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王翦后来的去向是什么?

2023-07-28 21:01:06
TAG: 王翦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王翦是战国晚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将军,他灭亡楚国以后就忽然间消失匿迹了,从此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信息。

王翦(生卒年不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

扩展资料:

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少年时就喜欢军事,侍奉秦始皇。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相关推荐

王翦怎么读

  王翦,读作wáng jiǎn。王翦,人名,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翦:本义指初生的羽毛,现指等长的羽毛,或把羽毛修剪整齐漂亮。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是秦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大功臣。  人物成就:计杀魏齐   范雎是先秦时期著名的谋士,以“远交近攻”的谋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坚实基础,与魏国丞相魏齐是仇人。范雎曾扬言要魏国交出魏齐,否则将举兵伐魏。形势迫使魏齐弃相印逃到赵国,投在平原君赵胜门下。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由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昭王依计而行,诱使平原君上钩。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长平之战刚过,赵孝成王正惊魂未定,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齐。魏齐逃到魏信陵君那里,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秦王才释放了平原君归赵。王翦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  平定叛乱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秦王政命王弟长安君成蟜为主将,樊于期为副将率军攻打赵国,不料,长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举兵反叛。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说客混进叛军,见到了长安君,递送了劝降书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长安君归降,叛乱平息。樊于期逃奔燕国。  铲除吕氏   秦王政即位之初由于年少,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吕不韦权倾朝野,又与太后有私情,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东窗事发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与太后在秦故都雍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嫪毐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秦王政九年,嬴政前往太后所在的雍城行郊礼。王翦领兵前往咸阳,派三万精锐保护秦王西行。秦王离开后,吕不韦在国都咸阳把持国政,王翦不动声色,调遣兵力,严阵以待,以防吕不韦伺机生变。嫪毐因罪行败露,发动兵变,进攻秦王嬴政所在的蕲年宫,史称“蕲年宫之变”。秦王及时察觉了这一阴谋,抢先发兵平定叛乱,追斩嫪毐,在咸阳清洗了嫪毐集团数百人,因此事涉及吕不韦,不久就免去了其相邦之职。不久,在王翦的建议下,将其赐死,秦始皇全面掌握了国家权力。
2023-07-27 06:10:401

王翦怎么读?秦国名将王翦简介,历史上王翦怎么死的?

王翦[jiǎn]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一生历经侍奉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几代秦王,是秦朝的几代元老,历史上王翦怎么死的?通过下文的 王翦简介 来了解这个人物吧!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于是派李信及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曰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份,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 王翦简介 ,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王翦替代李信前来攻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曰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秦始皇二十六年 王翦简介 ,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秦将王翦”。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赵奢、廉颇、李牧而已。
2023-07-27 06:10:461

王翦怎么读?

wáng jiǎn王wáng,声母w,韵母ang,声调二声。翦jiǎn,声母j,介母i,韵母an,声调三声。翦1、同“剪”,一种铰东西的用具:剪刀。2、姓。扩展资料王翦(生卒年不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2023-07-27 06:10:561

王翦简介

王翦(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县),夺取赵漳水流域。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是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秦军告急之下,秦王亲自驰往频阳,复用王翦,始皇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万重兵,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说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2023-07-27 06:11:226

王翦是什么人物?

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参见秦灭六国的战争)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2023-07-27 06:12:102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呢?

秦将王翦是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正面击败楚国的大军,才能够灭亡楚国。
2023-07-27 06:12:255

秦国大将王翦,怎么死的?

安逸终老
2023-07-27 06:14:0514

秦始皇死时,王翦在哪?

秦朝灭亡时王翦以告老还乡。王翦大约在前210年,也就是在秦二世登基的第一年去世的。秦朝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在前209年爆发的。当秦朝真正面临到统治危机的时候,王翦已经去世了至少一年的时间。一个早在陈胜吴广起义前就去世的秦国名将,王翦自然不能在秦国灭亡之时,率兵救国。扩展资料: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但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不过他为了自保,消除秦王政的戒心,伐楚期间,不断向秦王政要这要那。那么等到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如此既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也能确保王氏一方平安。正因为王翦功成身退,王氏才渐渐淡出朝堂,军权后来几乎由蒙氏独掌。也正是这样,蒙氏才成为赵高打击的首要目标,而王氏也才能逃脱赵高的魔掌。
2023-07-27 06:15:101

秦国名将----王翦简介

秦国名将---- 王翦简介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根据我王氏宗谱上记载王翦公为太子晋第十五世孙,字维张。东周郝王46年(公元前269年)壬辰六月初六日生,享年八十四。(史记),频阳东乡人,少好兵书,秦始皇十八年,拨赵赵王降,画定赵地为郡,明年攻燕,燕王喜走辽东,遂定燕蓟诸地。又以60万人伐楚,大败楚军,杀其将项,燕掳荆王,负刍平楚地为郡县。因南征北越之,始皇26年尽并天下,王氏功名多施于后世,娶熊氏,生子二:贲、贯。又有谱载十六世翦公,生于周郝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辛卯,卒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癸巳。寿63岁。配杜氏,生子六,戊,贲,勇,刚,毅,乙。女一适中郎将汪阵。戊,秦卿士,始皇时封五大夫。勇,秦左长史。刚,秦右长史。毅,秦下大夫。乙,秦临洮守备。 现经查网上查找到王翦公简介如下: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也就是王翦公34岁的时],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城池。秦王政十八年(前229),[40岁时]他再次奉命攻赵。赵国名将李牧领兵迎战,双方相持不下。王翦于是一面提议言和,又一面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离间之计,散布流言说李牧要降秦,使赵王撤换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发兵猛玫赵军营垒,赵军大败,赵国都城被秦军攻占,赵王当了俘虏,赵国的疆域变为秦国的邯郸郡。 公元前227年,[42岁]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未遂,秦王又增派大军支援王翦,秦军攻占了燕都城蓟城 王翦简介 ,燕王喜逃往辽东,燕蓟之地为秦所有。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国准备南下攻楚,秦将李信口称只需二十万人马就可平定楚地,但王翦却认为需要派出六十万大军。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未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蒙武率军二十万人攻楚,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与楚军交战,秦军大败。秦王得知攻楚失利,便亲自到频阳去访王翦,请他领兵玫楚。王翦对秦王说,大王要用臣领兵,就非派六十万大军方可,秦王立即答应。当王翦领兵出发时,秦王为他送行到灞上。王翦向秦王提出要求,请赐给他田地和房子,以作为自己养老和子孙基业。有人问王翦为何此时向秦王求赏赐?他说,我手握重兵,此时求赏赐以表明我绝无反叛之心,可以消除秦王对我可能产生的猜疑。王翦领兵来到楚国边界,楚国组织四十万大军抗秦。王翦扎营不进,任凭楚军挑战,他坚守不肯出战。双方相持一年之久,楚将项燕松懈下来,同时楚军粮草不足,便拔营东归。此时,王翦看准了机会,挥兵向楚军发起猛攻,楚军溃败。秦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县东〉,全歼楚军,逼得楚将项燕自杀。淮河南北变为秦国所有。 公元前223年,时年46岁的王翦率兵攻入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接着,秦军在王翦指挥下,马不停蹄地渡过长江 王翦简介 ,占领了吴越之地。第二年,王翦便平定了楚国的属地,统一了长江流域。秦在楚地设南郡、九江郡和会稽郡。王翦得胜班师回到咸阳,秦王为他举行庆功宴会。会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还乡。此后,他便回到家乡,过着农耕生活,终老于家。王翦南征北战,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盖世之功。 王翦公是我豫章王氏始祖景肃公上34世祖,而我应是其75世裔孙,由于参与了豫章王氏联修总谱 ,为了理清世系源流,通过查找多家保留下来的老谱,对照比较分析,同时在网上查找有关历史资料,现基本理清了世系源流。我为有许多像王翦公这样的先祖感到自豪,因此要通过修谱把这些英雄人物精神传承下去,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 丰城尚群2015-8-12
2023-07-27 06:15:251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他有哪些拿得出手的战绩?

1.王翦与儿子王贲在灭国大战中六国灭其三。2.灭楚后,加强和促进了华夏族对岭南地区的控制以及民族融合。 后归,拒绝了秦始皇的挽留,隐居故乡,善终。
2023-07-27 06:15:335

当年王剪出征楚国,为什么他要向秦始皇请求大量赏赐?

消除疑心.
2023-07-27 06:16:5710

王翦怎么死的

王翦是秦朝的一个大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中,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是白起之后的又一个“战神”。作为四朝元老,秦朝的好几位相国都对他相当客气,比如范雎、蔡泽、吕不韦等,那么王翦怎么死的? 1、 王翦具体死亡原因史书并没有记载。 2、 王翦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就激流勇退,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这才没有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享受了一个安乐的晚年。 3、 王翦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战神”,可以说秦始皇能够一统六国,王翦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4、 公元前224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想要一举攻破最有实力和秦国做对的诸侯国楚国,所以就命令王翦带兵出征。但是没想到,王翦开口就向秦王嬴政要60万的兵马,王翦认为没有60万的兵马是不足以打败楚国的。 5、 60万的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已经是秦国兵力的极限。因为此时的秦王嬴政对王翦还并不完全相信,所以拒绝了王翦的请求,转而派李信领着20万兵马出征楚国。正如王翦所料,秦国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关于王翦怎么死的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2023-07-27 06:17:541

王翦怎么死的?

王翦具体死亡原因史书并没有记载,是病逝的。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扩展资料相关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评价白起、王翦二人说:白起算计敌人能随机应变,计谋无穷,声震天下,却不能对付应侯给他制造的祸害;王翦身为秦将,平定六国,是当时的元老将军,秦始皇尊他为师,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的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始皇,直至死去。他的孙子王离成了项羽的俘虏,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翦
2023-07-27 06:18:322

王翦最后结果如何

王翦最后的下场是善终。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人物生平: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 。少年时就喜欢军事,侍奉秦始皇。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2023-07-27 06:18:561

历史上王翦是个什么样的人王翦有什么著名的事迹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1]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25] 。
2023-07-27 06:19:231

秦国的王翦是怎么死的

生老病死的。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历任多位相国,无论是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 当他攻下燕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但重头戏还在后头,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 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扩展资料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023-07-27 06:19:321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的原文及准确的翻译!谢谢

【原文】 秦伐楚,使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地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恒中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汉高专任萧何关中事。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边批:晁错使天子将兵而居守,所以招祸。〕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吕后用萧何计诛韩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陈平独吊。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封君置卫,非以宠君也,以今者淮阴新反,有疑君心,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财佐军。”何从之,上悦。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拊循勉百姓,悉取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边批:王翦之智,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还,百姓遮道诉相国,上乃大悦。 〔述评〕 汉史又言,何买田宅必居穷僻处,不治垣屋,曰:“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无为势家所夺。”与前所云强买民田宅似属两截,不知前乃免祸之权,后乃保家之策,其智政不相妨也。 宋赵韩王普强买人第宅,聚佥欠财贿,为御史中丞雷德骧所劾。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尝议买新淦县官田,高宗闻之,甚喜,赐御札,号其庄曰:“旌忠”。 二公之买田,亦此意也。夫人主不能推肝胆以与豪杰共,至令有功之人,不惜自污以祈幸免。三代交泰之风荡如矣! 然降而今日,大臣无论有功无功,无不多买田宅自污者,彼又持何说耶? 陈平当吕氏异议之际,日饮醇酒,弄妇人;裴度当宦官熏灼之际,退居绿野,把酒赋诗,不问人间事。古人明哲保身之术,例如此,皆所以绝其疑也。 国初,御史袁凯以忤旨引风疾归。太祖使人觇之,见凯方匍匐往篱下食猪犬矢,还报,乃免。盖凯逆知有此,使家人以炒面搅沙糖,从竹筒出之,潜布篱下耳,凯亦智矣哉! 【译文】 秦始皇派王翦(战国名将,曾为秦始皇平赵、燕、蓟等地)率六十万大军伐楚,出征日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忧生活的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做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 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 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 王翦说:“你错了。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 汉高祖三年,萧何镇守关中,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一带相持不下。这期间,汉王屡次派使者慰问镇守关中的宰相萧何。鲍生于是对萧何说:“在战场上备尝野战之苦的君主,会屡次派使者慰劳属臣,是因为君王对属臣心存疑虑。为今之计,丞相最好选派善战的子弟兵,亲自率领他们到前线和君主一起并肩作战,这么一来,君主才能消除心中疑虑,信任丞相。” 萧何采纳鲍生的建议,从此汉王对萧何非常满意。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萧何的计谋诛灭韩信。高祖知道淮阴侯被杀,就派使臣任命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邑民,另派士兵五百人和一名都尉为相国的护卫兵。群臣都向萧何道贺,唯独陈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降为平民)向萧何表示哀悼之意:“相国的灾祸就要从现在开始啦!皇上在外率军征战,而相国留守关中,没有建立任何战功,却赐相国封邑和护卫兵,这主要是因淮阴侯刚谋反被平,所以皇上也怀疑相国的忠心,派护卫兵保卫相国,并非宠爱相国,而是有怀疑相国之心。我建议相国恳辞封赏不受,并且把家中财产全部捐出,充作军费,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相国的疑虑。”萧何采纳召平的建议,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汉高祖十二年秋天,英布叛变,高祖御驾亲征,几次派使者回长安打探萧何的动静。萧何对使者说:“因为皇上御驾亲征,所以我在内鼓励人民捐献财物支援前方,和皇上上次讨伐陈豨(汉朝人,高祖时以郎中封阳夏侯,后自称代王,被诛)叛变时相同。”这时,有人对萧何说:“你灭门之日已经不远啦!你已经身为相国,功冠群臣,皇上没法再继续提升你的官职。自从相国入关中,这十多年来深得民心,皇上多次派使臣慰问相国,就是担心相国在关中谋反。相国如想保命,不妨低价搜购百姓的田地,并且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债券取代,这样来贬低自己的声望。这样皇上才会安心。”萧何又采纳这个建议。 高祖在平定英布之乱凯旋而归,百姓沿途拦驾上奏,控告萧何廉价强买民田,高祖不由心中窃喜。 〔评译〕 汉史曾记载,萧何购买田宅都是选择偏远的穷乡,也不在自家宅院营建高楼围墙。他说:“如果后代子孙贤德,就会学习我的节俭;如果子孙不肖,这样的田地比较不容易遭到他人觊觎。”这和前面所记萧何强行购置民田,似乎有出入。其实强购民田是为免遭杀身之祸的权宜之策,至于隐居穷乡,则是保护家产的做法。这两件事同样具有远见。 宋朝韩王赵普,因为强行购买百姓宅第,行贿敛财,遭当时御史中丞雷德骧弹劾。 韩世忠罢官后,拒绝访客上门,并且绝口不谈兵事,时常骑着一匹驴,带着一壶好酒,领着一二童子,在西湖上饮酒自娱。有人曾批评他在新淦县购置官田,宋高宗听说这事却非常高兴,颁赐扁额,并赐名韩的田庄“旌忠”。 其实他们两人不论购民宅或买官田,都是为消除君主对自己的疑虑。 唉,当君主不能与大臣们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时,常使有功的大臣,不惜污损自己而求自保。三代时君臣上下水乳交融的情感早已不复,然而演变到现在,大臣不论有功无功,个个都拚命购买田宅,他们所持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陈平在吕氏对自己有疑虑时,整天饮酒调戏妇人;而唐朝的裴度在宦官气焰正甚时,也曾隐居乡野喝酒作诗,不问朝廷大事。这些都是古人明哲保身的方法,都是为了消除君主对自己的疑虑。 明朝初年,御史袁凯因触怒太祖,托病辞官归隐,太祖仍不放心,派人窥探,只见袁凯趴在竹篱下,吃猪狗的大便。密探向太祖报告后,袁凯得以保住一命。原来袁凯早料到太祖会派 人监视他的行动,要家人在炒面中搅拌沙糖,灌进竹筒中,暗暗散置竹篱下。这样避过密探耳目。看来袁凯也是聪明人啊!
2023-07-27 06:19:432

王翦的能力有多出色?为什么他能受到嬴政的重用?

三年之内就打败了楚国,个人实力强悍,所以才会受到秦始皇的重用,战斗能力非常的强。
2023-07-27 06:20:085

王翦破楚的故事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秦王说:“王将军看来老了吧,怎么这样胆怯啊!”秦王于是派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兵士进攻楚国。王翦便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回到家乡颖阳。 第二年,即前225年,李信进攻平舆,蒙恬率军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并攻占了郢都。于是率军向西进发,与蒙恬的军队在城父会师。楚军紧紧跟随秦国的军队,三天三夜不停顿地宿营,大败李信军队,楚军攻入秦军两座营垒,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仓惶逃回秦国。 秦始皇后悔当初没有听老将军王翦破楚的计策,为挽回败局,只好请解甲归田的王翦再次出山。于是,秦始皇亲自来到王翦的家乡颖阳,言辞恳切地对王翦说:“望将军莫记寡人之过,带兵征楚。即使将军有病,也应以国事为重。”王翦推辞说:“我实在是有病在身,不能带兵。”秦王说:“将军不要再推辞了!老将军一向气度非凡,不要耿耿于怀了。”“大王你一定要我带兵,非六十万人不可!”王翦对秦王提出了要求。秦王说:“就按照将军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王翦统率六十万人去攻打楚国。临行前,秦王亲自送王翦到灞上,王翦请求赐予肥沃的土地和田宅,数量很多。秦王说:“将军你放心去吧,等到凯旋的时候又何必担心贫穷呢!”王翦一本正经地说:“做大王的将军,立了功,最终得不到封侯,所以得趁着大王看重我的机会,多置些田产田宅,为我的子孙留下产业啊。”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领兵出发,到了武关,先后五次派出军使返回秦国给秦王送书信,请求给予良田美宅。他的部将说:“王将军你索要田宅做得过分了!”王翦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粗暴多疑,现在国内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难免会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会怀疑我有谋反之心。” 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陈县以南直至平舆邑的土地。楚国人听说王翦增加兵力来进攻,于是动用全国兵力抵抗王翦;王翦坚守营垒不跟楚军作战。楚军多次挑战,王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天休养士卒,让他们洗沐,并给予好的食物,以此安抚士卒,还与士卒共同进食。过一些日子,王翦派人询问军中兵士在做些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的游戏,个个精力充沛,蠢蠢欲动!”王翦说:“时机已到,可以作战了!”王翦追击楚军,下令勇士攻击,楚军来不及防备,大败。到了蕲县,取了楚国将军项燕的首级,王翦大获全胜,乘势夺取并平定了一些城邑。 前223年,王翦、蒙武俘获楚王负刍,将楚国的土地设置为楚郡。王翦平定了楚国江南的全部土地,降服了南越君长,设置会稽郡。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王翦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
2023-07-27 06:21:061

王翦怎么灭楚国的

嬴政二十三年,秦国六十万大军兵发楚国。楚国大为惊恐,深知国之存亡,在此一战,于是征调全国所有兵力,前往应战。    然而,根本就没有期待中的战争。王翦并没有按照常理分兵数处,多线进攻,而是将六十万大军聚于一处,陈兵边境,坚壁而守,日休士洗沐,椎牛设飨,亲与士卒同食,浑然不似想要灭楚,反倒更像是特地前来度假的。    楚军饱含着保家卫国的热情,开赴前线,士气正高昂,敌既然不犯我,我何妨先犯敌!于是数度挑战。王翦任由楚军叫骂挑衅,只是岿然不动。楚军战既不能,退又不敢,只得与秦军对峙僵持。    秦军越境作战,本应趁新来之势,发动闪电之战。然而,王翦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战也不走。六十万大军,每日得消耗多少粮草,挥霍多少辎重,花费多少金钱,王翦是沙场老将,不会不知此节,但他却依然故我,不求灭楚,只求自保。王翦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别说楚国主帅项燕猜不透,就连秦王嬴政也犯了迷糊。莫非王翦真的老了,勇于吃饭,却怯于作战?    嬴政心中焦急,便欲遣使前往,催促王翦出战。李斯谏道,不可。嬴政问其故。李斯道,当年攻赵之时,王翦与李牧对峙不下,大王遣使令其出战,结果王翦大败。前事未远,不可不鉴。李信所以伐楚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急躁轻敌。楚曾与秦争霸天下,今虽衰弱,犹地尽东南,拥百万之众,远非韩魏燕赵可比。王翦此番伐楚,以臣之见,其必已有一个完整的作战方略,那就是提高战争的门槛,与楚国大打消耗战,以综合国力决一胜负。此策虽见效缓慢,却堪称万无一失。    嬴政道,六十万大军曝师于外,日费万金,再这么消耗下去,大秦虽强,怕也是支撑不了许久。    李斯道,秦虽消耗不起,楚却更消耗不起。问题不在于秦能否支撑十年八载,而是在于只要能比楚国支撑得更久即可。今楚悉全国之兵,以抗王翦,青壮劳力皆困于战场,眼看秋收在即,楚国中乏人,必引师而还,割稻积粮,以待再战。楚师既还,王翦因而击之,楚可下也。    嬴政于是称善。    再说王翦,暗访军情,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按范蠡《兵法》,投石者,用石块重十二斤,立木为机发之,去三百步为胜,不及者为负,其有力者,能以手飞石,则多胜一筹。超距者,横木高七八尺,跳跃而过,以此赌胜。)王翦闻此,大喜道:“士卒可用矣。”秦军蓄势已久,见王翦如是说,于是纷纷请战。王翦笑止道,诸君勿急,且再稍待。    就这样捱到了秋收季节,遍地金黄,稻穗飘香,等待收割。楚军见战无可战,而全国壮丁都耗在前线,陪王翦一起度假,徒然耽误农时,得不偿失,于是撤退。兵士们担忧着家中的收成,皆是归心似箭。    直到此时,王翦方才下令尾随追击。被憋坏了的秦军,如猛虎出笼,不胜技痒,大呼陷阵,一人足敌百人,楚兵大败。追至蕲南,一阵鏖战,名将项燕,竟死于乱军之中,楚军再次大败,主力大半歼灭。    经此一役,楚国已是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反击。王翦乘胜略定城邑,到了嬴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被俘,楚国全境陷落。楚国就此灭亡,其地置为楚郡。
2023-07-27 06:21:163

王翦是如何伐赵的?

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王翦老将军,他是举世公认的一员智勇战将。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78)正月,秦派五大夫王陵率兵进攻赵都邯郸,但收获不大。昭王又派了军队协助王陵,还是打了败仗。他欲派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陵统兵,可武安君拒不执行王命,并有不少怨言,后终被昭王赐剑自刎。白起自杀后,昭王拜王翦为将,让其伐赵。拜将之日,王翦对昭王说:“我知道,大王仍恼武安君,但武安君之言不无道理。赵国虽新有长平之败,但集中倾国之兵也不下五六十万,足以与秦抗衡。更何况,各国救兵,源源而至。今秦军远征,兵力困乏,宜速决而不宜久持。依臣之见,莫如大王随军亲征,一可鼓舞士兵,二可了解敌情,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即使此番攻不下邯郸,我们仍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作后图。不知大王意下如何?”昭王说:“将军之言,正合我意。好吧,我随你亲征就是。”王翦又说:“但凡出兵,应师出有名。我们此番出兵,该找个正当理由才是。”昭王说:“王陵兵败,损兵五营。王龅又败,损兵逾万。我们为报仇雪恨而去,理由还不够充分么?”王翦笑曰:“以此为理,谬理也!跨千里而攻彼之国都,虽胜亦不能赢得人心,败则诸国拍手叫好,其不足以做为出兵的理由。吾向闻应侯范雎曾为魏须贾门下,须贾使其于齐,范雎从之。至齐后,因齐襄王闻范雎之才,曾赐金赏银,欲留其于齐,但范雎固辞之。须贾得知此事,以为范雎出使期间,曾经泄密于齐,归国后,他将自己的猜测告于魏相国魏齐。魏齐大怒,即使舍人笞打范雎,要他招认泄密之事,范雎实无此事,不予招认,魏齐便命将范雎加力笞打,折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齿,直把他活活打死过去,还弃尸于茅厕,撒尿于面门,真是残忍至极。幸范雎是假死,经万千曲折,才有缘来我秦国,被大王慧眼识之,给其封侯拜相。后须贾出使于秦,应侯便捎话须贾,让他取魏齐之首,否则秦大军伐魏。魏齐闻言,弃相印而走赵国,投在平原君赵胜门下。我们此番出兵,只以擒拿丞相仇人魏齐为名,岂不就名正言顺了。”“好,好,好主意。”昭王十分高兴地说。“就以此为理由,胜则破赵都邯郸,退则擒丞相仇人,确是良策。”于是,他亲率大军20万,以王翦为主将,浩浩荡荡,杀奔赵城而来。秦军此来,一因昭王亲征,二因王翦为将,兵势极盛,锐不可当,入赵境,即连拔三城,大胜。
2023-07-27 06:21:241

战国名将王翦结局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历任多位相国,无论是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当他攻下燕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但重头戏还在后头,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2023-07-27 06:21:322

蒙恬和王翦谁更厉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与统一六国前后的艰难程度来看,王翦的功劳与蒙恬相比,王翦的功劳更大。王翦可以说是开国元帅,在王翦年轻的时候,曾经创下很多佳绩,并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翦曾率领秦国大军横扫三晋 攻灭楚国 铲除吕氏 平定叛乱 计杀魏齐,急流勇退。在攻灭楚国时,王翦认为想要灭掉楚国需要用六十万人马才能获胜,但是当时的李信和蒙恬认为可以用二十万军队就就可以让其灭国。秦王认为王翦老了不中用,便让李信和蒙恬带领二十万军队南下讨伐楚国,不久很楚军示弱,且且战且退,保留精锐,最后出秦国军队的后方偷袭,大坡秦军兵力,导致秦军的七个都尉被杀,这是秦国少有的败仗之一。之后秦王为没有采纳王翦的意见而想他致歉,之后王翦率领就是万军队伐楚,最终杀项燕,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从这次伐楚当中就可看出,当时的蒙恬与当时王翦相比,蒙恬的功劳不去王翦。但是王翦和蒙恬,两个人在秦始皇不同的执政时期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王翦是秦始皇前期最好的大将,灭六国,统一中国功劳最大,蒙恬是秦始皇后期最为倚重的大将,对秦政权的巩固和对匈奴的打击,功不可没。王翦是初期的大将 后期统一六国和抗击匈奴主要还是蒙恬 所以他俩在好坏上应该分时期, 不能一概而论。
2023-07-27 06:21:381

王翦怎么灭楚国的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请估计一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秦王同样拿这个问题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啊!”于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也就以有病为理由辞职近回家乡频阳。(二十二年)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鄢、郢,拿下了它们。于是带领军队向西推进,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便紧紧跟在秦军的后边,三天三夜不停留休息,使李信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遭到惨败,两座军营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杀死;李信逃回。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亲自去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采用将军的计谋,使得李信玷辱了秦军的声威。将军即使有病,难道忍心丢下寡下不管吗!”王翦推托说:“我有病,不能带兵。”秦王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说了!”王翦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六十万人不行!”秦王说:“但凭将军安排考虑罢了。”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秦王送到霸上,王翦要求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说:“将军出发吧,难道还忧虑贫穷吗?”王翦说:“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是不会得到封侯之赏的,所以趁着大王信用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来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秦王大笑。王翦出发后,到了武关,先后派五批使者回去讨封良田。有人说:“将军讨封赏也太过分了!”王翦说:“这个看法不对。大王粗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二十三年)王翦占领了陈以南直到平舆一带。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楚人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肯出兵。王翦每天只让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抚他们;并亲自同士卒一起用饭。过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问:“军中在玩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王翦说:“可以出兵了!”这时楚军见找不到战机,便向东转移。王翦趁机出兵追赶,命令壮士攻击,将楚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蕲南地区,杀死了楚军将军项燕,楚军于是全线溃败。王翦便乘胜占领了各地城邑。
2023-07-27 06:22:051

战国4大名将 廉颇 白起 李牧 王翦 分别的绰号

白起:杀神、战神
2023-07-27 06:22:152

李牧和王翦哪个厉害

李牧比较厉害。王翦虽然也打过很多次胜仗,但是都是依赖了秦军强大的综合国力。每当李牧情绪低落的时候,依旧拥有着一股士气,对阵秦军。而正是王翦惧怕了李牧的实力,才想着利用反间计来击退李牧。李牧对待秦军非常有办法,但是王翦比较讲究慎重还有谋略,不喜欢硬碰硬,而要采取离间计让李牧含恨而终,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王翦是在智商角度和大兵的统率上面比较厉害,而李牧是在军事角度上面比较厉害。简介。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2023-07-27 06:22:241

王翦作为秦朝统一天下的功臣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王翦少时和嬴政一起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封为武成候。功成名就后选择退隐
2023-07-27 06:22:426

王翦的个人简介是怎样的?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秦王政自称为秦始皇。他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在封赏时,始皇问群臣:“你们说,今六国一统,谁的功劳最大呢?”赵高抢先答道:“若论平定天下之功,文莫如尉缭李斯,武莫如王贲蒙武。”始皇说:“你之文臣所推,朕并无异议,但你之武功所推,我以为当首推王贲之父王翦才是。若非王翦平定长安君、樊於期之叛,镇压吕不韦、嫪毐之乱,破赵城而退齐师,平赵燕而俘赵王,攻荆楚而虏楚王负扔,何来天下之统一呢?所以,论天下之武功,必须首推老将王翦。”于是,始皇即封王翦为武成侯,凡频阳周围之10万户,尽为王翦所属。始皇对王翦亦以师称之。王贲封为万户侯,论功行赏封侯之后,王翦父子,名声大振。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王翦老将军,他是举世公认的一员智勇战将。
2023-07-27 06:24:451

战国名将-王翦

王翦、字维张、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如今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王翦虽然年少时期 进入军营,但是从秦襄文王到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一直默默无闻状态, 这是每个小人物的常见状态,毕竟爆发是需要时机的,公元前236年,王翦的机会来了,他带着自己挑选的精锐以少胜多,一举攻破赵国的九座城池,一战成名,这一战引起了刚刚上位还没掌权的嬴政的注意,嬴政断定,这个王翦会是个好帮手,果然如嬴政所想,王翦先是平定了嬴政的弟弟成娇的造反,后又帮忙铲除吕不韦和假宦官廖毐。让嬴政顺利亲政。嬴政亲政后,秦国的一统天下开始了。 王翦带着大秦铁骑出现在了其他五国的土地上,除了他没有参与灭韩之战,其他五国的灭亡均有王翦的身影,公元前229年王翦大战,李牧王翦并未在战场上与之一较高下,而是玩起了谋略,用一招反间计除掉了,李牧,最终灭了赵国,随即挥师东进,王翦还是势如破竹,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灭。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将项燕以四十万楚军应对二十万秦军。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是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 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下属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 养生 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 娱乐 。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王翦 乘胜南征百越,后晋封武成侯被秦始皇尊为老师,随后,名将王翦退出了 历史 舞台。
2023-07-27 06:24:521

秦将王翦文言文翻译

1. 的文言文翻译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①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②势壮勇,其言是③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④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⑤,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⑦辱⑧秦。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难词译解】 1.好:喜欢。 2.果:果断。 3.是:正确,与“非”相对。 4.引:带领。 5.顿舍:停止。6.以:因为 7.果:果真 8辱:使······受到侮辱。 9为:惟。10事:为什么做事。11足:足够12:非:必须要什么才能够。13谢:推辞 14:王翦将兵。将:率领,领兵,是动词。 【译文】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王效力。 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经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终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王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王问李信:“我想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足够?”李信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王问王翦,王翦说:“没有六十万人不可行。”秦王说:“王将军老了,有什么胆怯的呢!李将军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于是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打胜了,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止,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逃跑了。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真使秦军受到了侮辱。现在听说楚军每天向西进发,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我吗?”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没有六十万人不可行。”秦王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王亲自到灞上送行。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忧生活的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做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王翦说:“你错了。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 王翦果然代替李信攻打楚国,打败了楚军。 2. 语文高手,帮忙翻译一段文言文,很简单 《秦将李信者》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3. 的文言文翻译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少而好①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②势壮勇,其言是③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 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④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 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⑤,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 曰:“寡人以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⑦辱⑧秦。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难词译解】1.好:喜欢。 2.果:果断。 3.是:正确,与“非”相对。 4.引:带领。 5.顿舍:停止。6.以:因为 7.果:果真 8辱:使······受到侮辱。 9为:惟。10事:为什么做事。 11足:足够12:非:必须要什么才能够。13谢:推辞 14:王翦将兵。 将:率领,领兵,是动词。【译文】王翦是频阳东乡人。 少年时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王效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经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终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王认为李信贤能勇敢。 一天,秦王问李信:“我想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足够?”李信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王问王翦,王翦说:“没有六十万人不可行。” 秦王说:“王将军老了,有什么胆怯的呢!李将军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 王翦的话不被采用,于是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 李信接着进攻鄢、郢,打胜了,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止,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逃跑了。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真使秦军受到了侮辱。现在听说楚军每天向西进发,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我吗?”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没有六十万人不可行。” 秦王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王亲自到灞上送行。 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忧生活的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做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 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 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王翦说:“你错了。 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 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 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 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王翦果然代替李信攻打楚国,打败了楚军。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假如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去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采分点:微,假如没有。臣,我。谒,拜见。信,信物。亲,接近。)(2)这样,将军的仇就可以报了,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可以除掉了。(采分点:然则,这样。而,且、并且。见,表被动。陵, *** 。) 小题1: 试题分析:信:信物。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考核题目,实词注意积累,尤其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 小题2: 试题分析:A为判断句;B为被动句;C为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D为定语后置句。古汉语中要求掌握的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句、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要归纳整理,寻找规律。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分析的题目,荆轲“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是为了博得秦王的信任,“心狠手辣“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1)微——假如,谒——拜见,信——信物,亲——接近。(2)然则——这样,而——并且,见——被,陵—— *** 。 【参考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5. 《项羽战秦军》文言文翻译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zhāng)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 望采纳
2023-07-27 06:25:001

王翦简介 王翦的个人简介

1、王翦(生卒年不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2、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 3、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2023-07-27 06:25:071

秦国大将军王翦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分,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王翦替代李信前来攻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史记·王翦白起列传》)
2023-07-27 06:25:173

王翦将兵 的翻译. 看我的原文。

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乃跟踪追击之,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败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于是代替李信进击楚国,大败楚军。
2023-07-27 06:25:277

王翦是哪里人

王翦(生卒年不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2023-07-27 06:26:166

《王翦》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王翦》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人。其祖先为周朝宗室,历代为官。翦少好兵法,文武双全。 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统一内部,牢牢地控制着秦国政权,于是任用王翦,进行消灭东方六国(韩、魏、赵、燕、齐、楚),完成统一中国之伟大斗争。 首用兵于赵。时赵拥有邯郸、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肥沃之地,以及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雁门(今山西右玉县)、代(今河北蔚县)等郡,地势险要。而赵兵又素以强劲著称,代有名将(赵奢、廉颇、李牧),向为秦之劲敌。 是年冬,王翦率军三十万,分两路向赵发起进攻:主力由上党地区(今山西东南部、晋城县以北之地),越太行山,攻赵国都城邯郸之西、北;另一路由南阳(今河南获嘉县),沿太行山东南麓,经安阳,攻邯郸之南。王翦所率主力,遣到李牧坚决抗击,遂成相持之势,翦被迫罢兵。 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王翦再次伐赵,主力改由太原,出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县东北),以攻邯郸之北。仍为李牧所阻,又被迫罢兵。 秦两次伐赵,均为李牧所阻,无功而还;翦乃遣人携重金赴邯郸,贿赂赵王嬖人(宠爱者)郭开,使诋毁李牧。十八年(公元前229年),郭开诬李牧谋反,杀之。翦趁机伐赵,其进攻方向与路线,与第二次相同。由于李牧被杀,秦军很快占领邯郸,赵遂亡。 翦既灭赵,屯兵中山,逼燕南界。燕太子惧,遂遣卫人荆轲入秦刺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至咸阳,行刺失败,王翦立即伐燕。 燕都于蓟(今北京大兴县),据有今北京、辽宁,及河北北部之地。其地形,西北部为高地,中部和东部为平原,易水、白河、永定河穿行其间。燕军以重兵防守于易水之正面。翦乃以主力从易水之上游,迂迥包围燕军,战于易水西,大破之。十月,克蓟,燕太子走辽东。 秦既灭赵,又破燕都,中原北部全定,乃转兵攻楚。 楚原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县),据有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之地,以及河南、陕西、四川三省之一部分,地方五千里,甲兵百万,粮支十年。后虽有所削弱,但仍为南方大国。 秦王为伐楚,曾问计于翦之部将李信(年轻,追击燕军极为勇敢),曰:“吾欲伐楚,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秦王又问翦,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不满曰:“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以李信为将军,将二十万人伐楚。翦谢病回归故里。 及李信败归,秦王亲至频阳,谓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翦以病为由,拒之。秦王坚持请翦出征,曰:“已矣,勿复言!”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许之,并于翦出师之日,亲送至霸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王翦鉴于李信轻率进军而中楚将项燕诱敌深入之计,乃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应。并使士卒休息,亲临前线慰问,与士卒同食,如是者数十日。楚王以为项燕胆怯,数催促出战。项燕不得已,乃向秦军发起进攻,不得破。秦军亦不反击。项燕既不得战,乃引军东向。翦见时机已至,即令全军出击,战于涡河(流今河南通许县、太康县、安徽亳县、蒙城县而入淮河)。楚军为涡河所阻,秩序大乱。翦乘势攻击,楚军溃散,项燕被杀。继而翦分兵定淮北之地,自率兵直指寿春,俘楚王以归,楚遂亡。以功封武成侯。 二十六(公元前221年),秦王消灭六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自称始皇帝。王翦在并灭六国战争中,充分施展其军事指挥才能。他智勇双全,善于用兵。该进攻时,则坚决进攻,如攻赵、燕;否则,就坚壁固守,等待时机,如攻楚。六国之灭,翦功不可没。
2023-07-27 06:26:301

历史上王翦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翦有什么著名的事

灭楚。。
2023-07-27 06:26:383

王翦的简介和故事

王翦是是秦始皇手下的重要将领,王氏和蒙氏是秦国两大将领世家。王氏在秦国最后一个将领就是被项羽擒获的王离。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时即好读兵书,时常与村中孩童按书演练,因而胸中自小就有甲兵。他效忠于始皇。从始皇十一年开始就带兵打仗。于始皇十八年灭赵,十九年灭燕。可谓是赫赫战功。 而最能表现其军事眼光的则是灭荆之战。因为这场战役有了一个参照人选李信。李信此人也是秦军中一员猛将,曾经带着几千人马在衍水一带追逐燕太子丹,并最终消灭了燕太子丹,因而始皇曾称其贤勇。 在讨论对荆的战役中,始皇询问两人在兵数上的意见,李信说要二十万就可以了,王翦则老成持重说必须要六十万才行。 六十万,乃秦国可以聚集起来的最大攻击力量,始皇性格多疑,怎肯空国以委他人,而李信又多有战功,始皇便采用了李信的意见。 始皇说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王翦见所言不用,害怕始皇怀疑自己用心,就称病回归故乡。 而事实则证明了王翦的正确性。李信大军在刚开始打了几个胜仗后,于城父和蒙恬会师,随后被荆人尾随三天三夜而不能摆脱。弄的李信军人困马乏,被荆人趁势大破。秦军大败。 始皇闻之大怒,继而想到王翦之语,便亲自骑马赶往频阳,见到王翦后,先向王翦道歉,“寡人悔不听将军言,致使秦军大败,李信狂言而使秦军受辱与外。今国家危在旦夕,荆军不日即来,将军虽有病在身,但又怎能容忍国破君辱呢?将军岂可抛弃寡人?” 王翦听后,虽想即刻征战沙场,但也制自己所要求之兵数深受始皇猜忌,乃以退为进,仍以病辞。始皇也知,这乃王翦有要求在其后,但危机迫在眉睫,也不能与王翦在讨价还价,便说:“已矣,将军勿复言!”其潜在台词就是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吧。王翦乃复用前言,要六十万兵马。始皇在此时也只的答应。 但王翦也知此深受始皇之忌,白起之鉴不远,王翦有怎能重蹈覆辙。于是,乃向始皇要大量田宅之物,始皇问其故,乃答道:“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以此来使始皇放下戒心,让始皇误以为自己人老贪财,便不会升有二心。从而使自己的灭荆战役能更加自如的去打而不受掣肘。 在对荆作战时,并不与荆兵硬碰硬,而是采用计谋鼓足士气,积攒力量,同时消磨敌人的士气与耐心,在敌人屡次挑战不果而撤兵时,随其后而击,终于大败荆军,完美的完成了此次战役。并再次得到始皇的信任与重用。在其后的统一战争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2023-07-27 06:26:496

王翦怎么读 王翦是谁

1、王翦的读音:wáng jiǎn。秦国名将。 2、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2023-07-27 06:27:201

王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你好,我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人物哦,他还是位名将哦,还有问题可以再次询问我哦
2023-07-27 06:27:384

王翦的生平事迹简介

王翦的生平事迹简介   王翦(生卒年不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王翦的生平事迹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早年经历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事侍奉秦王政(秦始皇)。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2、横扫三晋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十八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公元前227年(秦始皇十九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秦王政盛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打楚国,大败楚兵。   然后王贲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最后用黄河、大沟水淹大梁城,城尽毁,魏王假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砀郡。   3、攻灭楚国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是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听说楚军正在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在身,难道忍心抛弃我吗?”   王翦推托说:“老臣病弱体衰,昏聩无用,希望大王另选良将。”秦王政再次致歉说:“好了,请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就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非给我六十万士兵不可。”秦王政满口答应:“听将军的了就是了”,于是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   秦王政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万重兵,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秦王政大笑;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说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随后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战功最大,美名流传至后世。   王翦得胜班师回到咸阳,秦王为他举行庆功宴会,会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还乡,此后,他便回到家乡,过着农耕生活,终老于家,王翦南征北战,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盖世之功,现今陕西富平县道贤乡保留有王翦的墓址,后世人凭吊他为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总的来说,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他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 ;
2023-07-27 06:27:551

王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王翦最后的下场是善终。年少时期,王翦就对军事十分感兴趣,于是熟读兵书,奋力学习,终于在军事上颇有心得。而后经人举荐,王翦来到了嬴政身边任职。秦国吞并六国正值用人之际,王翦就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据资料记载,六国里面,除了韩国以外,其他五国的灭亡几乎都与王翦有关系。公元前229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王翦与秦将杨端共同率兵进攻赵国,可惜遇到了赵国能将李牧,双方一时之间僵持不下,竟纠缠了一年多的时间,不过好在秦军训练有素,早有准备,在这场拉锯战中,秦国终于获得胜利,王翦等人攻占赵国,此后赵国国灭。后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王翦的重要成就:秦王嬴政八年(前239年),秦王嬴政命王弟长安君成蟜为主将,樊于期为副将率军攻打赵国,不料,长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举兵反叛。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说客混进叛军,见到了长安君,递送了劝降书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长安君归降,叛乱平息。樊于期逃奔燕国。但可惜的是,长安君后来并没有保住性命。
2023-07-27 06:28:021

秦朝灭亡时王翦在做什么?

秦朝灭亡时王翦以告老还乡。王翦大约在前210年,也就是在秦二世登基的第一年去世的。秦朝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在前209年爆发的。当秦朝真正面临到统治危机的时候,王翦已经去世了至少一年的时间。一个早在陈胜吴广起义前就去世的秦国名将,王翦自然不能在秦国灭亡之时,率兵救国。扩展资料: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但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不过他为了自保,消除秦王政的戒心,伐楚期间,不断向秦王政要这要那。那么等到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如此既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也能确保王氏一方平安。正因为王翦功成身退,王氏才渐渐淡出朝堂,军权后来几乎由蒙氏独掌。也正是这样,蒙氏才成为赵高打击的首要目标,而王氏也才能逃脱赵高的魔掌。
2023-07-27 06:28:361

王翦是怎么死的?

王翦是秦朝的一个大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中,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是白起之后的又一个“战神”。作为四朝元老,秦朝的好几位相国都对他相当客气,比如范雎、蔡泽、吕不韦等,那么王翦怎么死的? 1、 王翦具体死亡原因史书并没有记载。 2、 王翦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就激流勇退,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这才没有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享受了一个安乐的晚年。 3、 王翦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战神”,可以说秦始皇能够一统六国,王翦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4、 公元前224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想要一举攻破最有实力和秦国做对的诸侯国楚国,所以就命令王翦带兵出征。但是没想到,王翦开口就向秦王嬴政要60万的兵马,王翦认为没有60万的兵马是不足以打败楚国的。 5、 60万的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已经是秦国兵力的极限。因为此时的秦王嬴政对王翦还并不完全相信,所以拒绝了王翦的请求,转而派李信领着20万兵马出征楚国。正如王翦所料,秦国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关于王翦怎么死的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2023-07-27 06:28:521

王翦怎么死的

王翦怎么死的王翦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就激流勇退,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这才没有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享受了一个安乐的晚年。王翦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战神”,可以说秦始皇能够一统六国,王翦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公元前224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想要一举攻破最有实力和秦国做对的诸侯国楚国,所以就命令王翦带兵出征。但是没想到,王翦开口就向秦王嬴政要60万的兵马,王翦认为没有60万的兵马是不足以打败楚国的。60万的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已经是秦国兵力的极限。因为此时的秦王嬴政对王翦还并不完全相信,所以拒绝了王翦的请求,转而派李信领着20万兵马出征楚国。正如王翦所料,秦国大败而归,损失惨重。秦王嬴政这才相信王翦是一个能力的将领,所以就再次招来了王翦,命其领兵出征。但再次挂帅出征的王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出征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地派人向秦王嬴政索要赏赐。不过,王翦一次次索要赏赐并没有引起秦王的不满,反而秦王嬴政对王翦又要必允。众人皆为不解,纷纷问王翦为何要这么做,难道就不怕得罪秦王吗?王翦反而笑着说:自己向秦王索要60万兵马出征,因为秦王害怕自己会拥兵自重,所以拒绝了自己的请求。现在秦王虽然给了自己60万的兵马,但依旧并未完全信任自己,自己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告诉秦王王翦只是一个没有野心的贪财之辈。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得出来,无论领兵的将领离下多大的功劳,都不会得到君王的完全信任,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功劳太高而引起君王的猜忌。而王翦正是早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才在大功告成之后很快将兵权上缴了出来。秦王嬴政也因此才放过了王翦,否则白起的下场可能就也是王翦的结局了。王翦为什么不救秦国王翦不救秦国是因为秦国危亡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王翦最迟也是在前210年,也就是在秦二世登基的第一年去世的。而我们要知道,秦朝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在前209年爆发的。就是说,当秦朝真正面临到统治危机的时候,王翦已经去世了至少一年的时间。综上,虽然王翦是秦国的猛将,也没办法守护珠秦国。王翦的功绩:王翦作为四朝元老,朝中众人对其很尊重,灭亡燕国后已告老还乡。公元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贲,也以战功著名,燕国就是被王翦、王贲两父子合力破灭的。王翦为什么被赐死了??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名将,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赵云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一般来说,越是动乱的时代,就会出现战争,而一旦有战争的发生,必不可少的就会出现战将。因此,也越容易出现英雄豪杰。而大多数的将领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就会被斩杀。而王翦却不同,虽然也是功高震主,但最终却得以善终,这可以说是来自于他的智慧。王翦是非常聪明的人,而且善于揣测人的心思。可以说是圆滑、有心机的做人,再加上有谋略、擅长领兵作战,因此在政治和军事上都能如鱼得水。特别是当他已经有了赫赫战绩的时候,那时候如果继续壮大下去,势必会引起秦始皇的猜疑,而王翦却早已经看透这点。????所以,当秦始皇指派李信灭楚国的时候,王翦并没有任何的不悦,而是称病辞退。谁知,李信不敌楚国,最终失败了,因此,才成就了王翦60万大军灭楚的传奇。而王翦也知道,如果出兵的话,势必会让秦始皇更加猜疑和忌惮自己的权利,因此,又做出一副贪得无厌,讨要赏赐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为了打消秦始皇的顾虑。而最后在大胜之后,而放弃地位,告老还乡,最终安度晚年。但是,历史上也经常上演兔死狗烹的戏码,比如战神白起,韩信等人,都是风云人物,可依旧是没有落下好的下场。但是,在王翦这里,却发生了变化。不难看出,王翦与一般的武夫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正是他的智慧救了他的命。????王翦是个聪明的人,君臣之道张弛有度,又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见好就收!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够辅佐了四位秦王,最后还能安享晚年活到九十岁的原因!而向白起、李牧都是因为引发君王的猜疑,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王翦的政治智慧非常高,他在获得了屡次攻灭一个国家的荣耀之后,不求什么荣誉以及权力而是要钱地住宅,这样也就让秦始皇放心的使用他王家子弟了。秦国名将能够得以善终的很少,王翦是其中的一位,他是秦国统一后才开始闪亮的新星,他懂得揣摩君心,打消了秦始皇对自己的顾虑,所以得以善终。其实虽然王翦屡建奇功,但兵权还是牢牢把握在秦始皇手中的,所以秦始皇根本就不用担心,反而他从王翦的这一举动中看出来了王翦对他的忠心,王翦信了秦始皇,安稳地度过了一生,秦始皇也没有辜负王翦,尊称王翦为师,可以看得出来秦始皇对于王翦的尊重和信任。????大局意识自古至今都是杰出人物的优点,注重运筹帷幄才能做一番事业。上到国家帝王统治一方,下到平民百姓过日子,只有眼界宽了,看的才远,才明白天地有多大。古往今来,立有战功的将领很多,能把明哲保身的智慧运用得恰到好处却很少。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只能靠个人了。总之,王翦的成功不是谁都学得来的。如果王翦的处世哲学人人都学得来,那么,后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被冤杀的名将呢?显然事情没那么简单。王翦活了多少岁史料中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讨灭楚的事,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嬴政听了之后大喜,认为王翦已经老了,不如年轻人英勇,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果然李信年少气盛,不知楚军是假意败退,实际准备着突袭,秦军被袭击了个正着,秦军大败。消息传到秦王耳中,大为震怒,这才意识到王翦果然是老姜,眼光够毒辣。只靠李信的二十万果然无法打败楚国,于是马上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请求出兵。王翦也不推迟,但是坚持要六十万大军。秦王嬴政犹豫许久,最后还是答应了。于是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出征时又向秦王提了很多赏赐“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王翦不负所望,一年后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王翦攻下楚国后被封武成侯,一时风光无两。而当他攻下燕都之后,却选择告老还乡。因为他知道天下一统已经势在必行,自己也该功成身退了,于是向秦王推荐了其他将领,让他们去完成最后一公里。这是他保命的最佳方法,急流勇退。扩展资料:人物评价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战功最大。王翦是唐朝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王贲割掉栎阳公主的部位《秦颂》中栎阳公主被分尸是因为她和高渐离的私情败露。栎阳公主是秦始皇最宠爱的长女,是高渐离挚爱的对象,高渐离甚至为她谱写了《栎阳颂》,而她又是大将军王贲的未婚妻,是矛盾的集中点。从高渐离强奸公主,表示要拿印有公主血迹的手帕送给王贲时,这一场三角恋的矛盾就注定要爆发。从赵高对高渐离的叙述中,栎阳公主咬舌自尽,随后被王贲分尸。而在李斯对秦始皇的叙述中,王贲则对公主进行了砍头、断四肢、割乳等残忍虐杀。悲剧的爱情:当栎阳公主给高渐离喂食时,当栎阳公主被高渐离的骨气打动时,当栎阳不顾一切和高渐离结合时,应该不会有人说,栎阳是不爱高渐离的。栎阳公主和高渐离,一个是秦国的公主,一个是燕国的乐师,看似身份悬殊巨大的一对,却铸就了不凡的爱情故事。但她和高渐离的第一次见面,就注定了他们的关系是个悲剧。
2023-07-27 06:28:591

王翦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城池。秦王政十八年(前229),他再次奉命攻赵。赵国名将李牧领兵迎战,双方相持不下。  王翦于是一面提议言和,又一面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离间之计,散布流言说李牧要降秦,使赵王撤换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发兵猛玫赵军营垒,赵军大败,赵国都城被秦军攻占,赵王当了俘虏,赵国的疆域变为秦国的邯郸郡。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  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未遂,秦王又增派大军支援王翦,秦军攻占了燕都城蓟城,燕王喜逃往辽东,燕蓟之地为秦所有。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国准备南下攻楚,秦将李信口称只需二十万人马就可平定楚地,但王翦却认为需要派出六十万大军。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未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蒙武率军二十万人攻楚,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与楚军交战,秦军大败。  秦王得知攻楚失利,便亲自到频阳去访王翦,请他领兵玫楚。王翦对秦王说,大王要用臣领兵,就非派六十万大军方可,秦王立即答应。当王翦领兵出发时,秦王为他送行到灞上。王翦向秦王提出要求,请赐给他田地和房子,以作为自己养老和子孙基业。有人问王翦为何此时向秦王求赏赐?  他说,我手握重兵,此时求赏赐以表明我绝无反叛之心,可以消除秦王对我可能产生的猜疑。王翦领兵来到楚国边界,楚国组织四十万大军抗秦。王翦扎营不进,任凭楚军挑战,他坚守不肯出战。双方相持一年之久,楚将项燕松懈下来,同时楚军粮草不足,便拔营东归。  此时,王翦看准了机会,挥兵向楚军发起猛攻,楚军溃败。秦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县东〉,全歼楚军,逼得楚将项燕自杀。淮河南北变为秦国所有。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攻入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接着,秦军在王翦指挥下,马不停蹄地渡过长江,占领了吴越之地。  第二年,王翦便平定了楚国的属地,统一了长江流域。秦在楚地设南郡、九江郡和会稽郡。王翦得胜班师回到咸阳,秦王为他举行庆功宴会。会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还乡。此后,他便回到家乡,过着农耕生活,终老于家。王翦南征北战,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盖世之功。现今陕西富平县道贤乡保留有王翦的墓址,后世人凭吊他为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2023-07-27 06:29:071

王翦其人究竟如何。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分,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王翦替代李信前来攻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2023-07-27 06:29:351

王翦历史上的结局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晋封武成侯。此后,王翦的经历不详。一说他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2023-07-27 06:29:431

王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王翦最后的下场是善终。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人物生平: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 。少年时就喜欢军事,侍奉秦始皇。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同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2023-07-27 06:29:501

秦朝灭亡的时候王翦在做什么?

秦朝灭亡时王翦以告老还乡。王翦大约在前210年,也就是在秦二世登基的第一年去世的。秦朝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在前209年爆发的。当秦朝真正面临到统治危机的时候,王翦已经去世了至少一年的时间。一个早在陈胜吴广起义前就去世的秦国名将,王翦自然不能在秦国灭亡之时,率兵救国。扩展资料: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但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不过他为了自保,消除秦王政的戒心,伐楚期间,不断向秦王政要这要那。那么等到秦国统一天下后,王翦顺势告老回乡,如此既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也能确保王氏一方平安。正因为王翦功成身退,王氏才渐渐淡出朝堂,军权后来几乎由蒙氏独掌。也正是这样,蒙氏才成为赵高打击的首要目标,而王氏也才能逃脱赵高的魔掌。
2023-07-27 06:30:201

王翦是怎么死的?

王翦是秦朝的一个大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中,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是白起之后的又一个“战神”。作为四朝元老,秦朝的好几位相国都对他相当客气,比如范雎、蔡泽、吕不韦等,那么王翦怎么死的? 1、 王翦具体死亡原因史书并没有记载。 2、 王翦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就激流勇退,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这才没有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享受了一个安乐的晚年。 3、 王翦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战神”,可以说秦始皇能够一统六国,王翦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4、 公元前224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想要一举攻破最有实力和秦国做对的诸侯国楚国,所以就命令王翦带兵出征。但是没想到,王翦开口就向秦王嬴政要60万的兵马,王翦认为没有60万的兵马是不足以打败楚国的。 5、 60万的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已经是秦国兵力的极限。因为此时的秦王嬴政对王翦还并不完全相信,所以拒绝了王翦的请求,转而派李信领着20万兵马出征楚国。正如王翦所料,秦国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关于王翦怎么死的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2023-07-27 06:3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