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系数为6的一台冰箱,如果致冷量为1.08X10^6J.h-1,则冰箱一昼夜的耗电量为(A)

君临江湖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致冷系数为6的一台冰箱,如果致冷量为1.08X10^6J.h-1,则冰箱一昼夜的耗电量为(A)
(A) 1.2度 (B) 7.2度
(C) 50度 (D) 4.3210^6度
.我怎么觉得是D啊 而且 制冷量1.08X10^6J.h-1是不是太大了啊?
坐等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ni_hao88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24*(1.08*10^6 /6) /(1000*3600) =1.2
选 A
制冷量1.08X10^6J.h-1不算大,正常
1年前

相关推荐

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奥运村大力开发太阳能供电、供热和致冷系统
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奥运村大力开发太阳能供电、供热和致冷系统
B.生活垃圾运出北京城外直接填埋
C.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
D.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
京涯1年前1
Google测试员1513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A、在奥运村大力开发太阳能供电、供热和致冷系统,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A正确;
B、生活垃圾运出北京城外直接填埋,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故B错误;
C、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正确;
D、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D正确.
故选B.
请举出两个利用物态变化吸热致冷的应用实例:
请举出两个利用物态变化吸热致冷的应用实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英勇大侠快来帮忙!急需!
lwh20001年前1
cory_ga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电冰箱与空调,其实本质原理是一样的
干冰是()态的().当将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可以
干冰是()态的().当将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可以用来制造“舞台烟雾”、()以及()等
让我怎么做1年前1
6gdml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干冰是( 固态 )态的( CO2 ).当将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 升华 )致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可以用来制造“舞台烟雾”、( 致冷剂 )以及( 人工降雨 )等.
现在给你一温度计 一杯水 你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 液体蒸发要吸热 有致冷的作用
记忆犹新811年前3
黑报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水的比热容很大,靠自然蒸发效果不明显,
把水杯尽可能加满水,把温度计放在水杯底部,记录温度,
再放在水杯上部,(水面以下,贴近水面).同时用嘴吹水面,加速蒸发,观察一段时间内温度变化
2个时间比较,看看是否水面的稍低
我也没有好办法
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汽化的两重方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示例:电冰箱内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
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汽化的两重方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示例:电冰箱内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木小斋1年前1
ghghjhayu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蒸发;沸腾;夏天有人中暑常在身上擦酒精,利用酒精易蒸发,蒸发吸热,来降低体表温度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C.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C.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
D.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妹妹吾思之1年前1
云朵般柔软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变成叫做汽化,汽化由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5)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A、蒸发、升华都是吸热的物态变化,都有致冷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只有晶体熔化时温度才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蒸发、升华、液化、沸腾以及晶体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______和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试举一例:示例:电冰箱内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
______和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试举一例:示例:电冰箱内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______.
feitao3291年前1
3519jj96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4%
解题思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据此分析回答.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即蒸发致冷,例如:将酒精涂于手臂上,手臂觉得凉快;吹风扇感到凉爽等.
故答案为:蒸发;沸腾;将酒精涂于手臂上,手臂觉得凉快.

点评:
本题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汽化方式、汽化吸热现象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酒精擦皮肤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从皮肤上______,使它的温度______,有致冷的作用.
yanyan728xa1年前1
我爱你的啊啊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解题思路: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吸热.

用酒精棉球擦皮肤时,因为酒精蒸发时要从皮肤上吸收热量,所以皮肤的温度降低了,因此有致冷的作用;
故答案为:吸热,降低.

点评:
本题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

考点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液体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从而会起到致冷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进行的B.一切宏观热力学过程都具有方向性C.致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进行的
B.一切宏观热力学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C.致冷系统将冰箱内温度较低的食品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温度的空气,这违反也“热量只能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的规律
D.电冰箱从箱内温度较低的食品吸收的热量等于冰箱向外界空气释放的热量
lfamd1年前1
火箭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一切宏观热力学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热量能自发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电冰箱从箱内温度较低的食品吸收的热量大于冰箱向外界空气释放的热量.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进行的,A正确;
B、一切宏观热力学过程都具有方向性,B正确;
C、热量能自发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从温度较低的物体传到温度较高的物体,C错误;
D、电冰箱从箱内温度较低的食品吸收的热量大于冰箱向外界空气释放的热量,因为还有消耗的动能,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点: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难度不大,在学习过程中要全面掌握.

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
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烧.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_>______>H2O>HF;第三周期:SiH4>PH3>H2S>HCl.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 H2S______H2O; CS2______CO2; CCl4>CF4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CF4的沸点为-128°C,新的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_.已知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则CF2Cl2______(填有或者无)同分异构体.
(4)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某一环境问题是破坏臭氧层,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化合物的______(填写序号)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学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①毒性②沸点③易燃性④水溶性⑤颜色.
前生蝶1年前1
ssii刀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根据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分析;
(2)由毒性PH3>NH3;CCl4>CF4,可猜测同主族化合物的毒性;
(3)新的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76.8°C~-128°C之间,可通过改变Cl、F原子数目实现;
(4)科学家从物质的毒性、沸点、易燃性考查、分析并通过反复实验开发致冷剂.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则同周期氢化物的易燃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即:CH4>NH3>H2O>HF,SiH4>PH3>H2S>HCl,故答案为:CH4;NH3
(2)由毒性PH3>NH3;CCl4>CF4,可知同主族化合物的毒性一般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则有:H2S>H2O; CS2>CO2; 故答案为:>;>;
(3)新的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76.8°C~-128°C之间,可通过改变Cl、F原子数目实现,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CFCl3或CF3Cl,CF2Cl2无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FCl3或CF3Cl;无;
(4)有(1)(2)(3)可知,科学家从物质的毒性、沸点、易燃性考查、分析并通过反复实验开发致冷剂,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评:
本题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结构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时,注意根据题中信息,找出相对应的递变规律.

可以说汽化吸热,吸热致冷吗?我知道蒸发吸热致冷,但沸腾是不是吸热致冷?
光着rr看流星1年前1
星雨阳阳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按照热力学的观点,吸热不一定制冷.如果体积膨胀(汽化正常情况下是膨胀的),系统将对外做功.所以应该是看内能变化.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电冰箱中的致冷物质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发生( )现象,致冷物质再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时发生( )现
电冰箱中的致冷物质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发生( )现象,致冷物质再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时发生( )现
电冰箱中的致冷物质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发生( )现象,致冷物质再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时发生( )现象
jackchueng1年前1
雨水中那颓丧瘦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电冰箱中的致冷物质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发生( 蒸发)现象,致冷物质再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时发生(冷凝 )现象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资料: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__ ①__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__ ②__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___ ③___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 、② 、③ 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deepwhites1年前1
tong2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吸;降低;放热
(2)没有道理,因为电冰箱的工作是间隙工作,所以电冰箱的背部时冷时热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开水的冷却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更借着蒸发来致冷.一碗多油的肉汤表面看起来不冒蒸气了,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开水的冷却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更借着蒸发来致冷.一碗多油的肉汤表面看起来不冒蒸气了,为什么不小心喝就会烫伤?
mnkj6781年前1
只想要张床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能阻止蒸发.

答:因为肉汤表面有一层油盖在水面,汤中的水分不容易蒸发出去,故肉汤的温度不易降低,所以虽然看起来不冒气了,温度却仍较高,急着喝容易烫伤.

点评:
本题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掌握,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常识,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B.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C. 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
B.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C. 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
D. 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chpurelion1年前9
yhcd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解题思路:(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变成叫做汽化,汽化由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5)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A、蒸发、升华都是吸热的物态变化,都有致冷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只有晶体熔化时温度才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蒸发、升华、液化、沸腾以及晶体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蒸发的作用是制冷还是致冷
cheff1141年前7
狼的主人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你 好,我的理解是蒸发时吸收热量,所以环境的温度要降低,所以是因为蒸发而导致温度变低,应该为致冷,制冷是指工业上的专用词,也就是由于某种操作而使环境温度降低的的技术,致冷是由于某种操作而导致的结果是温度变低了,
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人会感到酒精处冰凉,这是因为() A.酒精的温度低.B.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C.人
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人会感到酒精处冰凉,这是因为() A.酒精的温度低.B.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C.人体的热量传给了空气.D.人体温度传给了空气.
huangxibo141991年前1
铁公鸡62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选B,这个就是酒精挥发带走热能,就产生降温的作用
具有致冷作用的物态变化有____和_____
我是逗号1年前1
code199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熔化
升华
下列分别属于哪些物态变化1.夜晚下霜2.下露3.冬天冰冻衣服变干4.湿衣服晒干5.干冰致冷6.衣柜内樟脑丸消失 分别是哪
下列分别属于哪些物态变化
1.夜晚下霜2.下露3.冬天冰冻衣服变干4.湿衣服晒干5.干冰致冷6.衣柜内樟脑丸消失 分别是哪种物态变化?而且吸热的是--- 放热的是---
蓝调灵铃1年前2
qozm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凝华--放热
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
蒸发--吸热
升华--吸热
升华--吸热
相信我
因为我们的书上老师给了我们答案!
在电冰箱内部,具有致冷作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在电冰箱内部,具有致冷作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冷凝器内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夏季,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出现这些“白气”的原因是______.
阿拉菜鸟1年前1
cleean67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解题思路:电冰箱的原理就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体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从而起到制冷的目的.“白气”是液态的,然后分析看液态的“白气”是由固态形成的,还是由气态形成的.

(1)在电冰箱的内部,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体汽化从冰箱内部吸收热量,起到制冷的作用;
(2)冷凝器中将气体液化,将热量放出.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冰箱,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雾状的小液滴,形成“白气”.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点评:
本题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应用---电冰箱制冷以及打开冰箱门出现白气的原因,是一道好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如右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A、压缩机K、冷凝器 V、毛细管D等部件组成.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右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A、压缩机K、冷凝器 V、毛细管D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氟利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①热,使冷冻室内温度②;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氟利昂③热;液态的氟利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是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外.
(1)在资料的①②③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______(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原因是______.
feiyang07211年前1
不凋谢的扶桑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解题思路:从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入手分析,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进行吸热放热来降低冰箱内的温度的;
理解了冰箱的工作原理,就可以理解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不能降低室内温度的原因.

(1)氟利昂在冰箱内部的蒸发器里面汽化,吸收冰箱内的内能,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携带有冰箱里面内能的氟利昂,到了冰箱外面的冷凝器里液化,液化放热,将冰箱内部的内能转移到冰箱的外面.
(2)冰箱工作时,只不过是将冰箱内部的能量转移到冰箱的外面.冰箱工作一段时间,内部的温度虽然降低了,但外界的温度由于能量的增加而升高.若打开冰箱门,会出现部分内能从冰箱内到冰箱外的房间,再由房间到冰箱内的循环.室内的总内能并没有减少,所以,室内温度不会降低.
故答案为:
(1)吸;降低;放.
(2)不能;吸热和放热均在室内.

点评:
本题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考点点评: 理解电冰箱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电冰箱致冷时的额定功率是180W,则在家庭电路中,该电冰箱正常致冷30min,则电流做功多少?电能消耗多少?
zgzjay1761年前1
空白记忆12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知道电冰箱致冷时的额定功率和制冷时间,利用W=Pt求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

电冰箱正常致冷30min,电流做功:
W=Pt=180W×30×60s=3.24×105J,
即:消耗了3.24×105J的电能.
答:电冰箱正常致冷30min,电流做功3.24×105J,电能消耗3.24×105J.

点评:
本题考点: 电功的计算;电功的实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W=Pt计算消耗的电能,涉及到电流做功的实质,属于基础题目.

高一物理问题关于空调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致冷空调机工作时,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致暖空调机工作时,热量从
高一物理问题
关于空调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致冷空调机工作时,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致暖空调机工作时,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C冷暖空调机工作时,热量既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也可以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D冷暖空调机工作时,热量只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ohkao1年前2
sxw2006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答案:A、D
在自然环境中,热量是高温传到低温,这是一个自发过程.致冷空调机工作时,是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室外,夏天明显感觉室内温度低于室外.这是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的过程,要是该过程发生必须外界提供动力或者能量,而空调机就起到这个作用.空调机消耗电能来做功,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高温的室外,从而起到制冷作用.
冷暖空调机与致冷空调机的工作原理相似.它也是将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其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所以都是一个原理,均是将热量从低温传到高温.
蒸发时会从( )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 )吸收大量的热
蒸发时会从( )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 )吸收大量的热
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linmengju1年前1
aixia131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蒸发时会从(液体表面 )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液体内部 )吸收大量的热
某同学在家中测算电冰箱的月耗电量,他将家中其他用电器断开,只使用电冰箱,观察电能表转蕊转动情况,测得冰箱致冷时,转盘每1
某同学在家中测算电冰箱的月耗电量,他将家中其他用电器断开,只使用电冰箱,观察电能表转蕊转动情况,测得冰箱致冷时,转盘每12s转一转;冰箱保温时,转盘每120s转一转,电能表上标明“2000r/(kW・h)”.该同学还测得冰箱每小时致冷10min,保温50min,每月按30d(天)计(冰箱一直工作),则该冰箱月耗电为_________________(kW・h)(度).
kobe8eight1年前1
hh渣哥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600/12+3000/120)*24*30/2000=27
〖初二物理〗干冰致冷的具体作用!
dilys01121年前1
麽麽茶12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1.什么是干冰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如制造冰淇淋.“干冰”还是良好的保鲜剂.鱼、肉和其他易腐烂的食物装船运送几千里远,可用“干冰”保鲜这些食品.鸡蛋用“干冰”冷冻保鲜几乎是无限期的.把玫瑰花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花蕾可保持三天不开花.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闷热的夏天迟迟不下雨,就可将装有“干冰”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这足由于“干冰”气化吸热,促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造成了人工降雨.
2.升华和凝华
物态的变化并不总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或者气态、液态、固态的顺序进行,有的时候,有些物体的物态变化也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进行.在热学上,物体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叫做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叫做凝华.
升华或凝华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严寒的冬天,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由于气温在O℃以下.湿衣服上的水很快就结为冰.尽管这些冰不会熔化,但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这就是因为冰升华为水气跑掉了.放置在衣箱里的卫生球或樟脑块,会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黑色粉末状杂质,这也是升华现象.春天和秋冬早晨出现的霜,这是在温度下降到O℃以下时,由水蒸气直接凝固而成的,是一种凝华现象.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升华现象很不明显.只有部分固体物质容易升华.在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升华的方法来提纯一些容易升华的物质.例如,在化工生产中,就是利用升华的方法来提纯樟脑、碘、硫等物质.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一些人就会利用升华和凝华的方法.来提纯一些化学药品.所谓的“炼丹”就是一个例子,具体方法是:
把天然的红色硫化汞放进炼丹鼎里煅烧,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分离出金属汞;汞又和硫黄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黑色硫化汞受热后升华,把它的蒸气收入一个容器中冷却凝华,就形成了结晶的红色硫化汞.
结晶的红色硫化汞可以说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炼丹”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虽然炼丹家在炼丹活动中渗进了一些迷信色彩.如把红色硫化汞叫做还丹,反复加热和凝华后,又叫做九转还丹,还说人吃了它会长生不老,这是错误的.骗人的,应该摒弃.但是占代的“炼丹”活动,还是为人类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提供了一些化学药物.
3.玻璃窗上结的冰,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纹?
数九寒天,早晨起床一看玻璃窗.呀!上面净是白花花;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也有的像一朵朵的花.
是谁在一夜之间,在玻璃上描绘了这么美丽的图画呢?
除了大自然,还有谁呢?这是严寒用冰描绘出来的.
冰吗,我们谁都看到过,要不是结在水里一块一块的.就是像雪花那样六角形的,可谁看到还像兰花,马尾松……那样的冰呢?
是的,结在水里的冰是一块一块的,那是因为水分子比较密,大量的水在结冰的时候,冰晶都互相缠结起来了;雪花是六角形,主要是水蒸气分子比较疏,在凝结时,又没有受到外界不均衡的压力,冰晶以它自有的角度构成它的外形.其实,大块的冰,它的冰晶也是六角形的,因为彼此纠缠着.我们看不出罢了;就像小粒的盐,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呈六面形的结晶体,而大块的盐,看不出它的本来面目一样.
玻璃窗上的冰花,原来也是六角形,当最初的冰晶形成之后,就逐渐向四周发展,这时候的情况就复杂起来丁;有的时候风力大,有的时候风力小;而且玻璃有的光滑,有的毛糙,有的玻璃上积有微垢,有的一尘不染.这样水蒸气蒙上去的时候.就不均匀了;有的地方水蒸气积得多些,有的地方少些.也有的地方十分少.当冰晶向四周延伸的时候,遇到水蒸气积聚多的地方,水就结得厚些.少的地方就薄些,十分少的地方就结不起来,或者是结了,遇到一点点热或压力,又融化了.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这就跟我们画画一样,颜料用的多些,画上的颜色就浓些,少些就淡蝗,不着颜料的地方.就只剩画纸的原来颜色.
4.冬季话雪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合并而增大成为雨滴的.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品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互相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相互沾合而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足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来说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来说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的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长.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气在O℃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做“雨夹雪”.
同样,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类.雪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类,24小时降水量小雪2.5以下,中雪2.6~5.O,大雪5.0以上;几小时降水量小雪1.O以下.中雪1.1~3.O,大雪大于3.O.
那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柱状或片状呢?
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汽凝华结晶成雪花和天然水冻结的冰都属于六方晶系.我们在博物馆里很容易被那纯洁透明的水晶所吸引.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冰晶是水的结晶罢了.
六方晶系具有4个结晶轴.其中3个辅轴在一个基面上,互相以60度的角度相交,第4轴(主晶轴)与3个辅轴形成的基面垂直.六方晶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几何学上的一个正六面柱体.当水汽凝华结晶的时候,如果主晶轴在其他3个辅晶轴发育的慢,并且很短,那么晶体就形成片状;倘若主晶轴发育很快,延伸很长,那么晶体就形成柱状.雪花之所以一般是六角形的,是因为沿主晶轴方向晶体生长的速度要比沿3个辅晶轴方向慢的多的缘故.
对于一片六角形的雪片来说,由于它表面曲率不等(有凸面、平面和凹面),各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力也不同,因此产生了相互间的水汽密度梯度,使水汽产生定向转移.水汽产生转移的方向是凸面→平面→凹面.也就是从曲率大的表面、移向曲率小的表面.六角形雪片六个棱角上的曲率最大,边棱部分的平面次之,中央部分曲率最小.这样就使六角形雪花一直处在定向的水汽迁移过程中.由于棱角上的水汽向边棱及中央输送,棱角附近的水汽饱和程度下降.因而产生升华现象.中央部分由于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汽而达到饱和,产生凝华作用.这种凝华结晶的过程不断进行,六角形雪片逐渐演变成为六棱柱状雪晶.
这是假定外部不输送水汽的理想状况.事实上,事物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空气中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水汽的.如果周围空气输入水汽较少,少到不够雪片的棱角向中央输送 水汽的数量,那么雪片向柱状雪晶的发展过程继续进行.在温度很低和水汽很少的极地地区和高纬地区,便因为这种原因经常降落柱状雪晶.
空气里水汽饱和程度较高的时候,出现另外一种情况.这时周围空气不断地向雪片输送水汽.使雪片快速地发生凝华作用.凝华降低了雪片周围空气层中的水汽密度,反过来又促进外层水汽向内部输送.这样,雪片便很快地生长起来.当水汽快速向雪片输送的时候,六个顶角首当其冲,水汽密度梯度最大.来不及向雪片内部输送的水汽.便在顶角上凝华结晶;这时.顶角上会出现一些突出物和枝权.这些枝权增长到一定程度.不会分杈.次级分杈与母枝均保持60度的角度,这样就形成了一朵六角形星形的雪花.
在高山或极地的晴朗天气里,还可看到一种冰针,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瑰丽的光彩,人们把它叫做钻石尘.冰针的生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严寒下(-30℃以下)湿度很小时水汽自发结晶的结果,另一种是在温度较高(-5℃左右)湿度较大时沿着雪片某一条辅轴所在的顶角特别迅速生长的产物,是雪花的畸形发展.
形形色色的雪花晶体在天空形成的,当它们的直径达到50微米时,便能克服空气的浮力而开始做明显的下降运动,一边飘逸下降一边继续生长变化.这样一来,便产生了形式纷纭繁多的雪花.我们只要把它们接纳在黑呢子或黑天鹅绒上,就能用肉眼初步辨别出它们的形态来.
5.云雾产生诺贝尔奖
1894年秋天,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在苏格兰一个山上度假.山顶上经常云雾缠绕.变幻万千,游客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所陶醉,威尔逊却突发奇想,要在实验室里制造云雾.
回到实验室·威尔逊研究归纳了产生云雾的条件:一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处于饱和状态,否则水蒸气不会凝结成小水珠;另一个条件是空气中要有一些“凝结核心”,通常.空气中的尘埃起凝结核心的作用,这些微小颗粒上面经常聚集了一些电荷,这些电荷会将过饱和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无数直径很小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构成了云雾的雾滴.
作为物理学家的威尔逊,除了弄清楚云雾的生成条件外,还想能否利用这个发现来研究物理现象呢?威尔逊在一个干净的瓶子里(即里面没有任何凝结核心)形成过饱和蒸气.这时如果有一个带电的微观粒子闯了进去,那么在其周围会凝结成一个雾滴、随着粒子的运动,在其运动轨迹上,就有一连串雾滴组成为一条径迹,这样,就把人们闭眼看不见的做观粒子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人眼能看见的由一连串雾滴组成的径迹.威尔逊发明的这个装置叫“云室”,他因这项发明而荣获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