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保合同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维保合同?

维保合同 就是 维修保养合同一般涉及维修保养方和签订合同的另一方下面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维保合同的由来 对于电信设备而言,一般在签订设备合同的时候,都会包含一定时期的质保期,半年到一年。一般来说,质保期是根据设备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规定,通常的做法都是从PAC开始。先看一个电信设备项目的完整过程。目前,在电信业,流行一个概念叫作turnkey,也就是所谓的交钥匙工程。作为运营商,他们不愿意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能带给他们直接利润的事情上作太多的参与,因此他们希望设备供应商直接提供一张可运营的网络给他们。就算不是turnkey项目,他们也希望尽量减少在项目执行过程让自己员工的参与进来。因此,通常,一个完整的网络项目会包括以下一些过程:在项目初期,设备供应商,诸如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华为和中兴等,都会进行市场引导。由市场人员与局方的计划部门或者战略规划部门等进行沟通,游说。而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愿意让一家设备供应商独家供货,这样,风险太大。一个是一旦存在某种设备故障,则可能全网瘫痪,另外一个是,如果这家企业存在问题,将直接导致运营商难以自拔。因此局方会进行公开招标。在此之前,vendor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初步的工程勘查,详细的网络设计和规划,因为标书中涉及到的文档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如下:1. Table of Content & Exum2. Cover Letter3. Non Disclosure Agreement4. General Response5. Technical Response6. Partnership & Commercial Response7.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Response首先局方会有自己的相关部门制作标书,其中包括一些运营商认为必须满足的一些条款和希望满足的条款,那么设备供应商必须买标书,而标书的价格也不便宜,有的单独一份标书的价格就高达10万美元以上。购买标书的Vendor(电信设备供应商)需要对所有条款进行应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而目前的竞争异常激烈,除非一些极端的条款,一般都会选择全部同意,否则很有可能在应标阶段就失去了机会。Vendor一般会组织售前技术支持人员、商务人员、法律人员等认真阅读标书相应章节,过多的承诺,则又可能掉进Operator(电信运营商)设置的陷进中。当所有Vendor应答完标书并提交给operator后,operator就会组织所有购买标书的vendor进行评标,也就是对要求每个vendor对其应答的标书进行宣讲,然后局方会拷问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完成这个阶段以后,就是宣布谁中标了。一种方式是组织所有vendor到一个地方(通常是一个宾馆)进行封闭,所有参与人员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封闭的场所(例如宾馆),然后局方会组织一轮又一轮的单独询价,砍价,直到局方满意为止。最后会宣布中标结果。这是用的比较多的洽谈的方式。另外一种方式是电子竞标,英文为e-aution。这种方式是所有vendor最头疼,因为谁也不知道对家究竟出了什么价,因为洽谈的方式,毕竟有一个过程,互相总是能得到一些信息,而电子竞标所有vendor同时进行,同时出价,一旦判断失误,将全盘皆输。有些operator就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标前的很多工作往往又受限于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参与投标的市场人员,售前技术支持人员,商务技术人员等,经常都会熬通宵,有时候在一些重大的项目上,甚至于领导也会亲自参与进来,以保证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宣标之后,接下来就要签订合同了。而电信合同设计到方方面面,尤其复杂,有些由于跨国运营商的关系,还会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牵涉到不同的法律,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这里我就不罗嗦了,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一个完整的合同会包括以下部分。我对其中几个作一个简单解释。1. Executive Summary2. SOC(statement of compliance)3. BoQ(Bill of quantity)4. System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这个文档其实展示了一个vendor的水平,vendor水平高,设计出来的网络就必然存在天生的优势,而且从网络设计中会节省出很多费用。举一个例子,同样是铁塔,如果一个厂家设计为40米高,而另外一个厂家设计为35米,但是同样都能达到要求。毫无疑问,后一个厂家就节省了很多费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是实际项目中还存在非常多的因素。5.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Proposal。KPI指标,对于新兴的运营商,可能会跟vendor一起讨论来制定,而一些有经验的operator都会自己制定KPI,让vendor来满足他们的要求6.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也是现在不亚于MBA的一个热门,而电信项目尤其复杂,甚至可能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项目执行不利,将不仅给供应商带来高昂的费用,也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商用计划。市场机会一旦没有把握住,运营商有可能就陷入财务危机。因此,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对项目经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和黄就要对项目经理进行面试,如果供应商提供的项目经理过不了和黄的面试,有可能就直接丢单。7. Installation, Test and Commissioning Procedures8. Project Reference。这个文档要求供应商提供当前在网运行的设备信息,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运营商也不会轻易选择这个供应商。9. Supporting Brochures10. Training Plan for System Operator11. Attachments合同签订后,就是项目实施了。供应商就要开始组织仔细的工程勘查,排产,然后发货。有些运营商可能还要求厂验。由于是国际合同,必要存在清关,海运(或者空运)等阶段。接下来是分货,内陆运输到站点。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合同条款需要注意,就是交货地点,在terms2000里面有很多术语,例如DDP,DDU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了,当然一般是越往谁近,越对谁有利。而付款部分又会涉及到详细的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其中用得很多的是信用证。如果采用信用证,将至少设计到四家银行。看起来都已经很复杂了。在项目实施阶段,供应商首先会跟局方有一个项目启动会,实际上包括两个会议,一个是DRM,一个是kick off,但一些小项目可能就合而为一了。在这个会议上,双方会定下相关负责人,工作界面,责任矩阵,里程碑等等。设备到货后,根据合同条款,可能是供应商清关,也可能是运营商清关,然后是项目所在地的国内运输,把货送到相应站点。在清关的同时,或者在清关之前,供应商需要和运营商一起做RFI(Ready for Installation),也就是安装环境检查。通常要做两次,以确保交流电、UPS、传输等相应资源的准备情况。接下来就是工程安装调试阶段。按顺序包括开箱验货,硬件安装,设备上电,软件安装和调试,设备联调, RFS(ready for service),设备试运行,设备初验(PAT),运营商签发初验证书(PAC),设备进入合同维护期,一般为6个月(视合同条款而定)。目前很多供应商都把工程安装给外包了,因此工程安装可能是供应商的分包商来做,那么就存在分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验收,这就是ATP,而此过程一般发生硬件安装完毕的时候。当然有些供应商可能把软件调试也外包了,那么相应的时间就推迟了。接下来局方做设备终验(FAT),终验达到要求,运营商将签发终验证书(FAC)。到此时,设备进入质保期(长短视合同而定),供应商在质保期间,安装合同的SLA和责任矩阵提供相应的服务。质保期完毕,就自动进入维保合同阶段。通常,运营商都会采购供应商的维保服务,但是其中的相应服务条款,包括责任矩阵,工作界面和服务等级,都会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谈判过程,尤其是新兴运营商。维保服务合同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既存在着它的必然性,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什么是维保合同?

维保合同 就是 维修保养合同一般涉及维修保养方和签订合同的另一方下面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 ---------------------------------------- 维保合同的由来 对于电信设备而言,一般在签订设备合同的时候,都会包含一定时期的质保期,半年到一年。一般来说,质保期是根据设备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规定,通常的做法都是从PAC开始。先看一个电信设备项目的完整过程。目前,在电信业,流行一个概念叫作turnkey,也就是所谓的交钥匙工程。作为运营商,他们不愿意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能带给他们直接利润的事情上作太多的参与,因此他们希望设备供应商直接提供一张可运营的网络给他们。就算不是turnkey项目,他们也希望尽量减少在项目执行过程让自己员工的参与进来。因此,通常,一个完整的网络项目会包括以下一些过程:在项目初期,设备供应商,诸如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华为和中兴等,都会进行市场引导。由市场人员与局方的计划部门或者战略规划部门等进行沟通,游说。而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愿意让一家设备供应商独家供货,这样,风险太大。一个是一旦存在某种设备故障,则可能全网瘫痪,另外一个是,如果这家企业存在问题,将直接导致运营商难以自拔。因此局方会进行公开招标。在此之前,vendor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初步的工程勘查,详细的网络设计和规划,因为标书中涉及到的文档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如下:1. Table of Content & Exum2. Cover Letter3. Non Disclosure Agreement4. General Response5. Technical Response6. Partnership & Commercial Response7.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Response首先局方会有自己的相关部门制作标书,其中包括一些运营商认为必须满足的一些条款和希望满足的条款,那么设备供应商必须买标书,而标书的价格也不便宜,有的单独一份标书的价格就高达10万美元以上。购买标书的Vendor(电信设备供应商)需要对所有条款进行应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而目前的竞争异常激烈,除非一些极端的条款,一般都会选择全部同意,否则很有可能在应标阶段就失去了机会。Vendor一般会组织售前技术支持人员、商务人员、法律人员等认真阅读标书相应章节,过多的承诺,则又可能掉进Operator(电信运营商)设置的陷进中。当所有Vendor应答完标书并提交给operator后,operator就会组织所有购买标书的vendor进行评标,也就是对要求每个vendor对其应答的标书进行宣讲,然后局方会拷问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完成这个阶段以后,就是宣布谁中标了。一种方式是组织所有vendor到一个地方(通常是一个宾馆)进行封闭,所有参与人员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封闭的场所(例如宾馆),然后局方会组织一轮又一轮的单独询价,砍价,直到局方满意为止。最后会宣布中标结果。这是用的比较多的洽谈的方式。另外一种方式是电子竞标,英文为e-aution。这种方式是所有vendor最头疼,因为谁也不知道对家究竟出了什么价,因为洽谈的方式,毕竟有一个过程,互相总是能得到一些信息,而电子竞标所有vendor同时进行,同时出价,一旦判断失误,将全盘皆输。有些operator就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标前的很多工作往往又受限于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参与投标的市场人员,售前技术支持人员,商务技术人员等,经常都会熬通宵,有时候在一些重大的项目上,甚至于领导也会亲自参与进来,以保证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宣标之后,接下来就要签订合同了。而电信合同设计到方方面面,尤其复杂,有些由于跨国运营商的关系,还会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牵涉到不同的法律,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这里我就不罗嗦了,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一个完整的合同会包括以下部分。我对其中几个作一个简单解释。1. Executive Summary2. SOC(statement of compliance)3. BoQ(Bill of quantity)4. System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这个文档其实展示了一个vendor的水平,vendor水平高,设计出来的网络就必然存在天生的优势,而且从网络设计中会节省出很多费用。举一个例子,同样是铁塔,如果一个厂家设计为40米高,而另外一个厂家设计为35米,但是同样都能达到要求。毫无疑问,后一个厂家就节省了很多费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是实际项目中还存在非常多的因素。5.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Proposal。KPI指标,对于新兴的运营商,可能会跟vendor一起讨论来制定,而一些有经验的operator都会自己制定KPI,让vendor来满足他们的要求6.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也是现在不亚于MBA的一个热门,而电信项目尤其复杂,甚至可能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项目执行不利,将不仅给供应商带来高昂的费用,也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商用计划。市场机会一旦没有把握住,运营商有可能就陷入财务危机。因此,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对项目经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和黄就要对项目经理进行面试,如果供应商提供的项目经理过不了和黄的面试,有可能就直接丢单。7. Installation, Test and Commissioning Procedures8. Project Reference。这个文档要求供应商提供当前在网运行的设备信息,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运营商也不会轻易选择这个供应商。9. Supporting Brochures10. Training Plan for System Operator11. Attachments合同签订后,就是项目实施了。供应商就要开始组织仔细的工程勘查,排产,然后发货。有些运营商可能还要求厂验。由于是国际合同,必要存在清关,海运(或者空运)等阶段。接下来是分货,内陆运输到站点。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合同条款需要注意,就是交货地点,在terms2000里面有很多术语,例如DDP,DDU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了,当然一般是越往谁近,越对谁有利。而付款部分又会涉及到详细的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其中用得很多的是信用证。如果采用信用证,将至少设计到四家银行。看起来都已经很复杂了。在项目实施阶段,供应商首先会跟局方有一个项目启动会,实际上包括两个会议,一个是DRM,一个是kick off,但一些小项目可能就合而为一了。在这个会议上,双方会定下相关负责人,工作界面,责任矩阵,里程碑等等。设备到货后,根据合同条款,可能是供应商清关,也可能是运营商清关,然后是项目所在地的国内运输,把货送到相应站点。在清关的同时,或者在清关之前,供应商需要和运营商一起做RFI(Ready for Installation),也就是安装环境检查。通常要做两次,以确保交流电、UPS、传输等相应资源的准备情况。接下来就是工程安装调试阶段。按顺序包括开箱验货,硬件安装,设备上电,软件安装和调试,设备联调, RFS(ready for service),设备试运行,设备初验(PAT),运营商签发初验证书(PAC),设备进入合同维护期,一般为6个月(视合同条款而定)。目前很多供应商都把工程安装给外包了,因此工程安装可能是供应商的分包商来做,那么就存在分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验收,这就是ATP,而此过程一般发生硬件安装完毕的时候。当然有些供应商可能把软件调试也外包了,那么相应的时间就推迟了。接下来局方做设备终验(FAT),终验达到要求,运营商将签发终验证书(FAC)。到此时,设备进入质保期(长短视合同而定),供应商在质保期间,安装合同的SLA和责任矩阵提供相应的服务。质保期完毕,就自动进入维保合同阶段。通常,运营商都会采购供应商的维保服务,但是其中的相应服务条款,包括责任矩阵,工作界面和服务等级,都会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谈判过程,尤其是新兴运营商。维保服务合同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既存在着它的必然性,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