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简介

2023-08-03 21:56:04
共1条回复
max笔记

牛顿,英国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

他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普,他的家庭是一个自耕农家庭。在他未出世前,父亲就去世了。牛顿生而孱弱,过了3年,他的母亲再嫁给一位牧师,把孩子留在他祖母身边抚养。8年之后,牧师病故,牛顿的母亲带着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又回到乌尔斯普。

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惟一喜欢的是摆弄机械小技巧。少年时代的牛顿并不聪明,反而十分沉默孤独,惟一的优点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强。传说他用小老鼠为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还有一次他在风筝上挂着小灯,放上天去,村里人在晚上看见时,以为是彗星出现了。他喜欢绘画、雕刻,尤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划的日晷。

12岁时,牛顿进入格兰瑟中学,他酷爱读书,喜欢沉思,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好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在中学期间,他曾经寄住在一个药剂师家里,受到了化学实验的熏陶。牛顿的母亲原来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能赡养家庭,但牛顿朝着学问方向越走越深。

1661年牛顿以减费生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认真地攻读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卜勒的光学、笛卡尔的几何学等。他的才华在大学期间开始显露。1664年获得奖学金,1665年以学士学位毕业。不久伦敦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剑桥离伦敦不远,学校为此停课。牛顿于当年6月回到故乡乌尔斯普。

在故乡的两年,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1665年初他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何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微积分。牛顿还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他以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10月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选为正院侣。他的老师巴罗十分赏识牛顿的才华,以致在1669年他尚未满27岁时,巴罗就把自己的教授席位让给了他,牛顿成为接替巴罗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巴罗当时还不到40岁,远未到退休年龄。

早在1666年,牛顿就有了万有引力的想法,此后20年他不断观测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于1685-1686年用拉丁文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朋友哈雷出资于1687年出版。这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学术声誉。

牛顿得到大学时代认识的一位贵族后裔的帮忙,于1696年被任命为伦敦的造币厂总监,不久任厂长,年薪400镑。这在当时是极其优厚的。1701年,他辞去了剑桥大学的工作,1703 年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一直任职到1727年。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册封为骑士,从而获得了爵士的称呼。

牛顿于1727年3月31日在伦敦郊区肯辛顿寓中逝世,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科学贡献上,牛顿的一生明显地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牛顿在科学上的创造相当多,除了在经典力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之外,他在数学、微积分、光学等领域都有非常显著的成就。

牛顿的后30年,科学成就不大,经常陷入神学的思辨之中。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相关推荐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但总结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而且还发现了证明这些定律的数学方法,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的基础。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内容简介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2、全书共分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含著名的运动三定律。3、后面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确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行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它所受的力。4、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5、压卷之作第三卷的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二、牛顿简介伊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1727年,伊萨克·牛顿逝世,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2023-08-03 18:02:44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所写的旷世巨著,是他“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牛顿在《原理》的序言中说:“我们的研究不在技术而在科学,不在人手之力而在自然之力”“我们的研究是自然理论的数学原理”“于物理学的范围中尽量以数学推出”“把自然现象都归宿到数学定理上去。”牛顿的立意是非常远大的。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物理学的内容和数学的方法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哲学(自然理论)体系,为所有自然现象确立一个新的力学解释的框架。《原理》正文共有三编。正文之前有两节导论,其篇幅虽仅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左右,但其内容却十分重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简答: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2、全书共分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含著名的运动三定律。3、后面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确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行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它所受的力。4、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5、压卷之作第三卷的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2023-08-03 18:03:091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如下:1686年7月5日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也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划时代著作。它给出了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第一个完整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经过20年的思考、实验、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无数次演算的结晶,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在序言中,牛顿制定了一个用力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纲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一个序言和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定义、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和定律,定义有质量、动量、外力等;在注释中,牛顿赋予了时间、空间、运动以绝对意义。第二部分共分三篇,第一篇运用前面确立的基本定律研究引力定律。第二篇讨论物体在介质中的运动力。第三篇冠以总题目“论宇宙体系”,是牛顿力学在天文中的具体应用,其中讨论了海潮、岁差和宇宙系统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哲学中的推理规则”。该书出版后,震动了整个英国和欧洲学界。哈雷彗星的如期出现,岁差现象的合理解释,G值的测定,无可辩驳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讨论的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讲授的内容。其影响所及遍布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无论从科学史还是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或其他学术理论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响。
2023-08-03 18:03:28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是谁?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是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主要著作,也是科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要文献。1687年初版。中译本由郑太朴据英国剑桥1725年第3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1962年重印。全书3编。第1、2编论物体的运动,第3编论宇宙系统。所谓的自然哲学,就是物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开创性意义牛顿在书中总结了17世纪科学家在力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创造性地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并用数学原则对万有引力定律作了详尽的论证阐释,建立了一个统一概括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天体的运动规律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代表了当时时代的科学高度,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才对牛顿建立的古典力学作出了革命性的突破。
2023-08-03 18:03:42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人们对物理世界认识程度是不停的在变化的,因此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基本定义也完全是可以不一样的。定义一: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度量,可由其密度和体积共同求出(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质量。质量在现在是七大基本单位之一,属于最基本的单位。但是在牛顿那个时代还没有得到公认,也还没有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和统一单位。因为牛顿在观察中发现一切物体无论怎么变化,受什么样的力,它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都是不变的,牛顿就用密度和体积来定义这个物体的量。定义二:运动的量是运动的度量,可由速度和运动的量共同求出(动量)。这是动量的定义。在高中课本里,动量的就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然后再给出了动量守恒定律。我自己的一大感受就是,动量的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大家对这个物理量的理解却经常觉得很困扰,因为不知道如何建立一个跟它对应的物理直觉。而对应的动能和能量就好理解的多,这种“对外做功”的能力跟我们日常理解的能量差别也不大。但是,大家如果看到牛顿在《原理》里对动量跟朴素的定义,或许要更好理解一些。在牛顿眼里,动量就是一个用来度量物体运动的量。如果把运动当作一个新的实体来考虑,在一个台球桌上,一个台球打中了其他的台球,这个台球不动了,其他的台球就开始动了。如果不考虑台球桌面的摩擦力和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那么物体的运动这个量是不是看起来就是在不同的球之间传来传去?那么这个运动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或许会简单很多。定义三:visinsita,或者物体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力,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之中,大小与改物体相当,并使之保持现有的状态,或是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力)。这个就是惯性的定义,只不过牛顿也给了它一个力(也就是惯性力)的名字。定义四:外力是一种对物体的推动作用,使其改变静止的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外力)。这个外力,就是牛顿第二定律里的那个F。定义五:向心力使物体受到指向一个中心点的吸引、或推斥或任何倾向于该点的作用(向心力)。定义六:以向心力的绝对度量量度向心力,它正比于中心导致向心力产生并通过周围空间传递的作用源的功能。定义七:以向心力的加速度度量量度向心力,它正比向心力在给定时间里所产生的速度部分。定义八:以向心力的运动度量量度向心力,它正比于向心力在给定时间里产生的运动部分。
2023-08-03 18:03:58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是谁?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是艾萨克·牛顿。艾萨克·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后世的影响《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所提出的一整套力学体系为日后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因为人们将该体系成功地运用于对天体运动的讨论。在17世纪力学发展的背景当中,一方面有着学者们在对旧理论所进行的批判和反思当中提出的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着人们长期的技术实践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在正在兴起的工业中,牛顿体系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上述历史上的学者和工匠传统的结合。
2023-08-03 18:04:05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是谁?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是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著作,成书于1687年。《原理》的初版初印于12月14日拍卖,最后拍出了3719500美元的天价,成为史上最贵的一本印刷科学著作。《原理》初版初印仅有400册,其中只有80本是“欧陆版”,专为欧洲大陆的卖家打造,跟英国本土的有细微差别。这次拍卖的书籍就是欧陆版之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其他简介《原理》是牛顿经过20年的思考、实验研究、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无数次数学演算的结晶。他的大多数成就都发生在1665年,当时英国流行大鼠疫,剑桥的师生都被疏散,牛顿回到家乡Grantham。在这段时间内,牛顿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
2023-08-03 18:04:20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谁的作品?

1687年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解释了海洋潮汐现象,同时指出:引潮力同样会影响大气,就像它影响海洋一样。因此,大气潮汐的概念可以说是牛顿第一个提出来的。由於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的比为11:5,因此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当时令人费解的是,为什麼在大气里觉察不到太阴潮。1799~1830年,P.-S.拉普拉斯对潮汐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先建立了海洋和大气潮汐的动力理论,并且认为大气中的气压半日振汤,不是由於潮汐力,而是由於太阳的热力作用所引起的。但他未能说明为什麼会出现这种半日振汤比全日振汤强许多倍的现象。1882年,开尔文从气压变化的谐谱分析出发,提出了共振理论。他认为在大气的自由振汤中,可能有一个比较接近於12小时的振汤周期。由於共振,温度的半日振汤被放大,使它的气压反应比周期为24小时的更为强烈。因此,虽然周期为半日的引潮力很小,但由於热力作用所激发的半日周期气压分波,却远较全日分波为大。随後,J.W.S.瑞利研究了大气的自由振汤周期,发现大气有周期为23.8小时和13.7小时的两种振汤,因而无法证明开尔文的共振理论。後来,H.兰姆、S.查普曼和G.I.泰勒对大气振汤问题作了详细的讨论,求得相应的自由振汤周期是10.5小时。1937年,C.L.皮克利斯采用五层大气模式,证明了大气中有周期为10.5小时和12小时的自由振汤。现代的潮汐理论,不是从开尔文的单纯温度共振出发,而是建立在同时考虑大气动力和热力因子的较复杂的流体力学方程组基础上的理论,它包括了太阳热力的重要影响,故称为现代动力理论。它可以解释太阳和太阴半日周期的气压振汤,以及太阳半日周期分量大於其全日周期分量的事实。许多研究结果指出,大气潮汐不仅在气压场上有反映,而且在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方面也有反映。在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电离层中都有大气潮汐现象,而且在高层和高纬度地区分别比低层和低纬度地区更加明显。
2023-08-03 18:04:37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遵循的是标准的什么推理公理化体系

在结构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在第一编和第二编中推导出若干普适命题」,其中第一编题为“物体的运动”为全书的讨论做了数学工具上的准备,把各种运动形式加以分类,详细考察每一种运动形式与力的关系;第二编讨论“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近一步考察了各种形式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讨论地面上各种实际存在的力与运动的情况。
2023-08-03 18:04:47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大体梗概是什么?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于1687年出版发行,1713年发行第二版,1725年,牛顿去世的前两年,又修订发行了第三版。牛顿在《原理》的序言中说:“我们的研究不在技术而在科学,不在人手之力而在自然之力”,“我们的研究是自然理论的数学原理”,“于物理学的范围中尽量以数学推出”,“把自然现象都归宿到数学定理上去。”可见,牛顿的立意是非常远大的。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物理学的内容和数学的方法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哲学(自然理论)体系,为所有自然现象确立一个新的力学解释的框架。
2023-08-03 18:04:57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个的译本好一些?

1:清末李善兰曾翻译《原理》未果。2:郑太朴译本。根据《原理》德文译本翻译,商务印书馆收入“汉译世界名著”。3:王克迪译本。原本不详,我个人猜想是根据英译本翻译。武汉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均曾出版。4:赵振江译本。原本不详,我个人猜想是根据拉丁原版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汉译世界名著”。目前能买到的一本只有上述第3、第4种。我非常希望能找到郑太朴的译本,但似乎这种可能性不大。那么退而求其次,我选择王克迪译本。其实原因很简单,其实《原理》是一本数学书,最起码它也是一本物理书,所以,我更愿意选择有理科背景的人翻译的作品。或许王克迪不懂玄奥的拉丁文,或许他是以《原理》的其他译本、而不是原本,作为蓝本进行的翻译的,这些都不该成为不选择王克迪译本的原因。同样,对于没有理科背景的、作为拉丁语翻译大师的赵振江,我认为不太适合翻译这本专业性很强的书籍,终归这不是一本文学作品只要有兴趣就够了 不需要准备什么 当然 有点物理哲学基础的话读起来会容易点……
2023-08-03 18:05:191

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都记载了哪些他的发现?

牛顿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科学家,他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范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宏伟体系;他又发明了微积分,将新的数学分析工具引入力学的证明与推导,把整个力学都建立在严密的演绎基础之上,使力学成为了真正的科学。这些辉煌成就记载在牛顿亲自写成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中。
2023-08-03 18:05:52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读

人们对物理世界认识程度是不停的在变化的,因此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基本定义也完全是可以不一样的。定义一: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度量,可由其密度和体积共同求出(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质量。质量在现在是七大基本单位之一,属于最基本的单位。但是在牛顿那个时代还没有得到公认,也还没有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和统一单位。因为牛顿在观察中发现一切物体无论怎么变化,受什么样的力,它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都是不变的,牛顿就用密度和体积来定义这个物体的量。定义二:运动的量是运动的度量,可由速度和运动的量共同求出(动量)。这是动量的定义。在高中课本里,动量的就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然后再给出了动量守恒定律。我自己的一大感受就是,动量的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大家对这个物理量的理解却经常觉得很困扰,因为不知道如何建立一个跟它对应的物理直觉。而对应的动能和能量就好理解的多,这种“对外做功”的能力跟我们日常理解的能量差别也不大。但是,大家如果看到牛顿在《原理》里对动量跟朴素的定义,或许要更好理解一些。在牛顿眼里,动量就是一个用来度量物体运动的量。如果把运动当作一个新的实体来考虑,在一个台球桌上,一个台球打中了其他的台球,这个台球不动了,其他的台球就开始动了。如果不考虑台球桌面的摩擦力和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那么物体的运动这个量是不是看起来就是在不同的球之间传来传去?那么这个运动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或许会简单很多。定义三:visinsita,或者物体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力,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之中,大小与改物体相当,并使之保持现有的状态,或是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力)。这个就是惯性的定义,只不过牛顿也给了它一个力(也就是惯性力)的名字。定义四:外力是一种对物体的推动作用,使其改变静止的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外力)。这个外力,就是牛顿第二定律里的那个F。定义五:向心力使物体受到指向一个中心点的吸引、或推斥或任何倾向于该点的作用(向心力)。定义六:以向心力的绝对度量量度向心力,它正比于中心导致向心力产生并通过周围空间传递的作用源的功能。定义七:以向心力的加速度度量量度向心力,它正比向心力在给定时间里所产生的速度部分。定义八:以向心力的运动度量量度向心力,它正比于向心力在给定时间里产生的运动部分。
2023-08-03 18:06:012

《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是第一本公开载有牛顿()思想的书,1687年出版。

《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是第一本公开载有牛顿()思想的书,1687年出版。 A.微积分 B.对数 C.不定积分 D.定积分 正确答案:A
2023-08-03 18:06:09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大概讲了些什么?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代表作,他在书中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主要内容是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及其应用。本书第一编第二章就是“论向心力之法”。从这章开始,牛顿通过对各种涉及到向心力的特殊运动形态的仔细认真地研究,逐步扩展到第三编论宇宙系统,建立了经典力学,从拉开了现代科学革命的序幕。牛顿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他指明了研究自然的四条基本规则,这四条规则的核心问题是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即坚持对自然研究的唯物主义的态度。但是,否认事物自身运动属性的唯物主义观使他深陷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潭,以致他最后认为推动世界运动的第一次力量是上帝之手,由此滑进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沼,这就是他在本书最后的《总论》对上帝大加赞赏的原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仅是物理学的经典著作,还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著作,牛顿也是与爱尔维修、拉美特利等人齐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本书还讲述了微积分的有关内容。
2023-08-03 18:06:191

牛顿一生除发表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外,还发表哪些书籍 ( 50.0 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流数法》《使用级数、流数等等的分析》《三次曲线枚举》《利用无空级数求曲线的面积和长度》《广义算术》《光学》《光学讲稿》《光的颜色的新理论》《作为铸币厂主管的报告》《有关炼金术未完成的作品》《世界之体系》《简编年史》《古王国年表,修订》《两处著名圣经讹误的历史变迁》等
2023-08-03 18:06:271

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理解

我不清楚,我很诚实,分给我吧~
2023-08-03 18:06:38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框架是什么?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一个序言和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定义、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和定律,定义有质量、动量、外力等;在注释中,牛顿赋予了时间、空间、运动以绝对意义。第二部分共分三篇,第一篇运用前面确立的基本定律研究引力定律。第二篇讨论物体在介质中的运动力。第三篇冠以总题目“论宇宙体系”,是牛顿力学在天文中的具体应用,其中讨论了海潮、岁差和宇宙系统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哲学中的推理规则”。
2023-08-03 18:07:191

牛顿为什么要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是想让人们了解他的科学成果,从而依据科学解释宇宙天体的运动问题。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定律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他运用三个定理说明“使木星恒离开直线运动而留在其轨道三内”“使行星恒离开直线运动而留在其轨道之内”和“使月球不能离开其轨道力”都是一种向心力(其心分别是木星、太阳和地球)。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也通过大量的自然事实来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他所举的自然事实包括月球运动的偏差和潮汐的大小变化等。这本著作无论是从科学史还是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来看都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科学的历史上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在其后的三百年年时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从科学研究来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示范了一种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样板,包括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方法和态度,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此外《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及其作者与同时代著名人物的互动关系也是科学史研究和其它学术史研究中经久不息的话题。牛顿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找寻到上帝是如何构建世界的真相,或者说上帝是基于哪几个法则来构建世界的。牛顿是个虔诚的新教徒,很多人被一些观点迷惑了,认为牛顿是晚年才相信上帝的,这是错的。牛顿是自幼就信封上帝。他在这本书里尽可能用古典几何学的办法来描述微积分,这就能看出牛顿是打算像古希腊数学家那样去用数学去探索世界,而牛顿则是用数学来探索上帝。牛顿本义是用数学证明上帝的,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欧洲大陆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则是以牛顿的理论来反对上帝存在。拉普拉斯在《天体力学》一书里直接排除了上帝的存在。法国皇帝拿破仑问他:为什么书里没有提到上帝的存在?拉普拉斯直接说道:我的书里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如果题主去翻看牛顿最初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会发现,牛顿不是用英语来书写的,而是用拉丁语。拉丁语在当时是神学专用语言。拉丁语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一直是全欧洲通用的学术语言(这里的"学术"指的是神学)。牛顿此举就是证明自己是在写神书,而非是科学著作。至于牛顿写书和科学有无关系,这个问题要回到那个时代去看看。其实牛顿在写这本书以前的时代里,近代科学并没有诞生。注意这本书的名字——自然哲学,牛顿为什么不起名为"自然科学",因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还在旧世界的胞胎里尚未成熟。牛顿的书从历史上看,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宗明义第一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是中世纪科学的最后一本书,是近代科学的第一本书。这一点和但丁类似——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是近代的第一位诗人。为什么这么评价牛顿。因为虽然牛顿是一个新教徒,但是牛顿发明了近代科学的最具标志的数学工具——微积分。他成功地应用微积分去解释天体力学,证明天体力学和地面的力学其实一回事。这件事情在牛顿看来没有多少意义,充其量是上帝的普适性。但是在启蒙运动家面前,那就是推倒教会的最好证据。不存在高高在上的神,所有人在科学面前都是平等的,启蒙运动由此发轫。法国启蒙运动家伏尔泰将牛顿置于了很高的地位,甚至将他放置在神的对立面。其实这是伏尔泰抬举了牛顿了。牛顿其实不过是上帝面前的仆人,到了伏尔泰那里上帝成了牛顿的阶下囚。后世的政治革命需要一个精神导师,牛顿就这样不对也对、不错也错地成为了上帝的否定者,成为了无神论第一人——而这恰恰歪曲了历史,歪曲了牛顿。PS: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图片来源网络)
2023-08-03 18:07:26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遵循什么推理

牛顿的方法论集中载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第三篇的开头,名为“哲学中的推理法则”共有四条:法则1: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着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法则2: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法则3: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法则4: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做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能想象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之前,仍然应当给予如此的对待。
2023-08-03 18:07:51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比较重要的科学著作,但它不是最重要的科学著作。
2023-08-03 18:08:01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需要什么基础

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这本书中牛顿不但总结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而且还发现了证明这些定律的数学方法,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的基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本书是牛顿的科学才华处于巅峰时期所写的旷世巨著,是他“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
2023-08-03 18:08:11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什么水平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初中水平。这本书数学原理并不深,只学过本科数学系的数学分析,数值分析就可以理解,初中水平依然可以理解。
2023-08-03 18:08:19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谁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文:PhilosophiaeNaturalisPrincipiaMathematica)是20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代表作。成书于1687年。书中的“研究哲学的规则”及“总释”对哲学和神学影响很大。
2023-08-03 18:08:281

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谁

1.是牛顿写的2.D(这个是猜的)3.88个
2023-08-03 18:08:36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哪个版本好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赵振江版本更好。赵振江,翻译家,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西语教学和文学翻译事业半个多世纪,句子的逻辑结构合理、逻辑性强。
2023-08-03 18:08:44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的内容包括什么?

这部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夏正式出版,它分为三卷。牛顿首先确定了质量、动量、惯性和力的基本概念,在概括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测和实验,提出了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第二运动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这三条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一起共同构成了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
2023-08-03 18:08:541

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定律 推论6(推论VI)或者系理6(系理VI)

就是说左手跟右手以相同的方向和加速力分别推两张桌子。桌子与桌子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推不推都一样。
2023-08-03 18:09:20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遵循的是标准的什么推理公理化体系

在结构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在第一编和第二编中推导出若干普适命题」,其中第一编题为“物体的运动”为全书的讨论做了数学工具上的准备,把各种运动形式加以分类,详细考察每一种运动形式与力的关系;第二编讨论“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近一步考察了各种形式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讨论地面上各种实际存在的力与运动的情况。
2023-08-03 18:09:27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

花落翩翩 岁月荏苒雨点依稀视线一句诺言 厮守不变爱已被时间撕裂爱情过了保质期脑海惨白的回忆划过绝望的痕迹泛黄的照片你看天空颜色依旧很浅可惜只剩回忆在半空不断的盘旋思念被拒之门外你给的爱太苍白我天真的像小孩等待你回来可是我的位置已被谁替代女:落叶两片三片 片片想念想念你 微笑的脸雨水一点两点 滴滴纪念纪念我们的从前时光旋转夏天瞬间秋天一瞬间 爱蛹成茧爱恨两天三天四年五年直到爱 慢慢沦陷看天空鸟儿还在飞翔花已凋零随水流淌一曲曲萦绕在乐章中思绪蔓延了整个夜空路灯照射午夜影子在漫长等待中渐渐渐渐渐渐的泛黄月光下勾勒起太多的离殇繁华哀伤终成过往流星划过 许下最美的愿望我想我会藏好我的伤躲在角落里安静的把你遗忘花落翩翩 岁月荏苒雨点依稀视线一句诺言 厮守不变爱已被时间撕裂爱情过了保质期脑海惨白的回忆划过绝望的痕迹泛黄的照片你看天空颜色依旧很浅可惜只剩回忆在半空不断的盘旋思念被拒之门外你给的爱太苍白我天真的像小孩等待你回来可是我的位置已被谁替代女:落叶两片三片 片片想念想念你 微笑的脸雨水一点两点 滴滴纪念纪念我们的从前时光旋转夏天瞬间秋天一瞬间 爱蛹成茧爱恨两天三天四年五年直到爱 慢慢沦陷落叶两片三片 片片想念想念你 微笑的脸雨水一点两点 滴滴纪念纪念我们的从前时光旋转夏天瞬间秋天一瞬间 爱蛹成茧爱恨两天三天四年五年直到爱 慢慢沦陷
2023-08-03 18:09:372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都在哪些年出版发行过?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于1687年出版发行,1713年发行第二版,1725年,牛顿去世的前两年,又修订发行了第三版。
2023-08-03 18:09:461

如何理解-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对引理1的证明

直接证明啊
2023-08-03 18:09:56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什么叫数学原理而不叫力学或物理学原理

自然哲学就是科学,也就是物理化学等学科。也就是说物理化学的数学原理,所以不能说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物理原理。
2023-08-03 18:10:061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牛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N3-djP-f19HfR6xBs3DIQ 提取码:HVIZ书名: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作者:牛顿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8-1页数:400
2023-08-03 18:10:13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什么是牛顿最重要的科学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经过20年的思考、实验、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无数次演算的结晶,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在序言中,牛顿制定了一个用力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纲领。
2023-08-03 18:10:271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论证万有引力定律时指出了什么?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书中,牛顿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指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物体运动轨迹有3种,当行星最初速度不很大、离太阳不很远时,是椭圆轨道,当最初离太阳很远或速度很大时,就是抛物线轨道或双曲线轨道,这样的物体仅仅在太阳附近出现一次,以后便永远消失了,偶尔到太阳系作客的彗星就是这种轨道。
2023-08-03 18:10:37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背景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宗旨是从各种运动现象中探究自然力,再用这些力来解释自然现象,贯穿全书始终的核心内容,是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
2023-08-03 18:10:57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更多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9e171161609374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03 18:11:26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主要有哪些内容?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精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于1687年出版发行,1713年发行第二版,1725年,牛顿去世的前两年,又修订发行了第三版。牛顿在《原理》的序言中说:“我们的研究不在技术而在科学,不在人手之力而在自然之力”,“我们的研究是自然理论的数学原理”,“于物理学的范围中尽量以数学推出”,“把自然现象都归宿到数学定理上去。”可见,牛顿的立意是非常远大的。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物理学的内容和数学的方法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哲学(自然理论)体系,为所有自然现象确立一个新的力学解释的框架。《原理》正文共有三编。正文之前有两节导论,其篇幅虽仅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左右,但其内容却十分重要。导论一为“说明和附说”。在这里,牛顿先为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和力下了定义,对向心力的性质、作用以及量度作了描述。然后,牛顿引入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新概念,建立起他的绝对时空观。牛顿的时空观在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对牛顿力学的规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导论二为“运动之基本定理和定律”。在这里,牛顿阐述了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亦即惯性定律:“每个物体若非有外力影响使其改变状态,则该物体仍保持其原来静止的或等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亦即运动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施的力成正比,并沿力的作用方向发生。”这两个定律都是伽利略已经发现或已经接触到的,牛顿则给以它们更加明确、更加概括的表述形式。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是牛顿首先明确提出的。有了这三个基本定律,经典力学关于运动的描述就完备化了。三大定律之后,还附有6个推论。有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运动迭加以及相对性原理,还有重要的动量守恒原理等。正文第一编的总标题是“论物体之运动”,下分14章。主要是研究在引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轨道与力的关系。重点之一是提出了微积分学要点,用以确定无限小量之比。重点之二是用极限方法、且运用无穷小量来解释了开普勒三定律的真正含义。例如,证明了引力的作用与开普勒面积定律的关系,推导出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牛顿在这一编里,还提出了光学的力学本性,但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速度大一些。”第二编的总标题也是“论物体之运动”,但主要是讨论在有阻力介质中物体之运动。共分9章。首先讨论的是物体运动时受到与速度或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的情形,接着讨论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一些定理与推测。最后一章研究了液体中的漩涡运动,指出漩涡运动不可能使行星遵循开普勒三定律,从而否定了笛卡尔对行星运动的以太漩涡假说。第三编的标题是“论宇宙系统”,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定律来解说宇宙间的各种现象。最重要的部分是牛顿准确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运用这一定律成功地解释了行星及其卫星的运动、彗星的运动、潮汐现象和地球两极略扁的椭圆形问题。牛顿在第三编里还郑重地提出了至今意义仍十分重大的“自然哲学之推理法则”。法则一:“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不爱用多余的原因夸耀自己。”法则二:“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法则三:“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法则四:“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法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以想像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以前,仍然应当给以如此的对待。”牛顿的法则一实质上就是简单性原则;法则二即是统一性原则。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简单性原则是合理又符合科技美学的,它始终是人们对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之一。统一性法则看到了自然界中的相似性与统一性,它有效地鼓舞和帮助人们去探求更多的自然规律。法则三与法则四也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科学研究做出了正确的指导。法则三强调经验与理性相结合;法则四肯定归纳法的科学性又不认为“归纳万能”,从而避免了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也避免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实论。这两个法则实际上已暗含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真理的检验和发展的规律。
2023-08-03 18:11:36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介绍《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宗旨是从各种运动现象中探究自然力,再用这些力来解释自然现象。贯穿全书始终的核心内容,是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在正文前面的一个长长的说明,对书中用到的一些概念,诸如力、天体、力学、运动、物质的量等给出了定义和必要的说明。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详细介绍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的定律、作用和反作用的定律;第三部分为该书的第一卷,讨论了物体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的运动;第四部分为该书的第二卷,对比了不同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得出阻力大小与物体速度的一次及二次方成正比的计算公式。第五部分为该书的第三卷,它根据前四部分的论证,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并以大量的自然事实来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这些自然事实包括月球运动的偏差、海洋潮汐的大小变化、岁差的长短不一等。
2023-08-03 18:11:45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
2023-08-03 18:12:02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更多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9e171161609374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03 18:12:301

自然科学的数学的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所写的旷世巨著,是他“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资料扩展:《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宗旨是从各种运动现象中探究自然力,再用这些力来解释自然现象。贯穿全书始终的核心内容,是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在正文前面的一个长长的“说明”,对书中用到的一些概念,诸如力、天体、力学、运动、物质的量等给出了定义和必要的说明;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详细介绍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力和运动关系的定律、作用和反作用的定律;第三部分为该书的第一卷,讨论了物体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的运动;第四部分为该书的第二卷,对比了不同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得出阻力大小与物体速度的一次及二次方成正比的计算公式,还讨论了气体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等问题;第五部分为该书的第三卷,它根据前四部分的论证,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并以大量的自然事实来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这些自然事实包括月球运动的偏差、海洋潮汐的大小变化、岁差的长短不一等。
2023-08-03 18:12:37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著作,全书分为三卷,内容包括:论物体的直线上升和下降、论流体的圆形运动、研究哲学的规则等。内容:开头和第一篇介绍了力学的基本运动三定律与基本的力学量;其中质量的概念是由牛顿首先提出及定义的,但牛顿当时称其为“物质的量”,这一名称後来被另一个物理量使用。第二篇中,讨论了物体在阻尼介质中的运动,提出阻力大小与物体速度的一次及二次方成正比的公式。还研究了气体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以及空气中的声速等问题,这位牛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数学技巧的舞台。第三篇题目为宇宙体系,讨论了太阳系的行星、行星的卫星和彗星的运行,以及海洋潮汐的产生,涉及到多体问题中的摄动。结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在第一编和第二编中推导出若干普适命题」,其中第一编题为“物体的运动”为全书的讨论做了数学工具上的准备,把各种运动形式加以分类,详细考察每一种运动形式与力的关系;第二编讨论“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近一步考察了各种形式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讨论地面上各种实际存在的力与运动的情况。在第三编中“示范了把它们应用于宇宙体系,用前两编中数学证明的命题由天文现象推演出使物体倾向于太阳和行星的重力,再运用其他的数学命题由这些力推算出行星、彗星、月球和海洋的运动”。在全书的最后牛顿写下了一段著名的「总释」,集中表述了牛顿对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因——万有引力以及我们的宇宙为什是一个这样的优美的体系的总原因的看法,集中表达了他对于上帝的存在和本质的见解。地位:在科学史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2023-08-03 18:13:031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1686年7月5日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也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划时代著作。它给出了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第一个完整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经过20年的思考、实验、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无数次演算的结晶,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在序言中,牛顿制定了一个用力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纲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一个序言和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定义、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和定律,定义有质量、动量、外力等;在注释中,牛顿赋予了时间、空间、运动以绝对意义。第二部分共分三篇,第一篇运用前面确立的基本定律研究引力定律。第二篇讨论物体在介质中的运动力。第三篇冠以总题目“论宇宙体系”,是牛顿力学在天文中的具体应用,其中讨论了海潮、岁差和宇宙系统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哲学中的推理规则”。该书出版后,震动了整个英国和欧洲学界。哈雷彗星的如期出现,岁差现象的合理解释,G值的测定,无可辩驳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讨论的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讲授的内容。其影响所及遍布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无论从科学史还是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或其他学术理论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响。
2023-08-03 18:13:12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讲的什么?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讲的论述了牛顿在数学上的伟大创造即微积分术,并且应用这个创造去解决天体运动以及 其他相关物理问题。u200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1687年首次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重要的物理学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表述了牛顿三定律;第二卷也是“论物体的运动”,论述了阻力下物体的运动,为流体力学开先河;第三卷“论宇宙的系统”,讨论了宇宙系统。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
2023-08-03 18:13:22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写作方式上,牛顿遵循古希腊的公理化模式,从定义、定律(即公理)出发,导出命题;对具体的问题(如月球的运动),他把从理论导出的结果和观察结果相比较.全书共分五部分,首先“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牛顿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是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由第一卷的结果及天文观测牛顿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由此研究地球的形状,解释海洋的潮汐,探究月球的运动,确定彗星的轨道.本卷中的“研究哲学的规则”及“总释”对哲学和神学影响很大。
2023-08-03 18:13:483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原理》正文共有三编。正文之前有两节导论,其篇幅虽仅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左右,但其内容却十分重要。导论一为“说明和附说”。在这里,牛顿先为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和力下了定义,对向心力的性质、作用以及量度作了描述。然后,牛顿引入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新概念,建立起他的绝对时空观。牛顿的时空观在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对牛顿力学的规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导论二为“运动之基本定理和定律”。在这里,牛顿阐述了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亦即惯性定律:“每个物体若非有外力影响使其改变状态,则该物体仍保持其原来静止的或等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亦即运动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施的力成正比,并沿力的作用方向发生。”这两个定律都是伽利略已经发现或已经接触到的,牛顿则给以它们更加明确、更加概括的表述形式。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是牛顿首先明确提出的。有了这三个基本定律,经典力学关于运动的描述就完备化了。三大定律之后,还附有6个推论。有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运动迭加以及相对性原理,还有重要的动量守恒原理等。正文第一编的总标题是“论物体之运动”,下分14章。主要是研究在引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轨道与力的关系。重点之一是提出了微积分学要点,用以确定无限小量之比。重点之二是用极限方法、且运用无穷小量来解释了开普勒三定律的真正含义。例如,证明了引力的作用与开普勒面积定律的关系,推导出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牛顿在这一编里,还提出了光学的力学本性,但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速度大一些。”第二编的总标题也是“论物体之运动”,但主要是讨论在有阻力介质中物体之运动。共分9章。首先讨论的是物体运动时受到与速度或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的情形,接着讨论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一些定理与推测。最后一章研究了液体中的漩涡运动,指出漩涡运动不可能使行星遵循开普勒三定律,从而否定了笛卡尔对行星运动的以太漩涡假说。第三编的标题是“论宇宙系统”,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定律来解说宇宙间的各种现象。最重要的部分是牛顿准确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运用这一定律成功地解释了行星及其卫星的运动、彗星的运动、潮汐现象和地球两极略扁的椭圆形问题。牛顿在第三编里还郑重地提出了至今意义仍十分重大的“自然哲学之推理法则”。法则一:“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不爱用多余的原因夸耀自己。”法则二:“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法则三:“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法则四:“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法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以想像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以前,仍然应当给以如此的对待。”
2023-08-03 18:14:171

谁能给我一些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介

绪论定义运动的公理或定律第一编 物体的运动第1章 初量与终量的比值方法,由此可以证明下述命题第2章 向心力的确定第3章 物体在偏心的圆锥曲线上的运动第4章 由已知焦点求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轨道第5章 焦点未知时怎样求轨道第6章 怎样求已知轨道上的运动第7章 物体的直线上升或下降第8章 受任意类型向心力作用的物体环绕轨道的确定第9章 沿运动轨道的物体运动;回归点运动第10章 物体在给定表面上的运动;物体的摆动运动第11章 受向心力作用物体的相互吸引运动第12章 球体的吸引力第13章 非球形物体的吸引力第14章 受指向极大物体各部分向心力推动的极小物体的运动第二编 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第1章 受与速度正比的阻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第2章 受正比于速度平方的阻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第3章 物体受部分正比于速度平方的阻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第4章 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圆运动第5章流体密度和压力;流体静力学第6章 摆体的运动与阻力第7章流体的运动,及其对抛体的阻力第8章 通过流体传播的运动第9章流体的圆运动第三编 宇宙体系(使用数学的论述)哲学中的推理规则现象命题月球交会点的运动总释
2023-08-03 18:14:252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1686年7月5日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也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划时代著作。它给出了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第一个完整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经过20年的思考、实验、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无数次演算的结晶,它从最基本的定义和公理出发,是一种标准的公理化体系。在序言中,牛顿制定了一个用力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纲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一个序言和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定义、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和定律,定义有质量、动量、外力等;在注释中,牛顿赋予了时间、空间、运动以绝对意义。第二部分共分三篇,第一篇运用前面确立的基本定律研究引力定律。第二篇讨论物体在介质中的运动力。第三篇冠以总题目“论宇宙体系”,是牛顿力学在天文中的具体应用,其中讨论了海潮、岁差和宇宙系统等问题,同时给出了“哲学中的推理规则”。该书出版后,震动了整个英国和欧洲学界。哈雷彗星的如期出现,岁差现象的合理解释,G值的测定,无可辩驳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讨论的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讲授的内容。其影响所及遍布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无论从科学史还是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或其他学术理论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响。
2023-08-03 18: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