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文件共享是什么?

2023-08-01 08:26:58
TAG: 文件
共6条回复
S笔记

文件共享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一般文件共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共享的人也同时下载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文件。有时这两个行动是连在一起的。

多年来,文件共享(filesharing)是主机和多用户计算机系统的一个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被称为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文件转移系统被广泛地应用。

扩展资料:

文件共享有许多不同的协议,以下列举的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

1、AresAres

是一个类似Gnutella的很普及的网络,其标准(和最普及的)Ares Galaxy客户端于2005年3月是美国P2P客户端中第六常用的。大多数使用Ares的是想要接触尽量多的网络而没有找到更好的协议的人。

2、BitTorrentBitTorrent

协议是唯一广泛被用在公司分配系统中的档案共享协议,它的下载速度一般比较高,原因是每个“洪流”为每个文件或文件组存储着其用户的信息:相对于其它协议其协议本身比较小,缺点是它没有寻找功能。此外它不很灵活,另外精确地说它不完全是一个P2P协议。

3、DirectConnectDirectConnect

是一种常用于小的网络和大学内部网络中的协议,它尤其适用于这些小网络环境中。DC++是其最常见的客户端程序。

黑桃云

文件共享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一般文件共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共享的人也同时下载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文件。有时这两个行动是连在一起的。

扩展资料:

文件共享有多个重要的问题,其中两个最重要,第一个问题是中央集中制还是分网络结构用户的隐私权和匿名性。后者在版权拥有者对一些文件共享用户起诉后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使用所谓的“间谍软件”收集和出卖用户数据。

早年的客户端程序只接受一种协议,因此一个客户端程序要么只接受Napster要么只接受Gnutella。当时有一种在客户端建立一个使用多种协议的软件的运动。这个运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一个用户没有必要使用不同的程序来做同一件事。

瑞瑞爱吃桃

文件共享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

一般文件共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共享的人也同时下载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文件。有时这两个行动是连在一起的。

扩展资料:

历史

Napster是第一个大型的,为许多人使用的文件共享工具,它本来是一个中央集中的工具,它只共享MP3文件,音乐工业在对它进行法律控告后成功地将它关闭了。Napster有一个中心的、在它上面报道的用户的MP3文件的目录,它还包括IRC似的聊天室和即时通讯功能。几乎所有新的大的文件共享服务在设计上都以它为榜样。

在Napster陷入困境前文件共享的社群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选择:OpenNap。它是对Napster的协议进行反向工程后发表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服务器,是Napster的一个选择。这些网络在Napster倒闭后依然存在,许多新的使用这种协议的客户程序出现了。

此后,一个叫做Gnutella的分散的网络出现了。这个服务完全是开放源代码的,它允许用户寻找任何文件形式,用户不仅可以在网络上找到MP3文件。它是吸取了Napster这样的中央集中制的服务的经验后发展出来的,专门为了对付这样的服务的弱点。其目的是在个别连接被中断后依然保证整个网络的运行。

今天Napster和Gnutella依然在文件共享中占支配作用,它们定义了文件共享的两个极端。从2003年9月开始美国唱片工业协会控告了一系列文件共享服务和用户。今天,Gnutella依然是一个自由的和开放的协议,而Napster则是一个重建的商业性的网上音乐服务,它与其它商业性服务如iTunes是竞争对手。

大多数文件共享系统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今天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有许多不同的档案共享程序,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一般商业性的文件共享程序也分传广告或带有间谍软件。

Chen

文件共享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互联网或小的网络)共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一般文件共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共享的人也同时下载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文件。有时这两个行动是连在一起的。

南yi

将你自己的文件,放置的整个局域网络中,是其他用户也能看到,并可以设置权限下载,修改。

里论外几

在日常办公中,同事之间合作经常要花费时间索要对方的文件并等待反馈,这不仅有沟通成本,也经容常让同事无法了解彼此的最新工作进展。坚果云可以让文件在协作的同事之间自动流转,随时可以获得对方的最新工作成果,再也不用去专门要文件、等文件。之前IDC也做过相关的调查,使用我们的产品后,平均节约2.1%的时间,按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相当于每个员工每月多出来5小时的工作时间。

相关推荐

Napster是什么意思?

Napster词意:这是一款可以在网络中下载自己想要的MP3文件的软件名称.它同时能够让自己的机器也成为一台服务器,为其它用户提供下载。在这个网络中,Napster本身并不提供MP3文件的下载,它实际上提供的是整个Napster网络的MP3文件“目录”,而MP3文件分布在网络中的每一台机器中,随时供你选择取用,我们下载都是直接连到另外一台机器。传输速度也相当惊人。Napster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将在线用户的MP3音乐信息进行自动搜寻并分类整理,以备其他用户查询,只要知道你喜欢歌曲的名称或演唱者的名称,就可以和全世界乐迷共享丰盛的音乐大餐。你可以选择自己要与其他人在网上共享的音乐文件的目录,并且可以与喜欢同样风格音乐的人聊天、在论坛讨论,互相交流。 介绍:或许有人还记得,早在1998年,美国东北波士顿大学的一年级新生、18岁的肖恩?范宁为了能够解决他的室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网上找到音乐而编写的一个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把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方便地过滤上百的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到了1999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做Napster的程序成为了人们争相转告的“杀手程序”——它令无数散布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无数人在一夜之内开始使用Napster。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的注册用户,这是一个让其他所有网络望尘莫及的数字。这大概可以作为P2P软件成功进入人们生活的一个标志。
2023-08-01 04:03:181

什么是Napster

欧美的一个下载共享mp3的一个软件用的是p2p技术
2023-08-01 04:03:252

文件共享的历史

推荐使用坚果云共享文件!坚果云是一款提供网盘|云盘|云服务的团队协助软件,可随时随地实现共享文件夹,同时坚果云网盘支持移动办公,协同办公,文件同步,数据备份,智能管理,在线编辑等功能。
2023-08-01 04:03:322

电驴是什么

1、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 2、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Napster使用它自己的中心服务器来把两个点连接起来,然而电驴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服务器——由单个的用户们来维持。这样的充当服务器的用户们仅需要运行一个小小的程序并共享出他们几KB的因特网连接,就可以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其它用户服务。在这个强大而分散的网络的支持下,电驴甚至可以经得起愤怒的好莱坞制片商们RIAA的司法攻击。
2023-08-01 04:03:451

P2P:互联网时代的计算革命:互联网时代心得体会

  大多数人接触和了解P2P(Peer-to-Peer,对等计算)还是从Napster开始的。Napster是一家通过P2P技术免费共享和交换音乐文件的网站,曾经风靡一时,尽管后来遭遇版权问题而改为付费使用,但Napster给后来者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更多采用P2P技术的程序和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应用种类也不断增多。Napster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免费服务的特性,更重要的是P2P技术大大增强了人们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便利性。   事实上,Napster仅仅是冰山之一角。P2P技术广泛地应用在计算和存储共享、搜索、即时通信、网络电视等很多领域。但同时,随着其应用的深入,也面临着标准和安全等问题的困扰。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了中科院计算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为您介绍P2P的技术特点、拓扑结构、安全和激励机制、搜索算法及其发展趋势等。      技术定义      最近几年,Peer-to-Peer (以下简称P2P) 迅速成为计算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财富杂志更是将其列为影响Internet未来的4项科技之一。   “Peer”在英语里有“对等者”和“伙伴”的意义。因此,从字面上讲,P2P可以理解为对等互联网。国内的媒体一般将P2P翻译成“点对点”或者“端对端”,学术界则统一称为对等计算。P2P可以定义为: 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他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   客观地说,这种计算模式并不是什么新技术,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网络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只不过当时的网络带宽和传播速度限制了这种计算模式的发展。90年代末,随着高速互联网的普及、个人计算机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P2P技术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革命。许多基于P2P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计算模式上来说,P2P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 (C/S)模式,在网络中每个结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个结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结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他结点提供的服务。P2P与C/S模式的对比如图1所示。         技术特点      P2P技术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非中心化: 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结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结点之间进行,可以无需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避免了可能的瓶颈。P2P的非中心化基本特点,带来了其在可扩展性、健壮性等方面的优势。   ● 可扩展性: 在P2P网络中,随着用户的加入,不仅服务的需求增加了,系统整体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也在同步地扩充,始终能比较容易地满足用户的需要。理论上其可扩展性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例如: 传统通过FTP协议下载文件,当下载用户增加之后,下载速度会变得越来越慢,然而P2P网络正好相反,加入的用户越多,P2P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就越多,下载的速度反而越快。   ● 健壮性: P2P架构天生具有耐攻击、高容错的优点。由于服务是分散在各个结点之间进行的,部分结点或网络遭到破坏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很小。   P2P网络一般在部分结点失效时能够自动调整整体拓扑,保持其他结点的连通性。P2P网络通常都是以自组织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并允许结点自由地加入和离开。   ● 高性价比: 性能优势是P2P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等性能依照摩尔定理高速增长。采用P2P架构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中散布的大量普通结点,将计算任务或存储资料分布到所有结点上。利用其中闲置的计算能力或存储空间,达到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的目的。目前,P2P在这方面的应用多在学术研究方面,一旦技术成熟,能够在工业领域推广,则可以为许多企业节省购买大型服务器的成本。   ● 隐私保护: 在P2P网络中,由于信息的传输分散在各节点之间进行而无需经过某个集中环节,用户的隐私信息被窃听和泄漏的可能性大大缩小。此外,目前解决Internet隐私问题主要采用中继转发的技术方法,从而将通信的参与者隐藏在众多的网络实体之中。在传统的一些匿名通信系统中,实现这一机制依赖于某些中继服务器节点。而在P2P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提供中继转发的功能,因而大大提高了匿名通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   ● 负载均衡: P2P 网络环境下由于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机,减少了对传统C/S结构服务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要求,同时因为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更好地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相比,P2P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P2P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Internet上各种P2P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大量P2P软件的用户使用数量从几十万、几百万到上千万急剧增加,给Internet带宽带来巨大冲击。如图2所示,在全球最大的开源网站Sourceforge的下载排名中,前十名中有七个项目是基于P2P技术。其中eMule的下载量超过2亿次,Azureus的下载量超过1亿次。这个网站上的工程项目下载量,往往反映当今软件技术的前沿热点。令人瞩目的是,微软公司在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中也加入了P2P技术以加强协作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目前,P2P计算技术正不断应用到军事、商业、政府、通信等领域。根据具体应用不同,可以把P2P大致分为以下这些类型:   ● 文件内容共享和下载,例如Napster、Gnutella、eDonkey、eMule、Maze、BT等;   ● 计算能力和存储共享,例如SETI@home、Avaki、Popular Power等;   ● 基于P2P技术的协同与服务共享平台,例如JXTA、Magi、Groove等;   ● 即时通信工具,包括ICQ、QQ、Yahoo Messenger、MSN Messenger等;   ● P2P通信与信息共享,例如Skype、Crowds、Onion Routing等;   ● 基于P2P技术的网络电视: 沸点、PPStream、 PPLive、 QQLive、 SopCast等。      图2 Sourceforge的工程下载排名(数据截止到2006年8月23日)
2023-08-01 04:03:521

谁最先发明了p2p软件

18岁的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开发的NAPSTER最早。它提供服务允许音乐迷们交流MP3文件。它与先前也被推上被告席的提供免费音乐下载MP3.com的不同就是在Napster服务器没有一首歌曲,Napster提供了一个新的软件供音乐迷在自己的硬盘上共享歌曲文件,搜索其他用户共享的歌曲文件,并到其他也使用Napster服务的用户硬盘上去下载歌曲。Napster在短时间里吸引了5000万用户,最终,它被五大唱片商以侵犯版权推上被告席而成为世界的焦点。 PS:1)p2p的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这也正是诸如Gnutella和Freenet不断的宣称它们创造了“纯粹”的P2P,完全没有中心服务器的P2P服务。 (2)p2p的思想溯源:回到互联网的本质 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在WWW出现伊始P2P就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们各自建立网页、互相做链接,人们上网是沿着链接冲浪。那时的web是真正的“网”(web)。但是当Yahoo!和Lycos建立了搜索引擎和门户站点后,人们上网的方式被改变了,人们从此到一个地方去获取所有的信息。记得_blank">新浪曾经有一段时间说它们是“目标站点”模式,但是如果多问一句,现在人们一条一条地阅读_blank">新浪的新闻,在头脑中还有一个“网”的概念吗?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站点控制了信息的流动、充斥了过时的信息、阻碍了真正的交流,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说,另外还有太多的广告。 P2P就是把控制权重新还到用户手中去。人们通过P2P可以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甚至整个硬盘。这种能量是非常令人激动的,那些费心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上的东西肯定是我们认为最有价值,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将使互联网上信息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是不是有一种和WWW刚刚出现的时候同样的激动呢?有一点。 因为每个Peer都代表了其后的人,基于自组织的网上社区也正在显现。与门户站点从上而下建立社区的方式不同,人们将以自发的方式形成社区。 当人们加入P2P网络的时候,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所有人都拥有了极容易地在网络上创造“内容”的机会。当然,真正在网络上创造或提供内容的人还是少数的,据统计Gnutella的用户中仅仅有2%向其他用户提供了内容,即使在比较活跃的Usenet张贴文章的用户也仅占所有用户的7%。但是,P2P第一次使得所有上网的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 下面试图用三句话来揭示P2P的影响: 对等联网:是只读的网络的终结(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对等联网:使你重新参与互联网(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对等联网:使网络远离电视(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个新思想,从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个最初创建互联网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不妨花时间作一点回顾。 互联网的发展于近现代的许多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并无不同,即都是先在军事工业形成,再转到民用领域。互联网发源于至今看来也十分新颖的战略思想:为了避免敌人的毁灭性武器命中全国的军事指挥控制中心,应该怎么办?传统的方法是一方面想方设法尽可能地不让敌人知道中心的确切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中心的抵御打击的能力。 但在当今的核武器年代,对方有着连一个星球都可以炸毁的核弹,再固若金汤的防御措施一旦受到攻击肯定马上化为乌有。而只要有机密存在,总有打探出机密的方法,所以靠保密中心所在位置的方法也不是长远之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军事人员充分发挥逆向思维,想到既然不可能长期、有效地保护中心免受攻击,那么还不如根本不设中心! 让每一个基地乃至每一台电脑都能独立运作,这么一来等于有了无数中心,敌人除非真的将这个星球炸了,否则其中一个基地或电脑受损,也不影响其他基地或电脑继续发挥作用。正是这种“非中心化”的思想成为形成互联网最基本的概念。 但是许多技术出现之后往往并不会完全按照原先的设计发展,服务器/客户机的架构逐渐变成了互联网的主流,浏览变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普通用户似乎在慢慢的退化、和电视观众一样被动地浏览着大网站们创造的内容。 人们在网络上的主要活动访问了在这么门户站点上,读新闻、参与讨论组、聊天。但是这使得设计的互联网的一个特性消失了——如果Yahoo因故中断服务如出现什么情况?这种假设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年初的黑客攻击各大网站造成的混乱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点联想的线索。 上面提到像Napster和即时讯息还是需要位于中心的服务器,那么Gnutella网站上的一句话可能表达了它们所推广的“纯粹”的P2P所包含的“非中心化”的理念:设计Gnutella是为了在核战中生存(Gnutella Is Designed to Survive Nuclear War)。 它的网站上这样描述,纽约的用户受到攻击至多只会影响那个地区的部分用户,而其他地方的Gnutella用户还能正常的使用,这不正是互联网最初的理想吗?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象唱片业这样,生存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软件而受到如此深重的威胁。对于Napster引起的版权问题有过很多的讨论,但是多花一些时间讨论还是值得的,因为这个案件决定了也决定了P2P文件共享这一分支的前途,也决定了未来如何处理互联网上的版权问题。 10月31日原告之一BMG公司和Napster达成和解协议。舆论认为这表明唱片业意识到通过数字方式发布音乐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消灭Napster也无法阻止其他模仿Napster的服务商出现。因此还不如与之合作改变Napster,将之变成在线音乐销售的渠道。现在的唱片工业面临的可能不是如何“像压碎一个鸡蛋”那样压碎,而是与之合作,将Napster的5000万用户变成自己的客户。也就是将Napster的模式变成“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唱片工业的困境是如何防止那些Napster的模仿者继续免费提供歌曲。 2000年2月12日,美国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三名法官就音乐网站Napster版权纠纷案作出裁决,认为它侵害了各大唱片公司的版权。但是三名法官并没有应唱片公司的要求,决定立即关闭网站,而是把最初的判决送回给低一级的地方法院。法官们说,这项裁决内容过于复杂,需作进一步澄清。但错综复杂的法律过程和长达58页的判决书反映了现在既缺乏与互联网相关的版权法,也缺乏相应的司法实践。 但是,不管Napster案的结果如何都不能改变Napster后面的技术和思想给互联网带来的影响。“魔鬼”已经钻出了魔瓶,而魔瓶也已经被打破了。对于唱片界来说,至少它们销售唱片的方式被彻底改变了。下一个可能是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压缩技术和宽带网络将使得人们会在网络上轻易地传输整部电影。 事实上合法化的网络上已经出现了许多试图推出“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的公司,譬如由Napster的创办人之一创办的lightshare.com和Flycode.com。P2P对于唱片商来说的确有吸引力,如果它们能够从用户身上收费的话。对于利用诸如一个集中的站点提供收费的mp3音乐下载,用户每次从网站下载的时候,网站都必须向电信交流量费,而使用P2P则使得这部分费用不再存在了。因此唱片商获得更多的利润,用户也应该可以得到更便宜的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软件也好像预测到了大规模盗版和文件共享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主要归功于开放源码软件给软件业带来的“头脑风暴”。在亚洲和东欧,软件业已经在反对盗版上打了败仗。这也正是微软极力推广一种“软件注册模式”,把软件作为按月付费的服务出售,而不再是向过去那样出售容易复制和盗版的硬拷贝。 当然,对所谓“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还是有很多质疑。P2P的这种文件共享功能似乎没有带来什么附加值,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非常有趣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项技术可能被用来推动人们重新参与互联网、创造他们自己的内容,这也许是价值所在。所有的社区网站都有一个“梦想”,让用户互动来产生内容,但是由于由上而下创建的社区的最根本上的问题,这种梦想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P2P或许可以改变这一点。 Napster创造的奇迹同时也是揭示了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也具有改变整个世界的能力。当肖恩·范宁在波士顿的东北大学校园开发Napster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想和他在维吉尼亚的朋友共享mp3歌曲文件。现在这个小软件改变了整个世界。
2023-08-01 04:04:021

帮忙翻译这几句话!谢谢

1,这里挺热的,是吧?这句插入语的另一种含义就是作为谈话的引子,引出后面的话2,napster说;因与其他公司的谈判遇到严重问题,期刊的订阅业务再次推迟,napster的口头禅就是;还没准备好3,药品从实验室到获得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批准过程是漫长和繁杂的
2023-08-01 04:04:111

求个日本音乐下载的网址

这里仅提供几个日本音乐门户网站,要知道,在日本那种资本主义国家商业化色彩很浓的,不会有人傻呵呵地向社会主义一样免费让你“共产”他们的音乐,大多都是收钱的,所以说要下载日本音乐还是在中国的网站上比较方便。Napster(这个貌似7日内可以免费下载,往后就要付费了,没用过): http://www.napster.jp/ListenJapan(这是日本最大的音乐网): http://listen.jp/store/ExciteMusic: http://www.excite.co.jp/music/Sonymusic: http://www.sonymusic.co.jp/Yahoo!Music(雅虎音乐,中国也有): http://music.yahoo.co.jp/其他还有goo、biglobe等比价差的了
2023-08-01 04:04:281

英伦三岛是三个岛吗,哪三?

一直以来英伦三岛好像都是英国或者说大不列颠的代名词.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大不列颠的岛屿怎么数好像都只有两个: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哪里还有第三个岛呢.不过我总不相信前人是不会数数的,那就做做研究吧. 英伦三岛,一个词分两段,英伦和三岛.什么是英伦呢?Offline去查信息不知道要查到什么时候了.Google一下,在一个结果里发现一段对温哥华的介绍中提到,“并且和西班牙探险家Valdes及Galiano在英伦海滩English Bay交换当地信息,这也是日后温哥华地名的由来.”,由此看来英伦很有可能是English的翻译,并且应该是台湾人的一种说法.从历史沿革来看,这一称呼应该是自民国期间对英国的一种称呼. 三岛又从何而来呢?有意思的是找到这一称呼线索的不是关于地理的一篇文章,而是一篇关于Napster的文章.节选如下:“他认为,如果Napster 不是设在美国加州,而是设在英伦海峡,及爱尔兰海的泽西岛(Jersey)、古尔西岛(Guersey)及人岛(Isle of Man)则情况将会变得更有反省性.”.这三个岛在哪里呢?见附图. 此说法有多少合理性呢?看了一下关于三岛引用的出处,也是一个台湾网站,是巧合还是有所联系呢?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应该是民国年间某篇文章可能要讲关于英国的三个小岛,于是把English three isles翻译过来,变成英伦三岛,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概念扩大到整个不列颠. 英国概况请看:(包括地图)
2023-08-01 04:04:461

“P2P工具”是什么?

P2P是英文peertopeer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2019年9月4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2023-08-01 04:05:003

英国为什么叫英伦三岛,英伦三岛又指什么?

一直以来英伦三岛好像都是英国或者说大不列颠的代名词。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大不列颠的岛屿怎么数好像都只有两个: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哪里还有第三个岛呢。不过我总不相信前人是不会数数的,那就做做研究吧。 英伦三岛,一个词分两段,英伦和三岛。什么是英伦呢?Offline去查信息不知道要查到什么时候了。Google一下,在一个结果里发现一段对温哥华的介绍中提到,“并且和西班牙探险家Valdes及Galiano在英伦海滩English Bay交换当地信息,这也是日后温哥华地名的由来。”,由此看来英伦很有可能是English的翻译,并且应该是台湾人的一种说法。从历史沿革来看,这一称呼应该是自民国期间对英国的一种称呼。 三岛又从何而来呢?有意思的是找到这一称呼线索的不是关于地理的一篇文章,而是一篇关于Napster的文章。节选如下:“他认为,如果Napster 不是设在美国加州,而是设在英伦海峡,及爱尔兰海的泽西岛(Jersey)、古尔西岛(Guersey)及人岛(Isle of Man)则情况将会变得更有反省性。”。这三个岛在哪里呢?见附图。 此说法有多少合理性呢?看了一下关于三岛引用的出处,也是一个台湾网站,是巧合还是有所联系呢?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应该是民国年间某篇文章可能要讲关于英国的三个小岛,于是把English three isles翻译过来,变成英伦三岛,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概念扩大到整个不列颠。
2023-08-01 04:05:203

什么是电驴

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 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 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 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
2023-08-01 04:05:293

什么是BT,电驴?

1.BitTorrent(简称BT)是一个文件分发协议,它通过URL识别内容并且和网络无缝结合。它在HTTP平台上的优势在于,同时下载一个文件的下载者在下载的同时不断互相上传数据,使文件源可以在很有限的负载增加的情况下支持大量下载者同时下载。2.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 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 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 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Napster使用它自己的中心服务器来把两个点连接起来,然而电驴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服务器——由单个的用户们来维持。这样的充当服务器的用户们仅需要运行一个小小的程序并共享出他们几KB的因特网连接,就可以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其它用户服务。在这个强大而分散的网络的支持下,电驴甚至可以经得起愤怒的好莱坞制片商们RIAA的司法攻击。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想要限制不经控制的信息流动…… 当你在电驴上发布文件的时候,你实际连接的那个服务器得到文件的“身份”(hash)并把它写到一个清单里——如果文件被 一个以上的用户共享,服务器会意识到这一点——一个用户可以同时从所有的该文件的拥有者那里下载这个文件——你下载 9兆的“块”,整个文件的不同部分被加到一个“.part”文件里——该文件表示了你原来要下载的文件(因此它跟该文件有着 同样的大小)——当收到所有的部分后,这个.part文件被重命名为原来的文件并被移动到incoming文件夹。这样,你就可以 从不同的人那里当“块”下来——象从一个用户那里下载一样,但是速度却要快得多。 用户Z拥有整个的“文件1”——“abcedfgh”代表这个文件的分割开的“块”,这样,当用户Y从用户Z那里当“块f”的时候,用户 X和Y正在交换块g和a,——用户W此时并没有文件的任一部分,但是一当他完整地接到“块g”后,他会马上把它共享给其他用户—— 这样就保证了最快速的文件的分布。 当你想找到某个特定的文件的时候,你可以用搜索功能(你的客户端把你要搜索的文件的名字发送到你连上的那个服务器上,服务器会察看它的清单,当该文件可用的时候,它把该文件的特定的属性返回到客户端并告诉它拥有该文件的客户端机器“ID”。 这是一个告诉你网络的工作流程的示例性图表,你可以看见客户端是如何与服务器和其他客户端通信的——唯一一个被遗漏的连接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清单是你的电驴目录下的一个文件,被称为"server.met"——这个文件包括了电驴服务器的IP和名字。当你连接到服务器,发送搜索请求 到你连接的那个服务器,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发送扩展搜索请求到别的服务器的时候要用到这个文件。在因特网上有一些永久保持更新的服务器清单, 其中之一可以在http://ed2k.2x4u.de/list.html找到。 大多数的服务器都是由象你一样的用户来操作的,大部分都是由ADSL动态IP来连接到因特网。这就是说,他们的IP(用来标识某个用户的 “因特网定位”的地址——每人都有IP)每24小时都要改变——比如说,在你的服务器清单上有一个IP为213.45.65.71的服务器,明天它可能 (大多数情况下)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你的客户端只知道在server.met中有的IP,因此它会找不到上面所说的那样的服务器了。 结论:你必须有规律地更新你的服务器列表——你可以手工点击上面描述的更新过的服务器列表中的链接,或者运行一个自动更新器, 你可以在"tools"(工具)部分找到,自动更新器会自动地从“更新过的服务器列表”里得到server.met。 你现在知道电驴是什么,文件的散布是怎么工作的,你怎么发送搜索请求,并且对服务器怎样工作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你还不知道 你会上传文件来保持网络的运转:这是电驴工作的基本原理(也是文件共享的概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也就是说: 其它的用户会从你的硬盘上当文件——就象你当他们的一样!共享文件是必需的,每个人都必须共享出文件,这样才能从网络中得到最多! 明显地,如果有些人认为他们应该对自己的硬盘吝啬一点(显而易见,在硬盘上有剩余空间是非常有用的)或者对上传的带宽 吝啬一点,因此把上传带宽限制到低于可能达到的值的话,整个网络都会受损——最大的可用下载速度等于最大上传速度之和 ——如果你不上传,你自己也会损失。所以,在你的硬盘上建立一个目录,把已经下载的文件放在这里并且共享此目录。而现在,由于极其广大的资源电驴现在更被人用作观看特别电影等难以搜索与下载的大片。
2023-08-01 04:05:445

拉尔斯·乌尔里希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是个糟糕的鼓手吗?

不是的,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并不是那么的糟糕。
2023-08-01 04:06:124

朋友也上床的角色介绍

1、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于1981年1月31日出生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父亲兰迪·汀布莱克(Randy Timberlake),母亲林恩·哈里斯(Lynn Harless)。美国超级巨星,六座格莱美奖、四座艾美奖得主,被认为是对当今流行文化最有影响力的艺人之一。贾斯汀12岁出道,成名于流行组合“超级男孩”。单飞后全面发展,集歌手、制作人、演员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两张个人专辑总销量超过1700万张,受到全球范围内好评。专注于电影事业,在好莱坞发展渐有起色,相继出演了口碑电影《社交网络》和票房佳作《坏老师》等电影,并曾为《怪物史莱克3》、《瑜伽熊》配音。在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在里面贾斯汀饰演Napster的创始人Sean Parker。包括号称“美国最权威影评人”Roger Ebert及RollingStone头牌影评人Peter Travers在影评中都专门称赞了Justin的演技。电影受到全球的好评,基本席卷了各大电影奖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但由于韦恩斯坦公关的强大,该片在奥斯卡战败。而随后其担当配角的《坏老师》助迪亚兹成为其久违了的全美破亿、全球破两亿的作品。仅2000万的投资让这部电影赚翻。2.米拉·库妮丝,1983年生于前苏联的切尔诺夫策(现乌克兰),7岁时搬到了美国洛杉矶,父母的职业分别是机械工程师和物理老师,还有一位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哥哥Mike。9岁时米娜一边上学,一边在课外去上“Beverly Hills Studio”的表演培训课程,此后通过这里的一次演出被娱乐经纪人Susan Curtis发掘。米娜参加《70年代秀》试镜当时让对方以为她很快过了生日就年满18岁,但其实只有14岁,结果成功地进入了剧组,在里面她的角色是比她大五岁艾什顿·库彻的女友。此后米娜的演艺道路十分顺利,赢得了很多影迷的喜爱。
2023-08-01 04:06:411

电骡属于网络下载工具吗?

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 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 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 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Napster使用它自己的中心服务器来把两个点连接起来,然而电驴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服务器——由单个的用户们来维持。这样的充当服务器的用户们仅需要运行一个小小的程序并共享出他们几KB的因特网连接,就可以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其它用户服务。在这个强大而分散的网络的支持下,电驴甚至可以经得起愤怒的好莱坞制片商们RIAA的司法攻击。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想要限制不经控制的信息流动…… 当你在电驴上发布文件的时候,你实际连接的那个服务器得到文件的“身份”(hash)并把它写到一个清单里——如果文件被 一个以上的用户共享,服务器会意识到这一点——一个用户可以同时从所有的该文件的拥有者那里下载这个文件——你下载 9兆的“块”,整个文件的不同部分被加到一个“.part”文件里——该文件表示了你原来要下载的文件(因此它跟该文件有着 同样的大小)——当收到所有的部分后,这个.part文件被重命名为原来的文件并被移动到incoming文件夹。这样,你就可以 从不同的人那里当“块”下来——象从一个用户那里下载一样,但是速度却要快得多。 用户Z拥有整个的“文件1”——“abcedfgh”代表这个文件的分割开的“块”,这样,当用户Y从用户Z那里当“块f”的时候,用户 X和Y正在交换块g和a,——用户W此时并没有文件的任一部分,但是一当他完整地接到“块g”后,他会马上把它共享给其他用户—— 这样就保证了最快速的文件的分布。 当你想找到某个特定的文件的时候,你可以用搜索功能(你的客户端把你要搜索的文件的名字发送到你连上的那个服务器上,服务器会察看它的清单,当该文件可用的时候,它把该文件的特定的属性返回到客户端并告诉它拥有该文件的客户端机器“ID”。 这是一个告诉你网络的工作流程的示例性图表,你可以看见客户端是如何与服务器和其他客户端通信的——唯一一个被遗漏的连接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清单是你的电驴目录下的一个文件,被称为"server.met"——这个文件包括了电驴服务器的IP和名字。当你连接到服务器,发送搜索请求 到你连接的那个服务器,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发送扩展搜索请求到别的服务器的时候要用到这个文件。在因特网上有一些永久保持更新的服务器清单, 其中之一可以在http://ed2k.2x4u.de/list.html找到。 大多数的服务器都是由象你一样的用户来操作的,大部分都是由ADSL动态IP来连接到因特网。这就是说,他们的IP(用来标识某个用户的 “因特网定位”的地址——每人都有IP)每24小时都要改变——比如说,在你的服务器清单上有一个IP为213.45.65.71的服务器,明天它可能 (大多数情况下)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你的客户端只知道在server.met中有的IP,因此它会找不到上面所说的那样的服务器了。 结论:你必须有规律地更新你的服务器列表——你可以手工点击上面描述的更新过的服务器列表中的链接,或者运行一个自动更新器, 你可以在"tools"(工具)部分找到,自动更新器会自动地从“更新过的服务器列表”里得到server.met。 你现在知道电驴是什么,文件的散布是怎么工作的,你怎么发送搜索请求,并且对服务器怎样工作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你还不知道 你会上传文件来保持网络的运转:这是电驴工作的基本原理(也是文件共享的概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也就是说: 其它的用户会从你的硬盘上当文件——就象你当他们的一样!共享文件是必需的,每个人都必须共享出文件,这样才能从网络中得到最多! 明显地,如果有些人认为他们应该对自己的硬盘吝啬一点(显而易见,在硬盘上有剩余空间是非常有用的)或者对上传的带宽 吝啬一点,因此把上传带宽限制到低于可能达到的值的话,整个网络都会受损——最大的可用下载速度等于最大上传速度之和 ——如果你不上传,你自己也会损失。所以,在你的硬盘上建立一个目录,把已经下载的文件放在这里并且共享此目录。{刚进入中国时,被称作"电骡",后改为"电驴",建议读者点击链接查看一下电骡的释义,以增加理解}
2023-08-01 04:08:172

文件共享的常用的协议

一、Napster:第一个大型的;中央集中式;倒闭了;二、Gnutella和Gnutella2:开源的;第一个真正非中心的。Gnutella2是对Gnutella的改进和扩展。三、FastTrack:第一个客户端是KazaA。协议与Gnutella类似。02-03年的最大用户网,05年退至第三名。衰退原因是这个网络无法应对众多用户同时使用,而且有版权拥有者polluation的行为,以及间谍软件的问题。iMesh也是以FastTrack为协议的。四、eDonkey,overnet,kad:eDonkey网络最普及的p2p客户端程序是eDonkey2000和emule。overnet设计的目的是取代eDonkey,它没有中心服务器,但用户数少于eDonkey。kad很类似于overnet,几乎只有eDonkey用户使用它。五、BitTorrent:唯一广泛被用在公司分配系统中的分享协议,下载速度高,没有查找功能。六、Direct Connect:一种常用在小的网络和大学内部网络中的协议,适用于小网络环境中,DC++是常见客户端。七、Ares:类似Gnutella网络。坚果云可以让文件在协作的同事之间自动流转,随时可以获得对方的最新工作成果,再也不用去专门要文件、等文件。之前IDC也做过相关的调查,使用我们的产品后,平均节约2.1%的时间,按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相当于每个员工每月多出来5小时的工作时间。
2023-08-01 04:08:262

关于电影《偷天换日》英文名:The Italian Job

是不是napster就不用追究了吧。反正一直是莱尔自己在说。美国电影就是好这样戏弄观众。对剧情没影响的就不交代了让观众猜去吧。 4人平分2700万。一人快700万了。美刀啊哥们儿。合4500多万RMB呢。
2023-08-01 04:08:331

迅雷下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别的下栽工具不是这样的吗
2023-08-01 04:08:436

点对点传输的应用

结构P2P:点对点之间互有连结资讯,彼此形成特定规则拓扑结构。需要请求某资源时,依该拓扑结构规则寻找,若存在则一定找得到。如Chord、CAN。无结构P2P:点对点之间互有连结资讯,彼此形成无规则网状拓扑结构。需要请求某资源点时,以广播方式寻找,通常会设TTL,即使存在也不一定找得到。如Gnutella。松散结构P2P:点对点之间互有连结资讯,彼此形成无规则网状拓扑结构。需要请求某资源时,依现有资讯推测寻找,介于结构P2P和无结构P2P之间。如Freenet。 P2P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因此,当有节点加入且对系统请求增多,整个系统的容量也增大。这是具有一组固定服务器的Client-Server结构不能实现的,因为在上述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的增加意味着所有用户更慢的数据传输。P2P网络的分布特性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并且在纯P2P网络中,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当用P2P来描述Napster 网络时,对等协议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中,Napster 网络取得的成就是对等节点(就像网络的末枝)联合一个中心索引来实现。这可以使它能快速并且高效的定位可用的内容。对等协议只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 eMule点对点技术有许多应用。共享包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即时数据(如IP电话通信)也可以使用P2P技术来传送。有些网路和通信渠道,像Napster,OpenNAP,和IRC@find,一方面使用了主从式架构结构来处理一些任务(如搜索功能),另一方面又同时使用P2P结构来处理其他任务。而有些网路,如Gnutella和Freenet,使用P2P结构来处理所有的任务,有时被认为是真正的P2P网路。尽管Gnutella也使用了目录伺服器来方便节点得到其它节点的网路地址。 最近,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开发者,联合了麻省理工学院开放知识行动,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第二代互连网P2P工作组,正在开发一个P2P网络的学术性应用。这个项目称为LionShare,基于第二代网络技术,更详细地说是Gnutella模型。这个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让众多不同学术机构的用户能够共享学术材料。LionShare网络使用杂P2P网络类型,混合了Gnutella分散的P2P网络和传统的C/S网络。这个程序的用户能够上传文件到一个服务器上,不管用户是否在线,都能够持续的共享。这个网络也允许在比正常小得多的共享社区中使用。这个网络与当前正在使用的其他P2P网络的主要不同是LionShare网络不允许匿名用户。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版权材料在网络上共享,这同时也避免了法律纠纷。另一个不同是对不同组有选择性的共享个别的文件。用户能个别选择哪些用户可以接收这一个文件或者这一组文件。学术社区需要这种技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文件应用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授使用多媒体文件,象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和幻灯片。把这些文件传给学生是件困难的任务,而这如果用LionShare这类网络则容易的多。
2023-08-01 04:09:111

文件显示共享别人能从别的网络打开文件吗

文件显示共享别人能从别的网络打开文件。文件共享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一般文件共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共享的人也同时下载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文件有时这两个行动是连在一起的。简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可以用文件共享轻轻松松的与其他人分享文件文件共享是指主动地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的计算机文件,文件共享使用P2P模式文件本身存在用户本人的个人电脑上大多数参加文件共享的人也同时下载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文件有时这两个行动是连在一起的。Napster是第一个大型的为许多人使用的文件共享工具它本来是一个中央集中的工具它只共享MP3文件音乐工业在对它进行法律控告后成功地将它关闭了,Napster有一个中心的在它上面报道的用户的MP3文件的目录它还包括IRC似的聊天室和即时通讯功能。在Napster陷入困境前文件共享的社群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选择OpenNap它是对Napster的协议进行反向工程后发表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服务器,是Napster的一个选择这些网络在Napster倒闭后依然存在许多新的使用这种协议的客户程序出现了。
2023-08-01 04:09:261

手机可以做p2p吗

那P2P点对点,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中,P2P技术主要指的是形成信息通过硬件连接控制技术,其在软件的形式代表了。 技术背景P2P网络起源于最初的通信,如通过通过远程拨号上网调制解调器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局域网互连的建筑物PC内。这是建立在TCP / IP协议的通信模式,形成今天的互联网的基础上,所以从底层技术的角度来看,P2P并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技术模型的新的应用程序。 如今,P2P的再次关注,主要由Napster和ICQ类软件的出现,虽然之前的Napster的P2P方式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现在互联网是S(服务器)/ B(浏览器)或S / C(客户端)基于结构的应用模式,这些应用程序必须设置一台服务器在网络中,通过服务器的信息可以传递。信息,或浓缩物根据(软件)处理后通过网络上的流量(如电子邮件),然后在服务器上的规则,上传到服务器保存,然后分别下载(例如网站),或专有信息。 现在拥有个人电脑(或运营商)的Napster和ICQ类软件,你可以选择这样的软件也有另一台电脑(或经营),形成互连(直接连接,不通过服务器),双方共享资源,协作完成一些动作。和具有相同的P2P软件的设备和用户,也可以形成其自身的因特网上的一个所有私有P2P网络。
2023-08-01 04:09:411

dear,darling都是亲爱的意思,请问区别在哪或用法

1dear[英][du026au0259(r)][美][du026ar]adj.亲爱的; 敬爱的; 昂贵的; 严厉的; n.亲爱的人; 宠物; int.哎; adv.贵; 高价地; 疼爱地; Dear从语境上来说则比较正式,在一些正式的宴会上社交场合上,打招呼亲密一点的人都会说my dear。在信的开头也是这样用Dear teacher……,也意为尊敬的。dear是友好的,亲切的 或是尊敬的表示, 多用与写信 比如: Dear Jane,。2darling[英][u02c8dɑ:lu026au014b][美][u02c8dɑ:rlu026au014b]n.(用作称呼)亲爱的; 心爱的人; 倍受宠爱的人; 亲切友好的的人; adj.倍受喜爱的,可爱的,迷人的; daring语气并非太正式,一般用于关系较为亲密的人之间,Darling是对爱的人所说的 多数是你的爱人或小孩 是一种爱的表现。例如 Oh darling, I love you.
2023-08-01 04:09:516

p2p系统是怎么回事?

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P2P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互联。国内的媒体一般将P2P翻译成“端对端”或者“点对点”。P2P是一种技术,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它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它的核心思想是:上网用户之间自由的、不受主服务器控制的信息交流。   P2P并不是什么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惟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是对等的联络渠道。     简而言之,P2P技术就是在个人电脑之间直接进行资源和服务的共享,而不象传统的browser/server或者client/server结构那样需要经过服务器的介入和服务。在P2P结构中,每台个人电脑同时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角色,当需要其他电脑的文件或者服务时,两台电脑直接建立联系,本机是客户端,而当响应其他电脑的资源要求时,本机又成为提供资源与服务的服务器。通常这些资源和服务包括:文件的共享与交换,计算资源如CPU的共享使用等.P2P的实质就是把控制权重新还到用户手中去。人们通过P2P可以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甚至整个硬盘。这种能量是非常令人激动的,那些费心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上的东西肯定是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将使互联网上信息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   P2P技术第一次让个人计算机和高贵的服务器平起平坐,让PC焕发了新的活力。当人们加入P2P网络的时候,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所有人都拥有了极容易地在网络上创造“内容”的机会。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你不再需要到别人的网站申请免费主页空间和Email,你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这些服务。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可以使用上网设备(例如WAP手机)读取办公室或家里的计算机上的文件。凡此种种,P2P改变了互联网的游戏规则,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P2P技术的三个代表系统   代表系统:Napster   Napster技术在1999年由仍在美国东北大学就读的Shawn Fanning开发成功,并迅速在众多MP3数字音乐爱好者中传播开来。Napster提供了一个客户端软件供MP3音乐迷在自己的硬盘上共享歌曲文件,搜索其他用户共享的歌曲文件,并到其他也使用Napster服务的用户硬盘上去下载歌曲。   代表系统:Gnutella   继Napster以后被认为是“令人称奇的软件产品“是Gnutella。该软件自从开发面世以后,转眼间就迅速普及。只要利用“搜索功能及(音乐及电影)等多媒体交换软件”就可以在个人之间收发各种软件。   Gnutella还有Napster所没有的特点。首先是Gnutella的功能无偿向技术人员公开。与做为免费操作系统(OS)被推广的Linux一样,正在不断涌现出改良版。    另外一个特点是不必使用进行信息管理的中央服务器。在Napster中交换音乐数据时是通过由该公司管理的中央服务器来进行的。而与此不同,Gnutella则是直接连接个人电脑。没有进行“统一管理”的服务器,而是从一台个人电脑直接传输给另一台个人电脑。
2023-08-01 04:10:071

迅雷算是P2P技术吗?

2023-08-01 04:10:185

P2P技术是啥意思?

流媒体
2023-08-01 04:10:365

什么是纳普斯塔程序?

这是一款可以在网络中下载自己想要的MP3文件的软件名称.它同时能够让自己的机器也成为一台服务器,为其它用户提供下载。在这个网络中,Napster本身并不提供MP3文件的下载,它实际上提供的是整个Napster网络的MP3文件“目录”,而MP3文件分布在网络中的每一台机器中,随时供你选择取用,我们下载都是直接连到另外一台机器。传输速度也相当惊人。Napster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将在线用户的MP3音乐信息进行自动搜寻并分类整理,以备其他用户查询,只要知道你喜欢歌曲的名称或演唱者的名称,就可以和全世界乐迷共享丰盛的音乐大餐。你可以选择自己要与其他人在网上共享的音乐文件的目录,并且可以与喜欢同样风格音乐的人聊天、在论坛讨论,互相交流。 或许有人还记得,早在1998年,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一年级新生、18岁的Shawn Fanning为了能够解决他的室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网上找到音乐而编写的一个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把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方便地过滤上百的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 到了1999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做Napster的程序成为了人们争相转告的“杀手程序”——它令无数散布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无数人在一夜之内开始使用Napster。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的注册用户,这是一个让其他所有网络望尘莫及的数字。这大概可以作为P2P软件成功进入人们生活的一个标志。
2023-08-01 04:11:091

电驴是什么

1、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2、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Napster使用它自己的中心服务器来把两个点连接起来,然而电驴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服务器——由单个的用户们来维持。这样的充当服务器的用户们仅需要运行一个小小的程序并共享出他们几KB的因特网连接,就可以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其它用户服务。在这个强大而分散的网络的支持下,电驴甚至可以经得起愤怒的好莱坞制片商们RIAA的司法攻击。
2023-08-01 04:11:161

电驴是什么软件

p2p
2023-08-01 04:11:253

电驴是什么东西吖?是网还是软件,还有怎么在电驴上下载电影或游戏?

电驴是一种类似BT的下载工具,下载人数越多共享得多速度也就越快,可到下面地址下载,安装后即可下载相应的电驴资源,另外电驴上的好资源非常多,这点要超过BT。http://www.emule.org.cn/download/
2023-08-01 04:11:366

电驴有何作用

可以找很多很多的艺术片。
2023-08-01 04:11:515

电驴 是什么意思???

电驴是下载视频的工具,象VAGAA,PP一点通等一样
2023-08-01 04:12:062

第一款P2P软件是什么呢?发明人是谁??

局域网限速用的
2023-08-01 04:12:283

英国有几大岛屿组成· 为什么叫英伦三岛?

英伦三岛指大不列颠岛的三个部分。大不列颠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组成
2023-08-01 04:12:363

目前网络下载软件中那种下载技术最有效率?希望有专业的回答!

P2P的就不错。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P2P还是point to point 点对点下载的意思,他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你的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就是对你内存利用率占很高,影响整机速度!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Q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下面试图用三句话来揭示P2P的影响: 对等联网:是只读的网络的终结(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对等联网:使你重新参与互联网(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对等联网:使网络远离电视(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个新思想,从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个最初创建互联网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不妨花时间作一点回顾。一、横空出世---P2P 身为何物?互联网能够发展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布建的任何一根血脉都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设置的。而现在能够引起互联网震动的,无非也只有交流方式的变革本身。 如今,在基于网络的各种技术充斥于我们周围之时,恐怕只有很少人不知道P2P的概念了,即便您没有深入探究,但您每日在互联网间进行的活动几乎没有不沾P2P技术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你使用QQ尽情聊天之时,实际上就享受着P2P技术给你带来的快感与兴奋。P2P技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关于P2P技术的两种解释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P2P即peer-to-peer。而peer在英语里是“(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的意思。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我甚至觉得解释成为person-to-person更好一些。反正交流也都是人的交流。 而另一种解释是,P2P就是一种思想,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客观讲,单从技术角度而言,P2P并未激发出任何重大的创新,而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对因特网的理解与认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BM早就宣称P2P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现象。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P2P是直接将人们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它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真正地消除中间环节。这听起来仿佛全新的概念,但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每天见面,或者通过电话直接交流都是P2P最直接的例子。而这个时候你有没有从电话的发展的历史中隐约感觉到,P2P必将在互联网时代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他可以改变现在的Internet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让我们的语言影像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对方身边。它最符合互联网络设计者的初衷,给了人们一个完全自主的超级网络资源库。现在在业界,比较认同的P2P计算应用系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1.信息、服务的共享与管理2.协作3.构建充当基层架构的互联系统二、生机勃勃--窥探P2P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涉及此种特点便称之为信息技术中的P2P的诞生,那么它的历史这可就远了。P2P 本身的基本技术的存在时间和我们曾经熟悉的USENET、FidoNet 这两种非常成功的分布式对等网络技术几乎是一同的,甚至更长些。翻翻资料就可以知道,USENET 产生于 1979 年,FidoNet创建1984年,它们都是一个分散、分布的信息交换系统。在最初的 P2P 应用出现时,许多使用该技术的人们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然而正是这种孕育着思想的网络技术为P2P的出现搭建了温床。P2P正式步入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7月,那几乎就是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阶段。在一段介绍此时P2P技术的时间表中这样写着:“Hotline Communications is founded, giving consumers software that lets them offer files for download from their own computers.”(1997年7月,Hotline Communications公司成立,并且研制了一种可以使其用户从别人电脑中直接下载东西的软件)或许有人还记得,早在1998年,美国东北波士顿大学的一年级新生、18岁的肖恩?范宁为了能够解决他的室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网上找到音乐而编写的一个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把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方便地过滤上百的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到了1999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做Napster的程序成为了人们争相转告的“杀手程序”——它令无数散布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无数人在一夜之内开始使用Napster。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的注册用户,这是一个让其他所有网络望尘莫及的数字。这大概可以作为P2P软件成功进入人们生活的一个标志。时间表中这样记录着这一段历史:January 1999:Shawn Fanning, 18, creates the Napster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while a freshman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1999年1月,18岁的美国东北波士顿大学的一年级新生肖恩?范宁开始了Napster程序的服务)May 1999:Napster Inc. is founded.(1999年5月,Napster公司宣告成立)之所以我们注重开端,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同意义上的起始,也正是从这天起,P2P开始了它曲折但极富生命力的发展。到了2000年,P2P技术的发展就得使用月甚至日来记载了。直到现在使用P2P技术的软件比比皆是,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P2P作为高科技发展载体的快乐。平常我们使用的QQ 、MSN就不提了,其他软件更是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简单罗列一下,以飨读者。软件名称 简介 eMule eMule 是以 eDonkey2000 网络为基础的新型 P2P 文件分享工具。 OPENEXT 一款P2P软件。通过它,Internet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建立点对点的连接。 迅雷Thunder “光速般”的智能下载软件——迅雷(thunder2.2.0)。迅雷它拥有比目前用户常用的下载软件快7—10倍的下载速度。 易载ezpeer 易载ezPeer简体中文版,免费注册使用!ezPeer 是一个革命性的P2P(点对点)文件共享软件。 Kuro M3 Kuro-全球第一款全中文界面的火爆MP3超强抓歌软件! 酷狗(KuGoo) “KuGoo”是酷狗的简称,是基于中文平台专业的P2P音乐及文件传输软件。通过KuGoo,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实现国内最大的音乐搜索查找。 APIA APIA 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 P2P 网络系统,如同目前熟知的 eDonkey、Gnutella 与 Kazaa 等软件。 iMesh 能够让你设定分享文件的类型,音乐、影片或其他文件;也能够让你搜寻并且下载你想要的文件。 BearShare BearShare 是一个非常好的文件分享软件,它让你、你的朋友、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文件。 三、珠联璧合---P2P和BT说到P2P,就不能不提BT,这个被人戏称为“变态”的词几乎在大多数人感觉中与P2P成了对等的一组概念,而它也将P2P技术发展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实际上BitTorrent(中文全称比特流,简称BT)原先是指是一个多点下载的P2P软件。它不象FTP那样只有一个发送源,BT有多个发送点,当你在下载时,同时也在上传,使大家都处在同步传送的状态。应该说,BT是当今P2P最为成功的一个应用。如果解释一下的话,BT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多个部分,客户端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部分,客户端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部分。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拿乙已经下载好的第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到甲的电脑上去拿甲已经下载好的第N部分。有一句话可以作为BT最为形象的解释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最初听到此概念时,有人对我说,别用BT,会坏你的硬盘的!大概指的就是前一句。现在看来,没有贡献怎么会有获取?这大概最可以概括BT下载传输的精髓。工具软件BTJoy,将这一技术以软件的形式完美起来,这个诞生仅有一年的软件已经迅速热遍了整个网络——对于BT下载的爱好者来说,120G的硬盘都可以被迅速塞满!我的同学在不长的时间里竟然用他的刻录机完成了一百来部的电视剧的保存,拿他的话来说,可以开一个小店面了!四、风生水起---P2P是盗版者最好的温床? 在我们尽在说P2P的好时,也不得不想到,就如同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任何新事物的发展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来看下面的日程表:1999 年 5 月,由范宁和帕克共同创办的文件共享社区网站—Napster正式成立,他们面临的麻烦就由此而起。 12 月 7 日,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代表环宇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百代唱片、BMG等七大唱片公司以违反版权保护法为由把Napster公司推向法庭。他们称Napster向网民提供MP3文件共享软件侵犯了音乐版权,要求法院关闭该公司并赔偿损失1亿美元。 2000 年 4 月 13 日,重金属乐队Metallica起诉 Napster,称其侵犯了自己的版权,并涉嫌诈骗。 6 月 12 日,美国唱片协会(RIAA)和美国音乐出版协会(NMPA)向加利福尼亚州北地区联邦地方法院起诉Napster公司,请求法院禁止在社会上流通Napster公司的MP3文件交换软件“Napster”。 7 月 11 日,参议院就围绕Napster展开的诉讼召开听证会,无果而终。一些议员敦促国会立法,以澄清Napster公司是否违反了知识产权法;而支持Napster一方的人却认为国会不应该现在介入双方的争端,以免影响新技术的发展。 7 月 26 日,Patel同意美国RIAA的要求,作出初步判决,命令Napster立即停止服务。 2001 年 2 月 12 日,美国第九巡回上诉庭作出决定,Napster必须终止其免费互联网服务,并不再向音乐迷提供共享版权保护音乐的服务。 3 月 6 日,美国地区法官Marilyn Hall Patel做出判决, 责令Napster在五个工作日内删除所有存在争议的歌曲。……就在今天,就在此时,争议仍然不绝于耳。国外有关于P2P技术的纠纷一发而不可收拾,这种全新的极富生命力的传输方式从一诞生就和音乐,和版权联系在一起。为什么会引起音乐制作商们这么大恐慌?显然是其前所未有的传输速度挑起了他们的不安。在他们极力拦截还没有来得及开始的时候,一首歌曲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整个互联网,而更加确切的说应该是全球,这显然是传统的盗版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五、风景这边独好—P2P在中国同样,在传统的方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出版商们便只有从源头上遏制了。不知道国外关于此的争闹还会继续多久,然而在中国却又是另一种风景。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国的版权保护制度和国外还有实质上的差距,这实际上使P2P技术的运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规避版权问题的困扰。按照国内我们的理解,P2P软件提供的只是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并不需要对其中传播的内容负主要责任,只要适当地监督引导当然可以大胆运作。从这方面来说,国内的P2P软件厂商处境要比国外的同行幸福很多,路已经有前人开好,又不必像国外的先行者如Napster一样面临官司的压力。而我们面对现状,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你愿意挥汗如雨在天桥淘碟,还是愿意轻松候意在家享受宽带视频下载? 网络传输这种传播方式迟早有一天会取代传统的以磁带、光盘为载体的影视音乐发行渠道,从而成为人们获取影音资源的主要渠道,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看看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少年的争端,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中国这样一个走进任何一家音像店,你都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获取几乎与正版没有任何区别的音像制品的情况下,利用新技术的无穷魅力与优势建立一个全新的发行渠道,打破以往那种发行模式才有可能避免切肤之痛。或许,国内的P2P行业有可能比国外的同行更有优势率先实现成熟的商业模式。
2023-08-01 04:12:461

dl是什么文件

链接
2023-08-01 04:12:565

BT和电驴是什么?

都是下载工具啊!
2023-08-01 04:13:274

目前流行下载软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能告诉我吗

不知
2023-08-01 04:13:363

dl是什么文件

电驴的未下载完成文件都会在后缀出现.dl。这种文件就是表示是电驴未下载完文件,dl是电驴的拼音缩写。一种下载工具都有自己对未下载完文件的扩展名标志,像迅雷的就未下载完文件扩展名就是.bt等。文件下载完毕后就其扩展名就会自动消失,变成完整的文件了。扩展资料:电驴是被称为“点对点”(p2p)的客户端软件-一个用来在因特网上交换数据的工具。 一个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得到文件,也可以把文件散发给其他的用户。电驴和其他的点对点客户端软件的祖先是一个叫做“Napster”的mp3共享工具——尽管Napster只比电驴大几年,但是电驴 在技术上则超过了Napster。Napster使用它自己的中心服务器来把两个点连接起来,然而电驴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服务器——由单个的用户们来维持。这样的充当服务器的用户们仅需要运行一个小小的程序并共享出他们几KB的因特网连接,就可以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其它用户服务。在这个强大而分散的网络的支持下,电驴甚至可以经得起愤怒的好莱坞制片商们RIAA的司法攻击。
2023-08-01 04:13:581

什么是电驴?

基于p2p的下载软件
2023-08-01 04:14:124

P2P技术指的是什么?

楼上的说的太全了。支持下吧!
2023-08-01 04:14:266

P2P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概念是什么?

p2p的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这也正是诸如Gnutella和Freenet不断的宣称它们创造了“纯粹”的P2P,完全没有中心服务器的P2P服务。
2023-08-01 04:14:471

迅雷算是P2P技术吗?

楼上的,迅雷不是P2P技术的?迅雷也能用BT种子下载文件的.它的特点也是共享上传,我不觉得与P2P有什么不同
2023-08-01 04:14:564

P2P工具是什么_P2P工具是什么

P2P即PeertoPeer,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技术背景P2P起源于最初的联网通信方式,如在建筑物内PC通过局域网互联,不同建筑物间通过Modem远程拨号互联。其中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通信模式构成了今日互联网的基础,所以从基础技术角度看,P2P不是新技术,而是新的应用技术模式。今天,P2P再一次被关注主要是由Napster以及ICQ类软件的出现,虽然在Napster之前P2P方式的研究也从未停止。现在互联网是以S(Server)/B(Browser)或S/C(Client)结构的应用模式为主的,这样的应用必须在网络内设置一个服务器,信息通过服务器才可以传递。信息或是先集中上传到服务器保存,然后再分别下载(如网站),或是信息按服务器上专有规则(软件)处理后才可在网络上传递流动(如邮件)。如今拥有Napster及ICQ类软件的PC(或操作者)就可以选择同样拥有此类软件的另一PC(或操作者)形成互联(直接连接,不通过服务器),双方共享资源,协同完成某种行动。而拥有同一P2P软件的设备和用户,还可以形成一个为其自己所有的在互联网上的P2P专用网。
2023-08-01 04:15:161

什么是P2P下载?我用迅雷为什么不能下?

所谓p2p,也就是点对点下载,理论上来说是下载人越多就越快的下载方法!迅雷好象还不能p2p下载
2023-08-01 04:15:267

点对点网络是什么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 这也正是诸如Gnotella和Freenet不断的宣称它们创造了“纯粹”的P2P,完全没有中心服务器的P2P服务。
2023-08-01 04:15:421

什么是p2p交易模式?

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
2023-08-01 04:15:491

什么是p2p交易模式?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
2023-08-01 04:15:571

什么是p2p交易模式?

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
2023-08-01 04:16:041

为什么网络的视频看的人越多越流畅?

资源共享.你看视频的同时,下载到临时文件夹里的视频数据也在供其他人下载,这样用的人越多,上传下载的网络越宽阔,就像一个蜂窝,路路通。
2023-08-01 04:1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