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尾联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

郭关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管谁筋疼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不矛盾,是典型的反衬手法.如同蝉噪林愈静,正是用静幽的环境来衬托当时钟声入耳的清晰与作者自然的感受
1年前

相关推荐

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中“送”字的妙用
shadow5217711年前1
天堂泪MyHeart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说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仍依依不舍送我的行舟.用的是拟人手法.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陆游《枕上作》的问题颔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从颈联和尾联可以看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苯是神药1年前1
等待啊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
新夏感事 陆游 古诗文赏析 诗人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有什么表达效果 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新夏感事 陆游 古诗文赏析 诗人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有什么表达效果 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wenni55551年前1
心有点蓝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身在行台为仆射,
书来甪里访先生.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
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登高》这首诗的尾联包含的思想感情
xz小舟1年前1
wuyang92110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7.3%
登高是诗圣杜甫在大历二年于夔州所写的一首诗,当时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又乘势而起,诗人当时病魔缠身,生活极端困窘.其尾联所表达的是诗人备尝艰苦,潦倒多病,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的艰苦之状,无限悲凉,溢于言表.
望月一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启发
caiyuan489601年前1
风间天雨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是《望岳》一诗吧?该诗尾联抒发了对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启发:诗人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次北固山下尾联和颈联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xx神圣1年前1
心系流浪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颈联是表达了一种由景生情的无限感慨之情,而尾联是表达了诗人身在异乡无比思念故乡的惆怅之情,纵使岁月匆匆也不改自己的孤寂心境.
诗词鉴赏,急陆游的《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夜半挑灯更细看”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尾联这样写有
诗词鉴赏,急
陆游的《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夜半挑灯更细看”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尾联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mengfansheng1年前1
joko涛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陆游的《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议论的表现手法.“夜半挑灯更细看”用了动作描写的描写手法.尾联这样写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次北固山下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zhengce00991年前1
yy寰宇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鸿雁传书,表达作者思乡之情
半山春晚即事【1】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请简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半山春晚即事
【1】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简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传说猎神1年前1
夜郎ii竹王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过零丁洋的尾联体现了什么民族气节啊?
leemen1231年前1
龙寒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崇高民族气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中的“长”字赏析
流火1191年前1
mountainwu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长(zhang),作增长解.意思是看了你的诗,且凭浊酒一杯增长(振作)精神.全诗前面全都是做悲伤语,到了最后凭这一个“长”字才开始有一点一笑置之和乐观的意思.
课本的正解认为是在最后表达了作者的乐观.但本人结合刘禹锡的生平和他诗作的特点认为他最后一句并没有表达乐观,而是透露了一点无奈,一点勉强的乐观.
自古诗无达诂,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王安石的《半山春晚即事》(1)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
王安石的《半山春晚即事》
(1)诗人笔下的“半山春晚”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最后的夏日时光1年前1
25181lzy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诗 知识讲解 怎样分析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双挟1年前1
小猪加速跑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押韵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平仄,声律专名.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对于平仄,高中生只作一般了解就行了〕
在《登高》中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苦恨”?
蓝梦云1年前1
令狐冲的兄弟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运用的典故有:1.2.
yyq198504101年前1
王珞瑶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李白的《清溪行》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意境?什么感情?
李白的《清溪行》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意境?什么感情?
- -
ondrums1年前1
uu兴业mm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领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
分析旅夜书怀中“垂”“涌”二字的好处及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
DDAAVV1年前1
就我一人不行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和“涌”是用得生动灵活的动词,“星垂”是星光下照,原野更辽阔了,孤独感更强烈;“月涌”是月亮倒映,随波流涌,大江滚滚东流.“垂”和“涌”赋予画面动感,将夜晚星星低垂、月随水流的动态描绘出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自喻,表现出作者孤独漂泊之感,无所依靠无所寄托.
次北固山下中相应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是什么?
io999991年前1
鸳鸯_小由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每两句是一联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尾联
《次北固山下》1.体会首联内容,说说它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与尾联的哪个词语相照应?2.颈联上句中“生”容易被人误写
《次北固山下》
1.体会首联内容,说说它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与尾联的哪个词语相照应?
2.颈联上句中“生”容易被人误写成“升”,你认为生”和“升”哪个用得好,为什么?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是脍炙人口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包含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哲理吗?
天位1年前1
天绿洲涯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次北固山下尾联赏析
异乡的异客1年前1
周星星1976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钱塘湖春行诗人尾联属于什么?诗人为什么不详写白沙堤的景色?
fdsaffe1年前1
luozhuo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诗句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用在哪种诗中
诗句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用在哪种诗中
老师提到了,讲《登岳阳楼》中说过,陈与义写的那首,问一下哪种格式的诗会这样说?七律还是什么啊
小狗的眼神1年前1
楚云舒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用在七律和五律中.举个七律的列子你看,答案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首联(不要求对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颔联(要求对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颈联(要求对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尾联(不要求对仗)
李白的送友人中的尾联中作者借马鸣来寄托甚么样的感情
天才7号1年前1
YWBOMHF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李白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借马鸣来寄托对朋友的深厚友谊,道出依依惜别之情.班马:离群之马.两个朋友分别,他们各自乘坐的马匹也舍不得与同类分开,发出不舍的鸣叫.这里,李白其实不直接写人的分离和心情,而是婉转地借用马的表现来衬托,手法高妙! 查看原帖>>
希望采纳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总为浮云能蔽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艾因斯坦1年前1
wang233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转《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有深刻的寓意:“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这两句诗还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登金陵凤凰台》,是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凭吊, 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忧时伤世的心情,是他创作中
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诗.
诗的第一句点题.“凤凰台上凤凰游”,很自然地 将凤凰台的得名点了出来,起句自然飘逸.而接着的
一句,却是那样的无限感慨:“凤去台空江自流”!一个“ 自 ”字,道出了多少历史兴亡的喟叹.这里的 “凤凰
”,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 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韵致高逸,寄慨遥深.
接着的三、四两句承上,以“吴宫”、“晋代”一联 ,概指了凤凰台作为六朝故都所见证的历史兴亡.
语言平缓而对仗精工,寄寓着无限的悲凉 .“吴宫花 草”,表现昔日吴王的苑囿的似锦繁华和如今的湮没
幽径.“晋代衣冠”,是表现当年东晋的豪门权贵,是 何等的荣耀,如今他们的孤冢却散落在荒烟蔓草之中. 这一联
,浸透了无限的凄凉.如今登台,放眼望去,
那吴宫晋苑、六代繁华,早已看不见了,只有那历尽沧桑的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那远处的三山,半落在
青天之外,云雾缭绕;白鹭洲横卧江心,使二水分流, 波涛汹涌,描绘出了凄迷的水阔山遥的景象.这无尽
的江山胜迹,留下了多少历史兴亡故事,令人咏叹不 已,惆怅难忘.因此,接下去的最后一联,诗人很自
然地回到眼前的现实,抒发了深沉的忧虑和关切:“总 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里的“浮云蔽 日
”,是指朝中奸佞当道 .“浮云”比喻奸邪,“日”比喻君主.《古诗·行行重行行 》:“浮云蔽白日,游 子不顾返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哪里错了?
cowbaby1年前1
开心的小妖精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正确顺序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春望这首诗的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雪无仪1年前1
kangbo200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次北固山下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陈年老抽1年前1
RAMPULLA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也写出自己漂泊在外,作客他乡
尾联用了反问手法,写乡书不知何时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出作者思乡情感
次北固山下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广uu1年前1
orangegjl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两句都表达了思乡之情.颈联是指第三句,间接的表述;尾联指第四句,很直接的表达了深深的思乡情.
《滕王阁诗>尾联用了什么修辞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lionwh1年前1
fryy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此诗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滕王阁什么特点?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的修辞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描写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雕梁画栋早晨使南浦的云飞来,珠帘丝幕傍晚卷来了西山的雨;也表现出滕王阁的寂寞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朝朝暮暮,与它为伴.表现了滕王阁的“高”“寂寞”.
(2)运用设问手法,发出疑问,以景作答,引得读者回肠荡气.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钱塘湖春行 诗歌的颌联、颈联从哪些角度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致?诗歌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0v8a1年前1
素蛱蝶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与赞美的思想感情.
首联 紧扣题目总写湖水.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 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颈联 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尾联 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
关于古诗词古诗词有颔联尾联
日夜颠倒的蓝柠檬1年前1
nanning999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首联)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律诗属于近体诗,有 联八句.依次是首联、 、 和尾联,其中
律诗属于近体诗,有 联八句.依次是首联、 、 和尾联,其中
律诗属于近体诗,有 联八句.依次是首联、 、 和尾联,其中中间两联要求 工整.
lulihua1231年前1
nathanque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律诗属于近体诗,有4联八句,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尾联两联要求对仗工整
请问《过故人庄》这首诗中的尾联的“就”字有什么好处
wo091年前1
河上微凉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就:接近、靠近的意思,在这句诗中是亲近菊花的意思,引申为观赏菊花.用“就”字,语气透着洒脱亲切.
据说孟浩然的诗集有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版本在“菊花”二字前面脱落一字,成了“还来口菊花”,于是有人猜脱落的字是个“赏”字,有人猜“玩”字,有人说是“泛”字,“对”、“伴”等字纷纷出笼,但不论用那个字,总觉得不恰当.后来看到完整的版本上是“就”字,大家无不点头称赞,佩服孟浩然用字的精到.“就”字透露出主客的情谊,有着不必主人相邀,客人会主动前来赏花的意思,凸显双方友情的深厚.
望岳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hyh17591年前1
tanyezi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 甫的作品.第一首通过 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 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 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 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 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咏华 山之作,流露出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咏衡 山,流露作者爱国忠君之情.
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露水铃兰1年前1
冰淇淋兄弟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借代或者是比喻
诗中的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各是哪一句?
011010401年前1
卡东莫少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七绝则是每行七个字,一共四行.
五律是每行五个字,一共八行.
五绝是每行五个字,一共四行.
总而言之,五、七代表每行的字数.
律代表一共八行,绝代表一共四行.
《清溪行》的颔联,颈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意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
《清溪行》的颔联,颈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意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
快.考场救急!
秋日水妖1年前1
小魔女咯咯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衬托和比喻,颔联让新安江自比清溪而不如,颈联以屏风比群山,以明镜比清溪,仍突出其清澈.尾联借清溪之清描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境,表达诗人胸怀济世之才长年远游却无人重用的悲切与落寞.
登高 杜甫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aimeilime1年前1
光头和尚仔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 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急《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颈联,尾联语意双关,请说明之?这个因该怎么答啊?
南方九日1年前1
2004314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前一半意思是说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颜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自己多么希望被荐识出仕为官.“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悲切无奈.这里抒情暗扣主旨,婉曲传旨,引人入胜.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排序.急!
pyzh20071年前5
wd790805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头
颔:下巴
颈:脖子
尾:大概是尾巴吧,从人体的上到下拉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怎么读《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该怎么读
京都名捕一冷血1年前1
支持斑斑vv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视具体的诗而言,总的说要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来,特别是每联的末字韵脚要体现出来,读出重音.
什么是首联、颌联、尾联?(祥解)(简介)都得
忽gg悠11年前4
li82110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钱塘湖春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拜托各位了 3Q
realwubin1年前1
fengoyu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杜甫《登高》中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如何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如何对仗的?
我感觉“繁”是动词,“浊”是形容词,并没有对仗啊
繁 的确是动词,增添的意思,下句“停”是动词,停下的意思,所以我才疑惑于它的对仗
zsqvjgb1年前1
sheery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尾联不一定要对仗,一般来说律诗一共八句.中间两句规定是两副对子,要按照此行的虚实相对,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所以我觉得这里的尾联可能并非一句标准的对仗,另外,你也可以再查查看,浊字是否有动词的用法,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你
灞上秋居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worikaekkohh1年前1
wyjqhn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96.4%
《灞上秋居》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感情.
望月一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启发
望月一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启发
是望岳
xingchen7281年前1
linguisong2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次北固山下中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m_leena1年前1
xinling9907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七律长征诗的颈联,尾联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豪迈气概,采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丝丝妖精1年前1
送你一杯柠檬水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写出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毫迈的气概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望岳的尾联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1231tc1年前1
枫零柒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