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漕中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运漕中学中考成绩2016年

现在可以去学校查查了

运漕中学的注重教育质量 打造特色品牌

德育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依托,把德育教育内容较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等,广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提高了学生“自尊、合作、激励、竞争、宽容、诚实”的内在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该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培养理想、追求一流”,找准前进的方向;为学生设置了吃苦训练及学习的挫折训练,培养坚韧顽强的品质;精心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优化品质、完善人格;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促进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变革,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本,全方位的改革,形成了包括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等在内的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变课程设置单一、僵化,逐步实行多元化的课堂设施,除学科课堂外,积极举办艺术文化节开发学生们的艺术潜质,开设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回眸历史,点击辉煌,追求昔日辉煌足迹;面向未来,直瞰风雨,驶向卓越办学的彼岸。如今,含山县运漕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雄心不已、承载光荣与梦想,征途飞歌、继写辉煌与荣耀,努力用心血与汗水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教育诗篇!

运漕中学的建设教师队伍 诠释特色内涵

当今的运漕中学,重点放在内涵发展上,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富有敬业精神、业务精湛,既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又有改革创新意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一流教师队伍,适合经济时代发展需要和21世纪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学校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放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了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教师继续教育系统的创新体系,真正使广大教师不断发展,自主发展、自动发展、持续发展。对于青年教师培养,学校要求青年教师走上岗位后三年内必须过五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为此,学校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外出观摩学习,还鼓励教师通过函授、自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目前该校近90%的教师已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本科学历。此外,学校还让教研组牵头,通过手把手的教,让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在年轻教师中实行“1357”工程,即一年内成为合格教师、三年内成为成熟教师、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能搞科研教师。努力贯彻县局规定开展的“三个一”活动,让教师在学习、研究中共同提高。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岗位工作量津贴制》、《中高考奖励办法》、《教学、教辅工勤人员工作量化考评方案》等等,奖优罚劣,对各个岗位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管理,营造了一个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教学氛围。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于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于深晦。因此,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的带头人,广泛发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思想,本着教育巨额眼的“四个统一”的策略,即:教育科研与学校的整体改革和发展相统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相统一;教育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统一;教育科研与教育专家的指导相统一。以科研为先导,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几年来,教师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运漕中学的治校方略、办学理念、办学宗旨

校训:团结 文明 进取 创新 教风:敬业 爱生 自律 善教学风:勤学 守纪 上进 笃行治校方略: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民主理校 科研兴校办学理念:德育为首 质量为先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相结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运漕中学的介绍

运漕中学位于一个有千年历史的运漕古镇,创建于1958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学校建筑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基础设施有两幢教学楼、一幢综合实验楼、两幢学生公寓楼,两幢教师宿室楼,运动场、体育室、学生食堂、一个年产值60万元的校办印刷厂,4000平方米综合楼正在建设中。

运漕中学的运漕中学五十年历程

筚路蓝缕开天地十年坎坷苦追寻百花盛开春意暖励精图治绘新篇含山县南端,裕溪河北岸,一所农村完全中学五十年来骄傲地坐落在古镇运漕的西街,她浸润于凌家滩古文化余韵,沐浴着小镇千年古风,伴着时代的步伐,一路走来,形成了自己独特办学传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她就是运中人魂牵梦绕的学校—运漕中学。回顾运中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追忆运中五十年的闪光足迹,我们不禁感到无限荣耀和自豪。从初始创建到逐步壮大,运漕中学以满腔的热忱奉献于含南及周边父老乡亲,为含山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含山县运漕中学95年校长叫什么名字

含山县运漕中学95年校长叫汪恭全。运漕中学位于一个有千年历史的运漕古镇,创建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建筑总面积打12000多㎡基础设施,有两幢教学楼,1幢综合实验楼。两幢学生公寓楼,两幢教师宿舍楼,运动场,体育室。学生食堂一个年产值60万元的校办印刷厂,但是现在已经废弃了。校现有微机室,一个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室。并加入远程卫星教育网,其背而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全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此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办学需要,学校新增了17亩土地。扩大学校操场。

运漕中学的筚路蓝缕开天地(1958—1965)

1958年,全国反右运动扩大化后,迎来了盛极一时的浮夸风时代,“一切大办”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大办工业”、“大办纲铁”、“大办农业”、“大办科技”等等,全国人民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办教育”也应运而生,当时 “全党办教育”,“全民办教育”,运漕中学就是在这样的红潮中诞生的。1958年金秋,运漕中学在培德小学的校址上建校办学(培德小学解放前系天主教会所办,解放后改成民办学校,后与漕川小学一起并归运漕小学),校名全称为“安徽省含山县运漕初级中学”。学校占地为原培德小学的整个范围,即教堂之东一块小操场,西面以教堂西墙为限,北面以大沟为限,南以大门临街以街道为限。招生后,教室即原小学教室,师生同住临街十几间小房子与教堂里。1959年秋后开始,又用时近三年,扩大学校面积,改善办学条件,在政府的发动下,学校用低廉的价格征用学校东边几百间民房,即从老公社机关围墙向西至原食品公司的禽蛋厂西墙,南沿临街这一区域。这一时期,师生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校的扩建劳动中。他们拆旧房,平操场,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建起两排校舍,前排为男生宿舍,后排为教室,建筑面积近两千平方,新区与原校园连成一片,校园占地面积扩大一倍。扩建期,时任总务主任的程鼎如主任将自家拆楼的木料、砖石全部无偿献给学校,用于校舍的屋梁、门窗等建设,广受时人褒扬。初建期,学校管理机构设置齐全:教导处、总务处、党支部(1960年建)、团总支,另有学科教研室、学生会。校长为洪家国,副校长为邵业良,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是:教导主任谢惠民,后为葛广震,副主任胡长琪、张同余;总务主任程鼎如、成乃明;团总支书记陈良文。工作人员有:教务员过常青、张如葆、陆大发,会计员王绍祖、张锡兆、刁节枝、尹国华、严慎德,工友成正亭、范增平,炊事员王三多、杨定珍、高翠英、张传根、吴华英,校医室校医吴宗海、周良。课任教师有赵仁豪、张曾平、汪仲奎、谢仕彰、张同余、杨以昭、张邦宁、熊恒木、宋邦国等。1959年后一批芜湖、无为师范毕业生陆续分配至运中,他们是宁世贵、赵文景、宋志广、王继林、王慎为、徐应茀、曹金堂、黄其默、赵仕将、宋如杰、胡之友、赵善武、鲁良绪、王世源、孔令波、程理忠、程志明等。1958年首届学生面向全县招生,共招学生200余人。其中有周边无为、和县、巢湖等部分县的学生在校就读。设置班级4个,一个劳动班、三个升学班,班主任为赵仁豪、张曾平、熊恒木、张同余,杨以昭老师也曾经短暂担任班主任。建校初,办学条件极为艰难,可谓一无校舍,二无教师,三无经费(县里仅给创办费三千元)。在校师生睡的是通铺,晚上办公、学习点的是煤油灯,但在校师生并未被困难吓倒,他们豪情满怀,干劲冲天,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抒写着运中开创时期的壮丽诗篇。1958年4月、6月,中共中央两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时,“大跃进”之风已刮进校园,浮夸风泛滥,学校随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停课,大办纲铁。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洗铁砂、建高炉,以窗户钢筋档、废铁为原料,以门框、树桩为燃料,全面投入炼铁劳动中,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冲击。浮夸风后,随之而来的是“共产风”。1959年3、4月份,学校出现了粮荒,师生口粮由原来的三十斤、二十八斤降至最低时的十八斤,粮站供应的大米只有几斤,其余多是山芋干和经过破碎的山芋藤粉、花生壳粉、油饼粉。师生生活难以维系,口粮不足,生命不保,学校只得组织师生下田劳动,生产自救,学生不得不以自己的嫩弱的身躯投入到繁重的生产劳动中。当时农村田地荒芜,学校趁此向潘桥大队要地几十亩(六二年时,大队要回不少田),学校还建起两块蔬菜基地:黄墩的周巷基地和镇东的“白骨塔”基地。各班分批住扎基地,教师随班参加劳动。由于灾害,村野凄惨之景目不忍视,洪家国校长从基地回校,感于途中所见,信笔感慨“断墙残壁显,黄蒿比人高。野草胀破田,不见一棵稻。偶有人来望,骨瘦如柴草。学子家住大圩湾,十室九空不敢报。挖荠根、挑野蒿,捞浮萍,揪树梢,人人弄到一小筐,回校大可吃一饱。”由此可见一斑。由于生产管理得法,学校粮仓储米几万斤,不仅维持了师生的生计,还曾一次性借给潘桥行政村“救命米”3000斤,救活了生命垂危村民多人。洪家国校长因此事而倍受相关领导指责,终因善行可嘉,躲过“右倾”一劫。为解决学校经费不足问题,学校组织了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师生到东关劳动,为东关陶瓷厂挑送瓷土,每班级一个月轮换一次。这是1960年年底,师生们打起背包,徒步几十华里,在东关车站边搭窝棚,睡地铺,战严寒,大年三十,师生们仍不愿回家,在东关轮船码头为别人从船上卸黄沙。除夕之夜,有家不归,吃的是稀饭,睡的是单被,但师生们依然干劲十足,毫不抱怨,这就是有名的“战东关”。三年困难期,在办学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学校一面生产自救,所有师生的生命得以保存;一面扩建学校,扩大了面积,兴建了校舍;同时从1960年下半年,强化了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活动趋于正常。当时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不仅课程开齐开足,还改善了教学设施,配备了教学仪器。教学仪器均为国家教育部部属教学仪器厂托运至校,有各种倍份的显微镜按55套配备,照相机、地球仪、化学仪器、各种试剂药品及多种教学挂图,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应有的保障。1963年3月,学校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思想教育得到加强,校园秩序全面稳定,学校工作重点转向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成为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学生谢道华、林劻华参加芜湖地区(原芜湖、巢湖两地统称)数学竞赛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