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的原因?

2023-08-16 07:38:04
共1条回复
苏萦

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机体稳定不发生转动并实现航向的操作。

直升机两个螺旋桨有不同的作用。大螺旋桨提供升力,负责升降,小螺旋桨克服直升机旋转,为机身提供稳定。

螺旋桨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

直升机螺旋桨原理

螺旋桨来源:

1、古代的车轮,即欧洲所谓“桨轮”,配合近代的蒸汽机,将原来桨轮的一列直叶板斜装于一个转毂上。构成了螺旋桨的雏型。

2、古代的风车,随风转动可以输出扭矩,反之,在水中,输入扭矩转动风车,水中风车就有可能推动船运动。

3、在当时,已经使用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螺旋泵,它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提水,螺旋式结构能打水这一事实,作为推进器是重要的启迪。

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虎克在1683年成功地采用了风力测速计的原理来计量水流量,于此同时,他提出了新的推进器——推进船舶,为船舶推进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推荐

直升机的螺旋桨工作运用的原理是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螺距:指螺旋桨在自己本身根轴上的偏转角度,转速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螺距可以更有效的操纵螺旋桨的升力或推进力,甚至得到反推力或者反升力。扩展资料: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直升机是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直升机的最大时速可达300km/h以上,俯冲极限速度近400km/h,实用升限可达6000米(世界纪录为12450m),一般航程可达600~800km左右。携带机内、外副油箱转场航程可达2000km以上。根据不同的需要直升机有不同的起飞重量。当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重型直升机最大的是俄罗斯的米-26(最大起飞重量达56t,有效载荷20t)。当前实际应用的是机械驱动式的单旋翼直升机及双旋翼直升机,其中又以单旋翼直升机数量最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升飞机
2023-08-09 18:55:401

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有什么用?什么原理?

直升机的头上有个大螺旋桨,尾部也有一个小螺旋桨,小螺旋桨为了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反作用力。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旋翼还能驱动直升机倾斜来改变方向。螺旋桨转速影响直升机的升力,直升机因此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2023-08-09 18:55:571

双螺旋桨直升机原理是什么?

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
2023-08-09 18:56:082

求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工作原理

产生压强差
2023-08-09 18:56:313

直升机问题直升机为什么靠螺旋桨就能飞起来

  直升机工作原理  单旋翼式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单旋翼直升机的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尾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双旋翼直升机通常采用旋翼相对反转的方式来抵消旋翼产生的不平衡升力。  首先直升机要先起飞才能向前后左右移动,所以要使图中的倾斜盘整体向上移动,两个桨夹就有了一定角度那么顺时针旋转就有了向下的力,飞机就起飞了,但这时左右旋翼产生的生力相同,所以直升机只能向上运动,如果把倾斜盘看成表盘,如果它前倾,倾斜盘上半部分是转动的,那么两个连杆只有在12点和6点方向差别最大(一个在上,一个在下)6点的拉杆把桨夹向上推那么增大了原来旋翼的角度所以产生的向下的力变大了,12点的向下拉,减小了旋翼角度那么向下的力减小,这时两个旋翼受力不再平衡,右边力大。左边力小那么直升机应该向左飞,但是旋转的旋翼遵循陀螺效应,要顺时针转过90度产生效果,所以旋翼变成6点方向的力大于12点方向,所以直升机向前飞。其他方向同理  双旋翼式  双旋翼直升机有两种,一种是共轴双旋翼,即两个旋翼同一个轴心,如俄国生产的卡-27直升机等;另一种是分轴双旋翼,即两个旋翼分开比较远,各有各自的轴,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支奴干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还可以根据两根旋翼轴的相对位置分为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和横列双旋翼直升机以及横列交叉双旋翼直升机。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改变直升机的旋翼的桨叶角,从而实现旋翼周期变距,以此改变旋翼旋转平面不同位置的升力来实现改变直升机的飞行姿态,再以升力方向变化改变飞行方向。同时,直升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旋翼的总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2023-08-09 18:56:401

为什么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 为什么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工作原理

1、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的原因:保证机体稳定不发生转动并实现航向的操作。 2、直升机是一种由至少二个或多个水平旋转的旋翼提供向上升力和推进力而进行飞行的航空器,由西科斯基于1939年9月发明。 3、直升机具有垂直升降、悬停、小速度向前或向后飞行的特点,缺点是速度低、耗油量较高、航程较短,是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两个螺旋桨的作用不同,大螺旋桨提供升力,负责升降,小螺旋桨克服直升机旋转,为机身提供稳定。
2023-08-09 18:56:481

直升飞机的主螺旋桨的改变方向的原理是什么?

直升机的头部的大螺旋桨,也叫旋翼,尾部也有一个尾桨,尾桨分为推进式和拉进式,主要为了抵消旋翼旋转时产生的反向扭力。但是如果是共轴机或者横列以及纵列旋翼实际上都是利用另一幅旋翼来均衡反向扭力,基本原理差不多,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旋翼的升力工作原理实际上和固定翼飞机的机翼一样,只是直升机旋翼是在发动机驱动下,主动与空气接触产生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如果按您的要求回答的话,两种状态实际上都存在,在旋翼保持一定的升力迎角旋转时上下旋翼面由于空气流动速度不同,会有压力差产生,而下翼面在保持正迎角的同时,由于受到空气冲击阻力,旋转时对空气本身也会产生向下的空气压力。直升机旋翼的独特驱动机构,主要靠它的倾斜器和变距机构来完成,在大部分飞行状态时候,旋翼的迎角是在每周不停的改变着,通过不断的改变旋翼不同角度的迎角,使直升机可以悬停,前后左右飞行自如,因此可以实现垂直起飞及降落,不过它的结构复杂,而且运行过程中,旋翼变距机构以及倾斜器机构始终在非常高频率的动作下,故障率相对固定翼飞机来说,要多出不少。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但是的旋翼由于受到翼尖旋转速度的限制,(它的翼尖速度等于,旋转速度加上前进速度,翼尖在旋转状态下,不能超过音速,否者噪音和振动极大)所以目前直升机几乎没有超过400km/h的,不过直升机灵活多变的速度选择可以使它从事很多种极其复杂的工作。
2023-08-09 18:57:021

同轴双螺旋浆武装直升机的螺旋桨工作原理是怎么的?

同轴螺旋桨有很大优点,两个螺旋桨自己就可以相互抵消掉产生的转矩,所以卡式直升机都没有尾部的小螺旋桨,可以省去一部分复杂的传动结构.同时对于武装直升机而言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生存能力,一般直升机只要尾桨或主桨被击毁一处,就无法正常飞行,进而坠毁.但是同轴式直升机没有尾桨,不会产生失去尾桨时的事故.另外,由于有双浆叶提供升力,又不用分动力给尾桨,同轴式的直升机可以提供较大的升力,又可以用直径较小的主桨.所以占用的停飞空间小了很多,低空时受障碍物影响也小了很多,无论对战斗还是舰载都是有好处的.但是这种螺旋桨的反向传动机构也很复杂,制造难度也大,所以大部分直升机都不使用这种结构.另外,卡式直升机发生过严重的事故,即飞行中两层螺旋桨碰撞导致坠毁.因为桨叶的刚度不足,下层的桨叶在特殊的飞行情况下向上弯曲过大,导致碰撞,这是同轴机最大的缺点.
2023-08-09 18:57:261

直升机尾部的螺旋桨是如何控制方向的

直升飞机尾部的螺旋桨为推力式螺旋桨,螺旋桨推进时,由于桨叶材料的对桨尖载荷的限制,桨尖速度一般限制在当地音速以下。工作原理:1、螺旋桨的几何因素:翼型剖面、展长、扭转角、桨距。2、螺旋桨的翼型剖面和展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螺旋桨的推力,产生推力对应所需的扭转力矩(来自发动机)。3、对于螺旋桨背风面被排出的流动结构(下洗气流-直升机,滑流-螺旋桨推进器),可以看作是每一小段螺旋桨翼型前飞所产生下洗气流的综合效果。扩展资料构造特点:1、螺旋桨有2、3或4个桨叶,一般桨叶数目越多吸收功率越大,有时在大功率涡轮螺旋桨飞机上还采用一种套轴式螺旋桨,它实际上是两个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可以抵消反作用扭矩。2、在发动机功率低于100千瓦的轻型飞机上,常用双叶木制螺旋桨,它是用一根拼接的木材两边修成扭转的桨叶,中间开孔与发动机轴相连接,螺旋桨要承受高速旋转时桨叶自身的离心惯性力和气动载荷。3、大功率螺旋桨在桨叶根部受到的离心力可达200千牛(20吨力),此外还有发动机和气动力引起的振动。4、"大功率发动机一般采用3叶和4叶螺旋桨,并多用铝合金和钢来制造桨叶。5、铝和钢制桨叶因材料坚固可以做得薄一些,有利于提高螺旋桨在高速时的效率。6、70年代以后还用复合材料制造桨叶以减轻重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桨推力
2023-08-09 18:57:381

直升机的螺旋桨结构

和机体有很严格的比例,螺旋桨没有调节角度的装置,直升机的前进是靠尾桨来实现,所以直升机前进的时候,机头要比机尾低一些,左转和右转还有后退,也是同样的道理.
2023-08-09 18:57:533

螺旋桨原理啊~

MV=F(t)当速度V太大时候T实际值很小,会趋近于0作用,所以会不起作用。飞机迎角是更大利用动力产生空气反作用力使飞机上升速度更快。风向标顺风受力小横着就变向。不太接触这方面不懂,,,,,,,
2023-08-09 18:58:033

直升飞机为什么有两个螺旋桨?

原因:大螺旋桨在转动下会产生反作用力。所以普通直升机还有个小螺旋桨抵消大螺旋桨的力,两个相反方向的螺旋桨可以互相抵消掉。1.螺旋桨简介: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2.桨叶数目:可以认为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与桨叶数目成正比。超轻型飞机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双叶桨。只是在螺旋桨直径受到限制时,采用增加桨叶数目的方法使螺旋桨与发动机获得良好的配合。
2023-08-09 18:58:351

螺旋桨飞机的相关原理是怎样的?

它的原理就是它飞行的时候,螺旋桨会转而那个螺旋桨就是用来发电的机器,他发电发电到喷射器一直喷出火焰,所以所以飞机就能一直持续,这就是飞机,一直不掉下来的原因,他只需要起步的时候,他只需要起步的时候冲一点油就够了,不用一直冲油,螺旋桨飞机,冲的一点点油是用来发动发电机气的。
2023-08-09 18:58:534

同轴双浆直升机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螺距:指螺旋桨在自己本身根轴上的偏转角度,转速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螺距可以更有效的操纵螺旋桨的升力或推进力,甚至得到反推力或者反升力。
2023-08-09 18:59:031

双螺旋桨直升机是什么原理

2
2023-08-09 18:59:133

共轴式螺旋桨直升机是什么原理

  共轴反转旋翼武装直升机就是没有尾旋翼,不用浪费功率去修正机身自转。通过双层旋翼反转抵消自转同时又能获得升力。  可以减少尾巴的零件和长度,减轻重量,减小队停机坪(库)的占用。同样动力条件下,旋翼直径就比其他单旋翼直升机的旋翼的直径小得多,非常适合进驻空间较小的舰艇。同时,卡一29的反转双旋翼可相互抵消使直升机打转的力矩;不需要平衡用的尾桨;使其全机尺寸大大缩短;不需要使直升机平衡而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在速度为120一130公里/小时的效率可达0。65—0。70。而有平衡桨的直井机只能达到0。50一0。60。机上的共轴双翼可使运动时所引起的振动互相抵消,其振动水平很低,对瞄准和准确射击十分有利;可延长机体和设备的寿命;对减轻乘员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也大有好处。
2023-08-09 18:59:242

没有螺旋桨的飞机能飞起来的原理是什么?

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果飞行器的密度小于空气,那它就是气球或飞艇。如果没有动力装置,只能在空中滑翔,则被称为滑翔机。飞行器的机翼如果不固定,靠机翼旋转产生升力,就是直升机或旋翼机[1] 。固定翼飞机是最常见的航空器型态。动力的来源包含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或火箭发动机等等。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飞机飞行原理:在真实且可产生升力的机翼中,气流总是在后缘处交汇,否则在机翼后缘将会产生一个气流速度为无穷大的点。这一条件被称为库塔条件,只有满足该条件,机翼才可能产生升力。 在理想气体中或机翼刚开始运动的时候,这一条件并不满足,粘性边界层没有形成。通常翼型(机翼横截面)都是上方距离比下方长,刚开始在没有环流的情况下上下表面气流流速相同,导致下方气流到达后缘点时上方气流还没到后缘,后驻点位于翼型上方某点,下方气流就必定要绕过尖后缘与上方气流汇合。由于流体粘性(即康达效应),下方气流绕过后缘时会形成一个低压旋涡,导致后缘存在很大的逆压梯度。随即,这个旋涡就会被来流冲跑,这个涡就叫做起动涡。根据海姆霍兹旋涡守恒定律,对于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在有势力的作用下翼型周围也会存在一个与起动涡强度相等方向相反的涡,叫做环流,或是绕翼环量。环流是从翼型上表面前缘流向下表面前缘的,所以环流加上来流就导致后驻点最终后移到机翼后缘,从而满足库塔条件。 由满足库塔条件所产生的绕翼环量导致了机翼上表面气流向后加速,由伯努利定理可推导出压力差并计算出升力,这一环量最终产生的升力大小亦可由库塔-茹可夫斯基方程计算: L(升力)=ρVΓ(气体密度×流速×环量值) 这一方程同样可以计算马格努斯效应的气动力。 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速度越快,其静压值越小(静压就是流体流动时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所产生的压力)。”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F1小于下表面的F2。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这就产生了升力。[2] 升力的原理就是因为绕翼环量(附着涡)的存在导致机翼上下表面流速不同压力不同。
2023-08-09 18:59:342

直升机的螺旋桨旋转时,飞机就会飞起来,这是什么原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3-08-09 19:00:114

直升飞机上升原理,螺旋桨作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螺旋桨旋转时,将力作用在空气上,同时空气对螺旋桨有一个反作用力。
2023-08-09 19:00:332

为什么有些直升飞机是双层桨有些事单层....还有后面的小螺旋桨是如何控制方向的原理

双层的螺旋桨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注意观察就可以看见一般直升飞机有2种,1是后背上有两个螺旋桨的,2是后背上只有一个螺旋桨但尾巴那还有一个,简单的说都是为了维持力的相互作用的,比如说前者1,后背上有两个螺旋桨的它转动的方向不同,如果只有一个螺旋桨那么由于力的相互作用机身会不停的向螺旋桨旋转的反方向旋转,于是为了维持机身的稳定性用另一个螺旋桨抵消那个螺旋桨给机身的力(尾巴带螺旋桨的同样是这个道理).惟独较特殊的是美国的那个运输机它是同方向旋转的,但它的螺旋桨分布在机身的两头,目的是同样的维持机身平衡. 单层的螺旋桨 及一种只利用一副螺旋桨就能提供左,右,前,后及向上五方向动力的直升飞机。简化了直升机转向控制方式,提高了直升机的操作灵活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双套环将引擎悬挂在机身正上方,引擎的转轴带动螺旋桨旋转,由于双套环的悬挂特性,操纵者可以方便的调节引擎的垂直状态并使连接在引擎转轴上的螺旋桨的水平状态发生倾斜,以控制直升飞机飞行及转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让直升飞机的机身更加小巧轻便,机身结构简单,在飞行中急停,急停转向,原地高速转向,倒退飞行的操控更加容易,
2023-08-09 19:00:431

谁能告诉我 双螺旋桨直升机 的飞行原理

力是相互的,所以机身上的大螺旋桨旋转时给风一个向下的力,风也给大螺旋桨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而大螺旋桨与直升机是固定在一起,可以视为一个整体,所以风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作用在直升机上,促使直升机垂直上升.直升机后面的螺旋桨也是以相同的原理,来控制直升机飞行方向.
2023-08-09 19:00:523

共轴双桨直升机的原理和构造是什么?

1、共轴双桨直升机的原理:直升飞机飞行时其桨叶旋转,旋转的浆叶会形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当这个平面向前倾斜时就会产生一个向后的推力致使飞机向前飞行。同理当向后倾斜时飞机就会向后飞行。但是这个平面是怎么倾斜的呢?这就是舵机的作用。飞机厂家在浆叶的根部装上了能使浆叶上下活动的机构,这个机构由舵机来推动。当桨叶旋转时,舵机推动浆叶就会使浆叶形成的圆形平面向前或者向后倾斜,从而使飞机前后飞行。2、共轴双桨直升机的构造是双桨结构。3、因为现在流行的这些共轴双桨直升机都比较便宜,为了降低成本,这些飞机都没有使用复杂的舵机传动结构。可是没有舵机,飞机的前后飞行就很难实现。为了实现飞机的前后飞行,聪明的工程师给飞机的尾部装上了一个水平方向的小浆叶。当这个浆叶正反向转动时,飞机的尾巴就会向上翘起或者向下下垂,当飞机的尾巴向上翘起时,螺旋桨转动形成的圆形平面就会向前倾斜,这时飞机就会往前飞,这就和舵机推动的作用是一样的。通过这个结构,就实现了没有舵机飞机也能往前飞的目的!4、由于上下旋翼反向旋转,形成了直升机水平方向的力矩平衡,所以双桨共轴直升机不需要尾桨来平衡直升机水平方向上的力矩。前苏军在阿富汗的作战经验表明,作战中损失的苏军直升机有30%与尾桨有关。
2023-08-09 19:01:042

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是水平的,它是如何向前行驶的?

直升机可以向前、向后和左右移动,这些都是因为直升机的机翼(螺旋桨)可以发生一定的倾斜,机翼倾斜的角度不同,可以控制直升机向前、向后和左右移动。直升机的工作原理直升机通过翼型原理来工作,当螺旋桨叶转动时,产生的升力可以让飞机飞起来。桨叶是由发动机驱动而旋转的,这种发动机被称为涡轮轴发动机。飞机上一共有两组涡轮,一种是用来驱动压气机工作,另一种涡轮可以驱动直升机的旋翼转动。用力学来看,平稳飞行的要求是:推力=阻力、升力=重力。通过观察。当直升机向前飞行时,它的头部往往是低于尾部的,因为这个时候桨叶产生的力并不是竖直向上的,这种力会“借用”水平方向飞行的力,真正的难点是让飞机转向到目标方向。翼型原理:要想知道飞机是怎么来回移动,就要了解翼型原理。飞机的桨叶可以来回改变其角度,想象一下,一共三个桨叶同时向同一个水平角度转动,但是其中一个桨叶发生了角度变化,是不是这个飞机飞行的方向或者角度就会有倾斜呢?也是因为桨叶的倾斜,导致了其升力的不同,升力之间的差异就会形成扭矩,这个扭矩就是直升机转向的主要原因。就像划船一样,桨叶都是一样的角度,向前用力,船就会向前平稳前进,但是只有一个船桨,船就会转头,如果两个船桨的角度不同,船就会按照其桨叶的角度向左向右移动。飞机的原理非常像船桨,只不过它是利用了空气,船利用的是水面。桨叶是如何实现角度变化斜盘机构是桨叶的核心动力,它的形状可以想象是一个木棍插在了一个圆形的底座里,在离底座最近的那一段是不会移动和倾斜的,这时候在圆形底座上套上了一个轴承和一个可以改变倾斜角度的斜盘。这个轴承可以快速转动来带动飞行桨叶,而在轴承上的斜盘,可以来回倾斜,这个时候在斜盘上装上三个一样高度的“棍子”,每一个棍子都会支撑一个飞行桨叶,棍子连着斜盘,当飞行员控制斜盘的倾斜角度时,通过棍子和桨叶相连,也会同时改变桨叶的角度。从而可以飞机自由的来回移动。总结:飞机可以飞行看似很复杂,但是知道其原理后,才发现它也并不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起码现在可以知道,当电影里的直升机被击落时,它们为什么总是旋转着往下掉落。
2023-08-09 19:01:184

为什么直升机尾部螺旋桨有的挂在尾翼左边,有的挂在右边?难道有什么原理吗?

尾桨是为了抵消主旋翼朝向一个方向运转而传递给机身的“反转力矩”,原则上,只要你能有一个方法替代尾桨抵消这股力矩的话,尾桨是可以去除的。 现有的“无尾桨”直升机技术主要分为四个类别:第一类是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主要开发的“共轴双旋翼”技术,就像我国海军征战索马里使用的卡-28一样,两具朝相反方向旋转的旋翼套装在一根桨毂上,相互抵消力矩;第二类是美国MD直升机公司主抓的无尾桨技术,是使用从发动机里引射出的可控气流来抵消反转力矩;第三种是美国波音公司主抓的CH-47“支奴干”使用的纵列双旋翼技术,也是使用反转旋翼来抵消力矩;第四种目前已经不再看到,就是类似苏联米-12的横列双旋翼设置。
2023-08-09 19:02:462

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是如何引导其前行的?

我的理解很简单,我想你一定知道 直升机的螺旋桨作用,没错 就是旋转,然后向下产生风力,进而推动直升机,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看过,直升机向前飞的时候,总是头部向下,屁股朝上这样的姿势,向左向右时也有倾斜的 比如直升机悬浮时 是完全水平的,产生的风力是向下的,当直升机前倾的时候,产生的风力就同时向下又向后,所以就向前飞了,其他方向同理----------------下面是复制的---------------延直升机旋翼叶片的切向做剖面,可得到一个形状,我们称之为桨型。该形状与机翼翼型(定义与桨型定义类似)相似,均具有较好的气动力特征,即在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中,能够产生向上的气动升力。与固定翼飞机不同的是,固定翼飞机是通过机翼与气流的直线(这说法不确切,但宏观上说,问题不大,可以这么理解)运动产生上述气动升力。而直升机是通过使旋翼做圆周运动,产生上述气动升力。该气动升力通过旋翼的传载将直升机拉起(飞起来)。上面已经提到,直升机飞起来需要旋翼的旋转。我们知道,当旋翼旋转的时候,同时将对机身产生一个反方向旋转的反扭矩。为平衡该反扭矩,故设置一个尾梁和一个尾桨,产生一个扭矩去平衡旋翼的反扭矩。最后,直升机的旋翼,剖面应该是一个桨型(即翼型),通常是上凸下平(或凹)。这个有现成的桨型手册或桨型数据库的。而平面形状来说,是一个长宽比很大的矩形,在桨尖处,为避免激波的产生,有后掠角或弯曲。旋翼的空气动力特点(1)产生向上的升力用来克服直升机的重力。 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 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 力,减缓直升机下降趋势。(2)产生向前的水平分力克服空气阻 力使直升机前进,类似于飞机上推进器的作用(例 如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3)产生其他分力及力矩对直升机; 进行控制或机动飞行,类似于飞机上各操纵面的作用。 旋翼由数片桨叶及一个桨毂组成。工作时,桨叶与空气作相对 运动,产生空气动力;桨毂则是用来连接 桨叶和旋翼轴,以转动旋翼。桨叶一般通过铰接方式与桨毂连接。旋翼的运动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不,因为旋翼的桨叶除了随直升机一同作直线或曲线动外,还要绕旋翼轴旋转,因此桨叶空气动力现象要比机翼的复杂得多。先来考察一下旋翼的轴向直线运动这就是直升机垂直飞行时旋翼工作的情况,它相当于飞机上螺旋桨的情况。由于两者技术要求不同,旋翼的直径大且转速小;螺旋桨的直径小而转速大。在分析、设计上就有所区别设一旋冀,桨叶片数为k,以恒定角速度Ω 绕轴旋转,并以速度 Vo沿旋转轴作直线运 动。如果在想象中用一中心轴线与旋翼轴重合,而半径为 r的圆柱面把桨叶裁开(参阅图 2,1—3),并将这圆柱面展开成平面,就得到桨叶剖面。 既然这时桨叶包括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对于叶剖面来说,应有用向速度 (等于Ωr)和垂直于旋转平面的速度(等于 Vo), 而合速度是两者的矢量和。显然可以看出(如图2.1—3),用不同半径的圆柱面所截出来的各个桨叶剖面,他们的合速度是不同的: 大小不同,方向也不相同。如果再考虑到由于桨叶 运动所激起的附加气流速度(诱导速度) ),那么桨叶各个剖面与空气之间的相对速度就更加 不同。与机翼相比较,这就是桨叶工作 条件复杂,对它的分析比较麻烦的原因所在。旋翼拉力产生的滑流理论现以直升机处于垂直上升状态为例,应用滑流理论说明 旋翼拉力产生的原因。此时,将流过旋翼的空气,或正 确地说,受到旋翼作用的气流,整个地看做一根光滑流 管加以单独处理。假设:空气是理想流体,没有粘性,也不可压缩;旋转着的旋冀是一个均匀作用于空 气的无限薄的圆盘(即桨盘),流过桨盘的气流速度 在桨盘处各点为一常数;气流流过旋翼没有扭转(即不考虑 旋翼的旋转影响),在正常飞行中,滑流没有周期性的变化。根据以上假设可以作出描述旋翼在: 垂直上升状态下滑流的物理图像,如下图所示,图中选取三个滑流截面, So、 S1和 S2,在 So面,气流速度就是直升机垂直上升速度 Vo,压强为大气压Po,在 S1的上面, 气流速度增加到V1= Vo+v1,压强为P1上,在S1 的下面,由于流动是连续的,所以速度 仍是 V1,但压强有了突跃Pl下>P1上,P1下一P1上即旋翼向上的拉力。在S2面,气流速度继续增加至V2=Vo+v2,压强恢复到大气压强Po。这里的v1是桨盘处的诱导速度。v2是下游远处的诱导速度,也就是在均匀流场内或静止空气中所引起的速度增量。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利用牛顿第三用动定律来解释拉力产生的原因。旋翼的锥体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假定桨叶位:桨毂旋转平面内旋转。实际上,目前的直升机都具水平铰。旋翼不旋转时,桨叶受垂直 向下的本身重力的作用(如下图左)。旋翼旋转 时,每片叶上的作用力除自身重力外, 还有空气动力和惯性离心力。空气动力拉力向上的分(T)方向与重力相反,它绕水平铰构 成的力矩,使桨叶上挥。惯性离心力(F离心)相对 水乎铰所形成的力矩,力求使桨叶在桨毂 旋转平面内旋转(如下图右)。在悬停或垂直飞 行状态中,这三个力矩综合的结果,使得 桨叶保持在与桨毂旋转平面成某一角度的位置上,翼形成一个倒立的锥体。 桨叶从桨毂 旋转平面扬起的角度叫锥角。桨叶产生的拉力约为桨 叶本身重量的10一15倍,但桨叶的惯性和离心力更 大(通常约为桨叶拉力的十几倍),所以锥 角实际上并不大,仅有3度一5度。悬停时功率分配从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直升机在悬停状态时(如下图) 发动机输出的轴功率,其中约90%用于旋翼,分配给尾桨、 传动装置等消耗的轴功率加起来约占 10%。旋翼 所得到的90%的功率当中,旋翼型阻功率又用去20%,旋翼用于 转变成气流动能以产生拉力的诱导功率仅占70%。旋翼拉力产生的涡流理论根据前面所述的理论,只能宏观地确定不同飞行状态整个旋翼的拉力和需用功率,但 无法得知沿旋翼桨叶径向的空气动力载荷,无法进行旋设计。为此,必须进一步了解旋翼周围的流场,即旋 冀桨叶作用于周围空气所引起的诱导速度,特别是沿桨叶的诱导速度,从而可计算桨叶各个剖面的受力分布。在理论空气动力学中,涡流理论就是求解任一物体(不论飞机机翼或旋翼桨叶)作用于周围空气所引起的诱导速 度的方法。从涡流理论的观点来看,旋翼桨叶对周围空气的作用, 相当于某一涡系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旋翼的每片桨叶可 用一条(或几条)附着涡及很多由桨叶后缘逸出的、以螺旋形在旋翼下游顺流至无限远的尾随涡来代替。按照旋翼经典涡流理论,对于悬停及垂直上升状态(即轴流状态),旋翼涡系模型就像 一个半无限长的涡拄,由一射线状的圆形 涡盘的附着涡系及多层同心的圆柱涡面(每层涡面 由螺旋涡线所组成)的尾迹涡系两部分所构成。直升机旋停、垂直上升状态的涡柱这套涡系模型完全与推进螺旋桨的情况相同。至于旋冀在前飞状态的涡系模型,可以合 理地引伸为一个半无限长的斜向涡柱,由一圆形涡盘的附着涡系及多层斜向螺旋涡线的斜向涡面的尾迹涡系两部分所构成。升机前飞状态的涡柱二、直升机的操纵特点直升机不同于固定翼飞机,一般都没有在飞行中供操纵的专用活动舵面。这是由于在小速度飞行或悬停中,其作用也很小,因为只有当气流速度很大时舵面或副翼才会产生足够的空气动力。 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主要靠旋翼和尾桨进行操纵,而双旋翼直升机靠两副旋翼来操 纵。由此可见,旋翼还起着飞机的舱面和副翼的作用。为了说明直升机操纵特点,先介绍直升机驾驶舱内的操纵机构。直升机驾驶员座舱操纵机构及配置 直升机驾驶员座舱主要的操纵机构是:驾驶杆(又称周期变距杆)、脚蹬、油门总距杆。 此外还有油门调节环、直升机配平调整片开关及其他手柄。驾驶杆位于驾驶员座椅前面,通过操纵线系与旋翼的自动倾斜器连接。驾驶杆偏离中立位置表示:向前——直升机低头并向前运动;向后——直升机抬头并向后退;向左——直升机向左倾斜并向左侧运动;向右——直升机向右倾斜并向右侧运动。脚蹬位于座椅前下部,对于单旋翼 带尾桨的直升机来说,驾驶员蹬脚蹬操 纵尾桨变距改变尾桨推(拉)力,对直升机实施航向操纵。油门总距杆通常位于驾驶员座椅的左方,由驾驶员左手操纵,此杆可同时 操纵旋翼总距和发动机油门,实现总距和油门联合操纵。油门调节环位于油门总距杆的端部,在不动总距油门杆的情况下,驾驶员左手拧动油门调节环可以在较小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调 整发动机功率。调整片操纵(又称配平操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直升机在飞行中驾驶杆上的载荷,不同于飞机的舵面载荷。如果直升机旋翼使用可逆式操纵系统,那么驾驶杆要受周期(每一转)的 可变载荷,而且此载荷又随着飞行状态的改变而产生某些变化。为减小驾驶杆的载荷,大多 数直升机操纵系统中都安装有液压助力器。操纵液压助力器可进行不可逆式操纵,即除了操纵系统的摩擦之外,旋翼不再向驾驶杆传送任何力。为了得到飞行状态改变时驾驶杆力变化的规律性,可在操纵系统中安装纵向和横向加载 弹簧。因为宜升机平衡发生变化(阻力及其力矩发生变化),驾驶杆的位置便随飞行状态变 化而变化,连接驾驶杆的加载弹簧随着驾驶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时,则驾驶杆力随着飞行速 度不同也出现带有规律性的变化,这对飞行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为消除因飞行状态改变而产生的驾驶杆的弹簧载荷,可对弹簧张力进行调整,相当于飞 机上的调整片所起的调整作用,因此在直升机上通常把此种调整机构称为调整片,或称作调 平机构。弹簧张力是由调整片操纵开关或电动操纵按钮控制的。自动倾斜器的主要零件包括:旋转环连接桨叶拉杆,旋转环利用滚珠轴承连接在不旋转环上,不旋转环压在套环上;套环带有横向操纵拉杆和纵向操纵拉杆;操纵总桨距的滑筒。直升机的驾驶杆动作时,旋转环和不旋转环随同套环一起向前、后、左、右倾斜或任意方向倾斜。因为旋转环用垂直拉杆同桨叶连接,所以旋转环的旋转面倾斜会引起桨叶绕纵轴做周期性转动,即旋翼每转一周重复一次,换句话说,每一桨叶的桨距将进行周期性变化。为了解桨距的变化,应分别分析直升机的两种飞行状态,即垂直飞行状态和水平飞行状态。垂直飞行,靠改变总距来实施,换句话说,就是靠同时改变所有桨叶的迎角来实施。此时所有桨叶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的迎角,就会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升力,因而直升机也会相应 地进行垂直上升或下降。操纵总距是用座舱内驾驶员座椅左侧的油门总距杆。 从下图中看出,若上提油门总距杆,则不旋转环和旋转环向上抬起,各片桨叶的桨距增大,直升机上升。若下放油门总距杆,直升机则垂直下降。直升机水平飞行要使旋翼旋转平面倾斜,使旋翼总空气动力矢量倾斜得出水平分力。旋 转平面倾斜是靠周,期性改变桨距得到的。这说明,旋翼每片桨叶的桨距在每一转动周期中 (每转一周),先增大到某一数值,然后下降到某一最小数值,继而反复循环。 各种方位的桨距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所示。下面考察自动倾斜器未倾斜和向前倾斜时作用于桨叶上的各力。旋翼旋转时,每片桨叶上的作用力如下图所示:升力 Y叶,重力G叶,挥舞惯性力和离心力J离心力。层桨的构造同旋翼相似,不过比旋翼要简单得多。尾桨的每一桨叶和旋翼桨叶一样, 其旋转铀转动。由于尾桨转速很高,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尾桨操纵没有自动倾斜器,也不存在周期变距问题。靠蹬脚蹬改变尾桨的总距来操纵尾桨。当驾驶员蹬脚蹬后,齿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蜗杆螺帽转动,蜗杆螺帽沿旋转轴推动滑动操纵杆滑动(见上图),杆用轴承固定在三爪传动臂上,另一端则用槽与支座 相连,以防止滑动操纵杆转动。 三爪传动臂随同尾桨叶传动,通过三个拉杆使三片桨叶绕自身纵轴同时转动,此时,根据脚蹬蹬出方向和动作量大小,来增大或减小尾桨桨距。直升机操纵图解三、直升机的反扭矩直升机飞行主要靠旅翼产生的拉力。当旋翼由发动机通过旋 转轴带动旋转时,旋翼给空气以作用力矩(或称扭矩),空气 必然在同一时间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力矩作用于旋翼(或称反扭矩),从而再通过旋 翼将这一反作用力矩传递到直升机 机体上。如果不采取措施予以平衡,那么这个反作用力矩就会 使直升机逆旋翼转动方向旋转。旋翼的布局形式旋翼之所以会出不同的布局型式,主要是因平衡旋翼轴带动旋翼转动工作时,空气作用其上的反作用力矩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为了平衡这个来自空气的反作用力矩,有两种常见的办法,组合 形成了现代多种旋翼布局型式。1.单旋翼带尾桨布局。空气对旋翼形成的反作用力矩,由尾桨产生的拉力(或推力) 相对于直升机机体重心形成的偏转力矩予以平衡如上图的a。这种方式目前应用较广 泛,虽然层桨工作需要消耗一部分功率,但构造上比较简单。2.双旋翼式布局。由于在直升机上装有两副旋翼,可以是共轴式双旋翼,也可以是纵 列式双旋翼或者横列式双旋冀(含交叉双旋翼),通过传动装置使两副旋翼彼此向相反方向 转动,那么,空气对其中一副旋冀的反作用力矩,正好为另一副旋翼的反作用力矩所平衡, 见图2.1—20中的b、 c、 d、 e。直升机尾桨(作用)尾桨像一个旋转平面垂直于旋翼转速平面的小螺旋桨,工作时产生拉力(或推力)。 尾桨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尾桨产生的拉力(或推力)通过力臂形成偏转力矩,用以平衡旋翼的反作用力矩 (即反扭转);2.相当于一个直升机的垂直安定面,改善直升机的方向稳定性。而且,可以通过加大 或减小尾桨的拉力(推力)来实现直升机的航向操纵;3.某些直升机的尾轴向上斜置一个角度,可以提供部分升力,也可以调整直升机重心 范围。 尾桨和旋翼的动力均来源于发动机;发动机产生的功率通过传动系统,按需要再传给旋翼和尾桨。尾桨的旋转速度较高。直升机航向操纵和平衡反作用力矩,只需增加或减小尾桨拉力 (推力),对尾桨总距操纵是通过脚蹬操纵系统来实现的。(类型)尾桨通常包括常规尾桨、涵道尾桨和无尾桨系统等三种类型。1.常规尾桨 这种尾桨的构造与旋冀类似,由桨叶和桨毂组成。常见的有跷跷板式、万向接头式和铰 接式。2.涵道层桨 这种尾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置于尾斜梁中的涵道;另一部分是位于涵道中央的转 子。其特点是涵道尾桨直径小、叶片数目多。涵道尾桨的推力有两个来源:一是涵道内空气对 叶片的反作用推力;二是涵道唇部气流负压产生的推力。3.无尾桨系统 无层桨系统主要是用一个空气系统代替常规尾桨,该系统由进气口、喷气口、压力风 扇、带缝尾梁等几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压力风扇位于主减速器后面,由尾传动轴带动,风扇叶片的角度可调,与油门总距杆联 动。尾梁后部有一可转动的排气罩与脚蹬联动。工作时风扇使空气增压并沿空心的尾梁向后 流动。飞行中,一部分压缩空气从尾梁侧面的两道细长缝中排出,加入到旋翼下洗流中,造 成不对称流动,使尾梁一例产生吸力,相当于尾部产生了一个侧向推力以平衡旋翼的反作用 力矩(见上图);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由尾部的喷口喷出,产生侧向报力,以实现航向 操纵,喷气口面积由排气罩的转动控制,受驾驶员脚蹬操纵。(总结)以上各型尾桨都各有其特点: 常规尾桨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应用广泛,缺点是受旋男下 洗流影响,流场不稳定,裸露在外的桨叶尖端易发生伤人或撞击地面障碍物的事故;涵道层桨优点是安全性好,转于桨叶位于涵道内,旋翼下洗流干扰、 影响较轻,且不易发生伤人接物的事故,缺点是消耗功率比较大;无尾桨系统的优点是安全可靠、振动和噪声水平低,前 飞时可以充分利用垂直尾另的作用、减小功率消耗,缺点是悬停时需要很大功率,目前已进 入实用阶段。四、悬停悬停是直升机在一定高度上保持航向和对地标位置不变的状态。直升机的这一飞行特性 不但能适应多种作业的需要,更能扩大其使用范围。无论是高大建筑物的屋顶平台,还是高 山峡谷的狭小平地,它均能起降自如,实施多种作业。因此悬停是直升机区别于一般固定翼 飞机的一种特有的飞行状态。虽然某些特种飞机,例如喷口转向飞机,也能作短时悬停,但由于它们产生平衡飞机重力喷口的推力面的载荷大大超过直升机旋翼的桨盘载荷,这样不便使这类飞机在相同飞行重量的悬停需用功率比直升机的高得多,而且过大的诱导速度引起悬停状态作业的环境条件大大恶化。此外垂直起落飞机的喷口对地面严重烧蚀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这类飞机的使用范围。直升机悬停时的力及需用功率悬停时,单旋翼式直升机力的平衡如下图所示。旋翼拉力在铅垂面的升力分量T1与全拉的飞行重力G平衡;用于平衡反扭矩的尾桨推力T尾则等于旋翼在水平侧向分力T3。即铅垂方向:T1=G水平侧向:T尾=T3悬停时,直升机的需用功率由尾桨和传动等功率外加上旋冀所需功率组成,旋翼需用功 率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旋翼产生拉力所付出的代价——诱导功率P诱;(2)电于空气 的粘性旋翼旋转时克服桨叶型阻需要耗费的功率——型阻功率P型。即P悬停=P诱+P型必须指出,旋翼的悬停需用功率,比大多数前飞状态需用功率都大一些。这是因为悬停 时,流过桨盘的空气质量流量较小;根据动量定理,要产生同样拉力,旋翼在悬停时的诱导 速度需更大一些,而诱导功率正比于旋翼拉力和诱导速度。所以悬停诱导功率就比平飞时的 诱导功率更大些,而型阻功率损失主要取决于旋翼转速和桨叶构型。由于旋翼转速和桨叶构 型很少随飞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型阻功率随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变化也较小。总的来说,悬停状态的需用功率在直升机的各种飞行状态中是较高的。垂直上升直升机在四周有较高障碍物的狭小场地悬停起飞后无法以爬升飞行方式超越障碍物,垂直上升飞行是超越障碍物获取飞行高度的有效方式。在上述情况下一些特殊空间和区域作 业,直升机的垂直上升性能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垂直上升时直升机的力及需用功率直升机垂直上升飞行速度称为上升率以 Vy表示。通常直升机的垂直上升速度都不大, 机体阻力与飞行重量 G比较起来则为一个小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直升机垂直上升时力 的平衡与悬停时基本相同。即铅垂方向:T1=G水平侧向: T尾=T3垂直上升时旋翼需用功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诱导功率P诱;型阻功率P型,以及旋翼上升做功的上升功率P升,即P垂升=P诱+P型+P升垂直上升与悬停状态相比,诱导功率虽然随上升高度的增加其值有所减小,然而随着 Vy的增加被忽略的机体阻力的功率损耗也有所增加,这两项大至相抵。型阻功率也可认为与悬停状态相同。 因此在粗略分析中可以近似认为垂直上升时P诱与P型之和与悬停时的旋 翼需用功率相等。然而上升功率P升=T1Vy则随垂直上升速度线性增加。因此垂直上升的总需用功率比悬停时的需用功率大,并且随上升率的增加而增加。垂直下降直升机的垂直下降与垂直上升相反,利用它可以使直升机在被高大障碍物所包围的狭小 场地着陆。由于这时旋翼的诱导速度与其运动的相对来流方向相反,流经桨盘的两股方向相反的气流使旋翼流场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下降率的增加,当两股气流的速度数值十分接近时,直升机会进入不稳定的“涡环状态”,这时经典的动量理论不能反映流过旋翼气流的流 动规律,通常利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半经验理论进行描述。下面重点介绍垂直下降中旋翼特有的这一物理现象及相关问题。垂直下降的直升机的力及需用功率垂直下降与悬停及垂直上升时力的平衡基本一样,即铅垂方面: T1=G 水平侧面:T尾=T3垂直下降时旋奠的需用功率,类似于垂直上升,可写成P垂降=P诱+P型+P降需用功率与垂直上升的差别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1)P降中的Vy 数值为负。即下降的重力做功,旋翼气流中获取能量。(2)在垂直下降速度较小时,P诱由于旋翼周围的不规 则的紊乱流动使旋翼垂直下降状态诱 导的功率增大。直升机垂直下降中,旋翼从下降中所获取的能量,在很大的速度范围内,消耗到诱导功率中去了。五、直升机的前飞直升机的前飞,特别是平飞,是其最基本的一种飞行状态。直升机作为一种运输工具, 主要依靠前飞来完成其作业任务。为了更好地了解有关直升机前飞时的飞行特点,从无侧滑 的等速直线平飞人手,有关上升率Vy不为零的前飞(上升和下降)留在下一节介绍。 直升机的水平直线飞行简称平飞。平飞是直升机使用最多的飞行状态,旋翼的许多特点 在乎飞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直升机平飞的许多性能决定于旋翼的空气动力特性,因此需要首 先说明这种飞行状态下直升机的力和旋翼的需用功率。平飞时力的平衡相对于速度轴系平飞时,作用在直升机上的力主要有旋空拉力T,全机重力 G,机体的废阻力 X身及尾桨推力T尾。前飞时速度轴系选取的原则是: X铀指向飞行速度V方向; Y轴垂直于X轴向上为正,2轴按右手法则确定。保持直升机等速直线平飞的力的平衡条件为X轴:T2=X身Y轴: T1=GZ轴:T3约等于T尾其中 Tl, T2, T3分别为旋翼拉力在 X, Y,Z三个方向的分量。 对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由于尾桨轴线通常不在旋翼的旋转平面内,为保持侧向力矩 平衡,直升机稍带坡度角 r,故尾桨推力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y,T尾与T3方向不完全 一致,因为 y角很小,即cosr约等于1,故Z向力采用近似等号。平飞需用功率及其随速度的变化平飞时,飞行速度垂直分量 Vv=0,旋翼在重力方向和Z方向均无位移,在这两个方向的分力不做功,此时旋翼的需用功率由 三部分组成:型阻功率——P型;诱导 功率——P诱;废阻功率——P废。其中第三项是旋翼拉力克服机身阻力所消 耗的功率。从上图可以看出,旋翼拉力的 第二分力 T2可平衡机身阻力 X身。对旋翼而言,其分力T2在X轴方向以速度V作位移。显然旋翼必须做功,P =T2V或P废=X身V,而机身废阻X身 在机身相对水平面姿态变化不大的情况 下,其值近似与V的平方成正比,这样 废阻功率P废就可以近似认为与平飞速 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如图中的点划线③所示。平飞时,诱导功率为P诱=TV,其中T为旋翼拉力, vl为诱导速度。当飞行重量不变 时,近似认为旋翼拉力不变,诱导速度271随平飞速度 V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平飞诱导功率 P诱随平飞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中细实线②所示。平飞型阻功率尸型则与桨叶平均迎角有关。随平飞速度的增加其平均迎角变化不大。所以P型随乎飞速度V的变化不大,如图中虚线①所示。图中的实线④为上述三项之和,即总的平飞需用功率P平需随平飞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它是一条马鞍形的曲线:小速度平飞时,废阻功率很小,但这时诱导功率很大,所以总的乎 飞需用功率仍然很大。但比悬停时要小些。在一定速度范围内,随着平飞速度的增加,由于 诱导功率急剧下降,而废阻功率的增量不大,因此总的平飞需用功率随乎飞速度的增加呈下 降趋势,但这种下降趋势随 V的增加逐渐减缓。速度继续增加则由于废阻功率随平飞速度 增加急剧增加。平飞需用功率随 V的增加在达到平飞需用功率的最低点后增加;总的平飞 需用功率随 V的变化则呈上升趋势,而且变得愈来愈明显。直升机的后飞相对气流不对称,引起挥舞及桨叶迎角的变化直升机的侧飞侧飞是直升机特有的又一种飞行状态,它与悬停、小速度垂直飞行及后飞 一起是实施某些特殊作业不可缺少的飞行性能。一般侧飞是在悬停基础上实施 的飞行状态。其特点是要多注意侧向力 的变化和平衡。由于直升机机体的侧向 投影面积很大,机体在侧飞时其空气动 力阻力特别大,因此直升机侧飞速度通 常很小。由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侧 向受力是不对称的,因此左侧飞和右侧 飞受力各不相同。向后行桨叶一侧侧飞,旋翼拉力向后行桨叶一例的水平分量大于向前行桨叶一侧的尾桨推力,直 升机向后方向运动,会产生与水平分量反向的空气动力阻力Z。当侧力平衡时,水平分量等于尾桨推力与空气动力 阻力之和,能保持等速向后行桨叶一侧侧飞。向前行桨叶一例侧飞时,旋翼拉 力的水平分量小于尾桨推力,在剩余尾桨推力作用下,直升机向民桨推力方向一例运动,空气动力阻力与尾桨推力反向,当侧力平衡时,保持等速向前行桨叶一侧飞行。直升机的起飞直升机利用旋翼拉力从离开地面、并增速上升至一定高度的运动过程叫做起飞。直升机具有多种起飞方式,可以垂直起飞,也可以像固定翼飞机一样滑跑起飞。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起飞,必须根据场地面积的大小、大气条件、周围障碍物的高度和起飞重量大小等具体情况决定。垂直起飞是直升机从垂直离地到一定高度上悬停,然后按一定的轨迹爬升增速的过程。 爬升高度视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而定。一般而言,作为起飞过程完成的离地高度约为20—30m,速度接近其经济速度。直升机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垂直起飞方法。正常垂直起飞
2023-08-09 19:02:571

直升机螺旋桨工作原理

直升机螺旋桨工作原理如下:(1)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2)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3)螺旋桨效率以螺旋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表示。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螺旋桨效率不断增大,速度在200~700公里/时范围内效率较高,飞行速度再增大,由于压缩效应桨尖出现波阻,效率急剧下降。螺旋桨在飞行中的最高效率可达85%~90%。螺旋桨的直径比喷气发动机的大得多,作为推进介质的空气流量较大,在发动机功率相同时,螺旋桨后面的空气速度低,产生的推力较大,这对起飞(需要大推力)非常有利。一、直升机按用途可分为:1、通用直升机最早研制并生产的直升机,应该算作通用直升机-即大多数工作都能做,但做任何工作都不是非常专业。可运输、可救援、可通信、可救护,加上武器也可攻击,但除了运输外、做其他工作都不十分“拿手”,于是在通用直升机的基础上,逐渐的发展出了专用直升机。2、运输直升机以运输为主,载运量较大。因载运方式不同,还可分为吊运直升机和仓运直升机。3、搜救直升机以搜索、救援为主要工作方向而研制的直升机,机上通常载有搜索设备和救援吊索、救护设施等,通常在中型通用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4、武装直升机早期的武装直升机就是用通用直升机搭载武器如机枪、火箭等武器装备改装的,随着技术进步和对武装直升机要求的提高,现代的武装直升机已经是专门研制设计的一个专用直升机机种。二、直升机的优点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扩展资料:1、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是西科斯基研制的vs300,真正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飞行特点。采用单旋翼带尾桨结构,奠定了现代直升机最常用的的气动布局。2、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机是日本研制的一种单人超小型直升机。直升机安装有一台37千瓦的强制冷发动机,主旋翼直径约6米,自重仅为115公斤。3、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是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生产的米-12“信鸽”重型运输直升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05吨,主旋翼直径为35米,机身长达37米,货舱长28米,可运送中型坦克和火炮,安装有4台4.78兆瓦的发动机,载重40吨。4、目前世界各国所使用的巡航速度最快的直升机--X2直升机最高时速达到了463公里/小时。5、飞得最高的直升机是法国的SA-3158型“美洲鸵”直升机。1972年6月21日,飞行员吉恩·鲍莱特驾驶“美洲鸵”,创造了飞行高度达1.2442万米的世界纪录。6、飞得最远的直升机是美国的OH-6直升机。1966年4月6~7日,该机由飞行员费瑞驾驶,创造了直线航程3561.55公里的世界纪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升机
2023-08-09 19:03:181

直升机螺旋桨原理是什么

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一般情况下,螺旋桨除旋转外还有前进速度。如截取一小段桨叶来看,恰像一小段机翼,其相对气流速度由前进速度和旋转速度合成。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实际上桨叶上每一剖面的前进速度都是相同的,但圆周速度则与该剖面距转轴的距离(半径)成正比,所以各剖面相对气流与旋转平面的夹角随着离转轴的距离增大而逐步减小,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直升机螺旋桨:(1)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2)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3)螺旋桨效率以螺旋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表示。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螺旋桨效率不断增大,速度在200~700公里/时范围内效率较高,飞行速度再增大,由于压缩效应桨尖出现波阻,效率急剧下降。
2023-08-09 19:03:561

直升机螺旋桨原理是什么?

直升机螺旋桨原理: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一般情况下,螺旋桨除旋转外还有前进速度。如截取一小段桨叶来看,恰像一小段机翼,其相对气流速度由前进速度和旋转速度合成(图1 )。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实际上桨叶上每一剖面的前进速度都是相同的,但圆周速度则与该剖面距转轴的距离(半径)成正比,所以各剖面相对气流与旋转平面的夹角随着离转轴的距离增大而逐步减小,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构造特点:螺旋桨有2、3或4个桨叶,一般桨叶数目越多吸收功率越大。有时在大功率涡轮螺旋桨飞机上还采用一种套轴式螺旋桨,它实际上是两个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可以抵消反作用扭矩。在发动机功率低于100千瓦的轻型飞机上,常用双叶木制螺旋桨。它是用一根拼接的木材两边修成扭转的桨叶,中间开孔与发动机轴相连接。螺旋桨要承受高速旋转时桨叶自身的离心惯性力和气动载荷。大功率螺旋桨在桨叶根部受到的离心力可达200千牛( 20吨力)。此外还有发动机和气动力引起的振动。大功率发动机一般采用3叶和4叶螺旋桨,并多用铝合金和钢来制造桨叶。铝和钢制桨叶因材料坚固可以做得薄一些,有利于提高螺旋桨在高速时的效率。70年代以后还用复合材料制造桨叶以减轻重量。螺旋桨的几何参数1、直径(D)影响螺旋桨性能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情况下,直径增大拉力随之增大, 效率随之提高。所以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直径较大的螺旋桨。此外还要考虑螺旋 桨桨尖气流速度不应过大(<0.7音速),否则可能出现激波,导致效率降低。2、桨叶数目(B)可以认为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与桨叶数目成正比。超轻型飞 机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双叶桨。只是在螺旋桨直径受到限制时,采用增加桨叶数目的方 法使螺旋桨与发动机获得良好的配合。3、实度(σ)桨叶面积与螺旋桨旋转面积(πR2)的比值。它的影响与桨叶数目的影响相 似。随实度增加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增大。4、桨叶角(β)桨叶角随半径变化,其变化规律是影响桨工作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习惯 上以70%直径处桨叶角值为该桨桨叶角的名称值。 螺距:它是桨叶角的另一种表示方法。5、几何螺距(H)桨叶剖面迎角为零时,桨叶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它反映了桨叶 角的大小,更直接指出螺旋桨的工作特性。桨叶各剖面的几何螺矩可能是不相等的。习 惯上以70%直径处的几何螺矩做名称值。国外可按照直径和螺距订购螺旋桨。如 64/34,表示该桨直径为60英寸,几何螺矩为34英寸。6、实际螺距(Hg)桨叶旋转一周飞机所前进的距离。可用Hg=v/n计算螺旋桨的实际螺矩值。可按H=1.1~1.3Hg粗略估计该机所用螺旋桨几何螺矩的数值。7、理论螺矩(HT)设计螺旋桨时必须考虑空气流过螺旋桨时速度增加,流过螺旋桨旋转平面的气流速度大于飞行速度。因而螺旋桨相对空气而言所前进的距离一理论螺矩将大于实际螺矩。
2023-08-09 19:04:213

直升机螺旋桨工作原理

复杂!不想回答!
2023-08-09 19:04:487

双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是什么?

力是相互的,所以机身上的大螺旋桨旋转时给风一个向下的力,风也给大螺旋桨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而大螺旋桨与直升机是固定在一起,可以视为一个整体,所以风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作用在直升机上,促使直升机垂直上升. 直升机后面的螺旋桨也是以相同的原理,来控制直升机飞行方向.
2023-08-09 19:05:471

直升飞机的主螺旋桨的改变方向的原理是什么?

直升机的头部的大螺旋桨,也叫旋翼,尾部也有一个尾桨,尾桨分为推进式和拉进式,主要为了抵消旋翼旋转时产生的反向扭力。但是如果是共轴机或者横列以及纵列旋翼实际上都是利用另一幅旋翼来均衡反向扭力,基本原理差不多,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旋翼的升力工作原理实际上和固定翼飞机的机翼一样,只是直升机旋翼是在发动机驱动下,主动与空气接触产生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如果按您的要求回答的话,两种状态实际上都存在,在旋翼保持一定的升力迎角旋转时上下旋翼面由于空气流动速度不同,会有压力差产生,而下翼面在保持正迎角的同时,由于受到空气冲击阻力,旋转时对空气本身也会产生向下的空气压力。直升机旋翼的独特驱动机构,主要靠它的倾斜器和变距机构来完成,在大部分飞行状态时候,旋翼的迎角是在每周不停的改变着,通过不断的改变旋翼不同角度的迎角,使直升机可以悬停,前后左右飞行自如,因此可以实现垂直起飞及降落,不过它的结构复杂,而且运行过程中,旋翼变距机构以及倾斜器机构始终在非常高频率的动作下,故障率相对固定翼飞机来说,要多出不少。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但是的旋翼由于受到翼尖旋转速度的限制,(它的翼尖速度等于,旋转速度加上前进速度,翼尖在旋转状态下,不能超过音速,否者噪音和振动极大)所以目前直升机几乎没有超过400km/h的,不过直升机灵活多变的速度选择可以使它从事很多种极其复杂的工作。
2023-08-09 19:05:561

为什么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

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机体稳定不发生转动并实现航向的操作。
2023-08-09 19:06:064

直升机尾部的螺旋桨作用是什么?

直升机尾部螺旋桨的作用。如果转动的物体由两部分组成,原来是静止的,总角动量为零。当内部的相互作用使一部分转动时,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则另一部分必向反方向转动,两者的角动量大小相等,总和仍保持为零。因此,当直升机的主螺旋桨转动时,机身就会向反方向转动,以维持角动量守恒。为了避免机身转动,通常在直升机的尾部装一辅助的螺旋桨,它提供一个附加水平力,其力矩可与主螺旋桨给机身的反作用力矩相抵消。
2023-08-09 19:06:242

直升机的螺旋桨是什么作用的?

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机体稳定不发生转动并实现航向的操作。直升机两个螺旋桨有不同的作用。大螺旋桨提供升力,负责升降,小螺旋桨克服直升机旋转,为机身提供稳定。螺旋桨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螺旋桨来源:1、古代的车轮,即欧洲所谓“桨轮”,配合近代的蒸汽机,将原来桨轮的一列直叶板斜装于一个转毂上。构成了螺旋桨的雏型。2、古代的风车,随风转动可以输出扭矩,反之,在水中,输入扭矩转动风车,水中风车就有可能推动船运动。3、在当时,已经使用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螺旋泵,它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提水,螺旋式结构能打水这一事实,作为推进器是重要的启迪。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虎克在1683年成功地采用了风力测速计的原理来计量水流量,于此同时,他提出了新的推进器——推进船舶,为船舶推进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3-08-09 19:06:401

同轴双螺旋浆武装直升机的螺旋桨工作原理是怎么的?

同轴螺旋桨有很大优点,两个螺旋桨自己就可以相互抵消掉产生的转矩,所以卡式直升机都没有尾部的小螺旋桨,可以省去一部分复杂的传动结构. 同时对于武装直升机而言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生存能力,一般直升机只要尾桨或主桨被击毁一处,就无法正常飞行,进而坠毁.但是同轴式直升机没有尾桨,不会产生失去尾桨时的事故. 另外,由于有双浆叶提供升力,又不用分动力给尾桨,同轴式的直升机可以提供较大的升力,又可以用直径较小的主桨. 所以占用的停飞空间小了很多,低空时受障碍物影响也小了很多,无论对战斗还是舰载都是有好处的.但是这种螺旋桨的反向传动机构也很复杂,制造难度也大,所以大部分直升机都不使用这种结构. 另外,卡式直升机发生过严重的事故,即飞行中两层螺旋桨碰撞导致坠毁.因为桨叶的刚度不足,下层的桨叶在特殊的飞行情况下向上弯曲过大,导致碰撞,这是同轴机最大的缺点.
2023-08-09 19:07:131

直升机是如何飞起来的?

原理: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历史由来:中国的竹蜻蜓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现在。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大英百科全书》记载道:这种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意大利达芬奇的画意大利人达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机的设想并绘制了草图。19世纪末,在意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发现了达芬奇在1475年画的一张关于直升机的想象图。这是一个用上浆亚麻布制成的巨大螺旋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螺丝钉。它以弹簧为动力旋转,当达到一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空中。驾驶员站在底盘上,拉动钢丝绳,以改变飞行方向。西方人都说,这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
2023-08-09 19:07:201

为什么直升机的螺旋桨有两个?

直升机有两个螺旋桨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机体稳定不发生转动并实现航向的操作。直升机两个螺旋桨有不同的作用。大螺旋桨提供升力,负责升降,小螺旋桨克服直升机旋转,为机身提供稳定。螺旋桨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螺旋桨来源:1、古代的车轮,即欧洲所谓“桨轮”,配合近代的蒸汽机,将原来桨轮的一列直叶板斜装于一个转毂上。构成了螺旋桨的雏型。2、古代的风车,随风转动可以输出扭矩,反之,在水中,输入扭矩转动风车,水中风车就有可能推动船运动。3、在当时,已经使用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螺旋泵,它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提水,螺旋式结构能打水这一事实,作为推进器是重要的启迪。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虎克在1683年成功地采用了风力测速计的原理来计量水流量,于此同时,他提出了新的推进器——推进船舶,为船舶推进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3-08-09 19:07:281

直升机的升力原理

主螺旋桨位于直升机顶部,带动4个约6米长的桨叶旋转。飞行员通过调整旋转斜盘来操纵直升机。旋转斜板通过改变桨叶的姿态角(倾斜角度)来增加上升力。均匀地调整所有桨叶的姿态角可使直升机垂直升降。当浆叶旋转起来后改变姿态角可以产生不均匀的上升力,从而使直升机沿特定方向侧飞。 在主螺旋桨旋转时,会给整个直升机施加一种旋转力。尾部螺旋桨桨叶产生抗拒力,从而将尾桁推向相反方向。通过改变尾部螺旋桨桨叶的迎角,飞行员可以让直升机向任意方向旋转或根本不让它转向。而阿帕奇有两个尾部螺旋桨,每个螺旋桨有两个桨叶。貌似还没发现没有尾部螺旋桨的直升机
2023-08-09 19:07:453

直升机后面的螺旋桨有什么作用 初中学生如何回答更合理

起到平衡作用
2023-08-09 19:08:244

直升飞机的主螺旋桨和尾翼有什么作用

  直升飞机的主螺旋桨功能:  直升机飞行原理和结构与飞机不同飞机靠它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而直升机是靠它头上的桨叶(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 直升机启动发动机带动旋翼旋转后,由于旋翼桨叶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就会产生向上的气动力。如果旋翼不向任何方向倾斜,气动力是垂直向上的,实际上它就是托起直升机的升力。因为是向上的,所以不用滑行,也就不用跑道了。  尾翼功能讲述:  飞机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主要功能是操纵飞机升降和偏转,并保证飞机平稳飞行。 水平尾翼后缘的升降舵用来实现飞机升降。驾驶杆通过传动机构,使升降舵向下或向上偏转,升降舵偏转产生的附加空气动力和力矩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升降舵向下偏转,正面气流自下吹向升降舵产生一个向上的附加力,这个力作用点位于重心后面,产生一个使飞机机尾上升的力矩,飞机实现下俯。 水平尾翼的固定面是保证纵向稳定的基本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飞机的稳定性和实现飞行的纵向力矩平衡,因而又叫作水平安定面。当外力使机头抬起时,机翼和尾翼的迎角增大,尾翼可产生很大的、与机头抬起的力矩相反的低头力矩。飞机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短时间上下摇摆,但很快能恢复原来的水平状态。 垂直尾翼后缘的方向舵用于实现左右偏转。当方向舵向左偏转时,正面吹来的气流使方向舵产生一个附加的力,方向指向右,这个力与重心共同作用产生使飞机向左偏航的力矩,使飞机飞行方向向左偏转。垂直尾翼的固定面主要用于保证飞机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其工作原理与水平安定面相似。 参考链接:http://www.hangkong.com/2014/1010/4032.html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hangkong/hkzs_fxyl_06.html
2023-08-09 19:08:354

航模直升机螺旋桨朝下飞是什么原理

装错了螺旋桨了吧,
2023-08-09 19:08:562

直升机为什么螺旋桨一转就能飞

呵呵,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我先说小的,旋翼有初始安装角,在达到额定转速时,通过提升总矩杆,增加旋翼的迎角,增加旋翼的升力,从而使直升机起飞,同时尾桨提供反扭矩,保持直升机的平衡。说大点,由于直升机旋翼的空气动力模型比较复杂,因此,可用多种空气动力模型解释升力的产生,比如:滑流理论,涡流理论等等,要全面详细掌握直升机的起飞原理,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是维护直升机的。
2023-08-09 19:09:061

请问直升飞机的飞行原理

直升机的控制主要依靠周期变距系统模型直升机能完成比电影中更匪夷所思的特技真的直升机因桨叶刚性,桨毂强度等问题不能完成高强度的动作
2023-08-09 19:09:164

直升飞机的头顶上,为何要安装一个螺旋桨?

不安按你吗
2023-08-09 19:09:465

双螺旋桨直升机旋转方向原理是什么,都是同向转还是正反螺旋桨?不是指共轴式双旋,指像鱼鹰这种双发动机

是相反方向旋转螺旋桨。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螺旋桨抵消扭力。
2023-08-09 19:13:002

直升飞机飞行原理及前进、转弯?

这个网页说的很详细http://www.tech-domain.com/thread-14033-1-1.html
2023-08-09 19:13:124

为什么直升机螺旋桨转动时会给空气一个向下的力,从而通过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直升机上升?螺旋桨应该是水平

螺旋桨叶片是倾斜的,在转动的时候就像电风扇那样。
2023-08-09 19:13:582

同轴双浆直升机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螺距:指螺旋桨在自己本身根轴上的偏转角度,转速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螺距可以更有效的操纵螺旋桨的升力或推进力,甚至得到反推力或者反升力。
2023-08-09 19:14:081

玩具直升机为什么能飞起来

  一、直升机与普通飞机区别及飞行简单原理:   不可否认,直升机和飞机有些共同点.比如,都是飞行在大气层中,都重于空气,都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但直升机有诸多独有特性.   (1)直升机飞行原理和结构与飞机不同飞机靠它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而直升机是靠它头上的桨叶(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   (2)直升机的结构和飞机不同,主要由旋翼、机身、发动机、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等部分组成.根据螺旋桨个数,分为单旋翼式、双旋翼式和多旋翼式.   (3)单旋翼式直升机尾部还装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单旋翼产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机的转弯.   (4)直升机最显眼的地方是头上窄长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桨叶组成一副,由1~2台发动机带动,其主要作用:通过高速的旋转对大气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后利用大气的反作用力(相当与直升飞机受到大气向上的力)使飞机能够平稳的悬在空中.   二、平衡分析(对单旋翼式):   (1)直升飞机的大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平衡重力.   直升飞机的桨叶大概有2—3米长,一般有5叶组成.普通飞机是靠翅膀产生升力起飞的,而直升飞机是靠螺旋桨转动,拨动空气产生升力的.直升飞机起飞时,螺旋桨越转越快,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当升力比飞机的重量还大时,飞机就起飞了.在飞行中飞行员调节高度时,就只要通过改变大螺旋桨旋转的速度就可以了.   (2)直升飞机的横向稳定.   因为直升飞机如果只有大螺旋桨旋,那么根据动量守衡,机身就也会旋转,因此直升飞机就必须要一个能够阻止机身旋转的装置.而飞机尾部侧面的小型螺旋桨就是起到这个作用,飞机的左转、右转或保持稳定航向都是靠它来完成的.同时为了不使尾桨碰到旋翼,就必须把直升飞机的机身加长,所以,直升飞机有一个像蜻蜓式的长尾巴.   三、能量方式分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无中生有,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在低速流动的空气中,参与转换的能量只有压力能和动能.一定质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推动物体做功;压力越大,压力能也越大;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流速越大,动能也越大.   而空气的流速只有来自于发动机所带的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当然从这里分析能量也是守衡的.
2023-08-09 19:14:151

直升机为什么可以在空中停留?这是运用了哪些原理呢?

直升机的螺旋桨旋转时把空气向下推,产生了推力,而空气对螺旋桨也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所以能量互补,才能在空中停留。
2023-08-09 19:1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