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新医疗改革对我国医药行业有什么影响?

新医改对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都是非常正面的。这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促进医疗资源与药品消费结构的重新分配。二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医药市场“蛋糕”扩大,未来医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估计将增加1200亿元/年。这将增大医药市场的蛋糕,尤其是基础用药市场。2005年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是4000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200亿元/年。如果国家在未来增加1200亿元/年的卫生支出,则整个医药市场的蛋糕将被迅速扩大。三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将得到改善,曾经被压抑的医疗需求有望释放,从而推动医药市场快速增长。根据分析,在医疗制度改革下,未来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 其一、产品以基础用药(如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具有品牌,价格相对便宜,产品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双鹤药业、华北制药、丽珠集团、鲁抗医药、哈药集团等。 其二、产品独特,在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华东医药。 其三、国家采购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公司。如万东医疗、新华医疗、科华生物等。 其四、医药商业的龙头公司。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和挂网招标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减少药品中间流通环节。一个地区一般只有1或2家药品流通企业最终负责药品配送。因此,网络发达和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的医药商业公司将在此过程中胜出,市场进一步优胜劣汰。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 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都将是加速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

医疗改革最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根据享受对象可以分为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起源于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合作社”,到1979年,全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其经费来源个人和社区集体共同负担。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合作医疗由于没有及时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而跌入低谷。对于中国城市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来说,其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4年。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后的制度创新阶段。(改革阶段)2009年8月,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3年来,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改革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3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2009年以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到47292万人,比2008年增加49%。新农合参保率从2008年的91.5%提高到2011年的97.5%。2011年,医疗保险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

奥巴马 医疗改革方案

奥巴马好帅

医疗改革实施了吗?具体措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天正式出台,作为中国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它能为中国内地广大民众带来哪些实惠?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的回答是:新方案实施后民众看病自付比例会降低,药价会大幅下降。 陈竺说,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将探索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指南体系 避免随意性,提高质量,同时引进卫生经济学概念制定既能体现技术含量,又与现有国力、基本医疗承受能力和公众的经济能力相适应的标准化的诊疗方案,逐步实现按照病种付费。  他透露,明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投入还将增加,大病补偿的封顶线会达到城乡居民收入的六倍;新农合的补偿率可能从去年的百分之三十几,明年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陈竺认为,医改的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因为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矛盾问题比较集中;要体现公益性,就要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  要实现这一目标,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要退出舞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大卫生系统下探索管办分开形式,建立有专家,政府,社保和民意代表参加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施行“优劳优得”的内部管理。同时实现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互动,建立社区和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制。  陈竺强调:医院收入来自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诊疗活动补偿,也包括个人支付的一部分。坚持公益性就不能把创收作为主要目的。改革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意味着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会明显增加。  陈竺透露,目前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在价格政策上尚未合理体现,某些高难度手术和医生出诊费应适当调整,何时和如何调整需具体研究。  他说,要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给民众带来更大实惠。对于公众关心的儿童白血病,将考虑列入大病统筹,建立补偿保障制度,通过合理诊疗,控个费用,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在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内,能够实现基本医疗服务。  在公共卫生方面,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均等化的服务,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预防接种、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等。  陈竺称,目前国家卫生的总支出费用是每年一万一千多亿人民币,公共财政投入增加,使个人支出的比例已从最高时的百分之六十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几了。今后三年如每年政府再投入两千八百亿,个人付费的比重就会再下降,这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会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陈竺指出,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你对我国医疗改革的看法?

医生的工资干嘛要与收入挂钩啊,

新医疗改革对我国医药行业有什么影响?

新医改对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都是非常正面的。这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促进医疗资源与药品消费结构的重新分配。二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医药市场“蛋糕”扩大,未来医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估计将增加1200亿元/年。这将增大医药市场的蛋糕,尤其是基础用药市场。2005年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是4000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200亿元/年。如果国家在未来增加1200亿元/年的卫生支出,则整个医药市场的蛋糕将被迅速扩大。三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将得到改善,曾经被压抑的医疗需求有望释放,从而推动医药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分析,在医疗制度改革下,未来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 其一、产品以基础用药(如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具有品牌,价格相对便宜,产品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双鹤药业、华北制药、丽珠集团、鲁抗医药、哈药集团等。 其二、产品独特,在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华东医药。 其三、国家采购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公司。如万东医疗、新华医疗、科华生物等。 其四、医药商业的龙头公司。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和挂网招标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减少药品中间流通环节。一个地区一般只有1或2家药品流通企业最终负责药品配送。因此,网络发达和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的医药商业公司将在此过程中胜出,市场进一步优胜劣汰。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 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都将是加速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 我们认为,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将是渐进式的,整体格局确立估计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对部分相关医药上市公司的有益影响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去理解和看待。

医疗改革的目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法律依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通知》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无论大小,也无论是国家办的,还是社会办的,都必须狠抓医院管理,并把医疗质量管理放在首位,思想要重视,措施须得力。要充分认识到确保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头等任务,是医院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

新医疗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

呵呵 通同命相连 我们一个学校的 在哪找啊

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内容

新华社6日受权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份耗时近3年、广泛吸取国内外经验的新医改方案总算出台。《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医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规定,从今年起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明显缓解中国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20年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

答: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3.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4.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5.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同时要做好做好结算清算,不留后账。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组织参保地核实并进行全国清算。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对疫情期间出台的“互联网+医保”、长处方等便民措施,使它常态化、制度化,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加强形势分析与研判。压实基金管理责任,做好基金运行监测分析。 法律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全文规定。

医疗改革从哪年开始的

2009年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简称医改。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由此揭开医改序幕。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简称医改。

医疗改革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一、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三、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四、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五、进一步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进一步稳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第一条 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在三明市建设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加大经验推广力度。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以降药价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医保支付等综合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对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的指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国家医疗改革的意义

法律分析:国家医疗改革的意义: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国家医疗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2、国家医疗改革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切做到一切为了人民;3、政府有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职能,国家医疗改革有利于政府强化对公共事业调控,造福于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我国近十年医疗改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减小城乡差异,全民医保建立等。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已经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较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省级层面,我们确定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省为综合改革试点省,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核心任务部署推进。市级层面,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从34个增加到100个。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基本保障了儿童用药。

我国近十年医疗改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医、药分开;

我国近十年医疗改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减小城乡差异,全民医保建立等。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已经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较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省级层面,我们确定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省为综合改革试点省,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核心任务部署推进。市级层面,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从34个增加到100个。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基本保障了儿童用药。

医疗改革政策汇总有哪些

医疗改革政策汇总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鼓励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 其中: 1、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面: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2017年,总体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建立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制定 医保 支付标准的政策措施、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指导各地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等多项政策。 2、鼓励分级诊疗方面: 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3、鼓励社会办医方面: 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办医的16点具体措施,并鼓励地方开展差异化、多样的探索。

深化医疗改革的意义

法律分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群众的 疾病负担 ,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二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三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第七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按本单位从业人员月工资总额的5%—7%缴纳,从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费率不低于本人月工资总额的2%。第八条 从业人员的月缴费工资额按本人实际工资总额确定,但不得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上年度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低于部分应当由本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改由用人单位缴纳。第九条 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超过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也不作为核定个人帐户定额的基数。第十条 用人单位在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获准成立后30日内,必须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缴纳义务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登记情况及时通知征收机关。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手续后的10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到征收机关办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登记。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数额,由用人单位按月向征收机关申报,并由征收机关核定。

医疗改革什么时候开始

法律主观:医疗改革政策汇总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鼓励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 其中: 1、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面: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2017年,总体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建立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制定 医保 支付标准的政策措施、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指导各地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等多项政策。 2、鼓励分级诊疗方面: 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3、鼓励社会办医方面: 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办医的16点具体措施,并鼓励地方开展差异化、多样的探索。

我国近十年医疗改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让穷人看不起病

2020医疗改革方案

1.新增药物新增基本药物、重大疾病药物、慢性病药物、儿童药物148种。与此同时,医疗保险覆盖了128种癌症药物,大大降低了癌症家庭用药的成本。一些新药被加入,另一些被减少。150种药物因为明显的滥用和低临床价值而被“踢出”新的名单。国家还明确规定,地方药品不得自行制定医疗保险目录,不得采取灵活办法增加医疗保险目录中的药品品种。医疗保险限额支付清单的范围不得调整。2.药物水平调整74种b类药物调整为a类药物支付。中国的药品名单由医疗保险将他们划分为三类:a、b和c,所以它是一件好事,74年由b类药物为a类得到充分的补偿。调整医疗保险的名单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居民的健康和规范医疗保险报销和药物。医保不报销范围有哪些1.没有在医保定点机构消费“医保定点机构”“医保定点医院”的字样才可以用医保卡报销,否则只能自费。2.医疗费用没有达到医保报销的范围医保报销是有一个最低额度的,在定点医院消费的医疗费用也要达到起付线才能报销。至3.医疗费用低于医疗保险的报销限额。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起点一般在100元到1800元之间。如果费用太低的话,就会不符合保险门槛,只能自己支付。4.特殊医疗被保险人因整形、减肥等原因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医疗保险如何缴纳费用的无工作单位的人参加社会保险,就应当按照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执行。自由职业者,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方面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参保,可以选择只建统筹基金,不建个人帐户,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4.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可以选择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缴纳,建立个人帐户!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是单位承担6%,个人承担2%。如果是农村户口,可以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是针对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外的人员设立的,是交费一年,保一年。【法律依据】《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二、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内在要求。要推进法定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统筹规划各类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四)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坚持和完善覆盖全民、依法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职工和城乡居民分类保障,待遇与缴费挂钩,基金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医保目录,规范医保支付政策确定办法。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五)实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规范政府决策权限,科学界定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金支付项目和标准,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法定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各地区要确保政令畅通,未经批准不得出台超出清单授权范围的政策。严格执行基本支付范围和标准,实施公平适度保障,纠正过度保障和保障不足问题。(六)健全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建立救助对象及时精准识别机制,科学确定救助范围。全面落实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缴费政策,健全重点救助对象医疗费用救助机制。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通过明确诊疗方案、规范转诊等措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年度医疗救助限额,合理控制贫困群众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七)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有针对性免除医保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性条款,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统筹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八)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医疗需求保障水平。完善和规范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用足用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扩大保险产品范围。加强市场行为监管,突出

申论热点:直击2009年医疗改革

一、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还不够宽,保障水平较低;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价格虚高;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弱化;卫生投入机制不健全,多元办医体制尚未形成,政府卫生投入不足,个人负担较重;尚未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有效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4月6日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意味着医疗体系改革将进入新时代。  二、《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摘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3.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1.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   2.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3.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4.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5.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   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   7.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8.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为使改革尽快取得成效,落实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着力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按照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的要求,2009-2011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正式医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规定,从今年起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明显缓解中国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疗改革的目标

法律分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法律依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通知》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无论大小,也无论是国家办的,还是社会办的,都必须狠抓医院管理,并把医疗质量管理放在首位,思想要重视,措施须得力。要充分认识到确保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头等任务,是医院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

什么是医疗改革?

由于各种原因,医疗保障制度是城乡分离的。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

医疗改革最新政策2023解读

2023医保改革新政策是延长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时间,激差清除不合理的限制。通常来讲,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每年的缴费期内要完成参保缴费,大部分地区的时间设置一般是在12月31日,否则会影响到居民的相关权益,甚至还会出现无法参保或是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参保的情况。2023年的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时肆扮间,已经延长了大概2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到今年的2月底之前,大家都可以缴纳参保裂铅灶费。据了解,湖北、山东滨州等地区,具体延长到了今年的2月28号,河北则是2月25号。相关情况有一些医院存在拒收参保患者的情况,给出的理由就是医保总额不够,这实在是离谱。还有不少医院会患者在病痛还未完全养好的时候,就强制让其出院,这一时间标准往往都是15天,对此,有患者也找医院理论过,但给出的答复却是,刷医保住院的,只能住15天,过后必须出院。这种情况都属于医保中的不合理限制,有关部门目前已经了解到了相关情况,并且会在今年对此类问题进行整治。就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中可知,在2023年1月31日之前,省级医保部门要将全省的情况汇总起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排查和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工作。

医疗改革失败谁负责

医疗改革失败的责任由国家在负责。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根据该方案,与医药行业紧密相关的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医改办三大部门被撤销,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以药监为例,国家层面的药品监管机构历经了8次变迁。一、医改工作重点任务是什么:1、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2、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3、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4、四是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二、医改工作进展有哪些:1、启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试点工作,提升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能力;2、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促进合理用药和检查;3、加强医联体管理和运行,推动网格化布局,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4、开展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法律依据:《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定点医疗机构具有依法依规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后获得医保结算费用,对经办机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对完善医保政策提出意见建议等权利。第十四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医保协议,合理诊疗、合理收费,严格执行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等目录,优先配备使用医保目录药品,控制患者自费比例,提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效率。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为非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医保结算。经办机构不予支付的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按医保协议约定被扣除的质量保证金及其支付的违约金等,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作为医保欠费处理。

深化医疗改革的意义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群众的疾病负担,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二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三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第七条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按本单位从业人员月工资总额的5%—7%缴纳,从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费率不低于本人月工资总额的2%。第八条从业人员的月缴费工资额按本人实际工资总额确定,但不得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上年度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低于部分应当由本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改由用人单位缴纳。第九条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超过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也不作为核定个人帐户定额的基数。第十条用人单位在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获准成立后30日内,必须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缴纳义务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登记情况及时通知征收机关。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手续后的10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到征收机关办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登记。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数额,由用人单位按月向征收机关申报,并由征收机关核定。

医疗改革政策汇总有哪些

法律主观:医疗改革政策汇总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鼓励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 其中: 1、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面: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2017年,总体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建立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制定 医保 支付标准的政策措施、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指导各地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等多项政策。 2、鼓励分级诊疗方面: 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3、鼓励社会办医方面: 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办医的16点具体措施,并鼓励地方开展差异化、多样的探索。

医疗改革的具体内容

卜知道楼主给分给分

医疗改革最新政策2023解读

2023医改新政策细则如下:1、个人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调整(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现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以外的所有其他城乡居民。(2)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可以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筹资个人医疗保险(1)坚持多渠道融资,继续实施个人支付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融资方式,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支持或补贴。(2)在提高政府补贴标准的同时,合理划分政府和个人的融资责任,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3、确定个人医疗保险筹资标准(1)各地要统筹考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重病保险的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统一的融资标准。(2)现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的地区,可采用差别缴费方式,2-3年逐步过渡。(3)整合后的实际人均融资和个人缴费不得低于现有水平。4、个人医疗保险保障待遇(1)遵循适度保障、收支平衡的原则,平衡城乡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被保险人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3)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4)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5)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

医疗改革最新政策2023解读

2023医保改革新政策是延长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时间,激差清除不合理的限制。通常来讲,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每年的缴费肆扮期内要完成参保缴费,大部分地区的时间设置一般是在12月31日,否则会影响到居民的相关权益,甚至还会出现无法参保或是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参保的情况。2023年的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时肆扮间,已经延长了大概2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到今年的2月底之前,大家都可以缴纳参保裂铅灶费裂铅灶。据了解,湖北、山东滨州等地区,具体延长到了今年的2月28号,河北则是2月25号。相关情况有一些医院存在拒收参保患者的情况,给出的理由就是医保总额不够,这实在是离谱。还有不少医院会患者在病痛还未完全养好的时候,就强激差制让其出院,这一时间标准往往都是15天,对此,有患者也找医院理论过,但给出的答复却是,刷医保住院的,只能住15天,过后必须出院。这种情况都属于医保中的不合理限制,有关部门目前已经了解到了相关情况,并且会在今年对此类问题进行整治。就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中可知,在2023年1月31日之前,省级医保部门要将全省的情况汇总起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排查和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工作。

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

法律分析:新医改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二是分担疾病的经济风险,三是增加社会满意度。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把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纳入全民医保体系发展和深化医改全局,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突出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衔接,强化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立足基本、保障公平。要准确定位,科学设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负担和基金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异,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待遇,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要结合实际,全面分析研判,周密制订实施方案,加强整合前后的衔接,确保工作顺畅接续、有序过渡,确保群众基本医保待遇不受影响,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制度运行平稳。 4.创新机制、提升效能。要坚持管办分开,落实政府责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和经办管理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

寻最近“医疗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具体数据,越详细越好

  医改新方案轮廓初现  26日下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部长陈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轮廓和方向……  总体目标怎样?  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经费从何而来?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公私如何定位?  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价  医改新方案初步确定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对新医改方案,社会各界无疑期盼已久。  26日下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部长陈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轮廓和方向……  ■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要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公立医院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医改指向何方  我国医改指向何方?计划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国医改的总体目标十分关注。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陈竺在报告中明确了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  ——— 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比较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立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我国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陈竺在报告中表示,有关部门将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制订改革配套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相关的政策措施,互相衔接,协调推进,并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医疗改革卫生投入经费从何而来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主要依靠以药补医和医疗服务收费维持运行,实行创收归己、自行支配的政策,直接导致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严重,职业道德建设薄弱,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负担加重。  此前,国务院医改协调小组邀请委托独立的非政府机构提出医改意见。其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改革医疗体制的核心问题:医疗费用从哪里来?政府投入究竟是直接资助医疗机构(补供方),还是补贴消费者购买医疗保险(补需方)?  陈竺在报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中给出了明确答案:“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陈竺说。  政府卫生投入重点领域如何倾斜  “政府新增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陈竺的话指明了政府卫生投入的重点。  陈竺在报告中指出:“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办法,严格收支预算管理,探索改革药品价格加成政策,逐步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维护公益性质。”  专家分析认为,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机构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社区卫生机构开始扮演着居民健康守护人的重要角色。“整合现有城市卫生资源,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陈竺表示,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充分发挥大医院在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如何定位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其中优质资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和区域之间差距不断加大。公立医院怎样改革,非公医疗机构如何定位,也是医改的关键环节。  报告提出,到2020年,建立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关于公立医院的性质和定位,陈竺在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报告提出,公立医院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的责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以药养医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陈竺在报告中提出,要“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降低药品价格。”  此外,为搞好公立医院改革,陈竺在报告中还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规范收支,加强财务监管;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陈竺表示,改革就是要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非公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保证质量、技术适宜、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改革体系如何完善  陈竺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补贴需方的核心是为基本医疗保险买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说。  卫生部的统计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目前全国2448个县(市、区)已基本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 7.3亿农民,参合率达85.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7亿城镇居民,2006年筹资额达到1747亿元。今年下半年在79个城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陈竺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和水平很低,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刚刚起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需不断扩大,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也需不断完善。  刘国恩认为,国家加大的投入,建立全民医保,通过补贴“需方”,让每个百姓通过医疗保险选择医疗服务,促使医疗机构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

医疗改革最新政策2023解读

2023年医疗改革最新政策是:门诊报销改革、职工医保个账改革、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以及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1、门诊报销改革将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医改之前,门诊治疗是无法报销的,改革以后医保可报销。许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平时买药,现在去门诊来回车费、挂号费、排队时间、购药等等反而是增加了负担。实际上,这个门诊报销更倾向于之前就需要经常门诊的人员,而不是由于医改而想去门诊购药的人员。2、职工医保个账改革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前,个人缴纳2%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8%左右进入统筹账户。国家再从单位缴纳的8%中拿出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改革后,个人缴纳2%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进入统筹账户。3、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将会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意味着参保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使用直属关系人的社保卡费用进行看病购药。4、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如何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是社会大事,合理的统筹才可以让医保基金合理被使用,而不是盲目地随便浪费。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1、医疗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更加合理的相关医疗机制。客观来说,我国很多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不是很统一,甚至不是很合理,报销制度和比例都不相同。甚至许多老百姓人在享受医疗保险的具体医疗待遇时也有困难。深入实施医药分开的医疗体制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统一相关医院的医疗体制,建立统一规范的医疗体系,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归属感。2、医疗体制改革将有助于医院提高治疗效率。以前医院和相关药商是有利益关系的。医院医生在开药时或多或少考虑了相关药物的销售,尤其是那些昂贵的药物,不仅没有帮助医院医生及时治疗患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百姓的医疗成本。取消药品奖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百姓的药品采购支出。3、医疗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基层卫生产业的发展。通知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和规范,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

急需一篇关于农村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

追究农村医疗改革及农村合作医疗失败的根源:农村医疗改革及合作医疗现况如何,不要从上面看统计数字,要到市县乡医院走访一下,到处病人爆满,病人越治越多,医生究竟是在治病还是在致病,大量的昂贵药品为何效果很差,招标药品为什么价格那么高?卖的还那么快?从以下内容中可知:去年的乡镇医院医疗改革之前,医院基本上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资助,医生挣得多按一定比例就得的多;医改后收支两条线,医院挣的钱要经过卫生局后再支配,卫生局就要截流一部分后再拨给医院,到医生手里仅寥寥无几,比如:医改前一位医生每月可以拿到2000--3000元,医改后仅能拿1000元左右,这对于一个仅靠工资生活的乡镇医生来说如何养家?药品回扣和农村合作医疗起到了弥补作用:药品有回扣,医生可以尽量多开药,拿更多的回扣,导致医生用药超过了病人的需要量或需要范围,医疗费用很高但农合可以报销,比如:病人住院花费10000元,报销8910元,病人实际支付1090元。医生可以从中得到2000元左右的现金,医药商可以从中得到2000元左右的现金,卫生管理及招标部门可以从中共得到约2000元现金,除去交际招待费用约500元,实际的医药出厂成本500元左右,另外的100多元为住院护理及辅助检查费用,钱挣得越多生活条件就越好,有的医生甚至以挣钱为主,病越多越好。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给老百姓真正的好处,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医药要杀掉水分,厂价直供;医生待遇要大大提高,这样才有望改善医疗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建议:假如以上两个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可以取消,政府可以增加免费医疗大病病种,政府只需拿合作医疗支付基金的一小部分就可以解决提高乡镇医生工资待遇,补贴免费医疗病种的救治单位。同时可以节约合作医疗过程中的大量人力财力。此建议假如得到实施对于基层人民和政府而言,不亚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给社会带来的贡献 供稿人:秋风

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医疗改革的内容

  十八大期间,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议题备受关注。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中国的“医改”已经织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医保伞,如今,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了全国95%以上的人群。“病有所医”作为一个政治目标提出来,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今后民生事业的重视与抱负。  健康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但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认识和看待医改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从全球范围看,医改是伴随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不是一件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只是行业性的改革,更是全社会的改革,涉及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民众健康理念转变、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据作者研究,世界上15个国家110年来先后进行了266  次医改,平均每个国家有17.7次,约6.2年发生1次,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的医改频率明显提高。  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所需要的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交给商业保险机构来管理,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经测算,各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作为当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标准。当参保患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这个标准时,很可能使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大病保险对这小部分人群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已经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要求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  50%。  大病医保无疑是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会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推进“病有所医”的实现。  在我看来,“病有所医”有质与量的两方面的内容。质,说的是治疗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的问题,衡量指标就是少生病和病了可看好病,因此主要是医院与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量,是指支付水平,是民众看病自掏多少的问题,掏了之后不至于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因此主要说的是保障体系的建立,如何建立可靠安全的社会保障网的问题。  在社会安全保障网建设方面,网络已经建立,整体来说,看病的质量明显提高了,从无保障到有保障,从保障低到保障提高,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保障的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群体差异、行业差异还是相当明显。  是不是把患者和医生的问题解决了,“医改”满足这两条就没问题了?不是,还有更重要的第三条,就是政府自身的改革。谈论“医改”问题至少要从  患者、卫生事业发展和政府自身改革三个方面同时考虑,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中国人民人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王虎峰《中国新医改现实与出路》里提到的“应该站在什么角度谈论医改”。  如何建立巩固的保障体系来确保实现“病有所医”呢?我认为着眼点有四个方面:  一是防,提高民众防病意识,提高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的投入;  二是治,基层服务体系的建立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使民众不至于“背病离乡”、“通宵排  队挂号”、“不找关系找不到床位”等。  三是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大防治体系及保障体系的投入。  四是监管,加大政府的投入,可以减少市场趋利行为的同时加强医疗行为的监管。  “病有所医”,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责任;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是历史的重托与责任;对民众来说,这是一种期盼与信任。虽然要做到所有病都“病有所医”很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宽泛意义上的“病有所医”可以说几近到达,而严格意义上的“病有所医”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阶段,我们更要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不可半途而废。  医改是我国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医改效果如何,民众最有发言权。据统计,群众对三年医改认知度很高,多数民众认为从中受益颇多。三年来,看病就医方便程度得到改善,个人看病报销比例提高,其中超过四成的农民家庭认为报销比例明显提高。有八成的居民家庭对医疗卫生机构向老人和儿童提供的免费体检、预防接种等服务感到满意。这表明我国,特别是我市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  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的就是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然而,目前的医疗服务需求已经不再停留在看病、治病、开药等简单诉求上。从民营医院自身的角度来看,如何突破现有的医疗服务框架,开辟新的特色亮点成为了现阶段各大民营医疗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营医院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包括医院分类中的不利因素,医保定额偏低,不利于民营医院的发展,  税负过重,制约发展,自主定价的政策是虚设,国家政策在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执行和措施上明显滞后,缺少细则出台。同时还包括人才缺失,社会公信力下降、自身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  当前医改已经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就是社会上或者记者们经常讲的深水区。为了进一步深化医改,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医改规划,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全民的医保体系,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的制度和基层运行的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我们相信,再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一定会朝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再迈进一步。  今年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医改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明确提出未来四年我国新医改的工作方案。  医疗服务是一个特殊行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其质量和诚信的要求可以说极高极严,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我高兴地看到,我市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开始转变观念和思路,在广告宣传上有很大的改变,从过去靠虚假、夸大宣传转为注重企业的内涵和形象宣传,注重公益宣传,承担起社会责任,这种广告宣传,对提升企业的品质和形象,塑造品牌,发挥着正能量作用。  

医疗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医疗改革: 六个方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出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服务来完成;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力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中央和地方要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新增部分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二是优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对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预算管理。 三是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严格医疗机构准入运行、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到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到所有农村,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到201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城镇从业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开。 五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方式,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完善药品储备,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输送和吸收。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定向培养农村适宜卫生人才,制定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培养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