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风物长宜放眼量什么意思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

2023-08-09 12:54:05
TAG: 放眼
共1条回复
max笔记

1、风物长宜放眼量释义: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

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近代诗人毛泽东于1949年4月19日所写的一首诗。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相关推荐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如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13:064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如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词句注释:①饮茶粤海:指柳xx和毛xx于1925年至1926年间在广州的交往。粤海:广州。②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xx索讨诗作,毛xx书《沁园春·雪》以赠。渝州:重庆。③叶正黄:秋天。④牢骚:1949年3月28日夜柳xx作《感事呈毛xx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见附诗。⑤长:通“常”。⑥放眼:放宽眼界。⑦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⑧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作品赏析:这首诗是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之作。毛xx的和诗针对原诗作者刘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愈下的状况,借唱和的方式叙旧谈心,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首联两句回忆同柳亚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见,表明彼此并非初交。
2023-08-06 19:13:481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近代诗人、思想家 、政治家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意思是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该诗是近代毛泽东于1949年所作,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创作背景 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 柳亚子在《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一诗中表露出一些消极的思想感情。他自视极高,认为自己很有才能,自比驳倒了善讲《易经》的五鹿充宗的汉代大学者朱云,但由于柳先生有那些患得患失的知识分子的通病,想追求上等待遇,要求出入有小车,所以当个人的要求和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便像战国时代投靠孟尝君而未被重用的冯谖那样弹着剑柄发牢骚。毛泽东在这一层首先针对柳先生这方面的表现,劝告他不要发牢骚,指出牢骚过多会影响健康。“防肠断”一语双关,即指要防止身体健康受损,又指防止政治上产生不良后果。接着指出应该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周围的种种客观事物,不要眼光短浅,要大度一些,眼界宽些、远些,不要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应当以国事为重。这两句的劝说,对柳先生的消极思想,可算是对症的苦口良药。这里是诗眼,是全诗的主题所在,措辞委婉,但道理却十分深刻。
2023-08-06 19:14:031

“风物长宜放眼量”怎么读?

目光看远一些
2023-08-06 19:14:142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何处?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闻说:听说。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缘:因为。创作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23-08-06 19:14:362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什么意思?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虽然有现实的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做人、看事要有长远眼光,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不要只顾眼前,眼光放长远一些。“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分别出自两首诗句,上句来自来自宋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诗《登飞来峰》;下句来自于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14:491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及意思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及意思是什么原诗: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译文: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表达了对柳亚子等倾向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首联两句回忆同柳亚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见,表明彼此并非初交。颔联点到正题,对柳亚子说明读到他的诗了,也仍然是忆旧。只是首联是回忆两人的交往,颔联是回忆自己的行踪。联系起来看说明在革命战火斗争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但在31后重到北京的时候,朋友又相见了,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诗篇。
2023-08-06 19:15:07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什么意思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 原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线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要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辨证的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牢骚”,社会上的“浊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2023-08-06 19:15:415

风物长宜放眼量怎么解释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其释义为: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问题。风物长宜放眼量出处为《赠柳亚子先生》原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者】毛泽东饮茶粤海未以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词句注释:①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1925年至1926年间在广州的交往。粤海:广州。②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渝州:重庆。③叶正黄:秋天。④牢骚:1949年3月28日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见附诗。⑤长:通“常”⑥放眼:放宽眼界。⑦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⑧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白话译文: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仍然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线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要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辨证的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牢骚”,社会上的“浊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2023-08-06 19:16:09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原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线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要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辨证的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牢骚”,社会上的“浊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2023-08-06 19:16:192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表达的意思是不要被眼前的浮云遮住了远处的事物,做事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2023-08-06 19:16:374

风物长宜放眼量

牢骚太盛防断肠, 风物长宜放眼量。凡事看远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看到未来,看到快乐。 做事要做好眼前的事,可眼光却要向远处看。 让自己乐观!
2023-08-06 19:16:573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牢骚过多影响身心健康,要大度一些,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眼光放长远一些。【出处】: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为:《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赏析】: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全诗有意淡化了二人间三次交往的政治内容,而强调友人间的文化层面,从而使这首诗带有较浓的人情味,深深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诗歌背景】: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全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17:221

风物长宜放眼量什么意思?

原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线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要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辨证的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牢骚”,社会上的“浊事”。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我也很喜欢这两句,与君共勉!
2023-08-06 19:17:381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何处?

这上下两句是拼在一起的,并非原句. 上半句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半句出自毛泽东写了《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表达的意思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凡是不要只顾眼前,从大局考虑.应该把眼界放开一点,向远处、大处看,从整体利益着眼.
2023-08-06 19:17:54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宽眼界去衡量。出处:毛泽东〔近现代〕《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译文:我们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您向我索诗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宽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边钓鱼。扩展资料:赏析:颔联点到正题,对柳亚子说明读到他的诗了,也仍然是忆旧。只是首联是回忆两人的交往,颔联是回忆自己的行踪。联系起来看说明在革命战火斗争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但在31后重到北京的时候,朋友又相见了,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诗篇。柳亚子原诗里“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是对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写这些表明他对革命有功,而认为党和国家遗忘了他的贡献。毛泽东在诗中同他做一番叙旧,就暗示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他过去同情革命、赞助革命的经历。
2023-08-06 19:18:04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2 yin
2023-08-06 19:18:34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谁写的?

不是我
2023-08-06 19:18:51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量 读哪个音

就是不要太小心眼的意思。量,去声
2023-08-06 19:19:084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牢骚太过于强烈,就要当心堤防肠断,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2023-08-06 19:19:371

“风物长宜放眼量”怎么读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之颈联解释:应该把眼界放开一点,向远处、大处看。所以应该是读chang,正确的句子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2023-08-06 19:19:46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生涯规划的角度如何理解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生涯规划的角度理解首先要有更大的视野。
2023-08-06 19:19:543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对联

上联:落红何须随春逝(仄平仄仄平平仄)下联:风物长宜放眼量(平仄平平仄仄平)
2023-08-06 19:20:041

风物长宜放眼量怎么读

量是二声,长通“常”
2023-08-06 19:20:121

牢骚太盛防肠断的下一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的下一句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这句诗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要大度一些,眼界宽些、远些,不要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内容为: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huán)旧国,落花时节读华(huá)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cháng)宜放眼量(liánɡ)。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20:211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对于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它的意思是指事情的成败得失,惹人烦恼,但同时,更表明了博大的胸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2023-08-06 19:21:232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词是我是在2009年还没毕业时去北京参加培训,其中有一堂课的题目,就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意思是要眼光长远,拉长时间去看待事物。当然,当时这堂课谈的是我们行业前景。 但是我牢牢地记住了一句话,时不时遇见一些问题时,心里就会自然而然默念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让我感觉有生命力,去到未来看今天,大概很多事情都不过如此。 前几天因为工作上的原因,需要整理一些过去参加的学习培训。一点点的记录本来学习过的课程,发现那些课程即便放到今天,依然很有用。 自己还是幸运的。 虽然入行时,行业已在最有生命力也最野蛮生长的末端。 但是我入行接受的培训现在看来是巅峰了。 开始在广州的培训,七天封闭,所有授课老师都是全国各地,大部分北京的讲师飞过来,即便不是,也是广东最好的讲师。 我学到多少不重要,而是这次培训的认真严谨,专业有效程度可以说是业界罕有,这直接就拉高了我对培训的阈值,对专业的敬畏,对高品质培训的向往;也让我自己好的培训的模样。 它对我最直接的影响是,见过了好的培训,见过好的培训怎么影响人后,自己在后来的培训中始终勤恳,认真,坚持向那样的培训质量靠拢。 它就像一个风向标,我见识过,我的标准就下不来了。 后来转入内勤,开始在培训岗。我又遇上了当时公司对培训最重视的末端。 在业务单位的培训是很尴尬的。大家都觉得你们的培训没啥用,又不能马上出业绩,同时还占用时间。但是坐下来细想,又会觉得培训必要,所以大家都说重视,但是实际上并不一定。 而我当时转培训时,老东家恰逢在全国大力推新的培育体系,从全国,全省,全市对培训条线扎实地做培训理念的植入,授课技巧的提升,带班水平如何提高,沟通辅导如何做。 这个过程几乎把我对培训体系的概念就落地生根了。培训思维,培训逻辑,培训技能开始逐步被我掌握。 我也是到今天才发现,这些思维逻辑技能,一直影响着我到今天。 而几乎同时,老东家人资开始了一轮非常体系化的员工培育轮训。 如果说我在培训线做的事情,主要和自己行业有关,销售有关。 那这个人资做的体系化培训则是人的认知,具体工作逻辑,认知,职场沟通,表达有关。 它当时是从员工,管理,中层,高层分层次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 每个员工都需要参加,反正人资每个月开班,不参加就通报。 这套课程很多人不太愿意参加的。因为很专业的课程。 但是我很乐意。其实并不是当年的我就知道这些课程有多有用了,而是我喜欢培训,我就喜欢去听别人讲课。 但是我现在知道那些课多有用。恨不得时光倒流回去好好学,好好用。 全是思维类,致用类课程,职场思维,个人成长思维升级都是极有用的。 我很荣幸,赶上了。后来各种原因,老东家这培训也慢慢没有执行了。 当然现在应该还有其他很厉害的东西,只不过我离开了不知道。 我只是突然发现,我每次都刚好,虽然没有赶上最好时候,却也踏上了末班车,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个人成长的最基础部分。 没有职场负能量,在工作中积极沟通认真负责,乐于承担,也不做怂人。有职业目标,也有职业情怀,有自我升级,也有公司平台。 这都和当年自己接受到有价值的学习培训有关。 今天还和朋友聊天。她发了一个35岁被辞退的故事。 又聊起来了一些彼此看法。 她出去创业,现在蛮好,但是看这种故事难免也会有风雨来临孤舟漂流之感; 而我本来一直对35岁有敬畏,所以也蛮感慨。 我说前两年我还很有冲劲,觉得好好扎实精耕培训,过几年专职做培训。但现在不这么想了,心态求稳,但是不会放弃精耕。 然后我们同时说出了刚刚那句话:风宜长物放眼量。 不管现在如何,未来市场走向,自己在这种时代里的流向,自己始终该做的还是当下手中的事。 像当年一样,也很迷茫很困顿,经常握着只有几千块工资的卡,觉得不值得。但是依然认真去参加每一个能参加的培训,讲每一堂能讲的课,看每一本想看的书,当时不觉得,现在回过头才发现,不仅踩中了最好的时候,也获得了最好的成长。 就像前几天工作中有个职称。虽然和薪酬没有半毛钱关系,我还是去认真填申报表。看到同事没填,还劝她填。 说多有用,多有意义也没有,至少现在是不知道。 但是,既然可以,申请又何妨。 有些事,不要忙乱,拉长时间去做,等时间告诉自己答案也许是正解。 我们唯一能做的吃饱睡好,将身体养好。 后半段拼身体素质的时候来了。
2023-08-06 19:21:421

毛主席的牢骚满腹防肠断、丰物长宜放眼量、全文、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21:492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诗句出自哪里?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 原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线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要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辨证的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牢骚”,社会上的“浊事”。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2023-08-06 19:22:002

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意思:用更为宽广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世间万物。“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扩展资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近代诗人毛泽东于1949年4月19日所写的一首诗。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文学赏析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表达了对柳亚子等倾向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首联两句回忆同柳亚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见,表明彼此并非初交。颔联点到正题,对柳亚子说明读到他的诗了,也仍然是忆旧。只是首联是回忆两人的交往,颔联是回忆自己的行踪。联系起来看说明在革命战火斗争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但在31后重到北京的时候,朋友又相见了,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诗篇。柳亚子原诗里“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是对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写这些表明他对革命有功,而认为党和国家遗忘了他的贡献。毛泽东在诗中同他做一番叙旧,就暗示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他过去同情革命、赞助革命的经历。颈联是全诗的主旨,是针对柳亚子来诗所表现的思想情绪进行正面的批评和规劝。诗人说,应该放开眼界,从远处,大处着眼,也就是从未来从全局着眼,胸襟开阔,保持健康的心态。尾联劝柳亚子留在北京,不要回家,实际上是劝他不要消极隐居遁世,并且安排柳亚子居住到颐和园,就在昆明湖边,使他认识到党对他是照顾周到,优待有加的。参考资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百度百科
2023-08-06 19:22:07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后两句是、、、、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出自毛主席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如下: 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22:241

风宜长物放眼量怎么解释?

应该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风物指“万事万物”,长指“长时间”宜“应该”的意思,放眼指“放开眼量,扩大视野”的意思,量就是“打量、估量、衡量”的意思。《七律u2022和柳亚子先生》原文及注释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译文:我们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您向我索诗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宽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边钓鱼。
2023-08-06 19:22:411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

01. 有人说了这么一个现象:如果你站在二楼往下看,很容易就能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如果你站在二十层高楼上,则更容易看到良辰美景、风光无限。 站位不同,眼界不一,格局也会天壤之别。所以,每当有年轻的读者朋友来向我倾诉,他们被生活中、单位里那些锱铢必较的小事烦恼时,我都会劝他们把这件事放到更长远的时间和更宽广的人生维度里去看。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 02.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当一个人不再拘泥于眼前的方寸得失,愿意共赢,甚至让利于人的时候,他的大格局就会在无形中为他聚拢资源和人气。 朋友交往,处处算计、斤斤计较的人,就不会有长久的友谊、良好的关系。 “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格局小了,视野、抉择都会受拘。只有放大格局,才不会为小事牵绊、迷乱。 03. 一个人的格局,就是他为人处世的眼光、见识、气度与胸怀。 格局,于范仲淹而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李白来说,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格局,在洪应明眼里,是“宠荣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在吴承恩笔下,是“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个人的格局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04. 放大格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长见识,在纠结、计较时多一份自警与自醒。遇事往高处站、远处看,人生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过不去的山。格局越大,道路越宽。文节选自 安芮娴
2023-08-06 19:22:541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全诗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全诗是: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023-08-06 19:23:151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及意思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近代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原句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用更为宽广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世间万物,放开眼界去衡量,要开阔视野,要着眼大局。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译文: 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 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 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 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 风物长宜放眼量创作背景 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 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2023-08-06 19:23:301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是什么?

全诗是: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白话译文: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牢骚太多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
2023-08-06 19:23:381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出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译文: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全诗有意淡化了二人间三次交往的政治内容,而强调友人间的文化层面,从而使这首诗带有较浓的人情味,深深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
2023-08-06 19:23:55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整句的意思

就是劝诫人要心胸宽广
2023-08-06 19:24:188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及意思是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全诗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译文: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该诗于1949年所作,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注释: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1925年至1926年间在广州的交往。粤海:广州。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渝州:重庆。叶正黄:秋天。牢骚:1949年3月28日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见附诗。长:通“常”。放眼:放宽眼察丛界。
2023-08-06 19:24:351

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及赏析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用更为宽广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世间万物。出自(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作者: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白话译文: 我们初次相识,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再次会晤,您向我索诗,那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 我从第一次来北平,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 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 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赏析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u2022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
2023-08-06 19:25:001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宽眼界去衡量。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原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译文:我们在广州品茗畅谈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怀,在重庆您向我索诗时正是秋天草木枯黄的时节。历经三十一年的风雨战斗,又回到这旧都,在这落花缤纷的暮春时节有幸读到了您华美的诗篇。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宽眼界去衡量。不要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这里观赏游鱼要远胜于富春江边钓鱼。扩展资料: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2023-08-06 19:25:081

风物长宜放眼量什么意思

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眼光要放得远一点,不要盯着鼻尖。
2023-08-06 19:25:298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让浮云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寓意要有远大的理想,凡是不要只顾眼前,从大局考虑。第二句话是语出毛泽东写过一首诗:《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看这诗的名字也知道啦,是写给友人的,所以第二句的意思就是晓喻自己要站得高看得远,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2023-08-06 19:26:243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何处?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近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023-08-06 19:27:031

“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摘自“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前句意思:不要经常为鸡毛小事斤斤计较,满腹戾气。后句意思:做人应该胸怀宽广,眼光长远,有战略眼光合在一起意思就是,不要苟且眼前得失,人生路还很长,现在努力,着手未来,成败且拭目以待,表达了作者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心态。放在当时来看,应该是作者所处身边烦心事多,但心境清明,知道自己该干嘛。
2023-08-06 19:27:206

“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2023-08-06 19:28:043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解释的太牵强附会!
2023-08-06 19:28:379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天有下雨与日出,人生高峰与低谷,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天气总有下雨和日出,人生当然也会有高峰和低谷,不要被浮云遮住了眺望的眼睛,放眼望去也有大好景色.第三句出自《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最后一句话出自毛泽东:《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2023-08-06 19:29:482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什么意思?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不要被眼前的浮云遮住了远处的事物,做事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2023-08-06 19:30:042

“风物长宜放眼量”怎么读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量”读liáng(阳平),意思是“对于各种事物,常常应该放开眼界去观察和思考”
2023-08-06 19:3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