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到自贡的高速公路全长75千米,一辆小车40分钟可行完,这辆小车平均每分行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lcwhnr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宜宾到自贡的高速公路全长75千米,一辆小车40分钟可行完,这辆小车平均每分行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每小时多少千米?【接上,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huchaohhhh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宜宾到自贡的高速公路全长75千米,一辆小车40分钟可行完,
这辆小车平均每分行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1÷40=1/40
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每分钟的速度:75÷40=1.875千米
每小时的速度:1.875x60=112.5千米
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
【数学团】
1年前

相关推荐

(2013•宜宾)现有额定电压12V的电源,电压表(量程为3V、15V两档)、电流表(量程为0.6A、3A两档)各一个.
(2013•宜宾)现有额定电压12V的电源,电压表(量程为3V、15V两档)、电流表(量程为0.6A、3A两档)各一个.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定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图中滑动变阻器R′的作用是______.请在图(乙)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实验中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定值电阻阻值为R,则小灯泡的电阻值RL可表示为
[U/I−R
超级ff器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超级ff器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06•宜宾)若从H2SO4、Na2CO3、Na2SO4、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
(2006•宜宾)若从H2SO4、Na2CO3、Na2SO4、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再推断所取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步推断
(1) 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
无其它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
(2) 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 测定结果pH=2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______
(3) 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
(4) 向(3)中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______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和______ 或
②______和______(写出两种组合即可)
ansonillusion1年前1
美食爱好者yy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解题思路:(1)依据实验无现象进行判断,相互间能生成沉淀、气体的反应均不行;
(2)依据题目中各物质溶液的酸碱性,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判断;
(3)依据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特点进行判断;
(4)依据不与硝酸银反应进行判断;
结合以上分析,写出满足各个实验现象的组合.

(1)相互间能生成沉淀、气体的反应均不行,如H2SO4与Na2CO3或HNO3与Na2CO3它们反应会生成气体,故答案为:H2SO4与Na2CO3或HNO3与Na2CO3
(2)实验测定pH为2,故溶液显酸性,而题目中显酸性的物质有两种:H2SO4、HNO3,结合实验(1)的结论,不能存在碳酸钠.故答案为:溶液中含有H2SO4或HNO3中的至少一种,不含碳酸钠.
(3)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有:H2SO4、Na2SO4,故答案为:H2SO4和Na2SO4至少含有一种.
(4)加入硝酸银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题目中能与硝酸银反应的有氯化钠和碳酸钠,而碳酸钠在(2)中已经排除,故答案为:溶液中不含NaCl.
根据各处实验结论可得满足所有情况的组合只有四种,
故答案为:①H2SO4与Na2SO4
②H2SO4与NaNO3
③H2SO4与HNO3
④HNO3与Na2SO4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考点点评: 该题为推断题,解题时要看清实验现象,把握各物质的性质特点,明确各物质间的反应关系,综合各个步骤的结论,最终得出答案,最后最好再进行检验.

(2012•宜宾)已知P=3xy-8x+1,Q=x-2xy-2,当x≠0时,3P-2Q=7恒成立,则y的值为______
(2012•宜宾)已知P=3xy-8x+1,Q=x-2xy-2,当x≠0时,3P-2Q=7恒成立,则y的值为______.
smileang1年前1
xieyiming11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7.3%
解题思路:先根据题意把P=3xy-8x+1,Q=x-2xy-2分别代入3P-2Q=7中,再合并同类项,然后提取公因式,即可求出y的值.

∵P=3xy-8x+1,Q=x-2xy-2,
∴3P-2Q=3(3xy-8x+1)-2(x-2xy-2)=7恒成立,
∴9xy-24x+3-2x+4xy+4=7,
13xy-26x=0,
13x(y-2)=0,
∵x≠0,
∴y-2=0,
∴y=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点: 因式分解的应用.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把要求的式子进行整理,然后提取公因式,是一道基础题.

游玩宜宾的翠屏山 作文
mylove1031年前1
tracy_0414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星期六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一些朋友们去宜宾的翠屏山游玩。我们坐着车大约10多分钟就到了翠屏山的山脚下。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向上开去,只见上山,下山的车子来来往往,旁边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一棵棵树像一个个军人一样站立在公路旁,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公路边还有人在跑步,锻炼身体,一些人沿着公路向山上登山。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翠屏山的游乐园。我和爸爸提议去玩游乐园的“空中飞舞”。大家都上了车,开始了,我们都发出了惊叫声。因为这太刺激了。我们又的大叫,有的坐着喊:“救命”,还有的忍不住大叫哭了。几分钟过后,我们都下来车,大家都被吓坏了,我妈妈还差点吐了。大家都说:“我们不玩在向合格了,玩其他,太吓人了。”我说:“好呀。”我心里想:我带他们去玩恐怖之城,再吓吓他们。接下来,我把爸爸妈妈带带到了恐怖之城。我大妈说:“这里吓人不,孙子?”我吞吞吐吐地说:“这……这不恐怖”“我怎么觉得这里也很吓人呢!”大妈说。我说:“你多疑了,大妈,快上车吧”说完,我就把大妈拉上了车。车开始启动了,刚开始,大家都没好害怕,过了一会儿,出了一个红女鬼,大家都被吓得尖叫起来,听见几声鬼的叫声,大家吓得是魂飞魄散。出来以后,大家都被吓得变成了“绿脸”。中午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又坐车下山了。我喜欢宜宾的翠屏山,更喜欢翠屏山的游乐园,以后我还要来这里游玩。作者:实验小学 汪浩
(2013•宜宾)小灯泡L1和L2上都标有“3V”字样,其灯丝电阻分别为R1和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
(2013•宜宾)小灯泡L1和L2上都标有“3V”字样,其灯丝电阻分别为R1和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  )
A.L1的额定功率为0.36W
B.L2的阻值R2为0.72Ω
C.若把小灯泡L1和L2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工作,则小灯泡L2的实际功率是0.12W
D.若把小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工作,则小灯泡L1的实际功率是0.16W
ziducheng1年前1
guagua22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A、由图象知:在额定电压为3V时,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12A,所以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P1=UI1=3V×0.12A=0.36W.此选项正确;
B、由图象知:在额定电压为3V时,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4A,所以灯泡L2的阻值为R2=
U额
I2=
3V
0.24A=12.5Ω.此选项错误;
C、由图象知:在实际电压为2V时,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16A,所以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P2实=U2实I2实=2V×0.16A=0.32W.此选项错误;
D、灯泡L1的阻值为R1=
U额
I1额=
3V
0.12A=25Ω,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R1+R2=25Ω+12.5Ω=37.5Ω;
电路电流为I=
U
R=
3V
37.5Ω=0.08A,
灯泡L1的实际功率为P1实=I2R1=(0.08A)2×25Ω=0.16W.此选项正确.
故选AD.
(2013•宜宾模拟)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 18.4mol•L-1浓H2SO4中,加
(2013•宜宾模拟)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 18.4mol•L-1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产生气体全部逸出),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1000ml,测得c(H+)=0.84mol•L-1.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应加入6.0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1OOmL
B.160mL
C.240mL
D.307mL
dr40081年前1
comb_hunter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Cu与CuO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硫酸有剩余,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剩余的硫酸,则n剩余(H2SO4)=[1/2]n(H+),设混合物中含铜、氧化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表示出二者反应消耗的硫酸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根据二者质量与消耗的硫酸列方程计算,Cu2+刚好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2n(Na2SO4),根据硫原子守恒可得n(Na2SO4)=n原来(H2SO4)-n(SO2),据此计算解答.

反应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2]×0.84 mol/L×1 L=0.42 mol,
设混合物中含铜、氧化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12 1
x2x x
CuO+H2SO4═CuSO4+H2O
11
yy
所以,2x+y=18.4 mol/L×0.05 L-0.42 mol=0.5 mol
64g/mol•x+80g/mol•y=20.8g
解得:x=0.2 mol,y=0.1 mol
n(SO2)=0.2 mol,
1000 mL溶液中SO42-的总量为18.4 mol/L×0.05 L-0.2 mol=0.72 mol,Cu2+刚好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2n(Na2SO4),故需要n(NaOH)=2n(Na2SO4)=0.72mol×2=1.44mol,所以沉淀Cu2+所需氢氧化钠的体积=[1.44mol/6mol/L]=0.24 L=240m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注意利用守恒法进行计算,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008•宜宾)在测定额定电压是2.2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2008•宜宾)在测定额定电压是2.2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1)请你在图中,将没有连接完整实验电路补充完整,并在右图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实验
记录与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60 2.20 2.50
电流I/A 0.18 0.22 0.24
功率P/W 0.288 0.484 0.60
某同学观察到小灯泡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你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请琶少说出两点:
①小电灯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②______.
(3)该同学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又绘制了以下表格并完成了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60 2.20 2.50
电流I/A 0.18 0.22 0.24
灯丝电阻R/Ω 8.89 10.00 10.42
你认为,用上面的三个灯丝电阻阻值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的阻值是______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云丽虫虫1年前1
wangquehuainia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解题思路:(1)①测功率时,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流,滑动变阻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②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一上一下”的选择;
③分析实物图电流的路径,电表测量的对象,按电路图的要求画出电路图.
(2)①额定功率是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等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乘积;
②从灯泡亮度、功率和电压的变化上,总结出规律.
(3)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电压是2.20V时的电阻值,不是三次数值的平均值.

(1)①滑动变阻器已经选择上面的接线柱,只要再连接上下面一个接线柱就行;
②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因此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就行,注意正负接线柱;
③按照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注意用电路符号表示,画成矩形,元件分布均匀.
答:实物图如图1,电路图如图2.

(2)①小灯泡额定功率是在额定电压2.2V电压下的功率,也就是第2次实验的测量值,因此额定功率是0.484W;
②根据表中数据和灯泡的亮度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有:随电压的升高,功率变大,亮度变大;功率越大,灯越亮;小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答:①小电灯的额定功率是0.484W;②小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或随电压的升高,功率变大,亮度变大;或功率越大,灯越亮).
(3)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正常发光时的阻值由表中第2次实验记录可以看出是10.00Ω,不需要计算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答:不可以.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功率的计算.

考点点评: (1)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大多数金属导体都是这样;
(2)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额定功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额定电压下发挥的功率.

(2013•宜宾)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13•宜宾)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agmdzhou1年前1
悲伤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解题思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A描述错误;
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描述错误;
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描述错误;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描述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2007•宜宾)建筑工地上的下列现象中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2007•宜宾)建筑工地上的下列现象中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尘土飞扬
B.锯断木材
C.倾倒河沙
D.钢筋生锈
tyad071年前1
xiezhezhang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尘土飞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锯断木柴只是将木柴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倾倒河沙是将河沙移动位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钢筋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考点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005•宜宾)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观察图形,以图中标明字母的点为端点
(2005•宜宾)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观察图形,以图中标明字母的点为端点添加线段,请你猜想出一个与你添加有关的正确结论,并证明.
007的小脚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10•宜宾)小明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
(2010•宜宾)小明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有(  )
A.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木块被拉动的距离是无关的
C.匀速拉动木块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是不变的
D.匀速拉动时,木块是要克服摩擦力做额外功的
laochencu9991年前1
极乐东方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A、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分析;
B、根据斜面的机械效率公式η=
W
W
=[Gh/FS]进行分析;
C、根据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进行分析;
D、在匀速拉动物块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除此之外,还需克服摩擦力做额外功.

A、物块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沿斜面向上受到拉力作用,沿斜面向下受到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作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故A选项错误;
B、因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
W有
W总=
Gh
FS,而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和物重G不变,h与S的比值也不变,所以η不变,故B选项正确;
C、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而木块匀速运动,所以动能不变;但是物体的高度在增加,所以木块的重力势能增大,故木块的机械能增大,故C选项错误;
D、因为物体沿斜面上升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 A、C.

点评:
本题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斜面的机械效率;机械能.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斜面的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的决定因素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易程度适中,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2014•宜宾一模)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BAD=90°,AB=BC且△ABC的面积等于△ADC面积的
(2014•宜宾一模)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BAD=90°,AB=BC且△ABC的面积等于△ADC面积的[1/2].梯形ABCD所在平面外有一点P,满足PA⊥平面ABCD,PA=AB.
(1)求证:平面PCD⊥平面PAC;
(2)侧棱PA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BE∥平面PCD?若存在,指出点E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
tree吃虫1年前1
潜水潜惯了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解题思路:(1)证明平面PCD⊥平面PAC,只要证明CD⊥平面PAC,只要证明CD⊥AC、CD⊥PA即可;
(2)当E是PA的中点时,取PD的中点G,连接BE、EG、CG,证明四边形BEGC是平行四边形,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可证BE∥平面PCD;
(3)作FM⊥PD,连接CM,则可证∠CMF为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求出FM、CM的长,即可得到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

(1)证明:∵AB=BC且△ABC的面积等于△ADC面积的[1/2],∴AD=2BC
作CF⊥AD,垂足为F,则F为AD的中点,且AD=2CF,所以∠ACD=90°
∴CD⊥AC
∵PA⊥平面ABCD,CD⊂平面ABCD,∴CD⊥PA
又∵PA∩AC=A,∴CD⊥平面PAC
∵CD⊂平面PCD,∴平面PCD⊥平面PAC;
(2)E是PA的中点
当E是PA的中点时,取PD的中点G,连接BE、EG、CG,则EG∥AD∥BC,EG=[1/2]AD=BC
∴四边形BEGC是平行四边形
∴BE∥CG
∵BE⊄平面PCD,CG⊂平面PCD
∴BE∥平面PCD
(3)作FM⊥PD,连接CM,则
∵PA⊥平面ABCD,PA⊂平面PAD
∴平面PAD⊥平面ABCD
∵CF⊥AD,平面PAD∩平面ABCD=AD
∴CF⊥平面PAD
∵FM⊥PD,∴CM⊥PD,
∴∠CMF为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
设CF=a,则在△PAD中,[FM/FD=
PA
PD],∴FM=

5
5a
∴CM=

30
5a
∴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为


5
5a


30
5a=

6
6

点评:
本题考点: 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面面垂直,考查线面平行,考查面面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作出面面角.

(2010•宜宾)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某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勤杂人员占全厂总人数的百分比,制成(  )合适.
(2010•宜宾)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某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勤杂人员占全厂总人数的百分比,制成(  )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Amy20161年前1
雨水暗香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根据扇形统计图的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

由分析知: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某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勤杂人员占全厂总人数的百分比,制成扇形统计图合适;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统计图的选择.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作用,一定要明确几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008•宜宾)(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
(2008•宜宾)(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______;如果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母向______调节.
(2)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Fl/N动力臂Ll/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115
2120210
30.820110
请你帮助小明处理数据,你发现有问题的是第______次实验的数据.你认为这次实验应该怎么改进?______.
(3)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梅子咸1年前1
南瓜兔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解题思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解决题目.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右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0.8N×20cm≠1N×10cm,所以本组数据错误;
(3)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故答案:(1)力臂;左;左;(2)3;弹簧秤沿竖直方向向下拉;(3)从特殊现象中找出普遍规律.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考点点评: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力臂又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因此,实验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可以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英语翻译宜宾被称为是万里长江第一城.也称为是飘着酒香的城市,因为它是五粮液的生产地.那里也有一些旅游胜地,比如美丽的竹海
英语翻译
宜宾被称为是万里长江第一城.也称为是飘着酒香的城市,因为它是五粮液的生产地.那里也有一些旅游胜地,比如美丽的竹海和大自然创造的奇迹---石海地质公园.宜宾是一座美丽、悠闲的城市.欢迎你们来旅游.
mountainxw1年前1
xintiao772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Yibin is called the first city along the Changjian River. It is also callled a city with fragrance of alcohol, for it is the production site of Wuliangye alcohol. There are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Yibin, such as the beautiful Zhuhai and Shihai Geological Park, a miracle of nature. Yibin is a city of beauty and ease. Welcome to visit Yibin.
(2007•宜宾)用12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
(2007•宜宾)用12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
A.26分米
B.18分米
C.12分米
D.10分米
beckhanmu1年前1
网络ii4号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用12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的方法用三种,(1)是长12分米,宽是1分米,(2)是长6分米,宽2分米,(3)是长4分米,宽3分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再进行选择.据此解答.

(1)(12+1)×2,
=13×2,
=26(分米),
(2)(6+2)×2,
=8×2,
=16(分米),
(3)(4+3)×2,
=7×2,
=14(分米).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图形的拼组;长方形的周长.

考点点评: 本题的关键是对拼成和长方形分情况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再进行选择.

(2012•宜宾) 如图所示,是某鱼缸水温凋节器的原理图,其中R1为阻值可调的电热丝,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
(2012•宜宾) 如图所示,是某鱼缸水温凋节器的原理图,其中R1为阻值可调的电热丝,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开关S1闭合.S2接b时,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已知U=220V,R2=600Ω,R2不会短路.取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试问:
(1)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多少?
(2)当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时,若电路消耗的功率P=48.4W,则电热丝R1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多少?
(3)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要将缸中m=48.4 kg的水温度升高△t=2.0℃,现调节电热丝R1使其阻值为
R
1
=200Ω,则加热需多少时间?(假设电热全部被水吸收,且无热量散失)
shen951301年前1
天ss_真 共回答了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开关S1闭合、S2接b时,电路处于加热状态,两电阻并联,根据I=UR求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2)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两电阻串联,根据R=U2P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电热丝R1连人电路的阻值;(3)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两电阻并联,根据Q=cm△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电流做的功即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电阻的并联特点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再根据W=Q=Pt=U2Rt即可求出加热时间.

(1)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U
R2=
220V/600Ω]≈0.37A;
(2)当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时,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电路的总电阻R=
U2
P=
(220V)2
48.4W=1000Ω,
R1=R-R2=1000Ω-600Ω=400Ω;
(3)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水需要吸收热量:
Q=cm△t=4.2×103J/(kg•℃)×48.4kg×2℃=406560J,
电路中的总电阻:
R=
R1′R2
R1′+R2=[200Ω×600Ω/200Ω+600Ω]=150Ω,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加热′=
U2
R总=
(220V)2
150Ω=[968/3]W,
加热时间t=
W
P′加热=
Q
P′加热=[406560J

968/3W]=1260s.
答:(1)通过电阻R2的电流约为0.37A;
(2)电热丝R1连人电路的阻值应为400Ω;
(3)加热需1260s.

点评:
本题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并联电阻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以及电阻、吸热、加热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

(2009•宜宾)已知: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009•宜宾)已知: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9/2]
[9/2]
woconidegang1年前1
willchang808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解题思路:先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进而可将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出.

在Rt△ABC中,AB2=AC2+BC2,AB=3,
S阴影=S△AHC+S△BFC+S△AEB
=[1/2]×(
AC

2)2+[1/2]×(
BC

2)2+[1/2]×(
AB

2)2
=[1/4](AC2+BC2+AB2
=[1/2]AB2
=[1/2]×32
=[9/2].
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2].

点评:
本题考点: 勾股定理.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比较简单.
注意: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斜边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

(2014•宜宾)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2014•宜宾)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A.y=2x+3
B.y=x-3
C.y=2x-3
D.y=-x+3
leez_net1年前1
xiaose77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确定B点坐标再根据图象确定A点的坐标,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

∵B点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横坐标为1,
∴y=2×1=2,
∴B(1,2),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0,3),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1,2),
∴可得出方程组

b=3
k+b=2,
解得

b=3
k=−1,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来列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即可写出解析式.

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A.旧孟津 B.湖口 C.河口 D.宜宾
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A.旧孟津 B.湖口 C.河口 D.宜宾
人教版
打破dd1年前2
chenlove169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C
(2012宜宾)给出定义:设一条直线与一条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且这条直线与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大神
hgh1681年前1
雨轩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①∵直线y=0是x轴,抛物线y= x2的顶点在x轴上,∴直线y=0是抛物线y= x2的切线,故本小题正确; ②∵抛物线y= x2的顶点在x轴上,开口向上,直线x=2与y轴平行,∴直线x=﹣2与抛物线y= x2 相交,故本小题错误; ③∵直线y=x+b与抛物线y= x2相切,∴ x2﹣4x﹣b=0,∴△=16+4b=0,解得b=﹣4,把b=﹣4代入 x2﹣4x﹣b=0得x=2,把x=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知y=1,∴直线y=x+b与抛物线y= x2相切,则相切于点(2,1),故本小题正确; ④∵直线y=kx﹣2与抛物线y= x2 相切,∴ x2=kx﹣2,即 x2﹣kx+2=0,△=k2﹣2=0,解得k=± ,故本小题错误. 故选B.
(2010•宜宾)为了拉动内需,全国各地汽车购置税补贴活动在2009年正式开始.某经销商在政策出台前一个月共售出某品牌汽
(2010•宜宾)为了拉动内需,全国各地汽车购置税补贴活动在2009年正式开始.某经销商在政策出台前一个月共售出某品牌汽车的手动型和自动型共960台,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月售出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1228台,其中手动型和自动型汽车的销售量分别比政策出台前一个月增长30%和25%.
(1)在政策出台前一个月,销售的手动型和自动型汽车分别为多少台?
(2)若手动型汽车每台价格为8万元,自动型汽车每台价格为9万元.根据汽车补贴政策,政府按每台汽车价格的5%给购买汽车的用户补贴,问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月,政府对这1228台汽车用户共补贴了多少万元?
寂雷1年前1
hou523561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解题思路:(1)设在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销售手动型和自动型汽车分别为x,y台,分别根据“政策出台前一个月共售出某品牌汽车的汽车的手动型和自动型共960台”,“第一个月售出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1228台”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解;
(2)由(1)可知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销售手动型和自动型汽车数量,根据题意求得第一个月的销售数量手动型汽车是560(1+30%),自动型汽车是400×(1+25%),再分别列式计算即可.

(1)设在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销售手动型和自动型汽车分别为x,y台,根据题意,得


x+y=960
(1+30%)x+(1+25%)y=1228,
解得:

x=560
y=400,
答: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销售手动型和自动型汽车分别为560台和400台.

(2)手动型汽车的补贴额为:560×(1+30%)×8×5%=291.2(万元);
自动型汽车的补贴额为:400×(1+25%)×9×5%=225(万元);
∴291.2+225=516.2(万元).
答:政策出台后第一个月,政府对这1228台汽车用户共补贴516.2万元.

点评:
本题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考点点评: 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2012•宜宾模拟)学校修阅览室,计划投资60 万元.实际节约了5% 的费用,修建阅览室的实际投资费用是多少?
(2012•宜宾模拟)学校修阅览室,计划投资60 万元.实际节约了5% 的费用,修建阅览室的实际投资费用是多少?
rainofsaturday1年前1
xup511381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把计划投资的钱数看成单位“1”,实际用的钱数是计划的(1-5%),用计划投资的60万元乘这个百分数就是实际投资的钱数.

60×(1-5%),
=60×95%,
=57(万元);
答:修建阅览室的实际投资费用是57万元.

点评:
本题考点: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011•宜宾)下列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2011•宜宾)下列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天原化工厂用食盐水生产烧碱
B.宜宾城区住户烧天然气煮饭
C.南岸建筑工地上倾倒鹅卵石
D.五粮液厂用粮食酿酒
前债世1年前1
ee2阶段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及用食盐水生产烧碱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天然气燃烧时生成了新物质判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倾倒鹅卵石的过程是鹅卵石位置移动的实质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及酿酒过程中糖类变酒精的事实判断.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其本质特征是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
A、天原化工厂用食盐水生产烧碱,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烧碱是氢氧化钠,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所以错误.
B、宜宾城区住户烧天然气煮饭,是天然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所以错误.
C、南岸建筑工地上倾倒鹅卵石,该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所以正确.
D、五粮液厂用粮食酿酒,是种子中含的淀粉变成了酒精,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所以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考点点评: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301d•宜宾)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十叙述,不正确十是(  )
(301d•宜宾)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十叙述,不正确十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
C.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完全相同
胜利之王1年前1
HMzhuangwei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所以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根据分析可知:
A、幼体生活在水s,成体如多生活在陆地g,A正确;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B正确;
C、雌蛙的卵产在水s,并在水s受精,C正确;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完全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考点点评: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较为琐碎,需细心理解.

(2011•宜宾)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6x-5=0的两根为a、b,则[1/a+1b]的值是−65−65.
langji881年前1
angela_0915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a+b=6,ab=-5,把a+b和ab的值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求出代数式的值.

∵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
∴a+b=6,ab=-5,
[1/a]+[1/b]=[a+b/ab]=[6/−5]=-[6/5].
故答案是:-[6/5].

点评:
本题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代数式的值.

(2010•宜宾模拟)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2010•宜宾模拟)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甘油(水):用分液漏斗分离
C.苯(苯酚):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冰封星火1年前1
zx85213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A.蚁酸是有机酸,能与碳酸钠反映生成二氧化碳和蚁酸钠和水,福尔马林(甲醛溶液)中的溶质不与碳酸钠反应.甲醛易挥发,而盐类不挥发,所以用蒸馏法就能除杂,故A正确;
B.甘油和水能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苯中混有苯酚,加入NaOH后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然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乙酸乙酯在碳酸钠中的溶解度较小,乙酸和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液即可,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除杂,难度不大,注意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2012•宜宾)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2012•宜宾)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tyfx1年前1
liufeiab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A、当导体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即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该选项错误;
B、该选项是用来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C、当闭合开关后,导体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该选项正确;
D、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因此是发电机的原理,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考点点评: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它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因此解题时观察图形中有无电源是此题的解题关键.

(2010•宜宾模拟)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2010•宜宾模拟)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溴水中加入甲苯,溴水层褪色 甲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 将苯与液溴反应的生成物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看见有褐色油状物 溴苯为褐色液体,密度大于水

C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 加热煮沸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荆卫玲1年前1
adok1122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A、甲苯和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褪色;
B、溴苯为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褐色油状物是溶解了溴单质的溴苯;
C、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选择性,和不稳定性,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显酸性,加热亚硫酸分解,二氧化硫挥发,红色褪去.

A、甲苯和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褪色;甲苯与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溴苯为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褐色油状物是溶解了溴单质的溴苯;故B错误;
C、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不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水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小,故C正确;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选择性,和不稳定性,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显酸性,加热亚硫酸分解,二氧化硫挥发,红色褪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苯的同系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不同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主要是笨的同系物、溴苯、乙醇、二氧化硫的性质应用,物质性质的熟练掌握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2012•宜宾一模)函数y=2x-1的反函数是(  )
(2012•宜宾一模)函数y=2x-1的反函数是(  )
A.y=log2(x-1)(x>1)
B.y=[12x
咖啡_天使1年前1
neil101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解题思路:本题只须将y=2x-1作为方程利用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解出x,然后确定原函数的值域问题得解.

由y=2x-1得x=1+log2y且y>0
即:y=1+log2x,x>0
所以函数y=2x-1的反函数是y=1+log2x(x>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反函数.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函数,其中根据原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反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3•宜宾二模)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N=10,则输出的数等于(  )
(2013•宜宾二模)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N=10,则输出的数等于(  )
A.25
B.35
C.45
D.55
我在没拉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10•宜宾)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5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我国长江的全长是42cm,长江的实际全长是630
(2010•宜宾)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
15000000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我国长江的全长是42cm,长江的实际全长是63006300km.
阿里笑笑1年前1
可乐虫_虫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由“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可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即可求解.

42÷
1
15000000=630000000(厘米),
630000000厘米=6300千米;
答:长江的实际全长是 6300千米.
故答案为:6300.

点评:
本题考点: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

(2014•宜宾)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搭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漫游后播种,再进行选择,培育成果型大、品质好的太空椒.这是利用
(2014•宜宾)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搭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漫游后播种,再进行选择,培育成果型大、品质好的太空椒.这是利用太空中的各种射线(  )
A.改变普通甜椒的细胞组成
B.诱导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C.改变普通甜椒的不良性状
D.诱导种子的细胞结构改变
bluerian111年前1
cc_sharp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解题思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普通甜椒经过搭载卫星后播下,培育出太空椒,就是用卫星搭载青椒种子上天,利用太空中特殊的宇宙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使种子在不同于地球上的大气条件和重力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然后返回地面进行培育种植.长出来的辣椒就叫太空椒.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考点点评: 变异为生物的进化和发展提供材料,有利变异并且是可遗传的变异,使这种有利变异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加强,使生物不断向前进化发展.

(2010•宜宾)郑雄在篮球比赛中,2分球和3分球一共投进了9个,共获得21分,郑雄投进了(  )个2分球.
(2010•宜宾)郑雄在篮球比赛中,2分球和3分球一共投进了9个,共获得21分,郑雄投进了(  )个2分球.
A.5
B.6
C.3
阴风阵阵胸毛飘飘1年前1
临兵鬦者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假设郑雄投进的都是3分球,那么他应该得3×9=27(分),但现在他得了21分,多了27-21=6(分).这6分就是因为把2分球也看作3分球而多的.所以2分球的个数为6÷(3-2)=6(个).

(3×9-21)÷(3-2),
=6÷1,
=6(个).
答:郑雄投进了6个2分球.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鸡兔同笼.

考点点评: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解答.本题也可以假设投进的都是2分球,同样可得出结果.

(2010•宜宾)2008年的2月有29天,今年的2月有______天.
猫的aa1年前1
天天海皮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解题思路:首先判断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再得出今年2月的天数.

今年是2012年,是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
故答案为:29.

点评:
本题考点: 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考点点评: 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确定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是解题的关键.

(2009•宜宾)把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2009•宜宾)把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氯化钠
C.硝酸钾
D.蔗糖
cjd1051年前1
lyongliang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B、氯化钠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C、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D、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不溶于水,就不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2012•宜宾一模)平面a外有两条直线m和n,如果m和n在平面a内的射影分别是m1和n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2012•宜宾一模)平面a外有两条直线m和n,如果m和n在平面a内的射影分别是m1和n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m1⊥n1⇒m⊥n
②m⊥n⇒m1⊥n1
③m1与n1相交⇒m与n相交或重合;
④m1与n1平行⇒m与n平行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A.1
B.2
C.3
D.4
0kmmunu1年前1
潜龙待飞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解题思路:①可在正四棱锥中观察分析,从而否定①;
②可在满足m⊥n的三棱锥中,不满足m1⊥n1,从而否定②;
③m1与n1相交时,m与n可能异面,从而否定③;
④m1与n1平行,则m与n可能异面.

对于①,在正四棱锥中,相邻的两条侧棱为m,n,其射影m1与n1为该正四棱锥的底面的两条对角线,但相邻的两条侧棱为m,n并不垂直,故①错误;
对于②,m⊥n时,m1与n1也可能重合,故②错误;
对于③,m1与n1相交时,m与n可能异面,m与n也可能相交或重合,故③错误;
对于④m1与n1平行,则m与n可能异面,也可能平行,故④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长江从源头--玉树称为什么 玉树--宜宾称为什么 宜宾--入海口称为什么
yjm992281年前1
直线电机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长江从源头--玉树称沱沱河, 玉树--宜宾称为金沙江, 宜宾--入海口称为长江
(2012•宜宾)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A(0,3)、B(-4,0).
(2012•宜宾)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A(0,3)、B(-4,0).
(1)求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设P是(1)中所求函数图象上一点,以P、O、A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与△COD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
wuwoa1年前1
梦啼妆泪红阑干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解题思路:(1)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的边长,进而可得点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所求的解析式;
(2)设出点P的坐标,易得△COD的面积,利用点P的横坐标表示出△PAO的面积,那么可得点P的横坐标,就求得了点P的坐标.

(1)由题意知,OA=3,OB=4
在Rt△AOB中,AB=
32+42=5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D=BC=AB=5,
∴C(-4,-5).
设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
x(k≠0),
则[k/−4]=-5,解得k=20.
故所求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0
x.

(2)设P(x,y)
∵AD=AB=5,OA=3,
∴OD=2,S△COD=[1/2×2×4=4

1
2•OA•|x|=4,
∴|x|=
8
3],
∴x=±
8
3
当x=[8/3]时,y=[20

8/3]=[15/2],当x=-[8/3]时,y=[20

8/3]=-[15/2]
∴P([8/3,
15
2])或(−
8
3,−
15
2).

点评:
本题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考点点评: 综合考查反比例函数及菱形的性质,注意: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点C的坐标;点P的横坐标的有两种情况.

(2010•宜宾)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
(2010•宜宾)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
A.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假如没有了空气,声音就一定不能传播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飘向高空
drea09071年前1
清水墙面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假如,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来确定答案.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并不全部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而造成的,例如: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就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空气并不是声音传播的唯一介质,它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如隔墙有耳,所以B错误.
C、天平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作用在横梁上的两个力分别是砝码和物体的重力,当没有了重力,作用在横梁上的这两个力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天平就无法使用.故C正确.
D、物体停留在地面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不是大气压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重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

考点点评: 对于这种结论性的选择项正误的判断,可以利用特例的方法来解决,即:找出一个现象与这个理论相矛盾,即可知道这个理论错误.

我是李华,住在宜宾,你加拿大的笔友给你来信,想了解下你所在城市的情况!用英语写一篇作文
虾虾球1年前1
flyinnwater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Hello!
You said that you wanted to understand my city .I'm very happy to introduce my city.
I'm living in Yibin.Yibin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sichuan.Yibin is the yangtze river development and the oldest city,is the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The camphor tree of the country is yibin,Symbol of economic prosperity,yibin two representatives on simpler and people in yibin.
I also want to understand your city.
Write soon.Have a good day!
(2014•宜宾)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其主(正)视图如图2,则其俯视图是(  )
(2014•宜宾)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其主(正)视图如图2,则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2a4501年前1
mkoijnbhuy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解题思路:找到从上面看所到的图形即可.

从上面看可得到左右相邻的3个矩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到的视图.

(2010•宜宾)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
(2010•宜宾)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塌说明了它是可以传递 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当地大气压强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气压.
doris197504051年前1
蛐蛐BB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声的利用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判断属于哪种利用,关键是要能正确的辨别题中所说的现象是属于信息还是属于能量.
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从而引起房屋剧烈摇晃,从而倒塌,这说明了声波是可以传递能量的.
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由于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所以当地大气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能量,小于.

点评:
本题考点: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声与能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的利用以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2008•宜宾)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钠离子______;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
jsj991ma1年前1
szlll88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根据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氢氧化钙,依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根据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氢氧化钙,依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因此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2Na+;Ca(OH)2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006•宜宾)如图,在△ABC中,DE∥BC,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是(  )
(2006•宜宾)如图,在△ABC中,DE∥BC,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是(  )
A.∠5
B.∠2
C.∠3
D.∠4
joyce12261年前1
-潇-天-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解题思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直接求解即可.

A、C、D、在直线DE、BC被AB所截形成的三线八角中,∠5,∠3,∠4与∠1构不成同位角或内错角,故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B、∵DE∥BC,∴∠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正确,
故与∠1相等的角是∠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13•宜宾)2013年4月20日,我省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损毁,急需大量帐篷.某企业接到任务
(2013•宜宾)2013年4月20日,我省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损毁,急需大量帐篷.某企业接到任务,须在规定时间内生产一批帐篷.如果按原来的生产速度,每天生产120顶帐篷,那么在规定时间内只能完成任务的90%.为按时完成任务,该企业所有人员都支援到生产第一线,这样,每天能生产160顶帐篷,刚好提前一天完成任务.问规定时间是多少天?生产任务是多少顶帐篷?
bvcom1年前1
BIJIRENA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设规定时间为x天,生产任务是y顶帐篷,
由题意得,

120x=90%y
160(x−1)=y,
解得:

x=6
y=800.
答:规定时间是6天,生产任务是800顶帐篷.
(2013•宜宾二模)某私立校共有3600人,其中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的学生人数成等差数列递增,已知公差为600,现在
(2013•宜宾二模)某私立校共有3600人,其中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的学生人数成等差数列递增,已知公差为600,现在按1:100的抽样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应抽取小学部学生人数为______.
为他执著1年前1
lxp7612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解题思路:设高中部的学生人数为x,则由题意可得 x+(x+600)+(x+1200)=3600,解得 x的值,可得小学部的学生人数.再用小学部的人数乘以抽样的比例,即得所求.

设高中部的学生人数为x,则由题意可得 x+(x+600)+(x+1200)=3600,解得 x=600,故小学部的学生人数为1800.
1800×[1/100]=18,
故答案为18.

点评:
本题考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分层抽样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数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分层抽样的定义和方法,求出小学部的学生人数为1800,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2011•宜宾)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
(2011•宜宾)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
A.3
B.4
C.5
D.6
行云瀑水1年前1
1424905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解题思路:先根据矩形的特点求出BC的长,再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EF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F的长,再在△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8,
∴BC=8,
∵△AEF是△AEB翻折而成,
∴BE=EF=3,AB=AF,△CEF是直角三角形,
∴CE=8-3=5,
在Rt△CEF中,CF=
CE2−EF2=
52−32=4,
设AB=x,
在Rt△ABC中,AC2=AB2+BC2,即(x+4)2=x2+82,解得x=6,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4•宜宾二模)右面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
(2014•宜宾二模)右面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  )
A.[2/5]
B.[7/10]
C.[4/5]
D.[9/10]
原俗1年前1
宇献枫玲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由已知的茎叶图,我们可以求出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然后求出
.
.
即甲的平均成绩不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进而根据对立事件减法公式得到答案.

由已知中的茎叶图可得
甲的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分别为88,89,90,91,92,
则甲的平均成绩
.
甲=[88+89+90+91+92/5]=90
设污损数字为X,
则乙的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分别为83,83,87,99,90+X
则乙的平均成绩
.
乙=[83+83+87+99+90+X/5]=88.4+[x/5]
当X=8或9时,
.
甲≤
.

即甲的平均成绩不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2/10]=[1/5]
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P=1-[1/5]=[4/5]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茎叶图.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茎叶图,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其中根据已知茎叶图求出数据的平均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