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之有恒”中“但”的意思?

think-woman2022-10-04 11:39:542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2条回复
wangqin3325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只要或者但愿
要看上下文的
“只要你持之以恒”和“但愿你能持之以恒”都是说得通的
1年前
shenmeshenme19 共回答了968个问题 | 采纳率
只要
1年前

相关推荐

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翻译
laoan441年前1
生命之盾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从自身修习的理解角度解释了!
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既是懂得拳理,明了拳意;行则是身体力行的去练习武术.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说的是,对于拳理拳意的掌握的越是明了,对于武术的修习,就知道如何去进行,也就是说有了方向与目标,可以少走弯路.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此话是指,通过对于武术的修习,总结反思,则可以更好的验证拳意拳理.
希望以上的解释对你能起到借鉴的作用
解释问题补充里的论语句子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
解释问题补充里的论语句子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20、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22、君子怀德.
2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7、德不孤,必有邻.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8、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9、子不语怪、力、乱、神.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3、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8、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49、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5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2、过则勿惮改.
5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7、过犹不及.
58、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62、民无信不立.
6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6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7、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6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9、言必信,行必果.
7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73、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7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5、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76、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鸢尾鸢尾1年前1
酷酷纸风筝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17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的智慧.”,教育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18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着就像牛车没輗 ,马车没有 軏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
19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0形而下者无神论,认识世界太肤浅.获罪于天无所祷,天道无情罪难免.
21早上明白了道理,即使晚上就死也没什么遗憾了
22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
23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朱熹的理解是:君子不会担心得不到理解,只希望能不断完善自我,得于心自然能形于体
24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25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26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7品德好的人一定有人愿意和你做邻居
28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9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30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1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2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33君子要在文化上广博的学习,在行为上用礼法约束自己
34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35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36人有丧事,孔子也要前往吊唁;丧主往往要用家宴招待来宾.因为有同情心,孔子不能在丧主那里尽情吃喝;因为有礼法规定,孔子要注意尽礼
37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38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39孔子从来不说这些迷信中的鬼神之类,即不提倡,不相信这些
40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是三个人在一起也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取长补短
41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样来教弟子、
42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43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44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45有问有答名为语,无问而自己直说名为言
46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47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8是寻求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是藏它呢还是卖它呢?子贡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呢?因为子贡认为孔子有学问、有境界,可是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所用,所以就打了这个比喻.古代君子佩玉,因此用美玉来形容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
49子贡有一天和孔子开玩笑逗乐,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买主卖掉它呢?”孔子一听就知道子贡是取笑他也没生气说:“卖掉它!卖掉它!我在等待识货的人,就是没人要
50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51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52意识到了错误就要快点改正
53专制时代的君主虽有生杀予夺之大权,但人能否坚持、插立人格尊严,使其个人的独立意志“不可夺”,则关键还在于人自身
54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永远是碧绿的
55有智慧的什么都懂 心理好的人什么都看的开 勇敢的人什么都不怕
56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57后悔不已
58官是辅君安民的,什么样的君会要求什么样的臣,想有所作为的君主,会找寻想有所作为的臣子
59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60自己的东西不用了就是扔了也不能给别人
61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62果百姓对国家都没有足够的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很好的建立起来.
63百姓的用度都不足了,您的用度又怎么能足呢?
64即成全他人的好事,也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譬如为政和从教
65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66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67子回答说这难道不是距离远了小,距离小了大么?
68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说明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急于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69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
70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71只要我们能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
72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73君子考虑问题不逾越自己的身份
74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75骥所以由人称之为骥,不是称赞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而是称赞其具有优越的品德
76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话.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77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78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79人不可能摆脱烦恼,只有正确对待烦恼
80仁德的人安於仁道不论环境好坏都能行仁,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有利也能够实行仁道
81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82不凭借别人的好坏来断定他的言论
83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84一个人无论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还是欢迎,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他受欢迎或被讨厌的原因
完毕!
英语翻译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求翻译
英语翻译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求翻译,分数后追.
付红血的刀1年前1
细雨蔷薇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0.8%
有的人天生就知道做人的道理,有的人学习了之后才知道做人的道理,有的人在经历了困难和挫折之后才知道做人的道理,到他们都知道做人的道理之后,其实他们是一样的,都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有的人做事的考虑清楚了之后才去做,有的人做事的时候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的人做事因为很迷茫的去做,边做边学,当他们一件事都做成功了之后,其实是一样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不管是因为什么去做事,只要自己坚持做,坚持学习,知行合一,都会成功.
[翻译一下]今此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能有意于民,举而行之,则晏之功可立俟也
[翻译一下]今此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能有意于民,举而行之,则晏之功可立俟也
重点指出一下见的用法。
谢谢!
见和在之间有逗号喔。
短耳朵的兔子1年前2
xushaoju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如今这个法子已经出现但是担心不能实行,如果您真的为民着想,就举用并推行它,那么宴的功劳可以立刻得到了。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不要典故,只要意思!
冬天敲开你的门1年前1
ypjsz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通俗讲就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够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做起来很难;而做事一会儿,难够善始善终又是另一会儿,因为能偶善始善终很难.
翻译''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HJH98611年前1
天外飞音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这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出自那个文献
锡人1年前1
前生换来今世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史记·孔子世家》:“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名言的故事来源.和读后启发.
lead211年前1
bixuejian2008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68.8%
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英语翻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
英语翻译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
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
豪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
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行之,明也。中“之”的意思是什么?
行之,明也。中“之”有人认为可不翻译,
sanu1年前1
lq720719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对待学问道理),未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不如亲自实践,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实践可以使人明知道理.明知道理的人是圣人.圣人以仁义为本,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判断没有毫厘之差.没有其他道理可讲,这些都包含在实践过程中了.所以听说过道理却不眼见为实,即使听说的知识很多,也一定会有谬误;眼见为实却不力求理解,即使学识颇多,也一定会妄自臆测;明晓事理却不亲自实践,即使思辨缜密,也一定会陷入困境.不打听、不寻找道理,那么即使做事有分寸,也不是仁.这个道理屡试不爽.
之,代词,需要验证的道理.
或曰不译,不妥!前文已有,并非取独.只能是代词!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
卡斯林1年前1
h25a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并不是说懂得某个道理就是难得的,而真正难得的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个道理;也并不是说会运用某种理论就是最难得的,最难得的是能有恒心在能这条路上走到尽头.
“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是谁说的?
广东一个人1年前1
S已仔细7阅读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原句应出自《周易·系辞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原文: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①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②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③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④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⑤
注释:
①书:文字.言:言语.意:心意.情伪;真情虚伪.阳为清,阴为伪,阴阳变化,而情伪在其中.变而通之:变化三百八十四爻使之交通.鼓之舞之:就蓍占而言,鼓为动,舞为起行.
②緼:藏.此指渊源.成列:分布,此指乾坤各三爻而成体,阴阳分布.毁:毁弃.息:止.此是说明乾坤为阴阳之宗,变化所出.易无体,以乾坤见之,六十四卦由乾坤所生,乾坤毁,卦爻灭,易即不存在.
③形而上:指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外、无形而不可见的、抽象的事物.形而下:指没有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内:有形可见的具体的事物.化而裁之:阴阳转化而裁成事物.化,阴阳转化.裁,裁成.推而行之:阴阳推移,行施不穷.举:用,推.《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淮南子·主术》:“无小而不举”均是此义.错,通措,当训为置于、施加.
④此节与前八章重复,注详见八章.
⑤存:依存,依赖.卦:卦象.辞:爻辞.变:爻变.神而明之:神妙莫测而能明示.德行:品德行为.
今译:
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转化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阴阳)推移运动的,依存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matlab如何生成每行之和等于1的随机矩阵?
gzeddy1年前1
xuliqun8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a=unifrnd(0,1,5,9)
a(:,10)=1-sum(a,2)
for k=1:5
a(k,:)=a(k,[randperm(10)]);
end
a
sum(a,2)
英语翻译1、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修
英语翻译
1、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2、汤汤而流的意思
mxijun1年前2
无名小卒008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 先生的主张太伟大了,所以天下人没有能够接受您的.虽然如此,您还应该推行您的主张,不被世人接受那又有什麼妨害呢,不被接受而后才显出君子本色呢!您的主张不去推广张扬,这是我们的耻辱.您的主张已经大肆推广张扬而不被世人接受,这是拥有国家的人的耻辱.您的主张不被接受那又有什麼伤害呢,不被接受然后才显现出君子的英明.
2 汤汤而流:浩浩荡荡地流动.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天堂的火焰1年前1
猫妞儿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容,作“宽容、容忍”解.您推究并实行它,您不能容忍什么毛病,已经(是)不能容忍了的样子以后(然后,文言文里,然,是已经...的样子,后,是以后)去见君子.
(意译)---您细思并试验这件事,照出您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做到这一步以后再去见比较高明的人士.
2.(“夫”无意义)您推究并且实行(“行”有做的意思,引申为实行)它(指上文所讲的道理),不(管)可能(“容”有可能的意思)有什么疾(文言文里“病”常是重病),这样(已经有重病)了以后去见君子.
(意译)---您细细想想这个道理,找出自己或自己的文章可能有的毛病,已经有了不论何种毛病以后去见那个人(可能是教您的老师、指出您文章有不足而未明言的人或品德高的人).
3.您推究并且实行它(指代这个道理),什么疾不可能(“不容何病”作倒装句来理解,容,与第2条里同解),(知道)了没有可能性(的毛病)以后去见君子.
(意译)---您细忖并试验这个道理,何种毛病您认为不太可能的,在您已准备好答得出来什么毛病不太可能之后去请教高明的人.
4.容,作“面容”解.引申为“表面”,或不引申.“不”和“容”调个次序,脸上不能有什么毛病.
5.何,作“贺”的通假字,负荷.容,作“可能”.不能承载何种病(的负荷)(就单句翻译而言,我觉得“何”作“贺”解比较符合“病”在古代常指重病这件事).那么其后的君子就可以理解为君王了.第二个“不容”就指代“不容何病”.
(意译)---您推究一下这个道理,(您倘若)不能受得住这个病(的折磨),已经这样了以后,您又如何能够见到(某某)贤君(或暴君).
英语翻译1.若有见闻,可封状进来2.比者弟子陵师,奴婢忽主,下多轻上3.退而行之,未免私僻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alive888011年前1
tf晓风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如果听到见到不正确的事,可以把奏折封好让人送进宫来.
2、近来学生冒犯老师,奴婢轻视主人,下级轻慢上级.
陵:冒犯,侵陵.
3、退朝后实际做事时,不免有偏私不正的地方.
英语翻译“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痛定:痛苦结束之时.当痛:正在痛苦的时候.
英语翻译
“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痛定:痛苦结束之时.当痛:正在痛苦的时候.自处:对待自己.
这段话能看出什么道理啊......
醉月吟香1年前3
闻喜人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当初做的时候没有察觉,现在想到它,像痛苦结束的人,想到疼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能对待自己.
道理;痛苦过后也应该回顾原来的疼痛,以自省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的翻
icici1012b1年前1
hhrenshang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荀子说:“(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
英语翻译有云:“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kofyj1年前1
0o88o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当时没有注意到,今天想起来,就像痛刚好了的人回想当初疼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
知之·行之·思之 作文
wyh7979791年前1
K歌的鬼魅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fastlk1年前3
jsza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我首先告诉你知行合一的道理.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然而,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西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全句译意为:嘴上说说并不困难,而真正做起来就感到困难.所以贤明的人总是务实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陈上空文就罢了.
所以,“效用”或者说实绩、政绩都不是“徒陈空文”的事,而只有求真(真知)务实真干才见其“效用”.
或生而知之 或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 或勉强而行 及其成功一也.
或生而知之 或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 或勉强而行 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这两段关于两段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关于两段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哪个大神能帮我解决,
chen1984121年前1
永不相信爱情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词类活用
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一样、同样.
安,形容词用作动词,自觉自愿.
利,名词用作动词,为了利益.
力,名词用作副词,努力.
2、特殊句式
及其知之一也(判断句)
及其成功一也.(判断句)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判断句)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与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与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都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问题二/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如何正确看待两个人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玉面兽1年前2
dswty 共回答了5个问题 | 采纳率40%
读高翥诗《清明》,反其意而行之,兼怀先祖 作文
1980198011年前1
gbgt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昔日儿孙绕膝头,方今凭吊一泫然。
纵使无酒到九泉,先祖有灵亦安然。
附:高翥诗《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英语翻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英语翻译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应该是几个节选凑在一起..麻烦您了
beyondffz1年前1
roseangel与s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德行,就是内心思想和实际行动的称呼
存在于内心的,是德;实施的,是行.
才能,是品德的辅助;品德,(更)是才能的统帅.(本句虽然无更的字面,但本句有递进关系)
对事物或道理理解得真实深切就是行为;行为的正确精准也正是(源于)对事物理解的透彻.知和行原本就是不可分离的.
看这文章像是明朝王守仁写的.
填数。(将数字1—9填在下面的圆圈里,使横、竖、斜每行之和都是15)
ihe2004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A为3阶方阵,各行之和都是3,求证A的一个特征值为3
冲出1年前3
QQ云裳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容易验证向量a=(c,c,c)是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是3
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翻译
grain3211年前1
yvonnediao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这便是指一种人:他凡事躬身力行,为人表率,虽然没有的宣扬自己,但人们都信奉他的行为准则.
翻译;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xjwc20051年前1
放爱逃亡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Cardiff this water,and the risk of the jump,would have Sang,stimulated and the line can in the mountains...Yiren the odd,slightly guests his father.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何解?
dmkong1年前2
007_007ling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①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②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③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④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⑤
  注释:
  ①书:文字。言:言语。意:心意。情伪;真情虚伪。阳为清,阴为伪,阴阳变化,而情伪在其中。变而通之:变化三百八十四爻使之交通。鼓之舞之:就蓍占而言,鼓为动,舞为起行。
  ②緼:藏。此指渊源。成列:分布,此指乾坤各三爻而成体,阴阳分布。毁:毁弃。息:止。此是说明乾坤为阴阳之宗,变化所出。易无体,以乾坤见之,六十四卦由乾坤所生,乾坤毁,卦爻灭,易即不存在。
  ③形而上:指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外、无形而不可见的、抽象的事物。形而下:指没有超出形体、在形体以内:有形可见的具体的事物。化而裁之:阴阳转化而裁成事物。化,阴阳转化。裁,裁成。推而行之:阴阳推移,行施不穷。举:用,推。《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淮南子·主术》:“无小而不举”均是此义。错,通措,当训为置于、施加。
  ④此节与前八章重复,注详见八章。
  ⑤存:依存,依赖。卦:卦象。辞:爻辞。变:爻变。神而明之:神妙莫测而能明示。德行:品德行为。
  今译:
  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以穷尽其神妙。”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转化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阴阳)推移运动的,依存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翻译一下~
陋室铭_cc1年前3
约定£rr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容,作“宽容、容忍”解.您推究并实行它,您不能容忍什么毛病,已经(是)不能容忍了的样子以后(然后,文言文里,然,是已经...的样子,后,是以后)去见君子.
(意译)---您细思并试验这件事,照出您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做到这一步以后再去见比较高明的人士.
2.(“夫”无意义)您推究并且实行(“行”有做的意思,引申为实行)它(指上文所讲的道理),不(管)可能(“容”有可能的意思)有什么疾(文言文里“病”常是重病),这样(已经有重病)了以后去见君子.
(意译)---您细细想想这个道理,找出自己或自己的文章可能有的毛病,已经有了不论何种毛病以后去见那个人(可能是教您的老师、指出您文章有不足而未明言的人或品德高的人).
3.您推究并且实行它(指代这个道理),什么疾不可能(“不容何病”作倒装句来理解,容,与第2条里同解),(知道)了没有可能性(的毛病)以后去见君子.
(意译)---您细忖并试验这个道理,何种毛病您认为不太可能的,在您已准备好答得出来什么毛病不太可能之后去请教高明的人.
4.容,作“面容”解.引申为“表面”,或不引申.“不”和“容”调个次序,脸上不能有什么毛病.
5.何,作“贺”的通假字,负荷.容,作“可能”.不能承载何种病(的负荷)(就单句翻译而言,我觉得“何”作“贺”解比较符合“病”在古代常指重病这件事).那么其后的君子就可以理解为君王了.第二个“不容”就指代“不容何病”.
(意译)---您推究一下这个道理,(您倘若)不能受得住这个病(的折磨),已经这样了以后,您又如何能够见到(某某)贤君(或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