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独坐敬亭山古诗

2023-08-04 20:54:11
TAG: 古诗
共1条回复
FinCloud

《独坐敬亭山》古诗原文以及翻译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李白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独坐敬亭山

作品赏析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相关推荐

《独坐敬亭山》的古诗

独坐敬亭山李白 〔唐代〕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全句意为: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2023-08-04 20:40:352

独坐敬亭山古诗

《独坐敬亭山》古诗如下:《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2023-08-04 20:40:441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品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作品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2023-08-04 20:41:061

独坐敬亭山的全诗及解释

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思: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扩展资料诗中“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2023-08-04 20:41:381

独坐敬亭山

宣城的?
2023-08-04 20:41:523

《独坐敬亭山》的古诗全文内容是什么?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释义】众多的鸟儿全部高飞远去,孤单的白云也悠闲地飘走。和我相互注视,却不厌烦的,也只有眼前的敬亭山了。众鸟指的是成群的鸟。去指的是离开。闲指的是悠闲。想看指的是诗人和敬亭山相互看着,把山比作有情感的人。两不厌指的是人和山彼此相看不厌烦。这首诗含蓄的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孤独寂寞的感受。为了突出孤独之情,诗人把群聊孤独都赶出了画面,似乎在苍茫寥廓的天地之间,只是你下诗人一人和一座孤独的山。景象显的十分空旷而辽阔。第三、四句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拟人化。全市紧紧围绕题目中的“独”字展开,不写山形,也不写三色,只写敬亭山与诗人相知、相通、相惜的情,可谓匠心独具。从这首诗,我们也能认识到诗人那种独立于世、孤傲不群的性格
2023-08-04 20:42:235

《独坐敬亭山》原文及鉴赏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下面是我整理的《独坐敬亭山》原文及鉴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诗鉴赏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风景幽美秀丽、山上有敬亭。   天宝十二年秋,李白南下宣城,常登敬亭山览胜。   《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到的排挤和迫害的苦闷,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   宣城山水是一生为之低首的谢朓生活过的地方,而敬亭山又是谢朓做宣城太守时经常游赏吟咏的风景佳处,因此他来这里,自然有一种“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缅怀前贤,追寻遗踪,“千古一相接”的心理,正如他在《游敬亭赠崔侍御》中所说:“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可是,当时的李白,处境心境毕竟不同于任宣城太守的谢朓。自天宝三载(744)因遭谗毁赐金放还以来,已经十年了,生活是自由的,而心里却始终充满着“我独不得出”的愤慨和“世人自弃我”的孤独。在此情况下,诗人独坐敬亭,对着这座谢朓赏爱过的青山,思绪纷然而又心情悠然地吟出这首传响千古的名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思是说:天色将晚,所有的鸟儿都从高空中消逝了,连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闲地飘走,这里表面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可悲现实。   许多正直而有才能的仁人志士都遭到邪恶势力和世俗的打击和孤立。李白的被遣还,就曾饱尝到世俗小人的讥诮和白眼。在这首诗中,以“众鸟”和“孤云”所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与诗人的岿然“独坐”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闲”二字因诗人的“独坐”而产生,也好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诗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间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与《蜀道难》都表达了不肯向封建权贵“摧眉折腰”的富于反抗精神的思想主题,但是,《蜀道难》的结尾是金刚怒目式的空言,其反抗情绪如火山喷爆,给人以强烈的冲腾感;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却给人以严肃的.冷峻感。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明说自己的倍受孤立,但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诗人没有立誓般明说自己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并与之抗争到底,而是通过诗人与敬亭山心心相印、孤高傲兀的形象的描绘,就稳重地传达出了诗人决不肯趋炎附势的倔强的精神。正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委婉地抒发自己的一腔愤懑,因而诗歌的境界就愈发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本来是抒情主体李白独坐山岩凝视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诗人却用拟想的方式将抒情客体敬亭山拟人化,并让抒情客体化被动为主动,心心相印地与诗人神往。正是因为敬亭山的神奇人格化,所以“相看两不厌”一句就愈耐咀嚼。   拓展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2023-08-04 20:42:551

独坐敬亭山的全诗意思独坐敬亭山原诗译文及赏析

《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白话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赏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首五绝的前两句是说,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的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中心思想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作品评价《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便是独坐境界。《诗薮》:绝句最贵含蓄,青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亦太分晓。《唐诗训解》:描写独坐之景,非深知山水趣者不能道。《批选唐诗》:大雅玄冲。《唐诗归》:钟云:胸中无事,眼中无人。钟云:说出矣,说不出。谭云:“只有”二字,人皆用作萧条零落,沿袭可厌,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孤行千古。《唐诗归折衷》:唐云:“不厌”妙矣,“两不厌”尤妙。《唐诗摘钞》:贤者自表其节,不肯为世推移也。《增订唐诗摘钞》:鸟飞云远,言其独坐也;末句“独”字更醒。《而庵说唐诗》:只此五个字(按指“众鸟高飞尽”),使我目开心朗,身在虚空,一丝不挂,不必更读其诗也。白七言绝,佳;而五言绝,尤佳。此作于五言绝中,尤其佳者也。《唐诗别裁》:传“独坐”之神,《唐宋诗醇》:宛然“独坐”神理。胡应麟谓“绝句贵含蓄,此诗太分晓”,非善说诗者。《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江南通志》:敬亭山在宁国府城北十里……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唐诗笺注》:“尽”字、“闲”字是“不厌”之魂,“相看”下着“两”字,与敬亭山对若宾主,共为领略,妙!《诗法易简录》:首二句已绘出“独坐”神理,三、四句偏不从独处写,偏曰“相看两不厌”,从不独处写出“独”字,倍觉警妙异常。《唐诗选胜直解》:山间之所有者,鸟与云耳,今则飞尽矣,去闲矣。独坐之际对之郁然而深秀者,则有此山,陶靖节诗“悠然见南山”,即此意也,加“不厌”二字,方醒得独坐神理。言浅意深,人所不能道。《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命意之高不待言,气格亦内外具足、五绝中有数之作。《唐诗真趣编》:鸟尽天空,孤云独去,青峰历历,兀坐怡然。写得敬亭山竟如好友当前,把臂谈心,安有厌倦?且敬亭而外,又安有投契若此者?然此情写之不尽,妙以“两不厌”三字了之。为“独坐”二字传神,性灵结撰,无复笔墨痕迹。《诗式》:首句“众鸟”喻世间名利之辈,“高飞尽”言皆得意去,尽为“独”字写照。“孤云”喻世间高隐一流,“独去闲”言虽与世相忘。而尚有往来之迹。“独”字非题中“独”字,应上句“尽”字。三句看曰“相看”,见人固看著山,山亦似看著人;“两不厌”,见人固恋看山,山亦似恋看人。四句“只有”二字,见恋看山者惟人,而恋看人者似亦惟山。除却敬亭山以外,无足语者,“独坐”二字之神,跃然纸上。(品)高旷。《诗境浅说续编》:后二句以山为喻,言世既与我相遗,惟敬亭山色,我不厌看,山亦爱我。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憎爱,而言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与寒山一片石语,惟山有耳;与敬亭山相看,惟山有目:不怕聋聩杀世上人。古人胸怀眼界,直如此孤旷。潘云:不同鸟与云之易舍,是人不厌山;不同鸟与云之暂对,是山不厌人:故谓之“两”。然山无情,人有情,止成“独坐”而已。《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独坐所见,三四句独坐所感,曰“两不厌”,便觉山亦有情,而太白之风神,有非尘俗所得知者,知者其山灵乎?《李诗直解》:此独坐而有目中无人之景也。
2023-08-04 20:43:057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全诗

独坐敬亭山全是原文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对已做的选择和未来道路的坚定,远离喧嚣与人群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诗的大致意思为“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李白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023-08-04 20:43:301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意思 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关于李白的古诗有很多哦,不知道大家对于《独坐敬亭山》是否还有印象呢?其实《独坐敬亭山》是李白游宣城时所作的千古绝唱哦。诗句采用的就是常见的拟人手法,创造出的意境让大家知道敬亭山的静。那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去瞧瞧关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独坐敬亭山 [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县北。 尽:没有了。 闲:偷闲,安闲。 “相看两不厌”,将山人格化了,说山与人彼此看不厌。 厌:厌弃,厌烦。 【古诗今译】 鸟儿们都远远地飞走了,没有了一点儿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默默地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赏析】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县北,因山上有敬亭而得名。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相传也是诗人谢朓赋诗的地方。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天宝12年,李白漫游至此,登览敬亭,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诗人是在写一种孤独:天上众多的鸟儿都高高地,远远地飞走了,没有了踪影;孤独的白云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弃他而去。“尽”和“闲”两个字,巧妙地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静”的境界:仿佛是在鸟儿和白云销声匿迹之后,天更空寂了;山,更幽静了;人,更孤独了。因此,这两句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不仅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文写 “相看两不厌”作了结构和内容上的铺垫。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山人格化,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诗人。使人仿佛感觉到:世界上大概只有这敬亭山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结句“只有敬亭山”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这首诗作的灵魂和血脉,全诗虽然不曾见一个“静”子,可“空寂、宁”却贯穿始终。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赏析这首诗前,大家先思考一下,本诗的意象有哪些?有何作用?本诗的意境怎么样?本诗哪些字的表现力比较强?为强化主旨诗人用了什么高妙的手法?诗人李白抒发了什么情感? 各位朋友先思考一下,再往下看。若有不同,欢迎您赐教;若认可,请推荐给学生,这是几个典型的考点,别忘多多点赞哦! 本诗的主要意象有鸟、云、诗人、山,他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鸟与云是会动的,山是不会动的。只要是能动的,都走了,留下来的,只剩下是动不了的了。会动的鸟与云是衬托不会动的景物的,鸟代表着热衷名利的一些人,都向高处走了;云来去无踪,代表着向高处无望的人,最后一个也孤独地去了。总之,只要会动的,高就的高就去了,不能高就的,孤独落寞着也去了。他们衬托着不能高就、不能动者的更落寞。本诗的意境,是能动者都走尽后,诗人不愿动也不能动的静、冷。 本诗的“尽”、“闲“”二字很有表现力。乱嚷嚷的群鸟走尽了,代表着山空了,强化了诗的意境的静。到最后一个会动但不能发声的云走后,这山,真是一动不动了,这“闲”字,更突出了山的落寞。只剩下了诗人和敬亭山了。这二字生动形象地衬托了诗人和山的孤独、清静。 本诗主要的手法是衬托,以鸟和云的离去,衬托出诗人和山的独、静。本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弃世、被弃世的落寞的悲伤之情。李白注 释 独坐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众鸟高飞尽: 尽:没有了。 孤云独去闲: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相看两不厌: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译 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 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 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赏 析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首五绝的前两句是说,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的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大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其墓碑在今安徽当涂。而在四川江油、湖北安陆均有其纪念馆。
2023-08-04 20:44:081

独坐敬亭山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1、释义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注释  ⑴尽:没有了。  ⑵孤云: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4、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5、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753年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753年,而是作于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2023-08-04 20:44:161

独坐敬亭山整首诗的意思?

第二天是星期天,娜塔里娅起床很晚。昨天她一个晚上都没有说话,暗暗为自己掉眼泪感到羞愧,整个晚上都没睡好。她披着衣服,坐在自己那架小钢琴前,一会儿弹几下和音,声音轻得勉强才能听到,以免吵醒邦库尔小姐,一会儿把前额贴在冰冷的琴键上,久久地在那儿发呆。她一直在想,不是想罗亭本人,而是在揣摩他说的一句话。她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有时候,她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沃伦采夫。她知道他爱她。可是她的思想又立即把他抛在一边……她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早晨起来,她匆匆忙忙穿好衣服,下楼向母亲问过安,便找了个机会独自一人到花园去了……这是炎热、晴朗、阳光灿烂的一天,尽管有时有阵雨。晴空中缓缓飘过一片片低垂的未能遮住太阳的云,不时把来无踪去无影的倾盆大雨洒向田野。钻石般晶莹的雨点哗哗落下;透过闪烁的雨帘,阳光在欢快的跳动;刚才还在随风起伏的青草静止不动了,贪婪地吮吸着雨水;被雨水淋湿的树木懒洋洋地抖动着上上下下的树叶;鸟儿的啁啾伴随着清脆的雨声显得更加悦耳动听。布满尘土的路上烟雾袅袅,急骤的雨点留下一个个杂乱的小坑。雨止云散,轻风吹拂,青草重新变换着翠绿和金黄的色彩,潮湿的树叶贴在一起,留下更多的空隙……周围的一切都散发出浓烈的清新气息
2023-08-04 20:44:242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意思

《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2023-08-04 20:44:394

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什么

  独坐敬亭山的意思: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英语翻译:   Sitting in Jingtingshan   作品原文   独坐敬亭山⑴   众鸟高飞尽⑵,孤云独去闲⑶。   相看两不厌⑷,只有敬亭山。   词句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白话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023-08-04 20:44:571

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什么

《独坐敬亭山》诗歌的意思是: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诗歌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扩展资料1、《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詹_《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2、《独坐敬亭山》鉴赏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_,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
2023-08-04 20:45:131

《独坐敬亭山》全文意思

鸟群飞的很高,云在孤独的自在闲游。两方彼此之间相看不相厌,只有眼前的敬亭山。
2023-08-04 20:45:3213

独坐敬亭山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鸟儿们高高地飞得没了踪影天空上浮着仅有的一朵云也慢慢地向远方飘去(和我)长久两两对望都不会厌烦的就只有这敬亭山了
2023-08-04 20:46:1215

《独坐敬亭山》意思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扩展资料: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2、创作背景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独坐敬亭山
2023-08-04 20:46:391

独坐敬亭山的诗意?

坐敬亭山⑴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众鸟高飞尽⑵,孤云独去闲⑶。相看两不厌⑷,只有敬亭山。[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词语注释 《独坐敬亭山》诗意画[2]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⑵尽:没有了。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⑷厌:满足。[3]作品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2]编辑本段创作背景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3]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753年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753年,而是作于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情绪来看,既然是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写照,那么,李白当时的处境应该是非常艰难的,其情绪也应该是非常低落的。如果这首诗写于753年,这正是李白初次来宣城的时间,那时的李白正值中年,且诗名如日中天,他来宣城并不是漂泊流离而至,而是应其从弟、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李昭多次殷勤相邀的结果。这有李白在《寄从弟李昭》一诗为证:“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到宣城后,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发,心中激荡着“但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他沉醉在“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的兴奋之中。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敬亭山下盖起了住房,接来了子女共住以享天伦之乐。有诗为证:“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初到宣城的李白,生活的如此悠闲自在,称心如意,怎么可能会有“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和“众鸟高飞尽”的伤感呢?此外,从这首诗的字面上分析,既然李白对敬亭山达到了相看不厌的程度,应是看了多次,而不会是初次相看,所谓“不厌其烦”、“好书不厌百回看”便是这个道理。由此推测,李白这首诗不太可能是753年初次来宣城时所作,而应是在多次登临敬亭山后所发出的感慨。公元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4]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文学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2]历史评价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这首诗“传‘独坐"之神”。《李诗直解》:“此独坐而有目中无人之景也。”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命意之高不待言,气格亦内外俱作,五绝中有数之作。”王尧衢《唐诗合解》卷四:首句──“此为‘独"字写照。众鸟世间名利之辈,今皆得意而尽去。”次句──“此……‘孤云"喻世间高隐一流,虽与世相忘,尚有云来之迹。”末二句──“此二句才是"独"字,鸟飞云去,眼前并无别物,唯看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亦似看着我,两相无厌,悠然清静,心目开朗,于敬亭山之外,尚安有堪为晤对哉?深得‘独坐"之神。”[3]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像[5]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6]
2023-08-04 20:47:022

独坐敬亭山每句的意思

反弹堂堂兢兢业业有几个天后宫铁公鸡个体户刚刚好不过韩国人太
2023-08-04 20:47:225

独坐敬亭山的解释?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思: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2023-08-04 20:48:092

独坐敬亭山注释和译文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注释和译文如下:一、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2、尽:没有了。3、孤云:晋·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5、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6、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7、厌:满足。二、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三、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诗词名句: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唐·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其一》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6、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8、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唐·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10、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夜宿山寺》
2023-08-04 20:48:171

独坐敬亭山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一、出处唐代李白的《独坐敬山亭》二、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三、释义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四、重点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2、尽:没有了。3、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4、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扩展资料作品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2023-08-04 20:48:4314

古诗词《独坐敬亭山》标题的意思

一个人在敬亭山。这个“坐”的意义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义一样,是“在”的意思,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坐”。欢迎随时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支持!!!﹎﹎﹎﹎﹎﹎﹎﹎﹎﹎﹎﹎﹎﹎﹎ by:知道团队【写意天下】
2023-08-04 20:49:152

独坐敬亭山的全诗意思 独坐敬亭山原诗译文及赏析

1、独坐敬亭山全是意思: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2、原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赏析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2023-08-04 20:49:221

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诗人什么的心情?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2023-08-04 20:49:369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哪首诗?

《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扩展资料:赏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山上有鸟,空中云飘。诗人精妙地用了一个“众”字和“孤”字,在诗篇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孤绝高远的图画。山中有“众鸟”应是热闹的,但所有的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天上有“云”儿,本不应孤独,然而“云”字前加一个 “孤”字,这难以排解的孤寂之情便油然而生。众鸟飞走了,就连那曾经停留在山头的一抹孤云也悠闲地不知飘往何方,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这种孤独,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而“尽”、“闲”二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更是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鸟飞云去,诗中所有陪衬的景物都被凝固,唯独一个放大无数倍的敬亭山和同样放大无数倍的诗人立在天地之间,彼此对视,彼此欣赏,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已然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这首诗是李白被排挤岀朝廷,居于安徽时写的。这时诗人的心情比较苦闷。来到敬亭山,看到山中的美景,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宁静,于是诗人发岀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叹。诗人把群鸟、孤云、敬亭山都拟人化了,把本无感情的东西赋予了人的感情,以此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流露出孤独的情感,但也隐藏了一种坚定、积极向上的情怀。从中能认识到诗人那种独立于世、孤傲不群的性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坐敬亭山
2023-08-04 20:49:511

独坐敬亭山中高飞尽和孤云是什么意思

高飞尽:高飞无影无踪。孤云:孤孤单单的白云。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注释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⑵尽:没有了。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2023-08-04 20:50:071

独坐敬亭山哪一句是写景的

李白《独坐敬亭山》写景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23-08-04 20:50:271

独坐敬亭山中最能体现诗人孤独之感的诗句是什么?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023-08-04 20:50:386

独坐敬亭山几年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首五绝的前两句是说,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的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2023-08-04 20:51:131

独坐敬亭山的体裁

五言绝句
2023-08-04 20:51:228

独坐敬亭山 的诗句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2023-08-04 20:51:384

独坐敬亭山的历史时期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2023-08-04 20:52:051

独坐敬亭山翻译及赏析

【原文】:独坐敬亭山李白 〔唐代〕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首五绝的前两句是说,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的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相关习题】: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一、二两句描写了怎么的一种景象?答:鸟和云都飞走了,描写了空寂、凄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2.后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它的妙处是什么?答:抒发了一种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凄凉寂寞的心情。这两句诗的妙处是将敬亭山拟人化,敬亭山成了诗人唯一的知音,突出了山的有情,反衬出人世的无情,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1分,答对1点就可)以及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1分)。(2分)4.在这首诗有“众鸟”、“孤云”、“敬亭山”等几个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含义更丰富,为什么?(4分)答: “敬亭山”。在诗中,作者将敬亭山人格化,他们像朋友一样“惺惺相惜”;另一方面,山的伟岸与孤傲正是作者的人格体现。可见,该意象蕴含深刻丰富,更有表现力。5.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独失意,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傲豁达,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二者兼而有之。作者在政坛遭受了打击,而诗中营造了凄清的意境,可见其孤独失意;另一方面,独坐敬亭山,也是诗人的自我释放,“两不厌”说明诗人已经融入了自然,敬亭山的孤傲就是诗人的孤傲。所以说,作者是孤独又欢快,失意亦豁达,孤寂又超然的。
2023-08-04 20:52:1511

独坐敬亭山的古诗是什么

独坐敬亭山的古诗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供参考。
2023-08-04 20:54:131

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独坐敬亭山的诗句可参考下文。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翻译: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评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鸭儿扃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怕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2023-08-04 20:54:261

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什么?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023-08-04 20:54:343

club和society有什么区别?

club: 社团, 俱乐部society: 1.社会2. 协会,学会
2023-08-04 20:42:021

求给个美剧邪恶力量的百度云或者360网盘资源

一定要百度云或360吗?有其他网站的:[美剧][邪恶力量][1-7季全集BT下载][720P高清][中字]http://www.400gb.com/file/32104065[美剧][邪恶力量][第八季全集][中英双字][下载地址]http://www.400gb.com/file/32105326-----------------------------------------------------------------------------------------------找到了一个只有1-6季的百度云链接:火爆美剧【邪恶力量】 (第1-6季蓝光版).torrent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云 网盘-分享无限制http://pan.baidu.com/wap/link?uk=285949754&shareid=2366530004&third=0百度云 个人专辑 - 云上的日子 你我共享专辑描述:【频  道】:CW 【剧  名】:邪恶力量 - Supernatural 第八季http://yun.baidu.com/pcloud/album/info?uk=4078061344&album_id=8144655075638544010做任务,望采纳 O(∩_∩)O谢谢
2023-08-04 20:42:032

meme什么意思?

meme (/ˈmiːm/ )是指在同一个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者风格。meme作为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米姆最初诞生时候具有匿名作者、较低娱乐性的特征,曾经风靡网络的绿豆蛙和兔斯基等卡通形象及其衍生作品,都可视作国内互联网米姆现象的萌芽,另指雅虎西班牙语微博网站。扩展资料:“meme”的词汇来源: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现今meme一词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被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中。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eme
2023-08-04 20:42:081

重新提供 英文

Due to we found the screws on machine have fraction when we did the internal testing last time,we had to ask our supplier to provide the this kind of material again then to replace them.
2023-08-04 20:42:081

UGC Fund 的大学课程 问题

1. 你主要系要睇番院校个regulation (你可以去各大学既website 度揾学生手册) 有d 大学就算系non UGC funded 既课程 你都唔可以同时读两个 要读既话 你要去写信俾faculty dean申请 要佢批先可以。如果唔批你又去读既话 校方发现左系有权中止你既学藉。 2. 简单既可以用学费黎分,non-UGC funded 既学费一定比 UGC funded 既课程贵 ugc funded 既课程学费(full time 学士)一年应该系大约 $42 100 (唔知家下有无加到)
2023-08-04 20:42:181

液压机原理的公式?

液压机原理“等压原理:即家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被液体大小不变向各个方向传递。”F1S1=F2S2
2023-08-04 20:42:182

一个UGC社区运营,在初期如何让用户自主的产生内容呢

GC社区运营初期要会策划内容,具体方法如下:一、话题对目标人群有较高的共鸣度你必须做到话题让目标用户产生共鸣,产生联想,产生表达意愿。二、话题的门槛要尽可能地低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凡事参与过社区互动的小伙伴一定是达成共识的。过于专业的话题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常常会望而却步,就算心里很想聊上两句但苦于肚里没货。然而“低门槛”话题就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因为它降低人们参与内容生产的成本,这类话题大多是在“小康阶段”和“温饱阶段”中产生的,它们是人们关于“生理”、“安全”、“社会”和“尊重”四种需求的延伸讨论,人人参与的门槛降低,人人制造内容的可能性变大。除了知道它的重要性,还需知道它的作用机制。一般来说,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低门槛”设置:(1)知识门槛?有些话题会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用户想参加,但是却没有素材没有料去参加。例如,要要之前运营一个校园社区的话题是:“晒一晒你们学校的食堂”。4.2用户智慧的奇迹:如何做好UGC4.2.16步找出高质量UGC贡献者4.2.2如何刺激用户生产出好内容
2023-08-04 20:42:00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是化疗好,还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好?利弊分别是什么?

化疗是治标不治本,就是你说的缓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好,治本化学治疗: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化疗是指应用药物治疗癌症。这些特殊的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有时称为细胞毒药物。许多化疗药物来源于自然,如:植物,其他是人工合成。目前已超过50种化疗药物,如常用的有:表阿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脱氧核等。这些药物经常以不同的强度联合应用。 化疗是如何给予的?一些化疗药物是以片剂的方式服用,另一些是经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还有脊髓腔内注入(鞘内注射),更常用的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可在数分钟内完成,也可放在大容积的液体内滴注数小时。有时数种药物同时应用。用什么类型的化疗?这取决于所患的肿瘤类型,播散远近和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每位病人都有所不同,治疗是针对每位病人专门设计的,这也表明每个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 化疗是否会产生疼痛? 一般来说化疗是无痛性的,一些药物静脉输注时可感觉到灼痛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立即告诉护士或医生,因为当药物泄漏时可以损伤静脉周围的组织。 化疗常可在门诊进行,患者可不必在医院过夜。治疗(化疗)持续多长时间?化疗常用疗程给予,疗程可有间歇期,以便正常细胞得到恢复。间歇期为1周或数周,取决于药物的类型或药物的应用。疗程数量取决于治疗类型和治疗目的(治愈或控制癌症)。 如何知道化疗是有效的?医生要用数月时间来判断你的治疗效果。患者要接受体格检查,血化验,X射线检查。可以向医生询问有关检查结果和那些提示你病情进展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副作用提得很少。有时人们认为如果没有副作用,药物就无疗效。或者如果有副作用,药物的疗效就很好。但是副作用对每个病人是不一定相同的,有或没有通常不是一个治疗是否有效的信号。 化疗时可以用其他药物吗?一些药物可以干扰你的化疗效果。可在开始化疗之前,将自己所用的药单给你的医生看,包括泻药,感冒药片,止痛药和维生素。医生将会告诉你在开始治疗之前是否停止服用这些药物。开始治疗后,服用任何新药或停用已在服用的药物必须让你的医生检查过。 在化疗期间可以上班吗? 通常说来,化疗期间是不能上班的,但可根据身体情况做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也可以看看报纸、听听音乐。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从而削弱患者的营养状况。合理的饮食能预防和减少因治疗带来的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1. 化疗前:化疗前均衡饮食,每日饮食中包含谷薯类(米饭、面食)、蔬菜水果类(约600~800克)、肉禽蛋类(瘦肉或鸡肉或鱼肉约50~100克,鸡蛋1个)、奶及豆制品类(牛奶一袋,豆制品50~100克)以及油脂类(约25克)五大类食物。每日4~5餐,加餐以水果为主。化疗前一天吃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选择食物如:米饭、面食、鱼肉、鸡肉、鸡蛋、瘦肉、豆腐、蔬菜、水果等。2. 化疗中:滋阴健脾粥:可缓解化疗期间食欲不振、口干、乏力等症状。制作方法是把桂圆20克、莲子20克、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粳米,加水煮粥。化疗开始的24小时内尽量不要吃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因为这样会影响以后你对这种食物的感觉。饮食要求为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少量优质蛋白质。每天饮食以是谷类、蔬菜、水果为主,配以容易消化的鸡肉、鱼肉和鸡蛋等,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粉(大豆或蛋清)。少油。如果治疗反应较重,饮食以流质为主。可用菜汤、米汤、果汁及一些要素饮食。嚼生姜有一定的止呕作用。3. 化疗后:化疗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进步最快的治疗方法。 但是化疗药物常“是非不清”、“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大量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稳中求进",以便获得"长期带瘤生存"。 治疗癌症首选以红豆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红豆杉是世界濒危的抗癌植物,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可以治疗癌症的中草药,被世界专家誉为“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言外之意,红豆杉是癌症患者唯一的希望、真正的救命稻草。但红豆杉毒性很大,服用后,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表现主要为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弥散性腹痛、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心动缓慢、心脏骤停或死亡!必须与化解其毒性的中药材相配伍才会安全有效。食疗:大枣龙眼枸杞粥:具有健脾补肾、填髓生血的功效,适合化疗后血象减少的患者。制作方法是把大枣10枚、龙眼肉15克、枸杞子15克、薏苡仁100克、冰糖10克,加水煮粥。化疗后身体较虚弱,宜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软饭、稀饭、面包、馒头、包子、鱼肉、鸡蛋、鸡肉、煲汤、土豆、香蕉、果酱等。少吃多餐。可以用姜来刺激食欲。如果体重下降明显,那么可以用要素饮食。用酸奶替代牛奶,以免腹部胀气。适当运动。 骨髓移植主要用于治疗那些疾病 骨髓移植是一种相当先进的治疗方法,主要用来治疗急慢性白血病、严重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现在更进一步尝试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骨髓的来源 骨髓移植有自体骨髓移植和异体骨髓移植之分,顾名思义,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来自患者本人,异体骨髓移植的骨髓来自捐献着。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疗效一、急性血白血病 骨髓移植较普通化疗的优越性在急性白血病得以充分体现,这种疗法可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提高。据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与IBMTR的大宗病例分析,AML在第一次缓解接受ALLo-BMT后,3年无病生存率可达50%左右;而同期化疗病人的3年无病生存率仅18-27%。BMT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 1.BMT时机选择:第一次缓解BMT疗效优于第二次缓解期。Brotint等(1988)比较AL患者第一次缓解期及第二次缓期BMT结果,发现第一次缓解期BMT后患者5年复发率为21%±11%,5年无病存活率46%±9%;第二次缓解期BMT后患者5年复发率及存活率则分别是56%及22%。IBMTR及西雅图的资料亦有类似结果。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宜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进BMT。 2.疾病本身的性质:BMT疗效与分型的关系不甚明确,似乎是AML疗效优于ALL,对于ALL患者,下列指标可以认为是高危因素:(1)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15岁,初诊时周围血白细胞>50×109/L;(2)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T细胞型或有特殊细胞遗传学改变的ALL;(4)对AM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75×109/L,或为M4,M5患者,预后差。 3.患者的年龄及一般情况:年龄越大,脏器功能越差,BMT后发生各种合并症尤其是GVHD的可能性亦越大,因此,对于45岁以上的患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谨慎,50岁以上一般不再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骨髓移植(BMT)是目前可以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手段,处于慢性期的CML患者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5年无病存活率可达60-90%。即使同处慢性期,确诊后17个月内进行BMT效果优于17个月后行BMT。患者年龄越轻,疗效越佳,移植前服用羟基脲者疗效优于服用白消安者。国内统计结果为:慢性期的CML患者接受HLA配型相同的同胞异基因骨髓移植,长期无病生存率为80%,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的CML患者,异基因疗效不如慢性期患者。三、恶性淋巴瘤:首先考虑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四、多发性骨髓瘤:以往认为MM患者不适宜进行BMT,随着支持治疗的进步及青年患者的出现,BMT治疗MM成功的病例已渐增加,据IBMTR和欧洲骨髓移植处和Ferd Hutchsin癌症研究中心资料,全世界共约150例MM患者接受骨髓移植,第一次缓解期接受BMT者3年无病存活率达69%。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BMT治疗MDS使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可接近50%,相当一部分可获根治,尤其是年轻患者早期接受BMT可获更佳疗效。六、重型再障(SAA) 是非肿瘤性疾病中接受BMT最多的疾病.若患者未输过血性行BMT,则长期存活 率可达80%.七、其他: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自体骨髓移植(ABMT)的临床疗效一、白血病一)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移植对急性白血病虽有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患者缺乏适合的供髓者及高昂的移植费用,受到较大限制。自体骨髓移植作为异基因移植的一种替代治疗,在近10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虽已积累了不少临床资料,但由于各家的报告的疗效相差较远,至今对自体骨髓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尚有争议,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例,在初次完全缓解期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的长期无白血病存活率(LFS)从不足30%到70%以上不等。有的资料说明自体骨髓移植并不改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LFS ,但也有资料证明自体骨髓移植对初次完全缓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异基因骨髓移植接近,远优于单纯化疗。类似情况也存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Lowebery等报告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初次缓解期进行非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3年无复发生存率仅35%,而意大利学者对5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初次缓解期也进行非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8年生存率高49%,与同期进行的104例异基因骨髓移植生存率(52%)无显著差别。最近Memet等报告了他们对急性白血病用化疗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前瞻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自体骨髓移植和化疗3年以上的LFS分别为55%和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分别为48%和22%。这说明移植的疗效优于单 用化疗组。Cahn等统计了111例50岁以上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初次完全缓解期间接受自体骨髓移植的疗效,其4年LFS在34%±5%;虽不如50岁以下的同类患者,但优于化疗,故主张50岁以上患者取得完全缓解后也应考虑自体骨髓移植。文献中有关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主要由于各家所治疗的患者之病情、移植前化疗情况、所用预处理方案、支持治疗条件等的不同,加之各家所治病例缺乏代表性。欧洲自体骨髓移植登记处1992年统计的疗效(见下表)因例数多,来自各个移植单位可以代表自体骨髓移植的客观疗效。该疗效比1993年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初次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5年LF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52%±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50%±5%)稍低,但第二次缓解期患者两种治疗的LFS相同。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1992年) 白血病类型 诊断时分类 移植时病情 例数 8年LFSAML 标危 CR1 692 41%±3%高危 CR1 264 44%±3%CR2 305 33%±3%ALL 标危 CR1 280 42%±3%高危 CR1 174 40%±4%CR2 357 31%±3%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预后良好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必在初次完全缓解期做自体骨髓移植,但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是在取得完全缓解后不待复发就进行自体移植为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复发,取得第二次缓解后单用化疗的长存活率很低,而自体移植骨髓移植可使1/3的患者获得长生存。有一组报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一次缓解长于4年者自体骨髓移植后3年LFS达81%,而短于2年者只有10%左右。有高复发危险的患者在移植后给以维持治疗可能有益于减少复发。至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何时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的问题,多数认为除少数化疗治疗效果较好的亚型如M3外,均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美国西雅图移植中心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次缓解期采髓冻存,一旦患者有复发迹象,立即用含白消安的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回输先前冻存的骨髓,无复发存活率(RFS)可达40%左右。获得第二次完全缓解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治愈急性白血病的前景如何?为回答这一问题,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专门统计了1979-1999年间移植后2年未复发的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LFS和复发率,结果见下表。这些资料说明,移植后2年之内不复发者,虽以后仍有少数患者复发,但大多数患者可能已被治愈。自体骨髓移植后2年未复发的前景白血病类型 移植时病情 LFS(%) 复发率(%) 最晚复发时(年)AML CR 1 77 14 6CR 2-3 84 12 5.1ALL CR1 84 15 5.3 CR2-3 79 19 4.9 上表为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统计资料(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的疗效差,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最佳选择。自体骨髓移植对恶性淋巴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故它已成为恶性淋巴瘤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法,据统计,欧洲26国在1992年内共做自体骨髓移植3399例,其中恶性淋巴瘤1394例,为各病之首。同期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的淋巴瘤只有123例。北美于1992-1993年间所做的5492例自体骨髓移植中恶性淋巴瘤(霍奇金65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417例)也多于白血病等其他病种。(一)霍奇金氏淋巴瘤(HD) 多数霍奇金病经一线常规治疗可获完全缓解以至治愈,但仍有20-50%的患者或不能取得完全缓解,或缓解后又复发。此类患者如不进行有效的救治预后极差。复发后用原一线治疗方案(如MOPP)救治其生存率一般不超过10-20%,第一次完全缓解1年以上者稍好。用放疗或非交叉耐药方案救治的疗效也有限,5年无病存活率(DFS)<10%。用一般救治方法对多次复发及耐药者疗效更差。用大剂量化疗加自体骨髓移植可显著改善长存活率。Chopra等用EAMB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预后不良的HD 155例(其中原发耐药46例,部分缓解7例,在1年内复发的52例,第二次复发37例,第三次复发者13例),结果移植相关死亡率10%,5年无进展存活(PFS)50%。Peece等对58例初次复发的HD先用普通化疗两个疗程,然后用CBV±顺铂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后中数随访2.3年,PFS为64%。复发时有全身症状、结外病或完全缓解期少于1年,此三项为预后不良因素:三项全无、有一项、两项和三项者的3年PFS分别为100%,81%,40%和0%。此外,瘤块>10cm,已经经过三线以上治疗者预后也差。为了进一步证明自体骨髓移植优于普通救治方案,英国的学者们对40例复发难治的HD进行了分组研究;20例用普通剂量EAMB救治,另20例 用大剂量BEAM加自体骨髓移植。结果3年无病存活率移植组为53%,非移植组仅10%,两组差异显著。 目前虽对初次复发的HD是否应立即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仍有争论,但Armitage等于1994年著文提出,由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复发的HD的疗效优于普通化疗,且自体骨髓移植的相关死亡率已降至10%以下,故HD一旦复发,不论其第一次完全缓解期长短均应采用大剂化疗加自体骨髓移植救治。(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对一线治疗反应不良或复发的中、高恶度NHL患者用普通治疗方案有效率虽可达20-60%,但持久缓解者少见。Gale等指出:文献中此类患者千余例,其2年存活率<5%,自体骨髓移植则可明显提高此类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疗效与移植时瘤情相关。欧洲自体骨髓移植登记处于20世纪80年代末统计了596例NHL患者移植后的DFS:移植时处于第一次完全缓解、第二次缓解、非耐药复发、耐药复发和原发耐药状态的DFS分别为67%,47%,29%,17%,18%。美国Sloan-kettering医院报告的结果与以上多中心相仿,移植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病情进展的DFS分别为70%、62%和13%。由于耐药复发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差,故目前一致认为在常规治疗只取得部分缓解或复发的NHL应及时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不要延迟到发生耐药时再做。对中、高度恶性NHL是否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问题,目前意见不完全一致。不少学者倾向于凡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NHL也应早做自体骨髓移植(ABMT)。Freedman等近来报告了有关研究。共选择Ⅲ-Ⅳ期弥漫性中、高恶度B细胞NHL,经诱导化疗后16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用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预处理,结果无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后不再治疗,21例获长期完全缓解,3例原部位复发,2例在缓 解期死亡。28个月时 DFS高达85%。作者认为,将自体骨髓移植作为有高危复发的NHL,在取得完全缓解后的巩固治疗,能明显提高此类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西班牙淋巴瘤协作组报告46例NHL在初次完全缓解期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后,8年DFS达75%,复发率仅15%。处于初次完全缓解期的的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故移植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晚期患者,又因瘤细胞尚未耐药,移植后的复发率也就低了。中、高度恶度NHL的预后不良因素有瘤块>10cm、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第二次以上缓解、耐药等,而组织类型无显著意义。 低恶度NHL多数病程长达7-10年,故少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但如果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期短于1年,其中位生存期只注2.4年,向中、高恶度转化者其预后更差。已有学者开始探索用自体骨髓治疗预后不良的低恶度NHL,但病例较少,目前尚难评价其疗效。三、多发性骨髓瘤 用一般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率50%左右,但完全缓解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3年左右。异基因骨髓移植虽能治愈该病,但因该病发病时年龄已高,能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注患者很少。McElwain等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大剂量美法伦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可是由于骨髓抑制期长,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之后他们采用了自体骨髓移植,即先给患者用VAMP((长春新碱、多柔比星、甲泼尼龙)治疗数个疗程,以减少骨髓瘤细胞。50例中有28例经上述治疗后,骨髓中瘤细胞减至30%以下(24例<10%,4例10-20%)时,采髓保存,再以美法伦200mg/m2预处理。结果移植后完全缓解率达84%。Barlogie等最近复习了包括他们自己工作在内的近期有关文献,在57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自体骨髓移植389例。用环磷酰胺或美法伦140mg/m2加全身照射者移植后完全缓解率25-35%,用美法伦200mg/m2预处理册完全缓解率达70%左右。在第一次移植后6-12个月以内,再做一次移植,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造血恢复快的优点。有人第一次移植用美法伦200mg/m2,第二次移植用美法伦140mg/m2加全身照射10Gy。15例中11例得到持续完全缓解,5例用PCR检测克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以检测有无微小残留病,结果4例在第一次移植后33个月仍为阴性。该结果令鼓舞,值得进一步研究。四、非造血系统肿瘤 对化疗或放疗敏感的实体瘤可望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大幅度提高剂量,从而改善那些常规治疗预后不佳患者的生存情况。近年来,不少肿瘤治疗单位对复发、难治的某些实体瘤开展了自体骨髓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据美洲自体血及骨髓登记处到的报告,在1992-1993年共有5496例自体移植,其中实体瘤2492例。在各类肿瘤中,乳腺癌最多,共1938例,其次依次为神经母细胞瘤、睾丸癌卵、卵巢癌、脑瘤等。 用常规方法治疗IV期及复发难治性乳腺癌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探索大剂量化疗加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此类患者。Antman和Gale在20世纪80年代末总结了326例IV 期乳腺癌自体骨髓移植效果,经大剂量烷化剂加或不加放射治疗IV期难治性乳腺癌,有效率提高到41-75%,完全缓解率仅11-15%,且有效期短。把自体骨髓移植作为IV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有效率78%,完全缓解率高达56%,但持续缓解率只有16%,如果IV期乳腺癌先给数个疗程诱导化疗治疗,然后再移植,则有效率高达90%,完全缓解率71%,最近Peters 报告518例有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经自体骨髓移植后3年生存率79%,3年无病存活率71%,该疗效优于标准剂量化疗。虽然由于缺乏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尚有不同意见,但目前多数主张:凡有不良预后因素(如原发病灶>10cm、转移淋巴结>10个、炎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等)的乳癌,应在常规减瘤治疗后进行大剂量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或骨髓)移植以提高根治率。 成神经细胞瘤多见于儿童。欧洲协作组在过去15年共做自体骨髓移植700余例。550例1岁以上的IV期成神经细胞瘤,患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做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后,2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达到52%和29%,优于一般治疗(<10%)。一、急性血白血病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三、恶性淋巴瘤:四、多发性骨髓瘤: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六、重型再障(SAA)七、其他:一、白血病二、恶性淋巴瘤 骨髓移植违背生理自然规律 骨髓移植为近代国际正统医学创导的先进疗法,但疗效却极差,这种疗法,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的,因为生命不仅有其身,更有超肉体、超物质的心和灵。 生命是一个小天地,是大宇宙的「全身胚」;生理渊源於生命的源起和亿万年来的进化过程,它和大自然界息息相关,遵循著宇宙万有的因果自然规律。 因之,生命的奥秘是超机器的,不是任何「宏观」和「微观」的科研成果所能主宰,不能把治病作为机械的修理装卸,不能把辨证施治按建筑工程那样设计核算。 摧毁了生命的免疫力 骨髓移植的最大错误是在移植过程中,摧毁了生命的免疫力和自力生存的功能,使它无能发挥「排异」作用,而移植得以成功。但是,免疫力是生命赖以自卫生存的重要因素,赖以发育成长的基本支柱,免疫力的摧毁,等於树木之根已断,任何生命都无法正常的生活下去。 配型困难 骨髓移植还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适用於移植的骨髓类型供源极少,因为要找到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同的骨髓供应者十分困难。 据统计,在广大群众中仅占十万分之二左右,即十万人中约有二人;而且即使找到配型相同之人,也常因顾虑抽髓后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不愿供应。 自体骨髓移植也是舍本逐末 医学界又创导「自体骨髓移植」,可不受供体来源的限制,但这种疗法不仅是舍本逐末,而且严重违背生理规律。 因为患者的骨髓本是一种病灶,所谓幼稚细胞乃是患者整体病的局部现象,是一种症状,并非病源及病源体,纵使对残留的幼稚细胞作了清理,而患者的整体并未因之改善,所采取的骨髓乃是一些毫无生机的组织,何有根治此症的功能? 成功率极低,费用极高 近年我接触了不少位的骨髓移植患者,他们受尽了残酷的苦痛,有的移植失败而牺牲,有的灰心失望而自杀,有的虽然移植成功,但不久又复发无救。 而移植费用却高得惊人,在中国大陆,每一病例需医疗费二、三十万人民币。 副作用太大,后患无穷 骨髓移植还有很多不良副作用未为医界、病人、家属及一些社会人士所正确了解,谨提示概要供参考。 患者之整体变型、变质、变态,失去正常、自然的健康美。 缩短生命周期,这一点为医学界所忽略,甚至可以说是盲然不知。假如一个人的生、长、衰、老的生命周期平均是八十岁,当他在二十岁时,还应当存有六十年的寿限,他若患了白血病,以化疗及骨髓移植的霸道疗法,纵使缓解存活,用了很多强壮剂蛋白质、激素、鲜血……,外面看来很壮实,但他的生命周期却大大的缩短,所存余的六十年生命资源,给他数年内耗尽了,也即是早熟、早衰、萎缩、老化而活不了多少年。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态,必须引起有关当局的重视。 丧失生命意义:化疗或髓植后,免疫力被摧毁,丧失了自力生存的功能,医生为了预防感染,尽量与外界隔离,甚至置于无菌室中,经常消毒、验血、抽髓,以及各种检查化验,经常输注营养、强壮剂、消炎剂……以维持生命,这样,表面上是予以先进的设备及科学的治疗,而实际上是剥夺了大自然界赋与每个人的能量,疏远了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精神上的慰藉。 倘若长期在这痛苦无情形同俘虏、囚犯似的存活,这将完全丧失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意义。 综上所述,可知骨髓移植虽为国际医学界最先进的疗法,甚至标榜为白血病的根治法,而实际上却是最残酷的霸道疗法,这将为国际医药史上留下最创痛的一页!
2023-08-04 20:41:581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马达是一种利用流体压力产生旋转动力的机械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液体不可压缩性和牛顿第二定律。液压马达由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构成,液体从定子流入转子,在旋转过程中,液体被强制排出转子,从而产生扭矩和旋转力。其工作流程如下:液体进入液压马达的进口,并被引导到转子内部。在液体进入转子的同时,转子开始旋转。随着液体流经转子,液体被强制排出转子,并流回系统中。由于液体不可压缩,当液体流出转子时,将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转化为扭矩和旋转力,使液压马达输出旋转动力。转子通过输出轴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外部负载。液压马达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和飞机等领域。液压马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场合中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动力来源。液压马达的型号大全液压马达的型号通常根据其结构和性能特点来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液压马达型号:齿轮式液压马达:如GM系列、BMM系列、OMS系列、BM2系列等;摆线式液压马达:如OMT系列、OMV系列、MS系列等;活塞式液压马达:如A2FM系列、A6VM系列、A7VO系列等;转子式液压马达:如TB系列、TJ系列、TC系列等;转子叶片式液压马达:如TP系列、TPL系列、TCB系列等;液压轮马达:如BG系列、BGM系列、WG系列等;摆臂式液压马达:如HMB系列、HMH系列、HMT系列等;液压齿条马达:如STF系列、STH系列、STM系列等。这些型号的液压马达在应用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工作条件来选择。同时,不同品牌的液压马达也会有不同的型号,具体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宁波杰士特液压十八年研发制造实体 非标定制 液压马达 减速机总成 液压绞车插图注释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关注网站:nbjst.com.cn
2023-08-04 20:41:541

什么是UGC?

众所周知,内容生产模式分为PGC与UGC,分别是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和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当然还有PUGC:在专业指导下的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例如抖音有一个模版视频,大家模仿这个视频进行表演。 PGC,通过雇了一批员工或付费请了一群专栏作家来生产内容,这样的内容质量比较高,内容的方向也容易控制,提供给用户比较优质的内容,诸如早期的三大门户网站,但是随着内容的爆炸,运营成本增加,并且内容生产有限,难以做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 而UGC,让用户自发地生产内容,官方再做审核和甄别优质内容,这样的内容参差不齐,内容大量的时候审核成本会很高,同时用户自发运营,方向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诸如快手,用户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气质。但是由于内容足够大,可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个性化推荐算法也有了海量的内容基础,当然运营起一个UGC模式是非常困难的,如何鼓励用户生产内容,设计生产通路,任重道远。 UGC的主体 UGC的主体,是一般用户,即某平台的一般用户创造的内容。概念源自于互联网社交平台,体现了用户和平台之间的一种关系。平台提供功能,一般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传播自己的UGC给其他用户看。平台通过给予话语权、平台功能,让一般用户能够自主创造内容,增加平台的活跃度,平台从而越做越大,吸引更多的用户。 以UGC为内容生产机制的平台 依据这个内容生产机制,涌现出了非常多为人熟知的网络平台。 比如好友社交网络的Facebook、微信朋友圈,用户可以更改状态、发表日志、发布照片、分享视频等,从而了解好友动态。 比如视频分享网络的bilibili、抖音、YouTube等,这类网站以视频的上传和分享为中心,它也存在好友关系,但相对于好友网络,这种关系很弱,更多地是通过共同喜好而结合。 比如知识分享网络的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维基百科等,这类网站是为了普及网友的知识和为网友解决疑问。 比如社区论坛,如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知乎等,这类网站的用户往往因共同的话题而聚集在一起。 比如微博,如Twitter、新浪微博等,每一个应用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第一现场的发布者。 UGC发展史 可以从上图中看出,从2004年的论坛的出现,到2010年的移动应用APP社区,经过6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在载体和内容上的变化如下: UGC载体变化:从PC、移动APP; UGC内容变化:图文、视频、短视频、直播; UGC三要素 我们把任意一个UGC社区进行拆解,会发现其实它的构成有三个非常重要、核心的要素:用户、内容和载体。 用户 就是符合社区调性的用户,也是UGC社区定位的用户群体。定位为社区目标人群画像,就是从你的目标用户群身上找共同的一些特征,如年龄,爱好,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经济收入等!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快速的、有目的地去找到他们,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他们的诉求,引导用户消费社区内容。 内容 符合社区调性的内容,是UGC社区生产的主要资源,此资源是链接内容生产者、平台、平台消费者的媒介。内容的多少、更新的快慢、质量的高低等因素,完全影响和左右着平台内容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活跃程度,因此如何激励生产者生产优质内容、引导用户消费高质量资源是平台需要非常重视的运营手段。 创作工具和使用体验 UGC为用户生成内容 网易音乐就是充分利用了用户生成内容,造成了现象级营销现象。每一个文案都来自于你的用户,共情较高。
2023-08-04 20:41:531

supernatural第八季第15集那个男的是谁?

克里斯蒂安·白求恩·坎贝尔(Christian Bethune Campbell),加拿大电影演员,在《天雷勾动地火》这一影片中走红。2013年在邪恶力量第八季15集中饰演James Frampton 。
2023-08-04 20:41:532

society前面用加the吗

指代【社会】,一般不加冠词。表示【团体】,可以根据需要加冠词。
2023-08-04 20:4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