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之以利,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

风轻凉2022-10-04 11:39:542条回答

诱之以利,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是论语哪一篇里的呀?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2条回复
江南狂枫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有人说:这是孔子的《论语》里面说的;
有人说:这是《论语·为政篇》里面说的;
有人说:孔子《论语》中说的:全句如下: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经过多人、多次反复仔细的查找,上面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孔子并没有说过这些话.翻遍《论语》20章,没有这句话.
那么为什么网上会有这个说法呢,甚至百度百科都这么说呢,答案只有一个:讹以传讹.
现在分析,这句话应该是现代的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将几个词串起来,然后假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于是,就越传越多,造成现在这种情况.
分析一下
诱之以利 出自 孙子兵法 军争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胁之以威 不明
授之以渔 不明 俗语?
绳之以法 出自《后汉书·冯衍传》
“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导之以行 不明
勉之以恒 不明
持之以恒 出自《家训喻纪泽》(曾国藩)
“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学之以恒 不明
行之以德 不明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 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年前
戆头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出处:《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
1年前

相关推荐

英语翻译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
英语翻译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seth1531年前1
hujun04551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我大概解释一下,可能有的地方不是很准,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用是非之事来询问他,从而观察他的心智.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和他辩论一个问题,把他辨的没话说而激怒他,从而观察他应变的能力和本身的气度.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用计谋来咨询他,从而观察他的学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把灾祸劫难告诉他,从而观察他的勇气、胆识.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用酒把他灌醉,从而观察他的品性.(酒后吐真言)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用利益来诱惑他,从而观察他的清廉程度.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把事情交给他去办,从而观察他的信用程度.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属】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晏子治东阿》)(说情,走后门) B.吾自
【属】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晏子治东阿》)(说情,走后门)
B.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与妻书》)(夫妇)
C.自幼学属文。(《陆文学自传》)(写文章)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邀请)
shuiyao2221年前1
舒行然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D

D项:嘱,劝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见粱惠王 ①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见粱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粱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 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为死者一洗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见齐宣王。王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答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答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乃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独夫。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有删改)
【注】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曾迁都大梁,所以魏国又称梁国。②梃,木棒。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夺不         餍:满足
B.壮者以暇其日 孝悌忠信 修:治理
C.可使制梃以 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挞:打击
D.汤 桀            放:流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无后乎     ② 皆出于此乎
B.① 其像人而用之也 ②为国者无使 积威之所劫哉
C.①不得耕耨 养其父母 ②具 沛公害报项王
D.①然后 入      ②蒙冲斗舰 以千数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
①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②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③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④省刑罚,薄税敛
⑤仁者无敌
⑥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就危险了,并通过利害分析,进一步劝诫梁惠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不必谈利益。
B.孟子询问梁惠王用刀子杀死入和用政治害死入有什么不同,是要借此提醒梁惠王施行仁政,不要使老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
C.梁惠王想洗雪魏国的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并明确指出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必难以抵挡入侵之敌。
D.文王方圆七十里的狩猎场,老百姓觉得小;宣王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百姓却认为大。孟子将两者对比,意在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xw13141年前1
聊斋人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B
2.A
3.C
4.C
5.
(1)没有讲求仁义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仁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
(2)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做出类似于驱赶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意义)义在哪里呢?
(3)(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意对即可)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出自哪一篇古文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出自哪一篇古文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出自哪篇古文,要全文
shine10261年前1
gaoyang802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古人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关于交友的古语.
举国上下天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利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关于节约的活动及报道.
举国上下天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利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关于节约的活动及报道.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是责无旁贷,现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从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出发策划一次活动,来帮助我们改掉浪费的毛病.
存在的毛病是:--------------------------------------------------------------------------------.
活动的创意是:--------------------------------------------------------------------------------.
快呀,急.
sz97311年前1
zhangwei567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存在的毛病:作业本的每张的有时没写完就没用了
活动的创意:每张的背面可以写.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①。又,敦煌谷,妇女作裙,挛缩②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③。黄霸为颖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④: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⑤,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⑥。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
[注] ①加五:增加五成。 ②挛缩:褶皱。 ③不赀:不计其数 ④区处:分别处理。
⑤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 ⑥醯醢(xī hǎ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资:资财。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甫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
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煤矿工人的孩子1年前1
庆幸你很爱我323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1:D(“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小题2:B(两个“于”是介词,在。 A 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 C 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 D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
小题3:A (“共享家产”错,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附译文:
齐民(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平民百姓。神农氏制造了耒耜(上古翻土工具),使天下百姓耕作受益。商周两朝的强盛,《诗》《书》中有所记述,关键在于安抚百姓,使他们富足后再来教化他们。晃错说:“英明君王在上位,则百姓不感到寒冷饥饿,不是耕种而使他们有饭吃,不是纺织而使他们有衣穿,而是为他们开辟积累财富的道路。寒冷的时候,对于衣服不要求华丽;饥饿的时候,对于食物不要求甘美。饥饿寒冷到来了,就不顾廉耻。人一天不吃两餐饭就饥饿,整年不缝制衣服就寒冷。肚子饥饿得不到食物,皮骨寒冷得不到衣服,即使是慈母也不能保护她的孩子,君主怎么能拥有他的百姓?”
皇甫隆治理敦煌,按敦煌的耕作习俗百姓不懂得使用耧车,到耕种的时候,消耗大量的人牛功力,而最后收获的谷物却很少。皇甫隆于是教敦煌百姓使用耧车,省下的功力超过一半,收获的谷物增加五成。还有,敦煌谷,妇女作裙,褶皱如羊肠,要用去一匹布。皇甫隆又叫百姓改过来,省下的布匹不计其数。黄霸治理颖川,让邮亭、乡官都养鸡和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劝说百姓)安心于农耕蚕桑之业,节约用度,积累财物,种植树木。郡中若有鳏寡孤独的人死了没有钱安葬的,由乡吏上报郡里,黄霸都能为他们分别妥善处理:告知某处有棵大树,可以做棺材;某亭有头小猪,可以供祭祀之用。乡吏按照安排前往,果然都像黄霸所说的。
李衡在武陵龙阳汜洲上造了房子,种了一千棵柑橘树,临死的时候,告诫儿子说:“我州里有一千个木奴,(他们)不会向你求取衣食,每年还会(给你)交上一匹绢,你足够用了。”后来柑橘开始结果,他儿子每年得到几千匹绢。樊重曾想做家什器物,先栽种梓树、漆树,人们嘲笑他。然而多年以后,都有了用处。以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借用。这说明种植是不可以停止的啊!谚语说:“一年的计划,不如栽稻;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这说的是“种植”。孔子说:“君子在家能将复杂的家务管理好,就能将治家的手段转移到官位”这样说来治家如同治国,治国如同治家,治理的含义是相同的。
现在我从经传中采集,又涉及到民间歌谣;向阅历多的人询问,在实践中验证;记录从农耕技术开始,到醋酱的制作结束。维持生计的职业,没有不完整记录的,命名为《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分为十卷,每卷的开头都有目录。我在书中表达的意思很明白,便拿给僮仆看,没有敢说从文人雅士处听说过的,所以我记录时叮咛自己要交待周到,不推崇浮夸的言辞。浏览的人没有嘲笑我的。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示之以威 诱之以利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懵懂一点点
空汤碗1年前2
QQY1969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动和晓是明白,知晓;打动的意思
有些"使动"用法的感觉,
以理晓之,以情动之,用道理使他"晓之",用充满感情的方式使他"动之"(感动)
用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别人,用充满感情的方式打动别人.“晓”:明白客观的道理.
“动”:在明白客观的道理的同时,用充满感情的方式
打“动”别人.
在重力、动力、压力、弹力、摩擦力、拉力、浮力几个力中,以利的性质命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重力、动力、压力、弹力、摩擦力、拉力、浮力几个力中,以利的性质命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哥是老大1年前2
情永落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四种基本:电磁力、强力、弱力、万有引力.
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是按照性质分.
动力,压力,拉力是效果分.
自己研究去吧孩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间之有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52416691年前1
lanfeng227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两个“于”是介词,在。A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C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D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出自哪里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
多少明1年前1
无影随心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隋·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文中子·礼乐》《中说•礼 乐》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为了钻营势力而结交的朋侪,在没有势力的时候就会绝交 ;为了钻营财利而结交的朋侪,在没有财利时就会分离.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不好意思
若在论语里
可详说是哪篇吗?
授之以渔又是何意?
现在还是没有满意的答案=.=
旋笑仕1年前3
lidaandyso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出处的话./据说《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都米的.我查网上米找到明确的资料说是出自论语的.好象学这个都是《触龙说赵太后》那课老师提出来的.`我想可以去问问老师,.好象是介词结构后置``距离就是:“青,取之于蓝,而...
孔子《论语》中说的: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
孔子《论语》中说的: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全段分开解释!
蓝蓝的美妙海1年前1
xiezhitao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这不是出自论语的的话啊?或者说,不全是出自论语的.“诱之以利”、“胁之以威”,不像孔子说的话.孔子主张仁政,怎么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三句倒是出自《论语》的《为政》.
解析,
前三局是使动句:
诱之以利:用利益来使(他)诱惑.“诱”是使动词,使.诱惑.
动之以情:用感情来使(他)感动.“动”是使动词,使.感动.
晓之以理: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同上.
后面四句是另一种句式:
胁之以威:以威势来胁迫他.
授之以渔:以捕鱼的方法教授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绳之以法:以/用律法来制裁他.
导之以行:以/用行动来引导他.
下面的又是另外一种句式:
勉之以恒:长久提醒自己.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学之以恒:长久坚持学习.
下面又是一种句式:
行之以德: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下面三句(其实是一句)就是出自《论语》啦: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法来规范他们,百姓不仅不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守规矩.
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
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
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
这句话出自那本著作
野孩子在祈祷1年前1
再痛的感觉也会忘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77.8%
星云大师 :修好这颗心(包容的智慧2) 不知是不是语出作者本人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震之以威 予之以利
wxq9251年前1
一直都很忙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
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
用利益让百姓可以顺从;用感情让百姓感动; 用道理让百姓信服;用威严让百姓敬畏;用法律规则使百姓做人做事有原则;用行为引导百信做人做事方向;用恒心勤勉做事;用恒心坚持做每一件事;用恒心去学习每一件事;用仁德使百姓效仿;用仁德来指导百姓;用礼法来管束百姓;只要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小人同利之时 出处小人同利之时暂相党引成为朋党等到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时则互相贼害以利相聚必然会为争利而散请问出处
痛苦嘛1年前1
魂断蓝桥9567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这段话是《甄嬛传,第二十二集》里面的
倒是臣妾读欧阳修的朋党论时,有段话深觉有理.欧阳公说,小人同利之时,暂相党引成为朋党,等到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时,则互相贼害.(菀贵人)
以利相聚,必然会为争利而散.(皇上)
原始的出自欧阳修的《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
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见梁惠王      见:谒见,拜见。
B.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弑:杀害。(专指臣杀君,下杀上)。
C.不夺不餍餍:满足。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遗:遗留。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鸡鸣而起
A.不远千里而来 B.亦有仁义而已矣
C.苟为后义而先利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孟子观点相近的一项是 (  )(3分)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B.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
C.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课外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 ,爵之大夫,起累绁 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 ①羖:公羊。②累绁:用绳索捆绑。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诫其嗣懿子曰诫:告诫。
B.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辟:偏辟。
D.孔子遂行,反乎鲁反:返回。
小题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B.
C. D.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喜欢礼仪,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等等的小官,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小题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人亦忧其忧。(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n免1年前1
zfq1343504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D
小题7:
(1)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2)富和贵,这是人人想得到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
(3)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苦为忧苦。


小题1:
诱之以利,胁之以灾,动之以情,
心碎3221年前1
暮之瞳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诱之以利,用利益让某人可以顺从;
动之以情,用感情让某人感动;
晓之以理,用道理让某人信服;
胁之以灾,用灾难、祸害、恐惧去胁迫某人
晓之以理 是什么句式?比如 诱之以利 动之以情 持之以恒 等等
20243131年前25
无敌12312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介词和介宾结构的倒置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词组,叫“介宾结构”(亦称“介宾词组”).介词结构在句中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偶尔也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作定语.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了作补语外,都是位于被它修饰的成分前.而古代汉语的“于…”这个介词结构,多半倒置在被它所修饰的成分之后.另如“以…”这个介词结构,有时也倒置在被它修饰的成分之后.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挟之以威、诱之以利?这是什么意思?求详细.
腾讯飞飞1年前1
jakekaxi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用情感打动她,
用道理说服他,
用暴力威胁他,
用利益诱惑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孟子①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①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①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 ①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②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③耨:nòu,锄草。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夺不 餍:满足。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忠信悌:孝敬父母。
c.天下方 于合从连衡务:努力从事。
d.退而与万章之徒 《诗》、《书》序:依次序整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亦将有以利吾国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
b.①夫谁 王敌
②备他盗出入 非常也
c.①南辱
②得复见将军
d.①而孟轲 述唐、虞、三代之德
②而陋者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小题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孟子的仁政主张的一项是()
①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③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④故曰:“仁者无敌。”
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⑥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b.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c.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和这些***阶级是合不来的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d.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选文第一、二段所体现的即是这种思想主张。
wxyhit1年前1
人生_留白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B



点评:一般考这种题都是在四个句子中找出一项不同的,而这道题相当于考查了五个文言句子的理解,加深了一些难度。不过文言虚词就18个,而最常见的又更少,所以类似“而”、“以”、“于”,要让学生们多总结。
小题3:试题分析:C(①说明私利的后果。③说明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⑥说明孟子与弟子著书立说。)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理解“为政有成”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张岱的行为,却不能体现他的“为政有成”,有的可能能体现“为政有成”,却是别人的行为。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4:试题分析:B(并未直接地批评)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1,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1,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2.以下事例是声的一些应用实例: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又裂纹;②超声波洁牙;③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④超声波碎石;⑤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⑥超声波洗洁精密仪器.以上实例中.能表现声可以传播信息的是……;能表现声可以传播能量的是…….(第2题只填数字序号)
3,在纸筒的一端蒙上像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像皮膜,火焰会……,这说明了………….
小民121年前1
上奖领台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信息 振动 传播信息的是1 3 5 能量的是 2 4 6 晃动 声音能传递能量
怎么理解如下的话?分别啥意思?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
怎么理解如下的话?分别啥意思?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
aq1231年前1
qinghong1982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用利益让百姓可以顺从;用感情让百姓感动; 用道理让百姓信服;用威严让百姓敬畏;用法律规则使百姓做人做事有原则;用行为引导百信做人做事方向;用恒心勤勉做事;用恒心坚持做每一件事;用恒心去学习每一件事;用仁德使百姓效仿;用仁德来指导百姓;用礼法来管束百姓;只要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英语翻译翻译: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lanxi851年前1
a444452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市侩容易以利相诱.
贾竖:对商人的鄙称
英语翻译我们老师下午就要检查、麻烦大家帮我翻译下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
英语翻译
我们老师下午就要检查、麻烦大家帮我翻译下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戌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杯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厉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秫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雨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麻烦翻译下、我下午上课要用!
qijiandon1年前1
paul112358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之时保全了它,不只是使秦军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部署防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对晋国,结交很长时间了,信任很深了,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如同擦眼泪吐唾沫,(将来)对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追逐那更大的利益了!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无敌见者1年前1
美丽熊宝宝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用利益去诱惑,用情感去打动,用道理去明了,用威严去胁迫,教授给以捕鱼的技术,用法律去束缚,用行为去引导,用恒心去勉励,以恒心保持久远,以恒心去学习(即坚持去学习),行为要符合道德,用道德去引导,用礼制去同化,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论语:诱之以利,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
论语:诱之以利,动之以情.
诱之以利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胁之以威
绳之以法
导之以行
勉之以恒
持之以恒
学之以恒
行之以德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部分懂,请高人学者们帮我翻译过来..
konfly1年前1
bobwi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用利益让百姓可以顺从;用感情让百姓感动; 用道理让百姓信服;用威严让百姓敬畏;用法律规则使百姓做人做事有原则;用行为引导百信做人做事方向;用恒心勤勉做事;用恒心坚持做每一件事;用恒心去学习每一件事;用仁德使百姓效仿;用仁德来指导百姓;用礼法来管束百姓;只要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吾”这个句子中有四个“以”都是介词,意思却不一样?
ayumiyo1年前1
cftfso 共回答了86个问题 | 采纳率26.7%
不一样
交友之道: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
ye7704251年前2
follow2006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诚如楼上仁兄所言
拜金之友不长久
趋利之友不长久
附势之友不长久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的意义?
bluce55881年前1
cicily1 共回答了7个问题 | 采纳率57.1%
小人用利益来衡量事物 品德高尚的人用道义来衡量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