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而立、不惑都是指男人啊

mythgc2022-10-04 11:39:544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4条回复
f2_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是指男人的不同年龄段
1年前
元雨水汀 共回答了3个问题 | 采纳率
是的。都指男人。
1年前
xiaohong1 共回答了6个问题 | 采纳率
指男人 二十 三十 四十岁
1年前
乖乖和丑丑 共回答了3个问题 | 采纳率
对呀。都是男的。
1年前

相关推荐

不惑 垂髻 花甲 弱冠 而立 古稀 半百 按年龄排序
楚卿1年前1
syweye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从少到老:
垂髻(小孩儿),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半百(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
另附:十五有志于学 三十岁而立 四十岁不惑 五十岁知天命 六十岁花甲 七十岁古稀
不惑 垂髫 花甲 弱冠 而立 古稀 半百 分别 是多少岁
cwsdsoft20061年前2
xkfy052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68.8%
垂髻(小孩儿), 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半百(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 望采纳啦!
英语翻译《二十自述诗》序本文一九年二月作于上海城南草堂.堕地苦晚,又撄尘劳.木替花荣,驹隙一瞬.俯仰之间,岁已弱冠.回思
英语翻译
《二十自述诗》序
本文一九年二月作于上海城南草堂.
堕地苦晚,又撄尘劳.木替花荣,驹隙一瞬.俯仰之间,岁已弱冠.回思曩事,恍如昨晨.欣戚无端,抑郁谁语?爰托毫素,取志遗踪.旅邸寒灯,光仅如豆,成之一夕,不事雕.言属心声,乃多哀怨.江关庾信,花鸟徐陵.为溯前贤,益增惭!凡属知我,庶几谅予.
庚子正月
《二十自述》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鸥.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辣手摧梨花1年前4
m2bz2cu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大哥...好长...
我苦于生的太迟,又沾染了尘世的劳苦,草木更替,花谢花开,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转眼年以弱冠.回忆往事,就像昨天早晨一样,开心和快乐无常,抑郁又能和谁说?用笔写下内心的感想,决定继承先人得志向.旅行途中的宅院灯火冷清,灯光只有黄豆一样大,做成这篇文章只用了一夕的时间,没有做修改.写下的是我的心声,里面有很懂得哀愁悔恨.江关的北朝庾信,唐朝徐陵父子所画的花鸟.因为追溯先贤,我更加羞愧!凡是明白我的人,希望给我体谅.
- -||下面...
虚度的光阴都如流水东流,弹指间已经二十年了.
时时有名士对我赏识,我赤诚的心只为酬谢朋友.
我自认为胸中有千古文章,但现在却只是浮沉于时事之外的一只鸥鸟.
我应该让蓬莱仙岛中的仙人们久久的羞愧,因为花朵(荣誉)多落在在少年的头上
他的言志诗...认为少年因奋发图强,学以致用,决不可碌碌终生...
大哥.
男子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男子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那女子是什么?
梦中兴来1年前1
74kala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2岁(女)——金钗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解释下列代指年龄的词语1:总角2:垂鬓3:及笄4:豆蔻5:弱冠
菲菲艾玛11年前1
zxn_lio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没有专门的90,只是八十九十合叫耄耋(mao die)
英语翻译余生于安乐,弱冠入学,懵懵间已然及冠之年,学而高不成,低未就.而为府政所不弃,为之先生.苟安于教为一年有余,而教
英语翻译
余生于安乐,弱冠入学,懵懵间已然及冠之年,学而高不成,低未就.而为府政所不弃,为之先生.苟安于教为一年有余,而教之不善,生性平淡,奈无响应之举,何其衰也,实为吾之不幸.
夫生性豁达,然粗心不在话下,平生无甚特性.思公门之行,奈何学识浅陋,阻于试场.尝入商海为之奋斗,奈何无可用之资,无拼搏之计.遂安于平淡,不思进取.
霍然间,人生已虚度14载春秋,苦无惊人之举,与人不奇.自思仰愧于天,俯无颜以对地,呜呼!曰之天理,然天道不耻,吾将穷毕生之力,与天争艳.
翻译下
爱跑1年前1
perfecthotel4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霍然间,人生已虚度14载春秋,苦无惊人之举,与人不奇.自思仰愧于天,俯无颜以对地,呜呼!曰之天理,然天道不耻,吾将穷毕生之力,与天争艳.
古时“弱冠”是指多大的年龄?
hy29591年前1
125757911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请问各位前辈,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句话在作文中该如何引用.很喜欢这句话以后想在写作文中用一
请问各位前辈,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句话在作文中该如何引用.很喜欢这句话以后想在写作文中用一下,欢迎前辈们正解.
FL181年前1
wuchao66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终军、宗悫都是古人,诗文中作者对比古人建功立业,而自己一事无成,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意.可以借用在作文中表达相近之意.
请你写出下列称谓是多少年龄1.襁褓—— 2弱冠——
xinglove_gang1年前1
he8833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未满周岁的婴儿
2二十岁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 含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期颐之年 100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 。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 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 吴隐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薪:柴草
b.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积蓄
c.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寇:进攻
d.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革:改变
小题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②乃至泉所,酌而饮之
b.①***欲革岭南之弊②饮者怀无厌之欲
c.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辍餐投箸,为之悲泣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b.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c.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d.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zhou_12031年前1
w920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资:资助,供给
小题1:所:①……的地方 ②处所 ; 之:的;乃:竟,竟然;为:替,给
小题1:略
总角、垂、豆蔻、来发、弱冠、而立、半百(知命)、花甲、古稀、耄耆、期颐所指的年龄?
haoeya1年前1
不想在ee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8.5%
1、孩提—两三岁 2、龄年—男八岁 3、髻年—女7岁 4、总角—幼年泛称 5、黄口—10岁以下都称 6、舞勺之年—13岁至15岁 7、舞象之年—15岁至20岁
8、金钗之年— 女孩12岁9、豆蔻年华—女13岁 10、及笄之年——女15岁
11、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女16岁12、桃李年华——女20岁
13、花信年华—女24岁 14、标梅之年— 出嫁时15、半老徐娘——女30岁
16、弱冠— 男性20岁17、而立之年—30岁18、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40岁
19、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50岁
20、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21、古稀、杖国之年,致高之年、致政之年—— 70岁
22、杖朝之年——男性80岁 23、耄耋之年——80-90岁泛称 24、鲐背之年—年至90岁
25、期颐——迨至百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啊?古稀,不惑,而立,耳顺,弱冠各指多少岁啊?表示年纪的还有那些词啊?
gukelao1年前2
飘_jenny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不惑 垂髫 花甲 弱冠 而立 古稀 半百 分别 是多少岁
看到zz就zz机1年前1
nickluk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8、金钗之年— 女孩12岁9、豆蔻年华—女13岁 10、及笄之年——女15岁
11、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女16岁12、桃李年华——女20岁
13、花信年华—女24岁 14、标梅之年— 出嫁时15、半老徐娘——女30岁
16、弱冠— 男性20岁17、而立之年—30岁18、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40岁
19、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50岁
20、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21、古稀、杖国之年,致高之年、致政之年—— 70岁
22、杖朝之年——男性80岁 23、耄耋之年——80-90岁泛称 24、鲐背之年—年至90岁25、期颐——迨至百岁
从下列诗句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荣全凭弱冠争.( )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3.曲
从下列诗句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荣全凭弱冠争.( )
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4.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 )
sabrinaguo1年前5
风舞狂砂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78.6%
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荣全凭弱冠争.(大器晚成)
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
4.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天马行空、蜻蜓点水)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求这三个人的个人简介!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求这三个人的个人简介!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请给出三人简介,
十二楼-61年前1
非弦音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无路二句: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等,相同,用作动词.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幕宗悫(què却)句: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事见《宋书·宗悫传》.
这两句话,用了终军、班超、宗悫,三个典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曰:“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白太宗 之鞫:审问
B.秦王 不喜益:渐渐
C. 时遇异书微:年幼
D.平子从式适 其役董:督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 河流湍悍所谓华山洞者,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系舟其中而余亦悔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解衣易之惑之不解, 师焉,或否焉
D. 设馔劳之后世必 子孙忧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3分)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小题5:用双竖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小题6:把文言文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3分)
②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3分)
xianxian5051年前1
shen0551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8.3%
小题1:C小题1:A小题1:B小题1:C小题1: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小题1:①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吏,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②但张平...
对古时候男女的称呼及含义不止男女而已,老人小孩什么的也算.就是他们所代表是是多大年龄.比方说豆蔻弱冠这样子的
tonny721年前1
健康23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满意请采纳
怎么用英语说这句古训呢?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在某本书上看见三十而
怎么用英语说这句古训呢?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在某本书上看见三十而立中的而立翻译的是established oneself。不知道谁又这个版本的?
TT39161971年前2
zhanweiceshi 共回答了6个问题 | 采纳率83.3%
At twenty,although still young and weak,I entered my adulthood;
At thirty,I stood firm;
At forty,I had no doubts;
At fifty,I know the decrees of Heaven;
At sixty,it was my first cycle of life;
At seventy,I was considered rare in the ancient time;
After eighty,at the age of octogenarian and nonagenarian,my hair is white and I am forgetful.
==70前改过去式,80後改现在式
论语有很多译本,中国人、外国人都有.翻译古代经典著作,最大的问题是对原文的理解.
英国汉学家詹姆斯·莱格(James Legge)(1814—1897)
At thirty,I stood firm.
1992年英国汉学家亚瑟 · 威利(Arthur Waley)
At thirty,I had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1992年托马斯·柯立瑞(Thomas Cleary)Essential Confucius
At thirty I was established.
1951年诗人埃兹拉·庞德 Ezra Pound(1885—1972)Confucian Analects
At thirty I had a foundation.
1997年王福林翻译
At thirty I acted on the proprieties.
1994年赖波、夏玉和翻译
since 30,I have been well established;
1993年潘富恩、温少霞翻译
At thirty I could stand firm.
1999年丁往道
at thirty I was established;
金沛霖译《论语》
at thirty,my words deeds were appropriate;
贤请法师、张彦
.,and then could stand on my own at thirty.
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以下词语具体指多少岁?豆蔻 及 破瓜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花甲 古稀 期颐不好意思,
天堂浪子11年前1
于大姐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68.8%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13岁 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 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 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华.女子16岁风信之年.花信之年.24岁
在我国传统医学文献裏,关於「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百余岁的.
但是遗传、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遗憾,故一般祝寿之辞,多以坚定之喻,献上祈愿.通俗者,若「寿比南山」、「寿比松龄」、「日月长明」、「福如东海」等.其实在这些制式外,社交场合中有些长寿的象徵性用语,更富隐喻之雅趣呢!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另外,「六十岁」有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的说法;「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期颐之年,则是「百岁」了.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下面的词语各指哪个年龄段.1襁褓 2孩提 3总角(垂髻) 4豆蔻年华5弱冠 6而立之年 7不惑之年 8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
下面的词语各指哪个年龄段.
1襁褓 2孩提 3总角(垂髻) 4豆蔻年华
5弱冠 6而立之年 7不惑之年 8知天命
9花甲 10古稀
恒河沙数1年前1
易秋花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如“萧墙”“七庙”“垂拱”“弱冠”等。 这里的 萧墙 七庙 垂拱 弱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如“萧墙”“七庙”“垂拱”“弱冠”等。 这里的 萧墙 七庙 垂拱 弱冠 怎么翻译
whay20021年前3
sygn03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你去网上查啊
下列各个年龄称谓按年龄大小排列花甲 垂髫 而立 总角 期颐 束发 不惑 弱冠 知命 古稀 耄耋
dan25001年前1
水可流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你自己看吧
年龄称谓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你知道下面的词各指哪个年龄段吗襁褓() 孩提() 弱冠() 豆蔻年华() 知天命() 花甲()不惑之年() 而立之年()
jakey36491年前4
lboovbe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 含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期颐之年 100岁
文言文《犬人》问题一妇,中得一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或有翁曰:“当教使
文言文《犬人》问题
一妇,中得一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
或有翁曰:“当教使言。”妇应曰:“吾在,彼何必言!”或有邻诫之曰:“当教使立。”妇应曰:“吾在。彼何须立!”
及妇#,子无一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人名之曰:犬人
面对众人的规劝,。妇人说的两句话用了什么语气?表达了妇人什么?
如果你也有一个文中那样的妈妈,你会怎样规劝她?
panchax1年前1
zo6ht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反驳语气,表达妇人执迷不悟
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依偎在你的保护之下叻,。。
典故的作用滕王阁序里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fanfan_xie1年前1
胖胖的小玲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用典,是诗词曲赋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化用.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王勃在这里用典表明虽然早年的时光已经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还并不太晚.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语出《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请缨,指投军报国.缨,绳子.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这两句是说,自己跟终军的年龄相仿,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请缨”作为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投军或出使等意.
缜少孤贫阅读答案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
缜少孤贫阅读答案
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1.断句:闻 沛 国 刘 瓛 聚 众 讲 说
2.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而“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可见他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翻译: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
4.用自己话说刘瓛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
5.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并谈谈理由
Oceanid1年前1
czysch2003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4%
1.闻/ 沛 国 刘 瓛/ 聚 众 讲 说
2.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安于贫困
3.刘王瓛门下大多是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
4.原文是“奇之”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看重他的卓越不群而勤学
5.有能力,勤学刻苦,孝顺,安于贫困
不惑,弱冠,半百,花甲等那些什么形容人年岁的都有什么,有什么区别都分别指哪个年龄段的人?
不惑,弱冠,半百,花甲等那些什么形容人年岁的都有什么,有什么区别都分别指哪个年龄段的人?
同题……
mz29114551年前1
fzxubo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襁褓:不满周岁 】
【孩提:3岁 】
【始龀chèn 、髫tiáo年:女孩7岁 】
【始龀、龆年:男孩8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10岁以下 】
--------------------------------------
【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女孩12岁 】
【豆蔻:女子13岁 】
【志学:15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及笄:女子15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16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20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标梅之年:出嫁】
----------------------------------------
【而立:30岁 】
【不惑:40岁 】
【天命/ 知非:50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花甲:60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70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80至90岁 】《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人瑞:100岁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耄耄mào dié
期颐:qī yí
谁知道弱冠是什么意思
鹭中樵1年前7
青龙如是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垂髫、总角、豆蔻、弱冠各指什么年龄
myzhang0071年前1
心系鼓浪屿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
英语翻译一妇,中得一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需人料理.或有翁曰 :“当教使严.”妇应曰:“
英语翻译
一妇,中得一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需人料理.
或有翁曰 :“当教使严.”妇应曰:“悟在,彼何必言!”或有邻城之曰:“当教使立.”妇应曰:“吾在.彼何须立!”
及妇卒,子午已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人名之曰:犬人.
不是用英文,只是把这篇古文翻译成白话文而已!
Skyzhang20081年前3
chenpcb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雷死我了!
那我下面给你写汉语译文吧.另外英语也是俺辛辛苦苦打上去的,不删哦.
有个妇女在中年的时候喜得一子,把他视作掌上明珠一般.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去做.甚至等到那个孩子成人之后,穿衣吃饭,起床睡觉还需要别人去料理.有一个老头劝到:“你应该教他说话”妇人回答道:“我还在,他何必去学说话呢?”又有旁边城市的的人说:“你应该教他学习走路”妇人回答道:“我还在,她何必要学习走路呢”
等到妇人死了之后,那个人什么也不会,每天和狗一起趴在别人的门前乞讨.别人就给他起名叫“犬人"
A woman got a son when she turned middle age and she treated him as the most precious in the world.She didn't let him do anything.Even after the boy turned 18,he still couldn't handle his life all by himself.An old man told the woman:"You should teach him to speak."The woman replied:"I'm still alive,what's the use of teaching him to speak?"Someone from the neibouring city told her:"You should teach him to stand up"The woman responded:"I'm alive,why does he have to learn to stand up?"
After the woman died,the son still couldn't do anything and he crawled along the street begging door to door every day.People gave the man a name:Dogman!
恕我直言,楼主原文有些东西没有注意哦.我觉得有以下几处错误:第一:当教使言,而非当教使严.第二:吾在,而非悟在.第三:子一无所能,而非子午已所能,是吧?估计是打的仓促了,希望下次能准确点.
“弱冠”是多少岁,男子加冠是多少岁,“弱冠”和“加冠”有什么区别?
“弱冠”是多少岁,男子加冠是多少岁,“弱冠”和“加冠”有什么区别?
回答问题就好,不要大段复制百度百科,
wubwubin1年前1
xiaopi248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弱冠:男子满20岁;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区别:“弱冠”是满20岁的男子的称号,“加冠”是那时举行的一种礼仪.
英语翻译追望当年分道 至今五载有余 其间 道听途说 亦知悲泣几何情何以堪而无良策遥想当年 弱冠桃李 廿不及一二一席寒窗相
英语翻译
追望
当年分道
至今五载有余
其间
道听途说
亦知悲泣几何
情何以堪
而无良策
遥想当年
弱冠桃李
廿不及一二
一席寒窗
相伴于朝暮
衣袂无忧
果腹无虑
难料
时经年半
暑期悄至
家亲闻此训道
策既为男儿
需誓以肩责
孝待长岁
顾及兄长
与尔相敬
善教子后
诸多不易
策力盈否
策自知
诸事多舛
万物非我
时不知
年过一二
功成业毕
何以立业于当下
策愚钝
自当无挽狂澜之力
试想散以成果
两年亦罢
久伤亦不及短痛
与尔分道
醸成此憾
然诸事皆策自断
而非家中蓄意阻挠
望切无怨于吾父母
如今你
朝八晚五
业归正途
闲暇之余
悠然自得
远则悠闲于外邦
近则挥汗于拍羽
虽孑立之影
亦当精彩
策欣慰之至
感身之受
曾闻否
时近毕业
同窗许道 五年之内 有车 有房 有身份
吾亦时常念到
然此等何易
曾迷惘 困惑一载之余
而后寄于滨城
幸得慎料
置身正业
始至弱愚
不免受辱、空乏之时
未曾弃之
却为旧时轻谈之志所动
而今
光影瞬逝
又以两载
不谓腾达
亦当小成
谈及肩责
诚不为阻
处事三载
久居异乡
每每受困
多得家助
思乡之心
不免常伴

一改常态
心系家土
祛寒问暖
与其畅言
若非家常
即与尔关
时过境迁
父母开明
而非策旧时之所想
观我决意
而欣然应同
予我鼎立
长辈之事
今不为阻
始不为阻
诚不为阻
近日父念
令尊花甲年迈
当取天伦之乐于晚辈
非施辛劳之苦于后生
嘱道
如为人婿
既当其家之梁柱
则应倍加努力
擎一方天地
以操家事
欣然为之
此为基也
策谨记
旧时如此
而今亦然
曾记否
丙戌年初
常言之谈
尔道
久居于此
不望远涉
与我将来
望留省城
吾应道
尊慈年高
需以相伴
家兄常卧
亦需照料
且为些许
亦当留沈
而趣述 好歹是省城户口
时为轻狂年少
却为心谈
而今风尘摇曳
仍为心述
书至此
旧景幽现
故楼霜窗
漫天飞雪仍袭面
隔帘相望
窈窕心怡亦可牵
而今叹
物非昔比
孤灯独照
故楼依在霜窗无
亦不知晓
隔窗之怡向何处
往事恰如烟
回味亦无限
风起云涌过
旧怨骤新愁
昨日烙成殇
今时奈何忘
只当天作渡
不忘且勿念
置此陋笔
以表挽意
愿殊途同归
与子携手勿相忘
珍爱生命远离青妖1年前1
huge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回望过去,你我分开已是5年多了,这期间,我也听说了不少关于你的事情,知道你过的不易,心理很是感伤,只是无能为力啊.  想想那时候,你我相知相恋,二十出头如花般的年纪,无忧无虑的岁月,直到半年后的暑假,家里人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 卓越不群而勤学, 甚奇之,亲为之冠 。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起家齐宁蛮主簿,累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琛、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著名邻国。于时竟陵王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宜都太守,母忧去职,归居于南州。义军至,缜墨绖来迎。高祖与缜有西邸之旧,见之甚悦。及建康城平,以缜为晋安太守,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视事四年,征为尚书左丞。 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王亮 。缜仕齐时,与亮同台为郎,旧相友,至是亮被摒弃在家。缜自迎王师,志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怏怏,故私相亲结,以矫时云。后竟坐亮徙广州,语在亮传。
初,缜在齐世,尝恃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
(节选自《梁书·范缜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缜少 贫,事母孝谨 孤:年少丧父。
B.特 才学之士简:选拔。
C.缜及 弟云、萧琛从:跟随。
D.后竟坐亮徙广州坐:因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始往从 填然鼓
B.恒芒矰布衣,徒行 路当其欣 所遇
C.不 士友所安慎勿 妇死,贵贱情何薄
D. 魏氏和亲沛公军霸上,未得 项羽相见

雨滴1年前1
seek_bette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小题1:C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堂房亲属。从弟,即堂弟。
小题2:D项介词,和、同、跟。 A、代词,他;没有实在意义的衬词。B、介词,在;介词,对,对于。C、介词,表被动;介词,为了,因为。
一篇文言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
一篇文言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
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
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 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
徒行于路.王献 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
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善,琛名曰口辩,每
服缜简诣.
【注:①缜(zhě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②刘王献(huán):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芒(juē):草鞋.(④《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⑤萧琛:南朝人.】
1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闻 沛 国 刘王献 聚 众 讲 说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少:⑵从:⑶善:
14.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 性格.(2分)
15.选出对画线句子” 王献 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刘王献 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
B.刘王献 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C.刘王献 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
D.刘王献 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
16.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王献 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2分)
gabyaijunji141年前1
afwq4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先翻译,你自己也要看一下.
范缜字子真.范缜年轻时死了父亲,家中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谨.他不满二十岁时,跟随沛国学者刘王献学习,刘王献特别看重他,亲自为他行加冠礼.范缜在刘王献门下好多年,始终穿着草鞋布衣,出门步行.刘王献 门下大多是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范缜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不感到羞愧.范缜成年后,博通经学,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他生性质朴坦率,喜欢发表标新立异的宏论,友人都认为不合适.他只有跟表弟萧琛最合得来,萧琛的口才是有名的,可也每每钦佩范缜言简意赅.
12.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
13.少:年幼时 从:跟随 善:好,合得来
14.(性子直) 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恒芒布衣,徒行于路 说明他为人朴实,安于贫困
15.B
求“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出处
求“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出处
如题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原文全文是什么?出处是?作者?谢谢
楚魂20001年前1
78806656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论语》里原文为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它的是凑在一起的.“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两句明显是后人生发出来的.
火车站水平轨道上转弯时弱冠转弯处内外轨道一样高咋火车转弯时
无名独舞1年前1
zzm8282 共回答了30个问题 | 采纳率86.7%
火车站的弯道的弧度都非常小,又要应对列车双向行驶,所以没必要做成一边高一边低,实际火车的车轮和轨道的接触面非常小,是线接触不是面接触,而且火车的车轮实际上是个锥面,外径小内径大,所以遇到有弧度的轨道时候,轨道提供的向心力会自然的向内推一点点轮子,这样实际接触的外侧轮半径就会大那么一点点,内侧也会小那么一点点,就满足转弯需求了.
为什么古时候人们说五十而知天命? 古人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那么以后呢?还有
为什么古时候人们说五十而知天命? 古人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那么以后呢?还有二十岁以前呢?
五十知天命又是什么意思?
求详解!
谢谢!
myth_19821年前1
to1t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冠字的读音解释弱冠怎么读
sugar02181年前1
孤独的小天使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弱冠】ruòɡuàn〈书〉[名]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叫做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年方~.
冠1 [ɡuān ㄍㄨㄢ]
[《广韵》古丸切,平桓,见.]
1.帽子的总称.《礼记·曲礼上》:“为人子,父母存,冠衣不纯素.”《急就篇》卷三:“冠帻簪簧结发纽.” 颜师古 注:“冠者,冕之总名,备首饰也.”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都督及将校免冠行四叩礼.”2.特指古代官吏所戴的礼帽.《汉书·匡衡传》:“事发觉, 衡 免冠徒跣待罪.”《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嵎,脱冠谢朝列.” 李善 注:“凡仕则冕弁,谢职故曰脱冠.” 唐 杜牧 《朱坡》诗:“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3.物体的顶端部分.《墨子·备城门》:“城上二步一渠,渠立程,长丈三尺,冠长十尺,辟长六尺.” 岑仲勉 注:“程者,直立之杠.冠即渠顶.”4.指突起象帽子的东西. 南朝 陈 徐陵 《斗鸡》诗:“花冠已冲力,金爪复惊媒.”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苓巴鸡》:“鸡日渐高大,金胸翠翼,雪羽朱冠,鲜妍五彩.”
冠2 [ɡuàn ㄍㄨㄢˋ]
[《广韵》古玩切,去换,见.]
1.戴帽子;戴.《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冠乎?’曰:‘冠.’” 汉 张衡 《东京赋》:“冠通天,佩玉玺.”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冠我玄冕,要我朱绂.” 明 王世贞 《醉後信口便成九韵》:“冠星饭露竟何限,马足车轮为谁久.”2.指使人戴上帽子.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 唐武宗 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者,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 郑玄 注:“成人矣,敬其名.”《孟子·滕文公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4.泛指成年.《国语·晋语七》:“ 午 之少也,婉以从令……其冠也,和安而好敬.” 韦昭 注:“冠,二十也.” 唐 韩愈 《题李生壁》:“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童仆已冠者,皆遣出不用.”5.谓超出众人,居于首位.《韩非子·难三》:“夫 尧 之贤,六王之冠也.”《汉书·魏相丙吉传赞》:“ 高祖 开基, 萧 曹 为冠.”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 元祐 党籍碑, 司马温公 、 文潞公 为冠,盖以二公并时为宰相也.” 马南邨 《燕山夜话·有书赶快读》:“他在青年时代,勤奋读书,过目不忘,为同辈之冠.”如:冠军.6.谓加在前头. 汉 孔安国 《〈尚书〉序》:“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今天台邈远,正朔未加,发号施令,无以纪数,辄年冠 建初 ,以崇国宪.”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凡《诗综》坿载诗话,于每卷首条冠以‘静志居’字样.”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上面冠上了‘革命的’,跟过去的当然有所不同.”7.尊崇.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圣主冠道德,履纯仁,被六艺,佩礼文.”8.覆盖. 汉 张衡 《东京赋》:“结 云阁 ,冠 南山 .” 南朝 宋 谢瞻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9.贯穿;贯通.《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精冠白日,猛烈秋霜.” 李善 注:“白虹贯日.”冠,一本作“ 贯 ”.《隋书·经籍志三》:“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
成语入诗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容全凭弱冠争.()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人
成语入诗
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容全凭弱冠争.()
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
我的繁體名字1年前1
精品贴图品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1虽然大器晚年成,卓容全凭弱冠争.(大器晚成)
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
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落花流水)
4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天马行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 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 .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起家齐宁蛮主簿,累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琛、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著名邻国.于时竟陵王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宜都太守,母忧去职,归居于南州.义军至,缜墨绖来迎.高祖与缜有西邸之旧,见之甚悦.及建康城平,以缜为晋安太守,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视事四年,征为尚书左丞. 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王亮 .缜仕齐时,与亮同台为郎,旧相友,至是亮被摒弃在家.缜自迎王师,志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怏怏,故私相亲结,以矫时云.后竟坐亮徙广州,语在亮传.
  初,缜在齐世,尝恃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 .(节选自《梁书·范缜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缜少 孤 贫,事母孝谨——孤:年少丧父
B、特 简 才学之士——简:选拔
C、缜及 从 弟云、萧琛——从:跟随
D、后竟 坐 亮徙广州——坐:因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始往从 之 /填然鼓 之
B、恒芒矰布衣,徒行 于 路/当其欣 于 所遇
C、不 为 士友所安/慎勿 为 妇死,贵贱情何薄
D、 与 魏氏和亲/沛公军霸上,未得 与 项羽相见
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A、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B、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C、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D、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王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会有太阳的1年前1
31039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1、C
2、D
3、B
4、(1)范缜品格优秀突出、不同一般并且勤奋好学.刘瓛认为他很奇特,亲自为他举行冠礼.
  (2)范缜离任回京时,即使是亲戚也没有给财物.唯独接济前尚书令王亮.
  (3)萧子良不能使范缜屈从于他的观点,但是又深深地责怪范缜.范缜就回到家里论证自己的理论,写成了《神灭论》.
破瓜.弱冠.不惑.知天命分别是几岁?
spakeyang1年前1
宏源gg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不惑.30岁知天命40岁.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将它们按从小到大得顺序排列而立、花甲、耄耋、弱冠、古稀、知命、不惑、豆蔻、期颐(这些全是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代称说法)能不能
将它们按从小到大得顺序排列
而立、花甲、耄耋、弱冠、古稀、知命、不惑、豆蔻、期颐
(这些全是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代称说法)
能不能加以解释一下是那个年龄段的?
ruanjilang1年前1
虫虫排队走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而立期颐豆蔻耄耋花甲古稀知命弱冠不惑
语文知识积累,·谢谢!你能说出下列年龄所对应的名词吗?例:男子二十弱冠男子 三十____ 四十___ 五十___ 六十_
语文知识积累,·谢谢!
你能说出下列年龄所对应的名词吗?
例:男子二十弱冠
男子 三十____ 四十___ 五十___ 六十___ 七十___ 八十至九十___
女子 十三____ 十五___
zhq03301年前1
一江春水02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男子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mao四声die二声)
女子 十三豆蔻,十五笄(ji)年
阅读下面文言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
阅读下面文言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hfzyf7481年前1
基基哭了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状语后置调整顺序1分,“坐”1分,“异”1分)
(2)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可以擒住刘璋,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因”、“执”各1分,句子大意1分)
(3)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然”、“即”、“辄”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小题1:(“谢”:认错,道歉,谢罪)
小题1:(A、却,表转折;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C、动词,担任/ 表被动;D、介词,在/ 介词,对于)
小题1:(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小题1:(“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对他的待遇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商隐传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所业文 之干:求取
B.令与诸子 游:结交
C.商隐随亚在岭表 载累:多
D.为 当涂 者所薄当涂:糊涂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楚 其少俊勿 善小而不为
B.未几病 信臣精 陈利兵而谁何
C. 俱无持操吾尝跂 望矣
D. 当涂者所薄化 狼与豺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商隐仕途不如意的一组是
①调补弘农尉②又以书判拔萃③久之不调
④亦贬循州刺史⑤累为宾佐⑥商隐屡启陈情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受惠于令狐楚,却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故而陷入党争之中,仕途坎坷就在所难免了。
B.李商隐先后在天平、汴州、长安、弘农、岭南、徐州一带为官,一生郁郁不得志。
C.令狐楚父子先前与李商隐关系十分友好,后来鄙薄李商隐的为人,不愿意举荐他为官。
D.李商隐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都有成就,但在文思方面,却不及温庭筠的清雅秀丽。
小题5:把第三题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3分)
(2)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3分)
(3)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4分)
cai999991年前1
jxhouxiaopa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长安。(3分)(2)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3分)(3)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免职,回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4分)


小题1:当涂:做官
小题1:A“以”均解释为“因为”; B“卒”,①死 ②兵卒; C“而”,①却 ②表修饰; D“为”,①表被动 ②成为
小题1:①②说明李商隐受到重视;⑤说的是李商隐的弟弟
小题1:鄙薄李商隐的为人,不愿意举荐他为官的是令狐楚的儿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1)“镇”“ 从”“ 资装”(2)“卒”“ 为”“ 恶”(3)“左迁”“ 废罢”“ 还”“ 未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狐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十二岁还不到。令狐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长安。开成二年,才中进士,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得以侍奉御史。王茂元欣赏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执掌朝政,令狐綯在内署,共同排斥李德裕,并将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跟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拟钱奏,第二年,令狐綯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理睬他。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任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被罢废,回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府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于是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开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哀悼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胜他一筹。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弱冠事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弱冠事刘崇 ,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刘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等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护军王侁 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护军刘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 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①刘崇、刘继元,为后汉的开国、末代帝王。 ②侁,古国名。③托逻台:在山西朔州宁武山处。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宗征太原,尝 求之 购求:重金以求
b.帝以业 于边事    老:老练,有经验
c.护军王侁 其议曰   沮:沮丧
d.今见敌 逗挠 不战    逗挠:曲行避敌以观望
2.下列各组中全都能表现杨业骁勇善战的一项是( )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屡立战功,所向克捷
③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⑥业不食,三日死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杨业年幼时就洒脱豪爽、见义勇为。杨业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在后汉帝王刘崇朝中做了保卫指挥使,后升迁至节度使一职,被人誉为“杨无敌”。
b.宋太宗征讨并围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为危险的孤城,此时“杨无敌”为了保全城中的生灵,劝服他的主子刘继元向宋太祖投降。
c.***命令迁徙四个州府的百姓到内地,杨业向潘美提出的避开强敌、秘密撤出四个州府之民的策略,被护军王侁讥讽为畏惧、懦弱、退缩之举。
d.杨业虽是无敌将军,但在陈家谷口因无援军而被契丹军队所擒,而且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战斗中死去。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沽名求沧桑1年前1
牛雅的妹妹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C
2.B
3.C
4.(1)戍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暗中上奏诽谤书信指责说杨业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追问(责问),封上奏折来交给杨业。
(2)潘美不能够制止住,于是沿着交河向西南行进二十里地。不久听说杨业兵败,就率兵退走。
王守仁,字伯安,余兆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女人不笑1年前1
缘猪猪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20几岁时就过了乡试,中了举人,学业大进.
岂效穷途之哭 穷.等终军之弱冠 之.奏流水以何惭 文言现象.恭疏短引 疏是否为通假字
海蓝蓝夕1年前1
流浪妖妖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不好意思,久等了!
1、岂效穷途之哭
穷:尽.
2、等终军之弱冠
之:助词,的.
3、奏流水以何惭
文言现象:宾语前置.“奏流水”是“何惭”的宾语.
4、恭疏短引
“疏”不是通假字.动词,古意有记录、陈述的意思.
愿对你有所帮助!
【也请将前期几个问题及时处理啊,】
弱冠的冠怎么读?
peaceandlove1年前1
will3502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弱冠,读作[ruò guàn] ,发音同[若灌]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我的回答左下角有个“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