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药物分析 中药化学 药剂 生药学 中药药理 这几个学科哪个方向发展前景好,为什么?

当然是药物分析啦,我给你比较啊:药物分析,这个学科是利用了分析化学的手段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果学这个的话,出来一可以到医院干检验方面,也可以到药剂科做质量控制,还可以到药厂做QA,QC,还可以自己跑销售,门路非常广,也不用父母操心,一般北京乐意要药分的本科生啦,硕士生啦,都比较抢手。中药化学,一般就是至那个天然药物化学,这玩意没什么可研究的,人家都给你研究好了,你只是照着做就OK了,但是这个学科在科研领域还是比较有发展的,因为这个天药主要讲到了中药的炮制于萃取有效成分。恩这个在科研单位还是可以的,你如果学这个的话,学完了再考个公务员上政府部门是可以的,也不少赚。药剂学,你如果以后想要去药厂,或者创新制药工艺,或者那个要当工艺员的话捏,学这个是可以的,如果家里有人的话,去医院制剂科那就更好了。生药学,这个强烈不推荐,我们学校的生药研究生那个是04级的07年毕业,一共8个人,到现在7个人还没找到工作,另一个还在药厂不知道干些啥,再说学生药就是研究中药,这个出成绩是在是太难了没个10年8年是出不来什么成果的。中药药理,要研究这个首先你得把西药药理整明白,因为这个中药说白了,全是化学成分,在说白点,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是西药的成分,只是炮制手段不同,如果你要学中药药理的话,最好学到博士在出来,因为这个学科可是靠年龄吃饭的,资历越老,越吃香,在说,关于药理,比如现在在北京找工作我是没看到有找药理的,考研究生的话最好往研究单位考,比如说中检所啦,SFDA啦什么的,然后直接留在那是药理的最好结果。反正不管学什么,如果学精的话都一样挣钱,呵呵,我是学药分的,现在也是药厂的小主任了,一个月也能开到5位数,不管怎样,自己努力吧!

中药化学的课程

1. 考中药执业药师证首先是考什么证啊学的课程有哪些呢 考执业药师满足报考条件就可以报考。 考的科目有 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回类答、中药学类共考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含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各科单独考试,单独计分,执业药师每科试卷满分为120分。 2. 中药制药的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中药炮内制学、中药药理容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设备和车间设计、GMP管理工程,方剂与中成药、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贮存与养护、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制药工程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 3. 简述中药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生物碱,苷类,醌类,黄铜,香豆素木酯素,萜类…… 4. 中药学专业有哪些专业课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 中药学专业都要学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如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 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药事管理学等。该专业的培养采用本科生导师制以保障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研究开发、中药检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5)中药化学的课程扩展阅读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中药学专业可以参加的考试有中药学职称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职称考试属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一般分为初级中药士、初级中药师和主管中药师考试。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 *** 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6. 学习《中药炮制学》有没有什么先修课程比如数理化之类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方面的一门专业课程,不需要修非常高深的数理化知识。如果专你的专业跟中药有关的话,在属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后,可以轻松有效地学习《中药炮制学》;如果你是非中药类专业人士,就只能背书了,但在实际应用上肯定存在一定问题。 7. 中药学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中药学的课程有三条主线,课程主要就是这三部分构成的。 一、生命科学 二、化学类 三、药材类 8. 中药学专业都要学哪些课程 1、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GAP生产技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2、中药学专业开设课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药事管理学等。 9. 中药学的学习内容包括什么 主要学抄习内容: 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等。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9)中药化学的课程扩展阅读 中药学专业可以参加的考试有中药学职称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与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方向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实验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中药及复方的疗效进行科学的观察和验证,阐明其作用机理,为研制新药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等。 10. 中药学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中药学的课程有三条主线,课程主要就是这三部分构成的。 一、生命科学 二、化回学类 三、药材答类

中药化学对于制备新药有何便利

中药的有效成分研究清楚后,便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观察中药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同时还可进一步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二)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中药主要是复方用药,从化学成分上看,可能存在同一中药共存成分之间和异种中药成分之间的复合作用。如麻黄汤中含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现已知左旋麻黄碱为麻黄止咳平喘的主要有效成分,桂皮醛为桂枝挥发油中镇痛、解热的有效成分,杏仁苷为杏仁镇咳的有效成分,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具有解毒作用。这些有效成分发挥复合及协同作用,与麻黄汤治疗头颈强痛、恶寒、发热、咳嗽等症是相符的。(三)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四)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五)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六)开发新药、扩大药源(七)结构修饰、合成新药

狗脊贯众的中药化学鉴定

取本品粗粉5g,在沙氏提取器中以甲醇回流3h,回收甲醇至20ml备用。①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取样品以毛细管在硅胶G板上点样,以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喷雾,斑点呈墨绿色(间苯三酚作为对照,斑点呈蓝色)。②取样品液1ml,滴加溴水数滴,立即产生黄棕色沉淀(以水解鞣质对照,不产生沉淀)。③取样品液1ml,滴加新鲜石灰水数滴,立即产生红黄色沉淀(水解鞣质对照,不产生沉淀)。(检查缩合鞣质)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单芽狗脊蕨的根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中药化学 名词解释 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不同的物质在同一对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可利用该原理对物质分离纯化。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第九章分析

  第九章 强心苷   第一节 基本内容   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   强心苷元属甾体衍生物,其结构特征是甾体母核的C-17位上连接一个不饱和内酯环。   (一)结构特征   1.强心苷元中的甾体母核部分的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为B/C环反式,C/D环多为顺式,个别反式。A/B环则有顺、反两种稠合方式,但大多是顺式。   2.甾体母核的C-10、C-13、C-17位取代基均为β-构型。C-3和C-14位上都连有β-羟基。   (二)分类   根据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   在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内酯,共由23个碳原子组成,其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   2.乙型强心苷(蟾蜍甾烯类)   在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δ-内酯,共由24个碳原子组成,其基本母核称为海葱甾或蟾蜍甾。   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   (一)结构特征   1.α-羟基糖   2.α-去氧糖   主要有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2,6-二去氧糖甲醚(如L-夹竹桃糖、D-加拿糖)等。   (二)与苷元的连接方式   Ⅰ型强心苷: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紫花样地黄苷A。   Ⅱ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黄夹苷甲。   Ⅲ型强心苷:苷元-(D-葡萄糖)y,如绿海葱苷。   第二节 理化性质   一、性状   强心苷多为无定形粉末或无色结晶,具有旋光性。C-17位侧链为β-构型者味苦,α-构型者味不苦,但无强心作用。对黏膜有刺激性。   二、溶解性   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含醇氯仿,难溶于极性小的溶剂。   强心苷的溶解性与其分子中所含糖的数目和种类、苷元所含的羟基数目和位置等有关。   1.糖的数目   糖基多的原生苷比次生苷和苷元的亲水性强。   2.糖的种类   强心苷分子中糖基数目相同的时候,随着葡萄糖,6-去氧糖和2,6-二去氧糖羟基数目的减少,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也相应的降低。   3.羟基数目   强心苷的溶解性随着苷元上羟基的数目的增多而增强。   乌本苷虽是单糖苷,但整个分子有8个羟基,水溶性大;而洋地黄毒苷虽是三糖苷,但分子中的3个糖基都是α-去氧糖,整个分子只有5个羟基,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氯仿(1:40)。   4.羟基位置   强心苷分子中羟基数目相等时,溶解性能也受苷元中羟基位置的影响。苷元上的羟基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比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水溶性增大。   例如毛花洋地黄苷乙几乎不溶于水,而毛花洋地黄苷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是因为后者苷元上的羟基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三、显色反应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产生红→紫→蓝→绿→污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氯仿-浓硫酸反应   硫酸层显血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显绿色荧光。   (3)三氯化锑反应   反应液呈现紫红→蓝→绿的.变化。   (4)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   样品点于滤纸或薄层板,喷以三氯乙酸-氯胺T试剂,100℃加热,紫外灯下观察荧光。   可用于区分三种洋地黄毒苷元(洋地黄毒苷元、羟基洋地黄毒苷元和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黄色荧光;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亮蓝色荧光;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蓝色荧光。   2.C-17位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能与下列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呈深红色。乙型强心苷无此类反应。   (1)Legal反应:试剂为亚硝酰铁**钠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2)Raymond反应:试剂为间二硝基苯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3)Kedde反应:试剂为3,5-二硝基苯甲酸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4)Baljet反应:试剂为苦味酸和氢氧化钠醇溶液。   3.α-去氧糖的颜色反应   (1)Keller-Kiliani(K-K)反应   试剂包括冰醋酸、浓硫酸和三氯化铁。若在此条件下,能水解出游离的α-去氧糖,醋酸层渐呈蓝色。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反应是α-去氧糖的特征反应,但只对游离的α-去氧糖或α-去氧糖与苷元连接的强心苷呈色。α-去氧糖和葡萄糖或其他羟基糖连接的双糖、叁糖及乙酰化的α-去氧糖,由于在此条件下不能水解出的游离的α-去氧糖而不呈色。   (2)呫吨氢醇反应   只要分子中有α-去氧糖即可呈红色。试剂包括冰醋酸、浓盐酸和呫吨氢醇。   (3)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4)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四、水解反应   1.酸水解   (1)温和酸水解   用稀酸(如0.2~0.5mol/L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加热回流,Ⅰ型强心苷水解生成苷元和糖。紫花洋地黄苷A温和酸水解得到洋地黄毒苷元、2分子D-洋地黄毒糖和1分子洋地黄双糖。   (2)强烈酸水解   Ⅱ型和Ⅲ型强心苷用温和酸水解无法使其水解,必须增高酸浓度(3~5%),延长水解时间或加压。但常引起苷元结构的改变,形成脱水苷元。   (3)氯化氢-丙酮法   2.酶水解   酶能水解除去强心苷分子中的葡萄糖而保留α-去氧糖,得到次生苷。紫花洋地黄苷A、B分别经紫花苷酶水解除去D-葡萄糖而生成洋地黄毒苷和羟基洋地黄毒苷。当强心苷的糖部分有乙酰基存在的时候,酶水解的的活性会相应的降低。当苷元相同的时候,一般乙型强心苷比甲型强心苷更容易被酶水解。酶水解在强心苷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单糖苷〉二糖苷〉三糖苷。   3.碱水解   在碱作用下,强心苷可发生酰基水解,内酯环裂解,双键移位,苷元异构化等。   第三节 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一、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提取原生苷,首先要注意抑制酶的活性,防止酶解,提取时避免酸碱的影响。提取次生苷,可利用酶解或酸水解的方法,提高目标提取物的产量。   常用甲醇或70~80%的乙醇作溶剂。原料含脂类杂质较多时,可先用石油醚或溶剂汽油脱脂;原料含叶绿素较多时,可用稀碱液皂化法,静置析胶法,活性炭吸附法除去叶绿素。   (二)分离   强心苷浓缩液,可用氯仿和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乙醇)溶液依次萃取,将强心苷按极性大小分为几部分,再采用溶剂萃取法、逆流分溶法和色谱分离法分离。分离亲脂性单糖苷、次苷和苷元,一般选用吸附色谱,常以硅胶和氧化铝为吸附剂。   二、强心苷的紫外光谱特征   甲型强心苷元在217~220nm处呈现最大吸收,乙型强心苷元在295~300nm处呈现最大吸收。

中药化学的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一般程序和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特别是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测定)是中药成分研究的重要步骤。如果不能鉴定结构,说明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没有结果,更谈不上更进一步的研究,如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构改造等。┌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的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一般程序和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

smith在中药化学里是什么意思

smith在中药化学里是什么意思Smith降解实际上是一种改良的过碘酸氧化,它是将多糖过碘酸盐氧化,NaBH4还原后用弱酸部分水解 (通常在室温下用稀无机酸水解还原产物),生成具有特征性的糖连接的重复单元,从而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Smith 降解反应:将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