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评价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量化评价?什么是质性评价?两者各有哪些优缺点?

量化评价,以目标分解量化的评价手段 优点简单公平,缺点以次充好,质性评价以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评价手段,优点准确,缺点人情社会。1、所谓量化课程评价,一定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这种评价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占了主导地位,这个历史时期也一定是课程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所说的课程的“第一代评价”和“第二代评价”时期。2、理论基础量化评价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直接产物,它感觉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世界是有规则的、可预知的,存在着一般的规律和模式,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逻辑因果关系,量化评价一定是运用这些关系,知识具有客观规律和可重复性,评价者只要遵守一定的方法规范,就能够将评价的结果在更大的领域内推广因此,使用一种理性、客观的方法,配合适合的程序,就能使我们预知和操纵世界。3、评价目标量化课程评价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操纵和改良,它的核心价值是秩序和一致,感觉课程评价的目标在于把握课程量的规定性,即通过具体的数学统计、运算和量化分析,揭示出与课程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课程的数量特点和变化,从量的关系上对课程进行推断,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断定课程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美国评价专家泰勒的基础原理反响了这个过程,教或学被描写成高度操纵、线性的和可测试的活动。

表现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区别

量性评价方法是根据数学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量表等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量化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测验就是一种量性评价方法。限制式的表现性评价对评价的任务、目标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而且对被评价者的行动做了一定的限制。例如传统的闭卷考试其实就属于一种典型的限制式的表现性评价。开放式的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对被评价者完成评价人物的材料、方法、结果不做限制要求的评价方法。例如:要求学生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做一次演讲发言就是一种开放式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制式的表现性评价,一种是开放式(或扩展式)的表现性评价。

质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质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取向在于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评价结果的呈现都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自身的投入,并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评价的内容与结果。观察,访谈,自我反思等都是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量性评价方法是根据数学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量表等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量化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测验就是一种量性评价方法拓展资料: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突出“绿色评价”,具体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是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的。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多,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兴趣特长养成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3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4个关键性指标,主要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就像现在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据了解,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强化导向,促进发展,协同推进”。在评价方式上,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评价结果也将强调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激励功能,将被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考核奖惩学校的主要依据。参考资料:人民网-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质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质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取向在于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评价结果的呈现都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自身的投入,并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评价的内容与结果。观察,访谈,自我反思等都是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量性评价方法是根据数学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量表等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量化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测验就是一种量性评价方法拓展资料: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突出“绿色评价”,具体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是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的。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多,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兴趣特长养成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3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4个关键性指标,主要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就像现在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据了解,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强化导向,促进发展,协同推进”。在评价方式上,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评价结果也将强调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激励功能,将被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考核奖惩学校的主要依据。参考资料:人民网-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