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鉴别CaO和CaO,Ca(OH)2的混合物

2023-05-19 16:16:16

如题 方法越简单越好
同志们不好意思
如题应该是 如何鉴别 CaO 和Ca(OH)2 和CaO,Ca(OH)2的混合物

TAG: ca cao
共7条回复
clou

  取2份样品,分别加入NH4Cl一起研磨,出现氨气味道的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而氧化钙则不会和NH4Cl反应。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取2份样品,分别加入过磷酸钙一起研磨,混合物变湿的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过磷酸钙与熟石灰研磨,过磷酸钙中磷酸二氢钙会跟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磷酸钙和水,而氧化钙则不会和过磷酸钙反应。

  Ca(H2PO4)2 + 2Ca(OH)2 === Ca3(PO4)2 + 4H2O

  氧化钙(calcium 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色,具有吸湿性。

  物理性质

  白色或带灰色块状或颗粒。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3.32~3.35。熔点2572℃。沸点2850℃。折光率1.838。

  化学性质

  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并产生大量热,有腐蚀性。

  CaO+H2O==Ca(OH)2

  生产方法

  石灰石煅烧法

  将石灰石粗碎至150 mm,并筛除30~50 mm以下的细渣。无烟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50 mm 以下,其中所含低熔点灰分不宜过多,其无烟煤或焦炭的加入量为石灰石的7.5%~8.5%(重量)。将经筛选的石灰石及燃料定时、定量由窑顶加入窑内,于900~1200℃煅烧,再经冷却即得成品。在煅烧工序副产二氧化碳(CO₂)。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CaO+CO₂↑;

  纯硝酸溶解大理石

  将其煮沸驱除干净CO₂。向热溶液中加入石灰乳,过滤除去Cu、Fe、Mg等氢氧化物沉淀,加热滤液当其接近沸腾时通入CO₂产生Ca(HCO₃)₂,Ca(HCO₃)₂的量相当于加入的Ca(OH)₂的量。煮沸该溶液,Ca(HCO₃)₂即分解成碳酸钙沉淀,并携带痕量的Fe。滤液中的Ca(NO₃)₂经冷却后加入1/3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的(NH₄)₂CO₃则另有CaCO₃沉淀下来。将CaCO₃沉淀洗涤干燥,放在石英坩埚中在电炉上灼烧即得纯的氧化钙。若要制得高纯氧化钙,则应先将高纯硝酸钙与高纯碳酸铵合成碳酸钙:将沉淀精制后,先于烘箱中烘干,再经灼烧 ( 控制温度逐渐升高) ,于1000℃恒温8h,取出稍冷后,干燥保存,制得的产品为99.999%的高纯氧化钙;

  碳酸钙煅烧法

  先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再加入氨水进行中和,静置沉淀,过滤,再加入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经离心分离脱水,干燥后,进行煅烧,经粉碎,筛选,制得药用氧化钙成品。其化学方式

  CaCO₃+2HCl=CaCl₂+CO₂↑+H₂O

  CaCl₂+2NH₃·H₂O=Ca(OH)₂+2NH₄Cl

  Ca(OH)₂+NaHCO₃=CaCO₃+NaOH+H₂O

  CaCO₃[△]=CaO+CO₂↑;

  用途

  1、可作填充剂,例如: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充剂;

  2、用作分析试剂,气体分析时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光谱分析试剂,高纯试剂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外延、扩散工序,实验室氨气的干燥及醇类脱l水等。

  3、用作原料,可制造电石、纯碱、漂白粉等,也用于制革、废水净化,氢氧化钙及各种钙化合物;

  4、可用作建筑材料、冶金助熔剂,水泥速凝剂,荧光粉的助熔剂;

  5、用作植物油脱色剂,药物载体,土壤改良剂和钙肥;

  6、还可用于耐火材料、干燥剂[1] ;

  7、可配制农机1、2号胶和水下环氧胶黏剂,还用作与2402树脂预反应的反应剂;

  8、用于酸性废水处理及污泥调质;

  9、还可用作锅炉停用保护剂,利用石灰的吸湿能力,使锅炉水汽系统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防止腐蚀,适用于低压、中压、小容量汽包锅炉的长期停用保护;

  10、可以和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CaO+H₂O=Ca(OH)₂,属于化合反应。

  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上层清液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下层浑浊液体石灰乳是一种建筑材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是一种二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氢氧化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白色粉末,由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它的饱和水溶液叫做石灰水。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用作杀菌剂和化工原料等。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在常温下是细腻的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不溶于醇,能溶于铵盐、甘油,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钙盐。摩尔质量为74.093g/mol (g·mol⁻¹),固体密度为2.211g/cm3。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化学性质

  碱性

  氢氧化钙是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但因其溶解度不大,所以危害程度不如氢氧化钠等强碱大。

  注意:氢氧化钙在中学阶段被认为是强碱,而实际上其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因此在大学教材中被认为是中强碱。

  用途

  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可以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砌砖,石灰浆粉刷墙壁;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配制三合土;农业上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等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中和酸性,改良酸性土壤,易于农作物生存。制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生产漂白粉。

  可用于生产碳酸钙,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漂白粉、漂粉精、消毒剂、止酸剂、收敛剂、硬水软化剂、土壤酸性防止剂、脱毛剂、缓冲剂、中和剂、固化剂以及药物等;用在橡胶、石油化工添加剂中,如石油工业加在润滑油中,可防止结焦、油泥沉积、中和防腐。

CarieVinne

通入co2,分别加热封闭试管中的物质,将其与装有无水硫酸铜的装置连接,片刻后无水硫酸铜变蓝的其中含有Ca(OH)2

北境漫步

通入足量水蒸汽干燥后称量.若质量比为31:37是CaO若大于31:37是混合物

小教板

唔,这确实是个问题,有深度,值得思考......

三楼说得好像不对,Ca(OH)2加热不能分解......

三楼说得还是不对,Ca(OH)2必须在溶液中才能与CO2反应,而一旦碰到水CaO就会变成Ca(OH)2,又无法鉴别了......

这题真变态......

四楼说的怎么好像也不对,我正在和他探讨......

牛云

加热后固体称重,质量减少的为混合物

再也不做稀饭了

拿一点NH4Cl和样品一起碾磨,有NH3气味出现的那一份样品就是CaO,Ca(OH)2的混合物。

不会请发百度消息。

不是的,之所以要在溶液中是因为固体接触面积不够大,反应无法进行。

现在把固体磨碎就是为了能够反应。我们上课时做过这个实验,Ca(OH)2与NH4Cl一起碾磨可以闻到氨味。 (对5楼的回复)

马老四

题有问题吧,楼主请改一下

相关推荐

AUTOCAD中命令CAOMMANDLINE是什么

我在cad2019中测试过,没这个命令
2023-01-03 00:18:292

我的电脑每次都弹出 http://www.kuangcaomm.com/ ,怎么回事啊

我打开看了,没有病毒,你自己设置成主页了吧
2023-01-03 00:18:391

tucaomm前面加www后面是com是干什么的

www是万维网的意思com是预定通用域名格式,代表公司性质的网站company (公司)的前三个字母
2023-01-03 00:18:451

cad安装时不能打开c: programFilescaommonFilesAutodeskshareacsigncore16.dll怎么回事

是下载的吗?如果的下载的就是软件的问题,卸载后重新下载吧
2023-01-03 00:18:522

vb编写倒计时程序 跪求。。。。。

Dim sec As IntegerDim mm As IntegerDim ss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sec = Val(InputBox("请输入时间", "提示"))mm = sec  60ss = sec - mm * 60Label1.Caption = mm & ":" & s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imer1.Enabled = TrueTimer1.Interval = 1000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Timer1.Enabled = FalseLabel1.ForeColor = &HFF&End SubPrivate Sub Timer1_Timer()If ss <> 0 Thenss = ss - 1Label1.Caption = mm & ":" & ssElseIf mm <> 0 Thenmm = mm - 1ss = 59Label1.Caption = mm & ":" & ssElseLabel1.ForeColor = &HFF0000Label1.Caption = "倒时计完成"End IfEnd Sub
2023-01-03 00:19:016

说句实话,现在SSR的概率连更新之前的一半都没有

争霸中英雄是核心,整个游戏玩的其实就是英雄。传奇英雄是里面最强的,所以只有传奇英雄才比较合适练下去。那么什么英雄比较好呢?下面就让玩家babycaomm来告诉大家~ 1、圣骑士 目前最烂的紫英,没有之一。血厚,攻击力低,攻击频率低,速度慢。从圣骑士的技能来看,显然官方是将他设计成一个肉盾,但可惜这个肉盾不合格。撸人和打副本开战的时候先放圣骑,让他扛一下火力,之后就没他什么事了,缓慢的速度让他只能跟在大部队后边闲晃,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竞技场可以让圣骑士单走一路,假如对方的英雄全都走这一路,让圣骑阻挡一会,己方容易取胜,不过这几率不高,竞技场改版之后,几率就更小了。联盟打王的时候,如果你的圣骑士血很厚,又有坚韧、石肤之类的天赋,同时你的其他英雄攻击力又很犀利,可以让圣骑先扛王,其他英雄拼命输出,不过这些条件都具备也不容易。 2、山丘之王 山丘的技能很实用,前期的山丘看起来没有雷神那么光芒四射,但是到了后期,无论竞技场、怪物攻城、打王,山丘晕人晕怪晕王,都会让你觉得爽,晕人时间长达3秒,目前最长的晕人时间,有3秒足够颠覆一场战斗了,尤其是联盟打王,充能山丘是神将,连续晕王基本靠他,现在打王可是每天荣誉的最重要来源,可惜我以前不懂,结果级的山丘给我吞掉了。 3、魅魔 竞技场的最强选择之一。以前刚到觉得魅魔拆防御塔很犀利,打后期副本有用,不过那时候我离后期副本还远,就一直没练魅魔,现在天天刷37碎,觉得后期副本的墙又多又厚,靠魅魔那速度,那血量,还没到塔跟前应该已经被射死了。 我觉得魅魔的主要优势在于竞技场,竞技场的水晶是双方英雄所有血量之和,魅魔一个技能下去就10多20万的伤害,差不多能扭转一场战斗,我之前由于压战力,没有练第6英雄,版本更新竞技场可以6英雄之后,我试过1级魅魔去打,发动技能照样打10万。由于魅魔的技能较特别,如果按正常的话,魅魔用于联盟打王太逆天,所以魅魔打王被限制了。 4、德鲁伊 我只说一句,最好的紫英,没有之一(目前啊,以后不知道)。 5、影武者 前期不错,后期鸡肋的紫英。攻击力最高,攻击频率最高,但是可惜血量太少,速度太快。总一个人冲在前面,然后被殴而死,前期发动技能还可以秒杀敌人,但是后期随着英雄级别的提高,鹦鹉发动技能很难再秒杀敌人,基本就剩下送死的份,所以我本来练了一个鹦鹉,级的时候果断吞掉了。 6、雷神 大清场加晕人,非常好用,战斗中能清理大部分怪和建筑,撸人、副本、怪物攻城都是必备英雄。竞技场不是雷神的强项,如果碰不上敌方英雄,雷神不能发挥技能晕人的作用,打水晶的伤害量基本排倒数。即使碰上敌方英雄,雷神能不能发技能还说不好呢。 7、蝎子 新一代的肉盾,技能比圣骑士有用得多,无敌加伤害反射是可以杀怪杀敌方英雄的,不过依然是个鸡肋,速度攻击频率太慢了,除了竞技场坑下人,别的时候基本没用,碎片实在不值得,抽到可以试试,没抽到的不要浪费碎片去换。 8、死神 不需要充值的缩水版魔导。死神的技能和魔导很相似,都是对全场随机的几个目标造成相应的伤害,说死神是魔导缩水版,是因为死神发动技能可以攻击的目标比魔导基本上少一半,伤害量也低一些,虽然可以给自己加血,但是现在基本全民小德了,所以能不能给自身补血,并没有那么重要。撸人、怪物攻城,死神发挥的作用还不如雷神,有了怪物攻城之后,很多阵都是只有英雄没有小兵的,这时候死神偷袭还是挺有用的,可是要碎片,实在不值得。 9、 法老 法老的技能很给力,虽然因为自身攻击力不强,撸人打副本被城墙挡住之后,经常卡在那里停留老半天脱离主战场。不过后期怪物攻城和竞技场很重要,法老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比起死神还是要更值得。 10、南瓜公爵 称神将,给力的技能啊,能给全场加攻击力、攻击速度、速度,而且重要的是,技能还可以叠加!神将之称当之无愧。抛开技能,南瓜自身的攻击力也非常高,一仅次于鹦鹉,但是南瓜血量也偏少,所以也容易死,好在南瓜的速度不快,和大部队基本保持一致。 11、雪人 爱神出来之前,雪人是CC里最卡哇伊的英雄。雪人血高,能当半个肉盾用,同时雪人还能提供惊人的伤害量,我的雪人现在级,技能5级,伤害,发动技能时会在4秒内输出8次技能攻击+4次普通攻击合计12次攻击,累计造成的伤害量。 而且雪人的伤害和魔导雷神这样的不同,魔导雷神是一次性瞬间伤害,我的魔导级,基础攻击,技能7级,无加成的情况下,如果敌人只有1个,魔导就只会出现一个的伤害,而不是按技能8个魔法飞弹的累加。 但是雪人不是,如果敌人只有一个,雪人的伤害会全部打到唯一的敌人身上,如果敌人是2个,就2个敌人分担,这样的伤害量能灭掉2个级的英雄还有剩。而且这个的伤害量还不算南瓜、小德、爱神的技能加成,要是算上会更不得了。虽然可能打到敌方的建筑,但是合计12次攻击,有一半落在敌方英雄身上也够对方受的了。 12、爱神 新的神将,配合南瓜更是BUG一样的存在。爱神自身的攻击并不出色,远不如南瓜,但是给英雄补充能量,尤其是配合南瓜的技能发动,能有一定几率让南瓜技能叠加,英雄们的伤害量、攻击频率、速度翻一倍都不止,看着屏幕上风一样的英雄,惊人的伤害值,你会感到爽得无以复加的。 13、魔导 最后才说说魔导和牛头。前边的英雄你还可以指望靠运气抽到,魔导和牛头只能靠充值,所以情况比较特殊,放在最后说。魔导是让你杀人于无形的高手,他的技能发动,多数时候喜欢找远处的敌人,所以不知不觉的,你才会发现后面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魔导攻击力高,虽然血少但是速度慢,又是飞行英雄,地面部队,炮塔打不到他,所以魔导的牺牲率并不高。魔导和雷神一样,是清场的利器,加上能飞行无视城墙,到后期副本尤其给力,我刷37碎,几乎每次都是魔导打出最后的一击,怪物攻城的时候魔导的攻击也常常可以秒杀敌方英雄。确实不负充值英雄的能力。 14、牛头 目前我还没有练牛头,实话说我也没想到我充值了那么多,更新版本上线的时候才发现已经给我发了牛头。因为压战力的缘故,牛头我还没有练,不过我对牛头存在疑虑。牛头看起来很给力,能攻击全场几十个目标。但是前期一般是压战力的练法,没有牛头也不愁资源,只不过没有那么快。后期撸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怪物攻城和竞技场。 怪物攻城从D开始出狮鹫,后面就是精灵龙、飞机,数量非常多,从牛头的技能描述来看,只能攻击地面目标,这样的话我觉得牛头对于守塔没什么帮助,破一个塔就有输掉攻城的危险,破两个塔几乎必败。加上牛头的自身的攻击力并不出色,攻击频率也不高,攻城的时候对敌方英雄不能造成多少伤害,技能发动时晕人的时间也很短,感觉也有点鸡肋。我怀疑牛头的主要能力在于消除目标能量这一项上,随着技能等级的增加,牛头能让敌方英雄发出技能的次数减少很多,没了技能的英雄,只不过等于强力点的小兵,基本就等于残废了。不过对于牛头我只能是猜测,毕竟还没有练。
2023-01-03 00:19:331

是谁首次提出社区这一词的?是德国的滕尼斯还是中国的费孝通?

是C滕尼斯,费孝通只是第一个将之翻译成社区的人。
2023-01-03 00:19:402

怎么删除旺旺的聊天记录

按聊天记录,在最右下角的方框按,在选中要删的,右击删除聊天记录。
2023-01-03 00:19:504

“我 cao”是什么意思?

脏话,
2023-01-03 00:20:055

与魔兽世界有关的电影

魔兽电影迦罗娜的父亲是古尔丹手下的一个兽人战士,母亲是一个女德兰尼俘虏。但那时还没见过德兰尼的艾泽拉斯居民,会误以为她是人类和兽人杂交的产物。在抵达艾泽拉斯[Azeroth]之后,迦罗娜的阅历为她对于他们最新的敌人人类链接:h t tp s://p an.ba id u.c om/s/1br6 5tPGHgluvJmzaD 6Zsgg 要删除空格提取码:10bw望采纳
2023-01-03 00:20:308

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DB 11/ T 745-2010)

方法一(适用于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室温测量)1. 测量点的确定房间使用面积不大于16m2时,温度测量点应选择距离外墙内表面不小于(1.5±0.05)m,距离内墙表面不小于(1.0±0.05)m,距地面正上方(1.4±0.05)m范围内的位置作为测量点。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6m2时,应进行多点温度测量,测量点的选择应按5.1.1.1所确定范围内均匀选取5点进行测量。 如被测房间使用面积过小,测量点位置无法处于5.1.1.1所确定范围内时,选取房间的几何中心为测量点。测量1 单点测量用专用支架将温度测量器具放置在5.1.1.1确定的测量点上,使温度测量器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值在10min内变化不大于0.2℃时开始读数,每分钟读数一次,共计3次。测量结果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2 多点测量用专用支架将温度测量器具放置在5.1.1.2确定的5个测量点上,使温度测量器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值在10min内变化不超过0.2℃时开始读数,每分钟内5个测量点依次读数一次,共计3次。测量结果按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2 方法二(适用于日常室温监测)日常室温监测时宜选用符合表1技术要求的温度测量仪器。测量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楼层地面高度700mm~1800mm范围内的位置。温度测量器具显示值在10min内变化不大于0.2℃时开始读数,每分钟读数一次,共计3次。单点测量计算——测量点第 次温度测量值( =1、2、3),℃;——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温度测量器具证书中给出的温度修正值,℃;——室内空气温度测量结果,℃。多点测量计算——第k个测量点第 次温度测量值( =1、2、3),℃;——第k个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温度测量器具证书中给出的第k个测量点的温度修正值,℃;——第k个测量点温度测量结果,℃。可能只是发布这一通知,还没有全面的出版
2023-01-03 00:21:001

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氧化钙 1、它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氧化钙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色,具有吸湿性。 2、化学性质 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并产生大量热,有腐蚀性。 生产方法 石灰石煅烧法:将石灰石粗碎至150mm,并筛除30~50mm以下的细渣。无烟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50mm以下,其中所含低熔点灰分不宜过多,其无烟煤或焦炭的加入量为石灰石的7.5%~8.5%(重量)。将经筛选的石灰石及燃料定时、定量由窑顶加入窑内,于900~1200℃煅烧,再经冷却即得成品。 氧化钙的用途 1、可作填充剂,例如: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充剂; 2、用作分析试剂,气体分析时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光谱分析试剂,高纯试剂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外延、扩散工序,实验室氨气的干燥及醇类脱水等; 3、用作原料,可制造电石、纯碱、漂白粉等,也用于制革、废水净化,氢氧化钙及各种钙化合物; 4、可用作建筑材料、冶金助熔剂,水泥速凝剂,荧光粉的助熔剂; 5、用作植物油脱色剂,药物载体,土壤改良剂和钙肥。 以上是我整理的氧化钙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2023-01-03 00:21:061

氧化钙什么意思?

氧化钙是白色的。氧化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色,具有吸湿性。白色或带灰色块状或颗粒。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3.32~3.35。熔点2572℃。沸点2850℃。折光率1.838。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并产生大量热,有腐蚀性。CaO+H2O=Ca(OH)2
2023-01-03 00:21:132

珍珠岩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的特点作用生产工艺和厂家 矿产分布膨胀珍珠岩原料矿床主要为 酸性火山喷发岩产物。中国自中生代以来,各类岩浆大量喷出,在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内均形成有膨胀珍珠岩矿床。已在山西、辽宁、内蒙古、河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江西、湖北、河北等十多个省、自治区发现膨胀珍珠岩矿床,其中产于山西的储量最大。已开发的较大的矿床有:河南信阳上天梯、河南罗山、辽宁建平、浙江缙云、吉林九台、山西灵丘等处。 矿床的主要工业指标决定膨胀珍珠岩原料工业价值的,主要是它们在高温焙烧后的膨胀倍数和产品容重。 1.膨胀倍数k0>5~15倍 2.容重≤80kg/m3~200 kg/m3 质量要求: 1.玻璃质纯洁,透明度好,颜色浅的多属优质。 2. 没有或有轻微脱玻璃化作用,严重的属劣质。 3.不含或少含晶质物,含量多的属劣质。 4. 化学成分:SiO2 70%±,H20 4~6%,Fe2O3<1%为优质,>1%为中劣质。 什么是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是珍珠岩矿砂经预热,瞬时高温焙烧膨胀后制成的一种内部为蜂窝状结的白色颗粒状的材料。其原理为:珍珠岩矿石经破碎形成一定粒度的矿砂,经预热焙烧,急速加热(1000℃以上),矿砂中水分汽化,在软化的含有玻璃质的矿砂内部膨胀,形成多孔结构,体积膨胀10-30倍的非金属矿产品.珍珠岩根据其膨胀工艺技术及用途不同分为三种形态:开放孔,闭孔,中空孔。 膨胀珍珠岩的特点经常温导热系数0.0245~0.048W/(m·K),高温导热系数0.058~0.175W/(m·K),低温导热系数0.028~0.038W/(m·K),最高使用温度800℃。用作高效保温、保冷填充材料。
2023-01-03 00:21:2815

珠光砂的简介

珠光砂(超低温超力工程用膨胀珍珠岩)是由粉选精选小粒经矿砂在垂直立窑以天然气作热源,加热膨胀所获得的产品,其中加强型产品是在膨胀珍珠岩表面喷涂有机硅,形成憎水结构。产品色泽、容重、规格类似于普通膨胀珍珠岩。本产品主要用于大型超低温热力工程保温层施工,如制氧空分机组、天然气、液氢、液氮、液氧冷冻运输车船等。本产品具有良好的超低温保温性能。化学成份:SiO2(%) TiO2(%) AlO3(%) Fe2O3(%) MnO(%) MgO(%) CaO(%)72 0.09 12.31 0.54 0.06 0.14 1.00K2O(%) Na2O(%) P2O5(%) 烧失量4.67 3.29 0.04 4.94珠光砂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性能指标 SP-50型 SP-60型 1 松散密度 Kg/m3 35~50 45~60 2 振实密度 Kg/m3 45~60 55~70 3 粒度(重量%比) 1.2mm通过量 % 1.2mm—0.154mm 不少于90% 1.2mm—0.154mm 不少于90% 0.154mm通过量 % 0.154mm最大值10% 0.154mm最大值10% 4 质量含水率(重量%比) % ≤0.5 ≤0.5~1 5 安息角度(堆积高度100mm时) 0 33~37 6 装填过程中密度的增加 手动 % ≤25 风动 % ≤35 7 导热系数在(常压温度在77K---310K平均值) w/(m.k) 0.022~0.025 0.024~0.026 8 使用温度 ℃ -200~800 注:表中松散密度,振实密度为最大值。
2023-01-03 00:22:561

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CaO十SO2=CaSO3
2023-01-03 00:23:032

如何处理飞砂料

摘要:从硅酸盐物理化学角度讨论飞砂的成因。飞砂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熟料液相量和液相性质(主要是表面张力)。飞砂有两类:一类是熟料液相量太少而产生;另一类是粘散料,由于液相表面张力太小所致。碱、硫和MgO等微组分含量高能使液相表面张力降低,特别是碱的硫酸盐含量高将使液相表面张力降低更明显。提出了减少和避免飞砂的措施。0 引言  所谓飞砂是回转窑烧成带产生大量细粒并飞扬的熟料。这种飞砂料的大小一般在1mm以下,在窑内到处飞扬[1]。飞砂料的出现,既影响熟料质量,又影响窑的操作。据报导[2],大同水泥厂曾因飞砂料的出现被迫降低煅烧温度,从而使熟料强度下降5MPa。关于飞砂的成因,文献[1]认为,主要是SiO2含量太高、Al2O3和Fe2O3含量太低,因而液相出现太慢、液相量太少,熟料难以结粒,导致飞砂;另一原因是火焰太长,煅烧温度不够高,在料层中还存在大量不飞扬的料粒,未能结粒,待物料进入冷却带,细料粒才到处飞扬。文献[1]还提出,克服飞砂的方法,若是由于SiO2太高引起则应适当降低硅酸率;若是由于煅烧操作中火焰太长而引起,则应适当缩短火焰或缩短高温带。笔者认为,还有一种飞砂是由于粘散料引起,而粘散料的产生则是由于高温液相的表面张力太小所致。乔龄山[3]在分析飞砂形成机理时认为,“国内水泥生产者忽视了液相表面张力和结粒的问题”,“要使熟料有一定的结粒度,熟料液相应有足够的表面张力才能结成较好的颗粒”。他还指出:“硫酸盐饱和度过高降低了液相粘度和表面张力”。这些观点笔者很赞同。他所提出的表面张力太小形成的飞砂实际上是一种粘散料,这种飞砂的产生与液相量少所引起的飞砂在机理上完全不同。因此,解决这种飞砂的措施也应该完全有别于液相量少所产生的飞砂。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硅酸盐物理化学角度讨论飞砂的成因并提出预防和解决飞砂问题的措施或途径。1 回转窑内物料结粒的机理  从水泥工艺学原理看,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的集合体,是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这些结晶一般都在100μm以下,即小于0.1mm。有人认为,水泥熟料中矿物晶体的平均尺寸为:阿利特65μm以下,贝利特55μm以下。出冷却机的熟料块度一般都在5~25mm,甚至更大些,是什么力量使几十微米的小晶体“粘结”成几毫米至几十毫米的熟料?答案是熟料液相,是熟料液相将这些细小的晶体“粘结”起来。因此,熟料液相的数量和性质对熟料的结粒大小起着关键作用。液相的什么性质使它对小晶体有粘结力?主要是表面张力。  水泥熟料的烧结是在有液相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固相反应之前,物料呈粉状。在过渡带主要是固相反应,生料中的CaO与SiO2、Al2O3、Fe2O3起化学反应生成C2S、C3A和C4AF,此外尚有一部分未起化学反应的CaO(约12%~13%),物料呈细粒状或粉状。到了烧成带,随着煅烧温度提高,开始出现液相,其液相量大约在20%~28%。在水泥熟料烧结过程中,液相有2种作用:一是为C2S+CaO→C3S的反应提供条件,使C2S和CaO溶于液相起化学反应,生成C3S;另一作用是像“胶结剂”一样,润湿窑内物料,从而使出窑熟料块度远远大于入窑物料的粒度。  从硅酸盐物理化学角度看,物料烧结的主要动力是粒子的表面张力。物料烧结一种是固相与固相之间的烧结;另一种是有液相或汽相情况下的烧结。我们首先讨论有液相而不存在化学反应情况下的烧结。文献[4]认为,使粒子拉紧的毛细管力主要有2部分:一是沿液相弯曲表面的2个方向上的压力差引起的力ΔP=σ(1/ρ2-1/ρ1),式中σ和ρ2、ρ1分别为液相弯曲面上的表面张力和半径,见图1。液相内部的压力比外部的小,颗粒在力的作用下受到压紧作用,其作用力F1=ΔP�6�1S,式中S为液相与固体界面压力的垂直方向的投影面积,即粒子之间的凹桥强度与液相表面张力及粒子的直径成正比;另一作用力是沿液相与固体接触的周长,由液相表面张力引起的力F2。F2=Cσsin(ψ+θ),C表示湿润周长;ψ表示取决于液相量的角;θ表示湿润边界角。拉紧颗粒的总力为F=F1+F2。从上面的公式可看出,这2种拉紧颗粒的力都与表面张力成正比。另外,存在着将2个颗粒分开的外力,此力与颗粒的质量P即与颗粒直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由表面张力粘结而成的颗粒强度与液相表面张力成正比,而与粒径成反比。即最终团粒的大小取决于表面张力和粒径大小。当颗粒尺寸因粘结而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颗粒不再增大。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若液相包围的是化学成分相同的2个粒子,则这2个粒子只能靠冷却时液相的凝固而把它们连接起来。图1 颗粒和液相薄层烧结时它们之间作用力图解[4]   不过,在熟料颗粒生长时,2个化学成分不同的粒子如C2S和CaO,则表面张力的粘结可为结晶所代替。因为C2S和CaO通过溶解扩散进行化学反应而结晶出C3S,粒子由固相连接,使液相连接由固相连接所代替。如果这2个粒子间没有或有很少液相,若煅烧温度足够高,则也可在粒子内的接触处形成C3S。但由于没有液相,这些晶体只能靠堆积作用与其它C3S相结合,它们通过表面的相互接触而吸引在一起,因此易产生粉状物料。在生产中,若SM太高,液相量太少,则缺乏足够的液相将C2S和CaO相连或润湿,或IM太高,液相大量出现太迟,就易产生粉状物料,即飞砂现象。2 飞砂产生的原因    2.1 液相量不足是飞砂的主要原因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产生飞砂主要是液相量太少的缘故。物料在烧成带停留的时间很短,预分解窑约10~15min,湿法窑最长也不过25~30min。若没有液相,C2S和CaO粒子通过固相反应长大至1mm以上是十分困难的。其结果是,这些细粒子随窑内气体悬浮并被气体带走,即所谓飞砂。王杰曾[2]发现,飞砂料的CaO含量高,其硅酸率达3.31,说明飞砂料中液相很少,即飞砂是由液相量不足引起。液相量太大,熟料易结大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反过来说,液相量少则熟料结粒小,液相量太少则熟料结粒太小,则产生飞砂。铝率太高,液相量随温度提高而增加的速度太慢,也易产生飞砂。还原气氛使Fe2O3变成FeO,也使液相量减少,从而产生飞砂。图2为Fe2O3还原成FeO对液相量的影响。从图2可见,在还原气氛下,液相量减少。图2 熟料在氧化气氛和Fe2O3全部还原成FeO时液相量含量与温度的关系[2]  熟料矿物组成:C3S70%,C2S15%,C2F15%  很多人认为过渡带长是飞砂的原因。笔者认为,过渡带长只是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液相量少,或液相量增加的速度太慢,不能及时产生足够的液相将C2S和C3S等晶体连结在一起或通过化学反应生成C3S而连结在一起,因此产生飞砂。2.2 表面张力太小是产生粘散料飞砂的原因  粘散料的特点是烧成带物料过粘,成片状下塌滑动,很少滚动,难以结粒,产生大量飞砂。液相表面张力太小是粘散料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V�6�1V�6�1提姆阿瑟夫[5]的计算,熟料平均粒径与表面张力有一个近乎线性的关系,表面张力每减少0.1N/m,熟料粒度减小10mm。图3为熟料粒径与硫酸盐化程度的关系。从图可见,当硫酸盐化程度从67%增大至140%时(硫酸盐含量从1.4%增加到2.3%),熟料d50从6mm下降至1.5mm。根据提姆阿瑟夫的测定,硫酸盐化程度从67%增加至140%时,液相表面张力减少0.05N/m,也就是说,表面张力减少0.05N/m,熟料粒径从6mm下降至1.5mm,粒度减少了4.5mm。据此可以认为,液相表面张力太小,会使熟料粒度变细,从而产生飞砂。文献[6]认为,熟料含有镁、碱和硫中任何一种时,都会降低液相表面张力,见图4。据报导,当MgO含量增加1%时,表面张力降低0.019N/m,含4%MgO时的表面张力为0.51N/m。Na2O、K2O和SO3在熔融物中含量小于2%时,表面张力降低最剧烈。当分别加入2%的Na2O、K2O和SO3时,1450℃饱和熔融物表面张力从0.58N/m相应降低至0.46N/m、0.35N/m和0.36N/m。当继续增加这些氧化物浓度达4%时,表面张力分别降低至0.40N/m、0.320N/m和0.333N/m。而纯的Na2O和K2O的表面张力约为0.275N/m和0.150N/m。因此,在熟料中含有较多的碱和硫时,液相表面张力大幅度下降,熟料结粒细小,飞砂严重。淮海水泥厂[7]发现,当入窑生料中R2O大于1.0%时,物料难以结粒,大量飞砂产生。据介绍[2],大同水泥厂的生料R2O>1.2%时,飞砂频繁出现;当窑灰入窑量增加时,易出现飞砂。这2种情况均是由于碱含量大,使液相表面张力降低引起的。因为窑灰中碱含量比生料的高,窑灰入窑量增加就意味着增加碱含量。珠江水泥厂[8]原来控制LSF=94、SM=2.4、IM=1.5,窑的操作较好,熟料质量高,后来希望再进一步提高熟料质量而将LSF提高到96(SM和IM不变),结果窑煅烧状况较差,飞砂很大,窑口积“雪人”,三次风管沉降室堵塞,而熟料质量未见升高反而下降。SM和IM保持不变,意味着液相量并不减少,为什么仅提高LSF就产生飞砂,可能是LSF提高迫使提高煅烧温度。煅烧温度提高,液相量应增加,但从图5可见,表面张力的温度系数为负值,温度每提高1℃,表面张力下降2.3×10-4N/m。若提高煅烧温度50℃,表面张力将下降0.0115N/m。大同水泥厂曾采用降低煅烧温度的方法减少飞砂,收到成效。降低煅烧温度其实质是增大液相表面张力,从而使结粒变大。图3 不同硫酸盐化程度对熟料颗粒分布的影响[5] 图41450℃饱和熔融物表面张力等温曲线[6] 图5 熟料熔融物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6] 3 避免飞砂的措施    3.1 配料方案必须与煅烧温度相适应  液相量太少和液相量的大量出现太迟是飞砂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适当的液相量是避免飞砂的主要措施。由于液相量与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煅烧温度有关,合理的配料方案和合适的煅烧温度是十分必要的。从配料方案来看,反映液相量的率值主要是硅酸率,而液相量随温度而增加的速度与铝率有关。硅酸率太高则液相量太少,铝率太高则液相随温度提高增加速度慢,即液相大量出现的时间迟。煅烧温度高,则液相量增大,反之降低煅烧温度则液相量减少。因此配料方案必须与熟料煅烧温度相适应。如果熟料煅烧温度高,则硅酸率可高些,铝率也可高些;反之则不能。例如,国内大型预分解窑熟料硅酸率一般都在2.5以上,但对某些小型旋风预热器窑,2.5的硅酸率可能偏高。某一600t/d的五级旋风预热器窑所用的燃煤与某大型预分解窑的相同,当硅酸率为2.5时,飞砂严重,后来将硅酸率降低至2.3左右,熟料煅烧正常,强度达64MPa,产量也达到设计指标。在这里要指出2个问题,一是不同窑型煅烧温度可能不同。一般说来,大型预分解窑内煅烧温度高,旋风预热器窑煅烧温度比预分解窑低,但比湿法窑或干法中空窑的高些。因此,配料方案必须根据窑型和窑径大小而异。其次,煅烧温度与火焰温度和火焰形状有关。而影响火焰温度的主要因素有煤粉的质量(发热量、水分和细度)以及一、二次风温,特别是二次风温的高低以及一、二次风的比例。一般说来,煤的发热量高,煤粉的细度细,水分少,二次风温高且用量大,则火焰温度高。就相同质量的煤粉而言,使用三通道喷煤管由于一次风比例小,二次风比例大,火焰粗短,其火焰温度比单通道喷煤管的火焰温度高。另外,由于结构的原因,三通道喷煤管使煤粉的燃烧状况比单通道喷煤管要好,火焰粗短。此外用篦冷机冷却熟料时二次风温比单筒和多筒冷却机的高。还有一点,就是考虑硅酸率时,必须考虑一些微组分如MgO、R2O和SO3的影响,因为这些微组分都会在烧成过程中以液相出现,增加液相量并影响液相粘度以及液相表面张力。3.2 避免用高碱高镁原料和高硫燃煤  降低熟料中碱和硫的含量必须避免用高碱的原料和高硫的燃料。一般说来,碱主要来自粘土质原料,也有一些是来自石灰石,因此在选择原料和燃煤时应严格控制碱和硫的含量。MgO不仅可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还可降低液相表面张力。因此,若MgO含量太高,加上一定数量的K2O、Na2O和SO3,也可产生粘散料,形成飞砂。白鳍豚水泥有限公司[9]熟料R2O为1.0%,MgO为4.4%时,窑内飞砂严重。但适当控制R2O和MgO含量,提高窑速,提高煤的细度,飞砂现象得到改善。如果限于原材料条件,非用高碱高镁原料和高硫燃煤不可,那么应考虑这些微组分的影响,在配料方案上适当降低饱和比、提高硅酸率;在操作上避免用粗短的高温火焰,而采用较长的低温火焰。3.3 减少窑灰入窑量  窑灰含碱量一般比生料的高,因此窑灰的入窑量应慎重考虑。特别是碱含量高的原料,其窑灰碱含量更高,应减少其窑灰入窑量,避免由于碱含量太高而引起粘散料类型的飞砂。对碱含量较低的窑灰,也应将其均匀掺入,即与出磨生料混合均匀后再入窑。窑灰中硫的含量也比生料的高,因此减少窑灰入窑量也将减少熟料中的硫含量。3.4 提高煤粉质量  要提高煤粉质量,除了选择热值高的煤外,应特别注意煤粉的细度和水分。大同水泥厂曾发现,煤粉水分大(2.5%~3.5%)、煤粉粗(0.08mm筛余为2.5%~3.5%)时,还原气氛严重,也易产生飞砂。  这里必须指出,飞砂是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现象,目前国内对此研究较少。就目前的认识水平看,无论是产生机理还是预防措施,都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和研究。本文所提出的飞砂产生机理和预防措施仅仅是初步的。各厂应针对本厂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本厂的工艺措施,才能减少或避免飞砂产生。
2023-01-03 00:23:211

淘宝MM网的网址是多少如题 谢谢了

1,下载 恶意软件删除助手 扫描清除发现的恶意软件2,开始——运行 输入“regedit” 回车 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 然后逐个点选其下各项,看哪“项”的“右边”显示分别为“谷歌、电影、健康mm网、淘宝、游戏、百度”,就在左边整个右键删除此文件夹刷新桌面后该“病毒IE图标”清除3,在注册表编辑器界面 编辑——权限 对下面的用户全部用拒绝4,对用户 administrator 设置密码 我的电脑——右键——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 右边右键administrator ——设置密码——继续——(输入密码)确定5, 删除 C:program filesinstallshield installation information 里的所有东西 (建议安全模式里删除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and settings emp 里的所有东西 )6, 删除adobe flash player或当前版本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选adobe flash player删除7,下载IE7.0 删除IE浏览器 6.0或当前版本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选IE删除8,安装IE7.0 安装好提示时 选择“开启阻止自动弹出窗口程序” 如果还不可以那就跟我在这里一起骂,从cao他大爷的MM网。求采纳
2023-01-03 00:23:261

如何用CaO和NaOH制得碱石灰(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钾)的混合物)?

碱石灰的制法是:把CaCO3在1000℃左右灼烧3—4h,将制得的生石灰与NaOH的浓溶液作用,在200—250℃干燥制成。在这个过程中,生石灰在碱的溶液中是彻底地生成了Ca(OH)2,而在200—250℃的条件下干燥,远没有达到Ca(OH)2的分解温度。据此,我们有理由对碱石灰的成分和作用作出以下的结论:1.碱石灰只可能是NaOH与Ca(OH)2的混合物(而不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至于可以用NaOH跟生石灰的混合物来代替碱石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2.碱石灰作为一种干燥剂,起实质性作用的应当是NaOH,而不是Ca(OH)2,更不是CaO。实验测得:在NaOH上水蒸气的张力约为0.16mm水银柱,这就表明NaOH是一种优良的干燥剂。实验还证明,当潮湿的空气通过装有固体NaOH的管子后,在25℃时每升空气中所遗留下的水量约有0.16mgH2O。
2023-01-03 00:23:321

跪求健身操的视频网站

http://www.39kf.com/cooperate/v/m/2004-11-23-29507.shtmlhttp://www.vvblog.net/user1/579/archives/2005/38357.shtmlhttp://www.baidu.com/s?wd=%BD%A1%C9%ED%B2%D9%CF%C2%D4%D8&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1
2023-01-03 00:23:382

石炭纪花岗岩类

石炭纪花岗岩类分布在图幅东北角库鲁克贝提力克塔格一带,北西-南东走向,长约25 km,宽2~8 km,面积约110 km2,向东延入邻幅布喀达坂幅,是调查区出露最老的侵入岩。该岩体北侧被第四系覆盖,南侵入于下石炭统大九坝组,为超动式接触关系 (图3-4),接触面为较平直的外倾接触面,围岩因受热接触变质,形成有较弱的角岩化带。岩体基本受北西-南东向南陡倾的逆断层控制,倾角60°。由于受到后期构造的影响,岩体普遍发生糜棱岩化作用。表3-6 调查区中酸性侵入岩一览表图3-4 英云闪长岩侵入大九坝组平面素描图图3-5 二长花岗岩与英云闪长岩脉动式接触经对该岩体进行剖面及路线调查解体,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3个岩石单元组成的同源岩浆系列,主体单元为英云闪长岩。各岩石单元间均表现为脉动式、涌动式接触关系(图3-5)。(一)岩石学特征依据宏观特征及接触关系,确立大九坝花岗岩系列由老至新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各岩石单元造岩矿物成分见表3-7。表3-7 石炭纪花岗岩各岩石单元造岩矿物成分表 单位:%注:“+” 表示少量,“-” 代表微量。在深成岩类的分类图解中 (图3-6),各单元岩石遵循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同源演化趋势。图3-6 Q-A-P分类图解1.浅绿灰色糜棱岩化石英闪长岩岩石为浅绿灰色,半自形细粒结构,定向构造。岩石由斜长石 (78%)、石英 (7%)、黑云母(10%)、普通角闪石 (5%)及副矿物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0.3 mm,已压扁拉长,平行定向分布,具较强的波状消光。斜长石:半自形-他形板粒状,粒度0.1 ~0.5 mm,大致具平行定向排列,可见聚片双晶,波状消光。斜长石为更-中长石,有轻度的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及少许绿泥石化。黑云母:半自形片状,片径0.1 ~0.6 mm,局部碎片化,具轻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具平行定向排列。角闪石:半自形柱粒状,粒径0.1~0.5mm;局部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多与黑云母相伴,略具定向排列。副矿物:锆石、磷灰石、磁铁矿。2. 英云闪长岩岩石为灰色、灰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受构造应力作用岩石发生糜棱岩化,具定向构造。岩石由斜长石 (51%~60%)、石英 (25%~30%)、黑云母 (13%~15%)及少量钾长石 (0%~6%)和副矿物组成。斜长石:为更长石,半自形板状,大小5.6 mm×3.2 mm~1.2mm×0.4mm,局部碎裂,双晶变形弯曲,波状消光,大致沿长轴平行定向排列,具聚片双晶,有轻度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边部有蠕石英分布。石英:已压扁拉长,沿长轴定向排列,具重结晶现象及强烈波状消光,较大颗粒中含黑云母小晶体。黑云母:半自形片状,片径0.2~2.4 mm,局部碎片化,定向分布在石英、长石间,具轻度绿泥石化。在个别薄片中可见少量白云母 (2%)与黑云母相伴。钾长石:具格子双晶,条纹构造,为微斜条纹长石,呈半自形—不规则状,大小0.8~2.4 mm。局部碎裂化,边缘有少量蠕石英不均匀分布。副矿物:榍石、磷灰石、锆石。3. 二长花岗岩岩石为灰白色、浅肉红色、半自形—他形中粒柱结构,有的岩石具初糜棱结构,具定向构造。岩石由斜长石 (27% ~35%)、钾长石 (30% ~35%)、石英 (25% ~30%)、黑云母 (8% ~10%)及副矿物组成。斜长石:为更长石,般为半自形—不规则板粒状,有的亦为自形—半自形板状,前者粒径0.5~1.6 mm,后者板状大小为1.2 mm×0.8 mm~10 mm×2.1 mm。可见聚片双晶,有轻度的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帘石化,有的经过构造作用而碎裂化,大致定向分布。钾长石:为微斜条纹长石,半自形—他形板状 (或不规则状),大小为1.2~11.0 mm不等,具格子双晶、波状消光,局部碎裂化。粗颗粒中含斜长石、黑云母小晶体,边缘有少量蠕石英。石英:他形粒状,大小为1.6~4.5 mm,波状消光。黑云母:半自形片状,多已碎片化,片径0.6 ~4.4 mm,局部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部分退变为白云母,分布在长石、石英矿物间。副矿物:锆石、磷灰石、榍石、磷铁矿。综上所述,大九坝下石炭统花岗岩类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有如下规律:(1)由于受到后期动力作用的影响,大九坝下石炭统花岗岩类普遍碎裂岩化、糜棱岩化,造岩矿物压扁拉长,定向排列。(2)斜长石由中长石—更长石变化,其含量具明显递减变化。(3)钾长石及石英具递增趋势。(4)暗色矿物组分具递减特征,唯石英闪长岩中出现角闪石 (5%),其他各单元均未出现。(5)副矿物为锆石-磷灰石-榍石型。(二)岩石化学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及数字特征 (表3-8),石炭纪花岗岩类有如下特征:1)依据R1 -R2图解 (图3-7),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平均成分,分别落入英云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区,与镜下岩石定名基本吻合,它们之间可能因岩石蚀变及糜棱岩化作用的影响,其岩化成分虽有一些变化,但均在英云闪长岩至二长花岗岩之间变化。表3-8 中酸性侵入岩化学成分及数值特征表注: 氧化物含量及An的单位为%。图3-7 R1 -R2图解2)SiO2含量变化不大,其含量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 (63.28% ~65.21%~68.32%),具递增变化。3)随SiO2含量的递增,Al2O3及MgO含量有规律的递减;碱质总量 (Na2O +K2O)随SiO2含量的递增而逆减,而Na2O含量变化不明显,除石英闪长岩Na2O >K2O外,其他Na2O均<K2O。4)CaO含量变化较大 (5.01%~2.30%~2.91%),但随SiO2含量的递增,略具递减的趋势。5)Fe2O3含量较低,变化不大 (1.40% ~1.66%),FeO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3.10% ~4.75%~2.60%),但显示FeO>Fe2O3,其氧化度Fe2O3/FeO均<0.64,指示石炭纪花岗岩类是中等还原环境形成。6)里特曼指数 (σ),戈廷里指数 (τ)较小,分别在1.19~1.51及13.76~17.34间变化,按 (Na2O+K2O)/Al2O3 (0.32~0.45)<0.85 (成身俊),这些均表明石炭纪花岗岩类为钙碱系列的岩石。7)依据岩石化学计算的斜长石牌号为39.97~38.27 ~44.21,属中长石,这与岩石薄片中所认定的中长石—更长石是吻合的。8)Al2O3/ (Na2O+K2O+CaO)为0.92~1.30~1.05,表现为铝不饱和 (正常系列)—铝饱和间的过渡岩石,按怀特及查佩尔的分类,由I型花岗岩类向S型花岗岩类过渡成因的岩石,具备正常大陆弧向成熟大陆弧花岗岩过渡的特点。9)表3-9中,出现10种标准矿物,但与实际定量矿物有较大差距。大多数样品出现较高的刚玉分子,表现岩石为铝过饱和系列,少数出现透辉石分子,岩石为正常系列。这反映石炭纪花岗岩类有由正常系列向铝过饱和系列岩石过渡的特征。10)标准矿物中普遍出现磷灰石、磁铁矿及钛铁矿副矿物,其中磁铁矿含量较高,具备磁铁矿型的岩石特点。表3-9 调查区中酸性侵入岩CIPW标准矿物表 单位:%综上所述,石炭纪花岗岩类SiO2含量变化幅度不大,且随SiO2含量的增高,K2O,Na2O碱质总量随之逆增;Al2O3及MgO含量逆减,总体表现为由Ⅰ型向S型花岗岩类过渡的钙碱系列的岩石,在中等还原环境下形成同源岩浆演化的岩石。(三)地球化学特征1. 稀土元素特征稀土元素成分及数字特征 (表3-10;图3-8)有如下特点:1)稀土元素总量除石英闪长岩 (62.28×10-6)较低外,其他较高 (英云闪长岩209.83×106、二长花岗岩402.56×10),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其总量具递增规律。2)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其La-Tb元素含量呈明显的逆增特点,而Dy-Lu元素含量呈不显著的V型变化。3)轻稀土含量高,重稀土含量较低,∑LREE/∑HREE值除石英闪长岩为9.50外,其他均大于25 (26.24~39.66)。其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Masuda等,1973)图 (图3-8)显示右陡倾斜的平行曲线,显示轻稀土高度富集,重稀土严重亏损。4)(La/Yb)N及 (Ce/Yb)N平均值均很高,(前者为76.23~404.69~336.99;后者为56.08~296.16~262.93),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右陡倾斜,为轻稀土富集型。数值越大,轻稀土富集程度越高,重稀土越亏损,其曲线斜率越陡,这与∑LREE/∑HREE值及图中所示分布曲线的结论是相吻合的,表明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是同源岩浆的产物。2. 微量元素特征微量元素成分(表3-11)及原始地幔标准化 (Mc Donough等,1985)后的数字特征 (表3-12),有如下特征:1)Rb/Yb值为172~1 168,属强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型,可能反映晚岩浆熔融程度低,是分离结晶程度强的残余熔体的产物。2)出现锆元素富集,其2Zr/(P+Sm)值为1.26~1.39;钍元素除英云闪长岩<1外,其他均>1,总体为钍富集,英云闪长岩的钍接近1,很可能因岩石受蚀变交代作用而致。3)从图3-9中反映石炭纪花岗岩类微量元素分布曲线在4个数量级数据中,变化较大,为向右倾斜的基本完全一致的平行曲线簇,出现Ba,Nb,Sr,P等负异常,这与标准化后的Nb,Sr,P,Ti元素的亏损相一致。由于造山期成熟大陆弧花岗岩不具Nb亏损的特点,故相当于造山期正常大陆弧 (不成熟大陆弧)花岗岩的特点。唯Ti元素之后的Y,Yb元素含量极低,为右倾陡斜的下降趋势,与造山期花岗岩成消长关系。4)从图3-9及表3-12中,Th元素在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中显示富集 (1.32~2.42),而英云闪长岩 (0.94)接近于1,具弱亏损,指示岩石可能受到蚀变交代作用的影响。依据Ba亏损,Th富集的特征,表明石炭纪花岗岩类主体属S型花岗岩。综上所述:造山带花岗岩类可分为正常大陆弧花岗岩和成熟大陆弧花岗岩,一般情况下均具Sr,P,Ti等元素的亏损,但成熟弧不具Nb的亏损。石炭纪花岗岩类具Nb,Sr,P,Ti,Ba的亏损,Th,Zr富集的特征,其微量元素丰度变化大,显示正常大陆弧花岗岩类的特点,更具大陆壳的特点。(四)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的探讨1. 岩石成因的探讨1)前述通过Al2O3/(K2O+Na2O+CaO)的比值指出石炭纪花岗岩类岩石为Ⅰ型向S型过渡的成因类型,具备造山带由正常大陆弧向成熟大陆弧过渡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点。表3-10 中酸性侵入岩稀土元素成分及数值特征表续表注: 稀土元素含量单位为10-6。图3-8 石炭纪花岗岩类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2)根据稀土元素特征及分布曲线和微量元素的特征,指出岩石成因为正常大陆弧壳幔混合源。表3-11 中酸性侵入岩微量元素成分表注: K的含量单位为%, 其余元素含量单位为10-6, 由新疆地勘局测试中心测试。表3-12 中酸性侵入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数值特征表3)依据Na2O-K2O图解 (图3-10)中,一个样品落入Ⅰ型区,两个样品落入S型区,附近与Ⅰ型分界线附近;Q-A-P图 (图3-11)中,落入S型区的两个样品在Ⅰ型与S型的过渡区域中,从而更进一步证实石炭纪花岗岩类具过渡成因的特点。4)依据微量元素A型与Ⅰ型花岗岩划分 (图3-12)的a,b,c中,石炭纪花岗岩类至少有两个样品落入Ⅰ型区,而d中3个样品全部落入空白区。综上4个方面的综合分析,石炭纪花岗岩类具备Ⅰ型向S型过渡的成因类型,主体属壳幔混合源钙碱系列的Ⅰ型花岗岩。2.构造环境探讨1)依据R1 -R2图 (图3-13),石炭纪花岗岩类样品均落入2区偏下方,属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的花岗岩。2)依据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的判别图 (图3-14),石炭纪花岗岩类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3)从图3-15中的信息可以推测石炭纪花岗岩类岩浆来源地壳25~30 km深部。4)根据野外宏观资料及岩体的产状特征,岩体为被动就位,不具备主动侵位特点。(五)形成温度与压力的估算根据Q-Ab-Or-H2O系相图 (图3-16),石炭纪花岗岩类投点散布在800℃等温线上部,形成温度为750~800℃,其压力<0.05GPa。根据压力估算,岩体侵位深度<2 km。图3-9 石炭纪花岗岩类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图综上所述,石炭纪花岗岩类处于地壳25~30 km以下的消减活动板块边缘构造环境,相当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六)岩体形成时代讨论1)岩体的南侧受北西—南东向的高角度向南倾的断层控制,断层与岩体之间的地层无剖面控制,且未见化石资料,确认为下石炭统大九坝组无依据。图3-10 Na2O-K2O图解图3-11 Q-A-P图解图3-12 A型与Ⅰ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划分2)该岩体的同位素测定成果至今未到,东邻区该岩体曾获得313.6Ma (K-Ar法)的同位素年龄值(1:100万区调,1982),它只代表该岩体的表面冷却年龄,其岩体形成年龄应早于313.6Ma。3)该岩体已经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普遍糜棱岩化,糜棱岩走向线理平行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未切穿围岩,而围岩无糜棱岩化作用。从而指出该岩体形成可能要早于地层时代。按上述存在的疑问推测该岩体形成时代应早于晚石炭世。图3-13 R1 -R2图图3-14 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的非活动性元素的判别图3-15 Rb和Sr丰度与地壳厚度关系图3-16 Q-Ab-Or-H2O系相图
2023-01-03 00:23:461

下列有效数字是四位的是;A;CaO=25.30% B;PH=10.46 C;W=4200Kg 最好能说明为什么。。

我觉得a是正确答案 4200 要看成无限多位有效数字
2023-01-03 00:25:223

碱石灰是混和物吗?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是混合物,是由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成的。
2023-01-03 00:25:334

塔玛岩体群组合

塔玛岩体群组合分布于雅江-九龙花岗岩带北部石渠-德格花岗岩区的石渠、德格地区,主要岩体及岩性组成详见表6-7。该岩体群组合分布广,但岩体规模较小,仅德格县塔玛岩体规模稍大,其余多为岩株,它们的岩石组成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岩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图6-19 放马坪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SiO2与部分地球化学参数变异图(一)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1.崩岩岩体分布于石渠县苏户沟与吉货沟分水岭。呈近等轴状岩株,出露面积16.5km2。侵入上三叠统两河口组,接触界面多外倾,与围岩多呈整合侵入接触,局部呈切层不整合侵入接触(图6-20)。其中,外接触带一侧发育宽500~1000m不等的热接触变质角岩带;内接触带一侧发育侵位片麻理,可见较多角闪闪长岩质包体,片麻理产状及包体AB面产状均与侵入接触,界面产状一致,各类面理由外向内发育程度减弱。图6-20 崩岩岩体岩性组成平面图T3δo—石英闪长岩;T3ηδo—石英二长闪长岩;T3γδo—英云闪长岩;T3ηy—一长花岗岩;T3lh—两河口组岩性组合由外向内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主体为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次为英云闪长岩,平面上构成由中性→酸性的环状岩株(图6-18)。岩体侵入最新层位为晚三叠世两河口组,前人获同位素年龄为207.9Ma(K-Ar法,石英二长闪长岩),1:25万石渠幅区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04)获成岩锆石U-Pb年龄为181.8M(a 英云闪长岩),其成岩时代应为早侏罗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1)石英闪长岩分布于岩体北部,构成岩体北外环。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和粒度可划分为灰色中细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灰色中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细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岩石具半自形柱粒状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造岩矿物由角闪石(5%~14%)黑云母(5%~13%)、斜长石(52%~60%)、钾长石(10%~15%)和石英(7%~15%)等组成,较均匀分布。其中,角闪石呈褐绿色自形柱状,受轻微绿泥石和阳起石化,常被黑云母穿插交代;黑云母呈褐色自形鳞片状,片径0.1~1.6mm,呈单体或集合体零星产出,部分绿泥石与绿帘石化;斜长石呈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柱粒状,具环带构造和卡钠双晶、聚片双晶。中长石(An=33~35),粒径0.1~1.6mm,少达1.9~3.8mm,以斑晶形式产出,部分发生绢白云母化和绿帘石化;钾长石为微纹长石,呈灰白色他形板状,粒径0.1~1mm,部分1.5~2.3mm呈似斑晶产出;石英呈无色他形粒状,粒径0.1~1.6mm,发育波状消光,偶见普通辉石。黑云石英闪长岩:具中细粒半自形鳞片柱粒状结构;块状、弱片麻状构造。造岩矿物由角闪石(微)、黑云母(20%~25%)、斜长石(65%~70%)、钾长石(5%)和石英(10%~15%)等组成,较均匀分布。矿物特征基本同上,仅粒度偏细,以0.5~0.7mm为主,少数为1~2mm。另外,石渠坡鲁加毛、西区、掘龙等地还有石英闪长岩小岩体侵入。(2)石英二长闪长岩分布于岩体南部,构成岩体的南外环。岩性为灰色中细-中粒角闪黑云二长闪长岩。岩石具中细-中粒半自形柱粒状结构,块状、弱片麻状构造;造岩矿物为角闪石(5%)、黑云母(5%~10%)、斜长石(45%~60%)、钾长石(10%~25%)和石英(10%~15%)等组成,较均匀分布。其中,黑云母呈褐绿色自形鳞片状,片径0.5~1.5mm,呈单体或集合体零星产出;斜长石呈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柱粒状,为中长石,粒径1~5mm;钾长石呈灰白色他形板状,粒径1~2mm;石英呈无色他形粒状,粒径1~2mm。(3)英云闪长岩分布于岩体中部,构成内环。岩性为灰色中细粒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岩石具中细粒半自形柱粒状结构,块状、弱片麻状构造;造岩矿物为角闪石(3%~9%)、黑云母(8%~12%)、斜长石(49%~62%)、钾长石(2%~4%)和石英(18%~35%)组成,较均匀分布。其中,角闪石呈褐-褐绿色自形柱状,粒径0.1~3.35mm,呈单体产出,受一定绿泥石、阳起石化;黑云母呈褐-褐绿色自形鳞片状,片径0.1~2.87mm,呈单体或集合体零星产出,受一定绿泥石化和绢白云母化;斜长石呈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柱粒状,具环带构造、聚片双晶和卡钠双晶,An=32~30,为中长石,粒径0.1~3.7mm,部分绢白云母化和隐晶帘石化;钾长石为微纹长石,呈灰白色他形板状,粒径0.2~2.6mm,轻微泥化;石英呈无色他形粒状,粒径0.2~3.95mm,发育波状消光。此外,岩石中尚偶见普通辉石,呈自形粒状分布于上述矿物晶粒间。另外,石渠佳果、永波扎登等地还有较多英云闪长岩出露。(4)二长花岗岩分布于岩体中心,构成岩体核部。岩性单一,为灰色中细粒含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岩石具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造岩矿物为角闪石(5%)、黑云母(3%)、斜长石(35%~40%)、钾长石(30%~35%)和石英(20%)。其中:斜长石为更长石,具环带构造;钾长石为微纹长石。2.浪敲怎布贡玛扎岩体位于四川西北角的巴颜喀拉山山脊一带,主体位于四川省石渠县长沙贡玛乡北部,部分跨入青海省玛多县野牛沟乡。岩体沿NW 向的哈钦-麻母断层侵位于上三叠统两河口组地层中,西北部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岩体在平面上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出露面积202.96km2。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在其边缘常有石英二长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等侵入体出露。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外倾,倾角变化较大,北缘倾向北东、倾角20°~40°,南缘倾向南西、倾角45°~58°,东缘倾向北东及东、倾角65°~75°。接触界面弯曲不平,出现锯齿状、枝杈状等多种形态。在岩体边部的内接触带上常见大小不等的围岩捕虏体,且具定向排列,总体与围岩产状相近;在岩体的外接触带上,发生有程度不同的同化混染、硅化、角岩化等热接触变质现象,宽可达1000m。岩体内部仅有轻微的绢云母化、粘土化、绿泥石化等气液蚀变现象,岩石显得坚硬、新鲜。岩体内的脉岩不甚发育,但花岗闪长岩中包含较多的暗色包体,最大直径10cm,其长轴方向多为NW—SE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浪敲怎布贡玛扎复式岩体主要岩性及矿物成分详见表6-14。表6-14 浪敲怎布贡玛扎复式岩体岩石特征简表(1)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仅见于岩体西侧边部。岩石灰白色,细-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57%~58%)、钾长石(8%)、石英(13%~15%)、黑云母(12%~13%)、角闪石(8%)。与同期主岩体相比较,石英含量降低、暗色矿物含量增高。同样含有少量的锆石、磷灰石、榍石等副矿物。主要矿物粒度0.3~3.0mm。斜长石半自形板状,发育钠长石聚片双晶和环带构造,具轻微黝帘石化,根据N p(′010)夹角测定,An=40~49,属中长石。石英、钾长石呈他形粒状,后者具有轻微粘土化,石英在与斜长石的接触处往往形成蠕英结构。角闪石呈柱状,具有轻微的纤闪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黑云母片状,轻微绿泥石化。(2)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常与二长花岗岩相伴出现。岩石为浅灰、灰色,细-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局部二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中长石(35%~40%)、钾长石(31%~35%)、石英(13%~16%)、普通角闪石(7%~10%)、黑云母(5%~8%),有少量锆石、磷灰石、榍石等副矿物。主要矿物粒度0.5~3.5mm。斜长石多半自形板状,部分呈板状-宽板状自形晶嵌在他形粒状的钾长石晶体中形成二长结构;发育钠长石双晶和环带构造,已发生绢云母化和黝帘石化,根据丄。测定的Np′Λ(010)夹角,An=29~38,属更-中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多为他形,后者常与黑云母、角闪石一起呈嵌晶出现于钾长石中;角闪石多蚀变仅保留其假象。岩石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现象常见。(3)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岩石灰白色,细-中粒花岗结构,局部具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粒度多在0.3~3.7mm间,以中细粒为主,个别可达4~5mm。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1%~60%,平均47.9%)、钾长石(7%~24%,平均16.5%)、石英(19%~30%,平均23.2%)、黑云母(4%~11%,平均6.6%)、角闪石(1%~11%,平均4.3%),并有少量锆石、磷灰石、榍石等副矿物。斜长石多为半自形板状,发育钠长石聚片双晶和环带构造,根据N p′(010)夹角测定,An=31~37,属中长石;后期的绢云母化与绿帘石化较多见。他形钾长石常发生粘土化蚀变,具显微条纹构造,在个别较粗大的晶体中出现有石英嵌晶并具熔蚀现象。岩体南侧局部地方可见似斑状结构,由斜长石和少量的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石英组成斑晶,斜长石自形程度较高、石英具熔蚀现象,其他特征与主岩相同,常见暗色包体。(4)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残存于岩体东部及北部边缘。岩石浅灰-灰色,具细-中粒二长花岗结构、似斑状构造、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中长石(28%~30%)、正长条纹长石(33%~36%)、石英(20%~25%)、黑云母(6%~10%)、普通角闪石(7%~10%)等,主要矿物粒度0.5~4.0mm;局部钾长石中常包含斜长石,后者自形程度高于前者,形成二长结构;斜长石多为更-中长石,普遍绢云母化和钠黝帘石化,大部分普通角闪石已蚀变为绿泥石和阳起石,多数的黑云母也蚀变为绿泥石。在与围岩接触处,岩石中钾长石含量增高而出露宽约数厘米的细粒钾长花岗岩带。综上所述,浪敲怎布贡玛扎岩体的基本岩石类型演化序列为(: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暗色矿物组合均为黑云母±角闪石,以黑云母为主。3.塔玛岩体塔玛岩体出露于德格县温拖乡雅砻江与然估沟、若达沟分水岭,呈NW 向展布。岩体呈NW 向长轴状,长约16km,宽约3km。岩体侵入上三叠统西康群两河口组上段和雅江组下段组成的向斜核部,呈岩株状产出(图6-21),岩体外缘围岩中见有500~2000m 热接触变质带。岩体内部有花岗伟晶岩脉,石英脉贯入,边部伟晶岩脉密集,岩脉含锂、铍、铌和钽等稀有元素。图6-21 塔玛岩体平面及剖面图1—雅江组;2—两河口组三段;3—二长花岗岩;4—花岗闪长岩;5—石英脉;6—同位素年龄;7—地层产状;8—岩体面理该岩体主体为二长花岗岩,多出露于岩体中部,向外出露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在岩体边缘局部可见,组成不规则同心环带状分布。前人采用黑云母K-Ar法,在塔玛岩体中获得200~206Ma的成岩年龄数据,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05)采用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年龄测定,在塔玛岩体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中获得187.5±5.5Ma年龄数据,显示岩体成岩时代应属早侏罗世。岩体主要由含少-微量角闪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另见少量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1)似斑状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基质中-粗粒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组成。斑晶为斜长石和钾长石(20%~43%),其斜长石半自形板柱状为主,大小为3~6mm,具环带构造,聚片双晶和卡钠双晶,呈单斑产出,均匀杂乱分布;钾长石以他形-半自形柱粒状为主,大小5~10mm,发育条纹结构和卡氏双晶,呈单斑产出,较均匀杂乱分布,常交代或蚕食斜长石。基质由角闪石(1%)、黑云母(5%)、斜长石+钾长石(30%~54%)和石英(20%~30%)等组成;其粒径2~8mm,以5mm以上为主,分布较均匀;其中,黑云母呈褐色自形鳞片状,呈单体或集合体零星产出,有一定绿泥石化和绢白云母化;斜长石为更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柱粒状,具环带构造和聚片双晶;钾长石为微纹长石,呈灰白色自形-他形板状,具卡氏双晶;石英呈无色半自形-它形粒状,发育波状消光。(2)似斑状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基质细中-细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斜长石、钾长石组成;其中,斜长石呈半自形-自形板状,具环带构造,聚片双晶和卡钠双晶,呈单斑产出,均匀杂乱分布;钾长石自形板状,具卡氏双晶和格子双晶,呈单斑产出,较均匀杂乱分布。基质由黑云母(3%~10%)、斜长石(20%~40%)、钾长石(15%~30%)和石英(23%~40%)等组成,较均匀分布,粒径以2~5mm为主;其中,黑云母呈褐色自形鳞片状,呈单体或集合体零星产出,受一定绿泥石化和绢白云母化;斜长石为更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柱粒状,具环带构造和聚片双晶,交代蚀变表现为绢云母化、钠长石化;钾长石为微纹长石,呈灰白色自形-他形板状,具卡氏双晶;石英呈无色半自形-他形粒状,充填于长石之间。(3)花岗闪长岩灰白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粒度多在0.1~1.8mm间,以细粒为主,个别可达2.5mm左右。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5%~60%),多为半自形板状,发育钠长石聚片双晶和环带构造,后期的绢云母化与绿帘石化较常见;钾长石(7%~15%),多发生粘土化蚀变,具显微条纹构造,在个别较粗大的晶体中出现有石英嵌晶并具熔蚀现象;石英(20%~30%)无色他形粒状,发育波状消光;黑云母(3%~8%)多绿泥石化并有榍石的析出;角闪石(6%~16%)柱状,具纤闪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含少量锆石、磷灰石、榍石等副矿物。(4)石英闪长岩岩石具半自形柱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造岩矿物为角闪石(5%~11%)黑云母(3%~6%)、斜长石(40%~58%)、钾长石(15%~23%)和石英(10%~18%)等组成,较均匀分布;其中,角闪石呈褐绿色自形柱状,轻微绿泥石和阳起石化,常被黑云母穿插交代;黑云母呈褐色自形鳞片状,片径0.1~1.2mm,呈单体或集合体零星产出,部分绿泥石及绿帘石化;斜长石粒径0.1~1.6mm,少量2mm左右,呈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板柱状、柱粒状,具环带构造和卡钠双晶、聚片双晶,受一定绢白云母化和绿帘石化;钾长石粒径0.1~1mm,部分达2mm,呈灰白色他形板状,为微纹长石;石英呈无色他形粒状,粒径0.1~1.0mm,发育波状消光。(二)岩石化学特征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碰撞型花岗岩化学成分特征详见表6-3。各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如下。1.黑云角闪闪长岩目前仅见于崩岩岩体中,呈包体产出。SiO2=51.72%,Al2O3=16.6%,∑FeO10.52%,CaO=8.37%,MgO=4.21%,Na2O=2.54%,K2O=2.42%,M=22.96,M#=45.13,属中基性岩类。与中国同类岩石的平均化学成分(黎彤、饶纪龙,1962)和世界闪长岩均值(R.M.Le.Maitre,1976)相比,岩石以低SiO2、Na2O,高∑FeO、MgO为特征;组合指数σ=2.82(,K2O/Na2O)=0.95,属钠质钙碱性系列花岗岩。2.石英闪长岩氧化物平均值SiO2=56.94%,Al2O3=16.04%,∑FeO=7.56%,MgO=5.74%,CaO=6.93%,Na2O=2.06%,K2O=2.04%,M=13.36,M#=60.34,A/CNK=0.89。与中国石英闪长岩(黎彤、饶纪龙,1962)均值和雅江-九龙花岗岩带南部放马坪岩石区同类岩石对比,均显示SiO2、Na2O 偏低,∑FeO、MgO、CaO 偏高的特征,高镁低硅是塔玛岩石区石英闪长岩显著特点。3.角闪黑云石英二长闪长岩其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59.62%,Al2O3=17.05%,∑FeO=6.06%,CaO=6.72%,MgO=3.32%,Na2O=2.4%,K2O=3%,M=16.01,M#=53.26,属中性岩类。与中国主要种属的平均化学成分相比,岩石以低硅、钠、钾,高镁、钙为特征;组合指数σ=1.75,K2O/Na2O=1.25,结合AR-SiO2图解和AFM 图解判别为钠质强钙碱性系列岩石。4.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石渠崩岩一带英云闪长岩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63.59%,Al2O3=15.90%,∑FeO=5.95%,CaO=5.83%,MgO=1.87%,Na2O=2.33%,K2O=2.64%,M=13.57,M#=39.33。与世界英云闪长岩平均化学成分相比,岩石以贫铝、钠、镁、钙,高硅、钾为特征,而与九龙放马坪岩石区英云闪长岩较为相近。永波扎登、佳果英云闪长岩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59.7%,Al2O3=16.58%,∑FeO=6.39%,CaO=6.66%,MgO=3.13%,Na2O=2.13%,K2O=2.23%,M=9.58,M#=49.78,A/CNK=0.92。与世界英云闪长岩平均化学成分相比,岩石以低SiO2、Na2O,高MgO、∑FeO、CaO 为特征。而与石渠崩岩一带英云闪长岩比较,也显示以低SiO2高MgO特征。5.黑云花岗闪长岩浪敲一带怎布贡玛扎岩体、顾存玛花岗闪长岩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64.92%,Al2O3=14.47%,∑FeO=5%,CaO=4.31%,MgO=2.97%,Na2O=2.37%,K20=3.81%,M=8.02,M#=53.85,A/CNK=0.91。与世界花岗闪长岩均值和九龙地区放马坪岩石区花岗闪长岩比较,岩石以低SiO2、Al2O3、Na2O,高MgO、∑FeO、K2O为特征。6.黑云二长花岗岩塔玛岩体、亚玛龙岩体、怎布贡玛扎黑云二长花岗岩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72.15%,Al2O3=14.57%,∑FeO=1.98%,CaO=1.75%,MgO=0.48%,Na2O=3.17%,K2O=4.34%,M=2.4,M#=22.66,A/CNK=1.12,属强过铝花岗岩。与世界花岗岩均值比较,岩石以低∑FeO、MgO、Na2O,高SiO2=特征。与九龙地区放马坪岩石区黑云二长花岗岩对比,显示低Na2O 特点。该岩体群组合中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与世界、中国同类岩石比较,均显示高∑FeO、MgO,低SiO2、Na2O的普遍特点,A/CNK<1,属偏铝花岗岩;而二长花岗岩则显示高SiO2低∑FeO、MgO特征,A/CNK>1.1,属强过铝花岗岩。在FAM图(图6-22)中,所有岩石均投入钙碱性岩石区,岩石演化序列清楚,即从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白云二长花岗岩,这与地质调查结论一致,岩浆演化方向为FeO*、MgO降低,K20+Na2O升高。在SiO2-K2O图(图6-23)中,不但清楚地展示了SiO2与K2O良好的正相关性,而且显示塔玛岩石区从初期的中钾钙碱性系列演化到中后期高钾钙碱性系列的演变历程。图6-22 塔玛岩体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FAM图解图6-23 塔玛岩体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SiO2-K2O图解(图例同图6-22)在Na-K-Ca图(图6-24)和Na2O-K2O-3CaO图均一致显示,塔玛岩体群组合岩浆演化与钙碱性演化趋势一致,与放马坪岩体群组合一样,也是从初期活动陆缘钙系列演化为中、晚期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即从早期俯冲花岗岩演化为晚期碰撞、后碰撞花岗岩。在R1-R2图(图6-25)中,岩石均投入碰撞前的花岗岩区。(三)稀土元素特征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特征见表6-4。1.角闪闪长岩稀土总量高,∑REE=181.59×10-6;稀土配分曲线呈平坦型(图6-26),与造山带低钾安山岩基本一致;∑Ce/∑Y=0.8、(La/b)N=0.92,重稀土略富集,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具幔源岩浆特征;(La/Sm)N=0.67、(Gb/Yb)N=l.03;铕负异常较明显,δEu=0.41。属稀土分馏弱,Eu中等亏损型。图6-24 塔玛岩体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Na-K-Ca图解(图例同图6.22)图6-25 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R1-R2图解(图例同图6-22)2.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稀土总量∑REE165×10-6,∑Ce/∑Y=4.4,(La/Yb)n=10.4,δEu=0.75。属轻稀土富集,Eu弱亏损型。3.英云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稀土总量∑REE155×10-6,∑Ce/∑Y=3.3,(La/Yb)n=8.42,δEu=0.73。属轻稀土富集,Eu弱亏损型。图6-26 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稀土模式图4.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稀土总量∑REE158×10-6,∑Ce/∑Y=4.4,(La/Yb)n=10,δEu=0.84。属轻稀土富集,Eu弱亏损型。5.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稀土总量∑REE158×10-6,∑Ce/∑Y=4.2,(La/Yb)n=8.51,δEu=0.66。属轻稀土富集,Eu弱亏损型。塔玛岩体群组合岩石均属轻稀土富集,Eu弱亏损型。该岩体群组合岩石稀土分配型式如图6-26,其总体分配型式均呈右倾型,轻稀土分馏强,重稀土分馏弱,Eu负异常不明显。主体岩石δEu>0.7。据王中刚(1983)研究,此类岩石是由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或者太古宙沉积岩部分熔融,由于石渠、德格地区目前尚未发现太古代沉积岩,所以源自下地壳熔融的可能性最大。仅早次侵入的崩岩角闪闪长岩,显示轻重稀土分馏弱,而Eu亏损中等的特点,显示分离了斜长石,富集了角闪石、石榴子石的特征,这与塔玛岩石区稀土总体特征不吻合。(四)微量元素特征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岩石微量元素特征见表6-5,各主要岩类微量元素特征如下。1.角闪闪长岩崩岩角闪闪长岩微量元素以稀有元素(非活动性元素)Nb、Zr亏损,Hf富集;过渡性元素(相容元素)Cr、Co、Sc富集,Ni、V 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Ba、Sr亏损,Rb、K富集;放射性元素Th富集为特征。与昌台—乡城岩浆岩带上同期同类岩性相比:稀有元素(非活动性元素)Nb略高,Ta、Zr、Hf偏低;过渡性元素(相容元素)Cr、V、Ni富集,Co、Sc偏低;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Rb、Sr、Ba、K 高;放射性元素Th低。其中Rb=121×10-6,Ba=301×10-6,Sr=253×10-6,Sr*=0.04,Sr强烈亏顺,K/Rb=166.03,Rb/Sr=0.48,显示高-中等Ba、Sr特点。2.石英闪长岩错也加石英闪长(玢)岩Rb=104×10-6,Ba=820×10-6,Sr=310×10-6,Nb=16×10-6,Nb*=0.31,Sr*=0.49,Nb、Sr中等亏顺,显示高Ba、Sr特点。3.英云闪长岩崩岩英云闪长岩微量元素以稀有元素(非活动性元素)Nb、Ta、Zr亏损,Hf富集;过渡性元素(相容元素)Cr、Co、Sc富集,Ni、V 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Sr略富,Ba、Rb亏损,K 富集;放射性元素Th富集为特征。其中Rb=146×10-6,Ba=522×10-6,Sr=311×10-6,Sr*=0.05,Sr强烈亏顺,Rb/Sr=0.48,显示高Ba、Sr特点。4.花岗闪长岩塔玛岩体群组合错也加、顾存玛花岗闪长岩Rb=140×10-6,Ba=480×10-6,Sr=240×10-6,Nb=17×10-6,仍以高Ba低Rb为明显特征。Nb*=0.29,Sr*=0.43,也具Nb强烈亏损、Sr中等亏损特征,显示高-中等Ba-Sr特点。5.黑云二长花岗岩崩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微量元素以稀有元素(非活动性元素)Nb、Ta、Zr亏损,Hf富集;过渡性元素(相容元素)Cr、Co、Sc富集,Ni、V 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Sr略富,Ba、Rb亏损,K 富集;放射性元素Th富集为特征。以塔玛岩体、哈尔那克、崩岩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均值)Rb=175×10-6,Ba=494×10-6,Sr=242×10-6,Nb=15×10-6,Nb*=0.24,Sr*=0.10,(Rb/Sr)=0.48,属高Ba、Sr,Nb、Sr强烈亏损花岗岩。塔玛岩体群组合岩石的Rb-Sr-Ba图(图6-27)中,所有岩石均介于高-低Sr-Ba花岗岩之间,远离埃达克质岩石区域。图6-27 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Rb-Sr-Ba图解(图例同图6-22)塔玛岩体群组合微量元素经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分配模式如图6-28,其总体特点仍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且随元素相容性增加,富集程度明显降低。图中Ba、Nb、Sr、Ti的亏损较为明显,表明这些岩石形成可能与俯冲作用有关;结合岩石普遍具Nb*、Sr*负异常和高钾钙碱性特点,表明放马坪岩石区岩石主要源自地壳,并受到玄武质岩石(下地壳或者地幔)混染(混熔)。图6-28 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二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图(五)包体稳定同位素特征该岩体内常见暗色闪长质包体,其中Sm=9.762×10-6,Nd=28.34×10-6,147Sm/146Nd=0.2084,143Nd/144Nd=0.512164±0.000007,属测区高Sm,低Nd基性岩,与弧后拉斑玄武岩(9.1×10-6)(Holm,1985)和板内碱性玄武岩(8.87×10-6)(Pearce,1982)Sm含量相近,Nd含量与洋岛拉斑玄武岩(20×10-6)、E-MORB(20.5×10-6)相近。(六)演化及对比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碰撞型花岗岩具有钙碱性岩浆演化趋势,早期为逆冲型(碰撞前)钙系列,中期为碰撞型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晚期为后碰撞过铝花岗岩序列,与九龙放马坪岩体群组合完全一致。塔玛岩体群组合岩石演化及构造环境对应关系如表6-15,岩浆演化方向是:富硅、富碱。随岩浆演化,岩石化学成分演化如图6-29,其中Al2O3、∑FeO、MgO、M与SiO2负相关,Na2O、K2O、A/CNK与SiO2正相关,与钙碱性岩浆演化趋势一致。且随岩浆演化,Al2O3递减,但岩石过铝程度却增加,这表明塔玛岩体群组合晚期岩浆中Na2O、K2O含量大为增加。表6-15 塔玛岩体群组合岩石演化序列及构造环境对应表图6-29 塔玛岩体群组合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俯冲-碰撞型花岗岩SiO2与部分地球化学参数变异图
2023-01-03 00:25:461

石灰石煅烧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反应式:CaCO3==CaO+CO2↑石灰石煅烧是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排出CO2气体,转化成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生石灰的过程。石灰石多以块状在立窑中煅烧,此法投资省,操作简便,能耗较低,但质量不稳定。用沸腾炉锻烧石灰石粉(粒度0.2-3.0mm),可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制得活性很高的石灰,尤其适用于煅烧镁质和白云石质石灰。熟料煅烧是水泥生料在煅烧设备里经高温烧成熟料的过程。生料起物理、化学反应,生成要求的熟料矿物。煅烧设备可采用立窑或回转窑,立窑适于规模较小的工厂,中型厂则宜采用回转窑,悬浮预热、窑外分解新型干法回转窑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2023-01-03 00:25:562

征集稍微长一点的幽默故事或爆笑笑话!悬赏600!!!

绝对搞笑的笑话,不属于成人笑话!我不是复制的!是我自己收藏的,原文不知道是那里发的了!1.有个人去动物园要当动物管理员,园长对他说:”那好,我要考考你,你有没有办法让大象先摇摇头,再点点头,最后跳进游泳池呢??”那人说“这容易!”于是他走到大象面前说:“你认识我吗?”大象摇摇头。那人又问:“你脾气大吗?”大象点点头。那人这时拿起一个锥子,扎了大象屁股一下,大象疼的跳进了游泳池。 园长看到后说:“你太没同情心了,不能当动物管理员。”那人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会温柔的。”圆长说:“好,还是那三个条件,不过这次你不能动手了。”那人答应了,走到大象面前说:“你脾气还大吗?”大象摇摇头。那人又问:“你现在认识我了吗?”大象点点头。那人再问:“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办了吧?”大象一听,转身跳进了游泳池。 2.一兄弟上厕所,结果误入女厕,进去之后发现没有小便池,感觉不对,幸好女厕内没有人。他便若无其事地走出来。正在开门的时候,遇到一mm进来,那mm和他打一照 面,脸一红,头一低,转身钻男厕去了3.小王去逛鸟市。发现一只鹦鹉标价3元钱。于是他就问卖主:“您这只鹦鹉怎么这么便宜呀?”卖主说:“我这只鹦鹉笨!教它好长时间了,到现在为止就会说一句话——‘谁呀?"”小王一想反正也便宜,于是就买下来了。晚上到了家,他想:“我就不信教不会你!”,于是小王教了它一夜说别的话。可是到了早晨,那只鹦鹉还是只会说“谁呀?”,小王一生气,锁上门去上班了。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查收煤气费的(简称小赵)。小赵:“咚咚咚……(敲门)”鹦鹉:“谁呀?”小赵:“查煤气的。”鹦鹉:“谁呀?”小赵:“查煤气的。”鹦鹉:“谁呀?”小赵:“查煤气的。”………到了晚上,小王回来了。看见家门口有个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小王:“哟~!这是谁呀?”就听见屋里说:“查煤气的。”(鹦鹉终于学会了一句别的话……)最后我给你个网站,保证让你笑喷饭!【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把分给我被】
2023-01-03 00:26:0715

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常数K及含义

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常数K及含义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常数K及含义离子积常数(Kw)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多用于纯液体和难溶电解质的电离。Kw=[H+]·[OH-],25度时,Kw=1×10-14。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程度加大,K..值也随着上升。电离常数(Ki)描述了一定温度下,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记作Ki(i为脚标)或Ka、Kb。若电离方程式为HA==(可逆)H++A-,则Ki=[H+][A-]/[HA]。稳定常数(K)指络合平衡的平衡常数。通常指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用K稳表示。溶度积(Ksp)固体化合物AmBn难溶于水,但仍有部分An+和Bm-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同时进入溶液的An+和Bm-又会在固体表面沉淀下来,当这两个过程速率相等时,离子An+和Bm-的沉淀与固体AmBn的溶解在水中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量就不再减小,得到AmBn的饱和溶液。这种平衡状态叫做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化学中常见的几种仪器名称为了让你能更加了解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仪器和用途吧试管:规格: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5×150、18×180、25×200等。离心试管以容量毫升数表示。主要用途:普通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收集少量气体、装配小型气体发生器。使用注意事项: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在接近试管口部位。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这时应将试管倾斜约45。加热使用试管夹、试管口不能对着人,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受热要均匀以免暴沸或试管炸裂.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主要用途:(1)盛取液体或固体试剂.(2)加热少量固体或液体.(3)制取少量气体反应器.(4)收集少量气体用.(5)溶解少量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溶质.(一)计量仪器温度计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其种类很多,有数码式温度计,热敏温度计痔。而实验室中常用为玻璃液体温度。温度计可根据用途和测量精度分为标准温度计和实用温度计2类。标准温度汁的精度高,它主要用于校正其它温度计。实用温度计是指所供实际测温用的温度计,主要有实验用温度计、工业温度计、气象温度计、医用温度计等。中学常用棒式工业温度汁。其中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水银温度计用200℃和360℃2种量程规格。使用注意事项(1)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2)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壁,测蒸汽温度时液泡应在液面以上,测蒸馏馏分温度时,液泡应略低于蒸馏烧瓶支管。(3)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弯月面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酒精温度计)水平。(4)禁止用温度汁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纸套内,远离热源存放。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是用来粗略称量物质质量的一种仪器,每架天平都成套配备法码一盒。中学实验室常用载重100g(感量为0.1g)和200g(感量为0.2g)2种。载重又叫载物量,是指能称量的最大限度。感量是指天平误差(±),例如感量为0.1g的托盘天平,表示其误差为±0.1g,因此它就不能用来称量质量小于0.1g的物品。使用注意事项(1)称量前应将天平放置平稳,并将游码左移至刻度尺的零处,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达到平衡。如果已达平衡,指标摆动时先后指示的标尺上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标静止时则应指在标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摆动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左、右螺丝使摆动达到平衡。(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在2个托盘上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要称量的试剂放在纸上称量。潮溼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试剂必须放在玻璃容器(如表面皿、烧杯或称量瓶)里称量。(3)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法码要用镊于夹取。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可移动游码,直至指标摆动达到平衡为止。(4)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依次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二)反应类仪器1.试管 试管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试管根据其用途常分为平口试管、翻口试管和具支试管等。平口试管适宜于一般化学反应,翻口试管适宜加配橡胶塞,具支试管可作气体发生器,也可作洗气瓶或少量蒸馏用。试管的大小一般用管外径与管长的乘积来规定,常用为10×l00mm、12×l00mm、15×l50mm、18×180mm、20×200mm和32×200mm等。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试管时,应根据不同用量选用大小合适的试管。徒手使用试管应用姆、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沿处。振荡时要腕动臂不动。(2)盛装液体加热,不应超过容积的,并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若要保持沸腾状,可加热液面附近。(3)盛装粉末状试剂,要用纸槽送入管底,盛装粒状固体时,应将试管倾斜,使粒状物沿试管壁慢慢滑入管底。(4)夹持试管应在距管口处。加热时试管外部应擦干水分,不能手持试管加热。加热后,要注意避免骤冷以防止炸裂。(5)加热固体试剂时,管底应略高于管口,完毕时,应继续固定或放在石棉网上,让其自然冷却。2.烧杯烧杯通常用作反应物量较多时的反应容器。此外也用来配制溶液,加速物质溶解,促进溶剂蒸发等。烧杯的种类和规格较多,中学常用低型烧杯。为了在使用时便于新增一定量的液体,在一些烧杯外壁上印有白色的容积标线,,这种烧杯叫印标烧杯,有的叫它刻度烧杯。其分度并不十分精确,允许误差一般在±5%,所以在分度表上印有“APPROX”字样,它表示“近似容积”,因此,不能作量器使用。烧杯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分,常用为50mL、100mL、250mL、500mL等多种。使用注意事项(1)烧杯所盛溶液不宜过多,约为容积的,但在加热时,所盛溶液不能超过容积的。(2)烧杯不能干烧,在盛有液体时方能较长时间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3)拿烧杯时,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触内壁。拿加热时的烧杯,要用烧杯夹。(4)需用玻璃棒搅拌烧杯内所盛溶液时,应沿杯壁均匀旋动玻璃棒,切勿撞击杯壁与杯底。(5)烧杯不宜长期存放化学试剂,用后应立即洗净、擦干、倒置存放。3.烧瓶烧瓶是用作反应物较多且需较长时间加热的、有液体参加反应的容器。其瓶颈口径较小,配上塞子及所需附件后,也常用来发生蒸气或作气体发生器。烧瓶的用途广泛,因此型式也有多种,中学常用圆底烧瓶和平底烧瓶2种。圆底烧瓶一般用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容器。而平底烧瓶用于不加热条件下的气体发生器,也常用来装配洗瓶等。由于平底烧瓶底部平面较小,其边缘又有棱,因此应力较大,加热时容易炸裂。所以它一般不用于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容器。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分,常用为150mL、250mL和500mL几种。使用注意事项(1)圆底烧瓶底部厚薄较均匀,又无棱出现,可用于长时间强热使用。(2)加热时烧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3)实验完毕后,应撤去热源,静止冷却后,再行废液处理,进行洗涤。4.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属于烧瓶类,所不同者,在于瓶颈部位有一略向下的支管,它专用作蒸馏液体的容器。蒸馏烧瓶有减压及常压2类。常压蒸榴烧瓶也分支管在瓶颈上都、中部和下部的3种,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选用支管在瓶颈下部的蒸馏烧瓶,沸点较低的则用支管在上都的蒸馏烧瓶。而支管位于瓶颈中者,常用来蒸馏一般沸点的液体。蒸馏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别,常用为150mL和250mL2种。使得注意事项(1)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要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2)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之均匀受热。5.锥形瓶锥形瓶又叫锥形烧瓶或称三角烧瓶。锥形瓶瓶体校长,底大而口小,盛入溶液后,重心靠下,极便于手持振荡,故常用于容量分析中作滴定容器。实验室也常用它装配气体发生器或洗瓶。锥形瓶的大小以容积区分,常用为150ml、250ml等几种。使用注意事项(1)振荡时,用右手姆指、食指、中指握住瓶颈,无名指轻扶瓶颈下部,手腕放松,手掌带动手指用力,作圆周形振动。(2)锥形瓶需振荡时,瓶内所盛溶液不超过容积的。(4)若需加热锥形瓶中所盛液体时,必须垫上石棉网。6.曲颈瓶曲颈瓶也叫曲颈瓶或称曲颈甄,它是一件历史较久、实用而简单的仪器,除仅有的一个有磨口玻璃塞外,容器和曲颈相连,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它用作反应容器或蒸馏器。曲颈瓶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它可通过接受器与玻璃容器相连,或直接与斜置烧瓶相连,其间不需橡胶塞或橡胶管连给,所以耐腐蚀。例如:实验室制硝酸时,可从塞口先放入固体硝酸钠,再由此加入适当浓硫酸、塞紧瓶塞,微热,蒸出的硝酸蒸气直接由曲颈进入接受器,同时冷凝为液体。不致因连线处有橡胶制品而遭到硝酸腐蚀老化造成漏气事故。曲颈瓶的大小以容积区别,常用为125mL、250mL和500mL几种。使用注意事项(1)若需在铁架台上固定时,应使其瓶塞在最上面,铁夹来持曲颈近容器部位,让曲颈自然与桌面成一夹角。(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3)实验结束后,必须固定静置,待其冷却后,先将残留物从曲颈口倾出,再从瓶塞口加水,反复冲倒、洗净、放置。7.漏斗漏斗是一个筒型物体,被用作把液体及幼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在漏斗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可以有不同长度。漏斗通常以不锈钢或塑胶制造,但纸制漏斗亦有时被使用于难以彻底清洗的物质,例如引擎机油。一些漏斗在咀部设有可控制的活门,让使用者可控制流质流入的速度。有时会使用滤纸以隔滤结晶物等化学物质。希望能帮到你常见的几种狗狗动作含义⑴、喜悦:狗不停地跳动,身体弯曲,用前腿踏地或者尾巴使劲地左右摇摆,耳朵向后方扭动。大型犬还可能把前腿抬起,去舔主人的脸。有的狗可能表现出过分喜悦,情绪失禁,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幼年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狗在喜悦的时候发出的叫声是一种明快的“汪汪”声。⑵、愉快:狗狗在心情愉快、兴奋、对人表示好感的时候,其表现要比喜悦的时候稳定,只是慢慢地摇尾巴,喉咙中发出轻微的“呜呜”声,有时也会不停地舔主人的手和脸。⑶、撒娇:狗在撒娇的时候,会用鼻子发出“呵呵”的声音。在请主人宽恕而撒娇时,会把尾巴垂下来。而在它想得到什么,或者要催促主人和它一起玩时,会轻轻地摇动尾巴,不再垂下去。⑷、愤怒:狗狗在愤怒的时候,全身僵直,四肢伸开,犬毛倒竖,同时嘴唇翻卷,露出牙齿,发出威胁性的“呜呜”声,以恐吓对方。尾巴也会轻微的摇动,耳朵竖立著朝向对方。⑸、悲伤:狗狗在悲伤的时候,会发出“咕咕、嗬嗬”的叫声,表示希望得到主人的接近,以“诉说”自己的哀伤、痛苦和不幸。这种时候,狗也会低垂著尾巴,以求救的姿态摩擦主人的身体。⑹、警觉:狗狗在警觉的时候,耳朵会竖立起来,一点声音也不放过,嘴里会发出“汪汪”的叫声。在外敌接近的时候,则发出连续的“汪—汪——汪汪汪——”叫声。⑺、恐怖:狗狗在恐怖的时候,因感到恐怖的不同程度,会不同程度地垂下尾巴。把尾巴完全卷到两腿中间时,则表现出极端地恐怖,耳朵也扭向后方,呈睡眠状态,全身紧缩成一团。⑻、寂寞:狗狗在寂寞的时候,全身松弛而瘫软,像打哈欠一样,发出“啊啊”的声音。诗句中路的几种常见的含义1,普通现实生活中的路。2,人生历程,如“莫愁前路无知己”。3,途经方法。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你把常见的物质分类,就好掌握了。1、单质:非金属O2H2N2Cl2Br2CPSI等,金属单质NaMgAlZnFeCuKCa等。2、氧化物SO2CO2NONO2N2O4H2ONa2ONa2O2Al2O3Fe2O3Fe3O43、NH3CH4C2H4C2H2C6H64、酸HClHNO3H2SO4CH3COOH5、碱NaOHBa(OH)2Ca(OH)2NH3.H2O6、盐Na2CO3NaHCO3CuSO4FeCl3FeSO4等7、有机物CH3CH2BrCH3CH2OHCH3CHOCH3COOCH2CH3等等。化学中几种常数的定义及其表示式有平衡就有平衡常数K。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平衡常数K(水的离子积Kw),水解平衡常数K,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等。都是等于产物的浓度系数次方之积比上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方之积。[Kw=c(H+).c(OH-)]mA+nB=pC+qDK=[cm(A).(B)]/cp(C).cq(D),其中的m、n、p、q指的是浓度的次方。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硫,铁,氧气,氢气,碳,镁,铝,磷碳酸钙,氧化镁,硫酸铜,氧化铁,二氧化硫,硫酸,二氧化碳,三氧化二铝在诗文中,“路”有哪几种常见的含义?路有很多种含义,诗词中常见的有5种:1。道路:《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又如: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2。地区区域名;例如词人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3。就是“大”——例如《诗经》的《生民》:“厥声载路。”4。行程。“忘路之远近。”5。做事的方法和途径:几种常见的酸碱盐化学式,名称,以及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酸:HCl、HNO3、H2SO4、碱:KOH、NaOH、B(OH)2、盐:NaCl、AgCl、BaSO4、1酸的化学式盐酸HCl、硝酸HNO3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硫酸H2SO4、碳酸H2CO3、磷酸H3PO4乙酸(醋酸)CH3COOH2碱的化学式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氨水NH3·H2O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铝Al(OH)3↓3盐的化学式氯化银AgCl↓、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氯化铜CuCl2、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氯化锌ZnCl2、氯化钡BaCl2、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铁FeCl3、氯化铝AlCl3、氯化钴CoCl3硫酸钠Na2SO4、硫酸钾K2SO4硫酸钡BaSO4↓、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钙CaSO4、硫酸镁MgSO4、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铝Al2(SO4)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铵(NH4)2CO3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碳酸钡BaCO3↓、碳酸铜CuCO3↓、碳酸锌ZnCO3↓、碳酸亚铁FeCO3碳酸铁Fe2(CO3)3、碳酸铝Al2(CO3)3硝酸钠NaNO3、硝酸银AgNO3、硝酸钾KNO3硝酸铜Cu(NO3)2、硝酸镁Mg(NO3)2、硝酸钙Ca(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2硝酸铁Fe(NO3)3、硝酸铝Al(NO3)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碳酸铵(NH4)2CO3、硫酸铵(NH4)2SO4硫化钠Na2S、硫化亚铜Cu2S、碘化钾KI、溴化锌ZnBr、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甲烷(天然气)CH4、乙醇(酒精)C2H5OH铜锈Cu2(OH)2CO3、铁锈Fe2O3.nH2O4方程式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置换反应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高温H2+CO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其他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题(二)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碱--------盐+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8)盐+盐-----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2023-01-03 00:26:541

剑仙更新的时候怎么错误了

你可能没弄好!
2023-01-03 00:27:053

侏罗纪浅成花岗岩类

侏罗纪浅成花岗岩类由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英安岩组成,零星分布在向阳泉-花海滩断裂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集中在巴颜喀拉陆块中,面积计110 km2。上述岩石除石英闪长岩及部分英安岩的围岩为侏罗系鹿角沟组外,其他均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二长花岗岩与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呈超动式接触(图3-48),外接触带有微弱的蚀变边,内接触带有百余米的细粒边和围岩残留体。英安岩与三叠纪细碎屑岩呈侵入接触,且有围岩残留体的存在(图3-49)。有的岩体中岩石类型较多,如12号岩体为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斜长花岗斑岩;21号岩体为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少量石英闪长玢岩,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渐变过渡关系,其先后关系难以判定。图3-48 1532点二长花岗岩与三叠纪地层呈超动式接触关系图3-49 ⅩⅩⅩⅧ-18英安岩侵入于三叠纪地层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英安岩,依据产状特征,很可能是上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中的一套次火山岩(6,7号岩体),或地层中的火山熔岩(14,18,20号岩体),需综合研究分析。(一)岩石学特征1.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1)石英闪长岩(2021)灰色,细粒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已蚀变,节理较发育。岩石由斜长石(45%)、普通角闪石(40%)、黑云母(5%)及石英(10%)组成。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板状,大小一般为0.3 mm×0.15 mm~1.0 mm×0.3 mm,完全被黝帘石、绢云母和少量绿泥石取代,仅保留其外形。普通角闪石呈半自形—不规则柱状,大小一般为0.25~0.6 mm,具绿泥石化、阳起石化,局部蚀变较强,且析出少量铁质。个别大颗粒中含斜长石小晶体。黑云母呈半自形片状,片径0.2~0.6 mm,强绿泥石化,且析出钛(已白钛石化)。石英呈不规则粒状分布在角闪石、斜长石间,大小0.25~2.0 mm不等,具波状消光。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磁铁矿、钛铁矿。(2)石英闪长玢岩(ⅩⅩⅩⅦ-10)岩石为灰色、褐灰色,基本由斑晶(5%~10%),基质(85%~90%)组成,具斑状结构,局部有交代结构,基质为半自形细粒结构,岩石普遍蚀变,其造岩矿物成分见表3-27。表3-27 石英闪长玢岩造岩矿物成分 单位:%注:+代表有;-代表未出现。斑晶: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板状,大小4 mm×2.2 mm左右,绢云母化中度—强,发育聚片双晶和环带构造,为中长石;蚀变角闪石呈半自形柱粒状,大小1.6 mm左右,局部已蚀变为绿泥石。基质:斜长石呈半自形细小板状、粒状,大小一般为0.25 mm左右,普遍泥化、绢云母化,为中长石;石英大小为0.2 mm左右,半自形粒状,均匀分布于长石间隙中;黑云母片径0.3 mm左右,具棕—黄浅色性,多已退色蚀变为绿泥石;角闪石大小0.5 mm×0.1 mm,细柱状,多已被黑云母取代或绿泥石化。副矿物:磷灰石、锆石、石榴子石(可能为铁铝榴石)、磁铁矿、钛铁矿。2.斜长花岗斑岩肉红色,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岩石造岩矿物成分见表3-28。表3-28 斜长花岗斑岩造岩矿物成分 单位:%斑晶:斜长石呈半自形宽板状、粒状,大小不等,一般为1.8~1.6 mm,泥化较强,且伴有轻度绢云母化,因蚀变多数斜长石聚片双晶消失,为中长石,个别晶核内被碳酸盐化溶蚀成空洞;石英呈自形粒状,大小1.4~1.6 mm,常见溶蚀边界,具波形消光;黑云母呈鳞片状,片度0.3 mm×1.4 mm左右,已蚀变为白云母,析出榍石。基质由斜长石、石英组成,大小为0.03~0.06 mm。斜长石呈半自形板条状、微粒状,泥化强,少数绢云母化,成分为更长石;石英呈微粒状,均匀分布。黑云母已蚀变为白云母,片径0.2 mm左右。副矿物:磷灰石、磁铁矿等。3.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1)二长花岗岩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由斜长石(41%)、钾长石(25%)、石英(30%)、黑云母及白云母(4%)组成。斜长石呈半自形粒状、板状,具中度高岭土化和轻度白云母化,粒度大小0.36 mm×0.63 mm~1.6 mm×4 mm;钾长石呈他形粒状,为条纹长石,常见有斜长石、白云母,具弱高岭土化,粒度为0.47~4 mm;石英呈他形粒状,均匀分布在长石之间,粒度为0.28~2.4 mm;黑云母与白云母常共生,呈集合体状,黑云母晶形较差,有弱的绿泥石化,且见微量他形粒状褐色角闪石。副矿物:磷灰石。(2)二长花岗斑岩灰白、褐灰色,斑状结构,基质具微粒结构,由斑晶(16%)及基质(84%)组成。斑晶:斜长石(5%)呈半自形宽板状、不等粒状。粒度1.2 mm左右,具中—强的绢云母化,成分为中长石;钾长石(5%)呈自形宽板状、粒状,大小3 mm左右,轻度泥化,常见微裂纹,个别碎裂,有少量钠长石条纹分布;石英(5%)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大小2.4 mm左右,波状消光,具微裂纹,常具溶蚀边界;蚀变黑云母(1%),片径0.8 mm左右,具棕—浅黄多色性,多已绿泥石化。基质:全晶质,微粒结构。钾长石呈他形不规则粒状,大小0.06 mm左右;斜长石呈板条状,大小0.08 mm×0.02 mm左右,隐约发育聚片双晶,成分为更钠长石,呈斑点状,泥化强;石英大小0.4 mm左右,微粒状,均匀分布于长石间隙中;黑云母微量,片径0.3 mm左右,特征同斑晶黑云母。副矿物:石榴子石(铁铝榴石)、磷灰石、锆石、磁铁矿。(二)岩石化学特征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及数字特征见表3-23。1.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1)根据R1-R2图解(图3-37),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成分相当于闪长岩、石英二长岩。2)SiO2含量一致(58.90%~58.95%),但石英闪长玢岩的Al2O3,Fe2O3,Na2O,P2O5含量明显低于石英闪长岩,其他各氧化物含量变化不大。3)里特曼指数(σ)虽有一定差别(1.46~2.68),但均小于4,属强—中的钙碱性岩系。4)Al2O3/(Na2O+K2O+CaO)值为0.84~1.11,石英闪长岩表现为Ⅰ型花岗岩,而石英闪长玢岩Al2O3成分高,CaO含量较低,导致壳源成分增高,具有相当于S型花岗岩类的特点。5)Fe3+/Fe2+值差距较大,石英闪长岩为0.19,表现为强还原环境下形成,而石英闪长玢岩为1.55,则为强氧化环境下形成。6)石英闪长玢岩Na2O含量(5.16%)明显高于石英闪长岩(3.09%),但它们K2O含量较稳定(1.37%~1.70%),均表现Na2O>K2O特点。7)Na2O+K2O/Al2O3值为0.31~0.41,均小于0.85,它们均属钙碱系列的岩石。8)CIPW标准矿物(表3-24)出现10种矿物,其中石英闪长玢岩出现刚玉分子,表明为铝过饱和的岩石。2. 斜长花岗斑岩1)SiO2含量(68.74%~71.20%)变化不大,其他各氧化物含量亦较为稳定,R1-R2图解(图3-37)显示,斜长花岗斑岩相当于花岗闪长岩的成分。2)Fe2O3与FeO含量变化不大,且较低,故Fe3+/Fe2+值在1左右变化(0.97~1.22),表现岩石在中等氧化条件下形成。3)里特曼指数(σ)为2.42~2.68,均小于4,表明岩石为强钙碱性系列岩石。戈廷里指数(τ)亦表现这种特征。4)Al2O3/Na2O+K2O+CaO为0.88~1.03,<1.1,岩石成因为Ⅰ型花岗岩类。5)Na2O+K2O/Al2O3值(0.55~0.56),<0.85,属钙碱系列的岩石。6)K2O含量较高(4.80%~5.00%),大于Na2O含量(2.89%~3.27%),表现岩石成熟度较高,从K2O>Na2O的特点,可能相当于二长花岗斑岩的岩石成分。7)CIPW标准矿物出现11种矿物,其中ⅩⅩⅩⅦ-7样品出现少量硅灰石,而ⅩⅩⅩⅦ-8出现微量刚玉,总体表现为钙碱系列岩石的标准矿物。3.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1)岩石化学成分大体相当,仅二长花岗岩的K2O,Na2O含量较低。R1-R2图解(图3-37)中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成分。2)二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斑岩的K2O(4.31%,5.20%)>Na2O(2.89%,3.19%),碱质总量前者(7.20%)小于后者(8.39%),Al2O3含量基本一致。因此,Na2O+K2O/Al2O3值亦稳定,<0.85,表现为钙碱系列的岩石。3)Al2O3/K2O+Na2O+CaO值(1.04~1.08)较为接近,比值小于1.10,接近S型,相当于铝弱饱和的岩石。4)里特曼指数为1.83及2.46,<4,属于中等钙碱性岩系。5)Fe3+/Fe2+值为0.55,表明岩石为还原环境条件下形成。6)CIPW标准矿物出现9种矿物,不出现透辉石,而出现刚玉分子,表现出铝过饱和壳源花岗岩类的特征。4. 英安岩1)英安岩在TAS图(图3-50)中,主体为粗面安山岩及粗面英安岩,个别为流纹岩,平均成分相当粗面英安岩类。图3-50 英安岩TAS图(底图据M.T.Le Bas等,1986;IVGS,1989)图3-51 英安岩SiO2与Na2O+K2O图解(底图据久野,1966)2)在R1-R2图解(图3-37)中,英安岩平均值落在英云闪长岩区,与岩石定名相吻合。3)据里特曼指数(2.38)和戈廷里指数(0.97),英安岩为钙碱性岩石。Na2O+K2O/Al2O3值0.36~0.59,平均0.45,<0.85,故亦表现为钙碱性系列岩石。4)Al2O3/K2O+Na2O+CaO值在0.81~1.07间变化(平均值0.97),反映岩石在正常系列至铝饱和系列间摆动,总体为钙碱性系列的岩石。5)SiO2含量变化较大(58.36%~71.43%),平均63.91%,普遍Na2O>K2O,为钠质英安岩类。SiO2-(Na2O+K2O)图解(图3-51),亦总体表现为钙碱性系列的火山岩。6)Fe3+/Fe2+值变化大(0.10~3.59),有的样品氧化度很高,反映这些样品受到后期构造和自然界风化作用的影响,但总体表现在弱还原环境中形成。7)CIPW标准矿物出现11种矿物,其中Ⅴ-1样品出现微量赤铁矿;4021及ⅩⅩⅩⅧ-18样品出现透辉石外,其他均出现刚玉分子,不出现透辉石,表明英安岩为铝饱和系列的岩石。(三)地球化学特征1. 稀土元素特征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的岩石组成复杂,为孤立的小侵入体,大多呈脉体性质,因此其稀土元素成分及数字特征(表3-25)不尽相同。1)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较大,其平均成分为89.48×10-6~357×10-6间,最低为石英闪长岩,最高为二长花岗斑岩,一般为100×10-6~170×10-6。2)∑LREE/∑HREE(2.2~16.18)>1,表明侏罗纪浅成侵入体属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虽然∑LREE/ΣHREE值变化较大,但在稀土球粒陨石配分型式图(图3-52)上,总体显示右倾斜的模式。图3-52 侏罗纪浅成侵入体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3)δEu值(0.26~0.75)变化较大,但均小于1,反映侏罗纪浅成侵入体均具铕负异常的特征;δCe值(0.59~0.91)大多数为0.85~0.91,表现仅有弱的负异常。4)(La/Yb)N值为4.27~28.77,变化大,英安岩、二长花岗岩大于25;石英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为5~12;二长花岗斑岩则小于5,从而反映轻稀土右倾斜率不等。数值大表明右倾斜越陡,数值小反映右倾斜缓;(Ce/Yb)N值为3.39~18.24,变化大,英安岩、二长花岗岩大于13;斜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为5~8;二长花岗斑岩及石英闪长岩为3.3,<4,反映与(La/Yb)N值的特征相同。5)(La/Sm)N值(2.83~5.50)变化较小,总体表现轻稀土富集,分馏程度一般;(Gd/Yb)N值(0.95~3.84)较小,表明重稀土亏损,分馏程度较差。6)依据δEu-(La/Yb)N图解(图3-39),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各岩石单元均落在Ⅰ区,为壳型成因类型。在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上呈不对称的Ⅴ型分布,从Eu负异常的特点来看,亦相当于壳型成因类型。综上所述,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各岩石单元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虽然分布区间较宽,但总体表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均具铕异常,表现为不对称的Ⅴ型,属壳型成因类型的侵入岩类。2.微量元素特征微量元素成分及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数字特征(表3-26,图3-53)有如下特点:1)Rb/Yb值一般在17.0~53.0间变化,二长花岗岩Rb/Yb值很高,可达764.6,且均大于1,为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而二长花岗岩则表现为强富集型。2)2Nb/K+La值(0.13~0.33),2Sr/Ce+Nd值(0.04~0.69),2Ti/Sm+Yb值(0.03~0.40)及2P/Nd+Hf值(0.11~0.93),均小于1,表明岩石具铌、锶、钛、磷亏损的特征,说明岩石与消减作用无关的地壳岩石重熔有关。3)2Zr/Rb+Sn值变化较大,二长花岗岩(0.78)、二长花岗斑岩(0.40)、斜长花岗斑岩(0.53)均小于1,表现锆亏损,可能有锆英石参与的分离结晶的残余熔体而形成的岩石;石英闪长岩(1.37)、石英闪长玢岩(1.45)、英安岩(1.65)均大于1,表现锆富集或未分馏,可能代表着地壳岩石重熔而致。从2Zr/Rb+Sn值的变化看,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及斜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及英安岩的形成环境与背景存在一定差异。4)2Th/Rb+K值仅有英安岩(1.90)、石英闪长玢岩(1.01)大于1,或等于1,其他岩石(0.44~0.83)均小于1。前者表现钍富集或未分馏;后者则表现钍亏损。钍的亏损很可能是在氧化条件下的强蚀变作用所致。5)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图3-49)则表现出3个数量级的变化;但在一区间,其Ba,Nb,Sr,P,Ti为负异常,而Th,Ce,Nd,Hf,Yb为正异常,其他各元素无一定规律,总体相当于具成熟大陆弧花岗岩类的特征。综上所述,侏罗纪浅成侵入岩虽岩石类型较多,但微量元素的特征总体是一致的,仅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及斜长花岗斑岩与其他岩石在锆、钍元素上还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岩石的形成与消减作用无关,是地壳隆升过程中热点重熔地壳岩石形成的花岗岩类。(四)岩石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特征1. 岩石成因类型1)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类Al2O3/Na2O+K2O+CaO值变化较大,其数值往往在Ⅰ型和S型间变化,这亦反映浅成侵入岩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的地壳部位,其岩浆化学成分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均表现为钙碱系列的岩石类型,总体接近S型的花岗岩类类型。2)稀土元素δEu-(La/Yb)N图(图3-39)中,反映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类具壳型岩浆源特点。图3-53 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图3)Na2O-K2O图解(图3-41),反映侏罗纪浅成侵入岩钾、钠成分变化大,石英闪长岩及石英闪长玢岩表现为Ⅰ型,而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斑岩则表现为A型。4)Q-A-P三角图解(图3-42)指出,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各岩石单元均落在Ⅰ型与S型交接的过渡区内。5)图3-43反映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绝大多数为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类,但在图3-43d中所有岩石落在过渡区,或与Ⅰ区交接的边部,指出Nb存在亏损,具陆壳成因的特点。对综上所述特点分析,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的成岩类型,具有Ⅰ型向S型过渡的特征,总体为S型的壳型成因类型。2.构造环境探讨(1)浅成侵入岩1)在R1-R2图(图3-44)中: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分别落入2区及6区,石英闪长岩落在1区与2区交线的2区一侧,表现有接近幔源花岗岩类的特点,而石英闪长玢岩却具板块碰撞后隆起期的花岗岩的特性。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斜长花岗斑岩落在6区或6区附近边部,表现出地壳重熔的花岗岩特征。2)图3-45中指出,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均落在火山弧花岗岩(VAG)及异常洋中脊花岗岩(A-ORG)和板内花岗岩(WPG)的交接部位,主体在火山弧花岗岩一侧。3)图3-46反映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岩浆形成于地壳以下30 km左右。根据上述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侏罗纪浅成侵入岩为板块碰撞后陆壳隆起背景下形成的壳源花岗岩类。(2)英安岩1)根据δ-τ图解(图3-54),英安岩所有样品均落入B区,属消减带火山岩,与侏罗纪浅成侵入岩的构造背景是不吻合的。2)在SiO2-K2O图解(图3-55)上,侏罗纪英安岩的来源深度为120~250 km,平均为150 km左右。图3-54 英安岩δ-τ图图3-55 英安岩SiO2-K2O与岩浆来源深度关系(底图据D.Ninkovich,1972)(五)形成温度与压力估计侏罗纪浅成侵入岩在图3-47中,除个别样品压力小于0.05 GPa外,其他样品均在0.3~0.2 GPa之间,其侵位深度为6.6~16.5 km,形成温度在700~750℃之间。(六)形成时代讨论本次在调查区东邻幅火箭山浅成斑岩体中获取的K-Ar法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49Ma,150Ma,东邻幅鹿角谷东获取的U-Pb法同位素年龄为198±36 Ma,为中侏罗世。在调查区南邻幅(改则幅,1:100万)中侵入三叠系中的浅成岩体中获得K-Ar法同位素年龄为160.5~186.3 Ma,侵入时期主要为燕山早期。因此,调查区浅成侵入岩形成时代为侏罗纪。需要指出的是,据Molnar等(1987)对木孜塔格北坡的考察,在二长花岗岩中的二云母花岗岩获得的Ar-Ar年龄为10.5 Ma,侵入二长花岗岩中的石英斑岩Ar-Ar年龄为4.6 Ma。根据围岩地层及浅成岩体的产出特点和构造背景分析,结合同位素的年龄值,将该浅成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定为新近纪。由于样品采集地点不详,无法定位,但不排除调查区有新近纪浅成岩的存在。
2023-01-03 00:27:181

泥盆纪花岗岩类

泥盆纪花岗岩分布在调查区的北部,即向阳泉-花海滩断裂的北侧。由大小不等的5个小岩株组成,总面积为30 km2,其中最大的1号岩体约15km2。岩体宏观色调为灰白色,节理发育,酸性石英脉发育。组成的岩石以花岗闪长岩为主(1~4号岩体),其次为石英闪长岩(5号岩体)。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最老的地层为长城系小庙沟组的变质岩系。其接触性质为超动式接触(图3-36)。接触面外倾,外接触带具角岩化特征,其暗色矿物沿接触面定向排列分布,内接触带有较宽的细粒边,分布有围岩残留体。在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蚀变的白云母K-Ar年龄为366 Ma,为变质年龄,依据宏观特征对比,暂定为泥盆纪形成的花岗岩类。表3-21 侵入岩一览表图3-35 侵入岩分布图图3-36 3002地质点超动式接触关系素描(一)岩石学特征1. 花岗闪长岩灰白色、细粒、半自形—他形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造岩矿物成分见表3-22。表3-22 泥盆纪花岗岩类造岩矿物成分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大小一般为0.2 mm×0.4 mm~1.2 mm×1.8 mm,具聚片双晶和环带构造,为更-中长石。环带中心蚀变较强,主要为绢云母化、黝帘石化,在部分较大颗粒中含石英、黑云母小晶体,边缘有少量蠕石英分布。钾长石:为微斜长石,呈他形宽板状,大小为0.4~1.6 mm不等,具轻度泥化,较大颗粒中含斜长石、黑云母小晶体。石英:他形粒状,大小为0.4~1.8 mm,裂纹发育,波状消光。黑云母:呈褐色,不规则片状(片径0.15~0.8 mm),局部绿泥石化。副矿物:主要组合为磷灰石-锆石-褐帘石,有的还出现磁铁矿及钛铁矿。2.石英闪长岩(以5号岩体为代表)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块状构造,造岩矿物由斜长石、石英及蚀变暗色矿物组成。石英(10%~15%):分布在斜长石间隙中,不规则粒状,大小一般为1 mm左右,波形消光,裂纹发育,裂纹中充填方解石。斜长石(87%~82%):半自形板状、粒状,大小为1.2~0.4 mm,具强烈绢云母化,局部可见残留斜长石。原成分属中长石。蚀变暗色矿物(3%):已全部蚀变为白云母,析出铁质、钛质,呈片、柱状假象,大小一般为1.2 mm左右,受应力作用具揉曲、定向,原成分可能为角闪石、黑云母。副矿物组合为磷灰石、钛铁矿(已白钛石化)。(二)岩石化学特征泥盆纪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及数字特征(表3-23)有如下特点:1)依据R1-R2图解(图3-37),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分别落入花岗闪长岩及英云闪长岩区,与镜下岩石定名基本吻合。图3-37 R1-R2图解(据Dela Rache等,1980)2)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别,前者SiO2含量较高(67.58%~72.00%),TiO2(0.28%),Fe2O3(0.53%),FeO(1.42%),MgO(0.92%),CaO(3.51%)含量较低;后者SiO2含量低(60.83%),TiO2及铁、镁、钙氧化含量高;碱质总量前者(7.30%)高于后者(3.51%);Na2O/K2O前者(0.87)明显低于后者(3.68%)。3)里特曼指数指出:花岗闪长岩(σ=1.97)属中等钙碱性岩系;石英闪长岩(σ=0.69)属极强的钙碱性岩系;戈廷里指数前者为40.11,后者为19.20。从而指出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有明显差别。4)Al2O3/(K2O+Na2O+CaO)值(0.90~0.95)均小于1.10,指出它们为铝不饱和系列的Ⅰ型花岗岩类。5)Fe3+/Fe2+值(0.27~0.37)很小,反映岩石在强还原环境下形成。6)(Na2O+K2O)/Al2O3值(0.22~0.50)较小,均小于0.85,按成俊身的划分意见,泥盆纪花岗岩类为钙碱系列的岩石。7)CIPW标准矿物(表3-24)出现10种,未出现刚玉分子,反映岩石为钙碱系列。综上所述:泥盆纪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共性为正常系列的钙碱性花岗岩类,是强还原条件下形成的Ⅰ型花岗岩类,属壳幔混合源。表3-23 泥盆纪、侏罗纪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及数字特征注:氧化物和An含量单位为%。表3-24 泥盆纪、侏罗纪花岗岩类CIPW标准矿物表 单位:%(三)地球化学特征1. 稀土元素特征稀土元素成分及数字特征(表3-25)有如下特点:1)石英闪长岩∑REE为75.92×10-6,低于花岗闪长岩ΣREE平均值125.71×10-6。2)由石英闪长岩至花岗闪长岩表现为:La,Ce,Pr,Nd等元素含量显示增高,而其他各稀土元素含量(Eu—Er)略具降低的特点,Tm—Lu元素含量变化不大。3)石英闪长岩δEu值为0.98,表现无异常,而花岗闪长岩为负异常的特点,δEu值为0.44;δCe值则表现与δEu值相反的特征。4)∑LREE/∑HREE值(4.2~8.8)均大于1,表明泥盆纪花岗岩类是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在稀土球粒陨石(Masuda等,1973)配分型式(图3-38)上,显示右倾斜的曲线。5)(La/Yb)N,(Ce/Yb)N值显示石英闪长岩(3.30,2.81)比花岗闪长岩(8,11,6,16)低得多,表明花岗闪长岩的轻稀土富集程度比石英闪长岩高得多,其配分型式,前者右倾斜平缓,而后者右倾斜较陡,两者有一定差异。6)(La/Sm)N值反映花岗闪长岩(3.84)轻稀土分馏程度高于石英闪长岩(1.52),(Gd/Yb)N值较为接近,其值分别为1.19,1.57,表明重稀土分馏程度较差,几乎表现为平行的平坦曲线。7)依据δEu-(La/Yb)N图解(图3-39),泥盆纪花岗闪长岩落入Ⅰ区,为壳型花岗岩类,而石英闪长岩落入Ⅱ区为壳幔混合源型。表3-25 各时代稀土元素成分及数字特征注:稀土元素含量单位为10-6。图3-38 泥盆纪花岗岩类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图3-39 δEu-(La/Yb)N图解8)P,Ti元素的各值与计算出的P,Nb,Sr,Ti元素的亏损相吻合,大致相当于成熟大陆弧花岗岩类的特征。综上所述:泥盆纪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轻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不一致,而重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一致,前者是Eu负异常,后者无异常;石英闪长岩是壳幔型成因,而花岗闪长岩为壳型成因,总体反映它们不是同源岩浆的产物,从重稀土元素的模式特点,似乎又具备同源的性质,这可能是过渡性质的成因类型。2.微量元素特征微量元素成分及原始地幔标准化(Mc Donough等,1985)后的数字特征(表3-26)有如下特点:1)Rb/Yb值(11.30~43.0)属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2)2P/Nd+Hf值(0.29~0.52)均小于1,属磷亏损的岩石。3)2Th/Rb+K值(0.85~0.95),接近于1,反映岩石属钍分馏或弱亏损的特征。4)2Nb/K+La值(0.17~0.41)<1,反映岩石铌亏损,表明岩石具大陆壳的特征。5)2Sr/Ce+Nd值(0.36~0.56)及2Ti/Sm+Ta值(0.15~0.34)均小于1,反映岩石为锶、钛亏损。表3-26 各时代微量元素成分及数字特征注:K含量单位为%,其余元素含量单位为10-6。6)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分布曲线,为右倾斜的平行曲线簇(图3-40)。图3-40 泥盆纪微量元素蛛网图综上所述,泥盆纪花岗岩类微量元素特征为Sr,P,Nb,Ti等元素亏损,Zr元素的富集,Th元素弱亏损的特点。由于成熟大陆弧花岗岩类一般不具Nb的亏损,而Nb元素亏损的出现,则显示泥盆纪花岗岩更具大陆壳的特点,表明这种花岗岩是增生在大陆边缘的新地壳。(四)岩石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探讨1.岩石成因类型1)泥盆纪花岗岩类A12O3/(K2O+Na2O+CaO)值(0.90~0.95)<1.1,表明为Ⅰ型的钙碱性系列的岩石。2)δEu-(La/Yb)N图解(图3-39)中,花岗闪长岩相当于壳型花岗岩类,石英闪长岩相当于壳幔混合源型。3)Na2O-K2O图解(图3-41),样品基本落在Ⅰ型花岗岩区,其中花岗闪长岩落在A区及Ⅰ区的交界线上。4)Q-A-P图解(图3-42)中,石英闪长岩落在过渡区S区,花岗闪长岩落在Ⅰ区。图3-41 K2O-Na2O图解(底图据W.J.Collins等,1982);图3-42 Q-A-P图解(底图据P.Bowden等,1982)5)依据微量元素Ce,Zr,Y,Nb与SiO2的关系图解(图3-43),指出泥盆纪花岗岩类除样9落在过渡区外,其余均落入Ⅰ区。图3-43 A型与Ⅰ型花岗岩类的划分(底图据Collis等,1982)综上所述:泥盆纪花岗岩的总体面貌为钙碱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具壳幔混合源的成因特点。2.构造环境探讨1)依据R1-R2图解(图3-44)泥盆纪花岗岩类中花岗闪长岩单元落在Ⅱ区,属消减物活动板块边缘的花岗岩,而石英闪长岩单元却落在接近Ⅱ区边部的Ⅰ区,具有某些幔源花岗岩类的特征。图3-44 R1-R2图解(底图据R.A.Batchelor等,1985)2)图3-45中指出泥盆纪花岗岩类所处的构造环境为火山弧花岗岩。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木孜塔格幅(J45 C 004003):比例尺1:250 000图3-45 不同构造单元花岗岩类判别图解(底图据Pearce等,1984)|VAG—火山弧花岗岩;WPG—板内花岗岩类;S-COLG—同碰撞花岗岩;ORG—洋中脊花岗岩;A-ORG—异常洋中脊花岗岩;·—泥盆纪花岗岩类;×—侏罗纪浅成侵入岩3)图3-46中表明泥盆纪花岗岩类岩浆来源于地壳20~30 km深部(花岗闪长岩接近30 km,而石英闪长岩大于20 km)。综上所述,泥盆纪花岗岩处于地壳20~30 km深度的消减活动板块边缘的构造环境,相当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具备壳幔混合源的花岗岩特征,为钙碱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图3-46 Rb-Sr与地壳厚度关系图(底图据Condie,1973)(五)形成温度与压力的估算泥盆纪花岗岩类的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单元在Q-Ab-Or-H2O系相图(图3-47)中分散,其形成温度为750~800℃,其压力大于0.1 GPa。按压力估算花岗闪长岩侵位深度大于3.3 km。(六)形成时代讨论泥盆纪花岗岩类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在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为褐色(相当于角闪岩相的变质矿物),其蚀变的白云母K-Ar年龄为366 Ma(中科院,1990),为最晚期变质年龄,相当于晚泥盆世,因此岩体的形成年龄应早于晚泥盆世,根据全调查区构造活动的演变分析,侵入于中—上志留系的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的形成时代,暂列入泥盆纪。图3-47 Q-Ab-Or-H2O系相图(据刘伟,1991)
2023-01-03 00:27:571

炼钢企业对石灰石的要求?

一般炼钢所用的活性石灰,而不是石灰石,即煅烧过的石灰石。对活性石灰要求如下: 对活性石灰质量要求成分 CaO MgO SiO2 P S 活性度百分数 ≥92% ~1.0% ≤1.0% ≤0.03% ≤0.03% 360粒度:转炉5 mm~50 mm;精炼炉5 mm~30 mm。
2023-01-03 00:29:192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

一、石英闪长岩产出特征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位于查干敖包铁-锌矿的北东侧(图3-14),构造位置位于查干敖包复式背斜轴西部。该岩体东西长约10 km,南北宽约6 km,面积约60 km2,呈岩株状侵位于石炭系宝力格庙组和奥陶系多宝山组火山-沉积岩中,其上被上侏罗统火山岩覆盖。在岩体和奥陶系多宝山组火山-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矽卡岩带。矽卡岩带的形态和产状受构造和接触带特征控制,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状分布于矽卡岩带中。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除查干敖包铁-锌矿以外,在查干敖包岩体周围还陆续发现了以锌为主的曼特敖包铅-锌中型矿床、达赛脱铅-锌矿点和数处铜异常。二、岩石学特征由于地表岩石风化较强,样品采自查干敖包铁-锌矿区北部的钻孔深部(图3-14)。岩石非常新鲜,呈灰白略带浅肉红色。代表性岩石样品镜下观察表明,岩石呈似斑状结构,基质具半自形-他形细粒结构。岩石矿物组成主要有斜长石(大部分为钠长石)(≥70%)、普通角闪石(15%~20%)和石英(5%),此外,还见有榍石(<1%)、磁铁矿(1%~2%)、磷灰石(<1%)、锆石(<1%)以及少量绿帘石、绿泥石等。斑晶以自形板状、宽板状斜长石为主,自形长柱状、柱状普通角闪石次之,斑晶大小一般在1~2 mm之间,约占岩石总量的30%~40%。基质主要由他形-半自形细粒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组成,粒度较细,一般在0.1~0.3 mm之间(张万益等,2008)。图3-14 查干敖包铁-锌矿区地质简图三、常量元素特征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主量元素氧化物含量见表3-5。从表3-5中可以看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6件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表现为:① SiO2含量为60.70%~62.67%,平均值为61.76%。② Al2O3含量较高,为16.49%~16.97%,平均值为16.81%;A/CNK值为0.80~0.88,显示铝略不饱和,在A/NK-A/CNK图(图3-15)上,数据投影点位于偏铝质范围。③ 碱含量较高:K2O+Na2O为9.18%~10.48%,平均值为9.74%;K2O含量为3.58%~5.32%,平均值为4.28%;Na2O含量为5.16%~5.89%,平均值为5.47%;Na2O/K2O为0.97~1.56,除编号为CG5的样品Na2O/K2O<1外,其余样品Na2O的含量均大于K2O含量,属钠质类型岩石。④ 分异指数(DI)较低,变化范围为27.85~33.21,平均29.9;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没有出现过铝质矿物。⑤ 镁、钛、磷等含量较高,均高于吉林宝力格地区二长花岗岩。⑥ Mg#的分子数较高,变化范围为61.55~66.24,平均63.16。⑦ 在SiO2-K2O判别图(图3-16)上,除一个样品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外,其余样品均落入钾玄岩系列。⑧ 里特曼组合指数σ值为4.31~6.13,平均5.09;属碱性岩系列。碱度率AR=2.63~3.21[AR=(Al2O3+CaO+K2O+Na2O)/(Al2O3+CaO-K2O-Na2O),Wright,1969],在AR-SiO2图(图3-17)上,样品均在碱性岩区。表3-5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主元素(wB/%)、稀土和微量元素(wB/10-6)分析结果续表图3-15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A/NK)-(A/CNK)图图3-16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SiO2-K2O图图3-17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碱度率图解四、稀土元素特征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REE总量为(236.34~260.00)×10-6(表3-5),平均246.45×10-6;LREE/HREE为18.91~20.11,平均19.48,LREE相对HREE更为富集;(La/Yb)N变化于25.33~28.65之间,平均26.43;δEu为0.91~0.98,平均0.95,显示微弱的Eu负异常。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上(图3-18),6件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极为相似,总体表现为右倾斜型配分曲线,其中重稀土Ho-Lu表现为平坦型,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石英闪长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其源区残留相中有石榴子石以及少量斜长石存在。五、微量元素特征代表性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表3-5),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Sr和Ba含量较高,其中Sr变化范围为(1216~2028)×10-6,平均为1707×10-6;Ba变化范围为(1597~1947)×10-6,平均为1717×10-6。Y含量较低,为(12.9~16.5)×10-6,平均为15.3×10-6。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图3-19),6件样品的标准化曲线形态一致,显示该类岩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相比之下,高场强元素(Ta、Nb、Ti、P)则显示亏损特征。图3-18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图3-19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图六、同位素组成(一)铅同位素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6件代表性样品中的钾长石铅同位素分析结果列于表3-6。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以同位素比值较高为特点,206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为18.172~18.529,平均值为18.314;207Pb/204Pb值为15.465~15.529,平均值为15.503;208Pb/204Pb值为37.831~38.120,平均值为38.016。采用单阶段铅演化模式计算的μ、ω和Th/U等参数,不同样品的参数值变化不大。μ值为9.22~9.32,变化范围较小,低于μ值为9.74的陆壳演化线。Th/U值变化范围为3.52~3.62,接近球粒陨石Th/U值3.58,与地球相似(Wedepohl,1974;Doe,et al.,1979;魏菊英等,1996),说明石英闪长岩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在207Pb/204Pb-206Pb/204Pb和208Pb/204Pb-206Pb/204Pb图上(图3-20a、b),其分布形态显示出地幔铅的特征;在图3-20c上,铅同位素组成位于地球等时线右侧,处于MORB的铅分布区。综上所述,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铅同位素组成和构造模式图解揭示出该岩体具有幔源组分的特征。表3-6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二)铷-锶同位素3件样品Sr计算结果表明(表3-7),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初始锶比较集中,变化于0.70405~0.70411,平均0.70408,在现今上地幔87Sr/86Sr(0.702~0.706)比值的变化范围内。εSr(t)变化范围为-2.4~-1.6,均为负值。Sr同位素显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具有地幔来源特征。(三)钐-钕同位素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3件代表性样品的钐、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见表3-7。从表中看出,3件样品147Sm/144Nd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0671~0.0679,平均0.06747,小于球粒陨石均一库的初始值(0.1967),富集系数fSm/Nd变化范围为-0.65~-0.66;143Nd/144Nd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512605~0.512631,平均值为0.512619。根据钐、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表3-7),在单阶段模式下,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TDM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543~569 Ma,平均为556 Ma,比其实际侵入年龄(237)要大,但与中新元古代温都尔庙群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幔亏损模式年龄(568~857 Ma)(张臣等,1998)接近。fSm/Nd值为-0.65~-0.66,说明源岩Sm、Nd分异不明显,可以认为岩石中的Sm、Nd同位素体系较好地记录了源岩的特征。εNd(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3.3~3.8,平均3.5。Sm~Nd同位素特征显示,无论是TDM还是εNd(t),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均与兴蒙造山带的正εNd(t)值花岗岩(洪大卫等,2000;2003;邵济安等,2002)相似。在εNd(t)值与侵入时代关系图上(图3-21a、b),投影点都落入洪大卫等(2000)圈出的兴蒙造山带花岗岩的范围内。这一方面反应了它们源岩同位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暗示它们来源于地幔的成因。图3-20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图3-21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εNd(t)值与侵入时代关系图表3-7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钕和锶同位素组成七、SHRIMP锆石 U-Pb年龄石英闪长岩中的锆石大都呈短柱状或长柱状,清晰透明,自形,颗粒大小一般100~200 μm,长宽比一般小于1.5,个别达2以上。对100多颗锆石进行阴极发光照像,均未发现有明显老的锆石核,照片显示有明显岩浆振荡的韵律环带(图3-22)。8个锆石的9个SHRIMP测试结果列于表3-8。采用普通铅204Pb校正,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227.3±9.9 Ma~254.0±13 Ma,平均为237±6 Ma。在207Pb/235U-206Pb/238U年龄图解上数据点分布在谐和线上及其附近,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37±6 Ma,MSDW=0.63(图3-23)。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由于研究程度很低,一直以来没有获得精确年龄。从本次锆石SHRIMP U-Pb测试结果(表3-8)可以看出,9个测点的206Pbc含量范围为3.05%~12.72%,锆石普通铅含量偏高可能与石英闪长岩K、Na含量高有关(宋彪等,2002);Th/U比值为1.08~2.32,平均值为1.73,表3-8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分析结果图3-22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及其SHRIMP U-Pb年龄图3-23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中锆石U-Pb谐和图均大于0.5,表明所测锆石均为岩浆锆石(Vavra et al.,1996,1999;刘敦一等,2003)。因此,237±6 Ma代表了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表明,本区的上侏罗统布拉根哈达组流纹岩中见有石英闪长岩角砾,岩体与流纹岩接触面见有古风化壳,而且在石英闪长岩裂隙中见有流入的流纹岩,以上现象说明查干敖包富碱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早于上侏罗统布拉根哈达组流纹岩的形成时代[相当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年龄160.26 Ma(赵国龙,1989;徐志刚,1997)],本次所获得的年龄237±6 Ma与野外地质现象吻合。八、讨 论(一)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埃达克质岩成因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经典的岛弧埃达克岩和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表3-9),暗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亲缘性。表3-9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经典埃达克岩、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埃达克岩(adakite)是最早由Key(1978)发现于美国阿留申群岛中的埃达克岛(Adak Island)、首次由Defant 和 Drummond(1990)厘定的一类特殊中酸性火成岩组合。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2≥56%,Al2O3≥15%,MgO常小于3%(很少超过6%),具有较低的Y和Yb含量(Y<18×10-6、Yb≤1.9×10-6),具正Eu、正Sr 异常,Sr 含量较高(>400×10-6),87Sr/86Sr 比值小于0.7040(表3-9),是由年轻的(<25 Ma)热板片俯冲熔融形成的(Defant 和 Drummond,1990)。自从这一定义被引入地质文献后,埃达克岩就一直成为国内外地质学者们(Drummond and Defant,1990,1996;Defant,et al.,1993,2002;Martin,1999;王强等,2001;张旗等,2001a,2001b,2003;Castillo et al.,2002;葛小月等,2002;许继峰等,2003;Castillo,2006)关注的热门课题。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在YbN-(La/Yb)N图解上(图3-24a),投影点全部落入埃达克岩的范围内;在Y×10-6-Sr/Y图解上(图3-24b),大部分投影点落入或靠近埃达克岩区域。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经典的埃达克岩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3-9);与中国东部其他埃达克质花岗岩(张旗,2001,2003,葛小月等,2002)相比,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碱含量、Al2O3及Sr偏高,具有更高的Mg# 值。锶-钕-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来源于地幔,与MORB有关。根据试验岩石学研究结果,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富Sr以及具有弱的Eu负异常,说明源岩中斜长石已大部分进入熔体,残留相中的斜长石很少;低Y和亏损HREE表明残留相中存在石榴子石或角闪石;高场强元素Ta、Nb、Ti、P亏损暗示源区存在含Ta、Nb(铌钽矿物)、Ti(金红石等)、P(磷灰石等)的矿物。因此可以认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源区为残留较少的斜长石或无斜长石的石榴子石+角闪石+磷灰石+金红石+铌钽矿物组合。图3-24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YbN-(La/Yb)N和Y-Sr/Y图解通常认为,洋中脊拉斑玄武岩(MORB)的Mg# 值为60左右,由它熔融产生的埃达克岩的Mg#值应该小于60(Beard et al.,1991)。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表明,MORB熔融产生的熔体的Mg#值一般不超过45,但是若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受到比玄武岩更基性物质的混染,则Mg#值就会明显升高,如埃达克岩若与地幔橄榄岩发生10%的混染便可导致熔体的Mg#值从44提高到55(Feeley et al.,1995)。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Mg#值为63.16,说明它不可能直接由MORB熔融产生,必须有更基性的地幔物质混染。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K2O比经典岛弧埃达克岩和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都高,实验岩石学研究表明源岩的钾含量影响派生熔体的钾含量,低钾拉斑玄武岩的部分熔融不可能产生高钾钙碱性岩浆(Roberts et al.,1993),更何况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为钾玄岩系列。综上所述,高Mg#值和高的K2O含量说明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源岩(MORB)熔融时受到过富钾基性地幔物质的混染。埃达克岩具有多种成因,除最初Defant 和 Drummond(1990)定义的经典埃达克岩由年轻的(<25 Ma)热板片俯冲熔融外,还有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therton,et al.,1993;Arculus,et al.,1999;Yumul,et al.,1999)、底侵玄武质岩浆的分异(Sajona,et al.,1993,1994;Drummond,et al.,1996)、古老的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Sajona et al.,2000)等,经典埃达克岩的出现标志着大洋缩减的开始。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体位于二连-贺根山板块缝合线北侧,前人已在处相同构造位置的查干敖包西南约400 km的苏尼特左旗发现了白音宝力道埃达克质岩和图林凯埃达克岩,并获得了它们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64~490 Ma(石玉若等,2005)和467±13 Ma(刘敦一等,2003),据此认为古亚洲洋在早奥陶世就发生了板块俯冲消减。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吉林宝力格地区3个岩体的年龄变化范围为284~314 Ma,它们具有同碰撞岛弧环境的特征。然而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37 Ma,这一年龄很显然小于上述埃达克岩和岛弧火成岩的年龄。这就说明查干敖包地区不可能直到237 Ma时才发生板块俯冲消减。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不同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它不可能是由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应该为在237 Ma时由残留的古老俯冲洋壳(早奥陶世?)部分熔融,经过富钾基性地幔交代而形成。(二)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矿产众所周知,兴蒙造山带古生代至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各花岗岩类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具有较低的Sr初始值、正的εNd(t)值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Chen et al.,2000;Jahn et al.,2000;Wu et al.,2000;洪大卫等,2000),这些具有地幔来源特征的花岗岩与区域铜、金多金属矿在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洪大卫等,2003;Jahn et al.,2004)。但是长期以来地质学者们(赵一鸣等,1994;洪大卫等,2003;聂凤军等,2004;金岩等,2005)仅关注与海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类岩浆矿化活动有关的找矿工作。由于研究程度较低,印支期的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往往被忽视。前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978;赵一鸣等,1994;金岩等,2005)认为查干敖包岩体形成于燕山期,与其对应的查干敖包矽卡岩型铁-锌矿床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本专著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期。鉴于查干敖包铁-锌矿床与石英闪长岩的密切空间关系,且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978)已发现查干敖包岩体的锌含量平均在0.01%以上,在人工重砂中发现铁矿物的含量比一般花岗岩体高,推测查干敖包铁-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石英闪长岩,因此该矿床的形成时代也应为印支期。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除查干敖包中型铁-锌矿床以外,人们已经在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株周围还陆续发现了以锌为主的曼特敖包中型锌矿床、达赛脱铅-锌矿床和数处铜异常;在印支期阿尔哈达花岗岩外围发现了阿尔哈达大型铅-锌-银矿床(高群学等,2005;夏广清,2005;张万益等,2007a)。因此,笔者认为在本区加强围绕印支期花岗岩体、尤其是印支期碱性侵入岩的地质找矿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2023-01-03 00:29:291

完美国际MM属性加点和技能怎么加?

《完美世界国际版》是由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全三维网络游戏。游戏以盘古开天地为引子,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历史空间,具有史诗般的背景和波澜壮阔的剧情 ,为玩家展现了一个古老神秘、充满未知的奇幻世界。MM属性加点和技能:灵MM,现在估计有一部分人练MM是从装备上找血,也就是一般2级加一点力量,其余都是灵,体质一点也不加的,这是纯灵MM,攻击在MM中是最高的,当然,是说在装备同样水平的情况下。。比较中庸的,建议是1体4灵。或者2体3灵。。都是偏灵的。。这样可以保证血不至于特别少,在FB以及其余多种情况下,不会挂的很快!对于CAO做不是很好的玩家来说,比较实用。而且通过装备和武器的加成,攻击也不会差太多! 当然,对于CAO做很好的玩家来说,体质是可以不加,从装备上找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衣服大概都会是最少3D,全部打黄沉。毕竟后期很多BOSS,还有黄昏的BOSS,是群攻,一个MM,就算是灵MM,你也得保证自己不会被秒,才能谈到CAO做怎样,因此体质加的少的,多打点黄沉吧! PS:最近开始发现,其实MM物防很低,在血量达到一定的时候,还是找点物防装备比较好。一般是首饰之类。。 2.血MM,很多玩家认为,血多才是王道。因为不管走到哪里,首先保证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因为本人不是血MM,保留自己的意见。。具体加点方式:除了拿武器和穿装备必须的灵力和力量,其余全部体。。装备可以选择加攻击和灵力的。。。听说有血MM血能到7000的。。:L 。。 至于其余的轻MM。重MM。。这里就我听说的简单分析,因为的确练的很少。。有精通的还请指出不足。。 3.轻MM,优点是物防比较不错,缺点是法防低,攻击不清楚,经过装备弥补应该不会太低。轻装对于敏捷要求很高,力量呢,只要保证每级1点就可以,因为国际版武器对灵力要求高,就导致很多时候,你没有太多的点加到敏捷。一般情况下,都是穿-需的轻装,大概要比自己级别低10级的能穿上,而且加点加敏捷,体质就少,多洞衣服打黄沉应该是比较合适,其实我见过的许多轻MM是后期洗点的。。 4.重MM,跟重F差不多吧,个人感觉,我还没见过重MM。物防绝对高,对近战职业的攻击是很应付自如了,缺点法防很低,估计攻击也能差点。加点是灵力加够武器需要,力量跟敏捷需要好好算一下,穿-需的重装,估计也得比自己低10级的套装。。体质也没多少点数吧,同样推荐多洞打黄沉 技能 对于很多新手玩家,技能是很模糊的概念。。不知道到底加什么。。。 综合我之前看过的帖子,大体如下:(基本没偏差,如果错误请指正) 加血技能: 清心咒:众人口中无用的技能,让它呆着去吧。 静心咒:下FB,练级必备技能,随级满。 醍醐灌顶:保命首选,但是前期用处似乎不算太大,主要在于瞬间回复,尽量随级满。 五气朝元:群加技能,前期1级吧,后期有元神学学也可以的,不过总感觉等到全体队员都掉的厉害的时候,就很危险了哦。 海纳百川:瞬间回复+持续回复。耗蓝多,加血量大。在SS身上用是比较合适的,到中期能学的尽量上去吧。 攻击技能 羽灵的攻击是金系的(好像是废话 ),只有羽箭是物理攻击。 龙卷风:当然要满,附带减速的。。 羽箭:当然也得满,打金系怪可很依赖它呢。。 (因为MS金系法术对金系怪不是很好用?个人感觉哈。。) 神雷:过渡技能,1级 和风拂面:过渡技能,1级 雷链:上面这两个技能都是为了学雷链的前提哦。。吟唱时间2.5秒,但是攻击没得说。。尽量满吧!(因为毛毛的元神基本很缺) 羽刃:26级就学的群怪技能,不过吟唱也慢。。后期是跟狂雷配合用的,前期不用着急学 狂雷天威:群招。。威力巨大,群怪首选。。当然学,不过要花很多钱和元神。。。 辅助技能 坚甲:提高物理防御,满级是提高60%当然要学 聚神:提高法术防御,满级也是提高60%当然要学 仙守:每1级增加1点真气和生命回复,满级增加10点/秒,想省蓝就早点学。。 灵助:满级获得70%额外的法术攻击,对于自己打怪做任务的MM,这个当然要 优先,可以先不学仙守。 玄净咒:这个是解毒技能,去除所有负面状态。。当然学,前期1级,后期为了群怪也得学高一点吧。。而且69FB的牛马是需要有个高解毒的MM的。。 还魂咒:也就是复活。。很受争议。。但是早晚得满,有元神的话,就随级满吧。。因为这个你也会有很多朋友的。。 坚甲、聚神、仙守、灵助4种状态分别对应:奇门护甲、真灵护体、天师借法、神兵利器。当然也得学! 其余: 极度乾坤、天地无极,两个阵,当然也得学,怎么说也是MM压箱底的本事。。。 飞行精通:这个也一直倍受争议,只对天生的白翅膀可用。。满级速度2.0等于88的飞行器。。有钱买翅膀的,就一点也别学,想省钱的,学满吧! 金精通:每级提高金系法术攻击2%,当然也要学了! 还有一个羽盾,建议也是随级满的,满级是可以吸收80%物理伤害的,注意!只是物理伤害,法术伤害是不吸收的!(不过。。前期毛毛元神超级缺,这个还是暂缓,到70左右再补)五行符、五体符、五音符、五色符。。这些技能都跟PK有关,在决斗以及PK中常用。。前期是没有必要学习的。。还不如把元神用在别的更重要的地方。。基本到了70+吧。。(综合前人意见,表拍偶 )有喜欢PK的朋友可以点上去。。特别是后两个。PK最实用的技能。。
2023-01-03 00:29:362

谁有漫画《草莓棉花糖》要BL的那部!!朝雾夕的!

草莓棉花糖ばらスイーばらスィー[下载渠道1]http://manhua.veryhman.com/comic/a186.htm草莓棉花糖ばらスイーばらスィー[下载渠道2]http://manhua.veryhman.com/comic/b280.htm草莓棉花糖ばらスイーばらスィー[下载渠道3]http://manhua.veryhman.com/comic/caommht.htm大多数漫画下载能从这里查到:http://www.veryhman.com/lookfor.htm
2023-01-03 00:29:481

求非凡TXT电子书论坛的邀请注册,谢谢了 。mycaomm@sohu.com

我发个你
2023-01-03 00:29:532

CNMM什么意思

cao(4声), ni(3声), ma(1声) ,ma (1声)。
2023-01-03 00:30:251

谁有pudn的账号,帮忙下一下

http://kuai.xunlei.com/d/BaTCAomm9rseUwQA9a6
2023-01-03 00:30:311

氧气用什么氧化物干燥

CaO氧化钙氧化钙(calcium 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色,具有吸湿性。物理性质白色或带灰色块状或颗粒。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3.32~3.35。熔点2572℃。沸点2850℃。折光率1.838。化学性质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并产生大量热,有腐蚀性。CaO+H2O=Ca(OH)2稳定性稳定将石灰石粗碎至150mm,并筛除30~50mm以下的细渣。无烟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50mm 以下,其中所含低熔点灰分不宜过多,其无烟煤或焦炭的加入量为石灰石的7.5%~8.5%(重量)。将经筛选的石灰石及燃料定时、定量由窑顶加入窑内,于900~1200℃煅烧,再经冷却即得成品。在煅烧工序副产二氧化碳(CO₂)。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CaO+CO₂↑;纯硝酸溶解大理石将其煮沸驱除干净CO₂。向热溶液中加入石灰乳,过滤除去Cu、Fe、Mg等氢氧化物沉淀,加热滤液当其接近沸腾时通入CO₂产生Ca(HCO₃)₂,Ca(HCO₃)₂的量相当于加入的Ca(OH)₂的量。煮沸该溶液,Ca(HCO₃)₂即分解成碳酸钙沉淀,并携带痕量的Fe。滤液中的Ca(NO₃)₂经冷却后加入1/3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的(NH₄)₂CO₃则另有CaCO₃沉淀下来。将CaCO₃沉淀洗涤干燥,放在石英坩埚中在电炉上灼烧即得纯的氧化钙。若要制得高纯氧化钙,则应先将高纯硝酸钙与高纯碳酸铵合成碳酸钙:将沉淀精制后,先于烘箱中烘干,再经灼烧 ( 控制温度逐渐升高) ,于1000℃恒温8h,取出稍冷后,干燥保存,制得的产品为99.999%的高纯氧化钙。碳酸钙煅烧法先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再加入氨水进行中和,静置沉淀,过滤,再加入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经离心分离脱水,干燥后,进行煅烧,经粉碎,筛选,制得药用氧化钙成品。其化学方式CaCO₃+2HCl=CaCl₂+CO₂↑+H₂OCaCl₂+2NH₃·H₂O=Ca(OH)₂+2NH₄ClCa(OH)₂+NaHCO₃=CaCO₃+NaOH+H₂OCaCO₃[△]=CaO+CO₂↑;用途编辑1、可作填充剂,例如: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充剂;2、用作分析试剂,气体分析时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光谱分析试剂,高纯试剂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外延、扩散工序,实验室氨气的干燥及醇类脱水等。3、用作原料,可制造电石、纯碱、漂白粉等,也用于制革、废水净化,氢氧化钙及各种钙化合物;4、可用作建筑材料、冶金助熔剂,水泥速凝剂,荧光粉的助熔剂;5、用作植物油脱色剂,药物载体,土壤改良剂和钙肥;6、还可用于耐火材料、干燥剂[1] ;7、可配制农机1、2号胶和水下环氧胶黏剂,还用作与2402树脂预反应的反应剂;8、用于酸性废水处理及污泥调质;9、还可用作锅炉停用保护剂,利用石灰的吸湿能力,使锅炉水汽系统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防止腐蚀,适用于低压、中压、小容量汽包锅炉的长期停用保护;10、可以和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CaO+H₂O=Ca(OH)₂,属于化合反应。安全措施编辑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3] 泄漏处理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喷雾状水控制粉尘,保护人员。[3] 灭火方法燃烧性:不燃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3] 紧急处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食: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先用植物油和矿物油清洗,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3] 毒理学资料编辑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属碱性氧化物,与人体中的水反应,生成强碱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尘可致化学性肺炎。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致氧化钙粉末灼伤。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变形(匙甲)。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钙。能刺激黏膜,引起喷嚏,特别是能使脂肪皂化,由皮肤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质、刺激及腐蚀组织。[4] 注意事项编辑1、氧化钙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会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粉末状碳酸钙,起不到清塘消毒的作用。因此生石灰最好现买现用,且选择块状较轻、不含杂质的为好。若一次用不完剩下的生石灰用塑料袋扎口密封保存。2、氧化钙要加入浆后趁热泼洒,忌将残渣倒入池中,以免池鱼误食而死亡,更不可将整块石灰扔到池中进行水体消毒。3、氧化钙忌与氮肥同时施用。生石灰遇水生成大量的OH-,使NH₄++OH-≒NH₃·H₂O平衡向右进行,氨水含量高易引起鱼类氨中毒。同理,池水中氨氮含量高于1.2毫克/升时,也不宜放用生石灰。另外施铵态氮肥后隔一周后方可使用生石灰,切忌混用。4、氧化钙不能和磷肥混用。施磷肥后无机磷在pH为6.5~7.5时主要以HPO₄2-、H₂PO₄-形式存在,若与生石灰混用在pH大于7.5时,会发生反应生成Ca(PO₄)₂,使有效磷易形成钙盐沉淀而损失。一般施生石灰后至少隔10~15天方可施磷肥。5、氧化钙不能和漂白粉、强氯精等卤素类药物混用。因为漂白粉等为酸性药物,生石灰为碱性药物,若混用则酸碱中和,直接降低消毒功效。6、氧化钙忌与敌百虫同时施用。因为生石灰遇水生成氢氧化钙,而在弱碱性条件下,敌百虫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敌敌畏,其毒性会增强10倍,且残留期大大延长。7、不宜与有机络合物混用。水溶性的有机络合物与钙离子生成不溶性的络合物,降低络合物疗效。[3] 8、不能和硫酸铜等同时使用。水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增加会导致铜离子的减少,大大降低硫酸铜的功效。同理,生石灰不能和钙、镁、重金属盐混用。
2023-01-03 00:30:373

岩石类型概述

由于构造环境的特殊性,本区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按地层剖面厚度计算,陆源碎屑岩约占50%,碳酸盐岩25%,泥质岩20%,其他岩类5%。3.1.1 陆源碎屑岩3.1.1.1 砾岩粗碎屑岩仅见于叶家塘组和藕塘底组,有石英岩砾岩、岩屑砾岩中的复成分砾岩。叶家塘组石英岩细砾岩呈浅灰色,块状构造。砾径多为5~8mm,分选磨圆中等。成分多为石英,偶见浅变质岩屑,砂泥基质很少。属辫状河冲积成因。藕塘底组石英岩砾岩呈灰白、黄白色。砾径3~8mm,最大15mm,属细砾岩。次圆-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成分有石英、石英岩岩屑,少量片岩砾岩和长石碎屑。砾石含量变化大,常过渡为含砾粗砂岩。填隙物为粉砂、泥质,有时具硅质胶结,致密坚硬。为滨岸急流河堆积产物(郭福生等,1993b)。叶家塘组复成分砾岩呈灰白色,砾石成分脉石英、石英岩、酸性火山岩、粉砂岩、泥岩及黑云母片岩等,还可见炭质页岩及植物碎片。砂质混入物也多为多种岩屑、石英。填隙物为水云母、高岭石及微量铁质。砾石成分杂乱,有时呈叠瓦状排列,分选中等。多为细砾级,也可见中砾岩。分布不稳定,为辫状河道滞留砾岩,底部常为冲刷面。3.1.1.2 砂岩按照成分-成因分类原则(刘宝珺等,1980),本区砂岩岩石类型较为齐全。(1)石英砂岩类石英砂岩偶见于藕塘底组下段下部,呈灰白色,含砾粗砂结构、块状构造。碎屑颗粒占全岩的90%左右,杂基很少,钙质、硅质胶结。颗粒成分为石英及少量石英岩屑。成分成熟度高,粒径一般为0.6~1.7mm,分选好,磨圆度较高。与亮晶骨屑灰岩共生。粒度分析表明属海滩砂。砂屑经过强烈颠洗,结构成熟度高。硅质胶结物多重结晶成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成为石英岩状砂岩或沉积石英岩(正石英岩),岩石致密坚硬。长石石英砂岩广泛见于叶家塘组和藕塘底组中。岩石呈浅灰黄色、灰白色,杂基一般小于10%,碎屑颗粒占80%~90%。叶家塘组杂基含量较高,有时为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几乎不见化学沉积的胶结物。藕塘底组砂岩的杂基含量很低,硅质、钙质胶结物可高达20%,次生加大现象发育。碎屑颗粒以石英、燧石及石英岩岩屑为主,长石含量5%~25%,有斜长石(已高岭石化)和钾长石,偶见酸性熔岩岩屑。重矿物有锆石、金红石、磷灰石、电气石。石英颗粒中可见矿物包裹体及气液包裹体,可能来源于侵入岩区。碎屑分选、磨圆较好,但成分成熟度较低,说明源区不远,沉积区颠洗较强。如当水流密度较大,快速堆积的条件下,常形成长石石英杂砂岩,这种岩石普遍见于长坞组、叶家塘组、藕塘底组、丁家山组中。岩屑石英杂砂岩见于长坞组中。呈黄白色,细砂状结构,多为杂基支撑。颗粒占全岩的75%~85%,粒径一般为0.09~0.14mm,分选性差。碎屑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有石英、硅质岩屑,浅变质岩屑占5%~10%,可见少量云母、电气石等。粘土杂基已重结晶成云母类矿物,与石英细粉砂构成基底式、孔隙式胶结类型。该类岩石成熟度较低,具粒序层理,底面常见槽模,与粉砂岩、泥岩构成韵律层,为浊流沉积产物。(2)长石砂岩类叶家塘组粗粒长石杂砂岩呈褐灰色,长石占碎屑颗粒25%~30%,多已高岭土化,有少量砾石杂乱分布,分选极差,杂基占20%。(3)岩屑砂岩类长坞组中的岩屑杂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呈浅灰绿色。中细粒砂状结构,碎屑磨圆、分选较差,成分以石英、硅质岩屑为主,占55%~66%,长石占0~10%,不稳定岩屑有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及熔岩等,占18%~24%,有时可见少量白云母和黑云母,后者有的已变成绿泥石。泥质杂基占全岩17%~20%,经成岩变化已成水云母和高岭石。偶见锆石、磁铁矿、电气石、磷灰石等。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低,为浊流沉积产物。3.1.1.3 粉砂岩广泛见于印渚埠组、胡乐组、长坞组、叶家塘组、藕塘底组、丁家山组中。多呈灰绿色、灰白色,含少量铁质时呈紫红色。本区以泥质粉砂岩最多,印渚埠组、丁家山组中见钙质粉砂岩。胡乐组、丁家山组中,硅质岩内常含不定量的石英粉砂,数量增多时可成硅质粉砂岩,呈薄层或透镜体夹于燧石岩中。粉砂岩中的碎屑以石英为主,白云母及长石次之,岩屑少见。按碎屑成分划分,本区主要为石英粉砂岩。丁家山组见含生物碎屑石英粉砂岩。粉砂岩质点多呈悬浮搬运,故碎屑磨圆度差。沉积缓慢,水动力条件较弱,因此分选较好。常具薄的水平层理或波状层理。由于粉砂岩沉积时饱含水,在超负荷情况下易液化,故可产生包卷层理。3.1.2 泥质岩(1)按粘土矿物成分划分1)高岭石粘土岩见于叶家塘下部。岩石呈灰白、浅灰色,泥状结构、内碎屑结构,致密块状,性脆,有滑感,呈贝壳状断口。镜下偶见蠕虫状高岭石晶体。经X衍射和差热分析,高岭石含量大于 90%,少量伊利石、石英、铝矿物等,化学组分为:SiO244.24%、TiO21.60%、Al2O336.43%、Fe2O30.78%、MgO 0.54%、CaO 0.08%、Na2O 0.11%、K2O 1.66%、H2O 2.34%、P2O50.16%、烧失量11.86%。形成于河后洼地中,与炭质页岩共生,为湿热气候下的陆相酸性环境。2)伊利石粘土岩呈紫红色、灰绿、灰白及黑色。粉砂泥质结构,具页理或块状构造。粘土矿物含量47%~76%,其中伊利石占60%~100%,其次为绿泥石、高岭石,偶见蒙脱石。混入物有石英粉砂(占全岩的22%~49%)、斜长石、白云母、针铁矿等。印渚埠组伊利石粘土岩样品化学成分为:SiO255.90%、TiO21.09%、Al2O319.28%、Fe2O36.91%、FeO 0.78%、MgO 1.84%、CaO 0.07%、MnO 0.12%、K2O 4.06%、H2O 4.02%、P2O50.08%、烧失量6.26%。伊利石粘土岩广泛分布于早古生代及其以前地层中,这可能与成岩及后生作用导致粘土矿物的转化有关。根据沉积相分析,伊利石粘土岩形成于浅海低能环境或河流环境中。3)伊利石高岭石粘土岩见于叶家塘组、藕塘底组中。呈浅灰、紫红、灰绿色。以高岭石为主,少量伊利石、埃洛石及极少的蒙脱石。混入物有石英、钾长石、针铁矿及铝矿物等。产于河谷洼地或滨岸环境中。(2)按特殊混入物成分划分1)钙质页岩(泥岩)为含碳酸钙(<25%)的泥质岩。呈浅灰、灰色(见于杨柳岗组、华严寺组、西阳山组中),紫红色、灰绿、黄绿色(见于砚瓦山组、黄泥岗组)。具泥质结构,极少含粉砂。由粘土矿物及微晶方解石组成,粘土矿物为伊利石及少量高岭石。2)硅质页岩见于荷塘组和胡乐组中,呈黑色、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伊利石、玉髓等,有时有炭质、粉砂。胡乐组硅质页岩产笔石化石,为深水盆地产物。荷塘组硅质页岩为滨海潟湖沉积,产海绵骨针,与硅质岩、燧石共生,富含有机质,其SiO2可能与生物及陆源风化形成的硅胶有关。3)炭质页岩见于荷塘组、叶家塘组中。由伊利石组成,含少量玉髓、白云石、黄铁矿及石英、白云母。有机碳(炭化的有机质)1%~10%,呈细分散状均匀分布,使岩石呈黑色、并能污手。荷塘组炭质页岩含磷结核,炭质含量高者成石煤。叶家塘组炭质页岩含大量植物化石,常为煤层的顶底板。为滨岸潟湖或岸后沼泽沉积产物。3.1.3 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江山古生代地层中,有石灰岩-白云岩-粘土岩(或碎屑岩)系列的多种岩石类型。本节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两个基本类型为主,根据结构-成因分类(刘宝珺等,1980)简述各岩石类型。3.1.3.1 石灰岩(1)内碎屑灰岩砚瓦山组中部发育粗砾屑灰岩(图版Ⅰ-1)。岩石呈深灰色,中厚层状。砾屑占全岩80%~85%,成分为微晶方解石,含少量泥质和介壳。砾径数几毫米至20cm,一般1~4cm,分选性中等-较好。磨圆度较好,多呈卵圆状、竹叶状及不规则状,少数呈凝胶状变形弯曲,排列方向性较差。填隙物主要为粉晶-细晶方解石,少量石英粉砂和炭质。局部见菱面体细晶白云石。化学组成相当于含泥含云灰岩。根据岩石特征和剖面结构分析,该类岩石可能为滑塌堆积产物,属水体搅动强度较大的台地边缘斜坡环境。成岩期泥晶基质遭受重结晶并发生白云石化。宁国组(图版Ⅰ-2)和砚瓦山组底部见少量砂屑灰岩。(2)生物碎屑灰岩广泛分布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中。根据生物碎屑门类、含量、磨损程度及填隙物成分,可分出不同岩石类型(照片3-1,照片3-2;图版Ⅰ-3),其主要特征描述如下。照片3-1 亮晶骨屑灰岩纺锤虫保存完整;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29.7照片3-2 微晶骨屑灰岩具疹孔之腕足类碎片;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66亮晶有孔虫(屑)灰岩 见于船山组中。 呈浅灰色,颗粒占全岩60%~70%,以生物碎屑(有孔虫、 、棘屑等,粒径0.1~0.2mm)为主,少量核形石呈白色、椭球状、长条状,1~2 mm。镜下可见由藻粘结灰泥包裹1个或数个生物碎屑,偶见藻线纹(藻呈脊线状,色暗,富含有机质),两侧有细小亮晶呈马牙状排列。有时见藻类丝状体呈细小弯曲丝管状相互缠绕。生物碎屑普遍磨蚀较强,分选好。填隙物以亮晶为主,灰泥杂基较少。亮晶介屑有孔虫灰岩 见于藕塘底组。 呈浅灰色,生物碎屑占65%~70%,主要为完整的有孔虫(0.2mm大小)及腕足类碎片、棘屑、海百合等。亮晶胶结为主,有少量灰泥杂基。亮晶虫屑 屑灰岩 见于船山组中,呈灰白色。 骨屑占50%~60%,有 、有孔虫及少量棘屑等。骨屑粒径0.03~3mm,磨损强烈,分选差。亮晶含外碎屑 屑虫屑灰岩 见于藕塘底组中。 呈灰、灰红色。 颗粒含量 70%~75%。生物碎屑(有孔虫、 、腕足类、海百合等)占颗粒的4/5,堆积杂乱,外碎屑为中细粒石英砂,个别可达砾级。风化面上呈明显突起。石英呈次棱角-次圆状,常平行层面排列,分布不稳定。颗粒间充填亮晶方解石和微晶方解石,亮晶方解石有2个世代。石英碎屑增多时,可过渡为亮晶胶结的骨屑石英砂岩。形成于滨岸浅滩环境。在3.2.2节中将对该类岩石作进一步论述。微晶 (屑)灰岩 见于船山组、栖霞组中。 岩石中保存完整的 粒1~3mm,含量50%~60%,常成层富集,还可见少量 屑、棘屑,其间充填灰泥杂基,局部有亮晶胶结物, 屑灰岩中 大都破碎磨饰成砂屑或粉屑。微晶腕足屑灰岩 见于藕塘底组和栖霞组中,呈黄灰色、灰色。 生物碎屑达50%~70%,主要有腕足类、珊瑚、有孔虫、苔藓虫,多已破碎,充填物为微晶方解石,有时生物体腔内充填硅质,骨屑局部被硅质交代。栖霞组的该类岩石富含藻类,色较深。含炭微晶骨屑灰岩 见于藕塘底组中。 呈灰黑色,炭质在层面或压溶缝合面上呈被膜出现。生物碎屑达50%~75%,包括海百合、腕足类、有孔虫、 类及介壳类碎屑,多为砂屑级大小,分选差,其间为灰泥充填。 (屑)微晶灰岩 广泛分布于船山组、栖霞组中。 呈灰、深灰色。 生物碎屑含量]]<![CDATA[25%~45%,几乎全为 类,除个别磨损外,多数个体完整,成层富集,少量有孔虫及三叶虫碎片、棘屑等。粒径0.2~0.4mm,填隙物为微晶方解石,富藻类。 屑微晶灰岩主要为磨损的 屑,粒径0.1~0.5 mm不等,可见有孔虫、棘屑等。虫屑微晶灰岩 见于船山组中。 呈灰白色,生物碎屑占30%~40%,主要为有孔虫,部分已遭磨蚀,其次为海百合骨板,少量 屑、三叶虫屑、腕足类屑,粒径 0.1~0.5mm,个别碎片达1.4mm。填隙物为灰泥杂基,见新生变形现象。富藻迹、藻斑点及藻类丝状体。藻迹由泥晶方解石组成,色暗,富含有机质,无一定形态,是藻类生存活动留下的痕迹。藻斑点为泥晶,含有机质,大小均一,近圆形。藻类丝状体为曲直不定的小丝管,相互缠绕。骨屑普遍具泥晶套,是兰绿藻钻孔形成的泥晶化结果。棘屑微晶灰岩 见于船山组中。 生物碎屑含量30%~40%,主要为棘屑,具共轴交代现象。少量虫屑、 屑、介屑等。含大量灰泥,富藻迹。见自生石英细晶,具雾心亮边结构,呈六边形。骨屑微晶灰岩 见于船山组中。 生物碎屑含量25%~40%,为 屑、棘屑、虫屑等。灰泥杂基富藻,骨屑普遍具泥晶套。含 微晶灰岩 见于船山组、栖霞组中。 岩石主要由微晶方解石组成。 含 10%~25%的 ,少量有孔虫、棘屑等,为静水环境产物。含钙球微晶灰岩 见于船山组顶部,呈灰白色,由微晶方解石组成,富藻。 钙球含量10%~20%,偶见 屑及三叶虫碎片。钙球具1层或2层泥晶壁,球内充填单晶或多晶亮晶方解石。钙球直径0.07~0.14mm,局部成群出现。关于钙球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藻类的生殖器官如藏卵器;有的认为像单壳有孔虫;还有人认为它可能属于绿藻门中的伞藻科。但就生物成因这一观点似乎已争议不大。本区钙球与藻类伴生,形成于半封闭潮下低能环境(台洼相)。(3)核形石灰岩核形石俗称“船山球”,多呈白色,直径1~8mm,一般2~5mm。呈球形、椭球形及不规则状,其形态与组成核心的生物碎屑形状有关。包壳为蓝绿藻快速繁殖生长,粘结碳酸盐颗粒形成。经电镜鉴定为呈丝管状缠绕的葛万藻。藻壳厚度一般大于核心半径,但圈层构造一般不明显,有时可见2~3个圈层,最多达6层,形成于水体能量较高、颠洗较强的环境(照片3-3,照片3-4)。照片3-3 亮晶粒屑灰岩核形石由生物碎屑核心和藻包壳组成;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29.7浙江江山古生代沉积演化及其构造控制 保存完整,图右下角为一核形石;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29.7]]<![CDATA[核形石灰岩主要见于船山组中。亮晶核形石灰岩颗粒含量60%~70%,以核形石为主,还有无包壳的骨屑(有孔虫、三叶虫、介壳类及棘皮类等),亮晶胶结。骨屑核形石微晶灰岩中的核形石含量占全岩20%~30%,核心为腕足类碎屑、介壳及有孔虫,外壳为藻类粘结的泥晶纹层。生物碎屑含量次之,具泥晶化现象。基质主要为泥晶方解石,富含有机质,藻类不均匀分布。(4)团粒灰岩见于砚瓦山组底部,团粒常分布于岩层底部,向上逐渐过渡为微晶灰岩。为潮下低能环境产物。(5)粒屑灰岩(3种以上颗粒混合)亮晶粒屑灰岩见于船山组中。呈灰、灰白色。颗粒含量50%~60%,常由3~4种颗粒组成,含量大致相当,藻砂屑由富藻泥晶组成,大小悬殊,一般0.5~1mm,形状不规则,具磨蚀痕迹;团粒0.07~0.3mm,近圆形,无内部组构,色暗,常局部集中;团块为藻类粘结藻砂屑或团粒而成,最大3.4mm,与周围泥晶杂基界线不清;核形石包壳薄,外形不规则2~5 mm;凝块石外形呈凝胶状,色暗,无内部组构,由泥晶方解石组成;骨屑有虫屑、 屑、三叶虫屑。岩石中可见自生石英,粒径0.07%~0.42mm,含量<5%,常呈六方双锥,交代颗粒或胶结物,晶体中心见交代残余。填隙物以亮晶为主,少量灰泥杂基。(6)灰泥石灰岩指颗粒含量小于10%,主要由小于0.032 mm 的微晶、泥晶方解石组成的岩石。灰泥、泥晶、微晶虽然属于不同概念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区分且无必要,故泥晶灰岩、微晶灰岩、灰泥岩三者通常可以通用。本区微晶灰岩广泛分布于寒武系各组中。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也经常可见。微晶灰岩时常含一定数量的泥质、白云质、粒屑,富含藻迹(照片3-5,3-6,3-7)。如杨柳岗组微晶灰岩 CaO 47.11%,MgO 2.65%,CO237.08%,酸不溶物12.64%,用以计算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75.79%,白云石11.85%,为含泥含云灰岩。大陈岭组为含云灰岩,印渚埠组见泥质灰岩,船山组、栖霞组见藻泥灰岩。照片3-5 泥晶灰岩生物扰动强烈,形成“假砂屑”,孔隙中充填亮晶方解石;岩石富含藻,色暗;图中左上角、右下部有自生石英,自形程度高,具雾心亮边特征;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33照片3-6 有孔虫屑微晶灰岩个别有孔虫保存完整;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33照片3-7 有孔虫屑微晶灰岩右下角为一有孔虫,左上角为棘皮动物骨板;江山石头山,船山组;单偏光×29.7(7)重结晶灰岩灰岩发生重结晶作用可形成各种晶粒结构。本区重结晶作用不强,大部分只达粉晶级,如华严寺组的细晶灰岩和粉晶灰岩,方解石晶粒呈银嵌结构,偶见生物碎片,岩石中未见其他残余组构,因此可能为灰泥灰岩重结晶的产物。(8)瘤状灰岩在砚瓦山组发育大量具疙瘩状构造外貌的灰岩、泥灰岩,长期以来被笼统称为瘤状灰岩。其实这套岩石的结构构造复杂多样,形成方式也各不相同。它们的特征和成因将在3.3节中详细论述。3.1.3.2 白云岩(1)原生白云岩白云岩成因是碳酸盐岩石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自然界是否存在以化学沉淀方式产生的原生白云石,至今仍无定论。现有的白云化作用模式还难于解释古代白云岩复杂的成因。因此,白云岩成因分类还很难统一。一般来说,把准同生的交代白云岩(交代证据不明显)及原生沉淀白云岩(?)称原生白云岩类,而由石灰岩经成岩后生期的白云石化形成的白云岩称次生白云岩类。藕塘底组下段顶部微晶白云岩未见生物或其他颗粒组分,δ13CPDB=2.62‰,Z 值132.15,反映了盐度偏高,其成因可能与咸化水白云化作用有关,形成于潮上带蒸发环境。(2)次生白云岩藕塘底组下段中部细晶白云岩呈灰色,厚层状风化面见刀砍状沟痕,裂隙面常具红色铁染。镜下见半自形晶白云石,分布不均匀。石英碎屑常见,有时高达25%,集中成条带平行层面分布。沉积相分析表明,晚石炭世早期,本区海水与淡水经常交替出现。成岩阶段,淡水易与高Mg2+/Ca2+比值的海水混合,发生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白云岩δ13CPDB=-0.45‰,Z值124.31,也证明白云岩形成过程受过淡水影响,可能属次生成因。船山组底部细晶白云岩的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菱面体,具雾心亮边结构,局部见交代残余的泥晶方解石及生物碎片。岩石呈厚层块状,风化面具刀砍状外貌,并可见其与粒泥灰岩呈横向相变,界线呈犬牙交错状。岩石具明显的交代迹象。大陈岭组灰色薄层状微晶含云灰岩中普遍见宽窄不一的灰质白云岩条带。条带呈灰黄色,平行或斜交层面分布,其中仍保留清晰的原始沉积纹层。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菱面体细晶,具雾心亮边特征。属后生或成岩晚期白云岩化作用产物。荷塘组含磷白云岩由白云石、胶磷矿、玉髓及黄铁矿组成。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细晶,表面浑浊,为成岩白云化产物。3.1.4 其他沉积岩类(1)硅质岩本区荷塘组、胡乐组、藕塘底组、栖霞组、丁家山组中产大量硅质岩,成因多种多样。荷塘组黑灰色薄层硅质岩由玉髓及微晶石英组成,含少量水云母和炭质。偶见海绵骨针,骨针已磨损,呈均匀分散状态,不具原地埋藏的骨针群特征。据研究,其物源类型比较复杂,以热水成因为主,还有生物来源和陆源硅胶的化学沉淀作用(赵国连等,2001)。胡乐组薄层硅质岩呈黑灰色,主要矿物为微晶石英、玉髓,含少量泥质、粉砂及白云石、黄铁矿等。岩石具残余生物结构,普遍见生物形迹,壳壁由硅质组成,还有硅质壳被溶解现象,说明硅质生物是二氧化硅的重要来源。见海绵骨针已重结晶,形体残缺,大致定向排列。丁家山组灰色薄层状硅质岩由微晶石英、玉髓组成,含少量海百合茎。具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有时见砂质条带构造。硅质岩δ18OSMOW=28.75‰,低于晚古生代海相硅质岩δ18OSMOW平均值(30.0‰~31.6‰)(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988),因此,二氧化硅可能主要来源于陆源硅胶,由于大气淡水掺和作用,造成δ18O偏低。藕塘底组顶部白色层状燧石岩(钙骨假象燧石岩)在3.4节中叙述。结核状燧石岩见于船山组、栖霞组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中,呈结核、团块出现。结核、团块呈球状、饼状、不规则状或条带状,大小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多顺层分布,与灰岩界线清楚。结核由微晶石英、玉髓组成。其中见粉晶方解石交代残余。生物碎屑有纺锤虫、海百合等,化石种属、保存状态及化石数量均与灰岩相同,生物碎屑已由硅质交代,结构清晰可辨(照片3-8)。其成因可能与成岩分异有关,并与稍晚发生的白云石化作用伴生。照片3-8 燧石结核呈团块状产于含 微晶灰岩中,主要为微晶石英,少量自形细晶白云石,具雾心亮边特征;被微晶石英交代的 化石完整(左下角),内部组构清晰可见;江山石头山,栖霞组;正交偏光×26.4(2)磷质岩荷塘组中见磷质岩,有含磷白云岩、磷块岩。磷块岩呈黑色,胶状结构、微晶结构,由胶磷矿、微晶磷灰石组成,含少量玉髓、炭质、黄铁矿、水云母及白云石。具块状构造或结核状构造。荷塘组底部有砾屑磷块岩,为磷酸盐沉积物经盆内破碎再胶结而成。此外,在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中同生磷结核发育,结核0.5~7cm,呈球状、椭球状及姜块状。分布不均匀,局部可集中成层。
2023-01-03 00:30:481

石灰石煅烧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将石灰石粗碎至150mm,并筛除30~50mm以下的细渣。无烟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50mm 以下,其中所含低熔点灰分不宜过多,其无烟煤或焦炭的加入量为石灰石的7.5%~8.5%(重量)。将经筛选的石灰石及燃料定时、定量由窑顶加入窑内,于900~1200℃煅烧,再经冷却即得成品。在煅烧工序副产二氧化碳(CO₂)。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CaO+CO₂↑;扩展资料影响石灰石煅烧的因素1、石灰石煅烧温度石灰石煅烧速度与温度有极大关系。在常压下,石灰石的分解温度为898℃,当温度大于925℃之后才迅速分解。当煅烧温度为900℃时,石灰石分解速度为3.3mm/h;1000℃为6.6mm/h; 1100℃为14mm/h。由此可见,提高煅烧温度,可以加速石灰石的分解。但是当煅烧温度大于1100℃时,容易出现过烧,石灰晶粒迅速增大、石灰活性变差、消化时间增长,产品质量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煅烧温度应控制在1050℃左右。2、石灰石粒度粒形石灰石的煅烧速度取决于石灰石的粒度,粒度越大,煅烧速度越慢。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是由表及里逐层推进的,生石灰的导热系数较石灰石小,石灰层越厚,导热性能越差,传热时间越长;并且越往里分解出的CO₂越难逸出。从而导致生成的石灰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使CaO晶体逐渐增大,分解速度下降。由此可见,大粒径石灰石比小粒径的分解时间长,煅烧也更困难。3、燃料粒度、配比率在石灰石燃烧过程中,燃料的配比量是影响石灰石煅烧分解的关键。配比低了温度达不到要求,煅烧不充分,石灰生烧严重;反之,配比过大易造成结瘤。因此,燃烧配比要适宜,操作计量要准确。实际生产中,配比大小要根据石灰石粒度、燃料粒度、含水量、停窑时间、石灰质量和产量变化而及时合理地调整,通常使用无烟煤的配比要比使用焦炭的配比高 2%。4、送风量一般情况空气量的控制用压力表示,即送风压力。在燃料配比合适的情况下,风压的大小会影响石灰窑内煅烧区上移或下移,同时影响煅烧过程窑气的变化。窑气主要成分是:CO₂、CO、O₂,分别应控制ϕ(CO₂)=40~42% 、ϕ (CO)<0.4、ϕ (O₂)≤1.0。当CO₂含量低于35%时,产出的石灰中生烧量增大;当CO含量较高时,说明燃料燃烧不完全,同时也是窑内结瘤的一个特征;当O₂浓度过高,说明供风量太大,会增加石灰过烧率和热量损失不利于煅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煅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灰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化钙
2023-01-03 00:30:541

脱硫剂有哪些

脱硫剂通常是指能够脱除燃料、原料或其他物料中的游离硫或硫化合物的药剂;在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中主要指能去除废气中硫氧化物所用的药剂。洛阳合合工贸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各种碱性化合物都可作为脱硫剂使用,而且各有各的特点。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中主要使用的脱硫剂有NaCO3、CaC2、CaO、Mg等及以其为基础的复合脱硫剂。1、CaO基钙系脱硫剂:很多企业早期使用的CaO基脱硫剂主要为石灰w(CaO)=90%左右加萤石w(CaF2)=5%~10%的混合脱硫剂。活性石灰加入萤石、Al可以显著改善脱硫效果。石灰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原料,原料充足,价格便宜,但是石灰基脱硫剂使用量大,渣量大,处理周期长,在铁水温度高时也体现高的脱硫效率。2、Mg及Mg基脱硫剂:[Mg]与[S]反应在1350℃没有电石、石灰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高。但是金属镁和硫有极高的亲和力,反应区动力学条件非常好,反应迅速而且十分强烈。镁和铁水中的硫反应生成的MgS熔点高(2000℃),密度低(2.82g/cm3),容易成渣。但是金属镁活性很高,作为脱硫剂必须作钝化处理。镁不仅可以单独脱硫,也可以使用镁基复合脱硫剂。镁基脱硫剂使用的镁粉也是需要做钝化处理的,这种镁粉使用铣刀切削或喷雾法制成,直径在0.15~1.2mm,w(Mg)=90%,其余为钝化涂层。将流态性处理的氧化钙粉剂与镁粉混合,保证浓相输送通畅。镁与石灰的复合脱硫剂脱硫反应机理如下:由于石灰的加入,氧化钙粉裹包并离散镁粉使之均匀分布在铁水中,既扩大其反应区域,又减缓镁的气化速度,提高镁的利用率;CaO可以作为复合物的核心把细小的MgS(1~5μm)聚合起来,加快夹杂物上浮,不断降低反映区域内硫的浓度,提高脱硫速度,有利于实现快速深脱硫的要求。3、NaCO3基钠系脱硫剂:采用苏打洒入高炉出铁沟脱硫的方法,苏打分解的液态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氧化纳挥发污染环境。用苏打脱硫产生的渣流动性好使得除渣困难。苏打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苏打作为脱硫剂已经非常少见。4、CaC2基钙系脱硫剂:电石(CaC2)具有很强的脱硫能力,研究表明铁水温度在1350℃时,电石粉剂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最高。电石、干煤粉、镁或氧化钙这样的复合脱硫剂在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如攀钢就曾使用过CaC2基脱硫剂。但是电石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乙炔气体,这种气体易燃易爆,所以电石加工、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要求很高,造成加工困难。而且不能满足深脱硫的要求。
2023-01-03 00:31:076

各位护士MM给我支支招,怎么逗护士开心

哥们,我给你几个,一定要选我喽!  1.黑猩猩不小心踩到了长臂猿拉的大便,长臂猿温柔细心地帮其擦洗干净后它们相爱了。别人问起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黑猩猩感慨地说:猿粪!都是猿粪啊!   2.我说:“你是猪。”你说:“我是猪才怪!”从此我就叫你猪才怪。终于有一天,你不住当着众人的面对我吼道:“我不是猪才怪!”   3.明天你醒来,枕边躺着一只蚊子,身边有一封遗书,上书:我奋斗了一晚,也没能刺破你的脸,你的脸皮厚得让我无颜活在这世上!主啊~宽恕他吧!我是自杀的。   4.一日 一对苍蝇母子在一起吃午餐   儿子问苍蝇妈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吃大便啊   苍蝇妈妈生气的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这么恶心的话,趁热吃!!   5.一大学生被敌人抓了,敌人把他绑在了电线杆上,然后问他:说,你是哪里的?不说就电死你!大学生回了敌人一句话,结果被电死了,他说:我是电大的!     6.两个饺子结婚了,送走客人后新郎回到卧室,竟发现床上躺着一个肉丸子!新郎大惊,忙问新娘在哪?肉丸子害羞的说:讨厌,人家脱了衣服你就不认识啦!   7.四只老鼠吹牛:甲:我每天都拿鼠药当糖吃;乙:我一天不踩老鼠夹脚发痒;丙:我每天不过几次大街不踏实;丁:时间不早了,回家抱猫去咯   8.某晚,一裸男叫了一辆出租车,女司机目不转睛盯着看他,裸男大怒,吼道:没见过裸男呀!女司机也大怒:我看从哪儿掏钱!   9.你那边有没有电视啊?现在快点看一台赵本山被炸死了,pol.ice封锁了东北,19人死亡,11人失踪,1人被忽悠!   10.一醉汉不慎从三楼掉下,引来路人围观,一pol.ice过来:发生什么事?醉汉:不清楚,我也是刚到   11.有个腼腆的男孩终于鼓足勇气问心爱的女孩: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女孩说: 投缘的。男孩再问还是一样,他只好伤心地说:头扁一点的不行吗?       12.狼崽从出生就吃素。狼爸狼妈绞尽脑汁训练狼崽捕猎。终于有天狼爸狼妈欣慰地看到儿子狂追兔子。狼崽抓住兔子凶相毕露恶狠狠地说:小子!把胡萝卜交出来!   13.拉面店柜台前,一位漂亮女孩正排队等候。到她时,拉面问:你要粗的还是细的?女孩答:你拉什么我就吃什么。   14.一对男女偷情,丈夫突然回家,男的没顾穿衣服就跳窗逃跑,走在大街上路上围观,男的装着若无其事看天:啊,这就是地球呀。路人说:cao,装鸡毛外星人。   15.白兔 B灰狼后逃走,狼愤慨急追,兔以土抹身扮灰兔,戴眼镜看报纸,狼问:可看到一白兔?兔:是那只强*狼的白兔吗?狼羞:我KAO,这么快就见报了?   16.首长:同志们好!士兵:首长好!首长:同志们都晒黑了!士兵:首长更黑!首长拍一士兵的胸部说:这肌肉练得多好!士兵:报告首长,我是女兵。     17.我在马路边,看到一分钱,刚要弯腰捡,原来是口痰,我靠,谁吐这么圆?   18.护士看到一病人在病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地对他说:“小心肝!”病人微笑着说:“小宝贝。”   19.吝啬鬼有事外出,怕别人偷喝了他刚叫的酒,于是在纸上写了:我在杯里吐了一口痰。一会儿他回来,发现纸条上多了几个字:我也吐了一口!   20.某人骑车上街,过一路口,撒把前行。交警看见,惊呼:“手掌好!”某人高兴地挥手作答:“同志们辛苦了!”   21.老师想让体育委员确认一下全班女生来齐没有,就对他说:“你去把全班女生清一下。”体委是个小色鬼,忙问:“亲哪个?”老师说:“我晓得还要你去!”   22.初中数学课上,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变形了!……哦了,怎麼样?
2023-01-03 00:31:291

野外调查分析

1.自然岩石组合分析——剖面测制为查明赋矿围岩岩性组合变化规律,厘定赋矿层位,确定含矿建造,2011年度实测剖面5条。(1)Ⅰ号剖面Ⅰ号剖面(图3-7),位于矿体北西侧,未穿越矿体,主要控制矿体下部围岩岩性变化,主要为一套凝灰岩建造(图版Ⅰ),局部见绿帘石化(图版Ⅱ-1)。其主要层序变化特征如下:图3-7 松湖铁矿区Ⅰ号剖面图含砾晶屑岩屑凝灰岩,主要由火山角砾、岩屑、晶屑及胶结物构成,晶屑有更-中长石(Pl),显环带结构,胶结物为火山灰(ash)尘,可见石英-方解石(Cal)脉穿入(图版Ⅰ-1)。砾石由安山岩组成,砾石具斑状结构,基质具玻晶交织结构。岩石晶屑有更-中长石,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棱角状,有的显环带构造,在长石表面有次生绢云母。晶屑石英为棱角状,石英表面见有炸裂纹。岩屑多为次圆状,岩屑有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石英岩,岩屑以安山岩为主。在岩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现磁铁矿多褐铁矿化。岩石间填隙物有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绿帘石和细小长英矿物。岩石中有晚期石英、方解石细脉,脉宽0.5mm。(2)Ⅱ号剖面Ⅱ号剖面(图3-8),切穿矿体,主要控制矿体及上下顶板岩性变化特征。该剖面控制矿体厚度16.66m,围岩为中细粒凝灰岩(图版Ⅱ-2),见水平层理(图版Ⅱ-3),含一层厚为14.78m的玄武岩,局部地段围岩见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图版Ⅱ-4),常见石英脉穿插于凝灰岩中(图版Ⅱ-5)。图3-8 松湖铁矿区Ⅱ号剖面素描图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火山灰凝灰岩,主要由火山灰(ash)、细粒石英(Q)、斜长石(Pl)晶屑构成,火山灰(ash)尘已全部脱玻蚀变为细粒绿泥石及长英质集合体。火山灰凝灰结构。在火山灰中有小的晶屑斜长石,斜长石表面绢云母化,长石表面有次生绢云母和少量晶屑石英。在火山灰中有半自形粒状磁铁矿。岩石中沿裂隙有石英、方解石细脉,脉宽0.05~0.1mm。玄武岩,斑晶有半自形粒状普通辉石,辉石边缘被角闪石交代。斑晶有暗化橄榄石,为不规则菱形,橄榄石表面多裂纹,裂纹为尘状磁铁矿。基质有细板条状拉长石,拉长石杂乱分布。在拉长石之间有粒状辉石。在辉石间有粒状磁铁矿。沿裂隙有方解石细脉,脉宽0.1~0.2mm。含硫化物磁铁矿块状矿石,岩石有半自形粒状磁铁矿集合体组成。在磁铁矿间有半自形黄铁矿,现被胶状褐铁矿交代。岩石间脉石矿物有半自形粒状石英,石英受构造挤压多波状消光。(3)Ⅲ号剖面Ⅲ号剖面(图3-9)位于矿体北侧,主要控制矿体下伏地层岩性组合变化,主要岩性为中细粒凝灰岩、角砾凝灰岩、晶屑凝灰岩,控制磁铁矿体厚度5.56m。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图3-9 松湖铁矿区Ⅲ号剖面素描图(4)Ⅳ号剖面Ⅳ号剖面(图3-10),位于矿体北东侧,控制矿体下伏地层岩性组合变化特征,剖面总长度1092.78m。剖面主要出露岩性为火山灰凝灰岩、凝灰质细砂岩、硅化含砾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凝灰质岩屑砂岩等。剖面沿线岩石破碎严重、地表植被及土壤覆盖严重,露头有限,总体上为一套火山碎屑沉积岩建造,偶见硅化、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等围岩蚀变。局部地段含火山熔岩,如英安岩、玄武岩等。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图3-10 松湖铁矿区Ⅳ号剖面素描图英安岩,斑晶有中长石、角闪石组成。斑晶有自形、半自形板状中长石,长石有的显环带结构,在长石表面有些次生绿泥石和细小粒状绿帘石;角闪石,柱状,为暗化角闪石,角闪石边缘有一圈磁铁矿,在角闪石中包有半自形粒状磁铁矿。基质有球粒包含结构长英矿物。在长英矿物间有他形粒状石英、斜长石。在长英矿物间有半自形粒状黄铁矿,现边缘被褐铁矿交代。沿裂隙有方解石细脉,脉宽0.03mm。硅质火山灰凝灰岩,岩石由火山灰组成,火山灰脱玻,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质矿物。在火山灰中有鸡骨状玻屑和细粒磁铁矿,玻屑蚀变为绿泥石鳞片状集合体。岩石后期硅化。玄武岩,斑晶有半自形粒状普通辉石,辉石边缘被角闪石交代。斑晶有暗化橄榄石,为不规则菱形,橄榄石表面多裂纹,裂纹为尘状磁铁矿。基质有细板条状拉长石,拉长石杂乱分布。在拉长石之间有粒状辉石。在辉石间有粒状磁铁矿。沿裂隙有方解石细脉,脉宽0.1~0.2mm。凝灰质细砂岩,碎屑以0.1~0.25mm细砂为主,细砂85%,粉砂占10%,中砂5%,碎屑呈次棱-次圆状,碎屑成分有石英、斜长石,岩屑有安山岩、硅质岩、火山灰凝灰岩岩屑,碎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填隙物有火山灰,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质矿物,凝灰质砂状结构。硅化含砾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砾石次圆状,砾石由安山岩岩屑组成。晶屑有大小不等棱角状斜长石。含砾凝灰结构。岩屑有安山岩、火山灰凝灰岩。碎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填隙物有火山灰,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质矿物。岩石沿裂隙有石英、方解石脉穿过,脉宽0.1~0.5mm,石英脉纵横穿插,使岩石硅化。凝灰质岩屑细砂岩,以碎屑0.1~0.25mm的细砂为主,细砂占89%,粉砂占5%,中砂占5%,粗砂1%,碎屑次棱-次圆状,碎屑成分有石英、斜长石,斜长石表面多绢云母化;岩屑有硅质岩、安山岩。碎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填隙物有火山灰,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质矿物。火山灰中有细粒氧化铁,因而岩石显淡紫红色。岩石中有石英、绿泥石细脉穿过,脉宽1mm,绿泥石、石英垂直脉壁分布。晶屑凝灰岩,晶屑有棱角状石英,晶屑中长石。晶屑由更长石、中长石组成,在长石表面有次生绢云母,中长石显环带结构。岩屑有玻屑,玻屑撕裂状,蚀变为绿泥石。岩屑有少量硅质岩和英安岩岩屑。在碎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填隙物有火山灰,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绿帘石和长英矿物。含硫化物磁铁矿块状矿石,岩石有半自形粒状磁铁矿集合体组成。在磁铁矿间有半自形黄铁矿,现被胶状褐铁矿交代。岩石间脉石矿物有半自形粒状石英,石英受构造挤压多波状消光。碳酸盐化玻屑晶屑凝灰岩,晶屑有石英、更长石,石英不规则棱角状,石英表面多裂纹;晶屑更长石,大小不等棱角状。玻屑撕裂状,沿层分布,蚀变为绿泥石。岩石中有安山岩岩屑,岩屑次圆状。填隙物有火山灰组成,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细小长英质矿物。在火山灰间有半自形粒状白钛石和褐铁矿。在火山灰中有方解石胶结物。岩石中横穿层理有方解石细脉,脉宽0.1~0.3mm。岩石有些碳酸盐化。(5)Ⅴ号剖面Ⅴ号剖面(图3-11)主要控制岩性为晶屑凝灰岩、中细粒凝灰岩等,为一套火山灰凝灰岩建造,剖面总长度1027.74m。具体岩层韵律变化特征如下。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铁矿成矿预测研究图3-11 松湖铁矿区Ⅴ号剖面素描图晶屑凝灰岩,晶屑有石英和斜长石,为不规则棱角状。在碎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凝灰质砂状结构、凝灰结构。填隙物有火山灰,火山灰蚀变为绿泥石和长英质矿物。在火山灰中有鸡骨状玻屑。含砾凝灰质中粒岩屑砂岩,砾石由紫红色碧玉岩(含氧化铁硅质岩)组成。碎屑以0.25~0.5mm 中砂为主,中砂占60%,细砂占10%,粗砂占15%,碎屑呈次棱-次圆状,碎屑成分有石英、斜长石,斜长石表面多绢云母化;岩屑有安山岩、火山灰凝灰、硅质岩。含砾凝灰质结构填隙物有火山灰。在火山灰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岩石中有石英细脉穿过,脉宽0.1~0.2mm,脉中有少量方解石。含钙细粒岩屑砂岩,碎屑由0.1~0.25mm细砂组成,碎屑呈次棱-次圆状,碎屑成分有石英、斜长石,斜长石表面多绢云母化;岩屑有硅质岩、中酸性火山岩岩屑。碎屑之间有粒状磁铁矿。岩石胶结物有方解石,呈孔隙式胶结。镜下见粉晶结构砂状结构。2.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样品测制2011年松湖铁矿区野外地质调查,共采集硅酸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样品24套,岩矿鉴定样29件。矿区主要出露火山-沉积岩有爆发沉积相的流纹质玻屑晶屑凝灰岩、火山灰凝灰岩、凝灰质细砂岩、晶屑凝灰岩、硅化含砾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正常沉积岩夹层主要岩性为碎裂含碳黄铁矿化粉晶灰岩、含钙细粒岩屑砂岩、含钙泥质板岩、褐铁矿化含泥硅质板岩、钙质板岩;喷溢相火山熔岩有玄武岩、石英钠长斑岩、英安岩、粗安岩等;主要含矿岩石为块状磁铁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块状矿石。磁铁矿石,岩石主要由半自形粒状磁铁矿集合体组成,磁铁矿呈稠密浸染状。磁铁矿间脉石矿物有半自形粒状石英,石英受构造挤压多波状消光。磁铁矿含量85%,粒度0.3~1.1mm。矿区出露的粗安岩SiO2、T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和P2O5的含量分别为52.7%~56.31%、0.50%~1.15%、15.91%~18.44%、9.85%~12.48%、3.91% ~4.64%、1.01%~2.21%、4.87%~6.32%、0.96%~2.91%和0.11%~0.15%。K2O含量随着SiO2含量明显增加,Ti02、Al203、Fe203、MgO、CaO、Na2O和P205的含量均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粗安岩过渡族元素的含量高,Co和V与Ti一样,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它们的含量相应地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过渡族元素主要赋存暗色造岩矿物中。粗安岩中Sr的含量相对较高且稳定,且Sr的含量与CaO的含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Sr主要赋存在斜长石中有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线为缓倾斜的右倾曲线,明显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粗安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25±3Ma,时代为早石炭世。松湖铁矿床粗安岩的具有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且锆石结晶年龄为325Ma,表明阿吾拉勒山在早石炭世晚期为俯冲造山阶段,该火山岩是古南天山洋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这也表明阿吾拉勒山在早石炭世晚期仍为岛弧环境,这对进一步研究西天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南天山洋消减闭合及大陆动力学过程提供新的资料。松湖铁矿床位于阿吾拉勒地区东部,矿体呈层状产在石炭系阿吾拉勒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表3-2,图3-12),松湖矿区火山—沉积岩Nb、Sr、P、Hf、Ti等元素强烈亏损,Th、Nd、Ce、Zr、Sm、Y等元素富集。在TiO2—Y图解上(图3-14)样品多数落在IAT(岛弧玄武岩)区;Ti-Zr图解上(图3-15),样品大多落在IAB(岛弧玄武岩)区;Th/Yb—Ta/Yb图解上(图3-16),显示为碱性岛弧型玄武岩系列;在Ti/100—Zr—3Y图解(图3-17)上,样品多落在LKT区(岛弧拉斑玄武岩区);显然,松湖铁矿床赋矿围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岩石系列从拉斑玄武岩→钙碱性岩石系列→碱性岩石系列演化。表3-2 微量元素丰度值(wB/10-6)表3-3 稀土元素丰度值(wB/10-6)图3-12 微量元素蛛网图图3-1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表3-3,图3-13),CeN/YbN介于1.92~46.49之间,远大于1,为轻稀土REE富集,配分区线右倾模式。δEu多数小于1(表3-3),铕亏损,表明含钙造岩矿物(斜长石、磷灰石、富钙辉石)的亏损。δCe多数小于1,具铈亏损特征。稀土总体分馏不明显。图3-14 TiO2—Y图解(据Pearce,1980)图3-15 Ti-Zr图解(据Pearce,1980)图3-16 Th/Yb—Ta/Yb图解(据Pearce et al.,1980)图3-17 Ti/100—Zr—3Y图解(据Pearce & Cann,1973)图3-18 松湖铁矿所在区域地质矿产及物探剖析图(据新疆地矿局资料修编)
2023-01-03 00:31:341

石墨矿和什么矿共生

石墨矿石主要分为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石和隐晶质(土状)石墨矿石两种工业类型。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石中,与石墨伴生的矿物常有云母、长石、石英、透闪石、透辉石、石榴子石和少量黄铁矿、方解石等,有的还伴生有金红石及钒等有用组分;矿石呈鳞片状、花岗鳞片或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片麻状或块状构造。隐晶质(土状)石墨矿石中,与石墨伴生的矿物常有石英、方解石等;矿石呈微细鳞片-隐晶质结构,块状或土状构造。
2023-01-03 00:31:404

厨柜洗碗盆尺寸多少比较合适?

你好!家庭中的双槽:长750~770mm,宽400~420mm。单槽:长420~450mm,宽320~350mm。注:最好买好了再开孔,以免开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01-03 00:32:042

(五)崤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岩石

Ⅰ.糜棱岩类崤山变质核杂岩中的糜棱岩既包括形成于伸展拆离期前(D1变形期形成)的糜棱岩,亦包括形成于伸展拆离期的糜棱岩,后者分别分布于边缘拆离断层下盘(包括分布于上盘过渡层铁铜沟组中)及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分别为不同世代的伸展拆离阶段形成。上述各个构造部位形成的糜棱岩各具特色,兹分述如下。1.伸展拆离期之前形成的糜棱岩前已提到,此类糜棱岩分布于崤山变质核杂岩东北的涧里水库至后河滩一带,为近东西向延展且向南倾斜的糜棱岩带。其形成于核杂岩隆升之前的较深层次,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核杂岩隆升之前韧性推覆剪切带所处的构造层次。由于原岩成分的差异,此类较深层次形成的糜棱岩岩石类型较为复杂,包括如下几种主要的岩石类型。A.斜长角闪质初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绿帘石等,由于切片位置不同,薄片中所统计的矿物含量也具明显差别,其中角闪石含量25%~30%(最高可达70%)、斜长石25%~45%、绿帘石0~5%,黑云母0~20%。角闪石呈残斑与基质两种形态,两者之比约1.2∶1,残斑角闪石颗粒粗大,边界不规则,多呈浑圆状,大小为2.32mm±;基质角闪石多呈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也分残斑与基质两种,在角闪石含量较高的岩石中主要呈基质分布,而在角闪石含量较少的岩石中残斑斜长石保存较多,残斑与基质之比约为1∶1;绿帘石呈细小粒状,多交代斜长石;黑云母呈绿色片状,定向排列,多与基质角闪石一起分布,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为:HbⅠ+Pl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HbⅡ+PlⅡ+Ep+Bi。B.斜长角闪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角闪石(65%±)、斜长石(30%)、绿帘石(5%)及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分残斑与基质两种,残斑角闪石颗粒粗大,呈透镜状且大小多在0.6mm±;基质角闪石呈细小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也分残斑与基质两种,残斑呈浑圆状、透镜状,表面泥化及绢云母化,被基质斜长石环绕呈核幔构造(图5-39);基质斜长石的颗粒细小,呈定向排列,多呈集合体绕残斑分布。绿帘石为细小粒状,多交代斜长石。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为:PlI+Hb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PlⅡ+HbⅡ+Ep。C.斜长角闪质超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角闪石25%、斜长石40%、绿帘石35%及榍石等副矿物。角闪石分残斑与基质两种,残斑角闪石较少,可见其呈透镜状;基质角闪石呈细小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基本上为基质,残斑极少见,基质斜长石呈细小粒状,其大小约为0.072~0.12mm±,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分布。绿帘石呈细小粒状集合体,沿片理定向排列,或与基质斜长石相互镶嵌分布。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为:PlⅠ+Hb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PlⅡ+HbⅡ+Ep。D.斜长角闪片麻岩:岩石为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角闪石20%~60%、斜长石30%~50%、绿帘石5%、黑云母0~20%及少量磷灰石、榍石等副矿物。角闪石呈细小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呈细粒状、镶嵌状分布,并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排列,颗粒大小以0.12~0.24mm±为主;黑云母为棕色,呈细小片状定向分布。矿物组合:Hb+Pl+Ep+Bi。E.长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白云母、角闪石等。岩石分基质与残斑两部分,残斑主要由斜长石、微斜长石组成,含量约30%;基质由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黑云母等组成。石英呈他形粒状,边界平直,可能是由于静态恢复的结果;斜长石多呈细小粒状,为动态重结晶而成;微斜长石也呈细小粒状,部分可能为破碎而成,在残斑长石周围,可见环绕的细粒长石构成核幔构造的现象;黑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残留矿物为PlI+Af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PlⅡ+Bi+Ep+AfⅡ。F.长英质片麻岩:岩石具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斜长石呈半自形粒状、镶嵌状定向排列;微斜长石为细粒状,具格子双晶,与斜长石一起呈嵌镶状分布;石英为他形粒状集合体,多呈条带状定向排列,局部可见石英呈残斑,周围有细粒长石环绕,表明岩石受动力作用变形;黑云母为棕色片状,呈定向排列。白云母与黑云母呈大小相似的片状,与黑云母一起分布,矿物组合为:Af+Pl+Q+Bi+Mus。以上各类岩石中主要矿物特征如下。角闪石:主要分布在以斜长角闪岩为原岩的构造岩石中,镜下观察呈基质与残斑两类。残斑角闪石颗粒相对粗大,形态为浑圆状、透镜状,随岩石变形程度的增加粒度变小。多色性明显,Ng´=蓝绿—深绿色、Nm=绿色、Np´=浅黄绿色,纵切面斜消光,消光角Ng´∧Z=16°~28°;基质角闪石颗粒细小,呈针柱状,定向排列。有时见交代残斑角闪石,多色性明显,Ng´=蓝绿、Nm=绿色、Np´=浅黄绿色,斜消光,消光角Ng´∧Z=9°~14°。工作中对两种角闪石作了电子探针分析(表5-7),结果表明两种角闪石的成分相近,由残斑角闪石变为基质角闪石,化学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其中的Na2O(wB,下同)、Al2O3、K2O有增加的趋势,而MgO、CaO有降低的趋势,且由弱变形的初糜棱岩到强变形的糜棱岩、超糜棱岩,基质角闪石的成分也基本相同。斜长石:在斜长角闪岩和长英质岩中均有分布,两类岩石中斜长石表现出相近的特征,即均由基质与残斑两部分组成,残斑斜长石颗粒相对粗大,多数见双晶且泥化较强,基质斜长石颗粒细小,呈半自形,定向排列,多集中成带状绕残斑构成核幔构造。两种斜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如表5-8,结果表明,岩石中的斜长石大部分属更—中长石,长石牌号在16.65~35.49之间,但在长英质岩石中有少量钠质长石存在。不同变形程度的岩石中,基质斜长石的牌号基本相同,均在16.65~30.599之间。基质斜长石相对于残斑斜长石的成分变化取决于残斑斜长石原来的成分,若原岩中残斑斜长石偏酸性,经构造变形形成的基质斜长石中CaO增加、Na2O降低,向基性斜长石转化;若原岩中斜长石偏基性、经构造变形形成的基质斜长石中CaO降低,Na2O、K2O增高,向偏酸性转化;最终形成的基质斜长石受构造变形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控制而趋于一致。表5-7 区内构造岩石中角闪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微斜长石:分布于区内以长英质片麻岩为原岩的构造岩中,亦呈残斑与基质两种状态出现。残斑微斜长石颗粒粗大,具格子状双晶;基质微斜长石颗粒细小,绕微斜长石残斑分布,其中部分可能为破碎而成的细粒。在大岔沟构造成因的长英质片麻岩中,可见微斜长石粒度相对较大,与斜长石大小相近,呈镶嵌状与斜长石一起定向分布,明显为构造期的新生矿物。工作中对岩石中微斜长石也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表5-9),结果表明,基质与残斑微斜长石之间成分差别不大,相对而言基质微斜长石的SiO2、Na2O降低,K20增高,端员组分计算结果显示残斑微斜长石中Ab为7.67、Or为92.33,基质微斜长石中Ab为4.81、Or为95.19,与化学成分变化相符合。石英:出现在以长英质片麻岩为原岩的构造岩石中,多呈他形粒状集合体出现,颗粒相对较大,颗粒内无变形,呈条带状定向分布。2.边缘糜棱岩带边缘糜棱岩带出露于边缘拆离断层下盘,其原岩种类较多,但由于边缘糜棱岩带形成时的温度较低,一些不含石英的片麻岩未糜棱岩化,因此边缘糜棱岩带的岩石类型较为简单,主要由如下几类岩石构成。表5-8 区内构造岩石中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A.糜棱岩化片麻岩:岩石具糜棱岩化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绿帘石、绢云母、白云母、微斜长石等。斜长石多被交代呈残缕状;微斜长石的裂纹发育,绢云母、白云母呈条带状定向分布,其中白云母生成可能相对较早。早期矿物残留为Pl+Af+Qz+Bi。晚期矿物组合为:Ep+Ser+Mus+Qz。B.绢英质初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等。斜长石呈残斑状及交代残留状分布,强烈绢云母化,部分颗粒边部见少量细粒斜长石,可能为碎裂而成。石英多呈残斑分布,但也有相当部分为动态重结晶细粒,石英残斑多为多晶集合体,颗粒内具波状消光及带状消光,边部见动态重结晶细粒,有被压扁拉长之现象。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细小,大小在0.024~0.036mm,分布于石英残斑周围及基质中。绢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部分为片度较大的白云母,明显为绢云母化之前的产物。岩石中残留的早期矿物为:Qz+Pl+Mus。构造期矿物组合为:Ser+Qz。表5-9 区内构造岩石中微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C.绢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组成为绢云母35%,石英60%,少量斜长石、绿泥石、黄铁矿、磷灰石等矿物。石英呈残斑与基质两种形态出现,残斑石英以集合体为主,少量为单晶,残斑大小为0.4~2.5mm,残斑石英见明显的波状及带状消光,有两期华姆纹分布。残斑中见石英亚颗粒,大小为0.08mm±;重结晶石英颗粒细小,大多为0.02~0.04mm,呈条带状定向分布。绢云母为细小片状,呈条带状定向分布,部分较大的白云母明显为早期矿物,其排列与绢云母条带呈一定交角,局部见到白云母呈一定方向斜列分布。斜长石很少残留,被绢云母交代呈不规则蚕食状,另可见少量绿泥石分布。早期残留矿物为Pl+Qz+Mus。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Ser。3.拆离断层上盘铁铜沟组的糜棱岩前已提到,铁铜沟组呈伸展岩片出现于过渡层中,在涧里沟剖面中铁铜沟组底部直接处于边缘正断层上盘,顶部则与熊耳群呈断层接触,处于顶、底部的岩层均已糜棱岩化,底部有厚约8m的糜棱岩化石英岩,顶部厚30~40m的大理岩已全部变质为钙质糜棱岩。兹将主要岩性描述如下。A.绢英质糜棱岩:分布在底部近拆离断层面处,由石英岩经构造变形而成。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80%、绢云母20%。石英呈基质与残斑两种状态,残斑石英呈浑圆状及透镜状,大小为0.2~0.6mm,具明显的波状消光或带状消光,边界呈锯齿状,含量约为48%;基质石英颗粒细小,大小为0.02~0.04mm,多数在0.024mm±,多集中成条带状绕残斑分布。绢云母为细小片状,具定向性排列。B.绢英质初糜棱岩:与绢英质糜棱岩类似,惟石英中动态重结晶的细粒石英较少(图5-32)。C.碳酸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少量石英及绢云母。大部分方解石颗粒细小,具明显的定向排列。也可见到似脉状分布的方解石,脉体边界不清,颗粒相对较大,具弱的变形。绢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4.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的糜棱岩前已提到,申家窑拆离断层是崤山边缘拆离断层形成后更晚世代形成的拆离断层,由于较晚世代拆离断层的切入作用,当其开始活动时可将下盘更深层次的岩石抽拉至地表(图5-38),因此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的糜棱岩变质程度明显较边缘拆离层下盘的糜棱岩要深,且出现早期形成的糜棱岩构成旋转碎斑的两期糜棱岩化现象。兹将主要岩石类型分述如下。A.糜棱岩化长英质片麻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0%、石英25%、绢云母25%、微斜长石15%。其中斜长石呈他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及浑圆状,以脆性破裂为主,部分颗粒内见聚片双晶;微斜长石颗粒粗大,部分见格子双晶、出溶条纹,颗粒内裂隙发育;石英呈细小粒状集合体,大小约为0.048~0.084mm,边界平直,可能为动态重结晶颗粒经一定程度静态恢复而成;绢云母为细小片状,呈条带状集合体绕残斑分布。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Ser。B.碎裂岩化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绢云母。岩石中见到明显的多期构造变形现象,早期岩石经糜棱岩化形成绢英质糜棱岩,受后期构造影响,叠加微裂隙。石英明显具多世代、多成因的特征,多呈团块状。早期石英发生韧性变形,后期石英呈脉状,沿裂隙充填。C.绢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10%、石英35%、绢云母25%、绿泥石25%及铁质矿物。岩石中由基质与残斑两部分构成,残斑由斜长石及石英组成,含量约15%~20%,其中斜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大小不一,为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较大者被基质包绕构成不对称旋斑。石英呈他形粒状集合体,多数为动态重结晶的细粒,大小为0.024~0.060mm,部分颗粒较大者为残斑,粒度达0.24mm±,颗粒内具明显的波状及带状消光。绢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绕残斑分布。绿泥石为细小片状,多呈集合体定向排列,但在集合体内部定向性不强,表明其可能为构造晚期阶段的产物。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Ser+Chl。另外,此类糜棱岩局部可见岩石中呈现两期糜棱岩化现象,早期的糜棱岩呈残块出现,含量高时在岩石中含量约为30%~40%,在早期的糜棱岩化残留体内部,其残斑为斜长石,颗粒粗大,呈半自形—他形,被基质环绕,基质由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等构成。D.长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0%、石英35%~40%、绢云母25%~30%及少量微斜长石和铁质矿物。岩石由残斑与基质两部分组成,残斑主要为斜长石,含量为20%~25%,其多呈半自形—他形,颗粒内裂隙发育,沿裂隙见有细粒长石,可能为重结晶的产物。基质由石英、斜长石及绢云母组成,其中石英呈他形粒状,多数为动态重结晶的细粒,其大小为0.024~0.048mm,但部分石英颗粒相对较大(约0.084~0.120mm),形态不规则且具弱波状消光,可能为早期矿物的残留。基质中绢云母呈条带状定向排列,基质斜长石为细小粒状,与细粒石英嵌镶分布。早期矿物残留为Pl+Af+Qz,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Pl+Ser。E.斜长角闪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5%、石英25%、角闪石20%、绿帘石5%、绿泥石7%及少量磷灰石等副矿物。角闪石呈半自形粒状,略具定向、淡绿—淡黄绿色,多为早期矿物残留;斜长石为他形细粒状,大小为0.048~0.060mm,相互镶嵌为集合体定向排列,石英呈他形粒状,与细粒斜长石相互镶嵌。绿泥石可能为后期退变的产物。构造期矿物组合:Hb+Pl+Qz+Ep。F.绢英片岩(变余绢英质糜棱岩):岩石具变余糜棱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组成为石英65%~70%、绢云母30%~35%,石英出现于基质及残斑中,残斑石英颗粒粗大,呈浑圆状,粒内具明显的波状消光,大小为0.36~1.44mm,被基质石英环绕呈核幔构造;基质石英为他形粒状,大小为0.096~0.24mm,多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排列。绢云母呈片状,多已向白云母过渡,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分布。上述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特征如下。斜长石:在大部分构造岩中均可见到,在晚期形成的以长英质岩石为原岩的构造岩中,斜长石均呈残斑出现,形态以次棱角状为主,与边缘糜棱岩带中的斜长石多呈交代残缕状相比,显示其形成于相对稍高的温压条件下。而在以基性岩为原岩的构造岩石中,斜长石也均呈残斑状,但其形态以半自形甚至自形为主。而在早期阶段形成的构造岩石中,斜长石呈残斑与基质两种形态出现,基质斜长石多数可能为动态重结晶而成,残斑斜长石常发育裂隙,在裂隙处多见动态重结晶的细粒长石充填。石英:在所有岩石中均可见到,岩石中石英呈基质与残斑两种状态,边缘糜棱岩带石英主要呈残斑状存在,但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糜棱岩中石英绝大部分以动态重结晶的形式出现,仅少部分为细小的残斑。绢云母:细小片状,多为晚期构造活动的产物,岩石中多呈条带状定向排列并绕残斑分布,工作中对其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表5-10),结果表明,不同原岩经构造变形形成的岩石中,绢云母成分也具一定的差异,在以长英质岩石为原岩的岩石中为(wB/%)Al2O329.47、FeO4.91、MgO1.46、Na2O0.35、K2O10.79;而在以基性岩为原岩的岩石中,绢云母为(wB/%)Al2O335.37、FeO2.13、MgO0.55、Na2O2.42、K2O7.94。端员组分计算结果却表明,两者具相近的端员组成,这可能与其形成的温压条件相同有关。绿泥石:细小片状,淡绿色,形成于晚期构造活动阶段,主要出现在以基性岩石为原岩的岩石中,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5-10。综上所述,崤山变质核杂岩内部不同部位见到的糜棱岩,其变质程度(形成的温压条件)相差很大,为我们探讨崤山区域地质条件的演化及核杂岩的形成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表5-10 岩石中绢(白)云母、绿泥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Ⅱ.绿泥石化碎裂岩本类岩石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中同类岩石类似,兹不赘述。Ⅲ.微角砾岩本类岩石分布于拆离断层面上,区内的后河滩、瑶子坪、寺河、申家窑等处均见分布,厚5~40cm不等,野外多因风化而呈铁锈色。镜下观察:岩石为强烈硅化岩石,主要由超碎裂岩微粒组成,其中含有一些稍大的石英颗粒,呈半自形粒状,具波状消光,大小约0.06~1.00mm,有个别大者可达2.00mm±。超碎裂岩微粒多小于0.02mm±。
2023-01-03 00:32:121

谁给我一个能到QQ上播放的假MM视频 要无水印的好点的。。 高分那。。各位大哥帮助下小弟感激不尽 邮箱caoy

请采纳为 最佳答案后 用百度hi联系我 我会发给你很精彩的
2023-01-03 00:32:182

地中海气候区的褐土是怎样形成的

那是土中含有的矿物质决定的
2023-01-03 00:32:272

有没有关于矿石的简易煅烧方法,温度在800度左右,矿石的直径在20CM左右

我没有啊,不过楼上的好厉害呀
2023-01-03 00:32:358

水泥的成分是

很详细
2023-01-03 00:3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