铸钱。起于唐藩镇魏博诸地,铜货不通,始冶为之,盖斯须之计也。皇家盛时则冶银为豆,杂伯衰时则铸铁为钱。并志博物者感慨。   文言文翻译:   宋先生说:相传上古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在首山采铜铸鼎,可见冶铸的历史真是渊源已久了。自从全国各地(九州)都进贡金属铜给夏禹铸成象征天下大权的九个大鼎以来,冶铸技术也就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了。金属本是从泥土中产生出来的,当它被铸造成器物来供人使用时,它的形状又跟泥土造的母模一个样。这正是所谓“以土为母”,“母模子肖”。铸件之中有精有粗,有大有小,作用各不相同。君且看:钝拙的可以用来舂东西,锋利的可以用来耕地,薄壁的可以用来烧水煮食而使民间百姓人丁兴旺,空腔的可以用来振荡空气而使声波振荡,美妙的乐章得以悠然响起。善良虔诚的信徒们模拟仙界神佛之形态为人间造出了精致逼真的偶像,心灵手巧的工匠抓住天上月亮的隐约轮廓而造出了天下到处流通的钱币。诸如此类,任凭人们屈指头、唱筹码,又哪里能够说得完呢?简而言之,这些东西纯靠人力是办不到的。   鼎   铸鼎的史实在尧舜以前就已无法考证了,至于传说夏禹铸造九鼎,那是因为当时九州根据各地现有条件和生产能力而缴纳赋税的条例已经颁布,各地每年进贡的物产和品种已经有了具体规定,河道也已经疏通,《禹贡》这部书已经写成了。但是由于恐怕后世的帝王增加赋税来敛取百姓财物,各地诸侯用一些由奇技淫巧做出来的东西冒充贡品,以及后来治水的人也不再按照原来的一套办法,于是,夏禹把这一切都铸刻在鼎上,令规也就不会像书籍那样容易丢失了,使后人有所遵守而不能任意更改,这就是当时夏禹铸造九鼎的原因。经过了许多年代,刻在鼎上的画像,如蚌珠、暨鱼、狐狸、毛织物以及兽皮之类,也可能因为锈蚀而变了样,学问不深和见识浅薄的人就以为这是怪物。因此,《左传》中才有禹铸鼎是为了使百姓懂得识别妖魔鬼怪而避免受到妖魔伤害的说法。这些鼎到了秦朝时就绝迹了,而春秋时期郜国的大鼎和莒国的两个方鼎,都是诸侯国铸造的,即使有一些刻画,也必定不合于《禹贡》的原意,只不过名为古旧之物罢了。后世的图书已经多了好几百倍,就不必再铸鼎了,这里特地提一下。   钟   在金属乐器之中,钟是第一位重要的乐器。钟的响声,大的十里之内都可以听得到,小的钟声也能传开一里多。所以,皇帝临朝听政、官府升堂审案,一定要用钟声来召集下属或者民众;各地方上举行乡饮酒礼,也一定会用钟声来和歌伴奏;佛寺仙殿,一定会用钟声来打动人间世俗朝拜者的诚心,唤起对异界鬼神们的敬意。   铸钟的原料,以铜为上等好材料,以铁为下等材料。现在朝廷上所悬挂的朝钟完全是用响铜铸成的,每口钟总共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黄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铸成以后重达两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上面的双龙蒲牢图像高二尺七寸,直径八尺。这就是当今朝钟的规格。   铸造万斤以上的大朝钟之类的钟和铸鼎的方法是相同的。先挖掘一个一丈多深的地坑,使坑内保持干燥,并把它构筑成像房舍一样。将石灰、细砂和黏土塑造调和成的土作为内模的塑型材料,内模要求做得没有丝毫的裂缝。内模干燥以后,用牛油加黄蜡在上面涂约有几寸厚。油和蜡的比例是:牛油约占十分之八,黄蜡占十分之二。在钟模型的顶上搭建一个高棚用以防日晒雨淋(夏天不能做模子,因为油蜡不能冻结)。油蜡层涂好并用墁刀荡平整后,就可以在上面精雕细刻上各种所需的文字和图案,再用舂碎和筛选过的极细的泥粉和炭末,调成糊状,逐层涂铺在油蜡上约有几寸厚。等到外模的里外都自然干透坚固后,便在上面用慢火烤炙,使里面的油蜡溶化而从模型的开口处流干净。这时,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将来钟、鼎成型的地方了。   每一斤油蜡空出的位置需十斤铜来填充,所以,如果塑模时用去十斤油蜡,就需要准备好一百斤铜。内外模之间的油蜡已经流净后,就着手熔化铜了。要熔化的火铜如果达到万斤以上的,就不能再靠人的手脚来挪移浇铸了。那就要在钟模的周围修筑好些个熔炉和泥槽,槽的上端同炉的出口连接,下端倾斜接到模的浇口上,槽的两旁还要用炭火围起来。当所有熔炉的铜都已经熔化时,就一齐打开出口的塞子(事先用泥土当成塞子塞住),铜熔液就会像水流那样沿着泥槽注入模内。这样,钟或鼎便铸成功了。一般而言,万斤以上的铁钟、香炉和大锅,它们的铸造都是用这同一种方法,只是塑造模子的细节可以由人们根据不同的条件与要求而适当有所省略而已。至于铸造千斤以内的钟,就不必这么费劲了,只要制造十来个小炉子就行了。这种炉膛的形状像个箕子,用铁条当骨架,用泥塑造成。炉体下部的两侧要穿两个孔,并垫上两根圆筒状的铁片以便于将抬杠穿过。这些炉子都平放在土墩上,所有的炉子都一起鼓风熔铜。铜熔化以后,就用两根杠穿过炉底,轻的两个人,重的几个人,一起抬起炉子,把铜熔液倾注进模孔中。甲炉刚刚倾注完了,乙炉也跟着迅速倾注,丙炉再跟着倾注,这样,模子里的铜就会自然黏合。如果各炉倾注互相承接太慢,那些先注入的铜熔液都将近冷凝了,就难以和后注入的铜熔液互相黏合而出现夹缝。   大体而言,铸造铁钟的模子不用费掉很多油蜡,方法是:先用黏土制成剖成左右两半的或是上、下两截的外模,并在剖面边上制成有接合的子母口,然后将文字和图案反刻在外模的内壁上。内模要缩小一定的尺寸,以使内外模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这要经过精密的计算来确定。外模刻好文字和图案以后,还要用牛油涂滑它,以免以后浇铸时铸件粘模。然后把内、外模组合起来,并用泥浆把内外模的接口缝封好,便可以进行浇铸了。巨磬和云板的铸法与此相类似。   釜   锅是用来烧水煮饭的,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铸造锅的原料是生铁或者废铸铁器。铸锅的大小并没有严格固定的规格,常用的铸锅直径约二尺左右,厚约二分。小的铸锅直径约一尺左右,厚薄不减少。铸锅的模子分为内、外两层。先塑造内模,等它干燥以后,按锅的尺寸折算好,再塑造外模。这种铸模要求塑造功夫非常精确,尺寸稍有偏差,模子就没有用了。   模已塑好并干燥以后,用泥捏造熔铁炉,炉膛要像个锅,用来装生铁和废铁原料。炉背接一条可以通到风箱的管,炉的前面捏一个出铁嘴。每一炉所熔化的铁水大约可浇铸十到二十口锅。生铁熔化成铁水以后,用镶嵌着泥的带手柄的铁勺子从出铁嘴接盛铁水,一勺子铁水大约可以浇铸一口铁锅。将铁水倾注到模子里,不必等到它冷下来就揭开外模,查看有没有裂缝。这时锅身还是通红的,如果发现有些地方铁水浇的不足时,马上补浇少量的铁水,并用湿草片按平,不让锅留下修补过的痕迹。生铁初次铸锅时,需要这样补浇的地方较多,只有用废铁锅回炉熔铸的,才不会有隙漏(朝鲜国的风俗是,锅破了以后一定要丢弃到山中,不再回炉)。   铁锅铸成以后,辨别它的好坏的方法是用小木棒敲击它。如果响声像敲硬木头的声音那样沉实,就是一口好锅;如果有其他杂音,就说明铁水的含碳量没处理好造成铁质未熟或者是铁水中杂质没有清除干净,这种锅将来就容易损坏。国内有的大寺庙里,铸有一种“千僧锅”,可以煮两石米的粥,这真是一个笨重的家什。   像   铸造仙佛铜像,塑模方法与朝钟一样。但是钟、鼎不能接铸,而仙佛铜像却可以分铸后再接合铸造,所以在浇注方面是比较容易的。不过,这种接模工艺对精确度的要求却是最高的。   炮   大体说来,荷兰和比利时等国铸炮用的是熟铜,信炮和短枪等用的是生、熟铜各一半,襄阳炮、盏口炮、大将军炮乃至二将军炮等则用的是铁。   镜   铸镜的模子是用糠灰加细沙做成的,镜本身的材料是铜与锡的合金(不使用锌)。《考工记》中有云:“金和锡各一半的合金,是适用于铸镜的合金配比。”镜面能够反光,那是由于镀上了一层水银的结果,而不是铜本身能这样光亮。唐朝开元年间宫中所用的镜子,都是用白银和铜各半配比在一起铸成的,所以每面镜子价达几两银子。铸件上有些像朱砂一样的红斑点,那是其中夹杂着的金银发出来的(古代铸造的香炉有些是渗入了金子的)。明朝宣炉的铸造,是由于当时某库偶然发生火灾,里面的金银夹杂着铜、锡都熔成一团,官府便下令用它来铸造香炉(宣炉的真品,其面上闪耀着金色的斑点)。唐镜和宣炉都是王朝昌盛时代的产物。   钱   将铜铸造成钱币,是为了方便民众贸易往来。铜钱的一面印有“××(国号)通宝”四个字,由工部下属的一个部门主管这项工作。通行的铜钱十文抵得上白银一分的价值。一个大钱的面值相当于普通铜钱的五倍或者十倍,发行这种大钱的弊病是容易导致私人铸钱,反而会坑害了百姓,所以,中央和地方都在发行过一阵儿大钱之后,很快就停止发行了。   铸造十斤铜钱,需要用六七斤红铜和三四斤锌(北京把锌叫做水锡),这是粗略的比例。锌每经过高温加热一次就要耗损四分之一。我(明)朝通用的铜钱,成色最好的是北京宝源局铸造的黄钱和广东高州铸造的青钱(高州钱通行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这两种钱每一文相当于南京操江局和浙江铸造局铸造的铜钱二文。黄钱又分为两等:用四火铜铸造的叫做“金背钱”,用二火铜铸的叫做“火漆钱”。   铸钱时用来熔化铜的坩埚,是用最细的泥粉(以打碎的土砖干粉为最好)和炭粉混合后制成的(北京的熔铜坩埚还加入了牛蹄甲,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熔铜坩埚的配料比例是,每十两坩埚料中,泥粉占七两而炭粉占三两,因为炭粉的保温性能很好,可以配合泥粉而使铜更易于熔化。熔铜坩埚高约八寸,口径约二寸五分。一个熔铜坩埚大约可以装铜和锌十斤。冶炼时,先把铜放进熔铜坩埚中熔化,然后再加入锌,鼓风使它们熔合之后,再倾注入模子。   铸钱的模子,是用四根木条构成空框(木条各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用筛选过的非常细的泥粉和炭粉混合后填实空框,面上要再撒上少量的杉木或柳木炭灰,或者用燃烧松香和菜籽油的混合烟熏过。然后把成百枚用锡雕成的母钱(钱模)按有字的正面或者按无字的背面铺排在框面上。又用一个填实泥粉和炭粉的木框如上述方法合盖上去,就构成了钱的底、面两框模。接着,随手把它翻转过来,揭开前框,全部母钱就脱落在后框上面了。再用另一个填实了的木框合盖在后框上,照样翻转,就这样反复做成十几套框模,最后把它们叠合在一起用绳索捆绑固定。木框的边缘上原来留有灌注铜液的口子,铸工用鹰嘴钳把熔铜坩埚从炉里提出来,另一个人用钳托着坩埚的底部,共同把熔铜液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解下绳索打开框模。这时,只见密密麻麻的成百个铜钱就像累累果实结在树枝上一样。因为模中原来的铜水通路也已经凝结成树枝状的铜条网络了,把它夹出来将钱逐个摘下,以便于磨锉加工。先锉铜钱的边沿,方法是用竹条或木条穿上几百个铜钱一起锉。然后逐个锉平铜钱表面不规整的地方。   铜钱质量的高低以锌的含量多少来辨别区分,至于从外在质量看铸钱成品,轻重与厚薄,那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锌价值低贱而铜价值更贵,私铸铜币的人甚至用铜、锌对半开来铸铜钱。将这种钱掷在石阶上,发出像木头或石块落地的声响,表明成色很低。如果是成色高质量好的铜钱,铜与锌的比例当是九比一,把它掷在地上,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用废铜器来铸造铜钱,每熔化一次就会损耗十分之一,因为其中的锌会挥发掉一些,铜的含量逐渐提高,所以铸造出来的铜钱的成色就会比新铜第一次铸成的铜钱要高。琉球一带铸造的银币,模子就刻在铁钳头上,当银熔化了的时候,将钳子头伸进坩埚里夹取银液后,提出来往冷水之中一淬,一块银币就落在水里了。   附:铁钱   铁这种金属价值十分低贱,自古以来没有用铁来铸钱的。铁钱起源于作为唐朝藩镇之一的魏博镇地区,由于当时藩镇割据,金属铜无法贩运,才不得已而用铁来铸钱,那只是一时间的权宜之计罢了。在唐代皇家兴盛之时,曾经用白银铸成豆子来玩耍取乐,而到了后来藩镇割据而国家衰落时,就连低贱的铁也只好拿去铸钱了!就一起记在这里以表示博物广识者的感慨吧。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是谁编的

明朝宋应星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各被誉为什么

《本草纲目》被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一、《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李时珍花费27年时间完成《本草纲目》,历经三次改写,至万历六年(1578年)定本。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大量心血。《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二、《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扩展资料《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影响一、《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有条理和精密,对动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有很大意义。该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影响世界的博物学著作,书中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贡献。二、《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天工开物》传入欧洲、日本后,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和日本的发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草纲目(中医典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工开物(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其中有不少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天工开物》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为18个项目。书中除了介绍农业生产经验外,还记述了纺织、染色、制盐、制糖、制砖、烧瓷、造车、造船、采煤、榨油、造纸、冶铜、炼铁、军器,火药、颜料、酒曲等等许多种手工业生产技术。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描述了它们内部细致的专业分工,还附有200多幅工艺流程插图,与文字互相配合。此外,书中对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人力、产量,生产工具的规格、尺寸,效率,各种金属的比重,合金成分的比例,火器的射程和杀伤力等等,也都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天工开物》所讲的多半是人们“巧夺天工”的生产实践和科技研究创造,为研究明朝的社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天工开物》中篇·杀青原文及译文

  中篇·杀青   原文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君与民通,师将弟命,冯藉ue406占ue406占口语,其与几何?持寸符,握半卷,终事诠旨,风行而冰释焉。覆载之间之藉有楮先生也,圣顽咸嘉赖之矣。身为竹骨为与木皮,杀其青而白乃见,万卷百家基从此起。其精在此,而其粗效于障风、护物之间。事已开于上古,而使汉、晋时人擅名记者,何其陋哉!   ○纸料   凡纸质用楮树(一名谷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筒”即已成纸名,乃煮竹成筒。后人遂疑削竹片以纪事,而又误疑韦编为皮条穿竹札也。秦火未经时,书籍繁甚,削竹能藏几何?如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中华又疑以贝叶书经典。不知树叶离根即焦,与削竹同一可哂也。   ○造竹纸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界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ue3ab皇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凡煮竹,下锅用径四尺者,锅上泥与石灰捏弦,高阔如广中煮盐牢盆样,中可载水十余石。上盖ue3ab皇桶,其围丈五尺,其径四尺余。盖定受煮八日已足。歇火一日,揭ue3ab皇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造粗纸者不须为此。)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山国皆有水碓。)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   凡抄纸槽,上合方斗,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竹麻已成,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形同桃竹叶,方语无定名。)则水干自成洁白。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俏绳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凡焙纸先以土砖砌成夹巷地面,下以砖盖地面,数块以往,即空一砖。火薪从头穴烧发,火气从砖隙透巷外。砖尽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   近世阔幅者名大四连,一时书文贵重。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南方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取再造,名曰还魂纸。竹与皮,精与细,皆同之也。若火纸、糙纸,斩竹煮麻,灰浆水淋,皆同前法。唯脱帘之后不用烘焙,压水去湿,日晒成干而已。   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钱。)故造此者名曰火纸。荆楚近俗,有一焚侈至千斤者。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若铅山诸邑所造柬纸,则全用细竹料厚质荡成。以射重价。最上者曰官柬,富贵之家通刺用之。其纸敦厚而无筋膜,染红为吉柬,则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   ○造皮纸   凡楮树取皮,于春末夏初剥取。树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盖之。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凡皮纸,楮皮六十斤,仍入绝嫩竹麻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浆涂,入釜煮糜。近法省啬者,皮竹十七而外,或入宿田稻稿十三,用药得方,仍成洁白。凡皮料坚固纸。其纵文扯断绵丝,故曰绵纸,衡断且费力。其最上一等,供用大内糊窗格者,曰棂纱纸。此纸自广信郡造,长过七尺,阔过四尺。五色颜料先滴色汁槽内和成,不由后染。其次曰连四纸,连四中最白者曰红上纸。皮名而竹与稻稿参和而成料者,曰揭贴呈文纸。   芙蓉等皮造者统曰小皮纸,在江西则曰中夹纸。河南所造,未详何草木为质,北供帝京,产亦甚广。又桑皮造者曰桑穰纸,极其敦厚,东浙所产,三吴收蚕种者必用之。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   凡造皮纸长阔者,其盛水槽甚宽,巨帘非一人手力所胜,两人对举荡成。若棂纱,则数人方胜其任。凡皮纸供用画幅,先用巩水荡过,则毛茨不起。纸以逼帘者为正面,盖料即成泥浮其上者,粗意犹存也。朝鲜白︴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用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ue283火,使石发烧。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居然顷刻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可得知。中国有用此法者亦不可得知也。永嘉蠲糨纸,亦桑穰造。四川薛涛笺,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译文   宋先生说:事物的精华、天地的奥妙,从古代传到现在,从中原抵达边疆,使后来人能够了然于心,那是用什么东西记载下来的呢?君主与臣下交换意见,老师传授课业给学生,如果只是凭借喋喋不休的口头语言,那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但是只要有短短一张文符或者是半册课本,就能把有关事物的道理阐述清楚,就能使命令风行天下,疑难也会如同冰雪融化一样地消释。自从世上有了纸之后,聪明的人和愚钝的人都从中受益不浅。纸是以竹骨和树皮为原料造成的。除去树木的青色外层就造成了白纸,于是诸子百家的万卷图书才有了书写和印刷的物质基础。精细的纸用在这方面,而粗糙的纸则用来挡风和进行包装。造纸的事早在上古时就已经开始了,但却有人把它说成是汉、晋时由某个人所发明,这种见识是多么地浅陋啊!   纸料   用楮树(一名谷树)、桑树和木芙蓉的第二层皮等造的纸叫做皮纸,用竹麻造的纸叫做竹纸。精细的纸非常洁白,可以用来书写、印刷和制柬帖;粗糙的纸则用于制作火纸和包装纸。所谓“杀青”就是从斩竹去青而得到的名称,“汗青”则是以煮沥而得到的名称,“简”便是已经造成的纸。因为煮竹能成“简”和纸,后人于是就误认为削竹片可以记事,进而还错误地以为古代的书册都是用皮条穿编竹简而成的。在秦始皇焚书以前,已经有很多书籍,如果纯用竹简,又能写下几个字呢?西域一带的人用贝树造成纸页,而我国中土的人士进而误传他们可以用贝树叶来书写经文(即“贝叶经”)。他们不懂得树叶离根就会焦枯的道理,这跟削竹记事的说法是同样可笑的。   造竹纸   竹纸是南方制造的,其中以福建省为最多。当竹笋生出以后,到山窝里观察竹林长势,将要生枝叶的嫩竹是造纸的上等材料。每年到芒种节令,便可上山砍竹。把嫩竹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开一口山塘,灌水漂浸。为了避免塘水干涸,用竹制导管引水滚滚流入。浸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青皮(这一步骤就叫做“杀青”)。这时候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里煮上八天八夜。   煮竹子的锅,直径约四尺,用黏土调石灰封固锅的边沿,使其高度和宽度类似于广东中部沿海地区煮盐的牢盆那样,里面可以装下十多石水。上面盖上周长约一丈五尺、直径约四尺多的楻桶。竹料加入锅和楻桶中,煮八天就足够了。停止加热一天后,揭开楻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里漂洗干净。漂塘底部和四周都要用木板合缝砌好以防止沾染泥污(造粗纸时不必如此)。竹麻洗净之后,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却以后,要煮沸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山区都有水碓),倒入抄纸槽内。   抄纸槽像个方斗,大小由抄纸帘而定,抄纸帘又由纸张的大小来定。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浆约三寸左右,加入纸药水汁(这种纸药液用一种好像桃竹叶的植物叶子制成,各地的名称都不一样),这样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抄纸帘是用刮磨得极其细的竹丝编成的,展开时下面有木框托住。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纸的厚薄可以由人的手法来调控、掌握: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等到数目够了时,就压上一块木板,捆上绳子并插进棍子,绞紧,用类似榨酒的方法把水分压干,然后用小铜镊把纸逐张揭起,烘干。烘焙纸张时,先用土砖砌两堵墙形成夹巷,底下用砖盖火道,夹巷之内盖的砖块每隔几块砖就留出一个空位。火从巷头的炉口燃烧,热气从留空的砖缝中透出而充满整个夹巷,等到夹巷外壁的砖都烧热时,就把湿纸逐张贴上去焙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近来生产一种宽幅的纸,名叫大四连,用来书写,显得贵重。等到它用废以后,废纸也可以洗去朱墨、污秽,浸烂之后入抄纸槽再造,因此节省了浸竹和煮竹等工序,依然成纸,损耗不多。南方竹子数量多而且价钱低廉,也就用不着这样做。北方即使是寸条片角的纸丢在地,也要随手拾起来再造,这种纸叫做还魂纸。竹纸与皮纸、精细的纸与粗糙的纸,都是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至于火纸与粗纸,斩竹、制取竹麻、用石灰浆、用稻草灰水淋洗等工序都和前面讲过的相同,只是脱帘之后不必再行烘焙,压干水分后放在阳光底下晒干就可以了。   盛唐时期,很时兴拜神祭鬼,祭祀时烧纸钱而不再烧帛(纸钱北方则用切条,名为板钱),因而这种纸叫火纸。湖南、湖北一带近来的风俗有的浪费到一次烧火纸就达到上千斤的。这种纸十分之七用于祭祀,十分之三供人日常所用。其中最粗糙的厚纸叫做包裹纸,是用竹麻和隔年晚稻的稻草制成的。铅山等县出产的柬纸,完全是用细竹料加厚抄成的,用以抬高价格。其中最上等的纸称为官柬纸,供富贵人家制作名片所用。这种纸厚实而没有粗筋,如果把它染红用做办喜事的红“吉帖”,就要先用明矾水浸过,再染上红花汁。   造皮纸   剥取楮树皮最好是在春末夏初进行。如果树龄已老的,就在接近根部的地方将它砍掉,再用土盖上,第二年又会生长出新树枝,它的皮会更好。制造皮纸,用楮树皮六十斤,嫩竹麻四十斤,一起放在池塘里漂浸,然后再涂上石灰浆,放到锅里煮烂。近来又出现了比较经济的办法,就是用十分之七的树皮和竹麻原料,用十分之三的隔年稻草制造,如果纸药水汁下的得当的话,纸质也会很洁白。坚固的皮纸,扯断纵纹就像丝绵一样,因此又叫做绵纸,要想把它横向扯断更不容易。其中最好的一种叫做棂纱纸,这种纸是江西广信郡造的,长约七尺多,宽约四尺多。染成各种颜色是先将色料放进抄纸槽内而不是做成纸后才染成的。其次是连四纸,其中最洁白的叫做红上纸。还有名为皮纸而实际上是用竹子与稻草掺和制成的纸,叫做揭帖呈文纸。   此外,用木芙蓉等树皮造的纸都叫做小皮纸,在江西则叫做中夹纸。河南造的纸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原料,这种纸供京城人使用,产地十分广泛。还有用桑皮造的纸叫做桑穰纸,纸质特别厚,是浙江东部出产的,江浙一带收蚕种时都必定会用到它。糊雨伞和油扇则都要用小皮纸。   制造又长又宽的皮纸,所用的水槽要很宽、纸帘很大,一个人干不了,就需要两个人对抄。如果是棂纱纸,则需要好几个人才行。凡是用来绘画和写条幅的皮纸,要先用明矾水浸过以后才不会起毛。贴近竹帘的一面为纸的正面,因为料泥都浮在上面,纸的反面就比较粗。   朝鲜的白硾纸,不知道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日本有些地方造的纸不用帘抄,制作方法是将纸料煮烂之后,将宽大的青石放在炕上,在下面烧火而使石发热,用刷子把纸浆薄薄地刷在青石面上,揭一次就是一张纸。朝鲜是不是用这种方法造纸,我们不得而知。中国有没有用这种方法,也不清楚。温州的蠲糨纸也是用桑树皮造的。四川的薛涛笺,则是以木芙蓉皮为原料,煮烂然后加入芙蓉花的汁,做成彩色的小幅信纸。这种做法可能是当时薛涛个人提出来的,所以“薛涛笺”的名字流传到今天。这种纸的优点是颜色好看,而不是因为它的质料好。

天工开物的内容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天工开物主要记载的是什么,该著作有何地位?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天工开物稻翻译及原文

《天工开物》中《稻》的原文: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暵乾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译文:水稻的品种最多。不粘的稻叫秔(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黏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黏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但结实甚少,滋养全无,不值得崇尚。

天工开物是明初的吗?

不是,《天工开物》是宋应星写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明朝末年了)的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天工开物u30fb上篇u30fb作咸原文及翻译,天工开物u30fb上篇u30fb作咸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上篇·作咸原文及翻译   上篇·作咸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天有五气,是生五味。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焉。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四海之中,五服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而斥卤则巧生以待。孰知其所已然。   ○盐产   凡盐产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种,而东夷树叶,西戎光明不与焉。赤县之内,海卤居十之八,而其二为井、池、土碱。或假人力,或由天造。总之,一经舟车穷窘,则造物应付出焉。   ○海水盐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则异。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诘朝无雨,则今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茅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晨露气冲腾,则其下盐茅勃发,日中晴霁,灰、盐一并扫起淋煎。一法潮波浅被地,不用灰压。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沙于苇席上。俟潮灭顶冲过,卤气由沙渗下坑中,撤去沙、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又淮场地面有日晒自然生霜如马牙者,谓之大晒盐。不由煎炼,扫起即食。海水顺风飘来断草,勾取煎炼名蓬盐。   凡淋煎法,掘坑二个,一浅一深。浅者尺许,以竹木架芦席于上,将扫来盐料(不论有灰无灰,淋法皆同)铺于席上。四围隆起作一堤当形,中以海水灌淋,渗下浅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浅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锅煎炼。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亦有两种制度。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栓合,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合缝处一以卤汁结塞,永无隙漏。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南海有编竹为者,将竹编成阔丈深尺,糊以蜃灰,附于釜背。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亦名盐盆,然不若铁叶镶成之便也。凡煎卤未即凝结,将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盖皂角结盐犹石膏之结腐也。   凡盐淮扬场者,质重而黑。其他质轻而白。以量较之。淮场者一升重十两,则广、浙、长芦者只重六七两。凡蓬草盐不可常期,或数年一至,或一月数至。凡盐见水即化,见风即卤,见火愈坚。凡收藏不必用仓廪,盐性畏风不畏湿,地下叠稿三寸,任从卑湿无伤。周遭以土砖泥隙,上盖茅草尺许,百年如故也。   ○池盐   凡池盐,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傍耕地为畦陇,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参入即淤淀盐脉。   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久则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也。以海水煎者细碎,而此成粒颗,故得大名。其盐凝结之后,扫起即成食味。种盐之人。积扫一石交官,得钱数十文而已。其海丰、深州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藉南风则大异也。   ○井盐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韫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围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性,故造井功费甚难。   其器冶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山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入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锥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盖井中空阔,则卤乞游散,不克结盐故也。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水入筒,用长ㄌ系竹沉下,其中水满。井上悬桔槔、辘轳诸具,制盘驾牛。牛曳盘转,辘轳绞ㄌ,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只用中釜,不用牢盆。)顷刻结盐,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凡川、滇盐井逃课掩盖至易,不可穷诘。   ○末盐   凡地碱煎盐,除并州末盐外,长芦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带杂黑色,味不甚佳。   ○崖盐   凡西省阶、凤等州邑,海井交穷。其岩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文言文翻译:   宋先生说:自然界有五种气,于是相应地产生了五种味道。水性向下渗透并具有咸味这一事,周武王访问箕子后才开始懂得了这个道理。对于人来说,五味中的辣、酸、甜、苦,长期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对人的身体都没有多大影响,唯独盐,十天不吃,人就会像得了重病一样无精打采、软弱无力,甚至连只鸡也抓不住。这岂不正是说明首先是因为“天一生水”,即自然界产生了水,而水中产生的咸味正是人生命力的源泉吗?全国各地,无论是在京郊、内地,还是僻远的边疆,到处都有不长蔬菜和谷物等庄稼的不毛之地,然而即便在这些地方,食盐也能巧妙分布各处以待人们享用。有谁能知道这是怎么个道理呢?   盐产   食盐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等六种,但是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树叶盐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光明盐还不包括在其中。在我国的广阔幅员之中,海盐的产量约占五分之四,其余五分之一是井盐、池盐和土盐。这些食盐有的是靠人工提炼出来的,有的则是天然生成的。总之,凡是在交通运输不便、外地食盐难以运到的地方,大自然都会就地提供出食盐以备人之用。   海水盐   海水本身就具有盐分这种咸质。海滨地势高的地方叫做潮墩,地势低的地方叫做草荡,这些地方都能出产盐。同样是用海盐,但制取海盐所用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一种方法是在海潮不能浸漫的岸边高地上取盐,各户都有自己的地段和界线,互不侵占。估计第二天会天晴,于是就在当天将一寸多厚的稻、麦稿灰及芦苇、茅草灰遍地撒上、压紧并使其平匀。第二天早上,地下湿气和露气都很重,灰下已经结满了盐茅。等到雾散天晴,过了中午就可以将灰和盐一起扫起来,拿去淋洗和煎炼。另一种方法是,在潮水浅浅的地方,不用撒灰,只等潮水过后,如果第二天天晴,半天就能晒出盐霜来,然后赶快扫起来,加以煎炼。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能被海潮淹没的地方预先挖掘一个深坑,上面横架竹或木棒,竹木上铺苇席,苇席上铺沙。当海潮盖顶淹过深坑时,卤气便通过沙子渗入坑内,将沙子和苇席撤去,用灯向坑里照一照,当卤气能把灯冲灭的时候,就可以取卤水出来煎炼了。总之,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天晴,如果阴雨连绵多日,盐被迫停产,这就叫做“盐荒”。在江苏淮扬一带的盐场,人们靠日光把海水晒干,这种经过日晒而自然凝结的盐霜好像马牙似的,就叫做“大晒盐”,不需要再次煎炼,扫起来就可以食用了。此外,利用海水中顺风漂来的海草,人们捞起来熬炼而制出的盐叫做“蓬盐”。   盐的淋洗和煎炼的方法是挖一浅一深两个坑。浅的坑深约一尺左右,上面架上竹或木,在上面铺芦席,将扫起来的盐料(不论是有灰的还是无灰的,淋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铺在席子上面,四周堆得高些,做成堤坝形,中间用海水淋灌,盐卤水便可以渗到浅坑之中;深的坑约七到八尺深,接受浅坑淋灌下的盐水,然后倒入锅里煎炼。   煎盐的锅古时候叫做“牢盆”,这种牢盆的周长有好几丈,直径也有一丈多,只有两种规格和形制。其中一种是用铁做的,把铁锤打成叶片,再用铁钉铆合,盆的底部像盂那样平,盆深约一尺二寸,接口处经过卤汁结晶后堵塞住,就不会再漏了。牢盆下面砌灶烧柴,灶眼多的能有十二三个,灶眼少的也有七八个,用柴火同时烧煮一个锅。南海地区还有另外一种制法,那是用竹篾编成一个锅围的,锅围的直径约一丈、深约一尺。在锅围上糊上蛤蜊灰并衔接在锅的边上。锅下烧火到使卤水沸腾,一直到逐渐结成盐。这种盆也叫做“盐盆”,但总的来说不如用铁片做成的锅那样方便省事。煎炼盐卤汁的时候,如果没有即时凝结,可以将皂角舂碎掺和小米糠一起投入沸腾的卤水里搅拌均匀,盐分便会很快地结晶成盐粒。加入皂角而使盐凝结,就好像做豆腐时使用石膏一样。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地方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有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有时好几年来一次,也有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因此不能经常指望它。   盐遇到水后就会溶解,遇到风后就会流盐卤,碰上火却愈发坚硬。储藏盐不必用仓库。盐的特性是怕风吹但不怕地湿,只要在地上铺三寸来厚的稻草秆,任凭地势低湿也没有什么妨害的。如果周围再用砖砌上,缝隙用泥封堵上,上面盖上一尺多厚的茅草,这样即使放置一百年也不会发生变质。   池盐   我国有两个池盐产地,一处是在宁夏,出产的食盐供边远地区食用;另一处是山西解池,出产的食盐供山西、河南各郡县食用。解池位于河南安邑、猗氏和临晋之间,它的四周筑有城墙用来防卫保护盐池。池水深的地方,水呈现为深绿色。当地制盐的人,在池旁耕地耕成畦垄,把池内清水引入畦垄之中。但是要注意提防浊水流入,否则就将造成泥沙淤积盐脉。   每到春季就要开始引池水制盐,时间太晚了水就会变成红色。等到夏秋之交南风劲吹的时候,一夜之间就能凝结成盐,这种盐名叫“颗盐”,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大盐”。因为海水煎炼的盐细碎,而池盐则成颗粒状,所以得到了“大盐”的称号。池盐一经凝结成形后就可扫起供人食用。制盐的人,制成一石盐上交给官府,也不过只得几十文铜钱而已。在海丰和深州地区,把海水引入池内晒成的盐,凝结后扫起就可食用了,而不需再煎炼加工,这一点和池盐是一样的。但成盐的时间,以及它不需依靠南风吹这两点,就跟池盐大不相同了。   井盐   云南和四川两省,离海滨距离很远,交通也不便利,地势又很高,因此那两个省的盐就蕴藏在当地的地下。在四川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凿井取盐。盐井的圆周不过几寸,盐井的上口用一个小盂便能盖上,而盐井的深度必须要达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盐卤水层,因此凿井的代价很大,要花费很长时间,也很艰难。   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铁锥,铁锥的形状很像碓嘴,要把铁锥的尖端做得非常坚固锋利,才能用它在石上冲凿成孔。铁锥的锥身是用破开两半的竹片夹住,再用绳缠紧做成的。每凿进数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长。起初的这一丈多深,可以用脚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样。再深一些就用两手将铁锥举高然后再用力夯下去,这可能把石头舂得粉碎,随后把长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铁勺,把碎石挖出来。打一眼深井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打一眼浅井一个多月就能够成功了。如果井眼凿的过大,卤气就会游散,以致不能凝结成盐。当盐井凿到卤水层能打出水后,挑选一根长约一丈的好竹子,将竹内的节都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节,并在竹节的下端安一个吸水的单向阀门以便汲取盐水入筒。用长绳拴上这根竹筒,将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内就会汲满了盐水。井上安装桔槔或辘轳等提水工具。操作方法是套上牛,用牛拉动转盘而带动辘轳绞绳把盐水汲上来。然后将卤水倒进锅里煎炼(只用中等大小的锅,而不用牢盆),很快就能凝结成雪白的盐了。   四川西部地区有一种火井,非常奇妙,火井里居然全都是冷水,完全没有一点热气。但是,把长长的竹子劈开去掉竹节,再拼合起来用漆布缠紧,将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用曲管对准锅脐,把卤水接到锅里,只见热烘烘的,卤水很快就沸腾起来了。可是打开竹筒一看,却没有一点烧焦的痕迹。看不见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这真是人世间的一大奇事啊!   四川、云南两省的盐井,很容易逃避官税,难以追查。   末盐   用地碱煎熬的盐,除了并州的粉末盐之外,家住河北沿渤海湾一带的人们,也经常刮取地碱熬盐,但是这种盐含有杂质,颜色比较黑,味道也不太好。   崖盐   陕西省的阶州、凤县等地区,既没有海盐又没有井盐,但是当地的岩洞里却出产食盐,看上去很像红土块儿,任凭人们刮取食用,而不必通过煎炼。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鼎的天工开物·鼎

(1)“惟禹铸九鼎”一段:防止后世人君之横征暴敛,征索外国之奇技淫巧,以及治河之时不由故道。这种说法不论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情况,但宋应星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并以此对当时有所影射,是很明显的。(2)“年代久远”一段:此言关于禹铸九鼎的另一种说法是荒谬错误的。由于年代久远,九鼎上刻画的九州方物已经漫灭变形,于是一些人就把稀奇的东西当做各地神怪,从而传出禹造九鼎以刻画神怪,致使人多识怪魅之形以回避的说法。(3)此鼎入秦始亡:先秦典籍多言周有九鼎,为诸强觊觎,而终为秦所取,及秦亡,九鼎亦不知所之,但未言此九鼎即禹所铸之九鼎。以为禹铸者,乃见于后世之说。 铸鼎的史实在尧舜以前就已无法考证了,至于传说夏禹铸造九鼎,那是因为当时九州根据各地现有条件和生产能力而缴纳赋税的条例已经颁布,各地每年进贡的物产和品种已经有了具体规定,河道也已经疏通,《禹贡》这部书已经写成了。但是由于恐怕后世的帝王增加赋税来敛取百姓财物,各地诸侯用一些由奇技淫巧做出来的东西冒充贡品,以及后来治水的人也不再按照原来的一套办法,于是,夏禹把这一切都铸刻在鼎上,令规也就不会像书籍那样容易丢失了,使后人有所遵守而不能任意更改,这就是当时夏禹铸造九鼎的原因。经过了许多年代,刻在鼎上的画像,如蚌珠、暨鱼、狐狸、毛织物以及兽皮之类,也可能因为锈蚀而变了样,学问不深和见识浅薄的人就以为这是怪物。因此,《左传》中才有禹铸鼎是为了使百姓懂得识别妖魔鬼怪而避免受到妖魔伤害的说法。这些鼎到了秦朝时就绝迹了,而春秋时期郜国的大鼎和莒国的两个方鼎,都是诸侯国铸造的,即使有一些刻画,也必定不合于《禹贡》的原意,只不过名为古旧之物罢了。后世的图书已经多了好几百倍,就不必再铸鼎了,这里特地提一下。

《天工开物》的写成存在哪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写成,不是偶然的。明朝时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农业特别是手工业生产有明显增长,工场规模扩大了,工商城镇多起来了,国内交通相当便利,海外贸易也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而开展起来,这一切,都是有利于科学技术交流的客观条件。宋应星关心国计民生,反对空谈,不为功名利禄所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所谓“上智下愚”的剥削阶级偏见,重视生产劳动,比较地接近劳动人民,这些主观条件,使他能在科技研究方面走上正确的途径。

《天工开物》中第十卷的“锤锻”指的是什么?

第十卷“锤锻”:叙述冶铁(锤、锻、焊接等)、炼钢、冶铜(熔、锤、焊及合金)和锻铸斧、锄、锉、锥、锯、刨、凿、锚、针等各种铁件的技术。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磺、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创作背景明代是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经营。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制瓷业驰名中外,冶矿业由官营向民营发展,造船业发达等。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一些巨商往往致富于数千里之外,涌现了一些有名的商帮;沿海地区商贸中心和新兴市镇进一步发展。

《天工开物》各卷内容都介绍了什么?

各卷内容简介如下:第一卷“乃粒”:指谷物粮食。《尚书》有“燕民乃粒”句,指民众粮食。本卷记述稻、麦、粱、粟(小米)、胡麻(芝麻)和菽(豆类)等各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农具以及灌溉机械的使用方法。第二卷“乃服”:指衣服。古代蒙学始本《千字文》有“乃服衣裳”一语。本卷介绍养蚕、缫丝、棉和麻的栽培以及纺织的技术,附有各种纺织机械的构造和操作技术。第三卷“彰施”:指染色。《尚书》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一语。本卷记述了二十四种颜色的质料、七种染料植物的种植和染色的方法。第四卷“粹精”:指谷物加工,取得谷物中纯粹、精华的部分。本卷介绍稻、麦、黍(糜子)、稷(黍的一种)、小米、高粱、芝麻、豆类等粮食的加工方法。第五卷“作咸”:指制造食盐。《尚书》有“润下作咸”一语。本卷记述海盐、池盐、末盐(用地碱煎的盐)和崖盐(岩盐)的生产技术。第六卷“甘嗜”:指制糖。本卷介绍种蔗、制糖、养蜂以及用谷物制造糖浆的技术。第七卷“陶埏”:指陶瓷生产。《旬子》有“陶人埏埴(揉粘土)而为器”一语。本卷介绍烧制砖瓦、缸瓮和其他陶瓷器的生产。第八卷“冶铸”:叙述钟、鼎、锅、炮、钱和铜镜、佛像等的铸造、原料配备、造型工艺及铸件修补方法。第九卷“舟车”:叙述车辆和船舶的种类、结构、制造方法以及驾驶操作技术。第十卷“锤锻”:叙述冶铁(锤、锻、焊接等)、炼钢、冶铜(熔、锤、焊及合金)和锻铸斧、锄、锉、锥、锯、刨、凿、锚、针等各种铁件的技术。第十一卷“燔石”:指烧制矿石。本卷介绍烧炼石灰、蛎灰、矾石、硫黄、砒石,以及开采煤炭的技术。第十二卷“膏液”:指油脂生产。本卷叙述各种食油、灯油和制烛用油的榨油技术。第十三卷“杀青”:指造纸。《后汉书》有“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一语。本卷介绍制造各种纸张的技术。第十四卷“五金”:关于金、银、铜、铁、锡、铅、倭铅(锌)等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技术。第十五卷“佳兵”:指兵器。先秦哲学著作《老子》有“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一语。本卷讲弓、弩(用机械发射的弓)、箭、干(盾牌)、火药和各种火器的制造技术。第十六卷“丹青”:指颜料。《汉书》有“丹青所画”一语。本卷叙述朱砂、水银、银朱和烟墨的制造技术。朱砂即辰砂(硫化汞矿物),可从中提炼水银(汞),也可作红色颜料或药物用。银朱是由水银加硫黄后升华而成的硫化汞,也可作红色颜料。第十七卷“曲蘖”:曲指酒母;蘖原意为稻麦等的萌芽,此处指用稻麦酿酒。本卷讲制造酒曲、配药用的神曲、防腐用的红曲和酿酒的技术。第十八卷“珠玉”:讲述珍珠、玉石、玛瑙、水晶等采取和琢制加工的技术。除上述十八卷外,原来还有“观象”、“乐律”两卷。全书付刻前,宋应星感到自己对这两门学问研究得还不够,便把这两篇删掉了。

天工开物是明代谁所著?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状况。扩展资料《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天工开物》是谁的著作?

《天工开物》是谁的著作? 1.徐光启 2.宋应星 正确答案:宋应星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卷跋文言文

1. 帮我翻译一下《天工开物 序》原文 天工开物序/宋应星(戴文和译) 上天覆盖、大地承载,物的数目,号称上万,产生的事情也因为这样而委曲、变通到完成,没遗漏什麽,这那里是人力造成的呢!既然事物多到上万的数量,如果一定要别人口头传授、自己亲眼看到,然后才能够认识的话,那能认识的事物有多少呢?在万事万物里头,其中无益人类和有益人类的,它们各占了一半。世上有些绝顶聪明、博通事物的人,众人都很推崇他──他乃至於连枣梨的花都不认识,却凭空猜测楚王的萍宝;连釜鬵(饭锅)一般的样式都很少见过,却在夸谈楚国的方鼎。画家们喜欢画鬼魅,却不喜欢画狗和马,就算是(博学多闻)的郑国公孙侨、晋代张华,又那里值得称赞呢! 我很幸运地生在明白事物顶盛的时代,云南的车马,可以顺利通贯到辽阳;岭南边地的官宦、商人,可以任意到蓟北游览。在方圆万里里面,有什麽事、什麽物没办法见见呢?没办法看看呢?如果读书人是生在东晋初年或南宋末叶,那麽他看到燕、秦、晋、豫各地的土产,一定错当成是外国(族)的物品了。从与外国(族)贸易处买到的皮衣、皮帽,和古代肃慎的楛矢有什麽不一样呢?而且那些王孙、皇子,从小生长在深深的宫殿内,御厨里精白的米粒正发出香味的时候,就想到要看看耒耜的农具;宫内女官正在裁剪锦绣衣裳,就会去想像什麽是纺织机和丝线。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翻图看一看的话,那就如获至宝了。这些年来我写了一本书,名叫做「天工开物卷」。真悲伤啊!我实在太穷了,虽想要买些奇(罕)的书籍来加以考证,却苦於没有充裕的财力;虽想要招请志同道合的朋友,研究商量里头的真假,却缺乏能够招待宾友的客馆。只好这样子任它孤陋、任它寡於见闻,而把疑问埋藏在内心里而来撰写它,这难道是恰当的吗? 我的朋友涂伯聚先生,意念真诚,感动天地,心思灵敏、穷究事物的道理,凡是古今有一句好话,有可取的小长处,一定勤勤恳恳和它相投合、相成全。去年我的《画音归正》一书,就是由於先生的赞助而付印出版;现在又有后续的使命,再拿这本书来继续前书的赞助、付印。这也是往日的缘分相召相牵吧! 这本书分前后卷,首卷为,末卷为,这是用来表示看重五谷而看轻金玉的意义。其中、二卷,他们的道理过於精深,我自己衡量并非我的专长所在,所以在付印之际就把它们删掉了。我请求那些追求高深学问的文人们,把这本书丢掷到桌上去吧!因为它对於登科中第、升官出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啊! 时间是崇祯十年四月,奉新宋应星写於自家的问堂里。 呵呵!~从网上抄来的!~ 2. 天工开物全文 《天工开物卷》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肃慎之失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著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 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天工开物u2022乃粒第一》 《天工开物u2022乃服第二》 《天工开物u2022彰施第三》 《天工开物u2022粹精第四》 《天工开物u2022作咸第五》 《天工开物u2022甘嗜第六》 《天工开物u2022陶埏第七》 《天工开物u2022冶铸第八》 《天工开物u2022舟车第九》 《天工开物u2022锤锻第十》 《天工开物u2022燔石第十一》 《天工开物u2022膏液第十二》 《天工开物u2022杀青第十三》 《天工开物u2022五金第十四》 《天工开物u2022佳兵第十五》 《天工开物u2022丹青第十六》 《天工开物u2022曲蘖第十七》 《天工开物u2022珠玉第十八》 3. 天工开物全文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天工开物》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 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异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 匹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共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 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未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 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佰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时 祟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上篇: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杀青:造纸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 麹蘖: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 4. 《水经注》,《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 《天工开物》是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以下资料供参考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 天工开物一书主要介绍了哪些东西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6. 《天工开物· 乃服》译文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天工开物-乃服 (1) 刘和通主读乃服指衣服,词出《千字文》: "乃服衣裳"。 人生四大需要,"衣"它占一席,能不重要?上至帝王贵族,下至贩夫走卒,衣服虽有华丽粗陋之别,但用来御寒及遮掩身体乃是必须的,此也是 *** 最大的区别。本章是全书最长的一章,"衣"之种种,叙述甚详,现在我们说"衣"之重要,其实自古已然。 书上说现今(明朝)像仙女巧妙的织布技术传遍人间,到处都有织布机、提花机 的织造技巧,但又有多少人去了解它?这应该是人生的一大缺憾吧!不但如此,更进一步,应该由衣服原料的由来——属草木之棉、麻、葛;属禽兽昆虫者貂、狐、羊、蚕等加以了解。其中尤属养蚕,还真忙碌得很,由宋朝诗人范成大 诗云:「…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可知一二;而且养蚕期间,还真叫人念兹在兹,大意不得,宋朝诗人谢枋得即直名,诗曰:「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这其中的辛苦,外人又能体会多少。 於此,我们来了解蚕的一切,以知丝缕之所自。首先由蛹羽化成蚕蛾,大约十多天,雄雌均同,即破茧而出。 雌蚕蛾身躯较雄蚕蛾为大,但头部一对触角,则雄较雌来得大(今知这是最简单分辨性别的方法)。雌者伏而不动,雄者飞扑,遇雌即交 (据知,乃雌蛾尾端有香水囊,外散气味以诱雄蛾!非盲目之飞也。) 。交配时间为6-8小时,过后雄蛾即死;雌蛾接著产卵,不间断,连续均匀的约生卵二百粒(唯现今文献称少则300粒,多至700粒,是品种改良以致之?或其他?待查。) 产完卵后即不再吃任何东西,不久就会死亡。以事先备妥之厚纸片供蚕卵附著(因卵的外表有一层糊状物质,可附著而不掉落。) 蚕卵可收藏以待来年,但应用竹或木为方架撑之,高悬於梁上透气避日之处,且不得有桐油、烟煤、火气或下雪时应先收藏,待雪过后再悬挂。 为了要淘汰不良之品种,其方法(一):用石灰水或盐水浸泡蚕卵12天,品质不佳者自死即不孵化。(二):露天方式,以竹盘盛之摊於屋顶,任凭霜风雪雨雷电之摧残需12日,亦可达到筛选之效。 蚕有早种(指一年孵化一次,又名一化蚕)、晚种(指一年孵化二次,又名二化蚕)二种,晚种孵出幼虫较早种约早五、六天,结茧亦在先,但茧较早种约轻三分之一。茧有黄、白二色,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又可得另一褐色茧。 黄色蚕丝以猪胰脏漂洗可成白色。茧的形状有:二化性蚕如葫芦样、天露浴蚕为椭圆形或扁圆。 清明时节一过天气转暖,蚕即可自行孵化而不必靠衣被遮盖保暖,因此蚕室宜向东南方位,周围缝隙且用纸糊封,上方应有天花板。若再遇寒天,则炭火取暖。 初次喂食蚕蚁时,应将桑叶切细,且桑叶须乾燥,若已达五龄蚕(经过四次脱皮)时,可喂食湿叶,此后吐丝较有光泽。 清除蚕纸的残叶,粪便、脱皮等不洁物,谓之除沙。 懒得除沙,则导致生病或压死;然太过勤快则所得蚕丝太粗。蚕以吃桑叶为大宗,尚有吃柘叶、榆叶、蒿苣叶、生兰叶等。 蚕若是胸部透明发亮,通身黄色,头渐大尾渐小,游走不眠,食量少,即生病了,应即去之,以免传染。蚕经过四次脱皮(蚕宝宝每隔七天要眠一次,不吃不动,经过眠之后,就会开始脱皮。) 称为五龄蚕,体色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也不爱吃桑叶,即表示将要吐丝结茧。蚕的孵出及开始结茧的时间,均在辰巳 (上午7点至11点)二个时辰。 (此一发现乃世界最早有之纪录)。蚕喜欢温暖,因此初始结茧时,置一小炭火,引其吐丝结茧。 之后,炭再加半斤,使其吐出来之蚕丝随即乾燥,丝质经久而不坏。蚕室通风要良好,靠近炭火之茧不可作为"种"用。 结茧半日可成形,再经一日左右,共约两昼夜就完成。一个蚕茧重约0.3-0.5公克,长约1000-1500公尺。 煮茧抽丝,穷一人之力,日可卷取30两。若丝要粗一点,如绫罗丝,则一次投茧20枚;包头丝细些,只投10来枚。 当蚕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即可看到丝绪,用手提绪,绕上鼓轮,且过移丝杆,终至卷丝车上。凡次佳之双茧(双蚕共一茧)或锅底的残茧或蛾口茧则作为丝绵,有人世世代代专门作此丝绵者,此即为棉衣、棉袄之丝也。 打成线, 织成湖绸,价值很高;若用花机织出的产品叫做花绵,则价格更高。为要织造成匹,因此把卷丝车上成卷的丝予以分卷成小丝轴,作为纬丝之用。 一般而言,经丝比纬丝用量少,约4与6之比。而经丝则由小丝轴再牵拉整理,绕於印架上,且定蔻幅;若须上浆者,此时即上浆处理,不上浆者就直接卷於经轴上作为经丝;但不需上浆者,其蔻幅两旁之经丝,各20几条仍需要上浆,用以使布织成后之两边缘较紧固。 上浆之目的,为了增加丝的强度 ,以满足织造时拉伸之力。浆料为作面筋之粉屑,亦有用牛皮胶水上浆者,叫做清胶纱。 上浆后可自乾。有了经轴上的经丝,欲上花机(能织凹凸花样、斜纹之织机之称谓)织造之前, 每条经丝均需穿综度蔻。 且说经丝之数,织罗纱时,织蔻以800齿为准,织绫绢者为1200齿,每个寇齿中所穿的经丝,每四根合成两根,罗纱的经丝共3200根,凌绢丝约5000-6000根,如此多、纤细又不易拿捏的经纱,先穿过。

《天工开物》作者是谁

宋应星,我国明代著明的科学家。

宋应星能够写出《天工开物》的原因是什么

崇祯十年( 1637 年)宋应星写成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明代以及此前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该书详细总结记载了备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和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制造过程,以及组织管理生产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并附有 123 幅插图。在撰作过程中,宋应星十分重视调查、试验,虚心向农夫、工匠请教,对一些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每每亲自实践体会。他对金、铜、银比重的描绘和对黄金咸色的测定、对油料出油率的统计以及对生产器具和产品长、宽、高、深、重量、容积、比率等技术指标所做精确记述,无一不是运用数量、比重等数学、物理方法亲自“穷究试验”的结果,并由此把劳动者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的理论概括阶段。《天工开物》作为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科技百科全书,不但在中国科技史上前所未见,树立了光辉的里程碑;而且在世界科学技术从古代中世纪传统向近代科学转变的潮流中也居于前列,产生了深远影响。 晚明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是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工商业繁盛刺激的产物,此刻尚有一些科学巨匠跻身世界先进潮流。英国学者李约瑟即曾盛赞朱载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天工开物》是 17 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天工开物》传入日本在学术界形成“开物学派”,推进了明治维新。但从总体上看,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并未能冲破传统封建体制的束缚,仍停留在积累整理资料和总结经验为主的传统轨道,或体现在商用数学、珠算技术等实用技术方面,和西方以实验和数学研究结合发现一些重要定律的近代科学相比,已明显逊色、落后。而且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科学成果△也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不能和社会生产结合,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朱载靖的重大发明在当时便“未及实行”,以后又长期埋没,徐弘祖等人的研究成果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入清之后,活挨贵族入主中原,专制集权统治的再度强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以及社会经济长期未能超出封建制范围,这一切使科学技术不可能得到重大发展。清前期较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在天文历算方面有王锡阐、梅文鼎、梅彀成、明安图、王贞仪等人的著述,农学与水利学方面有鄂尔泰等人编修的农书《授时通考》、张履祥编《补农书》和水利学著作《陈潢河防述言》,医学方面的进展仍局限在传统中医学的范畴,其中以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较多新意。有清一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更加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不复再现晚明时期的短暂辉煌,未能涌现站在时代前列的世界级科学巨匠。

《天工开物》第十五卷的《火药》的翻译! 快点!很急啊!

原文:凡硫磺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北狄无黄之国,空繁硝产,故中国有严禁。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尘细末也。

天工开物是由哪两个成语组成的

天宫和开悟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与《农政全书》有何异同?

一、成书时间不同。《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二、作者不同。《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三、内容不同。《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民要术百度百科-天工开物百度百科-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人。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思想启蒙:《天工开物》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灿烂的科学活跃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宋明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微弱的发展稀疏的存在着。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新的社会现实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格物穷理”的兴趣。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乃服篇》写了什么内容?

《天工开物·乃服篇》说:“凡茧色唯黄白两种,以、陕、晋、豫有黄无白,嘉湖有白无黄。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为褐蚕。”又说:“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此,一异也。”“幻”是变化的意思,“幻出嘉种”即变化产生了优良蚕种。从这两则记载,可知当时蚕农做了两组家蚕杂交工作。其一是,吐黄丝种的雄蚕和吐白丝的雌蚕杂交;其二是雄性的“早种蚕”与雌性的“晚种蚕”杂交。第一组杂交产生了吐褐色丝的杂种,第二组杂交产生了“嘉种”,即产生了优良品种。

朱的天工开物·朱

凡朱砂、水银、银朱,原同一物,所以异名者,由精粗老嫩而分也。上好朱砂出辰、锦(1)(今名麻阳)与西川者,中即孕汞(2),然不以升炼。盖光明、箭镞、镜面等砂(3),其价重于水银三倍,故择出为朱砂货鬻。若以升汞(4),反降贱值。惟粗次朱砂方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凡朱砂上品者,穴土十余丈乃得之。始见其苗,磊然白石,谓之朱砂床。近床之砂,有如鸡子大者。其次砂不入药,只为研供画用与升炼水银者。其苗不必白石,其深数丈即得。外床或杂青黄石,或间沙土,土中孕满,则其外沙石多自折裂。此种砂贵州思、印、铜仁(5)等地最繁,而商州、秦州(6)出亦广也。凡次砂取来,其通坑色带白嫩者,则不以研朱,尽以升汞。若砂质即嫩而烁视欲丹者,则取来时,入巨铁碾槽中,轧碎如微尘,然后入缸,注清水澄浸。过三日夜,跌取其上浮者,倾入别缸,名曰二朱。其下沉结者,晒干即名头朱也。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或用缸中跌出浮面二朱,水和搓成大盘条,每三十斤入一釜内升汞,其下炭质亦用三十斤。凡升汞,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旁盐泥紧固。釜上用铁打成一曲弓溜管,其管用麻绳密缠通梢,仍用盐泥涂固。煅火之时,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插处一丝固密),一头以中罐注水两瓶,插曲溜尾于内,釜中之气达于罐中之水而止。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汞,布于满釜。冷定一日,取出扫下。此最妙玄化(7),全部天机也(《本草》胡乱注:凿地一孔,于碗一个盛水)。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其法或用磬口泥罐,或用上下釜(8)。每水银一斤,入石亭脂(即硫黄制造者)二斤,同研不见星,炒作青砂头,装于罐内。上用铁盏盖定,盏上压一铁尺。铁线兜底捆缚,盐泥固济口缝,下用三钉插地鼎足盛罐。打火三柱香久,频以废笔蘸水擦盏,则银自成粉,贴于罐上,其贴口者朱更鲜华。冷定揭出,刮扫取用。其石亭脂沉下罐底,可取再用也。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三两五钱,出数藉硫质而生。凡升朱与研朱,功用亦相仿。若皇家、贵家画彩,则即同辰、锦丹砂研成者,不用此朱也。凡朱,文房胶成条块,石砚则显,若磨于锡砚之上,则立成皂汁。即漆工以鲜物彩,惟入桐油调则显,入漆亦晦也。凡水银与朱更无他出,其汞海、草汞之说(9),无端狂妄,耳食者(10)信之。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汞,所谓造化之巧已尽也。选自《天工开物·丹青》 (1)辰、锦:辰州府,治在今湖南沅陵。此辰当指辰州治下之辰溪,另麻阳在辰溪之西南。(2)孕汞:含有汞(水银)。(3)光明、箭镞(zú)、镜面等砂:俱朱砂,当以其功用为名。(4)升汞:提炼水银。(5)思、印、铜仁:贵州思南、印江、铜仁,俱在今贵州东北部。(6)商州、秦州:今陕西商县、甘肃天水。(7)玄化:变化。《淮南子-汜论》:“使鬼神能玄化。”(8)上下釜:一上一下,口径一样的两只锅。(9)汞海、草汞之说:此针对《本草纲目-金石部》所引诸家说,以为可从马齿苋中提炼水银而言。此说未必“无端狂妄”。(10)耳食者:轻信耳食之言者。 朱砂、水银和银朱本来都是同一类东西,名称不同只是由于其中精与粗、老与嫩等的差别所造成的。上等的朱砂,产于湖南西部的辰水、锦江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朱砂里面虽然包含着水银,但不用来炼取水银,这是因为光明砂、箭镞砂、镜面砂等几种朱砂比水银还要贵上三倍,因此要选出来销售。如果把它们炼成水银,反而会降低它们的价值。只有粗糙的和低等的朱砂,才用来提炼水银,又由水银再炼成银朱。上档次的朱砂矿,要挖土十多丈深才能找到。发现矿苗时,只看见一堆白石,这叫做朱砂床。靠近床的朱砂,有的像鸡蛋那样大块。那些次等朱砂一般是不用来配药的,而只是研磨成粉供绘画或炼水银用。这种次等朱砂矿不一定会有白石矿苗,挖到几丈深就可以得到,它的矿床外面还掺杂有青黄色的石块或沙土,由于土中蕴藏着朱砂,因此石块或沙土大多自行裂开。这种次等朱砂以贵州东部的思南、印江、铜仁等地最为常见,而陕西商县、甘肃天水县一带也十分常见。次等朱砂,如果整条矿坑都是质地较嫩而颜色泛白的,就不用来研磨做朱砂,而全部用来炼取水银。如果砂质虽然很嫩但其中有红光闪烁的,就用大铁槽碾成尘粉,然后放入缸内,用清水浸泡三天三夜,然后摇荡它把上浮的砂石倒入别的缸里,这是二朱,把下沉的取出来晒干成头朱。升炼水银,要用嫩白次等朱砂或缸中倾出的浮面二朱,加水搓成粗条,盘起来放进锅里。每锅共装三十斤,下面烧火用的炭也要三十斤。锅上面还要倒扣另一只锅,锅顶留一个小孔,两锅的衔接处要用盐泥加固密封。锅顶上的小孔和一支弯曲的铁管相连接,铁管通身要用麻绳缠绕紧密,并涂上盐泥加固,使每个接口处不能有丝毫漏气。曲管的另一端则通到装有两瓶水的罐子中,使熔炼锅中的气体只能到达罐里的水为止。在锅底下起火加热,约共煅烧十个钟头后,朱砂就会全部化为水银布满整个锅壁。冷却一天之后,再取出扫下。这里面的启发最难以捉摸,自然界的变化真是奥妙无穷(《神农本草经》注释中说什么炼水银时要“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等等,那是胡乱注的)!把水银再炼成朱砂,因此就叫做银朱。提炼时用一个开口的泥罐子或者用上下两只锅。每斤水银加入石亭脂(天然硫黄)两斤一起研磨,要磨到看不见水银的亮斑为止,并炒成青黑色,装进罐子里。罐子口要用铁盏盖好,盏上压一根铁尺,并用铁线兜底把罐子和铁盏绑紧,然后用盐泥封口,再用三根铁棒插在地上用以承托泥罐。烧火加热时需要约燃完三炷香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用废毛笔蘸水擦擦铁盏面,那么水银便会变成银朱粉凝结在罐子壁上,贴近罐口的银朱色泽更加鲜艳。冷却之后揭开铁盏封口,把银朱刮扫下来。剩下的石亭脂沉到罐底,还可以取出来再用。每一斤水银,可炼得上等朱砂十四两、次等朱砂三两半,其中多出的重量是凭借石亭脂的硫质而产生的。用这种方法升炼成的朱砂跟天然朱砂研成的朱砂功用差不多。皇家贵族绘画,用的是辰州、锦州等地出产的丹砂直接研磨而成的粉,而不用升炼成的银朱粉。书房用的朱砂通常胶合成条块状,在石砚上磨就能显出原来的鲜红色。但如果在锡砚上磨,就会立即变成灰黑色。当漆工用朱砂调制红油彩来粉饰器具时,和桐油调在一起就会色彩鲜明,和天然漆调在一起就会色彩灰暗。水银和朱砂再没有别的出处了。关于水银海和水银草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只有盲目轻信的人才会相信。水银在升炼为朱砂之后,再不能还原为水银了,因为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工巧到此施展完了。

《天工开物》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属于哪个朝代

明代宋应星著

天工开物稻翻译及原文

  《天工开物》中《稻》的原文: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暵乾无忧,此一异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译文:   水稻的品种最多。不粘的稻叫秔(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黏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黏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但结实甚少,滋养全无,不值得崇尚。

天工开物主要是讲什么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宋应星在任江西省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体例《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说白了,就是介绍古代的科学技术

“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

“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出于先秦古籍《易经u2022系辞上》。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天工开物》一书就论述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总的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由于“天工”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才创造出万物。“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天工开物》中是如何记载水稻生产的?

这里试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天工开物》的科学价值。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很多农作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驯化选育而成的。明代时农业生产更有所发展,以水稻生产为例。《天工开物》就作了详细的记述。书中谈到品种和浸种、育秧、分栽的技术,谈到早稻、晚稻和间作的双季稻的栽培方法,记录了某些水稻品种的变异现象。关于施肥,除举出人畜粪便、榨油枯饼、草皮、木叶等以外,还提到南方用磨绿豆粉的水浆灌田,黄豆价贱时以豆作肥料,这是以前的农书中所没有谈到的。关于改良土壤,讲到对土性带冷浆者施用骨灰和少量石灰,对土质坚硬者要用烧土法;这是我国关于合理使用磷肥的最早记录。并于耕作和田间管理,记载了耕、耙、耘、耔(培土)的工具和技术。灌溉方法,记述了筒车、牛车、踏车、拔车等各种水车和井上汲水工具桔梓等灌溉工具的使用效率。此外,还总结了水稻因遇水、旱、风、虫、雀鸟啄食等而出现的八种灾害及其防治方法,这在古农书中也是罕见的。《天工开物》讲到的水稻耕作技术,有许多直到现代还在使用。

《天工开物》关于炼铁方面有哪些记载?

炼铁方面,炼铁炉已使用活塞式木风箱,可以连续鼓风,强化冶炼过程,这项重要发明比欧洲要早。《天工开物》的记载,反映出当时炼铁技术的几个特点和优点。第一是钢铁生产程序的创造:先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由生铁炼成熟铁,然后由生铁、熟铁合炼成钢。第二是炼铁炉操作的半连续性:在第一炉出铁之后,用泥堵住出铁口,鼓风再炼二炉。这比当时欧洲的间歇式生产要先进。第三是生铁、熟铁连续生产的工艺:把炼铁炉和炒铁炉串联使用,使从炼铁炉流出的生铁水,直接流进炒铁炉炒成熟铁,从而减少了一次再熔化的过程,既加快了速度,提高产量,又节省了燃料。当时的欧洲还没有这种方法。第四是熔剂的使用:把生铁炒成熟铁的时候,用细泥灰作熔剂,撒在铁水上面,同时用木棍不停地搅拌,以加速生铁的氧化。这些技术在当时都是先进的。

《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区别?

写的内容不一样《天工开物》涉及的是农业与手工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涉及的是农学理论技术,是一部集我国古代传统农学之大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全书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医药、工程建筑、工艺技术、语言文字、文学、卜筮、史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该书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著之首,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望可以帮助记得加一分哦!!!谢谢!Thanks!!

《天工开物》第一卷第一章

第一卷第一章《乃粒》讲稻、麦、杂粮的种植、栽培技术及各种农具与水利机械.

《天工开物》中的明朝采矿是要用长竹子中间打空了,伸进去干什么?

伸进去,吸取瓦斯。。。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扩展资料:《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为什么《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此书内容详尽全面

天工开物是谁创作的?

宋应星

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应该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天工开物>的作者生于哪个朝代?

怎样区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一、成书时间不同。《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二、作者不同。《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三、内容不同。《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民要术百度百科-天工开物百度百科-农政全书

《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区别?

写的内容不一样 《天工开物》涉及的是农业与手工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涉及的是农学理论技术,是一部集我国古代传统农学之大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全书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医药、工程建筑、工艺技术、语言文字、文学、卜筮、史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该书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著之首,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望可以帮助 记得加一分哦!!! 谢谢!Thanks!!

天工开物写了什么

1、《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2、《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各被誉为什么

《本草纲目》被国外学者誉为是 中国之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下篇·丹青原文及译文

  下篇·丹青   原文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斯文千古之不坠也,注玄尚白,其功孰与京哉?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水银白而至红呈其变。造化炉锤,思议何所容也。五章遥降,朱临黑而大号彰。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文房异宝,珠玉何为?至画工肖像万物,或取本姿,或从配合,而色色咸备焉。夫亦依坎附离,而共呈五行变态,非至神孰能与于斯哉?   ○朱   凡朱砂、水银、银朱,原同一物,所以异名者,由精细老嫩而分也。上好朱砂出压辰、锦(今名麻阳)与西川者,中即孕Е,然不以升炼。盖光明、箭镞、镜面等砂,其价重于水银三倍,故择出为朱砂货鬻。若以升水,反降贱值。唯粗次朱砂方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   凡朱砂上品者,穴土十余丈乃得之。始见其苗,磊然白石,谓之朱砂床。近床之砂,有如鸡子大者。其次砂不入药,只为研供画用与升炼水银者。其苗不必白石,其深数丈即得。外床或杂青黄石,或间沙土,土中孕满,则其外沙石多自折裂。此种砂贵州思、印、铜仁等地最繁,而商州、秦州出亦广也。   凡次砂取来,其通坑色带白嫩者,则不以研朱,尽以升Е。若砂质即嫩而烁视欲丹者,则取来时,入巨铁碾槽中,轧碎如微尘,然后入缸,注清水澄浸。过三日夜,跌取其上浮者,倾入别缸,名曰二朱。其下沉结者,晒干即名头朱也。   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或用缸中跌出浮面二朱,水和槎成大盘条,每三十斤入一釜内升Е,其下炭质亦用三十斤。凡升Е,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傍盐泥紧固。釜上用铁打成一曲弓溜管,其管用麻绳缠通梢,仍用盐泥涂固。煅火之时,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插处一丝固密。)一头以中罐注水两瓶,插曲溜尾于内,釜中之气在达于罐中之水而止。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Е,布于满釜。冷定一日,取出扫下。此最妙玄,化全部天机也。(《本草》胡乱注,“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   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其法或用磬口泥罐,或用上下釜。每水银一斤入石亭脂(即硫黄制造者)二斤,同研不见星,炒作青砂头,装于罐内。上用铁盏盖定,盏上压一铁尺。铁线兜底捆缚,盐泥固济口缝,下用三钉插地鼎足盛罐。打火三炷香久,频以废笔蘸水擦盏,则银自成粉,贴于罐上,其贴口者朱更鲜华。冷定揭出,刮扫即用。其石亭脂沉下罐底,可取再用也。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三两五钱,出数藉硫质而生。   凡升朱与研朱,功用亦相仿。若皇家、贵家画彩,则即同辰、锦丹砂研成者,不用此朱也。凡朱,文房胶成条块,石砚则显,若磨于锡砚之上,则立成皂汁。即漆工以鲜物彩,唯入桐油调则显,入漆亦晦也。凡水银与朱更无他出,其Е海、草Е之说无端狂妄,耳食者信之。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Е,所谓造化之巧已尽也。   ○墨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心而燃炷者也。   凡ue283油取烟,每油一斤得上烟一两余。手力捷疾者,一人供事灯盏二百付。若刮取怠缓则烟老,火燃质料并丧也。其余寻常用墨,则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有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卖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用之。其余则供漆工、垩工之涂玄者。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其和胶之后,以捶敲多寡分脆坚。其增入珍料与漱金、衔麝,则松烟、油烟增减听人。其余《墨经》、《墨谱》,博物者自详,此不过粗纪质料原因而已。   ○附   胡粉(至白色,详《五金》卷。)   黄丹(红黄色,详《五金》卷。)   淀花(至蓝色,详《彰施》卷。)   紫粉(纟辰红色,贵重者用胡粉、银朱对和,粗者用染家红花滓汁为之。)   大青(至青色,详《珠玉》卷。)   铜绿(至绿色,黄铜打成板片,醋涂其上,裹藏糠内,微藉暖火气,逐日刮取。)   石绿(详《珠玉》卷。)   代赭石(殷红色,处处山中有之,以代郡者为最佳。)   石黄(中黄色,外紫色,石皮内黄,一名石中黄子。)   译文   宋先生说:古代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而不失散,靠的就是白纸黑字的文献记载,这种功绩是无与伦比的。火是红色的,其中却酝酿着最黑的墨烟;水银是白色的,而最红的银朱却由它变化而来。大自然的熔炉锤炼变化万千,真是不可思议啊!从遥远的时代五色就已经出现,有了朱红色和墨色这两种主要颜色就能使得重大的号令得到彰扬;万卷图书,阅读时用朱红色的笔在黑色的字加以圈点从而使好文章焕发了异彩。文房自有笔、墨、纸、砚四宝,在这里即便是珠玉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呢?至于画家描摹万物,有的人使用原色,有的人使用调配出来的颜色,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颜色也就齐备了。颜料的调制,要依靠水火的作用,而表现在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事物(五行)的相互磨合变化之中,若不是世间最为玄妙的大自然,谁能做到这一切呢?   朱   朱砂、水银和银朱本来都是同一类东西,名称不同只是由于其中精与粗、老与嫩等的差别所造成的。上等的朱砂,产于湖南西部的辰水、锦江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朱砂里面虽然包含着水银,但不用来炼取水银,这是因为光明砂、箭镞砂、镜面砂等几种朱砂比水银还要贵上三倍,因此要选出来销售。如果把它们炼成水银,反而会降低它们的价值。只有粗糙的和低等的朱砂,才用来提炼水银,又由水银再炼成银朱。   上档次的朱砂矿,要挖土十多丈深才能找到。发现矿苗时,只看见一堆白石,这叫做朱砂床。靠近床的朱砂,有的像鸡蛋那样大块。那些次等朱砂一般是不用来配药的,而只是研磨成粉供绘画或炼水银用。这种次等朱砂矿不一定会有白石矿苗,挖到几丈深就可以得到,它的矿床外面还掺杂有青黄色的石块或沙土,由于土中蕴藏着朱砂,因此石块或沙土大多自行裂开。这种次等朱砂以贵州东部的思南、印江、铜仁等地最为常见,而陕西商县、甘肃天水县一带也十分常见。   次等朱砂,如果整条矿坑都是质地较嫩而颜色泛白的,就不用来研磨做朱砂,而全部用来炼取水银。如果砂质虽然很嫩但其中有红光闪烁的,就用大铁槽碾成尘粉,然后放入缸内,用清水浸泡三天三夜,然后摇荡它把上浮的砂石倒入别的缸里,这是二朱,把下沉的取出来晒干成头朱。   升炼水银,要用嫩白次等朱砂或缸中倾出的浮面二朱,加水搓成粗条,盘起来放进锅里。每锅共装三十斤,下面烧火用的炭也要三十斤。锅上面还要倒扣另一只锅,锅顶留一个小孔,两锅的衔接处要用盐泥加固密封。锅顶上的小孔和一支弯曲的铁管相连接,铁管通身要用麻绳缠绕紧密,并涂上盐泥加固,使每个接口处不能有丝毫漏气。曲管的另一端则通到装有两瓶水的罐子中,使熔炼锅中的气体只能到达罐里的水为止。在锅底下起火加热,约共煅烧十个钟头后,朱砂就会全部化为水银布满整个锅壁。冷却一天之后,再取出扫下。这里面的道理最难以捉摸,自然界的变化真是奥妙无穷(《神农本草经》注释中说什么炼水银时要“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等等,那是胡乱注的)!   把水银再炼成朱砂,因此就叫做银朱。提炼时用一个开口的泥罐子或者用上下两只锅。每斤水银加入石亭脂(天然硫黄)两斤一起研磨,要磨到看不见水银的亮斑为止,并炒成青黑色,装进罐子里。罐子口要用铁盏盖好,盏上压一根铁尺,并用铁线兜底把罐子和铁盏绑紧,然后用盐泥封口,再用三根铁棒插在地上用以承托泥罐。烧火加热时需要约燃完三炷香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用废毛笔蘸水擦擦铁盏面,那么水银便会变成银朱粉凝结在罐子壁上,贴近罐口的银朱色泽更加鲜艳。冷却之后揭开铁盏封口,把银朱刮扫下来。剩下的石亭脂沉到罐底,还可以取出来再用。每一斤水银,可炼得上等朱砂十四两、次等朱砂三两半,其中多出的重量是凭借石亭脂的硫质而产生的。   用这种方法升炼成的朱砂跟天然朱砂研成的朱砂功用差不多。皇家贵族绘画,用的是辰州、锦州等地出产的丹砂直接研磨而成的粉,而不用升炼成的银朱粉。书房用的朱砂通常胶合成条块状,在石砚上磨就能显出原来的鲜红色。但如果在锡砚上磨,就会立即变成灰黑色。当漆工用朱砂调制红油彩来粉饰器具时,和桐油调在一起就会色彩鲜明,和天然漆调在一起就会色彩灰暗。   水银和朱砂再没有别的出处了。关于水银海和水银草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只有盲目轻信的人才会相信。水银在升炼为朱砂之后,再不能还原为水银了,因为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工巧到此施展完了。   墨   墨是由烟(炭黑)和胶二者结合而成的。其中,用桐油、清油或猪油等烧成的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一;用松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九。制造贵重的墨,本朝(明朝)最推崇安徽的徽州人。他们有时由于油料运输困难,于是派人到湖北的江陵、襄阳和湖南的辰溪、沅陵等地租屋居住,购买当地便宜的桐油就地点烟,燃成的烟灰带回去用来制墨。有一种墨,写在纸上后在阳光斜照下可泛红光,那是用紫草汁浸染灯芯之后,用点油灯所得的烟做成的。   燃油取烟,每斤油可获得上等烟一两多。手脚伶俐的,一个人可照管专门用于收集烟的灯盏二百多副。如果刮取烟灰不及时,烟就会过火而质量下降,造成油料和时间的大浪费。其余的一般用墨,都是用松烟制成的,先使松树中的松脂流掉,然后砍伐。松脂哪怕有一点点没流干净,用这种松烟做成的墨就总会有渣滓,不好书写。流掉松脂的方法是,在松树干接近根部的地方凿一个小孔,然后点灯缓缓燃烧,这样整棵树上的松脂就会朝着这个温暖的小孔倾流出来。   烧松木取烟,先把松木砍成一定的尺寸,并在地上用竹篾搭建一个圆拱篷,就像小船上的遮雨篷那样,逐节连接成长达十多丈,它的内外和接口都要用纸和草席糊紧密封。每隔几节,留出一个出烟小孔,竹篷和地接触的地方要盖上泥土,篷内砌砖要预先设计一个通烟火路。让松木在里面一连烧上好几天,冷歇后人们便可进去刮取了。烧松烟时,放火通烟的操作顺序是从篷头弥散到篷尾。从那靠尾一二节中取的烟叫做清烟,是制作优质墨的原料。从中节取的烟叫做混烟,用做普通墨料。从近头一二节中取的烟叫做烟子,只能卖给印书的店家,仍要磨细后才能用。其他的就留给漆工、粉刷工作为黑色颜料使用了。   造墨用的松烟,放在水中长时间浸泡的话,其中那些精细而纯粹的会浮在上面,粗糙而稠厚的就会沉在下面。在和胶调在一起固结之后,用锤敲它,根据敲出的多少来区别墨的坚脆。至于在松烟或油烟中刻上金字或加入麝香之类的珍贵原料,多少则可由人自行决定。其他有关墨的知识,《墨经》《墨谱》等书中都有所记述,想要知道更多知识的人,可以自己去仔细阅读,这里只不过是简单地概述一下制墨的原料和方法罢了。   附   胡粉(最白色,详见《五金》卷)。   黄丹(红黄色,详见《五金》卷)。   靛花(纯蓝色,详见《彰施》卷)。   紫粉(粉红色,贵重的用胡粉、银朱相互对和,粗糙的则用染布坊里的红花滓汁制成)。   大青(深蓝色,详见《珠玉》卷)。   铜绿(深绿色,具体制法是:将黄铜打成板片,在上面涂上醋,包裹起来放在米糠里,多少利用其中的温暖火气,每天从铜板面上刮取)。   石绿(详见《珠玉》卷)。   代赭石(殷红色,各地山中都有,以山西代县一带出产的质量为最好)。   石黄(中心黄色,表层紫色的一种石头,内层是黄色的,又叫做“石中黄子”)。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作者简介:宋应星(1587年—?),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今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举人出身,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以后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两则 翻译

稻水稻的品种最多。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但结实甚少,滋养全无,不值得崇尚。(选自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动)治 铁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为原料。先用铸铁做成砧,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用过的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时只损失其十分之一。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占十分之七,用木炭的占十分之三。在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木条烧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口),其火焰比煤更猛。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介。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用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熟铁、钢铁经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其质地不坚。乘出炉时将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中国小焊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的锻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但经年累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天工开物是哪个朝代

《天工开物》是明朝。《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经营。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制瓷业驰名中外,冶矿业由官营向民营发展,造船业发达等。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一些巨商往往致富于数千里之外,涌现了一些有名的商帮;沿海地区商贸中心和新兴市镇进一步发展。

《天工开物》上篇·作咸原文及译文

  上篇·作咸   原文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天有五气,是生五味。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焉。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四海之中,五服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而斥卤则巧生以待。孰知其所已然。   ○盐产   凡盐产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种,而东夷树叶,西戎光明不与焉。赤县之内,海卤居十之八,而其二为井、池、土碱。或假人力,或由天造。总之,一经舟车穷窘,则造物应付出焉。   ○海水盐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则异。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诘朝无雨,则今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茅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晨露气冲腾,则其下盐茅勃发,日中晴霁,灰、盐一并扫起淋煎。一法潮波浅被地,不用灰压。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沙于苇席上。俟潮灭顶冲过,卤气由沙渗下坑中,撤去沙、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又淮场地面有日晒自然生霜如马牙者,谓之大晒盐。不由煎炼,扫起即食。海水顺风飘来断草,勾取煎炼名蓬盐。   凡淋煎法,掘坑二个,一浅一深。浅者尺许,以竹木架芦席于上,将扫来盐料(不论有灰无灰,淋法皆同)铺于席上。四围隆起作一堤ue401当形,中以海水灌淋,渗下浅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浅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锅煎炼。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亦有两种制度。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栓合,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合缝处一以卤汁结塞,永无隙漏。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南海有编竹为者,将竹编成阔丈深尺,糊以蜃灰,附于釜背。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亦名盐盆,然不若铁叶镶成之便也。凡煎卤未即凝结,将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盖皂角结盐犹石膏之结腐也。   凡盐淮扬场者,质重而黑。其他质轻而白。以量较之。淮场者一升重十两,则广、浙、长芦者只重六七两。凡蓬草盐不可常期,或数年一至,或一月数至。凡盐见水即化,见风即卤,见火愈坚。凡收藏不必用仓廪,盐性畏风不畏湿,地下叠稿三寸,任从卑湿无伤。周遭以土砖泥隙,上盖茅草尺许,百年如故也。   ○池盐   凡池盐,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傍耕地为畦陇,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参入即淤淀盐脉。   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久则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也。以海水煎者细碎,而此成粒颗,故得大名。其盐凝结之后,扫起即成食味。种盐之人。积扫一石交官,得钱数十文而已。其海丰、深州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藉南风则大异也。   ○井盐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韫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围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性,故造井功费甚难。   其器冶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山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入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锥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盖井中空阔,则卤乞游散,不克结盐故也。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水入筒,用长ㄌ系竹沉下,其中水满。井上悬桔槔、辘轳诸具,制盘驾牛。牛曳盘转,辘轳绞ㄌ,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只用中釜,不用牢盆。)顷刻结盐,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凡川、滇盐井逃课掩盖至易,不可穷诘。   ○末盐   凡地碱煎盐,除并州末盐外,长芦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带杂黑色,味不甚佳。   ○崖盐   凡西省阶、凤等州邑,海井交穷。其岩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译文   宋先生说:自然界有五种气,于是相应地产生了五种味道。水性向下渗透并具有咸味这一事,周武王访问箕子后才开始懂得了这个道理。对于人来说,五味中的辣、酸、甜、苦,长期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对人的身体都没有多大影响,唯独盐,十天不吃,人就会像得了重病一样无精打采、软弱无力,甚至连只鸡也抓不住。这岂不正是说明首先是因为“天一生水”,即自然界产生了水,而水中产生的咸味正是人生命力的源泉吗?全国各地,无论是在京郊、内地,还是僻远的边疆,到处都有不长蔬菜和谷物等庄稼的不毛之地,然而即便在这些地方,食盐也能巧妙分布各处以待人们享用。有谁能知道这是怎么个道理呢?   盐产   食盐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等六种,但是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树叶盐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光明盐还不包括在其中。在我国的广阔幅员之中,海盐的产量约占五分之四,其余五分之一是井盐、池盐和土盐。这些食盐有的是靠人工提炼出来的,有的则是天然生成的。总之,凡是在交通运输不便、外地食盐难以运到的地方,大自然都会就地提供出食盐以备人之用。   海水盐   海水本身就具有盐分这种咸质。海滨地势高的地方叫做潮墩,地势低的地方叫做草荡,这些地方都能出产盐。同样是用海盐,但制取海盐所用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一种方法是在海潮不能浸漫的岸边高地上取盐,各户都有自己的地段和界线,互不侵占。估计第二天会天晴,于是就在当天将一寸多厚的稻、麦稿灰及芦苇、茅草灰遍地撒上、压紧并使其平匀。第二天早上,地下湿气和露气都很重,灰下已经结满了盐茅。等到雾散天晴,过了中午就可以将灰和盐一起扫起来,拿去淋洗和煎炼。另一种方法是,在潮水浅浅的地方,不用撒灰,只等潮水过后,如果第二天天晴,半天就能晒出盐霜来,然后赶快扫起来,加以煎炼。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能被海潮淹没的地方预先挖掘一个深坑,上面横架竹或木棒,竹木上铺苇席,苇席上铺沙。当海潮盖顶淹过深坑时,卤气便通过沙子渗入坑内,将沙子和苇席撤去,用灯向坑里照一照,当卤气能把灯冲灭的时候,就可以取卤水出来煎炼了。总之,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天晴,如果阴雨连绵多日,盐被迫停产,这就叫做“盐荒”。在江苏淮扬一带的盐场,人们靠日光把海水晒干,这种经过日晒而自然凝结的盐霜好像马牙似的,就叫做“大晒盐”,不需要再次煎炼,扫起来就可以食用了。此外,利用海水中顺风漂来的海草,人们捞起来熬炼而制出的盐叫做“蓬盐”。   盐的淋洗和煎炼的方法是挖一浅一深两个坑。浅的坑深约一尺左右,上面架上竹或木,在上面铺芦席,将扫起来的盐料(不论是有灰的还是无灰的,淋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铺在席子上面,四周堆得高些,做成堤坝形,中间用海水淋灌,盐卤水便可以渗到浅坑之中;深的坑约七到八尺深,接受浅坑淋灌下的盐水,然后倒入锅里煎炼。   煎盐的锅古时候叫做“牢盆”,这种牢盆的周长有好几丈,直径也有一丈多,只有两种规格和形制。其中一种是用铁做的,把铁锤打成叶片,再用铁钉铆合,盆的底部像盂那样平,盆深约一尺二寸,接口处经过卤汁结晶后堵塞住,就不会再漏了。牢盆下面砌灶烧柴,灶眼多的能有十二三个,灶眼少的也有七八个,用柴火同时烧煮一个锅。南海地区还有另外一种制法,那是用竹篾编成一个锅围的,锅围的直径约一丈、深约一尺。在锅围上糊上蛤蜊灰并衔接在锅的边上。锅下烧火到使卤水沸腾,一直到逐渐结成盐。这种盆也叫做“盐盆”,但总的来说不如用铁片做成的锅那样方便省事。煎炼盐卤汁的时候,如果没有即时凝结,可以将皂角舂碎掺和小米糠一起投入沸腾的卤水里搅拌均匀,盐分便会很快地结晶成盐粒。加入皂角而使盐凝结,就好像做豆腐时使用石膏一样。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地方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有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有时好几年来一次,也有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因此不能经常指望它。   盐遇到水后就会溶解,遇到风后就会流盐卤,碰上火却愈发坚硬。储藏盐不必用仓库。盐的特性是怕风吹但不怕地湿,只要在地上铺三寸来厚的稻草秆,任凭地势低湿也没有什么妨害的。如果周围再用砖砌上,缝隙用泥封堵上,上面盖上一尺多厚的茅草,这样即使放置一百年也不会发生变质。   池盐   我国有两个池盐产地,一处是在宁夏,出产的食盐供边远地区食用;另一处是山西解池,出产的食盐供山西、河南各郡县食用。解池位于河南安邑、猗氏和临晋之间,它的四周筑有城墙用来防卫保护盐池。池水深的地方,水呈现为深绿色。当地制盐的人,在池旁耕地耕成畦垄,把池内清水引入畦垄之中。但是要注意提防浊水流入,否则就将造成泥沙淤积盐脉。   每到春季就要开始引池水制盐,时间太晚了水就会变成红色。等到夏秋之交南风劲吹的时候,一夜之间就能凝结成盐,这种盐名叫“颗盐”,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大盐”。因为海水煎炼的盐细碎,而池盐则成颗粒状,所以得到了“大盐”的称号。池盐一经凝结成形后就可扫起供人食用。制盐的人,制成一石盐上交给官府,也不过只得几十文铜钱而已。在海丰和深州地区,把海水引入池内晒成的盐,凝结后扫起就可食用了,而不需再煎炼加工,这一点和池盐是一样的。但成盐的时间,以及它不需依靠南风吹这两点,就跟池盐大不相同了。   井盐   云南和四川两省,离海滨距离很远,交通也不便利,地势又很高,因此那两个省的盐就蕴藏在当地的地下。在四川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凿井取盐。盐井的圆周不过几寸,盐井的上口用一个小盂便能盖上,而盐井的深度必须要达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盐卤水层,因此凿井的代价很大,要花费很长时间,也很艰难。   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铁锥,铁锥的形状很像碓嘴,要把铁锥的尖端做得非常坚固锋利,才能用它在石上冲凿成孔。铁锥的锥身是用破开两半的竹片夹住,再用绳缠紧做成的。每凿进数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长。起初的这一丈多深,可以用脚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样。再深一些就用两手将铁锥举高然后再用力夯下去,这可能把石头舂得粉碎,随后把长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铁勺,把碎石挖出来。打一眼深井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打一眼浅井一个多月就能够成功了。如果井眼凿的过大,卤气就会游散,以致不能凝结成盐。当盐井凿到卤水层能打出水后,挑选一根长约一丈的好竹子,将竹内的节都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节,并在竹节的下端安一个吸水的单向阀门以便汲取盐水入筒。用长绳拴上这根竹筒,将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内就会汲满了盐水。井上安装桔槔或辘轳等提水工具。操作方法是套上牛,用牛拉动转盘而带动辘轳绞绳把盐水汲上来。然后将卤水倒进锅里煎炼(只用中等大小的锅,而不用牢盆),很快就能凝结成雪白的盐了。   四川西部地区有一种火井,非常奇妙,火井里居然全都是冷水,完全没有一点热气。但是,把长长的竹子劈开去掉竹节,再拼合起来用漆布缠紧,将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用曲管对准锅脐,把卤水接到锅里,只见热烘烘的,卤水很快就沸腾起来了。可是打开竹筒一看,却没有一点烧焦的痕迹。看不见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这真是人世间的一大奇事啊!   四川、云南两省的盐井,很容易逃避官税,难以追查。   末盐   用地碱煎熬的盐,除了并州的粉末盐之外,家住河北沿渤海湾一带的人们,也经常刮取地碱熬盐,但是这种盐含有杂质,颜色比较黑,味道也不太好。   崖盐   陕西省的阶州、凤县等地区,既没有海盐又没有井盐,但是当地的岩洞里却出产食盐,看上去很像红土块儿,任凭人们刮取食用,而不必通过煎炼。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工开物》这部著作告诉我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作出了多么可贵的创造,积累了多么丰富的经验;许多生产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的在当时的世界中是居于先进地位的。

《天工开物》

“天工,人其代之。”——《尚书》 “开物成务。”——《易经》 《天工开物》的由来来源于《尚书》和《易经》,意思是用人的聪明才智开发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协调。 今天看的《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和昨天看的一篇关于“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不谋而合。 当我们思考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科技就得以发展。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和兄长宋应升六次应试六次落榜,从青年到中年他们兄弟俩一直奔波在考场的路上。 虽然六次落榜,但路上看到的学到的农业、纺织和手工业等技术深深地烙在宋应星的脑海里。 于是他决定写一本记录工艺技术,传承于后人的好书。 他的信念与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天下富足”的心愿不谋而合。 舞台上,当宋应星穿越现代与袁隆平院士跨时空握手的那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现场的观众,包括电视机前的我,我们忍不住热泪盈眶… “古人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在这追求功名利禄浮躁的社会,有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一些“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书。 几次热泪盈眶,洗去我心上的灰尘。感恩!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代的宋应星。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参照有关典籍,全面系统记述、总结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全书共18卷,分3编,插图123幅。第一篇《乃粒》是讲耕种,第二篇《乃服》讲蚕桑,第三篇《彰施》讲颜料制造,第四篇《粹精》讲米粮,第五篇《作咸》讲制盐,第六篇《甘嗜》讲种蔗、制粮和养蜂。其它尚有《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讲榨油)、《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讲酿酒)、《珠玉》等篇,都是有关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影响《天工开物》文字都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绝不引经据典。说明所记都是来自作者的实际考察。每篇后面附图多幅,表示具体的操作方法。该书反映了明代以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科技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书初刻于明崇祯十一年,后来晦没不彰,《明史·艺文志》竟无著录。藏书家遍访不得。直到1929年才由日本传回。有《喜咏轩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等。现已发现了该书的初刻本。

“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

宋应星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人的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这是进步的观点。宋应星具有这样的观点,又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工作,终于写出了《天工开物》这部不朽之作。“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呢?“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源出另一先秦古籍《易经·系辞上》。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天工开物》一书就论述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总的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由于“天工”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才创造出万物。“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天工开物在当时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先后被译成日、英、德、法、意、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科学技术从古代中世纪传统向近代科技转变的潮流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明清之际,一些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但从总体来看,明清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特别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宋应星。《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宋应星,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品鉴赏:宋应星在发展万物生成及演变的自然哲学时,把他的哲理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用《天工开物》中所述30 种技术过程的实例来支持并解释他的哲学思想。这不但是中国历史中其他哲学家作不到的,而且象李时珍那样的大科学家也未能作到这一点。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其他情况简介。《天工开物》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是谁所著?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我国明代时期十分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字长庚,属于现如今的江西省人,《天工开物》是他最杰出的作品,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后世评价: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

天工开物舟车翻译及原文

天工开物舟车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宋子曰: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懋迁以成宇宙。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类哉?人有贵而必出,行畏周行;物有贱而必须,坐穷负贩。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译文:宋先生说:人类分散居住在各地,各地的物产也是各有不同,只有通过贸易交往才能构成整个世界。如果大家彼此各居一方而老死不相往来,还凭什么来构成人类社会呢?有钱、有地位的人要出门到外地的时候,往往怕走远路;有些物品虽然价钱低贱,却也是生活所必需,因为缺乏也就需要有人贩运。原文:梯航万国,能使帝京元气充然。何其始造舟车者不食尸祝之报也?浮海长年,视万顷波如平地,此与列子所谓御泠风者无异。传所称奚仲之流,倘所谓神人者非耶?译文:从全国来看,南方更多是用船运,北方更多是用车运。人们凭借车和船,翻山渡海,沟通国内外物资贸易,从而使得京都繁荣起来。既然如此,为什么最早发明并创造车、船的人,却得不到后人的崇敬呢?人们驾驶船只漂洋过海,长年在大海中航行,把万顷波涛看成如同平地一样,这和列子乘风飞行的故事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历史书上记载的车辆创造者奚仲等人称为“神人”,难道不也是可以的吗?作者简介:宋应星(1587年-?),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今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举人出身,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 。以后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是谁写的?

杰出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其中有不少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这是他通过不断深入民间实地考察、研究而写成的总结明代生产技术的著作,于1637年刊行。

天工开物是一部什么书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共十八卷,123幅图。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属于哪个朝代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朝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粮食作物的种植、丝麻棉毛的工艺,尤以丝织品的叙述最为详尽,基本是从养到织一条龙服务,又加有附图,基本可以按图索骥。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中充满了科学的质疑色彩,经过调查,作者很果断的对一些明显错误却流传甚久的说法给予了毫不客气的否定。比如,对本草纲目中的错误,对探矿中流传很久的看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老观点的错误。对来自国外的新成就,也是有所分辨,比如对倭刀用的钢铁的质地和特点进行客观的评价。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八股取士的确定,理学逐渐变为僵化的科举教条,严重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明嘉靖以后,王阳明的心学风行大江南北,江西成为王学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宋应星出生于士大夫家族,有较好的学习氛围。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激烈的科场竞争,曾留给他屡次不中的阴影。往后的仕途生涯也未达到决策圈的显赫地位,但其对于学问的追求却从未松懈。宋应星治学旨趣最大的特色在于“新”和“异”,其最主要的治学途径就是走出书斋,接触社会。其游历考察和底层官员的仕途经历,使之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基层群众生产领域的工艺流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u30fb上篇u30fb粹精原文及翻译,天工开物u30fb上篇u30fb粹精原文及翻译

《天工开物·上篇·粹精》原文如下:宋子曰:人巧之神奇,不爽天然之仿佛。真珠嵌于蜀客,螺黛点于周姬。尽见用色之难,不敌命理之巧。作五谷之良宝,作百卉之嘉种。以供贫富贵贱之欲,而各其欲焉。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匪碳水以作晕,幸施拂以发生。方其搂杼,既得其精;杂糅成绣,亦有其彩。但有米有饭,可餐可藏。皮弃而肉,粒别而苞。其效其功,施施不夭。不有是生,不见其天。为衣与食,勿谓其贱。人各有能,人各有见。此月之蛾,显微而破茧。火虫作蛹,秋蝶微叶。制衣制裳,从也;作冠作履,人也;可以奉祭祀,可以表身事。物以引类,未见其止。翻江倒汉,木正尔枝。匪风有止,彼则自死。天工之代,岂无时思。物有似是,以招谤毁。译文如下:宋子说:人造的器物与天工制造的器物相差并不远。蜀地的游子可以移植故乡的竹子,周朝的美女可以黛黑描眉。颜色虽然鲜艳,却比不上天然的美丽。五谷都是良善的种子,百卉都是美好的植物。用来满足贫富贵贱等不同人的欲望,满足各种不同的欲望。世间的丝、麻、皮、褐等物品都具备优良的素质,但表面却有不同的颜色和光泽。不是因为碳水的作用,而是因为施加了拂拭的缘故。在搂取经纬的时候,获得了丝麻的精华;混合各种纤维以织成锦绣,也具有了各种光彩。只要有了米有了饭,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皮可以弃而不用,肉则可以用来充饥。它们所发挥的功效,是施施然而没有夭折的。没有这些生物,就看不到自然的伟大。它们被制造出了衣裳和食物,不要认为它们是低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个月的小蛾,在显微镜下破茧而出。秋天的蝴蝶和微小的叶子都是制丝制麻的产物。用来制作衣裳和鞋子,都可以用于祭祀的礼节,也可以表达人的身世和事业。事物可以按类区分,没有终止的时候。它们能够翻江倒海,是因为树木正直而且枝干坚硬。不是风会停止,而是到了它们生命结束的时候了。天工制造的产物,难道没有人思考其中的原理吗?有些东西看起来相似,但却带来了毁谤和诋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作者是宋应星。《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相关信息:宋应星(1587年—?),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今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举人出身,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年)任江西分官县教谕。以后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021年5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中国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宋应星(Song Yingxing)为八个地貌地名之一。

天工开物是什么书?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宋应星在任江西省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 体例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上篇: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杀青:造纸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 麹蘖: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 评价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在国内却由于清朝的文字狱长期失传.在192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后来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初刻本.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天工开物是哪个朝代

《天工开物》是明朝。《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是明代谁的著作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共十八卷,123幅图。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创作背景:1、主观因素宋应星出生于江西士大夫家族,有较好的学习氛围,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激烈的科场竞争,曾留给他屡次不中的阴影,往后的仕途生涯也未达到决策圈的显赫地位,但其对于学问的追求却从未松懈。2、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呢?

“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源出另一先秦古籍《易经u2022系辞上》。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天工开物》一书就论述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总的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由于“天工”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才创造出万物。“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天工开物中锚、针的译文

2楼~要是不是复制的~~我就佩服你~~佩服的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