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现代教学原则有哪些

2023-08-12 19:08:38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含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2)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1)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2)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1)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1)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6.巩固性原则

(1)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发展性原则

(1)含义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关推荐

教学原则有哪些?

常见的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原则:即针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的组织、编码和加工等方面。2.启发式原则:即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原则:即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与情感认同。4.适应性原则:即注重教学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5.方法原则:即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6.评价原则:即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和有效的评价,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反馈和指导。总之,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应当遵循和贯彻的原则和规范。
2023-08-08 03:59:292

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
2023-08-08 03:59:442

教学原则有哪些?

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选择4、启发性选择5、循序渐进选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巩固性选择8、量力性选择
2023-08-08 04:01:092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的四大规律:间接性规律、发展性规律、双边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八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八大教学原则的含义: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指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道德品质。此原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教学规律。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3、直观性原则。指教师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此原则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如恰当的选择直观学习对象,能够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比如在上地理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楚明了学懂地理知识,经常采用地球仪、地图进行教学。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规律。5、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6、巩固性原则。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带领学生准确无误的呈现知识点,其实指的就是多多复习。7、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含义有相同之处。8、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2023-08-08 04:01:321

教学原则是什么

教学原则如下:1、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2、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同于教学原理。这种反映不是对教学客观规律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深刻程度,从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第二,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第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意义:1、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它必然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2、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径的总的说明。”3、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2023-08-08 04:01:491

教学原则有哪些?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2)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2)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1)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2)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023-08-08 04:02:461

教学原则有哪些呢?

一、直观性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二、启发性原则(对应:双边性规律,即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规律)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三、巩固性原则(名言俗语,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四、循序渐进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规律)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过程。五、因材施教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个别差异性)中学生个体之间往往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
2023-08-08 04:03:031

十大教学原则

十大教学原则如下:一、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互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三、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组织将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四、强调知识的联系和应用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七、注重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进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八、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九、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十、关注教育的社会责任教育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023-08-08 04:03:181

教学原则有哪些

  关于老师在教学中的原则   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分类以及运用的注意注意事项在讲解时要突出。   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学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讲解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 方法 ,进行差异性的 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扩展资料:   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它必然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径的总的说明。”   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 儿童 存在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学习成绩以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所需要了解的。   2.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   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学以所有正常儿童可以达到的程度为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去普遍地增加难度和深度。良好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3.面向每一个学生。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必须接受的,完成小学教育是中国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不能够要求儿童适应教育,而是要使教育适应儿童。
2023-08-08 04:03:461

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尝试教学法基本原则:  尝试指导原则 准备铺垫原则  即时矫正原则 合作互助原则  问题新颖原则 民主和谐原则 尝试教学法达到尝试成功的主要因素: 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 课本的示范作用 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2023-08-08 04:04:075

教育教学原则有哪些

问题一:教学原则包括哪些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2)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2)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1)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2)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1)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启发性原则看似强 *** 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2)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④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1)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攻、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1)含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2)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1)含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问题二:教学原则有哪些 现阶段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3)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8)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问题三: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含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2)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1)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2)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1)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 *** 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1)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6.巩固性原则 (1)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发展性原则 (1)含义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问题四: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一)直观性原则 定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儿童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2.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 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地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二)启发性原则 定义: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启发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因此,启发应当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又是他们通过自觉积极的思考能够得到基本正确结果的问题来进行。简单的事实和记忆性的知识,即使顺利地“启发”出结果,价值也是有限的。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启发只有在切合学生实际时才可能避免盲目性,只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才 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真理代言人和学术权威,学生很难真正做到自由地、充分地提问和思考。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将自己当做人格上与之完全平等的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才可能真正地调动起来。 (三)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各门课程的内在逻辑系统的反映,并且建立在小学生发展一般规律之上,各种教材是以此为依据......>> 问题五:教师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问题六:《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 《学记》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官学与私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以及师生关系等, 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其中, 对教育教学原则的阐述, 对现代教育仍有继承和借鉴的意义。 1 教学相长的原则 “教学相长”这句话, 最早见于《学记》, 其中写道:“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意思是说: 虽有好的鱼肉, 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有好的道理, 不学不知道它的精深。所以, 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通过施教才知道自己的贫乏。知道不足, 才能反躬自省; 知道贫乏, 才能自强不息。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和学各半”,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3 ]。 孔子说:“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不如今世?”(《论语u30fb子罕》) , 又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u30fb卫灵公》)。荀子也说:“非我而当者, 吾师也; 是我而当者骇 吾友也; 阿谀我者, 吾贼也”, 他还提出“青,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认为教师不仅应该而且可以向后辈和学生学习[ 4 ]。《学记》中教学相长的思想强 *** 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 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 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 教学相长的原则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 失去任何一方, 教学过程就不复存在。教师应该认识到,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积极思考。同时, 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 也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之间应发扬教学民主、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2 启发诱导的原则 《学记》继承和发扬了《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u30fb子罕》)、“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论语u30fb述而》) 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机械灌输的现象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学记》指出, 教学之所以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是由于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呻其占毕, 多其讯, 言及于教, 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那种做法只能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对学习产生困惑。基于此,《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 即晓喻, 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君子的教学, 重在启发诱导。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为达到“和易以思”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即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简约而透彻、精辟而得体, 虽多用譬喻但意思要明确。《学记》启发诱导原则的心理基础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继其志”、“强力而不反”, 都是强调......>> 问题七:学校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个体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教师个人化的经验。事实证明,只有促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有效促进成长。 2、情趣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尽量新颖、生动,充满诱惑力并富有情趣性,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诱发学生的质疑和创新意识。 3、多感官参与原则。 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融多种感受于一体,使学生感 悟得越深刻,有可能产生更赋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作品。 4、互动性原则。 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强 *** 师的学习。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去认识事物,学 生又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提出新问题,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又创设情 境,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边学习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在教 学 *** 同获得发展。 5、实践性原则。 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场域,是个性化发展的载体。它在实践中产生,也在实践 中发展。建构着学习者主体的、个性化发展的精神世界。 6、创造性原则。 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鼓励学生有继续提高 的勇气。 7、开放性原则。 教学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 材规范中、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而是开放的,要从单学科延伸到 多学科,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问题八:《学记》中提出哪些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所谓原则,就是说话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5)《学记》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一、 教学相长的原则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学记》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及原则,这是它对教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教 学相长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本义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通过教发现自己的困惑.正 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引《尚书u30fb兑命》说“学学半”.(7)但以后有的人在注释“教学相长”时作了引申,将其 视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并将其也作为《学记》所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法,它 是我国古代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我们民族教育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即在现代世界教育论著中亦属罕见”.(8)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仍起积极的指导作 用. 二、 预防性原则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的提出是针对大学教育的.一般的 说, 教师教育学生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品德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 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纠正不好的道德品质.但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好的道德品质一经形成,或积习已深,克服纠正就会格格不入,倍感困难.就象《学记》所说 的:“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调查工作,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以便作到防患于未然,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现在,预防性原则已被 各行各业广泛采用. 三、《学记》主张及时施教. “当其可之谓时”,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从教师教的方面说,抓 住一切施教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的欲望、动机.当他们心求通,口欲言,急切需求知、排疑、解惑时,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及时施教, 这就抓住了可告之机,如孟子说的“时雨化之”;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一是学生按年龄特征接受教育.就是学生在什么年龄阶段应该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不能错 过应该受教学习的时机,这就是适时受教.如清人孙希旦解释说:“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时之谓也”.(9)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 涉及到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在现代,不少教育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他们 认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的最佳内容不同,错过以后接受的速度就慢了.所以,他们也主张及时施教. 四、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总结了孔孟的循 序渐进思想,提出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敬孙”,反对“杂施而不孙”,“及于数进”等教学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主张“先其易 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渐进,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学记》对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两个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总结.一是指教的对象学生,要按照学生年龄的顺序,而教之以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 进行了阐述.而学生的学,具体一切过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循序渐进原则就是要求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知识、学生和教学三方面的顺序和客观规律. 五......>> 问题九:中国现代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中国现代教学的原则有 1 )教学整体性原则它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 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2)启发创造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 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 4)有序性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开展和进行,以期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师生协同原则。这一教学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积累与熟练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 (8)反馈调节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9)教学最优化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调控,实施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3]
2023-08-08 04:04:291

教学有哪八大原则

教学的基本原则:一、直观性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二、启发性原则(对应:双边性规律,即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规律)三、巩固性原则(名言俗语,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四、循序渐进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规律)五、因材施教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个别差异性)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规律)八、量力性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扩展资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意义:1.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它必然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2.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径的总的说明。”3.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原则
2023-08-08 04:04:372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2)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2)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1)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2)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1)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2)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④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1)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1)含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2)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1)含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023-08-08 04:04:531

教学的四大规律八大原则是什么?

教学的四大规律八大原则是,四大规律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八大原则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四大规律基本要素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必然性。教学规律是制订教学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简捷律。教学必须以间接知识为主,使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简捷地获得较完全的知识。使学生避免重复前人的错误和曲折,最有效地掌握知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攀登新的科学高峰。育人律。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所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总是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意志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品德和思想教育。发展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审病美能力、劳动能力以及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单纯抓知识的传授或只重能力发展都是片面的。
2023-08-08 04:05:001

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包括:(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可接受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9)整体优化原则。
2023-08-08 04:05:141

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哪些?

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有哪些?他从“把一切事物教授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即泛智教育理念出发,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了其教育思想与原则,形成了一整套具体而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某些教育原则的观点与论述存在着很多不足,但其中一些教育原则与理论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与价值。一、自然适应性原则:教育要适应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二、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直观是一切知识的起点,“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同时,直观也可以增强知识的巩固性。教师要做到:1、尽可能给学生以现实事物和真实的东西去观察,至少能让学生观察表现这些事物的图画、模型。2、要让学生先看实物或模型的整体,然后在分辨各个部分。三、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一种天然倾向,父母、教师要尊重儿童的自然情感,想方设法激发儿童求知的愿望。四、系统性原则:“其中一切部分都应该来自同一个根源,并且有它自己的地位。”任何东西均不可省略或颠倒。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五、量力性原则:教学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六、巩固性原则:学生不仅要领会知识,牢牢记住知识,而且要会应用知识。要卓越的巩固,需做到:1、理解性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住。2、经常的练习和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另外,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的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他强调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二,教材组织应当使得学生看出知识间的联系;第三,课程设置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前面学的内容必定能够为后面所学的奠定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一,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要一件一件按顺序做,从较易到较难;第二,做事步骤也应当是渐进的。不仅要渐进,而且要是一种不变的渐进。他讲到:“每种语文、科学或艺术必须先教它的最简单的原理,使学生对它能得到一种概念。第二步可以把规则和例子放在他的跟前,进一步去发展他的知识。然后他就可以系统的学习那门学科。”夸美纽斯“使学生在一定的时候只学一件事情,绝对遵从教学时间和学科安排,不得有任何省略或颠倒”、“学生在一定的时候只学一件事情”的观点存在着机械化、简单化的缺陷。但其提倡的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核心原则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值得任何教育者学习与实践。
2023-08-08 04:05:211

教学原则及方法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4)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考点 5:教学方法(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谈话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4)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5)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6)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7)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2023-08-08 04:05:311

教学原则名词解释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原则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023-08-08 04:05:401

教学原则[4分]

【答案】: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8P264)
2023-08-08 04:06:181

有哪些教学原则

现阶段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3)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8)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023-08-08 04:06:261

8个教学原则的口诀

8个教学原则的口诀内容如下: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反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3.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授高中英语人与自然主题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量力性原则量力原则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6.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将其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并且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7.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其认识能力。8.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强调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在发展的基础上自觉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要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等内部诱因,尽最大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对认识的需要得以多方面的表现出来。
2023-08-08 04:06:351

教资教学原则八大原则

教资教学原则八大原则如下:直观性原则概念: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观点: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荀子:“不闻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巩固性原则概念: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观点: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启发性原则概念: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观点: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助产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因材施教原则概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023-08-08 04:06:581

谁知道新课程教学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主动性原则: 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的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自身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主动发展. 2、 生活性原则: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要改变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3、 人格养育原则: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训,来遮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4、 主体性原则: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新的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2023-08-08 04:07:371

(急)学校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个体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教师个人化的经验。事实证明,只有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有效促进成长。 2、情趣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尽量新颖、生动,充满诱惑力并富有情趣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诱发学生的质疑和创新意识。 3、多感官参与原则。 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融多种感受于一体,使学生感悟得越深刻,有可能产生更赋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作品。 4、互动性原则。 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学习。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去认识事物,学生又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提出新问题,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又创设情境,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边学习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共同获得发展。 5、实践性原则。 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场域,是个性化发展的载体。它在实践中产生,也在实践中发展。建构着学习者主体的、个性化发展的精神世界。 6、创造性原则。 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鼓励学生有继续提高的勇气。 7、开放性原则。 教学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规范中、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而是开放的,要从单学科延伸到多学科,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2023-08-08 04:07:461

学校教学原则是什么?

(1)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2)与发展教学相结合的原则。(3)教法与研究学法相结合的原则。(4)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守则与灵活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2023-08-08 04:07:561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是什么?

基本要求要认真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原则,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原则(1)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2)与发展教学相结合的原则。(3)教法与研究学法相结合的原则。(4)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守则与灵活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2023-08-08 04:08:051

数学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发现并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023-08-08 04:08:122

《学记》中提出哪些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区别教学;(2)善于发现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8、量力性原则。
2023-08-08 04:08:46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二是具有操作性。4、反馈性原则: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
2023-08-08 04:08:551

数学教学原则是指什么?

原则内容不同。数学教学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而一般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般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023-08-08 04:09:022

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
2023-08-08 04:09:112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有哪些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要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积极反应原则。就是要及时强化巩固学生的学习反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只有学生积极地接受教材,才能推动他参与进一步的学习活动,真正地掌握知识。  二、小步子原则。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片段知识,编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任何两个小步子之间的困难增加都是非常小的,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感受到成功并自我强化,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即时反馈原则。即要让学生在学习行为之后立刻知道行为的结果评价,从而保持行为,保持信心。  四、自定步调原则。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而言的,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给每个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学习容易成功。  按照这些原则,斯金纳设计了自己的程序教学模式,教材被分成许多小的学习单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一个小的学习单元都由“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几个环节组成并循环往复。  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所谓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20世纪60年代早期,程序教学运动像一股旋风席卷了美国教育界。其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曾给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世界的中小学教育带来广泛影响。  为了减轻教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斯金纳还发展了一套教学机器。这是一种台式机械装置,将所教科目的具体内容编制在纸带上,由浅入深地编成系列,通过一个特定的窗口逐个呈现,答案也由机器控制。如果学生独立操作教学机器,也可以实现“自定步调”。这个简陋的教学机器,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为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先声,斯金纳本人也因此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
2023-08-08 04:10:251

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有哪些

课堂教学的三大原则:1、目标原则课堂管理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最终指向教学目标。为了有效地贯彻目标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全体同学明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都能明确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且,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管理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依据。有的教师忽视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片面追求课堂管理的表面现象,如过分强调安静的气氛、一律的坐姿、划一的行动等等,而当这些管理要求脱离了教学目标之后,却可能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抑制思维的不良影响因素。实际上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主动激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内外“冲突”,比如分歧、争论等,或适度允许一些“出格”行为表现的存在,不仅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而且会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只有在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创造出真正优化的课堂管理。2、激励原则。就是在课堂管理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贯彻激励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创造有利学生思维、有利教学顺利进行的民主空气,而不应把学生课堂上的紧张与畏惧看作管理能力强的表现。激励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询和讨论,让学生思维流程的浪花不断跳跃激荡;那种把课堂管理看成是教师一统天下,不让学生的思维越雷池半步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当然,贯彻激励原则并不排除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有说服力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激励。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强化课堂管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学习。3、反馈原则。运用信息反馈原理,对课堂管理进行主动而自觉的调节和修正,是反馈原则的基本思想。课堂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课过程中,认真调查教育对象的具体状况,分析研究必要的管理对策。我们发现在一般的备课过程中,对课堂管理的设计是普遍忽视的,致使作为必须参与教学过程的课堂管理缺乏明确的意识导向,从而在管理环节上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甚而影响教学进程或削弱教学效果。课堂管理的反馈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即时信息来调整管理活动。由于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着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总可能出现各种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同学,善于在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寻求优化的管理对策,而不应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案。课堂教学的三大策略是: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化难为易,它能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具体有以下方法:1、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使语言形象化,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把课文所描写的景色所阐述的道理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还可以通过表演、演示、操作等动作使之形象化。2、化理论为实践。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教师要将语文学习回归于生活中,在使用、应用中学习语文,积累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感悟理解。3、化未知为已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为基础的,新知识可以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所以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策略。 4、化复杂为简单。教师要教简单的语文,要简单的教语文。而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做简单,要做到:教学目标要简要,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方式要简练,作业要简化。二、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化浅为深1、由结论到过程。让学生学深学透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展示知识本身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卷入到知识的获得过程。2、由知识到问题。教师应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研讨,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当然,问题要设计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有新颖性,使其能够有效引领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和思考。3、由已知到未知。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4、由一元到多元。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生活的多种体验感悟。多样化和个性激活了课堂、激活了思维,有助于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出个性。5、由传承到创新。学习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传承和接受,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创新和质疑,这样的学习才会学得深学得透。6、由依赖性的学到独立性的学。教师要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我告诉你”为“我帮你忙,你自己去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得深、学得透。7、由教知识内容到教思维方法。以书本形式出现的知识,它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内容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和说明的表述上,而是要进一步深入进去,挖掘和揭示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的产生与形成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 三.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富有情趣让学生越学越爱学、乐学的具体策略有很多,但这些策略一定有其共同的秘诀:富有情趣。情趣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发现的幸福。这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源泉。1、教师要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上课要投入。这是让学生热爱学习的前提。 2、挖掘学科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这是让学生热爱学习的核心。3、“寓教于乐”,把游戏、艺术引进教学,使教学活动充满情趣。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敲门砖。4、体验成功,让学生在你所教的学科上获得成就感。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公开的秘密武器。5、重建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家的感觉(安全感)。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吸铁石。
2023-08-08 04:10:351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原则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原则(一)目标导向性原则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可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中的行为方向。(二)规范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常规化、过程化、和科学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三)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小型社会,课堂是学习活动的大环境,任何课堂活动都应该以谋求课堂整体发展为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课堂教学时空的安排、课堂事务的处理、课堂活动的进行,都要顾及课堂的整体效应,追求课堂管理的质量。(四)灵活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应根据学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要把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真实性,多样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五)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教学质量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立足于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2023-08-08 04:10:451

教育原则有哪些

教育原则有: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三、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四、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六、身教与言教统一的原则。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教育特点:(1)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无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2、古代教育(1)中国古代教育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此时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西周时期,主要以官学的办学形式为主,呈现出政教合一、学在官府的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打破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限制;进入战国时期,私学繁荣,出现了以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为主的显学。汉朝时,汉武帝实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隋唐时期,出现了“六学二馆”;宋代,书院盛行,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明清时期,“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形式,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2)西方古代教育西欧中世纪,出现了两大学校名称——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学习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古代教育的特点: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C、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3、近现代教育(1)近代教育的特征A、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大力发展教育。B、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C、教育的世俗化。D、重视教育立法,提倡依法治教。E、英国教育出现了双轨制。F、形成了较系统化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2)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多元化。
2023-08-08 04:10:541

教学原则有哪些

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1、教学整体性原则它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2、启发创造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4、有序性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开展和进行,以期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5、师生协同原则这一教学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7、积累与熟练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8、反馈调节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9、教学最优化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调控,实施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2023-08-08 04:11:161

什么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区别教学;(2)善于发现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8、量力性原则。
2023-08-08 04:11:232

教学原则都有哪些呢

教学原则是指指导教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教学原则:多样化原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目标导向原则: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为导向,因材施教,以达到教学目标为核心。互动交流原则:教师要倡导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实践导向原则:教学应当紧密结合实践,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渐进式原则:教学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式教学原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评价导向原则: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情况,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自主原则:注重教学自主,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增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意识。情感教育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心理和品德等个人素质,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当然,以上教学原则只是一个基本框架,针对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需求,还应当在基本框架基础上不断调整和补充。
2023-08-08 04:11:312

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5、因才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7、量力而行原则
2023-08-08 04:11:452

简述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区别教学;(2)善于发现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8、量力性原则。
2023-08-08 04:11:581

教学原则八大原则是什么?

教学原则八大原则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此原则的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贯彻此原则的要求: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这一原则是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也是由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重视运用言语直观。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由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此原则的要求: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此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贯彻此原则的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8、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此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2023-08-08 04:12:081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可以分为古代教学原则和当代教学原则。 扩展资料   古代教学原则   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相长原则、量力性原则。   在世界教学发展史上,启发式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循序渐进原则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教学原则,主张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教学相长原则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可能达到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定教学进度。   当代教学原则   在当代教学中,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教学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2023-08-08 04:12:251

名词解释:教学原则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以这个知识系统作为评判标准的原则,即科学原则。
2023-08-08 04:12:403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同于教学原理。这种反映不是对教学客观规律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深刻程度,从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1、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2、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3、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当代教学原则有:教学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扩展资料: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巩固的前提,没有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真正巩固的。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懂学会,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关于记忆和遗忘的一些规律,按照这些规律组织安排巩固,可以提高巩固的效率。教师应当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各种书面作业外,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调查、制作、实践等,都能够使学生通过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有效地达到巩固的目的,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内若干调查显示,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原因之一是作业量偏多。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本着对儿童和社会负责的精神,合理地安排巩固工作,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国家对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睡眠时间都有正式规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原则
2023-08-08 04:12:501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教学原则一、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二、启发性原则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2023-08-08 04:13:052

教学原则包括哪些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的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指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原则的来源:中国古代文学《学记》中记载,“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我国的小学教育普遍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将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付诸实践。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1.充分了解学生。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儿童存在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学习成绩以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所需要了解的。2.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学以所有正常儿童可以达到的程度为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去普遍地增加难度和深度。良好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从个人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3.面向每一个学生。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必须接受的,完成小学教育是中国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不能够要求儿童适应教育,而是要使教育适应儿童。参考资料杨英辉的博客.杨英辉的博客[引用时间2018-5-8]
2023-08-08 04:13:331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区别教学;(2)善于发现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8、量力性原则。
2023-08-08 04:13:504

教学原则八大原则是什么?

教学八大原则如下: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三、直观性教学原则。四、启发性教学原则。五、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六、巩固性教学原则。七、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八、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内在特征: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特定价值,指向实现特定的要求。1.头脑风暴教学法。老师提问,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不会评论学生演讲的正确性或规范性。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并可以通过集体讨论获得结果。比如老师根据社会热点提问,“老人摔倒需要帮助吗?”让学生集体讨论这一社会现象,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树立价值观和道德观。2.案例教学法通过描述特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描述这种特殊的情境。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最终的结果,而是通过案例讨论和思考的过程,挖掘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
2023-08-08 04:14:041

教学有哪八大原则?

教学的四大规律:间接性规律、发展性规律、双边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八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八大教学原则的含义: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指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道德品质。此原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教学规律。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3、直观性原则。指教师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此原则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如恰当的选择直观学习对象,能够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比如在上地理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楚明了学懂地理知识,经常采用地球仪、地图进行教学。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规律。5、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6、巩固性原则。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带领学生准确无误的呈现知识点,其实指的就是多多复习。7、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含义有相同之处。8、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2023-08-08 04:14:181

教学原则包括哪些?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2)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2)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1)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2)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1)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2)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④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1)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1)含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2)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1)含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023-08-08 04: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