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袍和同胞的区别用法?

fliudc1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九月初十那一天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让我来做一下详细的解释:
同胞:
同父母所生的,例如同胞兄弟,也就是常说的哥兄弟;有的人也说同胞是同一个民族的,这种思想是狭义的,广义的是全国人民都是同胞.
同袍:“同袍”是汉服复兴者之间的互称,又称“汉服同袍”,古代作为同朝为官者之间互称,现在多用于汉服复兴者互相之间的称呼,类似于“志同道合者”,表现出汉服复兴者共同为汉服的复兴而努力的决心.
应用:同胞一般应用在形容是一个国家的人,是一个集体的人.
同袍常常被应用在志同道合的同志身上.
1年前

相关推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xpiou1年前1
woshidu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岂曰无衣:岂能说没衣服呢?
与子同袍:和你穿同一件袍
王于兴师:大王他兴兵起师
修我戈矛:整治我的戈矛
与子同仇:与你同仇敌忾
与子偕作:与你一起出发
英语翻译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
英语翻译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ptbaby1年前1
省电的灯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整体解读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先从个人私交谈起,怀念旧事旧情,情深意重,令人心有戚戚.】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提出写这封信的主题,即两党谈判,完成统一大业.】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劝说和平统一的第一层理由.】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劝说和平统一的第二层理由.】
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旨哉斯言,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劝说和平统一的第三层理由.】
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通篇以弟相称,拉近了心理距离;又以年老怀旧,晓之以情.】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
近祺!
廖承志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开头畅叙阔别情思,以情动人.由私交入手,不计个人恩怨,表现了对收信人的深切关怀.不仅关怀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怀其政治前途命运.
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对经国的做法以个人的身份提出不同看法,乃出自肺腑之言,发人省思.
借用蒋经国自勉之言“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指出若在其手中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功在国家,其将受到“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名留青史”.
信中明确指出,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切不可被外人的花言巧语与伪善所迷惑,以致损害民族利益.
信中从孙中山先生创建国民党,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谈到两次国共合作.合则于国家民族有利:根据形势的发展,蒋经国在台主政,第三次国共合作,“大责难谢”.信中还设身处地为国民党的前途着想:亦应顺乎形势,负起历史责任,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最后,再从蒋经国的个人抱负角度进行劝说.
蒋经国曾切望蒋介石的灵柩能运回浙江奉化老家,“与先人同在”.信中指出,若祖国统一,则其个人孝心亦可成为现实,就会忠孝两全.
此处语句感情真挚.饱含殷殷关切深情,须用心领悟,读出感情.
眷眷之情,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礼数周到,情理结合.
《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
《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 ]
a.***清明
b.经济发达
c.民风强悍
d.矛盾重重
abc8509071年前1
雪色疏淡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C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dudutao1年前1
xiaohan8018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出自《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表示了同生共死,傲然面对死亡的战场的一种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翻译: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全诗豪气干云,很有气势,展现了战士的坚毅顽强.并且很有可读性,是上古诗歌中的佳作!
子曰无衣,与子同袍 是谁的词?
tiancaihua1年前1
dd0f0f045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非词也 是《诗经》中的一篇——《无衣》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说怿女美 B.与子同袍 C.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说怿女美 B.与子同袍 C.终老不复取 D.鸡鸣桑树颠
检举a1年前1
yeshou11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说——悦,取——聚,颠——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字面上本来的意思我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字面上本来的意思我懂
泛指什么,什么情况下能说i这句话.
xiaoxi笑兮1年前1
本来是哭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就是要同仇敌忾,同生共死.
在诗经里面是,描写的战争中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