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 让一个瓶子不容易到 不合理的做法是什么?

lizhi_liu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科学实验 让一个瓶子不容易到 不合理的做法是什么?
1.加一半水 2.加三分之一的沙 3.用胶水粘牢底部 4.加满水 应该是选几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elizabeth1225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应该选 3.用胶水粘牢底部.这个做法就不合理,一般人不会这样做!一般人都会从简单的考虑,不会去做麻烦的事,用胶水粘牢底部,这样做一个是麻烦.二来牢底部后不能移动了,这个瓶子也没有用了.第三还得去找到适合粘瓶子材料的胶水,还浪费钱.除非是一定不给瓶子倒(注意题目是不容易倒),并且这个瓶子不再用了.所以这做法不合理.
1年前

相关推荐

给我一篇写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400字以上.
我就是庄托1年前2
xdl112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得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妹妹在家里打乒乓球,正打得高兴,由于我用力太大,把兵乓球打凹了.我拿着凹的乒乓球看,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把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于是,我拿着乒乓球去问爸爸."爸爸,怎么样才能使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我问.爸爸说:“只要把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然后用沸腾的水往乒乓球冲去,就可以了.”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当我用沸腾的水冲向乒乓球时,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慢慢膨胀起来,果然变回了原样.我高兴极了,问:“爸爸,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爸爸笑着说:“这不是神奇,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起来,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所有的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原来是这样啊!想不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大的奥秘.” 从这次实验中,我明白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激发我们更大的求知欲望,探索科学.
你看这样行不?
科学实验英语怎么读
kosok4561231年前2
ahxuliyong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科学实验(scientific experiment)
最难忘一次科学实验 作文
qingshan5211年前1
清风笑豪情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请尽量扩写一下)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实验,而最让我难忘的一次实验就是量水温.
老师先教我们如何使用酒精灯.把酒精灯的盖子打开,然后用火柴点燃绳头,绳头就会亮起火来.用完后可不能用吹的去灭火,这样一来很容易着火,应该用酒精灯的盖子迅速盖上绳头,火就会灭了.
开始实验了,我和周韵一起合作.我不会点火柴,周韵只好帮忙点火.“呲”的一声,酒精灯亮了!我和周韵手忙脚乱地把铁架架好,再把一个装满了水和放了一根温度计的水杯放在铁架上.只见温度计上的红水条在慢慢的上升.不一会儿,水“咕噜咕噜”地响了起来,水烧开了,温度计上的红水条也上升到100度了.
这次实验真有趣!
写一篇有关鸡蛋的科学实验作文400字左右
梅赛德斯BENZ1年前2
bbk201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鸡蛋的几个实验》
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出,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
一、怎样顺利剥蛋壳.
因为刚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原理,鸡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其次,由于不同物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二、大气压强实验
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三、液体密度实验
把一只去壳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物体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就是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对应表示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密度比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四、怎样辨别生熟鸡蛋.
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
生鸡蛋的壳内是液状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壳上旋转时,蛋清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而熟鸡蛋内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时旋转时,整个蛋就能迅速转动.
五、蛋壳不倒翁.
选用一只生鸡蛋,在小头一端开个孔并清除干净壳内的蛋清蛋黄.沿小孔滑入一块重物.以蛋壳的大头端为底部,扶好蛋壳.点燃一只蜡烛,滴入烛油,把重物封存在蛋壳底部.烛油大约封存至整个蛋壳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把制好的蛋壳推倒后,蛋壳能自动立起.制成一个“不倒翁”.
在空蛋壳的底端封存的重物和烛油,使整个蛋体的重心移近蛋壳的底部,重心起低,稳定性越好.当蛋壳倾斜,偏离平衡位置时,使蛋体的重心升高.因为蛋壳底端是球形的,在蛋体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蛋体又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上.
科学实验作文~400字左右!快.
wowo3691年前3
jobsjob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今天好快乐,半个小时就写完了作业,真棒!
”我自言自语道.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我该去看看妈妈买来的小金鱼.我快步走到扁圆形的鱼缸前,鱼儿好像欢迎我似的,一上一下地向我游来.其中,狮子头金鱼扬着大脑袋,甩着红白相间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我突发奇想:鱼在水里为什么会控制平衡?
我观察到鱼儿游动时,不停地摇摆,是不是鱼鳍和鱼尾在起作用?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做了大胆的实验.我先准备了小剪刀、鱼网、纱布.然后用鱼网捞出了一条喂乌龟的小草鱼,这条鱼儿好像觉察到了危险———拼命挣扎着,我默默地对小鱼说:“小鱼,你别害怕,为了实验成功,你就奉献一次吧!
”我把双面胶粘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一下把小鱼儿粘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刀,一下一下地把小鱼儿的鳍剪了下来,剪完后,我就把秃头秃脑的鱼儿轻轻地放进了鱼缸里,起初,小鱼儿挣扎了一会,就沉到水底,过了好一会儿,它也没有再游动.看来,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还有点担心,就去查阅了百科全书,上面果真写着:鱼的鳍是让鱼掌握平衡的.鱼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通过这次实验,我觉得经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是多么有趣呀!
我喜欢虫,一有空就到外面去观察虫.今天,我把功课全做好了.正想到外面去观察虫的时候,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而且老天也开始“流眼泪”了呢!
我望着天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天气刚才还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开始下雨了.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见枸杞子茶的时候,马上就对它感兴趣了.因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着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几粒枸杞子,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些枸杞子会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会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开始做小实验了.首先,我从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两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双筷子压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来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观察枸杞子会不会沉下去,只见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顶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来,最后浮到水面上来了.唉,我终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因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气冒出来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还有空气,所以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一次小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就能浮在水上,没有空气就会沉下去.
我很想知道把水放多了,还是放少了能让绿豆快点成绿豆芽,前几天,我便做了一个实验,来测试了一下.我先拿了两只塑料盒子,又拿来纸巾和水,还拿来了两颗绿豆种子,我先把纸巾垫在两个盒子内,然后一只盒子里放50滴水,另一只盒子里放80滴水,接着我又把两颗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只盒子中,写上编号,水多的是1号,水少的是2号,最后,我把盒子放在朝南的阳台上了.做好这一切,我心里甜滋滋的,马上可以知道结果了.我还猜想,认为水放多的那组绿豆会更快发芽.我边静静地站在阳台上耐心等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我大约等了2个小时我发现1号盒子里的种子大了许多,而2号盒子里的种子却几乎没什么变化.我又等了3小时左右,我发现1号盒子里的种子皮破了,而2号盒子里的种子只是涨大很多.我暗自高兴,继续等着种子发出豆芽那个时刻的来临.大约又过了3小时,我又看了一下,又发现1号豆伸出了一只脚,而2号只破了皮.我想:还要一会儿就能知道结果了!我等了2个小时,我看到了水放得多的盒子中的种子发芽了,我让种子更快发芽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我猜对了,我成功了!” 呀!这次绿豆发芽实验使我受益匪浅!
一次科学实验作文要写的像六年级语文书上12课 夜晚的实验一样 有假设 有失败有起因 ······瞎编也无所谓额····符
一次科学实验作文
要写的像六年级语文书上12课 夜晚的实验一样 有假设 有失败有起因 ······瞎编也无所谓额····符合实际就好了
木的很1年前4
静谧沙鸥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火山喷发”,大家一定在电视里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呢?我倒是见过一回“火山喷发,可这是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也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喷发”可真好玩.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
他因此放弃了这个科学实验英文如何表达
zaa93818501年前1
KGB-00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放弃:可用 give up 或 drop
因此:即意为“因为这个原因”= for this reason
所以这句话应译为:
He gave up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 for this reason.
楼主下次遇到其他的句子也像这样分析一下,
科学实验小作文例子作文就可以了!
虫草小小1年前1
nolove99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哇塞!哇······!”咦?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从哪来的?是漯河小学五七班传来的——也就是我们班传来的.你可能又会问:“怎么这么热闹?”且听我慢慢道来.今天下午两节作文课,我们的语文老师——周老师说要带我们做实验.听到这消息,我们高兴极了,有的同学甚至高呼:“老师万岁!老师万岁!"我呢?更是乐不可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是什么实验,问老师,老师却一个字也不想我们透漏,我们的好奇心更强了.快看!开始了!老师拿出一包盐,一个勺子、一枚生鸡蛋、一个透明的杯子.接着老师说:"如果把生鸡蛋放进一个有水的杯子里,加 入适当的盐,然后用力搅,等盐溶解了,鸡蛋就可以浮出水面了.” 真的吗?只见我们跃跃欲试,都想试一试.老师先用一个透明的杯子接水,接了一半热水一半凉水再把鸡蛋轻轻的放进去,以免破碎鸡蛋像子弹一样射入杯底.然后用勺子铲出一勺盐,放进去,我们全班同学把眼睛睁得圆圆的、大大的,眨都不眨一下,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顿时,盐四散开来想天女下凡的云雾,水变混了.老师又放了一勺盐进去,搅搅,鸡蛋还是浮不起来,怎么办呢?没办法,只好再放盐了,为了以防万一,老师一下子放了两勺盐进去,搅搅.过了一会,鸡蛋浮起来了!轮到小组实验了,我们纷纷献计献策.我拿起吴飞晗的杯子,一个箭步冲到wc,接了一点凉水,又去茶炉房,接了一点热水,飞回教室.同学们早已迫不及待,飞快的进行实验.啊!鸡蛋浮起来了!老师说当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浮起来了.真是个有趣的实验.
根据情景,用所给的词语进行表达学校举行唱歌比赛,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 竞相,可谓,盛大,憾事2.进行科学实验必须认真仔细,
根据情景,用所给的词语进行表达
学校举行唱歌比赛,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
竞相,可谓,盛大,憾事
2.进行科学实验必须认真仔细,马虎不得
挽回,偏差,失误,酿成
zj19801001年前1
butterfly041225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1,在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竞相赢得第一,可谓是非常盛大的一场比赛,不过一位同学因与第一名相差1分而失败,成了一件憾事. 2.科学家没有挽回住一些要点,造成数据存在偏差,计算结果失误,酿成失败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为(  )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为(  )
①充分拥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总结评价与交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②③
xiaochong41年前1
晟筠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①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阐明实验原理,分析现有仪器和药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②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草图,掌握充分的资料;
③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除杂及尾气处理等);
④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进行反思、评价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的掌握,并能够进行试验设计.

想想看,用一张纸可以做些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呢?
落叶遇见风1年前2
liumeimei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物体做自由落体与阻力关系
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______是科学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韦主任1年前1
tenderlykiss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1)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来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2)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为:①充分拥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总结评价与交流;
(3)从实验的角度进行分析.

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利用实验研究现象的规律,通过具体的步骤,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和测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故答案为:实验;实验设计.

点评:
本题考点: 物理学方法.

考点点评: 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

溶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请你
溶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稀释,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16%的硫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向100克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水500克,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脂的质量分数多大?密度多大?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12%的硫酸溶液280克,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8%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12%的硫酸溶液280毫升,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8%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

一定要加上算式!如:C%=m质/m液 等等!
今天就要用的,请高手们帮下忙!
jxb81391年前1
beidoxi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24%=(100g+x)×12%
x=100g.
∴m稀溶液=100g+100g=200g
(2)m溶质=A%*m溶液
m溶质=100g*24%=24g
A%=m溶质/m溶液
A%=24g/600g
=4%
∴密度为1.02g/cm³
(3)m浓溶液*A%=m稀溶液*A%
V浓*P浓*24%=280g*12%
V浓*P浓=140g
V浓=116.7ml
(4)m浓溶液*A%=m稀溶液*A%
V浓*P浓*24%=280ml*1.08g/cm³*12%
V浓*P浓=151.2g
V浓=126ml
打字好辛苦
(2013•金华)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2013•金华)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A.
碳酸钙固体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气
D.
稀盐酸溶液
竹名1年前1
纳兰馨雪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A、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
B、液体应放于细口瓶内;
C、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
D、稀盐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

A、碳酸钙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应放于细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C、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故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存放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药品的存放方法进行.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用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七里香1581年前1
MLIUMI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6:10.6=14:X
X=14*10.6/6≈24.73 周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海水淡化”中应用了那些分离方法?
jiajiajija1年前1
bluevoidgreat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倾析: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 分离沙和水
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净化食用水
溶解和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 分离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分离泥和水
结晶法: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 分离油和水
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用庚烷
提取水溶液中的碘
蒸馏: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从海水中取得纯水
分馏: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 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氧和氮; 石油的精炼
升华: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 分离碘和沙
吸附: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 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析法: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分离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现在大规模应用的将海水淡化有两种:
一种是用RO纯水过滤系统, 将海水过滤成可饮用的淡水, 这种方法现在已经很大规模应用, 成本较低, 容易规模化发展, 也适应用小工业事业单位制备淡水, 甚至船上也大多是用这种.
还有一种就是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约40-50度), 在真空室内将水份蒸发,变成为可饮用的纯水. 这种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因为它需要将水加热, 这个环节如果用电力或煤加热的话, 成本较高, 所以只有在中东等炎热地区在使用.
科学实验:敲打三个玻璃杯科学实验:准备三个玻璃杯,第一个装满水,第二个装二分之一,第三个装四分之一,分别敲打三个玻璃杯,
科学实验:敲打三个玻璃杯
科学实验:准备三个玻璃杯,第一个装满水,第二个装二分之一,第三个装四分之一,分别敲打三个玻璃杯,敲打发出来的声音分别是什么?
徐冬妮1年前1
grimboy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装四分之一水的,空气柱长,声调比较低.
装二分之一水的,空气柱短,声调比较高.
装满水的,声调最高.
快乐大本营20120428科学实验站,水果发出的各是哪首歌
dyclt1年前3
黑ll列男人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西瓜发出的是 小鸡进行曲
萝卜发出的是 boom boom pow
冬瓜发出的是My Humps-Black Eyed Peas
菠萝发出的是Hands up
怎样做到科学测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做到科学的测量要___,___,___.
jmandyyang1年前1
KeReN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合理选择测量仪器 正确操作与读数 多次测量
综合运用一.科学实验表明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是两种相反的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的电核为正电荷,氧原子中的原
综合运用
一.科学实验表明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是两种相反的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的电核为正电荷,氧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各带8个电荷,把它们所带电荷用正负表示出来
二.在数轴上A表示-1,点B表示+5,有一点C与A的距离是2,则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几个单位长?
三.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个点P和Q之间的距离是3,则X=
ddj72211年前1
2007人来人往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1.原子核带电为+1/8e 电子为 -1/8e
2.C 可以为-3 或者+1 ,与B 的距离为 8或 4
3.PQ 间距为3 则p 可以为-1或5 因此X=-1,5
在做科学实验给水加热时,为什么温度计的温度升到了107度才稳定,
在做科学实验给水加热时,为什么温度计的温度升到了107度才稳定,
实验是在正常的教室里进行的,我盖了一个盖子,温度计是在水中悬着的
火狐天下1年前5
w3421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1.可能是当时气压大,水的沸点变大了
2.如果气压正常,那就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了
3.你盖着盖子,里面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沸点也会升高
幼儿科学实验、幼儿园科学实验、幼儿园科学实验有哪些
雄辩小枕头1年前2
小小好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优势说明:科学探究让幼儿运用感官观察,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效的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增强求知欲.
适合幼儿园童龄阶段科学探究室,让孩子持得懂的科学探究.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耀10.6时.运行14周要多少时?(用解比例)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耀10.6时.运行14周要多少时?(用解比例)
求求了
木子0011年前1
ghqia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设用时为X小时 等比例方程 10.6/6=X/14,6*X=14*10.6,X≈24.73.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卫星,在空中绕地球6周需用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  )小时.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卫星,在空中绕地球6周需用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  )小时.
A. 21.4
B. 22.6
C. 24.8
爱我的十个理由1年前2
一叶扁舟147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解题思路:先根据“总时间÷周数=运行一周用的时间”求出运行一周用的时间,进而根据“运行一周用的时间×周数=总时间”进行解答;

10.6÷6×14
≈1.77×14
=24.8(小时)
答:运行14周要用24.8小时.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简单的归一应用题.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总时间、周数和运行一周用的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多少小时?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多少小时?
听我同学说好像是15分之371!
cybsyjms1年前1
紫星巫师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先求出运行一周的时间 10.6/6小时
再求出运行14周的时间 10.6/6*14=24.73小时
就是371/15 小时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英勇.请指出下列做法中分别应用了哪些分离方法?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英勇.请指出下列做法中分别应用了哪些分离方法?
a 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 b 分离豆浆和豆渣 c 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d 由硫酸铜溶液制备硫酸铜晶体 e 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 f 从碘水中提取碘
mrodin1年前1
pigclea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3.9%
分别是:分离 过滤 沉淀 结晶 萃取
正数与负数科学实验表明,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是两种相反的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氢原子中的原子
正数与负数
科学实验表明,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是两种相反的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氢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各带一个电荷,把它们所带电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出来.
wyman1年前1
陆曦尧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原子核所带电荷为+1
电子所带电荷为-1
18O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示踪原子,用仪器可以观察它在化学反应中的行踪。在某一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不含18O),加入a
18O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示踪原子,用仪器可以观察它在化学反应中的行踪。在某一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不含18O),加入a克带标记的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其中的氧元素全部为18O,)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没有改变
B. 溶液中可以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白色粉末为蓝色晶体,质量小于a克
C. 溶液中可以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白色粉末为蓝色晶体,质量大于a克
D. 有部分带标记18O的SO42-进入溶液,固体质量不变
答案是C,请问为什么大于a克?
月朗星希1年前4
逍遥风无痕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因为 变成 含水硫酸铜了
(2011•大姚县)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小时36分,运行15周需要多少小时?(用
(2011•大姚县)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小时36分,运行15周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知识解答.)
sugarbunny1年前1
83139091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知道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依次列式解答即可.

设运行15周需要x小时.
10小时36分=10.6小时
6:10.6=15:x
6x=10.6×15
x=26.5
答:运行15周需要26.5小时.

点评:
本题考点: 比例的应用.

考点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然后找准对应量,注意时间单位的换算,列式解答即.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namielover1年前2
乐天X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尤其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的电流也会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物理学方法;长度的测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注意求平均值时,计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要和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的位数相同,这是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的.

高中化学有机物问题科学实验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现取9.2克该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
高中化学有机物问题
科学实验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现取9.2克该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浓硫酸增重10.8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17.6克,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jula1年前7
哈密瓜fly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浓硫酸吸水,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10.8,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C02=17.6
水的物质的量:10.8/18=0.6mol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17.6/44=0.4mol
根据质量守恒,氧气的质量:10.8+17.6-9.2=19.2
水中氧的质量:0.6*16=9.6
二氧化碳中氧的质量:0.4*16*2=12.8
9.6+12.8>19.2,可以确定该有机物除了C.H外还有氧元素
有机物中氧的质量:9.6+12.8-19.2=3.2
所以有机物中氧的物质的量:3.2*16=0.2MOL
所以C:H:O=0.4:1.2:0.2=2:6:1
所以该分子式为:(C2H6O)n
因外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所以:(12*2+6+16)n=46
n=1
所以分子为C2H6O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提供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双氧水(H2O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______,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__;反应条件为______;氧气的密度_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__溶于水.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kelly66001年前1
julylfish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②过氧化氢为无色液体,而二氧化锰为黑色粉末状固体,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
③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水溶性来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②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可以知道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二氧化锰为黑色粉末,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根据该反应原理,反应物是液体和固体,反应条件无需加热,因此选用A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而用D或E来收集氧气;
故答案为:
②液体;黑色粉末;不需加热;大;不易;2H2O2

MnO2
.
2H2O+O2
③A;D或E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装置,能够根据具体的物质选择合适的收集和发生装置;记住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 2H2O+O2↑

(2014•济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2014•济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fallinglabyrinth1年前1
splovet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A、从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可能会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去分析解答;
B、从稀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去分析解答;
C、从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可能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去分析解答;
D、从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去分析解答.

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可能会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B错误;
C、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可能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故C错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考点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几道数学题,不难,要列算式的,1,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
几道数学题,不难,要列算式的,
1,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
2,一个晒盐场用100g海水可以晒出3g盐.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9吨盐?
3,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60km,6.5小时到达灾区.回来时每小时行78km,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点?
4,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5,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50km,返回时每小时行60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6,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25人,要排24列.如果每列20人,要排多少列?
仲裁天使1年前1
honeytoby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1、10.6/6x14=24.7小时
2、585000/0.0001x0.000003=17550吨盐
9/(0.000003/0.0001)=300吨海水
3、(60x6.5)/78=5小时
4、100/2x3=150千米
5、(3x50)/60=2.5小时
6、(24x25)/20=30列
一道关与土壤的科学实验探究题育才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土壤的成分时,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了探究的问题,建立了好几种猜
一道关与土壤的科学实验探究题
育才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土壤的成分时,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了探究的问题,建立了好几种猜想,并且利用试验中简单的工具证明了各种猜想.请你完成下列试验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科学猜想:例如:1 土壤中有空气.请你完成以下三个猜想.
2 ------------------------------------------------ 3 ----------------------------------------------
4 ------------------------------------------------
(3)实验探究:使用足够大的量筒、直尺、水、土壤及其他的辅助工具,但不准使用烧杯等容器,证明猜想1是正确的,可用图示或用文字将实验过程表达出来,并用计算式加以说明.
siguoguo1年前2
hygtf799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1)提出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2)科学猜想:2,土壤中有水分.
3,土壤中有有机物.
4,土壤中有腐殖质.
5,土壤中有细菌.
6,土壤中有植物根系
(3)实验探究:取一块质地均匀的土壤,放入乘有一半水的量筒中,会发现土壤周围布满小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卫星,在空中绕地球6周需用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  )小时.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卫星,在空中绕地球6周需用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  )小时.
A. 21.4
B. 22.6
C. 24.8
CC小呓1年前3
初娜然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先根据“总时间÷周数=运行一周用的时间”求出运行一周用的时间,进而根据“运行一周用的时间×周数=总时间”进行解答;

10.6÷6×14
≈1.77×14
=24.8(小时)
答:运行14周要用24.8小时.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简单的归一应用题.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总时间、周数和运行一周用的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在一堂科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某组同学向取出
在一堂科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某组同学向取出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
(1)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判断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______.
A.完全变质B.部分变质;
(2)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
恍惚可乐1年前1
付丫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可以据此解答;
(2)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设计除去碳酸钠的实验方案.

(1)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中还含有碳酸钠,故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
故填:B;
(2)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由于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既除去了杂质碳酸钠,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实验方案是: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故填: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点评:
本题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实验设计是中考的热点,掌握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须先加入中性盐溶液将碳酸钠转化成沉淀除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B.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C.模型一般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
B.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
C.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
D.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king7777771年前1
专拍王道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72.7%
解题思路:A、化学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科学,离不开科学实验;
B、假说是有根据的说法,有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
C、根据模型的分类来回答判断;
D、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A、化学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科学,不是所有的化学学科的问题都借助于实验,实验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故A错误;B、假说是有根据的说法,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有的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故B正确;C、模型...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科学探究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发展史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灵活掌握,难度不大.

科学实验中,存在着许多1+1不等于2的有趣现象.下列各种过程中,关于1+1不等于2的说法错误的是()
科学实验中,存在着许多1+1不等于2的有趣现象.下列各种过程中,关于1+1不等于2的说法错误的是()
A1克酒精和1克水混合后的总质量不等于2克
B
C1克纯碱和1克硫酸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质量不等于2克
D
我觉得C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是选A呢?
林和阳1年前3
戏刁刀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在初中时候,老师曾做过一个实验,把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了,结果不等于100ml;但是质量是不变的,因此A为正确答案.
电学新手求助,关于电荷与电子!“电荷是指电子所携带的电量,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叫做原电荷”这句话中的电子是指最外层的
电学新手求助,关于电荷与电子!
“电荷是指电子所携带的电量,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叫做原电荷”这句话中的电子是指最外层的电子还是一个电子还是指全部核外电子,我不太理解这句话,感激不尽
justineyuan1年前1
姚a姚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电子是指核外电子其中的任一个电子,并不是全部.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如果你不能明白就提出化学微观吧
为了解某市初中九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测评成绩情况,现从中抽取部分学生的实验测评成绩统计如表一、表二所示.
为了解某市初中九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测评成绩情况,现从中抽取部分学生的实验测评成绩统计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成绩(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 2 0 0 2 1 1 3 1 6 19
成绩(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人数 17 13 15 16 20 80 100 120 200 380
表二
组别 频数 频率
0~2 0.2%
3~5 4
6~8 8 0.8%
9~11 42 4.2%
12~14 44 4.4%
15~17 200 20%
18~20 700 70%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表一、表二中的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2)将学生的成绩分成三个等级,总分为20分,其中17~20分为A,10~16分为P,0~9分为E,那么被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得A、P、E三个等级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3)已知该市初中九年级参加科学实验测评的学生共有16000名,请估计该市初中九年级学生实验测评成绩达到A的人数约为多 少?
yourschh1年前1
yymonkey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1)用6~8的总人数减去6分、7分的人数即可得到8分的人数;根据表1求出0分、1分、2分的总人数的和即可得到0~2的频数,根据各频率的总和等于1列式计算即可求出3~5的频率;
(2)先求出被抽取的学生总人数,再根据表1,分别求出A、P、E三个等级的人数,然后求比即可得解;
(3)用该市总人数16000乘以成绩达到A的学生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1)8分的人数为:8-3-1=4;
0~2的频数为:2+0+0=2,
3~5的频率为:1-0.2%-0.8%-4.2%-4.4%-20%-70%=1-99.6%=0.4%,
故表一、表二要填入的数依次为:4;2;0.4%;

(2)被抽取的学生总人数为:700÷70%=1000人,
17~20分为A的人数为:100+120+200+380=800人,
所占百分比为:[800/1000]×100%=80%,
10~16分为P的人数为:19+17+13+15+16+20+80=180人,
所占百分比为:[180/1000]×100%=18%,
0~9分为E的人数为:2+0+0+2+1+1+3+1+4+6=20人,
所占百分比为:[20/1000]×10%=2%;

(3)16000×80%=12800人,
答:该市初中九年级学生实验测评成绩达到A的人数约为12800人.

点评:
本题考点: 频数(率)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表,从统计表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科学实验中,常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纯的氧气,供研究工作使用.试计算电解1KG水,最多可制备的氢气质量是
heben11781年前1
sometimeloveu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设制得的质量是X千克
2H2O=2H2↑+O2↑
36 32
1 X
X=0.89千克
氧气的体积:(0.89*1000)/32*22.4=623升
(2011•绍兴)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2011•绍兴)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uanyu10001年前1
chaozhutong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尤其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的电流也会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物理学方法;长度的测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注意求平均值时,计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要和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的位数相同,这是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的.

科学实验课上,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碳酸钠溶液,要求学生鉴别,并帮助贴上标签.
科学实验课上,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碳酸钠溶液,要求学生鉴别,并帮助贴上标签.
(1)***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所以用酚酞试液鉴别.你认为***同学想法正确吗?_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
(2)苏田同学各取少量未知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盐酸,若有气体产生的为碳酸钠溶液.她想进一步测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取出20克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往烧杯中滴加10%的稀盐酸至没有气泡产生,共用去稀盐酸73克.求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ccsk0071年前1
疯着的智慧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1)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
(2)根据盐酸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1)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用酚酞试液鉴别;
(2)设73g10%的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钠的质量是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
x73g×10%
[106/x]=[73/73g×10%]
x=10.6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10.6g/20g]×100%=53%
答: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3%
故答案为:(1)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设73g10%的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钠的质量是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
x73g×10%
[106/x]=[73/73g×10%]
x=10.6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10.6g/20g]×100%=53%
答: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3%

点评:
本题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理解和熟记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初二科学实验题病人输液时用的生理盐水是一种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一瓶生理盐水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上给出
初二科学实验题
病人输液时用的生理盐水是一种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一瓶生理盐水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上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标签: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495ml 内含氯化钠4.5g
【注意】如发现溶液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使用
【储存】密封保存
0.9%
该瓶生理盐水如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7g/cm立方)来配制的话,问:需20%的氯化钠溶液___克
zhangbo8004291年前1
南京200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4.5===M*20%
M=22.5g
请教一题科学实验题找两张相同的明信片(或硬纸板),让它们的平面分别与地面垂直和平行,并从同一高度同时放手落下,2张明信片
请教一题科学实验题
找两张相同的明信片(或硬纸板),让它们的平面分别与地面垂直和平行,并从同一高度同时放手落下,2张明信片下落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明信片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要简洁明了,具体)
丝大可若啊副特1年前1
铁牛儿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哈〓妹§”:
垂直于地面的那张纸片,受空气的阻力小,如果没有风的话,差不多垂直落
下,先到地面.
那张平行于地面的纸片,受空气的阻力大,在空中左右飘扬一阵后,徐徐
落下,后到地面.
下落时的快慢与纸片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积有关,截面积越大,受空气的阻
力也越大,落下的速度就越慢,反之则越快.
你说对吗,祝好,再见.
农村小学如何做好科学实验?
runonroad1年前1
jiefeng1997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我个人认为,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思维质朴,对问题的提出有他们的思路,对未知问题求得答案的心情更加迫切,因此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的方向要把握好,然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完成材料的收集,再把复杂的实验实施方案简单化,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这个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表明,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是两种相反的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氢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
科学实验表明,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是两种相反的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氢原子中的原子核与电子个带一个电荷,把它们所带电荷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出来
Yatx1年前1
paulyu07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用+1表示 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用-1 通常1省略不写 氢原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和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所以氢原子显电中性
科学实验课上,小华将1根底面积为25平方cm的长方体铁柱放入1个棱长为10cm、水深6cm的正方体水箱中使之完全淹没,水
科学实验课上,小华将1根底面积为25平方cm的长方体铁柱放入1个棱长为10cm、水深6cm的正方体水箱中使之完全淹没,水面上深了2cm,这根长方体铁柱长多少cm?
chainlimb1年前4
手记心情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8cm
由于放入水中,所以水增加的体积就是铁棒的体积
设铁棒长Xcm
于是方程:25X=10*10*2
解得X=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