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语言陌生化的句子

2023-08-17 19:02:49
TAG: 陌生化
共2条回复
皮皮
1、 一层淡淡的炊烟做了 群山约隐约现的纱衣。 …太阳在山岗上安静地卧着, 又慢慢地滑向了 天边。 金黄的光芒钻进丛林, 镀亮每一层落叶和那些已然模糊的往事。 2、 风安静地栖落在叶片上, 黑夜张开了 眼睛。 …一个人, 独坐在时间的一隅, 黑夜漫过了他的梦境。 …突然, 所有的寂静, 都碎成成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天空的雨点, 如一些高高低低的语言, 跌进了 记忆的河流。 一支被音乐叫醒的小鸟, 飞出窝, 捡拾一句一句的诗行。 …密林深处, 尘世的喧哗已然遥远。 没有人知道, 有一方净土, 可以收留起岁月的浮华。 今夜, 手握琴盘的人, 目睹了太阳陨落。 3、 清晨, 一场细雨沐过天空。 …诗人的心情, 被这场不期而至而又无法躲避的雨打湿。 …往事越走越近, 越濯月清。 4、 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间寺院敲响的晚钟, 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 晶莹的光辉, 在松针的锋芒下, 碎得满地都是。 一些清澈的声音, 潺潺的淌过石头, 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 5、 这时候, 我只能在别人的欢乐中, 一遍又一遍地轻唤着远方的亲人。 一遍有一遍,我把你们的名字, 当成了最美的晚餐, 在唇齿间, 慢慢咀嚼, 慢慢回味。 …我把每一份思念, 都带进长长的梦里; 把每一份孤独, 都装进明天的行囊。 6、 夕阳走在影子的后面, 随一束炊烟回了家。 …牛羊拥挤的脚步, 沿一条窄窄的田埂涌进了 村庄。 深巷顿时被一股青草的清香挤满。 …忽远忽近的童音, 在几声牧鞭的脆响中, 伴一首熟悉而古老的童谣飘进了 老人慈爱的目光。 …雉鸡不知是耐不住寂寞, 还是被这温馨的场景感染, 也细着嗓子, 躲在屋后的林子里, 轻轻的叫一声, 两声……麦苗禁不住诱惑, 支棱起翠绿的耳朵, 含羞地低着头, 顺势滚进了 轻风的怀里。 蚕儿躺在自己裹就的小巢里, 又开始编织洁白而温暖的梦。
ardim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怎么处理?

四川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总结出①“词语的反常搭配”②“词语的异类并举”③“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等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简称“三陌法”),作为诗歌创新方法写进《诗歌创作入门》讲义;作为歌词创新方法写进《歌词创作概论》教材,读者纷纷转发,掀起了“诗歌(歌词)语言陌生化探索的浪潮”。

——摘自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

相关推荐

什么是陌生化?

什么是语言陌生化?陌生化,就是推成出新,把熟悉事物(熟悉人、熟悉事、熟悉物、熟悉情、熟悉理)表现为陌生的事物(陌生人、陌生事、陌生物、陌生情、陌生理),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陌生化实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经典范例比比皆是。适当、准确是其原则,反常规、反常理是其表现,刻意、滥觞最为忌讳。如果刻意追求,通篇都是陌生之语,就会牵强附会,事理混乱,晦涩荒诞,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妥贴地运用,才会使语言产生无穷张力,才会给读者带来新鲜奇特的审美感受。——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参考:陌生化方法(题材语言形式技巧)运用范例(23课件)高三语文 语言陌生化拓展复习
2023-08-10 10:54:402

什么是“陌生化”?

陌生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题材的陌生化、技巧的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关于技巧的陌生化,一切新技巧的出现和运用,如意识流技巧、黑色幽默技巧、卡片式写法、扑克牌式的随意组合等,对于读惯了传统技法的作品的读者,都有陌生化的效应。这是技巧的陌生化,下面介绍题材和语言的陌生化。1.题材的陌生化。怎样把熟悉的题材处理得让读者感到陌生呢?改变观察和表现角度和改变事物所处的环境气氛,是两个重要的方法,比如黄果树瀑布,在电影、电视、摄影、散文、诗歌中被成百上千次地表现过,是人们熟悉的。要把这个众所周知的事物陌生化,一可以改变观察角度,比如从水帘洞观察,或者乘飞机在高空鸟瞰,都会使黄果树瀑布变得陌生;二可以改变黄果树瀑布的环境气氛,比如月下的黄果树,雾中的黄果树,暴风雨中的黄果树,梦中的黄果树,同样也能让读者获得陌生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写的是人们熟知的旧社会,但通过狂人的眼,便使人感到陌生;王蒙在《夜的眼》中写的首都的夜生活,并不稀奇,但从一位来自遥远的草原的夜访者的角度观察,街道、路灯、行人、汽车都显得陌生了;茨威格在《家庭女教师》中,写的是一个老故事——雇主的侄儿诱骗了年轻的家庭女教师而又抛弃了她,这种事情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屡见不鲜的,但从两个稚气的还不了解人世间罪恶的女学生眼中看来,它是陌生的,读者也感到这个熟悉的故事陌生化了。这些作品都是通过改变角度的方法使题材陌生化的。
2023-08-10 10:54:472

名词解释(文学概论):陌生化?

他都一样,很多时候意思不是像我们没办法。
2023-08-10 10:54:5812

什么叫做陌生化的手法

“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使读者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新颖别致,于不经意中把人引入一个奇美的艺术之境通俗地说,“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2023-08-10 10:55:431

陌生化的经典例子

一、欧u2022亨利《警察与赞美诗》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开头有这样一段对描写:““每当雁群在高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亲热起来,苏比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在这里,欧u2022亨利想交代的其实就是“冬天将至”这个时间背景,但他却通过对“雁群”、“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等意象的描写将读者早已熟知的事物进行说明,可以说是一种“陌生化”描写。二、余华《往事如烟》《往事如烟》中余华对于声音的圆润是这样形容的:“她们的声音都很光滑,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余华没有直接说“她们”的声音圆润光滑,而是用“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这种读者并不熟悉的感觉来形容,重构了“声音光滑”的感觉,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三、余华《第七天》《第七天》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的思绪借助身体的行走穿越了很多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情景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余华在这里想要说明的其实就是“我”终于回想起了这一天发生的事,但他却花费了许多笔墨描写。思维是借助身体行走的、情景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纷繁复杂,余华在这里借助了这些“陌生化”的描写加大了读者对熟知的事物的认知难度。四、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听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同感的手法,对听觉不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描写,而是将听觉视觉化、形态化,这是对“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五、雨果《巴黎圣母院》如果说上面的四个举例都是集中于描写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上的“陌生化”,那么《巴黎圣母院》中对“陌生化”手法使用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具有美好心地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不在像读者熟悉的那样具有英俊的样貌,而是有着十分丑陋令人恐怖的面容。作者将内在的美丽与面貌的丑陋矛盾而又十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让笔下的文学形象“陌生化”。
2023-08-10 10:55:501

语言陌生化的方法

语言陌生化写入中学语文教材现行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一单元《艾青诗选》第二课时“如何读诗”一文中写道:“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语言的能量更大,表达更为新颖别致。”其中的“陌生化”,指的是陌生化理论,是1917年由俄罗斯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但其创作实践,中外古已有之。就是把熟悉事物表现为陌生事物,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应悠着点》载《山海经.教育前沿》2023年第3 期)语文教师在备课制作课件及课堂教学时,常常运用当代四川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探索的“语言陌生化模式(简称“三陌法”)”来阐释:①“词语的反常搭配”②“词语的异类并举”③“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等。这个“语言陌生化模式”曾作为诗歌创新方法写进《诗歌创作入门》讲义;作为歌词创新方法写进《歌词创作讲义》教材,作为写作创新方法编入《诗歌写作教程》《创意写作教程》,同时还引入《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常用文体学教程》等,掀起了“诗歌(歌词)语言陌生化探索的浪潮”,取得了良好效果。(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数十年的创作实践表明,“陌生化”的确是一种可以给文艺创作带来活力的好方法。
2023-08-10 10:56:202

文艺理论当中的“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什么意思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并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更好地表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从而增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一般来说,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可以从语言、语义、语法等三个方面来考察.把熟悉的东西变成不熟悉的东西。陌生化:非指称性的语言。陌生化与自动化相对,自动化:大家熟悉的语言,非自动化。掺入陌生化的语言。如张贤亮的《绿化树》把性的过程非性化,掺入陌生化论。曹雪芹写刘姥姥看挂钟,都是此类。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所以,语言的“陌生化”是为着使读者产生新鲜的体验。
2023-08-10 10:56:501

文学的“陌生化”具体是指什么?

什么是语言陌生化?陌生化,就是推成出新,把熟悉事物(熟悉人、熟悉事、熟悉物、熟悉情、熟悉理)表现为陌生的事物(陌生人、陌生事、陌生物、陌生情、陌生理),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陌生化实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经典范例比比皆是。适当、准确是其原则,反常规、反常理是其表现,刻意、滥觞最为忌讳。如果刻意追求,通篇都是陌生之语,就会牵强附会,事理混乱,晦涩荒诞,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妥贴地运用,才会使语言产生无穷张力,才会给读者带来新鲜奇特的审美感受。——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参考:陌生化方法(题材语言形式技巧)运用范例(23课件)高三语文 语言陌生化拓展复习
2023-08-10 10:57:014

文学的“陌生化”具体是指什么?

找度娘
2023-08-10 10:57:113

陌生化名词解释

陌生的解释 (1) [strange;unfamiliar]∶事先 不知 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 一支陌生的部队 (2) [outlandish]∶有外国或 生疏 的外观、方式或特性的 陌生的谈话方式 详细解释 生疏;不熟悉。 邹韬奋 《萍踪寄语》 七五:“后来‘小孩子"越集越多,‘大孩子" 应接不暇 。他们一点不怕陌生。” 巴金 《秋》 六:“他对这个 问题 已经 是十分陌生了。”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 :“到处是陌生面孔,我不知道日里同谁吃饭,且不知道晚上同谁睡觉。” 词语分解 陌的解释 陌 ò 田间 东西 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 阡陌 。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 间道 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 生疏,不熟悉:陌生。 市中 街道 :街陌。 笔画数:; 部首 :阝; 生的解释 生 ē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 一定 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 诞生 。滋生。生长。 造出:生产。 活的,有 活力 的:生存。 生命 。生物。生机。 出生入死 。舍生取义。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 众生 。
2023-08-10 10:57:301

什么是陌生化修辞手法?

1、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乃是各种艺术的一个基本法则,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修辞也对此有特别的重视。它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 2、“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2023-08-10 10:57:371

什么叫做陌生化的手法

所谓“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使读者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新颖别致,于不经意中把人引入一个奇美的艺术之境通俗地说,“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具体而言,“陌生化”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1.语言的陌生化。一可以把它还原到它的原生状态中,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俗语、俚语、方言土语、行业用语等扶上文学的宝座,以文学语言与生活用语的同构同形来加强语言的活力,让读者在切身的语言的回忆中放大生活的情趣,从而缩短文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作品的亲切感、生活感。是让普通语言在文学天地里被扭曲、伸缩、颠倒,从而造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疏远和异化。这可说是一种完全的陌生,其目的是让读者在与正常的语言规范的参照中加强对作品语言的印象,在对“陌生化语言”的读解中保持新鲜感、奇特感,从而唤醒和更新对周围世界的情感体验。 2.主题或题材的陌生化。 中国古诗中,对于同一主题或题材,经常有“倒用其意”,“反其道而用之”的说法,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陌生的艺术境界。如“悲秋”一向是古代诗人的主题,但刘禹锡却反其道而作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咏寒冬的诗,一般都着意描写万物凋零、霜天肃杀的氛围,但苏东坡《初冬》诗却云:“荷尽已无擎盖雨,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如此,词意全新,曲尽其妙。 3. 形象的陌生化。 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同样能给人以惊奇感。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捍卫自身尊严的法宝,但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只是向人提供了武器从而使自己的尊严更加扫地。故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揭示其性格的悖谬性;雨果笔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其外形的丑怪与内心的善良十分矛盾而又极其自然地扭结在一起。以上两例可说是性格上的陌生,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巨人传》中的巨人以及《格列佛游记》中的侏儒,可以说是外形上陌生的文学形象。 4. 修辞手法的陌生化。诗文中的夸张、比喻、通感、联觉以及超感觉描写等,也是达到“陌生化”的途径。李白诗充满奇丽的想象和十分夸张的词句,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联觉及超感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这种通感描写,把河面上细微的声音,经过感觉挪移,由听觉化为视觉,使其色彩化、形态化,为朦胧的夜景添上了神秘的色彩,如丝丝琴韵,拨动读者的心弦。
2023-08-10 10:57:461

提出"陌生化"理论的是以下哪一位俄国文学理论家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定义判断篇。
2023-08-10 10:57:562

艾青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例子有哪些?

艾青的诗并不讲究格律,也不押韵,不被任何一种形式所束缚,具有散文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散文的美感,摆脱了对仗工整的格律反倒并没有那种精心修饰的文学化语言,更偏向于直白的口语化语言,给人一种平常闲聊时的亲切与自然,因此更殷切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所想的和想要说的。正如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散文化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而散文诗细腻的描写,也让艾青的情感显现于诗中,让大堰河的辛劳栩栩跃然于纸上。朴素的诗句却并不简陋,因为表达着艾青对养母深深的热爱、怀念。
2023-08-10 10:58:073

陌生化处理量词混搭的例子

陌生化处理量词混搭的例子如下: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2.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3.——北宋邵雍《山村咏怀》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4.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6.——唐白居易《草》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7.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8.——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译文: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9.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10.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1.——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译文: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1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3.——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2023-08-10 10:58:141

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

间离方法。间离方法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效果:在表演艺术上,间离效果要求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为此,布莱希特提出了演员的双重形象作为叙述体戏剧表演论的核心,把演员与角色的矛盾表现为一种外部对立的二元状态。他以美国名演员劳顿扮演伽利略的角色为例,指出:“演员在舞台上有双重形象,既是劳顿,又是伽利略,表演者的劳顿并未在被表演的伽利略中消失”,观众一面在欣赏他,一面自然并未忘记劳顿,即使他试图完全彻底转化为角色,但他并未丢掉完全从角色中产生的他的看法和感受。”换言之,演员扮演角色,不该把自己放在角色的地位上,而应把自己放在角色的对面,这就是演员和角色的距离。间离效果的舞台演出,演员表明自己是在演戏,观众是在冷静地看戏,演员和角色的感情不混合而使观众和角色的感情也不混合在一起,从而保持理智的思考和评判。
2023-08-10 10:58:441

什么是情节的真实化和陌生化

所谓“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使读者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新颖别致,于不经意中把人引入一个奇美的艺术之境通俗地说,“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具体而言,“陌生化”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1.语言的陌生化。一可以把它还原到它的原生状态中,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俗语、俚语、方言土语、行业用语等扶上文学的宝座,以文学语言与生活用语的同构同形来加强语言的活力,让读者在切身的语言的回忆中放大生活的情趣,从而缩短文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作品的亲切感、生活感。是让普通语言在文学天地里被扭曲、伸缩、颠倒,从而造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疏远和异化。这可说是一种完全的陌生,其目的是让读者在与正常的语言规范的参照中加强对作品语言的印象,在对“陌生化语言”的读解中保持新鲜感、奇特感,从而唤醒和更新对周围世界的情感体验。 2.主题或题材的陌生化。 中国古诗中,对于同一主题或题材,经常有“倒用其意”,“反其道而用之”的说法,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陌生的艺术境界。如“悲秋”一向是古代诗人的主题,但刘禹锡却反其道而作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咏寒冬的诗,一般都着意描写万物凋零、霜天肃杀的氛围,但苏东坡《初冬》诗却云:“荷尽已无擎盖雨,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如此,词意全新,曲尽其妙。 3. 形象的陌生化。 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同样能给人以惊奇感。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捍卫自身尊严的法宝,但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只是向人提供了武器从而使自己的尊严更加扫地。故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揭示其性格的悖谬性;雨果笔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其外形的丑怪与内心的善良十分矛盾而又极其自然地扭结在一起。以上两例可说是性格上的陌生,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巨人传》中的巨人以及《格列佛游记》中的侏儒,可以说是外形上陌生的文学形象。 4. 修辞手法的陌生化。诗文中的夸张、比喻、通感、联觉以及超感觉描写等,也是达到“陌生化”的途径。李白诗充满奇丽的想象和十分夸张的词句,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联觉及超感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这种通感描写,把河面上细微的声音,经过感觉挪移,由听觉化为视觉,使其色彩化、形态化,为朦胧的夜景添上了神秘的色彩,如丝丝琴韵,拨动读者的心弦。
2023-08-10 10:59:041

阅读过程中的陌生化,指的是感觉的奇特化、反常化。()

阅读过程中的陌生化,指的是感觉的奇特化、反常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23-08-10 10:59:111

以青春为话题运用语言陌生化写作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家的书房。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023-08-10 10:59:212

陌生化的概念

关于“陌生化”的概念,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艺术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日常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我们所有的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而“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
2023-08-10 10:59:401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诗歌有陌生化的意思吗

一、什么是陌生化?1.概念陌生化,就是推成出新,把熟悉事物(熟悉人、熟悉事、熟悉物、熟悉情、熟悉理)表现为陌生的事物(陌生人、陌生事、陌生物、陌生情、陌生理),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陌生化实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经典范例比比皆是。适当、准确是其原则,反语法、反逻辑、反常规是其表现,刻意、滥觞最为忌讳。如果刻意追求,通篇都是陌生之语,就会牵强附会,事理混乱,晦涩荒诞,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妥贴地运用,才会使语言产生无穷张力,才会给读者带来新鲜奇特的审美感受。——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2. 感知秋天的树上,结满了一串串歌谣。——尹才干《秋歌》春天的封面,很斑斓,一个个音符在枝头跳荡。花开,孕育黎明的传说,花落,覆盖黄昏的迷茫。——尹才干《领航大漠孤烟的向往》二、陌生化模式有哪些?1、词语的反常搭配:就是遣词造句,不按常规进行,而出人意料地将一些不合搭配习惯的词语偏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达到陌生化效果。2、词语的异类并举: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前后多个格式、色彩相同、或相近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句子中,将多个意义不同的词语并举(或替换),获得陌生化效果。3、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就是语词、或语境的上下意义相互对抗,以生成陌生化效果。——尹才干《浅谈歌词的欣赏与创作》
2023-08-10 10:59:598

我爱这土地陌生化句子

1、如果有一天,大地上没有了我们的点缀,没有了我们的踪影,当您的新衣变成了灰色,当您的呼吸变成了污烟,当我们不能再为您妆点,不能再为您奉献,请原谅我们--大地。那一定不是我们所愿,您知道吗,我们是多么希望保住您的美丽容颜!2、我们成长在大地上,是大地给了我们爱,给了我们温暖。3、水泥钢筋非但没有压垮大地妈妈的脊梁,反而使她变得更加坚实与厚重,承载着六十亿人的生命,沉淀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见证了数以万计的英雄故事。4、走过了炎热的夏天、丰收的秋天、寒冷的冬天、春天终于来了!她踩着不变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把春*撒满大地。5、近处,小草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喜看雪花凋谢。你看它们虽刚破土,但仍是一撮撮、一簇簇,还散发泥土的芳香。竹笋弟弟也不孤独呢!它再也不想待在土中,于是,它推翻巨石,冒昧地冲出了土中。6、当登上极顶,举R四望时,那壮观的景象使我血液沸腾,整座崂山就像在雾里飘着-样。7、其实,那山本身就富有神奇感:这边的像锋利的尖刀,那边的像驼背的老人,再远-点儿便像含苞欲放的莲花??8、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9、远远望去,整座雪峰好像一朵闪闪发光的雪莲,不需要任何美丽的装饰,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完美的奇迹。10、大地一声吼,会让人类惊慌失措。也会让人们归顺于死神。而更多的,是眼泪。不论是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还是诱发地震。它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2023-08-10 11:00:131

文学概论陌生化在哪一章

第七章。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基本原则。“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
2023-08-10 11:00:271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一、什么是陌生化?1.概念陌生化,就是推成出新,把熟悉事物(熟悉人、熟悉事、熟悉物、熟悉情、熟悉理)表现为陌生的事物(陌生人、陌生事、陌生物、陌生情、陌生理),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陌生化实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经典范例比比皆是。适当、准确是其原则,反语法、反逻辑、反常规是其表现,刻意、滥觞最为忌讳。如果刻意追求,通篇都是陌生之语,就会牵强附会,事理混乱,晦涩荒诞,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妥贴地运用,才会使语言产生无穷张力,才会给读者带来新鲜奇特的审美感受。——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2. 感知秋天的树上,结满了一串串歌谣。——尹才干《秋歌》春天的封面,很斑斓,一个个音符在枝头跳荡。花开,孕育黎明的传说,花落,覆盖黄昏的迷茫。——尹才干《领航大漠孤烟的向往》二、陌生化模式有哪些?1、词语的反常搭配:就是遣词造句,不按常规进行,而出人意料地将一些不合搭配习惯的词语偏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达到陌生化效果。2、词语的异类并举: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前后多个格式、色彩相同、或相近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句子中,将多个意义不同的词语并举(或替换),获得陌生化效果。3、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就是语词、或语境的上下意义相互对抗,以生成陌生化效果。——尹才干《浅谈歌词的欣赏与创作》
2023-08-10 11:00:352

文学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例子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1.名词并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2.主谓反常他配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3.动宾反常搭配
2023-08-10 11:00:592

为什么男人会觉得陌生的女人有吸引力

自己的儿子乖,别人的老婆好。这是许多男人吃着自己碗里的,又望着别人锅里的普遍心态。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这也是有合理性的。 许多时候,并不是说野花真比家花香,而只是这求异心理在作怪! 陌生化会带来好奇,会产生某种尚不可解的神秘。因而陌生化相比熟化事物就会产生某种吸引,这就成了艺术欣赏的规律。自己的老婆是熟过了的,是家菜,所以少了嚼头和回味。而别人的老婆是陌生化的,是野菜,就多了吸引。 有吸引的东西当然好。没有陌生化的东西,最后多了审美疲劳,就成了鸡助一样的东西。天下许多缺少感情或是不懂得培养感情 的夫妻,就这样让婚姻走向了“不归路”。 天下还有珍爱老婆的男人吗?如上所说,似乎一个男人一辈子都只珍爱自己的老婆有违人伦。但 人的心理动向并不是单线条的,往往具有多重性 。人除了有好奇心外,还知道情感,还有对价值的认同,还有因专注而带来恒久心态,当然这远比好奇心来得更具人性化。一个动物,也会具有超常的好奇心。有部电影叫《好奇害死猫》。光有超常好奇心的男人,特别是性好奇的男人,注定要对不同的女人进行探险式的开掘。 往往好奇心太重的人,是感受过于浮浅,注重感官刺激的人。这种人内宇宙狭小,对情感价值之类缺少认同,猎奇到无奇可猎,最后就是玩玩 。当他们接触到某类新鲜事物,稍稍多些了解,发现并无奇异之处,他们马上失去兴趣。雨过地皮不湿,是这类人的情感生活的典型写照。 爱老婆的男人,并不是他们不懂得改变,没有好奇心,而是他们善于发现价值的所在,把自己的真心收藏或融入到宝贵的事物里,让它一同慢慢增值 。我们常常说,好男人关键在于有责任感,如果这婚姻 成了鸡肋,而你却要勉力维持,这种责任就显得有些苦大仇深似 的。如果单单是 抱残守缺也要勉为其难 的责任,那这种责任究竟能抗几级台风,实未可知。 珍爱老婆的男人,不一定就有坚不可摧的责任心,但她们却能把责任履行得自自然然,快乐无比。他们把老婆当作自己不可或缺的真心,懂得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懂得爱就是一种尊重与被尊重,懂得情感就是内宇宙的拓展,懂得用情感做参照,来观察世事人情,就能洞观,就能通达,就少了无畏的好奇心,多了明智和守中,多了单纯的趣味,多了快乐的付出与自然的收获。 男人有再多的钱,不一定具有情感素养,不一定懂得这个世界的人性和谐皆出于心,因而,做不好人的人,不可以叫精品。事实上,这个时代许多男男女女都BAI 金,而不BAI情,但珍爱老婆的男人,看似是自然天性,而后天修养也会是成就他们心灵素质的重要环节。 有些男人因为天性单纯而珍爱老婆,还有的男人因为看得通透,看得达观而珍爱老婆。品性纯良,智性发达,这可能是珍爱老婆男人的两种类型 。但只要有这两种品质,不是精品都是精品了。在这个有了点小成功,或有了点小钱,都甘愿做动物的时代,珍爱老婆的男人,能有多精品,就有多精品。我为这样的男人喝彩!
2023-08-10 11:01:081

鲁迅写作常将含义相反或不相容的词放在一起造成陌生化,强化词的含义或功能,但

鲁迅写作常将含义相反或不相容的词放在一起造成陌生化,强化词的含义或功能,但他很少使用讽刺夸张的手法。(×)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少年时期鲁迅: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2023-08-10 11:01:311

《吃饭》一文中陌生化的比喻

(1)“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钱钟书《谈<拉奥孔>》追求比喻的新奇性与 意外感,注重引发读者陌生化和长久的审美感觉,是钱钟书比喻理论的精髓。(2)文中比喻“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一碗菜仿佛一支乐曲”——具有出奇制胜的陌生化的效果。奇思妙喻唤起特别的关注,并能体味创造性美感。
2023-08-10 11:01:391

陌生化文学创作理论

“陌生化”这一概念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通过对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比较,指出散文是普通的语言,是一种“普通的、节约的、易懂的、正确的言语”,而诗歌却是“一种障碍重重的、扭曲的言语”。这很容易让人误认为“陌生化”强调的就是打破语言常规,就是指语言的“扭曲形式”,比如说颠倒词序、改变词性以及词语的超常搭配等等。以此来显示文学语言与普通日常语言的差异,文学语言唯有如此,才具有审美价值。其实,这种理解仅仅看到了“陌生化”的一个次要方面。什克洛夫斯基提出 “陌生化”理论,目的在于对抗、反拨日常语言所造成的人的感受的“自动化”。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对感受的一般规律作一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便变得不由自主了。例如,我们所有熟悉的动作都进入了无意识的、自动的领域。 如果有谁回忆起他第一次手握钢笔或第一次讲外语时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同他经上千次重复后所体验的感觉做比较,他便会同意我们的意见”。 在他看来,日常语言使人的感受退化到“无意识的自动化领域”。使人对事物失去了新鲜的感受,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生活就这样化为乌有”,被“自动化吞没”,而艺术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恢复对于事物的感受能力,“陌生化”理论就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的。
2023-08-10 11:01:501

陌生化效果的介绍

陌生化效果,又称间离效果、疏离。陌生化效果是叙述体戏剧运用的一种舞台艺术表现方法,为德国戏剧革新家布莱希特所创造和倡导。
2023-08-10 11:02:131

什氏“陌生化”的核心是什么?

什氏“陌生化”的核心是使艺术视像与现实物象相陌生、相分离,也就是朗格所说的与现实相脱离的“他性”核心。可以说这是一条直接指向非常深刻,极其本质的艺术创造力问题的线索。艺术的意义正是通过艺术符号话语的陌生化原则与“真实”的世界相联系——由于陌生化,原本熟悉的众所周知习以为常的东西显得奇怪、陌生、新颖起来,使得人们再次去看它、欣赏它,反复咀嚼、体味,思考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们对传统的符号系统、语言牢笼或话语囚所的冲击、打破与摧毁就变得十二分地重要了起来。
2023-08-10 11:02:261

《我看》中的语言陌生化,有哪些

《我看》中的语言陌生化:1、有题材的陌生化。2、技巧的陌生化。3、语言的陌生化。关于技巧的陌生化,一切新技巧的出现和运用,如意识流技巧、黑色幽默技巧、卡片式写法、扑克牌式的随意组合等,对于读惯了传统技法的作品的读者,都有陌生化的效应。是技巧的陌生化。
2023-08-10 11:02:342

唐诗300首的陌生化现象

诗歌散文语言的陌生化怎么处理?四川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总结出①“词语的反常搭配”②“词语的异类并举”③“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等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简称“三陌法”),作为诗歌创新方法写进《诗歌创作入门》讲义;作为歌词创新方法写进《歌词创作概论》教材,作为写作创新方法编入《诗歌写作教程》《创意写作教程》等课程,中学教学课件等,读者纷纷转发,掀起了“诗歌(歌词)语言陌生化探索的浪潮”。——摘自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
2023-08-10 11:02:42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为什么具有陌生化

这句话陌生化的体现:语言形式陌生化。“好风凭借力”颠倒语序造成了语言形式陌生化。语意上重炼意翻新。用简洁的语言体现了薛宝钗从容不迫、春风得意的内心世界。折射与暗示的多重性,能给人们以哲理启示。脱离具体的创作情境,可以给人们向上精神、竞争意识等多方面的启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曹雪芹的《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023-08-10 11:02:501

失去陌生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变换说法造成陌生感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的写法,往往可以让素材变得鲜活有趣。比如要形容时间流逝,你直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显得乏味,如果替换成“日子如小鱼一尾一尾轻快地游走了”,形象瞬间便跃然纸上。比如要描写女孩子如何纤细如何婀娜,你直言三围是多少显然不妥,替换成“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类的,形象立刻就变得生动起来。二、添枝加叶增强陌生感适当的添枝加叶或增加细节可以增强素材的陌生感。运用素材时如果能够添枝加叶,绘声绘色,文采自然随之猛增。三、视角转换形成陌生感“横看成岭侧成峰”,反映了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的哲理。我们也只有站在不同的立足点来认识事物,才可能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我们手中有很多的经典、熟悉的作文素材,这些“陈旧”的作文素材经过我们自己的点化会具有另外的意义,对同一素材进行不同视角的挖掘和解读,会使得这个素材在不同的话题中得以运用,取得“以一当十”的效果。
2023-08-10 11:02:583

文学作品教学应关注“陌生化”语言: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主题内容的深刻上,也体现在文学话语的艺术表达上,具有审美性的话语往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给读者以无穷的艺术享受。    而要很好地创造出审美性话语,就应使用“陌生化”语言。它是指作者打破某些语言常规,用可能不合语法,甚至不易被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语言来表达作品涵义,从而获得较强审美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作家们竭力把普通话语加工成对人具有阻拒性的“陌生化”语言来吸引读者。因此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时尤其要关注“陌生化”语言,引导学生透过“陌生化”语言理解文意,含英咀华。    笔者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时要关注三类“陌生化”语言。       一、词语 “陌生化”       这一大类可分为三小类:词类活用陌生化、修辞陌生化、词语搭配陌生化。    例1.结痂的伤口,一支支嫩绿正在旗帜般举起。(《春天的感觉》王亚林)    “嫩绿”一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以植物刚刚生发的特征来指代初生的万物,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复苏与活力,是词类活用陌生化。    “结痂的伤口”,比喻经历冬天摧残的大地。已经“结痂”,说明伤口即将愈合恢复,经历摧残的大地渴望春天的来临以抚平伤口。比喻独具匠心,并暗示了主题,运用修辞陌生化达到了词语的陌生化。    “旗帜般”举起,赋普通的比喻以新的意义。“旗帜般”形容万物复苏的不可抗拒、生命力的强大。“旗帜”也指春天万物复苏的标志。这个比喻的陌生带动了词语的陌生。    整个句子,作者采用了词类活用陌生化和修辞陌生化两种手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觉,即向往春天及喜爱春天的温柔呵护之情。    例2.我们把我们的茅庐结好,一些温柔的诗句便开开落落,村庄的鸟鸣穿透寒烟,拍岸而至。(《陶潜》丛明)    此句表达作者向往陶潜所具备的诗情雅致,向往陶诗中那田园般生活的感情。在陶潜故居,走入小茅庐中,亲自把茅庐修缮结好,作者那复古的情愫自然地萌发出来。于是作者头脑中陶潜的诗句便一一浮现于眼前。“诗句”岂能“开开落落”?但作者正是用“开开落落”这种自然现象来表达思想中诗句的逐个出现,如同花开花落一样错落有致。这“不和谐”的搭配,就是词语搭配的陌生化。    “鸟鸣”、“拍岸而至”,把鸟鸣这种听觉感受通感为水拍岸而至的视觉感受,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图画,鸟鸣幽幽地传来,就像海的波涛时起时落,不断地拍打着岸边,叩击着你的心弦,通感修辞的运用使抽象的声音形象化,并极富动态美,把我们从有限的空间带入无限的审美意境中,同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属于修辞陌生化。    例3.夜风,一腔忧怨,打湿我的心头。(《妹妹,那夜我在一朵花的属相中卜算你的归期》北岸)    抽象名词“忧怨”在此与“打湿”这个具体动作相搭配,违反了语法原则,造成词语搭配的陌生化。“打湿”极形象地说明这“忧怨”不是如倾盆大雨般浇在心头,把所有的希望与快乐统统冲走,也不是如绵绵细雨一样长久地叩击心灵、折磨着感情。这种忧怨的撞击不时地触动感情的灵敏伤痛,所以较前两种更能给人以伤痛的回忆。       二、句式的陌生化       它分为三小类:修辞陌生化、语体交叉渗透陌生化、超常组句陌生化。    例4.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篱笆u30fb女人和狗》)    歌词表面上说一些嗦无用、重来复去的话,然而正是这种句式的嗦、重复,造成了听者感知的阻拒性,延长了感知时间,使欣赏者反复体味朦胧、幽远的感受,被它带入乡村生活境界中,生活的平静、繁杂甚至无奈立即呈现出来,属于句式修辞陌生化。    例5.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    “如鸟兽散”,文言介宾短语的运用,极简洁地把美殖民政府仓惶逃窜的形象刻画出来。“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口语化的描写凸现了司徒雷登的贪婪嘴脸,讽刺意味加深。不甘心失败却又不能逃脱失败,司徒雷登只能落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下场,文言句式的又一次应用,有力地嘲笑了敌人的孤立。“挟起皮包走路”,口语化的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司徒雷登的狼狈。这段文字作者采用了“语体交叉渗透”手法,文言语体、口语语体与一般书面语体交织融合,达到了幽默隽永的效果。    超常组句是当代小说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陌生化手法,它是指突破一般语法规范和特殊语法规范组建句群。它主要体现在:作家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强化、弱化或隐匿焦点信息,使读者随之体验强烈的、冷淡的或深藏的作品意蕴。    “强化”是指作家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使作品中的焦点信息更加突出。    例6.眼睛。眼睛。眼睛。疑惑的眼睛。愤怒的眼睛。恐惧的眼睛。哀求的眼睛。麻木的眼睛。充血的眼睛。死亡的眼睛。死而有灵的眼睛。(《银河》刘心武)    作家用穷举这种手法铺陈了形式各异的“眼睛”,极大地膨胀了阅读者的心理容量,给人一种纷至沓来、目不暇接的感觉,把焦点信息强化,以此宣泄强烈的情绪。    “弱化”正好与强化相反,它是把焦点信息极力地发散、分隔。如果说强化是糖+糖,那么弱化就是糖+水。    例7.她站着那里。任血流淌。很久。她几乎被冻僵。(《随风飘逝》赵玫)    作者让语义呈一种发散状态,巧妙的停顿弱化了焦点信息,因而减轻了读者的紧张程度,冲淡了怵目惊心的感觉。如果这句话反过来用强化手法写出,那恐怕就会激化读者的情绪,达不到作者的主观愿望了。    脱落是指作家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不便明说而故意省略关键词语,用无意义的叹词来组合句子,来隐匿焦点信息,从而让读者体味深蕴。    例8.“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您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He……He He He!"”(《立论》鲁迅)    这一段话语义有意无意地脱落,毫无实际意义的叹词补充进来,似断实续,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应着重指出的是,修辞陌生化指的是狭义修辞,即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格的陌生化。因而它既存在于词语陌生化中,也存在于句式陌生化中。修辞陌生化是追求陌生的最重要手段。       三、篇章的陌生化       这一类最为突出的是无句读陌生化手法。    例9.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以前两个月以前她也就是他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龋齿病拉痢疾白癫风乳腺病也就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什么病也没有。(《来劲》王蒙)    一气呵成的无句读形式寄寓作品特殊的意义。“三天”、“五天”与“一年”、“两个月”并存,“她”与“他”并存,“颈椎病”、“白癫风”与“延年益寿”并存,大段的无句读给言语接受者以复杂繁琐的心理刺激,表达了矛盾纷乱的意味。    篇章陌生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意识流手法。小说家常常打破以时间为序的结构,而采用过去、现在和未来时而彼此颠倒、时而相互渗透的写法,造成读者与文本巨大的心理审美距离,从而吸引读者体味荒诞错乱的滋味。这种写法在美国小说家威廉u30fb福克纳的著名作品《声音和愤怒》描写白痴班吉的混乱意识中有明显的表现,作者以两万字的无句读意识流形式成就了篇章陌生化的典型。高中教材选用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u30fb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中也有精彩的描述。    20世纪30年代,欧洲布拉格学派认为,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有美学目的地对标准语进行扭曲。“陌生化”就是要达到这种扭曲,创造终极的丰厚的审美意蕴。但需要指出的是,个别作家为追求新奇怪诞,故意违背逻辑,违反语境要求,写出所谓的“陌生化”语言。这类不顾审美原则、毫无节制的“极端陌生化”语言是得不到读者认可的,已然成为语言垃圾,不仅表现不出作品的内涵,也阻碍语言本身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正确鉴别“陌生化”语言,并从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
2023-08-10 11:03:051

陌生化名词解释 陌生化的相关知识

语言陌生化——以诗歌语言为例一、什么是陌生化?1.概念陌生化,就是推成出新,把熟悉事物(熟悉人、熟悉事、熟悉物、熟悉情、熟悉理)表现为陌生的事物(陌生人、陌生事、陌生物、陌生情、陌生理),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陌生化实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经典范例比比皆是。适当、准确是其原则,反语法、反逻辑、反常规是其表现,刻意、滥觞最为忌讳。如果刻意追求,通篇都是陌生之语,就会牵强附会,事理混乱,晦涩荒诞,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妥贴地运用,才会使语言产生无穷张力,才会给读者带来新鲜奇特的审美感受。——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2. 感知秋天的树上,结满了一串串歌谣。——尹才干《秋歌》春天的封面,很斑斓,一个个音符在枝头跳荡。花开,孕育黎明的传说,花落,覆盖黄昏的迷茫。——尹才干《领航大漠孤烟的向往》二、陌生化模式有哪些?1、词语的反常搭配:就是遣词造句,不按常规进行,而出人意料地将一些不合搭配习惯的词语偏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达到陌生化效果。2、词语的异类并举: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前后多个格式、色彩相同、或相近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句子中,将多个意义不同的词语并举(或替换),获得陌生化效果。3、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就是语词、或语境的上下意义相互对抗,以生成陌生化效果。——尹才干《浅谈歌词的欣赏与创作》
2023-08-10 11:03:282

陌生化手法是什么?

语言陌生化——以诗歌语言为例一、什么是陌生化?1.概念陌生化,就是推成出新,把熟悉事物(熟悉人、熟悉事、熟悉物、熟悉情、熟悉理)表现为陌生的事物(陌生人、陌生事、陌生物、陌生情、陌生理),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陌生化实践,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经典范例比比皆是。适当、准确是其原则,反语法、反逻辑、反常规是其表现,刻意、滥觞最为忌讳。如果刻意追求,通篇都是陌生之语,就会牵强附会,事理混乱,晦涩荒诞,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妥贴地运用,才会使语言产生无穷张力,才会给读者带来新鲜奇特的审美感受。——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2. 感知秋天的树上,结满了一串串歌谣。——尹才干《秋歌》春天的封面,很斑斓,一个个音符在枝头跳荡。花开,孕育黎明的传说,花落,覆盖黄昏的迷茫。——尹才干《领航大漠孤烟的向往》二、陌生化模式有哪些?1、词语的反常搭配:就是遣词造句,不按常规进行,而出人意料地将一些不合搭配习惯的词语偏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达到陌生化效果。2、词语的异类并举: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前后多个格式、色彩相同、或相近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句子中,将多个意义不同的词语并举(或替换),获得陌生化效果。3、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就是语词、或语境的上下意义相互对抗,以生成陌生化效果。——尹才干《浅谈歌词的欣赏与创作》
2023-08-10 11:03:362

何为陌生化?

1、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乃是各种艺术的一个基本法则,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修辞也对此有特别的重视。它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 2、“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2023-08-10 11:03:501

什么叫做陌生化的手法

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乃是各种艺术的一个基本法则,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修辞也对此有特别的重视。它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扩展资料:陌生化的基础:是新奇的语言感受。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强调:“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人们认识与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复杂的,包括感受与体验。作为这种活动的思想凝结,语言的表达当然应该而且必须传达出人们的这感受与体验,语言的阅读也必须感受到这种感受,体验到这种体验。感受与体验的把握与传递是语言交往(当然更是修辞活动)的一个基本内容和必备条件。感受的把握不同于理性的分析和经验的认定。后者凭借的是一种习惯化规则化的方式与途径,它使人们的感觉与知觉形成一种惯性与惰性。在这种惯性与惰性的支配下,客观事物与语言作品在人们的眼里都会变得熟视无睹了。感受则不同,它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的感受;它还具有敏感性,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点细小变化都能被人们体察入微地捕捉到,并通过修辞活动在语言上表达出来。正是这种语言表达,作者与读者才对世界对语言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新鲜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陌生化
2023-08-10 11:03:591

陌生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写作中,陌生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题材的陌生化、技巧的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关于技巧的陌生化,一切新技巧的出现和运用,如意识流技巧、黑色幽默技巧、卡片式写法、扑克牌式的随意组合等,对于读惯了传统技法的作品的读者,都有陌生化的效应。这是技巧的陌生化,下面介绍题材和语言的陌生化。1.题材的陌生化。怎样把熟悉的题材处理得让读者感到陌生呢?改变观察和表现角度和改变事物所处的环境气氛,是两个重要的方法,比如黄果树瀑布,在电影、电视、摄影、散文、诗歌中被成百上千次地表现过,是人们熟悉的。要把这个众所周知的事物陌生化,一可以改变观察角度,比如从水帘洞观察,或者乘飞机在高空鸟瞰,都会使黄果树瀑布变得陌生;二可以改变黄果树瀑布的环境气氛,比如月下的黄果树,雾中的黄果树,暴风雨中的黄果树,梦中的黄果树,同样也能让读者获得陌生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写的是人们熟知的旧社会,但通过狂人的眼,便使人感到陌生;王蒙在《夜的眼》中写的首都的夜生活,并不稀奇,但从一位来自遥远的草原的夜访者的角度观察,街道、路灯、行人、汽车都显得陌生了;茨威格在《家庭女教师》中,写的是一个老故事——雇主的侄儿诱骗了年轻的家庭女教师而又抛弃了她,这种事情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屡见不鲜的,但从两个稚气的还不了解人世间罪恶的女学生眼中看来,它是陌生的,读者也感到这个熟悉的故事陌生化了。这些作品都是通过改变角度的方法使题材陌生化的。2.语言的陌生化。通过遣词造句,通过改变句子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可以使极为寻常的语句变得陌生。比如这样一句话:“我受恶势力的迫害,想反抗,却又无法。”如果变成这样“夜晚,墙活动起来/伸出柔软的伪足/挤压我,勒索我/要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状。”“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舒婷《墙》)两者意思没有变,后者却把人们熟悉的话语陌生化了,原因是后者用了象征、拟人的修辞方法。陌生化的技巧,是为了使读者获得一种新奇感。
2023-08-10 11:04:081

什么是陌生化理论?

语言陌生化写入中学语文教材现行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一单元《艾青诗选》第二课时“如何读诗”一文中写道:“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语言的能量更大,表达更为新颖别致。”其中的“陌生化”,指的是陌生化理论,是1917年由俄罗斯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但其创作实践,中外古已有之。就是把熟悉事物表现为陌生事物,从而造成语言呈现与语词内涵体验上的双重新奇感。(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应悠着点》载《山海经.教育前沿》2023年第3 期)语文教师在备课制作课件及课堂教学时,常常运用当代四川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探索的“语言陌生化模式(简称“三陌法”)”来阐释:①“词语的反常搭配”②“词语的异类并举”③“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等。这个“语言陌生化模式”曾作为诗歌创新方法写进《诗歌创作入门》讲义;作为歌词创新方法写进《歌词创作讲义》教材,作为写作创新方法编入《诗歌写作教程》《创意写作教程》,同时还引入《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常用文体学教程》等,掀起了“诗歌(歌词)语言陌生化探索的浪潮”,取得了良好效果。(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数十年的创作实践表明,“陌生化”的确是一种可以给文艺创作带来活力的好方法。
2023-08-10 11:04:162

名词解释(文学概论):陌生化

与变形有联系,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一事物被陌生化时,该形象只以作者或读者第一次见到时的新奇形状和新奇感受去描写它的方式呈现出来。还是作家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一个总原则。
2023-08-10 11:04:384

什么叫做陌生化的手法

所谓“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使读者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新颖别致,于不经意中把人引入一个奇美的艺术之境通俗地说,“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具体而言,“陌生化”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1.语言的陌生化。一可以把它还原到它的原生状态中,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俗语、俚语、方言土语、行业用语等扶上文学的宝座,以文学语言与生活用语的同构同形来加强语言的活力,让读者在切身的语言的回忆中放大生活的情趣,从而缩短文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作品的亲切感、生活感。是让普通语言在文学天地里被扭曲、伸缩、颠倒,从而造成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疏远和异化。这可说是一种完全的陌生,其目的是让读者在与正常的语言规范的参照中加强对作品语言的印象,在对“陌生化语言”的读解中保持新鲜感、奇特感,从而唤醒和更新对周围世界的情感体验。 2.主题或题材的陌生化。 中国古诗中,对于同一主题或题材,经常有“倒用其意”,“反其道而用之”的说法,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陌生的艺术境界。如“悲秋”一向是古代诗人的主题,但刘禹锡却反其道而作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咏寒冬的诗,一般都着意描写万物凋零、霜天肃杀的氛围,但苏东坡《初冬》诗却云:“荷尽已无擎盖雨,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如此,词意全新,曲尽其妙。 3. 形象的陌生化。 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同样能给人以惊奇感。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捍卫自身尊严的法宝,但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只是向人提供了武器从而使自己的尊严更加扫地。故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揭示其性格的悖谬性;雨果笔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其外形的丑怪与内心的善良十分矛盾而又极其自然地扭结在一起。以上两例可说是性格上的陌生,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巨人传》中的巨人以及《格列佛游记》中的侏儒,可以说是外形上陌生的文学形象。 4. 修辞手法的陌生化。诗文中的夸张、比喻、通感、联觉以及超感觉描写等,也是达到“陌生化”的途径。李白诗充满奇丽的想象和十分夸张的词句,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联觉及超感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这种通感描写,把河面上细微的声音,经过感觉挪移,由听觉化为视觉,使其色彩化、形态化,为朦胧的夜景添上了神秘的色彩,如丝丝琴韵,拨动读者的心弦。
2023-08-10 11:04:562

什么是“陌生化”??

什么才是“陌生化”?不论写诗还是进行散文写作,在理论实践上都会遇到陌生化的问题。特别是诗歌创作,许多人都会提到这个词儿,而且大多是指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好像不如此,写不出好的诗歌。这话绝对了。不论散文还是诗歌,技巧的实质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理解一下俄国文学批评家施克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他是上个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言人,是现在国内很多人都推崇的“陌生化”也就是“务求新奇”的代表人物。他在1917年发表的《艺术即手法》中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强度,因为感觉过程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北岛曾认真地将这段话抄录于笔记本上,并在创作中实践这种思想。接着我说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些话并不全都是真理,特别是他忽视了审美对象的作用,而完全变成了技巧的宣泄。作为客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互为意义。还有,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形式和内容不可分离,他完全割裂了这两者的关系,使审美的感觉过程变得虚无缥缈。现在有一些新锐散文就是受了这种影响,单纯追求形式,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奴隶。如果真的玩弄技巧,我看也是死路一条。但是尽管如此,这段话还是很重要,它透露了技巧的一些实质,起码他是要“文学应以不寻常的新方法反映旧思想或世俗的经验,而迫使读者重新观看世界。”形式即艺术,要理解这句话,形式包括内容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语言表现。下面,我们就再进一步谈谈陌生化理论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意义。首先,关于陌生化理论俄国形式主义是指1915年至1930年之前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由于受到正统理论批判以及其自身缺陷,这一思潮很快消亡。但是,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陌生化理论是对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个理论贡献,至今仍对文学创作具有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文学创作不断向深入发展。俄国形式主义有两个理论基石,一个是施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一个是雅克布森关于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作品的“文学性”的见解,这两个理论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指向,都是单纯强调文学自身的特点,无视生活的基础,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比如施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有这样的话:“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就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方。”在这里,他提出的是“艺术独立于生活”,单
2023-08-10 11:05:121

什么是“陌生化”的写作方法?

“陌生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给它赋予新的意义。这是文学上常见的一种手法。 科幻作家最喜欢用的艺术手法: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再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这样的艺术手法,很容易给读者创造出恍然大悟的阅读快感。 参考资料:《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神们自己:关于平行宇宙的一切(The Gods Themselves)》 #【000EDC】
2023-08-10 11:05:192

文学里的陌生化是什么意思,能举一些例子吗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怎么处理?四川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总结出①“词语的反常搭配”②“词语的异类并举”③“语义(或语境)上下对抗”等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简称“三陌法”),作为诗歌创新方法写进《诗歌创作入门》讲义;作为歌词创新方法写进《歌词创作概论》教材,读者纷纷转发,掀起了“诗歌(歌词)语言陌生化探索的浪潮”。——摘自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
2023-08-10 11:05:402

如何理解陌生化理论?

什么才是“陌生化”?不论写诗还是进行散文写作,在理论实践上都会遇到陌生化的问题。特别是诗歌创作,许多人都会提到这个词儿,而且大多是指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好像不如此,写不出好的诗歌。这话绝对了。不论散文还是诗歌,技巧的实质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理解一下俄国文学批评家施克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他是上个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言人,是现在国内很多人都推崇的“陌生化”也就是“务求新奇”的代表人物。他在1917年发表的《艺术即手法》中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强度,因为感觉过程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北岛曾认真地将这段话抄录于笔记本上,并在创作中实践这种思想。接着我说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些话并不全都是真理,特别是他忽视了审美对象的作用,而完全变成了技巧的宣泄。作为客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互为意义。还有,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形式和内容不可分离,他完全割裂了这两者的关系,使审美的感觉过程变得虚无缥缈。现在有一些新锐散文就是受了这种影响,单纯追求形式,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奴隶。如果真的玩弄技巧,我看也是死路一条。但是尽管如此,这段话还是很重要,它透露了技巧的一些实质,起码他是要“文学应以不寻常的新方法反映旧思想或世俗的经验,而迫使读者重新观看世界。”形式即艺术,要理解这句话,形式包括内容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语言表现。下面,我们就再进一步谈谈陌生化理论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意义。首先,关于陌生化理论俄国形式主义是指1915年至1930年之前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由于受到正统理论批判以及其自身缺陷,这一思潮很快消亡。但是,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陌生化理论是对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个理论贡献,至今仍对文学创作具有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文学创作不断向深入发展。俄国形式主义有两个理论基石,一个是施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一个是雅克布森关于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作品的“文学性”的见解,这两个理论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指向,都是单纯强调文学自身的特点,无视生活的基础,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比如施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有这样的话:“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就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方。”在这里,他提出的是“艺术独立于生活”,单
2023-08-10 11:05:471

什么是陌生化手法?

一、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开头有这样一段对描写:““每当雁群在高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亲热起来,苏比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在这里,欧•亨利想交代的其实就是“冬天将至”这个时间背景,但他却通过对“雁群”、“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等意象的描写将读者早已熟知的事物进行说明,可以说是一种“陌生化”描写。二、余华《往事如烟》《往事如烟》中余华对于声音的圆润是这样形容的:“她们的声音都很光滑,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余华没有直接说“她们”的声音圆润光滑,而是用“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这种读者并不熟悉的感觉来形容,重构了“声音光滑”的感觉,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三、余华《第七天》《第七天》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的思绪借助身体的行走穿越了很多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情景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余华在这里想要说明的其实就是“我”终于回想起了这一天发生的事,但他却花费了许多笔墨描写。思维是借助身体行走的、情景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纷繁复杂,余华在这里借助了这些“陌生化”的描写加大了读者对熟知的事物的认知难度。四、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听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同感的手法,对听觉不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描写,而是将听觉视觉化、形态化,这是对“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五、雨果《巴黎圣母院》如果说上面的四个举例都是集中于描写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上的“陌生化”,那么《巴黎圣母院》中对“陌生化”手法使用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具有美好心地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不在像读者熟悉的那样具有英俊的样貌,而是有着十分丑陋令人恐怖的面容。作者将内在的美丽与面貌的丑陋矛盾而又十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让笔下的文学形象“陌生化”。
2023-08-10 11:05:551

陌生化理论的介绍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2023-08-10 11:06:131