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一书中多为( )、寓言和()传说

hellenyang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MaratSafina 共回答了30个问题 | 采纳率96.7%
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1年前

相关推荐

文言文《列子·汤问》的中的(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卡麦1年前5
谔谔之士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子之听夫志,志想象犹吾心也:你能听到我的心声,你想象得到我的心思.(意指从琴声中)
吾于何逃声哉?:我该把我的琴声(心声)藏到哪里呢.
逃,藏匿,逃避的意思,声,应该是双关语,指琴声,亦指心声.也就是说俞伯牙弹琴本事就是为了隐匿心事,有不能说不愿说的心情可以寄托在琴声中,而钟子期偏偏听透了俞伯牙的心事,俞伯牙应该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既有被理解的惊讶,又有被看穿的不安,所以伯牙“舍琴而叹”.所以称子期为其知音.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ss卓越网1年前1
包谷稀饭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数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春秋时,韩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民间女歌手,人们都称她韩娥.韩娥不但人长得漂亮,嗓音优美,而且在她的歌声中倾注着全部感情,因此她的歌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她唱起欢快的歌,人们跟 她一起高兴;她唱起悲伤的歌,人们跟她一起落泪.
一次,韩娥从韩国来到齐围,在经过齐国都城临淄时,身边带的 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她那动听的歌声召来了一 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听得出了神.韩娥唱罢,人们纷纷解囊,掷钱资助她.韩娥用卖唱的钱买了吃的,填饱了肚子,便离开走了.但听过她 歌的人都觉得她那优美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消 失,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当天,韩娥住进了附近的一家旅馆,旅馆中有人欺侮了她.她便 拖着长声哀哀地哭,哭声似泣似诉,附近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 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对流泪,三天吃不下饭.他们发现韩娥已经走了,急忙把她追回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要她再为大家唱几支歌.
韩娥却不过雍门居民们的盛 情;就为大家引吭高歌.街坊的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千二净.韩娥唱完歌,雍门的居民们一起凑了不少路费,送韩娥上了路.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我在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在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 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忽然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了出来。当我向他衷心致敬时,多么想 地劝慰他,继续弹奏那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吧。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思忖唐突 B.思忖冒昧
C.思索唐突 D.思索冒昧
csuverio1年前1
汪清运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A


思忖,思量,想的意思;思索,思考探求(问题等)。根据题意应选思忖。唐突,乱闯,冒犯的意思;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根据题意,“唐突”较合适,去劝慰伯牙老人已决定的事,多少有些冒犯。故本题选A。
《列子·汤问》 包括几篇文章我只知道有《愚公移山》
134342434441年前1
ocean7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5.2%
列子
天瑞第一
黄帝第二
周穆王第三
仲尼第四
汤问第五
力命第六
杨朱第七
说符第八
昌以氂悬虱于牖间的以《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
G和弦的哀鸣1年前1
huangan200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纪昌用牛尾巴毛把虱子挂在窗户上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它本来是______,后来成了_______的代名词.
鬼话联翩1年前1
ffrankk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92.9%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它本来是_古曲_,后来成了___知音____的代名词.
夸父逐日(选自《列子·汤问》)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
mars_ares20061年前2
网易电气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夸父不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想要追逐太阳的身影
塞的具体读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我的笨熊1年前7
府城佳用电脑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塞 sài 边界上险要地方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塞 sè 堵,填满空隙
《列子·汤问》将《山海经》中“弃其杖,化为邓林”改为“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将《山海经》中“弃其杖,化为邓林”改为“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是否妥当?请简要阐述理由.
be52381年前1
深海小鱼cc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个人山海经里的那句其实比较好.
虽然后者似乎写明了营养来源.不过既然是神话.
加个营养来源的说法.反而是画蛇添足
原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原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注意是翻译~
是原文翻译哦~大标题打错了.
自己终于找到了
「从前韩国有一女子向东去齐国,
路上缺乏粮食,经过雍门这个地方,唱歌来乞讨换取食物.
她走了以后,那美妙的歌声萦绕着房子的大梁,三天三夜都不停止,
大家都还以为她还在这里呢。」
dragon38561年前1
yuyu12344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8.5%
解 释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 处 《列子·汤问》:“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
反义词 不堪入耳
-_-!……
《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 “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wingwoocn1年前2
shangua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这个故事说明了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自己理一理吧,我们刚学过
英语翻译原文+译文 是:昔韩娥东之齐.不是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
英语翻译
原文+译文 是:昔韩娥东之齐.
不是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li),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忭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曾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举行过一次歌唱演出。
韩娥的歌喉与众不同,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
小虫ddrain1年前1
街舞Boy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余音饶梁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li),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忭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曾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举行过一次歌唱演出.
韩娥的歌喉与众不同,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上述故事,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记载.但是有人认为:韩娥当时歌唱演出的地点雍门,不在齐国的国都,而在秦国的国都(今陕西咸阳);并认为韩娥在雍门演唱的事,是在她去齐国之前,不是在到了齐国之后,是因为她要到齐国去,缺乏路费,于是演唱筹款.后来有人还因此给韩娥的姓名添一“秦”字而称为韩秦娥.(元人“燕南芝庵”《论曲》:“古善唱者五人:秦青、薛谭、韩秦娥、沈右之、李存符.”)
后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一.解释括号里的词乃援琴而【鼓】之【更】造山崩之音二.翻译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
一.解释括号里的词
乃援琴而【鼓】之
【更】造山崩之音
二.翻译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三.文中第一段哪句话能说明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四.文中第二段哪两句最能说明伯牙弹琴的技艺高超?
wasllp1年前1
洞庭狐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一.解释括号里的词
乃援琴而【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更】造山崩之音:再.
二.翻译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三.文中第一段哪句话能说明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答: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四.文中第二段哪两句最能说明伯牙弹琴的技艺高超?
答: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高山流水》战国《列子·汤问》中子期既死的既意思
zzz7471年前1
地区一体化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既:既然
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在沙漠中喝着可口可乐,唱着卡拉ok,骑着狮子赶着蚂蚁,手中拿着键盘为你答题!
语言综合运用(15分)《列子·汤问》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薛谭学讴 ① 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列子·汤问》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薛谭学讴 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注释:①讴:歌唱 ②衢(qú):大路
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这则材料续写一个结尾。要求:
1.不要复述材料中已经讲述的内容
2.以薛谭为主要描写对象
3.情节合理,人物形象鲜明
4.恰当选择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5.不少于200字
xibeilangst1年前1
魔鬼魚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夸父逐日 《列子·汤问》 翻译
真的没有注册名了1年前2
狼王119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时候;(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喝黄河、渭水的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夸父)遗弃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
Kua Fu and the sun run,( has been ) chases the sun falls; ( he ) feel thirsty,want to drink water,drink,the Wei River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The Yellow River,Wei water is not enough for him to drink,he went to the north of Lake water.( he ) haven't arrived ( Lake),in the way due to die of thirst.( Fu ) abandoned stick,into a grove.
介绍列子和《列子·汤问》 急用
花间弄月1年前1
littleaaboat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列子·汤问》的作者是列御寇《列子·汤问》是列子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列子简介: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