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阅读答案礁  石艾 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

282095114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礁石》阅读答案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诗中三个“它”指代一样吗?指代什么?
2.第一行“一个浪,一个浪”连用,有什么作用?
3.写礁石与浪顽强搏斗的诗句是那些?
4.你从礁石“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受到怎样的启发?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seraph911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1)一样,两处均指代“礁石”.
(2)不是反复.作者连用两个“一个浪”是为了说明礁石承受扑面而来的巨浪之多(下文“无休止”与此照应),而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同一事物.
(3)前四行.
(4)礁石毫不畏惧汹涌而来的巨浪的冲击,依然满怀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那种不畏困难、热爱生活的执著精神值得学习.
1年前

相关推荐

艾青 礁石 阅读理解《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
艾青 礁石 阅读理解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里塑造了礁石怎样的形象?联系背景,说说“礁石”象征了什么?
2 全诗采用了( )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内涵。诗歌形象( )、( ),洋溢着一种( )的情绪。
yanwe5161年前1
丹丹129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受海浪的无情扑打,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
请问《礁石》的意义有哪些?文章在补充说明里
请问《礁石》的意义有哪些?文章在补充说明里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自由自在的候鸟1年前1
忍无可忍才发言1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
从诗歌的声音语言层面分析,这首诗歌采用的是“自由诗体”,就声音特点看,并不讲究对句、平仄、押韵等等旧体诗歌的规矩,但是,其声音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节奏,比如第一节第一句的两个“浪”字,可以算“同韵”,与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二句句末的“样”,是同一个韵,与第四句句末的“洋”虽然平仄不同,但是仍然是同一个韵,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增加了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律.从诗歌的句式看,长短比较自由,但是最长的一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只有九个字,最短的一句“一个浪,一个浪”是六个字,其余几句觉得字数介于中间,显得相对整齐,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建筑美”.这种分行、相对整齐的句式,使我们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与散文、小说句式的区别,这既是诗歌的惯例,也是区分诗歌和其它文体的最表面的形式.
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这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
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何尝溅泪?鸟何尝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这首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这首诗歌,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
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这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等等.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比较优秀的诗歌.唯一令人感觉遗憾的,是所“暗示”的句子仍然简单,缺少气象混沦的感染力.
徐敬亚的短诗《既然:“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脚踏着波澜/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这些诗句充分展示了新诗潮诗人觉醒了的主体性力量,虽然新诗潮诗人一时尚未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不灭的探求方向、探求自身价值的英雄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本身也证明了新诗潮诗人的这一探求过程的价值,亦即人本主义文学的主体性价值,所以,他们的这一反思过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新诗潮不可或缺的部分.
问:《礁石》这首诗托的物是礁石,作者艾青要言的是什么志?
问:《礁石》这首诗托的物是礁石,作者艾青要言的是什么志?
《礁石》这首诗中的“无休止地扑来”,一个“无休止”意味着什么?“扑”又意味着什么?
左情右àì1年前1
吓哭索罗斯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写礁石着重在写礁石的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求得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而且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这也只是从受到无休止地扑过来的礁石的角度所应采取的态度
阅读小诗《礁石》小诗的寓意是赞美
玉水琳珑1年前1
娄张奇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3.9%
小诗的寓意是赞美不畏困难挫折,坚定乐观的精神.
《礁石》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诗中两个“它”指代一样吗?2第一行“一个浪,一个浪”是否用了反复?3写礁石与浪顽强搏斗的诗句是哪些?4“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它表现了礁石什么样的精神?
雪中点火1年前1
盗用Y货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1、诗中两个“它”都是代指“礁石”.
2、“一个浪,一个浪”不是反复描写,反复描写:是对一个描写对象从多角的描写.这种描写其实不是反复的用同样的词描写.
3、礁石与浪顽强搏斗的诗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4.含义是礁石毫不畏惧汹涌而来的巨浪的冲击,依然满怀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礁石”不畏困难、热爱生活的执著精神.
小世回答~(不许他人复制粘贴)
艾青《礁石》的赏析
yb67898661年前1
niudie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我正好很喜欢这首诗歌,下面是名家赏析,送给你x0d《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x0d从诗歌的声音语言层面分析,这首诗歌采用的是“自由诗体”,就声音特点看,并不讲究对句、平仄、押韵等等旧体诗歌的规矩,但是,其声音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节奏,比如第一节第一句的两个“浪”字,可以算“同韵”,与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二句句末的“样”,是同一个韵,与第四句句末的“洋”虽然平仄不同,但是仍然是同一个韵,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增加了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律.从诗歌的句式看,长短比较自由,但是最长的一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只有九个字,最短的一句“一个浪,一个浪”是六个字,其余几句觉得字数介于中间,显得相对整齐,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建筑美”.这种分行、相对整齐的句式,使我们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与散文、小说句式的区别,这既是诗歌的惯例,也是区分诗歌和其它文体的最表面的形式.x0d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这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x0d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x0d“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x0d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何尝溅泪?鸟何尝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这首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x0d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这首诗歌,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x0d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这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等等.x0d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比较优秀的诗歌.
《礁石》这首诗的语言很朴素,很浅显,可礁石的形象却生动,作者究竟是怎么写成的?
xiaoshi1年前1
zhengnan0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诗中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呼号,只有冷静的客观描写,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艾青《礁石》的赏析海洋、礁石各象征了什么?“微笑”有什么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精神?
kaye1221年前1
wyy88112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我正好很喜欢这首诗歌,下面是名家赏析,送给你
《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
从诗歌的声音语言层面分析,这首诗歌采用的是“自由诗体”,就声音特点看,并不讲究对句、平仄、押韵等等旧体诗歌的规矩,但是,其声音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节奏,比如第一节第一句的两个“浪”字,可以算“同韵”,与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二句句末的“样”,是同一个韵,与第四句句末的“洋”虽然平仄不同,但是仍然是同一个韵,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增加了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律.从诗歌的句式看,长短比较自由,但是最长的一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只有九个字,最短的一句“一个浪,一个浪”是六个字,其余几句觉得字数介于中间,显得相对整齐,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建筑美”.这种分行、相对整齐的句式,使我们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与散文、小说句式的区别,这既是诗歌的惯例,也是区分诗歌和其它文体的最表面的形式.
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这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
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何尝溅泪?鸟何尝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这首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这首诗歌,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
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这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等等.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比较优秀的诗歌.唯一令人感觉遗憾的,是所“暗示”的句子仍然简单,缺少气象混沦的感染力.
阅读小诗《礁石》,并完成后面的习题.
阅读小诗《礁石》,并完成后面的习题.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小诗吟咏了( )的礁石.
2、小诗的寓意是赞美( ).
雪儿19831年前3
wang13_007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勇敢.2、礁石的不畏磨难,勇敢的精神.
阅读《礁石》回答问题礁 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
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
艾青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A.这首诗中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这首诗要表达的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位风骚1年前1
songdm2004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A.被海浪扑打的礁石。B.不怕风浪、困难,顽强不屈,乐观豁达。

诗歌的形象鉴赏。
艾青的《礁石》一诗中有哪三个意象
duanjun123451年前1
叶薇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礁石》阅读题《礁石》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
《礁石》阅读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叙述礁石与海浪的斗争情况.
荔枝馒头1年前1
落泪蔷薇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海浪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无休止地扑向礁石,想淹没它,冲垮它,击碎它,但每一次都被礁石击得粉碎.礁石尽管伤痕累累,但它依然坚定,笑对恶浪.
非常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