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RAID0和RAID5,对比普通硬盘速度到底能提升多少?

2023-07-16 09:49:01
共3条回复
小菜G

RAID 0: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RAID0实现了带区组,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实现容易。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2。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5

北境漫步

RAID

0: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RAID0实现了带区组,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实现容易。它的缺点是它没有数据差错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即使其它盘上的数据正确也无济于事了。不应该将它用于对数据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果用户进行图象(包括动画)编辑和其它要求传输比较大的场合使用RAID0比较合适。同时,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2。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RAID

3

与RAID

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豆豆staR

RAID0的读写速度=RAID0的磁盘个数Nx普通单个硬盘读写速度,适用于需要高速读写的场合;

RAID5的读取速度=(RAID0的磁盘个数N-1)x普通单个硬盘读取速度;

RAID5的写入速度略小于普通单个硬盘写入速度,适用于需要高速读取,但对写入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RAID0没有冗余保护功能,一般仅适用于临时数据的存贮;RAID5提供了冗余保护功能,适用于重要数据的存贮!

相关推荐

RAID 5的作用,好处,缺点

raid5 容错性:有 冗余类型:奇偶校验 热备盘选项:有 读性能:高 随机写性能:低 连续写性能:低 需要的磁盘数:三个或更多 可用容量:(n-1)*n的总磁盘容量(n为磁盘数) 典型应用:随机数据传输要求安全性高,如金融、数据库、存储等。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以四个硬盘组成的RAID 5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4所示:图中,P0为D0,D1和D2的奇偶校验信息,其它以此类推。由图中可以看出,RAID 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2023-07-16 03:24:292

raid5+1和raid5有什么区别?raid5最多可以上几块硬盘?

raid5+1和raid5的区别在于:RAID5是指3个以上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其中损失一块硬盘的容量做为校验。RAID5+1是指做一个RAID5外加一个热备盘。RAID5 只要超过3块盘就行,上多少都可以,RAID5+1,是RAID5和RAID1的组合。扩展资料:RAID技术的规范:RAID 5:RAID 5不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在所有磁盘上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在RAID 5上,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 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RAID 3与RAID 5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并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RAID 6: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非常差。较差的性能和复杂的实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实际应用。参考资料:磁盘阵列-百度百科
2023-07-16 03:24:451

raid5怎么做?

把硬盘插好,开机按热键进入raid控制界面(开机时有提示,一般是ctrl+a、ctrl+h、ctrl+i等)。在配置界面中把3块硬盘做成raid5,划分逻辑驱动器(逻辑驱动器在操作系统看来就是硬盘),重启机器,安装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先在bios中设定启动设备)。提示几点:1、你的3块硬盘在做raid时,上面的数据都会被清空;2、3块硬盘做raid5的话,最终的容量是最小那块盘的容量*2;3、绝大部分主板都不能用ide硬盘组raid;4、如果是intel主板,可以考虑使用intel matrix raid技术来组建raid,方式更灵活;5、亦可以考虑使用软raid(windows和linux都有相应的功能),方式也很灵活;6、如果主板没有集成raid控制器,可以购买raid卡来组建raid;7、使用raid过程中,一旦raid阵列报警,最佳的解决办法是立刻购买新的硬盘把报警的硬盘更换,而不是到知道上来提问,切记切记!!8、请认真阅读你的raid控制器的技术手册(如果是集成raid,应该在主板说明书中);9、你确定自己真的需要使用rarid么?另外给个详细的参考:http://hi.baidu.com/xiaohongsan/blog/item/ebbc1d52311c42080cf3e3f5.html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
2023-07-16 03:25:031

raid5 需要几块硬盘?为什么要损失大概一个盘的容量?

RAID5,至少要用3块硬盘。损失的硬盘容量用作数据冗余校验之用。总容量是(N-1)×单块硬盘容量(N是硬盘的个数)。比如3块1T的硬盘,组成raid5后就成了2T,还有1T是做校验的。扩展资料:RAID5和RAID4一样,数据以块为单位分布到各个硬盘上。RAID 5不对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因此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做raid 5阵列所有磁盘容量必须一样大,当容量不同时,会以最小的容量为准。 最好硬盘转速一样,否则会影响性能,而且可用空间=磁盘数n-1,Raid 5 没有独立的奇偶校验盘,所有校验信息分散放在所有磁盘上, 只占用一个磁盘的容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AID 5
2023-07-16 03:25:121

如何安装Raid5

1.启动IBMX3650M3服务器时,会有一些初始接口要跳过,需要等待,大约几分钟。2.在到达以下接口之前,请按CTRL+H进入服务器自己的RAID5配置接口。3.单击START开始。4.单击主屏幕上的左侧配置向导。5.在配置屏幕上,选择NewConfiguration。该选项将清除现有的配置信息,并从头开始创建新的配置。单击NEXT。6.单选按钮选择自动配置,然后在下拉框中选择冗余,以自动创建RAID1或RAID5来提供数据冗余。单击NEXT。7.将提示选择将清除原始配置,并销毁驱动程序,询问是否一定要清除配置,点击是。8.配置预览,单击accept接受配置并保存它。9. 当您选择accept时,将提示您将丢失所有数据。10.配置成功后,单击BACK返回主界面。11.配置完成后,单击exit退出。12.当提示退出应用程序时,选择YES。13.重新启动系统的最后提示符已经完成。
2023-07-16 03:25:241

为什么RAID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

RAID5的存储机制是两块存数据,一块存另外两块硬盘的交易校验结果,就好像最简单的数学题,1+2=3,当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数时,就可以通过逆推,找到第三个数。RAID5的建立后,坏掉一块硬盘,可以通过另外两块硬盘的数据算出第三块的,所以至少要3块。第一RAID5 是用XOR效验来作的 1+2=3 如果少了其中一位数等式能成立吗其中1 和 2 是数据 3就是效验码 + 号是计算格式如果其中2 那个数据丢失了 阵列卡可以通过 3-1=2 “计算出2”的那个数据所以当RAID 5其中一个硬盘出问题了 系统虽然可以运行但速 度会很慢。拓展资料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参考资料:radi5_百度百科
2023-07-16 03:26:501

请写出RAID5和RAID1区别?

1.读写性能上面:RAID1读和单个磁盘没有分别,写则需要写两边;RAID5读性能最好,写性能小于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适合多读少写的情景。2.安全性能方面:RAID1最高,RAID5次于RAID1。3.磁盘利用率:RAID1差,只能使用到50%,RAID5高于RAID1。4.成本:RAID5次于RAID1。5.应用方面:RAID1适合于存放重要数据,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方案。一、RAID 为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t Disks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的缩写,最常用的四种RAID为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1.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1)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2)要求至少两个磁盘。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2.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RAID1最少要两块硬盘才能实现。3.RAID 0+1(RAID 10):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RAID0+1至少需要4块盘。4.RAID 5是校验方式。(1)RAID 5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至少需要3块盘。(2)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3)因此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扩展资料一、概念1.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2.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3.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du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4.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t,许多独立的磁盘组。5.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余地)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6.RAID可以充分发 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二、分类1.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1)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交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2)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3)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因此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三、原理1.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2.和当时PC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内部为加快与主机交互速度,都带有一定量的缓冲存储器。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交互,缓存与具体的磁盘交互数据。3.在应用中,有部分常用的数据是需要经常读取的,磁盘阵列根据内部的算法,查找出这些经常读取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加快主机读取这些数据的速度。4.而对于其他缓存中没有的数据,主机要读取,则由阵列从磁盘上直接读取传输给主机。对于主机写入的数据,只写在缓存中,主机可以立即完成写操作。然后由缓存再慢慢写入磁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磁盘阵列
2023-07-16 03:27:041

raid5 和raid50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分析如下:raid50细分析就是 先把12个磁盘分两份,1——6做个raid5一 7——12做个raid5二 然后两个raid5卷相当于两块大磁盘了,他们之间做成raid0。就是两个raid5卷内数据总是把一个文件分割的两份,分别写入这两个raid5内。有两个raid5卷,他们之间以raid0模式工作,每个raid5卷有自己的校验盘,这样总共需要2个校验盘。就损失两块磁盘的容量。由于raid5允许一个磁盘挂掉,而有两个raid5卷,这样就允许两个raid5卷内,都可以坏一块磁盘。整个raid50卷就可以坏两块磁盘。但是不允许一个raid5卷内坏两块磁盘,两块损坏的磁盘是分别出现在raid5一 raid5二内的。
2023-07-16 03:27:242

两块硬盘能组成RAID 5吗?如何设置?

不能,最少要3块硬盘
2023-07-16 03:28:524

简谈RAID0+1和RAID5的区别和优缺点

RAID 0: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RAID0实现了带区组,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实现容易。它的缺点是它没有数据差错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即使其它盘上的数据正确也无济于事了。不应该将它用于对数据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果用户进行图象(包括动画)编辑和其它要求传输比较大的场合使用RAID0比较合适。同时,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2。RAID 1:镜象结构对于使用这种RAID1结构的设备来说,RAID控制器必须能够同时对两个盘进行读操作和对两个镜象盘进行写操作。通过下面的结构图您也可以看到必须有两个驱动器。因为是镜象结构在一组盘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镜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它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每读一次盘只能读出一块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块传送速率与单独的盘的读取速率相同。因为RAID1的校验十分完备,因此对系统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的RAID功能由软件实现,而这样的实现方法在服务器负载比较重的时候会大大影响服务器效率。当您的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时,如进行数据统计,那么使用RAID1比较合适。而且RAID1技术支持“热替换”,即不断电的情况下对故障磁盘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只要从镜像盘上恢复数据即可。当主硬盘损坏时,镜像硬盘就可以代替主硬盘工作。镜像硬盘相当于一个备份盘,可想而知,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带来的后果是硬盘容量利用率很低,只有50%,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 RAID2:带海明码校验从概念上讲,RAID 2 同RAID 3类似, 两者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 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然而RAID 2 使用一定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 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下图左边的各个磁盘上是数据的各个位,由一个数据不同的位运算得到的海明校验码可以保存另一组磁盘上,具体情况请见下图。由于海明码的特点,它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校正,以保证输出的正确。它的数据传送速率相当高,如果希望达到比较理想的速度,那最好提高保存校验码ECC码的硬盘,对于控制器的设计来说,它又比RAID3,4或5要简单。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也一样,要利用海明码,必须要付出数据冗余的代价。输出数据的速率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相等。 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这种校验码与RAID2不同,只能查错不能纠错。它访问数据时一次处理一个带区,这样可以提高读取和写入速度。校验码在写入数据时产生并保存在另一个磁盘上。需要实现时用户必须要有三个以上的驱动器,写入速率与读出速率都很高,因为校验位比较少,因此计算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少。用软件实现RAID控制将是十分困难的,控制器的实现也不是很容易。它主要用于图形(包括动画)等要求吞吐率比较高的场合。不同于RAID 2,RAID 3使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 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4: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在图上可以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一竖条。它的特点的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RAID 3 与RAID 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6: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名字很长,但是如果看到图,大家立刻会明白是为什么,请注意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而pA代表数据块A的奇偶校验值。它是对RAID5的扩展,主要是用于要求数据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当然了,由于引入了第二种奇偶校验值,所以需要N+2个磁盘,同时对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写入速度也不好,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我想除了军队没有人用得起这种东西。 RAID7: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RAID7所有的I/O传送均是同步进行的,可以分别控制,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性,提高系统访问数据的速度;每个磁盘都带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任何实时操作芯片,达到不同实时系统的需要。允许使用SNMP协议进行管理和监视,可以对校验区指定独立的传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连接多台主机,因为加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当多用户访问系统时,访问时间几乎接近于0。由于采用并行结构,因此数据访问效率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它引入了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这有利有弊,因为一旦系统断电,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当然了,这么快的东西,价格也非常昂贵。 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这种结构无非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因为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因此可以相互补充,达到既高效又高速还可以的目的。大家可以结合两种结构的优点和缺点来理解这种新结构。这种新结构的价格高,可扩充性不好。主要用于容易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错控制的数据库中。 RAID53:高效数据传送磁盘结构越到后面的结构就是对前面结构的一种重复和再利用,这种结构就是RAID3和带区结构的统一,因此它速度比较快,也有容错功能。但价格十分高,不易于实现。这是因为所有的数据必须经过带区和按位存储两种方法,在考虑到效率的情况下,要求这些磁盘同步真是不容易。RAID0+1: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即RAID0+1。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要求至少4个硬盘才能作成RAID0+1。 JBOD模式JBOD通常又称为Span。它是在逻辑上将几个物理磁盘一个接一个连起来, 组成一个大的逻辑磁盘。JBOD不提供容错,该阵列的容量等于组成Span的所有磁盘的容量的总和。JBOD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RAID的范围。不过现在很多IDE RAID控制芯片都带着种模式,JBOD就是简单的硬盘容量叠加,但系统处理时并没有采用并行的方式,写入数据的时候就是先写的一块硬盘,写满了再写第二块硬盘……我们能够用得上的IDE RAID上面是对RAID原理的叙述,而我们Pcfans最关心的是RAID的应用。我们日常使用IDE硬盘,而且很容易买到IDE RAID卡和集成RAID芯片的主板。所以跟我们最贴近的是IDE RAID。限于应用级别很低,IDE RAID多数只支持RAID 0,RAID 1,RAID 0+1,JBOD模式。
2023-07-16 03:29:201

4硬盘RAID5和3硬盘RAID5 区别

2023-07-16 03:29:302

一个raid5最多支持多少块硬盘

Raid5最少的硬盘数是3个,如果说是最多可以使用多少个硬盘来做的话,这还没什么限制,若果你的阵列卡和主板都支持的话就可以做很多!不过对于Raid5来说性能最好的时候是不要超过7个!如果你有很多硬盘要做Raid5的话,建议你分开多个Raid5来做!而且最好是多留一个盘来做HotSpace热备盘!是在每一块盘里预留一点空间来存储Raid数据的,当一块盘坏掉的时候就会用这点空间来存储坏盘的数据!分区就跟我们平常的分法一样的!常见RAID级别简介—RAID-5(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RAID5也被叫做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每个条带上都有相当于一个“块”那么大的地方被用来存放奇偶位。—RAID5把奇偶位信息也分布在所有的磁盘上。尽管有一些容量上的损失,但是RAID5却能提供较为完美的整体性能,因而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磁盘阵列方案。—它适合于输入/输出密集、高读/写比率的应用程序,如事务处理等。—为了具有RAID5级的冗余度,我们需要至少三个磁盘组成的磁盘阵列。
2023-07-16 03:29:501

raid1和raid5之间有什么区别?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余地)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虽然这样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以四块80GB容量的硬盘来讲,可利用的磁盘空间仅为160GB。另外,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 RAID 1主要是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就显得很有必要。 RAID5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RAID 3 与RAID 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1和RAID5的区别 1、读写方面:RAID1读和单个磁盘没有区别,写则需要两边都写;RAID5读性能最好,写性能小于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所以RAID1适合读操作多的情景,而RAID5适合写操作多的情景。 2、安全性:RAID1高于RAID5。 3、磁盘利用率:RAID5高于RAID1。 4、成本:RAID1高于RAID5。 5、应用方面:RAID1适合存放重要数据;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方案。
2023-07-16 03:29:571

raid10和raid5的区别

RAID10与RAID5的异同比较 从一个普通应用来讲,要求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IO性能同时也要求对数据安全做好保护工作,所以raid10和raid5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单纯的谈论不同raid级别的优缺是不切实际的,raid只有和磁盘结合才是完整的阵列。 下面从IO性能,数据重构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结合磁盘现状来分析两种技术的差异。 IO的性能: 读操作上raid10和raid5是相当的, 对于RAID-5 在一些很小数据的写操作(如比每个条带还小的小数据)需要2 个读、2 个写,还有2 个XOR 操作,对于单个用户的写操作,在新数据应用之前必须将老的数据从校验盘中移除,整个的执行过程是这样:读出旧数据,旧数据与新数据做XOR,并创建一个即时的值,读出旧数据的校验信息,将即时值与校验数据进行XOR,最后写下新的校验信息。为了减少对系统的影响,大多数的RAID5 都读出并将整个条带(包括校验条带)写入缓存,执行2 个XOR 操作,然后发出并行写操作(通常对整个条带),即便了进行了上述优化,系统仍然需要为这种写操作进行额外的读和XOR操作。小量写操作困难使得RAID-5 技术很少应用于密集写操作的场合,如回滚字段及重做同志。当然,也可以将存储系统的条带大小定义为经常读写动作的数据大小,使之匹配,但这样会限制系统的灵活性,也不适用于企业中其它的应用。 对于raid10,由于不存在数据校验,每次写操作只是单纯的执行写操作。应此在写性能上raid10要好于raid5。 数据重构: 对于raid10,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进行数据重构的操作只是复制一个新磁盘,如果假定磁盘的容量为250G,那么复制的数据量为250G。 对于raid5的存储阵列,则需要从每块磁盘中读取数据,经过重新计算得到一块硬盘的数据量,如果raid5是以4+1的方式组建,每块磁盘的容量也为250G,那么,需要在剩余的4个磁盘中读出总共是1000G的数据量计算得出250G的数据。从这点来看,raid5在数据重构上的工作负荷和花费的时间应该远大于raid10,负荷变大将影响重构期间的性能,时间长意味再次出现数据损坏的可能性变大。 数据安全保护: raid10系统在已有一块磁盘失效的情况下,只有出现该失效盘的对应镜像盘也失效,才会导致数据丢失。其他的磁盘失效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情况。 Raid5系统在已有一块磁盘失效的情况下,只要再出现任意的一块磁盘失效,都将导致数据丢失。 从综合来看,raid10和raid5系统在出现一块磁盘失效后,进行数据重构时,raid5需耗费的时间要比raid10长,同时重构期间系统负荷上raid5要比raid10高,同时raid5出现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要比raid10高,因此,数据重构期间,raid5系统的可靠性远比raid10来的低。 Raid5在磁盘空间率用率上比raid10高,raid5的空间利用率是(N-1)/ N (N为阵列的磁盘数目),而raid10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仅为50%。 但是结合磁盘来考虑,今天的硬盘厂商所生产的ATA硬盘的质量已经可以承担企业级的应用,并且,容量的增加幅度相当大,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单个磁盘400G的存储容量。SCSI硬盘由于要求高转速而使用小直径盘片,容量的增加相对缓慢。ATA磁盘相对SCSI磁盘拥有成本也要小很对, 应此,在一些IO要求非常高的应用中,raid5结合SCSI磁盘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他应用中采用大容量的ATA硬盘结合raid10,既降低了raid10的为获得一定的存储空间必须采用双倍磁盘空间的拥有成本,又避免了raid5相对raid10的各种缺点。 在企业应用中,raid10结合ATA磁盘意味着一个更好的选择。
2023-07-16 03:30:061

RAID5最少要用几块硬盘?

容错性:有冗余类型:奇偶校验热备盘选项:有读性能:高随机写性能:低连续写性能:低需要的磁盘数:三个或更多可用容量:(n-1)/n的总磁盘容量(n为磁盘数)典型应用:随机数据传输要求安全性高,如金融、数据库、存储等。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以四个硬盘组成的RAID5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4所示:图中,P0为D0,D1和D2的奇偶校验信息,其它以此类推。由图中可以看出,RAID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5可以理解为是RAID0和RAID1的折衷方案。RAID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5具有和RAID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2023-07-16 03:30:163

简述raid0 raid1 raid5 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 结构。RAID 0 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 0 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RAID 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 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1 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 ,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镜象结构,类似于备份模式,一个数据被复制到两块硬盘上。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因为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因此可以相互补充。主要用于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错控制的数据库中。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支持一块盘掉线后仍然正常运行。请参考《Linux就该这么学》使用RAID硬盘技术章节。
2023-07-16 03:30:231

RAID0,RAID1和RAID5有什么区别和原理?

给你来个简洁点的回答——————————————————————————————————————RAID 0最少需要两块磁盘数据条带式分布没有冗余,性能较差(不存储镜像、校验信息)不能用于对数据安全性高的场合RAID 1最少需要两块磁盘提供数据冗余性能比较好RAID 5最少需要三块磁盘数据条带式分布以奇偶校验作冗余适合多读少写的情景,是性能与数据冗余最佳的折中方案RAID 6RAID 5 的升级版最少四块磁盘安全性比RAID 5 高RAID 10(又叫RAID 1+0)最少四块磁盘先按RAID 0 分为两组,在分别对两组按RAID 1 方式镜像兼顾冗余(提供镜像存储)和性能(数据条带式分布)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常见
2023-07-16 03:30:332

分别说明你什么是raid0 raid1 raid5

我来说个简单的:raid0 就是把多个(最少2个)硬盘合并成1个逻辑盘使用,数据读写时对各硬盘同时操作,不同硬盘写入不同数据,速度快。raid1就是同时对2个硬盘读写(同样的数据)。强调数据的安全性。比较浪费。raid5也是把多个(最少3个)硬盘合并成1个逻辑盘使用,数据读写时会建立奇偶校验信息,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相当于raid0和raid1的综合。raid10就是raid1+raid0,比较适合速度要求高,又要完全容错,当然¥也很多的时候。最少需要4块硬盘(注意:做raid10时要先作RAID1,再把数个RAID1做成RAID0,这样比先做raid0,再做raid1有更高的可靠性)
2023-07-16 03:30:421

几块硬盘做RAID5最后的实际容量怎么计算?

硬盘柡注的1G容量=1,000,000,000系统(RAID磁盘)的1G容量=1024*1024*1024RAID5磁盘容量=单个硬盘容量*(N-1),N>=37块146G硬盘组RAID5磁盘后的容量=(7-1)*146G/1.024/1.024/1.024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目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500G~2T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行换算的。 硬盘是个人电脑中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决定着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这也就是用户购买硬盘所首先要注意的参数之一。
2023-07-16 03:31:031

raid5 需要几块硬盘?

n块,n大于等于3
2023-07-16 03:31:133

三个硬盘如何做raid5

在Raid卡配置界面里做
2023-07-16 03:31:234

RAID0,RAID1,RAID5,RAID0+1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Raid0Raid0是所有raid中存储性能最强的阵列形式。其工作原理就是在多个磁盘上分散存取连续的数据,这样,当需要存取数据是多个磁盘可以并排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但是不具备容错能力,适用于低成本、低可靠性的台式系统。Raid1又称镜像盘,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采用镜像容错来提高可靠性,具有raid中最高的数据冗余能力。存数据时会将数据同时写入镜像盘内,读取数据则只从工作盘读出。发生故障时,系统将从镜像盘读取数据,然后再恢复工作盘正确数据。这种阵列方式可靠性极高,但是其容量会减去一半。广泛用于数据要求极严的应用场合,如商业金融、档案管理等领域。只允许一颗硬盘出故障。Raid0+1将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在一起,兼顾两者的优势。在数据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能提供较强的存储性能。不过至少要求4个或以上的硬盘,也只运行一个磁盘出错。是一种高成本、高可靠性、高存储性能的三高阵列技术。Raid5Raid5可以看成是Raid0+1的低成本方案。采用循环偶校验独立存取的阵列方式。将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分布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当其中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磁盘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 重新恢复/生成丢失的数据而不影响数据的可用性。至少需要3个或以上的硬盘。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操作。成本稍高、储存新强、可靠性强的阵列方式。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2023-07-16 03:31:481

Raid5最多可以坏几块盘?

你好,如果那个1是指热备,那么可以分别损坏2块盘,也就是说先坏一块,同步完成后,可以再坏一块,而不丢失数据。如果raid5的成员同时损坏两块盘,raid5会崩溃。
2023-07-16 03:31:572

RAID10的写性能真与RAID5有什么区别?

这个要看你怎么去比了。如果只看盘的数量的话,RAID 5能提供的写性能是不逊于RAID 10的。4盘的RAID 10能提供2盘的写性能,而RAID 5能提供3盘的写性能。不过,RAID 5的校验机制,导致了额外的IO和CPU使用,而且RAID 5组内盘越多,这个花费就越高。但从盘数来看,RAID 5的写性能是不弱于RAID 10的。但是,RAID很重要的指标是可靠性。4盘RAID 5只能允许单盘故障;而4盘RAID 10,可以允许对柜盘2块故障,可靠性比RAID 5要高。RAID 10可以随盘数上升提高容错,而RAID 5不行,而且IO和CPU的额外开销还陡增。从可靠性、冗余角度来看,达到同样的可靠性,RAID 10的写性能比RAID 5高。再看特殊情况下。如果有坏盘了,且无热备,RAID 5的IO和CPU性能均狂跌,因为数据不完整,在某些特殊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实现即时重构数据进驻内存,保障业务运行,但此时的性能已经烂到无以复加。而RAID 10是条带化+镜像,坏盘影响读性能,不影响写性能,而且无需重构,此时的读写性能,RAID 10完爆RAID 5。
2023-07-16 03:32:151

RAID 5 速度是怎么计算的

速度不会提高一倍的。在写入过程中,RAID5会进行校验耗费时间。校验的速度取决于RAID卡的芯片型号及缓存。比如dell服务器H310卡,支持raid5,但是没有缓存。所以读写速度提升相当有限,和单块盘的写入速度差不多。读取速度就快多了。你用3个速度是100M/s 的1T硬盘组 RAID 5,最大也达不到200M/s。如果raid卡垃圾,速度也就100M出头。
2023-07-16 03:32:222

win10软raid5写入速度

八十。四盘raid5,写入速度在七八十,是由该产品公司介绍得知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023-07-16 03:32:291

raid5怎么做

把硬盘插好,开机按热键进入raid控制界面(开机时有提示,一般是ctrl+a、ctrl+h、ctrl+i等)。在配置界面中把3块硬盘做成raid5,划分逻辑驱动器(逻辑驱动器在操作系统看来就是硬盘),重启机器,安装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先在bios中设定启动设备)。提示几点:1、你的3块硬盘在做raid时,上面的数据都会被清空;2、3块硬盘做raid5的话,最终的容量是最小那块盘的容量*2;3、绝大部分主板都不能用ide硬盘组raid;4、如果是intel主板,可以考虑使用intel matrix raid技术来组建raid,方式更灵活;5、亦可以考虑使用软raid(windows和linux都有相应的功能),方式也很灵活;6、如果主板没有集成raid控制器,可以购买raid卡来组建raid;7、使用raid过程中,一旦raid阵列报警,最佳的解决办法是立刻购买新的硬盘把报警的硬盘更换,而不是到知道上来提问,切记切记!!8、请认真阅读你的raid控制器的技术手册(如果是集成raid,应该在主板说明书中);9、你确定自己真的需要使用rarid么?另外给个详细的参考:http://hi.baidu.com/xiaohongsan/blog/item/ebbc1d52311c42080cf3e3f5.html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
2023-07-16 03:32:393

RAID5的好处有哪些?

RAID 5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 5的好处是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支持在一块盘离线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正常访问,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RAID 5的缺点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扩展资料:在RAID 5级别基础上改进得到了RAID 5E,与RAID 5类似,数据的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各硬盘上,但是,在每个硬盘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最多允许两块物理硬盘出现故障。RAID 5E和RAID 5加一块热备盘差不多,由于RAID 5E是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的硬盘上,性能会比RAID5 加一块热备盘要好。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有故障硬盘上的数据会被压缩到其它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逻辑盘保持RAID 5级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5
2023-07-16 03:32:581

RAID 5的作用,好处,缺点

RAID 5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 5的好处是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支持在一块盘离线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正常访问,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RAID 5的缺点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扩展资料:在RAID 5级别基础上改进得到了RAID 5E,与RAID 5类似,数据的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各硬盘上,但是,在每个硬盘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最多允许两块物理硬盘出现故障。RAID 5E和RAID 5加一块热备盘差不多,由于RAID 5E是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的硬盘上,性能会比RAID5 加一块热备盘要好。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有故障硬盘上的数据会被压缩到其它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逻辑盘保持RAID 5级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5
2023-07-16 03:33:151

RAID5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你的问题如下:RAID 5 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RAID 5 至少需要三个磁盘驱动器,但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通常会有更多磁盘驱动器。1、RAID 5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数据冗余功能。具体而言,RAID 5 将数据划分成多个块,然后将每个块与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如果其中一个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系统可以使用奇偶校验信息来重建数据,从而实现数据恢复。2、RAID 5 还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取性能。当系统需要读取数据时,它可以从多个磁盘上同时读取数据块,从而加快读取速度。
2023-07-16 03:33:302

RAID5阵列分区方法是什么?

首先建议:通常正常的方式是两个硬盘做raid0或者raid1,用于做启动分区,目的是为了使启动更快,或者更具备容错性。然后用其余的4个硬盘做raid5,来保障数据的安全,通常这个分区是越大越好。这样可以确保数据读写不会受系统繁忙影响。即便系统失效,数据完好保存,重装系统,数据仍然可以挂载起来。--------------如果在已经做好的raid5上分区,raid5已经将3个物理硬盘分成逻辑的3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存储1/3的数据。另外一个硬盘做效验。当你格式化整个硬盘的时候,总有一个硬盘在做效验,总有一个硬盘负责保护所有数据(在综合1/3+1/3+1/3的数据),也就是效验的那个硬盘。换句话说,已经正常的raid5无法再做这样的操作了。建议做raid5的时候将所有分区做好,不要等系统数据一切完成再做分区。关于你提到的无盘性能,还是如上建议,要将操作系统分开数据会更好一些。因为很简单,读取数据频繁造成操作系统反应慢,操作系统慢,循环又恶化数据的读取速度。况且如果分区太多,理论上数据需要在9个区1个逻辑硬盘进行同步效验,以及读写。负担还是会比较重。
2023-07-16 03:34:011

raid5的作用是什么?

RAID 5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 5的好处是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支持在一块盘离线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正常访问,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RAID 5的缺点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扩展资料:在RAID 5级别基础上改进得到了RAID 5E,与RAID 5类似,数据的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各硬盘上,但是,在每个硬盘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最多允许两块物理硬盘出现故障。RAID 5E和RAID 5加一块热备盘差不多,由于RAID 5E是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的硬盘上,性能会比RAID5 加一块热备盘要好。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有故障硬盘上的数据会被压缩到其它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逻辑盘保持RAID 5级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5
2023-07-16 03:34:081

RAID5的作用是什么?

RAID 5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 5的好处是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支持在一块盘离线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正常访问,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RAID 5的缺点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扩展资料:在RAID 5级别基础上改进得到了RAID 5E,与RAID 5类似,数据的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各硬盘上,但是,在每个硬盘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最多允许两块物理硬盘出现故障。RAID 5E和RAID 5加一块热备盘差不多,由于RAID 5E是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的硬盘上,性能会比RAID5 加一块热备盘要好。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有故障硬盘上的数据会被压缩到其它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逻辑盘保持RAID 5级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5
2023-07-16 03:34:231

RAID5 是如何进行数据恢复的?

恢复方法可以参考下面:RAID5是条带化的,对于一个3块盘的RAID5,在一个条带中有两块盘提供数据块D1,D2,另一块盘提供校验块P。当用户写入数据D1和D2时,P由D1和D2异或计算而得。P = D1 xor D2。比如当D1所在的盘损坏,则D1的数据可由P与D2异或计算而得(D1 = P xor D2)。所以RAID5只能允许一块盘损坏,2块就恢复不了了,RAID6倒是能恢复2块。扩展资料: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因此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5
2023-07-16 03:36:131

raid5怎么做?

把硬盘插好,开机按热键进入raid控制界面(开机时有提示,一般是ctrl+a、ctrl+h、ctrl+i等)。在配置界面中把3块硬盘做成raid5,划分逻辑驱动器(逻辑驱动器在操作系统看来就是硬盘),重启机器,安装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先在bios中设定启动设备)。提示几点:1、你的3块硬盘在做raid时,上面的数据都会被清空;2、3块硬盘做raid5的话,最终的容量是最小那块盘的容量*2;3、绝大部分主板都不能用ide硬盘组raid;4、如果是intel主板,可以考虑使用intel matrix raid技术来组建raid,方式更灵活;5、亦可以考虑使用软raid(windows和linux都有相应的功能),方式也很灵活;6、如果主板没有集成raid控制器,可以购买raid卡来组建raid;7、使用raid过程中,一旦raid阵列报警,最佳的解决办法是立刻购买新的硬盘把报警的硬盘更换,而不是到知道上来提问,切记切记!!8、请认真阅读你的raid控制器的技术手册(如果是集成raid,应该在主板说明书中);9、你确定自己真的需要使用rarid么?另外给个详细的参考:http://hi.baidu.com/xiaohongsan/blog/item/ebbc1d52311c42080cf3e3f5.html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
2023-07-16 03:36:291

请写出RAID5和RAID1区别?

您好:简单点给您说下~RAID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才可以做,允许一块盘损坏后还能把数据恢复过来,总的容量是 您所有的硬盘的数量减去一 再乘以其中容量最小的一个盘(建议使用容量和型号都一样的硬盘做)RAID1是数据备份,需要两块硬盘,就是所有的数据两块硬盘中都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一块硬盘的容量,但是坏了一块还有一块盘的数据还在,安全性较高。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百度HI我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2023-07-16 03:37:064

关于raid10和raid5??

RAID10与RAID5的异同比较 从一个普通应用来讲,要求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IO性能同时也要求对数据安全做好保护工作,所以raid10和raid5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单纯的谈论不同raid级别的优缺是不切实际的,raid只有和磁盘结合才是完整的阵列。 下面从IO性能,数据重构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结合磁盘现状来分析两种技术的差异。 IO的性能: 读操作上raid10和raid5是相当的, 对于RAID-5 在一些很小数据的写操作(如比每个条带还小的小数据)需要2 个读、2 个写,还有2 个XOR 操作,对于单个用户的写操作,在新数据应用之前必须将老的数据从校验盘中移除,整个的执行过程是这样:读出旧数据,旧数据与新数据做XOR,并创建一个即时的值,读出旧数据的校验信息,将即时值与校验数据进行XOR,最后写下新的校验信息。为了减少对系统的影响,大多数的RAID5 都读出并将整个条带(包括校验条带)写入缓存,执行2 个XOR 操作,然后发出并行写操作(通常对整个条带),即便了进行了上述优化,系统仍然需要为这种写操作进行额外的读和XOR操作。小量写操作困难使得RAID-5 技术很少应用于密集写操作的场合,如回滚字段及重做同志。当然,也可以将存储系统的条带大小定义为经常读写动作的数据大小,使之匹配,但这样会限制系统的灵活性,也不适用于企业中其它的应用。 对于raid10,由于不存在数据校验,每次写操作只是单纯的执行写操作。应此在写性能上raid10要好于raid5。 数据重构: 对于raid10,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进行数据重构的操作只是复制一个新磁盘,如果假定磁盘的容量为250G,那么复制的数据量为250G。 对于raid5的存储阵列,则需要从每块磁盘中读取数据,经过重新计算得到一块硬盘的数据量,如果raid5是以4+1的方式组建,每块磁盘的容量也为250G,那么,需要在剩余的4个磁盘中读出总共是1000G的数据量计算得出250G的数据。从这点来看,raid5在数据重构上的工作负荷和花费的时间应该远大于raid10,负荷变大将影响重构期间的性能,时间长意味再次出现数据损坏的可能性变大。 数据安全保护: raid10系统在已有一块磁盘失效的情况下,只有出现该失效盘的对应镜像盘也失效,才会导致数据丢失。其他的磁盘失效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情况。 Raid5系统在已有一块磁盘失效的情况下,只要再出现任意的一块磁盘失效,都将导致数据丢失。 从综合来看,raid10和raid5系统在出现一块磁盘失效后,进行数据重构时,raid5需耗费的时间要比raid10长,同时重构期间系统负荷上raid5要比raid10高,同时raid5出现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要比raid10高,因此,数据重构期间,raid5系统的可靠性远比raid10来的低。 Raid5在磁盘空间率用率上比raid10高,raid5的空间利用率是(N-1)/ N (N为阵列的磁盘数目),而raid10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仅为50%。 但是结合磁盘来考虑,今天的硬盘厂商所生产的ATA硬盘的质量已经可以承担企业级的应用,并且,容量的增加幅度相当大,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单个磁盘400G的存储容量。SCSI硬盘由于要求高转速而使用小直径盘片,容量的增加相对缓慢。ATA磁盘相对SCSI磁盘拥有成本也要小很对, 应此,在一些IO要求非常高的应用中,raid5结合SCSI磁盘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他应用中采用大容量的ATA硬盘结合raid10,既降低了raid10的为获得一定的存储空间必须采用双倍磁盘空间的拥有成本,又避免了raid5相对raid10的各种缺点。 在企业应用中,raid10结合ATA磁盘意味着一个更好的选择。
2023-07-16 03:37:472

raid3 raid5 区别

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这个在百度词条里头RAID 很详细 想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去看看
2023-07-16 03:37:562

raid5 需要几块硬盘?

至少3块RAID0和RAID1都至少需要2块RAID0+1至少需要4块。RAID3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块磁盘存放校验数据。RAID至少需要3块
2023-07-16 03:38:043

为什么RAID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

还有为什么RAID5的容量会少一块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硬盘容量不一样大的磁盘可以做RAID5吗?A:1. RAID5的存储机制是两块存数据,一块存另外两块硬盘的交易校验结果,就好像最简单的数学题,1+2=3,当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数时,就可以通过逆推,找到第三个数。RAID5的建立后,坏掉一块硬盘,可以通过另外两块硬盘的数据算出第三块的,所以至少要3块。2. 第一RAID5 是用XOR效验来作的 1+2=3 如果少了其中一位数等式能成立吗其中1 和 2 是数据 3就是效验码 + 号是计算格式如果其中2 那个数据丢失了 阵列卡可以通过 3-1=2 “计算出2”的那个数据所以当RAID 5其中一个硬盘出问题了 系统虽然可以运行。。但速 度会很慢。。因为在不断“计算”3-1 第二 因为有个效验数据 要占用等式中 一个盘位第三 硬盘容量不一样大 可以作RAID5 但容量以最小的那个磁盘来算。。。二个盘可以作RAID 1或0 3. 因为raid5=raid1+raid0!一块做备份的!2块做raid5 那还不如做raid1呢 那就失去做raid5的意义了 你要知道就是因为raid1太浪费硬盘 才会有raid5的4. raid5是一种旋转奇偶校验独立存取的阵列方式,它与RAID3,RAID4不同的是没有固定的校验盘,而是按某种规则把奇偶校验信息均匀地分布在阵列所属的硬盘上,所以在每块硬盘上,既有数据信息也有校验信息。这一改变解决了争用校验盘的问题,使得在同一组内并发进行多个写操作。所以RAID5即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操作,也适用于各种事务处理,它是一种快速、大容量和容错分布合理的磁盘阵列。当有N块阵列盘时,用户空间为N-1块盘容量。
2023-07-16 03:38:251

三块硬盘做个RAID5,拔下来以后忘记顺序,是否影响数据?

影响数据。在你不能确定卡的类型时,千万不能插回。有些raid卡是不认盘序的,因为raid信息写在盘上。有些raid卡是认盘序的,raid信息是以硬盘端口号为准的,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插回的,插回数据就全完了。当然也有盘上有raid信息,卡上也有raid信息,这种情况下插回去,raid失败,数据不会破坏,但是不能读盘。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2023-07-16 03:38:341

RAID0,RAID1,RAID5什么区别?

1,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盘的利用率却只有50%,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2,从概念上讲,RAID 2 同RAID 3类似, 两者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 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3.使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 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4,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在图上可以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一竖条。它的特点的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5,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Raid 5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AID 5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单独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硬盘上。这样,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硬盘的利用率为n-1。 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
2023-07-16 03:38:571

我想做RAID 5怎么做

您好:您的问题好像有点简单,您可以具体说明是什么机器型号的。
2023-07-16 03:39:073

简述raid0raid1raid5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RAID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RAID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镜象结构,类似于备份模式,一个数据被复制到两块硬盘上。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因为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因此可以相互补充。主要用于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错控制的数据库中。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支持一块盘掉线后仍然正常运行。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去看看《Linux就该这么学》这本书,非常适合新手学习Linux。
2023-07-16 03:39:251

RAID 5 和热备盘的关系?RAID 5 需要热备盘吗

热备盘是你自己的选择,可以有也可以不要,也可以选择要几块。热备盘的作用是当系统里有一块硬盘失效后,会自动将热备盘顶替那块坏盘加入阵列。
2023-07-16 03:39:353

服务器报警做的RAID5,可能是硬盘坏了一块,如何解决?

建议还是找服务器的售后人员其实挺简单的进到bios的raid控制那里会显示raid里面还剩那些硬盘然后换个上去再进bios的raid控制应该有选fix之类的选项
2023-07-16 03:39:522

raid5和raid10哪个好

RAID10与RAID5的异同比较 从一个普通应用来讲,要求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IO性能同时也要求对数据安全做好保护工作,所以raid10和raid5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单纯的谈论不同raid级别的优缺是不切实际的,raid只有和磁盘结合才是完整的阵列。 下面从IO性能,数据重构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结合磁盘现状来分析两种技术的差异。 IO的性能: 读操作上raid10和raid5是相当的, 对于RAID-5 在一些很小数据的写操作(如比每个条带还小的小数据)需要2 个读、2 个写,还有2 个XOR 操作,对于单个用户的写操作,在新数据应用之前必须将老的数据从校验盘中移除,整个的执行过程是这样:读出旧数据,旧数据与新数据做XOR,并创建一个即时的值,读出旧数据的校验信息,将即时值与校验数据进行XOR,最后写下新的校验信息。为了减少对系统的影响,大多数的RAID5 都读出并将整个条带(包括校验条带)写入缓存,执行2 个XOR 操作,然后发出并行写操作(通常对整个条带),即便了进行了上述优化,系统仍然需要为这种写操作进行额外的读和XOR操作。小量写操作困难使得RAID-5 技术很少应用于密集写操作的场合,如回滚字段及重做同志。当然,也可以将存储系统的条带大小定义为经常读写动作的数据大小,使之匹配,但这样会限制系统的灵活性,也不适用于企业中其它的应用。 对于raid10,由于不存在数据校验,每次写操作只是单纯的执行写操作。应此在写性能上raid10要好于raid5。 数据重构: 对于raid10,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进行数据重构的操作只是复制一个新磁盘,如果假定磁盘的容量为250G,那么复制的数据量为250G。 对于raid5的存储阵列,则需要从每块磁盘中读取数据,经过重新计算得到一块硬盘的数据量,如果raid5是以4+1的方式组建,每块磁盘的容量也为250G,那么,需要在剩余的4个磁盘中读出总共是1000G的数据量计算得出250G的数据。从这点来看,raid5在数据重构上的工作负荷和花费的时间应该远大于raid10,负荷变大将影响重构期间的性能,时间长意味再次出现数据损坏的可能性变大。 数据安全保护: raid10系统在已有一块磁盘失效的情况下,只有出现该失效盘的对应镜像盘也失效,才会导致数据丢失。其他的磁盘失效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情况。 Raid5系统在已有一块磁盘失效的情况下,只要再出现任意的一块磁盘失效,都将导致数据丢失。 从综合来看,raid10和raid5系统在出现一块磁盘失效后,进行数据重构时,raid5需耗费的时间要比raid10长,同时重构期间系统负荷上raid5要比raid10高,同时raid5出现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要比raid10高,因此,数据重构期间,raid5系统的可靠性远比raid10来的低。 Raid5在磁盘空间率用率上比raid10高,raid5的空间利用率是(N-1)/ N (N为阵列的磁盘数目),而raid10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仅为50%。 但是结合磁盘来考虑,今天的硬盘厂商所生产的ATA硬盘的质量已经可以承担企业级的应用,并且,容量的增加幅度相当大,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单个磁盘400G的存储容量。SCSI硬盘由于要求高转速而使用小直径盘片,容量的增加相对缓慢。ATA磁盘相对SCSI磁盘拥有成本也要小很对, 应此,在一些IO要求非常高的应用中,raid5结合SCSI磁盘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他应用中采用大容量的ATA硬盘结合raid10,既降低了raid10的为获得一定的存储空间必须采用双倍磁盘空间的拥有成本,又避免了raid5相对raid10的各种缺点。 在企业应用中,raid10结合ATA磁盘意味着一个更好的选择。
2023-07-16 03:40:022

RAID1与RAID5的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1、数据安全性不同。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盘的利用率却只有50%,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2、概念不同。从概念上讲,RAID 2 同RAID 3类似, 两者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 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3、校验信息方式不同。使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 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4、数据访问方式不同。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在图上可以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一竖条。它的特点的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5、读出效率不同。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Raid 5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AID 5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单独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硬盘上。扩展资料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交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因此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AID
2023-07-16 03:40:091

请教:raid5怎么分区

如果在已经做好的raid5上分区,raid5已经将3个物理硬盘分成逻辑的3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存储1/3的数据。另外一个硬盘做效验。当你格式化整个硬盘的时候,总有一个硬盘在做效验,总有一个硬盘负责保护所有数据(在综合1/3+1/3+1/3的数据),也就是效验的那个硬盘。换句话说,已经正常的raid5无法再做这样的操作了。建议做raid5的时候将所有分区做好,不要等系统数据一切完成再做分区。在安装系统时注意下方的提示,按F6进行配置RAID
2023-07-16 03:40:251

华为服务器配置没有raid5选项

华为服务器配置没有raid5选项1.开机根据屏幕提示按ctrl+R进入raid设置界面2.光标移动到sas3108(bus0x01?)上按F23.选择raid等级,然后使用tab键切换到右侧按enter选择所有硬盘(硬盘被选中后在前方的复选框中会出现一个x表示选中这块硬盘了)。 之后到basic-settings中设置,这里我首先切换单位从TB切换到GB,然后设定一个1024GB的空间,并没有全用所有的空间,剩下的空间还可以做成一个盘,同样做raid54.用剩下的硬盘容量做另外一个raid5
2023-07-16 03: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