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迁徙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自由迁徙的历史资料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迁徙自由。然而,1955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从操作上否定了迁徙自由,当然,这一制度是违宪的。为了解决法律上的问题,1975年宪法,将迁徙自由取消。

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姓可以自由迁徙

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很多,边界经常变动,而且在封建社会初期,国家的户籍管理办法和土地管理政策尚未完善,也没有足够的军队和人口来管理边境,因此,战国时期的边境是是处于半开放的。其次,当时诸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竞争有关,各国争相网罗这些人才,以达到“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卫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建国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

(l)认识具有反复性。1954年宪法规定公民迁徙自由,1975年宪法又取消了迁徙自由,2010年实行居住证制度,这些变化说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2)认识具有无限性。我国对户口管理问题的认识、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的。(3 分)(3)认识具有上升性。我国对户口问题的认识、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完善。(3分) 略

春秋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人口可以自由迁徙吗

这个所谓的自由都是相对自由,那个年代没有一个人可以自由的迁徙,哪怕是最高统治者去外走动,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当然,相对自由还是有的,但这种相对自由,只针对那些自由人和贵族。农奴是没有人身自由的,更别谈迁徙自由了。除非当地放生战乱,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那农奴肯定要逃难,这次就可以自由了,随便逃难到哪里都可以,只要有容身之地。当然,这里要补充一下知识。就是当时社会阶层的人,当时是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这时期有贵族,就是原来的农奴主,享有很多田地和农奴,这些农奴主控制着地方和国家政权,是这个时期的统治者。自由人,就是后来的封建主或者叫地主阶级,但是,这个时期,这些自由人的政治权利并不大,并不是统治者,只是比起农奴来说,有很大的人身自由,不依附于农奴主。望您采纳,谢谢。

我国现行宪法有规定“公民的自由迁徙权”吗?

没有规定。如果宪法规定了的话,那么户口制度肯定就要宣告灭亡了。

建国后,72年宪法实施前,我国公民有自由迁徙权,是不是很多人都把户口迁到了北京???

中华民国时期的宪法都规定了人民的自由迁徙权。 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六条第七款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由迁徙权的法律规定。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中改为“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居住迁徙之自由。”这里加了“法律范围内”的限制词。192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有选择住居及职业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受限制。”1932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有迁徙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停止或限制之。”1946年12月25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有居住及迁徙之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但在197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去掉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的规定。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以后的修正案中都没有关于“自由迁徙权”的条文。

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姓可以自由迁徙

战国时期中国是一个国家,是周朝,周天子是国家最高领导,采用分封制,周朝有很多地方诸侯,周朝末年中央对诸侯失去管控能力,诸侯之间互相攻阀,后秦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该天子为皇帝,设立郡县制,中央集权。

54年的宪法有规定“公民的自由迁徙权”吗?

有,我国唯一一部规定“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年)颁布日期:1954-09-20执行日期:1954-09-20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假如没有疆土概念,全人类自由迁徙将会怎样?

所有肤色人种到处都可以看到,结婚后生的小孩就不知道啥肤色了。

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姓可以自由迁徙

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很多,边界经常变动,而且在封建社会初期,国家的户籍管理办法和土地管理政策尚未完善,也没有足够的军队和人口来管理边境,因此,战国时期的边境是是处于半开放的。其次,当时诸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竞争有关,各国争相网罗这些人才,以达到“战胜于朝廷”的目的。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卫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