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jls1982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ll嘿乱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蒋雅云)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田德义)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
1年前

相关推荐

古诗中猜成语如:说尽心中无限事--畅所欲言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2、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
古诗中猜成语
如:说尽心中无限事--畅所欲言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
2、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
3、此曲只应天上有,_______________
4、江州司马青衫湿,_______________
食情蟑螂1年前4
冰河之痒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对答如流
源远流长
不同凡响
一衣带水
诗中谜语有很多古诗句可以作为谜语打一成语.例:说尽心中无限事(畅所欲言)问:1.问君能有几多愁()2.黄河之水天上来()
诗中谜语
有很多古诗句可以作为谜语打一成语.例:说尽心中无限事(畅所欲言)
问:
1.问君能有几多愁()
2.黄河之水天上来()
3.此曲只应天上有()
4.江州司马青衫湿()
yyq2211年前10
loving城200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68.8%
答案分别是:对答如流,从天而降,不同凡响,动人心弦.
解释:
第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应是"对答如流";
第二句,既是天上来,理应"从天而降";
第三句,恩,原句好像应该是"此曲只应天上有".所以是"不同凡响";
第四句出自,"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所以"动人心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的妙处
就不信不行1年前1
newworld12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是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谁?
你们说的是两个作者,而我上面是一首诗.怎么可能有两个作者!
我是哈哈1241年前1
小绿叶2006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李清照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东水向东流.” 之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东水向东流.” 之意
谁能告诉我意思阿
RedMonroe1年前1
钻石世家dd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5%
虞 美 人(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qqgame10401年前1
夏方成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虞美人
宋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不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不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周星驰那叫俗文化,像可乐一样只有那么一股子气,后来啥也没有.苏轼此时“故国神游”“雄姿英发”,这一江之水也充满豪气.李清照是个妇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绝佳.“春水 ”带点花瓣,有形有声有色,把“愁”字立体化了.一个“向东流”,最近的联想是《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向东流”含义更深了,东流之水可理解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会成“眼泪汇入长江”之意,可谓“千古一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诗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诗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这两句诗是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吗?
aiqinhai11年前1
q71463930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也是设问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巧妙,是运用夸张的比喻句.
是的都是用夸张手法表现作者心情!
下列对诗词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列对诗词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 比喻)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夸张 比喻)
C.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借代)
chenlx981年前1
10月2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D

此句中并无借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如愿以偿21年前1
烟花绚烂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结句“一江春水向
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
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
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
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
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蒋雅云)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
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
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
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
得以千古传诵了.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
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
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
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
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
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
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
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田德义)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问君能有几多愁全诗
爱薇er1年前1
woyuanyiji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你认为
木鱼丫头1年前1
junexia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借自问自答的型式以一江“春水”(越涨越高)来喻内心里郁积的怨恨而又无可奈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正确解释应是什么?
藤条1年前10
爱蓝兔的馋猫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59.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各诗句中“春”字的含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出.(诸葛亮的)
lqwlqw0001年前1
jyqiu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出自《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其大意是——谁在大梦中最先觉醒,今生的事情我己知道.春天(我)在茅草屋里睡足了觉.窗外的日光慢慢地移动
诗句猜谜猜成语1.问君能有几多愁2.桃花潭水深千尺3.说尽心中无限事4.藏在深闺人未识
ljdlee1年前1
xiaob2004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问君能有几多愁
对答如流
2.桃花潭水深千尺
无与伦比3)
3.说尽心中无限事
畅所欲言
4.养在深闺无人知
其貌不扬
按要求默写。(1)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在表达上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
按要求默写。
(1)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在表达上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明自己的雄心和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曾豪迈地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司马迁《陈涉世家》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4)在******的危难时刻,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同志在******的***地位,此时此刻的毛***同志,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风影19771年前1
tkoplee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1)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一.看诗句猜词语:1问君能有几多愁;2黄河之水天上来;3此曲只应天上有;4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看诗句猜词语:1问君能有几多愁;2黄河之水天上来;3此曲只应天上有;4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题的意思是给出一句诗句,如:”说尽心中无限事”打一成语就是”畅所欲言”.二题就不用说了吧,大家加加油,快想出答案,急救,
海的悠思1年前1
machao616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问君能有几多愁-对答如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远流长
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同凡响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衣带水
英语翻译1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呵呵,都是一些古诗哦
泪凝雨1年前1
我爱麻烦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1.One day I shall climb Clear to the summit,See how small surrounding Mountain tops appear as they lie below me
2.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我查的权威翻译哦.
这种句子怎么写【作文的】我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似水愁情,亦无‘浮生让若梦,为欢几何’的苍茫叹语,
这种句子怎么写【作文的】
我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似水愁情,亦无‘浮生让若梦,为欢几何’的苍茫叹语,仅仅有一点小小的后悔,你藏在心灵的最深处.
这是我见的一篇作文的一个片断,请问象上面的那种插入诗的句子,
532341081年前2
blue文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写作文不一定要引用诗词成语 文章好好在结构清晰 思路明确 让人一读就懂 衔接什么做的好一些 然后才是用词 如果诗词引用太多我到觉得文章有些夸浮
当然如果你很想练的话,多读读古文 文言文,看多了自然就会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无尽的愁思.说到愁字,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看到同桌愁眉苦脸的,于是对她说了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无尽的愁思.说到愁字,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看到同桌愁眉苦脸的,于是对她说了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是什么?
Done1年前1
球疯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英语翻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zgs1014291年前7
在天堂遇见你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 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能成千古名句
zq_08241年前1
chongsw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不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不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周星驰那叫俗文化,像可乐一样只有那么一股子气,后来啥也没有。苏轼此时“故国神游”“雄姿英发”,这一江之水也充满豪气。李清照是个妇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绝佳。“春水 ”带点花瓣,有形有声有色,把“愁”字立体化了。一个“向东流”,最近的联想是《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向东流”含义更深了,东流之水可理解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会成“眼泪汇入长江”之意,可谓“千古一愁”?
虞美人 李煜 虞美人 李煜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虞美人 李煜
虞美人 李煜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guanyule1年前1
汉中的先知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设问,比喻.
发人深思.极写愁之无边无际,绵绵不绝.
2、忧愁、寂寞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东水向东流,用另外一句古诗来代替恰是一江东水向东流,并说明理由!
大厚脸皮1年前1
bigctv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原因:都是写愁的诗.
《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武陵春》中把“愁”字写得更
《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武陵春》中把“愁”字写得更
有分量,想象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哪句?
绿营旅人1年前2
hitchenli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诗句的下句是:
遥望太平洋1年前1
toutoune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问君能有几多愁

诗句的下句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古诗与意思相关的成语连起来相逢何必曾相识 对答如流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见如故问君能有几多愁 一帆风顺飞流直下三千尺 无与
把古诗与意思相关的成语连起来
相逢何必曾相识 对答如流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见如故
问君能有几多愁 一帆风顺
飞流直下三千尺 无与伦比
此曲只应天上有 山高水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同凡响
qinyizhou1年前1
wormempire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2
2——3
3——1
4——5
5——6
6——4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
DP0D1年前1
chenjoysmith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谢谢!
289027711年前1
icecream_baijing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比喻,这句话表达了亡国之君李煜心中的那种无限惆帐和哀愁.x0dzanhimzzig矗5400343526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诗中的江水向东流?
风心锁爱1年前4
junel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
西高东低的地势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李后主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他搬上了船 他这样写道:注意是搬上
李清照写愁的诗句
李后主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他搬上了船 他这样写道:
注意是搬上了 船 一句 话
安徽汉子1年前1
楼下欠钱三百两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心碎的回忆1年前1
ye_yaorao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根据诗句猜成语1.问君能有几多愁2.黄河之水天上来3.此曲只应天上有4.江州司马青衫湿
加菲丫1年前3
梦羽520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问君能有几多愁 -对答如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衣带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下句是什么
yaya生气了1年前7
lzy6875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虞美人
南唐后主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说向东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说向东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一句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大西洋对面1年前1
72497118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用了比喻,夸张,将无形的愁化成有形的“春水”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为之动容.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永远的阿李1年前1
路过青岛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亦足以畅叙幽情(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被称为千古绝唱?请试作分析.答
雨中黄树叶1年前1
wd1024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楼主您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是全词题眼,再加上这首《虞美人》是他被囚之时所作,可以说是后主的绝命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时此刻后主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后主的孤寂. “春水 ”有形有声有色地把“愁”字立体化了,而这立体化的仇一股脑的向随着春水“向东流”去,一去不复返了.那种那种沉沉郁郁的哀思怎能不被后世铭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句结构巧妙,自然顺畅.你试用一常用成语将其特点表达出来
潘河清1年前1
小猪与猪猪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浑然天成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什么诗句好
韩寒教雷门门主1年前1
zkzpj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诗中含着许多最,请你写一写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最快的船)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
古诗中含着许多最,请你写一写
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最快的船)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 )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 )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 )
4、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最 )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最 )
zpp08121年前1
爱淘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愁苦的水
2,瘦的人
3,深的潭
4,高的楼
5,长的瀑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千古名句,其艺术魅力来自于比喻的运用,是分析比喻的好处
wzs991年前3
亲亲Q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妙在何处
yiyundd1年前1
fengyu16 共回答了30个问题 | 采纳率96.7%
将愁比成一江春水,写出了强烈的忧愁之感;这句话有明显的押韵,丝毫没有停留之感,也可以突出忧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A夸张 B拟人 C 排比 D比兴
恰恰香蕉1年前1
wellfront197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D 似应该是比喻,比兴是比喻的一种
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
沐雪峰1312101年前1
雾锁红尘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作者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时间(961-975),亦为五代时最忧郁最悲伤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莲蓬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古诗文中含着许多“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
古诗文中含着许多“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最——
人帅何需人爱1年前1
赵紫越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最深厚的友谊.
最像醉汉时的李白- -.
最大声音.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中的“愁”有什么不同?
6592001年前1
那你去吧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前者的 “小”
后者的 “大”
意境相差甚远
两个黄鹂鸣翠柳,垂死病中惊坐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我连存款都没有!本来心中就遗憾!他还不在我身旁!
两个黄鹂鸣翠柳,垂死病中惊坐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我连存款都没有!本来心中就遗憾!他还不在我身旁!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求解
anjing221年前1
sosoya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连对象都没有!雌雄双兔奔地走,我连对象都没有!我劝天公重抖擞,我连对象都没有!垂死病中惊坐起,我连对象都没有!路见不平一声吼,我连对象都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我连对象都没有!洛阳亲友如相问,我连对象都没有!此曲只应天上有,我连对象都没有
古诗文默写。(1)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古诗文默写。
(1)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ocean05071年前1
克小阳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表达什么情绪
qsym321年前1
happykate86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似乎传递着一种纠结的无奈,无奈情随事迁,往日不在.
李煜的词中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有何异同?
yucong121年前1
沆迹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相同之处在于同为用绵绵不绝的长江水来比喻“恨”的深刻和绵长.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愁”愁的是国破家亡,而后者的“愁”愁得是对于爱人离愁别绪.且前者的情感更为猛烈,而后者是一个情感不断加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