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2023-08-17 17:14:02
共1条回复
真可

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一、基本简介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

热力环流原理

二、应用示例

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汀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

三、实验方法

在一个用保鲜膜封闭的透明玻璃箱内,一边放冰块,一边放沙子,当把一支点燃的香放入冰块一侧时,就能明显的看到烟在箱内进行循环流动。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烟雾的运动方向。沙子最好预先在阳光下晒段时间,这样效果更明显。

热力环流原理

四、原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

相关推荐

热力环流原理是什么。?

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物理上的热胀冷缩。空气受热膨胀,分子间密度减小,气压下降,反之气压升高,因此空气垂直对流,从而在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存在了气压梯度力,产生了水平流动,最终形成环流。首先,气体不像是其他物体,他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因为pV=nrT温度高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上升,又因为质量不变,根据ρ=m/V,因此密度下降,密度小的气体会上升,因此温度高的气体会上升,在其底下的地区形成一片低气压区。又因为两边的气温相对于这个地方的温度较低,因此密度大的气流下降,形成高压区,气流会往气压相对低的地方走,因此高压地区的空气会流向低压地区。同样的在天上,由于密度低的气体都往天上跑,于是低压的地区上空其实是一片高压,而两边因为气体下沉成为低压地区,气体向低压地区运动,完成环流。扩展资料: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热力环流,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2023-08-10 10:07:281

热力环流原理是什么?

冷缩热胀的原理。下面的空气较暖,上面的空气较冷,上面的空气往下走,抬起地上的暖空气,形成热力环流。
2023-08-10 10:07:465

山谷风热力环流原理

热力环流原理可以解释山谷风。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 热力环流的原理是什么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
2023-08-10 10:08:511

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 城市热岛效应 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热力环流说明了只要有冷热差异后,就会引起气流的运动,最终形成环流。城市与乡村比较,因为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更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植被也较缺乏稀疏,所以城市大量废气吸收地面辐射而稳定比郊区更高,越接近城市稳定越高,越接近市中心附近就越高,所以形象称之为热岛,由于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近地面就会形成从郊区到城市的风,高空风向从城市到郊区,从而形成了热岛环流。同理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同一时间吸热放热速度不同,所以海陆温度总是不同),白天时,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类似于城市),海洋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类似于郊区),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相反,形成了环流,夜晚时,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相当于城市郊区的角色晚上互换了)同理也形成了环流。我们把近地面随昼夜交替而变化的风就称之为海陆风。
2023-08-10 10:09:001

山谷风热力环流原理

  1、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   2、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local winds)。   3、山谷风的成因主要为昼夜交替过程中山坡-山谷和山地-平原间的气温差。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此外夜间下坡风和山风的运动也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2023-08-10 10:09:081

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的原因(提示:海洋与陆地比热不同,海洋比热大,陆地比

海陆风:由于陆地比热小于海洋,白天升温时,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在陆地形成上升气流,海洋出现下沉气流,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在近地面出现自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黑夜降温时,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在陆地形成下沉气流,海洋形成上升气流,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出现自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城市风:由于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在城区出现上升气温,造成城区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出现下沉气流,郊区近地面出现高压,近地面出现自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与海陆风不同的是,城市风没有季节变化,四季风向相同)(无论是海陆风还是城市风,均是指近地面的风,而高空风的风向与近地面的风向相反)
2023-08-10 10:09:181

城郊热力环流的原理

城市升温快,使得城市大气受热上升,城市上方的大气受挤压而流向郊区,温度下降,在郊区下沉,就把郊区的空气挤向城市。城市为低压,上空为高压,郊区上空为低压,下面为高压。形成一个简单的热力环流。
2023-08-10 10:09:284

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 城市热岛效应 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热力环流说明了只要有冷热差异后,就会引起气流的运动,最终形成环流。城市与乡村比较,因为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更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植被也较缺乏稀疏,所以城市大量废气吸收地面辐射而稳定比郊区更高,越接近城市稳定越高,越接近市中心附近就越高,所以形象称之为热岛,由于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近地面就会形成从郊区到城市的风,高空风向从城市到郊区,从而形成了热岛环流。同理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同一时间吸热放热速度不同,所以海陆温度总是不同),白天时,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类似于城市),海洋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类似于郊区),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相反,形成了环流,夜晚时,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相当于城市郊区的角色晚上互换了)同理也形成了环流。我们把近地面随昼夜交替而变化的风就称之为海陆风。
2023-08-10 10:09:431

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其实查课本更准确,因为有图读地理最重要是有图,没有图就很难理解!大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
2023-08-10 10:10:043

点倒火灭火原理热力环流

该种灭火方式从热力环流方面分析。燃烧处(山火)气温高,气流上升,四周气流汇入,点"倒火”之后被着火点吸引,从而烧掉大火前进路上的易燃物,进而熄灭山火。总而言之,以火灭火不是为了消耗氧气,是为了提前把可燃物烧掉。
2023-08-10 10:10:141

依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的风向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2023-08-10 10:10:222

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 城市热岛效应 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热力环流说明了只要有冷热差异后,就会引起气流的运动,最终形成环流。城市与乡村比较,因为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更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植被也较缺乏稀疏,所以城市大量废气吸收地面辐射而稳定比郊区更高,越接近城市稳定越高,越接近市中心附近就越高,所以形象称之为热岛,由于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近地面就会形成从郊区到城市的风,高空风向从城市到郊区,从而形成了热岛环流。同理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同一时间吸热放热速度不同,所以海陆温度总是不同),白天时,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所以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类似于城市),海洋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类似于郊区),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相反,形成了环流,夜晚时,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相当于城市郊区的角色晚上互换了)同理也形成了环流。我们把近地面随昼夜交替而变化的风就称之为海陆风。
2023-08-10 10:10:371

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原因?

夏季陆地升温较海洋为快,陆地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下降,海洋上空的空气补充过来,形成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
2023-08-10 10:10:451

从热力环流角度简析海上多夜雨的原因?

海水比热容小于陆地比热容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面温度。夜晚降临陆地气温低于海面气温,热气上升冷气下降,海陆之间形成热力环流。低空风由陆地吹向海面,冷热交替形成降水锋面,就下夜雨了。好多年不做地理题,大概就是这个原理吧。
2023-08-10 10:10:532

用地理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夜雨"的成因

巴山夜雨的成因可以用地理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山谷暖气团上升,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
2023-08-10 10:11:032

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说出生活实例

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 暖气片、电热油汀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
2023-08-10 10:11:111

点蜡烛切洋葱热力环流原理

蜡烛点燃附近空气燃烧形成低气压,四周气体向着蜡烛流动,洋葱的气味就不会冲上来。
2023-08-10 10:11:311

穿堂风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穿堂风形成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例如:图中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应用: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灯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
2023-08-10 10:11:381

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说出生活实例

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汀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
2023-08-10 10:11:582

大气运动的热力环流

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压值仍然小于近地面A处的气压值,原因是同一地点,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3.一般情况下,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则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则气压高;近地面为低气压高空则为高气压,近地面为高气压高空则为低气压。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4.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空气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空气的力有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这些力的性质各不相同,对大气运动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在近地面,因为惯性离心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风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有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hPa/赤道度表示(1赤道度等于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间的距离,约为111km)。水平气压梯度很小,一般为1hPa/赤道度~3hPa/赤道度。而垂直气压梯度在低层大气可达1hPa/10m,相当于水平气压梯度的十万倍。但有重力与其平衡,因此,运动的空气所受的总垂直分力并不大,对空气产生运动的作用并不如水平气压梯度明显。水平气压梯度虽小,却是推动空气运动的起始动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2.地转偏向力。空气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的同时,会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全球各纬度带的地转偏向力数值大小不等,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为零,极地的地转偏向力最大,其他纬度的地转偏向力介于两者之间。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在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的右方,在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的左方。地转偏向力只在空气相对于地表有运动时才产生,并且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风向),而不改变空气的运动速率(风速)。    3.摩擦力。大气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一般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内摩擦力是在速度不同或方向不同的相互接触的两个空气层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牵制的力,它主要通过湍流交换作用使气流速度发生改变,也称湍流摩擦力,其数值很小,往往不予考虑。外摩擦力是空气贴近下垫面运动时,下垫面对空气运动的阻力。它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一般海洋上摩擦力小,陆地上摩擦力大,所以海上风大,陆上风小。摩擦力可减小空气运动的速度,并引起地转偏向力相应减小。摩擦力对运动空气的影响以近地面最为显著,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到1km—2km高度以上,摩擦力的影响已小到可忽略不计。因此,把此高度以下称为摩擦层,以上称为自由大气。 1.由赤道地区热空气上升、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的。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理解七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相关的气候现象。例如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受热作上升运动,南北移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对流雨,降水丰富。又如在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由于存在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又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往北半球的低纬地区吹就形成了东北信风,往南半球的低纬地区吹就形成了东南信风。由于信风由高纬(温度低的地区)流向低纬(温度高的地区),一般情况下降水稀少,但如果信风来自海洋,且有地形的抬升,也可能形成丰富的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沿海地区、巴西东南沿海地区等。2.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常使一些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地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地区。3.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切断,如图甲所示,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如图乙所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形成季风环流。如下图就是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季风环流(虚线箭头表示高空的大气运动方向)。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冬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2023-08-10 10:12:071

高中地理:有两个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请解释原因。。。

首先有个物理知识——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大,它升温慢,降温也慢于陆地。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吹海风,同时陆地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所以陆地表面会有上升气流,这股上升气流再流动补充到气压较低的其他高空位置,进而再冷却下沉。形成一个环流圈。而晚上海尚有余热,湖面形成一个低压,而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在陆地表形成冷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湖陆风同样,也有一个昼夜变化。四川盆地,盆地地形,盆地底部热量不易散失,夜晚盆地顶部气温下降较快,温度较低,而盆地底部由于热量不易散失气温相对较高。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上升气流。
2023-08-10 10:12:232

冬天每当课下打开教室门,坐在门口的同学腿上尤为感觉到冷请用热力环流的原理?

冬天打开教室门冷空气就会从门口进来遇到屋里的热空气,冷空气会下沉(冷空气的密度大于热空气),所以离门口近的同学首先会感受到腿上的冷空气袭来
2023-08-10 10:13:281

下列地理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白天风从海吹向陆 C.昼夜多云

B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白天陆地气温高,为低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A选项是因为大气的散射作用;C选项因为大气的热力作用;D选项因为冷锋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023-08-10 10:13:361

问题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山谷风?

山一般不会很高。且高空气压永远低于近地面大气压
2023-08-10 10:13:477

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工程热物理学的解释 简称“工程热物理”。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 一切与热有关的物理现象, 探索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热能的传递、输送和有效 利用 的基本 规律 。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和燃烧学等。 词语分解 工程的解释 将 自然 科学的理论应用到 具体 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遗传工程、系统工程;;亦称;工程学; 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铁路 物理学的解释 自然科学的一个 基础 部门。研究 物质 的基本构造和物质 运动 的最一般规律。在希腊文中,它原意“自然”。在古代欧洲,是自然科学的总称。在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分别从自然科学中独立出来以后,物理学的规律和研
2023-08-10 10:14:221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

B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023-08-10 10:14:301

地理:蜡烛燃烧时火苗会出现什么现象,根本原因是什么?运用什么原理?

你可以把蜡烛放在门缝下面(楼道和屋内创造冷热不均),火苗飘向屋里;如果把蜡烛放在门缝的上面,火苗是飘向楼道的。 这个现象其实用的是地理学中的热力环流原理。根本原因就是地面上有冷的地方,有冷的地方,即冷热不均。
2023-08-10 10:14:395

下列地理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昼夜多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白天海洋温度低大气下沉形成高压,陆地温度高大气上升形成低压,故形成热力环流,故正确;C、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故不符合题意;D、北方春季气候干旱、少雨,这造成土质疏松,加上春季冷空气和气旋活动频繁下形成的大风,与热力环流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08-10 10:14:541

谁给讲讲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

按照自左向右的顺序即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热力环流的形成首先从根本上说需要的基础条件是地面上出现了冷热不均现象,冷热不均造成的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2、空气垂直运动造成水平方向上(同一海拔高度上)出现的水平气压差异。(空气上升处近地面出现低压,空气下沉处近地面形成高压;空气上升处高空出现高压,空气下沉处近高空成低压;)(也可以理解成在空气垂直运动过程中,空气离开哪里,哪里的气压就降低,空气聚集到哪里,哪里的气压就增高)3、水平气压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即为风),空气水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吹向低压(是从高压吹向同一水平面上的低压)至此,热力环流就形成了,这是大气运动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大气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风,是由于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造成。其基本原理是自高压吹向低压(上述第3条),同时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023-08-10 10:15:051

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理塘县多夜雨的原因

盆地地形,且位于河流沿岸,河湖较多,水汽丰富,云层多且厚;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夜晚多云(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地形雨)。热力环流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热力环流中,受热的区域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受冷的区域空气冷却下沉,并造成水平方向的气压差,从而驱动空气流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热力环流”现象,比如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就是三种典型的热力环流。
2023-08-10 10:15:141

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

冬季纳木错与周围的陆地都比较寒冷,温差小,气压差比较小,冬季湖陆风弱。
2023-08-10 10:15:241

地耐受热均匀会有热力环流现象吗

热力环流原理 热力环流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形成的,首先来看看地表受热均匀时的状况:当地表受热均匀时,各处空气分布均匀,空气不发生运动,等压面彼此相互平行。 当地表受热不均时,比如我们选取地面A、B、C三点,A点受热,A上方的的空气会受热膨胀上升,B、C两点未受热相对形成冷源,那么B、C上方的空气柱则会冷却收缩下沉。 近地面A点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 B、C 点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大量气体补充,密度增大,因此 A点形成高气压,B、C两点形成低气压。在高空a点密度增大,b、c两点气体流失,密度减小。相对于同一水平面的a来说,b、c则是低气压。在同一水平面由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促使气体由高压向低压运动。我们把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气体垂直和水平运动就叫做热力环流。 学生展示: 学生画图说明原理。 讨论:1、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2、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3、高空水平面气压与近地面水平面气压的关系? 相反4、高低气压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比较?水平比较5、等压线将如何变化?凸高凹低  多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一:海陆风  家住海边的王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不论是早晨上学,还是晚上放学,都要顶风骑行,相当辛苦,尤其是在大风季节,更让他苦不堪言。(1)你能为王同学解释原因吗?请画图说明其中的原理。(2)你能推测沿海地区冬夏季的风向吗?探究活动二:山谷风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这样写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川盆地的夜雨量占总雨量的60~70%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并且画图说明。探究活动三:城郊风(1)城郊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乡下的风,城里的雨”?(2)西安市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大片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根据城郊热力环流原理,西安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放在郊区、市区还是农村。为什
2023-08-10 10:15:571

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沙尘暴灾害的形成 D

B 试题分析: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散射作用的结果,A错误;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B正确;沙尘暴是冷锋影响形成的天气实例,C错误;阴天时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原理,D错误。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
2023-08-10 10:16:081

热力环流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闭冲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笑态灶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碰扮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2023-08-10 10:16:291

热力环流原理图

热力环流原理图: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热力环流
2023-08-10 10:16:581

热力环流原理图

热力环流原理图: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的原理就是热胀冷缩。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2023-08-10 10:17:161

热力环流的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热气环流应用在: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灯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它就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
2023-08-10 10:17:45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一热一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一冷一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城市内部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与郊区相比呈现"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热力环流,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关于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热力环流应用于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灯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
2023-08-10 10:17:531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作用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
2023-08-10 10:18:271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作用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
2023-08-10 10:18:362

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

示意图如下: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物理上的热胀冷缩。空气受热膨胀,分子间密度减小,气压下降,反之气压升高,因此空气垂直对流,从而在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存在了气压梯度力,产生了水平流动,最终形成环流。
2023-08-10 10:18:451

热力环流原理图

热力环流原理图: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的原理就是热胀冷缩。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2023-08-10 10:19:031

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

示意图如下: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物理上的热胀冷缩。空气受热膨胀,分子间密度减小,气压下降,反之气压升高,因此空气垂直对流,从而在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存在了气压梯度力,产生了水平流动,最终形成环流。
2023-08-10 10:19:32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它是空气在立体空间的运动形式。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冷却下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析因大气下垫面不同,在不同时间的受热和冷却情况。
2023-08-10 10:20:042

热力环流原理的生活实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热气环流应用在: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灯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它就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
2023-08-10 10:20:441

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大气运动的原因 高中地理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
2023-08-10 10:21:021

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大气运动的原因 高中地理

布拉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这时,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山上或高地的冷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冷而重的空气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冷空气的势能转化成动能,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由于冷空气来源于高寒地带,温度很低,它过山下降时虽有绝热增温效应(即焚风效应,当空气和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气压增高时,空气因压缩而增温),但因落差不大,而两地温差明显,比背风坡原来的气温还是低得多,因此,布拉风所经之处,气温会迅速降低。凡地处高寒山区,又面临温暖海面的地形,都有发生布拉风的可能。很详细。
2023-08-10 10:21:112

山谷风热力环流原理 山谷风的成因

1、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 2、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local winds)。 3、山谷风的成因主要为昼夜交替过程中山坡-山谷和山地-平原间的气温差。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此外夜间下坡风和山风的运动也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2023-08-10 10:21:181

热力环流一般规律

近地面,空气由受热的地区流向冷却的地区;高空则相反。
2023-08-10 10:22:033

热力环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热气环流应用在: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暖气片、电热油灯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它就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
2023-08-10 1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