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很聪明,可不用功,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因为他们

没有智慧的鱼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ttuuy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年前

相关推荐

谁帮我解答关于孔子论语六则的问题
谁帮我解答关于孔子论语六则的问题
论语六则里议论性的句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用道理阐述,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从中论述某一方面
要先表明观点 例如“我认为........”
然后再用道理论述啊
2752131501年前2
FREED581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就是说人非圣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的反思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告诉人们“人无完人”的道理,人们在为人处事和学习中难免会有缺漏,失误的地方,要避免这种缺漏,失误,就必须每天检查反省
孔子论语名言一句(带解释)
学不会gay1年前1
srgzz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会产生害处.”
以"孔子论语给我的感悟" 写五百字 (我用来作总结的)
zhuoy81年前1
菠萝仔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主要突出孔子学习的快乐,最主要的就是前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就不解释了,这三句你能弄懂就可以了(我说的是深层次的理解).
在古代,有两位大儒,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请教他们的老师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学好论语”
老师说:“你们只要能找出论语中所有的“乐”,并体会出孔子的快乐,就学友所成了”.
所以鄙人以为,了解论语就要了解论语中的“乐”.
还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很重要.孔子形容自己是:“废寝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也矣!”比如有一次孔子听到一首好的音乐,为了学习他,感悟它,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最喜欢吃肉的哦).
关于孔子对学习的乐趣,我说一个故事,孔子的老师(好像是师襄)教孔子《文王操》,开始并没有告诉它的名称,孔子练了一个月,老师见谈得很好,想让孔子再换学一首,孔子说:“不行,我还没感悟它的规律”然后一个月后,老师又忍不住催他,孔子说:“还不行,我还没有感悟到它的感情.”直到三个月后,孔子才说:“谈到这首歌曲,心中浮现一个人的身影,高高的、瘦瘦的,脸上总是一副忧虑的样子,这种人历史上只有周文王”.老师大惊道:“孔夫子,你真乃圣人也,这首歌曲就是《文王操》.”可以想象孔子的悟性和对学习的执着.
孔子论语一书中有一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往后还有五六句是什么?
hvho89co1年前1
小样52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出处:《孟子·告子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出自孔子论语当中的第三则还是第六则
gulfdude1年前4
nick_vanexel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出自 述而第七
不是第三也不是第六
八佾第三
雍也第六
求初中三年的全部孔子论语要初一至初三的...
shdowlove2221年前1
wangasao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你说的是什么般的语文呢
我就知道几个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孔子论语儒家思想为话题,写走进孔子或读论语心得(一千字左右的作文,
mikotutu1年前1
hrg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爱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忧患生命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主题.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塌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过去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为喻,我感悟到,这种闲适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平和.
茶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柴门也进得,侯门也进得,不卑不亢,不做宠物状.所以,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的时候,也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且在那个浪漫天地里,还担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个艺术天赋极高的人一样,绚烂之后归于平淡,自己不评说,只待旁人去品味罢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倒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在茶道讲求的要让身心“怡”的过程中,就又与《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教授语)不谋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求孔子论语子罕第九的全文解析只要子罕第九的 别的不用
linhuimei19881年前2
嘟嘟草莓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ⅵ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论语·子罕第九》
孔子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
sohosohosoho1年前1
365天天ILOVEYOU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孔子学生问孔子什么才是真知.
孔子说:知道的便说知道,不知道的便说不知道.这样才是是真知啊.
这样的老师误人子弟.
这是说,做人要诚实不要浮夸,逞强.
不要骗自己,才能学到真知识.
古诗!!!!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万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不理想,因为他们()孔子论语来的。回答完我还
古诗!!!!
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万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不理想,因为他们()孔子论语来的。
回答完我还会问其他的古诗问题,不要走开,这是作业啊
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有读有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填古诗)
dreamwater12141年前1
放风去了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问一下孔子论语十二章
3707149261年前1
gg花雕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么?”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有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那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9.孔子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短处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的说:“时间就想着江水一去不回呀!”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可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能改变志向.”
12.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说:“广泛的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孔子论语中的故事!要求内容简单明了!
aicc881年前1
伯爵1976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16.7%
孔孑让梨
跪求孔子论语的演讲稿要关于孔子论语中一个论点的阐述演讲稿比如,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关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跪求孔子论语的演讲稿
要关于孔子论语中一个论点的阐述演讲稿
比如,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关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观点的阐述
关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阐述
等等.只要是论语里的都可以
800字左右,3分钟
落落杀了我吧1年前1
xiangyu_32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论语》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6.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①[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①[不能]没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谁能告诉我这是孔子论文的哪一句大体意思是:孔子论语 不注重物质,追求心灵.原文是什么…还有,后面应该还有一段吧~说的逗时
谁能告诉我这是孔子论文的哪一句
大体意思是:
孔子论语
不注重物质,追求心灵.
原文是什么…还有,后面应该还有一段吧~说的逗时什么?
wabb_13141年前1
bear98227520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论语中,因材施教的前一句是什么
ganda0081年前3
wksoul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 =因材施教是后人总结的..原文是《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是朱老夫子看了论语中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于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刚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孔子论语)
于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刚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孔子论语)
于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刚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______,______.(孔子论语)
蕪籩落莯1年前1
qq31333400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导致疲乏及危险.出处:《论语·孔子》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指精神懈怠;而:却.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孔子论语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诲人不倦的区别(灰常急,
暖洋洋的洒过1年前2
我的嘴角向上翘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答案:前者说的是教学方法,后者说的是教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