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效应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 诱导效应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

xc20062022-10-04 11:39:542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2条回复
gongyun12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3.共轭效应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
1)π_ π 强
2)p_ π 中
3)σ_ π 弱
4.诱导效应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
1)吸电子诱导:碳正离子(稳定性:3°>2°>1°)
卤代基(-F>-Cl>-Br>-I)
2)给电子诱导:碳负离子(稳定性:3°
1年前
珍珠是贝的眼泪1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你不会是我同学吧 ···这是我们的作业呀···
1年前

相关推荐

共轭效应的机理是怎样的 怎么判断是否有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的机理是怎样的 怎么判断是否有共轭效应
主要是π-π p-π共轭 解释的稍微浅显一点 .
一念嗔心1年前2
0铃音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双键之间通过一个单键相连:π-π共轭
如CH2=CH-HC=O、CH2=CH-CH=CH2
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直接与双键相连:p-π共轭
如CH2=CH-OH(乙醛异构体)、CH3-CH=CH-NH-CH3
O、N上均有孤电子对
p-π、π-π共轭均有共轭效应.
常用集团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综合的比较)大小的比较.
bn331年前3
xinxinnihao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这都是大学的内容了,都可以写写小论文了
什么是共轭效应(有机化学)?分哪几类,作用机理是什么?
hoohaa1年前2
michaltao2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 ,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分为正常共轭效应(又称π-π共轭)和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 p-π共轭)两种.
共 共轭效应
轭效应是指在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的一种效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电子效应.它能使分子中电子云密度的分布发生改变(共平面化),内能减少,键长趋于平均化,折射率升高,整个分子更趋稳定.
共轭效应如何判断一个基团的共轭效应是+的还是-的呀
嚣张香蕉1年前2
假天使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看该基团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否有未与其他原子成键的电子,如果是利于得电子的,那么就是-,如果是偏向于给出电子的,就是+
两个女的在一起会相互反应产生共轭效应,发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一般当场不会产生明显的物理反应还有尤其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操
两个女的在一起会相互反应产生共轭效应,发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一般当场不会产生明显的物理反应还有尤其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措施,立即投入大量冰激凌、巧克力一类的反催化剂,防止暴沸.否则会受到噪音干扰,严重时还会受伤.
一糖1年前1
忧郁的小鱼儿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异性吸引,同性排斥.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有机化学中,什么时候能要用诱导效应,什么时候要用共轭效应?具体反应什么怎么样的?能让我拿到一道方程式便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有机化学中,什么时候能要用诱导效应,什么时候要用共轭效应?具体反应什么怎么样的?能让我拿到一道方程式便知道如何反应的.
课本上有两条:
CH2=CHCl + HCl→CH3CHCl2
CF3CH=CH2 + HCl→CF3CH2CH2Cl
为什么两边都是卤素,而H一个是加在H多的地方,一个加在H少的地方呢?
我要的不是具体哪些题解题方式,而是要详细点的理论,足以解决所有的反应……
豌豆公主12211年前2
sater8888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第一个反应既有诱导效应又有共轭效应,但诱导效应小于共轭效应;
第二个只有诱导没有共轭效应.
告诉你一个方法,先不考虑什么效应.
利用原子的电负性判断.根据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判断加成的位置.
例如:CH2=CHCl + HCl→CH3CHCl2 由于与Cl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电负性没有Cl强,电子云向Cl偏移,而带上正电荷.所以带负电的Cl继续加成到这个碳原子上
同理:
CF3CH=CH2 + HCl→CF3CH2CH2Cl
与F相连的C带上正电,与这个碳相连的碳原子会带上部分负电,第三个碳原子带上正电.整体上看,就是双键上的电子收到-CF3中缺电的C的影响,将电子云往左拉,导致第三个碳原子带上正点,Cl就加到带正电的碳上
请分析“酚羟基对苯环既产生吸电子的诱导效应(-I),又产生给电子的共轭效应(+I)?
korla44i1年前1
wthz47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O电负性大,可以吸电子;但是O上的孤对电子可以离域到苯环上,所以有给电子共轭效应.吸电子诱导效应小于给电子共轭效应,总的是给电子作用.
苯环和碳碳双键为什么不会共轭?如果苯环和碳碳双键相连,苯环的π6,6和烯烃的π2,2为什么不会发生共轭效应?,在Chem
苯环和碳碳双键为什么不会共轭?
如果苯环和碳碳双键相连,苯环的π6,6和烯烃的π2,2为什么不会发生共轭效应?,在ChemSketch 3D-View经修正后的立体图形为很明显并未发生共轭,
辣豆1年前1
ln99099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事实上会发生共轭
求知以下医用化学名词的解释. 求知,一、缓冲溶液、二.共轭效应、三.同离子效应、四.缓冲作用、五.酰化反映、六、脱羧反应
求知以下医用化学名词的解释. 求知,一、缓冲溶液、二.共轭效应、三.同离子效应、四.缓冲作用、五.酰化反映、六、脱羧反应、七.胶体渗透压、八、表面活性剂、九酸败、十.官能团、十一.氨基酸、十二、表面张力、十三.π键十四酮体 在医用化学的解释
ahpaol1年前1
海南龙泉海景大酒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我空间有这些名词解释
无机化学中的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有什么区别?怎样理解才最好.这两种在共价键的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无机化学中的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有什么区别?怎样理解才最好.这两种在共价键的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能否用图示意,便于理解方便.
skaef5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共轭效应 诱导效应 吸电子基 供电子基?
香光庄严1年前1
夏中落叶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66.7%
1、共轭效应:H2C=CH2,π键的两个π电子的运动范围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定域运动.而CH2=CH-CH=CH2中,可以看作两个孤立的双键重合在一起,π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离域现象.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叫共轭效应.
2、诱导效应: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使分子发生极化的效应,叫诱导效应.
3、吸电子基:像硝基 所及磺酸基,氰基羰基这样产生诱导效应的基团.
4、供电子基:像甲基,氨基,烷氧基,羟基,乙酰氨基这样产生诱导效应的基团.
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诱导效应大些还是共轭效应大些,请举几个典型的例子.+C,+ I,-C,-I之类的.具体些
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诱导效应大些还是共轭效应大些,请举几个典型的例子.+C,+ I,-C,-I之类的.具体些
我的意思是如何判断如-No2在苯环上的对位上既有吸电子的诱导,又有给电子的共轭.可是就整体而言,-No2在苯环上究竟是吸电子的诱导大些还是给电子的共轭大些,-No2在苯环上总的表现是吸电子还是供电子,为什么?
110210的1年前1
darling2000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是用来解释有机反应的,它们是“工具”,并非用来判断,而是用来解释.
关于苯环,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的问题,实验证实,硝基在苯环上是间位定位基(即取代反应以间位反应为主),而且属于钝化基团(即硝基苯比苯更加难以取代),由此可推断出硝基吸电子诱导效应为主.
还是那句话:这两种效应只是一种解释方式,要注重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来判断它们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用这两种效应来解释实验现象.
苯环就是一个电子的大水库,有给电子效应为主的基团(如羟基)则活化为主,易于取代,有吸电子效应为主的基团(如羧基)则以钝化为主,难以取代.
再教你一个方法:判断基团是钝化基团还是活化基团(钝化吸电子为主,活化给电子为主),一个基团至少有两个原子,如果和苯环相连的原子相对电负性大(如羟基,氧电负性大于氢)则邻对位活化给电子;如果电负性小(如羧基,碳电负性小于氧),则间位钝化吸电子.卤素取代单独记忆,是邻对位钝化.
书上说与单键相连的双键碳原子有一个空的p轨道,西格玛键上的两个电子会离域到此空的p轨道上,形成吵共轭效应.
书上说与单键相连的双键碳原子有一个空的p轨道,西格玛键上的两个电子会离域到此空的p轨道上,形成吵共轭效应.
该双键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那来的空轨道啊?莫非2s轨道上的两个电子没有进行激发?
702071404的意思是两个2s电子和两个2p电子进行杂化?2s电子不需要激发?
夜无殇1年前2
沧狼x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1S2 2S2 2P2
碳上p轨道有三个,两个单电子各占一个轨道,还有一个p轨道,里没有电子,可以接受共轭电子
sp2杂化只是一个2S轨道和两个有单电子占有的p轨道杂化
2s杂化 1s不需要
怎么推断共轭效应的电子分布,比如苯环上连了一个醚键.
怎么推断共轭效应的电子分布,比如苯环上连了一个醚键.
能详细说一下怎么画最好不过了.
白小牙是rr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有机化学共轭效应您好,真是太麻烦您了,还有最后一个小疑问,万望您解答,也就是说2C上p轨道的电子对由于形成了p-π共轭被
有机化学共轭效应
您好,真是太麻烦您了,还有最后一个小疑问,万望您解答,也就是说2C上p轨道的电子对由于形成了p-π共轭被捕获走了,而使这个C原子由sp3杂化变为sp2杂化了,这个电子对所在的p轨道空出来了,所以才能跟第一个C的C-H键形成σ-p共轭,可以这么理解吗.
湖上饮初晴1年前1
好汉22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可以吧.我是这么想的.而且即便是完整的碳负离子,应该也能形成β超共轭效应(σ-p),不过这个可能要看一些轨道的能量数据才好下判断.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查一下β超共轭效应的相关资料.
推断共轭效应的电子排布
duguqiongyl1年前1
野驴水立方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和O相连的苯环上的C带正的电荷,旁边的C带负的,再旁边的正的,依此类推
当原子或基团的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方向不一致,如何判断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强弱?
我爱傻点1年前1
ab8161668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通常都是共轭>诱导.但是卤素和不饱和碳(包括苯环)相连时则诱导>共轭(比如氯苯的亲电取代活性低于苯),但卤素连在碳正离子上时诱导
在CH3-CH+-Cl(正电荷在CH上)碳正离子中,氯的孤电子对和正电荷形成的是什么共轭效应?
乌榄肉松饭1年前1
twinsenwells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p-p共轭效应:Cl上的孤电子对(主要是p轨道上)与C上的p空轨道(C正离子上有一个p空轨道)
讨论影响碳正离子和碳自由基稳定性的因素(考虑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并要举例说明。谢谢
张冠李戴LQWJ1年前1
loveyouwei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你看看邢其毅版的有机化学上册介绍自由基的那部分,分的很详细。
请问怎样判断一个基团的诱导效应大还是共轭效应大?
hetzmek1年前1
夜_寂风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是分开独立的两个效应,在一个体系中可能两个效应共存,而不是只可有其中之一;
诱导效应与原子的电负性有关.比碳电负性强的原子或基团能使苯环上的电子通过σ键像取代基移动,即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电负性比碳弱的原子或基团使取代基上的电子通过σ键向苯环移动,即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是取代基的p(或者π)轨道上的电子云与苯环碳原子的p轨道上的电子云互相重叠,从而使p(或者π)电子发生较大范围的离域引起的,离域的结果如使取代基的p电子向苯环迁移则发生了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如使苯环上的π电子向取代基迁移则发生了吸电子的共轭效应.
绝大多数取代基既可与苯环发生诱导效应,也可发生共轭效应,最终的表现是二者综合的结果.
大部分取代基的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方向是一致的,但有的原子或基团的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方向不一致.
大学有机化学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问题4,如果回答满意增加悬赏,
大学有机化学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问题4,如果回答满意增加悬赏,
见附件,请解释附件中的苯环亲电取代的不同定位效应发生的原因,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等解释,横向比较还有纵向比较,以及能从附件中总结出的所有知识,
首先先谢谢楼下朋友的耐心解答,我主要想问的是,取代概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还有为何对位主要受共轭效应影响,真的很想弄明白,
古韵斋主1年前1
fan_g1984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卤原子的电负性大,是强吸电子基团,由于卤原子未公用电子对与苯环形成p-pi共轭的给电子效应不足以抵消其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所引起的影响,所以总的结果就是使苯环钝化.对于卤代苯要记住:活泼性是受较强的诱导效应控制,二定位效应则受共轭效应控制.
对于卤代苯为何是邻对位取代的问题,可用共振理论来解释:
由卤代苯加成亲电试剂到最终得到反应产物中间有两个过渡态:pi -络合物 sigma-络合物,这两者之间的转化是反应的决速步骤,对推电子基团EDG而言,间位取代形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性最差,因而活化能最高,反应最慢;对吸电子基团EWG而言,间位取代形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性最高,因而活化能最低,反应最快.这些共振图可以自己画出来,一看就明白.
总之对卤素而言:会使邻对位上碳原子上的密度相对增加,尽管整体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我不清楚你提供的这幅图中的几率是如何得到的,如果要用理论来算,我想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涉猎一些结构化学方面的书籍,上面有诸多的理论(主要是量子方面的)来算加入一卤素原子之后,苯环上其他碳原子上的电荷密度.我想你提供的概率数据应该是基于原料加成之后得到的产物的比率.我个人认为只需要分析邻间对位碳原子为何亲电加成的概率不同.
横向比较:有F到I取代概率越来越高,因为由F到I,由于共轭效应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逐渐增加,有利于亲电取代;
纵向比较:即邻间对位碳原子上的取代概率,以邻对位概率最大,间位最小;对于邻对位,由于邻位碳原子与卤原子靠近有空间位阻效应,所以概率要低于对位;
至于为何对位受共轭效应的影响,就如同前面叙及的那样:共轭效应决定加成的位置,而诱导效应确定加成的难易程度,因为诱导效应决定着苯环上电子云的密度.
从图上你也可以看出:由F到I邻间对位上加成的概率,特别是邻对位的概率越来越趋于相同,这就是由于卤原子共轭效应的作用.
有机化学共轭效应指出下列分子中各存在哪些类型的共轭体系(1)CH2=CH-HC·-CH=CH2(2)CH3-(HC-)-
有机化学共轭效应
指出下列分子中各存在哪些类型的共轭体系(1)CH2=CH-HC·-CH=CH2(2)CH3-(HC-)-CH=CH2答案是(1)是P-π共轭.(2)是σ-p共轭与P-π共轭.现在请教各位大神(1)里面第三个C上的p轨道有一个电子,因此可以与两边双键上的π键形成P-π共轭,那为什么这个C上的C-Hσ键不能与两边双键上的π键形成σ-π共轭呢?在请问一下(2)的第二个C的p轨道上有孤电子对怎么还能形成σ-p共轭呢,第二个C上的C-Hσ键为什么不能与第三个C的双键上的π键形成σ-π共轭呢?
266368261年前2
紫色小鱼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第一题中的第三个碳应为sp2杂化(这样孤电子才能更好的与双键共轭),既然是sp2杂化,C-H键将在五碳的平面上而与派键垂直,这样基本没有重叠的地方,难以形成共轭.而一般正常的sp3杂化的碳上的碳氢键则在竖直平面上与派轨道共平面,则能形成一定的重叠而共轭.
第二题也一样,第二个碳的未成键的p轨道与派键轨道平行,因而与派键有类似性质,能与甲基上的碳氢键共轭.后疑问则与第一题的解释一样.
(纯个人理解,可以交流)
氨基为什么有给电子共轭效应?RT 氨基的共轭部分在哪?好像没有π键哦 我是高中生请讲得浅显些~
复杂2131年前2
查不到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因为氨基的氮元素上有一对孤电子对,假如苯环与氨基共轭,那么苯环的电子云会因为氨基的推电子共轭效应而增大密度,进而导致氨基对位和临位的亲电取代反应(如付克烷基化、付克酰基化)更加容易进行.
为什么溴原子的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不同,怎么看原子的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是给电子还是吸电子
xy834221年前1
ωǒ宠坏╰袮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诱导效应与原子的电负性有关.共轭效应是取代基的p(或者π)轨道上的电子云与苯环碳原子的p轨道上的电子云互相重叠,从而使p(或者π)电子发生较大范围的离域引起的,离域的结果如使取代基的p电子向苯环迁移则发生了给电子的共轭效应.
什么是超共轭效应?(有机化学)什么是共轭效应及超共轭效应?它们有哪几种分类?请解释σ-p共轭形成过程.
yang2001年前1
丹迪西蒙西斯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
2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π电子(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称为共轭效应.
3、当C-Hσ键与π键(或p轨道)处于共轭位置时,也会产生电子的离域现象,这种C-H键σ电子的离域现象叫做超共轭效应.
4、有p-π共轭,π-π共轭,σ-π超共轭和σ-p超共轭
5、若邻近有p轨道可以容纳电子,这时σ电子就偏离原来的轨道,而趋于p轨道,使σ轨道呈现部分的重叠,从而形成σ-p超共轭,使体系更稳定.
请各位朋友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成果,不要直接且大量地复制他人的解答以作自己的答案!谢谢合作!
详解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I,+I,-C,+C)
linda_62201年前1
干拍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诱导效应跟元素的电负性有关,比如说氯苯,氯对本苯就会产生诱导效应,
而共轭效应跟电子云重叠有关,比如说苯甲醛中的苯环和羰基会发生共轭.
有关化学共轭效应的一些问题,希望详细解答
有关化学共轭效应的一些问题,希望详细解答

1.为什么甲苯的超共轭效应造成的是邻对位活化?

2.甲苯上的共轭效应既有共轭效应又有超共轭效应,那么各是那些键影响产生?是CH3上的sigma键和苯环中的大离域pi键产生的超共轭效应?还是连接甲基的碳与甲基上的碳碳sigma键和苯环的大离域pi键产生的超共轭效应?

3.

比较两者碳正离子稳定性,为什么?


急求大神解答。本人高中生,自学基础有机化学,有问题不是很清楚。好的追加
籃中的橙1年前2
抽丝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因为亲电试剂进入甲苯的邻对位以後,共振式的某一种会刚好是甲基与苯环正电荷在同一个C上,那麼甲基的超共轭效应就可以稳定这个正电荷,降低能量.如果进入的是间位,那麼共振式中带有正电荷的C都不是连接甲基的C,就不能稳定.
甲苯中的共轭效应是苯环的π电子.超共轭效应是C-H键与苯环π电子的共轭,叫做σ-π共轭.
前者稳定啦.因为C-C的超共轭不比C-H.H电负性小,C-H键偏向C更多一点,电子云更加密了之後效果就更好咯.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怎么判断哪个更强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怎么判断哪个更强
比如C6H5OH,O的电负性大於C所以是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但是O有孤对电子会跟苯环共轭,增加了苯环电子云密度,所以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
奔奔来了1年前1
wga_30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我觉得应该比较共轭体系的大小,像苯酚这种情况,p-π共轭后苯环连同酚羟基整个体系都属于共轭体系,这样的共轭效应是很大的,远远大于O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所以共轭效应起主导.
如果是乙醇,这里仅为δ-p超共轭效应,共轭体系很小,所以这里诱导效应更强
为什么醛基的共轭效应是吸电子的氨基由于N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体现为给电子,按这个道理来说氧也有孤对电子为什么不是给电子而是
为什么醛基的共轭效应是吸电子的
氨基由于N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体现为给电子,按这个道理来说氧也有孤对电子为什么不是给电子而是吸电子呢
苒苒几盈虚1年前1
ashishi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N外层5个电子,两对孤对电子和一个单电子,单电子成键后,N周围依然没有满足8电子,所以可以与其他原子共用孤对电子来满足(如果共用的对方电负性更强就在表观上是N给出电子而呈现电正性)。
但是氧原子外层6个电子,可以形成三对,在醛基(其实就是羰基加了一个氢原子),氧、碳形成双键,氧原子已经满足8电子了,根本不需要再吸收电子。但是在醛基中,由于O、C电负性都大于H(O又大于C),H的电子会偏向,导致H呈电正性,而O最终呈负电。在实际中,如果这样偏向,有机分子中就会像离子化合物那样了,所以有共轭效应的存在来稳定。醛基的共轭效应存在于O、C、H三个原子间,电子三者共用,所以C=O和C-H都不是绝对的双键和单键,形成三原子大π键。但是总的来说O还是偏负电的。
酯基的共轭效应一定给电子吗?为什么酯基与羧基类似但是共轭效应却一个给电子一个吸电子?
酯基的共轭效应一定给电子吗?为什么酯基与羧基类似但是共轭效应却一个给电子一个吸电子?
酯基的共轭效应一定给电子吗?
为什么酯基与羧基类似但是共轭效应却一个给电子一个吸电子?
木子蕾1年前1
鱼炙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酯基是二价基团 —OCOR —COOR 这两种方向的酯基 共轭效应可是相反了= = —OCOR这种酯基是共轭给电子的 —COOR这种酯基是共轭吸电子的
当然 -COOR这种酯基是和羧基差不多的共轭吸电子基团 -OCOR则是和甲氧基类似的共轭给电子基团(一想甲氧基.就郁闷了= =)
如果书上只是说酯基两个字 那么它多半说的是-OCOR.
嗯 以苯环邻位取代为例 我来画个图吧
最右下角的那个式子中的氧原子上带的正电荷也处于羰基邻位 所以不及甲氧基什么的稳定 但是毕竟所有原子都满足了八耦律 也是-OCOR这种酯基对应的最稳定的极限式构象了
(其实说白了问题的关键好像还是在于酯基的方向问题.>_<)
甲基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吗如题,注意是共轭效应(不是诱导,也不是超共轭,是在共轭体系中),还有 怎么看是否降低或增加 共轭
甲基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吗
如题,注意是共轭效应(不是诱导,也不是超共轭,是在共轭体系中),还有 怎么看是否降低或增加 共轭体系π电子云密度
yanhua66321年前1
wednet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首先应该明白共轭双键.共轭双键: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由一个单键隔开的两个双键.这种双键的相互影响产生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在共轭双键的存在下,由于分子中原子间有特殊的相互影响,使分子更稳定,内在能更小,键长趋于平均化的效应.例如具有共轭双键的苯分子中的六个碳-碳建厂都是1.39埃,而普通碳-碳双键是1.34埃,碳-碳单键是1.48埃.在外界影响下,除了上述静态共轭效应外,还会发生动态共轭效应,使电子分布转移而变成极性分子.
从上述看,甲基不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需要可以继续讨论.
对卤素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I>+C) 还是 只对F?
bc7u1年前1
李豆儿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首先卤素差别很大,F电负性非常大,一般只考虑诱导效应.I的诱导效应相对弱些,共轭,诱导均有;Br,Cl的诱导 效应是大于共轭的.若有其他基团 ,不同情况,考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具有吸电子、供电子诱导效应的常见基团有哪些?共轭效应呢?
tyu15151年前1
jeffrey031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你要明确这是相对什么而言,一般指相对c 例如在苯环上的取代基,
吸电子诱导效应 -F,Cl,Br,I,O
诱导效应看电负性,强就吸,弱就给咯.
共轭效应 要看共轭电子流的方向
给电子共轭效应-NR2,-OR,-O负离子,-F,CL,BR,I,一般都是负电中心 基本属于p-π共轭
乙烯基之类的双键 π-π共轭.
吸电子共轭效应,含有C=O的 如醛,酮(均指基团)
由此衍生的还有O-C=O(酯基) N-C=O 基团(c上面还有一根键连出去 能懂吧)-CN,-SO3H,-NO2
都是正电中心 都是π,π共轭建了一座桥
氯化重氮苯为什么相对稳定?具体!不要笼统地说诱导效应共轭效应什么的.相对于其他重氮化合物。
robincwood20011年前1
念浩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Cl作为强吸电基,拉拢电子,导致重氮键上的电子云密度下降,稳定性增加
苯环上的 共轭效应分析的时候 用的凯库勒式,这是为什么?凯库勒式不是不能用来准确描述苯环吗?
等待贪玩的女孩1年前2
441664283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可以表示双键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共轭、诱导的分析.虽然凯库勒式不是非常准确,但是凯库勒提出苯环的双键是在不断地快速的变换位置的,这就解决了邻二元取代只有一中的物质的问题.所以现在在分析共轭是都采用凯库勒式.而不是圆圈!
关于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则请问这样的理解对不对: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共同决定了苯环上电子密度升高还是降低,也就是致钝还是致
关于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则
请问这样的理解对不对:
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共同决定了苯环上电子密度升高还是降低,也就是致钝还是致活;
而定位效应主要是由共轭效应决定的?
雨_晴1年前2
另一团肉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因为苯环有大的共轭体系所以共轭效应大多数情况下是主要的决定定位的,当然有时候诱导效应也有决定作用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都是在什么时候用啊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都是在什么时候用啊
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 酸性怎么比较?求详解
VIVIAN_FZH1年前2
菊香如故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用的最多的就是苯环衍生物的性质上.由于硝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子共轭效应,并可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从而使硝基苯酚盐负离子更加稳定.因此硝基位于羟基的邻位或对位时能显著增强苯酚酸性;而当硝基位于间位时,不能通过共轭效应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产生影响.三者中对位酸性最强,其次邻硝基苯酚,最后是间硝基苯酚.当然这个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邻硝基苯酚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少氢的解离,所以对酸性也有一定影响.
苯甲酸对位连有基团时,若存在共轭效应,如何判断其是吸电子共轭效应还是给电子共轭效应?
苯甲酸对位连有基团时,若存在共轭效应,如何判断其是吸电子共轭效应还是给电子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同时存在时,一定是共轭效应占主导吗?
孙有空1年前2
别人恐惧我贪婪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苯甲酸中原本就存在p-π共轭效应,苯环上大π键与羧基中碳氧双键中氧原子的空轨道p共轭
吸电子共轭效应与推电子诱导效应的强弱一般情况下是共轭效应强一些,不过我还没有见过二者强弱比较的权威资料
有机化学中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的详细区别
hurong1112001年前1
love300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共轭效应是指相距很近的电子对(π键或孤对)相互吸引形成类似与大π键
诱导则是单纯对电子的吸引
醛基的共轭效应为何体现为吸电子基团
zmgh641年前1
quatsch00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诱导效应看电负性,强就吸,弱就给咯.
共轭效应 要看共轭电子流的方向,给电子共轭效应-NR2,-OR,-O负离子,-F,CL,BR,I,一般都是负电中心 基本属于p-π共轭,乙烯基之类的双键 π-π共轭.
吸电子共轭效应,含有C=O的 如醛,酮(均指基团) ,由此衍生的还有O-C=O(酯基) N-C=O 基团(c上面还有一根键连出去 能懂吧)-CN,-SO3H,-NO2都是正电中心 都是π,π共轭建了一座桥.
1.多选题:(2.0分) 下列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π-π共轭效应的是( ) A.1,3-戊二烯 B.氯乙烯 C.2-
1.多选题:(2.0分)
下列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π-π共轭效应的是( )
A.1,3-戊二烯 B.氯乙烯 C.2-丁烯 D.苯乙烯
2.多选题:(1.0分)
CH2=CH-CH=CH-CH3结构中含有的共轭体系是( )
A.没有共轭 B.σ-π共轭 C.p-π共轭 D.π-π共轭
3.单选题:(1.0分)
下面最稳定的碳游离基是( )
A.(CH3)2CHCH2• B.(CH3)2CH • C.(CH3)3C • D.CH3•
4.多选题:(2.0分)
下列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p-π共轭效应的是( )
A.氯苯 B.1,3-戊二烯 C.2-丁烯 D.苯酚
5.单选题:(1.0分)
羧酸具有酸性的主要原因是羧基结构中存在( ).
A.σ-π共轭效应 B.p-π共轭效应 C.空间效应 D.吸电子诱导效应
6.单选题:(1.0分)
若只从σ-π超共轭效应衡量,其中最稳定的烯烃是
A.2,3-二甲基-2-丁烯 B.CH2=CHCH2CH2CH2CH3
C.CH3CH=CHCH2CH2CH3 D.2-甲基-1-戊烯
7.单选题:(1.0分)
下列关于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都属于电子效应
B.共轭效应的显著特点是键长趋于平均化
C.诱导效应不会随着碳链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D.诱导效应是沿着σ链传递的,共轭效应是沿着共轭链传递的
8.单选题:(1.0分)
具有л-л超共轭效应结构的是( )
A.丙醛 B.丙酸 C.1,3-丁二烯 D.丙烯
爱小伊的依依1年前1
cc花花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1、AD
2、BD
3、C
4、AD
5、B
6、A
7、C
8、C
苯甲醛中的醛基共轭效应为什么是吸电子的
爱上风的人1年前1
jesc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羰基和苯环大π键形成的共轭效应和氧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都是能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的
是通过键的离域实现的!比如C-C之间的称为定域,电子不能跑到别的地方去.而C=C-C=C-中,第一个π键的电子可以跑到第二个π键那里!
大学有机化学.诱导效应,电子效应,共轭效应区别是什么.
hdj_5121年前1
cj000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等,其中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还可以细分.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使分子发生极化的效应,叫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 ,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有机化学中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供电子诱导效应、吸电子共轭效应、供电子共轭效应的常见基团.
图画生活1年前1
tianhui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打酱油的飘过,诱导共轭吸电子供电子这是我的软肋,推荐你看邢其毅版本的有机化学,很详细,也很厚!
为什么叫超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与共轭效应之间有什么区别?请说的通俗点儿
求爱瞎拼摸1年前1
SXYanswer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超共轭效应在百度百科里面有,任何一本大学有机化学书上也都有,你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估计你已经是看过这方面的概念.我不再赘述,只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
共轭效应是p轨道与p轨道之间的共轭,是π电子或者n电子的离域作用而产生的.通过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中的电子可能被分散,可能产生吸电子作用或者给电子作用.这种由正儿八经的“真”p轨道共轭体系所产生的电子离域效应统称为共轭效应.
而超共轭效应并不完全是p轨道共轭体系.以甲基为例,C-H的σ键在一定的空间取向下有接近p轨道的性质,与相邻的p轨道可以形成一种看似重叠又不是重叠的状态,有一点重叠又不完全重叠的状态,类似一种“伪”p轨道产生的“伪”共轭.在这种共轭状态下,电子处于一种似离域非离域,有一点离域又不完全离域的状态.这种σ键与π键之间的,类似共轭效应的电子离域效应统称为超共轭效应.所以一般认为甲基会通过超共轭向共轭体系起到供电子效应,但由于电子不是完全离域出去的,所以供电子能力并不像羟基、氨基那样强.
请问苯酚中的氧原子是否为SP3杂化,如果是为什么它还会有单独的P轨道和苯基形成共轭效应?
jimmyni861年前2
fsg12106843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正三角形sp2杂化,
主要因为每个C多了一个电子,形成了一个大 派(符号) 键
共轭效应的“共轭链上【为什么】会产生电荷正负的交替现象”?
共轭效应的“共轭链上【为什么】会产生电荷正负的交替现象”?
麻烦各位请看清楚问题了,我问的是为什么会?即如何理解正负电荷交替?别答错了.
xiaojuan3699631年前1
fdd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可用共振论来解释,具有共轭作用基团的真实结构可用几个共振的经典结构共同进行表达,共振使得电子对或电子在链上移动,故而共轭链在共轭体系中,受原子间的相互影响,会出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
共轭效应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关系
okm9511年前1
我爱四代亩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关系极为密切.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 ,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H2C=CH2,π键的两个π电子的运动范围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定域运动.
CH2=CH-CH=CH2中,可以看作两个孤立的双键重合在一起,π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离域现象.
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利用的是电子能级跃迁.共轭效应通过分子轨道的组合产生了一系列的低能量轨道,分子总能量降低,部分较低能量轨道能级之间的差别也降低,所以吸收红移.
较长的共轭体系或具有正电荷的共轭体系往往具有可见吸收光谱,单纯的双键往往只有末端吸收.
氯原子在共轭效应中为什么供电子?
冷月飞狐1年前1
甘拜下风A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因为氯成键饱和 再说核外孤对电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