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和饼干说话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翻译:去( )方( )欲( )还( )
翻译句子:太白感其义还卒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夜来饮酒醒复醉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去:离开
方:正在
欲:希望,想
还:回去
太白感其义还卒业:李白被老婆婆的精神感动,于是决心回去继续学习.
1年前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 李太白轶事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
文言文阅读。
李太白轶事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对老年妇女的尊称。②意:想法。③卒:完毕,结束。引申为完成。
1、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处。
逢 老 媪 方 磨 铁 杵
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弃 去:
(2)逢老媪 磨铁杵 方:
3、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选文中叙写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说说它蕴涵了什么道理?
597826761年前1
不可吃羊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1、逢 老 媪/ 方 磨 铁 杵
2、(1)离开,离去。(2)正,正在
3、李白被他的想法所感动,返回去完成了学业。
4、功到自然成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恒心等答案均可。
文言文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
文言文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年老的妇人.②杵: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方( ) 欲( )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1987joecy1年前1
**的秘密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启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李白因为老妪精神所感动,于是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2第一个是代词指老妪
第二个也是代词,指学业.
1方是“正在”的意思
欲是“想要”的意思
还试“归还”的意思
英语翻译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英语翻译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打括号的字要解释一下还有这句话: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635360111年前1
伤人的爱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去:离开 方:正 还:回去 卒:完成 太白感其意意思是太白被她的诚意感动. 祝您中秋快乐! 微笑past╱/ 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愉快! ╥﹏╥ 很高兴为您解答 o(≥o≤)o 祝您早日把问题解决!
满意请采纳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汉岩.
问: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俗语,请你把它写出来
msw7311年前1
随锋菲逝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英语翻译是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bibishi1291年前2
蓝极鸟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文言文答案《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下,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铁杵磨针》文言文答案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下,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未成,弃去.( ) (2)逢老媪方磨铁杵( )
(3)太白感其意( ) (4)还卒业( )
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问之,曰:“欲作针.”
3、“铁杵磨针”的故事后成为一句俗语: .(1分)
chollyqi1年前6
hyacinthjia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1)弃:放弃 (2)逢:碰上 (3)感:被.所感动 (4)卒业:完成学业
2、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一大题没有加点字,我就挑了每题比较难的字,错了不好意思了!希望你能给我分,
英语翻译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日:"欲作针."白日
英语翻译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日:"欲作针."白日:"铁杵成针,得乎?"日:"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huoxingde1年前2
丫头巫巫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屠山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柱,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屠山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柱,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卒:() 言:()
zhaoyue881年前1
zuo-e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卒:(完毕、结束) 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1657.htm
言:(说,说出) 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4438.htm
铁杵磨针 相关问题 急!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铁杵磨针 相关问题 急!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请问:文中“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谢谢!
之:指代词(一般作第三人称,有时也作第一人称)或指示代词.请问“问之”的“之”是当中的哪一种解释?谢谢!
wuhuanghou1年前1
xg11235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文中“问之”的“之”是代词,即指老妇人(她).
全文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方:还:卒: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
fanbell1年前1
苍无数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离开.
方:正好.
还:回去.
卒:完毕,结束.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杜处士)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此正午牡丹也)
铁杵磨针文言文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铁杵磨针文言文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个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那个启示呢,字稍微多点啊。
驱魔龙族1年前1
非常感觉-风云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 代词.代"老媪"
2 音节助词(读起来有美感)
坚持不懈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字词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字词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解释:
意:
卒:
罘云1年前1
请问黑刀是谁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1.5%
楼主原文貌似缺了一句,给你贴个完整的: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字意
去:方:欲:还:
codeman1年前2
ytrr198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去:离开
方:正在
欲:想要
还:回去
“武氏岩”中“氏”的意思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武氏岩”中“氏”的意思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师姐师兄,please,
sp010301年前2
tong10858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氏,姓氏.武氏,就是姓武的人.
课外阅读(8分)磨针溪在眉州 ① 象耳山下。世传 ②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去 (
课外阅读(8分)
磨针溪在眉州 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过小溪,逢老媪 ()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 ()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 ()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②世传:世世代代相传。③媪:年老的妇女。④卒业:完成学业。
小题1:在括号中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题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昨夜梦微寒1年前1
zhenweilzw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1)离开   (2)正    (3)想   (4)只
小题1: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小题1:凡事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上面的小短文讲述了李白放弃学业跑出去玩耍,遇到一个用铁杵磨针的老太太,他被老太太的行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根据这些内容可知,这是我们熟悉的“铁杵磨针”的故事。故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老太太的那句“但需工夫深!”,所以它的启示在于要肯下功夫,坚定不移地为目标而努力。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旨,抓住关键的语句都是很重要的。
磨杵成针中还的意思?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
磨杵成针中还的意思?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卒业的意思.(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也要翻译)
风中的信仰1年前3
logicsense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英语翻译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
英语翻译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加点字
(1)弃去(加点字是“去”)( ) (2)逢老媪方磨铁杵(加点的字是方( )
2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3选文中叙写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说说它蕴涵了什么道理.
( )
hugohpf1年前1
烧比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1、解释加点字
(1)弃去(加点字是“去”)( 离开 )
(2)逢老媪方磨铁杵(加点的字是方( 正在 )
2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太白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回去完成了学业 )
3选文中叙写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说说它蕴涵了什么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肯下工夫没有做不到的,做人要有毅力!)
翻译文言文1.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
翻译文言文
1.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功夫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黄耳”传书
晋之陆机,蓄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3.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民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萧何月下追韩信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郊,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臣追亡者.”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5.张溥“七录”斋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6.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之炙而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烤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好者可追加赏分!
斯言无序1年前3
0飞鱼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2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陆机在京城当官,一直没通家信,怀疑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看起来很高兴,竟摇摆着尾巴,陆机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狗的脖子上,狗经过驿道,日夜不息地赶路.家人见了书信,给陆机回了信,狗立即上路翻山越岭,跑向京城.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取名为“黄耳墓”.
3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正当他九岁时,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5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立刻完成.所以他在当时名声很响.
6 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别人的宴邀赶赴宴席.(在宴席上)他发觉做烤肉的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很想吃几块.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做烤肉的人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怎么会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道烤肉味道的人呢?” 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帮助自己,于是顾荣感激地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做烤肉的人.
从百科里找的 挺累的饿
上面的那位 第4个找错了哦~
可以用什么成语概括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可以用什么成语概括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no1jht1年前1
w106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滴水穿石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