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啖菱告诉人们的道理

wobupashan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tuyayuan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北 人 食 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会闹笑话的
1年前

相关推荐

自护其短~练习答案~~~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
自护其短~练习答案~~~
选文】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3)[护]掩盖,遮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 ) 啖( ) 去( ) 欲( )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仕于南方。 b 或曰:啖菱须去壳。
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
c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d 仕于南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
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北土亦有此物否?)
颂唐1年前4
看不惯说两句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自己查资料吧
北人识菱-文言文初中部分全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
北人识菱-文言文初中部分
全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下列词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内的)
(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
(或)曰:“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句子;其人自护所短
意思:----------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说一下这个文言文的意思
jsbbt1年前5
readbyte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就职2.宴席3.其他(人)4.用来
2.这个北方人想要遮掩自己不识菱角的短处.
3.不懂就不懂,不要自欺欺人,要不然就会贻笑大方,更加出丑.
有一个北方人从小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在一次宴席上吃到菱角,连壳一起吃进去.有人告诉他:“吃菱角应该剥去壳”他为了掩盖自己不识菱角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让她起到清热的作用.”那人问他说:“你们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注:菱角是长在水里的.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
richard3111年前1
happy恰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北人:北方人   (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3)仕(于):(在)官,做官   (4)啖(dàn):吃   (5)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   (6)或:有的人   (7)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8)去:去掉   (9)欲:想   (10)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11)此坐:这是因为   (12)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13)而:却   (14)席:酒席   (15)坐:因为,由于   (16)以:用来   (17)其: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或: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人请教,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得到真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 ① 者。仕 ② 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
  北人生而不识菱 者。仕 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①菱:即菱角。 ② 仕:***。
1、解释划线的词。
  席上 菱(  )   曰(  )
2、翻译句子。
(1)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nshaoping1年前1
长点射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吃;有人
2、(1)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除热气。
  (2)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
3、无论碰到什么事,不要不懂装懂。如果自以为是,只会惹来笑话。(意思对即可)
自护自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
自护自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在下列句子中括号里填上省略的成分.
(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
jn月夜无痕1年前1
哈罗迪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北人 我(北人) 壳
北人啖菱(6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
北人啖菱(6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即菱角,水生草本植物,壳内果肉可供食用及制淀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2分)
①席上 菱________② 曰:“食菱须去壳。”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2分)
小题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高烧TM1年前1
dd之本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小题1:吃   有的人 
小题1: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进去,是想要用来清热解毒。
小题1: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或固执己见;或自护其短,不仅学不到什么知识,还会闹出笑话,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北人生来不识菱,可他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的无知,却说自己家乡“前山后山什么地方都有”,结果闹出笑话。这就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写作意图的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故事,然后对故事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者 以 其 于 去 欲 何 此物
或曰:“啖菱须去
北土亦有此物否
用文中成语表示.
握靠1年前1
周小强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北人食菱
是说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故事.
(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的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护短,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出处《新世说》
[编辑本段]解释
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要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编辑本段]道理
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强强辨别,护其短处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编辑本段]带点字
1.并:一起.
2.去:去除.
3.欲:想要.
4.坐:因为.
5.或:有的人.
6.而: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啖:吃.
10.北人:北方人.
11.以:用来
12.强:本文中指“硬是
我无法释怀1年前1
kkk7349483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12 强是勉强的意思.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
这篇古文最引人发笑的句子是哪句?
急.
古夕水儿1年前1
雪醋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北人食菱的翻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
北人食菱的翻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不知以为知也。
要翻译,要启示之类的。(翻译,启示,一定要有)
ykcd19991年前2
冰城临高人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出处《新世说》
解释
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保护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要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他)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道理
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强强辨别,护其短处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并:一起。
2.去:去除。
3.欲:想要。
4.坐:因为。
5.或:有的人。
6.而: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啖:吃。
10.北人:北方人。
11.以:用来
12.强:本文中指“硬是”
文言文翻译在线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文言文翻译在线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foxlei的cc1年前2
ling1122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鸣想1年前1
浓情香鸡翼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这则文言文说的是一个北方人不认识菱角,明知自己错了,却不认错,还为
自己护短,闹出了一些笑话.文中的“其人自护其短”就是关键句,很明显是对
这个北方人的行为持批评态度,这句话点出了作者的用意,也是文章的中心.抓
住了这个关键句,就可以很容易概括提炼出结论:为人不能自护其短,否则只能
怡笑大方.如果抓不住关键句,就容易不得要领,不能抓住资料的中心思想
说的是住不住 重点吧 要求人们做事情要抓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