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mirriam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 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 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penghaoliang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解题思路: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而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的较大;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也具有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的特点;我国西北地区的屋顶多平顶,有利于利用当地的充足的光照来凉晒粮食等物品.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正确;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正确;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正确;
D、我国西北地区的屋顶多平顶,这样做有利于利用当地的充足的光照来凉晒粮食等物品,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要牢记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此题基础性较强,易于掌握.

1年前

相关推荐

聚落的基本类型是 A.平原和山区 B.农村和渔村 C.乡村和城市 D.森林和草原
grace3301年前1
zhomi52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C

聚落作为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它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故本题选C。
(2010•大田县)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2010•大田县)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
D.雨林地区
子夜已无歌1年前1
zhanghong1819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解题思路: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聚落规模达,分布密集,如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聚落规模小,分布稀疏,如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干旱的荒漠、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地区.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考点点评: 聚落的形成发展受自然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方的聚落形态不同,大小不同,疏密不同.

桃花源记、要答案,急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
桃花源记、要答案,急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3.区别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或含义.(1)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 (2)与众共之( ) (3)杨谢而从之( ) 15.下面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惟计口授地 计算 B.与众共之 一共 C.子来或迟 或者 D.此殊不缺也 特殊 16.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同出.17.杨氏答应了要定居穴中吗?由哪句话可以看出来?18.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timotheos_yan1年前1
shenweina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1.的
如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如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如上图所示,除了以上的图外,最需要利用该区域的(  )
A.土地利用图 B.人口分布图 C.降水分布图 D.城市道路分布图
xihuanhummer1年前1
蓝色的雾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小题1:注意把等高线图和水系分布图结合,甲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故判断河流流水最快。
小题2:图示甲乙所在地形较平原,故需要考虑少占耕地,需要土地利用图。
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B.大气污染和交通拥挤
C.很难体现文化和经济水平
D.大部分人从事服务行业
liuhai7291年前1
yilibo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大气污染和交通拥挤、居住空间狭窄、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城市聚落的特点.乡村聚落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乡村聚落的分布及特点,属基础题.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的形成先有城市,后有乡村
B.炎热潮湿的聚落房屋多为高架屋
C.聚落是乡村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D.墙体厚实的聚落一定分布于寒冷的地方
杜延庆1年前1
指间沙wlw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A、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炎热潮湿的聚落房屋多为高架屋;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C、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墙体厚实的聚落一定分布于寒冷或炎热的地方,都是为了隔热;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墙体厚实的聚落一定分布于寒冷的地方 B.炎热潮湿的聚落房屋多为高架屋 C.聚落是乡村各种形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墙体厚实的聚落一定分布于寒冷的地方
B.炎热潮湿的聚落房屋多为高架屋
C.聚落是乡村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D.聚落的形成先有城市,后有乡村
涤荡渝生1年前1
yinguy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相关知识。聚落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总称,聚落的形成先有乡村,后有城市,墙体厚实的聚落一定分布于寒冷或炎热的地方,都是为了隔热,炎热潮湿的聚落房屋多为高架屋。
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落指农村 B.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物的集合体 C.聚落指城市 D.聚落是人类的聚居
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落指农村
B.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物的集合体
C.聚落指城市
D.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其主要形式是城市和乡村
嗳硪自嘎1171年前1
tomdjq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D

以下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以下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是人们居住的房屋
B.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城市和乡村
C.聚落的分布与环境无关
D.聚落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xiaoweiying1年前1
离心伤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考点点评: 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平原地区的聚落 一般沿河成块状分布 这句话不对吗?
平原地区的聚落 一般沿河成块状分布 这句话不对吗?
其实就是提双选题.
还有 就是答案是CD,
除了为什么B不对,
还想问下那个C、D为什么都是对的,
D的那个“规模”到底是“范围”还是别的具体的什么.
38.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
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成块状分布
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小
站树上的鱼1年前3
xdq_666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成条状分布
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这个地方土地肥沃 水源充足
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小 江南多为低山丘陵 不易形成大规模 华北平原地处平原 面积相当的大
地理同步伴读有一题叫试写出你所知道的两个早期聚落分布地区的名称 32页自主探究的那题求适应答应!
冷傲公主1年前1
注册又失败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人类早期聚落分布地区:黄河流域、尼罗河三角洲、两河流域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1.人口密度方面2.人员职业构成方面3.经济特点方面4.住房结构方面5.交通方式方面6.聚落规模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1.人口密度方面
2.人员职业构成方面
3.经济特点方面
4.住房结构方面
5.交通方式方面
6.聚落规模方面
如人口密度只要说哪密集,哪稀疏,人员职业就是哪从事什么行业
hellotree1年前3
我真的是加菲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聚落的形成
〔一〕乡村的形成:
1.聚居是人类的本性和需求
乡村聚落的形成首先是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更好地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过程.
2.形成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分工是指原始畜牧业、农业先后起源.第一次大分工后,人类社会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3.乡村的发展
聚居→穴居和逐水草而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半固定)→固定的乡村→聚落(定居地)
4.地理环境对乡村形态的影响
〔二〕城市的起源:乡村→集市→城市
1.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剩余产品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的气候的差异
liyi1977_20001年前1
寒风刺雪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翻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翻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要全文翻译,截止9月10日下午2点
507song1年前2
linchuyong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开心的样子,人民都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
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过去住,难够容留他吗?”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亨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打算给你一些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杨谢了他答应了.又告诫说:”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将近夜晚,与老人一起出来.
是否所有的河流地貌对聚落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什么?简述
猪小文1年前1
胡恒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平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均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高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拓展知识
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有三种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1)洪积一冲积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2)河漫滩平原: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平原:它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特征是什么?A组团状聚落B条带状聚落C带状聚落D点状聚落
祝一生健康1年前3
8219755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这道题不严谨.以我国东部地区位例:华北、东北平原以团块状为主,长江中下游村落以带状为主,大城市以组团状为主(受河流影响),例如武汉、重庆等.
BC条带和带状是以回事.
干旱区的绿洲或草原上的居民点一般成点状,如有河流,也成带状分布.
所以,你只要多学习,综合分析.不必计较本题选什么.
命题者的意图:选A.
山谷地区聚落形态是什么样的
Kevin_Xi1年前1
mingtianzhima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便利灌溉,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现代城市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仍然很大,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例如: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在地形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是1%、32%和67%.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美国的三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也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2)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原的城市要多.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均有很强的吸引力.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差 较好
河流地貌类型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河流地貌条件 发育于高原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聚落分布 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2.地表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乡村形态的影响
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②城市形态的类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河谷地区,城市被迫沿河流谷地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区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等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重庆
二、疑难解析
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冲积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不是.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3.塔里木盆地中的城镇分布有何规律?
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
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有何影响?
①沿山脉成条带状分布.
②城市分布在山前洪积扇或冲积扇中.由于水流流出山谷口时,地势变平缓.水道变阔,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所形成的.
③地势平坦,往往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水资源比较丰富等.
平原地区聚落多呈(  )A. 条带状分布B. 点状分布C. 带状分布D. 组团状分布
linglang63101年前4
lockwood20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技术的提高,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对聚落的影响日益明显,其中平原地区适合聚落的形成,其分布特点是组团状分布.

平原地区聚落多呈组团状分布.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陆地地形.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平原地区聚落的特点,理解记忆有效.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哪个更适合形成聚落?
神州全景21年前2
可是真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三角洲
聚落形成过程中,主要是地形因素影响还是河流?
1330411年前1
古尘来客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两者都很重要,而且并不矛盾,河流四周一般都有因河流而形成的平原!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竹性清凉1年前1
yvonne的天空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山区: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那里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聚落呈条带状分布. 平原:聚落常沿河
聚落是在河流上游还是下游形成的为什么啊
缘来牛牛1年前1
比尔盖茨ll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聚落是在河流上游还是下游形成的
-----------------是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______和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______的传统民居.
shiovon1年前1
oceanride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传统聚落日益遭受毁坏,甚至消亡,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聚落文化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可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传统聚落日益遭受毁坏,甚至消亡,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
故答案为:人类活动;自然环境;民族特色.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与变化,牢记即可.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到B城的交通线路,除上述三幅图外,最需要利用该区域的
[ ]
A.降水分布图
B.土地利用图
C.城市道路分布图
D.人口分布图
phone5201年前1
味紫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A
2、B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 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 居住在乡村聚落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 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 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业等工作
D. 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等工作
xuanxxy1年前1
wk70323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业等工作,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等工作.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乡村和城市的差异,理解记忆即可.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jjcco1年前1
ppyangcheng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渔村;林场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关因素至少写六个
还没有面包1年前1
jlq29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地形、交通、土壤、农业生产条件、气候、资源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地带,聚落密集
B.在一些河流下游三角洲聚落较分散
C.在一些矿产地大量使用了土地,聚落少
D.在一些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fl32082221年前1
qsbyeah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根据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区别解答.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分散.故不符合题意.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故不符合题意.
C.在一些矿产地,人口众多,所以聚落较多.故不符合题意.
D.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考点点评: 考查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特点,结合实际解答.

有利于聚落发展的条件 ( )的地形,( )的气候,充足的( ),便利的( ) 快,
skai1年前1
LoreHunter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平坦开阔的地形,温暖适宜的气候,充足的食物来源,便利的交通运输.
河姆渡和半坡氏族聚落有何异同? 不同和相同
46r5rg1年前1
相遇在冬天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6.2%
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 都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耕时期,并且普遍使用石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不同点:河姆渡文化出现在长江流域,半坡文化出现于黄河流域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而半坡居民种植粟 并且,半坡居民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可以制作彩陶,会纺织.
A限制海南中部城市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B海南聚落内房屋间隔较北方地区大些 哪句话正确
A限制海南中部城市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B海南聚落内房屋间隔较北方地区大些 哪句话正确
为什么?
天天56041年前1
小麦黄黄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87.5%
A正确.海南中部为五指山,地形起伏大,对城市聚落形成和发展不利.海南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同样高的楼房,影子比北方短,所以,楼距应比北方短一些.
高一地理填空题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一地理填空题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在河流地貌中,、 、 、 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有明显的影响.
2、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 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上.
3、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 和 上.由于洪积扇、冲积扇分布于 ,河漫滩平原沿 发育,所以,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 ,或分布于 ,或 发展.
puxuic1年前2
hehexixihaha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沟谷、侵蚀平原(河流侵蚀地貌)、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流堆积地貌)或者
  洪积扇 、冲积扇 、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2、带状、河漫滩平原;
  3、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 、冲积扇 和 河漫滩平原 上.由于洪积扇、冲积扇分布于山前 ,河漫滩平原沿 河流凸岸(或河流中下游) 发育,所以,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或分布于河谷 ,或 沿河 发展.
我国南方居民大多沿什么而建 高温多雨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么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什么色人种 和乡村民居的分布
tianjunming1年前1
winterhr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你说的比较笼统,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依山的多为山区,多为竹舍,也就是常说的吊脚楼,楼高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傍水而建的多在平整的江南水乡,因为沿河运输方便,取水方便.
你说的高温多雨一般来说是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但是气候和地形不是聚落形成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否要求聚落的形成.所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以前曾称为红种人,因为他们的皮肤经常是红色的,后来才知道这些红色是由于习惯在面部涂红颜料所给人的错误认识.
印第安人多为乡村居住,他们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兹特克人、托尔特克人、以及萨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印加人.
你的问题,有些笼统,只能这么回答了哈
地理写出图片1,3,4,5中的聚落是如何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的
blackbear41年前1
阿贵哥哥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水城聚落——临水而居,
东南亚的高脚屋——气候湿热,通风防潮、
蒙古包——草原牧业,简便易迁移、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黄土直立性好的特性,气候干旱,降水少.
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B.聚落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C.只要有人的地
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B.聚落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C.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聚落
D.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
索悟1年前1
乡下边缘人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聚落是由农业生产技术大分工时出现的。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关于下列地区的居民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关于下列地区的居民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
A.黄土高原——窑洞
B.北京——四合院
C.北极地区——冰屋
D.西亚——高架屋
scafy1年前1
庆忌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D
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
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C.在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低地上
D.山区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带
大手闫1年前1
舌炎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B

填空题(地理)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__和__的场所.2.乡村聚落有农村﹑__﹑__﹑__等不同类型,城
填空题(地理)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__和__的场所.
2.乡村聚落有农村﹑__﹑__﹑__等不同类型,城市聚落的居***要从事__﹑__等工作.
3.在一些河流中***的平原地区__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_﹑__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4.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__和__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世界各国大力保护具有__的传统民居.
5.世界遗产可分为__﹑__以及__三大类.
6.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__﹑__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__风格.
天边有云1年前1
59671602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答案是:
1.生活、发展
2.城镇、社区、村落 务工、养老
物质3.农业、山区、边壃
4.发展要求、生存条件、历史
5.自然遗产、人文遗产、非物质遗产
6.语言文字、生存环境、民族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聚落的正确说法是什么?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聚落的正确说法是什么?
A只能保护,不能利用 B只利用,不保护 C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不能任意破坏 D对于那些年代久远的聚落,应当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
konghao55201年前1
rose67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C.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不能任意破坏
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落包括乡村、小城镇和大城市三
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落包括乡村、小城镇和大城市三种类型
B.乡村和城市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C.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
D.三家五户的小村庄不属于聚落的范畴
冷夏11年前1
hrkb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C
对下列具有民族特色的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对下列具有民族特色的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集中居住在四合院和客家土楼里可以相互帮助
B.人们集中居住在四合院和客家土楼里可以共同抵御各种侵害
C.四合院和客家土楼具有文化和民族特色,应加以保护
D.四合院和客家土楼太陈旧,应坚决拆除
mibei1年前1
淡淡眉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D 

聚落虽然陈旧,但是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应该保护。
下面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有A.聚落的发展与周边的水源供应时常会出现矛盾B.人类起初形成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地区C.
下面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有
A.聚落的发展与周边的水源供应时常会出现矛盾
B.人类起初形成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地区
C.聚落的发展由经济发展决定,与自然环境无关
D.农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依赖当地农业的发展
199912201年前1
liminzhi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单选:选B
多选的话,D 勉强算上 就是:B、D
A/C 错误!
下图为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 [
下图为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
[ ]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2、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双鱼府乐1年前1
jieyu1985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D
2、A
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______(判断对错)
angelli0071年前1
liqinghui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北京的四合院”).
故答案为:T.
保护传统聚落有什么重大意义?
yeux1年前1
修理器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保护传统聚落就是保护传统文化,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形成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以下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以下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是人们居住的房屋
B. 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城市和乡村
C. 聚落的分布与环境无关
D. 聚落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在思考中沉淀1年前1
yunhai6688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4.6%
解题思路: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考点点评: 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乡村聚落大多沿什么分布
天香织锦1年前2
落墨的天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聚落分布 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山区: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平原:聚落分布密集,有沿河形成的聚落,由沿海形成的聚落 自然资源较丰富,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也是聚落的分布地
氏族聚落时期,生产和生活比远古人类有哪些进步
艶懿1年前1
送人财两旺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抵御生存和抵御自然灾难.

2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会议决定.为文明的创造奠定了条件.

3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甚至禁止与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婚配. 这样提高了人类的生存繁殖能力,有利于人的进化.
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27~28题.
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27~28题.

27.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28.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  )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房屋更集中密集
C.居民多数从事畜牧业
D.人口较为稀疏,道路和商店也比较少
俯仰ee1年前1
tianxia8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读图可得,乙聚落是指城市,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人口稠密,交通线密集,房屋高大密集.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聚落的类型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