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求肖邦《波莱罗舞曲》的创作背景,故事等等。

2023-05-19 15:33:50

一切的一切 与这首曲子或者肖邦有关的 都需要 大大的需要~~

复制的也可以。多多益善。

共2条回复
左迁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波莱罗舞曲》
C大调,作品19,作于1832年,献给弗拉俄伯爵小姐,尼克斯评说:“此曲到处充满着萧邦少年时代的形态,这是波兰风格的波莱罗。”

试听点击:http://cuanxianghou.music.h***.com/M4343063.html

肖邦百科名片
肖邦像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钢琴诗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余辉

波莱罗(bolero)舞曲.肖邦早期作品,作品号op19.曲风有较很强的舞曲节奏,和模拟西班牙响板的音色.除第一主题外,其余部分的肖邦味道不是很典型. 这首曲子别名叫"Andalucia reminiscence”,安达路西亚的回忆. 全曲的调性为:引子C大调,波莱罗舞曲由a小调开始,第二主题构成的尾声结束于A大调。

个人认为难度是难在左手恰如其分的舞曲节奏,和快速乐句的长线条.

录音较常见的是Arthur Rubinstein的演奏,DG 肖邦全集,好象是CD5,Impromtus, barcarolle, etc第九轨.(CD碟不在身边,可能有点出入).

相关推荐

Andrea Bocelli的《Barcarolle》 歌词

歌曲名:Barcarolle歌手:Andrea Bocelli专辑:Be My LoveLe temps fuit et sans retourEmporte nos tendressesLoin de cet heureux s閖ourLe temps fuit sans retour.Z閜hyrs embras閟,Versez-nous vos caresses,Z閜hyrs embras閟,Donnez-nous vos baisers!vos baisers! vos baisers! Ah!Belle nuit, nuit d"amour,Souris nos ivresses,Nuit plus douce que le jour,belle nuit d"amour!Ah! Souris nos ivresses!Nuit d"amour, nuit d"amour!Ah! ah! ah! ah! ah! ah! ah! ah! ah! ah!http://music.baidu.com/song/9919162
2023-01-02 09:08:301

求 Barcarolle(Belle nuit)的歌词

Les contes d"HoffmannJacques OffenbachLe temps fuit et sans retourEmporte nos tendresses,Loin de cet heureux séjourLe temps fuit sans retour.Zéphyrs embrasés,Versez-nous vos caresses,Zéphyrs embrasés,Donnez-nous vos baisers!vos baisers! vos baisers! Ah!Belle nuit, ?? nuit d"amour,Souris à nos ivresses,Nuit plus douce que le jour,?? belle nuit d"amour!Ah! Souris à nos ivresses!Nuit d"amour, ?? nuit d"amour!Ah! ah! ah! ah! ah! ah! ah! ah! ah! ah!Translation:Time flies by, and carries awayour tender caresses for ever!Time flies far from this happy oasisand does not return.Burning zephyrs,embrace us with your caresses!Burning zephyrs,give us your kisses!Your kisses! Your kisses! Ah!Lovely night, oh night of love,smile upon our joys!Night much sweeter than the day,oh beautiful night of love!Ah! Smile upon our joys!Night of love, oh night of love!
2023-01-02 09:08:361

柴可夫斯基船歌英文是什么?

助人为快乐之本,第标题 (共 45046627 项) 回答数 提问时间 12345678910下一页>尾页柴可夫斯基船歌英文是什么? 一时间来帮TA
2023-01-02 09:08:422

什么叫船歌?

船歌(Barcarolle),源自意大利语“barca”,意为“船”,流传于威尼斯,以6/8或12/8拍伴奏,后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雅克·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美丽的夜晚〉和肖邦的钢琴独奏曲〈船歌〉(升F大调,作品60号)较为著名。
2023-01-02 09:08:501

船歌是哪个国家的民歌

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是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也有同名专辑和图书。内容简介barcarolle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称为"巴卡罗尔",意译为"船歌"。声乐曲如舒伯特的《在水上唱歌》、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二重唱;器乐曲如门德尔松的3首无词歌(作品19之6,30之6,62之5)和肖邦的作品60。船歌大都采用中等速度的或拍子均匀晃动的节奏,描写轻舟荡漾的意态。也有4拍子的船歌,如柴科夫斯基的四季钢琴套曲中的《六月·船歌》,另外周杰伦的2011专辑《惊叹号》里的《琴伤》也改编自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
2023-01-02 09:08:551

什么是船歌

船歌(Barcarolle),源自意大利语“barca”,意为“船”,流传于威尼斯,以6/8或12/8拍伴奏,后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雅克·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美丽的夜晚〉和肖邦的钢琴独奏曲〈船歌〉(升F大调,作品60号)较为著名。
2023-01-02 09:09:011

什么是船歌

划船时唱的歌
2023-01-02 09:09:063

什么是船歌?谁能介绍一下

船歌barcarolle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声乐曲如F.舒伯特的《在水上唱歌》、J.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二重唱;器乐曲如F.门德尔松的3首无词歌(作品19之6,30之6,62之5)和F.F.肖邦的作品60。船歌大都采用中等速度的□或□拍子均匀晃动的节奏,描写轻舟荡漾的意态。也有4拍子的船歌,如П.И.柴科夫斯基的《四季·六月》。
2023-01-02 09:09:381

常用的音乐术语

常用的音乐术语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连一些常用的术语都不知道,那可就是闹笑话了,那么为了避免闹笑话,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我们是必须知道的,下面我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套曲Cycle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2.组曲Suite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3.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4.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5.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6.交响诗symphonicpoem   单乐章的标题****响音乐   7.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8.序曲overture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9.前奏曲prelude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10.托卡塔toccata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11.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12.随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13.狂想曲rhapsody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14.练习曲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15.无词歌songswighout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16.浪漫曲Romance   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17.叙事曲ballade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18.夜曲nocturne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19.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20.谐谑曲scherzo   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21.间奏曲intermezzo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22.赋格曲fugue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23.卡农canon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24.轮唱曲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25.创意曲invention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26.练声曲vocalization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27.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28.变奏曲var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29.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30.特性曲character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31.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32.田园曲p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33.船歌barcarolle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34.悲歌elegy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35.摇篮曲berceuse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36.嬉游曲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37.即兴曲impromptu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38.无穷动perpetuummobile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39.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40.幽默曲humoreske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41.新事曲novellette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42.演绎曲paraphrase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43.舞曲dancemusic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44.小步舞曲menuet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45.加沃特gavotte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46.塔兰泰拉tarantella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47.波尔卡polka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49.华尔兹waltz   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50.马祖卡mazurka   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51.波罗乃兹polonaise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52.哈巴涅拉habanera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53.探戈tango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54.独唱solo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55.齐唱unison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56.重唱ensemble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57.领唱leadachorus   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58.合唱chorus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59.无伴奏合唱acappella   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60.合奏ensemble   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61.伴奏accompaniment   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62.独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63.齐奏unison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64.室内乐chamber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65.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66.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67.弦乐三重奏string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68.钢琴三重奏piano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69.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70.弦乐四重奏stringquartet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71.钢琴四重奏piano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
2023-01-02 09:09:461

寻:柴可夫斯基的“船歌” 有关资料

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了十二首诗,提供给柴可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 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 神秘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 柴可夫斯基根据这首诗,写成了一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同一个主题,旋律深情婉转,略带忧伤,象一首浪漫曲。虽然没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转快,节奏也活跃起来,并从小调转入了大调,从四拍子过渡到三拍子,写出了“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形象;歌声桨声,溶成一片,还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音响。第三段的旋律,在每个乐节的收尾,加进了陪衬的声部,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歌声此起彼落,表现得更为气韵生动。最后,小船渐渐离去,波浪轻微的拍击声消失在远方。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副题为“性格描绘十二幅”。全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这些诗篇又与十二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故乐曲以“四季”为名。其中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雪橇》最为流行,第三首《云雀之歌》及第十二首《圣诞节》也常单独演奏。 1、《壁炉边》January—At the Fire Side 不太快,用琶音造成幻想气氛。阴沉忧郁的旋律和徐缓单调的节奏把人们带进孤寂愁苦的寒冬之夜。 “在那宁静安逸的角落,已经笼罩着朦胧的夜色,壁炉里的微火即将熄灭,蜡烛里的微光还在摇曳闪烁……”——普希金 2、《狂欢节》February—Carnival 三段体,俄罗斯舞曲节奏的主题。欢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带有纯朴明快的双拍子舞曲特征,表现了狂欢节欢腾热烈的气氛。 “在欢腾的狂欢节,酒筵多么丰盛……”——普.维亚杰姆斯基 3、《云雀之歌》March—Song of the Lark 旋律轻捷灵巧,展现云雀欢唱的春日情景。 “鲜花在田野上随风摇晃,到处一片明媚的阳光。春日的云雀在尽情鸣啭,蔚蓝的天空回荡着动听的歌唱……”——阿.马伊科夫 4、《松雪草》April—Snow Drop 节奏自在,情绪柔和。表现初春的憧憬和梦幻。 “淡青、鲜嫩的松雪草啊!初春残雪偎在你身旁。……往昔的忧愁苦恼,只剩下最后几滴泪珠儿还在流淌,来日的幸福,将给你带来新颖的幻想……”——阿.马伊科夫 5、《白夜》May—White Nights 主部是充满甜美幽静之情的琶音,中部变成游戏似的快板。旋律起伏委婉,温存柔润,带有较强的歌唱性,充满悉尼真挚的颂叹之情。 “多么美妙的夜晚,幸福笼罩着一切,谢谢你,夜半亲爱的故乡!从冰冻的王国,从风雪的王国,你的五月飞奔而来,她是多么新鲜清爽!”——阿.费特 6、《船歌》June—Barcarolle 三部曲式,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荡漾,舒缓的第一部分主题温和中略带忧郁,使人仿佛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 “走到岸边——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阿.普列谢耶夫 7、《割草人之歌》July—Song of the Reapers 民歌旋律,查尔塔斯舞曲风格。 “肩膀动起来呦!手臂回起来呦!让晌午的熏风,迎面吹过来呦!”——阿.柯里佐夫 8、《收获》August—Harvest 带回旋感的主题犹如一首舞曲,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家家户户收秋粮,高高的裸麦倒在地上,成捆的麦子垛成山,夜半牛车搬运忙。”——阿.柯里佐夫 9、《狩猎之歌》September—The Hunting 三部曲式,适中的快板。中间部主题带有进行曲的特点,使人联想到在晨雾缭绕的原野上踏着碎步前进的马队。 “出发时刻号角响,成群猎犬已整装,晨光初照齐上马,骏马奔跳欲沱江。”——普希金 10、《秋之歌》October—Autumn Song 如歌的行板。悠缓缠绵的旋律,蕴含着悲秋的哀伤之情。 “晚秋之园凋零凄凉,枯黄落叶随风飘荡……”——阿.托尔斯泰 11、《雪橇》November—Troika 《平》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质朴而宽广,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的情景。中间部主题较为活跃,带有歌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的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生气。 “别在忧愁地向大道上看,也别匆忙地把马车追赶。快让那些悒郁和苦恼,永远从你心头消散。”——尼.涅克拉索夫 12、《圣诞节》December—Christmas 圆舞曲式。栩栩如生的描绘了诗歌中姑娘诙谐的形象。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古拉·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疯狂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什么是船歌?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种平底狭长的小船,叫做“贡多拉”。船歌就是起源于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优游自在,通常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描写船的摇曳晃动。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贡多拉船歌。 船歌除声乐曲外,还有器乐曲。器乐曲中的船歌,是一种抒情小品,和声乐曲的船歌一样,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摇晃动荡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写成。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无词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贡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调无词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写的。音乐清新流利,优美生动;婉转如歌的曲调和摇曳起伏的节奏贯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轻舟荡漾的音乐形象。
2023-01-02 09:09:571

常用音乐术语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鲜的词汇涌入我们的语言中来,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生动形象性。特别是一些“音乐术语”,像从远方吹来的种子,一经运用便落地生根并抽枝长叶。下面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音乐术语。   ◆套曲(Cycle)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组曲(Suite)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奏鸣曲(Sonata)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交响曲(symphony)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concerto)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交响诗(symphonic poem)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   ◆音诗(poeme)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序曲(overture)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前奏曲(prelude)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托卡塔(toccata)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幻想曲(fatasia)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随想曲(capriccio)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rhapsody)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练习曲(study)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无词歌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浪漫曲(Romance)浪漫曲,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ballade)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夜曲(nocturne)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小夜曲(serenade)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谐谑曲(scherzo)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曲(intermezzo)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fugue)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卡农(canon)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轮唱曲(round)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曲(invention)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vocalization)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rondo)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variation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进行曲(march)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晨歌(alborada)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pastorable)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船歌(barcarolle)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elegy)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berceuse/Lullaby)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嬉游曲(divertimento)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impromptu)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小品(bagatelle)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新事曲(novellette)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演绎曲(paraphrase)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舞曲(dance music)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小步舞曲(menuet)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加沃特(gavotte)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塔兰泰拉(tarantella)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波尔卡(polka)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华尔兹(waltz)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马祖卡(mazurka)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波罗乃兹(Polonez)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哈巴涅拉(habanera)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探戈(tango)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独唱(solo)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齐唱(unison)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重唱(ensemble)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领唱(lead a chorus)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合奏(ensemble)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伴奏(accompaniment)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独奏(solo)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奏(unison)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室内乐(chamber music)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t)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2023-01-02 09:10:031

乐曲 体裁

随想曲 (capriccio) 在16--17世纪,随想曲是一种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从19世纪后就逐渐转变为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 (rhapsody)比较自由,以民族地区作为素材,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 套曲 (cycle) 一种大型的器乐曲或声乐曲由几个乐章组合而成。 组曲 (suite)几个相对独立的器乐曲组合在一起时称为“组曲”,其中有古组曲和现代组曲之分。古组曲的形式在7世纪被当时的作曲家弗罗贝格尔确定下来的。其结构由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四首舞曲组成,后两首舞曲的组合可以有些自由,各乐章均采用同一个调性,用两段式写成,演奏时,每段各自反复一次。现代组曲在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兴起。其结构仅限于舞曲,其中也有从歌舞剧、戏剧及电影音乐中选出来的片断组合而成的,如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或是带有独立标题的组曲,如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还有特性曲组曲,如舒曼的《狂欢节》;民族风格的组曲,如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仿古组曲,如拉威尔的《库普兰之墓》。 奏鸣曲 (sonata) 在16--17世纪时,各种器乐曲都被泛指为奏鸣曲,17世纪后,则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由三个或四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常被称为奏鸣曲(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其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如下:第一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用奏鸣曲式、三段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有时略去)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复三段式;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交响曲 (symphony) 一般说大型管弦乐套曲包含四个乐章(有时冠以慢板引子),也有少于或多于四个乐章的。其乐章结构和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 (concerto) 指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和种大型器乐套曲。用一件乐器者又称“独奏协奏曲”,用几件乐器者又称“大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但也有仅一个乐章的“小协奏曲”(如舒曼的《4支圆号小协奏曲》)。 交响诗 (symphonicpoem) 属标题交响音乐,由单乐章构成。据说,此术语由李斯特首先采用。 音诗 (poeme) 与交响诗相类似,是一种单乐章的管弦乐曲。 序曲 (overture) 一般在歌剧、舞剧、戏剧以及声乐、器乐套曲之前演奏。19世纪后,出现了一种单乐章的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可作为独立的曲目在音乐会上演奏。 前奏曲 (prelude) 一种带有独立的乐思和即兴性质的中、小型器乐曲。作为前奏,它通常放在特定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19世纪后,也有人将歌剧、乐剧中的开场或幕前音乐称为前奏曲。 托卡塔 (toccata) 一种有即兴式,节奏紧凑、快速的键盘乐曲。 幻想曲 (fantasia) 一种带有幻想性的、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感觉的器乐曲。 练习曲 (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音乐会练习曲是一种可供表演的乐曲,带有弦技性。 无词歌 (songs without words) 一种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如同歌曲式的钢琴曲。据说,这种音乐形式由门德尔松首创。 浪漫曲 (romance) 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于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 (ballade) 内容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奏曲。 夜曲 (nocturne) 18世纪欧洲贵族社会中的一种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近代的夜曲多指具有宁静、沉思的抒情特色的钢琴小曲。 小夜曲 (serenade) 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特指当时一些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一种情歌,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小夜曲兼用于声乐和器乐。 谐谑曲 (scherzo) 又称“诙谑曲”。一种节奏强烈、活泼、轻快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 (intermezzo) 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也有的是形式较自由、篇幅较短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 (fugue) 赋格是拉丁文“fuga”的音译,意为"遁走"。赋格曲是一种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卡农 (canon) 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模仿手法构成。其特点为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再进行。 轮唱曲 (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 (invention) 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是一种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 (vocalization) 一种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 (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 (variation) 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将某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反复而组成的乐曲。 进行曲 (march) 一种用步伐节奏写的乐曲。 特性曲 (character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品,主要是钢琴小品。 晨歌 (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 (pastorale) 16—17世纪欧洲的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也是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的田园曲常以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船歌 (barcarolle) 意大利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 (elegy) 一种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 (berceuse) 一种抒情的、带有摇蓝摆动节奏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嬉游曲 (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 (impromptu) 一种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小型器乐曲的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 (perpetuummobile) 一种从头到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瞬想曲 (momentmusical) 又称“音乐的瞬间”。一种钢琴抒情特性曲。 冥想曲 (meditation) 又称“沉思曲”。一种深沉的抒情特性曲。 小品曲 (bagatelle) 一种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 (humoreske) 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活跃情绪的器乐曲。 新事曲 (novellette) 始创于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德语novellette的意思是轶事、素描或短篇小说。 传奇曲 (legende) 常指富有色彩的史诗性叙事曲。
2023-01-02 09:10:111

悼念!钢琴家傅聪在英国感染新冠去世,他都有哪些作品?

九岁半时傅聪拜傅聪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时任"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指挥的梅帕器(Mario Paci)为师。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与包括耶胡迪·梅纽因、托塔里、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郑京和等等在内的许许多多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过;录制了约50张唱片;
2023-01-02 09:10:177

法国的著名作曲家都有谁以及其作品

拉威尔 (Maurice Ravel) 1875-1937莫里斯-拉威尔 Maurice Ravel (1875-1937) 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七岁开始学钢琴, 十四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早期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光明与阴影中神秘的 游戏,而自我陶醉在冗长的印象中;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则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 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 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 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另外他严守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戒律,而以独创的手法运用这些传统戒律 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对于音乐的描述性,他主张不注重事物的外部,而是关注事物 的本质和浓郁的色彩,并认为真正的诗不能是长篇大论,而是在于真正的感情.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 《波莱罗舞曲》.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 使得此曲广为流传.一、吉普赛女郎-斗牛士-《波莱罗》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 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 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 管弦乐曲.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是一个巨大的 “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 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 的独特效果.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 《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 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采. 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 头上.《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 (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 《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 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 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他的 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 斗牛士的死去.二、儿童组曲《鹅妈妈》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原来是四手联弹钢琴组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 ——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的组曲. 采用儿童题材——内容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1628—1703)、奥努瓦夫人(约1650—1705)和 博蒙夫人(1711—1780)的童话; 为儿童创作——这部组曲是1909年拉威尔为他的好朋友哥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创作的,并把这部 作品献给了他们; 供儿童演奏——1910年4月,这部组曲在巴黎独立音乐协会的一次音乐会上初次演出时,担任 钢琴四手联弹的是六岁的韦尔热尔和十岁的拉米. 《鹅妈妈》作为一部地道的儿童组曲,似乎只差作曲者不是儿童了.但拉威尔告诉我们: “我写这部组曲,目的是要唤起童年时代的诗意,因此手法就必须单纯,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弃不用. ”可见作曲家也是怀着一颗童心来创作的.1911年,拉威尔把《鹅妈妈》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后来又加上了两个乐章,改变了各乐章的次序, 并用间奏曲把它们贯串起来,成为舞剧音乐.舞剧由拉威尔根据贝洛等的鹅妈妈故事编剧, 让娜•于加尔编舞,1912年1月首演于巴黎.这是一出别有情趣的儿童舞剧,拉威尔特地设计了一个 小舞台,演出弗罗丽娜公主之梦的童话故事,显得分外小巧玲珑,稚态可掬.两个扎着黄头巾的 黑孩子担任司幕和换景.故事以睡美人为蓝本,纺车之舞一场,公主在花园里跳舞,她的保姆 坐在纺车旁.公主跌倒在纺车上,锭子刺痛了她的腰.当她着了睡魔,沉睡在卧榻上的时候, 朝廷群臣们围着她跳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接着是一系列的梦:在缓慢的小型圆舞曲伴奏下,开始了 美人与野兽的对话,后来野兽变为一个漂亮的王子.两个黑孩子在间奏曲的乐声中调换布景. 下一个梦是小拇指(矮子)和他的小兄弟们穿过树林,一路撒下面包屑,作为回家时的指路标志. 但当孩子们睡着时,小鸟把路上的面包屑吃了个精光…… 下面的场景是摆设着十八世纪中国古玩的皇宫,宝塔皇后(丑姑娘)和她的情人青蛇在一起. 五声音阶的叮当声和锣声伴奏着东方风味的舞蹈.王子登场,发现弗罗丽娜公主睡在仙园里. 他吻了她一下,公主就醒来了. 《鹅妈妈》舞剧在英、美演出时,常常删了拉威尔为舞剧音乐增写的两乐章和间奏曲,完全按照 《鹅妈妈》组曲五乐章的布局:帕凡舞——魔园——小拇指——睡公主——美人和野兽.演的是一个 小女孩梦中的奇遇,每一乐章都是以她为主角.----- 主要作品:鹅妈妈组曲 (1908) Mother goose suite西班牙狂想曲 (1908) Spanish rhapsody波莱罗 (1928) Bolero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 (1911) Valse nobles et sentimentales丑角晨歌 (1905) Alborada del gracioso夜之幽灵 (1908) Gaspard of the night水之游戏 (1901) Jux d"eau左手钢琴协奏曲 (1931) 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舍赫拉查德 (1903) Shrerazade茨冈 (1924) Tzigane圆舞曲 (1920) La valse高贵而动情的圆舞曲(1911) Noble and sentimntal waltzes肖松 (Ernest Chausson ) 1855-1899---- 埃尔内斯特-肖松 (Ernest Chausson,1855-1899),法国作曲家,生在巴黎,先学法律,二十五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正式学音乐,深受弗兰克的影响.曾参加圣-桑、弗兰克等创立的国民音乐协会,1889年任该会书记. 曾创作《音诗》,独唱与管弦乐《爱与海的诗》、《降B大调交响曲》等,其中已成为小提琴名曲的《音诗》出类拔萃,德彪西曾说:“该曲蕴藏着作曲家卓越的天资.”---- 《音诗 op.25 (1896) Poeme 》:肖松《音诗》,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与管弦乐伴奏的乐曲,但在演出时,往往是用钢琴伴奏来进行的.这首乐曲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杰作,在肖松的所有作品中,它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者肖松的作品体裁广泛,以抒情丰富、充满热情为特色,尤其这首作品可以说是把肖松所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了.乐曲为神秘莫测的缓板,降C大调,3/4拍.在缓慢而又神秘性的序奏之后,独奏小提琴以弱音奏出冥想性典雅的第一主题.管弦乐将它反复之后,独奏小提琴接着展开花奏.之后乐曲转变为"生气蓬勃地",6/8拍.独奏小提琴以全部合奏为背景,用最强奏奏出热情而强烈的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三主题为全曲最华彩的部分,主奏小提琴的深情旋律将乐曲引向高潮段落.接下来是稍缓板,出现开头序奏部的材料,并转为3/4拍的降E大调,以管弦乐再度奏出第一主题,然后由独奏小提琴来承接.小提琴在D大调上以稍慢的速度唱出第一主题,然后进入降E大调,3/4拍,回到原来速度.乐曲由此进入终结部,最后以最弱奏结束全曲.福莱 (Gabriel-Urbain Faure) 1845-1924---- 盖布里埃尔-尤尔贝恩-福莱 (Gabriel-Urbain Faure 1845-1924),法国作曲家,生在法国南部帕米耶,担任过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院长,是法国当时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曾把法国艺术歌曲《帕凡》以及由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改编的同名组曲.他的创作风格精微细致而自然,高雅纯正而流丽.---- 主要作品:梦后Op.7-1 (1878) Apres un reve摇篮曲 Op.16 (1880) Berceuse悲歌 Op.24 (1883) Elegie西西里舞曲 Op.78 (1893)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 法国作曲家朱尔-埃米尔-马斯奈在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靠近圣艾蒂安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后来经营制铁业)家庭.像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小马斯奈的音乐才赋在童年就已显露.十一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他在学院的老师中有著名的作曲家托玛等人;在学期间,他已多次获得学科奖,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而得以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6年马斯内回巴黎后,便致力于探索自己的道路.从1873年起,马斯奈的戏剧音乐作品,如《巴赞的唐恺撒》和《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赢得了公众的承认.在七十和八十年代,达到了他的创作的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年)和《维特》(1886年)在内的几十部歌剧.马斯奈的笔头很快,是一位多产作曲家;除了偶尔写些器乐作品和歌曲外,他的活动领域在于歌剧,主要是喜歌剧.马斯奈的后期创作-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五年,不但没有扩大自己的艺术思想视野,在戏剧效果和表现手法方面也依然如旧,因此他的大部分歌剧虽然轰动一时,过后大都被遗忘.但即使如此,他后期创作中的歌剧《黛依丝》(1894年) 、《莎芙》(1897年)和《唐吉诃德》(1910年),还是很有意思的.马斯奈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但他对法国音乐的影响几乎没有延及二十世纪,人们总是尊他为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天才代表者.马斯内除了勤奋的创作活动外,还长时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课教授(1878-1896年),在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曲家的有布律诺、夏庞蒂埃、施米特、凯什兰(C.Koechlin,1867-1950)和罗马尼亚作曲家埃涅斯库等.马斯奈在三十六岁时(1878年)便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1876年,他已获得荣誉勋位,1899年,又获得二级勋位.1912年8月13日,马斯奈逝世于巴黎.---- 主要作品列表:沉思 Meditation悲歌 Op.10 Elegie夏布里埃(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 法国作曲家,生在昂贝尔,自幼显示音乐才能,但从父命学法律当公务员,同时自学音乐.1877年他的轻歌剧《星》在巴黎喜歌剧院上演后,被承认为专业作曲家,但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直到1880年在慕尼黑听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深受影响后,才决意退职专门从事作曲.他最著名的管弦乐《西班牙交响狂想曲》是他到西班牙旅行采风后的产物.后来被人改成管弦乐的《快乐进行曲》,和声新颖独特,配器手法别出心裁而色彩鲜明,音乐富于幽黩感而健美.他被认为是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法国近代音乐的先行者.---- 主要作品:西班牙狂想曲 (1880) Rapsodie “Espana”快乐进行曲Op.42 Joyeuse marche格温多琳 Gwendoline比才 (Georges Bizet ) 1838-1875----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都德编剧.后配乐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 (1872) L"Arlesienne (Premier Suite)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1872) L"Arlesienne (Deuxiene Suite)美丽的伯斯姑娘组曲 La Jolie Fille de Perth小组曲 (1871) Petite suite卡门第一组曲 Premier Suite “Carmen”卡门 Carmen德谢米雷 Djamileh采朱者 The pearl fishrs吉普赛之歌 (1873/4) Chanson boheme “Les tringles des sistres tintaint”哈巴涅拉舞曲 (1874) Habanera德立勃 (Leo Delibes ) 1836-1891----法国作曲家.1836年2月21日出生于法国的圣日尔曼-迪瓦尔(St.-Germain-du-Val).11岁随母亲移居巴黎.12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曾随作曲家阿道夫•亚当学习.1852年开始在巴黎的莱瑞克剧院(Théâtre-Lyrique)任职.1856年创作了第一部小歌剧.1862-1871年担任圣吉恩圣弗朗索瓦教堂任管风琴师.1865年担任巴黎剧院的合唱指挥.1866年创作了第一部芭蕾剧《泉》(La source).1870年第二部芭蕾剧《葛蓓莉娅》(Coppélia)公演.1873年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国王如是说》(Le Roi la dit).1881年受聘为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1884年成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1891年1月16日逝世于巴黎.  德立勃一生创作了20余部舞台剧,而以芭蕾剧最为知名.他的最后一部剧作《卡斯亚》(Kassya),是在他逝世后由马斯奈续成的.他的作品深受柴可夫斯基的推崇.---- 主要作品:葛佩莉亚组曲 Suite “Coppelai”希尔薇亚组曲 Suite “Sylvia,ou La Nymphe de Diane”纳伊拉圆舞曲 (1867) Naila valse拉克美 Lakme国王如是说 The king has said it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圣-桑(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一共写过五部交响曲,但由于作者自己过早地否定早期的两部作品,把它们从作品目录中一笔勾销,因此,现今的这部《第三交响曲》,实际是他在1886年写成的最后一部.圣-桑的作品拥有清澈、严谨、均衡和精致等特点,都同法国的古典传统有联系,但是,圣-桑的作品还有其可贵之处,首先是他敢于创新和不畏避表达感情,因此,他使法国器乐音乐得以从第二帝国时期以来崇尚典雅与精致之中解脱出来,而汇入整个欧洲音乐发展的主流—浪漫主义中去.我们可以看出,圣-桑为他的这部作品写上“纪念李斯特”的辞句不是偶然的.因为十九世纪末叶法国音乐生活的复苏和在二十世纪前法国得以成为国际音乐潮流的先锋,显然同李斯特这位浪漫主义的播火者的影响不无关系.---- 主要作品:动物狂欢节组曲 (1886) Le Carnaval des Animaux-Fantaisie zoologique引子与回旋随想曲Op.28 (1863) introduction et rando capriccioso死之舞Op.40 (1874) Danse macabre哈巴涅拉 Op.83 (1887) Havanaise阿非利加Op.89(1891)Africa死之舞Op.40(1874)Dance of death埃及协奏曲 Op.103(1896) Egyptian concerto亨利八世 HenryⅧ海格立斯的青年时代Op.50(1877)The youth of Hercules管风琴交响曲Op.78(1886) Organ symphony法厄同Op.39(1873) Phaeton奥姆法尔的纺车Op.31(1871) Omphale"s spinning wheel参孙与大利拉Op.47(1877) Samson and Delilah奥芬巴赫 (Jacques Offenbach ) 1819-1880----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原籍德国,科隆犹太教堂乐师之子.从小学习大提琴,183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一年后退学,到喜歌剧院任提琴手.1839年初次以戏剧音乐作曲家的身份出现.一生为巴黎各剧院写过一百零二部舞台音乐作品,大多数是轻歌剧,曾雄霸巴黎乐坛;有些还借题发挥,以巧妙的笔触对时政与第二帝国“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风尚进行讽刺.他被认为是一位真正懂音乐美,闪耀着音乐精神的罕见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遗作)等.---- 主要作品:天堂与地狱序曲 (1858) Orphee aux enfers地狱中的奥菲欧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霍夫曼的故事 The tales of Hoffmann船歌 (1877/80) Barcarolle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 1818-1893-----法国作曲家.1818年6月17日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古诺从小热爱音乐,并受到母亲的关怀和引导.183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雷哈和勒叙厄尔(Lesueur)学习音乐理论,后又随阿莱维(Halévy)和帕埃尔(Paer)学习对位和作曲.1839年以康塔塔《斐尔南德》(Fernand)获罗马作曲大奖,得以公费在罗马学习三年,此间他接触到了大量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艺术,他也热衷于宗教音乐的研究,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离开意大利后,他访问了维也纳,在那里写下了一些宗教作品,并自己担任指挥,在圣查尔斯教堂演奏.1842年返回巴黎后,被任命为外国传教团(Missions Etrangeres)合唱指挥,还组织过“古诺合唱团”.此后,由于宗教的责任感,他在圣叙尔皮斯(Saint-Sulpice)神学院参加了两个学习的神学学习,但并没有接受神职,1848年结束学习后继续担任合唱指挥.而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仰,他谱写了大量宗教作品.1851年起,古诺开始致力于歌剧的创作,写下了《萨福》(Sapho)、《突变的医生》(Le médecin malgré lui)、《浮士德》(Faust)、《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等成功的歌剧.1852年起,他担任了俄耳菲昂联合合唱协会的指挥.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他不得不离开巴黎,到伦敦住了几年.1875年返回法国后,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1882年完成了宗教剧《救赎》(The Redemption),1885年完成了他最后的一部优秀歌剧《生与死》(Mors et Vita).1893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圣克卢(St. Cloud).古诺是法国知名的歌剧作家,一生写了12部歌剧,这些作品高下不一,最成功的是《浮士德》,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歌剧以外,他还写了许多歌曲,其中根据巴赫《C大调前奏曲》而创作的《圣母颂》,至今传唱不衰.梵蒂冈的国歌《教皇进行曲》,也是他的作品.-----主要作品列表:微风圆舞曲 (1859) Valse “Faust”小夜曲(1855) Serenade浮士德 Faust罗米欧与朱丽叶 Romro and Juliet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最伟大的代表者赫克特-柏辽兹,在1803年12月11日生于法国南部小城科特•圣安德列(Cote-aint-Andre).1821年,遵从父亲的决定,柏辽兹到巴黎学医,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没有放弃学习音乐的一切机会:他参加歌剧院的演出,在巴黎音乐学院图书馆阅读总谱;在这时上演的格鲁克的歌剧《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和贝多芬的交响曲,使他深深激动不已,从而坚定了从事音乐工作的决心.柏辽兹的创作活动,早在他到巴黎之前便已开始,但他在这时写出的一些室内乐作品,并未为出版商所采用.一般地说,柏辽兹的创作以1823年写出的《弥撒》为起点,虽然这部作品在1825年和在此之前的演出都不获成功.1826年进巴黎音乐学院后,他还陆续写出大合唱《爱米莉娅与唐克莱特》、戏剧《浮士德》配乐和根据托玛斯•莫尔(T.Moore,1779-1852)的诗写成的《爱尔兰歌曲九首》等,1830年还以大合唱《萨达纳帕尔》(Sardanapale)获得罗马大奖,但是,柏辽兹的创作成熟时期却在1830年到1846年之间,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如《幻想》交响曲(1830年)、《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1834年)、《安魂曲》(1836年)和歌剧《贝凡纽多-彻里尼》(1834-1837年)、《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1839年)和《葬礼与凯旋》大交响曲(1840年),以及《浮士德的沉沦》(1846年)等,都是这一个时期的产物.他的《安魂曲》和《葬礼与凯旋》大交响曲,都是为纪念七月革命的阵亡烈士而写的,他的作品的主人公,例如哈罗尔德、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等,都有一种追求善与幸福的坚强信心,都对现实进行着不同方式的反抗,但是他们历尽了种种苦难,终于还是逃避不了毁灭和死亡的命运.---- 主要作品:- 罗马狂欢节序曲Op.9(1844) Le carnaval romain- 本韦努托.切里尼序曲 (1838) Ouverture”Benvenuto Cellini- 精灵之舞 (1846) Danse des sylphes- 浮士德的沉沦Op.24(1845/6)The damnation- 鬼火小步舞曲 (1846) Menuet des feux follets- 拉科奇进行曲 (1846) Marche Rakoczy- 李尔王Op.4(1831)King Lear
2023-01-02 09:10:511

求雏菊电影中所有的插曲

恩 ,这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2023-01-02 09:10:567

常见的古典音乐形式

  所谓古典,其实就是指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至我们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总和。古典音乐里的这个古典和“古典时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样。古典音乐,已经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是西方并逐步意味着全球的主流音乐的一部分。确实如此,时至今日,西方古典音乐如同摩天大厦,而它周边的是大片没有影响力的小房子。前后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乐已经可以用全球主流音乐,乃至为主流文化的代名词了。古典两字已经不代表时间或者历史性,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组曲Suite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套曲Cycle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   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序曲overture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托卡塔toccata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随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rhapsody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练习曲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无词歌songs wighout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浪漫曲Romance   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ballade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夜曲nocturne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谐谑曲scherzo   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曲intermezzo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fugue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卡农canon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轮唱曲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曲invention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vocalization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var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p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船歌barcarolle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elegy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berceuse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嬉游曲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impromptu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新事曲novellette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演绎曲paraphrase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舞曲dance music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小步舞曲menuet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加沃特gavotte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塔兰泰拉tarantella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波尔卡polka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华尔兹waltz   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马祖卡mazurka   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波罗乃兹polonaise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哈巴涅拉habanera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探戈tango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独唱solo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齐唱unison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重唱ensemble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领唱lead a chorus   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合奏ensemble   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伴奏accompaniment   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独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奏unison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室内乐chamber 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2023-01-02 09:11:251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出现多次的歌剧的名称?

"Belle nuit (Barcarolle)" from opera "Les contes d"Hoffmann" (1881) 美丽的夜晚 来自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雅克·奥芬巴赫的经典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2023-01-02 09:11:311

古典钢琴的音乐术语

中世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属于这一时期
2023-01-02 09:11:373

推荐一些世界钢琴名曲,要好听,经典的

童年的回忆致爱利丝雨的印记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神秘花园绵雪
2023-01-02 09:11:552

肖邦有哪些乐曲? 答案要速度 追加分

作品:1.《夜曲》No.1 2.《夜曲》No.2 3.《夜曲》No.5 4.《升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5.《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6.《叙事曲》霍洛维兹 7.《降E大调回旋曲》 霍洛维兹 8.《第二钢琴鸣奏曲》鲁宾斯坦 9.《夜曲》OP.9-1 傅聪 10.《夜曲》OP.32-2 鲁宾斯坦 11.《夜曲》OP.72-1(遗作)鲁宾斯坦 12.《夜曲》OP.72-1(遗作)傅聪 13.《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鲁宾斯坦 14.《喜悦》阿劳 15.《革命练习曲》 No.12 Maurizio Pollini 16.《革命练习曲》 No.12 李赫特 17.《E大调练习曲》(离别) Op.12 No.3 李赫特 18.《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2 No.3 Maurizio Pollini 19.《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 李赫特 21.《夜曲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umous Pires 22.《第2号练习曲》Op.10 No.2 李赫特 23.《夜曲》NO.8 皮尔斯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5.《第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98.《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四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6.《F小调幻想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27.《华丽大圆舞曲》拉赫玛尼诺夫 28.《玛祖卡舞曲》NO.1 29.《玛祖卡舞曲》NO.3 30.《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31.《圆舞曲第九号》李帕蒂 32.《编号外圆舞曲1》阿劳 33.《编号外圆舞曲2》阿劳 34.《编号外圆舞曲3》阿劳 35.《G小调波兰舞曲》Biret 36.《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Maurizio Pollini 37.《降B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38.《B大调夜曲》Op 32 No 1 拉罗查 39.《帕格尼尼回忆变奏曲》傅聪 40.《船歌》 拉罗查 41.《降b小调波兰舞曲》(编号外) Biret 42.《摇篮曲》拉罗查 43.《第一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43.《第一钢琴叙事曲》霍洛维茨 43.《第一钢琴叙事曲》基辛 44.《第一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45.《降G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46.《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 鲁宾斯坦 4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48.《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49.《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50.《E大调第四钢琴谐谑曲》 波哥莱里奇 51.《雨滴》前奏曲 阿格里奇 52.《五首马祖卡》米凯兰杰里 53.《前奏曲28号之24》阿格里奇 54.《前奏曲op45》阿格里奇 55.《升c小调第三号谐谑曲》波哥莱里奇 56.《小狗圆舞曲》李帕蒂 57.《波莱罗舞曲》乌戈尔斯基 58.《华丽变奏曲》齐伯尔斯坦 59.《第一钢琴奏鸣曲》齐伯尔斯坦 60.《c小调即兴幻想曲》李云迪 61.《降G大调第三号即兴曲》阿劳 62.《圆舞曲作品69之2》Dinu Lipatti 63.《夜曲作品27之1》巴伦伯伊姆 64.《音乐会快板》阿什肯纳吉 65.《引子和日耳曼主题变奏曲》瓦萨里 66.《圆舞曲》Op 64 No2李帕蒂 67.《“Hexameron”变奏曲》Ashkenazy 68.《降A大调第一钢琴即兴曲》阿劳 69.《幻想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70.《塔兰泰拉舞曲》乌戈尔斯基 71.《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7》Ivo Pogorelich 72.《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2》Ivo Pogorelich 73.《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6》Ivo Pogorelich 74.《升f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75.《第二号即兴曲》Claudio Arrau 76.《马祖卡》作品63之2和63之3 Harasiewicz 77.《夜曲》作品62之1 Harasiewicz 78.《春天》科尔托 79.《寂静的夜》科尔托 80.《引子和Moore主题变奏曲》Vladimi&Vovka Ashkenazy 81.《第16号夜曲》科尔托 82.《第4号夜曲》科尔托 83.《三首新练习曲》科尔托 84.《练习曲作品25之7》波利尼 85.《冬风练习曲》波利尼 86.《蝴蝶练习曲》波利尼 87.《帕格尼尼威尼斯主题曲》齐伯尔斯坦 88.《c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89.《英雄波兰舞曲》科尔托 90.《夜曲》No.1 Pires 91.《夜曲》No9. Pires 92.《夜曲》No13. Pires 93.《夜曲》No15. Pires 94.《马祖卡》作品33之4.舒拉.切尔卡斯基 95.《夜曲》作品62之2.舒拉.切尔卡斯基 96.《《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舒拉.切尔卡斯基 97.《夜曲》作品27之2 舒拉.切尔卡斯基 98.《圆舞曲》作品34之3 拉赫玛尼诺夫 99.《少女的愿望》 拉赫玛尼诺夫 100.《第三钢琴协奏曲》基辛 101.《第一钢琴叙事曲》米凯兰杰里 102.《夜曲》第五首 Camille Saint-Saens 103.《波兰舞曲》Op. 53 Ignacy Jan Paderewski 104.《第二号钢琴谐谑曲》霍洛维茨 105.《五首马祖卡》2 Michelangeli 106.《夜曲》作品37之2 Novaes 107.《夜曲》No.8 Barenboim 108.《夜曲》No.20 Barenboim109.《第14首圆舞曲》编号外 基辛 108.《圆舞曲“小狗”》陈萨 109.《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Idil Biret
2023-01-02 09:12:074

havanaise op.83的作曲家是谁

拉威尔 (Maurice Ravel) 1875-1937莫里斯-拉威尔 Maurice Ravel (1875-1937) 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七岁开始学钢琴, 十四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早期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光明与阴影中神秘的 游戏,而自我陶醉在冗长的印象中;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则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 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 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 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另外他严守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戒律,而以独创的手法运用这些传统戒律 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对于音乐的描述性,他主张不注重事物的外部,而是关注事物 的本质和浓郁的色彩,并认为真正的诗不能是长篇大论,而是在于真正的感情.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 《波莱罗舞曲》.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 使得此曲广为流传.一、吉普赛女郎-斗牛士-《波莱罗》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 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 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 管弦乐曲.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是一个巨大的 “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 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 的独特效果.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 《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 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采. 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 头上.《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 (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 《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 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 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他的 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 斗牛士的死去.二、儿童组曲《鹅妈妈》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原来是四手联弹钢琴组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 ——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的组曲. 采用儿童题材——内容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1628—1703)、奥努瓦夫人(约1650—1705)和 博蒙夫人(1711—1780)的童话; 为儿童创作——这部组曲是1909年拉威尔为他的好朋友哥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创作的,并把这部 作品献给了他们; 供儿童演奏——1910年4月,这部组曲在巴黎独立音乐协会的一次音乐会上初次演出时,担任 钢琴四手联弹的是六岁的韦尔热尔和十岁的拉米. 《鹅妈妈》作为一部地道的儿童组曲,似乎只差作曲者不是儿童了.但拉威尔告诉我们: “我写这部组曲,目的是要唤起童年时代的诗意,因此手法就必须单纯,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弃不用. ”可见作曲家也是怀着一颗童心来创作的.1911年,拉威尔把《鹅妈妈》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后来又加上了两个乐章,改变了各乐章的次序, 并用间奏曲把它们贯串起来,成为舞剧音乐.舞剧由拉威尔根据贝洛等的鹅妈妈故事编剧, 让娜?于加尔编舞,1912年1月首演于巴黎.这是一出别有情趣的儿童舞剧,拉威尔特地设计了一个 小舞台,演出弗罗丽娜公主之梦的童话故事,显得分外小巧玲珑,稚态可掬.两个扎着黄头巾的 黑孩子担任司幕和换景.故事以睡美人为蓝本,纺车之舞一场,公主在花园里跳舞,她的保姆 坐在纺车旁.公主跌倒在纺车上,锭子刺痛了她的腰.当她着了睡魔,沉睡在卧榻上的时候, 朝廷群臣们围着她跳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接着是一系列的梦:在缓慢的小型圆舞曲伴奏下,开始了 美人与野兽的对话,后来野兽变为一个漂亮的王子.两个黑孩子在间奏曲的乐声中调换布景. 下一个梦是小拇指(矮子)和他的小兄弟们穿过树林,一路撒下面包屑,作为回家时的指路标志. 但当孩子们睡着时,小鸟把路上的面包屑吃了个精光…… 下面的场景是摆设着十八世纪中国古玩的皇宫,宝塔皇后(丑姑娘)和她的情人青蛇在一起. 五声音阶的叮当声和锣声伴奏着东方风味的舞蹈.王子登场,发现弗罗丽娜公主睡在仙园里. 他吻了她一下,公主就醒来了. 《鹅妈妈》舞剧在英、美演出时,常常删了拉威尔为舞剧音乐增写的两乐章和间奏曲,完全按照 《鹅妈妈》组曲五乐章的布局:帕凡舞——魔园——小拇指——睡公主——美人和野兽.演的是一个 小女孩梦中的奇遇,每一乐章都是以她为主角.----- 主要作品:鹅妈妈组曲 (1908) Mother goose suite西班牙狂想曲 (1908) Spanish rhapsody波莱罗 (1928) Bolero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 (1911) Valse nobles et sentimentales丑角晨歌 (1905) Alborada del gracioso夜之幽灵 (1908) Gaspard of the night水之游戏 (1901) Jux d"eau左手钢琴协奏曲 (1931) 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舍赫拉查德 (1903) Shrerazade茨冈 (1924) Tzigane圆舞曲 (1920) La valse高贵而动情的圆舞曲(1911) Noble and sentimntal waltzes肖松 (Ernest Chausson ) 1855-1899---- 埃尔内斯特-肖松 (Ernest Chausson,1855-1899),法国作曲家,生在巴黎,先学法律,二十五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正式学音乐,深受弗兰克的影响.曾参加圣-桑、弗兰克等创立的国民音乐协会,1889年任该会书记. 曾创作《音诗》,独唱与管弦乐《爱与海的诗》、《降B大调交响曲》等,其中已成为小提琴名曲的《音诗》出类拔萃,德彪西曾说:“该曲蕴藏着作曲家卓越的天资.”---- 《音诗 op.25 (1896) Poeme 》:肖松《音诗》,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与管弦乐伴奏的乐曲,但在演出时,往往是用钢琴伴奏来进行的.这首乐曲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杰作,在肖松的所有作品中,它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者肖松的作品体裁广泛,以抒情丰富、充满热情为特色,尤其这首作品可以说是把肖松所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了.乐曲为神秘莫测的缓板,降C大调,3/4拍.在缓慢而又神秘性的序奏之后,独奏小提琴以弱音奏出冥想性典雅的第一主题.管弦乐将它反复之后,独奏小提琴接着展开花奏.之后乐曲转变为"生气蓬勃地",6/8拍.独奏小提琴以全部合奏为背景,用最强奏奏出热情而强烈的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三主题为全曲最华彩的部分,主奏小提琴的深情旋律将乐曲引向高潮段落.接下来是稍缓板,出现开头序奏部的材料,并转为3/4拍的降E大调,以管弦乐再度奏出第一主题,然后由独奏小提琴来承接.小提琴在D大调上以稍慢的速度唱出第一主题,然后进入降E大调,3/4拍,回到原来速度.乐曲由此进入终结部,最后以最弱奏结束全曲.福莱 (Gabriel-Urbain Faure) 1845-1924---- 盖布里埃尔-尤尔贝恩-福莱 (Gabriel-Urbain Faure 1845-1924),法国作曲家,生在法国南部帕米耶,担任过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院长,是法国当时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曾把法国艺术歌曲《帕凡》以及由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改编的同名组曲.他的创作风格精微细致而自然,高雅纯正而流丽.---- 主要作品:梦后Op.7-1 (1878) Apres un reve摇篮曲 Op.16 (1880) Berceuse悲歌 Op.24 (1883) Elegie西西里舞曲 Op.78 (1893)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 法国作曲家朱尔-埃米尔-马斯奈在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靠近圣艾蒂安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后来经营制铁业)家庭.像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小马斯奈的音乐才赋在童年就已显露.十一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他在学院的老师中有著名的作曲家托玛等人;在学期间,他已多次获得学科奖,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而得以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6年马斯内回巴黎后,便致力于探索自己的道路.从1873年起,马斯奈的戏剧音乐作品,如《巴赞的唐恺撒》和《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赢得了公众的承认.在七十和八十年代,达到了他的创作的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年)和《维特》(1886年)在内的几十部歌剧.马斯奈的笔头很快,是一位多产作曲家;除了偶尔写些器乐作品和歌曲外,他的活动领域在于歌剧,主要是喜歌剧.马斯奈的后期创作-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五年,不但没有扩大自己的艺术思想视野,在戏剧效果和表现手法方面也依然如旧,因此他的大部分歌剧虽然轰动一时,过后大都被遗忘.但即使如此,他后期创作中的歌剧《黛依丝》(1894年) 、《莎芙》(1897年)和《唐吉诃德》(1910年),还是很有意思的.马斯奈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但他对法国音乐的影响几乎没有延及二十世纪,人们总是尊他为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天才代表者.马斯内除了勤奋的创作活动外,还长时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课教授(1878-1896年),在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曲家的有布律诺、夏庞蒂埃、施米特、凯什兰(C.Koechlin,1867-1950)和罗马尼亚作曲家埃涅斯库等.马斯奈在三十六岁时(1878年)便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1876年,他已获得荣誉勋位,1899年,又获得二级勋位.1912年8月13日,马斯奈逝世于巴黎.---- 主要作品列表:沉思 Meditation悲歌 Op.10 Elegie夏布里埃(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 法国作曲家,生在昂贝尔,自幼显示音乐才能,但从父命学法律当公务员,同时自学音乐.1877年他的轻歌剧《星》在巴黎喜歌剧院上演后,被承认为专业作曲家,但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直到1880年在慕尼黑听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深受影响后,才决意退职专门从事作曲.他最著名的管弦乐《西班牙交响狂想曲》是他到西班牙旅行采风后的产物.后来被人改成管弦乐的《快乐进行曲》,和声新颖独特,配器手法别出心裁而色彩鲜明,音乐富于幽黩感而健美.他被认为是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法国近代音乐的先行者.---- 主要作品:西班牙狂想曲 (1880) Rapsodie “Espana”快乐进行曲Op.42 Joyeuse marche格温多琳 Gwendoline比才 (Georges Bizet ) 1838-1875----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都德编剧.后配乐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 (1872) L"Arlesienne (Premier Suite)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1872) L"Arlesienne (Deuxiene Suite)美丽的伯斯姑娘组曲 La Jolie Fille de Perth小组曲 (1871) Petite suite卡门第一组曲 Premier Suite “Carmen”卡门 Carmen德谢米雷 Djamileh采朱者 The pearl fishrs吉普赛之歌 (1873/4) Chanson boheme “Les tringles des sistres tintaint”哈巴涅拉舞曲 (1874) Habanera德立勃 (Leo Delibes ) 1836-1891----法国作曲家.1836年2月21日出生于法国的圣日尔曼-迪瓦尔(St.-Germain-du-Val).11岁随母亲移居巴黎.12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曾随作曲家阿道夫?亚当学习.1852年开始在巴黎的莱瑞克剧院(Théatre-Lyrique)任职.1856年创作了第一部小歌剧.1862-1871年担任圣吉恩圣弗朗索瓦教堂任管风琴师.1865年担任巴黎剧院的合唱指挥.1866年创作了第一部芭蕾剧《泉》(La source).1870年第二部芭蕾剧《葛蓓莉娅》(Coppélia)公演.1873年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国王如是说》(Le Roi la dit).1881年受聘为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1884年成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1891年1月16日逝世于巴黎.  德立勃一生创作了20余部舞台剧,而以芭蕾剧最为知名.他的最后一部剧作《卡斯亚》(Kassya),是在他逝世后由马斯奈续成的.他的作品深受柴可夫斯基的推崇.---- 主要作品:葛佩莉亚组曲 Suite “Coppelai”希尔薇亚组曲 Suite “Sylvia,ou La Nymphe de Diane”纳伊拉圆舞曲 (1867) Naila valse拉克美 Lakme国王如是说 The king has said it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圣-桑(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一共写过五部交响曲,但由于作者自己过早地否定早期的两部作品,把它们从作品目录中一笔勾销,因此,现今的这部《第三交响曲》,实际是他在1886年写成的最后一部.圣-桑的作品拥有清澈、严谨、均衡和精致等特点,都同法国的古典传统有联系,但是,圣-桑的作品还有其可贵之处,首先是他敢于创新和不畏避表达感情,因此,他使法国器乐音乐得以从第二帝国时期以来崇尚典雅与精致之中解脱出来,而汇入整个欧洲音乐发展的主流—浪漫主义中去.我们可以看出,圣-桑为他的这部作品写上“纪念李斯特”的辞句不是偶然的.因为十九世纪末叶法国音乐生活的复苏和在二十世纪前法国得以成为国际音乐潮流的先锋,显然同李斯特这位浪漫主义的播火者的影响不无关系.---- 主要作品:动物狂欢节组曲 (1886) Le Carnaval des Animaux-Fantaisie zoologique引子与回旋随想曲Op.28 (1863) introduction et rando capriccioso死之舞Op.40 (1874) Danse macabre哈巴涅拉 Op.83 (1887) Havanaise阿非利加Op.89(1891)Africa死之舞Op.40(1874)Dance of death埃及协奏曲 Op.103(1896) Egyptian concerto亨利八世 HenryⅧ海格立斯的青年时代Op.50(1877)The youth of Hercules管风琴交响曲Op.78(1886) Organ symphony法厄同Op.39(1873) Phaeton奥姆法尔的纺车Op.31(1871) Omphale"s spinning wheel参孙与大利拉Op.47(1877) Samson and Delilah奥芬巴赫 (Jacques Offenbach ) 1819-1880----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原籍德国,科隆犹太教堂乐师之子.从小学习大提琴,183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一年后退学,到喜歌剧院任提琴手.1839年初次以戏剧音乐作曲家的身份出现.一生为巴黎各剧院写过一百零二部舞台音乐作品,大多数是轻歌剧,曾雄霸巴黎乐坛;有些还借题发挥,以巧妙的笔触对时政与第二帝国“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风尚进行讽刺.他被认为是一位真正懂音乐美,闪耀着音乐精神的罕见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遗作)等.---- 主要作品:天堂与地狱序曲 (1858) Orphee aux enfers地狱中的奥菲欧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霍夫曼的故事 The tales of Hoffmann船歌 (1877/80) Barcarolle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 1818-1893-----法国作曲家.1818年6月17日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古诺从小热爱音乐,并受到母亲的关怀和引导.183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雷哈和勒叙厄尔(Lesueur)学习音乐理论,后又随阿莱维(Halévy)和帕埃尔(Paer)学习对位和作曲.1839年以康塔塔《斐尔南德》(Fernand)获罗马作曲大奖,得以公费在罗马学习三年,此间他接触到了大量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艺术,他也热衷于宗教音乐的研究,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离开意大利后,他访问了维也纳,在那里写下了一些宗教作品,并自己担任指挥,在圣查尔斯教堂演奏.1842年返回巴黎后,被任命为外国传教团(Missions Etrangeres)合唱指挥,还组织过“古诺合唱团”.此后,由于宗教的责任感,他在圣叙尔皮斯(Saint-Sulpice)神学院参加了两个学习的神学学习,但并没有接受神职,1848年结束学习后继续担任合唱指挥.而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仰,他谱写了大量宗教作品.1851年起,古诺开始致力于歌剧的创作,写下了《萨福》(Sapho)、《突变的医生》(Le médecin malgré lui)、《浮士德》(Faust)、《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等成功的歌剧.1852年起,他担任了俄耳菲昂联合合唱协会的指挥.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他不得不离开巴黎,到伦敦住了几年.1875年返回法国后,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1882年完成了宗教剧《救赎》(The Redemption),1885年完成了他最后的一部优秀歌剧《生与死》(Mors et Vita).1893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圣克卢(St. Cloud).古诺是法国知名的歌剧作家,一生写了12部歌剧,这些作品高下不一,最成功的是《浮士德》,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歌剧以外,他还写了许多歌曲,其中根据巴赫《C大调前奏曲》而创作的《圣母颂》,至今传唱不衰.梵蒂冈的国歌《教皇进行曲》,也是他的作品.-----主要作品列表:微风圆舞曲 (1859) Valse “Faust”小夜曲(1855) Serenade浮士德 Faust罗米欧与朱丽叶 Romro and Juliet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最伟大的代表者赫克特-柏辽兹,在1803年12月11日生于法国南部小城科特?圣安德列(Cote-aint-Andre).1821年,遵从父亲的决定,柏辽兹到巴黎学医,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没有放弃学习音乐的一切机会:他参加歌剧院的演出,在巴黎音乐学院图书馆阅读总谱;在这时上演的格鲁克的歌剧《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和贝多芬的交响曲,使他深深激动不已,从而坚定了从事音乐工作的决心.柏辽兹的创作活动,早在他到巴黎之前便已开始,但他在这时写出的一些室内乐作品,并未为出版商所采用.一般地说,柏辽兹的创作以1823年写出的《弥撒》为起点,虽然这部作品在1825年和在此之前的演出都不获成功.1826年进巴黎音乐学院后,他还陆续写出大合唱《爱米莉娅与唐克莱特》、戏剧《浮士德》配乐和根据托玛斯?莫尔(T.Moore,1779-1852)的诗写成的《爱尔兰歌曲九首》等,1830年还以大合唱《萨达纳帕尔》(Sardanapale)获得罗马大奖,但是,柏辽兹的创作成熟时期却在1830年到1846年之间,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如《幻想》交响曲(1830年)、《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1834年)、《安魂曲》(1836年)和歌剧《贝凡纽多-彻里尼》(1834-1837年)、《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1839年)和《葬礼与凯旋》大交响曲(1840年),以及《浮士德的沉沦》(1846年)等,都是这一个时期的产物.他的《安魂曲》和《葬礼与凯旋》大交响曲,都是为纪念七月革命的阵亡烈士而写的,他的作品的主人公,例如哈罗尔德、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等,都有一种追求善与幸福的坚强信心,都对现实进行着不同方式的反抗,但是他们历尽了种种苦难,终于还是逃避不了毁灭和死亡的命运.---- 主要作品:- 罗马狂欢节序曲Op.9(1844) Le carnaval romain- 本韦努托.切里尼序曲 (1838) Ouverture”Benvenuto Cellini- 精灵之舞 (1846) Danse des sylphes- 浮士德的沉沦Op.24(1845/6)The damnation- 鬼火小步舞曲 (1846) Menuet des feux follets- 拉科奇进行曲 (1846) Marche Rakoczy- 李尔王Op.4(1831)King Lear
2023-01-02 09:12:211

求肖邦的所有曲子的名字,要全

  萧邦的名曲:  Op代表作品编码,例如Op.10-3表示作品十号的第三首。  圆舞曲(华尔滋) (Waltzes)  萧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萧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萧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萧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夜曲(Noctu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萧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萧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萧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萧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4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4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萧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萧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萧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马厝卡舞曲(Mazurkas)  马厝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萧邦创作了55首马厝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厝卡舞曲降B大调Op.7-1  奏鸣曲(Sonatas)  萧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萧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2023-01-02 09:12:272

肖邦的钢琴作品都有哪些?

  1,圆舞曲(华尔兹)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肖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肖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肖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肖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肖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肖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肖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肖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肖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肖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2023-01-02 09:12:381

贝多芬的所有曲子

[编辑本段]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 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 Op.21 1794--1796 C大调 第二交响曲 Op.36 1801-1802.10 D大调 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 1803-1804 降E大调 第四交响曲 Op.60 1806.10 降B大调 第五交响曲“命运”Op.67 1804-1808 C小调 第六交响曲“田园”Op.68 1807---1808 F大调 第七交响曲 Op.92 1811-1812.6 A大调 第八交响曲 Op.93 1811-1812.10 F大调 第九交响曲“合唱”Op.125 1824.2 D小调 第十交响曲 (遗稿) 战争交响曲 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 协奏曲: 第一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调 第二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大调 第三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调 第四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调 第五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8 降E大调 第六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D Op.61 1807 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E flat WoO.4 1784 钢琴与乐队的降B大调回旋曲 Rondo for Pinao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WoO.6 1795 合唱幻想曲 Fantasie fur Klavier,Chor Und Orchester Op.80 1808 C小调 协奏曲 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 Triple Concerto for vilin Cello and Piano Op.56 1803-1804 C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61 1806 D大调 浪漫曲两首 2 Romances Op.40 1802-1803 C大调 序曲: 莱奥诺拉 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艾格蒙特 Egmond 1809 科里奥兰 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 斯蒂芬国王 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向大厦献礼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 骑士芭蕾音乐 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命名日庆典序曲 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调 雅典的废墟 The ruins of Athens Op.113 室内乐: 第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 Op.18.1 1799.6 F大调 第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2 Op.18.2 G大调 第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3 Op.18.3 D大调 第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4 Op.18.4 1795 C小调 第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5 Op.18.5 A大调 第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6 Op.18.6 降B大调 第七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7 Op.59.1 1806 F大调 第八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8 Op.59.2 1806 E小调 第九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9 Op.59.3 1806 C大调 第十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0 Op.74 1809 降E大调 第十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1 Op.95 1810 F小调 第十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2 Op.127 1823 降E大调 第十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3 Op.130 1825 降B大调 第十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4 Op.131 1826 升C小调 第十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5 Op.132 1824-1825 A小调 第十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6 Op.135 1826.10 F大调 大赋格曲 Grosse Fugue in B flat Op.133 降B大调 弦乐4重奏 String quartet in F Hess 34 1801-1802 F大调 钢琴4重奏 Piano qiartets WoO.36 1785 第一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1 Op.3 1796 降E大调 第二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2 Op.8 1796-1797 D大调 第三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3 Op.9..1 1796-1798 G 大调 第四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4 Op.9.2 1796-1798 D大调 第五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5 Op.9.3 1796-1798 C小调 第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1 Op.1.1 1792 降E大调 第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2 Op.1.2 1793-1794 G大调 第三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3 Op.1.3 1793-1794 C小调 第四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4 Op.11 1798 降B大调 第五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5 Op.70.1 1808 D大调 第六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6 Op.70.2 1808 降E大调 第七钢琴3重奏(大公) Piano trio No.7 Op.97 1811 降B大调 第八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8 WoD.39 降B打调 第九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9 WoD.38 1790-1791 降E大调 第十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0 Op.44 1792 降E大调 第十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G No.11 Op.121a 1803 G小调 第十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2 Op.38 1802-1803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1 Op.5.1 1796-1797 F大调 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2 Op.5.2 G小调 第三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3 Op.69 1808 A大调 第四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4 Op.102.1 1815 G大调 第五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5 Op.102.2 1815 D大调 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 Variationens for Cello and Piano 第1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1 1795 D大调 第2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2 1795 A大调 第3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3 1795 降E大调 第4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23 1800 A小调 第5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Violin Sonata No.1 Op.24 1800 F大调 第6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1 1802 A大调 第7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2 C小调 第8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3 G大调 第9号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 Violin Sonata No.1 Op.47 1803 A大调 第10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96 1811-1812 G大调 第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 Op.2.1 1795 F小调 第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 Op.2.2 1795 A大调 第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 Op.2.3 1795 C小调 第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4 Op.7 1796-1797 E大调 第5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5 Op.10.1 1796-1798 C小调 第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6 Op.10.2 F大调 第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7 Op.10.3 D大调 第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 Piano Sonata No.8 Op.13 1798-1799 C小调 第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9 Op.14.1 1798-1799 E大调 第1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0 Op.14.2 G大调 第1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1 Op.22 1800 降B大调 第1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降A大调 第1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降E大调 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Piano Sonata No.14 Op.27.2 1801 升C小调 第15号钢琴奏鸣曲(田园) Piano Sonata No.15 Op.28 1801 D大调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6 Op.31.1 1801-1802 G大调 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调 第1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8 Op.31.3 降E大调 第1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9 Op.49.1 1805 G大调 第2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0 Op.49.2 G大调 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 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C大调 第2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2 Op.54 1804 F大调 第23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F小调 第2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4 Op.78 1809 升F大调 第25号钢琴奏鸣曲(杜鹃) Piano Sonata No.25 Op.79 1809 G大调 第26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Piano Sonata No.26 Op.81a 1809 降E大调 第2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7 Op.90 1814 E小调 第2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8 Op.101 1815-1816 A大调 第29号钢琴奏鸣曲(钢琴) Piano Sonata No.29 Op.106 1818-1819 降B大调 第3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0 Op.109 1818 E大调 第3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1 Op.110 1821 降A大调 第3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2 Op.111 1819-1822 E小调 为选帝候而作的奏鸣曲 Kurfursten Sonates WoD.47 1782-1783 降E大调 变奏曲 英雄变奏曲 Eroica Variations Op.35 降E大调 变奏曲 狄亚贝里变奏曲 Diabelli Variations Op.120 1823 C大调 变奏曲 32段变奏曲 32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C minor WoD.80 1806-1807 C小调 变奏曲 为钢琴而作的变奏曲(14首) Variationen for Piano 变奏曲 根据德莱斯勒的进行曲主题的变奏曲9首 9 Variationen uber einen Marsch Von E. C. Dressler WoD.63 1781 C小调 声乐作品: 神剧 基督在橄榄山上 Oratorium “Christus am olberg” Op.85 1803 降E小调 弥撒曲 庄严大弥撒 Missa Solemnis Op.123 1818-1823 D大调 弥撒曲 弥撒曲 Mass in C Op.86 1807 C大调 清唱剧 <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Kantate “Meeresstille und gluckliche Fahrt” Op.112 1814-1815 D大调 合唱曲 合唱曲13首 Choral Works Op.121b 歌剧 费德里奥 Fidelio Op.72 1802-1805贝多芬著名音乐作品赏析 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 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 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 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 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第九交响曲“合唱” 直到贝多芬的暮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历练之后,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开始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芬先后搬了四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虽然经历的时间不算短,但作品的创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几乎是一气呵成。在很多人看来,这时候可以迎接欢呼和胜利了。 但情况恰恰并非如大多数人所想,因为《第九交响曲》的首演充满了坎坷。按照合同,这部作品原本应该放到英国的伦敦去首演,但是贝多芬依然觉得音乐之都维也纳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在当时的维也纳受到了罗西尼歌剧的强大冲击,有些人甚至攻击贝多芬的音乐已经过时。面对这种状况,作曲家又想把首演改到柏林去进行。这时候维也纳听众熬不住了,反而又强烈的呼吁《第九交响曲》应该在维也纳首演,很多人联名写信给作曲家要求他留在维也纳,信中充满了真切的感情。贝多芬为此回心转意,开始筹划作品在维也纳的首次演出。 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问题。贝多芬的这部作品,确实是对乐团乐手的严峻考验,有不少段落演奏起来颇具难度,需要乐手有扎实的功底和优秀的技巧。而且《第九交响曲》也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引入人声的交响曲作品,其中一些高难度的段落令当时参加首演排练的歌唱家的表现不够完美,而使贝多芬恼怒。综合这些因素,第一次合练的效果很差,有人甚至建议贝多芬改动某些段落,以减小表现上的难度。但是对艺术追求完美的乐圣坚持自己的理念,没有改动一个音符。为此,演出日期不得不一改再改。 幸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练逐渐有了起色,并且越来越好!终于,在1824年5月7日,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演音乐会隆重举行!这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久违的欢呼、久违的热烈,重新回到贝多芬的周围。当整部作品演奏完毕之后,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异的场面,或许这是我们这代人一生都难以看到的音乐会场景——观众们近乎疯狂的鼓掌、欢呼,很多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人群不住的朝着舞台的方向拥去,人们被这恢宏的旋律所打动,已经顾不得礼仪。而作曲家本人虽然因为耳聋,已经听不到任何欢呼声和掌声,却依旧被这超乎寻常的热情场面激动得晕厥过去,一度不省人事…… 如今距离1824年的首演盛况,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却成为了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在这两百年岁月中,几乎所有的后辈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业余的听众被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音乐哲理、音乐气度所感染!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本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而事实上,本曲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炉火纯青的贝多芬,又设计出众多崭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稳的结构中蕴含着壮阔的波澜、变化无穷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钢琴的花奏开始的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 贝多芬自1808年开始着手创作此曲,并于第二年完成。当时由于拿破仑率领法军占领了维也纳,使得本曲迟迟不能上演。据说在法军四处作乱的时节,贝多芬曾遇见法军军官,他当即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如果我对于战术也像对对位法一样有深入了解的话,非给你一点颜色看看不可! ”直到1811年,本曲才在德国的莱比锡得以首次公演。当时的音乐杂志《大众音乐报》曾这样评价本曲:“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已经创作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创造力、最富想象力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同时也是在技巧上最为艰深的一部。”
2023-01-02 09:12:446

请翻译以下曲目

CD701~04 是肖邦的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别名“葬礼进行曲”(肖邦最著名的奏鸣曲)05~08 是肖邦的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09 是一首幻想曲CD8是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分别为e小调第一首和f小调第二首CD9是肖邦的十四首圆舞曲其中的第六首别名“小狗”第六、第七首很著名(此外我还喜欢第十四首,是肖邦早期的作品,没有作品编号)CD10大部分曲目我没听过,不太清楚。但最后一首我听过,是《平静的行板与辉煌壮丽的大波兰舞曲》
2023-01-02 09:13:051

能不能准确翻译一下这些肖邦作品

第一辑:钢琴协奏曲CD1:弗雷德里克.肖邦,钢琴协奏曲:1、钢琴协奏曲第一号,作品11,庄严的快板2、钢琴协奏曲第一号,作品11,浪漫曲,小广板3、钢琴协奏曲第一号,作品11,回旋曲,活泼地4、钢琴协奏曲第二号,作品21,庄严地5、钢琴协奏曲第二号,作品21,小广板6、钢琴协奏曲第二号,作品21,活泼的快板CD2:弗雷德里克.肖邦,为钢琴和乐队所作之21、《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变奏曲,作品22、波兰民谣幻想曲,作品133、克拉克瓦克回旋曲,作品144、平稳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罗乃兹舞曲,作品22之1,宁静地5、平稳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罗乃兹舞曲,作品22之2,更快的快板第二辑:叙事曲与练习曲CD3:弗雷德里克.肖邦,叙事曲 Cd11、g小调叙事曲第一号,作品232、F大调叙事曲第二号,作品383、降A大调叙事曲第三号,作品474、f小调叙事曲第四号,作品525、f小调幻想曲,作品496、f小调练习曲第一号,为特殊技术而写的新练习曲,《迷人的微吟》7、降A大调练习曲第二号,为特殊技术而写的新练习曲8、降D大调练习曲第三号,为特殊技术而写的新练习曲9、c小调葬礼进行曲10、D大调埃塞克斯舞曲第一号11、G大调埃塞克斯舞曲第二号12、降D大调埃塞克斯舞曲第三号CD4:弗雷德里克.肖邦,叙事曲,Cd21、C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1,《逃亡圣咏曲》2、a小调练习曲,作品10之2,《半音》3、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3,《离别》4、升c小调练习曲,作品10之4,《激流》5、降G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5,《黑键》6、降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67、C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78、F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89、f小调练习曲,作品10之910、降A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10(原来的资料这里写错了)11、降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1212、c小调练习曲,作品10之12,《革命》13、降A大调练习曲,作品25之1,《牧羊人的风笛》14、f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2,《天使的火轮》15、F大调练习曲,作品25之316、a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417、e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518、升g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6,《三度》(原来的资料也写错了)19、升c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7(这里也原来也写错了)20、降D大调练习曲,作品25之821、降G大调练习曲,作品25之9,《蝴蝶》22、b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1023、a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11,《冬风》24、c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12,《大海》25、升F大调船歌,作品6026、降D大调摇篮曲,作品57
2023-01-02 09:13:111

肖邦的代表作品有?

好全~~~~~~~~~~~~~~~~~~~~
2023-01-02 09:13:176

音乐术语

  套曲Cycle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组曲Suite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单乐章的标题****响音乐  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序曲overture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托卡塔toccata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随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rhapsody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练习曲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无词歌songs wighout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浪漫曲Romance  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ballade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夜曲nocturne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谐谑曲scherzo  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曲intermezzo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fugue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卡农canon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轮唱曲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曲invention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vocalization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var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p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船歌barcarolle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elegy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berceuse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嬉游曲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impromptu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新事曲novellette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演绎曲paraphrase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舞曲dance music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小步舞曲menuet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加沃特gavotte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塔兰泰拉tarantella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波尔卡polka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华尔兹waltz  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马祖卡mazurka  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波罗乃兹polonaise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哈巴涅拉habanera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探戈tango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独唱solo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齐唱unison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重唱ensemble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领唱lead a chorus  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合奏ensemble  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伴奏accompaniment  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独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奏unison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室内乐chamber 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2023-01-02 09:13:4014

肖邦钢琴曲全集

2023-01-02 09:14:435

柴可夫斯基船歌英文是什么?

《船歌》June—Barcarolle 三部曲式,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荡漾,舒缓的第一部分主题温和中略带忧郁,使人仿佛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
2023-01-02 09:15:301

船歌的由来

船歌(Barcarolle),源自意大利语“barca”,意为“船”,流传于威尼斯,以6/8或12/8拍伴奏,后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雅克·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美丽的夜晚〉和肖邦的钢琴独奏曲〈船歌〉(升F大调,作品60号)较为著名。另外,门德尔松《无言歌》(钢琴独奏曲集)中的三首〈威尼斯船歌〉(作品19、30及62)及柴科夫斯基《四季》中的〈六月〉,也都很有名。其中,门德尔松的作品对有节奏地荡漾在威尼斯斜阳中、波光凌凌的水面上的贡多拉的描绘最为生动、迷人。
2023-01-02 09:15:361

常见的古典音乐形式

常见的古典音乐形式   所谓古典,其实就是指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至我们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总和。古典音乐里的这个古典和“古典时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样。古典音乐,已经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是西方并逐步意味着全球的主流音乐的一部分。确实如此,时至今日,西方古典音乐如同摩天大厦,而它周边的是大片没有影响力的小房子。前后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乐已经可以用全球主流音乐,乃至为主流文化的代名词了。古典两字已经不代表时间或者历史性,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组曲Suite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奏鸣曲Sonat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交响曲symphony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套曲Cycle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协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   音诗poeme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序曲overture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托卡塔toccata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随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狂想曲rhapsody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练习曲study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无词歌songs wighout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浪漫曲Romance   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叙事曲ballade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夜曲nocturne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谐谑曲scherzo   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间奏曲intermezzo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赋格曲fugue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卡农canon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轮唱曲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创意曲invention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练声曲vocalization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回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变奏曲variation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进行曲march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晨歌alborada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田园曲pastorable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船歌barcarolle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悲歌elegy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摇篮曲berceuse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嬉游曲divertimento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即兴曲impromptu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小品bagatelle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新事曲novellette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演绎曲paraphrase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舞曲dance music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小步舞曲menuet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加沃特gavotte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塔兰泰拉tarantella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波尔卡polka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华尔兹waltz   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马祖卡mazurka   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波罗乃兹polonaise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哈巴涅拉habanera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探戈tango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独唱solo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齐唱unison   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重唱ensemble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领唱lead a chorus   由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   两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演唱形式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合奏ensemble   由多种乐器组成,常按乐器种类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的演奏形式    钢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伴奏accompaniment   由一件或多件乐器奏出,用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也常称为伴奏    独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乐器,常用其他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奏unison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室内乐chamber music   通常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两件乐器分奏两个声部的室内乐    三重奏Trio   由三件乐器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三重奏string 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个声部的室内乐   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由钢琴与另两件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演奏的室内乐    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乐器分奏四个声部的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 ;
2023-01-02 09:15:411

西伊斯蒙德·塔尔贝格的作品

塔尔贝格Sigismond Thalberg作品列表:Works with opus numbers:Op. 1 Fantaisie et Variations sur des differens Motifs de l"opéra Euryanthe de C. M. v. Weber.Op. 2 Fantaisie et Variations sur un thême ecossais.Op. 3 Impromptu sur des thèmes favoris de l"Opéra Le Siège de Corinth de Rossini.Op. 4 Douze Valses.Op. 5 Hommage à Rossini, Motifs de l"opéra Guillaume Tell varié.Op. 5 Grand concerto pour piano et orchestre.Op. 6 Fantaisie pour le Piano-Forte sur des motifs favoris de l"Opéra Robert le Diable de Meyerbeer.Op. 7 Grand divertissement pour pianoforte et cor (ou violoncelle), avec accompagnement d&acute;orchestre.Op. 8 Sechs Deutsche Lieder, Erstes Heft[1] Ihre Augen: Du hast Diamanten und Perlen.[2] Der Wanderer: In Windsger&auml;usch.[3] Abreise: Der Mond, der scheinet so bleich.[4] Fr&ouml;hliches Scheiden: Gar fr&ouml;hlich kann ich scheiden.[5] Die Nonne: Im stillen Klostergarten.[6] Der Reitersmann: Kaum gedacht, war der Lust ein End gemacht.Op. 9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La Straniera de Bellini.Op. 10 Grande Fantaisie et Variations sur un Motif de l"Opéra de V. Bellini I Montecchi et Capuleti.Op. 11 Sechs deutsche Lieder, Zweites Heft[7] Lebe wohl: Sch&ouml;ne Wiege meiner Leiden.[8] Der Strom: Berg und Burgen schauen herunter.[9] Mitgefühl: Und wüsstens die Blumen.[10] Hass und Liebe: Sie haben mich gequ&auml;let.[11] Die Thr&auml;ne: Was will die eins&auml;me Thr&auml;ne.[12] Tr&auml;umen und Wachen: Ich hatt&acute;im Traum geweinet.Op.12 Grande Fantaisie et Variations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Norma de Bellini.(Also: Op. 12 Grand duo pour deux pianos sur des motifs de &laquo;Norma&raquo; de Bellini, with &Eacute;mile Prudent).Op. 13 Sechs deutsche Lieder, Drittes Heft[13] Des J&auml;gers Haus: Hier andem grünen Walde.[14] Der todte Müller: Die Sterne über&acute;m Thale.[15] Sprache der Liebe: Ich hab&acute;es den Blumen gesagt.[16] Ein Kamerad: Einen guten Kameraden fand ich.[17] Todtengr&auml;berlied: Wie doch so schnell der Mensch vergisst.[18] Im Dunkeln: Sie haben heute Abend Gesellschaft.Op.14 Grande Fantaisie et Variations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Don Juan de Mozart.Op.15 Caprice.Op.16 Deux Nocturnes.Op.17 Deux airs russes variés.Op.18 Les Soirées musicales de Rossini: Divertissement sur des motifs favoris de Rossini.Op.19 Deuxième caprice.Op.20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acute;opéra &laquo;Les Huguenots&raquo; de Meyerbeer.Op.21 Trois Nocturnes.Op.22 Grande fantaisie.Op.23 Sechs deutsche Lieder, Viertes Heft, Lieder des Einsiedlers[19] Einsiedlers Blumen / Seine Blumen, Ihr blühet wohl, liebe Blumen.[20] Seine Harfe, O Harfe! Dir hab&acute;ich frühe.[21] Sein Kreuz, Sie wanden Dir eine Kron.[22] Seine Glocken, Oft wenn ich verzag im Kampfe.[23] Sein Grab, Dies Grab hat mir gegraben.[24] Sein Begr&auml;bnis, Und bin ich dereinst verschieden.Op. 24 Sechs deutsche Lieder, Fünftes Heft.[25] Abend: Lass Kind, lass meinen Weg mich ziehen.[26] Die Ruinen: Seht ihr, dort oben am Hügel.[27] Thr&auml;nen, No. 1: Was ist&acute;s, Vater, was ich versprach.[28] Thr&auml;nen, No. 2: Nicht der Thau, Trau und nicht der Regen.[29] Im Herbst: Ein kalter Todesschauer.[30] Segen der Grossmutter: Traum der eignen Tage.Op. 25 Sechs deutsche Lieder, Sechstes Heft[31] An den Frühling: Was lockst du mich.[32] Heimlicher Schmerz: Hast du Schmerzen je getraten.[33] Erwachen: Ich schlief wohl eine lange Nacht.[34] Stille der Nacht: Die Sterne blicken trübe.[35] An den Mond: Wie blickst du feucht und trübe.[36] Der Ring: Du Ring am meinem Finger.Op. 26 Douze Etudes.Op. 26a (?) Deux &acirc;mes, Mélodie pour piano seul.Op. 27 God save the King and Rule Britannia, Grande fantaisie,Op. 28 Nocturne.Op. 29 Sechs deutsche Lieder, Siebentes Heft[37] Des J&auml;germ&auml;dchens Klage: Jetzt wohl geht auf &ouml;den Wegen.[38] Der Traum: Im Traum sah ich die Geliebte.[39] Der Verlobten: Wenn deine Hochzeit nahet.[40] Die Unglückliche: In Deinen sch&ouml;nen Augen.[41] Sommernacht: Schweigend ruh&acute; ich hier.[42] Abschied: In meinem dunkeln Leben.Op. 30 Sechs deutsche Lieder, Achtes Heft[43] Nacht: So schaurig ist die finstere Nacht.[44] Vor meiner Wiege: Das also, das ist der enge Schrein.[45] Der Findling: Ich habe keinen Vater.[46] Wanderers Liebesschmerz I: Es ist für schlimme Augen.[47] Wanderers Liebesschmerz II: Ob sie meiner wohl gedenkt.[48] Warum?: Warum sind denn die Rosen so blass.Op. 31 Scherzo.Op. 32 Andante.Op. 33 Fantaisie sur des thèmes de l"opéra Mo&iuml;se de G. Rossini.Op. 34 Divertissement sur un thème de l"opéra de Jules Benedict „The Gipsy"s Warning“.Op. 35 Grand nocturne.Op. 36 Six morceaux[1] La cadence. Impromptu en forme d&acute;étude.[2] Etude de perfection.[3] Mi manca la voce de l&acute;opéra &laquo;Mo&iuml;se&raquo; de Rossini.[4] La Romanesca, Fameux air de danse du 16ème siècle.[5] Canzonette italienne, Felice donzella de Dessauer.[6] Romance sans paroles.[7] Nocturne, (see also: Op. 51bis).[1][8] Deuxième romance, (A catalogue entry only, the work has not yet been identified.).[9] Valse, Pauline de Charles de Saint Robert.[10] Duo de l&acute;opéra &laquo;Der Freischütz&raquo; de Weber, (see also: Op. 70b & Op. 70,11).Op. 37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Oberon de C.M. de Weber.Op. 38 Romance et Etude.Op. 39 Souvenir de Beethoven, Fantaisie.Op. 40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a Donna del Lago.Op. 41 Deux Romances sans Paroles[2]Op. 42 Grande Fantaisie sur la Sérénade et le Menuet de Don Juan.Op. 43 Grand duo concertant pour piano et violon sur des motifs de l&acute;opéra Les Huguenots, with Bériot.Op. 44 Andante final de Lucie de Lammermoor varié.[3]Op. 45 Thême et Etude.Op. 46 Grand Caprice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la Sonnambula.Op. 47 Grandes Valses brillantes.Op. 48 Grand Caprice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Charles VI de Halévy.Op. 49 Grand Duo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de V. Beatrice di Tenda, piano and violin, with Heinrich Panofka.Op. 50 Fantaisie sur l"opéra Lucrezia Borgia de DonizettiOp. 51 Grande Fantaisie sur l"opéra Semiramide de RossiniOp. 51 bis Nocturne.Op. 52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La Muette de Portici.Op. 53 Grande fantaisie sur Zampa de F. Herold.Op. 54 Grand Duo concertant sur La Sémiramide de Rossini, piano and violin, with Bériot.Op. 55 Le Depart, Romance en forme d&acute;Etude.Op. 56 Grande sonate.Op. 57 Decameron, Dix Morceau pour le Piano servant d&acute;Ecole préparatoire à l&acute;Etude de ses Grandes Compositions.No.1 Fantaisie sur I Puritani.No.2 Fantaisie sur de thèmes de l&acute;Opéra Der Freischütz.No.3 Fantaisie sur Le Pré aux Clercs.No.4 Fantaisie sur Norma.No.5 Fantaisie sur des mélodies de F. Schubert.No.6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acute;Opéra La gazza ladra.No.7 Fantaisie sur l&acute;Opéra Cenerentola de G. Rossini.No.8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Anna Bolena.No.9 Caprice sur des thèmes de l&acute;Opéra Le Prophète de G. Meyerbeer.No.10 Airs irlandais variés.Op. 58 Grand Caprice sur la marche de l"Apothéose de Berlioz.Op. 59 Marche funèbre variée.[4]Op. 60 Barcarolle.Op. 61 Mélodies styriennes, Grande fantaisie.Op. 62 Valse mélodique.Op. 63 Grande fantaisie sur le Barbier de Séville, Opéra de Rossini.Op. 64 Les capricieuses, Valses pour piano.Op. 65 Tarantelle.Op. 65 Souvenir de Pesth, Airs hongrois variés.Op. 66 Introduction et Variations sur la Barcarolle de l"Opéra L"Elisire d"amore de Donizetti.Op. 67 Grande Fantaisie sur des motifs de l"Opéra Don Pasquale de Donizetti.Op. 68 La Fille du Régiment, Opéra de Donizetti, Fantaisie.Op. 69 Trio pour piano, violon et violoncelle.Op. 70 L&acute;art du chant appliqué au piano.Series I[1] Quatuor de l&acute;Opéra: I Puritani de Bellini.[2] Tre giorni, Air de Pergolese.[3] Adelaide de Beethoven.[4] Air d&acute;&Eacute;glise du célèbre chanteur Stradella.[5] Lacrimosa tiré du Requiem de Mozart and Duo des Nocces de Figaro, Opéra de Mozart.[6] Perchè mi guardi e piangi, Duetto de Zelmira, Opéra de Rossini.Series II[7] Bella adorata incognita, Romance de l"Opéra Il Giuramento de Mercadante.[8] Choeur des conjurés de l"Opéra Il crociato de Meyerbeer.[9] Einsam bin ich nicht alleine, de l&acute;Opéra Preciosa de Weber.[10] Le Meunier et le torrent tiré des Chansons de la Meunière de Fr. Schubert.[11] Duet de l&acute;Opéra Der Freischütz de Weber.[12] Il mio tesoro, Air de l&acute;Opéra Don Juan de Mozart.[5]Series III[13] Sérénade de l&acute;Opéra Le barbier de Seville de Rossini.[14] La dove prende, de l&acute;Opéra La fl&ucirc;te enchantée de Mozart.[15] Barcarolle de l&acute;Opéra Gianni di Calais de Donizetti.[16] Trio et Duetto La ci darem la mano, de l&acute;Opéra Don Juan de Mozart.[17] Sérénade de l&acute;Opéra L&acute;amant jaloux de Grétry.[18] Assisa a piè d&acute;un salice, de l&acute;Opéra Otello de Rossini.Series IV[19] Casta diva, Cavatine de Norma de Bellini.[20] Mon coeur soupire, Air du Marriage de Figaro.[21] Quatuor d&acute;Euryanthe de Weber.[22] David sur le rocher blanc, Ancien air de Barde du Pays de Galles.[23] Chanson et Choeur de Jahreszeiten de Haydn.[24] Fenesta vascia, Chanson napolitaine.Op. 71 Florinda, Opéra de S. Thalberg, Six Transcriptions.Op. 72 Home! Sweet Home!, Air anglais varié.Op. 73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Air irlandais varié.Op. 74 Souvenir d"Amerique, Lilly Dale, varié.Op. 75 Pensées musicales, Les soirées de Pausilippe, Hommage à Rossini.Op. 76 Célèbre Ballade.Op. 77 Grande Fantaisie de Concert sur l"Opéra Il Trovatore de Verdi.Op. 78 La Traviata, Fantaisie pour piano.Op. 79 Trois mélodies de Franz Schubert transcrites, tirées de Winterreise et de Sch&ouml;ne Müllerin[1] L"Illusion, (Illusion).[2] La curieuse, (Die Neugierige).[3] La poste, (Die Post).Op. 79 Romance dramatique.Op. 80 La Napolitana.Op. 81 Souvenir de Ballo in Mascera de Verdi, Fantaisie.Op. 82 Rigoletto, Souvenir pour le piano.Op. 83 (?) Air d"Amazily de Fernand Cortez de Spontini, Transcription.Other, Thalberg mozart magic-flute, Impromptu in A minor......
2023-01-02 09:15:491

有一首歌,其中有这么几句"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歌名《船歌》,歌词如下:船歌 (Barcarolle) - 赵鹏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 呀迎着风儿随浪逐彩霞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 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的家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 呀随着歌儿划向梦里的他嘴儿轻轻唱也不说话 呀水乡温柔像那梦里的画嘴儿轻轻唱也不说话 呀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 呀摇到风儿吹破天凉的秋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 呀鱼儿双双结伴水底游谁的船歌唱的声悠悠水乡温柔来到天凉的秋谁的船歌唱的声悠悠谁家姑娘水乡泛扁舟谁的梦中 他呀不说话 呀谁的他呀 何处是我家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 呀迎着风儿随浪逐彩霞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 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的家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 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扩展资料:《船歌》是歌手赵鹏演唱的一首歌曲。所属专辑《赵鹏 Lpcd45》发行时间:2008-11-10该曲其他版本1、《船歌》邓丽君演唱版本发行于2005-05-08,收录于专辑《邓丽君 永远的珍藏 DSD》中,专辑包含了9首歌。2、《船歌》郭沁演唱版本发行于2017-09-01,收录于专辑《中国新歌声第二季 第8期》中,专辑包含了10首歌。
2023-01-02 09:15:583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四季》,哪一首曲最好听?

六月船歌 吧这首也是最有名最好听的了三拍子的曲风给人以回荡的感觉,犹如船儿在风中荡漾下面是摘录的:《船歌》June—Barcarolle 三部曲式,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荡漾,舒缓的第一部分主题温和中略带忧郁,使人仿佛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
2023-01-02 09:16:151

西方音乐史中,有哪些著名的音乐会?

英国百代唱片公司挑选西方最经典的100首古典音乐制成名为The Top 100 Masterpieces of Classical Music的唱片,仅供参考,网上有多处可下载(格式:Disc 光盘编号: 所属年代 曲目号. 作曲家 - 作品名称(excerpt 为“节选”之意,movement为“乐章”之意))The Top 100 Masterpieces of Classical MusicDisc 1: 1685-17301. Bach - Toccata in D minor2. Pachelbel - Canon in D3. Bach -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1st movement4. Handel - Water Music, Suite No. 2 in D5. Purcell - Trumpet Tune and Air6. Bach - Air (from 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D)7.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 Spring8. Albinoni - Adagio9. Vivaldi - Mandoline Concerto in C, RV 42510. Bach - Minuet and Badinerie (from Orchestral Suite No. 2)Disc 2: 1731-17751. Handel - "Hallelujah" from Messiah2. Gluck - 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 from "Orpheus and Eurydice"3. Bach - Sinfonia in G, from "Christmas Oratorio"4. Mozart -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G, 1st movement5. Handel - Largo, from "Xerxes"6. Vivaldi - Flute Concerto in G minor "La Notte", VI. Allegro7. Handel - 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 from "Solomon"8. Bach - Oboe Concerto in D minor, 2nd movement9. Handel - Concerto grosso in A minor op. 6 No. 410. Mozart -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2nd movementDisc 3: 1776-17871. Mozart - Eine Kleine Nachtmusik, 1st movement2.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 21 in C, 2nd movement ("Elvira Madigan")3. Mozart - The Marriage of Figaro - Overture4. Mozart - Flute Concerto No. 2 in D, 2nd movement5. Mozart - Rondo Alla Turca, from Piano Sonata in A6. Mozart - Don Giovanni - Overture7. Mozart - Horn Conerto No. 3 in E flat, 2nd movement8.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 23 in A, 1st movement9. Mozart - The Marriage of Figaro - March10. Mozart - Serenata NotturnaDisc 4: 1788-18101. Mozart - Symphony No. 40, 1st movement2. Beethoven - "Moonlight" Sonata, 1st movement3. Haydn - Symphony No. 94, "Surprise", 2nd movement4. Mozart - The Magic Flute - Overture5. Beethoven - Fur Elise6. Haydn - Emperor"s Hymn, from Sring Quartet in C7. Beethoven - Symphony No. 5, 1st movement8. Mozart - Clarinet Concerto in A, 2nd movement9. Beethoven - Minuet in G10. Haydn - Trumpet Concerto in E flat, 3rd movementDisc 5: 1811-18411. Rossini - The Barber of Seville - Overture2. Schubert - Symphony No. 8 in B minor, "Unfinished"3. Mendelssohn - Spring Song4. Chopin - Polonaise in A, Op. 40 No. 3, "Military"5. Schubert - Ballet Music in G, from "Rosamunde"6. Weber - Der Freischutz - Overture7. Schubert - Ave Maria8. Mendelssohn - Symphony No. 4 in A, "Italian", 1st movement9. Schumann - Traumerci10. Schubert - German Dance No. 1Disc 6: 1842-18531. Mendelssohn - Wedding March, fro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2. Liszt - Liebestraum No. 3 in A flat3. Verdi - Nabucco - Overture4. Schumann - The Merry Peasant5. Liszt - Hungarian Rhapsody No. 26. Wagner - Lohengrin - Prelude to Act 37. Verdi - La Traviata - Prelude to Act 18. Wagner - Tannhauser - Arrival of the Guests at Wartburg9.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2nd movement10. Suppe - Poet and Peasant - OvertureDisc 7: 1854-18661. Offenbach -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 Overture2. Rubinstein - Melody in F3. Liszt - Les Preludes4. Brahms - Waltz in A flat5. Verdi - The Force of Destiny - Overture6. Grieg - I Love You7. Smetana - The Bartered Bride - Overture8. Offenbach - Barcarolle, from "The Tales of Hoffmann"9. Strauss II - Tritsch Tratsch Polka10. Suppe - Light Cavalry - OvertureDisc 8: 1867-18761. 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1st movement (excerpt)2. Brahms - Cradle Song3. Smetana - The Moldau4. Wagner - Ride of the Valkyries, from "The Valkyrie"5. Grieg - Morning, from "Peer Gynt"6. Bizet - Les Toreadors, from "Carmen"7. Delibes - Notturno, from "Coppelia"8. Tchaikovsky - Marche Slave, Op. 319. Bizet - L"Arlesienne - Intermezzo10. Strauss II - The Blue Danube - WaltzDisc 9: 1877-18931. Tchaikovsky - Polonaise, from "Eugene Onegin"2. Dvorak -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3. Tchaikovsky - Waltz of the Flowers, from "The Nutcracker"4. Rimsky-Korsakov - Alborado, from "Capriccio Espagnol"5. Grieg - The Last Spring6. Dvorak - Slavonic Dance No. 27. Tchaikovsky - The Sleeping Beauty - Introduction8. Wagner - Siegfried"s Death and Funeral March, from "Twilight of the Gods"9. Dvorak -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10. Strauss II - Emperor WaltzDisc 10: 1894-19281. Strauss -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 Fanfare2. Mahler - Symphony No. 5 - Adagietto3. Sibelius - Finlandia4. Rimsky-Korsakov - Dance of the Bumble Bee5. Massenet - Meditation, from "Thais"6. Elgar - Pomp and Circumstance - March No. 17. Dvorak - Humoresque8. Sibelius - Valse Triste9. Strauss II - Vienna Blood - Waltz10. Ravel - Bolero
2023-01-02 09:16:201

感人长笛曲

跳舞娃娃 Dancing Doll (Poupee I alsante) Ed.Poldini 金婚式 La Cinquantaine Gabriel Marie 野蜂飞舞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N.Rimsky-Korsakoff 天鹅 Le Cygne (The Sman) C.Saint-Saens 梦幻曲 Rererie C.Debussy 两把吉他 Two Gnitars Russian Gypsy Folk Song 中国舞曲 Chinese Dance (Nuteracker Snite) P.Tschaikowsky 哈巴内拉舞曲 Habanera (Carmen) G.Bizet 摇篮曲 Cradle Song J.Brahms 秋夜吟 Londonderry Air Irish Folk Song 嘉沃特舞曲 Garotte F.J.Gossec 圣母颂 Are Maria F.Schubert 乘着歌声的翅膀 On Wings of Song F.Mendelssohn 纪念曲 Sonrenir F.Drdla 六月 June (Barcarolle) P.Tschaikowsky 西班牙舞曲 Spanish Dance M.Moszkowski 夜曲 Nocturne F.Chopin 你将会记得我 Then You"ll Remember Me (Bohemian Girl) M.Balfe 小夜曲 Serenade (String Quartette) J.Haydn 寂寞的心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P.Tschaikowsky 大理石厅之梦 I Dreamt tha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 M.Balfe 船歌 Barcarolle (Tales of Hoffmann) J.Offenbach 小夜曲 Serenade G.Pierne G大调小步舞曲 Minuet in G L.V.Beethoven 善变的女人 La Donna e Mobile (Rigoletto) G.Verdi 间奏序曲 Intermezzo Sinfonico (Caralleria Rusticana) P.Mascagni 噢!如此纯洁 Ah! So Pure (Marth) Von Flotow 一分钟华尔兹 Minute Waltz F.Chopin 波兰舞曲 Polonaise (Mignon) A.Thomas F大调旋律 Melody in F Anton Rubistein 春之歌 Spring Song (Songs without Words) F.Mendelssohn 悲伤之歌 Chanson Triste P.Tschaikowsky 华尔兹 Waltz J.Brahms 东方曲调 Orientale (The Kaleidoscope) Cesar Cui 白鸽 La Paloma (The Dove) S.Yradier 幽默曲 Humoreske Anton Dvorak 小夜曲 Serenade (Les Millions D"Arlequin) R.Drigo 印度之歌 Song of India (Legend Sadko) N.Rimsky-Korsakoff 苏尔维格之歌 Solvejg"s Song E.Grieg 摇篮曲 Berceuse (Jocelyn) B.Godard 安妮.罗莉 Annie Laurie Lady Scott 夏日最后的玫瑰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Von Flotow 爱的祝福 Salut d"Amour (Love"s Greeting) E.Elgar 小夜曲 Serenade Franz Drdla 摇篮歌 Cradle Song M.Hauser 爱尔兰洗衣妇 Irish Washerwoman Jig 阿肯隆斯旅行者 Arkansas Traveller Country Dance 鼬鼠跑掉了 Pop Goes the Weasel Virginia Reel 坎贝尔军来了 The Campbells are Coming Scotch Dance 盖瑞.欧文 Garry Owen Irish Jig 爱尔兰人 Paddy Whack Irish Jig 钱鼠 Money Musk Reel 凯瑞舞曲 Kerry Dance Irish Jig 水手的号笛 Sailor"s Hornpipe Dance 渔夫的号笛 Fisher"s Hornpipe Dance 向楼主推荐一个网址: http://www.flutefriends.com/ 长笛爱好者之家
2023-01-02 09:16:261

请问雅马哈P95自带的第一首钢琴曲叫什么名字?

见说明书 后面有全部歌曲名。。
2023-01-02 09:16:312

肖邦的作品有哪些?

  1,圆舞曲(华尔兹)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肖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肖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肖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肖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肖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肖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肖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肖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肖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肖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2023-01-02 09:16:401

肖邦的圆舞曲有哪些?

  1,圆舞曲(华尔兹)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肖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肖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肖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肖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肖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肖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肖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肖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肖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肖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2023-01-02 09:16:491

求一些经典的西方古典音乐~~~急急

推荐排名很高、经典的西方古典音乐: Pachelbel的Canon In D Beethoven 的 Symphony No. 5 Beethoven 的Symphony No. 9: Ode To Joy Beethoven 的Moonlight Sonata Antonio Vivaldi的 Four Seasons George Gershwin的 Rhapsody In Blue Tchaikovsky的 1812 Overture Rimsky-Korsakov的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Mozart的 Eine Kleine Nachtmusik: Allegro Mozart的 Queen Of The NightBach的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Rossini的 William Tell OvertureStrauss的 Blue Danube Orff的 O Fortuna Delibes的 Flower Duet Handel的 Hallelujah Chorus Claude Debussy的 Claire de Lune
2023-01-02 09:16:554

急需巴赫,肖邦,贝多芬的出名作品,英文的

你可以查看百度百科,里面很全的
2023-01-02 09:17:093

有什么比较好听的长笛曲?

跳舞娃娃 Dancing Doll (Poupee I alsante) Ed.Poldini 金婚式 La Cinquantaine Gabriel Marie 野蜂飞舞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N.Rimsky-Korsakoff 天鹅 Le Cygne (The Sman) C.Saint-Saens 梦幻曲 Rererie C.Debussy 两把吉他 Two Gnitars Russian Gypsy Folk Song 中国舞曲 Chinese Dance (Nuteracker Snite) P.Tschaikowsky 哈巴内拉舞曲 Habanera (Carmen) G.Bizet 摇篮曲 Cradle Song J.Brahms 秋夜吟 Londonderry Air Irish Folk Song 嘉沃特舞曲 Garotte F.J.Gossec 圣母颂 Are Maria F.Schubert 乘着歌声的翅膀 On Wings of Song F.Mendelssohn 纪念曲 Sonrenir F.Drdla 六月 June (Barcarolle) P.Tschaikowsky 西班牙舞曲 Spanish Dance M.Moszkowski 夜曲 Nocturne F.Chopin 你将会记得我 Then You"ll Remember Me (Bohemian Girl) M.Balfe 小夜曲 Serenade (String Quartette) J.Haydn 寂寞的心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P.Tschaikowsky 大理石厅之梦 I Dreamt tha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 M.Balfe 船歌 Barcarolle (Tales of Hoffmann) J.Offenbach 小夜曲 Serenade G.Pierne G大调小步舞曲 Minuet in G L.V.Beethoven 善变的女人 La Donna e Mobile (Rigoletto) G.Verdi 间奏序曲 Intermezzo Sinfonico (Caralleria Rusticana) P.Mascagni 噢!如此纯洁 Ah! So Pure (Marth) Von Flotow 一分钟华尔兹 Minute Waltz F.Chopin 波兰舞曲 Polonaise (Mignon) A.Thomas F大调旋律 Melody in F Anton Rubistein 春之歌 Spring Song (Songs without Words) F.Mendelssohn 悲伤之歌 Chanson Triste P.Tschaikowsky 华尔兹 Waltz J.Brahms 东方曲调 Orientale (The Kaleidoscope) Cesar Cui 白鸽 La Paloma (The Dove) S.Yradier 幽默曲 Humoreske Anton Dvorak 小夜曲 Serenade (Les Millions D"Arlequin) R.Drigo 印度之歌 Song of India (Legend Sadko) N.Rimsky-Korsakoff 苏尔维格之歌 Solvejg"s Song E.Grieg 摇篮曲 Berceuse (Jocelyn) B.Godard 安妮.罗莉 Annie Laurie Lady Scott 夏日最后的玫瑰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Von Flotow 爱的祝福 Salut d"Amour (Love"s Greeting) E.Elgar 小夜曲 Serenade Franz Drdla 摇篮歌 Cradle Song M.Hauser 爱尔兰洗衣妇 Irish Washerwoman Jig 阿肯隆斯旅行者 Arkansas Traveller Country Dance 鼬鼠跑掉了 Pop Goes the Weasel Virginia Reel 坎贝尔军来了 The Campbells are Coming Scotch Dance 盖瑞.欧文 Garry Owen Irish Jig 爱尔兰人 Paddy Whack Irish Jig 钱鼠 Money Musk Reel 凯瑞舞曲 Kerry Dance Irish Jig 水手的号笛 Sailor"s Hornpipe Dance 渔夫的号笛 Fisher"s Hornpipe Dance 向楼主推荐一个网址:http://www.flutefriends.com/长笛爱好者之家
2023-01-02 09:17:216

肖邦作品有哪些

  1,圆舞曲(华尔兹)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肖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肖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肖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肖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肖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肖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肖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肖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肖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肖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2023-01-02 09:17:431

音乐符号分别表示什么

不知道你说的音乐符号是什么 是音符吗?
2023-01-02 09:17:483

请帮我翻译一下如下乐曲名,请标准一点(不要机器翻译)。谢谢。

01.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清晨”——格里格 02.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贝多芬03. 《四季》之春的第一乐章——维瓦尔第04. 《为弦乐而作的柔板》——巴伯05. 《女武神的骑行》——瓦格纳06. 《降E大调夜曲》——肖邦07. 《D大调三声部卡农与吉格》——帕西贝尔08. 《布兰诗歌》“喔,命运女神”——奥尔夫09. 《管弦乐组曲》第三号《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10. 《行星组曲》-木星“欢乐之神”——霍尔斯特11. 《贝加马斯克》组曲-月光曲——德布西12. 《纳布科》“希伯来奴隶的合唱”《让思想趁着金色的翅膀》——威尔第13.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莫扎特14. 《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快板——巴赫15. 《沉思》选自《泰伊斯》——马斯内16. 《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德沃夏克17.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18.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19. 《天鹅湖》场景音乐——柴科夫斯基20. 《吉姆诺佩迪》第一号——萨蒂21. 《安魂曲》中的《落泪之日》——莫扎特22. 《献给爱丽丝》——贝多芬23. 《威风堂堂进行曲》第一号——埃尔加24. 《卡门》第二号组曲“阿巴涅拉舞曲”——比才25. 《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贝多芬26. 《霍夫曼的故事》“船歌”——奥芬巴赫27. 《G小调管风琴与弦乐曲》-柔板——阿尔比诺尼28.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莫扎特29.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罗西尼30. 《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一乐章——贝多芬31. 《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32. 《E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海顿33. 《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莫扎特34. 《斯拉夫舞曲》第二号,作品第72——德沃夏克35. 《圣母玛丽亚》——巴赫36. 《芬兰颂》——西贝柳斯37. 《第十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莫扎特38. 《魔笛》序曲——莫扎特39. 《弥赛亚》“阿里路亚”合唱——亨德尔40.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在魔王的大厅”——格里格41. 《帕凡舞曲》——拉威尔42. 《D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巴赫43. 《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前奏曲”——比才44. 《拉德斯基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45. 《艾格蒙顿》序曲——贝多芬46. 《短歌》——梅耶47. 《圣诞协奏曲》快板——科雷利48. 《练声曲》,作品第34号——拉赫玛尼诺夫49. 《安魂曲》“震怒之日”“号角响彻四方”——威尔第50. 《第五交响曲》:柔版——马勒 这个是比较靠谱的翻译,但不是逐字翻的。比如说Op. 46(作品46)之类的都没翻。
2023-01-02 09:18:061

求萧邦的英文简介,要求如下

(born Zelazowa Wola, ?1 March 1810; died Paris, 17 October 1849). The son of French émigré father (a schoolteacher working in Poland) and a cultured Polish mother, he grew up in Warsaw, taking childhood music lessons (in Bach and the Viennese Classics) from Wojciech Zywny and Jósef Elsner before entering the Conservatory (1826-9). By this time he had performed in local salons and composed several rondos, polonaises and mazurkas. Public and critical acclaim increased during the years 1829-30 when he gave concerts in Vienna and Warsaw, but his despair over the political repression in Poland, coupled with his musical ambitions, led him to move to Paris in 1831. There, with practical help from Kalkbrenner and Pleyel, praise from Liszt, Fétis and Schumann and introductions into the highest society, he quickly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private teacher and salon performer, his legendary artist"s image being enhanced by frail health (he had tuberculosis), attractive looks, sensitive playing, a courteous manner and the piquancy attaching to self-exile. Of his several romantic affairs, the most talked about was that with the novelist George Sand (Aurore Dudevant) though whether he was truly drawn to women must remain in doubt. Between 1838 and 1847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 strong element of the maternal on her side, coincided with one of his most productive creative periods. He gave few public concerts, though his playing was much praised, and he published much of his best music simultaneously in Paris, London and Leipzig. The breach with Sand was followed by a rapid deterioration in his health and a long visit to Britain (1848). His funeral at the Madeleine was attended by nearly 3000 people. No great composer has devoted himself as exclusively to the piano as Chopin. By all accounts an inspired improviser, he composed while playing, writing down his thoughts only with difficulty. But he was no mere dreamer - his development can be seen as an ever more sophisticated improvisation on the classical principle of departure and return. For the concert-giving years 1828-32 he wrote brilliant virtuoso pieces (e.g. rondos) and music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the teaching side of his career is represented by the studies, preludes, nocturnes, waltzes, impromptus and mazurkas, polished pieces of moderate difficulty. The large-scale works - the later polonaises, scherzos, ballades, sonatas, the Barcarolle and the dramatic Polonaise-fantaisie - he wrote for himself and a small circle of admirers. Apart from the national feeling in the Polish dances, and possibly some narrative background to the ballades, he intended notably few references to literary, pictorial or autobiographical ideas. Chopin is admired above all for his great originality in exploiting the piano. While his own playing style was famous for its subtlety and restraint, its exquisite delicacy in contrast with the spectacular feats of pianism then reigning in Paris, most of his works have a simple texture of accompanied melody. From this he derived endless variety, using wide-compass broken chords, the sustaining pedal and a combination of highly expressive melodies, some in inner voices. Similarly, though most of his works are basically ternary in form, they show great resource in the way the return is varied, delayed, foreshortened or extended, often with a brilliant coda added. Chopin"s harmony however was conspicuously innovatory. Through melodic clashes, ambiguous chords, delayed or surprising cadences, remote or sliding modulations (sometimes many in quick succession), unresolved dominant 7ths and occasionally excursions into pure chromaticism or modality, he pushed the accepted procedures of dissonance and key info previously unexplored territory. This profound influence can be traced alike in the music of Liszt, Wagner, Fauré, Debussy, Grieg, Albéniz, Tchaikovsky, Rachmaninov and many others.
2023-01-02 09:18:212

肖邦有什么钢琴曲?

  1,圆舞曲(华尔兹)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肖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肖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肖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肖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肖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肖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肖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肖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肖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肖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2023-01-02 09:18:361

肖邦的爱国名言有哪些?

1、爱祖国高于一切。Love the motherland above all.2、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Let music itself speak and not impose subjective assumptions on the audience.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要永远长眠在祖国的地下。Bring my heart back to my country, and I will sleep in the earth forever.4、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My motherland, I will always be true to you, for your dedication, with my piano forever singing and fighting for you.5、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The beginning of the many great truths are considered to be against the behavior.6、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Let music itself speak and not impose subjective assumptions on the audience.7、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Whatever I do, I always think that if my energy permits me, I will first serve my country.8、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For the benefit of the country, to make one"s life a useful life, even if it can only be effective, I will be very excited.9、在我的一生中,我再也没有能够找到如此美妙的旋律。In all my life, I have never again been able to find such a beautiful melody.10、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What is the highest moral of mankind? That is patriotism.11、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I love my country, love my people, leave it, I can"t live without them.12、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We serve our country, and we can"t all use the same way. Everyone should do what they can.13、现在我想要完成大提琴奏鸣曲,巴卡罗,还有其他一些我没有找到的头衔,但我怀疑我是否有时间,因为社会的热潮已经开始了。——1845年的夏天。Now I would like to finish the Cello Sonata, the Barcarolle, and something else which I haven"t found a title for, but I doubt I will have the time, for the social rush has begun. - summer of 1845.14、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Even if the world gives me the treasure and honor, I will not leave my country.15、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Love of the motherland is one of the most pure, sharpest, noblest, strongest, gentlest, most merciless, most gentle, and harshest.
2023-01-02 09:18:421

不能说的秘密里面的肖邦圆舞曲是肖邦的哪一首圆舞曲啊?

电影原声带的 http://www.popiano.org/piano/soft/8889.htm 肖邦原版的琴谱网上没有看到过,你买《肖邦圆舞曲集》,里面一首《肖邦#c小调圆舞曲》就是这首曲子。
2023-01-02 09:1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