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跪求Intergraph 的ImageStation SSK的资料

2023-06-27 00:39:42
共1条回复
康康map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你找Intergraph的ssk代理商时空信步阿www.skysymbol.c*.cn I NTERGRAPH_SSK介绍INTERGRAPH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ImageStation SSK 是基于数字影象的数字立测图系统。它把解析测图仪、正射投影仪、遥感图象处理系统集成为一体,与 GIS (地理信息系统)以及 DTM (数字地形模型)在工程 CAD 中的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具备航测内业所有工序处理能力的以 Windows 操作系统为基础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此主题如下: 1、 获取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包括传统胶片相机拍摄的航片,这些胶片需要做扫描数字化。还包括数字航测相机获取的数字影像,以及卫星数据。 2、 创建摄影测量项目 给出整个作业所需的参数。 3、 定向 即摄影测量的空中三角测量。它根据在相片上量测的同名点计算出所有相片的姿态参数,从而建立起立体模型,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数据采集工作。根据不同的配置,SSK提供半自动(ISDM)和自动(ISAT)空三模块。 4、 矢量数据采集 根据定向成果,在立体模型上进行矢量要素的采集。其成果是数字线划图。 5、 DTM采集 在立体模型上采集DTM要素。按不同的配置,SSK提供手工(ISDC)或自动(ISAE)采集模式。 6、 正射影像图制作 根据定向成果和DTM,就可以生成正射影像。同样,SSK按不同的配置,提供手工(ISBR,I/RAS C)和自动(OrthoPro)正射纠正、调色、镶嵌等功能。 SSK的硬件构成 SSK硬件部分: · 高精度三维立体量测鼠标 用户的工作站需满足以下条件: Pentium IV 处理器 内存1GB或上 显示器能支持120HZ的立体同步刷新频率 主机需有AGP PRO插槽 主机箱应为全尺寸机箱,以便装入显卡 双串口 400W的主机电源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0 Pro。 3D Labs Wildcat II 5110/6110/7110 图形显示卡 CrystalEyes 或 Nuvision立体眼镜及发射器(或同类硬件) SSK的软件构成 ImageStation 项目管理模块 (ISPM) ImageStation项目管理模块(ISPM)提供航测生产流程所需的管理工具。这种中心数据管理和存储方式对用户非常有帮助,航测项目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在任何一个能运行Windows NT, 2000,或XP的计算机上进行。 ISPM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可在标准的计算机上快速简单地进行航测项目的创建和数据管理 多个编辑工具和软件检查以防止错误数据输入 多个自动工具能快速建立项目,节省时间 输入输出工具能和其它摄影测量系统进行数据共享 图形工具、项目信息、报表等工具帮助用户确定量测点分布、点类型和空三成果等 可以对项目参数进行管理,为多个工作站服务 通过一个界面可以输入/输出文本数据,与多种第三方空三软件交换数据 引导工具能减少数据输入的错误 主要特点 可输入和编辑的项目数据包括项目、相机、控制点、相片和模型 引导工具帮助输入相机和航线数据 文本文件输入/输出: InterMap 解析仪 (IMA) ISDM-卫星空三模块 (LANDSAT, SPOT, IRS, and QuickBird) PAT-M PAT-B BLUH BINGO 地面控制点 相片坐标 外方位元素 (通用, GPS/INS, Applanix POSEO) PEX, P-CAP, horex (Z/I Imaging 模拟和解析仪) IKONOS 文本及二进制数据存贮 输入/编辑/删除 相机的格网坐标数据 数据拷贝功能可以在项目间拷贝数据 影象文件跟踪/项目状态管理 可产生项目、相机、控制点、相片和模型的报表 可输入不同类型和投影的扫描地图、正射影象和DTM 坐标系定义 坐标系转换 相片、控制点、量测点、弱区、DTM和正射影象等的图形位置显示

相关推荐

IKONOS卫星的数据产品技术指标

星下点分辨率0.82 米产品分辨率全色: 1 米 ;多光谱: 4 米成像波段全色波段 : 0.45-0.90 微米彩色波段 1( 蓝色 ): 0.45-053 微米波段 2( 绿色 ): 0.52-0.61 微米波段 3( 红色 ): 0.64-0.72 微米波段 4( 近红外 ): 0.77-0.88 微米
2023-06-26 14:14:361

研究区数据

用于紫坪铺镇的研究数据和数据预处理情况已在第四章中详细说明,以下重点介绍用于通济镇的研究数据。( 一) 震前 IKONOS 数据用于震害信息提取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为研究区汶川地震前的 IKONOS 数据,该数据获取于 2002 年 8 月 26 日,为全色 + 多光谱捆绑数据 ( 图 5 -7) 。图 5 -7 震前 IKONOS 影像( 二) 震后 QuickBird 数据震后 QuickBird 数据获取于 2008 年 7 月 22 日,QuickBird 卫星星下点分辨率,全色为0. 61m,多光谱为 2. 44m,是同类卫星 IKONOS 的 1. 63 倍。本研究的 QuickBird 影像是标准影像产品 ( Standard Imagery) 的捆绑 ( 全色 + 多光谱) 产品 ( 图 5 -8) 。图 5 -8 震后 QuickBird 影像( 三) 辅助数据辅助数据主要为通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 DEM 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源自 2007 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 Shapefile 矢量格式 ( 图 5 -9) ; 首先以 1∶ 1 万的地形图为基准,将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数字化,等高距为5m; 然后利用其生成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采样间隔为 5m; 最后根据 DEM 生成通济镇的坡向图和坡度图 ( 图 5 -10) 。图 5 -9 通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 2007 年)图 5 -10 根据 DEM 生成的通济镇的坡向图 ( 左) 和坡度图 ( 右)( 四)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波段融合、影像间的几何配准以及主成分变换,其中几何校正和配准的目的在于建立数据之间高度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利用震前和震后的 8 个波段的数据做主成分变换。1. 波段融合本研究对原始影像进行了 HSV 融合、PCA 融合和 CN 融合,对各种方法融合后的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像元的灰度平均值反映的是影像的平均亮度,如果均值适中,则目视效果良好。标准差是衡量影像信息量的重要指标,标准差越大,信息越丰富。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从信息扭曲方面,CN 融合的光谱扭曲最大,HSV 融合次之,PCA 融合光谱扭曲最小; 从光谱信息量方面,HSV 融合和 CN 融合在各个波段的信息量均出现退化,而 PCA 融合仅在波段 1 和波段 2 出现了较小的退化,在波段 3 和波段 4 出现了细微的增加; 从波段数方面,HSV 融合和 CN 融合一次都只能融合三个波段,损失了波段的信息,不利于土地利用的分类。从以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本研究选用 PCA 融合。2. 几何配准高精度的几何配准是提取可靠的土地利用信息的前提。高精度的几何配准是利用地面控制点对不同遥感影像进行校正,从而消除各遥感影像中像元的错位。以 QuickBird 影像为参考,对 IKONOS 影像进行配准。通常采用的几何校正方法有多项式校正、共线校正和随机插值校正等。本研究采用基于二次多项式的坐标拟合所选控制点的质量是几何配准质量的基础,为了保证控制点质量,可以选取两期影像上都容易识别的明显地物点,例如道路交叉点、桥梁、地物转折点等。为了保证几何校正的精度,本研究在各影像上选取了约 40 个控制点,并尽量均匀地分布在研究区范围内。经过检验,控制点最大均方差( RMS) 平均约为 0. 2 个像元,总体 RMS 平均约为 0. 1 个像元,RMS 被严格控制在 0. 5个像元以内。融合结果将 IKONOS 影像重采样成 0. 5m 空间分辨率,使两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保持一致。重采样是根据未校正影像像元值计算生成一幅校正图像的过程,即将所有的遥感影像统一到同一个投影坐标系统下: UTM-WGS84,ZONE-49N。图 5 -11 用于震害信息提取的数据同样,研究中综合使用 DEM 数据、矢量数据等辅助数据也以 QuickBird 数据为基准数据,对 DEM 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几何校正和精配准。3. 主成分变换将融合之后的 QuickBird 影像和 IKONOS影像各自 4 个波段分别做一次主成分变换,然后对 8 个波段一起做一次主成分变换。将各自单独变换后产生的第一主成分和 8 个波段共同变换后的前两个主成分共同作为原始数据用于震害信息提取。至此完成数据预处理工作,用于震害信息提取的有 QB_Blue、QB_Green、QB_Red、QB_NIR、QB _ PCA1、 IK _ Blue、 IK _ Green、 IK _Red、IK _ NIR、 IK _ PCA1、 IK + QB _ PCA1、IK + QB_PCA2 和 DEM 共 13 个层的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辅助的专题图层输入 ( 图5 - 11) 。
2023-06-26 14:15:061

高光谱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有什么区别呢?

高光谱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分辨率为纳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是指图像即使我们所说的TM/ETM影像等。个人觉得高光谱应该包括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即它是统称。还包括利用光谱仪在地面测量的数据。
2023-06-26 14:15:153

遥感影像中误差: CE90 ,LE90如何理解

如果CE90理解为影像中90%像元的原点误差(Circle Error),那么LE90是否是直线误差呢?(Line Error)
2023-06-26 14:15:242

谷歌地球用的是什么卫星?

Google EARTH的卫星影像,并非单一数据来源,而是卫星影像与航拍的数据整合。其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捷鸟)商业卫星与EarthSat公司(,美国公司,影像来源于陆地卫星LANDSAT-7卫星居多),航拍部分的来源有BlueSky公司(,英国公司,以航拍、GIS/GPS相关业务为主)、Sanborn公司(,美国公司,以GIS、地理数据、空中勘测等业务为主)等。  说到这里,简略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世界的商业影像卫星:目前全球卫星影像解析度排名前三的是: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捷鸟)、美国IKONOS及法国SPOT5。其中SPOT5可以提供解析度为2.5米的影像、IKONOS可提供1米左右的影像、而捷鸟就能够提供最高为0.61米的高精度影像,是全球商用的最高水平。在卫星图像方面,美国五角大楼每年都会给予其三大主要合作伙伴DigitalGlobe、IKONOS和ORBIMAGoogle Earth数十亿美元的资助,作为回报自然是这些公司的卫星数据将在第一时间交给五角大楼作为军事应用,而且针对某些敏感区域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允许商业化。当然,这些公司还是会将限制之外的影像出售,如Keyhole(后来的Google EARTH) 就是DigitalGlobe的一个买主,而我国很多和DG公司也有业务合作,如笔者在的当地政府就跟该公司购买过本城市的某波段卫星图像(某个省会城市),整图大小共6GB多,耗资数十万元人民币。另广东2004年买的某地区共2500多平方公里卫星影像共耗资146万元人民币(捷鸟的多波段彩色合成的现成影像针对大陆地区的价格约是30美元/平方公里,台湾地区的价格也是如此。如果是定购的话当然价格会更贵)。如果哪位同学有意向当然也可购买,这些公司在大陆都分别有了代理商,而且Google Earth中也为DG公司的卫星影像销售埋下了小小伏笔
2023-06-26 14:15:331

什么叫定位拍照

请问你指的是手机的功能么?
2023-06-26 14:15:423

什么是正摄影像

正射影像作为一种数字测绘产品,同时具有几何精度、数学精度和影像特征,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直观真实,应用前景广阔。正射影像是指将中心投影的像片,经过纠正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误差和传感器等误差产生的像点位移的影像。传统摄影测量的方法生产正射影像精度高,但首先要求航空摄影、航片洗片、扫描数字化,还要有准确的外业像片控制成果和进行内业像片控制点加密以及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上进行像片纠正处理等,生产周期长,费用高,难以满足许多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制作正射影像,虽然精度不如摄影测量的方法高,但实效性好,实用性强,数据获取容易,生产周期短,能很好的满足社会许多行业的需要,从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也有很大提高。本文基于这种思路,介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ERDAS IMAGINE 进行 IKONOS 卫星数据处理制作正射影像的方法。 u2022 制作方法 1、融合 IKONOS 传感器,能够提供 1m 的全色波段和 4m 的多光谱 ( 红、绿、蓝和红外 ) 波段。融合目的是结合全色波段的高分辨和多光谱影像的彩色产生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 合并光谱波段红、绿、蓝和红外,生成 4m 分辨率的拟天然色影像,为了提高融合效果,此方法中多光谱影像加入了红外波段,这样融合后的多光谱影像比只合并红、绿、蓝波段更接近天然色。 ERDAS IMAGINE 分辨率融合提供了三种融合方法: Principal Component , Multiplicative , Brovey Transform 。主成分变换 (Principal Component) 最适合用于多光谱影像的原始传感器辐射特性 ( 色彩平衡 ) 尽可能被输出影像保持的要求,所以选此方法融合,来保持多光谱影像的拟天然色特性。 融合后去掉红外波段只保留红、绿、蓝波段。选择合适的波段顺序,生成 1m 分辨率的拟天然色彩色影像。 2 、采点纠正 Ikonos 在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的自主定位精度是 12m ( 平面精度 ) 和 10m ( 高程精度 ), 为保证影像达到成图要求的精度,需进行影像纠正。已有包头市 1:10000 地形图矢量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纠正的键盘输入控制点的方法,先均匀分布六点,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数量的冗余控制点。 计算中误差、残查及控制点 X 、 Y 坐标值误差。如中误差超限,选好控制点后进行重采样,采用多次纠正的方法。 重采样过程就是根据未校正图像像元值计算生成一幅校正图像的过程。 ERDAS 重采样常用三种方法:邻近点插值法 (Nearest Neighbor) 、双线性插值法 (Bilinear Interpolation) 、立方卷积插值法 (Cubic convolution), 通常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重采样。 重采样后进行坐标编码。影像数据就具有坐标系统和投影信息。叠加纠正的影像和 1:10000 矢量数据来检验图像校正的误差,若满足要求数据纠正便完成。否则需再次纠正,直到符合限差为止。 3、拼接 拼接用“ DatePrep ”的“ Mosaic Image ”模块。拼接前先作直方图匹配,减少拼接后相邻影像的色调差异。拼接时选择合适的匹配方式和覆盖方法。匹配方式一般选“ Overlap Areas ” , 覆盖方法选“ Cutline Exists”和“Cut/Feather by Distance”,羽化距离一般取2、3,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使拼接更自然。 4、裁切 拼接完成后,根据所需图幅的坐标,按坐标裁切,生成 1 : 10000 标准分幅的 DOM 。拼接 “ DatePrep ”的“ Subset Image ”模块。 PhotoShop 处理后的影像会丢失一些坐标信息,处理前根据“ Image Information ”的坐标值建立每幅 DOM 的头文件 *.TFW 。在 PhotoShop 下进行色调处理,使相邻图幅色调基本一致。最后进行图幅整饰,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地图。 u2022 结束语 此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缺点是精度受到限制,但可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要。 如要利用 Ikonos 数据制作高精度 DOM ,可用 Ikonos 立体卫星影像生成 DOM 或利用已有的 DEM 进行纠正。
2023-06-26 14:15:501

实验十六 多波段遥感图像融合处理

一、实验目的了解多波段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与高空间分辨率单波段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处理的目的和技术实现条件,直观感受融合处理影像具有的“扬长避短”增强效果,掌握Transform功能的四种主要融合处理操作,加深对融合增强处理原理和作用的理解。二、实验内容(1)用ENVI的Transform功能对甘肃省白银市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别作:①HSV变换融合;②Brovey融合;③PCA融合;④Gram-Schmidt融合处理。(2)对四种不同的融合图像比较分析。三、实验要求①根据实验课时容许情况选择融合处理方案数量,但HSV 变换融合必须完成;②如果进行了两种以上融合,要求对不同融合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③如果只进行了一种融合,要求将融合图像与RGB合成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四、技术条件①微型计算机;②甘肃省白银市IKONOS影像;③ENV I软件;④Photoshop软件(ver.6.0以上)和ACDSee软件(ver.4.0以上)。五、实验步骤遥感影像融合是指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中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图像通过融合既可以提高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又保留其多光谱特性。本次实验选择的四种融合算法为:HSV变换、Brovey彩色变换、PCA融合、Gram -Schmidt变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ENVI主菜单栏中选择“File>Open Image File”,出现文件目录窗口,将甘肃省白银市IKONOS的4个多光谱波段和Pan波段数据调入“Available Bands List”窗口。(1)HSV融合。1)在ENVI主菜单栏中选择“Transform >Image Shraepning>HSV”,如图16-1所示出现“Select Input RGB”对话框,ENVI提供两种波段选择方法:从一幅打开的彩色图像或者从可用波段列表中选择3个波段进行变换,任选一种方法后点击【OK】按钮。2)出现“High Resolution Input File”对话框时(图16-2),选择高空间分辨率全色输入波段,点击【OK】按钮到下一步。3)当出现“HSV Sharpening Parameters”对话框时(图16-3),从“Resampling”下拉菜单选择重采样方法。选择输出到“File”或“Memory”,点击【OK】按钮开始处理,结果将出现在可用波段列表中。图16-1 选择输入RGB对话框图16-2 高分辨率输入文件对话框(2) Brovey融合(色彩标准化融合)。1)在 ENVI主菜单栏中选择“Transform > Image Sharpening > Color Normalized(Brovey)”,如图16-1所示,出现“Select Input RGB”对话框,ENVI提供两种波段选择方法:从一幅打开的彩色图像或者从可用波段列表中选择3个波段进行变换。任选一种方法后点击【OK】按钮。2)出现“High Resolution Input File”对话框时(图16-2),选择高空间分辨率全色输入波段,点击【OK】按钮到下一步。3)当出现“Color Normalized Sharpening Parameters”对话框时(图16-4),从“Resmaplnig”下拉菜单选择重采样方法。选择输出到“File”或“Memory”,点击【OK】按钮开始处理,结果将出现在可用波段列表中。(3) PCA融合。1)在ENV 主菜单栏中选择“Transform>Image Sharpening>PC Spectral Sharpening”。如图16-5所示,出现“Select Low Spatial Resolution Multi Band Input File”对话框时,从“Select Input File”中选择低分辨率的多光谱输入文件,如需要,可用选择任意空间子集,选择完毕后点击【OK】按钮。图16-3 HSV融合参数对话框图16-4“Color Normalized Sharpeni Parameters”融合参数对话框图16-5 选择低空间分辨率多光谱输入文件对话框2)出现“High Resolution Input File”对话框时,选择高空间分辨率全色输入波段,并可用标准ENVI文件选择方法建立空间子集,点击【OK】按钮到下一步。3)当出现“PC Spectral Sharpening Parameters”对话框时,从“Resampling”下拉菜单选择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重采样方法。如图16 -6 所示,选择输出到“File”或“Memory”,点击【OK】按钮开始处理,结果将出现在可用波段列表中。图16-6 PC光谱融合参数对话框(4) Gram-Schmidt变换融合。1)在ENVI主菜单栏中选择“Transform>Image Sharpening>Gram -Schmidt Spectral Sharpening”。如图16-5所示,出现“Select Low Spatial Resolution Multi BandInput File”对话框时,从“Select Input File”中选择低分辨率的多光谱输入文件,如需要,可用选择任意空间子集,选择完毕后点击【OK】按钮。2)出现“High Resolution Input File”对话框时,选择高空间分辨率全色输入波段,并可用标准ENVI文件选择方法建立空间子集,点击【OK】按钮到下一步。3)当出现“Gram - Schmidt Spectral Sharpening Parameters”对话框时(图16-7),从“Select Method for Low Resolution Pan”选项中选择一种构造低分辨率全色波段影像的方法,构造低分辨率全色波段影像的方法有:①在步骤2)操作中选择的低分辨率多光谱输入文件的基础上,以平均值构造出低分辨率全色波段影像;②另外输入一个低分辨率多光谱的全色波段影像;③通过传感器类型,创造一个新的低分辨率多光谱全色波段影像,选择这个方法,融合图像是经过辐射定标的数据;④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滤波函数。从“Resampling”下拉菜单选择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重采样方法。如图16-7 所示,选择输出到“File”或“Memory”,点击【OK】按钮,结果将出现在可用波段列表中。图16-7 Gram-Schmidt光谱融合参数对话框(5)用上述四种方法对甘肃省白银市IKONOS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保存每种融合方法的处理结果,用JPEG图像格式保存每种融合方法的处理结果,存入自己的工作文件夹。六、实验报告(1)简述实验过程。(2)回答问题:①全色波段数据和多波段数据各在图像融合处理中分别起何作用?②用框图给出HSV融合的操作步骤。③用Photoshop软件平铺显示HSV变换融合、Brovey融合、PCA融合和Gram-Schmidt融合四种融合图像,分析其图像增强特征及效果。实验报告格式见附录一。
2023-06-26 14:15:581

IKONOS影像能否在ENVI中进行辐射定标?

不能直接像TM什么的按一个键就可以定标 但可以用波段运算的方法手动定标
2023-06-26 14:17:011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系统,以便实现全球、全天候、全天时的时空数据获取(李德仁,2000)。一系列新型卫星发射上天,是遥感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的长足进展,它使遥感实现实时、动态、定量和定位观测成为可能,卫星应用技术已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一)遥感数据类型目前,遥感技术已形成多星种、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共同发展的局面。遥感卫星包括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等,所获取的遥感信息具有厘米到千米级的多种尺度,如QUCKBIRD0.61m、IKONOS1m、中华福卫2m、SPOT-5号2.5~5m、ALOS2.5m、IRS-1C5.8m、KOMPSAT6.6m、SPOT-1号、2号10m和20m、EO-1和Landsat-7号15m、CBERS-1号、2号19.5m、Landsat-4号、5号30m、Landsat-1号、2号、3号79m、MODIS250m、NOAA1.1km等多种分辨率。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生态环境研究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可以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开展多方面的应用研究,满足对于不同尺度、不同研究对象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需要。丰富的信息源使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所具有的高度空间概括能力,有助于对区域的完整了解,而以多光谱观测为主并辅以较高分辨率全色数据的高分辨率卫星,又极大地提升了对地物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应根据研究内容或希望达到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源。目前对生态环境研究主要采用光学传感器遥感信息较多,如MODIS、Landsat的TM和ETM、SPOT等。近几年来高光谱卫星和雷达卫星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多光谱遥感正在向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向全极化和干涉雷达方向发展(郭华东等,2002)。卫星传感器的光谱分辨率已达到5~6nm。美国1999年发射的EOSTERRA卫星上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具有36个波段,2000年发射的EO-1高光谱卫星上的HYPERION具有220个波段,空间分辨率达30m。欧空局的ENVISAT-1卫星上的ASAR传感器可以获取多极化和干涉测量数据。日本的ALOSPALSAR系统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极化和干涉雷达数据。利用高光谱、雷达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定量反演是目前遥感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定量遥感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由于遥感模型缺乏,模型参数提取困难,反演理论与方法的实用化不够,基于先验知识的参数估计所用的数据源不足等(李小文,2005、2006)。(二)遥感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随着遥感应用日益增长的需要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处理系统作为遥感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市场。图像处理在理论、技术、软件设计以及硬件技术上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际上最著名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有ERDAS、PCI和ENVI。ERDASIMAGINE是目前世界上占最大市场份额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由美国ERDAS公司开发。软件大而全,具有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处理功能以及良好的RS/GIS集成功能,与ARCGIS(ESRIARC系列)融合较好,可以对shapefile、coverage文件直接编辑,具有简单的矢量编辑功能,代表了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PCIGeomatics由加拿大PCI公司开发研制,在光学遥感图像镶嵌和色彩匹配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实现随心所欲的色彩调整,对微波遥感图像具有强大处理功能。ENVI是美国RSI公司开发研制的一套功能齐全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对高光谱数据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IDL语言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二次开发环境。与ERDAS和PCI不支持HDF相比,ENVI可以直接读取TM的HDF文件,其支持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格式种类也多于其他软件,但ENVI对光谱图像的色彩匹配能力较弱。随着高分辨率卫星的发展,仅使用图像光谱信息进行分类识别已远远不够,德国DefiniensImaging公司最近新推出了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软件ECOGNATION,它不仅考虑地物的光谱特征,还统计地物形状、大小、纹理及相邻关系等,使分类结果更加精确。生态环境研究中获取的遥感数据,一般都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辐射纠正,而几何校正等预处理通常要由应用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完成。各种商业软件对图像预处理都有完善的处理功能。从遥感数据提取专题信息,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目视解译、人机交互和计算机自动分类与提取。目视解译是最直观、最简便的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全数字人机交互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图像进行解译,该方法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主要是在近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上述两种方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需要投入相对更多的时间,但取得的成果质量相对更高,更便于应用,因而目前仍然被广泛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技术主要立足于遥感信息的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但由于遥感信息传输中的各种干扰造成的偏差,以及不同时空条件下地物遥感信息的差异,会产生空间的不一致性和时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的现象,自动分类精度较低,难以满足生态环境监测的要求,即使分类结果通过目视判读分析进行改值干预,仍会出现较多问题。现有的自动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在较小的区域或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区域内实现,很难在大区域而精度要求又较高的工作中实际应用(张增祥,2004)。(三)遥感动态监测卫星星座的形成以及传感器的大角度倾斜使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使遥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动态监测。卫星的重访周期从1~50d不等,如SPOT-1号、2号、4号、5号组成SPOT卫星系列,其重访周期为1~26d,Landsat-5、7重访周期为8d,IKONOS为1.5~3d,QUICKBIRD为1~6d。不同卫星适宜的重访周期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和过程分析。只有完整、连续、规范化的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才能够提供研究对象更多的信息,也才能够更全面和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国际上利用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资源环境调查、监测工作,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作物估产、植被监测、水土资源调查等。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是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王静、张继贤等,2002)。美国于1980~1986年开展了全球性的农业和资源空间遥感调查计划(AGRISTARS),现已建成了集成化的运行系统。近年来完成了美国1∶100万比例尺、1∶25万比例尺和全球范围的土地覆盖数据采集,并利用系统的资源信息对全球性生态环境进行客观评价。欧共体国家为减少各国资源与生态环境部门的重复投资建设,于1991年集中组织启动了“CORIN”计划,建立了一个土地与环境信息系统,通过资源利用及其变化信息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变化,并向欧共体国家的资源与环境部门提供公共基础性信息服务。1992年,这些国家又联合起来开展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欧共体国家耕地、农作物变化的大型计划(MARS),每两周向欧共体农业部提供报告,已形成运行能力。加拿大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对全国实现周期性的宏观资源调查、更新与制图,及时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与预警,并向有关资源与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公共基础性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近年来,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人与环境计划(HD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三个国际组织的核心计划。随着遥感及其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及管理技术,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3S”一体化的发展,资源环境遥感研究工作正向着快速、精确、实用方向发展(刘纪远,1996)。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环境评价、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方面均应用了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任志远等,2003;张增祥,2004)。从199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采用SPOT、Landsat等卫星数据,辅以其他手段,成功监测了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在近两三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监测面积达71.4×104km2,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及时提供了现势的基础资料,并对土地变更调查结果进行了复核,为土地执法检查提供了依据(国土资源部,2000)。总的来说,我国遥感动态监测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的数据分辨率较低,且数据类型单一,监测结果大多是定性说明,离实际生产需求尚有一定距离;二是监测指标单一,绝大多数项目在实施中只选择了一种指标;三是动态监测数据的获取技术相对落后,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专题数据获取或者比对中,自动提取技术应用很少,大多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来完成。国内研建的遥感监测系统为数不多,运行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少有,且尚处于初级的尝试阶段。环境遥感监测系统(REMSV1.0)是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开发的我国首个面向流域水污染及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业务化环境遥感监测软件系统,用以进行省级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示范。它针对我国流域水体污染及典型生态状况监测的实际需求,瞄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主要传感器(高光谱、红外、可见光)的应用,已在水网密布、流域水环境管理任务十分艰巨的江苏境内的淮河、长江、太湖流域实施了运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张琪等,2006)。系统基于业界主流集成开发工具VISUALC++6.0IDE和Windows系列平台,具有强大的海量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直接面向用户的专业应用模块、一体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和良好的可交互性。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建设的海洋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由卫星图像接收天线、图像接收机、图像处理终端和赤潮卫星遥感信息提取软件组成,系统能够进行NOAAAVHRR、SeaWiFS、MODIS、FY-1C、D和HY-1a卫星数据的读取和处理工作,通过内置的赤潮提取算法自动识别出赤潮发生分布区,并完成赤潮卫星监测通报制作。目前,用于赤潮遥感监测的卫星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气象卫星类,使用其海表温度数据,探测赤潮的环境温度,可见光波段用于辅助分析;另一类是水色卫星数据,主要使用其可见光数据,建立叶绿素模型,进而探测海洋表面浮游生物。海洋赤潮遥感信息提取软件(V1.0)采用IDL可视化开发语言和VC进行程序开发工作,软件具有数据的输入、预处理、信息提取和赤潮灾害信息产品制作的功能。
2023-06-26 14:17:101

卫星地图哪个最清晰?

卫星地图的清晰度取决于数据源和处理技术。目前,高分辨率的卫星地图通常来自于商业卫星公司,如DigitalGlobe、Planet等。其中,DigitalGlobe公司的WorldView-4卫星和WorldView-3卫星拥有最高的商业分辨率,可达到30厘米。此外,Google Earth也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地图,但其分辨率不如商业卫星地图高。最终还应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卫星地图。
2023-06-26 14:17:191

谷歌地球是什么?

问题一:谷歌地图与谷歌地球有什么区别 谷歌地图是类似于百度地图的一款软件,可以提供不同城市的地图和导航功能;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里面的是卫星照片的拼接图,可以显示拍照时的情况(建筑、街道、街道上的车辆等),而地图上一般是没有车辆之类的信息的,分辨率等也完全不一样。 问题二:谷歌地球用的是什么卫星? Google EARTH的卫星影像,并非单一数据来源,而是卫星影像与航拍的数据整合。其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捷鸟)商业卫星与EarthSat公司(,美国公司,影像来源于陆地卫星LANDSAT-7卫星居多),航拍部分的来源有BlueSky公司(,英国公司,以航拍、GIS/GPS相关业务为主)、Sanborn公司(,美国公司,以GIS、地理数据、空中勘测等业务为主)等。  说到这里,简略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世界的商业影像卫星:目前全球卫星影像解析度排名前三的是: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捷鸟)、美国IKONOS及法国SPOT5。其中SPOT5可以提供解析度为2.5米的影像、IKONOS可提供1米左右的影像、而捷鸟就能够提供最高为0.61米的高精度影像,是全球商用的最高水平。在卫星图像方面,美国五角大楼每年都会给予其三大主要合作伙伴DigitalGlobe、IKONOS和ORBIMAGoogle Earth数十亿美元的资助,作为回报自然是这些公司的卫星数据将在第一时间交给五角大楼作为军事应用,而且针对某些敏感区域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允许商业化。当然,这些公司还是会将限制之外的影像出售,如Keyhole(后来的Google EARTH) 就是DigitalGlobe的一个买主,而我国很多和DG公司也有业务合作,如笔者在的当地 *** 就跟该公司购买过本城市的某波段卫星图像(某个省会城市),整图大小共6GB多,耗资数十万元人民币。另广东2004年买的某地区共2500多平方公里卫星影像共耗资146万元人民币(捷鸟的多波段彩色合成的现成影像针对大陆地区的价格约是30美元/平方公里,台湾地区的价格也是如此。如果是定购的话当然价格会更贵)。如果哪位同学有意向当然也可购买,这些公司在大陆都分别有了代理商,而且Google Earth中也为DG公司的卫星影像销售埋下了小小伏笔 问题三:谷歌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是什么? 5分 问题四:谷歌地球是干什么的 谷歌地球是一款虚拟地球仪软件,能够鸟瞰世界。用户可以在3D地图上搜索特定区域,放大缩小虚拟图片,然后形成行锭指南。此外,Google Earth还精心制作了一个特别选项――鸟瞰旅途,让驾车人士的活力油然而生。未来还将覆盖更多的地形,涉及田园,荒地等。 问题五:谷歌地球是什么东西啊 有什么用 怎么用 一项谷歌开发的软件、记录了全世界的卫星地图 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了 在欧洲或美国等国家 谷歌通过街景采集车采集了街道情况 你可以360度看3D图像 而且在其中有模拟飞机可以操作 让你感受在飞机上观看城市景点的效果 不过此项对显卡要求高罢了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世界地图 问题六:谷歌地球是什么东西啊有什么用怎么用 谷歌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只是国内目前不能用,要用特殊工具才行 问题七:谷歌地球是干什么用的 Google地球(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 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  Google Earth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 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  Google Earth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o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甚至连Google Maps没有提供的图片都有。分为免费版与专业版两种。  Google Earth的下载地址是: earth.google 问题八:谷歌地图与谷歌地球有什么区别 1、谷歌地球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的虚拟地球仪软件, 它把卫星图像、地图、百科全书和飞行模拟器整合在一起,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由于Google Earth存在泄密性,因此备受争议。 2、Google 地球可带您飞往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您可以在上面查看卫星图像、地图、各种地形地貌和 3D建筑,包括外太空的银河系以及大洋峡谷。 3、谷歌地图是Google公司向全球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能提供三种视图:一是矢量地图(传统地图),可提供政区和交通以及商业信息;二是不同分辨率的卫星照片(俯视图或45°图像,跟Google地球上的卫星照片基本一样);三是地形图,可以用以显示地形和等高线。 问题九:谷歌地球专业版与普通版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说,图像更清晰,信息更丰富,服务更完善。 专业地说,Google Earth专业版相比于普通版增加的功能如下: 1、GPS 数据接口导入--从GPS设备中导入线路行车内容; 注意1、目前仅支持MaGoogle Earthllan和Garmin设备; 注意2、不支持将线路行车内容导出到GPS设备; 2、影像高精度打印(高于显示器屏幕分辨率); 3、Email客户服务(问题解答等)支持; 4、注释提供草图简绘功能,这可以定义出更直观的书签与注释,并通过KML来分享; 5、通过csv文件来实现数据输入。 备注: Google Earth Pro 针对商用的付费升级版本,功能强于Google Earth Plus。该版本支持插件功能。 适合于专业人员与商业用途 Google Earth Pro会使得区域调查与表述成为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输入目的地址,您可以观看Google Earth从出发地一直飞驰到目的地,并且以3D模式形式显示沿途的商业机构、学校、商场等,将一座城市的模拟记录导出制作成视频格式,并将这些显示记录保存下来与同事或客户分享。谷歌提供了Google Earth Pro版本的七天试用。 成熟的数据流技术保证了只传递给您指定的区域数据; 提供了全球的地貌影像与3D数据--总计大于1000GB的针对城市的高精度卫星拍摄的影像; 区域查找能让您查询餐馆、旅馆和行车线路。还能将建筑物进行精确的模拟3D演示,并使用多图层功能灵活查询、保存搜索结果。 能分别单独显示各公园、学校、医院、机场和商场等的触层功能; 通过导入道路和建筑物位置信息来设计草图,为绘制为建筑蓝图; 能以线条和多边图形制作注释; 通过电子表格批量升级到超过2500个区域的位置信息; KML书签分享--提供地点书签记录功能,并且允许导入和导出,这使得Google Earth的使用交流会更加便利; 问题十:谷歌地球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200分 高中生,瞎凑合一下。 这东西应该是数字地球,什么RS、GPS、GIS一起搞的。通过许多信息图层的叠加来展示不同精度的地理信息。信息图层的来源是卫星,虽然地球是近圆的,但无论你的比例是多少,卫星都能找到相应的平面图覆盖你的屏幕。 谷歌运行时数据传输量很大,一般的电脑难以容纳如此大的数据,所以这东西没有单机版的(没人用得起嘛)。大哥如果你想以谷歌的标准做一个大范围的东西,有些困难唉。 关于影像加载速度的问题,我记得我好像看过(但是忘了……),可以百度得出来的,自己去看看吧。我当时搜索的关键词也是和谷歌有关。 其他问题,,,我不懂。 表述也许不太清楚,内容也嗦,见谅。 最后,祝你把想做的东西成功的做出来。Good luck!
2023-06-26 14:17:481

卫星地图的使用方法

Google Map 可以说是自网络时代以来最有趣也最实用的一项应用。使用Google Map﹐就像看照片一样简单,你可以随意拉近看地球表面的特写﹐或远距观察整个区域的地貌。调整你看地图的距离﹐请利用控制(1)。Google Map 除了有名的卫星地图之外,还提供台湾的街道图﹐主要道路都标示得非常清楚﹐在都会区甚至连巷道编号都有。切换地图种类﹐请利用控制(2)。光是看地图﹐还不过瘾,Google Map 还提供标点功能。标点功能是作者利用 API 加上去的,通常你只要把滑鼠移到小气球上面﹐它会自动跳出一个小视窗,里面有关於这个特定点的简单介绍﹔有时候,为了避免造成困扰,作者把它设定成你要点两下气球﹐才会跳出小视窗。其他功能如下﹕1、按住滑鼠左键拖曳﹐就可以把地图往上下左右移动。2、在地图的任何地方点两下﹐这个点会自动跑到地图的正中央。这个功能的好处是你可以很容易把你有兴趣的一个地点﹐移动中央﹐然後放大、放大、再放大。3、任何时候﹐地图下面有一行字,说明地图中央点的经纬坐标值。这就是很有用的资讯了,因为这是用来与别人沟通关於你所找到的一个点﹐或在其他地图上寻找相对应的同一个点。4、地图右下方有一个小区域图,说明你现在所看到部份,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所占的地理位置。当然﹐里面也是有拖曳功能。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Google Earth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 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Google地球分为免费版与专业版两种。 诺基亚地图为综合电子地图信息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其产品适用于车辆导航系统、移动导航设备和基于互联网的地图应用产品。 诺基亚地图基于先进的“混合矢量图”技术,可以支持全球74个国家46种语言的语音导航、26多个国家的交通信息查询以及180多个国家的详细地图、场所地图已经覆盖了38个国家。使用其它诺基亚智能手机终端的用户。 其具有不含任何隐性费用、最佳全球覆盖、 导航时无需网络连接 、语音指示及交通信息、 3D效果等效果。 由于苹果iOS 6地图应用中存在的大量错误,暂不发布有关苹果地图的介绍,以下是苹果CEO蒂姆·库克的公开信。致我们的用户:在苹果,我们致力于开发世界级产品,向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然而,我们上周推出的地图服务未能充分实现此承诺。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失望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将采取一切可能的举措,使地图服务变得更好。 我们在第一版iOS系统中就推出了地图服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希望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地图服务,包括按方向导航、语音和俯瞰视图(Flyover)功能,并引入矢量地图数据。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从头开始开发了新版地图服务。 已有超过1亿部iOS设备使用新版苹果地图,每天还有更多用户加入。在仅仅一周多时间内,iOS用户就在新版地图服务中搜索了近5亿个位置。用户使用地图服务越多,地图服务就会变得越好,我们很高兴得到你们的各种反馈。 在我们改进地图服务的同时,你可以尝试其他选择,例如从App Store中下载必应、MapQuest和Waze地图应用,或登录谷歌和诺基亚网站使用它们的地图服务,并在主页屏幕上创建快捷图标。 在苹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产品成为世界最佳。我们知道,你们有着这样的期望。我们将继续不停歇地工作,直到地图服务达到同样的高标准。蒂姆·库克苹果CEO 简称DG。 是全球商业地球成像和地理空间信息市场的领先企业,公司使用 Quantum 的 StorNext 数据管理软 件来帮助其更快地把产品投向市场.DigitalGlobe 图像对各种行业都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包括能源勘探,地区规 划,环境监控,紧急响应规划,情报和 3D 仿真.其客户和 合作伙伴包括 Google 以及众多的国际公司,政府机构和新闻媒体. DigitalGlobe 操纵3个成像卫星:Worldview I、Worldview II 和 QuickBird。这些卫星能收集高分辨率的商业地球图像,并且较现有的其他任何商业化卫星图像而言,它能提供最大尺寸、最大星载储存容量和高分辨率的图像DigitalGlobe收购GeoEye2012年7月,美国赫恩登的GeoEye公司宣布将被其竞争对手DigitalGlobe以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为了确保在联邦政府削减预算的情况依然可以获得利润丰厚的合同。此前GeoEye曾试图恶意收购丹佛的DigitalGlobe公司,但被后者拒绝。2012年11月,双方已经完成了这次并购。这两家公司在高分辨率商业卫星影像领域已经竞争了很多年,他们将各自的产品卖给联邦机构、军方以及其他需要影像的部门。而此次收购将使两家公司节省在商业卫星上的投入。两家公司的合并标志着一种转变,不仅能够为需要美国影像的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且也是应对联邦政府削减地理空间预算的举措。由于我们不知道联邦政府预算将削减到什么程度,所以也无法判断将会对行业的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2012年11月被DigitalGlobe收购。GeoEye是著名的地理空间信息供应商(GeoEye, Inc. Nasdaq: GEOY) 。可以帮助国防团体、战略合作伙伴、经销商和商业客户更好地对全球进行绘图、测量和监视。该公司因为提供可靠的服务以及极高质量的图像产品和解决方案而被业界公认为可以信赖的照片专家。GeoEye 运营着一系列地球成像卫星和绘图飞机。为了开发创新的地理空间产品和解决方案,该公司还拥有一个国际性的地面站网络、强大的照片档案库和先进的照片处理能力。通过 GeoEye Foundation,该公司还为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支持。GeoEye 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杜勒斯,是一家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公开上市的企业,交易代码为 GEOY。该公司保持了一个综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QMS),整个企业已经通过 ISO 认证。 GeoEye-1是美国的一颗商业卫星 ,于2008年9月6日 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 GeoEye-1 拥有达到0.41米分辨率(黑白)的能力,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从轨道采集并由SGI Altix 350系统处理的高分辨率图像将能够辨识地面上16英寸或者更大尺寸的物体。以这个分辨率,人们将能够识别出位于棒球场里放着的一个盘子或者数出城市街道内的下水道出入孔的个数。 GeoEye-1不仅能以0.41米黑白(全色)分辨率和1.65米彩色(多谱段)分辨率搜集图像,而且还能以3米的定位精度精确确定目标位置。因此,一经投入使用,GeoEye-1将成为当今世界上能力最强、分辨率和精度最高的商业成像卫星。 GeoEye-1 照片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大量推出,其地面分辨率分别为0.5米、1米、2米和4米。照片产品有彩色和黑白两种。彩色照片包含四种波长的颜色:蓝色、绿色、红色和近红外。商业客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购买 GeoEye-1 照片。服务专家可在购买 GeoEye-1 照片产品和增值解决方案方面提供帮助。 包括GoogleEarth、GoogleMap、Tom Clancy"s H.A.W.X等软件及游戏都使用了该卫星的地球照片。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是美国的大型国防合约商,总部设在麻州的沃尔瑟姆。雷神在世界各地的雇员有73,000名,营业额约200亿美元,其中超过90%来自国防合约。根据Defense News 2005年的数据雷神是世界第五大国防合约商。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四维)由国家测绘局于1992年创建,是国内测绘行业及地理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1998年底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交由中央企业工委管理,成为中央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2003年底,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进行重组,成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4月,随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1年底,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立,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业子公司。中国四维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备甲级测绘资质,在业内拥有权威性与影响力。中国四维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国家队”和“排头兵”,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航空摄影测量及数据处理、卫星影像等业务。中国四维下属公司为四家,分别是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及四维世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四维以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发展为指引,倾力建设领先的、稳固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地理遥感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导航定位监控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业务平台,积极拓展功能实用、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综合应用服务业务,形成了市场主导、关联紧密、协同发展的“天地一体”业务体系。作为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军者,中国四维努力开拓市场、精心打造品牌、提供优质服务,致力于打造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旗舰企业,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商。 Worldview I、Worldview II 和 QuickBird隶属于DigitalGlobe公司。ALOS日本的对地观测卫星 IKONOS(伊科诺斯)卫星 GeoEye-1 属于GeoEye 公司
2023-06-26 14:17:591

Google地球怎么使用

下载来安装以后,启动软件,一般会自动定位到你所在的国家,会显示省界,找到你想要看的地方滚动滚轮放大缩小,或者左键双击放大,右键双击缩小,放大到足够清晰的程度就可以了,根据已知的目标可以找到道路、建筑、湖泊等,地图上面有一排图标,可以添加地标、路径等,还可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或者路程的距离,可以看以前更新的图片等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Google Earth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 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Google地球分为免费版、专业版。Google earth的卫星影像,并非单一数据来源,而是卫星影像与航拍的数据整合。其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快鸟)商业卫星与EarthSat公司(美国公司,影像来源于陆地卫星LANDSAT-7卫星居多),航拍部分的来源有BlueSky公司(英国公司,以航拍、GIS/GPS相关业务为主)、Sanborn公司(美国公司,以GIS、地理数据、空中勘测等业务为主)、美国IKONOS及法国SPOT5。其中SPOT5可以提供解析度为2.5米的影像、IKONOS可提供1米左右的影像、而快鸟就能够提供最高为0.61米的高精度影像,是全球商用的最高水平。在卫星图像方面,美国五角大楼每年都会给予其三大主要合作伙伴DigitalGlobe、IKONOS和ORBIMAGoogle Earth数十亿美元的资助,作为回报自然是这些公司的卫星数据将在第一时间交给五角大楼作为军事应用,而且针对某些敏感区域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允许商业化。当然,这些公司还是会将限制之外的影像出售,如Keyhole(后来的Google EARTH) 就是DigitalGlobe的一个买主,而中国很多和DG公司也有业务合作,如在的当地政府就跟该公司购买过本城市的某波段卫星图像(某个省会城市),整图大小共6GB多,耗资数十万元人民币。另广东2004年买的某地区共2500多平方公里卫星影像共耗资146万元人民币(快鸟的多波段彩色合成的现成影像针对大陆地区的价格约是30美元/平方公里,台湾地区的价格也是如此。如果是定购的话当然价格会更贵)。如果哪位同学有意向当然也可购买,这些公司在大陆都分别有了代理商,而且Google Earth中也为DG公司的卫星影像销售埋下了小小伏笔
2023-06-26 14:18:161

卫星遥感探测

(一)主要卫星数据简介1.美国陆地卫星数据用Landsat系列卫星的热红外第6波段进行地下煤火区地表热异常信息的提取、确定火区的位置是比较准确的,费用相对于使用夜航航空热红外扫描图像来说大为降低。它是地下煤火探测的常用数据源。Landsat的重访周期为16天,这使得其白天和夜间成像的TM6(ETM+6)数据对于地下煤火动态探测、检查灭火效果和指导灭火行动的开展而言是理想的数据源。然而,因为TM6 的空间分辨率是120m,面积较小的或深层的煤火不能探测出来。60m热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7、ETM+6的探测煤火应用使得状况有改善,但该数据现在已经无法获取。2.地球观测系统EOS卫星数据(1)ASTER。ASTER热红外谱区的波段数达到了5个,分辨率仅为90m,但其量化值为12bit;因此,热图像像元值的动态范围更大,温度信息更丰富,更有利于热信息分析提取。故用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比较合适。在地下煤火的探测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ASTER数据进行大规模火区的初步定位和地表温度反演。(2)MODIS。尽管MODIS数据的温度反演精度比较高,基本上可以实现免费提供;但是在地下煤火的研究中,一般而言煤火区的面积有限,而其空间分辨率又相对太低,故而应用效果和前景不是很好。3.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1)QuickBird。QuickBird影像产品分基本影像、标准影像、正射影像、立体像对等不同类型,从波段组成上分全色波段影像数据、多光谱影像数据、全色波段影像数据与多光谱影像数据产品包、融合影像数据(真彩色或假彩色)等多种类型。(2)IKONOS。IKONOS卫星数据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城市、港口、土地、森林、环境、灾害调查和军事目标动态探测。尤其在土地利用调查中更能发挥优势、提高调查的实效性,节省人力、物力,基本实现土地利用管理的高技术化。(3)SPOT系列。SPOT4图像最突出的优点是它具有比TM图像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可以组成立体像对,生成数字高程模型。TM和SPOT4图像可以组合成分辨率为1:50000的图像。SPOT5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又有显著提高,使得遥感技术向精确化迈进了一大步,可以在地下煤火动态探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利用SPOT、IKONOS和QuirkBird卫星图像,可直接获得与地下煤层自燃有关的燃烧系统大小、位置、性质及环境相互关系等精细特征信息。(4)其他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除这三种常见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外,还有以色列的EROSu20431A和印度的IRSu20431D等。这些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一般都覆盖可见光波段,对地表物体的探测比较精细,适合于大比例尺成图。利用其提供的立体测图能力,还可以制作DEM,在地下煤火区地表裂隙的探测和煤火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可发挥其重要作用。4.雷达遥感数据(1)欧空局的ERSu20431、2。欧洲地球资源卫星ERSu20431、2为欧空局所属卫星,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与应用。ERSu20431、2工作于C波段,采用VV极化。这些参数使ERSu20431、2 适于中等或大范围地形测绘和林草探测。(2)加拿大RADARSAT。RADARSAT是加拿大的遥感卫星系统,于1996年发射使用。该系统提供可靠的、成本低的环境和资源数据。RADARSAT 是第一颗真正满足商业化运营的雷达遥感卫星。RADARSAT独特的机动能力使它的探测范围几乎达整个南极地区。RADARSAT有多种工作方式,包括宽幅测绘、良好的分辨力和标准的波束宽度,还可选择入射角。(3)欧空局的ENVISATu20431。ENVISATu20431属极轨对地观测卫星系列之一,该卫星是欧洲迄今建造的最大的环境卫星。作为ERSu20431/2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延续,ENVISATu20431数据主要用于监视环境,即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层进行连续的观测,供制图、资源勘查、气象预报及灾害判断运用。干涉雷达(INSAR)技术是雷达遥感的热点研究领域。当前,INSAR的主要应用除进行地形制图,生成大范围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坡度测量外,基于干涉雷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地表下陷、山体滑坡探测和地震形变探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中巴资源卫星数据中巴卫星遥感数据用途广泛,可用于土地利用、水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探矿、地质测绘、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海岸带探测等地球资源与环境调查的各个方面。IRMSS热红外B9波段的空间分辨率比较低,数据的质量不是很稳定。对于地下煤火的遥感探测而言,其利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提高。6.微小卫星BIRD数据双波段热红外探测仪(BIRD,Biu2043Spectral InfraRed Detection)是德国宇航中心所属的新型科学实验小卫星,于2001年10月发射升空,其目的是识别和定量描述地球表面的高温事件。BIRD卫星数据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煤火等较大面积火情的探测。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其夜间热红外影像可探测地下煤火,不容易准确定位。(二)卫星遥感数据组合与探测目标优化卫星遥感方法具有周期短、覆盖面积广和效益高的特点。由于其空间分辨率的限制,目前作为一种区域性煤层自燃的探测方法。卫星遥感探测方法应用的关键是必须以合适的地下煤火调查和应用目标为前提,以地下煤火热辐射特征及光谱特征为依据,选择经济、技术指标均较为合理的遥感数据源或数据源组合。中分辨率卫星遥感。以ASTER、ETM、中巴资源卫星为代表,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60~156m,灵敏度1℃,夜间的热红外信息经过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阈值分析、图像变换和彩色增强等处理后,可提取地下煤火产生的地面热辐射异常信息,确定与煤火区有关的热异常区域。主要用于中比例尺的煤火区普查,初步圈定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田燃烧活火区的范围和煤火探测靶区。通过不同时相的热异常区域对比,用于探测煤火区及周边区域的热场动态变化。可见光波段空间分辨率15~30m,利用地下煤火作用下地面岩石和植被等光谱特征的变化,采用图像信息处理方法提取与煤火有关的环境变化信息,确定煤田构造、煤系地层及燃烧环境;用于探测煤火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灾害动态变化。星载热红外遥感用于火灾探测的优越性表现在其可重复性、数据获取费用比较便宜、加上多波段操作比较容易等,缺点是空间分辨率相对比较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以SPOT、IRS、QuickBird、IKONOS为代表,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61~5.8m。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结构信息,分析地下煤火作用下地面物质色调和结构特征的变化,提取地下煤火燃烧中心、燃烧裂隙、燃烧系统、采空燃烧区、烧变岩、燃烧塌陷和煤田内非煤火区的燃烧信息等。ASTER、TM与QuickBird数据结合使用,是研究地下煤火比较合适的技术组合。QuickBird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且单幅覆盖范围有限,仅仅适合单个煤火区的高精度燃烧裂隙系统等煤火信息探测。卫星数据时相的选择也是煤火探测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北方煤田分布区冬季植被普遍稀少,TM图像能较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波谱特征;夏季植被相对发育,对地质体的谱特征干扰较大。因此,冬季数据具有一定的优势。a.成像时太阳高度角小,对地貌起伏和地质构造反映显著,便于分析煤层自燃和地质构造的潜在关系。b.冬季地表常有积雪,对解译和识别火区有特殊的帮助。这是由于煤自燃释放的热量融化了积雪,使深色煤系出露,与白色雪景形成强烈反差,使得活火区一览无余。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涉测量可以获得地下煤火区地面沉降量,探测地表塌陷的变化,卫星高光谱遥感可以探测煤火区的岩石矿物、土壤和植被的物理化学成分的变化。目前在煤火探测中的这方面应用研究还很少,它的应用对煤火探测有很大的作用。
2023-06-26 14:18:241

“3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向军 范树印 贾文涛(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100035)摘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是一项牵涉面广、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客观上需要先进科技手段的支撑。“3S”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获取和管理空间信息的技术手段,目前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加大土地整理项目监管力度,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对“3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关键词:“3S”技术;土地整理;实践;展望自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几年来,国土资源部一直致力于土地整理政策及规章制度的研究工作,在推进土地整理事业的稳步发展,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政策、理论、技术性问题很多。因此,从理论上讲,要真正科学地搞好土地整理工作,仅仅依靠规章制度是不够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出了“搞好土地整理”的号召,揭开了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土地整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因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广阔。在新的形势下,为更快、更稳健地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必须加大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力度,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其中,积极推动“3S”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土地整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1 “3S” 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需求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包含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如项目区地理位置、坡度分布、高程变化、地物分布等,正确解读这些空间信息是对项目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总的来说,用常规手段解读项目在技术上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现有的项目信息载体能够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不够;二是处理和解读信息的手段不够先进,导致对一些重要信息漏“读”或“读”不懂。“3S”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手段,可以辅助识别项目的真实面目,监测项目的“水分”,使项目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加大项目监管力度,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其中,遥感(RS)技术可用于大面积、快速获取项目区各种地物信息,是地物信息采集的主要手段;全球定位系统(GPS)可用于重要地物的快速空间定位,辅助外业踏勘;激光技术结合GPS技术可以用于快速、精确地采集项目区三维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对多源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和各种空间分析,辅助项目决策。在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准备阶段,“3S”技术可用于土地整理潜力调查、土地清查、地形测绘、辅助设计等基础技术性工作,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从项目监管的角度看,“3S”技术的应用贯穿于从项目评价与审查、实施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到项目后评价的整个过程。在项目评价与审查阶段,要对一个项目做出科学的判断,至少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项目的真实性,如项目区的地理位置是否正确,申报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否与实地相符,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所必需的路、水、电等基础条件等;二是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如申报建设规模是否准确,各种地类面积是否准确,新增耕地潜力计算是否准确等;三是基本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如田块布置及沟、路、林、渠等各项工程的布置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土地平整方案是否合理等。要回答上述问题,仅靠研究项目申报材料是不够的,“3S”技术为解答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管理阶段,为了及时了解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防患于未然,必须跟踪项目的实施过程,监测项目是否按预期进度施工,是否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监测的各个领域,也必然成为土地整理项目动态监测的最实用、最高效的辅助工具,可以将“3S”技术与到项目区实地检查相结合作为项目动态监测的日常手段。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任务完成情况两个方面,工程任务完成情况要求从工程数量和工程质量两个角度评价。竣工验收,除了对项目成果进行定性地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定量化验收,看完成了多少建设任务,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要获得这些数据,采取实地人工测量的方式是不现实的,可以借助于“3S”技术。土地整理要坚决杜绝“重建轻管”的现象,做好建设成果管护工作。通过定期获取项目区的最新遥感图像,可以直接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农田基础设施是否遭到破坏等。并将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前后比较,就可以达到监测项目成果运行管护情况的目的。综上所述,“3S”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监管的核心问题是项目区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因此,遥感影像分辨率和应用成本成为“3S”技术应用研究关注的重点。2 “3S” 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自2001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培训班上提出土地整理信息化构想以来,“3 S”技术的应用逐步提上日程,受到业内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重点是针对以“3S”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各个阶段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辅助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工作的先进手段,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实现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动态监测和项目竣工验收的定量化,总结出一套检查项目的真实性、监控项目“水分”的方法体系。研究成果对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1 实验数据研究中使用了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房山区长沟镇、大兴区西红门、海淀区农大地区、苏家砣地区5个实验区的遥感影像数据。所选实验区涵盖了平原和丘陵两种地貌类型以及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影像分辨率上看,涵盖了从10 m、5.8 m、2.5 m、1 m到0.61 m的各种分辨率、全色和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以对不同分辨率影像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不同的应用目标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案。根据第一阶段研究得出的结论,第二阶段研究选择的是IKONOS1 米全色影像数据,对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土地整理项目、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土地整理项目、湖北省英山县土地整理项目等三个国家投资项目进行了监测评价。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展了IKONOS立体像对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研究以及GPS和激光相结合的快速测图系统研究。IKONOS立体像对应用实验区域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积,涵盖多种地貌类型,覆盖至少两个条带的影像数据,因此选择了地貌类型多样、山区与城区相结合的石景山门头沟交界地区作为试验区。试验区覆盖九幅1∶10000地形图,面积近240km2,包括两个条带的影像,共四个立体像对。2.2 研究结论经过四年时间的深入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土地整理项目监测要求遥感影像几何分辨率不低于2.5m 单纯从影像分辨率角度考虑,1 m彩色IKONOS和0.61 mQuickBird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当前最佳选择。通过解译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清晰勾绘项目区各地类界线,比较精确地统计各地类面积(根据本课题实验结果,面积解译误差在3%以内),清晰辨识项目区内农田水利、农村道路、防护林等农业基础设施,能够充分反映项目区真实状况。(2)“3S”技术可以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辅助手段,能帮助管理者获取项目的真实、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对项目做出科学判断。u2022 通过解译项目区遥感影像,可以反映项目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3S”技术可以辅助项目审查人员掌握项目的真实情况,避免虚假项目、重复申报项目套用资金的现象,提高审查人员对项目真实性的识别能力。u2022 将项目区遥感影像和DEM模型叠加,可以构建起项目区三维影像图,从而可以对项目的地貌特征、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和基础设施的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运用可视化飞行技术则可以直观、动态、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项目区,在模拟三维环境中执行显示、查询和分析操作。将项目规划图与三维影像图叠加,可以检验规划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实地情况,还可以辅助进行工程量的审查。这种不同数据源的叠加分析,可以提高项目审查的效率和审查人员对项目合理性、可行性的判断能力。u2022 可以利用“3S”技术解译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前后对比,因此可以对项目是否按设计施工及工程进度进行动态监测,实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u2022可以利用“3S”技术实现对项目完工后的定量评价,确认工程任务完成情况,检验项目实施单位上报数据的真实性,辨别工程建设数量中存在的虚假成分,使竣工验收定量化、科学化。u2022 将项目实施前的影像和竣工后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计算实际新增耕地面积,辅助开展项目影响评价等。(3)通过对IKONOS卫星立体像对测图(三维信息获取)精度进行分析,认为在有控制点的前提下,完全可满足1∶5000、1∶10000矢量图测绘;无控制点定向情况基本可满足1∶10000图线状地物的修测。通过对IKONOS卫星立体像对测图成本分析,认为较传统全野外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而言,在内业和外业工作中都能够明显地节省工作量和测图费用。因此,采用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像对测图是一种可行的方式。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采用卫星立体像对测图将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4)从遥感影像数据的可获取性看,当前还受到一定的制约。一是数据获取周期较长。遥感数据分为存档数据和编程数据。存档数据从订购到收到数据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但存档数据主要集中在城市。编程数据需要提前预订,从预订到收到数据一般需要3~4个月。二是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遥感影像最佳时相为春末至秋初,农田作物已经基本覆盖地面,容易识别农田。我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这段时间通常多云雨天气,这对于可见光遥感摄像不利。通常,一景影像中有20%的面积被云层覆盖,则认为该影像不能为地物判别所使用。我国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是南部和西南部。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望解决数据获取的缺陷,如IKONOS Block-Ⅱ双星双分辨率卫星系统,分辨率为0.47m和0.27m,其产品类型和提供方式与Block-Ⅰ一样,但数据采集能力、技术、效率将大大提高。拟于2007年发射的IKONOS Block-Ⅲ卫星系统,为能够全天候采集数据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可以弥补可见光遥感的不足,星下点分辨率为1m。我国新研制成功的无人飞艇遥感监测系统,将无人飞艇技术与遥感技术紧密结合,可快速获取地表高分辨率影像,成本低,操作灵活,特别适用于多云多雨、气候多变和地质条件、地貌环境复杂地区。(5)鉴于目前遥感影像尤其是高分辨率影像应用成本较高,为了降低土地整理项目监管成本,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案。在不用遥感技术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做很多工作,发挥很大作用。u2022 GIS应用方案: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的设计、审查及日常管理。从项目审查的角度看,单纯使用GIS,至少可以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根据项目现状图矢量数据(假设申报的材料是真实的),可以重新量算项目区规模和各种地类面积,验证申报数据的准确性。二是根据项目规划图矢量数据,可以重新统计工程内容和工程量,验证是否存在虚报工程量问题。三是以项目区地形图为基础数据源,构建项目区DEM模型,与矢量规划图叠加后,可以辅助分析项目区地貌特征,判断田块布置及沟路林渠的布置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可以根据田块布置方案和设计高程,判断土方量计算是否合理、准确。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IS计算土方量可以提高土方量计算效率。u2022 GPS应用方案:GPS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定位功能上,可以作为实地踏勘的辅助工具,进行定位分析,识别申报资料的真实性。GPS还可以用于简单地形条件下的地块面积量算。3 构建 “3S” 技术支撑体系的战略构想综上所述,这几年开展的“3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各个阶段的应用研究成果表明,“3S”技术是提高项目决策质量、强化项目监管力度、提高行业工作水平和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今后,在加大已有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逐步构建起一套成熟的“3S”技术支撑体系。体系构成如下:(1)快速测图系统 测图是开展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前必须开展的一项基础技术性工作。目前常用的测图方法普遍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种能满足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精度要求、成本更低、使用方便、在土地整理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全数字三维信息采集及成图系统。目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正在合作开发一种基于激光和GPS技术的快速测图系统,其中GPS用于二维平面坐标信息采集,激光用于高程信息采集。(2)土地整理三维辅助决策系统 这里所说 “决策” 是指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决策。目前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评价与审查、成果演示、经验交流等都是基于传统的、二维平面决策模式。通过建立该系统,可以构建业务处理数学模型,提高项目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可以运用最新的GIS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影像处理技术,实现三维辅助设计,让设计人员直接在三维可视化场景中实现自己的规划构想;可以运用三维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坡度坡向分析、土方量计算、表面积计算、工程内容及工程量统计、空间查询等;可以运用三维场景、模拟飞行和多媒体技术为项目审查、决策、成果汇报等提供直观的现场展示手段,获得比现场踏勘更好的效果;可以建立土地整理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图形、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的一体化、系统化管理等等。(3)土地整理项目遥感影像库 建立遥感影像库是 “3S” 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所建影像库应能满足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监测、评价的需要,因此需要定期更新,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主要是用于两方面:一是用于项目前期核查、评审工作;二是用于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工作。(4)GPS 辅助现场调查系统 经过多年的研究,遥感技术的应用思路已比较成熟,应用效果显著,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遥感技术的应用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还是到项目区实地进行现场察看。但到现场踏勘也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丘陵山区,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套GPS辅助现场调查系统,核心目标就是把PDA技术和GPS技术融合在一起,将项目矢量图件导入PDA,利用GPS的定位、导航功能,实现图件与实地的联动,引导调查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和野外信息采集工作,提高调查的质量和效率。GPS辅助现场调查系统在土地整理项目前期核查和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了这个系统,就等于建立起了“天上看、地上查”的立体监管体系,必将大大提高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5)全国土地整理综合知识库 综合知识库的内容包括全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农业气象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土壤资料等相关基础资料,以及相关规划、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综合知识库的建立是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决策水平的基础。构建“3S”技术支撑体系,是当前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未来土地整理决策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高向军,贾文涛,陈原等.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农业工程学报,2002,18 (3)贾文涛,朱德海,杨永侠.“3S”技术在西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地理信息协会第六届年会参评论文集,2001.3
2023-06-26 14:19:071

高分辨率的地球资源卫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高光谱卫星有什么特点?

spot-5比较好!
2023-06-26 14:19:154

诺亚方舟是什么?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2023-06-26 14:19:242

诺亚方舟在哪里?有没有详细资料?谢谢

在精神的深处。。。
2023-06-26 14:19:355

JX-4C DPS 简介

JX-4C DPS 是结合生产单位的作业经验,开发的一套半自动化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该工作站主要用于各种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是一套实用性强,人机交互功能好,有很强的产品质量控制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实用性 1、可视化: *矢量(包括线形和符号)、DEM和TIN,可映射到立体屏幕上 *栅格地图可映射到立体屏幕上 *城市三维数据可在立体屏幕上显示 *二维屏幕可同时进行矢量、DEM、TIN和DOM的迭加、显示和编辑 *硬件的影像漫游、图形漫游、测标漫游,实现了方便的实时立体编辑命令2、自动化: *自动内定向、相对定向 *半自动绝对定向 *递进式物方影像匹配 *由相关点和特征线生成TIN和DEM *生成的等高线形态与地形很吻合3、交互性: *DEM立体编辑 *TIN 立体编辑 *等高线立体编辑 *三维城市数据立体编辑 *超过100条的矢量编辑命令4、速度与精度: *专业的摄影测量立体显示卡可达到子像元级立体观察精度 *专业的摄影测量立体显示卡可实现高速全图像平滑漫游 *高效率高精度的DEM生成 *地球曲率的改正使得小比例尺定向精度提高 *由TIN生成高质量正射影像可以和矢量精确套合5、便利性: *利用二次大地定向的功能,可以实现先内业后外业的作业方式 *利用第二原始影像功能,可以导入旧的空三数据 *利用DEM(或TIN)自动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数据,或经少量立体观 测使二维房屋数据加入高程坐标变成三维房屋数据 兼容性 1、多种影像处理: 传统航空照片、立体IKONOS、立体SPOT5、立体QuickBird、立体ADEOS、立体RADAR、近景、DMC、JXDC2、可完成多种任务: 矢量测图、DEM、TIN、DOM、三维城市3、输出格式: 矢量—DGN,DXF,shapfile(ArcGIS),ASC 和 JX4 DEM—ASC,DXF 和JX4(中国国家标准) TIN—JX4,ASC 和 DXF DOM—Tiff 和TFW4、与下列三种软件实时联机: Microstation((95/SE/J/V8)、Auto CAD(2000/2002)、ArcGIS(8.3/9.0)5、多种空三数据导入: Part_B LH ImageStation JX4 Vz6、利用下列数据直接建立模型: 外方位元素、矩阵、像点坐标导入7、利用现有数据: 在测图时引用或参考已有矢量 从已有向量中提取有关的层作为特征线辅助相关并生成TIN 利用已有矢量或DEM生成正射影像8、自主设计层控文件、线型库和符号库9、通过设计action文件实现测图组合命令 特点 1.精度高 子像元级的观测平台保证向量测图可达到很高的精度;采用Tin的立体编辑生成特征线、特征点,使DEM精度高,等高线形态好;由于DEM精度高加上正射纠正采用严密公式解算,使DOM达到很高的质量。2.JX-4C采用1024*768高分辨率的24bit专业彩色立体图形图像漫游卡,双屏幕显示,使得系统处理立体影像时,立体影像清晰、稳定,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3.JX-4C采用硬件漫游,并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快,漫游速度快,且影像漫游非常平稳。4.JX-4C在测大比例尺的矢量图时高程可达到很高精度,满足大比例尺规范要求。5. 系统所用的数据格式都采用开放的国际常用的格式 。 优势 1.JX-4C工作站在硬件上有一块专用的C型立体图形图像彩色漫游卡,硬件漫游。数据并行传输、传输速度快,表现为影像漫游时稳定,不抖动,且漫游速度快。2.双屏幕显示(两台19寸纯平彩显),图形和立体独立显示于两个不同的显示器上,使得视场增大,立体感强,影像清晰、稳定,便于进行立体判读。3.在接收遥感数据方面具有超强的兼容性,JX-4C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除了进行常规的航空影像处理外,还可接收诸如IKONOS、SPOT5、QUICK BIRD、ADEOS、RADARSAT、尖三等卫星与雷达影像,可通过以上数据获取DEM、DOM、DLG成果。4.由Tin生成正射影像,解决了城市1:1000、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中由于高层建筑和高架桥引起的投影差问题,使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完全重合,更加精确地描述诸如道路等地物的形态,没有变形。5.有Tin软件,使建立模型定向参数的管理、影像相关、DEM生产、DOM生产、DLG生产、测图,均由面向单像对作业方式变为面向区域,即多像对、多航线作业方式,再由向量、Tin的合并功能将区域拼接成整个测区,提高作业效率,保证DEM、DOM、DLG的精度。6.JX-4C工作站有栅格地图修测软件,解决了国家测绘局多年来1:1万地图修测问题,节省1/3工作量。7.有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1:50000等各种比例尺的符号库(国标码符号库),测图时使用方便。8.有二次大地定向软件,解决国家测绘局长期来先外业控制,后内业测图的问题,使外业和内业可以同时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测图精度。
2023-06-26 14:20:053

2000年卫星地图

去谷歌地球找找 时间轴拖到2000年
2023-06-26 14:20:122

诺亚方舟有多大,请给出具体数据.

现实生活中有待证实的诺亚方舟 在土耳其东部有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名叫阿勒山。据基督教《圣经》载,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即停于阿勒山。诺亚方舟是真的存在,还是纯属虚构?诺亚方舟是不是停在阿勒山?为了揭开阿勒山诺亚方舟之谜,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鲍彻-泰勒追踪研究长达13年之久。泰勒教授还把卫星遥感技术用到的研究之中,称自己进行的是“卫星考古工程”。 根据飞机航拍、侦察卫星以及商业用遥感飞行器拍摄到照片,发现阿勒山山腰处有一处“不规则区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不规则区域”位于阿勒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几乎被冰川掩盖。泰勒声称“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例和诺亚方舟的长宽比例一样。 据创世纪中记载诺亚方舟蓝图长300肘尺,宽50肘尺,长宽比为6:1。肘尺是古代的一种长度测量单位,等于从中指指尖到肘的前臂长度,或约等于17至22英寸(43至56厘米)。而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一“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也是6:1。 泰勒对这一发现持乐观态度。泰勒说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照片是“新的重大进展”。泰勒副教授说“我把这项工作叫做卫星考古工程”。参与这项考古工程的卫星阵容强大,包括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IKONOS卫星以及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 1),泰勒教授还可以看到解密的美国情报机构的航拍和卫星照片。 泰勒教授说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综合所有的照片,使阿勒山之谜大白于公众,而且要经得起科学家、影像专家和其他专家的检验。泰勒说,“1993年开始这项研究时,我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是解密中情局阿勒山全景照片,是“钥眼9”卫星1973年12月20日拍摄的。研究人员鲍彻-泰勒用红线标注出“不规则区域”。前几年中情局解密了55000多张世界各地的卫星照片,其中就包括这一张。 这是加拿大太空署的雷达卫星拍摄的阿勒山照片,红线标注的就是“不规则区域”,位于阿勒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雷达卫星的成像精度可以达到8米。由于雷达卫星不是光学照相卫星,因此图中有硬物的无线电波反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不规则区域”并不是阴影。红字的内容:雷达1卫星拍摄的“不规则区域”照片。 卫星影像分析专家罗德-弗兰兹对照片进行了分析,称不规则区域的表面有309米长。罗德-弗兰兹还有过25年的军事情报照片分析经验,他说“我还发现不规则区域呈圆形。我不太清楚这说明什么,但是我觉得很奇怪。”泰勒补充说如果再考虑长度,这个不规则区域要比泰坦尼克号和俾斯麦号大,和最大的现代化航母大小相当。 泰勒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推动最终能够对阿勒山展开实地科考。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几个星期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利用太空和飞行器上的遥感硬件和技术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深处发现了1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遗址。但是这一“不规则区域”到底是自然界地质奇观,抑或人类活动的遗迹,或者什么都不是,还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证。 1973年美国利用人造卫星侦察前苏联在南翼高加索边界地区部署飞弹的情报时,“极其偶然”地拍摄到终年冰封的亚拉腊峰上,有一块庞大及呈现明显长方形的“异物”。由于《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正是停泊在亚拉腊峰附近的地方,所以传出那件“异物”就是“诺亚方舟”的传说。 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765.html?wtp=tt
2023-06-26 14:20:211

请问一下什么是缨帽变换和主成分变换

缨帽变换是多光谱波段的一种线性变换,且该变换能消除多光谱图像的相对光谱响应相关性,并对全色图像可视化和自动特征提取都非常有用。IKONOS缨帽变换系数是TamesH.Horne对近二百多幅IKONOS图像的分析得到的。文中用江苏盐城的一幅IKONOS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缨帽变换对区分不同类型植被类型如树、灌木、草地、农作物等非常有效,同时也能很好将植被从人造物如道路和建筑区分开来。主成分变换提取主要影响因素,去除次要因素
2023-06-26 14:22:321

请问一下什么是缨帽变换和主成分变换

缨帽变换是多光谱波段的一种线性变换,且该变换能消除多光谱图像的相对光谱响应相关性,并对全色图像可视化和自动特征提取都非常有用。IKONOS缨帽变换系数是TamesH.Horne对近二百多幅IKONOS图像的分析得到的。文中用江苏盐城的一幅IKONOS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缨帽变换对区分不同类型植被类型如树、灌木、草地、农作物等非常有效,同时也能很好将植被从人造物如道路和建筑区分开来。主成分变换提取主要影响因素,去除次要因素
2023-06-26 14:22:401

在对IKONOS影像进行正射校正时最后做完了老是提示“The image and DEM do not overlap.”是什么原因呢

图像的投影坐标和DEM的投影坐标不相同
2023-06-26 14:22:501

遥感方法研究珠江口近二十多年来土地覆盖的变化

李学杰 万荣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第一作者简介:李学杰,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E-mail:xuejieli@yeah.net。摘要 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尤其是河口地区,对环境变迁十分敏感。对珠江口东部地区1979年的LandsatmmS、1990年Landsat TM和2000年Landsat ETM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此间,总体水域面积和绿地(包括森林和耕地)面积减少,建筑区和裸露地面积增加。但不同区域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有明显的区别,西部主要是由于沉积作用和围海造地,造成水域面积减少,且20世纪90年代围海造地速率比80年代要大得多。东部海域沉积作用不是主要因素,局部海岸可能还存在侵蚀作用。交椅湾区水域面积变化不大,岸线位置也基本稳定,而且80年代的水域面积有所增多,是由于陆地人工水塘增多的结果。蛇口区主要是由于港口码头等建设,导致水域面积减少,码头向海域延伸的结果,90年代明显加大了码头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关键词 土地覆盖 遥感 珠江口1 概述海岸带地处海陆交互地带,对环境变迁十分敏感,尤其是河口地区,其变迁速率更快。海陆相互作用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李秀彬,1996),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内容(费鲜芸,高祥伟,2002)。遥感方法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Sun et al.,1999;甘甫平等,1999;王素敏,翟辉琴,2004)。各种遥感影像的处理和研究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韩涛,2004),包括GIS支持的决策系统在土地利用评估的引用(Tan et al.,2004)、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及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技术(周斌,2000;李爽等,2002;王萍等2003)、多步骤分类法提取土地覆盖信息(许榕峰,徐涵秋,2003)及高分辨率影像在海岸带中的应用(Chauvaud et al,1998)等。我国利用遥感方法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大量研究(Yong&Wang,2001)。海岸带已进行了黄河三角洲(Ye et al.,2004)和珠江三角洲(Seto et al.,2002)的研究。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遥感影像的分类的目的是将遥感影像中每个像素根据其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亮度、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它信息,按照某种规则或算法分为不同的类别(赵英时等,2003),以便对事物更好的认识。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有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以及模糊分类、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分类、亚像素分类等(赵英时等,2003;党安荣等,2003)。本文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在ERDAS中进行,并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计算。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分析,研究珠江口东部地区的环境变迁(图1)。图1 研究区位置图Fig.1 The loc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a2 研究材料与方法2.1 研究材料本文以卫星影像为主,包括不同时期的Landsat MSS、Landsat TM、Landsat ETM影像、SPOT卫星影像及IKONOS影像,时间跨度为1979~2003年(表1)。其中SPOT只覆盖研究的绝大部分,IKONOS只覆盖蛇口半岛,它们分辨率较高(图2),其中IKONOS影像是目前最高的民用卫星影像中之一(图3)。因此分类研究以 Landsat 影像为主,SPOT和IKONOS作为分类检验的依据。此外有1:100,000的地形图和海图供参考。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影像的几何校正、影像分类、精度评估及分类影像的后处理等。Landsat的卫星影像已经有坐标系统(UTM,WGS84),SPOT和IKONOS影像没有,因此参照Landsat ETM建立SPOT影像坐标系统。表1 本文采用的卫星影像和地形图一览表 Table1 The images and topographic maps used in the paper图2 Landsat ETM与SPOT影像对比A—Landsat ETM影像;B—SPOT影像Fig 2 Comparison of Landsat ETM and SPOT ImagesA—Landsat ETM;B—SPOT2.2.1 监督分类在ERDAS IMAGINE中对1979年的Landsat MSS、1990年的TM及2000年的ETM影像进行土地覆盖的监督分类。将Landsat ETM影像的土地覆盖分为水域、森林、耕地(包括草地)、建筑、裸露地等5 种土地覆盖类型。其中水域包括海域、河流、湖泊、水库等;森林主要于山地,也包括其它树木生长区;耕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及山麓地带,包括各种种植地和草地;建筑区城镇、码头、高速路等区域;裸露地为无植被区,如:采石场、泥地及其它。从分类结果来看,Landsat ETM的分类中,建筑区和裸露地分类的错漏较多,识别效果不是很好(表2),因此在进行Landsat TM和MSS影像分类时将这两类合并。2.2.2 分类结果的误差估计分类结果的误差估计是评价分类结果好坏的基础(Congalton,1991;Kerle et al.,2004),最好是结合野外进行实地检验,本次未进行野外考察,主要采用较高分辨率的影像,结合地形图进行检验。图3 蛇口半岛西南的IKONOS影像(局部)Fig.3 IKONOS image in the Shekou Peninsular在ERDAS中对Landsat ETM分类随机取260 点,并将每一点的分类结果与原图像进行对比,并参考SPOT、IKONOS影像或地形图决定分类结果是否正确。误差估计结果如表2。水域的分类精度较高,其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分别为98.7%和87.4%。错分和漏分率较高的是森林和耕地之间以及建筑区与裸露地之间,表明它们之间较容易出现错漏,分类效果相对较差。但总体分类精度达78.5%,表明总体分类效果良好。表2 Landsat ETM影像分类结果误差估计 Table2 Classification result of the Landsat ETM and its error assessment同样对Landsat TM影像和LandmmS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随机取样检验,各取260点,对分类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一一判定,结果见表3、表4。由于裸露地与建筑区合并,总体精度有明显提高,分别为90.8%和88.9%,表明分类效果很好,尤其是中水域的识别最佳,错漏现象极少;而耕地和森林的错分误差和漏分误差相对较大。表3 Landsat TM 影像分类结果误差估计 Table3 Classification result of the Landsat TM image and its error assessment表4 LandsatmmS影像分类结果误差估计 Table4 Classification result of the LandsatmmS image and its error assessment2.2.3 分类影像的后处理分类影像会存在一些小的斑点,可能是噪音或分类单元,使结果难以解释和应用。在ERDAS中可以进行影像的聚类统计(Clump)和去除分析(Eliminate)处理,可以将小图斑合并到相邻的最大分类中(党安荣等,2003),使分类图像简化,更合理,易于解释和应用(图4)。3 珠江口土地覆盖的变化对比1979年Landsat MSS影像、1990年Landsat TM 影像和2000年Landsat ETM影像监督分类结果,可以看出近二十多年本区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及其环境变迁。为了更好地反映近岸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特征,将其分为4区讨论(图5)。图4 分类图像后处理前后的对比A—处理前;B—处理后Fig.4 Comparison of classified imag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mage processingA—before;B—after图5 2000年珠江口土地覆盖类型分布(Landsat ETM)Fig.5 Distribution of Land cover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Landsat ETM)3.1 南沙区南沙区位于研究区的西北,汇集了珠江口的4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门和横门,也是广州开发发展的重点地区,并于1993年成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本区最明显的变化是由于沉积作用和围海造地,陆地面积不断增大,水域面积逐年减少。1979年水域面积396km2,占全区面积的 36.8%;1990年下降到 358km2,占全区的 33.3%,1979~1990平均每年减少3.5km2。而到2000年只有304km2,1990~2000年平均每年减少5.4km2,显然水域较少的速率在增大(图6)。图6 1979年以来南沙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Fig.6 Land cover Change in Nansha region since 19791979~1990年,本区建筑区与裸露地只有少量增长,表明这期间该区的建筑增长不快。而绿地(包括森林和耕地)从513km2增加到543km2,净增30km2。但1990~2000年,建筑区明显增大,从174km2下降到353km2,面积成倍增长。此期间不仅水域面积减少,绿地面积也大幅减少。显然这与上世纪90年代的南沙开发,大量建设有关。3.2 淇澳岛区本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与南沙区相似,总体是由于沉积作用和围海造地致使水域面积减少,陆地面积增加。水域面积,1979~1990年,减少5.4km2,年均较少0.49km2;1990~2000年,减少15.2km2,年均较少1.52km2,其下降速率在增大。同样绿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而且下降速率也是90年代比80年代大。只有建筑区(包括裸露地)面积迅速增加,前11年增加7.4km2,后10年增加22.5km2。90年代建筑区增加的面积是80年代的3倍多(图7)。3.3 交椅湾区东部的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模式与西部明显不同,伶仃洋的东部河流来沙少(刘沛然等,2000;温令平,2001),沉积作用不强,一些地区可能还存在海岸侵蚀作用。1979~1990年,本区水域面积从231km2增加到258km2,净增加27km2。主要是由于交椅湾原来的许多低地,此间成为鱼塘等水域,主要是人工,也可能部分为侵蚀作用而成,致使水域面积明显增大。两个时相的潮位只相差17m,显然潮差不是影响海岸线分布的主要原因。本区的池塘主要是人工为主,但也可能部分由于海岸侵蚀作用,人工的堤坝建设,保障了岸线本身不致后退,却在岸线后形成水塘。1990~2000年,水域面积下降,但岸线位置变化也不大,主要是水塘被建筑区或其它类型所覆盖(图8)。图7 1979年以来淇澳岛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Fig.7 Land cover change in Qi"Ao region since 1979图8 交椅湾三个时相影像分类结果的对比Fig.8 Comparison of land cover distribution in 3 classified image图9 1979年以来交椅湾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Fig.9 Land cover change in Jiaoyi region since 1979建筑区和裸露地的变化与其它区相似,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79年,面积为48.9km2,到1990年,增加到100km2,净增51km2,此间年增长4.6km2;到2000年,其面积达165.5km2,再增65km2,此间年增长6.5km2,比80年代大。相反,绿地面积在不断下降,从1979年的151km2,1990年的72km2,减少近一半,到2000年38km2,再减少一半。因此本区总体水域变化不大,岸线也没有明显的变迁,主要变化是建筑区增加,结果陆地面积减少(图9)。3.4 蛇口—深圳区本区又是另一种类型的变化模式,水域面积的减少和陆地增大主要是由于在海域进行港口码头及其它建设的结果。1979~1990年,水域面积从174.7km2到166.6km2,减少8km2,年均减少0.74km2;1990~2000,水域面积再减少22km2,年均减少2.2km2,是前一时期的3 倍,显然90年代的港口及其它围海减少规模比80年代要大得多(图10)。图10 1979年以来蛇口—深圳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柱状图Fig.10 Land cover change in Shekou-Shenzhen region since 1979建筑区和裸露地从1979~1990迅速增加,而陆地迅速减少,可能由于本区1990年的影像部分被云层覆盖,影像分类结果,致使建筑区与裸露地增加。4 结论对珠江口1979年以来三个时相 LandsatmmS、Landsat TM和 Landsat ETM 影像在ERDAS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随机取样检验表明,其分类效果良好。其结果对比研究表明,伶仃洋海域1979~2000年,总体水域面积和绿地(包括森林和耕地)面积减少,建筑区和裸露地面积增加。不同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有明显的区别,西部主要是由于沉积作用和围海造地,造成水域面积减少,况且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速率比80年代要大的多,同样90年代的建筑规模也比80年代大。东部海域沉积不是主要因素,局部海岸可能还存在侵蚀作用。交椅湾区水域面积变化不大,岸线位置也基本稳定,而且80年代的水域面积有所增多,是由于陆地人工水塘增多的结果。蛇口区主要是由于港口码头等建设,导致水域面积减少,码头向海域延伸的结果,90年代的发展速度也比80年代要大得多。参考文献党安荣,王晓栋,陈晓峰,张建宝.2003.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77费鲜芸,高祥伟.2002.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33(3):391~394甘甫平,王润生,王永江,付正文.1999.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国土资源遥感,(4):40~45韩涛.2004.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干旱气象,22(2):76~81李爽,钱乐祥,丁圣彦.2002.遥感影像土地覆盖(LC)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中国土地科学,16(2):30~33李秀彬.1996.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51(6):553~557王萍,张继贤,林宗坚,李春霞.200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试验.测绘通报,(3):14~17王素敏,翟辉琴.2004.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的应用.地理空间信息,2(2):31~38许榕峰,徐涵秋.2003.多步骤分类法在土地利用/覆盖专题提取中的应用.31(4):408~412赵英时等.2003.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478周斌.2000.针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多时相遥感探测方法.矿物学报,20(2):165~171Chauvaud S,Bouchon C,Maniere R.1998.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dapted to high resolution mapping of tropical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s(coral reefs,seagrass beds and mangrove).Int.J.Remote Sensing,19(18):3625~3639Congalton R C.1991.A review of assessing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ly sensed data.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37:35~46Kerle N,Janssen L L F,Huurneman G C(eds.).2004.Principle of remote sensing.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Seto K C,Woodcock C E,Song C,Huang X,Lu J and Kaofmann R K.2002.Monitoring land-use chan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sing Landsat TM.Int.J.Remote Sensing,23(10):1985~2004Sun D F,Ji C Y,Lin P.1999.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 using 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J.Romote Sensing.3(2):139~143Tan Guoxin,Ryosuke Shibasaki,Kanichiro Matsumura.2004.Development of a GIS-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ssessing Land Use Status.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Quarterly),7(1):72~78Weng Qihua.2002.Land use change analysis in the Zhujiang Delata of China 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GIS and stochastic modeling.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64:273~284Ye Qinghua,Liu Gaohuan,Tian Guoliang,et al.2004.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land-use chang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Science in China Ser.D Earth Sciences 47(11):1008~1024Young S S,Wang C Y.2001.Land-cover change analysis of China using global-scale Pathfinder AVHRR Land cover(PAL)data,1982~92.Int.J.Remote Sensing.22(8):1457~1477The Research of Land Cover Change in Recent Decade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by Remote Sensing MethodsLi Xuejie Wan Rongsheng(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Abstract:Land cover change is one of the key content for research of global changes,especially in the estuary which is very sensitive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Three images of LandsatmmS in 1979,Landsat TM in 1990 and Landsat ETM in 2000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southern China,were classified for land cover in ERDAS IMAGINE,and the result were checked by referenced to higher resolution images of SPOT and IKONOS and topographic maps.It is suggested that water area and green area were shrinking in 1980s and 1990s,but construction and bare land area were increasing in the same periods.The change rate was increasing from 1980 s to 1990 s.The main changes in the eastern region were the water area shrinking mainly due to the sedimentation and reclamation.But sedimentation was not the main reason for shoreline changes in the eastern region.The water area in Jiaoyi Bay region was increase from 1979 to 1990,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fish-pond in the land area or some erosion in coast.The main changes of shoreline in Shekou region were its extension b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bour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in the coast,and the changes rate was higher in 1990s than in 1980s.Key Words:land cover remote sensing Pearl River Estuary
2023-06-26 14:23:001

遥感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i
2023-06-26 14:23:103

KMZ文件用什么软件打开?

KML文件介绍 kml文件同kmz文件一样,是作为保存地标文件的.其引入引出方法与kmz类似,只是选择文件格式为kml就行了. kml与kmz不同的是,它是一种xml描述语言,是文本文件格式的.所以有它的优点,比如,可以直接贴在本网页上. 由于是文本文件格式,其格式我们可以掌握,因而能通过程序自动生成kml语句. 实际上,网友kenvin最早写了一个简单的kml生成程序,大大提高了标注效率. 由于我没有安装诸如VC,java等开发工具,所以只能利用现有已经安装的Notes,开发了一个较复杂的,可识别多种常用经纬度格式和嵌套地标文件夹的kml生成程序,以及从earth生成的kml文件里提取各文件夹里的地标经纬度数据的程序。有感兴趣的请联系。 以后的标注文件,将大多将通过我的博客发布出来,虽然大家使用上稍微复杂点,但可避免太过依赖空间的存在. 具体使用方法,也将在博客里说明. 注意kml文件引入后,不会放在temporary places里,而是直接放在它原来的文件夹里 关于kml的使用说明等,见: http://www.xitek.com/blog/showarticle.php?articleid=2962参考资料:http://www.gohy.net/bbs/dispbbs.asp?boardid=11&id=2869
2023-06-26 14:23:213

黄昕的国际SCI刊物论文

(Refere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Articles)(29)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n SVM ensemble approach combining spectral, structur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3, 51(1): 257-272.(28)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and Zhu Tingting. Building change detection from multitemporal high-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images based on a morphological building index.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3, DOI:10.1109/JSTARS.2013.2252423.(27) Guo Xian,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Hyperspectral image noise reduction based on rank-1 tensor decomposition.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13, 83: 50-63, DOI: 10.1016/j.isprsjprs.2013.06.001.(26) Zhang Qian,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n energy-driven total variation model for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sensing imager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3, 10(1): 125-129.(25) Zhang Lefei, Tao Dacheng, and Huang Xin*. Sparse transfer manifold embedding for hyperspectral target de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3, 51(10), DOI:10.1109/TGRS.2013.2246837.(24) Zhang Liangpei, Tao Dacheng, and Huang Xin*. Tensor discriminative locality alignment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spectral–spatial feature extra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3, 51(1): 242-256.(23) Zhang Lefei, Zhang Liangpei, Tao Dacheng, and Huang Xin*. A Modifi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for Multi-feature Dimension Reduc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13, 83: 30-39, DOI: 10.1016/j.isprsjprs.2013.05.009.(22)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 multilevel decision fusion approach for urban mapping using very-high-resolution multi/hyper-spectral imag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2, 33(11): 3354-3372.(21)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 multiscale urban complexity index based on 3D wavelet transform for spectral-spati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 evaluation on the 8-channel WorldView-2 imag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2, 33(8): 2641-2656.(20)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Morphological building/shadow index for building extraction from high-resolution imagery over urban areas.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2, 5(1): 161-172.(19) Zhang Lefei, Zhang Liangpei, Tao Dacheng, and Huang Xin*. On combining multiple features for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2, 50(3): 879-893.(18)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and Gong Wei. Information fusion of aerial images and LIDAR data in urban areas: vector stacking, re-classification, and post-processing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1, 32(1): 69–84.(17)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 multidirectional and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index for automatic building extraction from mutispectral GeoEye-1 imagery.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11, 77(7): 721–732.(16) Tang Yuqi, Zhang Liangpei, and Huang Xin*. Object-oriented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th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using high-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1, 32(20): 5719-5740.(15) Zhang Qian, Zhang Liangpei, and Huang Xin*. Classification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ry based on distance-weighted MRF with an improved ICM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1, 32(24): 9843-9868.(14) Zhang Lefei, Zhang Liangpei, Tao Dacheng, and Huang Xin*. A multi-feature tensor for remote sensing target recognition.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1, 8(2): 374–378.(13) Song Shalei, Gong Wei, Zhu Bo, and Huang Xin*. Wavelength selection and spectral discrimination for paddy rice, with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hyperspectral leaf reflectance.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66(5): 672-682.(12)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Comparison of vector stacking, multi-SVMs fuzzy output, and multi-SVMs voting methods for multiscale VHR urban mapping.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0, 7(2): 262–266.(11) Zhang Liangpei, and Huang Xin*. Object-oriented subspace analysis for airborn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Neurocomputing, 2010, 73(4-6): 927–936.(10) Wang Zhongwu, Liu Shunxi, You Shucheng, and Huang Xin*. Simulation of low-resolution panchromatic images by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for pan-sharpening Ikonos imagerie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0, 7(3): 515–519.(9)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and Wang Le. 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exture features for mangrove forest mapping and species discrimination using multispectral IKONOS imager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09, 6(3): 393–397.(8)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atial approaches for urban mapping using hyperspectral ROSIS images over Pavia city, northern of Ita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9, 30(12): 3205–3221.(7)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Road centreline extraction from high resolution imagery based on multiscal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9, 30(8): 1977–1987.(6) Huang Xin* and Zhang Liangpei. An adaptive mean-shift analysis approach for object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from urban hyperspectral imag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8, 46(12): 4173–4185.(5)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and Li Pingxiang. A 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approach for classification of very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8, 29(20): 5923–5941.(4)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and Li Pingxiang. Classification of very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ry based on the fusion of edge and multispectral information.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08, 74(12): 1585–1596.(3)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Li Pingxiang. An adaptive multiscale information fusion approach for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KONOS multispectral imagery over urban area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07, 4(4): 654–658.(2) Huang Xin*, Zhang Liangpei, and Li Pingxiang. Class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of spatial features in urban areas using high 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r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07, 4(2): 260–264.(1) Zhang Liangpei, Huang Xin*, Huang Bo, and Li Pingxiang. A pixel shape index coupled with spectral informatio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6, 44(10): 2950–2961.
2023-06-26 14:23:301

google有自己的卫星吗

google拥有自己的商业用途卫星。早在2010年,谷歌就参与投资了O3bNetworks,并在其公司董事会占有一席。谷歌业务运营主管当时表示,“很高兴O3bNetworks现在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融资,并发射和运营第一颗卫星,这一项目将为数十亿人提供方便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谷歌地图提供各种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谷歌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同时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0e4d8738a0c379310a551d0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0e4d8738a0c379310a551d0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0e4d8738a0c379310a551d0f"/>扩展资料:谷歌卫星的相关介绍:Googleearth的卫星影像,并非单一数据来源,而是卫星影像与航拍的数据整合。其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快鸟)商业卫星与EarthSat公司(美国公司,影像来源于陆地卫星LANDSAT-7卫星居多);航拍部分的来源有BlueSky公司(英国公司,以航拍、GIS/GPS相关业务为主)、Sanborn公司(美国公司,以GIS、地理数据、空中勘测等业务为主)、美国IKONOS及法国SPOT5。其中SPOT5可以提供解析度为2.5米的影像、IKONOS可提供1米左右的影像、而快鸟就能够提供最高为0.61米的高精度影像,是全球商用的最高水平。Google卫星的全球地貌影像的有效分辨率至少为100米,通常为30米(例如中国大陆),视角海拔高度(Eyealt)为15公里左右(即宽度为30米的物品在影像上就有一个像素点,再放大就是马赛克了);但针对大城市、著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会提供分辨率为1m和0.5m左右的高精度影像,视角高度(Eyealt)分别约为500米和350米。提供高精度影像的城市多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其它地区往往是首都或极重要城市才提供。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谷歌卫星"target="_blank">百度百科-谷歌卫星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Google/86964?fromtitle=%E8%B0%B7%E6%AD%8C%E5%85%AC%E5%8F%B8&fromid=20491833&fr=aladdin#2_4"target="_blank">百度百科-Google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谷歌地球/395232?fr=aladdin"target="_blank">百度百科-谷歌地球
2023-06-26 14:23:466

柯达相机的发展历程

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 作为胶卷、胶片和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的研发者,例如布朗尼和Instamatic,该公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片供应商之一,包括业余和专业市场。它也进入了其他影像相关领域(例如医疗影像),并继续致力于在不断增长的数码摄影和数码成像行业获得更坚实的立足点。 该公司前身为“伊士曼公司”,后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遂改名。乔治·伊士曼在被人问及此事时回答说:“从语言学上说,‘柯达(Kodak)"这个词就像婴儿说的第一个‘goo"一样毫无意义—简洁、突兀、甚至有点粗鲁,字面上两端都由坚定不妥协的辅音字母截断,听起来就像你面前的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这不就是最好的名字!”该款相机获得巨大成功,“柯达(Kodak)”这个词由此被加入到公司的名称中。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到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这些变化反映了柯达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兴的数码市场中。 柯达图文影像集团自2005年6月完成对克里奥的并购后,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图文影像新时代。目前,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图文影像产品与服务的全方位大型跨国公司,印艺业的客户可以在柯达图文影像世界里得到最广泛、集成的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从图文影像的智能输入、设计、输出、再到图文影像的流程管理、远程管理和存储管理、咨询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并购的成功标志着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实现了向数字化的转型成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影像业向数码图文影像业的过渡,初步完成了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在数码领域的战略部署。 曼柯达公司自1880年成立以来,柯达一直在全球影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业务多元化,涵盖传统卤化银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各方面。目前,柯达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对象包括一般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业以及其他商业客户。公司设有四个业务部门:摄影事业部,医疗影像部,商业影像部和元器件事业部。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和众多的行业伙伴关系,柯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柯达120多年的历史正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柯达照相机在1888年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几经变化之后,伊士曼的公司在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伊士曼就意识到全球民用摄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积极向海外扩展业务。伊士曼干版公司在美国成立5年后就开始在伦敦设立销售办事处。随后,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于1889年在伦敦成立,全面负责柯达产品的海外销售。起初,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不久以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因此,伊士曼于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截至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此外,日本的销售办事处已经在筹划之中,而加拿大的生产厂随着加拿大柯达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今天,柯达的生产厂遍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印度、中国和美国。同时,柯达产品通过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销往150多个国家。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
2023-06-26 14:24:223

谷歌地球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好抽象。实在是不懂。
2023-06-26 14:24:318

柯达相机的发展历程

柯达公司的发展历程 1879 乔治·伊士曼发明一款乳剂涂布机,实现批量生产感光干板。 1884 乔治·伊士曼创办伊士曼干版和胶卷公司,成为柯达公司前身。 1885 推出第一卷伊士曼胶卷,使摄影成为一种大众艺术和娱乐方式。 1888 推出第一部民用相机,掀起业界研发同类产品热潮。 1889 推出第一卷民用胶卷。 这软胶卷的出现,让爱迪生日后在1891年发明的第一台电影摄像机。 1891 推出第一部可在日光环境下安装胶卷的民用相机,使相机的应用更加方便。 1895 推出便携式柯达相机,使用卷装的胶卷,并能从附设的显示器读取曝光的底片编号。 1896 发明专门的X光放射成像产品,奠定现代医疗影像的基础。 1898 推出Folding Pocket 柯达相机,被认为是现代使用卷装胶卷的相机鼻祖。 1900 推出第一部BROWNIE相机,售价仅1美元,使用仅售15美分的胶卷。 1902 发明柯达冲印设备,简化冲洗胶卷的程序,能够在非暗房条件下冲洗照片。 1908 推出全球第一卷采用醋酸纤维素生产的商用胶卷。 1913?推出伊士曼人像胶卷,使得专业人士使用的胶卷从玻璃片转变为页片。 1923 推出可拍摄业余电影的16毫米底片,16毫米的柯达摄影机以及Kodascope投影仪。 1928 推出彩 *** 胶片。 1929 推出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 *** 胶片。 1932 推出全球第一的8毫米电影胶片、摄影机和投影仪。 1938 推出全球第一部内置电子曝光控制的相机 Super Kodak Six-20。 1942 推出全球第一卷彩色胶卷。 1948 为电影业推出35毫米三醋酸纤维安全胶卷。 1959 推出高速胶卷EKTACHROME,成为市场上曝光速度最快的彩色胶卷。 1969 美国太空人利用柯达相机拍摄登陆月球之历史性时刻。 1973 柯达推出两款Super 8摄影机和暗盒装的Super 8胶卷。 1976 柯达制造出全球首部数码相机。 1986 柯达设计全球第一部140万像素的影像感应器。 柯达开创先河,推出首部拥有USB介面的数码相机DC260。 1988 推出世界上最快的彩色复印机—柯达COLOREDGE Copier-Duplicator。 推出专为摄影记者设计的彩色负片—柯达EKTAPRESS GOLD胶卷。 1989 推出全天候的一次性相机—Kodak Weekend 35相机,能够在8英尺的水底下拍摄。 1990 推出Photo CD系统,为业界确定了数码条件下的色彩标准。 1991 推出柯达数码相机系统(DCS),让摄影记者能够用专有柯达130万像素感应器的尼康F-3相机拍摄数码照片。 1992 推出可录写光盘。 1994 推出首部民用数码相机。 1996 柯达是发明先进摄影系统(APS)的业界领导之一,APS胶卷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相片种类选择。 1997 推出四款新的运用COLORSHARP技术的金胶卷——GOLD 400,200,100和Max胶卷。 推出新一代的ADVANTIX相机。 推出DC120 Zoom数码相机。 1998 推出全球第一部非单反5倍变焦的APS相机。 1999 柯达设计的遥感相机连同SpaceImaging公司IKONOS商业遥距影像感应卫星,拍摄一米分辨率的地球表面。 2001 推出全球最高1600万像素专业数码相机背Proback。 推出Portra 400BW及Color Metallic Paper。 推出Easyshare系列数码相机和软件。 2002 推出EasyShare系列最新型号,拥有400万像素的DX4900变焦数码相机。 推出传统和数码相结合的EasyShare APS相机。 第二代1600万像素的图像芯片KAF16802CE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适用中幅至大幅面的相机。 全新的MAX防水运动型一次性相机,能够在深达35英尺的水深拍摄。 2003 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OLED显示屏的数码相机以及世界上第一台一体化的照片打印机和数码相机底座。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6年8月1日,柯达正式退出了数码相机生产市场,转而全心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和品牌的营销。
2023-06-26 14:24:591

一般农田属于国家卫星遥感范围吗

如果单说遥感平台的话,应该是指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地面遥感的概念。后面您补充说到的是一些遥感卫星的名称。我猜您是想了解不同遥感卫星数据的适用范围,各自有哪些优缺点,对吧。我们常用的卫星中,按照用途划分,资源卫星(国土资源普查用)、测绘星(测绘用,可立体测图)、环境卫星(环境监测)、海洋卫星等。我们市场上常见的卫星一般都是资源星和测绘星:比如SPOT5(2.5米全色,10米多光谱)、ALOS(2.5米全色,10米多光谱)、中巴资源(全色2.36米,多光谱19.5米)、福卫2号(2米全色,8米多光谱),P5(2.5米全色,可立体测图)、RapidEye(5.5米彩色)、QuickBird(0.61-0.72米全色,2.44米多光谱)、IKONOS(1米全色,4米多光谱,可立体测图)、GeoEye(0.5米全色,2米多光谱,可立体测图)、WordView(0.5米全色,2米多光谱,可立体测图)等等。比较好的,主要看空间分辨率,亚米级的卫星性能都差不多,信息量也大,用于做微观研究比较合适,比如违法建筑等。2米-5米左右分辨率的数据用于资源调查,系统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更新,基本农田调查、林业调查等。其他低分辨率的卫星主要用于宏观领域的应用,比如森林覆盖率统计、大面积水域监测等你懂的。
2023-06-26 14:25:062

求天降之物F「ハートの确率」罗马歌词啊 求拜神人..

最初で最后の「スキ」saishodesaigono"suki"最初で最后の「大スキ」saishodesaigono"daisuki"运命なんてなにも知らずにきめたミライだからunmeinantenanimoshirazunikimetaMiraidakaraきみにありがとう(きみにありがとう)kiminiarigatou(kiminiarigatou)こんな感情が(こんなキモチが)konnakanjouga(konnaKimochiga)自分のどこかに(见えないどこかに)jibunnodokokani(mienaidokokani)眠ってたなんて(生まれてたなんて)nemuttetanante(umaretetanante)地球を揺さぶるような地底のマグマみたいにねchikyuuwoyusaburuyounachiteinoMagumamitainineハートが目を覚ますココロに火をつけてくHaatogamewosamasuKokoronihiwotsuketekuネガイが动きだすコドウに出会ってくNegaigaugokidasuKodounideatteku最初で最后の「スキ」saishodesaigono"suki"最初で最后の「大スキ」saishodesaigono"daisuki"运命なんてなにも知らずに决めたミライだからunmeinantenanimoshirazunikimetaMiraidakaraきみがいるだけで(きみがいるだけで)kimigairudakede(kimigairudakede)うれしくなるから(楽しくなるから)ureshikunarukara(tanoshikunarukara)きみがわらったら(少しわらったら)kimigawarattara(sukoshiwarattara)いっしょにわらおう(わたしもわらおう)isshoniwaraou(watashimowaraou)神样!爱されるとどうしてこんなに暖かいのですか?kamisama!aisarerutodoushitekonnaniatatakainodesuka?きみのそばにいたいきみのとなりにいたいよkiminosobaniitaikiminotonariniitaiyo朝も昼も夜も春も夏も冬もasamohirumoyorumoharumonatsumofuyumoいままで见たことないこの世界のどこにもimamademitakotonaikonosekainodokonimoなかったようなパワーなかったような明日nakattayounaPawaanakattayounaashita空の下ばらまかれた(LoveLoveLoveLoveSong)soranoshitabaramakareta(LoveLoveLoveLoveSong)仆たちのそんな毎日は(Alwaysforyou)bokutachinosonnamainichiha(Alwaysforyou)愚かさとせつなさと(LoveLoveLoveLoveSong)orokasatosetsunasato(LoveLoveLoveLoveSong)ハッピーエンドで出来ているHappiiEndodedekiteiruきみのそばにいたいきみのとなりにいたいよkiminosobaniitaikiminotonariniitaiyo朝も昼も夜も春も夏も冬もasamohirumoyorumoharumonatsumofuyumoいままで见たことないこの世界のどこにもimamademitakotonaikonosekainodokonimoなかったようなパワーなかったような明日nakattayounaPawaanakattayounaashitaハートが目を覚ますココロに火をつけてくHaatogamewosamasuKokoronihiwotsuketekuネガイが动きだすコドウに出会ってくNegaigaugokidasuKodounideatteku最初で最后の「スキ」saishodesaigono"suki"最初で最后の「大スキ」saishodesaigono"daisuki"运命なんてなにも知らずに决めたミライだからunmeinantenanimoshirazunikimetamiraidakara
2023-06-26 14:25:131

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一)地面摄影测量1.地面摄影测量定义利用地面摄影的像片对所摄目标物进行的摄影测量,是指利用安置在地面上基线两端点处的摄影机向目标拍摄立体像对,对所摄目标进行测绘的技术。可用于险阻高山区、小范围山区和丘陵地区测图,还可用于地质、冶金、采矿、水利和铁道等方面的勘察。2.地面摄影测量分类地面摄影测量分为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外业工作包括摄影和测量。摄影是在基线两端点,用摄影经纬仪或其他摄影机按一定方式分别摄影,以获取目标的立体像对。测量工作,先选摄影基线,后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基线长度、基线端点和检查点的坐标和高程,为内业像片处理提供起始数据。内业成图方法分为图解法、模拟法和解析法。图解法是根据立体坐标量测仪量测出像点坐标和左右视差值,按相似三角形关系设计一种图板,用图解法求出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模拟法是利用地面立体测图仪进行测图的方法。解析法是按一定的数学公式求出地面点在其地面辅助坐标系中的空间坐标,再转换为地面坐标。解析法适应性强,精度高,是常用的方法。(二)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1.航摄像片与地图的区别航摄像片是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构象,而地图则是地面景物的正射投影,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投影。只有当地面严格水平且像片也严格水平时,上述两种投影结果才等效。地图是地表面根据一定的比例按正射投影位置来描绘的,其平面位置是正确的。当航摄像片有倾角或地面有高差时,所摄得的像片与上述理想情况会有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像点位移,它包括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和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后者又称为投影差。航摄像片上所存在的倾斜位移与投影差决定了其不能直接作为地图使用。2.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一般情况下,航空摄影所获取的像片是倾斜的,此时,即使地面严格水平,航摄像片上的目标物体也会因为像片倾斜而产生变形或像点位移。这种位移的结果使得像片上的几何图形与地面上的几何图形产生变形,而且像片上影像比例尺处处不等。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差异,使得中心投影的航摄像片不具备正射投影的地图功能。摄影测量中对这种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可用像片纠正的方法予以改正。3.航空摄影测量的优点1)航摄像片充分客观地记载了地物地貌在摄影时瞬间的状态。因而具有信息量大、形态逼真、精度较均匀的特点。2)航测很大一部分工作将由室外移至室内。因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减少了天气季节的影响。3)航测成图具有成图快、精度好、成本低和工效高的特点。4.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内业工作内容航空摄影测量需要进行外业和内业两方面的工作。航测外业是为航测内业提供控制测量成果和调绘像片,包括以下工作: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外业调绘中的主要调绘目标有独立地物调绘,居民地调绘,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调绘,管线、垣栅和境界的调绘,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的调绘,地理名称的调查和注记等。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工作。②用各种光学机械仪器及计算机测制地形原图。(三)航天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利用航天摄影资料所进行的摄影测量。1972年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后改为陆地卫星),标志着航天摄影测量时代的开始。之后美国发射了陆地卫星1~5号,法国于1985年成功发射了SPOT卫星1号,我国也成功发射了测地卫星。卫星影像(遥感影像)在测绘中主要被用来测绘地形图、制作正射影像图或各种专题图。这里简要列出卫星影像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卫星及其传感器。1.卫星影像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关系各种卫星与影像图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如表1-10所示。表1-10 卫星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2.常用卫星简介(1)Landsat卫星系列Landsat卫星系列属于太阳同步极轨卫星,其运行轨道高度和倾角分别为750km 和98.2°,重访周期为16日。自1972年发射第一颗Landsat卫星后,美国NASA共发射了7颗Landsat系列卫星,已连续观测地球35年。最后一颗Landsat-7卫星也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成功。(2)SPOT卫星系列法国SPOT卫星系列属于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其运行轨道高度和倾角分别为830km和98.7°,重访周期为26日,但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可以对同一地区用4~5天的间隔进行观测。它搭载两台高分辨率遥感器HRV,具有通过侧视进行立体观测等优点。1986~1998年法国相继发射了1~4号星。2002年5月发射的SPOT-5号星分辨率达到了2.5m,在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等一系列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3)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传感器目前常的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有:IKONOSⅡ、Quick Bird、SPOT-5、P5、ALOS、WorldView-1、GeoEye-1等,其传感器主要参数见表1-11。表1-11 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传感器(4)国产卫星系统目前我国主要遥感卫星有:CBERS-02 B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二号卫星、遥感二号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环境1号HJ1-B星、遥感一号卫星、遥感三号卫星、环境一号HJ1-A星等。
2023-06-26 14:25:231

求高达SEED中歌曲-Realize的罗马注音歌词!

SEEDOP4《Realize》作词:BOUNCEBACK作曲:大谷靖夫编曲:荒井洋明、大谷靖夫演唱:玉置成実日文歌词:たどりつく场所さえもわからない届くと信じて今想いを走らせるよカタチ変えてゆく心もこの街もだけど消えない愿いがある违う梦をみて同じ空ながめたあの日誓った"负けないこと"ずっと2人この手つなげずに生まれてきた意味を探してたたどりつく场所さえもわからない届くと信じて今想いを走らせるよ过ちも切なさも越えるとき愿いがヒカリ抱きしめる未来を呼び覚まして风に流れてくあの云の孤独を君もどこかで感じてるの?梦を守るため互いを伤つけ背中合わせに歩いてきたきっといつか解(わか)りあえるだろう同じ気持ちでいる信じたい迷うこと恐れずに羽ばたける鼓动が波打つまだ梦をあきらめないで暗暗も孤独にも立ち向かう君と出会えた悦(よろこ)びを必ず伝えにいこうたどりつく场所さえもわからない届くと信じて今想いを走らせるよ过ちも切なさも离れてもあの日と同じこの空は…君へと続いている罗马注音:tadoritsukubashosaemowakaranaitodokutoshinjiteimaomoiohashiraseruyokatachikaeteyukukokoromokonomachimodakedokienainegaigaaruchigauyumeomiteonajisoranagametaanohichikatta"makenaikoto"zuttofutarikonotetsunagezuniumaretekitaimiosagashitetatadoritsukubashosaemowakaranaitodokutoshinjiteimaomoiohashiraseruyoayamachimosetsunasamokoerutokinegaigahikaridakishimerumiraioyobisamashitekazeninagaretekuanokumonokodokuokimimodokokadekanjiteruno?yumeomamorutametagaiokizutsukesenakaawaseniaruitekitakittoitsukawakariaerudarouonajikimochideirushinjitaimayoukotoosorezunihabatakerukodouganamiutsumadayumeoakiramenaidekurayamimokodokunimotachimukaukimitodeaetayorokobiokanarazutsutaeniikoutadoritsukubashosaemowakaranaitodokutoshinjiteimaomoiohashiraseruyoayamachimosetsunasamohanaretemoanohitoonajikonosorawa...kimietotsuzuiteiru中文翻译:虽然不知道哪里是历经辛苦也要去的目的地但我相信总会到达现在这个信念驱使我继续前进外表逐渐改变内心和这条街道也一样但我希望所有事物不会消失在同一天空下看到不同的梦想在那天我发誓一定不会认输一直二人之间相互联系着从出生以后不断寻找着意义虽然不知道哪里是历经辛苦也要去的目的地但我相信总会到达现在这个信念驱使我继续前进正是斩断和超越的时刻希望紧抱着光辉呼唤未来随风而动那片云的孤独在某处的你可感觉到为了守护梦想而相互伤害逐渐接近而背靠着对方一定总有一天可以相互了解相信大家一定持着相同的信念不要害怕迷茫鼓动你的双翼还有不要放弃梦想黑暗也好孤独也好也要站起来面对与你相逢的喜悦一定会传播开去虽然不知道哪里是历经艰辛也要去的目的地但我相信总会到达现在这个信念驱使我继续前进正是斩断和超越的时刻就像那日一样在天空下…与你一起走下去
2023-06-26 14:25:301

谁知道诺亚方舟的故事,简述一下?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诺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时、宽50时、高30时。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时。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再过7天,诺亚又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再回来了。诺亚601岁那年的1月1日,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到2月27日,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吧。”于是,诺亚全家和方舟里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按着种类出来了。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这就是“诺亚方舟”故事的由来,虽然是个传说,但由于《圣经》中记载的很多事情都被证实是真实的,譬如,在一次战争中,一位军官根据《圣经》中的记载,成功地找到了大山里的一条秘密小道,并通过这条小道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取得巨大胜利。如果能证明“诺亚方舟”也是真实的,那么这个发现肯定将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所以,很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圣经考古学家 都希望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2023-06-26 14:25:391

诺亚方舟的作用?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挪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时、宽50时、高30时。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时。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现实生活中有待证实的诺亚方舟 在土耳其东部有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名叫阿勒山。据基督教《圣经》载,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即停于阿勒山。诺亚方舟是真的存在,还是纯属虚构?诺亚方舟是不是停在阿勒山?为了揭开阿勒山诺亚方舟之谜,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鲍彻-泰勒追踪研究长达13年之久。泰勒教授还把卫星遥感技术用到的研究之中,称自己进行的是“卫星考古工程”。 根据飞机航拍、侦察卫星以及商业用遥感飞行器拍摄到照片,发现阿勒山山腰处有一处“不规则区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不规则区域”位于阿勒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几乎被冰川掩盖。泰勒声称“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例和诺亚方舟的长宽比例一样。 据创世纪中记载诺亚方舟蓝图长300肘尺,宽50肘尺,长宽比为6:1。肘尺是古代的一种长度测量单位,等于从中指指尖到肘的前臂长度,或约等于17至22英寸(43至56厘米)。而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一“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也是6:1。 泰勒对这一发现持乐观态度。泰勒说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照片是“新的重大进展”。泰勒副教授说“我把这项工作叫做卫星考古工程”。参与这项考古工程的卫星阵容强大,包括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IKONOS卫星以及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 1),泰勒教授还可以看到解密的美国情报机构的航拍和卫星照片。 泰勒教授说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综合所有的照片,使阿勒山之谜大白于公众,而且要经得起科学家、影像专家和其他专家的检验。泰勒说,“1993年开始这项研究时,我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是解密中情局阿勒山全景照片,是“钥眼9”卫星1973年12月20日拍摄的。研究人员鲍彻-泰勒用红线标注出“不规则区域”。前几年中情局解密了55000多张世界各地的卫星照片,其中就包括这一张。 这是加拿大太空署的雷达卫星拍摄的阿勒山照片,红线标注的就是“不规则区域”,位于阿勒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雷达卫星的成像精度可以达到8米。由于雷达卫星不是光学照相卫星,因此图中有硬物的无线电波反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不规则区域”并不是阴影。红字的内容:雷达1卫星拍摄的“不规则区域”照片。 卫星影像分析专家罗德-弗兰兹对照片进行了分析,称不规则区域的表面有309米长。罗德-弗兰兹还有过25年的军事情报照片分析经验,他说“我还发现不规则区域呈圆形。我不太清楚这说明什么,但是我觉得很奇怪。”泰勒补充说如果再考虑长度,这个不规则区域要比泰坦尼克号和俾斯麦号大,和最大的现代化航母大小相当。 泰勒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推动最终能够对阿勒山展开实地科考。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几个星期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利用太空和飞行器上的遥感硬件和技术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深处发现了1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遗址。但是这一“不规则区域”到底是自然界地质奇观,抑或人类活动的遗迹,或者什么都不是,还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证。 1973年美国利用人造卫星侦察前苏联在南翼高加索边界地区部署飞弹的情报时,“极其偶然”地拍摄到终年冰封的亚拉腊峰上,有一块庞大及呈现明显长方形的“异物”。由于《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正是停泊在亚拉腊峰附近的地方,所以传出那件“异物”就是“诺亚方舟”的传说
2023-06-26 14:25:471

诺雅方舟是啥个意思啊?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诺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时、宽50时、高30时。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时。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再过7天,诺亚又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再回来了。诺亚601岁那年的1月 1日,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到2月27日,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吧。”于是,诺亚全家和方舟里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按着种类出来了。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现实生活中有待证实的诺亚方舟在土耳其东部有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名叫阿勒山。据基督教《圣经》载,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即停于阿勒山。诺亚方舟是真的存在,还是纯属虚构?诺亚方舟是不是停在阿勒山?为了揭开阿勒山诺亚方舟之谜,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鲍彻-泰勒追踪研究长达13年之久。泰勒教授还把卫星遥感技术用到的研究之中,称自己进行的是“卫星考古工程”。根据飞机航拍、侦察卫星以及商业用遥感飞行器拍摄到照片,发现阿勒山山腰处有一处“不规则区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不规则区域”位于阿勒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几乎被冰川掩盖。泰勒声称“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例和诺亚方舟的长宽比例一样。据创世纪中记载诺亚方舟蓝图长300肘尺,宽50肘尺,长宽比为6:1。肘尺是古代的一种长度测量单位,等于从中指指尖到肘的前臂长度,或约等于17至22英寸(43至56厘米)。而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一“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也是6:1。泰勒对这一发现持乐观态度。泰勒说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照片是“新的重大进展”。泰勒副教授说“我把这项工作叫做卫星考古工程”。参与这项考古工程的卫星阵容强大,包括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IKONOS卫星以及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 1),泰勒教授还可以看到解密的美国情报机构的航拍和卫星照片。泰勒教授说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综合所有的照片,使阿勒山之谜大白于公众,而且要经得起科学家、影像专家和其他专家的检验。泰勒说,“1993年开始这项研究时,我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是解密中情局阿勒山全景照片,是“钥眼9”卫星1973年12月20日拍摄的。研究人员鲍彻-泰勒用红线标注出“不规则区域”。前几年中情局解密了55000多张世界各地的卫星照片,其中就包括这一张。这是加拿大太空署的雷达卫星拍摄的阿勒山照片,红线标注的就是“不规则区域”,位于阿勒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雷达卫星的成像精度可以达到8米。由于雷达卫星不是光学照相卫星,因此图中有硬物的无线电波反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不规则区域”并不是阴影。红字的内容:雷达1卫星拍摄的“不规则区域”照片。卫星影像分析专家罗德-弗兰兹对照片进行了分析,称不规则区域的表面有309米长。罗德-弗兰兹还有过25年的军事情报照片分析经验,他说“我还发现不规则区域呈圆形。我不太清楚这说明什么,但是我觉得很奇怪。”泰勒补充说如果再考虑长度,这个不规则区域要比泰坦尼克号和俾斯麦号大,和最大的现代化航母大小相当。泰勒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推动最终能够对阿勒山展开实地科考。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几个星期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利用太空和飞行器上的遥感硬件和技术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深处发现了1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遗址。但是这一“不规则区域”到底是自然界地质奇观,抑或人类活动的遗迹,或者什么都不是,还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证。1973年美国利用人造卫星侦察前苏联在南翼高加索边界地区部署飞弹的情报时,“极其偶然”地拍摄到终年冰封的亚拉腊峰上,有一块庞大及呈现明显长方形的“异物”。由于《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正是停泊在亚拉腊峰附近的地方,所以传出那件“异物”就是“诺亚方舟”的传说。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2023-06-26 14:25:551

2000年以前卫星地图

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咨询当地房管局,房管局通常会有不同时期的航拍图,前提是那个地区有房子
2023-06-26 14:26:152

诺亚方舟方程式的含义?

有人说:“满世界都在下雨。家,是一把撑了一代又一代的伞,伞下是一片晴空,是生命的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这个典故,来自《圣经》故事:诺亚在上帝耶和华的授意下,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造了一只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有上中下三层舱的方舟。诺亚同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子,以及各种飞禽走兽、昆虫各一公一母,搬入方舟7天后,一连下了40个日日夜夜的滂沱大雨,汹“诺亚方舟”这个典故,来自《圣经》故事:诺亚在上帝耶和华的授意下,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造了一只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有上中下三层舱的方舟。诺亚同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子,以及各种飞禽走兽、昆虫各一公一母,搬入方舟7天后,一连下了40个日日夜夜的滂沱大雨,汹涌的洪水把世界上最高的山涌的洪水把世界上最高的山都淹没了,一切生灵都被溺毙,惟有诺亚的方舟载着他的家小和动物尚漂浮在浩淼的水面上……很多天后,诺亚把一只鸽子放了出去,傍晚时分鸽子噙着一个橄榄枝飞回来了,这意味着大地某个地方露出了土地。7天后,又把鸽子放出去,这回鸽子没有飞回来,因为大地干了,洪水退了…… “诺亚方舟”可用来比喻灾患普降时生命的保护物,或者摆脱厄运的凭借
2023-06-26 14:26:291

诺亚方舟第一次出现在什么神话故事里?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艘大船啊?

《圣经》创世纪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圣经》的记载来推算,方舟是一只排水量四万三千吨的巨大木箱。按《创世纪》第八章所载,方舟最后停靠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上。过去虽有不少方舟被发现的传言出现,但都仅止于传言。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方舟搁浅在亚拉腊山脉面向黑海的一个山坡上,而且很可能因为黑海水位暴涨而沉入黑海海底,这个说法引起了美国深海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博士的高度兴趣,他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诺亚方舟”的故事从小就深深地吸引了他,特别是他在深海探险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后,只要一提起方舟,就激动不已。他希望自己有机会探寻方舟的下落。所以当听说“方舟可能沉入黑海海底”这个大胆的推测后,他决定亲自到黑海去探个究竟。 巴拉德曾在地中海海底找到古罗马帝国和腓尼基的船只,假如他能在黑海海底寻获方舟,这将 会是一件轰动全球、甚至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 假如方舟沉入黑海海底那么它可能完好如初"异物"的照片 1919年,公众终于见到了第一张诺亚方舟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由俄国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拍摄的,上面可以隐约看出冰川下一个模糊的暗色斑点。而这以后利用雷达和深层探测器进行的地质考察,却显示这个斑点只是亚拉腊地区岩石共有的一种异常结构。对诺亚方舟的寻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重新开始。由于军事档案的解密,美国政府公布了由埃罗斯卫星和U-2间谍飞机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显示在3000米高空可隐约看到亚拉腊山俄国一侧山坡终年冰层下的"异物"(专业术语称为"凸起")。但是,这些照片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支持诺亚方舟理论的人十分肯定:这就是挪亚方舟。实际上也的确存在着一些奇怪的巧合:这个"异物"距纳瓦拉找到那块木头的地方只有几百米,而那块木头是在位于"阿赫拉峡谷"附近的埃奇米阿津修道院找到的。可是,在地质学家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看来,这可能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爆发过的一个火山口,或者由于终年冰川中一块巨大的冰下滑导致的不正常的积雪堆积。然而这并非是对诺亚方舟存在论的惟一反驳。这些反驳意见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一场洪水要淹没一座高5000米的山脉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认为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的人反驳说,大洪水过后,在公元前3000年,一些难以置信的地壳构造运动可能将这个山脉抬高了。 于是亚拉腊山,尤其是西坡的帕罗特冰川、东北坡的阿赫拉峡谷和阿比科二号冰川成为研究人员偏爱的地方。在土耳其东部有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名叫亚拉腊山。据基督教《圣经》载,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即停于亚拉腊山。诺亚方舟是真的存在,还是纯属虚构?诺亚方舟是不是停在亚拉腊山?为了揭开亚拉腊山诺亚方舟之谜,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鲍彻-泰勒追踪研究长达13年之久。泰勒教授还把卫星遥感技术用到的研究之中,称自己进行的是“卫星考古工程”。 根据飞机航拍、侦察卫星以及商业用遥感飞行器拍摄到照片,发现亚拉腊山山腰处有一处“不规则区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不规则区域”位于亚拉腊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几乎被冰川掩盖。泰勒声称“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例和诺亚方舟的长宽比例一样。 据创世纪中记载诺亚方舟蓝图长300肘尺,宽50肘尺,长宽比为6:1。肘尺是古代的一种长度测量单位,等于从中指指尖到肘的前臂长度,或约等于17至22英寸(43至56厘米)。而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一“不规则区域”的长宽比也是6:1。 泰勒对这一发现持乐观态度。泰勒说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照片是“新的重大进展”。泰勒副教授说“我把这项工作叫做卫星考古工程”。参与这项考古工程的卫星阵容强大,包括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IKONOS卫星以及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 1),泰勒教授还可以看到解密的美国情报机构的航拍和卫星照片。 泰勒教授说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综合所有的照片,使亚拉腊山之谜大白于公众,而且要经得起科学家、影像专家和其他专家的检验。泰勒说,“1993年开始这项研究时,我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是解密中情局亚拉腊山全景照片,是“钥眼9”卫星1973年12月20日拍摄的。研究人员鲍彻-泰勒用红线标注出“不规则区域”。前几年中情局解密了55000多张世界各地的卫星照片,其中就包括这一张。 这是加拿大太空署的雷达卫星拍摄的亚拉腊山照片,红线标注的就是“不规则区域”,位于亚拉腊山西北角海拔4663米处。雷达卫星的成像精度可以达到8米。由于雷达卫星不是光学照相卫星,因此图中有硬物的无线电波反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不规则区域”并不是阴影。红字的内容:雷达1卫星拍摄的“不规则区域”照片。 卫星影像分析专家罗德-弗兰兹对照片进行了分析,称不规则区域的表面有309米长。罗德-弗兰兹还有过25年的军事情报照片分析经验,他说“我还发现不规则区域呈圆形。我不太清楚这说明什么,但是我觉得很奇怪。”泰勒补充说如果再考虑长度,这个不规则区域要比泰坦尼克号和俾斯麦号大,和最大的现代化航母大小相当。 泰勒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推动最终能够对亚拉腊山展开实地科考。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几个星期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利用太空和飞行器上的遥感硬件和技术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深处发现了1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遗址。但是这一“不规则区域”到底是自然界地质奇观,抑或人类活动的遗迹,或者什么都不是,还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证。 1973年美国利用人造卫星侦察前苏联在南翼高加索边界地区部署飞弹的情报时,“极其偶然”地拍摄到终年冰封的亚拉腊峰上,有一块庞大及呈现明显长方形的“异物”。由于《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正是停泊在亚拉腊峰附近的地方,所以传出那件“异物”就是“诺亚方舟”的传说。
2023-06-26 14:26:372

诺亚方舟在哪里?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  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这就是"诺亚方舟"故事的由来,虽然是个传说,但由于《圣经》中记载的很多事情都被证实是真实的,譬如,在一次战争中,一位军官根据《圣经》中的记载,成功地找到了大山里的一条秘密小道,并通过这条小道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取得巨大胜利。如果能证明"诺亚方舟"也是真实的,那么这个发现肯定将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所以,很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圣经考古学家都希望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2023-06-26 14:26:462

google earth的图像是遥感图像吗

是的 。
2023-06-26 14:27:045

国内外遥感研究现状

地下煤层自燃遥感探测,大致经历了热红外遥感探测、基于GIS的遥感探测和现在的多平台、多传感器综合探测等三个主要阶段。(一)国外遥感探测研究现状1963年5月,HRB-Singer公司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斯克兰顿用热感相机RECONOFAX红外侦察系统,进行探测和定位煤矸石煤火的可行性试验,这是科技人员首次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研究和探测煤火。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煤层自燃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突出,美国开始应用陆地卫星数据调查研究煤层自燃与煤矿环境;进入90年代,印度开始了应用遥感技术调查煤层自燃,帮助解决煤矿灭火和安全生产等问题。同时针对煤火的时空变化特点,相关研究人员(Anderson,1980;Chandra,1983;Mukherjee,1991;Mansor,1994;Saraf&Prakash,1995;Genderen,1996;Prakash,1997,1999,2001)对地面亚像元温度信息提取、地表参数和热通量问题、地表温度异常与地面发射率的影响、煤自燃倾向性估计、卫星遥感地表热通量计算模型和点源燃烧体正演模型、地表高温异常局部双窗滑动方法、热红外遥感数据估计埋藏的热源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促进了煤火遥感信息的提取研究。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相继发射升空,能提供用于煤火探测的遥感数据也越来越多,其推动当今这个领域的研究迅速进入到一个多平台、多传感器综合探测阶段。(二)国内遥感探测研究现状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煤火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1)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遥感中心在宁夏汝箕沟矿区开展的航空遥感调查煤层自燃工作,较系统地研究了煤层自燃机理,提出了灭火方法。(2)20世纪80年代后期,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1988,1989)、北京市遥感公司(1999)等有关单位相继利用卫星遥感、航空热红外遥感及地面红外测温等手段开展了中国北方地区煤火调查和火区环境灾害动态监测工作,初步圈出了我国在北纬35°以北地区正在燃烧的火区56个,主要分布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山西等7省区。以GIS为工具,集成煤火探测、环境影响评估、防灭火工程中所需要的专用工具,初步开发出适用于煤田火区监测与治理的信息管理与分析支持系统。(3)随着高空间、高光谱遥感新型传感器(如SPOT、IRS、ASTER、IKONOS、QuickBird、AVIRIS、HyMap、Hyperion等)以及各种方法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火遥感探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针对煤田环境和矿山安全生产两种需求,在深入开展地下煤层自燃机理、煤田火区地质环境、空间分布规律、治理方法、防灭火工程与材料等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动态监测物理模型和基于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地面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同步探测方法体系。(三)遥感探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煤火灾害调查和相关的应用研究,已积累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方法与重要成果,为地下煤层自燃的探测和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手段。但以往的煤火遥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由于受卫星遥感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限制,还无法提取地面燃烧裂隙、燃烧系统等信息;②没有充分应用不同尺度遥感影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对煤层自燃的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中的遥感主要监测指标及地质环境意义进行系统性研究;③对于较大规模的煤火调查,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地面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方法,但尚无形成基于高分辨率遥感与高精度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相结合的探测方法。
2023-06-26 14:27:211

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的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7765.html
2023-06-26 14:28:205

诺亚方舟具体指什么?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2023-06-26 14:29:062

基础地理数据是描述什么的总称?

宏图远见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分为 城市地图、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 三种类型。1.城市地图覆盖全国范围,包含种类丰富的兴趣点、详细级别的道路、县 级以及以上行政区划、植被、河流等全要素基础地理数据。综 合使用这些种类丰富的海量数据,可帮助用户进行选址分析、 网点规划、路径优化等业务分析和决策。其中:(1)兴趣点包含16个大类 、88个中类、500多个详细分类及 一千多万个点位的海量数据;(2)详尽的道路网络,分为8个速度级别,并包含丰富的导航 属性;(3)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可对应匹配人口经济统计数据,从 而反映各类人口数量与分布情况、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2.遥感影像我们代理多种遥感影像产品,包括ZY-3、QuickBird、Wor- ldView、Ikonos、Geoeye、Spot5等多种分辨率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可以提供了解区域地貌类型、资源状况、城市分布 以及指导规划等,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国土规划, 自然资源勘探 , 环境保护与灾害监测 农业、林业 ,城市规划。MarketVision还开发了高速生成栅 格瓦片,同时能为指定商业智能应用程序生成特定影像。
2023-06-26 14:29:151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并从70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存储、处理与应用技术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等国土资源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遥感技术发展呈现如下重要趋势。(1)将保持对地观测数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放在重要地位美、法两国继续保持他们的“Landsat”和“SPOT”卫星的系列化。Landsat卫星自1972年首次发射至今,其空间分辨率已从原MSS传感器近80m提高到ETM传感器的15m,但它185km的地面覆盖宽度始终如一。SPOT卫星的最高空间分辨率从初期的10m提高到2.5m,其地面覆盖宽度也一直保持在60km。这种稳定性和持续性使得这两种卫星的数据占据了光学遥感卫星数据市场之首。继美国、法国之后,加拿大、欧洲太空局、日本和俄罗斯也先后于20世纪80~90年代研制发射了本国(地区)的资源、环境卫星。这些卫星不仅技术上不乏先进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数据获取能力。但其系列性不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印度遥感卫星”系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民用遥感卫星系列之一,且拥有全球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从1988年开始,印度几乎每隔2~3年发射一颗资源型卫星,2005年还发射了测图卫星(CARTOSAT),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印度资源卫星成为继美、法之后在地球空间轨道上稳定运行的另一卫星系列。(2)遥感数据分辨率不断提高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种高分辨率首先体现在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地面分辨率两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印度发射的卫星地面分辨率达到5.8m,俄罗斯的卫星地面分辨率达到2m;1999~2003年,美国发射了IKONOS卫星、QuickBird卫星和OrbView-3卫星,全色波段的地面分辨率已达1m以下,多光谱的地面分辨率为2~4m;法国、以色列也拥有类似的高分辨率卫星。近几年来,光谱分辨率的提高是卫星遥感发展的又一个趋势。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较好地适应了众多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前景。1999年美国发射的EOSTerra卫星上装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36个波段;号称“新千年计划”第一星的美国EO-1卫星,装载一台光谱分辨率达10nm、共220个波段的高光谱成像仪,具有特殊的优势。(3)全天候微波遥感迅速发展微波遥感的发展为克服天气条件对空间信息的影响开辟了途径。1981年以来,美国利用航天飞机执行了3期航天雷达计划(SIR-A,B,C)。对星载雷达的许多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问题开展了全球范围的实验研究。此外,一项对地球表面测绘制图的革命性技术,即美国“航天飞机雷达测图计划”(SRTM)的技术系统,对今后的卫星遥感发展,特别是在测绘制图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的“钻石”卫星系列在雷达卫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91年到1999年,俄罗斯共发射了4颗“钻石”雷达卫星,所获得的数据也在国际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欧洲太空局的地球资源卫星主要面向海洋,定位在微波遥感,特别是雷达遥感上。1991年发射的两颗卫星(ERS-1,2)至今尚在运行。2002年发射的超大型平台环境卫星(ENVISAT)集光学和微波对地观测于一身。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即多入射角、多成像带宽、多分辨率的特点,可在45km、75km、100km、150km、300km和500km的地面宽度上成像,最高分辨率为6m,最低100m,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以及在全球多个地面站的接收能力,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空间雷达信息数据源。(4)综合性和专业化成为卫星发展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以美国为主的对地观测(EOS)计划是最为综合、最全面的一项全球性研究计划。计划中的一系列大型综合卫星平台,如TERRA、AQUA、AURA等也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的最新对地观测技术。除此而外,正在执行中的有16 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也拟将这种大型载人的航天设施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平台实施对地观测,而这种观测将全面涉及陆地表面、海洋和大气。在人们倾注于发展大型综合平台,实施较全面而综合的对地观测的同时,一种专业性很强,目标明确的小卫星甚至微卫星、纳卫星也在悄然兴起并得到发展,这种“快、好、省”的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尤其受到广大中、小国家的欢迎。美国数字全球公司的“晨鸟”和“快鸟”卫星,空间成像公司的IKONOS卫星,以及轨道成像公司的OrbView系列卫星,甚至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 LightSAR卫星,TRW公司的Lewis高光谱卫星,都属小卫星之列。美国鼓励发展小卫星,旨在提高其商用价值。以色列和法国为军事需要,研制和发射了地面分辨率为1m的小卫星,其中以色列在高分辨率成像方面技术先进,提高了其卫星的小型化程度。(5)航空遥感对地观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卫星对地观测高度发达的今天,航空遥感仍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发达国家都组建了国家级的大型、综合航空遥感系统。美国所拥有的先进遥感飞机,如 ER-2 型飞机、C-130、C-141、DC-8等大型飞机平台最受人们关注。其中,飞行高度达20km以上的ER-2型飞机可装载数十种仪器,进行综合性遥感,包括遥感技术发展和对各类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模拟,以论证和开展一些重要应用领域的业务观测和监测任务。同时,由于军事需要,无人驾驶飞机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全球鹰”无人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地观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在平流层的对地观测系统也在一些国家加快了研发的进度。
2023-06-26 14:2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