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春望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2023-05-19 12:44:36
共1条回复
南yi

《春望》的原文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为国家已经沦陷,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里人烟稀少,草木茂密。我有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就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有以下若干个,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春望翻译

作者介绍:

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汉族,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春望》

相关推荐

春望意思翻译

《春望》翻译为: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时看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时听见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2022-12-30 10:06:491

春望 唐 杜甫翻译

《春望》唐杜甫的翻译:《春望》翻译: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春望》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2022-12-30 10:06:571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翻译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以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赏析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从牛,满目荒凉。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全诗中,望着笔,情景相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遭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2022-12-30 10:07:191

古诗词春望翻译及赏析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春望》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望》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2-12-30 10:07:531

《春望》(杜甫)诗篇全文翻译

春望 杜甫 系列:唐诗三百首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2022-12-30 10:08:141

杜甫春望的翻译,急需。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 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 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稀少,简直不能插簪
2022-12-30 10:08:206

春望(杜甫)的翻译(字字落实)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尖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连续三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   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头发也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2022-12-30 10:08:43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代杜甫《春望》全文翻译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2022-12-30 10:08:511

卢纶《长安春望》的翻译是什么?

【译文】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原文】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作者】卢纶(739-799年),字允言,唐代诗人。【赏析】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参考资料彭定求.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022-12-30 10:08:571

春望的翻译。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022-12-30 10:09:031

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接下来分享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杜甫春望翻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杜甫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 杜甫春望诗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2022-12-30 10:09:121

用优美的句子翻译春望

你要优美句子吗?
2022-12-30 10:09:182

杜甫春望的英语翻译

2022-12-30 10:09:263

《春望》原文及翻译

《春望》原文及翻译如下:一、春望原文:[ 唐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二、译文: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三、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2022-12-30 10:09:411

春望的翻译 春望的翻译简述

1、翻译: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2、《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2-12-30 10:09:521

春望翻译 简洁的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得多。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头发也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2022-12-30 10:09:572

春望的译文

春望》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2022-12-30 10:10:114

春望的翻译

这都不知道....
2022-12-30 10:10:292

春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春望 [作者] 羊士谔   [朝代] 唐代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春望》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羊士谔的其它作品 ○ 野望二首 ○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玩荷花》) ○ 登楼 ○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 ○ 羊士谔更多作品
2022-12-30 10:10:411

春望翻译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由于心里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2022-12-30 10:10:476

杜甫的《春望》翻译成英文,翻译后诗意不要变

The country broken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city the vegetation are spring deep.when feeling the flower splashes the tear,hates other bird to be alarmed.beacon-fire in March,the letter arrives at the large sum of money continually.the old age scratches with the finger is shorter,muddy desire extremely hairpin.
2022-12-30 10:11:101

春望翻译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因为,早已变的惨不忍睹,虽然到着小草和大树。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却使让人流泪,感觉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也别不住了。
2022-12-30 10:11:161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望翻译: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通,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2022-12-30 10:11:251

杭州春望翻译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译文: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2022-12-30 10:11:411

春望的翻译 望岳的翻译

全解上有啊
2022-12-30 10:11:542

天王寺春望原文_翻译及赏析

招提春望尽烟霞,绿竹青松老衲家。门对三山纡宋苑,碑传二帝狩胡沙。云边虚阁流清磬,树里寒僧演《法华》。人代几回登眺处,空余辇道夕阳斜。——明代·田汝鳷《天王寺春望》 天王寺春望 招提春望尽烟霞,绿竹青松老衲家。 门对三山纡宋苑,碑传二帝狩胡沙。 云边虚阁流清磬,树里寒僧演《法华》。 人代几回登眺处,空余辇道夕阳斜。猜您喜欢二月湖州动客心,青山粉堞带春阴。溪溪渔屋桃花静,面面歌楼柳色深。西府门闲鸥自到,东林酒熟客谁斟。风流二妙如相问,为道清吟瘦不禁。——明代·完璞琦公《春日寄柬赵仲光沈自诚二友》 春日寄柬赵仲光沈自诚二友 二月湖州动客心,青山粉堞带春阴。 溪溪渔屋桃花静,面面歌楼柳色深。 西府门闲鸥自到,东林酒熟客谁斟。 风流二妙如相问,为道清吟瘦不禁。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元代·王逢《秋感(六首)》 秋感(六首) 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 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 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 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明代·王醇《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 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 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 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2022-12-30 10:12:021

春望杜甫翻译和赏析中心思想

杜甫的《春望》译文、赏析、中心思想我已经为大家找来了,大家接着往下看吧。 春望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自鄜周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回沦陷后的长安。公元757年3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临到这座历经洗劫、繁华销尽的都城。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他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通过眺望沦陷后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春望中心思想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处于唐朝兵荒马乱的年代。唐代末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整个国家都处在一种战乱动荡的状态。国家和人民都处于危难之间。那么春望的主旨是什么呢?春望通过描写唐代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长安经过战争导致的极度破乱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中对战争的痛恨,对国家兴亡的担忧,表达了心中对和平与幸福的渴望。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春望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2-12-30 10:12:081

古诗《春望》的英文整诗翻译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
2022-12-30 10:12:144

《春望》的主旨是什么?

《春望》主旨是: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译文为: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伤感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3、《春望》的创作背景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参考资料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207733.htm?fromTitle=%E3%80%8A%E6%98%A5%E6%9C%9B%E3%80%8B
2022-12-30 10:12:281

春望这首诗的翻译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不错吧。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2022-12-30 10:12:396

春望的翻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 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 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 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2022-12-30 10:13:054

春望的翻译

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得多。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2022-12-30 10:13:212

春望翻译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因为,早已变的惨不忍睹,虽然到着小草和大树。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却使让人流泪,感觉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也别不住了。
2022-12-30 10:13:292

《春望》大意和意境

2022-12-30 10:13:39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代杜甫《春望》全文翻译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2022-12-30 10:13:501

初中文言文春望

1. 《春望》译文 《春望》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2. 春望原文 《春望》参考译文 【原文】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背景】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元月,京城长安沦陷。 不久杜甫听到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报国心切,只身投奔灵武,不幸中途被叛军俘虏,解送到长安。所幸他还有一点行动自由,便来到街头放眼望去。 本诗就是他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思家的感情,充满爱国情怀。 【注释】 春望:在春天远望。 破:破败、破碎。 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 在这里指战争。 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 浑欲:浑,简直。 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3. 春望全文的翻译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 初中的文言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9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r]CR 18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20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U 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2022-12-30 10:13:561

春望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阒菀粞赌训茫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簪。
2022-12-30 10:14:021

春望古诗解释

春望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参考资料:1、范国平初中生必背古诗词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14-116页2、李存仁新编初中古诗文一看通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01页3、李承林中华句典中华文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9-50页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爱国,战争,忧国忧民,早教,最美相关翻译春望译文及注释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查看等多详情∨春望古今异义国破山河在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浑欲不胜簪 古义:简直 今义:浑浊;糊涂家书抵万金 古义:信 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查看等多详情∨相关赏析春望创作背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查看等多详情∨春望鉴赏语句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查看等多详情∨创作背景春望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022-12-30 10:14:142

《春望》的现代翻译?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2022-12-30 10:14:232

非字的反义词是什么

非的反义词:是
2022-12-30 10:07:429

national的音标是什么

 
2022-12-30 10:07:446

非得反义词是什么

问题一:非的反义词是什么 零蛋为您解答 是――非,就是说非的反义词是 是 如,一个人的德道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实践起来却很难。 问题二:非字的反义词是什么 非的反义词 反义词:非 - 是 基本解释 非 fēi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是 笔画数:8; 部首:非; 笔顺编号:21112111 问题三:非的反义词是什么? 是非,所以非的反义词是是 问题四:非是的反义词是什么 是非 [shì fēi] 是一对反义词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2.口舌;纠纷 3.评论;褒贬 近反义词 近义词优劣 好坏 短长 黑白 问题五:非字的反义词是什么 非字的反义词是: 是。 问题六:非的反义词是什么 非 是 例如: 大是大非 【近义】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截然不同 【反义】模棱两可、良莠不分、鸡毛蒜皮 【释义】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问题七:非的反义词是什么字 非 相关的反义词 是 非_词语解释_词典 【拼音】:[fēi] 【释义】: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2. 同本义3. 又如:非常..
2022-12-30 10:08:151

nationalday是什么意思

National Day [释义] 国庆节; [网络] 日 文莱国庆日; 日 卢森堡国庆日; 日 比利时国庆日;
2022-12-30 10:08:162

非字在字典中是什么意思

放弃的意思
2022-12-30 10:08:203

national怎么读的 英语national怎么读的

1、national英[ˈnæʃnəl]美[ˈnæʃnəl]adj.国家的; 民族的; 全国的; 国有的; 国立的; 国营的;n.(某国的)公民。 2、[例句]The state of our roads is a national disgrace.我们的道路状况是国家的耻辱。
2022-12-30 10:08:251

national怎么读音 national是什么意思

1、national 读音:美/ˈnæʃnəl/;英/ˈnæʃnəl/。 2、释义:adj.国家的;国民的;民族的;国立的。n.国民。 3、例句:Pandas are one of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2022-12-30 10:07:391

非字的部首是什么意思

非部首:非
2022-12-30 10:07:342

national的 比较级和最高级

little-less-least, manymuch-more-most, wellgood-better- best bad-worse-worst, far-r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difficult-more difficult-the most difficult, (多音节的都是用more和most的)
2022-12-30 10:07:321

用“非”字组词

用“非”字组词 本文分类:组词大全 发布时间:2014/2/26  非fēi ①不对;错误。 ②不合于。 ③不以为然。 ④反对;责备。 ⑤不是:非处方药。 ⑥副词,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学习非下苦功不可。 ⑦副词,必须;偏偏:她非得去。 组词 ← 非常 非典 非独 非法   非凡 非分 非礼 非命   非难 非人 非议 非洲 → 除非 莫非 南非 岂非   若非 无非 是非 带非字的成语 情非得已 无可厚非 想入非非 物是人非 口是心非 今非昔比 文过饰非 齐大非偶 无事生非 似是而非 啼笑皆非 无可非议 面目全非 人非草木 非同寻常 非同小可 惹是生非 是是非非 非分之想 明辨是非 痛改前非 搬弄是非 胡作非为 死于非命 大是大非 非我族类 答非所问 热闹非凡 非此即彼 来而不往非礼也 组词造句 非常——爸爸工作非常努力,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非法一一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雇用童工是非法的。 非凡——那些观看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木制凤凰的精美,夸奖木匠技术非凡。 非分——他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非洲——与先进的欧洲相比,非洲显得很落后。 非亲非故——他俩非亲非故,却能互相帮助。 用“放”字组词用“肥”字组词
2022-12-30 10:07:281

nation, national ,internation和 nationlity的区别

nation 有国家和民族的意思 国家意思可以与country通用而National 则是国内的 民族的意思 比如NBA 就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 而外国人翻译的时候都翻译成美国篮球大联盟 但其实这是美国人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的很好体现。international 就是国际的意思啊最后一个你是不是写错了 应该是nationality 是国籍的意思
2022-12-30 10:0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