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阿房宫是哪个朝代的建筑

2023-07-30 09:24:22
共3条回复
S笔记

秦,但是考古发现阿房宫根本没有建造

clou

秦,

秦始皇建的

贝贝

相关推荐

阿房宫简介 阿房宫是谁建造的?

阿房宫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是秦始皇为庆祝统一六国而修建的宫殿群,建造始于公元前212年,历时十多年完成。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重要遗址之一,曾经辉煌壮观,但在历经多次战乱和天灾之后,大部分建筑已经消失殆尽,仅留下残存的基址和遗迹。阿房宫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家园林。
2023-07-30 06:00:321

阿房宫是为谁建的

相传阿房宫是为阿房女修建的。秦王嬴政在邯郸城爱上了一个邯郸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便想立阿房为后,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只因为她是赵女,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于是上吊自杀了。秦皇为了纪念他深爱过的阿房,因而起名阿房宫。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所修建的新朝宫。阿房宫的历史价值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2023-07-30 06:00:571

阿房宫名字的由来

  在历史上有着无数的宫殿,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代表性建筑,而作为宫殿,你了解历史上最大的宫殿阿房宫吗?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名字由来是什么?阿房宫属于那个朝代的?是那个君王所建,最后毁于什么事件,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随着我一起来下面看看相关内容吧!    阿房宫名字的由来介绍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这座宫殿为何名叫“阿房”,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秦王嬴政在邯郸城生活爱上一个邯郸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第二种观点: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三种观点: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四种观点:之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阿房宫就建在高峻的台基之上,如《汉书》所言。   第五种观点:《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阿房宫简介: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有同名景天科,银波锦属植物“阿房宫”。   秦王嬴政小时候在邯郸城生活爱上一个邯郸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龙首原西侧修建阿房宫,于公元前212年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算命)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故宫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这表示,阿房宫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更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天下第一宫”,却在历史长河中渐次的失去了昔日的光。    阿房宫怎么读?   阿房宫正确读法应为[ē páng gōng ],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
2023-07-30 06:01:191

阿房宫是为谁建的?

阿房宫是为秦始皇建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阿房宫主要建筑:1、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2、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3、兰池宫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
2023-07-30 06:01:271

阿房宫的解释

阿房宫的解释[Epang Palace] 秦始皇时 开始 建筑的大型宫殿,规模宏大。 公元 前 212 年动工,秦亡时未完工。项羽打进咸阳后被焚毁,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 蜀山兀,阿房出。——杜枚《阿房宫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 金陵 一个史。——《红楼梦》 详细解释 秦 宫殿名。宫的前殿筑于 秦始皇 三十五年。遗址在今 西安市 西 阿房村 。 秦 亡时全部工程 尚未 完成,故未正式命名。因作前殿 阿房 ,时人即称之为 阿房宫 。 秦 亡,为 项羽 所梵毁。现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 单位 之一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始皇 ﹞乃营作朝宫 渭南 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 阿房 , 东西 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 殿下 直至 南山 …… 阿房宫 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 阿房 ,故 天下 谓之 阿房宫 。” 司马 贞 索隐:“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三辅 黄图 ·阿房宫》 :“ 阿房宫 亦曰 阿城 。 惠文王 造宫未成而亡, 始皇 广其宫,规恢三百馀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 骊山 八百馀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 诗之十五:“君不见 阿房宫 ,寒 云泽 雉栖其中。” 郭沫若 《 中国 史稿》 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秦始皇 三十五年(前212) 决定 兴建朝宫于 渭南 上林苑 中。这座朝宫的前殿,便是历史上有名的 阿房宫 。” 词语分解 阿的解释 阿 ā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 罗汉 。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部首 :阝。
2023-07-30 06:01:441

阿房宫的简介

被火烧啦
2023-07-30 06:01:522

阿房宫的来历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阿房宫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的《史记》中这样写道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完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指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这就是宏伟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在世时开始修建,但是据说到秦朝结束的时候,阿房宫都还没有完工。 关于阿房宫的读法和来历分别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在读法上,一共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说法是阿指的是古代那些弯曲的地方。房字则是旁的通假字,所以应该念旁的读音。第二种说法是中间的房字,就应该按照它原本的读音来念。第三种说法是陕西话中阿是那个的意思,而房是一个地名,所以阿字也应该念成普通的啊字的音。第四种说法是由于《说文解字》中阿是乌何切,读音和窝一样;而在《史记》中房的解释中有一种是说它是傍的通假字。 读音都有这么几种不同的叫法,那么它的名字来历自然也有不同的说法。在史料记载中,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因为这座宫殿在渭水南岸,离秦朝京城咸阳很近,所以才叫做阿房宫。 第二种说法是从这座宫殿的形状上来解释的,他们认为阿房宫四阿旁广,而阿在古代的字中属于曲曲折折、弯弯绕绕的意思。阿房宫看起来就是这样有很多的回廊,弯弯曲折,符合了阿字的含义,所以取名为阿房宫。 阿房宫名字的第三种说法是这只是一个像小名一样的名字,一开始秦始皇还没有想好要给这座宫殿取什么名字,由于宫殿恰好靠近山脉,所以就暂时给取名为阿房宫,他的想法是待到阿房宫正式修好的时候再给它起一个配得上它的名字。但是事与愿违,秦始皇在阿房宫建成以前就死了,所以没有人来给阿房宫取名,阿房宫的名字就这样沿袭着秦始皇时期的叫法,一代代传了下来。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关于一个民间的传说,秦始皇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他的少年时代都是在赵国。相传在赵国有一个叫做阿房女的邯郸女子是秦始皇深爱的女子,但是秦始皇后来回到了秦国登基,所以就和阿房女分开了。秦始皇先是完成了他的梦想,一统六国,建立了伟大的秦王朝。这个时候他想起来还有一个等着他的赵国旧爱,就是阿房女,他对大臣们表示想立赵国邯郸阿房女为大秦朝的皇后。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秦王朝大臣们的全体反对。大臣们认为一个赵国女子是无法配得上秦始皇的`,但是奈何秦始皇喜欢,于是秦始皇和大臣们之间就开始闹分离。阿房女夹在秦始皇和众位大臣中间,她也是喜欢秦始皇的,所以不愿意看到秦始皇为了她的事和大臣们离了心,最后阿房女上吊自尽,不愿做千古罪人。秦始皇很悲伤,为了纪念阿房女,他下令修建了这座繁华壮观的宫殿,还用阿房女的名字命名。 最后的这种秦始皇和阿房女的爱情故事是传得最广的,人们一提起阿房宫,想起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两人之间的凄美的爱情。 但是秦始皇修建这座宫殿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人就说这纯粹就是秦始皇的个人欲念作祟,死后都乐于享受的人,活着肯定也过得不差。所以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就是想扩大朝宫,还没打败六国的时候,他没破一国,就命人画下那个国家的宫殿的模样,回到咸阳后就开始着手修建这些各国各样的宫殿,组成了阿房宫。 不论阿房宫的来历如何,在当时都是给无辜的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的。
2023-07-30 06:01:591

阿房宫在哪?

阿房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房宫遗址分布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扩展资料阿房宫传说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听说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移恨于物,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美丽的故事并不都是喜剧,阿房宫就以它悲情的色彩沉淀了它的美丽。千年已逝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它的遗址中感觉到它摄人心魄的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对阿房宫会心的描写,其实杜牧见到的也只是阿房宫遗址的残垣断壁,可见阿房宫的气势何等宏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房宫
2023-07-30 06:02:061

阿房宫在哪里

阿房宫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阿房村。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长期以来,专家认为阿房宫选址与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一样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宫遗址发现了古河沟,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陕西简介陕西,简称“陕”或“秦”,是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位于所在地。下辖10个地级市(其中省会西安为副省级市)、31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69个县。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陕西
2023-07-30 06:02:361

阿房宫在哪里

阿房宫属于西安考古遗迹的著名景点。西安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房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逦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为_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2023-07-30 06:03:301

阿房宫是谁修的

阿房宫是秦始皇称帝时修建的皇宫。位于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据说里面能容纳上万人,还能竖立五丈高的大旗杆。想像昔日之规模,实在使人惊叹不已!阿房宫的修建一方面是要显示皇帝的威严,另一方面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进行朝拜。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大业中,每征服一国,便在京城咸阳北坂仿照其国宫殿重新建造,称为六国宫殿。秦始皇一次就把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迁徙咸阳,昔日咸阳宫殿林立,人口急增。但是咸阳南临渭水,北靠高原,无发展前途,于是秦始皇便向渭河以南的广阔平原拓展。公元前212年,他征发70万刑徒,在西周沣镐附近兴建阿房宫前殿,阿房意即近旁,是指离咸阳近的意思。谁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去。他死后,秦二世继续营建。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宇共700余所,一天之中各殿气候不尽相同。秦始皇生前,把从六国掠夺来的珠宝、美女深藏宫内。他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死时,还未把宫室住遍。秦朝末年,项羽火烧阿旁宫,据传大火三个月不熄,加以两千年来的风雨洗礼,今天的阿旁宫仅保存一处建筑夯土遗址,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000米,高2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始皇台。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阿房宫究竟有多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2023-07-30 06:03:381

阿房宫,是建于秦朝的宫殿

  阿房宫,是一组始建于秦朝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朝灭亡前后废弃,相传其被项羽纵火焚毁。1923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寻找阿房宫遗址,并最终确认一组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未央区的交界处的夯土基址为阿房宫遗址,这些基址主要位于阿房村的周围,其中主要遗迹包括前殿、上天台、磁石门等遗址。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该建筑并没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而整个阿房宫在被毁之前并未建成。2012年,阿房宫遗址公园正式立项建设。   但是至2007年,中国 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花费五年时间勘查阿房宫遗迹所在地,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几处小面积的烧过的土块。而阿房宫本身的夯土台路基围墙等的残留显示甚至连这一地基都未完成,考古人员因此推断阿房宫当时并未建成,项羽焚烧的可能只是渭河以北的秦朝咸阳宫,因为秦咸阳宫遗址确实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阿房宫、骊山陵是史上各代将其视为暴君的重要话柄之一,而“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传闻却又经常作为评价项羽残暴不仁的力证,因此这一考古发现对于还原秦汉 历史 有显着意义。    建造与被毁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阿房宫正式开始兴建,而阿房宫只是暂定名,原计划在该宫殿建成之后更名。建造阿房宫的目的,存在“原有宫殿不够用,需要另建”和“统一六国后展示国力”等说法。建造时修建阿房宫的劳役和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役合计70余万人。秦始皇去世后,修建阿房宫的劳役被调去给秦始皇陵覆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完工,阿房宫工程复工。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上书秦二世,以“国内起义四起、赋税繁重,而建造阿房宫太过耗费国力”为由,请求停建阿房宫。秦二世并未采纳,将三人打入狱中问罪,并革除了三人的职位。之后刘邦率起义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项羽率军抵达咸阳后,在咸阳劫掠并屠城,还放火烧毁了咸阳的宫殿,但烧毁的宫殿中是否包括阿房宫,阿房宫此时是否已经完工,史籍并未写明。出于政治的目的,自西汉开始,阿房宫作为秦始皇的重要罪证而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被故意夸张化处理。唐朝时,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认定项羽烧掉了阿房宫,文中还认定阿房宫被烧毁前已经建成,这种观点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北朝时,此处曾建有佛寺,唐宋之后成为农田。    调查与发现   阿房宫的具体位置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后来《水经注》称阿房宫位于汉代长安城西南,而《括地志》记载阿房宫位于唐代长安城西北。时人对于阿房宫的认识源于《史记》,将一座东西长南北窄、除南面外三面环墙的夯土基址认定为阿房宫的遗址。1923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在陕西开展考古工作,参与此次工作的苏秉琦在相关的著述中称,1923年的调查中,他们得知位于明清长安城西侧二十余里的阿房村南有一座人称“上天台”的大土台被当地人认为是阿房宫遗址,但根据考古工作人员的调查,真正的阿房宫遗址位于“上天台”西侧约1千米的位置。苏秉琦的这个论断也被认为是第一次于近代认定阿房宫遗址具体位置的论断,但是这次考古工作的负责人徐炳昶、常惠却认为阿房村及“上天台”才是阿房宫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至1956年,苏秉琦和石兴邦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在陕西调查古迹位置,这次调查的配图中标出了阿房宫遗址的位置,该位置位于阿房村的东南,与1923年苏秉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阿房宫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给出了两个不同编号的阿房宫遗址,这个编号在1961年公布阿房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消失,两处遗址此后均被认为共同组成了阿房宫遗址。   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试掘,探明和认定了多处遗址。20世纪70年代,阿房宫遗址在农田基建中遭到严重破坏,上天台遗址顶部被农民平整,大量柱础和甬道遗迹被毁,这一平整活动在被发现之后被国务院叫停,并安排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在一组基址群中发现了大量巨型石柱础,并且出土了大量写有小篆“北司”、“左宫”、“右宫”等字样的瓦片,考古工作者认定这组基址群即为阿房宫的北司遗址。2002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示中国 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试掘和局部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为阿房宫的前殿遗址。这次发掘证实了阿房宫在被废弃之前并未建成,同时也并未发现任何被火烧过的迹象,这次发掘的结果彻底推翻了《阿房宫赋》的内容。但有意见认为前殿遗址已被当地农民平整过,不能排除是否有红烧土的存在,对此当地农民表示,当年平整的土并没有运走,只是就地推平。2002年至2007年,相关机构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考古调查,明确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    修筑时间   阿房宫开始建造的时间司马迁有两个说法。《史记·表第三》载:“二十八,为阿房宫。”但同书的《秦始皇本纪》却记为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多数人把后者当作阿房宫的始建时间。很可能的情况是秦始皇意欲新建朝宫的时间要稍早些,其间酝酿和规划用去几年。   阿房宫按规划有规模施工的时间前后是2年7个月。公元前212年,秦朝修筑并开通了直道;又征集隐官刑徒70余万人,分别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两年之后,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九月被埋葬在骊山,因集中人力覆土需要,遂将阿房宫建设工地上的劳力征调到骊山园。第二年即四月复建阿房宫,但当年冬天(前209年),数十万起义军汹涌而至,修建队伍被迫停止。除去因覆土骊山暂停的7个月,共施工了2年7个月。    估算面积   按最近的考古勘察和试掘资料显示,阿房宫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夯土台基的面积是54.1万平方米。   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前殿东西为500步(693米),南北50丈(116.5米),总面积为8.07万平方米,约占阿房宫面积的七分之一。城墙长1200米,宽450 米,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前殿东北处有一座夯土台,发现有台阶的痕迹,柱础和下水管道。曾出土“高奴铜石权”、西汉铜器群及铜柱外箍、户枢等文物。阿房宫遗址南起巨家庄、纪阳村,北至西安兰州公路,其范围都在方圆3公里之内。    阿城   阿房宫基础夯土台基东西北三面建筑有高大的城垣,故又称阿城,其名称的出现不会晚于汉代。《汉书·东方朔传》载:“举籍阿城以南。”唐颜师古注:“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城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   考古发现,阿城的北垣长1270米。由于夯土台基的西部和东部为现代村庄覆盖,故西墙和东墙的详细情况还不清楚。阿房宫遗址南起巨家庄、纪阳村,北至西安兰州公路,其范围都在方圆3公里之内。    其它资料   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将阿城纳为上林苑其中一部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阿房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接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的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并力而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23-07-30 06:03:451

阿房宫是一个怎样的宫殿?

阿房宫是秦王朝建筑的巨大宫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其规模宏大,雄伟而壮观。但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这样一座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所建的极度奢华的阿房宫,却在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时,被一把火烧掉了。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因此,就留下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无限哀叹。为了寻找曾经的辉煌,考古学家们来到了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宫遗址上,开始了探索。
2023-07-30 06:03:531

阿房宫是什么意思

阿房宫释义:1.[Epang Palace] 秦始皇时开始建筑的大型宫殿、规模宏大。公元前 212 年动工、秦亡时未完工。项羽打进咸阳后被焚毁、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2.蜀山兀,阿房出。——杜枚《阿房宫赋》3.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红楼梦》
2023-07-30 06:04:001

阿房宫有哪些特点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源自百度百科
2023-07-30 06:04:085

阿房宫是怎么消失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300余里,隔离天日”。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阿房宫,几乎完全来自杜牧的这首《阿房宫赋》,不过考古学家们可不能这样去描绘历史上的阿房宫。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李毓芳亲自带队,一支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进驻陕西,开始了为期5 年的阿房宫考古,试图揭开阿房宫留给后人的无尽猜想。  几乎就在圆明园动土兴建的同时,有一位清朝画家画了一幅《阿房宫图》。虽然画的是秦代的阿房宫,可是看上去那些图画里的亭台楼阁却更像是当时圆明园和其他清代皇家园林里的建筑。“他是凭想象画出来的,根据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所以它表现得高低错落,而很多宫殿的样子全是清朝的样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杨鸿勋说。如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能够肯定的一点只是:在秦朝末年的战火中,阿房宫忽然消失在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 —上林苑之中。阿房宫:宫殿还是宫苑?  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李毓芳亲自带队,一支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进驻陕西,开始了为期5 年的阿房宫考古。“阿房宫其实是坐落在战国秦上林苑内的一座大型宫殿,而这里也是汉代上林苑故地,”李毓芳说。对此《史记·秦始皇本纪》曾有明确记载,“(秦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上林苑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它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皇家苑囿发展而来,有大片的森林草场和成群的野生动物供王侯贵族们狩猎,同时也有一些离宫式的宫殿建筑。  2004年末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的上林苑1 号建筑遗址曾经发现了一座宫殿建筑遗址,“那就是战国秦上林苑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之一,不过与后来阿房宫的建筑没有关系,是在秦统一以前建成的。”李毓芳说。甚至也有专家认为,阿房宫本来就是一座宫苑合一的宫殿建筑,其宏伟建筑不过也是秦代皇家园林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和明清紫禁城不是一个概念,明清紫禁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几何形的城池,而阿房宫和当时秦朝宫的概念是一个大环境的设计,一个依托于自然的人为环境的空间创造。”杨鸿勋说。对于阿房宫的遗址发掘仍然在进行之中,无论历史的事实如何,能够肯定的一点是,阿房宫及其所在的秦汉上林苑代表了中国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的第一个高峰,只是这座“峰”有多高,仍然掩藏在历史的层层迷雾之中……阿房宫的迷雾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庞大的秦帝国,随后他以举国之力开始了三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长城、始皇陵与阿房宫。两千多年后,人们仍然感叹于秦长城的雄伟和始皇陵的肃杀,然而阿房宫却因为战火而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如此规模庞大的阿房宫竟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于是,在历代建筑师的眼中,阿房宫的设计图成为了一个永远向往而不能触及的秘密。由于残存资料的稀缺,后代的工匠只能通过历史记载中的只言片语找寻战国时期建筑的种种特点,通过旁证的方法尽量复原阿房宫的旧貌。杨鸿勋曾经根据他的经验绘制了一张阿房宫图,“因为没有发掘,所以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初步的设想。我们还不能叫复原图,可以叫复原的设想或者对原状的一个设想。”杨鸿勋的依据就是那个时代前前后后怎么盖房,最高级的建筑怎么盖,以及它现在残留的遗迹是什么样子,再根据文献描述它的原状是什么样子。”能够肯定的是,当时的阿房宫建筑主要是台榭式的高台建筑。只是到底是几层台,台上边的建筑群怎么布置的,有多少座,具体位置准确在哪儿,每一座多大,因为没有做过发掘,这些具体的情况说不出来。”而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却有了更多的疑问。项羽有没有烧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曾将阿房宫的突然消失归咎于霸王项羽,可是根据李毓芳和考古队的最新发现,这种说法可能完全是诗人的一种臆想。李毓芳说:“我可以肯定地说,阿房宫前殿遗址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通过考古工作,发现项羽当年烧的只是秦咸阳宫的建筑,而不是阿房宫!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的宫室应当是指秦咸阳宫而非阿房宫。”甚至连阿房宫有没有落成都成了一种疑问。在近期的阿房宫考古中,专家们发现阿房宫的前殿其实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既没有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瓦当,也没有发现秦代宫殿建筑的遗迹,如墙、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及廊道和散水及窖穴、排水设施等等。于是专家们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阿房宫前殿当时没有建成,只建成了北墙、东墙和西墙。”不过,即使没有最后落成,即使已经湮没在历史之中,阿房宫仍然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和震撼。在今天的渭南平原上,有一个叫做阿房村的小村子,在这个村子的不远,有一个巨大的土台,那就是考古队现在发掘的夯土台基。 “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这个土台上面后感觉非常惊讶,仅仅是这个大土台就给我一种震撼的力量。”杨鸿勋是学建筑出身,所以在他眼里,这不仅仅是一个土疙瘩,而是一个体积巨大、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物,“萧何曾说,帝王的房子应‘非壮丽无以重威",就是说必须壮丽才能有威慑力量,使被统治者一看见就害怕。如今秦朝宫殿的雄伟果然把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吓倒了,可以说,修建秦宫殿的目的达到了。”
2023-07-30 06:04:312

阿房宫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宫殿吗?

历史上确实存在阿房宫,但并不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雄伟,因为据考古发现,阿房宫并未建造完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君主嬴政花了十年陆续兼并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因而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字统一使用秦国的小篆;花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六国贵族迁徙到咸阳,让他们看护皇陵和宫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想要建一所新宫殿作为秦朝的政治中心。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修筑新朝宫——阿房宫;史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能容纳万人。但是,阿房宫前殿尚未建成秦朝就灭亡了,只留给后世一个高大的土台。
2023-07-30 06:05:241

阿房宫在哪?

在陕西
2023-07-30 06:05:528

阿房宫遗址在哪里

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阿房村。阿房宫遗址(Epang Palace Site),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天台路A15号,管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后因秦朝灭亡(前206年),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阿房宫遗址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拟在原战国、秦上林苑中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包括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阿房宫遗址与西周丰镐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并称西安的四大遗址,是秦朝历史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第一次大统一和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志。阿房宫研究价值: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阿房宫考古队经过详尽的调查、勘探和发掘等考古手段,已经彻底搞清了秦始皇未修建完成的阿房宫的规模、范围、布局和结构,并且澄清了火烧阿房宫的说法,还原了秦阿房宫的本来面目。为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004年11月开始至2007年11月底的勘探和发掘中,主要的十余处遗址被证实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与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毫无关系。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基址的范围是一致的,阿房宫前殿基址就是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为的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遗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房宫遗址
2023-07-30 06:06:501

阿房宫真的存在么?

史书上记载秦始皇建的
2023-07-30 06:07:156

阿房宫遗址在哪里

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阿房村,遗址管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后因秦朝灭亡(前206年),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阿房宫遗址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拟在原战国、秦上林苑中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包括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 由于都城咸阳宫人数增多,先王之宫廷狭小,在渭河以南上林苑原基础上大兴土木,广征声色,营建离宫别馆,是谓“阿房”。1994年,西安市文物部门大致划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东至氵皂河、西至纪阳寨、南至和平村,北至三桥镇,面积10.89平方千米。包括阿房宫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拓展一下:阿房宫遗址历史文物 瓦当 板瓦表面均为细密交错绳纹;筒瓦表面均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的筒瓦内面还有不规则的凸棱或凹痕),泥条盘筑痕迹显著。出土葵纹、连云纹、蘑菇形纹等瓦当纹饰较浅,有的当面纹饰外没有凸弦纹,瓦当背面凹凸不平,绳切痕迹清晰。 陶水管道 2006年出土于秦阿房宫前殿基址东北约500米处的战国秦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中。两组排水管道,每一组皆由三条圆筒形陶水管套接而成,水管道横剖面呈“品”字形,即下层铺设两条,上层铺设一条。陶水管道单节长0.57-0.58米,一端粗、一端细,粗端直径0.32米、细端直径0.23米,壁厚0.08-0.1米,外表饰绳纹、内壁为麻点纹、泥条盘筑。
2023-07-30 06:07:291

阿房宫在什么朝代建立

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1956年,阿房宫被陕西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
2023-07-30 06:07:491

历史上的阿房宫是秦始皇为谁建的

为自己建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 。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九月葬于骊山。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尚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秦二世胡亥将所有刑徒都调往骊山陵填土。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了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意愿,秦二世从陵墓工程中调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 。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也未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扩展资料:阿房宫在我国的秦朝时期,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所修建,其豪华程度前所未有,在当时有着“天下第一宫”的美誉。而阿房宫不复存在的罪魁祸首,根据史书记载的描述,那就是项羽的所作所为,并且称刘邦与项羽打仗的时候,为了在声势上占上风,还列举了项羽的各种罪行,烧阿房宫就是其中一项。而且司马迁的记载中也是这样描述,所以数千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项羽乃是烧掉阿房宫的元凶,可是经过以此考古过程却有了新的发现。专家们为了搞清楚阿房宫的具体规模,中国的考古研究院派出了专家联合当地的专家们一起进行了一次研究,专门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研究,而且这次的考古一共进行了5年之久,最后才确定了阿房宫的具体规模还有位置。在阿房宫的所有位置中,考古专家们都没有发现太多的建筑痕迹,甚至连火烧的很久都不曾有,并且在这次考古结果中。据当时的带队队长描述,他们经过讨论,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之后,虽然下令修建了宫殿,可是修建在开始之初,秦始皇就已经身亡,而且全国各地爆发起义,所以宫殿的修建也就此耽搁。所以说,秦朝的阿旁宫并没有修建完成,而且也没有受到大火的焚烧,这次的考古不仅发现了阿房宫的具体位置,而且还指出了《史书》中的错误描述,而项羽的这个罪名也完全不成立,这2000多年的罪名,不过是被诬陷导致后人的误解罢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房宫
2023-07-30 06:07:551

阿房宫为啥叫阿房

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 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第四种说法,《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还有一种民间离奇的传说,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2023-07-30 06:08:132

阿房宫是建在什么地方的?古时叫什么地名?现在叫什么地名?

法国代购
2023-07-30 06:08:214

阿房宫遗址在哪里

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阿房村,遗址管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始皇35年。阿房宫遗址与西周丰镐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并称西安的四大遗址,是秦朝历史最重要的代表之一。阿房宫遗址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世界奇迹。阿房宫遗址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包括前殿基址、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阿房宫前殿基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面积约54.4万平方米。上林苑一号基址位于阿房宫前殿基址西1150米。
2023-07-30 06:08:391

秦始皇修建了阿房宫,阿房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大修宫室以蓄女作乐,据记载,当时有“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离宫四百所。”
2023-07-30 06:08:4810

咸阳宫和阿房宫是一个宫殿吗?

  不是,是两个宫殿。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咸阳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阿房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2023-07-30 06:09:441

阿房宫历史文化价值

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4]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同事,某种意义上说,劳民伤财的阿房宫也是秦灭亡的一个象征物。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前陕西省博物馆馆长周天游认为,阿房宫是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儒家的内敛不同,秦的价值观是外扩的,什么都追求极致,宫室要大,都城要大,疆域要大,而且要调动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秦帝国确实在短时间内奠定了很多历代延续的制度,但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承受能力。杜牧影响深远的《阿房宫赋》在最后指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的这篇文章,其实是对当朝的一种影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写明:“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阿房宫的象征意义由此定型。
2023-07-30 06:09:521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当年秦始皇为何要修建?

因为他对他爱人的想要给他所有的好,给他前所未有
2023-07-30 06:10:0211

阿房宫是什么时候被烧的!

项羽打进咸阳时
2023-07-30 06:11:0510

秦始皇为何修建阿房宫

  原因如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 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可见秦始皇在建立了秦帝国之后,并没有立即迁移政治中心,依然在全力经营先王的宫殿。“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但随时间的推移,首都咸阳人口急剧增加,渭北地区因受两河的限制有了人满为患的感觉,出自建立“帝在之都”的考虑,在九年之后这才有了重新建设朝宫的举动,修建了阿房宫。
2023-07-30 06:11:311

阿房宫有哪些传说

阿房宫的传说  阿房宫是秦代著名的建筑。阿房宫的前殿筑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规模十分宏大,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此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整座宫殿的全部工程直至秦亡时尚未完成,后被项羽焚毁。但这座已成废墟的伟大建筑,在后世仍为许多人吟咏和感叹。宫殿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有高约七米,长约一千米的夯土台基。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阿房宫的得名经过,《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大下谓之阿房宫。”可见,阿房宫并不是正式宫名,只是世人的俗称。秦代统治者本想等到宫殿全部完工,再选择好的宫名正式命名,但是他们没能等到这一天。那么,人们为何称它为“阿房宫”?由于《史记》中只说“作它阿房”,并未作进一步解释,后世便出现了多种推测。
2023-07-30 06:11:381

秦始皇为什么修建阿房宫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一是享乐欲望的本能,二是急于求仙的需要,三是贪婪淫逸的结果。符合秦始皇的本性,也符合历代帝王的本性,更符合人类的本性。实际上,房子越建越大,有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面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的直接原因,就是听信了方士卢生的话。兴建阿房宫也并非秦始皇的心血来潮,早在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咸阳大兴土木了。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
2023-07-30 06:11:451

阿房宫的来历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阿房宫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的《史记》中这样写道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完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指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这就是宏伟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在世时开始修建,但是据说到秦朝结束的时候,阿房宫都还没有完工。 关于阿房宫的读法和来历分别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在读法上,一共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说法是阿指的是古代那些弯曲的地方。房字则是旁的通假字,所以应该念旁的读音。第二种说法是中间的房字,就应该按照它原本的读音来念。第三种说法是陕西话中阿是那个的意思,而房是一个地名,所以阿字也应该念成普通的啊字的音。第四种说法是由于《说文解字》中阿是乌何切,读音和窝一样;而在《史记》中房的解释中有一种是说它是傍的通假字。 读音都有这么几种不同的叫法,那么它的名字来历自然也有不同的说法。在史料记载中,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因为这座宫殿在渭水南岸,离秦朝京城咸阳很近,所以才叫做阿房宫。 第二种说法是从这座宫殿的形状上来解释的,他们认为阿房宫四阿旁广,而阿在古代的字中属于曲曲折折、弯弯绕绕的意思。阿房宫看起来就是这样有很多的回廊,弯弯曲折,符合了阿字的含义,所以取名为阿房宫。 阿房宫名字的第三种说法是这只是一个像小名一样的名字,一开始秦始皇还没有想好要给这座宫殿取什么名字,由于宫殿恰好靠近山脉,所以就暂时给取名为阿房宫,他的想法是待到阿房宫正式修好的时候再给它起一个配得上它的名字。但是事与愿违,秦始皇在阿房宫建成以前就死了,所以没有人来给阿房宫取名,阿房宫的名字就这样沿袭着秦始皇时期的叫法,一代代传了下来。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关于一个民间的传说,秦始皇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他的少年时代都是在赵国。相传在赵国有一个叫做阿房女的邯郸女子是秦始皇深爱的女子,但是秦始皇后来回到了秦国登基,所以就和阿房女分开了。秦始皇先是完成了他的梦想,一统六国,建立了伟大的秦王朝。这个时候他想起来还有一个等着他的赵国旧爱,就是阿房女,他对大臣们表示想立赵国邯郸阿房女为大秦朝的皇后。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秦王朝大臣们的全体反对。大臣们认为一个赵国女子是无法配得上秦始皇的`,但是奈何秦始皇喜欢,于是秦始皇和大臣们之间就开始闹分离。阿房女夹在秦始皇和众位大臣中间,她也是喜欢秦始皇的,所以不愿意看到秦始皇为了她的事和大臣们离了心,最后阿房女上吊自尽,不愿做千古罪人。秦始皇很悲伤,为了纪念阿房女,他下令修建了这座繁华壮观的宫殿,还用阿房女的名字命名。 最后的这种秦始皇和阿房女的爱情故事是传得最广的,人们一提起阿房宫,想起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两人之间的凄美的爱情。 但是秦始皇修建这座宫殿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人就说这纯粹就是秦始皇的个人欲念作祟,死后都乐于享受的人,活着肯定也过得不差。所以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就是想扩大朝宫,还没打败六国的时候,他没破一国,就命人画下那个国家的宫殿的模样,回到咸阳后就开始着手修建这些各国各样的宫殿,组成了阿房宫。 不论阿房宫的来历如何,在当时都是给无辜的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的。
2023-07-30 06:12:041

阿房宫在哪里

阿房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阿房村。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拟在原战国、秦上林苑中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考古队员在135平方公里中搜寻,除了阿房宫前殿遗址外,其他地方再没有属于阿房宫的建筑了。1、地理环境:阿房宫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长期以来,专家认为阿房宫选址与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一样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宫遗址发现了古河沟,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2、历史沿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3、建筑布局: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阿房宫包含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筑群。
2023-07-30 06:13:131

阿房宫是为谁建的?

阿房宫是为秦始皇建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阿房宫主要建筑:1、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2、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3、兰池宫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
2023-07-30 06:13:291

阿房宫的读音是什么

高中语文必修1
2023-07-30 06:13:502

请问阿房宫有什么典故?

项羽火烧阿房杜牧《阿房宫赋》
2023-07-30 06:13:583

阿房宫有多大面积?阿房宫到底在历史上存在吗?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当今记载最大的宫殿建筑就是阿房宫,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而阿房宫究竟有多大呢?阿房宫为何取名“阿房”?有些什么历史说法?阿房宫是否真的存在于历史当中呢?想了解关于这些文史内容的话那就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阿房宫有多大?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但这都是传说 阿房宫实未建成。    阿房宫为何取名“阿房”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P可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算命)    历史上有没有阿旁宫 阿房宫到底在历史上存在吗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成了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的证据。《史记》上似乎也说得明确:“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然而,项羽真的烧了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了吗?抑或只是历史学家的一厢情愿的想像呢?这段众人皆知的火烧阿房宫历史,直到两千年后才有了逆转性的结论。   惊人的考古发现   阿房宫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位置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它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以西十三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阿房宫的工程非常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u2022秦始皇本纪》记载,光这座前殿的规模就大得惊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足见阿房宫之宏大。   按照今天的度量计算,阿房宫占地面积达八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它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200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组建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他们试图从这座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遗迹中,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然而,挖掘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阿房宫并没有被火烧的痕迹!   会不会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不是。有例子作参考。汉代长乐宫曾经是西汉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相传两千多年前,年幼的阿娇就在这里遇到了同样年幼的汉武帝刘彻,成就了“金屋藏娇”这段千古佳话。东汉末年,长乐宫被焚毁,火烧过的痕迹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阿房宫与汉代长乐宫的建筑年代相差并不遥远,如果同样是被烧毁,为什么看起来如此不同呢?只能有一个可能:阿房宫并未被项羽烧毁。   “阿房宫根本就没有被烧过”,这一论点引发了中国考古界的争论。有人指出:是不是考古队把地点搞错了。考古队认为没有错。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众多术士,寻找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他认为在周朝两个都城之间的地方最为合适。考古队发掘的位置正在此范围内,而这个地点也是前人广泛认可的。   那么《史记》错了?   如果承认阿房宫没有被烧过,那么是不是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最佳历史典籍的《史记》错了?这种可能是有的。当初人们破译殷商历史的时候,也碰到过相似的情况。据《史记》记载,殷商拥有近千年的统治,这使它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然而根据人们的考古发现,商灭亡的时代比司马迁所记述的早得多,这其中的谬误足足有五百多年。   这一次在阿房宫的问题上,《史记》会不会也发生了错误呢?   经过仔细分析史料,发现《史记》中并没有记载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而是说项羽火烧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史记u2022项羽本纪》中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这一记载已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史记》中所说的“宫室”,是被火烧过的秦都咸阳宫和其他秦朝宫室,而不是地处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是后人误会,把它说成是阿房宫。   明确地提出阿房宫被大火焚毁过的人,最著名的要算唐代的大诗人杜牧,今天的人们坚持说考古队有误的结论,也多是以他的《阿房宫赋》为依据。有人认为,杜牧是个文学家,他虚构出火烧阿房宫的事件,或许是为了达到以古讽今的目的。不过,仅以杜牧是文学家为理由,就证实考古队的观点,显然也是不够的。所以项羽是否烧过阿房宫还有待考证。   争论虽然还存在,但到了2004年初,考古界已基本一致认为“阿房宫没有烧过”。   既然都说阿房宫没烧,那让人费解的是,项羽既然烧了咸阳宫,兵马俑等秦代瑰宝,又为什么会独独放过阿房宫呢?   考古队抛出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因为考古中发现了三个疑点。   疑点一:2003年底,阿房宫考古队在阿房宫遗址的北墙上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瓦片。汉代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秦代的建筑上呢?难道阿房宫一直沿用到汉代,这些瓦片是修缮时所为吗?   疑点二:阿房宫前殿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夯土台基基址。仅就前殿五十四万多平方米的台基来看,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从秦始皇晚期至秦二世,再到秦王子婴的全部政治活动,都是在咸阳宫或望夷宫举行的,而从未提到过阿房宫。   疑点三:阿房宫存在与否的铁证只能是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然而,迄今没发现任何实物例证。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像秦咸阳宫遗址那样,有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况且,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怎么可能连一个破碗都没有遗存呢?   同时,文献资料也透露出阿房宫并没有建成的信息。《史记》里说: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阿房宫被迫停工,将七十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至于杜牧那篇声情并茂的《阿房宫赋》,考古队认为,那可能是他根据生平所见过的宫殿想象出来的。而明代以后出现的阿房宫图,则是以杜牧的想象为基础的。   事实上,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关于其规模的描述都是图纸上而非实际上的。南宋程大昌就在《雍录》中写道:“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后两句的意思是:那是设计的模型,希望达到这种样子,事实上并没有付诸实施。可惜的是,这种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至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断定,在历史之中,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竟的梦想。虽然它在历史上未曾建成,但那个前所未有的美丽与奢华的设计梦想,让它获得了“天下第一宫”的盛名,同时也让它成为一座骂名昭著的宫殿。阿房宫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如果阿房宫没有存在过,那么,后人给项羽安了一个“火烧阿房宫”的莫须有的罪名,确实是冤枉了这个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一代霸王!
2023-07-30 06:14:061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阿房宫?

历史上确实存在阿房宫,但并不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雄伟,因为据考古发现,阿房宫并未建造完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君主嬴政花了十年陆续兼并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因而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字统一使用秦国的小篆;花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六国贵族迁徙到咸阳,让他们看护皇陵和宫殿。公元前212 年,秦始皇想要建一所新宫殿作为秦朝的政治中心。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修筑新朝宫——阿房宫;史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能容纳万人。但是,阿房宫前殿尚未建成秦朝就灭亡了,只留给后世一个高大的土台。点击查看更多《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
2023-07-30 06:14:291

历史上真有阿房宫吗

确实有,不过被项羽下令,一把火烧了。
2023-07-30 06:14:525

阿房宫的历史资料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灭六王统一全国以后,自以为德过三皇,功高五帝。他为巩固皇权、体现皇帝的尊严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古宫殿。  阿房宫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宫殿建筑的优点,规模空前,气势宏伟,它“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闷,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对于阿房宫的恢宏之势,《汉斗·贾山传》中也有如下记载:“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后来,秦末起义军项羽率部进入咸阳,项羽的部下“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朝宫化为一片焦土。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那么,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我们查考史书,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P可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2023-07-30 06:15:281

阿房宫详细资料

被项羽烧了那个。
2023-07-30 06:15:401

阿房宫是哪个朝代建立的

阿房宫是秦朝时期建立的。据史书记载,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南至和平村、东凹里,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龙首原西侧修建阿房宫,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阿房宫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阿房宫介绍阿房宫又称阿城,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长期以来,专家认为阿房宫选址与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一样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宫遗址发现了古河沟,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条轴线上的最高处,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由此推断,阿房宫选址具有强烈的轴线意识,这条轴线有可能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
2023-07-30 06:15:471

秦始皇的阿房宫里有些什么?

阿房宫是秦代重要宫廷建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规模极为宏大。《汉书·贾山传》记载“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史记·始皇本纪》: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有一处秦代宫殿遗址。它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后部残留最高处约有8米。这仅仅是宫殿前殿台基的残址,面积就已达50多万平方米。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建在这片遗址上的整座宫殿在当年曾经多么恢宏壮丽。   这座2000多年前建筑在这片台基上的恢宏壮丽的宫殿,就是千古留名的阿房宫。   秦孝公、秦惠文王时期,主要宫殿都坐落在咸阳原上。秦始皇登上历史舞台后,以咸阳为大本营,用10年时间灭了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当时,秦始皇每灭一国,都仿照那里的宫室建筑风格,在咸阳建造新宫。昔日咸阳泾、渭二水沿岸数百里,宫殿林立,富丽堂皇,但是秦始皇仍嫌原有的宫殿太小。为了显示皇威,从公元前212年开始,秦始皇就在咸阳对面的渭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秦始皇一生中规模空前的一组宫殿——朝宫。   秦始皇下令从民间征发了70余万所谓罪人分工营建,千里迢迢调运楚蜀的木材、北山的石料到关中,用材之多,竟然把蜀山上的林木都砍伐光了。由于这组宫殿的规模实在太大,秦始皇在位时只修了前殿阿房宫。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修造,还没有来得及完工,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项羽率兵入关后,放火烧咸阳,大火三个月不灭,雄伟壮观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现在人们只能从史籍的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去寻觅阿房宫的神采风貌了。   《史记》中记载了阿房宫当年的情况。当年的阿房宫是一组庞大的高台建筑群,可以容纳10000人,殿内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这一高大建筑在整体规划构图上,把数10公里外的南山也构思在内,设计由殿下修筑直达南山的通道,以南山峰峦作为宫殿群的天然门户,使人工构筑和山川形胜浑为一体,气魄宏大,构思独特,令人叹服!   当年阿房宫大殿前分立着12个铜人,各高3丈、重24万斤,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收缴全国兵器熔铸的。为了防止有人带刀剑进宫,就以磁石为门,若携带铁器,就会被吸引而发现。   唐代诗人杜牧的传世名篇《阿房宫赋》中曾对宫殿的内部构造做了生动的描写,以阿房宫为中心的高台宫殿群“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宫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飞檐翘角,层层叠叠,殿宇层出不穷,游廊曲折回环,然而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内,却幽禁着无数嫔妃美女在虚度年华,这反映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然而,阿房宫融注了秦朝能工巧匠全部的智慧和才华,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遗憾的是,这座中国古代史上的奇巧建筑,经项羽的一把大火,只残留下一座长方形的高大夯土台了。
2023-07-30 06:16:121

历史上,气势宏伟磅礴的阿房宫的传说

  阿房宫是在古代秦朝的宫殿,其实一直以来都并未建成。但是阿房宫的占地面积大,也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在历史上,这个气势宏伟磅礴的阿房宫有着什么样的 民间故事 传说呢?让我们一起到本文了解看看吧!  阿房宫其实未呈建成,在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开始了挖掘。经过仔细探查,专家发现黄土高台的土层分了三层,第一层就是耕土层,比较松散,然后下面就是扰土层,它比较厚,颜色发黄,里头有如今的铁丝、塑料布,还有古代的瓦片,然后第三层就是文化层了,文化层里面出来的全都是瓦片。   专家介绍说:这个地方如果曾经发生过焚烧的事件,它这个地层里土壤中所包含炭化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透过显微镜应该能够看到成千上万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炭化木屑,但是从阿房宫那个地方采的土样来看,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在这些土壤的样品里面,一个显微晶片里顶多能看到二三十个炭化木屑的个体。   那么,阿房宫仍未建成,项羽又怎么能火烧阿房宫呢?可为什么后人这样说呢?第一次出现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但是证实原来记载的是项羽火烧了只是一所宫殿,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是阿房宫,那所宫殿其实是咸阳宫,而让后人更为误解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是因为唐代诗人杜牧写下了《阿房宫赋》。   诗中极度描写了阿房宫的壮美,让后人对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件事深信不疑。其实我国伟大诗人杜牧写《阿房宫赋》的原因是为了讽刺当时统治者唐敬宗大兴土木的缘故,极度夸大了阿房宫,其实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件事完全是子虚乌有。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   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   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但这都是传说,都是后世臣子借秦之喻,谏当朝帝王。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结束语】阿房宫其实我在看文章之前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了解完以后第一时间就是跟你分享了。如果有什么不全的地方,我下次再补上啦!
2023-07-30 06:16:271

阿房宫遗址在哪里?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阿房村。阿房宫遗址是秦始皇至秦二世时期拟在原战国、秦上林苑中营造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包括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简介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由于都城咸阳宫人数增多,先王之宫廷狭小,在渭河以南上林苑原基础上大兴土木,广征声色,营建离宫别馆,是谓“阿房”。1994年,西安市文物部门大致划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东至氵皂河、西至纪阳寨、南至和平村,北至三桥镇,面积10.89平方千米。包括阿房宫前殿基址以及周边分布的上林苑一至六号、好汉庙等夯土建筑基址。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
2023-07-30 06:18:011

阿房宫赋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阿房宫

《阿房宫赋》从阿房宫建筑之奇,阿房宫美女之众,阿房宫珍宝之宫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2023-07-30 06:18:151

课文《阿房宫赋》中介绍阿房宫赋的建筑规模和特点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2023-07-30 06: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