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大家有没有听过 GMO 和allergens statement?

2023-07-22 02:05:34
共1条回复
西柚不是西游

GMO CERTIFICATE To whom it may concern:We hereby certify that the product 填产品英文名称 produced by us do not contain and are not manufactured using raw materials, reagents organization from GM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or GMO derived product. 公司名称等落款

相关推荐

公司GMO成员中的GMO什么意思,谢谢!!

网址
2023-07-21 20:09:313

GMO什么意思?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o这是一个英文的缩略语,其意思就是经过DNA人工修改后的物体。比方说市场上买的一部分玉米,西红柿。最好的例子就是无籽西瓜!!!!呵呵 希望能够帮助你, 谢谢!
2023-07-21 20:09:474

gmo 食物全称

GMO是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转基因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转基因食物,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产生遗传修饰生物体,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
2023-07-21 20:09:561

GMO和合成生物学是什么关系?

GMO 是“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的缩写,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基因组,这种方式是自然、杂交或者重组无法达到的。合成生物学是指人们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把一个物种的基因延续、改变并转移至另一物种的作法不同,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系统(artificial biosystem),让它们像电路一样运行。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最明显不同之一就是,前两者特别注重代谢流的量化描述(虽然现在很难做到),讲究基因的协调表达和表达量的准确控制
2023-07-21 20:10:051

GMO的属于什么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gmo是丙三醇单油酸酯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和gms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相近为w/o。
2023-07-21 20:10:131

gmo热水器故障

GMO热水器是一种智能化的热水器,它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来实现各项功能,如温控、保温、定时预约等。但是,由于使用环境、使用年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GMO热水器也可能出现故障。下面是一些常见的GMO热水器故障及其解决方法:1.热水不足如果热水不足,可能是因为热水器没有及时充电,导致热水储存量不够。此时,可以调整热水器充电时间,让其充满热水。另外,还可能是热水器的电热管老化或者水垢严重,需要更换或清洗。2.防漏电保护器跳闸GMO热水器有防漏电保护器,当热水器存在漏电现象时,防漏电保护器会自动跳闸。这时,需要检查热水器的接地是否良好,避免漏电;同时也要排除热水器内部电路故障的可能,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部件。3.温度偏高/低如果热水的温度偏高或低,需要检查热水器的温控器是否正常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温度以达到所需的温度要求。此外,还需要注意热水器的附近是否有热源或阳光直射,以免影响热水器正常工作。4.热水器漏水如果热水器漏水,可能是热水器的密封结构出现问题,需要更换密封件;也可能是热水器的储水罐存在裂纹或者老化,需要更换储水罐。总之,要想保持GMO热水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避免出现严重的损坏或安全事故。建议用户在购买热水器的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3-07-21 20:10:261

美国新研制出的半导体GMO 是什么东西? 氧化石墨烯?

一种全新的碳基材料——一氧化石墨烯(GMO)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米尔沃基分校的科学家在日前发现,据电磁流量计获悉,该半导体新材料由碳家族的神奇材料石墨烯合成,有助于碳取代硅,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该团队在研究一种混合纳米材料时,无心插柳得到了GMO。起初,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由碳纳米管(将石墨烯卷成圆柱状得到)组成的、表面饰有氧化锡纳米粒子的混合纳米材料,陈俊鸿用这种混合材料制造出了高性能、高效率而廉价的传感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混合材料的性能,科学家们需要想方设法让石墨烯变身为其“堂兄弟”——能大规模廉价生产的绝缘体氧化石墨烯(GO)。GO由石墨烯不对齐地堆叠而组成。实验中,陈俊鸿和物理学教授马瑞加·加达得兹斯卡在真空中将GO加热以去掉氧。然而,GO层中的碳和氧原子没有被破坏而是变得排列整齐,变成了有序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半导体GMO。 该研究团队接下来需要了解什么触发了这种材料的重组以及什么环境会破坏GMO的形成。威斯康辛大学米尔沃基分校表面研究实验室的主任迈克尔·梅韦纳说:“还原反应会去除氧,但实际上,我们获得了更多氧,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 该研究团队的成员、力学工程教授陈俊鸿(音译)表示:“石墨烯研究领域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使这种材料成为半导体,我们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新材料GMO。GMO展示出的特性表明,它比石墨烯更容易大规模生产。” 因为GMO是单层形式,因此其或许可应用于与表面催化有关的产品中。他们正在探索其在锂离子电池阳极的用途,GMO有可能提升锂离子阳极的效能。 研究人员埃里克·马特森说:“我们认为氧会离开,留下多层石墨烯,但结果却并非如此,让我们很吃惊。” 据电磁流量计了解,石墨烯的导电、导热性能极强,远超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而由硅制成的晶体管的大小正接近极限,科学家们认为,纳米尺度的碳材料可能是“救命稻草”,石墨烯未来有望取代硅成为电子元件材料。
2023-07-21 20:10:351

GMO是什么的缩写?

GM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转基因生物体answered by jingrui
2023-07-21 20:10:452

您对 GMO(转基因生物)(农作物)有何看法?

转基因作物让很多人活着。在没有转基因食品的情况下养活世界人口将更加昂贵和困难。 生产昂贵、高利润食品的大型有机大公司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反转基因广告和宣传,许多嬉皮麦片自由主义者在没有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将其全部吞下。 “转基因生物不好,因为它们有专利!” 当这些话离开某人的嘴唇(或键盘)时,您会立即知道这是一个如此无知的人,您可以丢弃他们所说的一切并走开。所有新的植物品种都可以申请专利。[ 1 ] [ 2 ]有机的?专利。常规育种?专利。杂种?专利。杂交种?专利。您在路边发现了一种新品种?是的,你可以申请专利。您在 Trader Joe"s 购买的 100% 认证全有机羽衣甘蓝已获得专利。[ 3 ]说真的,当有人告诉你转基因生物因为专利而不好时,笑着走开。你有比教育一个无知的人更好的事情要做。他们需要在补习课程中进行补习,然后才能开始学习足够聪明地谈论该主题。 “孟山都起诉农民意外风污染他们的田地!” 这从未发生过。[ 4 ]一次也没有。发生的事情是种子公司起诉农民偷种子,然后农民撒谎说:“哦,一定是污染!” [ 5 ]在每一个这样的案例中,陪审团无一例外地裁定不,农民偷了种子。这里有一个提示:如果您农场上种植的 96% 的植物都是专利品种,那绝非偶然。此外,它与转基因生物无关;当农民窃取任何专利种子,包括有机或传统种子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转基因作物让农民使用更多杀虫剂。” 这是另一个关键短语,它会让你知道你正在和一个对农场一无所知、对农业一无所知、对转基因产品一无所知的人交谈。一些转基因产品经过工程设计以抵抗高效除草剂,因此农民可以使用更少而不是更多的除草剂。使用有机除草剂,每英亩必须使用数十加仑。使用传统除草剂,您每英亩使用加仑数。使用草甘膦,您每英亩使用盎司。 哦,顺便说一句,有机农业使用杀虫剂。[ 6 ] [ 7 ]任何告诉你他们不这样做的人,大笑,走开,并永远把他们所说的任何关于农业的东西直接扔进垃圾箱。“有机意味着没有杀虫剂”是农业中“人类只使用 10% 的大脑”:一个完全愚蠢、完全令人困惑的神话,似乎对反证之光具有极大的抵抗力。在 2010 年的一项民意调查中,69% 的消费者相信这个离奇的童话故事,即有机食品是在没有杀虫剂的情况下种植的,[ 8 ]这是一种奇怪、愚蠢和可怕的无知程度。 “农民一旦开始就被迫使用转基因产品。” 说什么?什么,你认为种子公司派人到农场说“你去年用转基因种子,今年买不到传家宝种子”?就像,这甚至意味着什么?这是“民主党人在没有地下室的披萨店的地下室经营一个儿童 *** 役团伙”级别的疯子。 “使用转基因作物的农民无法保存种子。” 是的他们可以。如果转基因种子没有专利,他们可以保存他们想要的所有种子。如果转基因种子仍在专利中,他们可以根据需要保存种子,但他们仍然需要支付专利许可费,通常约为 5 美元/袋,或 15 美元/英亩。[ 9 ] “转基因种子是无菌的,不会生长,所以农民不能使用它们。” 呃,是什么,转基因种子是无菌的还是转基因种子污染了其他领域?因为不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事实上,市场上没有一种转基因植物,甚至没有一种转基因植物有不育种子。[ 10 ]杂交种,而不是转基因,不会真正繁殖;[ 11 ]尝试种植杂交种子的农民不会获得与原始种子相同的特征。 “我们不知道转基因生物会做什么!它们可能会导致癌症/过敏/等等等等!” 不。[ 12 ] 历史上没有任何食品像转基因食品那样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控制。[ 13 ]在美国,转基因食品经过 FDA、USDA 和 EPA 的测试;在食品获准上市之前,三者必须一致同意。[ 14 ] 有机食品被允许使用化学诱变(将种子浸泡在破坏 DNA 的化学物质中以改变其 DNA)和辐射诱变(用强辐射爆破食物以改变 DNA)。[ 15 ]有机红宝石红葡萄柚是通过辐射诱变产生的,该诱变完全随机改变了数十万个基因,然后在没有监管或监督的情况下出售。[ 16 ]反转基因的人害怕对一个基因做出精确的、易于理解的改变,但吃有机食品是非常快乐的. 哈哈。 与在反转基因圈子中流传的这种奇怪的迷信神话相反,转基因食品并非“缺乏营养”。恰恰相反:一些转基因食品,如黄金大米,[ 17 ]是专门为更有营养而设计的。(我曾经在 Quora 上看到有人驳斥了黄金大米可以使无数儿童免于失明的想法,我说,“为什么那些人不能种胡萝卜?”无知遇上完全缺乏同理心,那就是你会发现一个反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军团的早期承诺之一是结束作物单一栽培。像矮小麦这样的传统育种品种挽救了超过 10 亿人的生命,[ 18 ]但代价是巨大的作物单一栽培。转基因食品承诺解决这个问题:内布拉斯加州的农民和堪萨斯州的农民不再种植完全相同的品种;相反,不同地方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定制不同的品种。对转基因生物的恐惧终结了这个想法。(这让我想起了绿色和平组织的“No Nukes!”疯子,他们在 70 和 80 年代 *** 核电,因此电力公司转而使用煤炭,这当然会杀死更多的人并导致全球变暖。听着,绿色和平:全球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你的错,你们这些没受过教育的 *** 。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电力公司会决定不建造核电站,而是……从彩虹和独角兽屁中获取电力?) 有很多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歇斯底里。自鸣得意的左撇子嘲笑受恐惧操纵拒绝接种疫苗的右翼分子,但随后转身对转基因食品同样没有受过教育的歇斯底里,磨我的齿轮。无知和恐惧不是左右两边的东西;它们是人的东西,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与对疫苗的恐惧没有什么不同。 我强烈推荐Nathaneal Johnson 的 Panic Free GMOs 系列. 他最初是一名反转基因活动家,打算撰写一篇经过充分研究、经验准确、科学有效的深入文章,探讨转基因生物为何不好。他最终得到的是事实和逻辑改变了他的想法。
2023-07-21 20:10:521

GMO 是什么证书,怎么办理

数字证书就是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提供了一种在Internet上验证您身份的方式,其作用类似于司机的驾驶执照或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证。它是由一个由权威机构-----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最简单的证书包含一个公开密钥、名称以及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GlobalSign 成立于 1996 年,是一家声誉卓著,备受信赖的CA 中心和SSL 数字证书提供商。作为公众信任服务行业的领头羊,GlobalSign 自其成立伊始,一直致力于网络安全认证及数字证书服务,并在全球拥有众多合作伙伴。 2006 年 10 月, GlobalSign 正式成为日本上市公司 GMO Internet Inc (东京证券市场代码:9449)旗下公司后,崭新的销售管理模式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将会为用户带来一个更值得信赖的 GlobalSign。GlobalSign 在全球总计颁发超过 2000 万张数字证书。GlobalSign 的专业实力获得中国网络市场众多服务器、域名注册商、系统服务供应商的青睐,成为其数字证书服务的合作伙伴。您可到GlobalSign 的官方网站进行详细了解!
2023-07-21 20:11:201

GMO的属于什么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晚上好,GMO是一种单脂肪酸甘油酯和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相近都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小于10在3-5之间适用于w/o,做成无水乙醇溶液固含量通常都小于10%,几乎不溶于冷水只能机械搅拌或者超声波分散于热水。油多水少做极性溶剂分散时可以考虑。
2023-07-21 20:11:301

玻璃非球面透镜:GMO,为甚是这仨字母?

GMo(Glass Mold)镜片,或者叫做玻璃模铸镜片,是照相机镜头中的一个透镜,其制造工艺是将在高温下变热的光学玻璃铸造为特殊形状后再加工成非球面镜片。所谓非球面镜片,指的是镜片的曲面不是同一个曲率,而是由多个曲面构成。对球面像差和歪曲像差有很好的补偿效果,对大光圈镜头的高性能化和变焦镜头的小型化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023-07-21 20:11:441

GMO是什么部门?

General Manager Office的简称,总经理办公室
2023-07-21 20:11:511

“转基因”的英文速写是什么?

GMO
2023-07-21 20:11:595

什么是转基因(GMO)苜蓿

就是一种经过基因改良的传统苜蓿。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在我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由于苜蓿中蛋白含量约占总干物质量的17-20%,与其它豆科牧草相比,其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极好的饲料作物。此外,苜蓿在环境改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养份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苜蓿转基因研制进行得较早、较广泛,也较为成功。各种转化方法如农杆菌法、电击法、微注射法、基因枪法均有成功报道。转化内容也极为广泛,包括抗除草剂、抗病毒、抗虫害、抗寒性及品质改良等内容。说这么多没用啊,美地最高法院裁定美地农业部批准转基因苜蓿非法,不准在美国种了。原因是:看《食品公司》里有提到
2023-07-21 20:12:151

美国投资公司GMO全称是什么?

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 Co.LLC
2023-07-21 20:12:252

gmo外汇平台怎么样

您好,根据外汇天眼查询结果显示:GMO·技慕环球通金融天眼评分7.94,日本FSA零售外汇牌照(监管号:4011001045946);香港SFC零售外汇牌照(监管号:AZE792);英国FCA直通牌照(STP)(监管号:622897);但该交易商MT4/5软件服务器位于中国香港,请注意风险!且外汇天眼曝光台收到用户投诉,该交易商滑点严重等下现象,还请您谨慎选择!更多相关信息请在外汇天眼查看。
2023-07-21 20:12:343

转基因食品是什么

简单的说是”健康的基因突变食品“
2023-07-21 20:12:506

什么叫转基因

转基因就是将其他DNA上的有良基因移植到特定的DNA上以获得好的性装,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转移。
2023-07-21 20:13:263

转基因生物是指什么?

答: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生物。转基因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英文是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通常用英文缩写GMO来表示。转基因生物还被称为基因工程生物、现代生物技术生物、遗传改良生物体、遗传工程生物体、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体、改性活生物体等。
2023-07-21 20:13:362

总经理助理是什么部门

一般是总经办
2023-07-21 20:13:465

gmo-free 和non-gmo的区别

FDA已经明确说了,“GMO-Free”就是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意思,“The agency says guaranteeing a product to be free of GM material is virtually impossible”,无法保证完全不含转基因成分,所以free这个词禁用。 而“non-GMO”之所以不禁用,因为这个词可以理解成“the food was not produced through bioengineering”的缩写,是指未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物,这是FDA允许的标注方式。
2023-07-21 20:14:172

中国转基因食品标识

问题一:我国转基因食品中要求强制标识的三类产品 一些非转基因食品在超市被贴上了醒目的标签,以方便市民选择。在此之前,按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要求,凡中国生产销售的食用大豆油、花生油,必须标明原料大豆、花生是否是转基因产品。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如果没有标注的,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因“转基因”不是公司在产品宣传中需突出的内容,它在包装设计中自然不会被突显。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及中国香港等地区采用自愿标识政策。美国和加拿大制定了转基因产品自愿标识的有关标准以保证标识的延续性和可信度。 2001年2月,中国香港特区 *** 提出一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议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实施基于实质等同性原则的自愿标识管理政策,任何转基因食品,如果其组成成分、营养价值、用途、过敏性等与传统对应食品不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建议在标签上标注这种差异。 反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人们,并非都是由于科学上的疑虑(且不说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的是出于其信仰,认为人类不应该种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类今天种植的作物,没有一种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过的。这个改造过程发生于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尝试种植粮食的时候。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有的植株有人们想要的性状(比如产量比较高、味道比较好),于是其种子被保留下来,继续种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选择“品质”最好的往下种,这样一代代地选择下去,就能得到“优良”品种。达尔文后来把这个过程称为“人工选择”。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在新石器时代,“驯化”一种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时间。1719年,英国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发明了一种创造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把作物的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选育具有优良品性的品种。到了20世纪初,遗传学的创立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植物学家用杂交育种方法创造出了许多在农业生产上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都是自然界原先没有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这是媒体上常见的说法。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国际权威机构都一致认定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2002年,非洲南部一些国家的 *** 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向联合国咨询,联合国在8月27日发表声明说:“根据来自各国的信息来源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组织的观点是,食用那些在非洲南部做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风险。因此这些食物可以吃。这些组织确认,至今还没有发现有科学文献表明食用这些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在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答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了风险评估,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会有风险。而且,在它们被批准的国家的普通人群中,还没有发现食用这些食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当前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指责和担忧,其实是在某些极端组织的有意误导之下,由于普通公众对生物学知识的缺乏,而出现的社会恐慌。围绕它的争论,并无多少的科学含量,很难再称得上是一场科学争论。 事实上,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道,农药残余过高一直是现在食品安全的大问题。抗病害转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从而减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当前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化学农......>> 问题二:中国食品是否标注转基因标识 是否标注 不能看法律要求 要从实际角度来确定 如果你买过没有转基因标识的食品 比如米线,凉面,石锅饭之类的 再比如馒头,包子,花卷什么的 你就已经成了小白鼠 问题三:中国知名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只要名单) 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从2002年3月20日起都要贴上明确标识。但直到今天,国内市场的转基因食品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加标识,许多人并不知道餐桌上哪些是转基因食品。 保持生物生命特征的物质是细胞核中的基因(DNA)。所谓转基因生物,即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生物。通常的做法是提取某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如抗病虫害、增加营养成分)的基因片断,通过基因技术加入到目标生物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耕种面积为170万公顷,到了2000年增至442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耕种面积,约占总耕种面积的80%。 美国是种植和销售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统计,目前美国市场上出售的食品中,有50%以上的产品是经过生物工程处理过的。 维护环境的绿色和平组织是反对转基因食品最坚决的团体之一。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广泛销售转基因食品的国家中,还没有出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报告。 爱心提示:转基因作物在世界广泛种植,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量居世界第四。 2002年3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确定第一批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鲜番茄和番茄酱。 问题四:转基因食品会有什么标志? 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 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的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 *** 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问题五:国内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我在农业部网站上查了一下,进口的就是大豆、油菜籽和玉米之类的,国内自己生产的有棉籽油、和番木瓜,根据“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规定,你现在在市场上能看到的转基因食品都有转基因标识,大豆油、油菜籽油、调和油都有转基因标识,你可以观察一下,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之前都没注意,不过吃了这么久身体也没觉得怎么样,没外界说的那么玄乎,毕竟国家标识过的食品安全上也有保障吧,现在新的食品安全法管理的那么严格。也希望我的回复可以帮到你~ 问题六:中国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有哪些 转基因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目前以欧洲为主的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这场争论在中国消费者中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投放市场,人们将会更加关注。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 *** ,gmo) 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来闯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因此卖给消费者的第一种转基因食物是西红柿。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在 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个,其中有3个涉及食品,即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但是,随着 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那么,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 们面前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敢吃吗?消费者能接受吗?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有副作用吗?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一旦变成粮食和农副产品,让 们一日三餐皆不离,是不是连同那些抗虫基因也消化了呢?愈来愈耐贮藏的西红柿会引起人体的变异吗?由此,在英国曾发生由抗虫土豆引起的环保组织狂摔超市中的基因食品、各种媒体纷纷声讨转基因食品的事件。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虽然大多数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但仍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在此情况下,转基因技术(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和办法,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方面。 国正在起草的命名为《中国生物安全国家框架》的法规,规定了本着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负责的态度,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广泛性、潜在性、长期性、严重性上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曾参与英国多利羊的克隆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对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副作用的问题,罗教授认为是不会的,一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二是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总之,转基因食品的前景是乐观的。   至于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主席陈黄穗介绍,为保护消费者,国际消联向联合国食品委员会建议:转基因食品应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知道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选择这类食品。 问题七: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中国转基因食品黑名单曝光是谣言吗 在反转谣言中,美国宣布转基因有毒已经发生过十好几次了。 但在现实世界中,美国从未有过如此声明。 反倒是在上个月刚刚宣布整体规范食品标识,其中也包括转基因食品(这证明了美国仍然把转基因作为合法出售的食品)。 而那份所谓的中国转基因食品黑名单,大部分都是错误的。比如小番茄(圣女果)是现代番茄和原生品种进行杂交得来;紫薯是原分布于南方的一个红薯的亚种;全世界都没有转基因的红枣等等。这些只是反转推手把历年谣言汇总了一下而已。 事实上,中国允许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两种,允许进口的也只有大豆、玉米、油菜、甜菜而已。 问题八:美国已通过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法案,中国还要等多久 不要听风就是雨,你看得懂中国字么? 新闻说的明明白白是国会通过了,美国总统批注了么,奥巴马在任的时候没批准,现在特朗普也没批准。 而且中国本身就是强制标识的,你是脑残啊还是傻BOY啊。 问题九:中国 *** 为什么允许转基因食品横行 有关专家:食用油中基本不含转基因成分“食用油脂中是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近期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参加行业学术讨论会时,讲述了食用油与转基因之间的微妙关系:“转基因主要是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市场上销售的包装油要注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字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复旦大学教授、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学会主席卢宝荣教授给出了答案,“在我国,如果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清楚。我国很多食用油产品都在油壶上标注使用转基因大豆,执法部门也经常到超市卖场进行检查。转基因产品标志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而是让人们明白消费,就像标注某样食品中含有维生素D一样。国家既然允许有标志,就证明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明显差异。”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相当完善“目前,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吴孔明认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制度已经在国际上达到了最严格的程度,也是科学的。所以颁发的安全证书是相当可靠的。”吴孔明说。“经过安全的管理、科学的评价,由我国 *** 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其风险是可以控制的。转基因在国内外大规模应用16年以来,从未发现任何有实证的安全事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表示。欧美是转基因食品消费大户“现在外界有一些误解,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外国人不吃而中国人去吃。事实上,美国是使用转基因食品最广泛的国家,如大豆、玉米、油菜等,只不过他们不要求在食品上标识为‘转基因"的缘故,才引起误解。(傻子?)”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谁)。
2023-07-21 20:14:311

请问含GMO转基因成分的猫粮可以进口吗?和正常猫粮 手续是否一样,谢谢?急

中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含转基因成分的的进口猫粮狗粮的GMO预料需要首先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取得证书后,向农业部申请进口猫粮狗粮进口登记证 。取得两证后,方可合规进口。
2023-07-21 20:15:033

转基因用英语怎么说?

问题一:“转基因”英文怎么说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 *** 基因修饰生物,也缩写为GMO 在国外的超市或媒体上,特指转基因食品时,通常用GMO-food 问题二:转基因英语怎么说 transgenosis 问题三:转基因、非转基因英语怎么说 如果你要表达转基因作物,非转基因作物。一般都用GMO和non-GMO,不要轻信楼下查词典查来的单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问题四:转基因 英文怎么说? transgene 问题五:热门单词:“转基因食品”用英文怎么说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 *** 基因修饰生物,也缩写为GMO 在国外的超市或媒体上,特指转基因食品时,通常用GMO-food 问题六:转基因技术 英文怎么说? Transgenic technology 问题七:“转基因水稻”用英语怎么说 plant cell report 1.946plant mol. biol. 3.541mol. breeding 2.008transgenic res 2.809另外crop sciplant breeding 或 plant disease(看转的是啥基因了)J cereal Sci.等 问题八:转基因食品及安全性研究 用英文怎么翻译? 转基因食品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安户性研究 security research 转基因食品及安全性研究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and its security research 参看:english/...8 问题九:转基因英语怎么说 transgenosis 问题十:“转基因”英文怎么说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 *** 基因修饰生物,也缩写为GMO 在国外的超市或媒体上,特指转基因食品时,通常用GMO-food
2023-07-21 20:15:211

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是真的吗

假得没谱!
2023-07-21 20:15:324

gmo热水器的使用方法

因为你这款热水器在市面上很少见,所以使用方法只能够按照产品的说明书上面的做法来使用。
2023-07-21 20:16:091

我国的转基因农作物(或动物).综述报告..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的推进在国际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也是受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专家认为,这种状况与我国生物技术研发的水平和科技经济的总体实力很不相称,与我国农业和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也很不协调。为积极促进我国转基因研发与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组织咨询组调研分析了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本国国情做出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咨询报告。 一、转基因作物对我国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地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投入的增加和环境资源的短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限制因素进一步加剧,农业的龙展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1)主要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每年喷施的大量农药既加重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又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造成了食物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危害人类健康。(2)我国大部分地区作物生产的施肥量已经超过了土地的承受能力,大量施肥除加重农民负担外,土壤退化、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已对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3)旱灾频繁,受旱面积大。除西北长期缺水、华北旱灾频繁外,旱灾在长江流域发生的频率近年也有很大提高。据统计,我国农业耗水约占全国总耗水量的70%,而水稻的用水几乎占整个农业耗水的70%,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突出。(4)我国北方及沿海地区盐碱地面积很大,南方热带、亚热带普遍为酸性土壤。这些不良环境对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潜力的发挥有很大的限制作用。(5)我国的主要作物的品质较差.既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又因其偏低的售价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亟待改良。(6)近二十年来各种作物产量均呈现徘徊局面,新育出的品种在产量潜力上没有大的突破,最近几年更是由于种种原因,多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的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转基因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新成果,包括:(1)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性强的棉花、玉米、水稻等。抗虫棉花在国内外已大面积种植,抗虫玉米在国外已有很大的种植面积,它们的推广大幅度降低了农药的用量。抗虫水稻为我国所独有,已完成了生产性实验,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2)培育出氮肥高效利用的转基因小麦,磷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烟草和水稻,还鉴定分离出一些与氮、磷肥利用效率有关的基因,将这些基因应用于作物改良,将可能有效地提高各种作物的肥料利用效率,降低肥料用量。(3)获得了不少调节植物水分状态使植物耐旱的基因,正在利用这些基因培育耐旱农作物品种;(4)耐盐碱、耐铝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已分别培育出耐盐碱、耐铝毒的转基因植物。(5)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耐储藏保鲜番茄,在国内外部率先获准进行商品化生产。(6)培育出直链淀粉含量明显降低、蒸煮和食味品质明显改善的水稻;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富含维生素A的“金米”由于其科学意义和政治意义,五年来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轰动。(7)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延缓叶片衰老的水稻,单株生产力显著提高,表明应用转基因技术修饰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途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生产力,改进产量潜力。这些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领导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调研分析,在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000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效益近2000元。抗虫水稻近年在湖北、福建等地试种表明,在整个种植季节基本不打农药的情况下抗虫稻可增产12%,不仅创造每公顷900-1200元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大大地缓解由于外出打工,农时青壮牛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深受农民的欢迎。 综上所述,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应用,对作物持续增产,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投入太高等),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的脱贫致富均能起到其它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积极推进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产业化应迅速成为政府、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共同行动。 二、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与产业化发展迅猛,其势不可逆转 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标志着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86年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获得批准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培育的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批准商品化生产。近十年来,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快速增长。1996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170万公顷,2003年增加到677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已达4种作物全球总面积的25%;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1996年的6个,增加到 2002年的18个,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这一增长态势反映了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们正在逐步接受转基因作物。 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尤其是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的直接支持下,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到2003年8月止,我国共受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请1044项,批准777项。2003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80万公顷。目前,我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究机构已超过200家,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 值得重视的是,在转基因植物研究和产业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很多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和政策也发生了调整和转变。如印度、巴西、南非、菲律宾等过去多年拒绝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近年也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尤其是巴西后来居上,2003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一跃达300万公顷,取代了我国多年所处的世界第四的位置,而我国种植面积则降至第五位。此外,欧盟委员会2003年通过了关于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原则建议,明确规定不允许其成员国设立“无转基因作物区”。英国、德国也于近期同意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预计这些政策上的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三、影响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的几个主要问题 根据多方调研,下列问题正在严重影响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进程。 1.国家政策取向不明确 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取向不明朗。一方面,我国政府保持并加大了对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以及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进人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程。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对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实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5年基本上没有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在已经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中,没有一例是粮食(饲料)作物,其结果导致,我国自行研制的多种转基因作物未能得到及时应用。由于农作物品种时限性的特点,我国所培育出的有些转基因作物已经错过其最佳应用时期,导致了研究成果的浪费。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转基因技术作为生产力对我国经济建设可能的贡献,同时也有违于我国广大农民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 为改变这种状况,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近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过多次座谈,专家们在对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表示出了非常积极和乐观的态度的同时,也对我国政府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政策取向表示忧虑,并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意见未能被很好地集中起来提供给国家决策。 2.管理办法有待改进 1993年,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根据这一基本框架,农业部于1996年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997年又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并于同年成立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和“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使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办法》的起草过程历时6年,先后有12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讨论或发表了意见,较充分地吸收了当时各国管理条例中的优点,较好地体现了以风险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办法》实施几年的实践表明,该《办法》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作为我国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策略,国务院于2001年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农业部又相继颁布了与该条例相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3个办法。现在看来,这些规章存在管理时段太长,管制面偏宽,尺度太严等问题,加之近年审批操作不够规范,管理成本较高,限制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的发展;此外,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涉及列农业部、科技部、卫生部、商务部、环保局、专利局等众多管理部门,而国家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各部门进行协调管理,这种局面也大大影响了管理效率。 3.自主知识产权基因较少,转基因作物研发后动不足 从整体水平看,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究技术方面的进展与国际上基本同步,在发展中国家中居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很少,因此转基因作物研发缺乏后劲。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在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投入少,人才队伍较小,创新能力不足,此外,耐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在管理上的限制,也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以及企业参与和投人的积极性。 四、对我国转基因研究和应用的几点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 从一定意义讲,目前影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现行管理体制上的不统一和不协调,因此急需建立一个能够统一协调、迅速决策的管理体制。由于这个问题牵涉到国务院多个部门、众多的研究机构、大量的消费者和广大农民,建议在国家层面上成立一个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具权威性的领导班子,以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和保证各方面的衔接。除担负管理责任之外,这个领导班子还应进行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策略的研究,制定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整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重点突出今后10-15年内,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战略对策、优先发展领域、产业化及运行管理机制等重大问题。 2.选准突破口,积极而策略地推进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 建议根据技术成熟的程度和国际竞争的形势,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推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建议在继续扩大抗虫棉种植的同时,重点推进转基因抗虫水稻的产业化。原因在于:(1)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在国际上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抗虫稻的商品化生产可抓住占领我国市场的先机,并可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2)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根据中国科协的资料,水稻螟虫的危害平均每亩损失达30元以上。转基因抗虫稻在全国的推广,将回对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明显的效益。(3)我国水稻出口极少,种植转基因水稻不会对外贸带来不良影响。相反,生产成本的降低还有可能增加稻米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外贸带来积极的影响。(4)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衣作物,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的形成。(5)转基因抗虫水稻所用的为Bt类基因,用此类基因培育的转基因玉米、马铃曹、棉花等在国内外已商品化应用多年,作为食品和饲料均对人畜安全。我国科学家对转基因抗虫稻的食品和环境安全性作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稻不仅作为食品是安全的,而且还因为少打或基本不打农药,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繁殖,对生态环境有益。因此,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水稻存在安全性风险。(6)按我国现行安全性管理办法,转基因抗虫稻1999年以来已经在湖北、福建等省完成了中试、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等安全评价程序和实验环节,为实验地区的农民迅速接受,具备了区域性商品化生产的条件。因此,建议尽快批准转基因抗虫稻在上述地区的商品化生产,在商品化生产的过程中加强安全性监测与研究,稳步推进,争取在4-5年内形成规模。 3.以科学分析为根据,修订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与管理条例 建议在管理中将科学问题和行政策略区别开来。总结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的经验,建议对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评价与审批实行分类管理:(1)对于没有可预见风险和低风险的转基因作物,实行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的简化程序,将目前的5个阶段减少为3-4个阶段,并根据国内外的实践和可借鉴的实验数据,简化审批程序中对有关生物学背景和安全性资料的要求。(2)将现行按“一个品种一个省”申报安全性审批的做法调整为按“转化事件”申报审批;对已审批的转化事件,其衍生系不必再申请安全性评审。(3)借鉴我国医药审批制度中“新药证书”和“药品生产文号”的做法,对转基因作物实行“安全证书”和“商品化生产许可证书”相分离的两证制。 作为行政策略的“技术壁垒”,可以考虑:凡是我国已经颁发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指特定基因与作物的组合),可以对国外研制的同类转基因作物在完成了相同的实验和评价程序后也颁发安全证书;对我国尚未颁发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国外研制的转基因作物则需在我国境内完成各种安全性实验和评价过程方可颁发安全证书。简而言之,国内研制的转基因作物可以借用国外的技术资料申请安全证书,而国外研制的转基因作物则只能根据国内的资料申请安全证书。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我国研制的转基因作物在商品化生产的国内市场中占有先机。 4.继续增加科研投入,保障转基因作物和农业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科技投入较过去有了显著增加,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用于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经费甚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家跨国公司。因此,应从多方面人手,继续加大投入。 建议设立“国家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作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我国在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基础整体上比较薄弱,在功能基因的分离方面与国际上差距较大,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很少。目前,根据从序列分析的结果预测,农作物基因组中有4-6万个基因,在今后的8-10年内,这些基因都将逐渐被分离克隆,注册为知识产权。因此,未来10年将是国际上关于基因产权争夺的关键时期。我国近年启动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计划,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中心,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形成了较大的优势,应重点支持,在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基因组的研究方面,我国也已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应加强支持,形成特色。设立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大专项,将能保证我国成批量地获得功能基因的知识产权,使我国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与农业大国相称的国际地位。 建议继续设立“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产业化专项”,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1998年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产业化专项”对推进我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研发和产业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转基因棉花已形成规模,水稻、玉米、油菜、番茄作物等转基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应继续加强支持。建议以新的发展观来支持农业生命科学研发。我国以五年计划为期的模式不大适合农业生命科学研究,弊端很多。建议将上述两大专项形成中央财政支持下的较长期稳定的重大科技专项,并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实行定期评估,目标和内容适时更新,以保证我国农业生命科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2023-07-21 20:16:191

帮帮我,英语不会翻,人才帮我翻译一下

1.No materical 动物或人起源被使用在上述过程或与所 有设备联系&reagents/media 使用在处理,洗净和存贮时。2.那里是没有法律克制对GMO 的用途在化工 物质.在 瑞士法律的生产要求GMO 的声明在食物里, 每当成 份的当中一个超出1% 在GMO 内容。3.为 GMO/GMO 衍生物, Eu 指南的定义是应用的
2023-07-21 20:16:262

转基因食品有什么坏处和好处?

1、所谓转基因食品, 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2、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例如:转基因食品——土豆;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3、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转基因作物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4、类型:( 1) 食品本身不含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是指食品尽管来源于转基因生物,但其产品本身并不会有任何转移来的基因。( 2) 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含有转基因成分,但在加工过程中其特性已发生了改变,转移来的活性的基因不复存在于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 3) 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带有活性的基因成分,人们食用这种转基因生物或食品后,转移来的基因和生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均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转基因食品。5、毒性许多食品生物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营养因子,如蛋白质抑制剂、溶血栓、神经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现有食品中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效应,当然如果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生理问题甚至死亡。在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基因的导入使得毒素蛋白发生过量表达,产生各种毒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基因转入的方法都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体(GMO)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包括多向效应。食品过敏性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的蛋白如果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人类的不良反应,即使表达蛋白为非已知过敏源,但只要是在转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也需对其进行评估。抗生素抗性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另一个安全问题是抗生素标记基因。抗生素标记基因是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作物中,用于帮助在植物遗传转化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标记基因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会有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标记基因是否会水平转移到肠道被肠道微生物所利用,产生抗生素抗性,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营养价值下降或造成体内营养素紊乱人为改变了蛋白质组成的食物是否被能人体有效地吸收利用。有人认为,导致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外源基因的导入位点和外源蛋白质的表达。由于外源基因的来源、导入位点的不同,以及具有随机性,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使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性状、数量及部位与期望值不符。6、2014年10月,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发函,商请要求加强对涉及转基因广告的管理。10月9日,央视广告部门官微称禁止对非转基因广告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将对涉及转基因、非转基因的产品广告加强审查,其中,在我国和全球均无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已有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大豆、油菜等产品及其加工品广告,除按规定收取证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转基因效果的词语,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2023-07-21 20:16:374

经理助理属于什么部门

问题一:总经理助理是什么部门 总经理办公室,简称:总经办,GMO 问题二:办公室助理,这个职位属于哪个部门的啊? 办公室助理――不太理解! 如果是人事、行政相关工作,肯定是放办公室。 如果是经理助理一类的,那可能要跟领导走。 如果这个职位就业人数多,叮以单独成立一个秘书课! 问题三:总经理助理属于什么部门 执行部门 问题四:总经理所在的部门叫什么 总经理属于企业的高管,不属于任何部门。 总经理所在的办公室称为“总经理室”。 问题五:总经理助理和常务副总助理归哪个部门管?是行政办公室么? 是总经办的嘛 不知道你们行政办公室是独立的还是和总经办一块的。 问题六:做市场部经理助理是做什么的? 1、 协助公司领导制定总体市场发展战略以及市场发展目标;拓展公司的市场策略,把握公司在行业中的发展方向,领导市场分析工作,完成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定位,及时提供市场反馈; 2、 制定和实施年度市场推广计划和产品计划,参与制定销售计划,配合市场推广业务计划; 3、 制定公司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地区覆盖策略及推广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4、 制定公司品牌管理策略,维护公司品牌; 5、 制定年度事业部营销方案和目标,指导、参与市场的开拓、渠道管理等日常工作; 6、 组织建立专业化市场营销队伍,指导、检查、监督、培训、考核直接下级的工作,帮助其改善绩效、提高能力。 问题七:总裁助理属于什么部门。总裁助理的直接下级是谁。知道的请帮我解答下。谢谢 40分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构架。一般来厂,总裁助理属于行政或者管理,我以前进过的公司,总裁助理的下级有人力主管、业务营销主管、设备主管、质量主管等。 问题八:经理助理具体的职责是什么? 这个职责很难定义,不同公司、不同部门经理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来将是协助经理处理日常事务(因上司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决定)简单点就是文件整理、资料搜集、信息传达,如经理对你比较信任,那么你所担任的角色将更多。这里我发一份总经理助理的职责,你可参考一下: 1、起草公司工作计划总结,并作好公司重要会议记录; 2、起草、存档整理总经理签发文件; 3、公司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网页设计方案书、合同书,公司总体运行配合; 4、接听电话、妥当应答,并做好电话记录; 5、掌握总经理的日程安排做好预约工作,安排商务旅行; 6、完成总经理或综合管理部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7、根据公司发展的要求制定人力资源战略; 8、设计并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结构; 9、完成公司人力资源的日常招聘工作; 10、完善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问题九:总经理助理隶属于公司哪个部门 总经办! 总经理助理属于总经理办公室。对口全公司。 问题十:助理属于什么类型的工作岗位? 总经理助理处于“总管家”与“部管部长”的双重位置,围绕着中心工作,上协调领导,础联系群众,事务、政务都要过问。 主要工作 1、文件、档案、资料的整理、分类、归档、记录; 2、电话记录、打印文件、复印资料; 3、日常报表的收集、整理、汇总、传递、上报; 4、遇突发事件,紧急联系相关负责人,协助解决; 5、收发邮件、信件,及时转交相关人员; 6、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7、保密工作(包括:公司内部信息、资料、文件、人事、档案、会议内容、计算机信息、财务等); 8、处理各部门人员的报帐事宜,审核、汇总、传递工作; 9、协调各部门人事关系,使之工作能顺利、高效完成; 10、完成上级管理层交付的临时工作; 11、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干净等。 12、负责新进员工资料的入档,培训相关知识技能。
2023-07-21 20:16:541

sh5水稻基因改变了基因的什么是什么

sh5水稻基因改变了基因的什么是什么,杂交水稻是指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不同但是相互之间的优良性能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通过杂交,生产出具有两个品种共同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并且推广到生产中。就像混血儿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种类所产生的后代总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混血儿的外貌较普遍人而言就比较漂亮。所以杂交水稻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更能提高其质量,而决定水稻的产量跟质量的就是水稻的基因。杂交水稻通过两种各具优势基因的水稻进行杂交,基因的重组使水稻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为了在杂交水稻的基砂上更进一步地扩大生产、提升品质,各国科研人员开始以水稻的基因为出发点以期获得更好的水稻。水稻基因组计划由此生成。水稻基因序列被测定之后,通过解析就可以改进品质、提高产量。对水稻中影响产量、口感、香味、抗病虫害等重要农业性状的基因进行鉴定,并采取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这些将给水稻育种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2023-07-21 20:17:022

现代生物学论文~~

楼主你好!题目选的是转基因技术与社会发展。以下为文章,不知道会不会多了点~~ 目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日益广泛和深刻。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预见到,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即将来临,并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   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某些生物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改造物种的遗传物质,使新物种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在农业生产领域从1996年至2004年,全球范围内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48倍;在动物饲养领域提高了蛋、奶、肉、毛皮等的产量与质量;在医药领域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特殊基因的动物不仅可能直接生产多种药品,而且利用转基因猪的器官进行人类器官移植已经列入科学家的探讨范围。转基因技术虽然对农业生产、医药研究等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有关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争论成为全世界最热烈最集中的话题之一,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经贸团体等纷纷加入到这场争论之中,然而争论的各方是否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作出论断值得商榷。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不是中性的,它从来就是一种社会产品,追向技术的利弊,不能仅仅采取肯定和否定的态度,而是应当抓住技术“合理性”这个核心概念,叩响技术合理性是否真的“合理”,即它在什么意义上是合理的,什么意义上是不合理的,然后进行“价值”选择。  1 转基因技术及其对社会领域的渗透  从历史上看,在近代科学和技术诞生的初期,科学和技术与人文文化有着几乎浑然一体的共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专业化,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各具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性,也越来越与人文文化相疏远,以至其隔阂日益加剧,鸿沟出现。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不是从任何角度都可以使用,而是受到人的价值理性和伦理原则的制约。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C.P.斯诺明确提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及其分裂的问题。此后,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文化”本身及其分裂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侧重点,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简短的持续下来,于是有了两种不同倾向。一方面,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当年斯诺极为强调的教育领域,人们一直在试图沟通两种文化,努力在其间架起桥梁。另一方面,“两种文化”分裂的局面仍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有着新的发展。在国际上,学术界有着像以“科学大战”为代表的文化冲突,在国内,甚至在波及公众的传播领域,也有着像以“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之争为代表的文化交锋,更不用说那些部分因为体制因素导致的文理分科和过分专业化而带来的人才培养上的单面性。然而,正如斯诺几十年前就认识到的,“两种文化”这种危险的分离,对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人们必须达成共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使人们兼具科学与人文素养,成为与自然、科学技术和谐发展的人,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遗传转化”等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简称GMO)。其基本过程是: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即制备目的基因,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和连接酶的连接,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载体基因结合组成重组基因,即构建成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导入寄主细胞,使所含目的基因在寄主细胞中复制与表达,生成该基因所编码的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或产生人类需要的新性状,甚至创造新的生物类型。  从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转基因技术是根据人们的意愿操作,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等,从而定向地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新的基因信息可以按照要求转入另一种机体,借以提供一种手段来改造作物的性状和改良家畜品种,或生产安全高效的药物,或制作预防严重疾病的疫苗,或进行基因治疗,或制作一系列的食品或蛋白质等。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和医药学,解决人类的粮食、健康、能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它的发展已经渗入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是又一次生产力的解放。  2 转基因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  目前,全球人口迅速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十分辣手的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有13亿人受到贫困的折磨,8.52亿人遭受着饥饿或营养不良的困扰,而传统种植方法已经难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董事会主席克里夫·詹姆斯(Clive James)对记者说,尽管基因产品和转基因作物不是万能的,但非常重要。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就是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1983年,是1种含有抗生素类抗体的烟草。直到10年以后,第1种市场化的转基因食品才在美国出现。它是1种可以延迟成熟的西红柿。到了1996年,由其制造的番茄酱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ISAAA完成了题为《2006年商业化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态势》的年度报告,克里夫·詹姆斯称: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13%的速度迅猛增长,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也迅猛增加,首次超过1 000万户。这份报告称,2006年转基因作物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成功,不仅种植面积和农户数量创造了新的纪录。1996年到2006年的累计种植面积也超过了5亿公顷,达5.77亿公顷,从1996年到2006年前所未有地实现了60倍的增长,是最近几年农作物生物技术采用率最高的一年。   据统计,在930万个小型农户中,大多数都为转基因棉花种植户,包括680万中国农户、230万印度农户、10万菲律宾农户和数千南非农户,以及2006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其他7个发展中国家的农户。2006年,转基因大豆依然是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5 86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其次是转基因玉米(2 520万公顷,占25%)、转基因棉花(1 340万公顷,占13%)和转基因油菜(480万公顷,占5%。2006年,美国以及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依然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仅美国就种植了5460万公顷(占全球生物技术作物总面积的53%)。”克里夫·詹姆斯称,22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包括11个发展中国家和11个工业化国家,前8个国家的种植面积都超过了100万公顷——这为全球转基因作物在未来实现增长奠定了广泛、稳定的基础。报告称,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户获得的纯经济效益估计为56亿美元,1996年到2005年的累计效益高达2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130亿美元,工业化国家为140亿美元)。“目前全球有13亿人受到贫困的折磨,8.52亿人遭受着饥饿或营养不良的困扰,而传统种植方法已经难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克里夫·詹姆斯对记者说,尽管基因产品和转基因作物不是万能的,但非常重要。该组织估计,在今后10年的商业化过程中,由于采用“基因叠加”,并扩大具有农艺学、改善品质和抗旱性等重要特性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范围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有四十多个国家的二千多万农户种植2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报告认为,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生产力和收入,在同等土地面积上将农作物产量提高一倍,2006年转基因作物产值超过500亿美元;保护生物多样化,保护水资源,大大减少了对杀虫剂的使用等。由此可见,转基因技术正以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生产的发展。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生产有利于人类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这一成果有可能帮助降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同时,人们还发现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事实上,中国是世界第四大转基因作物播种国。2001年,全世界的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超过5 000万公顷,中国为60万公顷。目前,中国已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有4种:棉花、西红柿、甜椒、矮牵牛花。其中食品只有西红柿、甜椒两种。由于甜椒缺乏优良品种,并未播种,但全国确实有几万亩转基因西红柿。2002-01~09,中国进口大豆458万吨,进口对象高度集中,主要依赖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三国分别占到进口总量的41%,36%和23%。美国大豆的70%为转基因大豆,阿根廷的90%为转基因大豆(只有巴西政府禁止播种转基因大豆)。由此可推算,中国约80%的进口大豆为转基因大豆。这些大豆主要都被用来榨油(食用油)。可以说我们吃的豆油、豆腐、豆浆等等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食品。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3 转基因技术的合理性  目前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多数并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有的只是在动物试验中获得了证据,而且发生的概率也很低。但由于此类问题一旦发生,则会对人类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所以,即使是存在某些潜在的危害,人们也十分敏感。明确转基因技术的合理性,不是笼统的认识理性与价值目的统一,不该在转基因技术上止步不前,放弃它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巨大优势。  那么,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人体的变异,对人类健康是否会造成伤害。由此,在英国曾发生由抗虫土豆引起的环保组织狂摔超市中的基因食品、各种媒体纷纷声讨转基因食品的事件;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虽然大多数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但仍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有副作用吗?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一旦变成粮食和农副产品,让我们一日三餐皆不离,是不是连同那些抗虫基因也消化了呢?  就目前转基因生物来说,由于缺乏大样本及长时间的科研数据,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风险或可能的危害还知之甚少。主要困惑表现在:①食品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研制目前只有动物实验,并无人体试验,也无长期观察,因此安全性尚无定论。转基因食品问世 5 年来,全世界约有 2 亿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因食品,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②生物富集度。食物链中有益物质的富集或有害物质的聚集对上一级生物的健康极为关键。目前,转基因作物大多用于饲料,这类转基因生物加入其原来没有的抗病虫害基因或抗杂草基因,其自身会有哪些富集变化,被家畜富集后又会怎样,人食用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尚缺少全面系统的科研结论。③药食关系。利用转基因技术可建立动物药库和植物药库,如吃一个西红柿就能预防乙肝。但这种转基因药物对人体有无风险仍需进行长期研究监测才能得出结论,目前这种关系尚不明确。④生态环境影响。转基因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但若将其释放到环境中,有可能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⑤基因污染。转基因生物造成的基因漂移可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例如转基因作物花粉随风飘散,由此造成的基因污染将防不胜防。⑥全球监管。现今许多转基因生物产品较多的国家,采取 “ 外松内紧 ” 政策,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转基因产品却不说明。这种现象对保护全球生物安全十分不利。  在此情况下,转基因技术(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争论,源于国际几个典型的事件,如Pusztai 事件、斑蝶事件、加拿大 “ 超级杂草 ” 事件、墨西哥玉米事件以及中国 BT 抗虫棉破坏环境事件等。生态学家担心,转基因生物大规模释放到环境中,将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包括基因扩散、生长失控、危害其他生物、物种异化和产生病毒等。健康专家则担心,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例如,转入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就有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人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复杂性,有些影响还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国际转基因作物争论的实质并不纯粹是科学问题,而更多的是经济和贸易问题。以利益为原则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以绿色和平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在内的许多机构为代表的反对派和以涉足生物技术开发和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为代表的支持派。现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已经成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由于某些媒体的炒作,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科学界不断拿出种种证据,以打消社会对转基因作物的疑虑。但由于转基因的一些机理尚不能完全被解释清楚,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心有增无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国际上普遍采取了谨慎对待的态度。 2001 年由 113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明确规定,必须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在转基因产品越境转移时,应当征求进口国的同意,并进行标识。   如果仅仅从转基因作物本身来看,对其安全性抱怀疑态度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转基因生物体大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虫抗病等有毒基因的导入而获得的,在这种转基因植物中始终存在着有关毒性物质,它的毒害性以及残留量暂时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而长期是否对人体产生微量累积性影响则需进一步研究。不过应该看到,转基因作物只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技术是不同的概念,我们不能因为怀疑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就质疑转基因技术。更何况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 “ 是与非 ” ,尚不能盖棺定论。目前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的巨大压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高新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基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以显著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范畴的一个分支,由于它的应用,在人类改造自然、品种改良、生物医学、人类健康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就人类健康问题而言,人们可用转基因动物方法制造各种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一项新技术其本身并不存在对或错,而在于人们的运用目的。只要是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角度出发去开发应用,对人类的贡献只会是利大于弊。  我们相信,随着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转基因食品必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网上对“选择转基因食品”的民意调查:  4 转基因技术促进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在研究和产业化的管理和审批上采取谨慎的做法是必要的,但这种谨慎应该以科学为根据,应该以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如果审批程序过于繁琐,不科学地设卡,作茧自缚,就会限制扼杀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失去让转基因技术造福于我国的良机。21世纪植物转基因技术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16亿人中的食物安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面对某些发达国家对重要植物基因资源进行掠夺性、垄断性开发,并激烈争夺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市场的竞争态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果不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就难以在21世纪国际高技术产业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农业将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虽然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也应看到,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目前植物基因产品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宽阔。总的来看,抗虫、抗除草剂基因工程产品开发较快,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开发需要进一步深入,抗逆、品质改良、生长发育等基因工程还有待基础研究的新的突破。还要看到,我国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可喜的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总体研究水平,特别是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及加快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建议近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 继续增加国家对转基因植物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投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生物技术研究,拓宽国内外技术合作的渠道。   ② 加强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的统一管理,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研究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政策,尽快组建国家级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基地,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发展体制。   ③ 对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转基因植物产品,如抗虫棉花、抗虫玉米、抗虫水稻和抗除草剂农作物等,要加大力度尽快实现产业化。   ④ 当前要特别重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研究,集中力量保护开发我国生物基因资源,分离克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供植物基因工程利用的新基因。  在努力完善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基因安全评价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尽快制定和实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与管理办法。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将部分颁布的条例升级为国家法规,另一方面也要作好公众宣传和舆论导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积极引导我国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专家们认为,由于转基因作物能更好地防治病虫害,抵御干旱,提高产量,营养成分高,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展望2006年到2015年转基因作物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达到2亿公顷,到2015年,40多个国家的至少2000万农户都将种植转基因作物。到2015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而现代生物技术无疑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还可利用基因技术生产速生鱼类和医药工业所需的疫苗等,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但专家们也强调,发展转基因食品必须有严格监督、科学检验、国际立法,以避免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业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技术,一定可以促进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你可以选择性的借鉴一些重点。
2023-07-21 20:17:101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GMO)

杂交。改变原有的植物细胞结构
2023-07-21 20:17:323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GMO)

GMO,是“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的缩写。“转基因”的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基因组,这种方式是珐订粹寡诔干达吮惮经自然、杂交或者重组无法达到的。根据定义,杂交过程是一种基因重组的自然方法,把一个物种的花粉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物种上,从而获得新的栽培变种。但是如果通过媒介帮助把基因转移给其他植物,就不是自然过程而叫做转基因。细胞融合也被称为转基因。相反,经过诱导突变,如化学物质诱导的植物则不是“转基因体”。转基因植物包含一个或者更多由人工手段引入的基因。甚至不相关物种的基因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被传递给其它物种。这样一来,某种期望的特性,如对除草剂的忍耐力或者对昆虫的抵抗力就可以被准确地赋予农作物。
2023-07-21 20:17:401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GMO)

杂交。改变原有的植物细胞结构
2023-07-21 20:17:493

what is GMO? 200words. thanks

GMO is the short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o.
2023-07-21 20:17:572

GMO FREE, 是什么

FDA已经明确说了,“GMO-Free”就是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意思,“The agency says guaranteeing a product to be free of GM material is virtually impossible”,无法保证完全不含转基因成分,所以free这个词禁用。 而“non-GMO”之所以不禁用,因为这个词可以理解成“the food was not produced through bioengineering”的缩写,是指未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物,这是FDA允许的标注方式。
2023-07-21 20:18:061

GMO技慕环球通金融外汇平台怎么样合法吗

合法 英国香港的都可以就是点差搞
2023-07-21 20:18:154

转基因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

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他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几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与农杆菌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3.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合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1.显微注射法在显微镜下,用一根极细的玻璃针(直径1-2微米)直接将DNA注射到胚胎的细胞核内,再把注射过DNA的胚胎移植到动物体内,使之发育成正常的幼仔。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动物约有十分之一是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2.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先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中进行基因导入,筛选获得带转基因的细胞。然后,将带转基因体细胞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生产重构胚胎。重构胚胎经移植到母体中,产生的仔畜百分之百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下面分别对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来进行描述。一、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植物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而且可用转基因植物或离体培养的细胞,来生产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如人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白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表达。二、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还可将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工厂(Biofactories),如以转基因小鼠生产凝血因子IX、组织型血纤维溶酶原激活因子(t-PA)、白细胞介素2、α1-抗胰蛋白酶,以转基因绵羊生产人的α1-抗胰蛋白酶,以转基因山羊、奶牛生产LAt-PA,以转基因猪生产人血红蛋白等,这些基因产品具有高效、优质、廉价与相应的人体蛋白具有同样的生物活性,且多随乳汁分泌,便于分离纯化。但由于转基因动物受遗传镶嵌性和杂合性的影响,其有性生殖后代变异较大,难以形成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品系。因而,尝试从受体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以外源基因对其进行离体转化,再将转基因线粒体导入受精卵,所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雌性个体外培养的卵细胞与任一雄性个体交配或体外人工授精,由于线粒体的细胞质遗传,其有性后代可能全都是转基因个体。
2023-07-21 20:18:371

请问"GMO food"是什么意思?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2023-07-21 20:18:462

“美国宣布转基因有毒”是真的吗?

  谣言:  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报告称:“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损害健康的风险。”对于转基因的的侵害原理,研究院指出: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会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危害的基因蛋白质,“说透彻一点,吃转基因玉米,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  辟谣:  首先,要说明的是文章引用的这个持反转基因立场的机构(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没有在权威的美国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Medical Specialties)认可的学术组织名录里。  其次,的确有这样一个美国机构发布过一个报告(https://www.aaemonline.org/gmo.php),但是,中文自媒体帖子“美国宣布转基因有毒”的作者发挥其一如既往的曲解、夸大、篡改文件的特长,将一个略显消极的报告做了进一步歪曲引申为反转证据进行传播。报告列举一些研究观察到饲喂转基因农产品后的一些生理指标变化,暗示可能影响健康。但引用的参考文献原文是明确的说和健康无关!  一、报告引用的部分文献并不支持转基因农产品危害健康的说法  第一篇文献看标题也许会认为是转基因玉米影响人体健康的文献,但是摘要里最后两句“No adverse clinical or behavioural effects, or biomarkers of adverse health, were observed in rats fed GM corn compared to the other corn die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N810 has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rats at the cellular level compared with the well-documented toxicity observed in susceptible insects.” “No adverse没有不良”和“negligible微不足道的”两个关键词已经表明了MON810的安全性与非转基因玉米没有差异。这是因为引用者故意把实验观察统计数据的正常波动,夸大为显著差异,这已经歪曲了研究论文作者的结论。    第二篇文献是关于抗虫玉米的,但是结论如下“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showed minor histopat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effects in rats fed with Bt corn,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transgenic Bt corn throughout three generation did not cause severe health concerns on rats. ”加粗的部分应该很明了了吧。(编者译:研究中的结果显示,长期食用转基因玉米并未给老鼠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第三篇文献只是观察到一些指标的变化,但并没有说这些指标变化就对免疫系统有损伤,只是建议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时考虑这些因素。“Althoug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data remains to be clarified to establish whether these alterations reflect significant immune dysfunc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gut an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to the whole GM crop, as well as the age, in the GMO safety evaluation.”    很显然,这个报告以及“美国宣布转基因有毒”的说法都夸大和歪曲了原论文的研究结果。更有意思的是作者“脑补”的“转基因的侵害原理”更是一本正经的危言耸听。  首先、报告(https://www.aaemonline.org/gmo.php)中没有提到这个侵害原理,也没有任何正规生物教科书说有这么个原理。其次这个所谓的“原理”更是荒诞可笑。“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会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作者没有给出任何具体实验依据和数据,要知道转基因做之前人类胃肠道细菌跟人类共同生活演化数百万年了,没有到今天才突然出现的细菌间基因转移。我们运用的转基因都是自然界早就存在的,基因和基因产物是借用的,不是凭空发明,即使在细菌中转移也是要经过自然选择的,细菌不会接受无益的基因遗传下去。而且这些基因和产物对人类无影响。“这意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危害的基因蛋白质”。这句话更是前言不对后语,啥叫吃了转基因食品后又叫“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到底吃没吃呢?  再退一万步讲,细菌表达抗虫蛋白咋就对人体有害呢?抗虫蛋白对人体是否有害和其本身的物化性质有关,难道在作物里表达抗虫蛋白对人体没有害,在细菌的表达同样的蛋白就有害了?转入的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安全性是很容易通过实验评估的,完全是日常工作,并非科学难题,既然已经获批上市,说明这些转基因作物是安全性的。作者从其观点的最基本支持点(抗虫蛋白的安全性)到荒诞的“转基因的侵害原理”没有一点科学基础,无非又是假借一个国外机构的报告来继续通过炮制谣言妖魔化转基因,同时煽动公众对政府监管的不信任。  我们要强调的是为科学共同体接受的规范研究都一致表明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与谣言文章假借的类似研究其实早就有定论,如2008年日本科学家的104周转基因大豆饲喂F344大鼠实验表明,转基因对大鼠没有影响,再有2014年杨晓光研究组发表转基因抗虫水稻长期食用安全性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食用转基因水稻是安全的。  此前,为平复公众间的争论,法国及欧洲当局决定展开三项研究计划,分别为由欧盟资助的“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证据交流”项目(GMO Risk Assess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Evidence, GRACE)和“转基因作物 2 年安全测试”项目(GM Plant Two Year Safety Testing, G-TwYST),以及法国资助的“90 天以上的转基因喂养”项目(GMO90+, 01.2014-12.2016)。如今历时六年,三项研究均已结束,共耗资 1500 万欧元,约合 1.17 亿元人民币。已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在动物实验中并没有引发任何负面效应,也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更没有发现其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相关的毒理学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在多个期刊及近期的法国植物生物技术协会的报告上进行了发布。  辟谣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 柳小庆  复核专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姜韬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2023-07-21 20:18:551

生物科技详细资料大全

生 物 科 技(biotechnology)利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农业或其他方面进行改造。科学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精确的挑选生物体某些优良特性的基因,来转殖到另外一个物种,使新的基因改造生物具有预期特定的特性。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生物科技 外文名 :biotechnology 作用 :对农业或其他方面进行改造 利用 :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 技术包括 :基因重组,细胞融合 简介,发展简史,基本套用,改基因产物,改基因食品,基本分类,改造方式,改基因食品争议,民意调查,疑问,环境危害,影响,市场上的流失,谷物污染,图书信息,特色,内容简介,目录, 简介 生物科技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它是由英文biotechnology翻译而来。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将生物科技定义为“生物科技包含一系列的技术,它可利用生物体或细胞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产物,这些新技术包括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和一些生物制造程式等。” 其实人类利用生物体或细胞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产物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例如在距今一万年前开始耕种、畜牧以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六千年前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和做面包、两千年前利用霉菌来治疗伤口、一七九七年开始使用天花疫苗、一九二八年发现抗生素盘尼西林等。 既然人类使用生物科技的历史这么久,为什么1990年以来生物科技又突然吸引人们的广泛注意呢?这是因为从一九五〇年代开始,科学界对构成生物体最小单位的细胞及控制细胞遗传特征的基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一九七〇年代发展出基因重组和细胞融合技术。由于这两项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让细胞或生物体生产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且有助于工业或农业量产,因此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造就了一个新兴的生物科技产业! 比尔.盖兹在一九九六年说过"生物科技将像电脑软体一样改变了这个世界"。近代的生物科技产业从1980年发展至今,套用的范围包括制药、农业、环保、食品加工、特用化学品等产业。在生物医学制药方面,已经有155种生物科技药品或疫苗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并用来治疗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爱滋病等疾病。在农业方面,已有基因重组植物例如木瓜、番茄、玉米、大豆等上市,这些基因重组植物的特点是抗病虫害能力强,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发展简史 人类文明的进展是由早期渔业狩猎式生活的采集社会到农耕畜牧为主的农业社会,继而迈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由于人口不断的增加,以及工业用地的过度开发,使得农业耕地面积降低;另外,温室效应的产生也加速了人类外其他生物的物种的灭绝,使得粮食问题变成21世纪很重要的核心问题。资源有限,而人类生长无限的社会,就有人想到这样的点子——要是粮食可以靠著高科技来增加的话,应该就不会有粮食吃完的一天,于是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许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在21世纪的今天都已经可以做到。借由生物科技达成许多不可能的任务,像是你可以用涂抹剂或是贴片的方式来影响人体脂肪进而达到美容瘦身的效果,或是肉毒杆菌的施打也是一个生物科技的例子。 自有人类,人们就试图改造生物。过去传统的育种方法是运用选种及交配,以获取想要的生物体特质(如口感好及较甜的玉米)及减少或去除不想要的特质(如自然产生的毒性)。另一方面,食物是人类成长的必需品,而且最近人口快速的增加,有鉴于粮食的短缺问题,开始有所谓『人造的食品』。但是,传统育种最大的限制在于交配的品种必需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为了要突破这种限制,科学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精确的挑选生物体某些优良特性的基因,来转殖到另外一个物种,使新的基因改造生物具有预期特定的特性。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数据显示,在1991年卡尔京(Calgene)公司申请基因改造的西红柿,把Antisense polygalacturonase (PG) gene 转殖进西红柿,延迟西红柿的成熟和软化。1994年,该公司的「佳味」(FLAVR SAVR)蕃茄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准上市的基因改造食品。佳味蕃茄里产生促进熟软酵素的PG基因被抑制,所以质地较坚实,可减少采收、运输、加工处理过程中碰伤变质,因而保存风味。不过,目前此蕃茄已停止商业生产。在1994年就更多了,总共有大豆、西红柿、玉米、马铃薯、棉花、瓜类等29件申请案,Monsanto便是其中的大公司。 基本套用 ●此外,在环保方面,已利用基因重组微生物分解一些有毒的工业废弃物和造成污染的原油.在食品方面,已利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乳酸菌,灵芝,冬虫夏草等健康食品.在特用化学品方面,则已利用基因重组酵素制造药物或纤维,或将其用在清洁剂中以分解污垢。到二00一年,全球已有约一千五百家生物科技公司,年产值达三百亿美元。 ●基因重组和细胞融合技术是近代生物科技的基石,近年来在这个基础上又开发出许多新技术及新的套用领域,例如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进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生物奈米技术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感应器,生物晶片和药物输送系统,组织工程技术可以利用干细胞修补受损的器官,以及动物复制技术可以利用细胞核转移方法复制动物等。 ●生物科技发展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改善生活品质,提供不虞匮乏的食物及保护我们的居住环境,不过在这项高科技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加以严格监控,也可能对人类或地球上的生态造成伤害.因此在发展生物科技的过程中,也要同时注意它对人文,道德或生态的冲击。 ●由于生物科技套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与我们日常生活又息息相关,在一般报章杂志或新闻媒体上经常有相关的报导,因此了解生物科技新知识应该列入我们平常学习的一部分了。 ●生物科技的任务,是探索生命的奥秘,掌握生命运动的规律。 改基因产物 改基因食品 简介 科技的套用带来便利,但是也带来了未知的恐惧,当基因重组的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生物、医药、农业及工业的发展,未来甚至可能进入更多的领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时,我们似乎可以体悟到这已经是无法遏止的趋势。因此,正面的认识基因改造食品,再理性思考可接受性,将选择权留给每个人,是比较正确的作法。 所谓「基因改造」是指针对生物的个别性状去挑选特定基因并改变生物体之基因组成与表现。科学家利用不同的生物科技技术,例如利用限制酵素制作出目标基因断片,再将DNA断片连线于「载体」DNA分子上,再将载体转殖到目标染色体上。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基因工程。 有别于传统的育种方式-性状的移转,仅限于同种或是种源相近的个体,现代的基因工程技术已突破了传统育种的格局,能将得自不同种源的外来基因以「人为」的方式嵌入植物体,而此外来基因甚至可以是源自微生物或动物体。例如将取自苏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杀虫结晶毒蛋白基因(cry-gene)植入玉米体内,则此玉米亦能合成由cry基因所主导产生的杀虫毒蛋白,因此具有抗虫的特性,这种以人工方式植入cry基因的玉米,便可称为一种GMO。 基本分类 基因改造生物GMO(ge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别,分别是: ⒈ 基因转殖微生物(及其产物):包括可作为发酵食品的菌元,或用以生产酵素、胺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物之微生物。 ⒉ 基因转殖农作物(及其加工品):此为GMOs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已有大豆、玉米、蕃茄、马铃薯等转殖作物问世。 ⒊ 基因转殖动物(及其加工品):转殖生长激素基因的鲑鱼,但目前多处于研究阶段。 改造方式 基因改造食品(GMF=GM foods)又称基因转殖食品,是由GMO所加工而成,因此凡以基因重组技术所衍生的食品,皆称之为基因改造食品。到底基因改造食品如何产生的呢? 大体而言,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能将具有功能的外来基因植入植物体内。对于双子叶植物(例如:大豆、西红柿、棉花)来说,基因转殖通常是借由冠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来达成。冠缨农杆菌能够自然地(也就是不经任何人工处理)感染种类繁多的植物,其感染乃是透过将其自身的一段DNA直接的插入受感染植物的DNA中,是以只要将冠缨农杆菌DNA中的致癌基因去除,并将所欲植入的外来基因插入冠缨农杆菌去感染植物,如此便能将此外来基因转移至受感染的双子叶植物的DNA中。而受感染植物中含此外来基因的细胞可以进一步被筛选出来,再利用细胞培养的技术产生一含有此外来基因的完整植株。就单子叶植物(例如:玉米、小麦、稻米)而言,冠缨农杆菌对其的感染效果并不好,一般乃将所欲植入的外来基因包覆于钨粒子(tungsten balls)表面,再以物理方式将此包覆有外来基因的钨粒子导入植物的细胞中,有些外来基因会自钨粒子表面脱落而成为植物DNA的一部份,这些含有外来基因的植物细胞一样可被筛选出来并培育成一完整的植珠。除了冠缨农杆菌外,植物病毒亦常被当作载体来用,但是并非所有的植物病毒都具有载体的功能,除非此病毒能经由原生质丝(plasmodesmata)于细胞间散布,加上外来基因必须要能被复制且此经修饰后的病毒核酸于感染植物细胞后并不引发病征,另外就是此病毒须有广泛的寄生。一般而言,基因转殖的操作乃是以DNA为主要对象,只有当利用DNA的病毒不能生效时才会考虑使用含RNA的病毒,是以当做载体的植物病毒最好是含DNA而非含RNA,然而目前所知含DNA的植物病毒只有caulimo virus和gemini virus两种,其中以后者广受研究人员的青睐,因为其能感染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而且寄主范围广泛。 改基因食品争议 概括 近年来,生物科技渐渐被套用于食物生产方面,因而衍生的基因改造食品也陆续在市场上市。食用基因改造食品,对人体会构成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做长期且广泛的研究,目前各界仍有许多争议。本署为了解民众对基因改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特委托民间公司进行「民众对生物科技及基因改造食品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期望了解民众对基因改造食品的态度,以及对标示政策的看法,做为未来政府拟定相关法令的参考依据。 民意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居住在台湾地区,年龄在20岁以上的民众,调查时间为民国89年9月27日至3 0日,有效样本为1083份,调查结果如下: ⒈基因改造食品的 认知 及消费行为方面: ⑴ 68.1%的民众听过基因改造食品,但是有半数以上的民众不知道基因改造食品有什么好处或坏处。 ⑵ 对于目前市面上有哪些产品可能是基因改造食品,32%的民众并不知道;回答知道比例较高的食品是豆腐、豆浆、和其它豆类食品。 ⑶ 42.7%的民众平时购买食品时,并不会特别选择购买非基因改造食品。 ⒉ 对基因改造食品的看法方面: ⑴ 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最受大众质疑,61.6%的民众担心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51.2%的民众认为食用基因改造食品对人体可能产生不好影响;66.9%的民众担心吃了能抗虫害的农作物所制成的基因改造食品,会对人体生命安全会产生威胁;其中尤以年龄在30至39岁的女性对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疑虑较高。 ⑵ 但是,也有65.3%的民众同意,基因改造食品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49.7%的民众同意,基因改造食品由于使用人工改造,会使食物的口味、外观更好,更适合人类食用。 ⑶ 43.5%的民众认为目前基因改造食品上市前的的安全性评估程式,并不足以保障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同时,45.7%的民众认为「从1994年上市至今,没有证据显示基因改造食品不适宜人类使用」的说法,不能降低其对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的疑虑。 ⑷ 此外,也有67.8%的民众担心基因改造食品,可能危害生态系统。 ⒊ 对基因改造食品价格接受度方面: ⑴ 48.4%的民众在知道那些产品可能是基因改造食品后,可能会特别选购非基因改造食品。 ⑵ 96.1%的民众可以接受非基因改造食品与基因改造食品在价格上有差异。 ⑶ 如果非基因改造食品与基因改造食品价差在二成左右,69.6%的民众会去买非基因改造食品;如果价差为50%,79.3%的民众会去买非基因改造食品;如果价差为一倍,64.9%的民众会去买非基因改造食品。 ⒋ 对基因改造食品标示制度的看法 ⑴ 73.5%的民众赞成采用强制标示制度,目的为方便消费者辨识、消费者权利不能被忽视,厂商才会重视标示制度。 ⑵ 63.2%的民众赞成采用正面标示,原因为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主动告知消费者等为主 ⑶ 51.5%的民众认为,只要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食品,即需标示。 ⑷ 至于容许量多少比较合理?55.6%不表示意见,3%不赞成规定容许量,22.0%认为百分之一的容许量较为合理,14.9%认为应订在百分之五及以上的容许量较为合理。 基因改造食品在近几年来迅速的进入消费市场,引起全球对此的关心,不仅消费者对于食用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有所疑虑,大规模的使用基因改造食品,亦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环境危机,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基因物种的多样性被破坏是否影响到生态系的运作,简言之,关于基因改造食品潜在的威胁包括有:人、环境与经济三方面。 疑问 关于基因改造食品对于人体健康影响的议题,在国际上已争论许久,而反对基因改造食品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⑴基因改造食品是否直接对人体影响的疑虑:包括毒素及过敏原。在毒素(toxity)方面,即基因改造食品是否因为基因改造而产生新的毒素,经食用而累积于人体内,进而对于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过敏原(allergenic)方面,即过敏原是否会随之转移至基因改造食品上?实验结果证明过敏原确实有可能发生转移的现象,例如美国的Pioneer Hi-Bred公司为了提升大豆内的营养素,而将巴西坚果之基因转植素大豆内,结果九名对巴西坚果过敏的受试者中,有八名都发生了过敏的现象。 ⑵ 标识基因(marker gene)是否会移转至人体的肠道或是细胞内的疑虑:所谓「标识基因」,就是进行转殖时用以筛选基因以转殖并表现的细胞,以将该细胞再生成为植株,而标识基因最常用的即为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marker gene)。 ⑶ 出现新病毒:原本只会在植物或是动物上作用的病毒究竟会不会在基因重组的过程中成为人体新的病原体,目前尚无定论。 环境危害 对于环境的威胁包括以下几点:⑴威胁到非目标生物【non-target organisms】及益虫【benefit insects】;⑵减少生物多样性;⑶基因漂浮【geic drift】及基因污染【geic pollution】。 影响 对于经济上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市场上的流失 作物本身虽不会移动,但以其为原料的食品却可以销售到各地,这也引起许多人对基因改造作物的担心。自然杂志于公元2000年报导星连玉米(Star Link Corn),一种未经允许可供人类食用的基因改造玉米,已流入日本的食品销售网。星连玉米在美国虽然可以当成饲料用,但是在日本则仍不许人类食用,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Cry9C的杀虫毒蛋白,而这种毒蛋白在食用后,被科学家认为会引起过敏反应。过去美国所出口的玉米约有三分之一是销往日本,而欧盟则购买了约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国出口大豆,这些地区广大消费者对基因改造玉米或是大豆食用安全性的疑虑,将对美国日后的出口构成极大的威胁。 谷物污染 对于种植有机作物的农民而言,如果有机作物遭到基因改造作物的交叉授粉或是与其混杂,将因质量不佳而遭遇严重的销售问题,特别是玉米和甜菜,因为这两种作物本来就是广泛授粉(cross-pollination)的植物。这样一来,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民因此将不得不暂时退出有机产品市场,在重新获得有机认证之前,收入将会锐减。 图书信息 书 名:即将到来的生物科技时代 作 者:理察·W·奥利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所属丛书:全国揭示生物物质时代的新经济法则 条形码:978-7-300-04618-1 I S B N :730-004-618-5 出版时间:2003-5-1 开 本:大32开 页 数:218 定 价:23 元 特色 本书对于即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动力的产业,提出了适时的观点;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配合突破性的发明,将对我们抵抗疾病的战役带来前所未有的进展,并造福人类。 内容简介 生物科技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是众多媒体的热门话题,从《华尔街日报》到《时代杂志》,再到晚报新闻。生物科技及其商业——即生物物质时代,将作为经济的新引擎而超越资讯时代。预计到21世纪中叶,所有公司都会变成生物物质公司,生物物质经济将比以往任何形态的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具渗透性,更强有力。作为对未来商业发展的柄质性探讨,《即将到来的生物科技时代》描述了正在先驱性的大学、公司和政府发生的生物科技革命。本书中没有使用任何令人畏惧的学术术语,奥利弗为产席执行官、投资家、决策者,以及对生物物质的社会衍生物感兴趣的人提供了他们必须知道的东西。 《即将到来的生物科技时代》与众不同的关注点是生物科技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杜邦、诺华、默沙东等全球名列前茅的化工企业正在转变为生物科技企业,和全球各地的400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一起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开发新产品。尽管生物科技潜存著危险,但非常先进的生物科技已经使:全球上亿人受惠于新的生物科技产品和疫苗;成百种生物科技制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更多的产品已经进入开发阶段。 目录 第1章21世纪:生物物质的时代 第1节资讯时代终结的标志:生物学取代电子学 第2节生物物质:新的高科技 第3节生物物质? 第4节基因银行:梦想与资金 第5节生物物质“精灵” 第6节基因工厂:生物经济 第7节生物物质的经济法则 第8节不对称的产业 第9节改变中的科技 第10节每一家公司都是生物物质公司 第2章征服物质:探索细胞与次原子世界 第1节生物学超越物理学与化学 第2节范围全球化、规模世界化的生物物质 第3节自动自发的生物物质科技 第4节生物物质的全面性影响 第5节想像无法想像之事 第3章生物经济学:生物物质的新法则 第1节从农场到工厂 第2节从办公室到实验室? 第3节生物物质的新经济典范:无休止的复制 第4节原子与基因 第4章生物经济的第一法则:知识每日倍增 第1节知识倍增过程中专利权的角色 第2节1977年以来的生物科技专利权趋势 第3节1977年以来的知识倍增趋势 第5章生物经济的第二法则:全球化范围的广大与研究目标的微小成反比 第6章生物经济的第三法则:加速中的垂直增长率曲线 第7章新材料:每一个原子都是一座工厂 第8章设计基因:重新建构人体 第9章生物科技与“大药厂”:生物医疗复合体 第10章生物科技与农业:生物工学农夫 第11章资助梦想:生物资本家 第12章物生伦理学:长城 后记2005年:开始的结束 附录原则声明
2023-07-21 20:19:151

助理属于哪个部门?

问题一:办公室助理,这个职位属于哪个部门的啊? 办公室助理――不太理解! 如果是人事、行政相关工作,肯定是放办公室。 如果是经理助理一类的,那可能要跟领导走。 如果这个职位就业人数多,叮以单独成立一个秘书课! 问题二:总经理助理是什么部门 总经理办公室,简称:总经办,GMO 问题三:助理是什么 不能这么想 这个职位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工作内容 一般是经理助理 分管各个部门的事物 比如经理交了一项任务 这个任务与财务部有关 又与业务部有关 首先你得理清分类 然后把任务一级一级的传达下去 安排下去 总之公司的各类大小事物你都要了解知道一些 问题四:文员属于什么部门 文员在大部分企业或单位都是 行政部 和某个领导、负责人或部门的助理职位。 有些公司的销售部和企划部的员工也属于文员,做些企划案、报表、管理档案之类的。 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搜文员,baike.baidu/view/58381 问题五:急急急!一个公司的行政助理应该是属于什么部门啊? 行政部 问题六:人事部门归哪个部门管理 人事部门管理归属:1、中小企业,人事工作模块经常放在总经办、总裁办、行政部里面管理,这些部门一般应该属于总经理管; 总经办、总裁办、行政部:这些部门都一样,只是各企业叫法不一,一般有人事、行政、后勤等畅块,有点还有安全管理、有点还有质量体系等。各企业可能有点不同。2、较大企业,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也是属总裁或总经理管。 问题七:助理分成哪几种?工作内容分别是什么 1.会计助理,辅助财务、会计进行日常工作。 2.文秘助理,为文秘提供上司需要的文件及骇据。对文件及数据进行整理。 3.其他助理,就是基层学习。 希望采纳。祝你身体健康。 问题八:文员属于哪个部门 文员所属的部门不确定,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秘书部都有文员,文员的详细信息如下: 文员是公司的基层职员,一般从事文件处理工作,也有许多的公司从薪金上划分员工/文员/职员的级别,但有些公司对文员的要求很高,也赋予一些权力,也有可能是踏入管理阶层的第一步; 其实所谓的文员也就是文职人员,即主管经理之助理之类的。但是在不同的公司,文员一职所做的工作都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文员是做些文字处理、文档整理、复印文件、接听电话及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接待客人、清洁卫生、购买办公用品等)之类的工作; 有些公司的文员还要协助会计做一些记帐工作。一般要求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公司不同会有具体的要求:就是指对电脑的操作内容和熟练程度有所不同,当然少数公司可能也不需要电脑的),一些大的公司对语言也有所要求的(普通话,英语之类的); 就是当事人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综合素质(工作态度、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 问题九:总裁助理属于什么部门。总裁助理的直接下级是谁。知道的请帮我解答下。谢谢 40分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构架。一般来厂,总裁助理属于行政或者管理,我以前进过的公司,总裁助理的下级有人力主管、业务营销主管、设备主管、质量主管等。 问题十:摄影师助理属于哪个部门? 摄影部的,这是一般情况下,但是说大了就是全公司的苦力。
2023-07-21 20:19:341

进口食品以哪个数字开头的是转基因食品?

 业内人士透露,8开头五位数是转基因食品  业内人士透露由四位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代码就是我们普通的水果和蔬菜,如果是五位数的话,特别是前面有加8或者是9组成的代码,就表示它不是普通的农产品。其中以“8”开头,是转基因产品。发展出五位数编码,即PLU所用的五位码第一个数字是“8”代表为转基因,当第一个数字是“9”代表为有机,例如“84011”代表转基因小富士苹果(通常有英文GE或GMO),“94011”代表有机小富士苹果。  进口水果主要都是以3或4字开头的四位数,也就是说是用传统方法种植的水果,而5位数的进口转基因和有机水果尚未发现。一位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进口水果在进口时有着严格的检查程序,可以放心食用。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12/11/21/010300755.shtml
2023-07-21 20:19:433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区别

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的定义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http://baike.baidu.com/view/30096.htm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这种以单细胞培养出来的克隆动物,具有与单细胞供体完全相同的特征,是单细胞供体的“复制品”。英国英格兰科学家和美国俄勒冈科学家先后培养出了“克隆羊”和“克隆猴”。克隆技术的成功,被人们称为“历史性的事件,科学的创举”。有人甚至认为,克隆技术可以同当年原子弹的问世相提并论。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生产“克隆人”,可以用来“复制”人,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对人类来说,克隆技术是悲是喜,是祸是福?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分为二的。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如果克隆技术被用于“复制”像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那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即使是用于“复制”普通的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果把克隆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将会使优良牲畜品种的培育与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若将克隆技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就极有可能攻克那些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艾滋病等顽疾。克隆技术犹如原子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应该采取联合行动,避免“克隆人”的出现,使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社会。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4.htm
2023-07-21 20:20:321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食物有什么区别啊?

非转基因是自然界存在的,而转基因作物通过生物技术,属于人造的结果,而非自然存在。非转基因的植物生长周期是不变的,而转基因的植物可以缩短作物时间,加快成熟,供应四季。非转基因需要与自然条件相结合,产量较低,而转基因食品的产量可以人为控制。
2023-07-21 20:20:417

什么是MP4格式

现在市场有名副其实的mp4播放器吗?好多mp3加视频就叫mp4
2023-07-21 20:21:155

功放机FL GMO表示什么?

应该是FL GND,这个是AV功放或多声道功放的前左声道接线端子,FL和GND分别接音箱的+和-端子。FL即Front Left的缩写,表示正前的左声道(即主声道音箱的左边),GMD即接地端。
2023-07-21 20:21:301

辩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正方三辩

我只是想说,辩题好烂。这是一个只有时间才能证明的问题。
2023-07-21 20: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