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kikirain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寡人之于国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哪句是省略句?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yanggang2573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省略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也,(蟹)用心躁也.省略主语
1年前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putishu981年前1
coopolo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宣传了他的政治主张,提倡实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
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一)养民: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二)教民: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1.养民有六条措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前面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2.教民有一条措施: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即“王道之成”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在由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第二册《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中“检”字注释为:通敛,收积,储藏.而别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在由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第二册《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中“检”字注释为:通敛,收积,储藏.而别的参考书中基本译为:约束,制止.到底哪个比较准确?
草草公子1年前1
细月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约束 制止
寡人之于国也中体现了孟子的哪些政治主张
mayuqing1年前1
新星8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体现他的仁政思想,实行王道以成就霸业.
寡人之于国也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就是预习用的
所有有关的都可以
lp521501年前1
慕容公子170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简析: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 “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即减轻徭役、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不饥不寒”,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要求,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解决人民经济生活的问题而取得人民拥戴,才能称王于天下.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勿”,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孟子概述】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不过 有的教科书“直”是“只是”的意思,并不是通假字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编辑本段]
  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树之以桑】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谨庠序之教】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⑴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⑵ 树之以桑
  ⑶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主语“将士”.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
4097546241年前1
恶名远扬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提出了君主为政之道:多民----富民----教民
还提出了保护资源,合理开发使用资源,走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
寡人之于国也 中是怎么禅述孟子仁政学说的内容
wuwo198204291年前1
t470612556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先指出梁惠王想法的错误,告诉他民不加多的原因,然后告诉他施仁政可以使民加多,接着告诉他如何做到民加多,即仁政的具体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文中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立嗣1年前1
JustinLei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简单介绍一下,详细资料可参阅参考资料的百度链接.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练习 一、注音:移其粟( )于河内 弃甲曳( )兵 数( )罟( ) 不入洿( )池不可胜( )食 衣
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练习
一、注音:
移其粟( )于河内 弃甲曳( )兵 数( )罟( ) 不入洿( )池
不可胜( )食 衣( )帛( ) 然而不王( )者 谨庠( )序之教
二、释词(33分)
河内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弃 甲 曳 兵:
或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直不百步耳:不违农时:
数 罟:谷不可胜 食也:
养生 丧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树之以桑:无失其时:
申之以孝 悌之义:黎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斧斤以时入山林: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四、文学常识(11分)
1、《论语》是一部记录( )言行的( )体散文集,由( )记载.
2、( )、( )、( )、( )合称为“四书”.
3、( )是记载( )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的两个成语是( )、( ).
erehnam1年前1
fengguangan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查看课本去 懒家伙
【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B.草木皆兵
【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B.草木皆兵。(名词,兵器)
C.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huwei102971年前1
pdsyz00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B.

(名词,兵士)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1)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2)君子博学而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1)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0若en131年前1
sxmhhz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材木不可胜用也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6)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这里用了什麽又说技巧?
大头笨象1年前1
永远的星期六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65%
梁惠王 穷兵黩武 喜欢用兵,在与孟子谈话时,他说自己如何爱民如子,如何的丰功伟绩.原文如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梁惠王之政与邻国之政进行了对照,并用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讽喻梁惠王好战,造福民众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减少战事 与民休息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山青青3771年前1
菲菲的男友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此题答案为C.其中“罪”本为名词,在这里作动词,是怪罪的意思.全句话意思:大王不要怪罪呀.
孟子的政治思想源于一道判断题,“《寡人之于国也》以对话形式展开论述,并阐述了孟子的大同政治思想。”想知道,孟子有没有表示
孟子的政治思想
源于一道判断题,“《寡人之于国也》以对话形式展开论述,并阐述了孟子的大同政治思想。”想知道,孟子有没有表示过大同思想。
junjun6412081年前2
annasee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寡人之于国也 于的用法是什么?
han01年前1
暴走吧蚂蚱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连词
寡人之于国也中所有焉的用法及意义
要多好有多好1年前1
ballrock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都为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斯天下之民至焉”中的“焉”为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寡人之于国也 文中梁惠王拿自己国家与邻国之政比较时孟子为何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我是菠菜221年前4
cvbospdfi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75%
孟子如果直接说的话被采纳的可能性不高,用一些具体事件来阐明观点就比较有说服力……而且更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